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知道wz120第三门炮wz120g金币车弹与哪个通用? 商城打折买哪个可以用

你似乎来到了没有知识存在的荒原...
来源链接是否正确?用户、话题或问题是否存在?&p&这个问题的提法以及目前()的答案状况展现出了这个问题的两面性:&/p&&p&一者,这个问题是如此抽象,以至于谁都觉得自己能谈一谈;&/p&&p&一者,这个问题又如此具体,以至于大部分答案完全离题万里。&/p&&p&而要想真正认真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回到问题本身。问题为我们确定了这样几个要素:&/p&&p&1、时间是1981年&/p&&p&2、苏联-华沙条约组织对北约实施主动进攻——在北约的欧陆战略考量中这是默认剧本&/p&&p&3、华约方面的进攻以陆上进攻为主体——这是一种很好想象的状况&/p&&p&4、双方都不会用核武器——这并非是不可能的状况,特别是在80年代;至少,在冲突爆发早期可能并不会使用核武器,而是遵循一种“逐步升级”的规律:先常规战争,然后使用化学武器,然后使用战术核武器,最后是核交换&/p&&p&5、“你”是作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最高指挥官——大概是盟军欧洲总司令SACEUR&/p&&p&诗还没有念就突然成了北约组织的最高指挥官,这种好事并不会落在每个人头上。不过如果某人某日真的美梦成真,他恐怕会失望地发现,担任这个职务并没有什么特别有意思的工作。盟军欧洲总司令的主要职责是协调欧陆北约各国的军事调遣,监督下属的几个战区司令部执行其职能,更多的会参与到行政工作中。更具体的战役组织,战术决策,事实上是由下级的各级战区(如负责德国、低地国家和法国的盟军中欧战区AFCENT)、集团军群(如AFCENT下的北约北方集团军群NORTHAG、中央集团军群CENTAG)、盟军战术航空队(ATAF)、北约军、师司令官负责的,跟坐镇比利时蒙斯的这位老头关系不大。而且,即便真的到了需要总司令拿主意的时候,底下的参谋们也早已经把预案制定好了,而预案由来自于由军事情报部门、参谋部门等一系列部门上万男女的努力,总司令的任务只是拟定决心、监督其实施并随机应变就好了。&/p&&p&所以,与其“担任”这样一个“Pencil Pusher”的职务,不如更务实一点——假设你是1981年北约某多国战区司令部(如AFCENT)参谋团体的一员,你将采取怎样的策略,在一场可能的华约常规陆上进攻中将胜率最大化?&/p&&p&为了得到结论,首先我们应该做一些基本考量:&/p&&p&&br&&/p&&p&一、华约何时进攻(When)?&/p&&p&谈到华约进攻,大家印象中就是“钢铁洪流,一线平推”,这作为第一印象的确没错,但是正如我在开头所言,问题远比这个要更具体、更细致。&/p&&p&想象以下三种情景:&/p&&p&A、时间是日,清晨5点整。星期四早晨,荷兰布林瑟姆的司令部地下室里冷冷清清,你值了一宿夜班,如今正在端着杯咖啡昏昏欲睡。早间电台里播放天气预报:今日天晴,预计会是个秋高气爽的好天气。信号情报部门的日常报告称,苏联在东德和其他东欧国家的通信活动一切正常。20小时前过顶的间谍卫星照片也没有发现东德或波兰的交通密度有任何提升。&/p&&p&就在你环顾无人,想偷偷打个盹儿的时候,电话铃响起来。紧接着,整个司令部里所有的电话铃都响起来。你抄起距离你最近的电话,里面的声音自称来自法兰克福的美国第五军司令部——他告知你,五分钟前两德边境的第11装甲骑兵团前沿哨所遭到猛烈炮火袭击,规模、受害程度尚且不明,等待核实。你把电话撂在一边冲出去找在岗主官,后者决定立刻拨打热线向高层报告状况。等你跑回你的办公桌,带着浓重油墨味的电文纸已经从密码机里打了出来:已查实华约军在两德边境全线实施火力准备;华约空军飞机大量升空;在富尔达方向确认苏军地面部队通过边境线。&/p&&p&B、时间是日,清晨5点整。星期四早晨,荷兰布林瑟姆的司令部地下室里仍有不少人彻夜未眠。你值了一宿夜班,如今正在端着杯咖啡昏昏欲睡。早间电台里播放天气预报:今日天晴,预计会是个秋高气爽的好天气。信号情报部门的日常报告称,苏联在东德和其他东欧国家的通信活动一切正常。不过情况并不正常。一个半月前,苏联在西伯利亚的秋明油田发生了特大事故,灾难性的事故摧毁了油田40%的产能,而重建全套设施需要10年。这对近年来愈发依赖石油天然气出口的苏联经济是灾难性打击,经济专家预计五年内苏联的经济年增长会因此降低2个百分点。同时,苏联的卫星国也出现了一些政治不稳定现象,特别是波兰。&/p&&p&即便在经济上遭受重创,苏联人仍要体现其实力和决心。日-15日期间,苏联会同华约盟国在波罗的海沿岸和波兰境内展开了声势浩大的“西方-81”军事演习。在演习进行到第三天时,由军事情报部门便开始传来一些传言:苏联波罗的海军区和白俄罗斯军区的动员程度高于“西方-81演习”的需求——当地的一类预备役人员普遍(而非选择性地)接到了征召通知,这就意味着很可能连基干师也正在实施动员。演习进行到第六天时,一些模糊的信息指出敖德萨军区和喀尔巴阡军区也在实施动员。到第七天情况开始逐渐明朗:苏联西部的全部军区,除基辅军区态势不明外,都在实施动员。北约部队特别是战术导弹部队立刻相应提高戒备等级。各北约师都设置了战备值班营并将它们部署到总体防御计划位置,掩护部队开始占据工事。但是苏联驻外集群没有显著变化,休假还在照常进行,东德地区的交通密度和通信密度也没有大变化,只有模糊的证据指出似乎从波兰到东德的民用车次的准点率大幅下降了。9月14日,苏联宣布将在9月下旬在捷克斯洛伐克举行“友谊-81”军事演习,然而两场大规模军事演习接踵而至引起了北约严重关切,北约认为这是华约方面意图掩饰其动员过程。然而苏军动员的目标仍不明确。由人力情报得到的信息是,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也在实施局部动员,但主要围绕靠近波兰的方向,这一现象和1968年“多瑙河行动”前夕的现象非常类似,暗示苏军的目标可能是在人民波兰发生剧变的情况下再次实施多国武装干涉。北约高层对此展开激烈争论,没有得出意见。&/p&&p&在9月14日,西德宣布实施预防性的局部动员。美国宣布,将参与本月实施的“返德者81”演习的第4步兵师(机械化)和第1骑兵师将的回国计划推迟到10月20日。不过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北约国家相应两国的行动。9月15日本有一次最后机会挽救时局:一些来自中情局和西德联邦安全局的线报称数个苏联克格勃“休眠小组”被激活了。但这一情报不知怎的没有被军方仔细考量,而是搁置一边。因为过于相信正在休假的“鼹鼠”苏军驻德集群军官的情报,一些苏联军官刚被从莫斯科军区调往东德这一重要情报也被忽视了。9月16日夜间,八个小时之前,信号情报部门报告称苏军刚刚统一更换了密码。很快又得到消息,大批苏联舰艇已经离开锚地疏散。最决定性证据来自3小时前递交的东欧人力情报——苏联刚刚向东德、匈牙利和波兰的一些设施输送了一批战术核武器,包括核航弹和战术弹道导弹使用的核弹头。但这个证据已经来得太晚了。&/p&&p&就在你环顾无人,想偷偷打个盹儿的时候,电话铃响起来。紧接着,整个司令部里所有的电话铃都响起来。你抄起距离你最近的电话,里面的声音自称来自法兰克福的美国第五军司令部——他告知你,五分钟前两德边境的第11装甲骑兵团前沿哨所遭到猛烈炮火袭击,规模、受害程度尚且不明,等待核实。你把电话撂在一边冲出去找在岗主官,后者则宣布刚刚得到五角大楼命令,进入二级防御态势。等你跑回你的办公桌,带着浓重油墨味的电文纸已经从密码机里打了出来:已查实华约军在两德边境全线实施火力准备;华约空军飞机大量升空;在富尔达方向确认苏军地面部队通过边境线。&/p&&p&C、时间是日,清晨5点整。星期四早晨,荷兰布林瑟姆的司令部地下室里灯火通明。你值了一宿夜班,如今正在端着杯咖啡昏昏欲睡。早间电台里播放天气预报:今日天晴,预计会是个秋高气爽的好天气。信号情报部门的日常报告称,苏联在东德和其他东欧国家的通信活动仍然在持续加剧,并截收到了一条诡异的广播密文。欧洲的局势在迅速升温。起因是7月中旬,波兰因格但斯克造船厂工人大罢工而掀起了政治风波,风波迅速演变为全国总动乱,盖莱克被迫辞职,团结工会的瓦文萨在北部的格丁尼亚宣布夺取政权。事件的发展导致了7月30日苏联会同捷克斯洛伐克、东德、匈牙利和忠于统一工人党的波兰内务部队实施“喀尔巴阡行动”,武装入侵波兰并控制了波兰全境,瓦文萨号召人民抵抗,将苏军入侵演变为了持续20天的内战。北约组织立刻对此作出强硬表态。即便如此,到8月中旬波兰自由派的抵抗以徒劳告终,瓦文萨逃亡西德,死者超过两万。作为应对,西德在8月2日宣布实施为其一个半月的紧急事态动员,低地国家随后也作出类似表态,美国里根政府则成功劝说包括法国在内的北约各国采取一致态度,在欧陆实施更强硬的对抗政策。作为结果,从9月初开始北约在西德中北部实施了规模空前的“返德者81-特定利剑”演习,华约方面则以同样规模空前的“西方-81”演习作为回应。军事演习的背后是华约组织自7月下旬(“喀尔巴阡行动”准备阶段)起、北约组织自8月上旬起开始普遍实施军事动员,双方加紧向欧陆前线输送兵力。到9月中旬,随着第101空降师(空中突击)抵达挪威,仅美国在欧陆兵力已达8个师,里根总统同时宣布根据职权,将国民警卫队第26、28步兵师、第49、50装甲师列入联邦管辖。西德方面,六个由地方军构成的师指挥部开始以“地方防御指挥部”的名义编成。北约一线部队全部配置到总体计划防御位置,二线部队则采取纵深配置的方式展开。法国和意大利部队已经在边境线上展开。华约方面,苏联动员了其第一、二类预备役人员,各卫星国的动员也接近完成,华约军队在欧洲大陆的兵力膨胀到1000万。西德情报部门注意到东德国家人民军序列中出现了4个新的摩步师番号——可能是由工人阶级战斗队新编组而成的。其他证据则表明波兰人民军和苏联西部军区部队可能已经进入东德,或正在德波边境待机。德国波兰边境的边防检查站和边境围墙已被部分拆除。苏联在西柏林、特拉维夫、东京等地的间谍活动加剧。作为报复,美国宣布对古巴实施海上封锁。自9月10日起,红海军主要舰艇相继出港,去向不明。9月14日,苏军统一更换了密码。9月15日,美苏攻击核潜艇在北海发生碰撞事故,苏联一艘VII级攻击潜艇被撞沉。作为报复,苏联随即击毁了5枚美国间谍卫星。美国宣布进入二级防御态势。&/p&&p&就在你环顾无人,想偷偷打个盹儿的时候,电话铃响起来。紧接着,整个司令部里所有的电话铃都响起来。你抄起距离你最近的电话,里面的声音自称来自法兰克福的美国第五军司令部——他告知你,五分钟前两德边境的第11装甲骑兵团前沿哨所遭到猛烈炮火袭击,规模、受害程度尚且不明,等待核实。你把电话撂在一边冲出去找在岗主官,后者要求你立刻核实命令,同时接通了和国防部的热线。等你跑回你的办公桌,带着浓重油墨味的电文纸已经从密码机里打了出来:已查实华约军在两德边境全线实施火力准备;华约空军飞机大量升空;在富尔达方向确认苏军地面部队通过边境线。&/p&&p&————————&/p&&p&以上的三种情况,乍一看开头结尾几乎相同,但实际上对于北约决策者而言,&b&是完全不同的三类剧本&/b&。