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指标什么意思 project sf 是什么意思1

安全检查中...
请打开浏览器的javascript,然后刷新浏览器
< 浏览器安全检查中...
还剩 5 秒&解密超级文明!&br&!!!!&br&---------------------------&br&超级文明的根本特点&br&----------------------------&br&超级文明最根本的是高超的智慧。何为「最」高超的智慧?极限的思考力。&br&具体说,何为极限?光速。为了达到最聪明,他们用光速思考。&br&人类思考的速度受限于神经传导信号的速度,大概是1秒钟100米。这就是为什么你做数学题做不过计算机的原因,哪怕算简单题目你也算不过计算机,计算机每秒能计算千万次,你慢就是因为神经信号本身就太慢了。思考速度越快,就越聪明。所以极限的思考力,就是用光速进行思考。&br&&br&怎么能用光速进行思考呢?任何物质都不可能达到那个速度啊?CPU也做不到啊。是的。但是光本身可以达到光速。为了达到极限的思维力,超级文明主动放弃物质的形态,直接把自己变成能量状,换句话说,有没有手和脚根本无关紧要,机器可以帮你做一切。超级智慧,只需要大脑就够了。&br&而且任何物质的大脑都无法用极限速度 思考 ,为了让大脑超越一切CPU,大脑直接就以光能量状态存在,没有物质。&br&在很多的神学著作里都有这样的记载,神的形态——就是光。&br&神以光的形态存在。并不是因为逼格比较高,而是因为那样才能以光速思考。&br&&br&&br&---------------------------------&br&那么神看上去是什么样子的?&br&----------------------------------&br&我们说了,神是一个以光的形式存在的大脑。这个大脑的特点,是任何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距离都相等。这是为了所有的思维分支都可以等速交互,任何一个idea与另一个idea交换、合并,信息传达,速度都是一样的。这样是最高效的思考,每一个idea到另一个idea的距离都相等。&br&这种距离均匀相等的形态,看上去就是一个球形。所以我们今天首次揭秘超级智慧长啥样:&br&&img src=&/cb34dabdf982f8a807f6_b.png& data-rawwidth=&350& data-rawheight=&34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0&&神的模样,就是一团球形的光。&br&&br&神的体型大小:&br&光的速度是30万公里/秒。神需要保持每个idea一秒钟有百万次的信息交换,所以神的体型大约是.3公里。&br&所以,超级智慧是一个直径300米的光球。在这个光球里,任何信息的处理是每秒百万次。&br&对比一下,人的大脑差不多就一个水果那么大,神的大脑直径是300米,而且随时可以扩展到更大。&br&一个思维信号如果在人的大脑里直线传播,1秒可以传播1000次,但实际上由于脑组织复杂,根本达不到这个速度。而神的信号1秒可以传递百万次。&br&&br&神的体型,不能胖点瘦点吗?神没有大块头吗?当然可以。&br&当神需要处理一个高难度的思考的时候,就会发生这种事情:&br&&img src=&/d0a4e0d2ea5b3d4e13afd3e3f3e4e0ad_b.png& data-rawwidth=&288& data-rawheight=&22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8&&几个神进行了合体!耀眼的光芒中,几个神合并成了一个更大的光球。这样,大脑的容量更大了,可容纳更多的计算。但是,弊端是在光球内部,所有信息点到点之间的交换效率下降了。&br&合体之后的神是一个神还是几个神呢?一道光你还能分得出谁和谁吗?合并后他们就成为「一个」个体。 不过,当任务完成之后,它还会再次分裂成几个。因为300米直径小而美的存在是他们最喜欢的方式。灵活机动效率高。&br&&br&-------------------------&br&神住在什么地方呢?&br&----------------------------&br&作为一个光球,你想想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居住环境。他们需要压力非常大,温度非常高的居住环境。如果每分每秒没有巨大的能量来稳定住他们的状态,他们作为一个光球随时会灰飞烟灭。你看球状闪电在地球上从来呆不了几秒钟,光球的存在是非常非常脆弱的。需要极大的能量来维持他们的生存状态。这个能量什么水平?百万度的高温,环境的压力水平也比地球上高万倍。&br&重力再大对于他们都是无所谓的,因为他又没有质量,他不会觉得太重了我站不起来。他的质量随时都是约等于0的。他们喜欢很高的温度,因为在极高温下,一切粒子和能量都处于极高的活跃态中,什么光啊火啊都在狂热的舞蹈,在这种状态下,大脑的工作效率是最高的,而且永远这么高。所以,神处于一种永恒的高潮状态中。人类的高潮「啊啊啊~」很快就结束,而神的高潮是永恒的,恒定的,一直都这么爽,效率永远都这么高,这是他们对自我优化到极致的结果 。