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篇首词谁写的》是谁写的?

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在官渡之战中,曹操虽然实力较弱,但他知人善任;袁术虽然兵多粮足,但他优柔寡断,目光短浅。因此,曹操掌握了主动,烧了袁术的粮草,使得袁术兵败如山倒,逃回了翼州。B.《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中有“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之说,其中“伏龙”指诸葛亮,“凤雏”指徐庶。徐庶后虽被曹操用老母骗取,但终生不曾为曹操设一谋,因此后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歇后语。C.刘关张于张角乱军中救了董卓,董卓却因三人出身低微极为怠慢,因此激怒了张飞,欲杀掉董卓,刘备关羽及时阻止。最后三人连夜引军投了别处。D.“煮酒论英雄”一节里,曹操杀吕布后,带着刘、关、张三人回到许昌,谋臣劝说曹操早日赶走刘备,免得他日后做大来争位子。曹操说:“实在吾掌握之内,吾何惧哉?”这表明他对刘备没有丝毫的顾虑。 - 跟谁学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在官渡之战中,曹操虽然实力较弱,但他知人善任;袁术虽然兵多粮足,但他优柔寡断,目光短浅。因此,曹操掌握了主动,烧了袁术的粮草,使得袁术兵败如山倒,逃回了翼州。B.《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中有“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之说,其中“伏龙”指诸葛亮,“凤雏”指徐庶。徐庶后虽被曹操用老母骗取,但终生不曾为曹操设一谋,因此后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歇后语。C.刘关张于张角乱军中救了董卓,董卓却因三人出身低微极为怠慢,因此激怒了张飞,欲杀掉董卓,刘备关羽及时阻止。最后三人连夜引军投了别处。D.“煮酒论英雄”一节里,曹操杀吕布后,带着刘、关、张三人回到许昌,谋臣劝说曹操早日赶走刘备,免得他日后做大来争位子。曹操说:“实在吾掌握之内,吾何惧哉?”这表明他对刘备没有丝毫的顾虑。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在官渡之战中,曹操虽然实力较弱,但他知人善任;袁术虽然兵多粮足,但他优柔寡断,目光短浅。因此,曹操掌握了主动,烧了袁术的粮草,使得袁术兵败如山倒,逃回了翼州。B.《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中有“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之说,其中“伏龙”指诸葛亮,“凤雏”指徐庶。徐庶后虽被曹操用老母骗取,但终生不曾为曹操设一谋,因此后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歇后语。C.刘关张于张角乱军中救了董卓,董卓却因三人出身低微极为怠慢,因此激怒了张飞,欲杀掉董卓,刘备关羽及时阻止。最后三人连夜引军投了别处。D.“煮酒论英雄”一节里,曹操杀吕布后,带着刘、关、张三人回到许昌,谋臣劝说曹操早日赶走刘备,免得他日后做大来争位子。曹操说:“实在吾掌握之内,吾何惧哉?”这表明他对刘备没有丝毫的顾虑。科目:最佳答案C解析
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
&&&& 15:05&&&&来源:互联网&&&&编辑:薰衣草
[导读]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那么,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以下是搜集的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
&&&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
&&&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这部小说作者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著作的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 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
&&&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 司马懿之心,路人皆知
&&&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 --人在心不在
&&&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 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 蒋干盗书&只知欢喜,忘了中计 来自原文:奇丽女性网
&&&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 蒋干访周瑜&自找麻烦
&&& 许褚战马超&赤膊上阵
&&&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 刘禅小阿斗&扶不起
&&&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他是一位明代著名小说家,以上还提供了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
Related News
Recommended hot
Recommended Gallery
Entertainment
Women's Health
Copyright 2009-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奇丽女性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307:06:11]&作者:姚赣南
楷体_GB2312
仿宋_GB2312
选择颜色背景
此日记引用地址:.cn/blog/trackback.do?wlog_id=1427
姚赣南藏品:清末《增像全图三国演义》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
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
付笑谈中”。这是置于《三国演义》第一回前的开篇词。
&每当听到杨洪基先生唱这首歌时,每当练习书法时写这首词时,心里总是充满感慨激昂之情。我收藏了一册清宣统元年石印的《增像全图三国演义》,& 在卷首也印有此词(见图)。
那么,这首词是的作者是谁呢?
