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财团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感想写一篇感想

> > >观大国崛起有感 800第一篇:《观《大国崛起》有感》
观《大国崛起》有感
传媒学院教育技术一班
观《大国崛起》有感
读史使人明智,五百年来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人类五百年的历史是漫长而又极其复杂的,这里仅仅从另一个角度,稍作窥探。《大国崛起》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并且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专题纪录片,解读了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通过电视展现大国引领世界文明的辉煌过程,以及世界大国风云激荡的历史画卷,整部纪录片揭示了大国崛起之路上在于改革和发展这一基本规律。观看了《大国崛起》后,让我在领略了世界经济史和文明发展史魅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世界文明成果给全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的巨大变化。
《大国崛起》中所说的“世界性大国”,并不是人口和面积意义上的大国,而是在历史“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之后出现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国家。本来西方大国还应该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和奥地利等,可能这些国家的历史还不够典型;而像荷兰那样的小国,却被列入大国行列,显然该片对大国的定义,并没有以国土和人口的大小或多少来衡量。观看了《大国崛起》之后,我们不难看出该片对大国的衡量标准:第一、曾经有过(或正在经历)对外扩张的历史或现行;第二、曾经或正在称霸世界、或进行殖民统治;第三、曾经经历推翻封建王权或殖民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第四、在工业、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和社会改革方面有过突出表现;第五、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曾经发生过重大影响。
自15世纪以来,已经崛起了九个足以影响世界的大国,他们分别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这九个国家,基本上都具备上述的条件。作为一个自认为有梦想、有抱负的男生,不会对《大国崛起》这样的影片没有兴趣,甚至是无动于衷。看了《大国崛起》,从小处来说,它补充了我许多中外历史地理人文知识;从大处讲,它给了我心灵许多震撼,提升了我的人生观,价值观,让我对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的更加清楚的认识。 国家为什么而强大,就像人为什么而发财一样。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发财呢?从古至今,多少豪杰,苦思冥想,想白了头发。这也是现代人最想知道的,我们来学习似乎也就是为了这个。
还是马克思老先生一语道破天机——“剥削”。此语一出,石破天惊,从葡萄牙至美利坚,从秦汉至明清,从埃及法老王到民国蒋委员长,他们的不可一世似乎一下子变得苍白无力了。只可怜马先生成了众矢之的过街老鼠了。
从古至今,世界上强国林立。埃及奴隷罗马希腊我暸解不多,暂且不谈,商汤周武,现在的人暸解得更不多,不说也罢。就来说说我们伟大秦朝吧,秦国的疆土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不是很大,只有我们现在面积的一半,西边到陜西,东边到辽东半岛,还沾了点今天朝鲜的地盘,北边“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蕃篱”(今宁夏内蒙古有长城的地方),南边“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今广西云南)。这样看来就不包括今天的西藏,青海,新疆,内外蒙古,东北三省,台湾岛,海南岛。虽然不包括这些地方,不过不得不承认它是当时世界上的第一强国。为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孕育大秦帝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吧。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还有机百号罗罗小国前前后后打了四五百年的时间。打战谁输谁赢受苦的永远是咱老百姓,军费粮草呀都是咱老百姓出,抛头颅洒热血当然也是咱老百姓的事,不
管是赵括还是孙武,宋襄还是齐桓,他们住的都是深宅大院,吃的都是山珍海味,穿的都是绫罗绸缎,百姓们即使没有立锥之地,只要你借块地让他种,你就是他们的父母青天,这些王侯将相都只是拿百姓的生命当赌资,切磋赌技的赌徒而已。好一场豪赌!而赢政只不过是他们中间最后的赢家罢暸。统一了,解放了,人民的负担却更加重了,修宫殿,筑长城,游会稽,求仙药,皇帝的欲望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这才打造了始皇帝的铁桶江山,世界第一强国。
后来的人发现一个问题,这么些臣民们怎么管呀,诸子百家,各显神通了,结果名、墨两家中道而绝,儒、道两家便成了中国文化隂阳互补的主流思想(法家只是儒家的同宗别派),中国的文化就是要让我们都当顺民,良民。不听话,不乖乖让我剥削的就是刁民,不管是士大夫还是平头百姓都是不能容忍刁民的。除非你刁得像刘备像朱元璋。
中国后来也越来越强大了,西汉时候先拿西域开刀,大宛的汗血宝马,楼兰的美女都给大爷送过来,唐朝的时候又看上人家突厥的牛羊,吐蕃的白玉,大清朝的时候更是带来了东北的人参貂皮东珠鹿茸。汉武帝好大喜功,晋朝全国上下都膜拜孔方兄,隋炀帝更是凿运河,建洛阳,唐朝出了个喜欢吃荔枝得贵妃,明成祖刚上台就营建故宫。一个人能在一夜直接剥削了几代人的财富,真是件暸不起的事情。
再后来我们发展到极致了,因为我们没有更多的人让他们剥削了,北边是蒙古大漠,西边是葱岭昆仑山罗布泊,南边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东边是食之无味的倭夷扶桑。剥削谁呢,郑三保下西洋兜了半圈,外国人有的咱大明朝有了,外国人没有的咱大明朝也有了,夫复何求,关起门来好好过两天小日子吧。也许因为地盘足够大了,也许是小日子过得太惬意了,除了像南宋这样得朝廷被逼到临安,中国得都城总是远离大海。这就给了葡萄牙人机会了。
于是,葡萄牙人走出来了,背靠强大可怕的西班牙,面向蔚蓝无垠的大海。真可谓是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勇敢浪漫的葡萄牙人只有出海了。上帝跟他们开了个玩笑,送给他们一个比大海还大的礼物,他们找到了能够让他们疯狂剥削的广大的顾客群——非洲大陆,接着欧洲的红眼豺狼们纷纷出发了,一个被称做印度的不幸的古国,一个名为美洲的新世界,还好东方神秘古国的大门还算半个结实。剥削掠夺得越多就越强大,非洲的奴隷,美洲的印第安,这些都是活动着的黄金呀;埃及的僵尸,印度象牙佛像都是无价之宝;还有澳大利亚的广袤的牧场。这才是一个真正的世界霸主的样子呀。
成吉思汗说:“镇压叛乱者、战胜敌人,将他们连根铲除,夺取他们所有的一切;使他们的已婚妇女号哭、流泪,骑乘着他们后背平滑的骏马,将他们的美貌的后妃的腹部当作睡衣和垫子,注视着她们的玫瑰色的面颊并亲吻着,吮她们的乳头色的甜密的嘴唇,这才是男子汉最大的乐趣。”
蛇有蛇路,鼠有鼠道,还是你方唱罢我登场,500年来,9个世界性强过相机以自己的方式登场亮相在霸主的宝座上过过瘾。
葡萄牙、西班牙,都是依靠民族独立的强大国家力量和海洋优势,通过香料贸易和殖民掠夺,而成为世界性的大国;荷兰,是在四百多年前,依靠海洋贸易和商业制度上的创新而夺得世界霸权。它们的大国之路,对中国的参考价值已经不大了。
而以英美法德日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大国发展之路,以及苏俄的强大之路,对正处在综合国力快速上升中的中国,有着巨大的借鉴意义。