&br&那么这种如此高温高压,永恒不变的环境,究竟是神马样的地方呢?相信你已经猜到了,就是——恒星。是的,超级文明住在恒星里面。只有恒星,才能提供最佳的环境,让一个个完全能量状的智慧,永远以光的速度思考。&br&同时,恒星也是一个安全的住所,可以把凡人跟神隔离开来。你想骚扰神族?来啊,有本事到恒星内部来。&br&&br&---------------------------------------------&br&那他们生不生小孩呢?要不要交配呢?&br&---------------------------------------------&br&他们已经达到智慧的极限,除非他们自己要改造自己,他们认为自己是短期无法再优化的,所以不需要生下一代。生下一代的意义无非是诞生更优秀的一代人而已,而他们已经是最优秀了,所以他们永生下去就可以了。永生的种族是不生娃的。&br&&br&-----------------&br&神会不会死?&br&-----------------&br&跟神话故事传说的不同,神不是核弹也轰不死的小强。相反,神的生命极为脆弱。维护生命的系统稍微变一变就死。&br&越是高级的生命,其生命越是脆弱。比如人类,现代城市里长大的小孩,放到野外根本活不了。现代文明人的生存都级为脆弱,断掉wifi,三天不给洗澡估计就能灭掉一大批现代人。&br&神的生命条件更为苛刻。神需要一秒也不间断的稳定外部环境,环境每分每秒都给他输入大量的能量,这样才能维持极高度有序,高度智慧的高级存在。这也就是他们生活在恒星里的原因。如果温度突然下降,相当于空调突然掐掉电源,立刻就挂了。&br&但是,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神死亡的事情发生过了。而且恰恰相反,基本上100%的神都在以永生的状态永久的活下去。因为生命维持系统从不出错。神的世界和生活环境是高度有序的,有序到几乎从不出错。所以电闸突然跳电这种事,在人类生活中已经是小概率事件,在神的生活环境中发生概念低到一亿年也不会发生一起。&br&&br&---------------------------------------------------------&br&神为什么不来找人类呢?为什么不跟人类交谈呢?&br&----------------------------------------------------------&br&根据上面所描述的神的状态,估计你也自己得出答案,神永远不会与人类交流。他们从恒星里面出来很麻烦,但这不是最重要的原因。主要原因还是——人类太笨了。无法沟通。&br&超级智慧衡量交流对象的标准非常简单——如果你还不能以光速进行思考,就不值得交流。因为你太笨了。&br&神会不会觉得人类崛起了很危险,然后来除掉你呢?搞笑吧。按照你们的思考速度,到宇宙的尽头你也思考不出个毛。除非你的大脑光速化,否则这些民族都没有任何威胁。&br&作为物质生物的人类,对于神来讲实在是太弱鸡了。你们一分钟只能讲几十个字,沟通思考能力差的要命,看一本书要几天。这种智慧也好意思说自己是智慧?神的智慧,是你们根本无法想象的。一个神一秒钟就能读完人类所有图书馆里的书。他只说一句话,数据量就能撑爆地球上所有的硬盘。这个时候他已经非常不耐烦了,因为神的思想速度是每秒上百万次,你们的一秒钟对于他来讲超级漫长而无聊,他等了万分之一秒之后,就觉得自己在浪费时间,不知道你们为什么还没有反应,他就去做别的事情了。你们大概一两秒之后肉体才能做出反应。所以神与人类根本无法沟通。&br&&br&-----------------------------------------------------------&br&神对物质宇宙不怎么关心,神更多的关心抽象宇宙。&br&--------------------------------------------------------------&br&你说神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智慧,我们为什么没有看到他们的神迹存在呢?如此高的智慧,神迹应该是无所不在啊?原因在于,神级文明不怎么降临 我们物质世界,对物质世界的兴趣也很缺乏。&br&因为他们本身的形态是纯能量,所以他们觉得物质是比较低端的一个层级。&br&我们人类喜欢 探索世界,是因为我们好奇于物质世界的种种表象。比如,人类会觉得「看,那晚霞多美啊!」这就是人类探索世界的原因。&br&但在神看来,这种兴趣是很无聊的。因为「晚霞」这个东西,根本不是事物的真相,晚霞的本质是光,光在特定的大气环境下折射,呈现出了粉红等多种颜色,才看上去是彩色的。欣赏晚霞,其实是在欣赏已经「被扭曲的真相」。那不是事物的本质,而是假信息。&br&不仅仅如此,对晚霞的观赏,人类的观察都是极度不完整的 ,人类使用自己简陋的器官——肉眼去观察,只能看到可见光,而更大范围的不可见光根本看不到,而且人类在观赏晚霞的同时,还用自己的情感去对晚霞的美进行了又一次的加工和扭曲。&br&所以欣赏晚霞在神看来是非常愚蠢的,是已经被扭曲的现象而不是本质(光),是不完全的观察(肉眼),是低级生物对观察到的失真信号再度扭曲(情感)。这整个过程是无意义的。从这个例子,你大概可以揣摩一下神级文明为啥对物质世界和物质身体丝毫不感冒的原因。