据了解,此词不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约年)写的,而是
明代的文人杨慎所作。
杨慎(年),明代文学家、才子,他自幼聪颖,十一岁即能作诗。
杨慎对文、词、赋、散曲杂、剧、弹词,都有涉猎。他的词和散曲,写得
清新绮丽。《三国演义》开篇词是杨慎所作《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
的开场词,调寄《临江仙》。这首词写得很有气势和哲理,它综观历代社会兴
亡盛衰,以英雄豪杰的成败得失抒发情感,表现了凝重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罗贯中逝世88年后,杨慎才出生,两人生活的年代相差近百年。那么,杨慎的
词怎么会进入《三国演义》一书呢?
原来,《三国演义》成书虽在明初,但当时书中有些情节及所含诗文仍不够
丰满。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毛纶、毛宗岗(年以后)父子,仿照
金圣叹批《水浒传》,对罗贯中原著进行整理回目,修订文字,并在章回之间
夹写批语。在情节上,毛氏父子对原书的改动较大,使书中故事情节更生动,
忠君爱国思想更浓厚。同时,又增加了三国时期多篇名文,如前后出师表、铜
雀台赋、讨曹操檄等。还增加了后人多首诗词评判,使全书增色了许多。
《三国演义》最终定稿是在清朝,形成了120回本。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
义》时,将杨慎的这首词其放在了卷首。
从上分析可以看出,罗贯中写成《三国演义》时,并没有这首开篇词。
时光流逝二百多年后,毛氏父子才将“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词列入书中。
由此可见,《三国演义》这本书的成型经过了多么漫长的岁月。
上海章福记石印
&&& “滚滚长江东逝水”一词在卷首&
&&& 还有毛宗岗等字样
&&& 书中有孔明等人物图
&&& 书中有桃园三结义图
&&& 姚赣南书法习作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选择字号: 中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描写了多少个人物?为你拉清单详解
罗贯中在《》里到底描写了多少个人物?下面我将列出一组数字,有的朋友可能会怀疑数字的准确性。这个没有别的办法,只好请怀疑的朋友自己找来《三国演义》清点一下,保证你点一遍一个数字,再点一遍和上一遍还是不一样。呵呵,还是请你相信我列的数字吧。
罗贯中(1330年-1400年),名本,字贯中,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的作者。
小说中一共描写了1191个人物,其中武将436人,文官451人;汉、三国及晋的皇族后裔、后、妃及宦官等128人,黄巾起义者、鲜卑、乌桓及南蛮等有67人,其他各种人物109人。书中角色以男性为主,足智多谋,争雄斗狠,形象突出,光彩照人。此外,书中有60多名女性,有名有姓只有蔡琰、曹娥和李春香3人;有名无姓的有貂蝉1人,其他的女性不是有姓无名就是无姓无名。
下面我选择小说中的主要人物268个,给大家作一个简要介绍,帮助大家更好地阅读《三国演义》。当然了,这个&主要人物&的选择和确定是我个人的判断,但我相信我的判断是有道理的。以下人物按照小说中的出场先后为序排列。
一、东汉:
1、汉灵帝刘宏(156年-189年5月13日),东汉第十二位皇帝(168年&189年在位),在位22年。
2、蔡邕(yōng)(133年&192年),蔡文姬的父亲。博学多才。后被王允下狱,死于狱中。
3、张让:侍奉灵帝的宦官十常侍之首,暗杀了何进,但被袁绍追杀时自己跳水自杀。
4、封:宦官,&十常侍&之一
5、段:宦官,&十常侍&之一
6、蹇(jiǎn)硕 宦官,&十常侍&之一
7、张角:是太平道的教祖,向民众广传教义。趁社会动乱,得到广大民众支持。结成黄巾党对抗汉王朝,发动了黄巾之乱。
8、张宝:黄巾军首领,张角之弟。
9、张梁:黄巾军首领,张角之弟。
10、刘焉:西汉鲁恭王刘馀的后裔,幽州太守,刘璋的父亲。
11、卢植(139年&192年):中郎将,刘备、公孙瓒之师。黄巾之乱时,与皇甫嵩,朱俊等共同剿敌。董卓得政以后,卢植谏阻董卓废陈留王立献帝被免官,后来被袁绍聘为军师。初平三年死去。(韩国前总统卢武铉、卢泰愚皆为卢植的迁居后代。)
12、皇甫嵩:车骑将军,冀州牧。
13、朱y(j&n):车骑将军,河南尹。
14、董卓(?-192年):字仲颖,西凉刺史,相国。原本屯兵凉州,十常侍之乱时受何进之召率军进京,借机掌控朝中大权。
其为人残忍嗜杀,倒行逆施,招致群雄联合讨伐,但联合军在董卓迁都长安不久后瓦解。后来被王允设连环计,利用貂蝉挑拨其与手下大将兼义子吕布的关系,使吕布杀了董卓。
15、公孙瓒:北平太守。卢植的门徒,与刘备为友。董卓乱政时,公孙瓒起兵帮助曹操。后来与袁绍争夺冀州失败,于易京楼中引火自焚。
16、何进:灵帝时大将军,何太后的哥哥。
17、袁绍(?-202年):字本初,祁乡侯,渤海太守,四世三公。董卓入京后大权独揽,袁绍率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
后来诸侯互相割据,袁绍先后夺得冀州、青州、并州和幽州。官渡之战时,败于曹操,元气大伤。平定冀州叛乱后病死。
18、李儒:董卓女婿、首席谋士。
19、陈琳:主簿,建安七子之一。后来在袁绍、曹操手下谋事。
20、袁术,字公路,袁绍之弟。在淮南僭称为帝,后来被曹操打败,吐血而死。
21、丁原:并州刺史,吕布的义父。后被吕布所杀,首级献给了董卓。
22、吕布:字奉先,温侯。武艺天下第一。先后跟随丁原、董卓,并最终杀死了丁原和董卓。
成为独立势力后,吕布与曹操为敌,和刘备、袁术等诸侯时敌时友,最终不敌曹操和刘备的联军,兵败人亡。
23、李肃:董卓手下虎贲中郎将,参与吕布诛杀董卓行动。
24、汉献帝刘协(181年&234年),汉朝最后一任皇帝,189-220年在位。
25、王允:司徒。利用养女貂蝉挑拨董卓和他手下大将兼义子吕布的关系,唆使吕布杀了董卓。
26、陈宫:吕布的谋士。
27、韩馥:冀州刺史。率军参加讨伐董卓联军,后来中计将冀州拱手让给了袁绍。
28、孔疲zh&u):豫州刺史,&十八路诸侯反董卓&中的一路诸侯。
29、刘岱:兖州刺史。
30、王匡:河内郡太守,袁绍发起讨董同盟时任第五镇诸侯。
31、张邈:陈留太守,讨伐董卓的第六镇诸侯。
32、乔瑁:东郡太守,随袁绍起兵讨伐董卓。
33、袁遗:山阳太守,袁绍堂兄,参加反董卓同盟十八路诸侯之一。
34、张超:广陵太守,张邈之弟。讨伐董卓的诸侯之一。
35、鲍信:济北相,参加讨伐董卓。
36、孔融(153年-208年):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少时成名,建安七子之一,&小时了了、孔融让梨、忘年之交&等成语皆典出孔融。献帝时任北海相,世称孔北海,十八路反董卓诸侯之一。曹操攻徐州时,曾率兵救徐州,使徐州得救。后因触怒曹操而为其所杀。
