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泰时sp60腾龙15 30mm f2.8实拍拍风光好吗

&主题:请问谁能上几张康泰时 contax 蔡司 135mm F2.8这支镜头拍的片子
泡网分: 7.439
注册: 2007年11月
请问谁能上几张康泰时 contax 蔡司 135mm F2.8这支镜头拍的片子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3949&&回帖:24 &&
泡网分: 30.297
注册: 2002年05月
不知道和AIS 135F2.8 比如何。好一点儿?
泡网分: 43.552
精华: 1帖子: 3014
注册: 2002年09月
原文由 hotty 发表
上YASHICA吧,才800块。 不用吧,我卖出去才三百块,大光圈软,收到F4后还不错。
泡网分: 66.39
帖子: 15036
注册: 2006年02月
原文由 dying 发表
此镜在135/2.8规格中我想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表现非常好,尤其阴雨天,前段我拍了一些,焦外表现太美了
唯一的遗憾是全开逆光有时会有很大的紫边,无法忍受的紫边 Sonnar的焦外都是很漂亮的.
很多老蔡头在全开时大光比都有紫边,后期头的要好不少.
泡网分: 22.594
注册: 2003年05月
contax 蔡司 135/2.8 拍摄于扬州瘦西湖。日
泡网分: 47.967
精华: 2帖子: 5754
注册: 2006年11月
无忌里的&无间豆&弟兄拍了些藏民的图是我看到S135用的比较理想的,看看他的文集.
泡网分: 40.434
帖子: 1674
注册: 2002年02月
再补上个中午1点的。大太阳天))
泡网分: 13.117
帖子: 1330
注册: 2006年11月
泡网分: 13.117
帖子: 1330
注册: 2006年11月
泡网分: 33.063
帖子: 6928
注册: 2005年12月
忘了补充一下,我说的表现非常好特指阴雨天
晴天呢,有时候会觉得色彩稍有点闷浊,没有别的蔡头透
泡网分: 33.063
帖子: 6928
注册: 2005年12月
此镜在135/2.8规格中我想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表现非常好,尤其阴雨天,前段我拍了一些,焦外表现太美了
唯一的遗憾是全开逆光有时会有很大的紫边,无法忍受的紫边
泡网分: 13.117
帖子: 1330
注册: 2006年11月
泡网分: 13.117
帖子: 1330
注册: 2006年11月
泡网分: 40.434
帖子: 1674
注册: 2002年02月
忘记说明了。接30D数码
泡网分: 40.434
帖子: 1674
注册: 2002年02月
。。。。。。。
泡网分: 40.434
帖子: 1674
注册: 2002年02月
呵呵,特批,,
泡网分: 40.434
帖子: 1674
注册: 2002年02月
泡网分: 40.434
帖子: 1674
注册: 2002年02月
前面光圈可能是2,8。抱歉,我一般不太记))这个也不会小于4
泡网分: 40.434
帖子: 1674
注册: 2002年02月
翻出135/2.8,随手拍,俺是业余,不好是我的错。
泡网分: -0.001
注册: 2006年12月
你 要胶片拍的还是数码拍的?
泡网分: 43.048
帖子: 3464
注册: 2005年05月
看错了,以为是潘太康呢,呵呵
[kakaka21 编辑于
泡网分: 16.642
注册: 2006年08月
上YASHICA吧,才800块。
泡网分: 7.439
注册: 2007年11月
谢谢,最好是上一些风景和人物的。我听人说这头不错,想进一只,可一直找不到此头拍的片子,想先看看,希望被毒一下
泡网分: 40.434
帖子: 1674
注册: 2002年02月
要拍什么?风景,人物,静物?俺有。
泡网分: 16.551
注册: 2007年04月
这个头成像很不错的,我曾经拿它和手里的其他头比较过(不过没有135L),回头找找看当时的测试照。
&版权所有:&&&&注意事项:
1.涉及交易前,需详细了解相关产品信息及资料,并对交谈内容进行截图
2.有统计显示,被骗案例中,有超过95%是因为先付款转账交易的
3.为了您的资金安全,尽可能使用支付宝第三方担保付款
4.本论坛只是一个交易平台,买卖过程是双方自愿的个人行为,发生交易纠纷只能双方进行协商
CONTAX&Sonnar&180/2.8是CONTAX的铭镜之一,是欧洲许多时装摄影师的最爱,几乎与CONTAX&85/1.4的名气一样大,都是专拍美女用的。蔡斯经典头,蔡丝传统的优点如色彩、层次好它都继承了,一流的色彩还原、层次过渡和质感,焦外成像极佳,压缩感很好,老派风味,柔和养眼.很丰富的层次、老派的影调,特别迷人的色彩(好于85/1.4德头),美妙的BOKEH.......它的画面柔和凝重,由于色彩浓郁,给人一种泼墨山水画的意境。只要对焦精确,它的锐度甚至会让人大吃一惊!&反差在菜斯镜头当中属于相对弱的,不过基本属于Sonnar的特性,意外的是色彩的对比很强烈,对于柔化大光比摄影条件下的场景尤为发挥威力.&对焦环旋转感就真的像丝一般柔滑,做工也很好,有内置遮光罩。这支镜头内建浮动镜片组,用来补偿近拍的误差,最近对焦距离只有1.4M,以这个焦长的镜头来说,算是非常的短。阴天的表现,佳能、尼康就比不过它。非常喜欢的一只蔡司镜头,非常值得保留,因为他是蔡司德味的代言人之一。镜头成色如图。功能正常使用,没有任何问题。无拆修,镜身轻微正常使用痕迹,变焦顺滑,光圈准确,镜片99新,完美通透无霉无划痕无雾。唯一的瑕疵是镜头自带的金属遮光罩上有一点小蹭痕。一口价3000包顺丰,另有YC口转佳能口电子转接环,带合焦提升,佳能5D2全副不打板,加100元送。。。
照片请移步
照片请移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其他登录方式:&主题:蔡司旗下的刘关张 ──谈康泰时的三支F1.4镜头
泡网分: 0.606
注册: 2013年11月
蔡司旗下的刘关张
──谈康泰时的三支F1.4镜头
前些时写了一篇帖子,介绍康泰时的F2.8镜头群,现在再来说说康泰时三支F1.4光圈镜头。这三支镜头名气很大,曾有人形象地把它们对应成《三国演义》里的桃园三英,个人认为这个比喻十分恰当。正好这三支镜头我也有,而且暂时不打算出手,索性把它们合在一起说说,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4582&&回帖:76 &&
泡网分: 0.606
注册: 2013年11月
一、Planar 1.4/50 T* AEJ & MMJ(刘备)
P50是康泰时浴火重生后出厂的第一批镜头之一,估计是因为普兰纳结构已经相当成熟的关系,这镜头只在日本生产,没有德产版本。因为标头所具备的设计成熟、生产难度小、价格低廉等共同特点,使其成为入门用户的第一选择。
前几天和几个影友小聚,因为多是拍人文题材的,所以不免聊起拍人文常用的镜头。中间有位小兄弟说,他发现年龄越大的人,喜欢标头的人越多,越年轻的人越喜欢广角。究其原因,是许多年长的老摄影师在起步阶段只有一支标头可用,慢慢就用习惯了,而年轻的摄影师是从标准变焦镜头(当然现在还多了例如佳能EF-S18-200/3.5-5.6这样的玩艺)起步的,对“镜头感”没有特别的理解,喜欢用广角很正常。我基本赞成这个观点,不过我认为标头就不是给登堂入室之人用的玩艺,能玩转标头的人,通常都是对摄影理解很深,经验很丰富的人,处于爬坡阶段的人还没有找到镜头感,标头对他们来说不长不短,太难用了。另外,如果你是一个很严肃的初学者,那我还是建议你从标头起步,强迫自己只用这一支定焦镜头拍东西,因为标头难用,所以很锻炼人,你一定要让构图达到最佳化,才能拍出好片子来。
我是从一台佳能EOS650相机加一支EF35-80/3.5-5.6USM镜头起步的,但幸而很快就换了一台凤凰205ES,因为佳能使用的2CR5电池太贵了,我用不起,而纯机械的凤凰205ES无需考虑电费问题,仅有的一枚纽扣电池是用来测光的。凤凰205ES搭载了一枚50/2.8镜头,这个规格的镜头几乎百分之百都是天塞结构,在今天看来它是很初级的设计,很土的规格。但在当时,作为一个穷学生,手里有这么一台相机,可以将光圈开到F2.8,是件很牛的事情。从那个时候起,我的主力镜头就始终是一支标准镜头,这里有凤凰的,有佳能的,再后来就是康泰时的。
