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气塔顶部回流量回到塔体量感相同吗

当前位置: >>
气体分馏技术规程
文件编号 WJ-7.5.1-JS-02-B1-1 受控状态 受控 发放编号气体分馏装置工艺技术规程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炼油二厂 二一四年修订 目1. 概况说明录........................................................................................................................................ 11.1 装置的地位与作用 ....................................................................................................................... 1 1.2 装置技术来源 ............................................................................................................................... 1 1.3 装置的主要原料、产品与用途.................................................................................................... 1 1.4 装置的主要构成 ........................................................................................................................... 1 1.5 装置概况一览表 ........................................................................................................................... 2 1.6 装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3 2. ........................................................................................................................................ 3 2.1 本装置工艺路线的特点 ............................................................................................................... 3 2.2 基本原理 ....................................................................................................................................... 3 2.3 工艺流程概述 ............................................................................................................................... 4 2.4 物料平衡 ....................................................................................................................................... 9 3. ................................................................................ 9 3.1 主要原材料的性质、控制项目、控制指标及来源 .................................................................... 9 3.2 原料质量指标的变化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工艺调节原理与方法 ............................................ 9 4. ...................................................................................... 10 4.1 产品的性质及质量控制指标 ..................................................................................................... 10 5. ...........................................................................................11 5.1 三剂的控制指标 ..........................................................................................................................11 5.2 三剂一次装入量及运行周期 ..................................................................................................... 12 5.3 判断三剂更换的质量指标及更换办法 ...................................................................................... 12 6. ........................................................................................................................................ 14 6.1 工艺条件一览表 ......................................................................................................................... 14 6.2 工艺控制过程 ............................................................................................................................. 14 6.3 生产控制及分析试验一览表 ..................................................................................................... 18 7.自控仪表一览表 ................................................................................................................................ 20 8. DCS ............................................................................................................................... 298.1 操作系统: ................................................................................................................................. 29 8.2 操作站画面的结构 ..................................................................................................................... 30 8.3 流程图画面及操作 ..................................................................................................................... 311 8.4 趋势与趋势组 ............................................................................................................................. 35 8.5 控制组画面操作 ......................................................................................................................... 35 8.6 报警画面操作及历史信息 ......................................................................................................... 36 9. .................................................................................... 3710.设备 .................................................................................................................................................. 39 10.1 气体分馏部分 ............................................................................................................................ 39 11.三废治理、综合利用一览表 .......................................................................................................... 48 12.安全生产基本原则 .......................................................................................................................... 48 12.1 紧急事故处理原理,原则及要求(包括停电,风,水,蒸气,地震,着火,爆炸) ....... 48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 49 ............................................................................................................... 54 ................................................... 54 ....................................................................................................... 54 ............................................................... 55 ................................................... 