37、陶谦:徐州刺史,后将徐州让刘备。
38、韩遂:并州刺史,镇西将军,马腾义弟。后来投降曹操,被封为西凉侯。
39、审配:袁绍手下谋士。
40、杨奉:骑都尉,曾投奔袁术和吕布,后来被刘备杀了。
41、董承:董贵妃的哥哥,曾参与保驾,后受衣带诏,谋事不密,被杀。
42、纪灵:袁术手下大将。
43、刘繇(y&o):刘岱之弟,扬州刺史。
44、华佗(145年-208年):字元代,名医。曾为曹操医治头风病,后来被曹操囚禁杀害。
45、陈登:字元龙,陈硅之子,曾帮助曹操破吕布。
46、陈硅:陈登之父,曾帮助曹操破吕布。
47、张绣:张济之侄,后统张济之军投降曹操。
48、韩暹(xiān)汉将,曾参与保驾,后为刘备所杀。
49、刘璋:字秀玉,刘焉之子,益州牧。
50、张鲁:汉宁太守。五斗米道的师君,后来投降曹操。
51、车胄:车骑将军。曹操打败吕布后领有徐州,后为关羽所杀。
52、郑玄:字康成,汉末学者。
53、祢衡:汉末狂士,后为黄祖所杀。
54、吉太:字称平,太医,企图在为曹操治病时毒死曹操,但被曹操识破而遭处刑。
55、袁谭:袁绍长子。
56、马腾:字寿成,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马超之父;西凉太守,征西将军。十八路讨董卓诸侯之一,后被曹操引诱入京杀害。
57、华雄;董卓手下骁骑校尉,为关羽所杀。
58、李啵ju&):董卓旧将,曾挟持献帝。后来曹操派人讨伐李啵鹌淙濉
59、徐荣:荥阳太守,董卓部将,为夏侯(dūn)所杀。
60、刘表:字景升,镇南将军、荆州刺史。远交袁绍,近结张绣,内纳刘备,称雄荆江。但因宠信蔡夫人,使大权落在蔡瑁手上,死后传位蔡氏儿子刘琮,导致曹操攻荆州,蔡瑁率众投降。
61、蒯良:刘表手下大将。
62、蒯越:刘表手下大将。
63、蔡瑁:刘表后妻之弟,后来投降曹操。
64、逢纪:袁绍手下谋士。
65、文丑:袁绍手下大将,为关羽所杀,&
66、田丰:袁绍手下谋士
67、沮授:袁绍手下谋士
68、许攸:袁绍手下谋士,计谋多不为袁绍所用。后来投降曹操,言语中轻慢曹军将士,为许褚所杀。
69、黄祖:刘表部下江夏太守,后被甘宁所杀。
70、貂蝉:小说中人物,正史无记载。歌伎,王允义女。
先被王允派来诱惑吕布,又被献于董卓,再由貂蝉从中挑拨吕布与董卓之间的关系,致使后来吕布杀了董卓。后来一直跟着吕布,吕布死后不知所踪。
71、郭汜:董卓旧将,曾参与挟持献帝,后被手下所杀。
72、张济:董卓旧将,后参与挟持献帝。
73、樊稠:董卓旧将,后参与挟持献帝。
74、蔡阳:曹操手下将领,后为关羽所杀。
75、淳于琼:袁绍手下护粮官。
76、袁尚:袁绍幼子。
77、袁熙:袁绍次子。
78、辛毗:辛评之弟,原来跟随袁绍,后投降曹操。
79、辛评:袁谭谋士。
80、吕旷:吕翔之兄,袁绍旧将,后来投降曹操。
81、吕翔:吕旷之弟,袁绍旧将,后降操。
82、公孙康:辽东太守
83、蔡夫人:蔡瑁之姊,刘表后妻,刘琮之母。
84、刘琦:刘表长子。
85、刘琮:刘表少子。
86、司马徽:字德操,道号&水镜先生&,隐士。
87、黄承彦:诸葛亮岳父。
88、文聘:刘琮手下大将。
89、张允:原事刘表,后降曹操。
90、刘度:零陵太守,后降刘备。
91、赵范:桂阳太守,后降刘备。
92、韩玄:长沙太守。
93、杨修:字德祖,主薄。
94、杨怀:刘璋手下大将。
95、高沛:刘璋手下大将。
96、刘Y(guī):刘璋手下大将。
97、泠苞:刘璋手下大将。
98、张任:刘璋手下大将。
99、邓贤:刘璋手下大将。
100、杨松:张鲁手下谋士。
101:伏皇后:献帝之妻。
102:杨任:张鲁手下大将
103:杨昂:张鲁手下大将
