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激战2时间精华什么用哪一年什么时间

黄海:为晚年毛泽东一个人办的电视台_历史频道_新浪网
黄海:为晚年毛泽东一个人办的电视台
  1974年,我当时在中央电视台(当时称北京电视台)文艺部工作。10月下旬的一天,部领导通知我到台里开会。我发现到会的基本上都是中年以上的“老电视”,都是业务骨干和技术尖子,像我这样年轻资浅的则寥寥无几。我预感到可能会有一项重要任务。果然,根据中央的指示,台里决定由我们临时组成一个摄制组,必须在几天之内做好一切准备,连同一整套设备,月底赶赴长沙“执行任务”。领队是当时的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国家广电部副部长王枫。10月29日我们抵达长沙。路上,我才知道我们此行的任务是为毛泽东提供电视节目。毛泽东当时正在长沙。
  开始一段时间,工作不怎么紧张,节目大部分是湘剧、花鼓戏移植的“革命样板戏”,如《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杜鹃山》之类。当时节目的传送方式是通过湖南电视台发射,毛泽东在电视中收看。因为节目内容都很“革命”,所以一般观众很难察觉出什么异常。不过也有例外,有一天,刚刚播完一个节目,老人家打电话要求马上重播一遍。同一个频道,同一个节目,连续播出两次,恐怕是“史无前例”的。节目还没播完,电视台就接了好几个观众电话:“你们怎么搞的,没有节目播了吗?”但当时怎么解释得清呢?只能推说“安排失误,接受批评”云云。
  1974年底的一天,我们接到电话指示:准备上传统剧目。这一变动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首先,剧团已有十来年没上演过传统戏了,演员要有一个恢复、熟悉的过程,服装道具也要制作、准备,工作量相当大。再说,怎样把节目发送出去呢?当然绝不能用原有的频道,否则观众都会看到传统戏,在那种年代,电视台公开播出旧戏如何得了?最后决定:开辟第五频道。于是,中央电视台派出专家,与湖南电视台一起昼夜加班,改装好发射机。其实,这样做有很大侥幸心理,万一观众偶然收看到了第五频道又怎么办呢?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1975年元旦这一天,我们调试的第五频道首次播出了《打渔杀家》、《野猪林》、《借东风》等几出传统戏,质量很好,接收效果也不错。汪东兴打来电话转达了毛泽东的意思:第一,对节目表示满意;第二,对全体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和问候。于是群情振奋,不必细说。
  谁知这一天的播出又引起了麻烦:湖南电视台接到几个电话,观众质问为什么播旧戏?电视台推说可能是收到了香港台的信号。观众说,绝对不可能,我们明明听到的是湖南电视台播音员张林芝的声音……为此,我们再也不能装糊涂了,看来必须另寻途径,不能搞发射,只能搞有线电视。
  1月2日,我们摄制组连同剧团演员全部进驻湖南省委接待处。这里与湖南第九招待所只一墙之隔,离毛泽东下榻的六号楼只有几十米,架设电缆线很方便。我们在墙外大会议室里摄制节目,同时毛泽东在墙里面通过一台26英寸监视器收看。这样,再也不会惊动观众,只不过又有不少人知道毛泽东的确切住所,况且在仅有一墙之隔的地方开展拍摄工作,会不会对墙内产生干扰甚至在安全上构成威胁?我想上面肯定也考虑过这些问题,只是不得已才这样做,要不然为什么不早些采取这种形式呢?
  1975年初,毛泽东的精力还是比较充沛的,老人家几乎每天晚上看节目,而且都要看到深夜,中间从不休息,有的戏要连续看四遍。记得有一天已是深夜一两点钟了,大家都已经进入了梦乡,突然一阵哨音把我们惊醒,接待处打来电话要求马上送节目。我们像部队搞紧急集合一样,大家边穿衣边拿剧本边揉眼睛,跑步来到会议室,只几分钟,一切准备就绪,演出就开始了。
  2月下旬的一天,我们接到通知:毛泽东已经平安离开了长沙。警卫处于处长向我们介绍情况时说,由于我们大家的齐心协力,努力工作,毛泽东此次在长沙停留期间,精神很愉快,几个月内体重还增加了6斤。
  回到北京以后,稍事休整,我们马上又投入了第二阶段的工作。这一阶段工作任务主要是录制一批各种艺术形式的短篇精品节目,例如侯宝林的相声、闵惠芬的二胡、刘德海的琵琶、蔡瑶铣等人的南昆、北昆。
  1976年初,我们奉命第二次南下长沙:这一次任务仍然是为毛泽东录制家乡戏。所不同的是,1974年他是在长沙看,1976年是在北京看。我们每天录制的节目,都是由第二天的专机送往北京。
  这次我们以录制传统的湘剧、花鼓戏为主,当然也有一些京剧。剧团翻箱倒柜,把几十年的老底都悉数搬出,演员阵容也空前强大,有些已经离退休甚至于已经改行多年的著名老艺人也纷纷被请回来,披挂上阵,重返舞台,一展当年风姿。其中花鼓戏老演员肖重硅就是因为毛泽东当时点名要看她主演的《刘海砍樵》而临时从某工厂把她请回来的。
  开始一个阶段,我们以录制完整的全本大戏为主,如湘剧《生死牌》、《百花记》,京剧《玉堂春》、《红鬃烈马》等等。记得大约从5月份开始,北京方面对剧目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要大戏,只录小戏,不要悲剧,只录喜剧。根据这一情况,我们预感或猜测到,可能毛泽东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他已经没有足够的精力看大作品,也经不住悲剧氛围的艺术感染,只能用轻松活泼、带有喜剧色彩的小戏来调剂精神,缓解病情。这一阶段我们录制的节目以短小的花鼓戏为主,如《讨学钱》、《丑人计》、《扯萝卜菜》之类。
  日,我们结束了近两年的特殊使命,奉命返回北京。我们回到北京只一个多月时间,就传来了毛泽东逝世的消息。
(责编:xsy)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如果李鸿章大破联合舰队,把日本彻底消灭。问题可就大了,慈禧太后肯定不是“喜”而是“...