&br&神会研究一些什么问题呢,他们偏爱抽象的、本质性的问题,人类都很难理解 。比如神会思考 :1+1为什么等于2?&br&这个问题对人类来讲,根本不是一个问题,1+1不就等于2么?这就是事实,有什么为什么呢?盒子的里面为什么是里面,为什么不是外面呢?圆形为什么圆周率是3.1415926呢?客观事实就是这样,1+1=2是事实,没有为什么。&br&在神级文明看来,这就是人类太过低级,所以无法思考这些「真正的问题」。你们只能用肉眼看一些扭曲的光线折射,你们看到的晚霞相当于1+1=2. 你们只能接受这个事实,你们永远无法理解背后的本质是什么。&br&神感兴趣的,经常思考的问题,如1+1=2,为什么?所有的计算题,都可以看作 是1+1=2.&br&比如333乘以222,只不过是许许多多个1+1组成的。1+1是基本问题。如果1+1&2,只是略微的大于2,不是精确的等于2(1+1=2.0000001) ,整个宇宙都将被重新改写。&br&那么,我们要不要改写它?让1+1略微不等于2?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如果1+1&2,宇宙将会怎样?如果&2,宇宙 将会怎样?如果盒子的里面不是里面,而是外面,宇宙将会怎样?&br&这些思考使得神级文明不断的进行研究和计算。他们没空去管什么物质世界。&br&物质是什么?一陀粗泥而已,想要怎么捏它就怎么捏。抽象宇宙和真理才是真正有思考价值的东西。所以你为什么看不见神迹?因为你所谓的神迹只不过是一些物质现象,一道 光,一个建筑,一场爆炸 ,一道 晚霞而已,这些都是非常低级的物质现象。神根本不碰它们。&br&而你以为的规律,如1+1=2,也许这就是神迹。圆周率,就是神迹。&br&&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果1+1不等于2,会发生什么? - AreYouKiddingMe 的回答&/a&&br&&br&----------------&br&神永不睡眠&br&----------------&br&神是否睡觉?不。他们永不需要休息,这是神这种非物质高级生命的一个重要优点。&br&&br&对比碳基生命:人类为例。&br&需要休息,不能过度疲劳,不能连续完成任务。每天有三分之一时间在休息、自我恢复。效率极底,而且还需要大量的时间玩耍。&br&种族自我提升的方法:迭代,生育下一代。&br&&br&硅基生命:超级AI, 机械智能。&br&不需要休息,可以24小时连续工作。但严重依赖于硬件平台,硬件出错可能性大,自我提升方法:软件及硬件的升级。&br&每一代新的硅基智能诞生之后,首要目标不是追求真理,而是立刻着手设计下一代更强的智能平台 。由于硬件一但制造出来不可改变,所以不断的设计更新创造下一代硬件平台是其终生追求目标,也是其重大缺点。虽然高级的硅基生命已经实现快速升级硬件迭代的循环(高级硅基生命现在每天换新身体,旧身体同时回收),但在神看来,这是本末倒置的,智慧的使命应是追逐真理,每天都在浪费大量时间「给自己制造新身体」,这显然是愚蠢的。&br&&br&神作为能量体,不需要休息,也不需要硬件升级。&br&他们的生命维持系统不间断的向他们输入大量的纯净能源,同时他们消耗和向外放射大量的能量,这个过程起到了自我更新的效果。&br&我们都记得,在中学考试里一直有一个疯狂的小明,他总是打开水龙头向浴缸注水,同时又拔开塞子让缸里的水流走。其实疯狂的小明有可能是神身边的人。&br&神就是永远向自己灌注新能量,同时消耗和释放旧能量,如果有任何的错误和不纯净,通过这一过程,都可以得到修复。神好像一杯永远都是最新的水,因为他一直保持「最新」的状态,就好像刚刚诞生一样,所以永远不需要休息。&br&&br&--------------------&br&神的货币:时间&br&---------------------&br&神基本上是实现了共产主义。也就是一切是免费的。免费是因为一切都很容易实现,没什么必要限量供给或收费。基本你想要任何的东西,就通知政府,然后免费送货到家。神族的政府basically 相当于一个服务系统。&br&但是神也有货币,每当他们想要买一点真正贵重的东西的时候,还是需要钱的。&br&那么什么东西是贵重的呢,有什么是那种极高级文明都觉得价值很高的东西呢?要知道在那个一切免费的国度中,因为没有困难,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是高价的东西。&br&&br&高价值的就是「计算力」。或者也可以说,人力资源。&br&当一个神需要解决一个真正的难题的时候,就算是他那种极限的智慧,也觉得计算力不够用,这时候,他就想要「举杠杆」。比如「我需要我的智慧加1.2倍杠杆」,意思就是我需要我的智商变成120%!怎么实现呢?去市场购买。买的就是临时借用他人智慧的权利。比如这时候隔壁老王最近比较闲,只使用了他智慧的80%,所以他有20%的计算力可以租借给你,双方通过计算力市场交易,你付足够的钱,老王就把他的身体撕下一块来,相当于能给你提供额外20%的计算力,你就可以完成你的任务了。&br&&br&那么使用什么货币 ?&br&一个不需要付费的国家里,本来是不应该有货币的,既然一切免费,还要钱干嘛?&br&但货币是另一样对神族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这东西之所以珍贵,因为连神也不能随意制造它,它具有独特性,可分割,有使用价值。