P50身材小巧,滤镜口径为55毫米,乌黑油亮的外观,白、橙、绿诸色相间的刻度值,都是直接刻上去的。纯金属的结构,十分可靠,使用中完全不用担心有什么问题。这头对焦手感极好,光圈环定位也很清晰,绝无禄来那种对焦环越用越紧,光圈环越用越松的臭毛病,当然您非要往地下摔,搁水里头泡,大罗金仙也没办法。
蔡司喜欢说这支镜头是“世界上最好的标头”,其实说的是镜头设计,未必单指这支镜头本身。普兰纳结构诞生得很早,1896年就被设计出来了,到上世纪70年代P50问世的时候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事实上,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同规格镜头基本都有最大两挡光圈偏软的毛病,因为基本都是抄袭蔡司的设计,如果你追求最大光圈的锐度,我只能建议你上徕卡Summilux 1.4/50 ASPH,但是这支旁轴标头使用了大量高精尖技术,包括成本高昂的高折射率、非球面、异常色散玻璃,最后还加上了一个浮动镜组,所以其价格居高不下,最近的二手价格在一万三四,新品在一万六。P50最贵的版本不过三千出头,常见的版本价格保持在两千多,性价比自是不言而喻。
P50有一个F1.7的小弟弟,按说性能也不差,但我一直不太喜欢它。因为F1.7的做工远不如大哥,塑料成份较大,堪堪和VS28-70、T45有一拼,虽说价格便宜几百块钱,可有几个人会在乎这几百块钱?F1.4是多么令人向往啊!另外,它的分辨率虽然很好,但却没有大哥那令人回味无穷的色彩。
在康泰时序列中,P50不是一支以色彩著称的镜头,但依然可圈可点,特别是弱光下出片,常有种富丽堂皇的感觉。与日系标头,特别是佳能相比,色彩依然华丽而浓郁,大概这就是P50被人当成刘皇叔的原因吧。虽然如此,历史上的刘皇叔实力远不及两个结义兄弟,正如P50并没有当作一支高级镜头来设计,实力是有的,但最好别吹得过了分,P50有它自己的弱点。
我前后用过不下十支P50,自己曾经作过比较,前后期的差别还真是有的,越是后期的镜头越有现代味道,清丽通透,而早期的AEJ镜头则略为偏黄,有人喜欢并推崇它的“味道”,这个看您自己的偏爱。我个人认为,越是后期的MMJ光学质量越好,特别是最大两挡光圈成像质量有明显的提高。但是,有句老话说得好,叫针无两头利,一位改口师傅告诉我,他发现MMJ版本后组起雾、开胶的概率远大于AEJ版本,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所以大家在挑选二手镜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如果你喜欢拍黑白照片,特别是转接到数码相机上拍黑白片,P50恐怕不是最佳选择,而且编号越靠后表现越差。这个没办法,彩色和黑白不可兼得,设计镜头的时候就必须作出取舍。如果你偏爱黑白,建议你考虑潘太康、海鸥,以及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古典徕卡。
P50反差不高,如果你喜欢尼康那种刀切斧凿的“锐”,那最好还是别选德系镜头,否则这些大名鼎鼎的德系镜头只只都要被尼康给比死。总体说来,P50的层次感非常丰富,高反差环境下,只要曝光控制得当,依然可以做到高光不过曝,暗部有细节。
总而言之,P50有点像那种有气质的知识女性,未必长得有多漂亮,但是端庄、耐看。因为视角的关系,出片很平实,用好了,色彩很美,内容也很吸引人,虽不会给你多少惊喜,但几十年之后,让你回味无穷的画面依然多是它留下的。
顺便说一句,P50是一支有传说的镜头,传说在58、59、60三个号段中间,隐藏些某些特别牛的镜头。我玩了这么多年康泰时,在圈子里头也算是认识不少人,从来没发现那些传说中的神器。有位资深康泰时用户和我讲,以他的经验来看,其中有个别镜头光圈全开时成像略为实一些,但这需要通过比较来发现,仅此而已。
生产时间:AEJ,;MMJ,
泡网分: 0.606
注册: 2013年11月
二、Distagon 1.4/35 T* AEG & MMG & MMJ(关羽)
D35算是康泰时最著名的镜头之一,与大哥刘备、三弟张飞相比,它的实力不容小觑,有关它的传说和周边故事,无忌资深泡菜李海强在其名帖《兵书二十二卷》里已经介绍过了,兄弟再拾人牙慧就很没意思,所以只说说自己使用这支镜头的认识。