104、管辂(l&): 字公明,以卜筮著名。
105、蔡琰:字文姬,一字昭姬,为蔡邕的女儿。博学有才,通音律,是建安时期著名的女诗人。曾流落至匈奴,后曹操遣使以重金将其赎回。
106、伏完:伏皇后之兄,汉臣。
107、颜良:袁绍手下大将,为关羽所杀。
108、曹操(155-220):字孟德,本姓夏侯。
少时被乔玄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因征讨黄巾军有功封为济南相,18路讨董诸侯之一,后来在官渡打败袁绍统一北方,然后举兵南下遭孙权刘备联军于赤壁打败,216年封为魏王,死后追谥魏武帝,年65岁。
109、乐进:字义谦,曹操重要将领,最早投到曹操帐下。曾于合肥之战突袭孙权,差点捉得孙权。战功累累,被封为右将军。
110、李典:字曼成,早期就跟随曹操的大将之一。官至破虏将军,三十六岁去世。魏文帝曹丕继位后追谥号为愍侯。
111、夏侯dūn) 字元让,大将。曹操起兵,手诶赐叮源怂嬷髡健
曹操讨吕布,宦啦冀苄陨渲凶竽浚暮问膏⒕Γ辈苄裕骄薏缓弧:N确妫钡衅普螅宸嬖谇埃⒐ξ奘
112、夏侯渊:夏侯埽蠼
113、曹仁:字子孝,曹操堂弟,官至大将军。曹仁于曹操起兵时与曹洪一同前来投奔。后从征袁术、吕布、张绣,参加官渡之战,南征孙权刘备,多立功勋。曹丕称帝后封曹仁为大司马。
114、曹洪:字子廉,曹操堂弟。随曹操追袭董卓,讨黄巾、张邈、吕布、袁绍。后引军助夏侯渊、徐晃、张A镇守西线。搏战马超,救得曹操脱离险境。曹操命其领御林军。曹丕即位时,封为卫将军,进封野王侯。
115、荀:字文若,谋士,被曹操比作张良。为曹操出过很多重要的战略谋划。建议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使曹操得到很多诸侯的控制权。
116、荀攸:字公达,荀之侄,曹操的首席军师之一。攸随讨吕布,定河北,及官渡、赤壁之战,屡出奇谋。
117、程昱:字仲德,谋士。曾献献十面埋伏之计,大胜袁绍。
118、郭嘉:字奉孝,是曹操最看重又最可惜的谋士。料事如神,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了功勋。
119、满宠:字伯宁,谋士。
120、吕虔:字子恪,谋士。
121:毛d:(ji&]):字孝先,谋士。
122、于禁:字文则,大将。
123、典韦:操帐前都尉,多次拼死保护曹操。
124、张辽:字文远,曾事吕布,后降操。守卫合淝之时,仅凭八百士兵就击退了十万吴兵。
125、许褚:字仲康,曹操帐前都尉。
126、徐晃:字公明,大将。曾事杨奉,后降操。
127、张A:袁绍旧将,后降操。
128、高览:袁绍旧将,后降操。
129、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谥文皇帝,曹魏的开国皇帝。
曹操的嫡长子,他继承父亲的魏王封号与丞相的大权,最终迫使汉王朝的末代皇帝献帝刘协禅让,取而代之建立曹魏。
130、徐庶:字元直,曾以&单福&为名事刘备,后为曹操所制。
131、贾诩:原李嗄笔浚蠼挡佟
132、蒋干:字子翼,操帐下幕宾。赤壁之战前蒋干充当曹操之说客,企图劝说周瑜投降。不想周瑜将计就计,以反间计除去了
蔡瑁和张允,蒋干成为笑柄,留下了&蒋干盗书&这一典故。
133、庞德:字令明,曾事马超,后降操。
134、华歆(xīn):先事孙权,后归曹操,官至司徒、太尉
135、曹彰曹操次子,鄢陵侯。
136、钟繇:太傅,著名书法家。
137、曹植:字子建,曹操第三子,安乡侯。三国时期曹魏的著名诗人,才高八斗(八斗之才)、七步成诗等词之语源。
138、左慈:字元放,道士。