5513.APC 先进控制系统 .......................................................................................................................... 55 13.1 APC 基础知识............................................................................................................................ 55 13.2 气分装置先进控制器逻辑 ....................................................................................................... 56 13.3 APC 界面介绍............................................................................................................................ 602 气体分馏工艺技术规程1. 概况说明 1.1 装置的地位与作用 气体分馏装置是以二、三催化裂化装置的液态烃为原料,用精馏的方法分离出丙烷、精 丙烯、异丁烯、异丁烷、丁烯-2 和戊烷馏份。其中,丙烷馏份部分作为化工一厂裂解装置 原料,部分作为丙烷脱沥青装置的溶剂;精丙烯送化工二厂聚丙烯装置作为原料;异丁烯送 橡胶厂 MTBE 装置作为原料;丁烯-2 馏份送橡胶厂丁烯氧化脱氢装置为原料,生产顺丁橡胶 原料丁二烯,目前此流程已经不用;异丁烷与部分丁烯-2 混合可作为烷基化装置原料;戊烷 馏份进汽油线作为汽油馏份,目前此流程已经不用。多余的液化气可送往储运一厂作为民用 液化气输送至北京煤气公司 1.2 装置技术来源 气体分馏装置原为我厂自行设计完成的,装置处理能力 20 万吨/年,采用的是降压塔序 的工艺流程,由于炼油厂三催化裂化装置改造,加上原有的二催化生产的全部液化气是 60 万吨/年。因此,2007 年开始对原气体分馏装置进行技术改造,增大处理能力,配套建设新 脱丙烷塔和丙烯精馏塔部分,增加高附加值化工产品丙烯的产量。该项目由北京石化工程公 司承担设计,采用 DCS 系统,控制方案采用较先进的串级控制。 1.3 装置的主要原料、产品与用途 气体分馏装置的主要原料是二、三催化裂化以及焦化装置的液态烃。主要产品有丙烷、 精丙烯、异丁烷、异丁烯、烷基化料、戊烷。产品的主要用途是精丙烯供化工二厂作聚丙烯 装置的原料;丙烷部分供化工一厂作裂解装置的原料,部分丙烷供炼油厂丙烷脱沥青装置的 溶剂;异丁烯供橡胶厂作 MTBE 装置的原料;丁烯-2 供橡胶厂氧化脱氢装置作原料;异丁烷 与丁烯-2 混合作烷基化装置原料;戊烷作汽油馏份进汽油线。不合格产品可作为民用液化 汽。 1.4 装置的主要构成 1.4.1 包括脱丙烷塔进料加热器(E-3001)、脱丙烷塔(T-3001)、脱丙烷塔底重沸器(E-3003)、 脱丙烷塔顶冷凝器(E-3002)、脱丙烷塔顶回流罐(V-3002)、E-3003 分水罐(V-3003)、脱丙 烷塔顶回流泵(P-3002/A、B) 、新脱丙烷塔(T-4001)、脱丙烷塔底重沸器(E-4003)、脱丙烷 塔顶冷凝器(E-4002)、脱丙烷塔顶回流罐(V-4002)、E-4003 分水罐(V-4003)、脱丙烷塔顶 回流泵(P-4002/A、B) 1.4.2 包括脱乙烷塔(T-3002)、脱乙烷塔底重沸器(E-3005)、脱乙烷塔顶冷凝器(E-3004)、脱 乙 烷 塔 塔 顶 回 流 罐 (V-3004) 、 脱 乙 烷 塔 进 料 泵 (P-3003/A.B) 、 脱 乙 烷 塔 顶 回 流 泵1 (P-3004/A.B)。 1.4.3 包括脱异丁烷塔上段和下段(T-3003/A.B)、脱异丁烷塔塔底重沸器 (E-3007)、E-3007 分水罐(V-3008)、脱异丁烷塔中间重沸器(E-3006)、E-3006 分水罐(V-3007)、脱异丁烷塔 中间泵(P-3006/A.B)、异丁烷冷却器(E-3011)、异丁烷缓冲罐(V-3012)、脱异丁烷塔顶空冷 器(A-3011A-G)、脱异丁烷塔回流罐(V-3006)、异丁烷出料泵(P-30009/A.B)、脱异丁烷塔回 流泵(P-3005/A.B) 1.4.4 脱丁烯-2 包括脱丁烯-2 塔塔底重沸器(E-3009)、 E-3009 分水罐(V-3010)、 脱丁烯-2 塔(T-3004)、 戊烷冷却器(E-3010)、脱丁烯-2 塔塔顶空冷器(A-3002)、脱丁烯-2 塔顶回流罐(V-3009)、 戊烷出料泵(P-3014/A.B)、脱丁烯-2 塔顶回流泵(P-3007/A、B) 1.4.5 包括丙烯精馏塔(T-3005)、丙烯精馏塔塔底重沸器(E-3013A/B)、丙烷冷却器(E-3014)、 丙烯精馏塔塔顶回流罐(V-3015) 、 丙烯精馏塔塔顶冷凝器(E-3013A/B/C/D)、 热水罐(V-3016) 、静态混合器(M-3101)、热水泵(P-3013A/B/C/D)、丙烯精馏塔塔顶回流罐(V-3015) 、丙烷 出料泵(P-3015/A、B)、新丙烯精馏塔顶回流罐(V-4015) 、新丙烯精馏塔中间泵(P-4011/A、 B) 、新丙烯精馏塔塔顶冷凝器(E-4012A/B/C) 丙烯精馏塔塔顶回流泵(P-4012/A、B) 1.4.6 包括脱硫罐(V-3101A/B/C)、脱水罐(V-3102A/B/C)、脱砷罐(V-3103A/B/C)、氮气予热器 (E-3101)、氮气电加热器(E-3102)、丙烯卸料泵(P-3101) 、丙烯固碱脱水罐(V-4201) 、废碱 液缓冲罐(V-4202)。脱气塔(T-3006) 、进换热器(E-3107) 、进换热器(E-3106) 、重沸器 (E-3104) 、 回流罐 (V-3105) 、 塔顶冷凝器 (E-3103) 、 塔底过冷器 (E-3105) 、 回流泵(P-3201)。 1.5 装置概况一览表 项目 产品名称 投产日期 设计能力 实际最大能力 装置定员 单位 / 年 月 日 万吨/年 万吨/年 人 内容 液态烃
20 项目 设计单位 扩建日期 改造后能力 总投资 占地面积 单位 / 年 月 日 万吨/年 万元 m2内容 北京石化工程公司
2 1.6 装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1 2 3 4 5 6 7 8 2. 2.1 本装置工艺路线的特点 2.1.1. 气体分馏装置采用先进行 C3 和 C4 分离,C3 部分脱出轻杂质后进行丙烷和丙烯分 离以及丙烯精制。C4 进行异丁烷、异丁烯、丁烯-2 和 C5 以上组分的分离。 2.1.2. 脱丙烷塔主要进行 C3 及其以上轻组分与 C4 及其以下重组分的分离;脱乙烷塔主 要脱除 C3 组分中的O2、CO2、CO、H2O、H2S及乙烷。脱异丁烷塔用于异丁烯和异丁烷 的生产,脱丁烯-2 塔用于生产丁烯-2 和戊烷。 2.1.3. 气体分馏装置的产品为精丙烯、异丁烯料、丙烷、烷基化原料。为减少厂际之 间的物料往返和储运、 为烷基化原料调节烷烯比的方便灵活, 脱异丁烷塔采用侧线抽出流程, 为降低能耗,脱乙烷塔、丙烯精馏塔塔底热源采用二、三催化余热,并增加了蒸汽减温减压 器提高热效率。当热水温度较低时,装置有热水换热器,为热水加热。为了进一步降低蒸汽 消耗,装置有引进临近的联合加氢装置的副产蒸汽,作为蒸汽的补充。当只生产丙烯、丙烷 时,脱丙烷塔塔底馏份经过进出料换热器(E-3003-1)和出料冷却器(E-3001)冷却到 40℃ 左右后出界区去胶厂作为异丁烯原料。可以甩掉脱异丁烷塔和丁烯-2 塔,从而降低消耗。 脱异丁烷塔与脱丁烯-2 塔之间也有跨线,同样在脱丁烯-2 塔不出产品时可以停掉脱丁烯-2 塔。 2.1.4.气体分馏部分设置了脱乙烷塔,起到了脱氧、脱CO、脱CO2 和H2S的作用, 但为了满足聚合级丙烯的要求,丙烯精制部分又设立了脱硫、固碱脱水、分子筛脱水、脱砷 和丙烯脱气塔(CO)工艺。 2.2 基本原理 2.2.1. 主要生产原理 气体分馏是根据液态烃中各组份沸点不同,用精馏的方法将液态烃分离出丙烷、丙烯、 异丁烷、异丁烯、丁烯-2、戊烷馏份。 丙烯精制是将自丙烯精馏塔来的粗丙烯,先通过 KT-310 水解催化剂和 852 氧化脱硫剂 将丙烯中的 COS 脱除,再通过固碱和 3A 分子筛将丙烯中的水脱除,最后通过 R3-12 将丙烯 中的砷脱除。 2.2.2.3消耗指标名称 低压蒸汽 0.3MPa 热 净化风 氮 气电 380V单位 t/t 3 m /t 3 Nm /t 3 Nm /t 3 Nm /t 3 m /t 3 m /t kwh/t数量 0.54 7.76 2.21 0.18 0.7 64.01 0.07 25.94备注间断用 间断用 2.2.2.1. 压力:液化气的特点是沸点低,蒸汽压大塔内压力变化时,就很快蒸发产生 携带现象,降低了精馏塔的精馏效果。操作中严格按工艺指标控制,保持塔内压力平稳,波 动范围不能超过±0.05MPa 2.2.2.2. 回流比:在生产中各塔的回流比都是一定的。如果回流比减小,塔顶馏出物 中就会携带较重的组份。反之,回流比增加,则会使塔内压力升高,影响塔的正常操作,同 2.2.2.3. 温度:塔内温度主要受进料量及进料温度、塔顶回流量、塔底热源的影响。 2.3 工艺流程概述 2.3.1. 脱丙烷塔部分工艺流程说明 界区外罐区送来的经过脱硫醇的液态烃,进入界区后分为两股。 一股由 FQIC-101 控制进 入脱丙烷塔进出料换热器 E-3003-1 加热至 60℃。加热后, 液态烃进入脱丙烷塔(T-3001) 第 24 层塔板进行 C3、C4 的分离。另一股经管道 P-4001 送入新脱丙烷塔系统。 T-3001 塔顶温度 43±1℃,塔底温度为 101.0±2℃,压力为 1.75±0.2Mpa。塔底压力调 节由调节阀 PIC111A 和 PIC111B 分别控制。当压力稍高时,可用 PIC111A 通过调节冷后温度 降低塔压,当用 PIC111A 调节不能有效的降低压力时,可以用 PIC111B 通过向瓦斯管网放压 降低压力。另外,还可以通过塔顶馏出线上卡脖子压控阀 PIC-111C 控制压力。 脱丙烷塔底重沸器 E-3003 用 0.3MPa 低压蒸汽加热。FIC-102 控制蒸汽流量量,LIA-115 控制分水罐液位,LICA-118 指示的是 E-3003 的液位。塔底温度由 TIC-111 和 FIC-102 或 LICA-118 串级控制。TIC-111 指示的是塔底灵敏塔盘的温度,脱丙烷塔有三层灵敏塔盘(43 层、54 层、64 层)还有指示塔釜温度的 TI-113,其中 54 层、63 层灵敏塔盘以及 TI-113 与 TIC-111 有选择开关相连,也就是 TIC-111 反映的是他们三个温度中的一个,可以通过选择 开关,选择一个温度,然后与 FIC-102 或 LICA-118 串级。由于灵敏塔盘温度波动比较大, 一般选择塔釜温度来控制蒸汽 FIC-102 的流量,从而达到自动调节底温的目的。塔底馏份靠 自压由 FIC-112 和 LICA-111 串级控制去脱异丁烷塔 (T-3003) ,或经过进出料换热器 (E-3003-1)和新出料冷却器(E-3001)冷却到 40℃左右后出界区去橡胶厂作为异丁烯原料。 塔顶的丙烷 、丙烯混合馏份经脱丙烷塔顶冷凝器(E-3002)冷却至 40℃,进入脱丙烷塔 顶回流罐(V-3002)。部分馏份由脱丙烷塔顶回流泵(P-3002A/B)抽送作为塔顶回流,FIC-113 控制回流量;其余作为塔顶出料去脱乙烷塔进料泵(P-3003A/B)。回流罐液面由 FIC-201 和 LICA-113 串级调节。少量不凝气经压控阀 PIC111B 去燃料管网。脱丙烷塔顶冷却器加有跨 线,目的是在装置蒸汽吹扫避免蒸汽进入冷却器损坏设备,该跨线还可以起到平衡压力的作 用。冷却器的入口有氮气吹扫线,冷却器可以用氮气吹扫。冷却器的冷却介质是循环水, PIC111A 控制循环水的流量。 2.3.2. 界区外罐区送来的经过脱硫醇的另一股液态烃 ,由 FIC-4101 控制进入进出料换热器 E-4003-1 加热至 60℃。加热后, 液态烃进入脱丙烷塔(T-4001)第 32 层塔板进行 C3、C4 的 分离,塔顶温度 43±1℃,塔底温度为 101.0±2℃,压力为 1.75±0.2Mpa。塔底压力调节由调 节阀 PIC4111 控制。 当压力稍高时, 可用 PIC4111A 通过调节冷后温度降低塔压, 当用 PIC4111A4 调节不能有效的降低压力时,可用 PIC4111B 通过向高压瓦斯管网放压降低压力。 脱丙烷塔底重沸器 E-4003 用 0.3MPa 低压蒸汽加热。FIC-4102 控制蒸汽流量量,蒸汽凝 液收集到 E-4003 分水罐 (V-4003) 内, 由 LICA-4115 控制分水罐液位。 