D35有AEG、MMG、MMJ三个版本,因为AEG在佳能全画幅上打板,我只用过两个MM版本。比较而言,MMG成像更强悍一些,MMJ只是通透,MMG却是浓郁加通透,网上有人说D35的色彩比较“素”,我以为,这人肯定没有用过MMG版本的D35。从边缘成像来看,MMJ更优秀一些,但我并不太在意这个,反而觉得它焦外显得有些硬,反差过大,偏离了自身的优点。现在有许多人评测镜头喜欢言必称MTF曲线,我觉得这个方法固然比较客观,但它反映的只是分辨率水平,还有许多指标是无法通过曲线来测试的,比如说色彩。
D35采用了浮动镜组、非球面镜片,在康泰时YC序列中仅此一支,光圈全开就非常强悍。大光圈下形成的浅景深极有梦幻感,我曾在古北口长城给朋友拍过照片,出片效果十分迷人。有人说这支镜头有大画幅的风格,我没用过大画幅相机,也没有研究过大画幅相机出片什么样,但D35很强悍是真的。难能可贵的是,通常拍彩色好的镜头拍黑白一般,反之亦然,D35则是拍彩色拍黑白都很出色,没有一般数码照片那种单色的感觉,高级镜头的实力那真不是吹出来的。
蔡司、徕卡、太苦马都以对焦手感良好著称,但D35的对感手感在整个康泰时序列里是不是最差的我不知道,至少也属于比较差的。这个不能强求,大凡采用浮动镜组设计的镜头,对焦手感就没有好的,都会偏紧。这个很好理解,寻常镜头在对焦的时候,只有负责对焦的一个镜组或镜片前后移动,而采用浮动镜组设计的镜头在对焦的时候,有两个镜组分别向前向后移动,手感自然好不到哪里去。这样的镜头,近摄成像都很好。佳能FD时代的28/2是一例,尼康的28/1.4D是一例,康泰时的D35则是其中的佼佼者。
我个人感觉,D35的设计师纯粹是把它当作一支两米以内近摄的镜头来设计的,对焦标尺从两米到无穷远的距离极短,大部分对焦行程都是两米以内的,这就造成了两米以外对焦困难的问题,这也是它最为用户诟病之处。没有一双好眼睛,两米外对焦是很吃力的,只能依靠小光圈玩超焦距。这样一支镜头,似乎设计出来就是为了让你拍人文题材用的。
上个周末听了老一辈摄影家王福春先生的讲座,老先生说自己前几天刚在街上被人揍了一顿,牙都差点没打掉。可见人文题材是不好拍的,老爷子拍片这些年,什么事情都经历过,连火车上的小偷看他都感觉是同行,因为摄影师找素材和小偷作案的手法极其相似。这老先生用的是徕卡M6和35mm、21mm镜头各一支,平时都在斜挂在肩上,罩在马甲里的,尚且会被人注意到,我们这些平时用单反拍片的当然更要小心才是,所以平时除了帮朋友拍拍婚礼之外(用MMG版本的D35拍个婚礼,似乎太奢侈了些),能不用D35的时候,我尽量还是不用D35。
作为一支35毫米镜头,D35身材虽然不能说是硕大,至少也是高大,滤镜口径为67毫米。这样的身材,说实话,并不太适合拍人文题材,实在太招摇了。如果用于街拍,我会选择那个F2.8的小弟弟,如果我手里有个索尼的微单,我会转接徕卡的小小八,低调,一定要低调啊!
总体说来,D35很威猛,很拉风,成像一流,绝对会让你爱不释手,事实上,我刚拿到这枚MMG版本的D35时,也是高兴得觉都睡不好。不过,实话着得实说,多数场合,这支高大上的镜头可能并不好用,最适合它的场合应该是无关痛痒的沙龙摄影,因为那是既不怕高调,也不需要抢拍抓拍的活儿,再加上它迷人的焦外,足以让你横扫千军无敌手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徕卡的×枚玉之类镜头,虽然光学水平未必超出,但一定比它好用。
顺便扯点题外话,关二爷后来被尊为武圣人,与孔老二并肩而立,但关二爷的名气有一部分是炒出来的,他能成为武圣人,很大程度上是“忠义”二字所致,单说实力的话,至少在三国年间也不是吕布的对手──三英战吕布才堪堪打个平手嘛。D35也是如此,实力是有的,但没有那么神,有一个阶段价格要上万,现在终于有所回落,AEG和MMJ有个七八千块钱的样子,成色差的6000多也能拿下来,我以为,这还差不多。当然了,既然我手里有一直坚挺的MMG,我得硬撑着说它值一万多的价格,辽宁的冷潮阳先生曾经特别和我强调过:“MMG的D35和P85绝对不一样!”从实际出片效果来说,也是这样,不信你看看后来确善能代工的那批ZE、ZF、ZM系D35的二手价格,也就心中有数了。
有个别人认为582编号的AEG镜头优于晚出的镜头,我没用过,无从考证。
生产时间:AEG,;MMG,;MMJ,