139、王朗:司空、司徒。
140:曹睿:曹丕之子,是曹魏的第二位皇帝,谥明帝。
141、曹真:字子丹,大将军。
142、陈群:大司马
143、夏侯m&o]):夏侯渊之子,附马。
144、郭淮:字伯济,大将。
145、申仪:金城太守。
146、申耽:上庸太守。
147、郝昭:字伯道,镇西将军。
148、贾逵:建威将军。
149、王双:字子全,虎威将军。
150、孙礼:大将。
151、乐D(l&n)大将,乐进之子。
152、夏侯霸:字仲权,夏侯渊之子,后降蜀。
153、杨阜:少傅。
154、田丘俭:字仲慕,幽州刺史、镇南都督。
155、公孙渊:公孙康之子,辽东太守,后谋反被诛。
156、曹芳:字兰卿,曹睿养子,魏主,在位六年后为司马师所废。
157、曹爽:字昭伯,曹真之子,大将军。
158、陈泰:魏将。
159、曹髦:字彦士,曹丕之孙,司马师立其为帝,后被弑。
160、文钦:扬州刺史。
161、文淑:小字阿鸯,文钦之子,大将。
162、诸葛诞:字公休,诸葛亮族弟,镇东大将军。
163、曹璜:字景明,曹操之孙,后改名曹奂,司马昭立之为帝,是曹魏的最后一位皇帝,后禅位于司马炎。
164:刘晔:字子阳,谋士。
165、臧霸:大将,曾事吕布,后降操。
166、刘备(161-223):字玄德,桃园三结义人物之一,汉景帝第七子中山靖王刘胜后裔。
15岁入私塾,老师卢植,同学公孙瓒,后结识关羽、张飞,因击败黄巾军有功被封安喜县尉,之后于新野请诸葛亮出庐,在忠义之士帮助下,建立蜀汉,逝后谥昭烈皇帝
167、张飞:字翼德,桃园三结义人物之一,五虎将之一。
在长坂坡之战中,单枪匹马在长坂桥上,喝退曹操数万大军的追击。后因关羽死于东吴之手,急于为兄报仇,迁怒部将范疆、张达,在睡觉时被二人所杀。
168、关羽:字云长,桃园三结义人物之一,五虎将之一。一生追随刘备征战,义薄云天,又兼武艺高强。于虎牢关温酒斩华雄,以斩颜良诛文丑报曹操,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投刘备。
刘备得益州后,帮刘备守荆州,水淹于禁七军威震华夏,被刘备封为五虎上将之首。后东吴吕蒙偷袭荆州,关羽兵败被潘璋所杀。关羽最为特殊之处是其倍受中华文化历代推崇,由于其忠义和勇武的形象,多被民众尊称为关公、关老爷、圣帝君等。
169、赵云字子龙,原随公孙瓒,后为五虎将之一。
当年长阪恶战,赵云怀揣阿斗七进七出,杀得曹军闻风丧胆。刘备入西川,赵云随诸葛亮、张飞等人沿江而上作为援军,为平定益州做出了贡献。刘备死后,赵云跟随诸葛亮北伐,为蜀汉立下赫赫战功。
170、马超:字孟起,马腾之子,后为五虎将之一。
171、糜竺:字子仲,刘备舅兄。
172、糜夫人:糜竺之妹,玄德次妻。
173、甘夫人:玄德之妻,刘禅之母。
174、廖化:字元俭,大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之语源。
175、周仓:原黄巾将领,后投关羽,大将。
176、关平:关羽义子。
177、庞统:字士元,道号凤雏先生,刘备军师。死于落凤坡。
178、诸葛亮:字孔明,军师,丞相。青年时耕读于南阳郡,地方上称其卧龙、伏龙。后受刘备三顾茅庐邀请出仕,促成孙刘联盟和建立蜀汉政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刘备死后,诸葛亮受封爵位武乡侯,辅佐刘禅,成为蜀汉政治、军事上的实际领导者。先后五次率军北伐曹魏,在第五次北伐时病逝于五丈原,追谥为忠武侯。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忠臣与智者之代表。