由于 V-4003 和 E-4003 是联通的, 因此通过调节分水罐液位可以调节 E-4003 的有效换热面积。 塔底温度由 TIC-111 和 FIC-4102 或 LICA-4115 串级控制。TIC-4111 指示的是塔底灵敏塔盘的温度,脱丙烷塔有 三层灵敏塔盘(43 层、54 层、64 层)还有指示塔釜温度的 TI-4113,其中 54 层、63 层灵 敏塔盘以及 TI-4113 与 TIC-4111 有选择开关相连, 也就是 TIC-4111 反映的是他们三个温度 中的一个,可以通过选择开关,选择一个温度,然后与 FIC-4102 或 LICA-4115 串级。由于 灵敏塔盘温度波动比较大,一般选择塔釜温度来控制蒸汽 FIC-4102 的流量,从而达到自动 调节底温的目的。塔底馏份靠自压由 FIC-4112 和 LICA-4111 串级控制去脱异丁烷塔 (T-3003),或经过进出料换热器(E-4003-1)和新出料冷却器(E-4001)冷却到 40℃左右 塔顶的丙烷 、丙烯混合馏份经脱丙烷塔顶冷凝器(E-4002)冷却至 40℃,进入脱丙烷塔 顶回流罐(V-4002)。 部分馏份由脱丙烷塔顶回流泵(P-4002A/B)抽送作为塔顶回流,FIC-4113 控制回流量;其余作为塔顶出料去脱乙烷塔进料泵(P-4003A/B)。回流罐液面由 FIC-4201 和 LICA-4113 串级调节。少量不凝气经压控阀 PIC4111B 去燃料管网。脱丙烷塔顶冷却器加有 跨线,目的是在装置蒸汽吹扫时避免蒸汽进入冷却器损坏设备,该跨线还可以起到平衡压力 的作用。 冷却器的入口有氮气吹扫线, 冷却器可以用氮气吹扫。 冷却器的冷却介质是循环水, PIC4111A 控制循环水的流量。 2.3.3. 脱丙烷塔 T-3001 和 T-4001 顶出料分别经脱乙烷塔进料泵(P-3003A/B)和(P-4003A/B) 加压,汇合进入脱乙烷塔(T-3002)第 8 层塔板或 14 层塔板进行 C2、C3的分离,塔顶温度 45 ±3℃,塔底温度 50±3℃,压力 2.04±0.16MPa,塔底压力由调节阀 PIC201A 和 PIC201B 分别 控制。脱乙烷塔底重沸器(E-3005)用热水加热,FIC-204 控制热水流量。塔底温度由 TIC-202 和 FIC-204 串级控制。 塔底部 C3 馏份可以选择靠自压由 FIC-202 和 LICA-201 串级控制去丙 烯精馏塔(T-3005)或由 FIC-4202 和 LICA-201 串级控制去新丙烯精馏塔(T-4005)。 塔顶 C2、C3 混合馏份经脱乙烷塔顶冷凝器(E-3004)冷却至 41℃后进入脱乙烷塔顶回流 罐 (V-3004) 。罐内馏份由脱乙烷塔顶回流泵 (P-3004A/B) 抽送作为塔顶回流 , 回流量由 FIC-203 控制。回流罐液位由 FIC-203 和 LICA-205 串级控制。不凝气经压控阀 PIC201B 去 燃料气管网。脱乙烷塔烷塔顶冷却器也加有跨线,目的是在装置蒸汽吹扫时避免蒸汽进入冷 却器损坏设备。该跨线还可以起到平衡压力的作用。冷却器的入口有氮气吹扫线,冷却器可 以用氮气吹扫。冷却器的冷却介质是循环水,PIC201B 控制循环水的流量。 2.3.4. 自脱乙烷塔底来的丙烯、 丙烷混合馏份靠自压进入丙烯精馏塔(T-3005)第 125 层塔板进 行丙烯、丙烷的分离。塔顶丙烯产品的纯度要求大于 99.5%(V)。塔顶温度为 40℃,塔底温度 50±3℃, 压力 1.68±0.1MPa。塔底压力由调节阀 PIC501A 和 PIC501B 丙烯精馏塔底重沸器(E-3013A/B)用热水加热,塔釜液位通过旁路阀 LICA-501 热水流量 控制。 塔底丙烷馏份由丙烷出料泵(P-3015A/B)加压送至新丙烯精馏塔 T-4005 第 203 块塔板 进一步分离。丙烷的纯度(要求不小于 73%)由 AIC-501 和 FIC-503 串级控制。5 塔顶丙烯经丙烯精馏塔顶冷却器(E-3012A/B/C/D)冷却至 41℃,进入丙烯精馏塔顶回流 罐(V-3015)。液体由丙烯精馏塔顶回流泵(P-3012A/B)抽送,一部分作为塔顶回流。FIC-502 控制回流量, 其余去丙烯脱硫罐(V-3101A/B/C), 流量由 FV-504 控制。 回流罐液位由 FIC-504 和 LICA-504 串级控制。少量不凝气经压控阀 PV-501B 去燃料气管网。丙烯精馏塔塔顶冷却 器有四台,并联投用,冷却介质为循环水。塔顶和回流罐之间有跨线,避免装置蒸汽吹扫时 蒸汽直接进入冷却器。每台冷却器的入口有氮气吹扫线,吹扫时用氮气吹扫。四台冷却器根 据情况投用,当冷却器的换热效果较好时,投用台数可以少一些,随着冷却器换热效果的下 降, 逐步投用换热器。 丙烯精馏塔塔底用的热水, 当三催化热水温度较低时, 可以投用 E-3018, 通过 E-3018 向热水系统补充热量。E-3018 负荷较小,对热水的热量只起补充作用,丙烯精 2.3.5 新丙烯精馏塔(T-4005A/B)由两段组成,每段各有 110 块塔盘。上段的釜液由该塔中间 泵(P-4101A/B)送入新丙烯精馏塔下段塔顶。 自脱乙烷塔底来的丙烯、丙烷混合馏份靠自压进入丙烯精馏塔下段(T-4005B)第 155 层 塔板进行丙烯、丙烷的分离。塔顶丙烯产品的纯度要求大于 99.5%(V)。塔顶温度为 40℃, 塔底温度 50±3℃, 压力 1.68±0.1MPa。 塔底压力由调节阀 PIC4501A 和 PIC4501B 分别控制。 丙烯精馏塔底重沸器(E-4013)用热水加热,塔釜液位通过 LICA-4511 调节热水流量控 制。塔底丙烷馏份经丙烷冷却器(E-3014)冷却至 40℃,由丙烷出料泵(P-4102A/B)加压送至 界外。 塔顶丙烯经丙烯精馏塔顶冷却器(E-4012A/B/C)冷却至 43.8℃,进入丙烯精馏塔顶回流 罐(V-4015)。液体由丙烯精馏塔顶回流泵(P-4012A/B)抽送,一部分作为塔顶回流。FIC-4502 控制回流量,其余去丙烯脱硫罐 (V-3101A/B/C) ,流量由 FV-4504 控制。回流罐液位由 FIC-4504 和 LICA-4504 串级控制。少量不凝气经压控阀 PV-4501B 去燃料气管网。丙烯精馏 塔塔顶冷却器有三台,并联投用,冷却介质为循环水。塔顶和回流罐之间有跨线,避免装置 蒸汽吹扫时蒸汽直接进入冷却器。每台冷却器的入口有氮气吹扫线,吹扫时用氮气吹扫。三 台冷却器根据情况投用,当冷却器的换热效果较好时,投用台数可以少一些,随着冷却器换 热效果的下降,逐步投用换热器。 2.3.6. 自丙烯精馏塔(T-3005)顶来的丙烯首先进入脱硫罐(V-3101A/B/C)。 脱硫罐共三台,正常 操作时两台串联,一台备用,串联的第二台作为保护剂。正常操作时在串联的两台之间采样, 当发现丙烯中总硫含量&1ppm(wt)时, 投用备用罐。将串联的第一台切出,同时以原串联的第 二台作为切换后的第一台,新投用的备用罐作为第二台进行串联操作 ,切出的脱硫罐更换催 化剂后作为备用罐。 脱硫后,丙烯进入新增固碱脱水罐 V-4201,脱去丙烯中的游离水,固碱吸收游离水后形 成的碱液进入废碱罐 V-4202,当液位超过 75%后,用氮气将废碱液压送到脱硫醇装置的碱 储罐。 固碱脱水后的丙烯进入丙烯脱水罐(V-3102A/B/C)进行脱水,三个罐中一台备用,另外两 台串联操作,串联的第二台作为保护剂,正常操作时在两台之间采样,当丙烯中水含 量&10ppm(wt)时,投用备用罐。将串联的第一台切出,以原来的第二台作为切换后的第一台,新6 投用的备用罐作为第二台进行串联操作,切出的脱水罐中的脱水剂经过再生后作为备用罐备 用。 脱水后的丙烯进入丙烯脱砷罐(V-3103A/B)进行脱砷。 脱砷罐共两台,正常情况下串联操 作,在两台之间采样。当发现丙烯中的砷含量&30ppb(wt)时,立即切出第一台,经过处理后更 换催化剂,然后重新投入使用,与另一台串联,作为备用。丙烯精制系统的压力由流量控制阀 FIC-565 2.3.7. 对脱水剂进行再生时, 首先用丙烯卸料泵(P-3101)将该系统内的丙烯抽出回收,然后向 火炬系统泄压。泄压后用氮气进行置换,置换后用盲板将脱水罐进料线、出料线、联通线盲 死与物料线切断。将罐顶及罐底氮气的进出口盲板调向,把流程打通。此时将低压氮气引入 系统,向系统内连续通入氮气。同时启用氮气预热器(E-3101),引 1.0 Mpa 蒸汽对氮气预热, 预热温度达到 140℃时,投用氮气电加热器(E-3102),将床层温度逐渐升至 250℃,维持该温 度,定时分析出口氮气水含量,当&10ppm(wt)后,脱水剂再生完毕。停氮气预热器和氮气电 加热器,系统降至常温后,各盲板复位, 为了保证干燥时的氮气用量,在高压和低压氮气之间有一条跨线,跨线上装有减压阀, 可以把高压氮气变为低压氮气来使用。高压氮气也可以直接进入丙烯精制系统,做气密用。 2.3.8. CO 脱气塔(T-3006)的原料是丙烯精制单元将粗丙烯经过脱硫罐、脱水罐、脱砷罐后 的产品精丙烯, 从脱砷罐出口经压控阀 (PIC-563) 后, 进换热器 (E-3107) 中与脱气塔 (T-3006) 塔釜的产品进行换热,然后又进换热器(E-3106)经三催化来的热水加热达到 50.0-55.0℃后 再进入脱气塔 (T-3006) 顶部, 原料进脱气塔温度由调节阀 (TICA-702) 控制换热器 (E-3106) 热水流量来保证。 在脱气塔(T-3006)中,丙烯由上而下流经填料层,塔底由重沸器(E-3104)提供热源 使轻组份气化上升,重沸器用三催化来热水加热,塔釜液相温度由热水流控阀( FIC-701) 控制热水流量,控制温度为 51.0-56.0℃;塔顶馏出物经塔顶冷凝器(E-3103)冷却后进入回 流罐(V-3105)平衡后分离为液相和汽相,回流罐中的液体经回流泵(P-3102/A、B)打入 脱气塔(T-3006)顶部,用回流控制塔顶温度为 50.5-55.5℃,回流量由调节阀(TICA-703) 控制,回流罐中的气体由调节阀(TICA-705)控制排向高压瓦斯线,这是排除精丙烯中 CO 的唯一出路。 脱气塔(T-3006)的压力由塔顶冷凝器(E-3103)的冷却介质循环水调节阀(PICA-702) 控制实现。 脱气塔(T-3006)塔底产品精丙烯先经换热器(E-3107)与原料换热,再经过塔底过冷 器(E-3105)冷却至 40℃,靠自压送出界区。 2.3.9. 脱异丁烷塔由上段和下段两个塔组成 , 上段为精馏段 ,下段为提馏段,两段之间用管线 连接。上段底部设中间重沸器。 自脱丙烷塔(T-3001)底来的液态烃进入脱异丁烷塔上段(T-3003A)塔釜,进行异丁烷、 异 丁烯的分离。 上段塔顶温度 48±3℃,塔底温度 56±3℃,中间重沸器(E-3006)用 0.3MPa 的低 压蒸汽加热。FIC-304 控制蒸汽流量,LICA-307 控制分水罐液位或 E-3006 液位。重沸器反7 塔温度由 TIC-309 和 FIC-304 或 LICA-307 串级控制。上段塔底出料经脱异丁烷塔中间泵 (P-3006A/B)送入脱异丁烷塔下段(T-3003B)的顶部。 上段塔顶馏份经塔顶压控阀 PV-305 进入脱异丁烷顶冷却器( A-3001A~G)冷却至 40± 3℃, 然后进入脱异丁烷塔顶回流罐(V-3006)。液体由脱异丁烷塔顶回流泵(P-3005A/B)抽送, 一部分作为塔顶回流,AIC-301 和 FIC-305 串级控制回流量;其余部分与脱丁烯-2 塔顶来的丁 烯馏份混合至合适的烷烯比(1.05~1.25)后送到界外烷基化装置。烷基化装置不开时,异丁 烷可打入不合格线,也可以通过原丁烯-2 管线送往山下罐区作为车用液化汽。回流罐液位 由 FIC-323 和 LICA-323 串级控制。少量不凝气经压控阀 PV-324 上段第 69 层塔板侧线抽出异丁烯馏份经异丁烯冷却器(E-3011)冷却至 41℃后由异丁烯 出料泵(P-3009)加压送至界区外 MTBE 装置。FIC-321 控制侧线抽出量。当异丁烯不作为产 品出厂时,可打入 C4 下段塔顶温度 55±3℃,塔底温度 69.5±3.5℃, 压力 0.55±0.10.73MPa。塔底重沸器 (E-3007)用 0.3MPa 低压蒸汽加热。FIC-301 控制蒸汽加入量,LICA-303 控制分水罐液位或 E-3007 液位,重沸器返塔温度由 FIC-302 和 LICA-301 串级控制去脱丁烯-2 塔(T-3004)。下 T-3001 底的碳四原料经过冷却后送橡胶厂 MTBE 装置提取异丁烯后,送到烷基化罐区作 为 T-3003B 的原料。在 T-3003B 第 37 层塔盘新开进料口,进料流量由 FIC-303-1 控制,塔 顶馏分进入到脱异丁烷塔顶空冷器 A-3001,塔顶压力由压控阀 PIC-309-1 控制,冷却后进 入塔顶回流罐 V-3006, 经过塔顶回流泵 P-3005 加压后, 一部分作为塔顶的回流 (回流比=10) , 另一部分烷烯比约为 1.1 左右的馏分进入罐区作为烷基化装置的原料。 