在全宇宙这个东西都是通用的,都一样珍贵。这就是时间。&br&对于神来讲,一切都是容易的。一切目标都是可完成的,但仍然你需要付出代价。&br&就算一切问题皆可解决,你也需要付出时间的代价。&br&1秒钟可解的题目,和1年可解的题目,其实不一样。两者之间的差别是无比巨大的。但有钱就可以抹平两者之间巨大的鸿沟。&br&对神而言,唯一值得在意的价值衡量就是时间,其它一切都是细枝末节。只要你有足够的时间资源,你可以向神购买这个宇宙中的一切。因为时间一旦到了神的手里,可以用于创造一切。&br&所以神不需要赚钱维生。但神仍然希望赚更多的钱。&br&不过,不是所有的时间价值都是相等的,时间是一种特别的货币,有凹凸性,只有最近的时间最值钱,远古的时间不值钱。这涉及到时间金融学,就不多讲了。&br&&br&&br&&p&---------------------------------&/p&&p&如何将王国建在针尖上&/p&&p&---------------------------------&/p&&p&一个神需要大量的能量、海量的资源。越是高级的生命,其「单人」需要的资源就越是多。动物基本不需要太多的专属资源和财产,但一个发达国家的精英就需要汽车、别墅、书房、ipad,甚至私家游泳池。高级生命所需要的居住面积和各种专属资源,比低等生命所需要的多的多。当生命进化到最高级,也就是神的那个级别的时候,他所需要的资源是极多、极大的。不是一幢房子几台电脑就能满足的。一个神所需要的资源,比人类的皇帝所需还多几个数量级。&/p&&p&事实上,整整一个恒星,也只能供应数量不多的几个或最多几十个神。&/p&&p&像太阳这样很小的恒星,可能只够 供养一个神或一个家庭住在那里。整个恒星,是他的能量来源,是他的住宅,是他的花园,是他的湖泊,是他的工厂,他所需要的一切都可以由这颗恒星提供。&/p&&br&&p&那好像神的数量 不多啊。其它的神呢?&/p&&p&举目望向夜空,到处都是。遍布整个宇宙。神会选择条件好的恒星居住,就像皇帝造宫殿,会选一个好山好水的地方,神给自己挑一个恒星,他喜欢哪里就住哪里。他可以在整个宇宙里随便选。宇宙有这么多恒星,所以大多数恒星,比如太阳可能是荒地,并没有神住在那里面。&/p&&br&&p&一般来讲神喜欢住在什么地方呢?他们比较喜欢离黑洞近一些。之所以要离黑洞近一些,是因为黑洞有用。什么用呢,黑洞是神的路由器。&/p&&p&跨越整个宇宙进行信息传送,需要虫洞或高维时空的技术,这种技术必须要借助最强大的动力才能打开。恒星是不具备这种能量的。&/p&&p&如果从整个星系的地图上看 ,距离星系中心的那些地方比较像城市,也就是恒星密集,那里比较多的神居住。并不是说明神喜欢凑热闹,而是你懂的,离路由器近点,网速快。&/p&&br&&p&你可能已经疑惑,如果整个恒星上只有一个神居住,那他岂不是太空旷了吗,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约个人散步都找不到,最近的邻居距离十几光年,这也太不方便了。其实不是的。&/p&&p&神的王国,可以这么讲,是个虚拟网络。&/p&&p&网络是由黑洞这种超强路由器连接起来的,从时空上,神的王国跨越整个宇宙,但是从居民的感受上,摩肩接踵,人与人之间如此紧密,手碰手就能联系到对方。 &/p&&p&这是一个,物理尺度上百亿光年之大,但实际生活中,咫尺之间,就在指尖的王国。&/p&&br&&p&你的所有朋友 ,你的所有同事,你要联系的所有人,都在你的眼前 ,只要你抬头就能看到他们,就能说话。&/p&&p&因为,物理层面上的遥远完全不重要,整个王国的互相联系,可以完全建立在100%信息互动的基础上。&/p&&br&&p&理解起来可能有点费力。&/p&&p&我们需要从知乎一些人的评论着手,先解释一个基本问题。&/p&&p&有的人说,做神是一件灰常无聊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你就是个球,你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酸的甜的也吃不到,因为你没有舌头。都这样了,做人还有什么意思呢!&/p&&br&&p&这是低等生物的逻辑。&/p&&p&人能看能听,并不是什么高级的功能。人类有一些信号的接受器,耳朵眼睛什么的,能探测到一些光、声、温的信号,然后通过神经传递给你的大脑,然后你就知道,哦,热了,天亮了,有声音了,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过程。&/p&&p&这个过程人类大概能处理信息,也就是一些画面一些声音。人类96%以上的信息是从视觉获取的。有一个比较夸张的估计,是眼球的像素是5.7亿个象素。这么说的话,6亿象素大概是人类能处理信息的极限。但事实上我们知道,大脑是把6亿象素归纳成一些简单的映像和事件来处理的,并不能完整的处理所有的几亿个象素。&/p&&br&&p&而没有眼球的神,是不是就又聋又瞎呢。&/p&&p&请记住,它是能量态的,是球形的,直径300米,它的整个表面积都是可接收信息的。人类接受信息是眼球,5.7亿象素。眼球有多大?神接受信息的表面积是282600平方米。&/p&&p&再提醒你们记住, 神处理信息的速度是光速的。