而在这三类剧本中,北约方面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困难也完全不同。&/p&&p&情景A设想苏军在基本不经动员的条件下向西德发起突然进攻,因苏军驻德集群直接从兵营开出投入战斗被称为“兵营攻击”。这一方案对北约的主要威胁在于,在主动防御纲领下,西德的北约部队需要防御两德边境以西极浅纵深的一段地域,可他们在平时又是纵深配置在西德腹地的兵营中的,在前沿仅有相对少量的掩护部队存在。在突发情况发生后,北约部队需要集结、开出营地、(防核生化)疏散、(在指定仓库)装弹、加油、(摩托化)行军才能抵达其在防御战役中的一般配置区域——总体防御计划(GDP)位置。这一过程普遍需要12-24小时才能完成,而比利时、荷兰等国部队需要更长时间(36小时)。在华约战役机动集群存在或核生化条件下,这一耗时会进一步拉长。而在这24-36小时内,华约第一梯队集团军极可能突破掩护部队地域,甚至占领北约的主要交战地域和总体防御计划位置,在行进中击溃北约主力部队,在构成之前瓦解北约防线。&/p&&p&在这种剧本下,北约司令官所需要做的第一个任务就是&b&尽快将部队部署到防御阵地上&/b&。这对中央集团军群的部队平均需要行军150千米,对北方集团军群的部队平均需要行军200公里,荷兰和比利时的个别部队甚至需要行军300千米,跨越多条主要河流。在苏军战役机动集群、克格勃休眠特工小组、华约空军和可能的核生化武器的袭击和重点打击下,还面临着最恐怖的威胁——塞车特别是难民导致的塞车,这一任务将变得特别有挑战性。与此同时,掩护部队没有撤退的选项,也没有撤退的能力(一旦撤退,必然立刻在平行追击中被歼灭),必须死守到底,直到军主力抵达主要防御计划位置才可能后撤。幸运的是,北方集团军群的部队拥有更强大的掩护部队,能坚持更长的时间。不过这种情况对苏军也会造成大量问题——因为苏军在东德境内是纵深配置的,苏军第二梯队集团军横穿东德就需要2-3天,第二梯队方面军从波兰和本土赶上来还需要一周时间,北约战术空军优势可以在期间得到充分发挥,大量摧毁、严重阻滞苏军后续梯队。苏军受开战第一时间一线兵力的匮乏(能在D日投入战斗的为3个集团军的约8个第一梯队师)和受兵营位置限制的缘故,其主要突击方向相对固定,容易掌握,如80年代中期驻德集群第3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实际为坦克集团军,4个坦克师1个摩步师)的矛头明确指向比利时第一军,使得北约可以在计划上实现有针对性的防御。&/p&&figure&&img src=&/v2-a6c4d3cacad962d02128fafb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860& data-rawheight=&8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60& data-original=&/v2-a6c4d3cacad962d02128fafb_r.jpg&&&figcaption&1981年时,北约组织的防御纲领正在从第三阶段(主动防御)向第四阶段(FOFA)过渡&/figcaption&&/figure&&p&情景B设想苏军在经过相对较短的动员时间(7-14天)后发起进攻。这能使得苏军在开战的第一周内多投入至少12个苏军师和18个卫星国军师,相当于驻德华约军实力(原为20个苏军师和6个卫星国师)翻倍。这一动员必然会以军事演习方式加以掩饰,以将北约的反应时间降低到最短。北约认为有能力在苏军开始动员48-72小时内侦测到苏联的动员过程,然而事实情况并不总是这么理想,因为诸多政治、经济、情报上的因素(很多是苏联刻意放出的)会干扰北约方面的判断。不过即便如此,应该认为北约仍至少有48-72小时的预警时间,足够:提高戒备等级,将北约一线防御部队投入到总体防御计划位置,在西德实施局部动员,调遣至少一个“返德者”师到西德,这等加强的程度远不如华约方面。然而,苏军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突破北约预有准备的防御,这使得苏军在开战时即使用核生化武器协助达成战役/战术突破的几率大增。约翰·哈克特团队所著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一部未来史》中描述的就是这样一种“短动员”剧本。&/p&&p&在这种剧本下,首先要做的是&b&正确判断苏军的主攻方向&/b&。苏军虽然占据常规兵力的显著优势,但这不足以在多个北约军防区同时达成主要突破——苏军的主要进攻矛头最多不超过2个,且很可能是一个主攻一个助攻,构成一个双臂或两个单臂(向大西洋方向右旋)的钳击态势。由于相对兵营攻击有了一段动员时间,所以苏军可以更自由地选择突破方向,而不像“兵营攻击”中受到和平时期部署位置的严重限制。这就使得苏军出其不意,突破北约软肋的可能增加。北约盟军在中欧防御中的软肋将在第二部分中分析。北约在中欧的防御态势有两个巨大弱点,其一是纵深太浅(从边境到GDP位置纵深基本只有40km,更往西都是“后方地域”),其二是预备队太少。由于北约防御采取所谓“切片蛋糕”(Layer Cake)式的责任区划分,其防御纲领要求主攻正面北约军两侧的军为主攻正面分别提供一个师,将苏军的兵力优势从12:1-7:1抹消到4:1-3:1,使苏军无法达成突破,或无法发展突破。然而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万一主攻方向判断错了怎么办?考虑到一个北约军在战时不过3个师,失去一个师可能会产生致命后果,而一个军的崩溃必然意味着集团军群的防御崩溃,其结果是整个中欧北约盟军的战局严重恶化。在这个问题上,常被北约考虑的“软肋”甚至可能遭到苏军的反利用。&/p&&p&情景C是一种相对不太可能的情况,即“逐步升级”剧本的彻底贯彻——美苏对立加剧,冷战升温,热战爆发。整个过程用时可达3个月甚至更长,期间双方都可充分实施动员。之所以认为这是一种相对不太可能的情况,是因为:一者,在1981年两约常规实力没有巨大差异的情况下,双方经充分动员后必然在常规军力上趋向于均势,对攻方(华约)显著不利;二者,在充分动员的情况下,战争极大概率不会以速决战形式表现,而会漫长化、胶着化、趋向于升级,这对双方都没好处;三者,动员机器一旦全力开动,动员决策者就很可能被动员过程反噬,陷入到一战前夕列强总动员后想制止战争可又“刹不住车”的情况,“被迫”发动战争。但是,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发生,那无疑将是一战更为残暴的再现,到时候就真会如恩格斯所说,几千万士兵在欧洲大战上几年,把欧洲大陆吃光、烧光、用核武器炸光……&/p&&p&这样的情况属于相对难以判断的情况。在漫长的动员过程中,主要矛盾是要&b&判断苏军何时进攻、怎样进攻&/b&。在双方神经紧绷几个月、随时可能擦枪走火的胶着状态下,一些微小的征兆就可能意味着华约方面决定将冷战彻底转变为热战。如果抓不住这样的征兆,无法下大决心,则在战争初期可能陷入被动;反之,如果过度敏感,过度反应,则可能反而刺激战争爆发,成为战争的实际发动者。这当然也不是件好事情。&/p&&figure&&img src=&/v2-6c209cd39ed393df1ffd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08& data-rawheight=&5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8& data-original=&/v2-6c209cd39ed393df1ffd_r.jpg&&&figcaption&个人估算,不一定准确(特别是D+9之后的数据),但是总体能看出一个趋势,就是动员时间和一线部队数量的大致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兵营攻击对华约方风险很大,因为一旦北约在头三天发挥良好,华约将失去最好战机。&/figcaption&&/figure&&p&&br&&/p&&p&二、华约从哪儿进攻(Where)?&/p&&p&北约在中欧的总体防御体系我们不再赘述,总之,两德边境上从北到南一线展开了西德第6装甲掷弹兵师、荷兰第一军、西德第一军、英国第一军、比利时第一军、西德第三军、美国第五军、美国第七军、西德第二军。其中西德第6装甲掷弹兵师所属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坦因防御指挥部不属于AFCENT管辖之内(属于AFNORTH),故排除出视野之外;荷德英比四个第一军隶属于北约北方集团军群,另外四个军隶属于中央集团军群。由于“切片蛋糕”式的防御设置,华约的具体进攻方向可以具体到某几个北约军的防区正面。&/p&&figure&&img src=&/v2-ad03dda5c7f8cd719f30c555b7ecbe8c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84& data-rawheight=&11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4& data-original=&/v2-ad03dda5c7f8cd719f30c555b7ecbe8c_r.jpg&&&figcaption&“Layer Cake”——所谓“分田单干”式的防御配置&/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src=&/v2-fc1af8e28e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029& data-rawheight=&15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29& data-original=&/v2-fc1af8e28e_r.jpg&&&figcaption&此图大概反应1976-78年间的北约防御状况。华约方面的图示和现实有差异,仅供参考。&/figcaption&&/figure&&p&1981年,美国政府刚刚努力说服欧洲各国将军费提高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不过由此带来的军事力量增长还需要几年才能见效。以本年为时间界限,在中欧战场上存在两个特别薄弱的军:&/p&&p&1、比利时第一军。&/p&&p&比利时一直是北约中欧防御的脆弱一环。贫弱的兵力,落后的装备使得这个军长期是北约盟军中的“拖油瓶”。虽然长期被配置在相对次要的方向上(北方集团军群右翼),但在80年代初期苏军驻德集群开始重新配置,特别是第3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的突破能力得到大幅加强之后,该军的脆弱日渐变得不可忽视。