塔底重沸器(E-3007) 用 0.3MPa 低压蒸汽加热。FIC-301 控制蒸汽加入量,LICA-303 控制分水罐液位或 E-3007 液 位, 塔底的馏分经过 E-3011,经 P-3009 送液化气罐区作为民用液化气,也可作为异丁烯料 送橡胶厂。 2.3.10. 脱丁烯-2 自脱异丁烷塔下段 (T-3003B) 底来的丁烯 -2 和戊烷馏份靠自压进入脱丁烯 -2 塔 (T-3004)第 24 层塔板进行丁烯-2 和戊烷的分离。脱丁烯-2 塔塔顶温度为 52±3℃,塔底温 度不小于 60℃,压力 0.55±0.1MPa。脱丁烯-2 塔底重沸器( E-3009)用 0.3MPa 低压蒸汽加 热。 FIC-401 控制蒸汽加入量,LICA-403 控制分水罐液位,塔底温度由 TIC-401 和 FIC-401 或 LICA-403 串级控制。塔底戊烷馏份经戊烷冷却器 (E-3010) 冷却至 40 ℃ , 由戊烷出料泵 (P-3014A/B)加压送出装置。塔顶丁烯-2 馏份经脱丁烯-2 塔顶空冷器(A-3002)冷却至 40℃ 进入脱丁烯-2 塔顶回流罐(V-3009)。液体由脱丁烯-2 塔顶回流泵(P-3007A/B)抽送,部分作 为塔顶回流,FIC-403 控制其流量;部分作为烷基化装置补充原料, FIC-404 控制其流量; 其 余送至界区外氧化脱氢装置。回流罐液位由 LICA-405 控制。少量不凝气经压控阀 PV-409 去 火炬。当丁烯-2 不作为产品时丁烯-2 可以打入 C4 不合格线。 当脱丁烯-2 塔不出产品时,可以停掉该塔,这时从脱异丁烷塔底出来的物料经过脱异 丁烷塔与脱丁烯-2 塔顶的跨线,到脱丁烯-2 塔顶冷却器,经冷却后进入 V-3009,由丁烯-2 泵抽出后打入 C4 不合格线。 2.3.11. 自三催化装置来的热水经静态混合器 (M-3101)后分五路 : 一路进丙烯精馏塔底重沸器8 (E-3013A/B); 一路进新丙烯精馏塔底重沸器(E-4013);一路进脱乙烷塔底重沸器(E-3005); 一路进丙烯脱气塔底重沸器(E-3104)和换热器 (E-3106) ;其余走旁路由 LV-501 控制其流量。 热水的温度要求≮88℃。 自二催化装置来的热水并入静态混合器(M-3101)前,经过换热后,丙烯精馏塔底重沸器 (E-3013A/B)、(E-4013)和脱乙烷塔底重沸器出来的热水、丙烯脱气塔底重沸器(E-3104)和 换热器( E-3106 )出来的热水、走旁路的热水以及界外用户的回水汇合后 , 由热水泵 (P-3013A/B/C/D)加压分别送至三催化装置和二催化装置, 构成一个闭路循环。系统的压力 由热水罐(V-3016)液位决定。热水系统的水损失可以由 V-3016 内的水补充。二催化热水流 量由 FIC-4505 当催化来水温度较低时,可投用装置内的热水加热器 E-3018,提高热水温度。E-3018 使用 0.3 Mpa 蒸汽作为热源,通过 TIC501-1 控制蒸汽凝结水流量,热水从热水泵 P-3013 的 出口经管线进入 E-3018,经蒸汽加热后回到静态混合器前,与催化来的热水混合,然后进 入各塔底加热器。E-3018 可使水温提高 5℃左右,因此投用时热水温度不能过低,也可用 TIC-501 控制进入 M-3101 中的蒸汽流量提高热水温度,否则,其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2.4 物料平衡 入 项 目 方 原料量 Kg/h 07 年 设计值 实际 69000.0 出 产品及副产品 Kg/h 07 年 设计值 实际 350.8 61.0 80.8 .0 方 率 % 07 年 设计值 实际 0.5 6.56 35.45 17.08 22.72 23.42 100 收项 目 乙 烷 丙 烷 丙 烯 异丁烷 丁烯-2 异丁烯 混合碳四 合 计液态烃3. 3.1 主要原材料的性质、控制项目、控制指标及来源 名 称 精制液态烃 主要物理化学性质 沸点低,蒸汽压大, 属易燃,易爆品比重 4 d20 =0.562 控制项目 总 硫 碳五含量 控制指标 总硫≯20ppm C5含量 0.5~ 7%(V) 来 源 气分原料罐区3.2 原料质量指标的变化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工艺调节原理与方法 3.2.1. 原料中总硫超标直接影响到丙烯精制部分的脱硫效果。可能导致精丙烯中羰基 硫大于 0.1ppm(体),致使精丙烯不合格。同时硫含量高会使脱硫剂的使用周期变短,增加 3.2.2. 原料中C5含量高,会导致气体分馏装置各塔底温降低,操作波动。这样直接9 影响精馏塔的精馏效果,会使产品不合格。此时及时调整操作,加大塔底热源供给,提高各 塔底温。同时联系生产管理部、催化裂化装置调整操作,降低原料中C5的含量。必要时可 3.2.3. 原料中C5含量低,会造成丁烯-2 塔液面不好控制,液面忽高忽低,操作波 3.2.4 原料中如果 C2 及 C2 以上轻组分较多,造成脱丙烷塔、脱异丁烷塔等压力过高, 这时应及时通过回流罐的压控阀及时放压,放出轻组分。如果 C2 含量过高,大量放压时, 容易造成丙烯损失。4. 产品、半 4.1 产品的性质及质量控制指标序 号 1 产品 名称 丙烷 控 主要物理化学性质 分子量:44.097 沸点(常压): -42.045 4 比重 d20 =0.5005 分子量:42.081 沸点(常压):-47.72 4 比重 d20 =0.5139 单位 wt% 制 指 标 控制 指标 同 设 计 同 设 计 用 途 分析 方法 色谱设计指标 丙烷≥88.7化一裂解料 丙烷装置溶 剂 化二聚丙烯 原料2丙烯wt%纯度≥99.5%,O2&1.0 水&2ppm,烷烃&0.45% 羰基硫&0.1ppm3异丁分子量:56.108wt%异丁烯≥22.0%10同橡胶厂 MTBE色谱 法库 仑法 露点 法 色谱 烯 4 异丁 烷 乙烷沸点(常压):-6.896 4 d20 =0.5942 分子量:58.124 沸点(常压):-11.72 4 比重 d20 =0.5572 分子量:30.070 沸点(常压):-88.60 4 比重 d20 =0.3399 分子量:56.108 沸点(常压):3.72 4 比重 d20 =0.6128 分子量:72.151 沸点(常压):36.07 4 d20 =0.6262wt%异丁烷≥72.2%设 计 同 设 计 同 设 计 同 设 计 同 设 计装置原料 烷基化装置 原料组份 燃料气法 色谱 法 色谱 法 色谱 法 色谱 法5wt%乙烷+乙烯≥29%6丁烯 -2 戊烷wt%顺反丁烯≥81.3%7wt%碳五≥99.7%氧化脱氢原 料,烷基化 原料组份 汽油馏份5. 5.1 三剂的控制指标 5.1.1. 产品标准: Q/320523 YH001-93 项 外 粒 目 观 度,mm 质量指标 白色球型 3~5 0.70~0.85 90 50 目 生产厂: 昆山精细化工研究所 分析方法 测 卡尺法 量筒法 Q/320523 YH001 强度仪 分析频次 批 批 批 验证 批堆 密 度,g/mL COS转化率,% ≥ 抗压碎强度,N/颗≥5.1.2. 产品标准: Q/320523 YH002-93 生产厂: 昆山精细化工研究所 项 目 质量指标 分析方法 分析频次 粒度,mm 直径 5 卡尺法 批 长 度 5~15 卡尺法 批 堆密度, g/mL 0.8~1.1 量筒法 批 外 观 灰白色条状物 目 测 批 穿透硫容,% ≥ 10 Q/325023 YH002 验证 径抗压强度,N/cm≥ 50 强度仪 批 5.1.3.3A分子筛(球型Φ 产品标准:Q/IIDO1-1996 生产厂:上海浦江分子 质量指标 项 目 分析方法 分析频次 一级品 合格品 磨 耗 率,% ≤ 0.30 0.40 GB10505.2 验证 堆积密度,g/ml ≥ 0.60 0.68 GB6286 批11 粒 度.% ≥ 静态水吸附,%≥ 抗 压 强 度 点接触抗压碎力,N/颗≥ 抗压碎力变异系数≤ 静态乙烯吸附,mg/g ≤ 包装品含水量≤ 5.1.4. R3项 目 装 填 密 度 抗碎强度(侧壁) ≥ 形 状 操作温度 热 稳 定 性99.0 20.5 80.0 0.30 3.0 1.5 质量指标 5 7kg 片状 5~3mm 常温~200℃ 接近 350℃98.0 20GB6288 GB6287 GB10505.1GB10505.3 GB10505.4 分析方法 量筒法 强度仪 目 测 目 测验证 批 批 批 验证 验证 验证 分析频次 批 批 批 批 批5.2 三剂一次装入量及运行周期 序号 1 2 3 4 5 6 名称 KT310 型常温氧 化脱硫剂 852 型常温硫氧 碳水解催化剂 3A 分子筛 R3-12 脱砷剂 瓷球 固碱(NaOH) 生产厂家 江苏昆山精细 化工研究所 江苏昆山精细 化工研究所 上海浦江 分子筛厂 德国 BASF 公司 Φ 25 Φ 16 一次装入量 吨 24 19.5 30.8 17.6 6 6 14 运行周期 年 1 1 1 1 1 1 备注5.3 判断三剂更换的质量指标及更换办法 5.3.1. 3 脱硫剂更换的质量指标:精丙烯中硫含量&1mg/m 脱砷剂更换的质量指标:精丙烯中砷含量&30ppb 3 脱水剂再生的质量指标:精丙烯中水含量&10mg/m 5.3.2. 5.3.2.1. 5.3.2.1.1. 当脱硫剂失效后,则该罐的应被切换出来更换脱硫剂。 5.3.2.1.2. 切换出来的脱硫罐,先用丙烯卸料泵将罐内的剩余丙烯抽净。之后向火炬 系统泄压。 5.3.2.1.3. 泄压后的脱硫罐通入氮气,置换 5 次,氮气由罐底去高点放空。置换后用 5.3.2.1.4. 经过以上处理后,可以开始卸剂操作。首先,将脱硫罐顶的人孔打开拆除12 格栅丝网。然后将下段的人孔缓慢打开,使脱硫剂缓慢流到事先铺好的苫布上,然后装入口 袋或其它容器收集, 运到指定地点堆放。 若卸料过程中必须进入罐内, 必须先做氧含量分析, 在氧含量达到 20 5.3.2.1.5. 在上部的氧化锌脱硫剂卸完之后,将罐中间的两层格栅和丝网拆除。再打 5.3.2.1.6. 当脱硫罐的催化剂全部卸出后,要对罐进行清扫,将内部剩余的脱硫剂清 除干净。 5.3.2.2. 脱水剂的卸料程序及注意事项与脱硫剂 5.3.2.3. 5.3.2.3.1. 当丙烯中砷含量大于 20ppb(wt)时,应切出第一个脱砷罐,关闭该罐进出 5.3.2.3.2. 首先用丙烯卸料泵,将剩余的丙烯抽净回收,之后向火炬系统泄压至常压。 5.3.2.3.3. 泄压后的脱砷罐通入氮气进行置换冷却,出去罐内丙烯,使床层温度在常 5.3.2.3.4. 5.3.2.3.5. 由罐底排凝将水放净,但保持脱砷剂湿润。打开氮气阀门,保持在卸剂过 5.3.2.3.6. 打开脱砷罐顶部人孔取出顶层格栅和丝网后将人孔封好。打开脱砷罐的上 层人孔,缓慢的把脱砷剂从罐内卸敞口的容器内,放置到指定地点使之缓慢氧化后,再进行 5.3.2.3.7. 当上层卸完后,由操作人员进入罐内将残余的废剂清出并拆除上床层底部 和下床层顶部的格栅和丝网后,将封好上层人孔,再打开下层人孔,仍然按照上述的方法将 脱砷剂卸出。并清除底部废剂和格栅、丝网。 5.3.2.3.8. 用新鲜水将罐壁上的废剂除净,由罐底排出。 5.3.2.3.9. 凡进入罐内的操作人员必须戴好防毒面具和手套、眼罩。 5.3.3. 丙烯精制脱水剂 3A 对脱水剂进行再生时, 首先用丙烯卸料泵(P-3101)将该系统内的丙烯抽出回收,然后向 火炬系统泄压。泄压后用氮气进行置换,置换后用盲板将脱水罐进料线、出料线、联通线盲 死与物料线切断。 将罐顶及罐底氮气的进出口盲板调向,把流程打通。此时将低压氮气引 入系统,向系统内连续通入氮气。同时启用氮气预热器(E-3101),引 1.0 MPa 蒸汽对氮气预 热,预热温度达到 140℃时,投用氮气电加热器(E-3102),将床层温度逐渐升至 250℃,维持 该温度,定时分析出口氮气水含量,合格后,脱水剂再生完毕。停氮气预热器和氮气电加热 器,系统降至常温后,各盲板复位,并再次进行置换保压备用。 为了保证干燥时的氮气用量,在高压和低压氮气之间有一条跨线,跨线上装有减压阀, 可以把高压氮气变为低压氮气来使用。高压氮气也可以直接进入丙烯精制系统,做气密用。13 6. 6.1 工艺条件一览表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项目 T-3001 进料 T-4001 进料 T-3001 单位 温度 温度 顶温 底温 压力 顶温 底温 压力 顶温 底温 顶温 底温 压力 冷后温度 顶温 底温 压力 冷后温度 顶温 底温 压力 冷后温度 顶温 底温 压力 顶温 底温 压力 单位 ℃ ℃ ℃ ℃ MPa ℃ ℃ MPa ℃ ℃ MPa ℃ MPa ℃ ℃ ℃ MPa ℃ ℃ ℃ MPa ℃ ℃ ℃ MPa MPa ℃ MPa 设计指标 70 70 47.1 105 1.8. 