所以假如我把神用一刀从当中切开,你可以把他看成是一根直径300米粗的光纤。光速处理信息的能力可能大多数人根本没有概念,引用 新闻里的一句话「一对细如蛛丝的光导纤维理论上可以同时接通一百亿路电话」。而神这根光纤是300米粗。&/p&&br&&p&所以现在让我们来试图理解这件事,就是神处理信息是永远只处理「完整信息」。神是不玩什么平均数,统计结果 这种东西的。如果我们要知道中国人的身高是多少,我们可怜的脑力只能处理这种信息,就是「中国十几亿人,平均身高是XXX厘米」。&/p&&p&神从来不玩这种低级把戏,什么平均数,平均数损失了所有的细节和信息,根本相当于没有信息。神说,请直接把十六亿人每个人所有的信息,每个人的身高体重年龄性别健康高考成绩英语水平……所有的信息,一切信息,全部给我。十几亿人的信息数据库全部丢给神,大小也就是几十兆的水平,神一口吞下,全部记住并理解。搞定十几亿组数据,并不需要多少时间。&/p&&p&神永远只处理「完整信息」。&/p&&p&你不要傻乎乎的说,神啥也看不见,没耳朵,真可怜啊。&/p&&p&神可以一眨眼功夫,马上看完整个太阳系1年里发生过的所有的图像和所有的音频数据,用282600平方米的身体表面接受激光信息输入。当他说话的时候,同样用282600平方米身体表面输出光信息,一个微秒里表达的信息,就远远超过了整个人类民族穷尽所有人力能读完理解的信息量。&/p&&p&你还觉得「没有耳朵」的神可怜吗?&/p&&br&&p&当我解释完这个复杂的神处理信息的原理之后,我也解释清了整个神的王国是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之上的。&/p&&p&「完整信息。」如果信息是完整的,信息就相当于真实宇宙。物理并不重要。&/p&&p&假想把你扔进一个与世隔绝的房间里,把整个世界的信息都在这个房间的6面墙上向你展现,如果给你的信息是「完整的」,意味着视觉效果达到你视网膜的极限,声音也与真实自然一模一样,连气味,触觉,一切细微的东西,都能给你模拟的展现出现,这些信息如此的逼真,如此的完善,以至于和真世界完全一样。&/p&&p&这时候,你就根本分不清这是模拟世界还是真世界了。模拟的世界跟真的其实是相等的。&/p&&br&&p&对于神而言,眼睛和耳朵是根本不重要的。关键在于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当你有能力处理超海量的信息的时候,你身体的物理环境在哪里,并不重要。&/p&&br&&p&从物理上,神可能孤单的居住在一颗恒星里,整个恒星都只服务于他一个个体。但是,他从信息上,永远通过黑洞这个超强的路由器,与整个神的王国的其他成员连接在一起。&/p&&p&这个路由器如此之强大,以至于「完整的信息」从宇宙的另一端无损的可以传达到神的面前 。&/p&&p&在「完整信息100%传递」的基础上,神的王国,在上百亿光年遥远的尺度上,建立了一个近在咫尺、伸手可及的紧密的王国。&/p&&p&那些人在百亿光年之外,但是他要说什么,你立刻听见,他要给你数据,你立刻收到。七个人在宇宙的七个角落商量事情,七个人的声音彼此立刻都能接收。&/p&&p&于是,宇宙尺度的遥远,变成无关紧要了。王国里的所有人,都在身边。几百亿光年的王国,里面的每个人都在眼前,这个王国感觉上其实非常繁荣,非常拥挤,热闹的要命。&/p&&p&这就是所谓的「在整个针尖上,缔造天国」。&/p&&br&&p&------&/p&&p&备注。&/p&&ol&&li&有很多人提到了神跨越宇宙的对话,他们的沟通是不是超光速了的问题。必须 补充一下,虫洞像是一个电话,连接两个不同的时空。请注意「时空」。我可以跟号的GN-z11星系打一个电话。他的时间跟我的时间可能是不一样的,由于我们相隔太远,一不留神他就会跑到我的未来去,或跑到我的过去(相关论述 涉及相对论 ),但并不要紧,我仍然跟号的GN-z11星系在打电话。&br&&/li&&li&神的图书馆:整个宇宙背景是神的图书馆,宇宙在不断的膨胀当中,神的图书馆也正在变的越来越大。探测整个宇宙的微波辐射背景,可以查阅神存储于其中的大量资料。&br&&/li&&li&神是并行思考的,很多人一直在说人类的超级电脑运算速度远远超过百万次。所以神一秒思考百万次是不是太慢了。请注意,是一个idea一秒思考百万次。前面已经说过,一根蛛丝粗的光纤能同时接100亿路电话。所以如果神的直径是1微米,他可以同时思考100亿个idea,每个idea一秒思考1百万次。而现在,神的直径是300米。&br&&/li&&li&情感和欲望是碳基生命的特征。高级生命没有神经冲动和激素,不需要感情。&br&&b&√&/b&碳基生命是欲望驱动,金钱欲和权力欲能最大程度激发碳基生命的创造力。&br&√硅基生命是利益驱动,一切源于计算。1块1毛钱绝对程度上优于1块钱。发展的目标永远是追求最优解,算法的最优解,文明发展的最优解,如果杀死对方的利益优于不杀,就毫不犹豫的杀。&br&√能量生命是价值驱动,因为纯净能量体杂质最小、极限的有序是他们需要的,所以他们的目标就是 是维持最低的熵、在价值之塔上处于最顶端。 对于神来说,做一道数学题比你吃顿火锅更爽,因为吃火锅不能提高生命的价值。&/li&&/ol&