首先比较它们的经济制度。
由荷兰首先开创的一些现代商业制度,比如股票交易所、银行,在英国的手里发扬光大。英国通过海战夺取了海上霸权,但真正使其获得世界霸主地位的,却是由首先在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飞跃,及其建立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而美国,则在二十世纪早期,代替英国,成为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制定者和完善者。早期由英国开创的自由经济模式,在经历了几个世纪之后,带来了重重矛盾,而美国,受苏联模式的启发,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重新确保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健康发展。法国则大多是借鉴英美的经济体制,没什么特别可言。
苏俄的大国之路,则充满了跌宕起伏。沙皇时期的农庄经济模式,决定了它决不可能在与已经实现工业化了的欧洲大国之间的较量中胜出。但伴随着十月革命而来的苏联,采取了高度集中式的指令性计划经济,而且有马克思主义这个强大的理论支持,使其经过一个五年计划即迈入了工业化大门,工业生产能力巨增。尽管计划经济使苏联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但是,却使其拥有了强大的军事政治力量,造就了苏俄的大国之位。
与上面两种情况有所不同的是德国和日本,它们都采用的是英美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但是,却是由国家来推动、引导经济的发展,从而克服了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的弊端,都搭上了工业化的末班车,成为世界性的大国。
日本这个国家封建历史上一直是我们中国的学生,然而十八世纪后中国已经走上了封建社会的末期而日本则及时调整了自己——跟上了资本主义的末班车。并且日本民族天生有一种嗜血性和侵略性。他们把侵略作为一种对当地人民的解脱来看待,信仰驱使着他们去战争、去掠夺,而掠夺来的东西又会作为资本积累从而增加。
再者日本人做事比较公瑾认真,做一件小事往往带着信仰去做,诸如包装这种生产环节也是做到尽善尽美,日本产品的质量可见一斑。日本工业生产师承德国及欧洲发达国家,经济体制也是。经济体制与技术相辅相成再加上民族的优秀品质,能使弹丸小国跃居世界列强也并非难事。
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我们如果把日本的时代化成几个阶段的话,会发现每个阶段之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日本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好一个学生(做好一个学生比做一个好学生容易),明治维新前中华文化在日本影响极广,明治维新后日本积极汲取资本主义较封建主义更高级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如果说发达的文明影响逐渐蔓延,那么日本是在有意识的,加速这种蔓延,并且在这种影响中使自己更加开化强大。还有一点日本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使其获得了大批高技术人才,不管战争对其硬件条件的摧残有多大都不能抹掉这种人才资源的优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嘛。
考虑到苏联经济体制的最终垮台,总的来说,在国家指导下的自由发展的经济制度,是相对较好的经济体制。而美国在大萧条期采取的经济恢复措施,包括增加国家支出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对中国目前面临的经济社会问题,都依然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其次,比较这些大国的政治制度。尽管这些国家的政治制度在成为大国的过程中,都是向着更公平、民主的方向发展。但是,它们的政治体制依然差别巨大。如最后一集《大道行思》中,被采访者,法国戴高乐基金会主席伊夫?盖纳所言:“一个国家的体制应该适合那个国家和人民的情况。英国人的民主和法国人的民主是不同的,法国人和意大利人的民主也是不同的。”
中国的政治道路,只能从自己的历史中去反思。从汉初的“文景之治”到清
朝的“康乾盛世”,所有的盛世都具备一个共同点——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军事强大。一个散乱的国家是不可能强大起来的;而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复杂的地域、民族关系,注定了唯有中央集权,统治阶层具有强大的控制力量,才能够保证国家的统一;更进一步的,才可以有能力去干预经济的运行。这也正是当今的中国,要确保台湾不独立,坚决打击东突等分裂势力的原因。
军事力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自从近几年中国海军的新型核潜艇成功试射8000公里射程的潜射洲际导弹之后,美国的航母舰队已经不敢轻易到台海游荡了。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强大的军事威慑,特别是核威慑,不仅可以保证我们自己不受侵犯,还让我们具有了在国际政治上发言的话语权。
同样,西方执意推销的多党制,对于中国来说,也看不到任何的好处。专*制固然有其弊病,但是,比较起来,“乱”则是更让国家内耗的情形。而且,一党的内部,也可以形成多种力量制衡,同样可以保证党的健康发展。况且,七千多万党员中,毕竟大部分还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也只有具备这么强大群众基础的共*产*党,才有能力领导中国的大国之路。
最后,比较这些大国的文化。
英国首相丘吉尔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一个国家的文化,是民族之魂,发展进步的保证。无论是英美法德还是苏俄,在它们国力崛起的过程中,都可以看到背后推动这种上升的力量——文化。无论是科技上的发明创造,经济上的探索发展,还是管理上的开拓创新,都包含着思想、文化的底蕴。
中国拥有伟大的文化传统和智慧,中国人具有发展所需的聪明才智和坚忍不拔的优秀品质。很高兴地看到,仅仅通过三十年的发展(真正全速发展的只是近十五年),依靠技术引进和创新,中国在很多领域已经大大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大量的回国留学生,也带来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知识。而最近几年,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表现,则更体现了高超的智慧。不仅仅是美国,中国也已经可以轻松驾驭大国之间的微妙关系,懂得了巧妙周旋和借力打力,技术之高超,甚至更胜美国一筹。比如最近中国在伊朗问题上,由局外人到作为重要利益方而参与斡旋,就体现了高明的国际政治策略。
而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儒家文化,也随着众多孔子学院在海内外的建立,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这不仅让更多的人听到了中国的智慧之音,而且反映了中国正统文化的强盛。这是世界公认的,仅有古希腊先哲的思想可与之比拟的超人智慧,它定可在中国崛起的道路上给我们指点迷津。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矣”,这是一千三百多年前,李世民和魏征一段对话中的摘录。先人早已告知我们,要学会从历史中去吸取教训,避免走错路、弯路。带着五千年积淀下来的智慧,经历了改革开放的中国人已经学会了突破各种困扰,只求发展“发展”之本身,抛弃了不必要的意识形态束缚,中国的大国之路必将稳步向前!大国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就是国民素质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