&/p&&figure&&img src=&/v2-8e1b344def8f42665f32f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553& data-rawheight=&6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53& data-original=&/v2-8e1b344def8f42665f32f_r.jpg&&&figcaption&第3诸兵种合成集团军从1964年起便以坦克集团军形式编成;而在1983年5月后,该集团军加强到空前的4个坦克师,对当面之比利时第一军构成极大威胁&/figcaption&&/figure&&p&2、英国第一军&/p&&p&英国第一军同样是中欧防御中比较脆弱的一个环节。到1981年,虽然英国第一军已经加强到4个师(不计炮兵师),但由于其采取方块制(下辖2个北约旅,每旅4个机动营),使得单个英国师的实力只有北约师的2/3,而英国第一军的实力(=2.8个北约师)也弱于普遍含3.3-3.5个北约师的其他北约军(对美国军而言是完成了“返德者”输送后的情况;在返德者输送前的美五、七军也是2.8个北约师实力)。况且到81年前后,英军的装备还没有起色:“挑战者”坦克还没有服役,而当面的苏联第2近卫坦克集团军已经在换装T-64BV甚至T-80B,这种状况已经遭到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高层的普遍担忧。&/p&&p&此外,还有两个特别需要注意的军:&/p&&p&3、荷兰第一军&/p&&p&荷兰第一军是北约北方集团军群中实力较强的一个军。然而荷兰第一军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其主力部队(3个师,欠1个旅)部署在荷兰国境内,距离西德前线FEBA的距离有超过250千米。荷兰第一军仅有1个旅作为掩护部队,该旅和西德第1装甲师一起担任西德第一军和荷兰第一军的掩护部队。由于这种性质,荷兰第一军主力向总体防御计划位置前进的过程预期将遭到特别大的阻力,而如果苏联在该军正面实施主攻,该军极其可能在苏军突入主要交战地带时仍不能占据预定防御阵地,导致北方集团军群左翼的崩溃。&/p&&figure&&img src=&/v2-8ff82ed30ca2a21b5bd83ad4effda164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27& data-rawheight=&7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7& data-original=&/v2-8ff82ed30ca2a21b5bd83ad4effda164_r.jpg&&&figcaption&可见荷兰第一军在战争爆发后进入战场的总体方向&/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src=&/v2-0eee01bcacc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240& data-rawheight=&13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240& data-original=&/v2-0eee01bcacc_r.jpg&&&figcaption&在解密的一张1979年的波兰人民军“七天到莱茵河”的想定中,波兰第2集团军和苏联第2近卫坦克集团军就是利用荷兰第一军远离防御位置的特点,抢先在该军防区突破了北方集团军群的防御。需要注意的是,波兰人民军的战前态势意味着其至少已经动员3-4天,而北约部队仍然部署在和平时期的位置上。考虑到北约引以为豪的情报体系,这样的严重失误本不应发生。&/figcaption&&/figure&&p&4、西德第二军&/p&&p&西德第二军主要负责对抗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军和苏军中央集群。依托巴伐利亚的地形,且因其不在苏军的主攻轴线上,这个军的压力较小。然而要注意到苏军和捷人民军有“借道”奥地利的可能性。虽然奥地利有寸土必争坚决抵抗的作战计划,但奥地利不是北约组织成员国,对北约的中欧防御没有责任,其在大战中的态度是难以预测的。奥地利有可能会抵抗到底,也有可能(甚至更大的可能)在主要城市(维也纳,林茨)沦陷后选择放下武器、停止抵抗。因为显而易见的是,此时奥地利军队的抵抗已经无助于保卫奥地利国土和人民(相反,会导致本国军民的更大伤亡),而只对西德-北约方面有利。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如果西德第二军不能及时控制奥地利西部的有利地形,该军和整个北约中央集团军群的右侧翼纵深就会暴露给超过15个苏联/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师面前。然而如果西德第二军(可以想象地,在美国第七军的支援下)分兵,就无疑会让西德第二军过度延伸正面,面临被华约突破的风险。&/p&&p&综上可见,4个不靠谱或者多少有问题的北约军有三个在北方集团军群,而且这三个军的防线还连在一起,这意味着北约盟军高级司令部&b&必须对北方集团军群的态势时刻保持重点关注&/b&。作为“返德者”的美国第三军能在得到预警后的5-7天内投送至少2个重型师(欠1旅已经预部署在西德)和一个装甲骑兵团,构成一个由2.5个北约师组成的强有力预备队,但从华约方面的想定来看,此时华约可能已经在西德西北部渡过莱茵河了,美国第三军将不足以独自扭转集团军群的败局。&/p&&figure&&img src=&/v2-14cc41993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453& data-rawheight=&20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53& data-original=&/v2-14cc41993_r.jpg&&&figcaption&此图显示的是苏军在比利时第一军防区实现主要突破,在荷兰第一军防线实现次要突破,同时途经奥地利北部迂回中央集团军群右翼的情况。结果是两个北约集团军群都被合围,灾难发生。&/figcaption&&/figure&&p&相比之下,到80年代北约中央集团军群的态势显得总体稳定。虽然由于美军主要部署在这一区域导致当今材料对此处(特别是著名的“富尔达缺口”)的关注特别多,但需要指出的是苏军在兵营攻击或短动员的条件下都很难有实力在美军防区取得决定性的进展。而且因为法国的存在(虽然法国高度不可靠),一个从美军防区突破的决心会显得特别无的放矢——既不能夺占西德和低地国家的核心地区阻止其进一步动员,也难以围歼北约有生力量,想必是一种相对次要的选择。&/p&&p&综上所诉,在80年代初华约方面实施的进攻中(不论短动员还是兵营攻击;长动员的情况会很复杂,可能性又低,暂且不讨论):&/p&&p&&b&1、主要目标有极大几率是北方集团军群&/b&。&/p&&p&2、因此,华约战术空军、战术导弹和火箭、战役机动集群和后续梯队的分配,&b&极有可能集中在马格德堡-汉诺威-比勒菲尔德-明斯特轴线以北&/b&。&/p&&p&3、华约军的主要突破方向,&b&极有可能是比利时第一军或英国第一军的正面&/b&。为在初期突破北约掩护部队地域,赶在临近北约军的增援抵达前取得决定性进展,&b&需要国家人民军和苏军驻德集群预先动员至少2天&/b&。&/p&&p&4、华约军极有可能在开战初期&b&在荷兰第一军的防御正面达成突破后大量投入战役机动集群和后续梯队发展突破&/b&。&b&为达到能贯彻该决心所需的兵力兵器,需要波兰人民军或波罗的海军区实现预先动员至少4天&/b&。&/p&&p&5、如果3、4在D+3日内基本实现目的,&b&那么华约军实力允许这两个突破主轴向内旋转,合围2-3个北约军,也就是北约北方集团军群主力&/b&。&/p&&p&6、如果5实现,那么荷兰和西德北部必然失去。&b&毕竟因为北约的前沿防御配置,在集团军群后方几乎无兵可用&/b&。单独的美国第三军(哪怕得到意大利和西班牙军的支援也)是无力构成第二道防线的。&/p&&figure&&img src=&/v2-510c82c2c5cfdacf6dc47b086e560632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72& data-rawheight=&53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2&&&figcaption&1976年西方表述的华约方面的可能进攻模型,基本跟本文中叙述的华约最可能方案相同(只是对荷兰第一军正面华约军取得的进展更保守,而是更寄希望于在英国、比利时军队正面的主要突破)。需要指出的是,苏军仅靠图中的几个集团军是完全不可能完成图中所给出的任务的。&/figcaption&&/figure&&p&那么,既然知道了华约方面可以利用的优势,北约指挥员就应当特别注意:&/p&&p&&b&1、北方集团军群当面的华约日常动向;&/b&&/p&&p&&b&2、华约在东德北部和波兰西北部的兵力调动、军事演习;&/b&&/p&&p&&b&3、督促比利时和英国更新其武装力量;&/b&&/p&&p&&b&4、在战争的头24-48小时下大力气保障西德北部的交通网络,确保桥梁和通信枢纽不被华约空降兵或战役机动集群夺占;&/b&&/p&&p&&b&5、在战争初期的混乱中,一定要保证部队按时抵达前线。如果不能按时,那也要尽快抵达。&/b&&/p&&p&&br&&/p&&p&三、苏军怎样进攻(How)?&/p&&p&&i&1、兵营攻击还是短动员?&/i&&/p&&p&上文中我们花了很多篇幅解释苏军的进攻方式和北约防线上的主要软肋。然而如果要想说清楚北约应该怎么防御,问题还得再回到苏联如何进攻上。在上文中我们同样说了欧陆常规战争的三种基本形态,作为攻方的华约决策者可以自由的选择这些模式。那么问题就在于代入思考:假设你是华约指挥官,你会最倾向于采取什么样的模式?&/p&&p&我们姑且不考虑长动员,仅在兵营攻击和短动员中进行选择。&/p&&figure&&img src=&/v2-dd3eb9d28f0bba94f3a07db53f2624d2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276& data-rawheight=&15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76& data-original=&/v2-dd3eb9d28f0bba94f3a07db53f2624d2_r.jpg&&&figcaption&四种不同的动员剧本中的双方诸日实力对比。注意,D+0日之前的“日期”是以战时动员的效果作为衡量标准的,不严格代表真正的日期。因为苏联需要使用各种方法掩盖其动员行动,北约方面在开战前也不能实施战时动员,所以实际的战前动员时间会远长于此中给出的“日期”——也就是说,“48小时”可能是华约实际隐蔽动员1星期的结果,“72小时vs24小时”可能是华约动员2星期、北约动员1星期的结果。