泡网分: 0.606
注册: 2013年11月
三、Planar 1.4/85 T* AEG & MMG & MMJ(张飞)
我在上一篇文章里说过,P85和S180同为价格很厚道的镜头,这些年价格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变动,AEG和MMJ都在四千上下,MMG也不过五六千块钱。S180价格不动,是因为长焦手动镜头不太受欢迎,而自身又充满争议所致。P85则是名气太大,使用太方便,焦段太常用,结构太成熟,所以造成它产量极大,玩康泰时的同志们几乎到了人手一支的程度,贩子们当然是累死也炒不起来了。
P85本身是一支非常漂亮的镜头,别的暂且不说,P85从正面看进去,宛如一只摄人心魄的大眼睛,“能把你的灵魂吸进去”。特别是在灯光下看,镀膜折射出的光彩就可谓美轮美奂,这个也同样不是吹的。
P85是以色彩浓郁而著称的镜头,在各家同焦段镜头中,P85未必实力最强,但名气绝对最大。它有三个AEG、MMG、MMJ三个版本,关于这三个版本,我很赞成一些老牌玩家的观点,AEG浓郁,MMJ通透,MMG浓郁加通透。三个版本我都用过,德产的出片像油画,日产的出片像水彩画,如果你不作比较,随便哪个版本都很好了。
P85滤镜口径和D35一样,都是67毫米,拧上一个国产遮光罩之后显得威风凛凛,和佳能1系列,上了手柄的5系列、6系列、7系列机身很搭。转接到佳能单反上用的朋友最好使用竖拍手柄,因为P85重量比较大,竖拍的时候可能比较吃力,自动镜头可以不用管对焦的事情,只要握住就行,手动镜头就不可能把手上的力气全部用在握持上。
作为一支F1.4的镜头,我们再来讨论它收缩几挡光圈后成像如何是件挺无聊的事情。和P50相仿,P85最大两挡光圈全开也偏软,但这两支头所谓“软”是反差低,分辨率(特别是中央分辨率)并没有那么夸张的下降,相反,出片有种柔柔的感觉。我本人很喜欢各挡光圈成像风格各异的镜头,这样可以一镜多用。虽说多数人用这支镜头是拍人像的,要追求大光圈成像效果,但收缩光圈后用它拍点小品也不错,厂家可没规定它就是专门的人像镜头,不准拍其它题材。我拿它拍过几张鸭绿江风光,感觉也很不错。如果说有什么大的不同,我发现MMG光圈全开的时候比MMJ容易对焦,AEG在我手里用的时间很短,没有做过这方面的比较。无忌上有人将P85对应成张飞,除了因其造型很阳刚外,主要就是说它光圈全开对焦难,有如张飞急躁的性格。
当然,张飞也是粗中有细,不乏谋略的人。P85的实力,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在弱光成像水平上。2013年秋天,我和几个朋友去颐和园玩,中间给人拍过若干照片,有一张是太阳落山后半个小时拍的,成像效果令人欣喜,换了日系的镜头,恐怕早已是黑糊糊的一片,看不到多少细节了。
说到P85,一定要和P100再做个比较,因为两支镜头焦段相近,结构相同,而风格迥异,值得比较。
有人说,P100的玻璃成本远高于P85,后者只是使用了普通的光学玻璃,所以康泰时最初发布这两支镜头的时候,价格相差将近一倍。但是据我所知,P100也没有使用什么特殊玻璃,所以这个流言是否属实要打个问号。但从实际使用效果来看,P100各光圈下表现十分接近,光圈全开即十分锐利,表现近乎完美,P85最大的两挡光圈则明显偏柔,单纯从分辨率这些指标看,P100的确优于P85。
但是P100和P85相比,色彩的确是“素”了一些,没有P85那种略显夸张的浓郁。根据我的经验,P85光圈全开对焦虽然困难,但成功概率依然很高,P100光圈全开对焦太难,景深太浅,对上了固然令人欣喜,对不上的时候也足以让人抓狂。网上有资料说P100容易吃光,这点我倒没发现,因为我买来镜头第一件事就是给它配UV镜和遮光罩,不说挡不挡杂光的,好歹也能保护镜头不是?
虽说P85最大两挡光圈偏柔,但拿来拍女孩子是非常棒的。我们的皮肤再好,也不能和婴儿比娇嫩,总会多多少少地有点瑕疵,拍人像的时候需要柔和一点,除非你铁了心要拍所谓的“皱纹片”,那个您选尼康的85mm再合适不过了,绝对刀砍斧凿,清晰无比。P100更适合拍张光北、李幼斌、陈宝国这等很爷们的主儿,绝对能把人物面部拍得棱角分明而反差又不过分。如果您口袋里有银子,可以两支兼收,如果只有一支,我建议优先收P85,道理很简单,您拍人像,多数时间不都是拍小姑娘么?