有着丰富的史料,专家精彩的点评,还有富有哲理思辩性的解说词,既有知识性,又不乏趣味性,吸引了众多的眼球,引起了社会的轰动效应。关于大国的话题,也许是一个永远无法穷尽的讨论。我们不知道21世纪的变化将把大国带向何方,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建立永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将是人类共同努力的方向。对于我们这样当代的大学生,这部纪录片给予我们丰富的启示,激励我们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
第二篇:《观《大国崛起》有感》
观《大国崛起》有感
《大国崛起》介绍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的崛起。每个大国的崛起都有其不可或缺的独特优势。但是我还是想谈谈美国,毕竟它现在才是当今世界的头号强国。
相信大家都读过美国的独立宣言: “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一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美国是一个崇尚自由的国度,或许这是由于这种理念,或者说信仰。美国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式,在宽松民主的自由市场经济中美国逐渐脱颖而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迅速崛起。
其次,说说美国的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带来。美国,爱迪生,全国都发明创造,是创造力驱动国家成长。美国国家精神的构成可能是:自由平等+相互尊重权利+谈判协议+创造新事物,这更容易实现一些,每个人都能实实际际的做到。美国是一个尊重知识产权的国度,并且提倡大家多发明多创造。正是基于这种创新意识。美国在科技上遥遥领先,并且拥有许许多多的专利跟技术。其次则是,优良的管理发式跟管理水平,他们首先提出了,流水线作业的方式。第三,自由竞争,使得美国迎来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黄金年代。一大批垄断性的大公司、大财团相继出现,第一家托拉斯集团-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但问题很快显露:垄断导致中小企业倒闭,机会平等丧失;社会严重两极分化,劳资矛盾激化。美国人开始反思这种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1901年上任的西奥多·罗斯福总统顺应进步主义的思想和社会的要求,通过反垄断和立法保障工人权益等方式,开始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政府干预经济的行动。
随后,福特生产线的诞生、电气时代一批新技术和发明的出现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订单,进一步壮大了美国经济。
1929年,波及全球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来临,美国损失惨重。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加大了政府管理经济的力度,通过一系列新政措施,使美国逐步走出困境,也由此开创了看得见的手(政府)和看不见的手(市场)共同作用于经济的混合经济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美国历史新的转折点,美国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并由此开始主导世界
其实美国发展的崛起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比如尊重知识产权,重视社会创新的,遏制金融风险等等,许许多多的方面还是值得我介绍的。但是不得不说下当下中国教育体制以及社会价值观念。中国教育体制仍然是应试的教育体制,这不仅扼杀无数新奇,独特的思想,同时也让当代学生不堪重负。须知,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富则中国富,少年进步则中国进步。第二,社会价值观,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给我留下的是深深官本位思想。一个人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得失,从未站在民族的角度,社会的角度来审时度势。一个“十七”大的召开,结果呢,每天都把“和谐”这两个字挂着满街都是,社区,医院,学校……能看到人的地方,就有“和谐”两个字,看到我自己都觉得厌烦,恶心。发展中国,中国的腾飞,不是靠这些口号喊出来的。形式主义,还要在中国生存几年呢。想想我们的民族性格吧,在反法西斯时,我们在打内战,人家在经济大发展时候,我们在“批斗”。我想说得是:我们每个国人是不是该想想了,为什么中国总是在起“內哄”?为什么人家“日本”在二战结束后,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能支持过去,能发展起来。甚至,即使到今天我们仍然赶不上人家?这不仅是我们全民族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执政党应该思考的问题。好好想想吧,中国目前最缺的是什么?人民最想要的是什么?
第三篇:《观《大国崛起》有感》
近期,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历史,我观看了12集纪录片《大国崛起》。《大国崛起》描述了自15世纪开始500年的时间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九个国家相继称霸世界,并日益成为超级强国的历程,从政治、经济、思想、宗教、艺术、军事、外交等多个角度分析大国兴衰的成败得失。
纵观这九个曾经在世界历史舞台上拥有辉煌经历的风云大国,他们都可以当作我们学习借鉴的楷模。西班牙与葡萄牙告诉我们:要有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好奇心,这样才能使我们拥有别人不会拥有的东西;荷兰告诉我们,无穷无尽的资本力量可以创造奇迹;英格兰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崛起需要科学与文化思想的支持;法兰西告诉我们:以武力征服世界,不能使征服者长时间地站在王者的位置上;德意志告诉我们:只有统一完整的国家才能走上强国之路;日本告诉了我们:要使国家崛起就需要不停地学习,不停地完善自己;前苏联的兴衰告诉我们:伟大的社会变革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智慧;美利坚合众国告诉我们:要寻找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前进。
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以牙齿命名的国家,无疑是开启了西方国家重新认识这个地球的大门。在当时还不到100万的人口的小国,仅仅是为了获取香料这个简单的愿望,却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的大航海时代。从这两个国家的成长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的昌盛并不是以人口、面积来衡量的,葡萄牙所展示的就是他磅礴的勇气和不屈的傲气。他用他磅礴的勇气和不屈的傲气向全世界证明着他们的力量不可小觑。中国曾经也有这样的际遇,只是当年的郑和带领着大船队航行下西洋,只是去宣扬我泱泱大国的实力。相比之下,何其汗颜。
位于欧洲中部的德国,记得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曾说过:“正是由于穷困,所以要办教育。”在这个教育普及的国家中仅柏林洪堡大学就有29位科学家加冕
过诺贝尔奖。我们从中可知,国家总在不断的发展,而人类短暂的生命永远也无法比拟一个国家漫长的历史,人类渺小的功绩永远也无法比拟一个国家的莫大的荣耀。所以,培育下一代的幼苗是迫在眉睫的任务,人类不断延续,永不熄灭的香火,是世世代代国家的精神传递的骨干,德国正以这一点换来了最终的胜利,,,,