&/figcaption&&/figure&&p&在上图中,我给出了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双方实力(以师的数量作为衡量标准)。&/p&&p&一般认为:&/p&&p&a、双方前线师数量比超过2.5:1时,苏军可以在主攻的军防区正面方向达到7:1火力比,北约集团军群必须削弱其他两个军才能保证主攻军防区不被突破。&/p&&p&b、双方前线师数量比超过4:1时,苏军可以在主攻的军防区正面方向达到12:1火力比,北约集团军群无任何手段保证主攻军防区不被突破。&/p&&p&因此,从图中可以得到以下结论:&/p&&p&a. &b&兵营攻击&/b&,虽然是经常被外人想象的(某年某月某日,苏联“突然”越过两德边境发起进攻),但这&b&是一种很不理想的方案&/b&。原因在于&b&在最关键的头10天中,华约军队始终不能获得显著的兵力优势&/b&。如果华约方面真的决心实施兵营攻击,那么就得依赖纸面实力以外的其他因素——&b&懈怠、混乱、难民、恐慌&/b&——来实现企图,&b&而这些因素并不总是可靠的&/b&。&/p&&p&b.&b& 欧陆战争最可能的形式即短动员攻击,其本质表现为动员战&/b&。在主要交战国理论总动员时间都在72小时之内的情况下,谁能率先动员24小时,或者谁能比对方多动员24小时,或者谁能瞒住对方实施秘密动员,都会导致胜率大增。可以看到,华约动员24小时vs北约动员0小时时,华约在D日会有重大优势,足以在一个以上的北约军防区突破掩护部队地域,在北约主力抵达之前占据有利位置;华约如果提前动员48小时,则会在头2天的交战中保持压倒性的兵力优势,并将决定性的兵力优势保持到第7-10天。如果华约在动员过程中引起了北约的警觉和相应动员,会导致战争初期特别是最初期华约优势的显著下降,然而只要保持动员时间差,华约方面的兵力优势仍然有重大意义。&/p&&p&对华约组织而言,决定性的窗口就在战争爆发的&b&最初三天&/b&。换而言之,对北约组织而言,战争最严峻的时期就是最初三天。如果是兵营攻击或华约经24小时动员,&b&在这三天中华约将不惜葬送其全部三个第一梯队集团军全部17个师(包括6个东德师),一定要破坏至少一个北约军的整体防御态势,突破该军的总体防御计划位置;同时在整个宽大正面实施强有力的助攻,坚决把各北约军钉在自己的防区。&/b&为此,华约军可能使用一切可能手段。如果在短动员剧本下,北约已经动员24小时,苏军将不惜更大代价和更多的手段(包括核武器)实现突破。在短动员剧本下,华约军在战争初期的巨大兵力优势意味着华约军可以承担:&/p&&p&a. 在突破一个北约军(哪怕是最弱的比利时军或态势最差的荷兰军)的过程中,完全损失2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第一梯队方面军第一梯队集团军)的战斗力量,严重折损第3个集团军的战斗力量(第一梯队方面军第二梯队集团军);&/p&&p&b. 在后续防北约集团军群组织的反突击过程中,再完全损失1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的战斗力量(第二梯队方面军第一梯队集团军);&/p&&p&c. 在以上基础(3.5个集团军全损换突破一个北约军防线)上,苏军仍然拥有后续梯队(第二梯队方面军第二梯队集团军),并能凭此达成战役目标,取得战争胜利。&/p&&p&&b&结论:&/b&&/p&&p&&b&a. 北约必须随时警惕华约的隐蔽动员。不经动员的华约部队相对于有限动员的华约部队的威胁要小得多。&/b&&/p&&p&&b&b. 在战争的最初阶段,要点是【阻挡华约军的前进】而非【歼灭华约军有生力量】尤其是【一线有生力量】,特别是在华约实施了提前动员的情况下。在权衡时必须分清轻重缓急。&/b&&/p&&p&&br&&/p&&p&&i&2、是否使用核武器?&/i&&/p&&p&核武器的使用与否是讨论冷战变热的一个不可忽略的要素,毕竟众所周知,两约都拥有数量特别庞大的战术核武器和战略核武器,而冷战本身也是建立在双方的某种核平衡上的。虽然题目已经硬点说双方不会使用核武器了,但这种措辞不免使人生疑:这样的题目限制真的有现实意义吗?双方——首先是作为进攻方、可以更早进行核决策的华约一方——真的不会使用核武器吗?为什么?&/p&&p&这个问题显然不应该由我,而应该由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bf7c67decbdf& data-hash=&bf7c67decbdf& data-hovercard=&p$b$bf7c67decbdf&&@JK JK&/a& 等专业人士在专门的文章中解说。但是在这个答案下,对核决策的讨论是欧陆战争的附属品,那么我不得不在这里班门弄斧一下。&/p&&p&A. 华约方面不会“核先发制人”吗?&/p&&p&关于这个问题,首先给出简要回答:&b&是的&/b&。如果两约战争以我们以上所探讨的形式,即华约进攻的欧陆陆上战争的形式展开,&b&那么华约方面的确很有可能、特别是极为可能在开战初期避免战术核武器的使用&/b&。&/p&&p&因为,战术核武器擅长杀伤集中的有生力量,这就使得其从本质上对作为进攻方(兵力更多、更集中)的华约部队的杀伤更为严重。特别是在华约部队在战争头几天内集中可观兵力企图达成主要突破时,双方同时投入战术核武器会对苏联方面造成更大的影响,而北约作为防御方是“不败而胜”的,可华约则是“不剩而败”的,战术核武器的运用会显著降低华约军的成功几率。为此,一方面,苏军从1978年开始强调&b&以常规战争的形式打赢两约之间的陆上正面冲突&/b&;一方面,其&b&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b&(虽然显然不能寄希望于苏联始终履行这一承诺,但不难相信,苏联在处于优势时很可能趋向于履行这一承诺);一方面,苏联发扬其核讹诈手段,威胁称苏联&b&“不区分核武器的战术或战略性质”&/b&,即&b&不论北约方面使用任何类型的核武器(战术/战略),都会得到苏联方面的全面核报复&/b&。&/p&&p&对苏联的这一讹诈口吻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p&&p&(1)苏联在面对北约的战术核武器使用时,会主动将冲突进一步升级到&b&全面核交换&/b&;&/p&&p&(2)在全面核交换发生后,两约主要国家的主要经济、工业、人口地带都会遭到沉重打击,&b&生产和交通瘫痪&/b&;&/p&&p&(3)欧陆战争的自持能力是极端有限的,北约国的战争库存大多只能支持14-21天的常规战争,华约也好不到哪里去,如果核交换发生,&b&其结果是双方都无法维持高强度的欧陆战争&/b&。&/p&&p&也就是说:如果北约方面选择在欧陆战场上使用战术核武器,那么拥有更多、更强大战术核武器的华约方面就会直接“掀桌”——这仗不打了!原因很简单,因为&b&即便两约对等使用战术核武器,从结果上吃亏的是华约&/b&。&/p&&p&所以华约方面的决心在于:&/p&&p&(1)不首先使用核武器;&/p&&p&(2)用战略核武器构成的核威慑,威吓北约不首先使用核武器;&/p&&p&(3)在核力量平衡构成的无核战争态势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p&&p&但是一旦苏联首先使用战术核武器,其结果就是:&/p&&p&(1)苏联核决心——进一步说是苏联核威慑的可信度——破产;&/p&&p&(2)北约组织(基于其“灵活反应”原则)得到使用战术核武器的原因;&/p&&p&(3)在华约使用战术核武器的情况下,北约一般用途部队态势迅速恶化,将北约加速推向核决策。&/p&&p&因此,华约方面&b&很有可能不会在最初阶段使用核武器&/b&——甚至在战争得到发展之后,华约方面仍然不打算使用核武器,直到敌对态势结束或华约对常规攻势彻底失去信心为止。&/p&&p&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摒除华约实施先手核突击的可能性——如果华约方面&b&对自己的战术核武器和一般用途部队同时拥有足够的信心&/b&,相信①自己的战术核武器能够在战术核武器对射中压制对手;②相信自己的一般用途部队在遭到核突击、付出巨大损失的情况下还能完成其战役、战略决心,特别是在华约方面拥有绝对优势兵力、但北约部队已占据有利态势的情况下,这样的情况可能发生。&/p&&p&B. 北约方面的核决策何时进行?&/p&&p&之前讲过,北约的欧陆防御是以“宽正面、浅纵深、弱后方”为特点的,缺乏战役和战略预备队的特征迫使北约&b&在某个北约军防御纵深被突破时就做出核决策&/b&。在华约攻势完全在华约轨道上进行的情况下,这一核决策会发生在&b&D+2日左右&/b&。在北约想定中较不好的情况下,这一核决策会发生在&b&D+6日左右&/b&。在北约想定中较好的情况下,这一核决策不会发生(因为华约军未能达成主要突破)。&/p&&p&北约方面究竟如何进行核决策我也讲不清楚,不过如果有谁真的穿越成了北约组织最高指挥官,可能他到时候就得在这个问题上花费最大的精力——劝说欧洲各国的政治领导人把核武器扔在他们自己(而不是美国)的国土上不会是一件容易事。特别是在苏联方面的核讹诈下,欧洲小国对战争升级的态度更为难以揣摩。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一旦北约方面选择了肯定的核决策,那么苏联为了保持其威慑的可信度(因为战争还没有升级到全面核交换的地步,威慑仍然是有用的),&b&必须执行其讹诈中所提出的行动——对北约方面实施核报复,同时全面使用战术核武器&/b&。这就会使得战场的局势更加难以预测。&/p&&p&C. 华约不会把核武器作为“撒手锏”吗?&/p&&p&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这样的预言:苏联方面在常规进攻受挫之后,主动选择核升级选项。这样的选项,要么造成了美苏有限的核交换,要么被英勇的日本人拦下,要么是“有良心的”苏军军官挺身而出,发动政变……&/p&&p&虽然这样的升级是一种很吸引人的提法,但是个人非常怀疑这样的情况是否真的会发生。因为苏联方面选择这样的升级显得缺乏战术意义,从核战略上也可疑。除非苏联的核威慑实力强到自信其使用战术核武器不会造成北约采取相同对策(当然,从实际实力对比来看,根本不是这样的),否则&b&任何苏联“补救性”使用战术核武器的选项都是不利于苏联进攻的,不会对华约已经破产了的攻势起到任何有益帮助&/b&。&/p&&p&&b&结论:&/b&&/p&&p&&b&a. 华约方面在进攻初期即使用战术核武器的几率很小;&/b&&/p&&p&&b&b. 华约方面在整个战争初期阶段使用战术核武器的几率不大;&/b&&/p&&p&&b&c. 在a.b.前提下,北约方面的核决策只取决于欧陆战场常规战争的发展情况;&/b&&/p&&p&&b&d. 在采取肯定核决策的情况下,虽然对前线态势有帮助,但很大几率会使得北约各国在核报复中遭到惨重损失;&/b&&/p&&p&&b&e. 