火箭筒能打下战机世界能玩吗吗?

有没有用火箭筒打下飞机的战例?
有没有用火箭筒打下飞机的战例?
啥飞机都行,只要当时在天上的,被火箭筒打下来的就算。战斗机,直升机,运输机......
跟我一起念:布莱克霍克党!布莱克霍克党!布莱克霍克党!
米军1993年摩加迪沙非常经典的战例。此外,阿富汗人山顶用RPG袭击母鹿的战例也是数不胜举。
请遵守网上公德,勿发布广告信息
相关问答:
匿名回答于
著名的RPG啊,直升机的克星啊
黑鹰坠落 请关注
你不看新闻吗?阿富汗 和伊拉克 美军 俄军直升机 最怕的就是这东东 价格便宜 量又足 使用好了 真的挺吓人的帖子主题:最终解密:火箭炮攻打为啥现在才成真?
共&0&个阅读者&
军号:3191192 工分:531737
/ 排名:97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最终解密:火箭炮攻打为啥现在才成真?
接上:箭炮攻打台湾传了很多年,为啥现在才成真?与此类似,日通过天安门广场的PLZ-05A式自行火炮炮车外形上也和相比没有什么变化,但作战效能却大有提高。从战术使用角度来讲,PHL-03A的提高到150公里的主要意义就在于,我们终于真的装备上可以跨过,直接行动的火箭炮了!这个流传了多年的传说,终于进入真实。在拥有射程150公里以上的火箭炮之前,其实对台战备的火箭炮旅是有一点尴尬的,虽然PHL-03火箭炮的射程在国际上绝对不算近,但要支援预定中的登陆场:一般认为是新竹附近,却恰好不够。随手一搜,到处都是谈解放军用自己从未采购的WS-2火箭炮“覆盖台湾”的网页……面对这些,对岸“”还是可以自信满满来一句“尽在掌握”滴……不要慌,只是技术性调整对岸曾经担心解放军会把火箭炮部署在船上。我军也确实在退役的护卫舰上试验过带有自动稳定装置的PHL-03火箭炮,但效果却不理想,无法达到在岸上发射时的命中精度。把发射车系留在甲板上发射效果只会更差。而有了远程火箭炮,火箭炮旅就可以对滩头附近的战术目标进行“拔点”式摧毁。从与新型火箭弹类似的A-200或者美国GLSDB来看,如果减轻战斗部重量,300毫米火箭炮采用头体分离技术后射程要增加到200公里也不难,那就可以从平潭岛阵地发射覆盖到台北了,这样整个战役期间可能都不需要将火箭炮运上台湾岛。以我军此前使用PHL-03打击100公里以上目标的演训来看,改进后的PHL-03A对200公里内的目标进行打击不会有什么问题。另一方面来说,如果这次少量装备部队的是AR-3火箭炮,那有一种可能就是用少量的AR-3发射370毫米火箭弹来“客串”短程战术导弹的角色,这种自用型火箭炮武器的射程达到了300公里以上,那已经比最初的东风-11导弹不遑多让了,完全可以作为陆军战术导弹来使用。与弹道导弹相比,由于AR-3火箭炮车载弹量多,利用“单车对多目标作战”能力的话,在执行支援陆军部队作战这个任务层面上,它甚至可能比弹道导弹效率更高。现在“海峡西岸”真的列装射程150-200公里的火箭弹了,而且首批列装的就是台湾对面的三个军……Now you can panic……不过,谈到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就让人疑惑了。从WS-2火箭弹具备200公里射程开始,到如今我军装备PHL-03A火箭炮,中间有近20年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我国多种采用卫星和惯性制导,射程惊人的火箭炮陆续推向国际市场,但我军却从未采购。除了已经大量列装PHL-03,不再采购性能不如它的火箭炮之外,还有什么考虑呢?真正的原因在天上现在,网民们经常热烈讨论“北斗”卫星的巨大意义,但迄今为止,“北斗”信号覆盖全球尚未实现,虽然已经很近了。但对于90年代和21世纪初的解放军来说,天上没有自己的导航卫星确实是无法回避的事实——而且事实上一代“北斗”也无法用来为武器制导。有心的读者可以注意一下2012年前的珠海航展上展示的各种卫星制导炸弹和导弹的标注,都写了采用GPS制导或者GNSS制导,同时还有纯惯性制导时的CEP数值。正准备发射升空的GPS block II卫星大家都知道GPS分民码和军码两套信号,民码的精度较低,容易被干扰,而军码有一定抗干扰能力,精度较高,且经过加密。但其实早期的GPS是没有军民之分的,完全不向民用领域开放。真正促使美国人开放GPS民码的,是1983年的大韩航空007班机误入苏联领空被击落事件。