总之,无论是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和西班牙通过海洋冒险成就的海洋霸权,抑或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的商业帝国,还是率先发起工业革命推动自由贸易成就的大不列颠“日不落”帝国,以及法德两国的随后兴起。这些欧洲强国都是通过制度和体制创新、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将商业和自由贸易作为大国崛起的基本要件。至于继承欧洲文化谱系的美国在另一块大陆的崛起,日本和俄罗斯的后发制人,除了自觉的赶超意识,也经历了制度转型的阵痛。当然,这9大强国的辉煌中也都沾染了穷兵黩武的战争残酷和侵略他国乃至灭绝异质文化的原罪。但不管如何,自1500年以来的500多年间,这些强国或有兴衰,但他们的一个或多个在21世纪依然占有全球主导地位。
短短的12集纪录片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震撼。倾3年之力、集百余位专家智慧的这部纪录片,将大国崛起之路,在这个时候展现在我们所有中国人面前,不能不引起这个国家的公民的思考。我们国家的这个时刻,正是中国走在崛起之路初级阶段的关键时刻,正是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的时刻,正是中国在其越来越强大的路上出现各种各样问题的时刻,正是中国在其强大之路上寻找属于自己方向而又找不到坐标的时刻------我想,凡是看过这个系列片子的人大抵都会地头思索:中国的强国路在何方,中国的强国梦是否能实
现。思索中,满怀激情,然而,不能怀疑的是,我们仍然需要解决更多的问题。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自强的精神,才有自立的可能,才能赢得其它国家人们的尊敬。中华民族,在很多地方需要学习别国。我们有韧劲,却缺乏思考、也缺乏自省;我们有力量,却缺乏动力,也缺乏勇气。恰似德国在二战后勇于反思和敢于悔过的行为,最终才得到了全世界的原谅与支持,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集中营纪念地长跪忏悔,真实地展示了这样的精神,记录片的解说词相当好:跪下去的是勃兰特,站起来的是德国! 这样的总统,才能永垂史册,这样的国家,才
能熠熠生辉。那么只有正视历史,直面失败,历史才不会重演,成功才会到来。
第四篇:《观《大国崛起》有感》
观《大国崛起》有感
看了《大国崛起》这一系列纪录片,让我生出许多感慨。在我看来,所谓的大国,并不在于其是否具有悠久的历史、广阔的国土和众多的国民,而是看在近代史上曾经对世界产生过重大影响。曾经称霸海洋的葡萄牙、西班牙因没有发展工商业而很快盛极而衰;荷兰凭借着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而崛起,但国土面积等天然因素使荷兰失去了左右世界的霸权;英国却依靠海外贸易、殖民掠夺以及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了“日不落”帝国;弥漫着激情和理想气息的法国,进行了大革命,用思想照亮了整个世界;教育先进与经济繁荣的德国,也用自己的方式向世界宣战;资源贫乏的日本通过百年维新不断成长,最终成为经济强国;苏联通过体制创新,走了从未有人实践过的社会主义道路,为全人类提供了前无古人的经验和思考;而有着超强的创新能力的美国,凭借着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领先,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这九个国家,都不仅在本国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还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都曾经有过对外扩张的行为。这些曾不被人们注意、令人瞧不起的弱小国家,都是在人们不经意间,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跃成为了世界霸主。这部纪录片就是从政治、经济、思想、宗教、艺术、军事、外交等多个角度分析大国兴衰的成败得失,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
各国的发展道理是不尽相同的,或者说还是有一定相似之处的。葡萄牙与西班牙的崛起,说明了探索,倾尽国家的努力去探索才能走出新的道路;荷兰的启示是守信赢得声誉,更赢得发展;英国的最大贡献在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法国的崛起在于对思想的无比尊重;德国的崛起告诉人们,只有统一才能强大,,,,
我国曾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曾有过闻名世界的“四大发明”,也有过“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的辉煌,元朝曾“拥有世界最大国家”,当西方“蛮夷”冥玩不化之时,我国已成为“天朝上国”,然而我国这个“东方巨龙”却未“入围”大国之列,此情此景实在值得我们深思。是什么造就了大国?国家又怎样才能成为大国呢?
大国之所以叫大国,与其聪慧睿智的君主和高瞻远瞩的思想观念是密不可分的。西班牙女王伊莎贝尔为了资助哥伦布的远航,甚至卖掉了自己王冠上的珠宝。但是,她由此赢回了更加辉煌的王冠——世界霸主。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接受新的思想,打破旧有的价值观念,面对强大的对手,伊丽莎白一世带领她的子民取得了英西战争的胜利,宣告了17世纪英国海上力量的崛起,从此,世界霸权转移向英国。
一个国家要想发展,也必须要有文明的社会制度。英美等国家先后确立了现代的国家制度。比如说我们现在熟悉的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政府对议会负责等等这样的一套政治制度,这样的政治制度能够使得国家长治久安,长久地保持一种稳定的状态,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推动国家发展的不懈动力。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随着英国殖民扩张和海外市场的成熟,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手工业生产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为了鼓励发明创造,英国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专利法》。使得英国出现了全民热衷于发明、生产和贸易的景象。当牛顿发现了宇宙运行的规律后,科学的精神渗透到英国社会中;当瓦特最终以万能蒸汽机解决了最核心的动力问题后,英国工业化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全面展开;当亚当·斯密以《国富论》指出了自由竞争的市场规律后,英国人开始在本国强大工业能力的支持下,推行自由贸易,拓展全球市场。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看完这些大国的发展,我便很自然地想起了中国近代所走的路,并憧憬中国走向世界大国之列的未来。 中华民族正在重新地振兴自己,那么正在重新地走上国际的舞台,正在开始发挥一个重要国家的作用,因此,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如何能够从别人经历过的那些个风风雨雨当中能够体会到一些个历史的启示,历史的这种训诫,也就是用更加通俗的话来说,从历史中来汲取经验和教训,别人是做出过哪些成功的事情,而又犯过哪些错误,这些对于我们今天的中国来说是非常非常必要的,是我们现实的一种需要。
在辛亥革命到现在的一个世纪当中,经过了几代人的牺牲和努力,中国终于开始走上了和平
崛起的道路。与上述大国不同的是,我们不可能再走他们的老路,通过对外扩张和侵略实现自身的强大。但是,我们作为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家,没有理由不成为世界大国和强国。而中国的强大,只会有利于世界和平。