48.7 59.4 2.32 55 63.7 63.7 74.4 0.68 53 55.2 96.6 0.45 43.7 54.3 1.81 41 46.6 104.3 1.83 44.5 55.9 1.9T-3002T-3003A T-3003B T-3003 T-3003A T-3004T-3005T-4001T-4005A T-4005B6.2 工艺控制过程 6.2.1. 6.2.1.1.T-3001 和 T-4001 塔底温度 T-3001 的塔底温度控制方案有两种。一种是塔底温控 TIC-111 与进入塔底重沸器的蒸 汽量控制阀 FIC-102 串级进行调节,根据 T-3001 第 54 层、 第 64 层塔板处的温度以及塔釜控 制进入 E-3003 的蒸汽流量。来调节塔底温度。回水罐 V-3003 采用液控,以控制各重沸器的 压力,使蒸汽恒压冷凝。灵敏塔盘以及塔釜的温度通过选择开关与 FIC-102 相连,TY-111 为选择开关,选择出口有 1、2、3 三种,选择 1 代表 TIC-111 指示的是 54 层塔盘的温度, 如果这时 TIC-111 与 FIC-102 串级,实际上就是通过第 54 层灵敏塔盘的温度来控制换热器 蒸汽流量。同样,开关置 2、3 时 TIC-111 指示分别是 64 及塔釜温度。 如果,在实际生产中采用上一种温控方案效果不好,或难以控制时,可采用另一种控制14 方案。首先,将回水罐液控逐渐关小,提高罐的液位,用以淹没重沸器的管束来改变重沸器 的传热面积。当塔底温度下降时,缓慢开大蒸汽量,防止塔底温度大幅度波动,反复调节, 直至再开大蒸汽量,塔底温度不再变化时,将蒸汽流量控制阀的副线打开,将控制阀的上下 游阀关闭。并将液面计与蒸汽线联通阀打开,然后通过转换开关 TY-111-1 使塔底温控 TIC-111 与回水罐液控 LICA-118 串级,控制其液面的高低,从而达到控制调节塔底温度的 作用。 T-4001 的塔底温度控制方案有两种。 一种是塔底温控 TIC-4111 与进入塔底重沸器的蒸汽 量控制阀 FIC-4102 串级进行调节,根据 T-4001 底的温度和第 43 层、第 54 层、第 64 层塔板 处的温度控制进入 E-4003 的蒸汽流量,来调节塔底温度。回水罐 V-4003 采用液控, 以控制 各重沸器的压力,使蒸汽恒压冷凝。蒸汽凝结水由 V-4003 进入凝结水总线后进入凝结水罐。 如果,在实际生产中采用上一种温控方案效果不好,或难以控制时,可采用另一种控制 方案。首先,将回水罐液控逐渐关小,提高罐的液位,用以淹没重沸器的管束来改变重沸器 的传热面积。当塔底温度下降时,缓慢开大蒸汽量,防止塔底温度大幅度波动,反复调节, 直至再开大蒸汽量,塔底温度不再变化时,将蒸汽流量控制阀的副线打开,将控制阀的上下 游阀关闭。并将液面计与蒸汽线联通阀打开,然后通过转换开关 TY-4111-1 使塔底温控 TIC-4111 与回水罐液控 LICA-4115 串级,控制其液面的高低,从而达到控制调节塔底温度 6.2.1.2.T-3001、T-4001 塔底压 T-3001 塔压力的控制调节是通过塔底压控 PIC-111 对 E-3002 循环水控制阀 PV-111A 与 V-3002 压控阀 PV-111B 的分别控制来实现的。当塔底压力升高时,可以首先对 PV-111A 进 行调节,使其开度加大,增加循环水量,使冷后温度降低,从而使冷凝器前后的压降增大, 达到降压的目的。当循环水量开到最大而塔压力仍降不下来时,操作员可对 PV-111B 进行调 节,开大 PV-111B,通过对 V-3002 T-4001 塔压力的控制调节是通过塔底压控 PIC-4111 对 E-4002 循环水控制阀 PV-4111A 与 V-4002 压控阀 PV-4111B 的分别控制来实现的。 当塔底压力升高时, 可以首先对 PV-4111A 进行调节, 使其开度加大, 增加循环水量, 使冷后温度降低, 从而使冷凝器前后的压降增大, 达到降压的目的。当循环水量开到最大而塔压力仍降不下来时,操作员可对 PV-4111B 进行 调节,开大 PV-4111B,通过对 V-4002 卸压,来降低塔压力。 6.2.1.3.T-3002 T-3002 重沸器的热源为三催化来热水, 热水的流量由 FIC-204 控制。 正常操作时 FIC-204 与 TIC-202 串级。当塔底温度升高或降低时,TIC-202 通过 55 层、61 层塔板以及塔釜的温 度变化来控制 FIC-204, 使其调节热水流量增加或减少。 从而对塔底温度实现控制调节作用。 它也有选择开关,其调节原理与 T-3001(脱丙烷塔)的开关调节相同。 6.2.1.4.T-3002 T-3002 压力的控制调节是通过塔底压控 PIC-203 对进入 E-3004 的循环水控制阀 PV-201A 与 V-3004 压控阀 PV-201B 的分别控制来实现的。当塔底压力升高时,PIC-203 首先 对 PV-201A 进行调节,使其开度加大,增加循环水量,使冷后温度降低,从而使冷凝器前后 的压降增大,达到降压的目的。当循环水量开到最大而塔压力仍降不下来时,PIC-203 则同 时对 PV-201B 进行控制,使其打开,对 V-300415 6.2.1.5.T-3003A 和 T-3003B T-3003A 和 T-3003B 的塔底温控与 T-3001 的塔底温控方案类似,有两种方案,一种是 塔底温控 TIC-302、 TIC-309 分别与进入重沸器 E-3007 的蒸汽量控制阀 FIC-301 和进入重沸 器 E-3006 的蒸汽量控制阀 FIC-304 串级进行调节,根据两塔重沸器的反塔温度控制进入重沸 器的蒸汽流量。来调节两塔塔底温度。回水罐 V-3003 采用液控, 以控制各重沸器的压力, 如果,在实际生产中采用上一种温控方案效果不好,或难以控制时,可采用另一种控制 方案。首先,将回水罐液控逐渐关小,提高罐的液位,用以淹没重沸器的管束来改变重沸器 的传热面积。当塔底温度下降时,缓慢开大蒸汽量,防止塔底温度大幅度波动,反复调节, 直至再开大蒸汽量,塔底温度不再变化时,将蒸汽流量控制阀的副线打开,将控制阀的上下 游阀关闭。并将液面计与蒸汽线联通阀打开,然后,通过转换开关 TY1-302 和 TY1-309 使塔 底温控 TIC-302 和 TIC-309 分别与 V-3008 的液控 LICA-303 和 V-3007 的液控 LICA-307 串级, 6.2.1.6.T-3003 当 T-3003B 的压力升高时,由于 T-3003B 与 T-3003A 之间管线联通,T-3003A 底的压力 随之增高,此时,T-3003A 底压控阀 PIC-305 调节控制阀 PV-305 的开度,使压控阀打开, 降低 T-3003A 的压力,T-3003A 底的压力降低使得 T-3003B 顶的压力也随着降低,最终 T-3003B 的压力降低。反之,当 T-3003B 的压力降低时,T-3003A 底的压力也会降低,这时, 塔顶的压控阀会自动关小,从而使 T-3003A 的压力升高,最终,T-3003B 的压力也会升高, 6.2.1.7.T-3003 T-3003 的回流由 FIC-305 控制,回流控制阀的开关由 T-3003A 第 64 层塔板馏份的分析 结果来控制。在线分析仪表,从第 64 层塔板处采样,经过分析后得出结果,若分析结果中异 丁烯的含量低于控制指标,由于在线分析结果与 FIC-305 串级,则此时回流控制阀将关小, 以减小回流量。反之当分析结果中异丁烯的含量高于控制指标时,回流控制阀将开大,加大 6.2.1.8.T-3004 T-3004 的塔底温控方案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塔底温控 TIC-401 与进入重沸器 E-3009 的 蒸汽量控制阀 FIC-401 串级进行调节, 根据第 44 层塔板的温度控制进入重沸器的蒸汽流量。 来调节塔底温度。回水罐 V-3010 用液控, 如果,在实际生产中采用上一种温控方案效果不好,或难以控制时,可采用另一种控制 方案。首先,将回水罐液控逐渐关小,提高罐的液位,用以淹没重沸器的管束来改变重沸器 的传热面积。当塔底温度下降时,缓慢开大蒸汽量,防止塔底温度大幅度波动,反复调节, 直至再开大蒸汽量,塔底温度不再变化时,将蒸汽流量控制阀的副线打开,将控制阀的上下 游阀关闭。 并将液面计与蒸汽线联通阀打开, 然后, 通过转换开关 TY-401-1 使塔底温控 TIC-4 01 与 V-3009 的液控 LICA-408 串级,控制其液面的高低,从而达到控制调节塔底温度的作用。 6.2.1.9.T-3005 、T-4005A/B T-3005 的塔底温度控制方案比较复杂也比较特殊,是由塔底液控 LICA-501 调节进入塔 底重沸器的热水旁路控制阀 LV-501 来控制的。塔底液位的高低与塔底出料的多少有关。塔16 底抽出控制阀 FIC-503 受在线分析的结果 AIC-501 控制。在线分析仪从 T-3005 的第 157、 163、 172 层塔板处采样分析塔底丙烷中的丙烯含量, 当分析结果中丙烯含量超标时, AIC-501 控制 FIC-503 的开度使其关小,塔底出料量减少,塔底液面升高,此时,通过 LICA-501 对 LV-501 的调节,使 LV-501 关小,热水进入重沸器的量增加,塔底温度升高,将塔底的丙烯 T-4005 的塔底温度控制是由塔底液控 LICA-4511 调节进入塔底重沸器的热水流量控制 阀 LV-4511 来控制的。塔底液位的高低与塔底出料的多少有关。控制 FIC-4503 的开度使其 关小, 塔底出料量减少, 塔底液面升高, 此时, 通过 LICA-4511 对 LV-45111 的调节, 使 LV-4511 开大,热水进入重沸器的量增加,塔底温度升高,将塔底的丙烯蒸到塔顶使塔底丙烷质量合 格。 6.2.1.10.T-3005 和 T-4005 T-3005 压力的控制调节是通过塔底压控 PIC-501 对进入 E-3012 的循环水控制阀 PV-501A 与 V-3015 压控阀 PV-501B 的分别控制来实现的。当塔底压力升高时,PIC-501 首先 对 PV-501A 进行调节,使其开度加大,增加循环水量,使冷后温度降低,从而使凝器前后的 压降增大,达到降压的目的。当循环水量开到最大而塔压力仍降不下来时,PIC-501 则同时 对 PV-501B 进行控制,使其打开,对 V-3015 T-4005 压力的控制调节是通过塔底压控 PIC-4501 对进入 E-4012 的循环水控制阀 PV-4501A 与 V-4015 压控阀 PV-4501B 的分别控制来实现的。当塔底压力升高时,PIC-4501 首先对 PV-4501A 进行调节,使其开度加大,增加循环水量,使冷后温度降低,从而使凝器 前后的压降增大,达到降压的目的。当循环水量开到最大而塔压力仍降不下来时,PIC-4501 则同时对 PV-4501B 进行控制,使其打开,对 V-4015 卸压,来降低塔压力。 6.2.1.11. T-3006 塔底温度压力控制和回流控制 脱气塔 (T-3006) 重沸器 (E-3104) 的热源用三催化来热水, 热水的流量由控制阀 (FIC-701) 控制,控制塔釜液相温度(TI-704)为 51.0-56.0℃;当塔底温度升高或降低时,通过调节热 水流量减少或增加来调节。 脱气塔(T-3006)的压力(PI-702)由塔顶冷凝器(E-3103)的冷却介质循环水控制阀 (PIRCA-702) 控制实现; 当塔的压力升高或降低时, 通过调节循环水流量增加或减少来调节。 脱气塔 (T-3006) 的回流由 FIC―703 控制, 回流控制阀的开关由 V-3105 浮筒液位 LT-703 来控制。回流罐液位降低时控制阀将关小,以减小回流量;反之回流罐液位升高时,回流控 制阀将开大,加大回流量。 6.2.2. 6.2.2.1.温度:精馏塔的温度主要受进料量、塔顶回流量、塔底热源的影响。而塔内的 6.2.2.2.压力:液态烃的特点是沸点低、蒸汽压大,塔内压力变化时就很快挥发产生携 带现象,降低了精馏塔的精馏效果。操作中应严格按工艺指标控制保持塔内压力平稳,波动 范围不能超过±0.05MPa 6.2.2.3.回流比:在生产中各塔的回流比都是一定的。如果回流比减少塔顶馏出物就会 6.2.2.4.17 气体精馏塔的正常调节法是三固定即固定进料量、固定回流比、固定塔压力,一调节即 6.2.3. 6.2.3.1.精馏塔必须在恒压下操作,恒压就是要求塔在操作中保持压力不变。这是因为 按相平衡原理压力的变化直接引起温度或产品组成的变化。 塔的压力不稳, 塔的其他参数如: 温度、 流量、 液面也随之波动, 这样塔的物料平衡和热平衡就被破坏, 正常操作也会被打乱, 产品质量和收率都无法保证。因此,要求精馏塔在生产操作中,进行任何一种工艺参数的调 6.2.3.2.