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姬将临天下所有武将技能武将有几个?

妖眼看西游----揭秘《西游记》中暗藏的谜题
妖眼看西游----揭秘《西游记》中暗藏的谜题
简介&& · · · · · ·&     《西游记》的真相,其实只是一个残酷的游戏,一场慈航普度的梦。整部《西游记》,以天地始,以成佛终,看上去仿佛很美,但滴滴是泪。前七回是阴谋败露之悲,后有泾河龙王冤杀之悲,末了又有十四年空行无果之悲——整部《嚣游记》, 竟是一大悲剧!     西行的道路已经走过了一千多年,虽然是“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但在喜爱者的心中,看不见漫天风沙,只见那静美的桃花,亦看不见万险千魔,只见那妖娆的烟火。这其实是一种濠上知鱼的乐趣。    作者简介&& · · · · · ·&       穆鸿逸,设计师,编辑,明清小说研究者,神话传奇爱好者,现居北京。初从设计,后以文学存身。长期从事编辑工作,撰稿多家媒体。阅《西游记》几番寒暑,发掘天上人间的阴谋线索,熟稔书中所有妖魔精怪的传奇秘史,用阅读的心路写西游的道路  &&&&&&&&&&&&&&&&&&&&&&&&&&&&&&   &&&&&&&&&&&&&&&&&&&&&&&&&&&&&&& 猴逆案  1.楔子      《西游记》一书出于明朝中叶,流传天下四百余年,读此书者虽数不胜数,却都无可回避地遇到了书中一个最重大的疑问:      在《西游记》第八回之前,猴子闯龙宫、乱地府、偷桃盗丹、大闹天宫,十万天兵满天神仙都奈何不了这个“妖猴”,本领何其之高,手段何其之厉害!可从第十四回开始,一直到第一百回结束,取经路上出现的大大小小的妖魔鬼怪,却几乎每一个都可以叫这昔日里的“齐天大圣”痛苦不堪,猴子哭过、伤过、命也差点儿丢过,最后差不多都是由某某神仙下凡来收服了妖怪,取经团队才能重新上路。      经此前后对比,我们发现猴子以“大闹天宫”事件为分水岭--由一个无所不能、天不怕地不怕、敢和玉皇大帝争第一把交椅的齐天大圣,变成一个连曾经是其手下败将的各路神仙的坐骑或者家奴都打不过,都要四处求援的猴子。      为什么孙悟空大闹天宫前后实力的差距,会有这样巨大呢?      这便是《西游记》中的第一谜案--“孙悟空大闹天宫前后实力矛盾之谜”,简称为“猴逆案”。      “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根据海明威的说法,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猴逆案”其实也只是这一座神秘的冰山浮在水面上的八分之一而已,海水深得很,而隐藏的秘密更是深得很……我们需要仔细地梳理一下头绪:      “猴逆案”的关键点在“大闹天宫”,而“大闹天宫”的关键是猴子本领足够高强,而猴子的本领是从何而来的?它的老师又会是谁?      一根线头最先被我们拨了出来,他就是猴子的师父:须菩提祖师。    2.收徒计划      大家都知道,孙悟空的第一个老师是须菩提祖师。      须菩提祖师在全书中不过只出场两回,戏份极少,是个一闪而过的人物,同时也是最神秘的人物--祖师不仅给了孙悟空的姓和名,而且还传授了两样赖以活命的法术:七十二变和筋斗云。所以没有这个人物,就没有孙悟空,以及《西游记》!故欲读《西游记》,须先从认识此人开始,而欲破解“猴逆案”,亦得从此人开始!      须菩提祖师开办的教学机构叫“三星派”,这当然不是韩国的三星集团,而是得名于洞口石碑上“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十个大字。此机构据祖师自己说已经传了十辈,有辈分一览表为证--“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按说传了十辈的门派,应该是门徒众多,天下皆知才对,可在书中看,似乎这三星教育机构并不出名,只有附近的一个山野樵子知道这个地方。      看到这估计有人就要打岔了:那神仙教出来的弟子不都是很有本事的人吗,自然不会到尘世间抛头露面啊!何况须菩提祖师教育有方,不会叫弟子显山露水的!这话当然也有道理,可我们要回到《西游记》的文本上来研究,在书中第二回有文字:      须菩提祖师见猴子已经在山上做了七年的劳役差事,磨炼已足,于是想要当众传授猴子本领。只见他老人家先是忽悠一句“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旁门,旁门皆有正果”,然后便一共列举了术、流、静、动四大门类可成正果的“学问”--术字门包括烧黄裱、请神仙、划沙盘、问吉凶,据祖师说“能知趋吉避凶之理”,这是典型的蒙骗妇孺的算命戏法。流字门包括儒、释、道、阴阳、墨、医等几个流派,听起来好像是研究一类的,但祖师对之的解释是“或看经,或念佛,并朝真降圣之类”,明显舍本逐末。静字门就更厉害了,讲究“休粮守谷,清静无为,参禅打坐,戒语持斋,或睡功,或立功,并入定坐关之类”,这也是重形式的花架子,好似磨砖做镜。动字门最是“正果”,都是些“采阴补阳,攀弓踏弩,摩脐过气,用方炮制,烧茅打鼎,进红铅,炼秋石,并服妇乳之类”。这听起来就头晕:采阴补阳就是房中术,进红铅是喝月经,炼秋石是熬制男人的尿液作为灵药,并服妇乳就是喝奶--这整个一个邪术流派。      猴子的目的是长生,于是都不学,于是祖师发怒了,一个扑通跳下讲台,拿起教鞭海扁了猴子一顿,这时候众弟子的反应如下:“人人惊惧,皆怨悟空道:'你这泼猴,十分无状!师父传你道法,如何不学,却与师父顶嘴!这番冲撞了他,不知几时才出来呵!’此时俱甚报怨他,又鄙贱嫌恶他。”      从以上的文字可以看出,众人一般的学习内容便是这些蒙人的东西了,而且祖师还是当众揭示了这些旁门是无法长生的。大家明知道这些东西都是旁门左道,却也奉为经典,努力学习,他们的目的何在?      答案很明显--那便是“积极入世”,因为以上的种种学说都是用来蒙人骗钱的,这可是非要和广大的市民积极打交道才能成就的!他们并不相信世间有长生的道术,只是想学些谋生的手段而已!似“三星派”这样传了十辈的大型旁门左道培训基地,想要默默无闻实在很难。      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性:保守点儿估计,便是众学徒和祖师有某种契约,好比我教你骗人的本事,你不准说是我的徒弟,省得坏我名声--这一点从逻辑上说不太通。若是不想坏名声,那完全可以不教这些蒙人的本事啊!多教点儿真功夫不就好了吗!