如果d发生,那么欧陆战争也将很难维持下去;&/b&&/p&&p&&b&f. 简而言之,战术核武器不是欧陆战争的核心要素——反之,战术核武器的运用效能是依托于欧陆常规力量的。强大的常规部队是欧陆战争的中流砥柱。北约组织特别是美国企图用“廉价”的战术核武器代替一般任务部队(50年代初期-60年代前期)的企图早已破产,到80年代也不应该再把欧陆战争的赌注压在战术核武器上。&/b&&/p&&p&&br&&/p&&p&3、是否使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p&&p&4、战术空军和战术地地导弹的用途?&/p&&figure&&img src=&/v2-7d411bfc635dc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395& data-rawheight=&10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95& data-original=&/v2-7d411bfc635dc_r.jpg&&&figcaption&华约军队的纵深打击手段。&/figcaption&&/figure&&p&&i&5、空降兵、空降强击兵和战役机动集群&/i&&/p&&p&抛去克格勃在西德和低地国家提前布置的“特别行动小组”,&b&空降兵、空降强击兵和战役机动集群是苏联武装力量在战争早期可能限制北约军队机动,从而实现赶在北约主力前抵达并突破北约主要防御地域的唯一手段。&/b&这就意味着华约方面在这些部队的运用上必然会进行最精心的准备。事实上,对抗这些部队和战法一直是北约的软肋,因为事实上战役机动集群这一理念的提出本身就是专门针对北约在中欧的防御特点,即宽正面、浅纵深、弱后方。&/p&&p&苏军将空降作战分为三个级别,即战略空降、战役空降和战术空降。战略空降在无核背景的中欧战场&b&完全没有可行性&/b&,不值得讨论。战术空降(包括战术机降)主要是侦察袭扰目的(主要针对北约核武器储存设施和指挥中心)和配合战役机动集群作战,这个部分放在战役机动集群里写。&b&战役空降是华约方面使用空降兵阻止北约战役预备队开进的主要手段&/b&。一般此类空降使用2个空降团到一个空降师兵力,可以构成一个10千米宽的防御正面。由于此类空降的总投送量为吨,苏军只能同时实施1个战役空降。&/p&&p&苏军实施战役空降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b&如何保障北约纵深上空的制空权&/b&,即“如何投出去”。战役空降的企图是特别容易被侦知的,而为了保证北约战役纵深上空的制空权,在实施空降前必须由前线航空兵实施数次大规模的空中战役,使得意图更容易暴露。北约凭借其总体占据优势的战术空军,就可以轻易粉碎华约方面的企图。这一极端难以克服的困境事实上严重降低了华约在中欧战场实施战役空降的可能性,我也没看到苏军有任何解决这一困境的手段和方法。&/p&&p&假定华约方面能够成功地实施战役空降,那么:①这一空降必然发生在战争初期,特别是D日的H+6时-H+18时之间;②空降场必然处于北约总体防御计划位置和北约军驻地中间,据两德边境约100-150公里;③空降地区最好多有桥梁、河流、城市,可以方便组织防御;④空降兵力约为一个空降师;但是注意,这一个空降师的兵力并非都用于执行战役任务——会从中分出一批执行战术任务的连、排级袭击分队,它们负责突袭沿途的桥梁、北约核武器储存设施和指挥所。&/p&&p&对战役空降而言,满足上述条件的区域&b&其实只有一处,就是英国第一军和荷兰第一军后方的不莱梅-汉诺威-比勒菲尔德地域&/b&。而重中之重是&b&威悉河上的主要桥梁&/b&。这一行动不止会阻止荷兰第一军的前出,还会防止英国第一军倒向左翼、弥补荷兰军防区上缺口的企图。在与地面进攻梯队会合前,华约空降部队需要独立作战48小时。&/p&&p&如果华约方面能保障60-72小时战役纵深制空权(这可能是华约前线航空兵的极限),就有可能再空降第二个空降师。&/p&&figure&&img src=&/v2-a616b41bf7dc3c3da7c97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79& data-rawheight=&8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9& data-original=&/v2-a616b41bf7dc3c3da7c97_r.jpg&&&figcaption&用红笔勾出的就是这一区域内的威悉河沿线&/figcaption&&/figure&&p&为了对付华约可能的战役空降和战术空降行动,西德国土守备军在70年代组建了一系列旅和团,这些后备役单位的战斗力不比现役部队弱多少,但它们需要24-72小时完成动员,同时还要肩负对付华约军(针对北约后方要地)战术空降的使命,在开战初期可能会疲于奔命。如果华约空降兵在战役空降中成功在威悉河上夺去一系列关键桥梁和渡口并成功坚持48小时,就意味着一个北约军的主力部队抵达总体防御计划位置的时间延迟24小时,这将是灾难性的。&/p&&p&除了空降之外,在70-80年代苏军还组建了一系列空降强击旅和机降强击旅。到80年代初期,苏军序列中已有约12个这样的旅,其中半数被配备到西方向上,包括驻德集群的一个机降强击旅。空降强击旅实现机械化(3个BMD营+独立炮兵连+独立高炮连+2个独立直升机团),机降强击旅则基本是徒步的(3个徒步空降营+1个BMD营+炮兵营+1个独立直升机团)。虽然北约资料有所出入,但事实上两种旅都拥有编制内的直升机力量,有能力一次性投送半个旅。不过到1981年,真正完整配备了直升机部队的此类兵团仅有寥寥几个,大部分空降强击旅和机降强击旅仍然需要方面军或战略方向提供的配属直升机部队才能实施机动作战。除此之外,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以及一些驻外集群还有了自己的独立空降强击营。&/p&&p&华约有能力在战争头48小时使用2-3个这样的空降/机降强击旅,执行一系列战术和战役任务。陆军空降强击兵的战术任务和空降兵的没什么太大区别,但是会更多地在集团军/方面军司令员的决心涵盖之下。空降强击兵的战役使命也跟空降兵近似。为达成此类使命,&b&空降强击旅将更多地以营、连级分队形式投入战斗&/b&,徒步空降强击兵多执行袭击任务,装备BMD的空降兵则更可能去执行战役使命。可以想象的,至少一个空降强击旅的主力会企图向空降兵实施战役空降的方向靠拢,通过蛙跳式着陆控制一系列机降场,为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突破北约掩护部队地域后的纵深突破打开一条通道。&/p&&p&到1981年,苏军尚未编成战役机动集群的特化编制(外贝加尔军区和喀尔巴阡军区的合成军),方面军司令员所掌握的战役机动集群可能会是第二梯队集团军下辖的一个或数个坦克师。这些师会在抵达接触线前夕编组为一系列营级快速分队,在华约第一梯队集团军初步突破掩护部队地域全纵深或主要纵深的情况下投入战场。这些部队不负责巩固、扩大突破口,而是负责向北约纵深全力机动,沿途和空降强击兵、空降兵配合,同时执行一系列战术和战役使命。华约一线摩步师也有自己的战役机动集群(袭击分队),该集群围绕摩步师的独立坦克营编成。这个小袭击分队主要执行战术任务,不会离开师接触线太远(似乎是25公里以内)。&/p&&p&在“兵营攻击”(或者说,北约主力部队未就绪)的总剧本下,空降兵、空降强击兵和战役机动集群的主要使命是协同动作,实现袭击、扰乱、迟滞北约主力部队抵达主要防御计划位置的目的。在“短动员”(或者说,北约主力部队实现已经就绪)的总剧本下,战役空降很可能无法实施,而机降和战役机动集群的投入会大大推迟。&/p&&p&在北约的防御纲领中,对抗苏军早期的战役战术空降行动的主要是西德地方军的一些猎兵团和旅。这些旅和团中的一部分拥有不低于联邦国防军正规军的平时满员程度和装备水平,相对于其他地方军部队可以很快地动员起来。不过在80年代初期这样的旅和团主要部署在西德西部的核心地带以防止可能的战略空降。而在更东部的北约战役后方则显得相对空虚。当地的西德地方军的动员过程还可能受到华约作战行动的严重干扰。&/p&&p&这样的干扰,不止是战术上的(因为这些兵力的相对弱小,其在战术上的影响反而较弱),而且还会是组织和心理上的。如果苏军成功在北约后方煽动恐慌和混乱,那么对北约方面造成的不利影响将远大于这些部队所能取得的战术成果。&/p&&p&因此,对战役机动集群的反制首先应当是&b&组织和心理上的&/b&。部队不能因为敌分队出现在己方侧后乃至纵深就惊慌失措(这样的情况,参见抗美援朝最初几次战役中的联合国军),后方部队必须组织起来抵挡战役机动集群的袭击,指挥员则需要正确评估己方纵深内华约部队的真正实力,尽一切可能避免为围剿这些机动集群而动用预备队,以免在真正需要投入预备队的时节已无兵可用。&/p&&p&从战术上,反制战役机动集群的兵力&b&主要来自西德地方军&/b&。一旦西德开始实施动员,就需要立刻为西德境内的每个北约后方目标——指挥所、补给中心、核武器存储设施等等——配备一个保安排,这个保安排就将为保卫这些设施起到很大帮助。西德地方军的猎兵旅、团也将行动起来,在关键地域对华约渗透部队进行扫荡。&/p&&p&即便如此,也需要注意到,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在时节上往往是晚于苏军投入战役机动集群的。特别是在“兵营攻击”背景下,华约投入战役机动集群总是会领先于北约的反制措施。但是在北约一线防御不发生崩溃的前提下,这样的渗透部队从总实力上必然不如西德地方军,北约指挥机构应当采取&b&镇定、稳健的手段&/b&,&b&确保通信畅通和部队镇定&/b&,才能力图将战役机动集群造成的威胁压低到最小。&/p&&p&6、初期实现战役突破的可能性多大?&/p&&p&假设欧洲常规战争是由苏联挑起的。&/p&&p&很明显,苏联不会平白无故挑起欧洲常规战争。战争爆发的原因,&b&要么是华约组织遇到了不可克服的困难,非要彻底改变冷战形势才能改变;要么是北约组织遇到了特别严重的困难,让华约方面看到了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可能&/b&。&/p&&p&我们在最初部分中分析的三种剧本,除剧本1情况不明外,剧本2和3都是华约组织遭到重大困难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华约所发动的进攻其实是“孤注一掷式”的,这就注定其得手几率较低,况且这样的行动还很可能造成特定华约卫星国(波兰、东德、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的不配合甚至反水。然而华约进攻威胁更大的情景可以说与此正好相反——比如,北约加盟国、特别是中欧战线上的北约加盟国出现严重松动。&/p&&p&在北约方面的想定中,出于显而易见的政治因素,对北约的政治性瓦解的可能一直避而不谈(更多地是讨论军备问题)。然而1968年和1974年法国、希腊分别退出北约军事指挥一体化体系(虽然法国对战时其在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中的位置做了保留),特别是1974年希腊和土耳其围绕塞浦路斯爆发的武装冲突,不得不引起北约方面的严重警惕。&/p&&p&7、开辟新战场的可能性多大?&/p&&p&四、从理想回到实际——冷战变热的最可能模型&/p&&p&五、回答问题:北约指挥官需要做什么?&/p&&p&(待续)&/p&