气体精馏塔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前一塔底 (或塔顶) 产品就是下一塔的进料, 前一塔的操作不稳后面的几个塔都很难维持操作。因此,当气体精馏塔的操作都不稳时,首 6.2.3.3.各塔进料中的轻组份含量要在前一塔严格控制。 过多的轻组份从进料中带入塔 内。既影响该塔的压力使塔压力升高,又影响前一塔顶产品的收率,而该塔的塔顶产品质量 6.2.3.4.气体精馏塔的塔顶产品的纯度都比较高,恒压下调节塔顶回流时,因产品组成 变化很小对塔顶温度的影响并不明显。因此,一般都采用固定回流比。塔顶温度一般都是通 6.2.3.5.气体精馏塔操作压力较高,各塔之间压差较大,如果调节过猛,容易造成空塔 或淹 6.2.3.6.在精馏操作中,要加强对原料罐、回流罐及塔底的脱水工作,如果大量的水被 带到精馏塔内,会造成操作的混乱。 6.3 生产控制及分析试验一览表 样品 名称 去向 分析项目 脱硫醇前 总硫 组成 C2 含量 C5 含量 碱浓度 总硫 C3 含量 异丁 烯 橡胶厂 异丁烯含 量 单位 mg/m % % % % mg/m3 3质量指标 实测 实测 ≯0.5 ≯0.5 ≮3.0 ≯20 ≯1.0 ≮20 实测18试验方法 SH/T 0222 SH/T 0230 SH/T 0230 SH/T 0230 Q/SHYS.S01.043 SH/T 0222 SH/T 0230 SH/T 0230 SH/T 0230分析频次 1 次/周 1 次/天 1 次/天 1 次/天 1 次/周 5 次/周 3 次/天 3 次/天 3 次/天备注 周一液化 气原料循环 碱液 精制 液态 烃周一%(v) %(v) %(v)开塔 3003 停塔 3003 异丁 烷 丁烯 -2液化气 车用液 化气 烷基化 液化气 烷基化 C3 脱硫 后 C3 脱硫 前C5 含量 C5 含量 烯烃总量 异丁烷含 量 C5 含量 丁烯-2 含 量 羰基硫 (COS) 总硫 羰基硫 (COS) 总硫%(v) %(v) %(v) %(v) %(v) %(v) 10-6≯0.5 ≯3.0 ≯10 ≮70 ≯3.0 ≮70 ≯0.1SH/T 0230 SH/T 0230 SH/T 0230 SH/T 0230 SH/T 0230 SH/T 02303 次/天 1 次/天 1 次/天 1 次/天 1 次/天 1 次/天 1 次/月 外委 周一 外委 月初周 一 月初周 一 周三 外委 外委mg/m 10-63≯1 实测SH/T 02221 次/周 1 次/月mg/m mg/m 10 10 10-63实测 实测 ≯10 实测 ≯30 ≮99.5 ≯0.45 ≯5 ≯3 ≯200 实测 ≯5 ≯5 ≯0.2 ≯5 ≯0.1SH/T 0222 SH/T 0222 Q/SHYS.S01.0941 次/月 1 次/月 1 次/周 1 次/月 1 次/月主、辅 罐间 丙烯脱 水 丙烯脱 砷 精丙 烯总硫 丙烯含水 脱前砷含 量 脱后砷含 量 丙烯含量 甲烷+乙烷 +丙烷 乙炔含量 丙炔含量 C4+C5 烃 N2 H2 O2 CO CO2 羰基硫 (COS) 总硫 组成 总 硫3-9-9%(v) %(v) 10 (V) -6 10 (V) -6 10 (V) -6 10 (V) -6 10 (V) -6 10 (V) -6 10 (V) -6 10 (V) 10-6 -6SH/T 0230 SH/T 0230 Q/SHYS.S01.089 Q/SHYS.S01.089 Q/SHYS.S01.089 Q/SHYS.S01.090 Q/SHYS.S01.091 Q/SHYS.S01.092 Q/SHYS.S01.088 Q/SHYS.S01.0881 次/天 1 次/天 1 次/周 1 次/周 1 次/周 1 次/周 1 次/周 1 次/周 3 次/周 1 次/月 周三 周三 周三 周三 周三 周三 周一三 五 外委 周三丙烯出 装置mg/m3烷基 化原 料烷基化mg/m3≯1 烷烯比 1.0-1.25 实测19SH/T 0222 SH/T0230 SH/T02221 次/周 3 次/天 1 次/周 氮气脱水罐 再生溶剂 轻烃裂 料 车用液 化气 液化气 高压瓦 斯、三 催化丙烷O2 含量 氮气纯度 水分(露 点) 丙烷含量 C4 含量 C3 以上烷 烃含量 丙烷含量 C4 含量 C5 含量 组成10 %(v) ℃ %(v) %(v) %(v) %(v) %(v) %(v) %(v)-6≯50 ≮99.9 ≯-65 ≮72 ≯2.0 ≮80 ≮90 ≯2.0 ≯3.0 实测Q/SHYS.S01.092 再生时 Q/SHYS.S01.094 SH/T 0230 SH/T 0230 SH/T 0230 SH/T 0230 Q/SHYS.S01.014 3 次/天 3 次/天 3 次/天 1 次/天 1 次/月不凝 气7.自控仪表一览表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脱丙烷塔(T-3001)操作系统 控制系统 位号 作用 类型 TI-106 TI-101 PI-112 TI-113 TI-113A TI-113B TI-113C TI-114 TI-115 PI-116 TI-118 FQIC-101 FIC-102 LICA-113 PIC-111 FIC-113 LICA-111 FIC-112 LICA-118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单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单回路 串级控制 串级控制 分程控制 单回路 串级控制 串级控制 串级控制20名称开关备注进装置原料温度 塔-3001 进料温度 塔-3001 顶压力 塔-3001 底温度 塔-1 第 43 层塔盘温度 塔-1 第 54 层塔盘温度 塔-1 第 64 层塔盘温度 E-3002 冷后温度 塔-1 顶温度 V-3002 压力 E-3003 返塔温度 原料进装置累积控制 E-3003 蒸汽量控制 V-3003 液控 塔-3001 底压力控制 塔-1 回流控制 塔-1 底液 塔-1 底出料流量控制 V-3002 液控作为 FQIC-101 的 温度补偿反作用 反作用 正作用 反作用 正作用 正作用 反作用 反作用气开 气开气开作为塔的温度补偿 与 TIC-111A 串级 是副回路 与 FIC-201 串级是 主回路 信 号 分 段 作 为 PV-111A/B 的输入 与 FIC-112 串级, 是主回路 与 LICA-111 串级 是副回路 与 TIC-111B 串级,气开 气开 20 21塔-1 底温控 灵敏塔盘选择开关TIC-111 TY-111串级控制反作用是主回路 分 为 TIC-111 , TIC-111-1 有 1、2、3、方式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1新丙烷塔(T-4001)操作系统 控制系统 名 称 位号 作用 类型 T-4001 顶压力 PI-4112 单回路 T-4001 底温度 TI-4113 指示回路 第 43 层塔盘温度 TI-4113A 指示回路 T-4001 第 54 层塔盘温度 TI-4113B 指示回路 T-4001 第 64 层塔盘温度 TI-4113C 指示回路 E-4002 冷后温度 TI-4114 指示回路 T-4001 顶温度 TI-4115 指示回路 V-4002 压力 PI-4116 指示回路 E-4003 返塔温度 TI-4118 指示回路 反作 原料进装置流量控制 FIC-4101 单回路 用 原料进装置流量累计 FQI-4101 指示回路 反作 E-4003 蒸汽量控制 FIC-4102 串级控制 用 正作 V-4003 液控 LICA-4115 串级控制 用 反作 T-4001 底压力控制 PIC-4111 分程控制 用 正作 T-4001 回流控制 FIC-4113 单回路 用 正作 T-4001 底液控 LICA-4111 串级控制 用 反作 T-4001 底出料流量控制 FIC-4112 串级控制 用 反作 V-4002 液控 LICA-4118 串级控制 用 反作 T-4001 底温控 TIC-4111 串级控制 用 灵敏塔盘选择开关 TY1-4111开关备注气开 与 TIC-4111A 串 级是副回路 与 FIC-201 串级 是主回路信号分段作为 PV-4111A/B 的输入气开气开气开 气开与 FIC-4112 串 级,是主回路 与 LICA-4111 串 级是副回路 与 TIC-4111B 串 级,是主回路 分为 TIC-4111, TIC-4111-1有 1、2、3 种方式21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脱乙烷塔(T-3002)操作系统 控制系统 名 称 位号 作用 类型 塔-2 进料温 TI-201 指示回路 塔-2 第 49 层灵敏塔盘温度 TI-202A 指示回路 -2 第 55 层灵敏塔盘温度 TI-202B 指示回路 塔-2 第 61 层灵敏塔盘温度 TI-202C 指示回路 E-3005 返塔温度 TI-208 指示回路 塔-3001 釜温 TI-204 指示回路 塔-3002 顶压力指示 PI-202 指示回路 塔-3002 顶温度指示示 TI-20 指示回路 V-3004 压力 PI-208 指示回路 E-3004 冷后温度 TI-209 指示回路 反作 塔-2 进料量控制 FIC-201 串级控制 用 反作 塔-2 进料量控制 FIC-4201 串级控制 用 反作 塔-2 底温控制 TIC-202 串级控制 用 反作 E-3005 加热水量控制 FIC-204 串级控制 用 正作 塔-底液控 LICA-201 串级控制 用 反作 塔-2 底出料量控制 FIC-202 串级控制 用 塔-2 底压力控制 塔-2 顶回流量控制 V-3004 液控 灵敏塔盘选择开关 PIC-201 FIC-203 LICA-205 TY1-202 分程控制 串级控制 串级控制 反作 用 正作 用 正作 用开关备注气开 气开气开气开 气关 气关与 LICA-113 串 级,是副回路 与 LICA-4113 串 级,是副回路 与 TIC-204 串 级,是主回路 与 TIC-202 串级, 是副回路 与 FIC-202 串级 是主回路 与 LICA-201 串 级,是副回路 信号分段作为 PV-201A,pV-201 B 的输入 与 LICA-205 串 级,是副回路 与 FIC-203 串 级,是主回路 有 1、2、3 三种 方式22 脱异丁烷塔(T-3003)操作系统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名 称 位号 TI-301 TI-303 TI-304 TI-305 TI-306 TI-307 TI-308 TI-310 TI-311 TI-312 TIC-304 TY1-302 FIC-301 LICA-326 LICA-301 FIC-302 LICA-305 FIC-303 串级控制 串级控制 串级控制 串级控制 串级控制 串级控制 反作 用 正作 用 正作 用 反作 用 正作 用 正作 用 反作 用 气 开 气 开 控制系统 类型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主 指示回路 串级控制 作用 开 关 备 注A 段进料温度 B 段 E-3007 返塔温度 B 段釜温 B 段顶温 A 段异丁烯侧线轴出口温度 A 段釜温 A 段顶温 A 段 E-3006 返塔温度 B 段 29 层塔板温度 A 段 86 层塔板温度 B 段底温控 B 段底温控制方式开关 B 段 E-3007 蒸汽量控制 B 段 V-3008 液控 B 段塔底液控 B 段底出料量控制 A 段底液控 B 段进料控制反作 用气 开 气 关 气 关19A 段底温控TIC-307串级控制与 LICA-326 及 FIC-301 串级 , 是 主回路, 通过开关 选择串级副回路 有两种方式 与 TIC-304 串级 是副回路 与 TIC-304 串级 是副回路 与 FIC-301 串级 是主回路 与 LICA-301 串 级,是副回路 与 FIC-303 串级, 是主回路 A LICA-305 串级, 是副回路 与 TIC-304,LICA-30 7, 通 过 开 关 , TY1-309, 选 择 之 一串,是主回路 与 TIC-309, 通过 TY1-309 串 , 是副 回路20 21A 段底温控方式开关 A 段底 E-3006 蒸汽量TY1-309 FIC-30423串级控制反作 用气 开 22 23 24 序 号 25 26 27A 段底 V-3007 液控 B 段底压力指示 B 段底压控 名 称LICA-307 PI-308 PIC-309-1 位号 FIC303-1 PI-311 FIC-305串级控制 指示回路 单回路 控制系统 类型 单回路 指示回路 串级控制正作 用 反作 用 作用 反作 用气 开 气 关 开 关 气 开与 TIC-309, 通过 TY1-309 串级 , 是 副回路备注B 段单独进料 A 段顶压控 A 段回流量控制正作 用气 关28 29 30 31 32 33T-3003A 物料分析控制回流 异丁烯进 E-3011 前温度 冷 A-3001A~G 冷后温度AIC-301 TI-321 TI-324 FIC-321 FI-323-1串级控制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单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反作 用与 AIC-301 串,通 过 AIC-301 分析 异丁烯的含量来 控制回流 通过色谱分析异 丁烯侧线出口处 异丁烯含量控制 FIC-305反作 用气 开 具有温度补偿的 质量回流, 可显示 累积值。 