有人说良才难求,可别忘了,自古师先择徒,徒亦择师,是双方面的事情,大家固然都想做祖师的徒弟,可祖师也要选徒弟啊!若说没有良才,完全可以不收徒弟,可按照祖师自己的说法,他不光收了,而且一收就是十代弟子,这多不合逻辑啊!      在《西游记》中的办学机构还有“万寿山五庄观”:人家镇元子的机构也在地面上,也开坛讲法,观内弟子连道童清风明月在内,亦不过四十八名,却天上地下人人皆知--同样是师父带徒弟,差距怎么就这样大呢?难道须菩提祖师是个欺世盗名之徒吗?不像,他教出来的徒弟都叫镇元子无可奈何,可见祖师还是有真本事的。既然如此,可似这样一个流传了十辈的宗派,外界竟然一点儿消息也没有,这事情难道不蹊跷吗!      所以依我推测,这个“三星派”从头到尾就是个大骗局!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孙悟空一个人而设计的。也只有这样,才说得通。      须菩提祖师绝对是个厉害的人物,那石猴出世,“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连天庭都可以惊动,何况这位本领高超的祖师?他已经看上了这只猴子(当然也有他的重要目的,这是什么目的,以后会专门讲叙),他也算定这猴子终会找到自己。由于猴子不会腾云,于是它要拜师只能在人间,也就是所谓的四大部洲里去找;祖师选择在西牛贺洲开办教学机构,选择这里也是有原因的--佛祖早在第八回就对四大部洲有了评语:“东胜神洲者,敬天礼地,心爽气平;北俱芦洲者,虽好杀生,只因糊口,性拙情疏,无多作践;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但那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      看来只有东胜神洲与西牛贺洲的氛围不错,但猴子出生在东胜神洲傲来国,所谓“海外有仙人”和“外国的月亮就是圆”的思想,求师自然不会就近,所以只有一处西牛贺洲可以选择。于是祖师便在此处开始办学,其实办学只是一个幌子,专等猴子的到来。      不料猴子出发那天东南风紧,一下子先把它送到了南赡部洲,于是猴子学习了人话与人的礼仪,歪打正着,人话算是过了托福;然后又过西海,总算是来到了西牛贺洲,也就是祖师的教学机构势力范围。      和美国片《楚门的世界》一样,整个“灵台方寸山”就是一个大大的戏棚。祖师是总导演,满洞的弟子(包括那个樵夫)都是演员,他们其实都是须菩提祖师的亲传弟子,这些人都是这场戏的陪衬,甚至不能算是陪读。整个“三星派”正是为了这只猴子而单独设立的,什么辈分以及所有关于“三星派”的东西都是捏造出来的。      祖师首先把一个门徒心腹派在外面做樵夫,又也许是好几个樵夫,天知道猴子会走哪条路,反正一个路口设一个,单等见到一只猴子走来,便边砍树边唱《满庭芳》:“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径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实在没见过这样有气质会唱逍遥歌的樵夫!论起来,只怕魏晋名士的风流也不过如此,所以这一场面唬得猴子连叫几声“老神仙”!似这样的人物基本都是做虚假广告的,为的是使被推荐的一方更具有神秘性和传奇性,《三国演义》中刘备寻卧龙也有类似的情节,只不过把樵夫换成了农夫。      自古来,师择徒之难在于美质良才难求,一旦找到,便不会放过,或明授或暗授,这在武侠小说中的例子比比皆是;徒择师之难在于明师难得,一旦认为他是明师,则会自始相随,比如孔子和他的门徒,佛祖和他的广大弟子,甚至基督教里也是要使用大神通来先使人折服再来拜师的。祖师也用了这样一招来吸引猴子,猴子初出山野,哪里见过这样的人物?光是听了几句歌的樵夫便能如此,何况祖师本人?所以未到山门,心里便已经是服了一半。接下来的仙境一样的洞府,以及突然开门的仙童让猴子更加觉得神秘而向往,于是猴子“整衣端肃”进洞,一见祖师如此庄严,猴子便彻底地折服了,倒身下拜,磕头不计其数,口中只道:“师父,师父!我弟子志心朝礼,志心朝礼!”      就这样各得其所,猴子找到了满意的师父,而祖师按计划收到了满意的徒弟。欲知祖师下一步的计划,请看第二回《逐出师门》。    
  7.祸起萧墙      在上一回,我们已经把太白金星李长庚的嫌疑给排除了,那么,到底天上的黑手是谁呢?我们需要花一些力气来做一次推理:      ◎如果猴子攻击天庭的计划成功,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如果猴子的攻击计划真的成功,会直接导致“玉皇大帝政权”的坍塌,以及短暂的“孙悟空政权”的建立,其情况类似于李闯王攻占北京城,崇祯帝朱由检吊死煤山,玉皇大帝的下场十分堪忧。      ◎如果“孙悟空政权”建立起来,能维持多久,其结果怎样?      如果“孙悟空政权”能够建立,那么注定是极为短暂,因为猴子的行政能力与政治基础几乎是零,而猴子的实力以及势力均远远地落后于许多天上的神仙,当玉皇大帝被“做掉”之后,自然会有类似“勤王”的组织出现,轻轻松松地将猴子给“做掉”,然后新的政权顺利建立,一切都这样名正言顺。      ◎为什么干掉猴子这样容易,却被猴子把“玉帝政权”给篡夺了?      这个看似矛盾的问题,其实一点儿也不难解释,猴子不强但却能干掉“玉皇大帝政权”的原因是:天上有人想要干掉玉皇大帝,而且此人势力以及羽翼都是极为厚实的,他的党羽散落于天庭的各个部门,以至于猴子打到灵霄宝殿外,居然出现了“竟无一神可挡”的黑色幽默,是无神能挡吗?不是,是无神去挡而已!上头已经传下了口谕,估计是“尔等不可抵挡,只消诈败,放猴子入灵霄宝殿刺王”类似的意思。当然,这个计划并没有实现,幸亏玉皇大帝私人秘书佑圣真君的私人保镖王灵官用金鞭抵挡住猴子,又有佑圣真君急调来的最忠心的三十六员雷部雷将把猴子围在圈内,这才把局面暂时控制住。雷将是否骁勇,暂且不论,可值日的保镖王灵官一条金鞭就能和猴子的铁棒平分秋色,天上众神虚与委蛇、坐山观虎斗的用心可谓不言自明也!在文本第五十一回中,也证实了这一点,猴子打不过青牛精,上天庭搬兵,有这样一段:“玉帝闻奏:'着孙悟空挑选几员天将,下界擒魔去也。’四大天师奉旨意,即出灵霄宝殿,对行者道:'大圣啊,玉帝宽恩,言天宫无神思凡,着你挑选几员天将擒魔去哩。’行者低头暗想道:'天上将不如老孙者多,胜似老孙者少。想我闹天宫时,玉帝遣十万天兵,布天罗地网,更不曾有一将敢与我比手。向后来,调了小圣二郎,方是我的对手。如今那怪物手段又强似老孙,却怎么得能彀取胜?’”      