甲午战争造成中日两国在东亚地位逆转,彻底改变了这一地区和平形势。日本接连在对外扩张...安全检查中...
请打开浏览器的javascript,然后刷新浏览器
eku.cc 浏览器安全检查中...
还剩 5 秒&中甲联赛第19轮转播计划 黄海激战一方引关注_中甲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中甲联赛第19轮转播计划 黄海激战一方引关注
中甲转播计划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阅读: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日,国家文物局专家确认,在黄海海域发现的“
本题难度:0.80&&题型:选择题
日,国家文物局专家确认,在黄海海域发现的“丹东一号”沉舰应为1894年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的致远舰.当年,率领致远舰重创日舰、最后壮烈殉国的海军管带是(  )
A、戚继光B、郑成功C、左宗棠D、邓世昌
来源:2016o市中区二模 | 【考点】甲午中日战争.
日,国家文物局专家确认,在黄海海域发现的“丹东一号”沉舰应为1894年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的致远舰.当年,率领致远舰重创日舰、最后壮烈殉国的海军管带是(  )
A、戚继光B、郑成功C、左宗棠D、邓世昌
(2015秋o如皋市期末)日,俄罗斯国防部网站公布一段视频,一架苏-34战机使用制导炸弹攻击了“伊斯兰国”位于叙利亚北部拉卡地区的指挥所(北纬35°左右).由于地磁场的存在,飞机在一定高度水平飞行时,其机翼就会切割磁感应线,机翼的两端之间会有一定的电势差,则从飞行员的角度看,机翼左端的电势比右端的电势(  )
A、低B、高C、相等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2015秋o四川月考)日晚,中国男篮轻取菲律宾,以9连胜的优异表现勇夺冠军,图为未来之星周琦在投篮时的英姿.假设他在这次投篮过程中对篮球做功为W,出手高度为h1,篮筐距地面高度为h2,篮球质量为m.不计空气阻力,则篮球(  )
A、出手时的速率为2W/mB、进筐时的动能为W+mghl-mgh2C、从出手到进筐的过程中,动能的增量为mgh2-mgh1D、从出手到进筐的过程中,速度的增量为1-h2)-
把车停稳、拉手刹、挂空挡、打开双闪视觉灯。这是日,济宁25路公交车司机廖拥华所做出的一连串动作。这一动作,廖拥华在这一岗位上重复了ll年。他留给世界的,只剩视频中趴在方向盘上的身影。他利用最后一点意识,完成一系列安全操作,保证了乘客的安全,但自己却于日晚抢救无效不幸辞世。最美司机廖拥华传递的正能量有(  )①尽职尽责,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②践行了爱岗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积极追求有价值的人生④做好人就意味着要付出代价而没有任何形式的回报。
A、①②⑨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日,中国男篮在时隔4年后,以全胜战绩,再度重返亚洲之巅。赛后采访,易建联十分感慨:“我们一直打得很团结,我们一起经历了最艰难的时刻,也一起分享着难得的连胜。”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集体只要团结,就一定能成就大事业B、团结的集体才有力量C、团结协作是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D、只有团结协作,相互配合,才能奏出最优美的集体乐章
解析与答案
(揭秘难题真相,上)
习题“日,国家文物局专家确认,在黄海海域发现的“丹东一号”沉舰应为1894年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的致远舰.当年,率领致远舰重创日舰、最后壮烈殉国的海军管带是(  )戚继光郑成功左宗棠邓世昌”的学库宝(/)教师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分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海战.
【解答】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9月双方在黄海激战.北洋舰队的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领致远舰重创日舰壮烈殉国.故选D.
【考点】甲午中日战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看答案
知识点讲解
经过分析,习题“日,国家文物局专家确认,在黄海海域发现的“”主要考察你对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⑴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根本原因:日本蓄谋已久(大陆政策)
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⑵时间:1894----1895年,丰岛海战标志战争爆发。⑶结果:签订了《马关条约》:①中国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华设厂;⑷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①《马关条约》的危害:《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后危害最深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巨额战争赔款使清政府不得不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财政。②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国势艰危,民生凋敝,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深重的危机。③日本的胜利大大刺激了西方列强,以“三国还辽”为开端,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④甲午战败后,为挽救统治危机,清王朝进行了军事改革。⑤面对民族和生存危机,中国的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始而震惊,继而奋起,以不同的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知识点试题推荐
1&&&&2&&&&3&&&&4&&&&5&&&&6&&&&7&&&&8&&&&9&&&&10&&&&11&&&&12&&&&13&&&&14&&&&15&&&&
作业互助QQ群:(小学)、(初中)、(高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激战2时间精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