遗憾的是,我们今天距离成为大国的目标还很遥远。想要成为大国,我国必须首先建立先进的文化。如果没有先进的文化,没有先进文化武装起来的人,我们的孩子就会去吸毒,干部就会腐败,军队就会打败仗。一百多年前,北洋水师的铁甲船并不比日本的差,水兵也是训练有素,为什么还打败仗?因为清政府腐败,指挥官方柏谦临阵脱逃,这说明我们的文化、即“软件”不行,不是“硬件”不行。如今的社会文化中充斥着许多封建的、腐败的、落后的、愚昧的东西,也包括来自西方的垃圾。实用主义、钱权交易、急功近利、损人利己,成为了不少人遵循的“潜规则”。我们的民族急需建立和谐的、健康的、先进的文化,急需倡导科学的、理性的、法治的观念,否则就无法抵御和消除封建的、腐朽的、愚昧的文化和陋俗。旧中国不能强大,就是因为没有先进的文化;国民党反动派打不过共产党,就是因为没有健康的文化;后来我们出现了“大跃进”和“文革”的错误,也是因为缺乏科学和法治的文化。没有与时俱进的文化和文化教育,即使中国将来强大了,成为了世界大国,也会像过去的一些大国一样,再次衰落下来。
我国政府应该继续加大科技与教育方面的投入。日本平民教育的普及以及大学教育的机会均等化,对日本的经济增长和竞争力的不断加强作出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在经济高度增长时期,日本的教育提供了人才的支撑,也受到普遍的赞誉。很多西方的学者,把日本的重视教育视为日本成功的“秘密武器”。虽然不得不承认,我国的教育体制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然而,现在的课程改革也在不断在摸索着进行。毕竟当代社会中已经有很多人认识到了问题的存在并且有解决问题的意愿,改革已经开始,在曲折中还是会不断前进的。希望教育改革能够稳步进行,尤其是在解决教育资源分配和选拔公平等矛盾突出的问题方面取得突破。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急需建立和谐的、健康的、先进的文化,急需倡导科学的、理性的、法治的观念,否则就无法抵御和消除封建的、腐朽的、愚昧的文化和陋俗。旧中国不能强大,就是因为没有先进的文化;国民党反动派打不过共产党,就是因为没有健康的文化;后来我们出现了“大跃进”和“文革”的错误,也是因为缺乏科学和法治的文化。没有与时俱进的文化和文化育,即使中国将来强大了,成为了世界大国,也会像过去的一些大国一样,再次衰落下来。
了解西方列强崛起的历史,一方面能使我们警觉,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了差距。面对现今日新月异的社会局势,我国只有重视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善于借鉴别国经验,取人所长,补己之短,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努力促进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真正实现强国之梦,才能真正跨入“大国”的行列。
第五篇:《观《大国崛起》有感》
观《大国崛起》有感
,观看了《大国崛起》纪录片之后,我感慨万分,并从中得出一条结论:在不同的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
这是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解读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通过电视展现大国引领世界文明的辉煌过程,以及世界大国风云激荡的历史画卷,整部纪录片揭示了大国崛起之路上在于改革和发展这一基本规律。让人们在领略了世界经济史和文明发展史魅力的同时,感受到了世界文明成果给全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的巨大变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片所说的“世界性大国”,不是人口和面积意义上的大国,而是在历史“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之后出现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国家。本来西方大国还应该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和奥地利等,可能这些国家的历史还不够典型;而像荷兰那样的小国,却被列入大国行列,显然该片对大国的定义,并没有以国土的大小和人口的多少来衡量。
那么以经济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富裕为标志的大国崛起之谜底是什么呢?我觉得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点:
一、 思想文化的进步,吹响大国崛起的号角。
英国首相丘吉尔说:“我们情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能失去莎士比亚。”英国正是有了莎士比亚的文学、牛顿的力学和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等思想文化的进步,才有了大国的崛起。纵观各大国之所以能够崛起,都有其理论观念的更新和思想文化的进步,这是吹响大国崛起的进军号角。
二、 社会革命的兴起,推动大国崛起的步伐。
各大国的崛起都经历了种种阵痛,为了政治民主而进行的国内社会的变革和战争及两次世界大战造就了大国的崛起,这是不争的事实。苏联是在“一战”和国内推翻沙皇的战争后崛起;美国是在国内南北战争和“二战”后崛起。可见,社会革命是带动历史前进的火车头,人们要求实现民主政治是大国崛起的推动力,而战争便成为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
三、 经济体制的创新,开辟大国崛起的途径。
英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美国反托拉斯的政策出台,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等,都是由上至下的经济体制创新,市场经济不是不要计划,计划经济更不能离开市场机制,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这是开辟大国
崛起的重要途径。
四、 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大国崛起的基础。
500年间,从航海技术开始,全球经历了以蒸汽化、电气化、信息化为代表的三次工业大革命,这些科技的发明创造及推广运用,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事实完全可以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学技术就没有大国的崛起,因此重视科学,重视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美国有4000所大学,这就足以说明教育和科学技术在大国崛起中的显著地位和重要作用。
五、 民族精神的宏扬,掀开大国崛起的篇章。
任何大国的崛起都想谋求世界霸主的地位,都想从本国和本民族的利益出发来调整世界格局,因此民族精神在大国崛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份量。自强不息和秀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精神为大国的崛起谱写了一幕幕新篇章。当然本民族利益和全球利益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其距离也是越近越有生命力。正如德国的考问世界是伟大的,而拷打世界则以失败告终。所以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离开全球利益的民族利益是没有出路的。
纪录片所介绍的9个国家,基本上都具备上述的条件。相比之下,我们中国虽然是个东方大国,但却不能“入围”强国之列,连日本都不如。什么道理呢?因为在过去的几百年间,我们几乎不曾具备上述大国标准中的任何一条,而只是大国列强的蹂躏对象和殖民地。那么,为什么中国就不能像日本那样,学习西方、进而赶上和超过西方呢?