以常理推之,猴子的话倒也在理,“打不过我的人”要来帮我打“我打不过的人”,的确有点儿荒唐,但天师许旌阳却莫测高深地说了一句大实话:“此一时,彼一时,大不同也!”那么,彼一时有什么不同?含义相当的明显--那时候我们是故意放水给你的!      一句话,猴子只是这个阴谋里的凶器!      ◎那么,他是谁?      这个问题就是根本问题,其实也可以这样问:谁能有这样大的势力?谁能在玉皇大帝倒台后合理地勤王?谁是玉皇大帝之后最有资格继承天宫宝座的人?谁又能坐得稳这张宝座?      答案似乎可供选择的并不多,在天庭政权中,玉皇大帝之下是文武两班,文以国务院总理太白长庚为首,下面是张道陵、葛仙翁、许旌阳、丘弘济四天师并南斗六司、北斗七元之类的御使参谋;武以国防部长李天王为首,下面人比较多杂,在捉猴子的时候,他除了带上自己的儿子哪吒之外,还有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东西星斗、南北二神、五岳四渎、普天星相等,反正官方数字是“天兵十万”。      太白金星是典型的“人精”(实际上是“神精”),他绝对不会有妄想,上一回已经论证过了;李天王也不傻,他虽重兵在握,但行事是极谨慎,甚至是胆小的一个神,在第八十三回“心猿识得丹头姹女还归本性”中,有相当的体现:“说不了,天王轮过刀来,望行者劈头就砍。早有那三太子赶上前,将斩腰剑架住,叫道:'父王息怒。’天王大惊失色。噫!父见子以剑架刀,就当喝退,怎么反大惊失色?原来……今日因闲在家,未曾托着那塔,恐哪吒有报仇之意,故吓个大惊失色。却即回手,向塔座上取了黄金宝塔,托在手间问哪吒道:'孩儿,你以剑架住我刀,有何话说?’”      由此八卦消息看来,堂堂的“托塔李天王”其实并不是很光彩的事情,托塔者,并非是威严之相,原因竟是“不敢放下”,生怕一放下黄金宝塔,就有性命之忧,这位李天王一辈子都生活在“追杀阴影”中,你若说他能造反篡权,打死人笑死人也没法叫人相信。      既然文武两班的首席都不能做到,他们的属下自然也就不用再提,那么,会不会是王母娘娘呢?      王母闲居瑶池,守着这一亩三分地,向来是不参与朝政的,其主要爱好就是策划各类娱乐活动,手底下清一色的娘子军,有仙子、仙娥、美姬、美女之属,基本上就是天庭的独立女子文工团,在各类庆祝活动中一般都会有她们的美妙身影,目前我们所知道的就有大型新年文艺晚会“蟠桃会”(此活动年年出问题,比如天蓬元帅的酒后耍流氓、卷帘大将的失手破坏公物,以及孙猴子直接破坏会场等,整个一部《西游记》就靠它来选主角了),以及三界两地庆功文艺晚会“安天大会”。虽说在《西游记》原文中,没有确切的证据说明王母娘娘是玉皇大帝的合法配偶,但我们应该看得出,这两人相敬如宾,虽不是一家之亲,倒也算得上是亲如一家了。      由此看来,王母娘娘虽有过活动策划经验,但毕竟能力有限,既不是吕后,也不是慈禧,自然也就没指望她能成为武则天,所以她也被顺利地排除了,那么,天上还有谁是没被怀疑到的呢?不用着急,在庆功晚会“安天大会”上,倒是有一个人露出了些许马脚,虽不明显,但也逃不出亮眼人的仔细:“不一时,那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五跂真君、五斗星君、三官四圣、九曜真君、左辅、右弼、天王、哪吒、玄虚一应灵通,对对旌旗,双双幡盖,都捧着明珠异宝,寿果奇花,向佛前拜献。”      这一条长长的庆贺队伍,几乎是当朝的官员都来了,几个老首长级的人物--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此所谓三清)也都悉数出席,不一会儿,王母娘娘带着女子文工团前来献舞,自己则捧上蟠桃劳军。然后是寿星也上前晋献地道药材,寿星(也就是南极老人星)属于天庭政权的离休老干部,和老同事福禄两星同居海外,不在天上。最后连“贫下赤户”的代表赤脚大仙都凑上前来献点儿水果,面对如此热情的各界民众,如来仿佛“闯王进京”一般兴奋异常,以至日后谈及此事,总遮不住阵阵得意:“玉帝大开金阙瑶宫,请我坐了首席,立安天大会谢我!”      这一段初读起来非常普通,但读上几遍之后,便总觉得有点儿怪怪的,哪里怪呢?总觉得少了一个人的身影,是谁呢?当大家仔细想想后,这个人就会脱口而出:“太上老君!”      对!就是他,太上老君!连平时闲散的赤脚大仙和离休老干部南极老人都出现了,他身为太上道祖,怎么没到?是不是心虚了?害怕了?还是猴子跳出八卦炉推他个倒栽葱的那一掌太过雄浑?把我们的太上道祖打成了重伤?都不是!      因为,这个天庭的幕后黑手,就是太上老君!      如果真是太上老君,那可真是祸起萧墙!当然,一次不到场的事实不能作为指控他的有力证据,那到底有什么具体的证据来指控太上老君呢?他在《西游记》原文中有哪些破绽和马脚呢?请看第七回《化胡为佛》。      8.化胡为佛      在上一回,太上老君突然被指控:他就是天上的幕后黑手,也就是与“须菩提祖师”狼狈为奸的同伙!这自然不是空穴来风,凡事都要讲证据,所以我们必须先要详细地了解这位“太上道祖”散落在书中的蛛丝马迹,才能一步步地接近真相。      ◎太上老君在《西游记》体系中是否拥有极大的影响力?      在第八十六回中,猴子有这样一句话:“李老君乃开天辟地之祖,尚坐于太清之右;佛如来是治世之尊,还坐于大鹏之下;孔圣人是儒教之尊,亦仅呼为夫子。”这一番话说得极为透彻,而且具有实效性(毕竟如来佛坐在大鹏之下,还是第七十七回的事情),它将儒释道三家并列而论,如来和孔子自然是释儒两派的掌门人,由此可知,虽然天庭的政治领袖是玉皇大帝,但道教的实际精神领袖,依然是这位太上道祖!颇有点儿君权和神权分离的味道,又好似清朝皇帝和班禅、达赖的关系,所以在《西游记》体系中,太上老君的资历相当的高,影响力也是非常大的。      ◎太上老君对他在现有天庭政权中所担任的职务是否满意?      从已知的信息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太上老君也属于“离休老干部”,而且属于混得不怎么样的那种,虽然玉帝表面上对这位“太上道祖”还算有礼,但这“礼”实只算得“敬老院礼仪”而已,不但权力被玉帝给架空了,而且天庭内部议事也没份,偌大一大把年纪却只在三十三天之上的离恨天的“金丹基地”兜率宫,作为“技术顾问”来发挥余热,每年还得累得哼哧哼哧地炼出几葫芦金丹来上贡,你说他这余热烧得辛苦不辛苦吧!以老君此时的状态,天庭的活动怕只有九九重阳老人节和春节神仙团拜会才有资格参加了,一个好出身、高资历的“太上道祖”,竟在玉皇大帝的人事体制下,成了一个终日研究化学合成技术的老炉工,在如此悬殊的落差之下,估计老头儿的心情实在难以“淡泊宁静”,说不定还是“闹可闹,非常闹”,要想说满意实在勉强得很。