179、魏延:字文长,曾事刘琮,后投玄德,是蜀军的主力战将。诸葛亮判断其脑后有反骨,是不忠之人。诸葛亮死后,被杨仪、马岱等人配合诸葛亮遗计杀掉。
180、刘封:刘备义子。
181、刘禅:字阿斗,刘备之子,蜀汉最后一位皇帝。
182、马谡:字幼常,马良之弟,参军。后因失街亭被诸葛亮处斩。
183、马良:字季常,马谡之兄,谋士
184、黄忠:字汉升,曾事刘表、韩玄,后为刘备手下五虎将之一。黄忠老将军的形象深入民心,&老黄忠&一词被用来形容老当益壮的人。
185、孙夫人:刘备之妻,孙权之妹。
186、张松:字永年,曾事刘璋,后降刘备。
187、法正:字孝直,曾事刘璋,后降刘备。
188、孟达:字子庆,曾事刘璋,后降刘备。
189、彭k(y&ng):字永言,曾事刘璋,后降刘备。
190、严颜:曾事刘璋,后降刘备。
191、张翼:曾事刘璋,后降刘备。
192、李严:曾事刘璋,后降刘备。
193、谯周:字允南,先事刘璋,后降刘备。
194、刘巴:曾事刘璋,后降刘备。
195、黄权:曾事刘璋,后降刘备,又降曹丕。
196、王平:字子均,大将。曾事曹操,后降刘备。
197、徐靖:太傅、司徒。
198、秦宓:原事刘璋,后降刘备。
199、张苞:张飞之子,大将。
200、关兴:关羽之子,大将
201、吴班:刘备伐吴先锋。
202、傅士仁:公安守将,后降吴。
203、孟获:蛮王。诸葛亮想令孟获心服口服,便七擒七纵孟获,孟获投降,官至御史中丞。
204、邓芝:字伯苗,户部。
205、蒋琬:参军、丞相、大将军。
206、费t(yī)长史、尚书令。
207、马岱:马超堂兄,将军。
208、姜维:字伯约,原事曹操,后归降诸葛亮,深受孔明器重。诸葛亮死后,姜维先后11次伐魏。
其后,后主刘禅降魏,姜维打算利用钟会野心复国,而降钟会。但因事败,死于乱军之中。
209、赵统:赵云之子。
210、杨仪:长史、绥军将军。
211、张嶷(n&):大将。
212、高翔:蜀将。
213、吴懿:车骑将军。
214、蒋舒:蜀将
215、傅佥(qiān):蜀将。
216、黄皓:蜀之宦官,得后主宠幸,败坏蜀汉朝政。
217、S(x&)正:蜀臣。
218、董厥:辅国大将军。
219、马邈:蜀将,后降邓艾。
220、诸葛瞻:字思远,诸葛亮之子,大将。
221、刘谌:刘禅第五子,北地王。
222、孙乾:玄德幕宾。
223、简雍:字宪和,玄德幕宾。
224、糜芳:糜竺之弟,先事刘备,后降吴。
225、孙坚:字文台,兵法家孙武的后代。征讨黄巾军有功被封长沙太守,18路讨董诸侯之一,最后在荆州襄阳城郊外中刘表埋伏而死,年36岁。谥武烈皇帝。
226、程普:字德谋。同黄盖、韩当自孙坚起兵便跟随孙氏,为孙吴崛起立下汗马功劳。后与周瑜同掌兵权,被封为江夏太守。
227、黄盖:字公覆,大将。
赤壁之战时,献苦肉计使曹操的内应相信自己是真降曹操,导致最后火烧赤壁,孙刘联盟以少胜多,打败曹操。&周瑜打黄盖&之语源。
228、韩当:字义公,大将。初随孙坚同程普、黄盖转战南北,后从孙策平定江东。扶佐孙权,多负勤劳。
229、祖茂:字大荣,孙坚手下大将。
230、孙策:字伯符,孙坚长子,会稽大守,溢长沙桓王。
231、孙权(182-252):字仲谋,孙坚次子。
孙策死后便接管江东,因眼珠为绿色人称碧眼儿。于229年称帝,建立吴国,在位期间为吴国最繁盛时期,谥号大皇帝。
232、太史慈:字子义,曾事刘鹞,后降孙策,为孙权重用。后为张辽所伤,临终有&所志未从,奈何而死&的遗世之言。
233、朱治:字君理,谋士。
234、吕范:字子衡,谋士。