P85同样是有传说的镜头,相传在58、59、60编号的镜头中间,隐藏着数量稀少的“蓝玉”镜头,成像实力直逼牛眼,与后来的MMG有一拼。这个传说,我建议您最好也是把它当作一个传说,至少我身边玩康泰时的朋友那么多,从来没有人见过传说中的“蓝玉”,再说了,即便传说中的“蓝玉”真的存在,不也就是MMG的水平么?别太介意这些,您只要知道P85是支物美价廉(美是的确美,4000上下价格对许多囊中羞涩的人来说还不能算廉)的好镜头就行了。
生产时间:AEG,;MMG,;MMJ,
泡网分: 0.606
注册: 2013年11月
总体说来,康泰时这三支F1.4的镜头相比F2.8镜头群中的多数镜头而言,属于登堂入室的水平,其中D35要算是顶级镜头。其综合实力,已非大部分F2.8镜头可比,所以才有江湖上的赫赫声名。如果你认为F1.4镜头群足以代表康泰时实力的话,那么你又错了,康泰时镜头中间,最让人回味无穷的还不是它们,而是许多蔡司发烧友并不太熟悉的F2镜头群。和这个镜头群相比,F1.4胜在焦段均衡、合理,在老一辈摄影家手中,有这三支镜头即可雄视天下,拍摄几乎所有的题材,而F2镜头群无论如何也做不到这一点。所以,从实用的角度来说,有F1.4镜头群足矣,我本人的基本配置正是如此,当然有特殊题材的话会再加上一支D25、一支S180。
当然,我需要反复声明一点,我不是职业器材贩子,不是枪手,更没收过蔡司和京瓷的红包。实话实说,康泰时的F1.4镜头群都是有缺点的,D35(MMG)光圈全开近摄是有绿边的,P50光圈全开是偏肉的,P85(MMG)光圈全开是有明显紫边的。这都好理解,它们没有使用APO玻璃,有点轻微的绿边紫边都是正常的。不过,如果您把它们用在索尼某些微单机型上发现自己被戴了绿帽子,别回过头来找康泰时说事儿,这与康泰时无关,那是另一个完全不同的话题。
泡网分: 0.606
注册: 2013年11月
先来张刘皇叔的片子
泡网分: 0.606
注册: 2013年11月
这张是关二爷的
泡网分: 0.606
注册: 2013年11月
再来看看关二爷的黑白水准
泡网分: 0.606
注册: 2013年11月
三将军来也!
泡网分: 0.192
注册: 2012年07月
P85果然名不虚传
泡网分: 0.181
注册: 2013年12月
红三十二军 发表于
一、Planar 1.4/50 T* AEJ & MMJ(刘备)
P50是康泰时浴火重生后出厂的第一批镜头之一,估计是因为普兰纳结构已经相当成熟的关系,这镜头只在日本生产,没有德产版本。因为标头所具备的设计成熟、生产难度小、价格低廉等共同特点,使其成为入门用户的第一选择。红三十二军 发表于
有个别人认为582编号的AEG镜头优于晚出的镜头,我没用过,无从考证。
生产时间:AEG,;MMG,;MMJ, 本屌就直接指出你的两点最明显的谬误
1、D35 1.4根本没有582编号,要不你找个582编号的D35 1.4 给我看看?
2、另外你说P50 1.4没有德产,看图。
不要再误人子弟了,本屌说话比较直接,勿怪。
泡网分: 13.94
注册: 2008年01月
风吹裤裆屌飞扬 发表于
本屌就直接指出你的两点最明显的谬误
1、D35 1.4根本没有582编号,要不你找个582编号的D35 1.4 给我看看?
2、另外你说P50 1.4没有德产,看图。
不要再误人子弟了,本屌说话比较直接,勿怪。
泡网分: 37.662
注册: 2000年11月
红三十二军 发表于
一、Planar 1.4/50 T* AEJ & MMJ(刘备)
P50是康泰时浴火重生后出厂的第一批镜头之一,估计是因为普兰纳结构已...
谁抄谁撸主最好先弄清楚。
本帖由 iPhone7,1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37.662
注册: 2000年11月
老钱 发表于
谁抄谁撸主最好先弄清楚。 本帖由 iPhone7,1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39.436
精华: 2帖子: 1174
注册: 2000年05月
楼主,书读得少不是错,但还要出来忽悠人就不对了。
泡网分: 62.253
精华: 2帖子: 10710
注册: 2003年12月
楼主讲的很多对镜头的体会,讲的挺好。说错地方有,大家可以来纠正,没必要咄咄逼人,论坛本来就是交流的地方,谁也不敢说发的帖子说的全对。起码楼主码了那么多字,也是真诚分享。
不过楼主发的片子就……
本帖由 iPad5,1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359
注册: 2014年04月
正好我也有这三个头
泡网分: 21.847
帖子: 9607
注册: 2008年08月
俺一个也没有,不过。。。也罢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57.727
精华: 5帖子: 8059
注册: 2001年02月
风吹裤裆屌飞扬 发表于
本屌就直接指出你的两点最明显的谬误
1、D35 1.4根本没有582编号,要不你找个582编号的D35 1.4 给我看看?