有人说我们的制度不行,可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没有中断,国家没有分裂,证明历代的制度还是起到了维护主权和国家统一的作用。说我们的人才和科技不行,可是四大发明是中国的。没有火药,就没有热兵器和火箭,没有指南针就不能发现新大陆,没有造纸和活字印刷就无法产生信息产业,说明中国的古代文明是辉煌的。
那么,是否是我们的文化传统和教育存在问题呢?我更愿意从这两个方面去寻找落后的原因。首先,我们接受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这是个不争的事实。无论是西方大国的崛起,还是德国、日本在战败后的迅速复原,都得益于教育基础的雄厚。而我们在这方面的差距很大,一是教育的普及率低,二是教育的效果不好。其次是,再教育水平低。
可以说,9个大国的崛起充满了血腥,大多建立在对别国掠夺侵略的基础之上,而今天我们中国走的是一条和平崛起的道路,这是由中国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决定的。
从中国的国情来看,中国有着爱好和平的历史传统,中华民族是一个温和的民族;近代倍受列强的侵略,中国不会再去伤害别的世族;中国目前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
环境;大国非和平崛起及其衰落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教训。从时代的需要来看,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我们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经济的全球化,我们有可能通过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与合作,逐步增强我们的综合国力。
一部12集的电视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该如何认识中国?该如何看待世界?也许仅仅是些小片段,不可能给出完整的答案,但至少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迪。
大国的兴衰风云变换,也让人感慨万千。但真正感动我的却是一些细节。荷兰载物船出海,遇大风暴被困,在生命垂危之际也坚决不动用客户的商品,拼死把客户的商品安全送到了指定地点,树立了良好的信誉,铸就了荷兰大国的崛起,也告诉了我们什么叫“人无信不立”。还有那德国总理的一跪,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国领导人风范,更让我们感受到一个大国的责任感,从那一跪开始,德国得到了全世界的谅解,也开始再一次踏上了统一和强国之路。德国的经历告诉我们,人只有正视自己的错误,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才能不断强大自己,赢得对手的尊重。
每一个经历过风风雨雨的大国,都可以当作我们的老师。西班牙与葡萄牙告诉我们,要有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好奇心才能使我们拥有别人不会拥有的东西;荷兰告诉我们,无穷无尽的资本力量可以创造奇迹;英格兰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崛起还得需要科学与文化思想的支持;法兰西告诉我们,以武力征服世界不能使征服者长时间地站在王者的位置上。德意志则用“一战”和“二战”的失败更加深刻地证实了法兰西的教训;德意志还告诉我们,只有统一完整的国家才能走上强国之路;日本告诉了我们,要使国家崛起就需要不停地学习,不停地完善自己;前苏联的兴衰告诉我们,伟大的社会变革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智慧;美利坚合众国告诉我们,要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前进道路。
有着丰富的史料,专家精彩的点评,还有富有哲理思辩性的解说词,既有知识性,又不乏趣味性,吸引了众多的眼球,引起了社会的轰动效应。央视将9个大国的500年兴衰史用12集的短短篇幅浓缩,绝非大众娱乐的电视剧快餐,而是品对于理想的大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关于大国的话题,也许是一个永远无法穷尽的讨论。我们不知道21世纪的变化将把大国带向何方,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建立永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将是人类共同努力的方向。大国之谜,无疑是一个多解的答案。
第六篇:《观《大国崛起》有感》
建立制度 改革教育 建设文化 开拓创新
——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10级对外汉语2班
每个大国的崛起,意味着它在某个领域内的卓越开拓,也往往以此为人类作出的重要贡献和为后世立下值得崇敬和学习的标杆。
说起《大国崛起》这一系列纪录片,让我生出许多感慨。这里所谓的大国,并不是看其是否具有悠久的历史、广阔的国土和众多的国民,而是指那些在近代史上曾经对世界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国家。15世纪以来的500年的时间里,葡萄牙、西班牙依靠着海洋优势、掠夺迅速崛起,却因没有发展工商业而很快盛极而衰;荷兰凭借着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而崛起,但国土面积等天然因素使荷兰失去了左右世界的霸权;英国则依靠海外贸易、殖民掠夺以及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了“日不落”帝国;弥漫着激情和理想气息的法国,进行了大革命,用思想照亮了整个世界;教育先进与经济繁荣的德国,也用自己的方式向世界宣战;资源贫乏的日本通过百年维新不断成长,最终成为经济强国;苏联通过体制创新,走了从未有人实践过的社会主义道路,为全人类提供了前无古人的经验和思考;而有着超强的创新能力的美国,凭借着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领先,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这九个国家,都不仅在本国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还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都曾经有过对外扩张的行为。这些曾不被人们注意、令人瞧不起的弱小国家,都是在人们不经意间,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跃成为了世界霸主。这部纪录片就是从政治、经济、思想、宗教、艺术、军事、外交等多个角度分析大国兴衰的成败得失,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
各国的发展道理是不尽相同的,或者说还是有一定相似之处的。
葡萄牙与西班牙的崛起,说明了探索,倾尽国家的努力去探索才能走出新的道路。 荷兰的启示是守信赢得声誉,更赢得发展。
英国的最大贡献在于知识产权的保护。
法国的崛起在于对思想的无比尊重。
德国的崛起告诉人们,只有统一才能强大。
日本崛起的启示是学习和融合的能力决定了能否适应时代的发展。
俄国的崛起告诉了我们什么叫虚心,什么叫谦卑。
苏联给我们的启示是精神的力量。
美国的崛起史无疑是对今天最时髦的词汇——创新最好的举例证明。
我国曾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曾有过闻名世界的“四大发明”,也有过“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的辉煌,元朝曾“拥有世界最大国家”,当西方“蛮夷”冥玩不化之时,我国已成为“天朝上国”,然而我国这个“东方巨龙”却未“入围”大国之列,此情此景实在值得我们深思。“大国”之所以崛起,称霸世界,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吧:
1、有聪慧睿智的君主和高瞻远瞩的思想观念
西班牙女王伊莎贝尔为了资助哥伦布的远航,甚至卖掉了自己王冠上的珠宝。但是,她由此赢回了更加辉煌的王冠——世界霸主。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接受新的思想,打破旧有的价值观念,面对强大的对手,伊丽莎白一世带领她的子民取得了英西战争的胜利,宣告了17世纪英国海上力量的崛起,从此,世界霸权转移向英国。