由以上两点,我们可以看出,这个老头儿拥有逆反心理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情。      ◎太上老君和“须菩提祖师”会有关系吗?      关于“须菩提祖师”,我们已经有过论证:他是西天佛国中人,法力高得惊人,虽不知他和如来谁上谁下,但估计最多也只是略输一小筹的样子。而太上老君呢?他仅仅只是道教的一个道祖吗?当然不是,在书中第六回中,有一个相当重要的线索,千万是不能忽略的!老君曾对观音介绍过他胳膊上的金钢琢,有过这样的一段话道:“这件兵器,乃锟钢抟炼的,被我将还丹点成,养就一身灵气,善能变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诸物;一名'金钢琢’,又名'金钢套’。当年过函关,化胡为佛,甚是亏他。”天啊!请大家注意这句话的重要性!这番话可是太上老君面对着西天政权的执行秘书--观音菩萨这样的重要人物说的!那么什么是“化胡为佛”呢?      所谓“化胡为佛”,其实是根据上一部大有争议的道教经文《老子化胡经》演绎而来的,《老子化胡经》的主要内容就是“老子化胡为浮屠”,宣传说老子去了印度,在那里变成了佛,建立了佛教,并开始对印度人实行教化,这就是所谓的“老子化胡”。当然,从的角度看,这只是道教为了获得对佛教的优势而编造的故事而已,对此并不需要过细地研究。但鉴于我们是研究《西游记》小说的本身,所以都应以一切《西游记》文本的范围为准,既然太上老君说了“化胡为佛”这个出身,而观音又没有任何异议的情况表明,在文本的范围内,此事确为事实。      由此,我们可以确凿地肯定《西游记》中太上老君所具有双重身份--他是道祖,又与西天佛国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在第五回中,当猴子偷丹的时候,太上老君正与燃灯古佛在三层高阁朱陵丹台上进行会晤,燃灯古佛是谁?他可是西天的硕德耆宿啊(第一百回宣颂佛号的时候,他老人家排第一)!属于西天高层中的高层,足见太上老君和西天的关系之密切。      如果说燃灯古佛出场次数太少,且属于离退休状态的话,那么,让我们看看作为西天佛国的第一行政秘书观世音菩萨,都和太上老君一起干过些什么事情--《西游记》第二十六回“人参果事件”中,观音菩萨就有过回忆:“当年太上老君曾与我赌胜,他把我的杨柳枝拔了去,放在炼丹炉里,炙得焦干,送来还我。是我拿了插在瓶中,一昼夜,复得青枝绿叶,与旧相同。”(太上老君和观世音竟无聊到烤杨柳枝玩儿的地步,可见交往之频繁,且老君的炉子火力实在不旺啊!)第三十五回“金银二角事件”中,老君自供金银二角乃是“海上菩萨问我借了三次,送他在此托化妖魔,看你师徒可有真心往西去也。”(两人且有通仆之谊,难得难得!)      看到这里,你要说这两人没有些暧昧,谁信啊!状况如此,那么身为西天佛国中人,法力高强的“须菩提祖师”要和太上老君有点儿联系,那实在是很稀松平常的一件事情。      ◎如果太上老君是幕后黑手的话,为何还在关键时刻背后暗算猴子?      还是在第六回,悟空和二郎神正打得难解难分之时,观音菩萨转了个心眼,因为二郎神是她举荐来降妖的,为了保全脸面,观音菩萨动了杀机:“菩萨开口对老君说:'贫僧所举二郎神如何?果有神通,已把那大圣围困,只是未得擒拿。我如今助他一功,决拿住他也。’老君道:'菩萨将甚兵器?怎么助他?’菩萨道:'我将那净瓶杨柳抛下去,打那猴头;即不能打死,也打个一跌,教二郎小圣好去拿他。’老君道:'你这瓶是个磁器,准打着他便好,如打不着他的头,或撞着他的铁棒,却不打碎了?你且莫动手,等我老君助他一功。’”      太上老君这几句分明是鬼话连篇!观音菩萨手里的瓶子,你当是两毛五一个的啤酒瓶啊!书中在第四十二回观音收服红孩儿时有过描叙,这只瓶子乃是佛门至宝,平时空着做插花艺术,有用的时候,能装一海之水!大家可以想一想,猴子的铁棒是一万三千五百斤,一海之水的重量无可考证,反正猴子是没有架海的斤两,但能耍得动铁棒,就算用力将铁棒耍起来,一斤当得十斤,也不过一十三万五千斤而已,而宝瓶能装大海,能装一海之水的小宝瓶,它的单位面积所能承受的压强该有多么巨大,岂是一碰就碎的玩意儿?所以太上老君这番插科打诨的话,其意在阻止菩萨出手。      制止住菩萨之后,太上老君这才掏出了他那只很著名的法宝--那只后来真正叫普天诸神、仙佛两界极为头痛的“金钢琢”,放了个暗青子背后伤人,照着猴子天灵盖就是一下,把个猢狲打了个站立不稳,于是被二郎神和他的狗狗抓了个结实。      “金钢琢”是一件顶级的至尊法宝,在青牛精的手里,就已经无人可制了,何况在制造者手里呢?难道仅仅是只能把猴子打一个跌这样简单?更何况太上老君实在有很多次出手的机会,比如第一次征讨猴子时,未请二郎神时,与二郎神刚战时,打得不分胜败时,他都可以随时出手,轻轻松松用“金钢琢”缴了猴子的械,但这老家伙该出手时不出手,直到旁边菩萨要出手时才出手--而且只是把猴子砸了个站不稳,这不是很蹊跷的事情吗?      这个事件表面上看,是太上老君不顾脸面,施暗器伤人,但实际情况却是:太上老君看菩萨要下杀手,为了保住猴子性命所故意演的一场苦肉计。太上老君其实是在救猴子!      ◎既然太上老君救了猴子,为什么他还把猴子投入八卦炉中煅烧?      这个举动依旧是障眼法,列位不可被老君瞒过也!在第六回中,猴子被抓后,立刻就被二郎神等用绳索捆绑,使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不能变化了。二郎神是捉妖的大行家,他十分明白,只要琵琶骨被穿,大罗神仙也无法施法自救,这猴子就是废猴一个,就是拆了勾刀铁锁,身体也得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这个方法可谓十分保险,也十分有效。但在第七回中,太上老君主动请旨要求火炼猴子,却是“将大圣解去绳索,放了穿琵琶骨之器,推入八卦炉中”--这个举动实在令人费解,老头儿是不是糊涂了?那么多器械就是解也要解老半天吧,何况也不保险,按照常理来讲,直接把猴子推进炉子不就好了?难道老头儿想贪了这些绳子和勾刀?不至于吧!莫非怕这些物件会脏了他的丹炉吗?显然也不可能,烧个四十九天,什么都成灰烬了,所以也是不成立的。      罪犯的琵琶骨如果被穿住,就只能任人宰割,如果去了的话,就很有可能会生出事端啊!何况是猴子这样的恐怖分子,太上老君不至于连点儿常识也不了解吧!那太上老君为什么还要给猴子把穿琵琶骨的器械去掉呢?还有,八卦炉为什么烧不死猴子?难道仅仅只是猴子在有烟无火的巽位藏身,所以才保存了性命吗?当然不是,太上老君是什么人?他玩的就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这套八卦理论啊!