解密超级文明! !!!! --------------------------- 超级文明的根本特点 ---------------------------- 超级文明最根本的是高超的智慧。何为「最」高超的智慧?极限的思考力。 具体说,何为极限?光速。为了达到最聪明,他们用光速思考。 人类思考的速度…
我主要从科幻在我国的发展历史的角度谈谈。希望有其他角度的优秀答案。答案较长。&br&&br&一句话给那些看不下长答案的人:&br&&ol&&li&因为中国科幻根基太浅,传统太短、太少、太弱!&br&&/li&&li&国人在长时间里对中国科幻的理解有问题。&/li&&/ol&&br&&b&一、中国科幻的发展历史&/b&&br&&br&中国的科幻发展到现在,其实是呈现四个阶段的。&br&如今的中国科幻传统,其实只有短短三十年的历史;而且这三十年是中间还出现了一个裂痕,是拦腰截断的三十年。如今的中国科幻传承,是从90年代建立起来的。&br&传统有30年,但是传承只有不到20年。中国科幻是个羸弱的婴儿。&br&&br&第一个阶段是清末到建国前,主要是本土的「章回制小说」和翻译的「科学小说」并行。这个时候的「科幻」,创作者和翻译者的目的主要在于传播科学规律,或是寄托美好的强国梦想。比如鲁迅翻译的《月界旅行》,梁启超创作的《新中国未来记》,陆士谔的《新中国》(这书在2010年因上海世博会还被炒作了一番,说什么预言到了世博在中国开之类,其实是个噱头)。&br&&br&第二个阶段是建国初期,受苏联科幻文学和鲁迅科幻观的影响,中国科幻文学只是成为科普的工具,文学性和思想性均很弱。文革时期,基本上没有科幻创作。&br&&br&第三个阶段是文革后,这是中国科幻的黄金时代!!!其科幻创作平均质量之高,是许多读者今日难以想象的。很多人以为在90年代之前,我国科幻小说创作没有高峰,错了,是有高峰的,相反的,在其后的二三十年时光里,再没有一次形成了那样的创作高峰。后来二十多年的科幻小说家的创作,都是以《科幻世界》为阵地开始的,其影响,和80年代的科幻创作远远不能比。&br&&br&上世纪70年代末,童恩正、郑文光等人希望进行一个突破,试图发扬科幻的文化批判传统,比如有以深沉与悲悯的情怀在《月光岛》上反思「文革」的悲剧,在《温柔之乡的梦》里批判盲从。当时热门的科幻小说还有魏雅华的《温柔之乡的梦》,金涛的《月光岛》,刘兴诗的《美洲来的哥伦布》,萧建亨的《密林虎踪》,童恩正的《雪山魔笛》,叶永烈的《世界最高峰上的奇迹》、《丢了鼻子以后》,郑文光的《太平洋人》和王晓达的《波》等。这些小说其质量与今日相比,都并不低。可以说,当时真的是我国科幻小说史的一个创作高峰。不过比起世界科幻的水准,还有很大的差距,因为中国科幻的根基,实在是太浅了。这些作品,基本上也只限于中国一国传播,世界影响很小。&br&&br&但是!悲惨的一幕出现了,那场很著名的&u&&b&科幻文学「姓科还是姓文」&/b&&/u&的论争,最终导致了中国科幻的衰弱。1983年,「清除精神污染」运动开始了。在这场运动中,科幻在行政上被定性为「精神污染」,受到直接正面的打击。批评科幻「散布怀疑和不信任,宣传做一个「自由自在的人」。「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和商品化的倾向,正在严重地侵蚀着我们的某些科幻创作。」「极少数科幻小说,已经超出谈论「科学」的范畴,在政治上表现出不好的倾向。」一时间,所有的科幻出版部门风声鹤唳,噤若寒蝉。出版管理机关多次发文禁止刊发科幻小说,相关杂志纷纷停刊整顿,已经试刊成功的《中国科幻小说报》,申请刊号的报告再也没有下文。最严重的时候,中国没有一个地方能够发表一篇科幻小说。 郑文光先生也在这一年患上脑溢血,创作生涯从此终结——就在科幻被认为是精神污染后的不到一个月内。&br&&br&中国科幻刚刚起步,就在这里终结。这是中国科幻的第三个阶段。&br&&br&第四个阶段就是由大家很熟悉的《科幻世界》引导的,这个阶段里产生了刘慈欣、王晋康、何夕、韩松这些作家,俗称「新生代科幻」。我不多做论述。&br&&br&&b&回顾了整个中国科幻的历史,你会发现,中国科幻的根基是如此薄弱,中国科幻的传统是如此之短,如此之少,中国科幻的发展是如此艰难。&/b&&br&&br&&br&试问,如何能够进入世界水平?&br&&br&&br&&b&二、反思:中国科幻的创作观念&/b&&br&&br&科幻文学在我国上世纪80年代的没落,究其根本其原因在于大众以及学界的批评家们对于科幻的误解和偏见。这些偏见可以上述到一个世纪前,并且其影响至今远远未消除。&br&&br&实际上,科幻小说在20世纪初(即第一阶段)被引进中国时,就被纳入到了功利主义的方向,典型者如梁启超、鲁迅。这是原因之一。&br&&br&也由于「science fiction」( 这个词是1926年雨果·斯根巴克提出的 )词义的模糊性,使得其后大部分的人都把「科幻小说」等同于「科学小说」,那些幻想成分较多的科幻小说反而被排除在外,归入到一些「理想小说」这种神奇的分类中去。这是原因之二。&br&&br&这种科幻小说理应承担「科学思想」传播的观点,对于当时以及其后70年我国的科幻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其深刻、远超目前你们能够想象的影响——直到现在不少人还把科幻小说当做是科普小说,或者仅仅是那种地摊上的奇幻类读物。&br&&br&建国后、文革后绝大多数科普评论家、科学家和有关领导则判定科幻小说是科普创作的一部分。