2、另外你说P50 1.4没有德产,看图。
不要再误人子弟了,本屌说话比较直接,勿怪。
德产P50 1.4是试制品,没有量产,不能算楼主错了
泡网分: 57.727
精华: 5帖子: 8059
注册: 2001年02月
老钱 发表于
谁抄谁撸主最好先弄清楚。这笔帐看怎么算
6组7片的双高斯标头是宾得首创的不假,随后各家都是近似的设计,包括蔡司
但双高斯的镜头结构是蔡司早在1896年就发明的
宾得的6组7片也是基于这个基础进行的改进
说蔡司抄宾得也说不过去,哈哈!
泡网分: 24.465
帖子: 1608
注册: 2006年05月
禄莱的对比一下有何差异?
泡网分: 24.465
帖子: 1608
注册: 2006年05月
黄瓜打锣 发表于
禄莱的对比一下有何差异?相当于:AEG、MMG、MMJ 哪个?或差异。
泡网分: 0.655
注册: 2013年07月
当然,张飞也是粗中有细,不乏谋略的人。P85的实力,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在弱光成像水平上。2013年秋天,我和几个朋友去颐和园玩,中间给人拍过若干照片,有一张是太阳落山后半个小时拍的,成像效果令人欣喜,换了日系的镜头,恐怕早已是黑糊糊的一片,看不到多少细节了。
==========================楼主,看到这里我就笑了,你有现场不同镜头对比拍摄过吗?几年前刚进入德头门的时候,看到不少文章都是类似的套路,狂吹德头的各种素质,然后把现代日头拉出来贬低一番。提到最多的一点就是所谓日头宽容度差,暗部死黑之类。好像现在日头就是越做越退步一样。
然后我买了不少德头,经常没事做同场景pk……最后残酷的真相是这种宽容度优势或许有,但是还没到那么夸张的地步,可以说差距分毫而已。日头也不是没有低反差镜头。
真正影响到宽容度的是cmos的能力。现在的相机cmos,只要你稍微会点后期,可以轻松拉回好几档,镜头的那点宽容度差异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前后玩了十几个德头下来,结论是目前主要还是从色彩与个性特色成像上值得一玩。光学硬素质上面绝大多数老头都被现代顶级头打败了(不要去和廉价套头低端现代头比)。
最后,楼主你的文字我总感觉很多话都曾经在以前的德头老贴里读过??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655
注册: 2013年07月
刚才去拜读了楼主其他帖子,发现很多以前的贴我都读过,难怪觉得文字好像看过,失敬失敬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181
注册: 2013年12月
Luft 发表于
德产P50 1.4是试制品,没有量产,不能算楼主错了luft资来了,没错是没量产,俺说话比较直,可能语气重了点,多多包涵
泡网分: 26.588
帖子: 3781
注册: 2006年01月
黄瓜打锣 发表于
禄莱的对比一下有何差异?差别不大,主要是HFT镀膜引起的区别,解析力基本一样。还有就是这两个头是三页光圈,小光圈郊外有特色。
本帖由 iPhone8,1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606
注册: 2013年11月
photoman 发表于
楼主,书读得少不是错,但还要出来忽悠人就不对了。兄弟不是搞光学专业的,也不是厂家的历史学者,大部分内容是自己的一点心得,没有用过的镜头,我不敢胡说八道,中间可能会有不少失误的地方,欢迎批评指正。
至于“忽悠”二字,您过誉了,兄弟不敢当。
泡网分: 0.606
注册: 2013年11月
风吹裤裆屌飞扬 发表于
本屌就直接指出你的两点最明显的谬误
1、D35 1.4根本没有582编号,要不你找个582编号的D35 1.4 给我看看?
2、另外你说P50 1.4没有德产,看图。
不要再误人子弟了,本屌说话比较直接,勿怪。
非量产的镜头,除了P50之外,我见过Distagon 1.4/25的照片,也有朋友讲见过Distagon 2.8/35的德产版本。但查阅了若干资料,并向若干专业镜头贩子和资深玩家求教,并没有发现上述镜头量产的记录,所以不敢胡说八道。Distagon 1.4/35您现在要我立马给您找一支582编号的,我确实找不出来,我手边只有一支编号为7007135的,倒也不敢就此判定此镜只有一个700号段。兄弟不是神仙,也的确不是专业人士,有说得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这一节,我倒是看得很淡,无所谓面子不面子的,因为面子是自己挣的,不是别人给的。所以,我愿意本着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态度向大家学习,有批评是好的,有批评才能帮助自己进步。
以上,不知贵屌以为何如?欢迎拍砖,但还望屌下留情!