这个问题的提法以及目前()的答案状况展现出了这个问题的两面性:一者,这个问题是如此抽象,以至于谁都觉得自己能谈一谈;一者,这个问题又如此具体,以至于大部分答案完全离题万里。而要想真正认真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回到问题本身。问题为我…
&p&为啥一说军备生产就是坦克造的少?&/p&&p&二战中各国,包括德国、苏联,坦克生产在军备生产中都只占很小一部分(以产值计甚至不到10%)。除了坦克、装甲车,德国的重炮、弹药、卡车、飞机(以航发数量计算)产量都不算少,另外德国生产了1200多艘U艇,还花费了据说不亚于曼哈顿计划的投资搞出了数万枚V型飞弹。德国军备生产的问题一方面是官僚主义,另一方面也是钱没有花在该花的地方——比如V型火箭这种有史以来最浪费的军工项目。&/p&&p&&br&&/p&&p&---------------------------------------------------------------------------&/p&&p&评论区里的Lee General说的靠谱&/p&&p&困扰德国增产的并不是什么“总动员”问题,而是帝国各部门之间严重的官僚主义以及混乱的管理方式。&/p&&p&&br&&/p&&p&1.关于德国石油问题。&/p&&p&这个问题是似乎是被误解最多的问题。可能是受某些网帖或者某些战史中关于“隆美尔缺燃料”或者战争后期诸如阿登等战役中德国缺燃料等记载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德国燃料在整个战争期间是不够用的,甚至认为这是德国失败的主要原因。&/p&&p&&br&&/p&&p&&br&&/p&&img src=&/v2-6eafe30b3ee78201bbdb8b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271& data-rawheight=&7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71& data-original=&/v2-6eafe30b3ee78201bbdb8b_r.jpg&&&p&&i&德国燃料产量/消耗量/储备量平衡表&/i&&/p&&p&&br&&/p&&p&实际上,截止到44年春季英美对洛伊纳合成燃料工厂和普洛耶什蒂油田运输系统展开大规模打击前,&b&德国的燃料产量大体上是能满足军队需求的&/b&。从上图的产量-消耗量平衡表我们知道,在战局最激烈的&b&42-43年,德国的燃料产量比起消耗量实际上是略有盈余的&/b&——而43年德国生产的坦克飞机远远多于42年(储备量从41年底的79.7万吨增长到了43年底的112万吨)。&/p&&p&所谓的“隆美尔缺乏燃料”甚至是44年底的“阿登攻势中德国燃料不够用”,&b&并非是德国燃料产量真的那么少,而是后勤运输上的困难&/b&。隆美尔依赖的地中海供应线被马耳他的英国空军切断,阿登反击的前数月盟军空军对帝国铁路运输系统尤其是莱茵河上的铁路桥的打击让德军的大量燃料无法前送。&/p&&p&当然,缺乏燃料导致毁灭的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由于1944年5月间第八航空队对洛伊纳合成燃料工厂的打击(以及之后一系列的袭击行动,这可以算是这个战争期间最有效的一次战略轰炸行动),1944年9月之后,耗尽航空燃油储备的德国空军实际上就基本丧失了出动作战的能力。&/p&&p&&br&&/p&&p&2.“总动员”问题&/p&&img src=&/v2-6bf5cfbc39868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820& data-rawheight=&5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0& data-original=&/v2-6bf5cfbc39868_r.jpg&&&p&&i&德国战时财政收支平衡表&/i&&/p&&p&&br&&/p&&p&实际上德国从头到尾都没有实行过所谓的“总动员”。或者说,&b&德国从头到尾从未像苏联一样压榨人力和工业潜力,德国的41-44年实现的军备产量巨幅增长并不是什么“总动员”的结果&/b&。&/p&&p&这一点看统计数字就明白了:1939年,德国工人平均劳动时长47.8小时;到苏德战争的41年9月达到49.5小时;到43年9月又降为49.1小时;44年更进一步降低到48.3小时。战争开支在总预算中所占的比例,1940年已经达到70%,到42-44年也只是在80%上下浮动。民用消费品的生产指数1942年为100,1943年为94,到1944年也只不过降低到了90。德国平民几乎在整个战争期间——除了45年——维持了较高的生活水平。&/p&&p&至于军备产量的增长,是施佩尔在1942年接手了军备生产的领导任务后,压制各官僚机构,理顺生产计划,以流水线式生产代替分散生产,在各军工生产领域组织技术专家构成指导委员会的结果。当然,改进领导方式、提高生产效率有其局限性——&b&比如德国的卡车生产在战争中几乎没有提高,因为汽车领域早就实现了一体化的生产组织方式&/b&。&/p&&p&&br&&/p&&p&至于题主的问题?因为希特勒没有及早任用施佩尔——实际上主要是没有及早统一各官僚机构(四年计划委员会、军备生产部以及空军生产部门)的组织领导。其实施佩尔不过是个建筑师,根本没有接触过任何生产问题,但他有希特勒亲自给他站台,所以反而能推行统一领导,进而取得了杰出成就。&/p&
为啥一说军备生产就是坦克造的少?二战中各国,包括德国、苏联,坦克生产在军备生产中都只占很小一部分(以产值计甚至不到10%)。除了坦克、装甲车,德国的重炮、弹药、卡车、飞机(以航发数量计算)产量都不算少,另外德国生产了1200多艘U艇,还花费了据说…
&p&&b&(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b&&br&&/p&&br&&p&  本人是15年从陆军野战部队复员的军官。朝鲜战争是我刚入伍时了解军事的起点,当时曾针对性地做了一系列的主题阅读,下面就以我接触过的公开史料对抗美援朝战争的纯军事部分进行归纳,谬误之处敬请指正:&/p&&br&&p&&b&一、常见误区:战争=掰手腕?&/b&&/p&&p&  就连两个人打架,都不是谁力气大谁就一定能赢,更不用说受地形、天候、士气、后勤等诸多因素严重制约的陆地战争了。所以即使是装备低劣、缺吃少穿的志愿军,在拥有充分的决心和信心的前提下,依然可以利用敌人的轻敌和破绽,采用合理的战术击败火力猛烈、装备精良的美军,将美军赶过三八线。&/p&&p&  但是,吃了大亏的美军,“&u&不会像蒋介石那样愚蠢&/u&“(&i&斯大林语&/i&),理所当然地采取了一系列战术来克制志愿军(&i&你出了剪刀我怎么能再出布呢,赶紧换成石头&/i&),如“直线战术”、“磁性战术”等,所以第三次战役之后,志愿军也很难再从美军这里讨到便宜;同时,由于冷战大格局和国内民主小格局的限制(&i&其他知友讲得很好,我就不废话了&/i&),加上志愿军的死磕,美军也没法从志愿军这里讨到便宜,所以战争从志愿军带有奇袭特点的运动战,变成了三八线附近的拉锯战,而后变成了阵地战,最后停战。&/p&&p&  总体情况大概就是这样,下面从战场环境、双方军队特点对比、五次战役的大体进程进行具体分析。&/p&&br&&p&&b&二、战场环境分析&/b&&/p&&br&&p&&b&(一)总体情况&/b&&/p&&p&&b&1&/b&&b&、地形&/b&&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1&&[1]&/a&&/p&&p&  朝鲜半岛地幅狭长,三面环海,南北直线距离840多公里,东西直线距离最宽处约360公里,最狭窄处的平壤至元山峰腰部地带只有170多公里。全境除西部海岸的小块平原之外,基本为山地,北部多高山峻岭,丛林密布,南部多为丘陵,地势起伏不平。整个地势北高南低,东起西落。&/p&&img src=&/4b3a6ca8cad83ee9b82de0b_b.jpg&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1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4b3a6ca8cad83ee9b82de0b_r.jpg&&&br&&img src=&/384c165df8deb247a82dbf_b.jpg& data-rawwidth=&1202& data-rawheight=&17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2& data-original=&/384c165df8deb247a82dbf_r.jpg&&&br&&p&  将近80%是山地,除了陡峭的山脉之外,基本上全是顶部较平坦而坡度很陡的山和丘陵。而且其坡度一般都在40~60度,所以,坦克无法攀登。大部分丘陵,步兵攀登起来也很困难。&/p&&p&  水系从北到南有临津江、汉江、锦江、蟾津江、洛东江等5条江;流向为由东向西或由北到南;都形成战术上的重要地线。村落周围的小山,多是缺少植被的红褐色秃山。自生小灌木的山也很多,但还不足以利用来遮阴和隐蔽。因为缺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下大雨时小河就会一下子泛滥形成急流,所以山间的河流像天然防坦克壕一样冲刷的很深,山间的水田也大都是没膝深的湿田。&/p&&p&  地质是水成岩,除山顶的露岩部分外,构筑工事比较容易。&/p&&p&  道路网较少,汉城-仁川,汉城-大田-大邱-釜山,釜山-马山-晋州公路是双车道,除此之外,大都是自然的单车道路。而且多数桥梁是负荷2吨的木桥。&/p&&p&  村落大都是木质家屋,贫农的房屋是土墙草顶,看上去象跪伏在大地上似的。这些家屋易起火燃烧,很少能作为防御据点利用。&/p&&br&&p&&b&2&/b&&b&、气候&/b&&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2&&[2]&/a&&/p&&p&  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受大陆吹来的北风或西北风的影响,寒冷干燥,降雪和积雪较少;夏季受海洋上吹来的东南风的影响,高温多雨,全年降水量的2/3集中于夏季(6-9月份),且多暴雨;春秋两季降水少而多雾。最冷月(l月)平均气温摄氏-6度至-20度。