九宫八卦移位这个简单的方法他怎么会不知道呢?偌大一个八卦炉,岂容得猴子平安地待上七七四十九天?虽然《西游记》是一本神话,但也不能这般鬼扯吧!      那么,难道是猴子善于避火?自然也不是。试想红孩儿的三昧真火都可以让悟空几乎殒命当场,更何况是老君的三昧真火,论年纪论修为,当然是老君的强无数倍,而且当年八卦炉的残砖落地,化作的火焰山都能要猴子无计可施,在第五十九回,猴子的耐热程度,甚至还不如火焰山附近随便一个小买卖人:“(卖糕的小贩)揭开车儿上衣裹,热气腾腾,拿出一块糕递与行者。行者托在手中,好似火盆里的灼炭,煤炉内的红钉。你看他左手倒在右手,右手换在左手,只道:'热热热!难吃难吃!’那男子笑道:'怕热莫来这里,这里是这等热。’”      似如此模样,你说一个原子反应的八卦炉烧不死一个猴子,谁信啊!再说了,如果只是杀个妖猴,哪里需要这样麻烦,按第三十三回的说法,只需把太上老君的紫金红葫芦或是羊脂玉净瓶拿将出来,便可将猴子一时三刻化为脓了,根本不需要耗费燃料烧七七四十九天!更何况烧到第四十九日头上,又有一件蹊跷事,第七回原文有描写:“不觉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忽一日,开炉取丹。那大圣双手捂着眼,正自揉搓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呼啦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      有没有搞错?猴子正在炉子里揉眼睛流鼻涕的时候,太上老君竟不知道炉子里的猴子还是生龙活虎的吗?要说炉子里的猴子是活的还是死的都算不出,竟然就敢贸然开炉,这太上老君做事情也太糊涂了吧!这是要取丹吗?这是要放人啊!      由这些事情我们可以知道,太上老君根本不是要杀猴子,他分明是先去了穿猴子琵琶骨的家伙,然后将猴子放在炉中休养,还故意降低了炉火,使整体温度不至于真的烧死了猴子,而且将没火的巽位留给了猴子,一直供他恢复了四十九天,然后,再故意将猴子放了出来!      有人会说,老君开炉的时候,不还阻止过猴子吗?不是还被猴子所伤吗?请大家注意第七回的原文:“老君赶上抓一把,被他一捽,捽了个倒栽葱,脱身走了。”      老君真的阻止了猴子吗?没有,他只是赶上去抓了一把,他是自视武功高强抓法无敌吗?这一抓顶个什么用啊?完全没有用。猴子也并没有伤到老君,只是把他推了个倒栽葱--我十分怀疑连这个动作都是太上老君在演戏,也许真实情况可这样再现:      太上老君见猴子蹿了出来,心中不慌,脸上故作惊恐之色,左手疾出,五指成爪,往猴子身上抓去,猴子正在火头上,一见老君扑来,就势一掌,往老君的胸前推去,也不知道是这几日功力大进还是别的什么原因,猴子只觉手掌刚按在老君的胸前,还未待发力,老君的人已经如断了线的风筝一样飞了出去,倒在远处!既然老头儿如此不堪,猴子也就不屑再对他下手了,长啸一声,闯出兜率宫。此时倒在地上的太上老君冷笑了几声,站了起来,他的右手中,一直攥着那只金钢琢。      这当然只是想象!不过,太上老君是绝对没有想阻止猴子的,因为阻止猴子,只需要祭起那只可怕的金钢琢;太上老君也绝对不会有危险,因为还是那只金钢琢,只要猴子真的敢对他下手,他那琢子一晃,就是十个齐天大圣也立时了账!更不必说老君身边那些随时可以置猴子于死地的法宝了,如他盛丹的葫芦(紫金红葫芦),盛水的净瓶(羊脂玉净瓶),炼魔的宝剑(七星剑),扇火的扇子(芭蕉扇),以及他一根勒袍的带子(幌金绳),其中任何一件,都能收拾猴子。事情到这一步,已经再明显不过:太上老君亲自把猴子放了出去,让它大闹天宫!      这里还有两个佐证,多少能从侧面更加真实地说明一些问题:我们以为太上老君将猴子所谓的“以文武火锻炼”,是用高级而厉害的“三昧真火”,不想在第三十九回“一粒金丹天上得”中,老君自己道出了个中真相:“你那猴子……送在我丹炉炼了四十九日,炭也不知费了多少。”      原来他用的只是炭……      另外,我们惊喜地发现了另一个幸存的人证--火焰山的土地。在第六十回“孙行者二调芭蕉扇”的开头,这位道士打扮的土地道:“是你也认不得我了。此间原无这座山,因大圣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时……被你蹬倒丹炉,落了几个砖来,内有余火,到此处化为火焰山。我本是兜率宫守炉的道人,当年被老君怪我失守,降下此间,就做了火焰山土地也。”      老君自己且挡不住猴子出炉,一个守炉的道士能有什么办法?叫这个道士来背黑锅,这明显是个冤案嘛!老君的目的无非是掩盖真相,随便寻个不是,把亲见内情的人证远远地发配了……      说到这里,太上老君还是清白的吗?只怕在实情面前,他也无话可说了,不过这些证据只是零散的真相,好似一颗颗的珠子,现在,我们需要一根线索,把整个真相给穿起来,要知道太上老君和“须菩提祖师”的计划到底是什么,到底是怎么一步步完成的,请看第八回《地谋天阴》。        9.地谋天阴      在上一回,太上老君的伪装似已剥去,有关他和那位“须菩提祖师”的真相慢慢地在我们眼前展现开来--不过,这些真相所在的“时代”,却早已超出了《西游记》现有的文本范围,变得虚无缥缈起来,所以,有必要把这个“时代”的概念先交代一下。      如今通行的世德堂百回本《西游记》,是以猴子作为故事的参照物的,也就是所谓的“猴本位”思路--从第一回“石猴出世”,一直写到一百回“斗战胜佛”,孙悟空这只猴子是贯穿始终的,但在我们要拓展的故事中,猴子的坐标只是定在四分之一的那一段。      《西游记》文本分为三大部分,依次拥有四个时代:      ◎第一部分为第一回至第七回,为“闹天宫时代”。      ◎第二部分为第八回至第十三回,为“五行山时代”。      ◎第三部分为第十四回到第一百回,为“取真经时代”。      以上三个时代,因为猴子是贯穿始终的,故称为“猴时代”。但还有一个时代,是在“闹天宫时代”之前,虽无文本可证,但在逻辑上是确实存在的,为了方便叙述,我们称之为“无猴时代”。在“无猴时代”和“闹天宫时代”的连接处,有着两个关键人物,毋庸置疑,他们就是太上老君和“须菩提祖师”。由上几回我们已知的情形来看,大概能形成以下的问题:      ◎“须菩提祖师”到底和太上老君密谋了什么?      ◎“须菩提祖师”能从这桩交易中得到什么利益?      ◎“须菩提祖师”的真实身份是什么?      这三个问题,其实就是一个问题--“他”是谁!不过很可惜,这个答案,是永远也得不出来的,因为这是发生在“无猴时代”的剧情,也就是无文本佐证的事情,任你天大的本事,也永远说不清道不明的。