当时的调查结果认为是飞机上的惯性导航系统出现了故障导致飞机严重偏航。时任美国总统里根下令军方开放GPS系统为民用领域服务。这就促成了我们今天广泛使用的第二代GPS卫星的诞生。从此就出现了GPS军码和民码的区别,民码GPS的误差在20-40米(2000年后),这是无法满足武器导航需要的。当然,也有一些增强GPS民码精度的方法,如广域GPS增强、差分GPS、相对GPS等,但其效果在武器制导领域也不算理想。差分GPS地面站,可以提高周围与之连通的GPS民码接收机的精度,但如你所见,用在武器制导方面就比较麻烦了因此,出现了惯性 GPS定位修正的制导方式,即以传统的惯性导航为主,利用GPS修正积累误差的制导方式。微机电陀螺仪的出现和普及,大大降低了惯性元件的成本,其精度可以满足在短程武器上使用的需要,这为廉价精确制导弹药走上战场扫清了道路。利用微机电陀螺仪或光纤陀螺仪实现惯性导航,再加上GPS定位来校正积累误差,就可以制造出相当精确而又廉价的卫星 惯性制导火箭炮弹了。中国在21世纪头十年中,曾经为了战备需要,购买过几百枚采用GPS和GNSS制导的“雷石6”卫星制导滑翔炸弹。但在当时的环境下,俄罗斯的GNSS的信号因为卫星数量不足,时有时无,且精度也大受影响;而预定战场的GPS信号随时可能被美国关闭或者大幅度降低精度,难以保证这种射程相当远的滑翔制导炸弹的作战需要,因此我军并没有后续大量采购此型武器。时至今日,我军航空兵部队执行对地攻击使用的精确制导武器仍以激光、红外、电视制导为主。我军21世纪初期采购过一小批“雷石6”卫星制导滑翔炸弹,用来进行试验,主要构想似乎是用歼-7,歼-8等老式战机在台军防空系统射程外发起攻击,然而由于精度方面无法保证,这种炸弹当时的作战效能显然不稳定当然,反过来说,对我军空军当今承担的主要任务来看,攻击精确度的重要性也确实高于使用“比较精确”的卫星制导炸弹带来的廉价性,所以至少在我们自己的北斗全球组网(在预定战区随时有高精度的信号)之前,我空军装备的卫星制导武器仍要受到很大限制。但对于火箭炮和战术导弹来说,很难要求前线部队提供激光照射,目标指示的配合。所以我军目前大量列装的地地导弹仍以单纯的高精度惯性制导为主,因为我国是世界上极少数掌握了高精度机电、光纤和激光陀螺仪制造技术的国家,所以我们的导弹精度并不低。况且,有些特殊用途的导弹和火箭弹还可以安装末端寻的装置来保证精度,例如东风系列多种精确打击导弹都装有合成孔径雷达。但对于需要大量消耗的火箭弹来说,高精度陀螺仪就太贵了。了解相关情况的人士透露,目前国内做的最便宜的一次性使用的激光陀螺仪成本也在数万元人民币,而且这个成本下做出来的陀螺仪很难耐冲击,也无法用在火箭弹上,而比它性能稍好一点的激光陀螺仪,价格就已经成倍上升了。苏-30MKK机腹下挂在KAB-1500电视制导炸弹起飞,近年来我空军实际装备的精确制导弹药仍以激光或电视制导为主当然,考虑到目前的300毫米远程精确制导火箭炮价格,据称是一发火箭相当于一辆宝马7系豪华轿车在天上飞(100-300万人民币之间,具体是多少您自己猜),我国自用型火箭炮直接采用价值昂贵的激光陀螺仪保证在150-300公里之间的精度也不是没有可能,只不过这种可能性相当小就是了——这么贵的陀螺仪,用在导弹上不更好吗?所以,我军的PHL-03火箭炮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以“射程几十公里”的火箭弹为主用弹药,射程更远的火箭弹只有少量装备。不过,在国际军火贸易市场上,追求“独立自主大国地位”的国家几乎没有——少有的几个也不跟中国买东西,只要和大国保持足够亲密的关系,就可以使用他们的卫星制导了嘛,所以对于解放军来说很严重的这个问题在国际买家那里并不算是大问题。因此近几年来我们的外销火箭弹都采用了GPS GNSS 北斗多种模式自由选择的技术,美国、俄罗斯、中国三家里面,用户随便跟哪一个关系好,未来都能获得较为可靠的卫星引导,这还不够吗?谁要是觉得不够,可以自己去射卫星搞独立的导航系统……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全球组网后,廉价的精确制导武器终于可以正式实用随着美国第三代GPS卫星升空,利用民码GPS来进行武器制导的好日子可能快要结束了,因为这一代的卫星采取了军码和民码完全分开的方式,当美国发现GPS民码信号被利用来进行武器导航,可以将其关闭。同时,军码则更加可靠,耐干扰。