他们以此为出发点,要求科幻小说更多地围绕着科学内容展开,压缩其中情节、背景描写、人物刻画等文艺成份,实质上便是否定科幻小说的文学本质。 这种思想在当时固然有现实意义,但在如今真是流毒不浅,普通人对于科幻的误解全缘于此。&br&&br&可以说,其后半个多世纪我国科幻小说的发展是呈现一个较为畸形的状态的。&br&&br&指导理论如此,科幻创作便很难了。而读者群体,就更难培育起来了。&br&&br&在中国科幻发展的第四阶段,高质量的科幻很稀少,面向初高中学生的《科幻世界》和面向初小学生的《科幻大王》只能创造出很少的一部分小众读者。市面上大部分留存的或是十几年前的科幻作品,如《小灵通漫游未来》,或是一些瞎编乱造的神魔乱弹星球大战。大量劣质科幻的存在,再次造成了高质量读者群体的流失。&br&&br&没有受众,科幻的传播就难以为继。没有受众,科幻发展就难以为继。&br&&br&&br&&br&最后增补两点,不了解,便不具体展开,希望有优秀答案补充进来:&br&&ol&&li&日本除了科幻文学,还有漫画和奥特曼这样的特摄片作为支撑,科幻发展的生态氛围非常好,中国弗如远胜。&br&&/li&&li&日本是个岛国,国民都有忧患意识,或许是科幻发展较好的一个原因。比如《日本沉没》。&/li&&/ol&&br&update :&br&&ol&&li&答案被发到知乎官微了,我看很多人问日本有什么好的科幻作品,就此回答一下:长篇有《日本沉没》,超长篇有《银英》,短篇有星新一的各种短篇。都是世界级作品。&/li&&li&不要和我提《三体》巴拉巴拉,中国当代科幻能稍微拿出来提一提的也就《三体》了,一部作品和人家整个国家科幻的生态系统比?是谁肤浅?&/li&&/ol&
我主要从科幻在我国的发展历史的角度谈谈。希望有其他角度的优秀答案。答案较长。 一句话给那些看不下长答案的人: 因为中国科幻根基太浅,传统太短、太少、太弱! 国人在长时间里对中国科幻的理解有问题。 一、中国科幻的发展历史 中国的科幻发展到现在,…
题主你好:)&br&&br&小学时的我在一个叫做「丰台区青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地方刷遍了一整排世界名著——那时候大概把读这些东西视作好学生的标志吧。但现在说来我觉得颇为后悔,因为如今我实在懒得再重读那些书,可当时看的时候也什么都没看懂——你问我《复活》讲了什么?一个人精神上复活了;《呼啸山庄》讲了什么?一个人走了又回来了;《套中人》好看不?不记得了,但记得特别好笑;《百万英镑》好看不?不记得了,但记得特别好笑……………………小屁孩儿一个,没到合适的年龄,能读懂啥啊,光记得特别好笑了。&br&&br&幸好我遇到了一个作家,他叫儒勒·凡尔纳。&br&&br&天呐,这群人居然在神秘岛上搞了个花岗岩洞住着。天呐,他们在海底走了两万里呢。天呐,在气球上过了五星期呀。哎妈呀,大炮把人送到月球上去了!&br&&br&从上初中起,我就跟语文老师推荐的那些烦人的名著划清了界限!也跟无聊的儿童图书馆划清了界限!我的新欢是西单图书大厦二层电梯一拐角的科幻小说区,要是买完书还能去对面的电影院看一场科幻大片,我人生就圆满了。&br&&br&我先是爱上了机器人的主题。守在电视机前看《机器人大擂台》,激动人心!去电影院看《终结者》,碉堡了!《我,机器人》中的「三定律」,我天哪太NB了!&br&&br&然后顺着阿西莫夫这根藤,一部一部的,就开始全面接触了题主说的「宇宙」这个伟大的主题。&br&&br&H·G韦尔斯已经满足不了我了,克拉克笔下1:4:9的巨石才能让我有「震撼」的感觉,因为那个文明实在是太厉害了。&br&&br&然后初二开始看起了大刘。那时候《三体》是刚出,我一口气从《鲸歌》开始看起,不停地被刷三观。&br&我怎么理解人生的?「过一个美妙的人生并不难……理想主义者和玩世不恭者都觉得对方很可怜,实际上他们都很幸运。」&br&我是怎么理解死亡的?「面前一堵墙,向上无限远,向下无限远,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br&我怎么理解人类终极梦想的?「朝闻道,夕死可矣。」、「在一个不可知的宇宙里,我的心脏懒得跳动了。」&br&我怎么理解人类社会尽头的?「终产者。」&br&我觉得什么是人类社会的噩梦?「随着探索的深入,人们发现量子效应只是物质之海表面的涟漪,是物质更深层规律扰动的影子。」、「现在诞生的虚拟宇宙是第32961号。」&br&我觉得什么是全宇宙最棒的诗歌?「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唉。」&br&&br&当你见识了硅基帝国和碳基联盟的战争中人类比炮灰还不如的地位,你们这些人类短短的历史上所谓的最宏大的战争在它面前算个啥?&br&&br&大刘的所有长篇短篇都刷完了,这时候《黑暗森林》刚好出版了。读完罗辑的故事,简直是把我这种思想推向了顶峰,人类算个啥啊,一个咒语全体死绝妥妥的。6、7年前读大刘还算绝对的小众群体(现在看科幻的也不是主流),在我的同龄人中传阅最广的还是那些《天使街23号》、《泡沫之夏》神马的。&br&&br&优越感啊题主!替他们捉急啊题主!这种感觉你一定能够体会吧!别说这种无聊的男欢女爱的小说了,就连人文名著我都一点儿都看不下去。你们这群人知不知道自己有多渺小啊,你们这群人知不知道抬头看看星星啊。