具有温度补偿的 质量回流, 可显示 累积值。异丁烯出装置质量流量 丁烯-2 去汽油加氢质量流 量 异丁烯去胶厂质量流量 V-3006 压力控制 V-3006 液面控制 异丁烷出装置流量 异丁烷,丁烯-2 混合后去烷 基化 T-3003 进料质量流量 丁烯-2 去丙烷车间流量FQI-325 FQI-325- 1 FQI-326 PIC-324 LICA-32 FIC-323 FQI-3303 FQI-303_1 A FQI-40534 35 36 37 38 39 40 41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单回路 串级控制 串级控制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反作 用 正作 用 反作 用 气 关气 开与 FIC-323 串级, 是主回路. 与 LICA-323 串 级,是副回路.24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名称塔-4 进料温度 底温控制灵敏塔盘温度 塔-4 底 E-3009 返塔温度 塔-4 釜温 底温控制方式选择开关 塔-4 顶温度 塔-4 顶压力 24 层进料塔板温 A-3002 冷后温度 丁烯-2 出装置温度 塔-4 底温控制 E-3009 蒸汽量控制 V-3010 液控 塔-4 底压力控制 塔-4 底液控 塔底戊烷出料控制 塔-4 回流控制 V-3009 压控 V-3009 液控 丁烯-2 去烷基化流量脱丁烯-2(T-3004)塔操作系统 控制系统 位号 作用 类型 TI-415 指示回路 TI-402 TI-413 TI-404 TY1-401 TI-403 PI-402 TI-414 TI-406 TI-405 TIC-401 FIC-401 LICA-40 8 PIC-401 TIC-101 FIC-402 FIC-403 PIC-409 LICA-40 5 FIC-404 指示回路 单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串级控制 串级控制 串级控制 单回路 串级控制 串级控制 单回路 单回路 单回路 单回路25开 关备注作为 FQIC-101 的温度 补偿反作 用 反作 用 正作 用 反作 用 正作 用 反作 用 正作 用 反作 用 正作 用 反作 用 气 开 气 开 气 关 气 关 气 开 气 关 气 关 气 开 气 开与 FIC-401 及 LICA-408 通过 TY1-401 串,是主 回路 与 TIC-401 通过 TY1-401 串,是副回路 TIC-401 通过 TY1-401 串是副回路与 FIC-402 串,是主回 路 与 LICA-401 串,是副回 路 21 22丁烯-2 去氧化脱氢流量 塔底戊烷出装置流量FQI-405 FQI-406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孔板 质量流量计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丙烯精馏塔(T-3005 )操作系统 控制系统 名 称 位号 作用 类型 三催化来水温度指示 TI-503 指示回路 二催化来水温度指示 TI-4503 指示回路 三催化来水温控方案 1 TIC-501 单回路 反作用 三催化来水温控方案 2 TIC-501-1 单回路 反作用 V-3016 液控 LICA-503 单回路 反作用 软化水去二、三催化流量 FQI-501 指示回路 T-3005 E-3013 返塔温度 TI-520 指示回路 T-3005 底液控 LICA-501 单回路 正作用 T-3005 顶压力 PI-503 指示回路 T-3005 顶温度 TI-510 指示回路 采样处塔板温度 TI-519 指示回路 T-3005 底压控 T-3005 顶与底压差指示 T-3005 底温度指示 T-3005 底出料控制 塔底控制组份含量分析 碳三去化一温度 碳三去化一质量流量 碳三去罐区流量指示 T-3005 顶回流量控制 去精制罐 V-3101A 流量控制 V-3015 液面控制 V-3015 压力指示 E-3012 冷后温度 V-3015 不凝燃料气温度 碳三不合格线去罐区流量 E-3012 冷凝水进口压力 指示报警 PIC-501 PDI-502 TI-509 FIC-503 AIC-501 TI-502 FQI-505 FQI-507 FIC-502 FIC-504 LICA-504 PI-521 TI-521 TI-515 FQI-506 PIA-903 指示回路 串级控制 串级控制 指示回路 分程控制 反作用 反作用 反作用 反作用 正作用开关备注气开 气开 气开气关气关输出分段给 PV-501A,PV-501B 它指示 PIC-501 与 PI-503 之差 与 AIC-501 串级是 副回路 与 FIC-503 串级是 主回路.分析塔底 丙烷含量 质量流量计气开 气开指示回路 单回路 串级控制 串级控制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26正作用 反作用 正作用气关 气开 与 FIC-504 串级, 是主回路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序 号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V-3101A 底温 V-3101B 底温 V-3101C 底温 丙烯脱硫后压力 丙烯脱硫后流量 丙烯脱硫后温度 V-3102A 上段温 V-3102A 下段温度 名 称TI-531 TI-534 TI-537 PI-534 FI-541 TI-540 TI-543 TI-541 位号 TI-547 TI-545 TI-551 TI-549 PI-538 TI-553 FI-562 TI-561 TI-564 TI-567 PI-563 FQI-561 PI-565 FQI-563 FIC-562 TI-573 E-3102 PIA-569 THA-570 THA-572 PICA-57V-3102B 下段温度 V-3102B 上段温度 V-3102C 上段温度 V-3102C 下段温度 丙烯脱硫脱水后压力 丙烯脱硫脱水后温度 丙烯脱硫脱水后流量 V-3103A 底温 V-3101B 底温 精丙烯去化二温度指示 精丙烯去化二压力指示 精丙烯去化二质量流量 界区来氮气压力 界区来氮气流量 E-3101 氮气预热器氮气 进量控制 氮气预热后温度 E-3101 蒸汽温度 氮气加热器进口压力报警 E-3102 氮气加热器进口 温度报警 E-3102 氮气加热器出口 温度报警 精制罐吹扫氮气放火炬 压力报警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控制系统 类型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单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单回路作用开关备注反作用气开反作用气关丙烯脱气塔(T-3006 )操作系统序号 1 2 3 4 5 6 名称 热水自 E-3104 T-3006 回流 尾气流量 T-3006 塔釜液位 V-3105 液位 T-3006 塔顶压力 位号 FIC-601 FIC-603 FIC-605 LICA-601 LICA-603 PICA-602 控制系统类型 单回路 串级控制 单回路 单回路 串级控制 单回路27作用开关备注 7 8 9 10 11V-3105 压力 E-3106 物料入口温度 E-3106 物料出口温度 T-3006 塔釜温度 T-3006 塔顶温度PI-603 TIA-601 TICA-601 TI-604 TIA-606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单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名称新丙烯精馏塔(T-4005 )操作系统 控制系统 位号 作用 开关 类型 FQI-4505 TI-4520 LICA-4501 LICA-4511 PI-4503 TI-4510 TI-4519 PIC-4501 PDI-4502 TI-4509 FIC-4503 指示回路 串级控制 单回路 串级控制 串级控制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串级回路 单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分程控制 反作用 反作用 反作用 反作用 正作用 反作用 正作用 气开 气开 气关 气开 气关 反作用 气关 气关 反作用 气开备注热水去二催化流量 T-4005 E-4013 返塔 温度 T-4005A 底液控 T-4005B 底液控 T-4005 顶压力 T-4005 顶温度 采样处塔板温度 T-4005 底压控 T-4005 顶与底压差 指示 T-4005 底温度指示 T-4005 底出料控制 去精制罐 V-3101A 流 量控制 V-4015 液面控制 V-4015 压力指示 E-4012 冷后温度 E-4012 冷凝水进口 压力指示报警与 FIC-4501 串级是 主回路.输 出 分 段 给 PV-4501A,PV-4501B 它指示 PIC-4501 与 PI-4503 之差T-3005 顶回流量控制 FIC-4502 FIC-4504 LICA-4504 PI-4521 TI-4521 PIA-4903与 FIC-4504 串级,是 主回路28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8. DCS名 称 界区来循环水温度 界区来循环水温度 界区来循环水压力报警 界区来循环水压力报警 界区来循环水流量指示 界区来循环水流量指示 出界区循环水温度指示 V-3013 液控 界区来软化水流量 界区来蒸汽温度报警 界区来蒸汽压力报警 界区来蒸汽流量指示 P-3010 出口减温减压器 软化水温度 P-3010 出口减温减压器 软化水压力 P-3010 出口减温减压器 软化水流量 进装置蒸汽总管压力控 制报警 进装置蒸汽总管温度控 制报警 V-3014 液控 V-3014 压控 凝结水出装置总流量指 示 热水加热温度 E-3018 出口 脱硫醇用软化水流量公用工程系统 位号 控制系统类型 TI-901 指示回路 TI-4901 指示回路 PIA-901 指示回路 PIA-4901 指示回路 FQI-901 指示回路 FQI-4901 指示回路 TI-903 指示回路 LIC-913 单回路 FQI-902B 指示回路 TIA-911 指示回路 PIA-911 指示回路 FQI-911 指示回路 TI-917 PI-919 FQI-917 PICA-913 TICA-915 LICA-911 PIC-915 FQI-918 TIC-501 TIC-501-1 FQI-902C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指示回路 单回路 单回路 单回路 控制回路 指示回路 单回路 单回路 指示回路作用开关备注反作用气关反作用 正作用 反作用气开 气开 气关气开 气开8.1 操作系统: 北京燕化公司炼油厂扩能改造后,采用了 DCS 控制系统。系统的主要软硬件为福克斯波 罗(FOXPORO)公司的产品,为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开放式工业控制系统之一。