只不过,答案虽然找不到,但真相却是半朦胧的,如果我们做一点儿修复工作的话,可以适当地恢复一些接近真实的情节,虽然它不是答案。      修复真实情节的工作,需要整理,亦需要补充--我所整理的,是《西游记》文本上存在而被忽略或是未曾联系的事实;而我所补充的,则是《西游记》文本中没有的内容,是根据现有事实,而大胆想象及推理的结果。这就好比挖到了一堆瓷器的碎片,我们需要将每一块瓷片编号,并且拼接恢复,把缺少的部分根据已知的部分进行补足,从而得到一只完整的瓷器--而我所做的工作,亦是如此。      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须菩提祖师”到底和太上老君密谋了什么?      从前几回,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太上老君对目前的政治地位不满意,希望通过制造混乱的局势,从而进行他的“权力升级”行为--往小了说,和“患足疾”的袁世凯一样,希望得到更大的权力和地位,往大了说,他就是想“篡逆”。      制造混乱也是一门学问,讲究的是“有匪不剿,留大抓小。无匪造匪,匪多官肥”。比如有人下面作乱,千万不能尽数剿了去,如果匪剿干净了,那么剿匪的人也就没用了。所以聪明的人,会指着匪逆来升官发财,只剿小股散匪,留着大匪以后用,于是每次都是“剿匪无算”,风风光光地报上去,于是办事得力,升官发财。后来又有匪了,还是着派你去,按次方法,一剿一胜,胜了又剿,剿了又胜……匪剿不完,这个官也升不完。若是真有一天匪被剿完了,那也不能收手,就是及早培养也要再来几批匪逆--这可是保佑升官发财的祖宗啊!大明朝就是因为各省军阀奉行这种理论,把流寇土匪从这个省赶到那个省,轮流撵,就是不剿灭,目的就是利用土匪作为向朝廷邀功的本钱……这门学问,算是间接地导致了大明朝的灭亡。      太上老君所要制造的混乱,也有此意,而且进退自如:进可取玉帝而代之,退可掌握实权,因为他已经掌握了大部分的天庭高官,个人的势力不小。但只有一节难办--需要置身事外。只有真正地置身事外,当混乱发生的时候,才可以出来控制局面,若要取得更高的权力,只需要在祸乱没有伤害到玉皇大帝的时候,出来制止平叛即可!若是想更高升一步,只需要暗中相助匪逆,直接做掉玉皇大帝即可!然后他尽可起兵平乱,再坐上最高的位置。太上老君是个聪明人,但凡是聪明人,总会留有后路,他也不例外。所以,这个计划,绝对不能通过他的手去办,他必须得找一个帮手,一个很强的帮手。      对这个帮手,太上老君的选择不可谓不慎重,条件亦是极为苛刻,近乎极端:“帮手的政治立场,要不在天庭,亦不能在灵山。帮手的能力,要比天庭的众人要强,亦要比灵山的佛众要大。帮手的身份,要不能在天庭留档,亦不为灵山所查。帮手的名声,要为零,天庭和灵山都不能知晓。”太上老君最后找到了这个帮手,他就是“须菩提祖师”。于是,神秘的“须菩提祖师”就在三界内开始了行动,所培养的目标主要有三类:      ◎下界有资质的土著妖怪,如孙悟空、六耳猕猴、牛魔王等。      ◎下界具有明显缺点的人类,如猪八戒的前身等。      ◎下界与天庭有恩怨血缘的神仙第二代,如年幼的二郎神等。      不难看出,“须菩提祖师”的任务开展得有声有色,这三类都是重大混乱的祸根--有资质的妖怪一旦修成法术,势必有“因在凡间嫌地窄,立心端要住瑶天”(见第七回)之感,不光是孙悟空能反天庭,开战火,这个事情别的妖怪也做过,比如狮驼岭三魔王中的老魔青狮,在第七十四回中,由小妖小钻风之口,说出了一段妖界秘闻:“那小钻风……道:'我大王神通广大,本事高强,一口曾吞了十万天兵……因那年王母娘娘设蟠桃大会,邀请诸仙,他不曾具柬来请,我大王意欲争天,被玉皇差十万天兵来降我大王,是我大王变化法身,张开大口,似城门一般,用力吞将去,唬得众天兵不敢交锋,关了南天门,故此是一口曾吞十万兵。’”      青狮老魔是不是也是“须菩提祖师”培训出来的,无文本可查,亦无任何蛛丝马迹,但就形式来看,我觉得他也是这个培训学校的高才,至少比其他的几位妖怪强不少--特别要提出批评的是牛魔王,他法力无边,本领犹在猴子和众魔之上,大家不要忘了,在猴子当年结拜的七兄弟中,此牛排名第一。当然,那个时候的顺序是按体重来排的(当然有可能是按年龄排的,猴子时年三百余岁,老牛估计享寿过千),但在第六十一回“三调芭蕉扇”中,两人那场恶斗,却是记忆犹新,可见牛魔王的本领实在是高,但他一娶妻二生子三纳妾的,大概是一门心思完全投身家庭了,完全没有惹祸的冲动,实在是“须菩提祖师”看走了眼。      至于培养“具有明显缺点的人类”,则显现出“须菩提祖师”战略眼光甚高:妖魔得道,无非在天庭之外惹是生非,而若是人类得道,则授仙箓、注官名实为早晚之事,相当于进入了天庭当起了公务员,属于打入了天庭的内部。“神仙”一称,相当于今之“博士”、“教授”,只说明了专业技术过了关,并不代表智慧人品也是一流,故博士也有无用,教授亦去嫖娼。有缺点的人类也是如此,笨人成了神仙还是笨神仙,好色的人成了神仙,亦是好色神仙,比如调戏白牡丹的吕纯阳。选择这样型号的人类去培养,则日后在天庭必出乱子,越有本事越乱得大,因为性格摆在那儿,本事越高,只能捣乱得越起劲--猪八戒的前身就是很成功的例子,他自幼就具有很多的缺点,而且心眼不多且驽钝,但一经点化,就真的加入了神仙的队伍,还成了“天蓬元帅”,日后果如“须菩提祖师”所料,大闹了一番:“只因王母会蟠桃,开宴瑶池邀众客。那时酒醉意昏沉,东倒西歪乱撒泼。逞雄撞入广寒宫,风流仙子来相接。全无上下失尊卑,扯住嫦娥要陪歇。再三再四不依从,东躲西藏心不悦。色胆如天叫似雷,险些震倒天关阙。纠察灵官奏玉皇,那日吾当命运拙。广寒围困不通风,进退无门难得脱。却被诸神拿住我,酒在心头还不怯。”      由此看来,“须菩提祖师”真是收对人了,只是学生的法力还不够高强,若是高强些,他们的计划恐怕就可以提早几百年进行了。      所以“须菩提祖师”所选的第三类“与天庭有恩怨血缘的神仙第二代”,则更有其深义了。如果说人类成仙,可以进入天庭体制中当公务员的话,那么神仙与凡人的第二代,则有可能被直接安插到天庭工作的各个重要机关,很简单,因为上头有人。那么闹起来的话,则容易造成更大的混乱,以供太上老君在上面利用。      “须菩提祖师”的行动相当顺利,培养了好几个出类拔萃的祸乱分子。而此时的太上老君亦没有闲着,他待在兜率宫进行着军火研发的巨大工程。在《西游记》中,实在有太多厉害的宝贝,都是太上老君亲自制造或间接制造的,譬如猴子所使用的“如意金箍棒”和猪八戒所使用的“九齿钉钯”,金毛犼所使用的“紫金铃”,青牛精所使用的“金钢琢”等,然后他老人家把这些兵器或私自运下界,或是直接递交给“须菩提祖师”,其目的不言自明--为了给祸乱分子增加破坏力和危险系数。      