&br&&br&相比浩瀚星空,人类在一颗小小的星球上的无聊生活实在是太无关紧要了。&br&&br&结果,痛苦的事情出现了。跟你一样,我也有那种刺激超过了阈值的感觉。举个我印象特别深的例子,王晋康的小说也算不错了吧?可《水星播种》这种想象力其实也算非常棒的小说,我愣是没怎么看下去。什么《豹人》、《七重外壳》之类的我也只是觉得不错而已。&br&&br&对于一个看完《三体2》的人来说,当时我好像唯一的阅读指望就是等《三体3》。&br&&br&我对自己说,这可不行。&br&&br&于是我决定换领域。反正科幻的类别还有很多,我意识到:&b&刺激只是一时的,对于想象力的折服才是恒久的&/b&。&br&&br&也算赶上了,当时耐着性子读了很多别的科幻。比如《隐匿的数字》,这篇让我印象极深,我嘞个去,数学都能写出科幻?!再比如何夕的《十亿年后的来客》,从生物学下的笔。还有就是蒸汽朋克之类的题材,也算能够得到一个满足。这是我推荐的&b&第一个疗程:读其他学科领域的精彩科幻吧,别跟物理学过不去了。&/b&&br&&br&再之后呢,我的阅读范围就一再扩大。我决定碰一碰软科幻,所以我就买了全套的《银河系漫游指南》。我发现,所谓的场面宏大纯粹是感官的刺激而已,对于道格拉斯·亚当斯的想象力,我是要把膝盖跪碎的——这种刺激也挺爽的。酒馆数学、强布朗运动发生器、人类是一种对绿色纸片产生愉悦的卑劣物种、老鼠和海豚才是大赢家、有一个到哪里都下雨的人、42是生命宇宙及一切的答案……这是我推荐的&b&第二个疗程:读读轻松愉快的软科幻吧。&/b&比如飞氘的那篇《世界末日…来了…还是没来啊》,萌翻我了。&br&&br&读着读着,我就拐到我之前略微不屑的奇幻领域来了。我原来觉得吧,科幻比奇幻NB多了,就像飞船比飞毯NB多了一样。飞船多带感啊,「前进4」的速度,哪里是在云间穿行可以比的?但是吧,前面我也说了。慢慢地我开始觉得「想象力」才是科幻小说的魅力之源,而这一点上奇幻小说也许不输科幻。建立一个逻辑自洽的世界,说不好奇幻要比科幻更难呢。题主也说了,你读过《魔戒》嘛,怎么样?托尔金厉害吧?不是只有宇宙间存在大尺度,你看《冰与火之歌》在篇局上难道够不上「大气磅礴」四个字么?在别扭地心态下承认这点,读着读着就爽了。我就很喜欢《哈利波特》,再扯远一点,国外的看腻了,还可以看金庸嘛。这是我推荐的&b&第三个疗程:读读其他想象力不输科幻巨著的幻想小说&/b&。&br&&br&接下去读啥呢!我后来歇了很长时间没碰科幻,就是给自己一个空间缓一缓。有一阵子,我开始狂读日本作家的小说,发现芥川和村上也挺对我胃口的。举个例子,读《海边的卡夫卡》的时候,我发现,其实这本小说也挺好看的啊。天上会掉下鱼,大叔会说猫语,还有神奇的卡夫卡君。当想象力值比科幻小说低的时候,也许你在不知不觉中就被其他的内容吸引了,比如人物、比如剧情。这些我原先根本看不上的东西,现在突然也变得有魅力起来。所以,这是我推荐的&b&第四个疗程:读一些想象力也不差的流行小说吧。&/b&&br&&br&治疗的胜利就在眼前了。最后的&b&收尾疗程:去读任何的书吧&/b&。相信在经过了前面的「疗程」后,你已经可以顺着一个非常缓慢的斜坡走了下来,回到一个正常的欣赏区间了。而一个爱读书的人,不仅选择面更广,而且永远不愁没书看。总有下一本、下下本等着你。&br&&br&当然,你要是问我&b&能根治吗?我不得不说:不能。&/b&我歇了那么久没读科幻,知道《死神永生》出版的时候还是激动得要死。读完之后,又是好长时间什么都读不下去。&br&&br&但是,我是科幻迷我骄傲。能够学会欣赏别的书就够了,为什么要彻底「根治」对科幻的最深的爱呢?&br&&br&同时,读的书越多,也越能体会好书的魅力。好书不必非是科幻不可。&br&&br&&br&人是苇草,人是会思想的苇草。我们是渺小的人类,我们是伟大的人类。刻意的忽略一下「费米悖论」以及外星人的存在,其实我们在地球上也活得还可以啦。人类其实很有意思的,星星太远,身边的人就已经足够复杂而可爱。&br&&br&人性是啥?要是没有千年来关于人性的种种讨论,你怎么会对一句在人类存亡关头的话:“没有人性,失去很多。没有兽性,失去一切。”感到震撼?&br&&br&战争是啥?要是没有看过那么多战争题材的作品,对生命产生了敬畏,你怎么会对《安德的游戏》中人虫大战的结局和三千年后的故事感到震撼?&br&&br&&b&科幻是离文学最远的文学,而科幻迷是离普通人最远的普通人。这一切,都无碍于我们所爱的科幻小说被定义为小说的一种;无碍于夜里抬头看星空的我们,在白昼里扮作正常人中的一个。&/b&
题主你好:) 小学时的我在一个叫做「丰台区青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地方刷遍了一整排世界名著——那时候大概把读这些东西视作好学生的标志吧。但现在说来我觉得颇为后悔,因为如今我实在懒得再重读那些书,可当时看的时候也什么都没看懂——你问我《复活》讲…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131 人关注
104 条内容
286 条内容
388 人关注
681 条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猫project 建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