DCS 系统的组态29 工作由福克斯波罗(FOXPORO)公司、燕化公司炼油厂共同完成。 福克斯波罗公司提供的这套 DCS 系统称为 I/A`s 系统。该系统的通讯网络结构见图一。宽带节点以太网接口载 波 带 节点站站应用 处理机工 厂 信 息 网服务器 PC PC站节点现场组件 现场组件 现场组件控制 处理机 现 场 总 线信息网 络接口开放信息 服务器该系统采用的控制处理机为 ZCP270、应用操作处理机为 P92、操作处理机为 P92、操作 系统为 Microsoft 公司 XP 系统。 在中央控制室中,共设置了 3 个操作站,每个操作站上配置有一个 LCD 显示器、一个标 准 PC 键盘和一个鼠标。 8.2 操作站画面的结构 8.2.1 显示画面的分布 操作站的显示画面分为五个区,见下图: 标题栏 菜单栏 工具栏 画面显示区8.4.1 系统功能区 系统功能区是一长条形,最左边有一个小三角图示,操作人员禁止操作此图示。在系统 状态栏 功能区的中部是操作站的名字。30 8.2.2 标题栏 显示操作站名称、操作环境名称等信息。 8.2.3 菜单栏 显示各操作菜单 8.2.4 工具栏 显示 System 系统报警和 Process 过程报警的状态、系统日期、系统时间等信息。 当有过程报警发生时,Process 状态变红并闪烁,当确认后就不再闪烁。如果报警消失, 菜单会恢复绿色。点这个菜单会进入当前报警画面(CURRENT ALARMS) 。从当前报警可进入 历史报警(ALARM HISTORY) 。 8.2.5 画面显示区 显示流程图画面、趋势画面等内容。 8.2.6 状态栏 显示文件路径、环境名称、历史库名称、OVERLAY 名称等内容。 8.3 流程图画面及操作 8.3.1流程图的调用 流程图的调用有三种方法。 8.3.1.1 菜单调用 从菜单栏中点 Disp,下拉出流程图目录,再点击相应的图号。 8.3.1.2 关系调用 在每幅流程图上都有若干标有设备号的白色方块(软键) ,点击该块可将画面切换至该 设备所在的流程图画面。 8.3.1.3 目录调用 可点各流程图名称进入流程图目录画面,从该画面上可进入每个流程图。 8.3.2 流程图的功能 流程图为正常操作时最常用的画面。在流程图上除了表示出了具体的工艺流程外,还表 示出了该工艺流程范围内各仪表的测量值、控制回路的工作状态、各仪表的报警状态及转动 设备的运行状态;在流程图上,通过点击控制回路框可调出相应的控制回路的控制面板,也 可点击相应的软键调出相关的流程图和趋势图。 8.3.3 流程图上仪表的表示方法 8.3.3.1 显示仪表 在流程图上只作显示,不用于控制的仪表表示如下: TI-101 仪表位号 30.5 测量值 ━━━┷━━━ 8.3.3.2 控制回路 控制回路在流程图上与其它类型表的明显区别在于它有一个深灰色方框,如下图所示: 仪表位号31LIC-113 A 62.5 测量值 现场控制阀的开度 控制回路的手动(M) 、自动(A)和串级(R)状态显示 8.3.3.4 动态显示 液位在图上有动态显示,它的色柱高低与测量数相对应。 8.3.4 仪表操作方法 8.3.4.1 操作面板的结构 在流程图上只有带方框的仪表可以操作。这些仪表有 PID 模块、手操模块和开关模块。 在流程图上,将游标移动到想操作的仪表方框内,该仪表的方框将变色。这时轻点球标的左 键(或右键) ,就会弹出该仪表的操作面板。该面板可分为左右两部分。左部分是系统标准 面板,右部分是操作键。 8.3.4.1.1 系统标准面板1. 2. 3. 4. 5. 6. 7.测量值高报警值标记(MEASHL) 测量值低报警值标记(MEASLL) 测量值指示棒(MEAS)深兰色棒 远方设定值标记(RSP) 设定值指示棒(SPT) 紫色棒 输出值指示棒(OUT) 白色棒 模块输出状态, 用以下字符表示: A - Auto 自动 M - Manual 手动 U - Undefined 未定义 白的背景色表示 A/M 超驰。 8. 设定点状态: L - Local 本地设定 R - Remote 远方设定 白背景色表示 R/L 超驰 9. 扩充的输出状态: T - TRACK 输出跟踪 H - HOLD 输出保持32 10. 失效保护状态 PID 和 PIDX 功能块 F - Failsabe 失效保护整定失效保护状态仅在 PIDE和PIDXE 功能块的面板上出现 M - 人工整定 S - 自整定 P - 预整定 11. 测量值高高报警值标记(MEASHL) 12. 测量值低低报警值标记(MEASLL) 8.3.4.1.2 操作键 下降键,每点击一次,所选择的值下降量程的1%。? ? ? ?快降键,每点击一次,所选择的值下降量程的5%。△上升键,每点击一次,所选择的值上升量程的1%。 快升键,每点击一次,所选择的值上升量程的5%。ACK 报警确认键,用来确认报警。 A/M 自/手动切换键,每点击一次就在 A(自动)和 M(手动)之间切换一次。 R/L 内/外给定切换键,每点击一次就在 L(内给定)和 R(外给定)之间切换一次。 DETAL 进入点细目键,点后进入所选点的细目。 数据键入区,点这个区后会变为蓝色,变色后可以输入数据。 EXIT 关闭面板键,点后关闭该操作面板。 8.3.4.2 PID 回路的操作方法 8.3.4.2.1 自动/手动切换 在弹出 PID 操作面板后,先在模块面板表头上点一下,将左右两部分联起来,然后点 A/M 键,可以切换模块的自动、手动状态。如左边标准板上任何一个参数被选中, (外框变 黄色)就可以用 A/M 键切换手/自动状态,而不需要再去点标准表头。 8.3.4.2.2 内/外给定切换 在弹出 PID 操作面板后,先在模块面板表头上点一下,将左右两部分联起来,然后点 R/L 键,可以切换模块的内给定、外给定。如左边标准板上任何一个参数被选中, (外框变 黄色)就可以用 R/L 键切换内/外给定状态,而不需要再去点标准表头。 注意:R/L 键只有在串级回路的副回路中才使用,单回路中只能将其放置于 L(内给定) 位置上。在控制组中,单回路有可能被误改为 R(外给定)状态,这一点应特别注意,以免 误操作。 8.3.4.2.3 改变给定值 PID 模块在自动、内给定状态下可以改变给定值。先用球标点 SP 块区,选中后该区全 变黄框,然后用上升、下降键就可以改变给定值;或点 SP 块区后,再点数字键入区,点中 后数字输入区变蓝色,这时可以用键盘输入数值,用回车键(ENTER)确认数值。如数字输 错不要按回车,可以用球标再点一下数字输入区,然后重新输数。33 8.3.4.2.4 手动控制阀位 PID 模块在手动状态下可以改变控制阀的阀位。先用球标点 OUT 区,选中该区后它的框 会变黄,然后用上升、下降键就可以改变它或像改变给定值一样直接输入数值。单回路的输 出范围一般是0-100%。 8.3.4.2.5 改 PID 参数 改 PID 参数在面板上不能完成,需要到该模块的细目中区完成。点 DETAIL 键进入该模 块细目。 在点的细目里,许多参数都可以改动,这些参数有些是相当重要的,所以操作员未经车 间同意不得改动其它参数,以免影响正常生产。 8.3.4.3 串级回路的操作方法 8.3.4.3.1 一般串级回路 串级回路有三个控制模块:单主调节器、主调节器、副调节器。串级回路有两种方式: 串级方式和主回路直接控制方式(单参数控制) 。 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串级方式,即主回路的输出是副回路的给定。在这种方式下,使用 主调节器和副调节器。在这种方式中,副回路必须是自动、外给定方式。当副回路状态正确 时,流程图上副回路状态出现“R” 。 改串级步骤: ①副回路手动内给定, 状态显示为 M, 给出合适的内给定值, 调输出 (即调控制阀开度) , 当测量与给定相同并稳定后,将模块切为自动,状态显示变为 A。 ②如有必要,整定副回路的 PID 参数,使副回路控制较为稳定。 ③将主回路置于手动内给定, (主回路必须始终处于内给定方式) , 将 OUT 值设为副回路 的内给定值,将副回路切为外给定方式。 ④将主回路的内给定值置为与主回路的测量一致。 ⑤将主回路置于自动。 ⑥如有必要,整定主回路的 PID 参数,使主回路控制较为稳定。 8.3.4.3.2 选择串级回路 一个主回路可以带两个以上副回路的串级回路,我们称为选择串级回路。顾名思义,主 回路可选择副回路中的一个回路作为串级回路使用。主调和副调之间有一个选择开关。其位 置表示了目前所选择的副回路。 开关的切换方法如下:用游标轻点开关,选中后将弹出一个开关面板。先用光标点开关 区, (左中部) ,然后用球标选择相应的副回路名,达到选择副回路的目的。选择了哪个副回 路同时也可以从流程图的开关位置看到。 副回路的 R/L 由程控,操作员不能改变。 8.3.4.3.2 手操器 手操器的操作方法: 用球标点手操器的外框, 弹出操作面板。 点面板中的测量 (MEAS, A 状态下) 或输出 (OUT, M 状态下)后,就可以用增加、减少键来改变数值,或直接输入数值。手操器在其它一些地 方也有使用,操作方法一样。34 8.4 趋势与趋势组 8.4.1 趋势图 趋势图记录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一般用来记录实际的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值。每 幅趋势图最多可以有四块小的趋势板,每块趋势板最多可以有四条数据曲线。 8.4.2 趋势操作 趋势板最左上角是当前数据的时间。趋势板上有四行数据,每行从左至右分别是数值、 单位、位号。每行数据在下面的记录曲线与它的数字颜色相同。 R、H 分别表示是当前数据还是历史数据,用球标点它可以相互转换。 R 从右至左显示当前数据,即最新的数据在最右边。H 模式中,如果这个数据没有记录, 则显示*****。 可以用 拉这个曲线。想知道曲线上某个数值是什么时 间的,可以用球标在它正下方的白条区上点一下,将在屏幕的左上角显示其时间。 在看当前曲线(即 R 状态时) ,系统隐台是不能看时间的,但在与 R 相对应的位置,即 上部隐含了一个“P” ,用球标打开它后,就能像历史那样看数据的时间。一个趋势板上有四 条资料,刚打开趋势图时,显示的数据是组态时预先做好的,操作员可以改变这种状态,修 改完毕后用 EXIT 或 CANCEL 键退出。 8.4.3 趋势组的调用 趋势组的调用有三种方法。 8.4.3.1 菜单调用 从菜单栏中点 Disp-2,下拉出趋势组目录,再点击相应的图号。 8.4.3.2 关系调用 在每幅流程图上都有若干标有趋势组号的棕色圆块(软键) ,点击该块可将调出相应的 趋势组。按趋势图下方的八角键可返回原来的流程图画面。 8.4.3.3 目录调用 Pagexxx-Pagexxx 画面为气体分馏装置的趋势组目录画面,从该画面上可寻找所要趋势 数据的位号, 然后按左边其所在的趋势组号就进入该趋势组。 如本目录上没有该数据的位号, 可通过标题两侧的翻页键前后翻页寻找。 8.5 控制组画面操作 8.5.1 控制组的概念 在一个生产过程中,常常有几个相互关联的仪表,为了便于观察和操作,我们将它们放 在一个画面上, 形成一个控制组。 每个控制组最多可有八个面板, 这些面板可以是标准面板, 也可以是趋势图等。 8.5.2 控制组的调用 控制组的调用有四种方法。 8.5.2.1 键盘调用 直接按键盘上标有想调用控制组的名字的键即可。 8.5.2.2 菜单调用 从菜单栏中点 Disp-2,下拉出控制组目录,再点击相应的图号。35 8.5.2.3 关系调用 在流程图上打开的控制回路的操作面板中,有一个软按键,点击该键后可进入该仪表所 在的控制组的组画面。 8.5.2.4 目录调用 Pagexxxx-Pagexxxx 画面为气体分馏装置的控制组目录画面,从该画面上可寻找所要控 制回路的位号,然后按左边其所在的控制组号就进入该控制组。如本目录上没有该控制回路 的位号,可通过标题两侧的翻页键前后翻页寻找。 8.5.3 控制组的操作方法 在画面的最下面一排是操作键,这些的键的功能与前面介绍的相同。 在操作某块表时,先用球标点一下想要操作的模块的参数,再使用最下面一排功能键进 行操作。 8.6 报警画面操作及历史信息 8.6.1 报警分类 报警分为系统报警和过程报警两类。 系统报警指 DCS 硬件故障而发出的报警;过程报警指的是生产中的报警。过程报警可分 为高报和低报。 8.6.2 报警指示 系统报警发生后,将使菜单 SYS 变红并闪烁,以提示需要维护。 过程报警发生后,将以声、光形式提示操作员,具体送到下列各处: 8.6.2.1 Alarm 菜单 8.6.2.2 流程图 8.6.2.3 蜂鸣器(较为重要的报警) 8.6.2.4 打印机 8.6.3 报警确认 可以在报警记录和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体量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