&/p&&img src=&/cbd8da5efd0afe_b.jpg& data-rawwidth=&679& data-rawheight=&10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9& data-original=&/cbd8da5efd0afe_r.jpg&&&br&&p&  南北温差较大,南方气候较热,水量充足,耕地面积占全朝鲜的60%以上,而可灌溉稻田面积则是北方的三倍,是朝鲜的主要农业区;北方冬季寒冷,是朝鲜的主要工矿区,但粮食无法自给,历史上一直依赖南方供应,其东北部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多摄氏度。&/p&&p&  四季昼夜时差变化明显,冬季最长夜间时间达13个小时,夏季最短夜间时间只有7个小时。&/p&&p&  而在二次战役东线战场,战场温度主要在摄氏-10度至-30度之间变动。特别是九兵团发动攻势的11月27日那天,接连下了30多个小时的暴风雪,整个战役期间,气温平均在零下摄氏27度左右,最低达零下30多度,雪积数尺,江河道路冰冻,到12月8日夜,气温更是骤降至零下40多度。&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3&&[&/a&3]&/p&&br&&p&&b&3&/b&&b&、政治考量&/b&&/p&&p&  双方都不愿扩大战争,都想将战争局限在朝鲜。因此苏联只是偷偷摸摸地派出空军掩护志愿军的交通线;而美国也无意将战火燃向中国本土,即使其空军遭到较大的损失,也不敢明目张胆地越过鸭绿江,对中国境内的机场和补给要点实施轰炸。&/p&&br&&p&&b&(二)对作战带来的影响&/b&&/p&&p&&b&1&/b&&b&、对战役行动的影响&/b&&/p&&p&&b&(1)中朝军的运动战和游击战特长无法发挥:&/b&&/p&&p&  因为地幅狭小,志愿军难以实行“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的运动战;因为半岛三面临海,难以像越南战争中的北越一样,通过“胡志明小道”,对敌后的游击队进行补充和支援,加上朝鲜物产贫瘠,导致游击队因粮食问题与群众矛盾不断激化,最后被韩军与群众配合剿灭&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4&&[&/a&4]。&/p&&br&&p&&b&(2)美军的机械化作战特长&/b&&b&难以&/b&&b&发挥:&/b&&/p&&p&  因为半岛地形复杂,道路稀少,美军的机械化兵器难以展开,机械化的优势难以施展,而在中朝军已有防备的情况下,实施登陆作战难度也很大。&/p&&br&&p&&b&  (3)利守不利攻:&/b&&/p&&p&  因为半岛地形狭窄,少量兵力即可形成严密而大纵深的防线,攻击一方在突破一条防线之后,马上面临着下一条防线,总体利于防守而不利于进攻。&/p&&br&&p&&b&2&/b&&b&、对战斗行动的影响&/b&&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5&&[&/a&5]&/p&&p&&b&(1)对机动的影响&/b&&/p&&p&  坦克只能沿道路通行。因此,进攻的坦克除了在道路上前进之外别无他法,进行防御作战时也只能在道路的两侧摆开四、五辆坦克。&/p&&p&部队行动受道路制约,展开受限制,容易形成纵长队形;而部队相互间联系、协同困难。&/p&&p&总体上不利于机械化的美军,而利于装备轻便的志愿军。志愿军步兵可以很容易地隐蔽企图,进行渗透、穿插和分割,切断联合国军的退路,威胁其侧翼,对其进行各个击破。&/p&&br&&p&&b&(2)对火力的影响&/b&&/p&&p&  在制高点有一定的视界和射界,但死角多;在低地则视界、射界完全受到限制;在发挥火力上,如不是曲射火器,效果很小。在美军的报告中,就提到其自动武器的作用难以发挥,而手榴弹的价值大大凸显&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6&&[&/a&6] 。&/p&&p&  但由于树木少,便于联合国军的监视和观察,便于其高效地发挥空中和地面火力。&/p&&p&总体来说,不利于联合国军步兵武器威力的发挥,但便于其飞机和重炮进行攻击。&/p&&br&&p&&b&(3)对防护的影响&/b&&/p&&p&  水成岩地质便于构筑工事,而反斜面&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7&&[&/a&7]可以躲避直瞄武器的攻击,因此志愿军的坑道战术发挥了极大的作用。&/p&&br&&p&&b&3&/b&&b&、冬季作战的影响&/b&&/p&&p&  对于具有丰富的冬季作战经验,而且作战地区气温并不算太低的西线十三兵团来说,朝鲜的冬季影响并不大;但对于缺少严寒地区生活经验和防寒被装的九兵团来说,东线战场的严寒就是一场灾难。&/p&&br&&p&&b&(1)对人员的影响:&/b&&/p&&p&  容易患上呼吸道的疾病,病症从重感冒到肺炎都有,如不及时控制容易造成大规模传染。第二次战役东线的美陆战一师约有20%的士兵染上呼吸道疾病&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8&&[&/a&8],而从西方的资料来看,因为缺乏营养和卫生保障,第三、第四次战役时我军传染病蔓延,对部队战斗力造成了严重损害&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9&&[&/a&9]。&/p&&p&  过低的温度使人的判断力下降,严重时甚至导致暂时性的“休克”。&/p&&p&  冻伤,尤其是四肢的冻伤,导致士兵无法行军或操作武器,极大地削弱了部队的战斗力。&/p&&p&对作为进攻方,而且缺乏防寒被服,防寒设施(&i&美军飞机对村庄、矿洞等可用于休息隐蔽的设施进行了疯狂的破坏&/i&)的九兵团来说,受伤基本等于死亡。即便被救助后送,遥远的回程路上没有防寒被服,伤员也支持不了多久。&/p&&br&&p&&b&(2)对武器装备的影响&/b&&/p&&p&  九兵团配备的迫击炮70%无法使用,许多步枪、机枪枪栓被冻无法击发,轻机枪必须时常拨动枪机撞针才能保证随时都能打响,能有效使用的武器只有步枪、冲锋枪、刺刀和手榴弹,通信联络极不顺畅。&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10&&[&/a&3]&/p&&p&  而严寒对美陆战一师武器性能的影响并不算太大:&/p&&blockquote&  M1步枪、机枪、以及75mm无后坐力炮的性能依旧十分良好,部分勃朗宁自动步枪无法连发射击,105mm榴弹射击速度显著降低,迫击炮和卡宾枪易出故障,手雷因插梢冻结而难以使用,火箭筒的弹药在最初几天就冻裂了;车辆熄火过久就会出现发动机水箱冻裂等等。&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11&&[&/a&8]&/blockquote&&br&&p&  (3)对部队的&b&机动和防御&/b&的影响&/p&&p&  夜晚时间较长,有助于志愿军的夜间行动。&/p&&p&  土地冻结导致构筑工事的难度增大,作业效率仅为正常情况下的一半。&/p&&p&  河流表面封冻,不构成部队行动的障碍,这也是缺少渡河工具的志愿军在前三次战役能快速发展进攻的原因,否则东西向的水系将成为联合国军抵挡志愿军攻击的有利防线。&/p&&p&  而朝鲜冬季干燥少雪的情况也对志愿军更有利,倘若朝鲜像东北一样,积雪厚度动不动就几十厘米的话,不仅部队的机动会受严重影响,,后勤保障的难度亦会成倍增加。&/p&&br&&p&&b&三、双方军队对比&/b&&br&&/p&&br&&p&&b&(一)作战理念和人员素质上的差异&/b&&/p&&p&&b&1&/b&&b&、作战理念上的差异&/b&&/p&&p&&b&(1)志愿军&/b&:以意志和技巧弥补物质力量不足的“穷人战争”&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12&&[&/a&10]&/p&&p&  从诞生起到解放战争胜利的大部分时间里,我军在部队规模、武器配备、训练水平上都处于劣势,作为弱小一方,要在优势敌人的打击下生存下来并获得胜利,就决不能“&u&乞丐和龙王比宝&/u&”,与敌人正面拼消耗;而是要尽一切的方法,将现有的力量发挥出最大的效果,这包括:&/p&&ul&&li&&u&分散敌人的力量&/u&(“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具体操作上有刘邓大军的千里跃进大别山,以及在撤离一地时留置大量的游击队牵制敌人);&br&&/li&&li&&u&集中自己的力量&/u&(“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在每一个局部上,在每一个具体战役上,我们是绝对的优势”),&br&&/li&&li&&u&并将力量发挥到极限&/u&(“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政工制度在这一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br&&/li&&li&&u&在敌人最虚弱的时候&/u&(“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如《亮剑》中的李云龙就是趁暂七师部队未展开,火炮未进入阵地的时机对其进行突袭);&br&&/li&&li&&u&对敌人最软弱的部位实施打击&/u&(“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br&&/li&&li&&u&给予敌尽量大的损失&/u&(“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为达到歼灭的目的,我军以包围迂回战术防敌逃跑);&br&&/li&&li&&u&以此达到改变战局的目的&/u&(“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员,补充自己。我军人力物力的来源,主要在前线”,“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就将在全体上转变为优势,直到歼灭一切敌人”,如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反围剿就是通过歼敌三个师使敌围剿计划破产,以及解放战争的形势在三大战役歼敌154余万后发生了逆转)。&br&&/li&&/ul&&p&  概括起来,就是&b&运动战&/b&和&b&歼灭战&/b&。&/p&&p&  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运动战和歼灭战均难以有效施展。