2、建立文明的社会制度
英美等国家先后确立了现代的国家制度。比如说我们现在熟悉的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政府对议会负责等等这样的一套政治制度,这样的政治制度能够使得国家长治久安,长久地保持一种稳定的状态,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3、对外开放,对内改革
1853年,“黑船事件”迫使日本打开了自己的国门。尽管日本国内对选择开港还是开战有过争论,但最后还是几乎是以欢迎的态度接受了美国的要求,从此日本的大门向世界开放。虽然受到了一些不公正待遇,经明治维新后,国家经济飞速发展。1890年后日本的侵略战争在给别的国家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给了日本毁灭性的打击。从明治维新开始近八十年来积累的物质成果,在战火中几乎化为灰烬。二战后日本依靠明治维新以来百年发展的底子,在看似一无所有的废墟上,仅仅用了二十多年时间,就实现了经济的崛起。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419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和苏联的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
4、科学技术发展
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随着英国殖民扩张和海外市场的成熟,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手工业生产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为了鼓励发明创造,英国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专利法》。使得英国出现了全民热衷于发明、生产和贸易的景象。当牛顿发现了宇宙运行的规律后,科学的精神渗透到英国社会中;当瓦特最终以万能蒸汽机解决了最核心的动力问题后,英国工业化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全面展开;当亚当·斯密以《国富论》指出了自由竞争的市场规律后,英国人开始在本国强大工业能力的支持下,推行自由贸易,拓展全球市场。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看完这些大国的发展,我便很自然地想起了中国近代所走的路,并憧憬中国走向世界大国之列的未来。 中华民族正在重新地振兴自己,那么正在重新地走上国际的舞台,正在开始发挥一个重要国家的作用,因此,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如何能够从别人经历过的那些个风风雨雨当中能够体会到一些个历史的启示,历史的这种训诫,也就是用更加通俗的话来说,从历史中来汲取经验和教训,别人是做出过哪些成功的事情,而又犯过哪些错误,这些对于我们今天的中国来说是非常非常必要的,是我们现实的一种需要。
在辛亥革命到现在的一个世纪当中,经过了几代人的牺牲和努力,中国终于开始走上了和平崛起的道路。与上述大国不同的是,我们不可能再走他们的老路,通过对外扩张和侵略实现自身的强大。但是,我们作为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家,没有理由不成为世界大国和强国。而中国的强大,只会有利于世界和平。
遗憾的是,我们今天距离成为大国的目标还很遥远。
首先,我们还没有建立先进的文化。
文化是什么?它好比是计算机中安装的软件。你的计算机硬件再好,但如果软件不行,甚至感染了病毒,也无法正常运行。同样,即使我们的物质条件再丰富,军队装备再优良;如果没有先进的文化,没有先进文化武装起来的人,我们的孩子就会去吸毒,干部就会腐败,军队就会打败仗。一百多年前,北洋水师的铁甲船并不比日本的差,水兵也是训练有素,为什么还打败仗?因为清政府腐败,指挥官方柏谦临阵脱逃,这说明我们的文化、即“软件”不行,不是“硬件”不行。
如今的社会文化中充斥着许多封建的、腐败的、落后的、愚昧的东西,也包括来自西方的垃圾。实用主义、钱权交易、急功近利、损人利己,成为了不少人遵循的“潜规则”。我们的民族急需建立和谐的、健康的、先进的文化,急需倡导科学的、理性的、法治的观念,否则就无法抵御和消除封建的、腐朽的、愚昧的文化和陋俗。旧中国不能强大,就是因为没有先进的文化;国民党反动派打不过共产党,就是因为没有健康的文化;后来我们出现了“大跃进”和“文革”的错误,也是因为缺乏科学和法治的文化。没有与时俱进的文化和文化教育,即使中国将来强大了,成为了世界大国,也会像过去的一些大国一样,再次衰落下来。
法治也是一种文化。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法治文化的基础之上。和谐社会,就是法治社会;和谐世界,就是法治世界。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经说过,伊拉克现在已经陷入了内战,甚至比内战还要糟糕。这是他在即将离任之际,感到最遗憾的事情。他还说,如果联合国当初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也许这场战争就不会发生。
可见,世界需要法治,建立和谐世界更需要法治。任何国家的崛起和发展,都不能再通过武力扩张和超越国际法的途径去实现。
其次,政府应该继续加大对科技与教育方面的投入。
一个阶段内我们在这方面做的已经很好了,应该继续努力,从德国和日本的发展过程就可以很容易地看到这一点。文教兴国的结果,是德国在19世纪以后超过英法,从一个贫穷,落后,被欧洲各国看不起的,认为是缺乏文化和教养的德国,德语还被贬低为“猪说的语言”的情况下,成为世界科学和文化发展的中心,并一直持续到现在。日本平民教育的普及以及大学教育的机会均等化,对日本的经济增长和竞争力的不断加强作出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在经济高度增长时期,日本的教育提供了人才的支撑,也受到普遍的赞誉。很多西方的学者,把日本的重视教育视为日本成功的“秘密武器”。
虽然不得不承认,我国的教育体制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然而,现在的课程改革也在不断在摸索着进行。毕竟当代社会中已经有很多人认识到了问题的存在并且有解决问题的意愿,改革已经开始,在曲折中还是会不断前进的。希望教育改革能够稳步进行,尤其是在解决教育资源分配和选拔公平等矛盾突出的问题方面取得突破。
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急需建立和谐的、健康的、先进的文化,急需倡导科学的、理性的、法治的观念,否则就无法抵御和消除封建的、腐朽的、愚昧的文化和陋俗。旧中国不能强大,就是因为没有先进的文化;国民党反动派打不过共产党,就是因为没有健康的文化;后来我们出现了“大跃进”和“文革”的错误,也是因为缺乏科学和法治的文化。没有与时俱进的文化和文化育,即使中国将来强大了,成为了世界大国,也会像过去的一些大国一样,再次衰落下来。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我们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全会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全会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了解西方列强崛起的历史,一方面能使我们警觉,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了差距。面对现今日新月异的社会局势,我国只有重视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善于借鉴别国经验,取人所长,补己之短,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努力促进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真正实现强国之梦,才能真正跨入“大国”的行列。
第七篇:《观《大国崛起》有感》
观《大国崛起之美国篇》有感
之前也听说过《大国崛起》这一部纪录片,不过一直没有看过,这次借着老师留作业的机会观看了一部分,有一些小小的感触。