这也是俄罗斯最近急急忙忙补射GNSS卫星,中国也决心尽快实现北斗全球组网的重要原因。对于解放军而言,随着北斗全球组网,意味着终于可以开始大量采购和装备可靠的卫星制导武器,大大降低精确打击的成本。对于中国武器的用户而言自然也是一样。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精确制导火箭弹从2014年以来真正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大举攻城掠寨的重要原因,也是我军终于正式列装射程超过100公里的远程火箭弹的主要原因。有了自己掌握的卫星导航,哪怕它的覆盖范围暂时还有限,我们的腰杆子啊,就硬气多了。了解了中国火箭炮2014年以后大发展的幕后真相,我们再来说说下一个问题。中国远程火箭炮外销的主要困难何在?说起来,中国制造的武器总是以“价格便宜量又足”为招牌,但在火箭炮这个问题上,我们的产品却精确诠释了“一分价钱一分货”——PHL-03的外贸型AR-2的价格已经超过了俄制原版“龙卷风”火箭炮。回顾一下中国的火箭炮外销战绩,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国家买得起我们的火箭弹,却买不起我们的运载车……这其实是个老问题了,苏联二战时期就遇到了“喀秋莎”火箭炮产量唯一限制是美援卡车到货数量的问题。即使现代火箭炮结构、材料和二战时代的火箭炮有了天差地远的区别,但一车火箭弹仍然远赶不上万山2400发射车的价格(还记得我说一发火箭弹的价格是一辆宝马7不,一车12发……)。以色列出售给越南的EXTRA火箭最大的优点是……超级便宜!随便往60年代的苏联卡车上一扔,拉着就跑了,多方便……虽然火力密度啥的就不提了,没有精确制导就成了“辣鸡”台湾的雷霆-2000火箭炮就因为长期无法搞到合适的底盘,服役拖延了十多年就和当年的二炮部队选择多买东风-15导弹的理由一样,现在很多国家虽然眼馋中国的PHL-03,但最终不得不选择那些不需要WS2400发射车的型号。也正是因为这个无奈的原因,兵工集团在推出AR-2火箭炮(PHL-03外销型)的同时,又推出了采用6轮自卸卡车底盘,装载8枚300毫米火箭弹的AR-1火箭炮。航天科技、科工也陆续推出各种各样的“轻量型”火箭炮方案供用户选择。连轻型无人机我们都能给装个导弹,以色列人的雕虫小技,学起来还不是分分钟的事?不过,这一切都不如以色列最近卖给越南的“EXTRA”火箭炮来的彻底,它干脆推出了双联装和四联装,用三脚架直接杵在地上发射的方式——随便你用什么车运都无所谓,哪怕60年代的老嘎斯……这其实有点像当年苏联推出的“单打一”的122毫米火箭炮,越南人很喜欢这玩意。其实这也合理,反正越南人买不起以色列的LAR-160火箭炮系统,就干脆买几发制导火箭弹,自我陶醉拿着玩意当导弹玩玩好了。这种火箭弹采用GPS制导,虽然美国大概不会掐了越南人的GPS信号,但也不会好心到给越南人美国自用型的军码GPS接收机。因此它的抗干扰性能基本就是摆设。如果没有了GPS修正,单纯靠惯性制导EXTRA火箭在150公里上的散布恐怕会比中国精度最差的A-100型还要糟糕,搞不好CEP要奔一公里去了。而它又不能像一般的火箭炮一样依靠大量倾泻弹药覆盖目标的方式来实现杀伤目标的目的,一发两发精度严重不足的火箭炮那和巴勒斯坦人的“卡桑”火箭就真的没区别了。但对于越南来说,以色列的“高科技装备”却恰似雪中送炭,全世界恐怕都划拉不到比这更便宜的“高科技武器”了。所以说,以色列人的生意经确是值得中国好好学习,相信,今年年底的珠海航展上,我们应该会看到更多创意十足的新火箭炮。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最终解密:火箭炮攻打为啥现在才成真?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条记录]&分页:
&对最终解密:火箭炮攻打为啥现在才成真?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单兵火箭筒打超音速战机 印度拍的印巴战争神剧很雷人-百家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机世界能用手柄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