提起金箍棒这件重型武器,其实太上老君亲手打造它的目的,最初用途可不光是用来战斗杀敌这样简单。这根宝贝可以随意长短大小,难道只是一个“便携式武器”吗?不,其实它的主要作用,其实是一架“上天梯”,仿佛童话中“杰克的豌豆藤”那样,直上青天--这宝贝可大可小,其实是改变这个圆柱体的横截面的大小,使之可以站上任何体积的乘客,猴子可以站,恐龙也可以站,若是觉得抱着舒服,可以调整到合适的围抱大小,适合各类生物,这一点在《西游记》原文中虽没有正面提及,但在《后西游记》第三十回“造化弄人”中,有一个场景是可以作为参考的:“(小行者)急抬头看时,只见影影的有个人坐在万丈高的尖峰上叫唤,心中暗想道:'这定是造化小儿卖弄手段,装这贼腔要惊吓我哩!我若立在地下仰面与他说话,不像模样,就是跳在空中站在云上也不为奇。’却将金箍铁棒扯,扯得与他尖峰一般长,壁直立地竖在山前,将身一纵,直纵到铁棒梢头,与他对面坐下。”      由此可见,“上天梯”之说,倒也不是虚妄了。金箍棒所拥有的长短如意且变化快捷的功能,使之具有了电梯的性质:须臾之间便可直上云霄,乘客仿佛高空弹跳;须臾之间又可以直下几万里,乘客又好似自由落体。实在是突袭天庭,行刺玉帝,往来自如的好工具,因为所有的“腾云法”都不是垂直升降的,所以在同等距离中,使用这根铁棒的速度是最快的,毕竟走的是直线距离。      不过可惜这根铁棒自出世以来,一直就没能遇到识货的主,后来它辗转到了远古人民领袖大禹的手中,大禹发现了这根铁棒的伸缩性能,于是命人镌题上了“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十三字,以证其身。作为一个水利专家,大禹用他来测量海水的深度,所以又有人唤它作“天河镇底神珍铁”或是“定海神珍”--这实在是一个极愚蠢的办法,对于一根可以随意长短大小的铁柱子,刻度是没有意义的:若是缩小了再拿上来,则无法测量;若是伸长时去拿,以杠杆原理而论,则根本拿不动。      所以我估计,在第一次测量海深的时候,大禹就遇到了这样的麻烦:他先喊一声“长”!铁棒子一插插到了海底,大禹一看傻了,这样长,拿是拿不动了,于是乎就喊了一声“短”!结果由于铁棒太沉,插得深,短是迅速缩短了,可惜不是朝他手上的方向缩短,而是向着海底缩去……由于人类的潜水有限度,于是,这根神奇的宝贝就留在了海底,被龙宫探宝小组收去,最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猴子大闹龙宫司令部,棒子落到了它的手上。至于太上老君制造军火的其他具体内容,以后将有专门讲解,在这儿就不多说了。      由此可见,“须菩提祖师”和太上老君的天地密谋,只是十六个字:三界策反,一暗一明。激发祸乱,伺机篡逆。      欲知“须菩提祖师”能从这桩谋逆的交易中得到什么利益,以及“须菩提祖师”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请看第九回《东天教主》。      10.东天教主      在上一回,我们通过对现有已知条件的相应的分析与假设,大致对“须菩提祖师”和太上老君的密谋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然而第二个问题来了:“须菩提祖师”能从这桩谋逆的交易中得到什么利益呢?      我们知道,“须菩提祖师”既然能够作为太上老君的帮手,那么他自然能够满足太上老君所开出的苛刻至极的条件--“帮手的政治立场,要不在天庭,亦不能在灵山。帮手的能力,要比天庭的众人要强,亦要比灵山的佛众要大。帮手的身份,要不能在天庭留档,亦不为灵山所查。帮手的名声,要为零,天庭和灵山都不能知晓”。既然能够满足以上条件,“须菩提祖师”可以说是一个极为高深莫测的人物了!他的本领如此大,实力如此强,那么太上老君开出了什么样的价码,才能请出他来合作呢?换句话说,一旦谋逆成功,他二人将如何进行利益分配(分赃)呢?      “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太上老君和“须菩提祖师”所窃者,天界政权也!这是多么大的一块肥肉啊!难道所谓“利益均分”,就是当中一刀分两块,你一块来我一块吗?那是绝对不可能的!秦之末世,项羽刘邦一众人等通过努力,一举夺下了“秦之天下”这个蛋糕,后因蛋糕分得不匀实,于是两人又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蛋糕争夺战,也就是所谓的“楚汉相争”,打了半天,战事呈胶着状态,疲劳不堪,于是两人研究了一下,干脆一刀下去分两半,划鸿沟为界,东归楚,西归汉,平分天下各不相扰。宋太祖生得太晚,没来得及告诉项羽“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的箴言,于是什么都晚了--项羽马上被刘邦背后来了一刀,自刎于乌江之畔。项羽错就错在以为天下是真的可以平分的,他不知道,一个完整的权力,只能集中在一个人的手中,所谓“天无二日”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就算是太上老君和“须菩提祖师”的计划真正得以完美地实现,亦只有一个人能够坐上玉帝的宝座,他就是太上老君,而绝对不是“须菩提祖师”,毕竟太上老君在天庭的政治基础摆在那儿呢!怎么轮也轮不到无名无姓的“须菩提祖师”。所以他帮着太上老君到底能得到什么,的确让人有点儿糊涂。“须菩提祖师”要的,肯定是大价钱,毕竟投资和回报要对等才上算,不然他何必要担一个“谋逆天庭”的可怕风险?(这个计划最后还是失败了,于是“须菩提祖师”真的就如人间蒸发了一般,再也嗅不到一个字的线索,风险不可谓不大,他老人家后半辈子就在逃难中度过了。)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金庸先生《天龙八部》中的一段故事,对此问题或可有所启发--在《天龙八部》第四十八章中,复国心切的慕容复遇见了恶人段延庆后,居然临时想出了一招“曲线复国”的方法,其才智倒也是甚为可观的:      慕容复道:“我要助你做大理国皇帝,乃是为自己打算……你做了大理国皇帝后,我另行有事盼你相助。”……(段延庆)又问:“慕容公子,你说待我登基之后,有事求我相助,却不知是否在下力所能及,请你言明在先,以免在下日后无法办到,成为无信的小人。”慕容复道:“……姑苏慕容氏乃当年大燕皇裔,我慕容氏列祖列宗遗训,务以兴复大燕为业。在下力量单薄,难成大事。等殿下正位为大理国君之后,慕容复要向大理国主借兵一万,粮饷称足,以为兴复大燕之用。”……(段延庆)寻思:“他要兴复燕国,势必同时与大宋、大辽为敌。