泡网分: 0.606
注册: 2013年11月
短歌终 发表于
当然,张飞也是粗中有细,不乏谋略的人。P85的实力,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在弱光成像水平上。2013年秋天,我和几个朋友去颐和园玩,中间给人拍过若干照片,有一张是太阳落山后半个小时拍的,成像效果令人欣喜,换了日系的镜头,恐怕早已是黑糊糊的一片,看不到多少细节了。
==========================楼主,看到这里我就笑了,你有现场不同镜头对比拍摄过吗?几年前刚进入德头门的时候,看到不少文章都是类似的套路,狂吹德头的各种素质,然后把现代日头拉出来贬低一番。提到最多的一点就是所谓日头宽容度差,暗部死黑之类。好像现在日头就是越做越退步一样。
然后我买了不少德头,经常没事做同场景pk……最后残酷的真相是这种宽容度优势或许有,但是还没到那么夸张的地步,可以说差距分毫而已。日头也不是没有低反差镜头。
真正影响到宽容度的是cmos的能力。现在的相机cmos,只要你稍微会点后期,可以轻松拉回好几档,镜头的那点宽容度差异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前后玩了十几个德头下来,结论是目前主要还是从色彩与个性特色成像上值得一玩。光学硬素质上面绝大多数老头都被现代顶级头打败了(不要去和廉价套头低端现代头比)。
最后,楼主你的文字我总感觉很多话都曾经在以前的德头老贴里读过??首先感谢老兄批评。
CMOS性能对宽容度至关重要,比镜头重要,这点非常正确,我承认。MMG的P85宽容度确实还是有优势的,但如您所说,的确不可能到夸张的程度。关于您说的“有现场不同镜头对比拍摄”,我的理解是您想问我是否在同一现场做过不同镜头间的对比是么?那天我的确没有对比过,不过类似的场景我做过对比,的确MMG的P85还要更胜一筹,但也只是MMG版本,我没有拿其它版本的P85做对比,您有兴致,可以拿我这支对比看看。遗憾的是我没有用过佳能的85/1.2来做对比,当然这样也未免不公平,有佳能85/1.2的话,应该拿康泰时自家的1.2/85和它对比。日本现代镜头有它的优势,并不是说一无是处,不然也不会出现德货全面溃退的场面。日本镜头的问题在于它为了争夺市场,生产了许多廉价低端的东西,喜欢偷工减料而已,中国人头二十年干得还要更绝些。
德头不是万能的,德头也有垃圾,我也不否认这点啊!当然反过来说,日本的镜头也不全是垃圾,但类似18-55之类的还是算了。整体说来,做工和用料上德国人还是好些,佳能以用料扎实而著称的FD时代镜头里边就有不少使用大量塑料件了,比如28/2 ssc就是一例。德国头,好像也只有潘太康用塑料多些,而且都用在外边,关键的机械构造基本还是金属,日本人可从来都是反过来干的。
兄弟闲来无事写点闲文,不一定只发在这里,这点您多谅解,但咱还不至于干研究生抄论文的事情。 本帖最后由 红三十二军 于
20:04 编辑
泡网分: 0.655
注册: 2013年07月
红三十二军 发表于
首先感谢老兄批评。
CMOS性能对宽容度至关重要,比镜头重要,这点非常正确,我承认。MMG的P85宽容度确实还是有优势的,但如...关于文字似曾相识的问题,我后面紧接着回复了一楼啦,不知兄台有没有看到。当时在专门看了兄台以前的文集后才发现我几乎全读过乃至研究过(当初买康泰时做的研究),难怪文字这么眼熟,所以赶紧做了补充说明,言语不周还望多海涵一开始还以为兄台抄了一大堆来推销镜头的,特意还看了下发帖日期是不是2011年,结果搞错啦~抱歉抱歉。
请兄台继续写镜头方面的评价文章,本人还是挺喜欢看这些文章的,期待阅读。
当然也应该做到既写优点,也要写镜头的缺点,并且能横向与差不多级别的现代头比较就更好了,这样造福广大新手,为还没接触德头的人提供可靠的资料,就是一大功德。
目前大量德头文章最大的缺点就是总是把老镜头吹的无比强大,弱点则不写或者春秋笔法轻轻带过(比如现在我看到类似文章写某镜头全开成像柔美,我立马就知道其实意思就是全开很肉啦),顺便还狂踩日头,读了总觉得像是贩子推介文,这是误人子弟的。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6 35 f2.8 iii拍人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