235、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大都督,人称&美周郎&。他指挥的赤壁之战,是史上著名以少胜多的战役,直接决定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鼎立。
周瑜深得主上孙策、孙权礼遇器重,妻子小乔也称国色,是不少人羡慕追思的英雄形象。不过,在小说里,作者矮化周瑜,神化孔明。周瑜被描写成为心胸狭隘,与诸葛亮明争暗斗的反派人物,因而令世人误会。
236、吴太夫人:孙坚之妻,谥武烈皇后。
237、鲁肃:字子敬,都督。为东吴策划天下大势,在周瑜去世后接掌前线军事,力主与刘备势力联合对抗曹操。
238、顾雍:字元叹,孙权谋士。
239、阚泽:字德润,谋士。
240、吕蒙:字子明,大将。吕蒙继任鲁肃为孙吴前线军督。以&白衣渡江&的计策击败了当时威震华夏的关羽。
吕蒙发愤勤学的事迹,是中国古代将勤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与其有关的成语有&士别三日,刮目相看&、&非复吴下阿蒙&等。
241、陆逊:字伯言,上将军。孙权称帝后为丞相,在夷陵之战中,大败蜀帝刘备。
242、徐盛:字文向,大将。
243、潘璋:字文,大将。
244、丁奉:字承渊,大将。
245、凌统:大将。
246、甘宁:字兴霸,曾事黄祖,后降孙权。
247、诸葛瑾:孔明之兄,东吴谋士。
248、吴国太:吴太夫人之妹。
249、乔国老:孙策、周瑜之岳父。
250、诸葛恪:字元逊,诸葛瑾之子,太傅。
251、孙亮:孙权三子,吴帝,后为孙D所废。
252、孙峻:字子远,丞相,曾设计诛诸葛恪。
253、孙休:字子烈,孙权六子,孙D立之为帝。
254、孙D(chēn):大将军,丞相,后被夷三族。
255、孙皓:字元宗,孙权之孙,吴最后一帝。
256、张昭:字子布,长史。
257、张:字子纲,参谋正议校尉。
258、董袭:字元代,大将。
259、周泰:大将。
260、司马懿(179年-251年):字仲达。
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谥宣帝。
261、司马师:字子元,司马懿长子,谥景帝。
262、司马昭:字子尚,司马懿次子,谥文帝。司马昭继其父兄的权力,消灭蜀汉,取代曹魏的权力。&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
263、钟会:字士季,钟繇之子,镇西将军。
264、邓艾:字士载,征西将军。
265、司马望:司马昭之族兄,司徒。
266、卫gu&n)晋臣,曾监邓艾、钟会军灭蜀。
267、何曾:晋丞相。
268、司马炎:司马昭之子,为晋朝的建立者,谥号武皇帝。
怎样读书,在这里,是个自决的问题;我说我的,没勉强谁跟我学。 第一,我读书没系统...
在我的记忆里,有两篇篇幅极为短小而内涵极为丰富的小说。第一篇是这样的:“在世界末...
麦达德赖茨在《最重要的几个字》一书中写到最重要的20个字,分别是最重要的六个字:我...
《红楼梦》里的民间草根刘姥姥,是作者笔下一个穿针引线的工具,荣国府人多事杂,“竟...
关于读书,许多人抱怨,读过的书很快就忘记,甚至读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我也有过这样...
一、荷马(约公元前9至前8世纪)古希腊诗人,是到处行吟的盲歌者。生于小亚细亚。相传...
div class="tex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演义人物描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