我大理小国寡民,自保尚嫌不足,如何可向大国启衅?何况我初为国君,人心未定,更不可擅兴战祸。也罢,此刻我假意答允,到那时将他除去便是,岂不知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便道:“大理国小民贫,一万兵员仓猝难以毕集,五千之数,自当供足下驱使。但愿大功告成,大燕大理永为兄弟婚姻之国。”慕容复深深下拜,垂涕说道:“慕容复若得恢复祖宗基业,世世代代为大理屏藩,决不敢忘了陛下的大恩大德。”      总的来讲,慕容复的思路是极清晰的:他先点明段延庆是一定可以做皇帝的,然后愿意为其助手,共图大业,事成之后,需要得到段延庆的兵士与粮饷的支持,实行复国计划。这回是两个不同领域的蛋糕,你帮我拿这块,我再帮你取那块,各得一个完整的。这计划如果执行得好,且双方都守信誉的话,倒不失为一个还算不错的利益分配办法。上这样的分配,倒也颇为不乏--后唐明宗的女婿石敬瑭,就干过这样的典型:他先认契丹国主耶律德光为父,并承诺登帝位后,献地贡银,于是成功地乞得契丹援兵无数,起兵反唐杀入洛阳,一举亡了后唐,被耶律德光册立为大晋皇帝,即后晋高祖。      我曾暗暗对比,发现这个利益分配的方法,怎么这样适合太上老君和“须菩提祖师”呢?“须菩提祖师”一定也是先肯定太上老君能够改换朝代的,要不然他那么尽心尽力地去做帮手干什么?他是愿意同太上老君一起共图大业的。而太上老君的位置和段延庆亦十分相同,太上老君老谋深算,道行高深,比之玉帝,只高不低,由他老人家来替代玉皇大帝,总比玉皇大帝要强。因为在《西游记》中,玉帝几乎是没有工作能力的一个家伙,崇尚“无为”之政--因为天庭政权这个国家机器,已经完善到了他管不管都照转的最高境界了,他说得最多最多的三句话,应该是“如之奈何”、“依卿之见”以及“准卿所奏”三部曲,提出问题,征求意见,然后解决问题。可他的脑子明显不高明,他都能叫猴子去管桃子--这不偷吃才见鬼呢!他总不至于拿满园的桃子去检验一只猴子的道德操守吧!就这个脑子,不被夺权也就见了鬼!由此看来,只要“须菩提祖师”尽心做帮手,待到事成之后太上老君登基,那么,他就会要求太上老君支持他,从而使他得到那块期盼已久的“权力蛋糕”了,这就是“须菩提祖师”所要得到的利益!当然,他所要的蛋糕,绝对不是天庭。在揭开“蛋糕的秘密”之前,让我们先回忆一下关于“须菩提祖师”身份的所有信息吧!      ◎“须菩提祖师”属于西天佛国,法力无边,段数极高。      ◎“须菩提祖师”隐藏身份,却披着一身道装,扮作老道模样。      ◎“须菩提祖师”想得到一份很大的权力,这份权力不在“天庭”。      这三条信息,实际上已经告诉了我们太多,只需要调整先后顺序串联起来,谜题自然揭开:他能分到的权力既然不在“天庭”,那么,供他挑选的同等价位的“蛋糕”就不多了,只有四处,依次为“西天”,“四大部洲”,“四海”以及“幽冥界”。“四海”和“幽冥界”直接不用考虑,如果想当海底大元帅或是地狱阎罗王,比猴子法力强一点点儿就行了,何必要如此冒险地搞叛变?于是只剩下了“西天”和广袤的“四大部洲”。就算他的法力再大,也有个限度,估计最强与西天的如来佛祖、天上的太上老君是一个段数的。所以就算太上老君取得了天庭政权,亦无法助他拿下西牛贺洲的西天佛国,那可是诸佛的世界啊!所以,唯一能选的,只有“四大部洲”中剩下的三大洲而已。      没错,他所要的,就是这三大洲的权力!当然,不是这里的统治权,而是这里的宗教权。      他应该是一个高深的佛教精英,和如来佛祖的关系,我猜想,也许是同辈的师兄弟,又或许是他的弟子吧!他的自我修为很高,法力也很高,也许他有了和如来不同的佛教见解,或是不同的思想意识,总之,他要求变化,求创新。他的化身,叫做“须菩提祖师”。他是想开辟佛教的另一宗派,在更广阔的大地上,成为那里的宗教领袖!这一点,在佛教的发展上,是得到了证实的,一法十三宗流传,分别为毗昙宗、成实宗、三论宗、涅槃宗、律宗、地论宗、净土宗、禅宗、摄论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密宗。      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既然西天有宗,那么东天为什么没有宗?南天为什么没有宗?北天为什么没有宗?……这是关于佛教宗派的天问!于是,他偷偷地下了西天灵山,销毁了所有关于他的资料,隐去了姓名和形迹,只作为一个透明人存在于三界之内,在偶然的机缘之下,他遇见了太上老君,双方达成了协议,我助你夺位,你则庇佑我成为东天的新一代宗祖。      到这里,我们或许可以不用称呼他为“须菩提祖师”了,他的身份已经明了,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欲以一己之力开创一个新教派的创始人。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或许可以称之为“东天教主”--他是一个属于未来的教主。      虽然“东天教主”这个名称,只是出于我个人的杜撰,但毕竟代表了一系列推理和假设的结果,他就是我所修补上的一个重要部分,此后的推理和假设也就顺理成章了。故从现在开始,我将用“东天教主”这个名字,来代替所有有关“须菩提祖师”的称呼,也算是还“须菩提祖师”一个本来的面目。      作为东天教主,他的内心十分复杂--他是一个坚毅的佛教精英,但他又是一个叛乱分子。他教化度人,却又内怀阴谋。他满怀热情与理想,却也会实行狠毒手段……这位“东天教主”,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人,只是选择了这条道路,他就停不下来。东天教主的构想是美好的,但太上老君未必就会履行诺言,或许也会怀着段延庆一般的想法,先假意答应,待事成之后,找个机会将其除去,或是直接交给西天政权,岂不干净利落?      东天教主想要在别的地方开辟新的佛宗,这无异于和西天的佛爷们儿抢饭碗!所谓多一个教徒多一炷香火,东天教主此举,简直属于“盗窃技术”以及“非法传销”,这已经足够挑战西天佛爷们儿的神经粗细了--从《西游记》来看,那帮佛爷平日来的行为举止绝对是一群睚眦必报的主儿!而天庭亦不是善茬儿,玉皇大帝的报复行动比他的行政管理做得牛多了!东天教主可谓是危机重重,那么事情将往什么方向发展呢?请看第十回《阴差阳错》。    
发表评论:
馆藏&15723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民闯天下所有武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