在前两次战役中,我军利用联合国军的轻敌冒进,以运动战的方法打了其一个措手不及,但之后就因为朝鲜地幅的限制,美空军的强力压制,以及补给的困难而无法实施运动战;而歼灭战也基本只能对韩军实施,对作战能力和战斗意志远高于国民党军的美军,也仅前两次战役有歼其一个团战斗队和重创一个团的战绩,对战局的改变无根本影响,而第五次战役之后提出的“零敲牛皮糖”,则更是名为歼灭战而实为消耗战。&/p&&p&  但是,实施歼灭战的一些手段,如穿插分割、断敌后路的做法,却极大地动摇了美军的战斗决心,迫使美军在火力极占优势的情况下,接连败退。&/p&&br&&p&&b&(2)美军&/b&:享有压倒性的物质优势,并能对物质资源作最有效使用的“富人战争”&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13&&[&/a&11]&/p&&ul&&li&&b&以“科学管理”为指导:&/b&&br&&/li&&/ul&&p&  发源于美国,并得到普遍应用的“科学管理”,要求对每一个层面的执行者的一切行动事先都要进行详细的设计,并在整个执行过程中加以严密的控制。在这种管理方法中,人更像是一种机器,主动性的发挥受到了严重的限制。&/p&&ul&&li&&b&重计划轻应变:&/b&&br&&/li&&/ul&&p&  而这种“管理主义”也深深地渗到了美军的骨子里,过于重视准则、计划、控制,有一种企图事先预知每一种情况,并对行为模式作详细规定的趋势;而忽视指挥官的自主权,导致指挥官行动自由受限,难以依照实际状况来处理问题,有一种轻视奇袭、运动和紧急应变措施的显著趋势。&/p&&ul&&li&&b&正面作战无可匹敌:&/b&&br&&/li&&/ul&&p&  反映到作战中就是美军各级组织责任明确,后勤保障到位,各军兵种间配合严密,火力发挥堪称完美,再加上美国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因此在正面作战中对志愿军具有压倒性的优势。&/p&&ul&&li&&b&缺少应变能力,难以抓住战机:&/b&&br&&/li&&/ul&&p&  但是其缺点也很明显,就是作战中习惯按部就班,缺乏对紧急情况的应变能力,难以及时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进攻时&u&习惯一线平推&/u&,因此在其火力与机动力占尽优势的情况下也无法给对手造成毁灭性打击(如在第五次战役中仅歼灭了180师一个师)。&/p&&ul&&li&&b&缺乏主动精神,坐以待毙:&/b&&br&&/li&&/ul&&p&  防御中如侧后部受敌威胁,第一反应不是对孤军深入之敌实施果断的反击,而是迅速收缩阵地以保持防线的连贯,因此前三次战役时才会在志愿军的运动战和穿插战的攻势之下接连败退。&/p&&p&  倘若当时的美军能放弃建立连贯防线的执念,而效仿苏德战争中德军的哈尔科夫反击战做法,在其部队的阵地攻防能力占优的情况之下,先是故意放开一个缺口,引诱中朝联军突破部队深入,而后迅速封闭突破口,孤立突破部队并消灭之;如进展顺利,还可以进一步对对手战线上因兵力骤损而出现的空档进行快速突贯。幸好美军的素养就是比德军低一个档次,否则历史恐怕会是另外一种样子,太幸运了!&/p&&br&&p&&b&2&/b&&b&、人员素质上的差异&/b&&/p&&p&&b&(1&/b&&b&)战斗精神上的差异&/b&&/p&&p&  虽然在价值观上有着根本的差异,但志愿军和美军都是顽强而勇敢的军队。&/p&&br&&ul&&li&&b&为信仰而战的志愿军:&/b&&br&&/li&&/ul&&p&  志愿军战士多来自于战乱中挣扎于饥饿和死亡边缘的农民,因此有着坚韧顽强、轻视生命的特性,参军之后,在政工系统的教育之下,树立了为革命事业奉献一切的精神,满怀着对侵略者的刻骨仇恨,有着极为顽强的战斗意志:&/p&&p&  极能坚持,即使部队伤亡惨重,但仍能保有相当的士气,迅速展开下一轮攻击;&/p&&p&  极能忍耐,在饥寒交迫、疫病流行和敌强大的火力之下仍能坚持奋战;&/p&&p&  极能冒险,能完成敌后侦察、纵深穿插、坚守坑道等危险性极高,极考验意志的任务;&/p&&p&  极能拼命,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与敌同归于尽的英雄事迹屡见不鲜。&/p&&br&&ul&&li&&b&为责任而战的美军:&/b&&br&&/li&&/ul&&p&  与志愿军战士相比,美军官兵的生活无疑是极为幸福的,从小无忧无虑,当兵之后也是少爷兵,“甚至连擦自己的皮鞋也要找人代劳” &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14&&[&/a&12],这样的美好生活无疑使他们充满了对生命的留恋和对死亡的恐惧。但是在社会熏陶和军队教育之下形成的责任感,要求他们“绝不自愿投降。如果负责指挥,只要部属还有抵抗能力,绝不下令投降” &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15&&[&/a&13],在与志愿军的作战中,大部分情况下也都能坚守岗位,在被包围的情况下也能坚持战斗,但在出现补给耗尽、指挥官阵亡或火力支援中断的情况下则很容易发生动摇&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16&&[&/a&14],而彭德怀元帅也有评价:
“美军较强,死多活少” &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17&&[&/a&15]。&/p&&br&&p&&b&(2&/b&&b&)人员培养上的差异&/b&&/p&&ul&&li&&b&依赖战场经验的志愿军:&/b&&br&&/li&&/ul&&p&  抗美援朝战争之前,我军已历经20多年的战争考验,从上到下都积累了丰富的战争经验,磨炼出了敏锐的战场嗅觉;但由于文化水平普遍低下&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18&&[&/a&16],缺乏成体系的作战理论、战术方法和训练模式。无论是士兵还是指挥员的训练,都缺乏系统性,平时主要依靠经验更为丰富的上级和老兵的传授和指导,需要时则开办各种训练班以突击培训的方式培养技术骨干&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19&&[&/a&17](现在还很喜欢这么干,动不动就成立集训队);连排一级多以召开“诸葛亮会”的方法来研究战术,制订针对性的训练方法;而指挥员的集训则主要是交流各自的战争经验,而甚少理论的讲解和提炼&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20&&[&/a&18]。&/p&&p&  而这种依赖以往经验,“在战术上一再沿用敌人已熟悉的老套路” &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21&&[&/a&19]的做法,导致从第三次战役开始,就很难再给美军以大的打击。&/p&&p&  同时由于战前中下级军官大规模转业&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22&&[&/a&20],作战中军官伤亡率高的原因,损失了一个军官后很难马上找到合格的接替者,因此志愿军的指挥官对新岗位所需的适应时间较长,实际作战中为了克服这一问题,经常派遣上一级单位的副职首长进行具体指导。&/p&&ul&&li&&b&有着正规训练体系的美军:&/b&&br&&/li&&/ul&&p&  在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军的训练体系虽然暂时还比不上德、英等老牌强军,但也已相当完善了。对于士兵的训练,依靠严格而详细的训练条令来规范,军事技术较为熟练;军官的培养上,则注重逐级培训和不同岗位轮换使用,因此其储备充足,指挥官出现伤亡后可以很方便地从其他岗位挑选合格的接替者;与志愿军不同的是,美军还以经验丰富的军士长辅助,使得美军军官在经验和资历不足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有效指挥,不会因“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情况而导致战斗力大打折扣。&/p&&p&  同时美军军官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自由开明的氛围,也使其能较快适应新情况,我军学者徐焰就评价道:&/p&&blockquote&  “美军虽然陆战经验不多,其军官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却比较高,其国内军内又有较为自由地争论探讨、大胆揭露己方缺点的习惯……其改进战术之快,一时出乎我方意料之外。结果在运动战后期,志愿军就出现了想近战——难以接近敌人,打夜战——当夜不能消化,力求速决——一时又僵持难下的局面。” &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23&&[&/a&19]&/blockquote&&br&&p&&b&(3&/b&&b&)指挥系统上的差异&/b&&/p&&p&  总体来说,志愿军的指挥系统还十分原始粗糙,与现代化军队的标准相距甚远;而美军的指挥系统则由于过于精细而变得刻板,以致损害了部队灵活应变的能力&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24&&[&/a&21],因此在二战德军看来,当时美军的指挥系统“尚不能适应现代战争” &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25&&[&/a&11]。&/p&&br&&p&&b&(a&/b&&b&)志愿军&/b&&/p&&ul&&li&&b&指挥&/b&&b&粗糙原始,过于依赖指挥员能力&/b&&br&&/li&&/ul&&p&  志愿军指挥战斗&u&过于依赖指挥员的经验与直觉&/u&,司令部基本上只是被动地落实指挥员的指示,而缺乏主动研究形势和提出建议的职能,苏军顾问就有评价说:&/p&&blockquote&“司令部不是真正的指挥机关,没有被赋予相应的权力,在部队中没有威信。” &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26&&[&/a&22]&/blockquote&&p&  而在这种&u&粗糙原始&/u&的指挥系统之下,是粗糙原始的指挥方式,在战前组织战斗时,“进攻的和防守的,完全带有原始的特点,没有进行预先侦察,勘测地形和组织协同动作” &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wz111炮塔能打穿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