一个世界上无可匹敌的政治、军事、经济大国,雄居世界、傲视众强、睥睨八方的超级大国,一个竟然只有短短两百多年历史的国家,看似两个完全不对等的事实,又是怎样交融一体的?看完《大国崛起之美国》之后,一切的一切已经了然于心,答案就在那。我知道,它崛起是个必然,不是偶然。
这部片共有两集:“新国新梦”和“危局新政”。记录片大概是以时间为主线,记录了十七世纪初,英国开始向北美殖民。最初的北美移民主要是一些失去土地的农民,生活艰苦的工人以及受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620年,他们乘“五月花号”船到北美并在船上制定《五月花号公约》。在11月21日于普利茅斯上岸,清教徒与41名自由的成年男人签署共同遵守《五月花号公约》。内容为组织公民团体;拟订法规等。奠定自治政府的基础。从1607年到1733年,英国殖民者先后在北美洲东岸(大西洋沿岸)建立了十三个殖民地。后来由于英国对当时属于殖民地的美洲大陆增加税负,从而使矛盾激化,引发了人民的反抗,最终爆发美国“独立战争”,13个州签署《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简称美国)的成立,这里主要介绍了华盛顿。然后记录了美国历史上的又一大战争“南北战争”,记录了奴隶制在美国的湮灭,简单地介绍了林肯。还介绍了美国自西向东扩展领土,照搬欧洲技术,鼓励创造发明等。最后介绍了奥兰多o罗斯福反垄断,富兰克林o罗斯福新政,还有两次世界大战对美国发展的影响等。这个国家的出现只有230年的历史,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独创性地的发展道路,这个新兴的工业国家以重大科技发明为基础,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成为拥有45个州、7000多万人口的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国。
美国的崛起之路看似不长,但是同样透露了其艰辛与不易。以前以为美国的强大仅仅是因为战争致富的,可现在,我了解了,美国的崛起与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人持之以恒的奋斗是离不开的,所以对于美国的崛起有很多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和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日,英美签订《巴黎和约》,宣告“美利坚人”正式摆脱英国的殖民控制,宣告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美国建国之初,人口仅为393万,领土也只有89万平方英里,经济上负债累累,国家实力相当弱小。继美国独立战争之后,又历经了1861年4月到1864年11月的美国南北战争,这场被称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革命”,是美国历史上又一块重要的里程碑。“第二次革命”,废除了南方黑奴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工商业资产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确立了统治地位,使南方经济从此纳入到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轨道;《宅地法》的实施,使大批农民获得了土地,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除了障碍,还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欧洲的“剩余资本”和欧亚移民的大量进入,为美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劳动力、技术和资金支持。19世纪后半期开始,美国开始进入到一个广泛和迅速发展的新时期。历经“第二次革命”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奠定了美国崛起的基础。19世纪初期,为了对外扩张特别是加强向拉丁美洲的贸易扩张,美国制定并推行了“门罗主义”;为了进入中国庞大的市场,1899年美国颁布了“门户开放”政策,大开放促进了大竞争促进了大发展。这虽是一种美国式的新型殖民主义政策,但毕竟打开了美国之外特别是中国的庞大的市场,为经济的崛起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支撑。
现在当朝者在讨论到中国的台湾问题时,常会援引美国南北战争为例来阐述统一的正当性。不过,人们常常忘了美国南北战争双方的特征是以工业资产阶级民主派为代表的北方与农奴制庄园主为代表的南方之间的斗争。双方各自代表的阶层在历史大潮中此消彼长的特点才是最后成败的关键。回想当年美国脱离英国的独立战争,美国独立成功,而时隔百年在美
国内部的南部独立战争却失败了。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统一战争或者独立战争都可以以民族统一国家统一的大帽子来代表战争的正义性与否,关键的问题还是双方政权各自代表的阶层和行政经济运作方式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我们中国人都期盼中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完成,然而统一的蓝图是如何描绘的呢?美国的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给了我们明确的启示。历史老人告诉我们:只有民主的,进步的,代表新经济发展方向的体制才有资格统一或者独立。独立或统一,是人民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而绝不是某些肉食者或民粹主义或民族主义式的呐喊所能决定的。大陆若不自强,最终将无法阻止台湾的独立。
我们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发展自我。虽然不能像美国一样通过大发战争财来完成资本的积累,但是可以充分利用我们自己的资源。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可是浪费资源现象却十分严重。政府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充分利用资源和保护资源,更重要的是要利用新能源。有了资源,才有了发展经济的资本。
我们要学习美国能够抓住发展的机遇,虽然美国的机遇是战争。因为美国凭借其进退自如的地理优势,频频参战,从中捞取利益,而其损失,无疑是小之又小的。两次世界大战,对于世界其他国家来说是一次劫难,而对于美国来说,却成了一次天赐的发展良机,之后的美国便跻身于世界大国之列。随着目前就业压力的增加和发展机遇的减少,我们应该学习美国这种毫不畏缩,善于抓住机遇的思维方式,来抓住发展的机会去努力奋斗。
最后,我认为,虽然目前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的超级大国,但随着我国政府的不懈努力和人民坚苦奋斗,成为另一个超级大国指日可待。
第八篇:《观《大国崛起》有感》
《大国崛起》观后感
在老师建议我们看《大国崛起》的时候,我还误以为是电影,对它充满期待地找老师复制回去准备慢慢品尝,打开后才发现原来是十二集的纪录片,但这并没有摔坏我的好奇心。此时,一大堆问题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有哪些大国呢?中国是怎么崛起的呢?这个纪录片为什么要记录大国的崛起呢?
据记载《大国崛起》是我国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对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等九个大国相继崛起的过程,并总结了大国崛起的规律。而大国的崛起是依靠科技,创新的活力,国民素质和人才的较量,反之将会被历史淘汰。那为什么中国没有被列入大国的行列中?
整部纪录片下来,里面所讲的九个国家中有七个都是依靠工商业发展起来的,有的甚至还依靠工商业成为工业大国和商业大国,这令我陷入沉思。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霸主,是因为荷兰有有利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商业信誉,创立了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英国通过光荣革命,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完成了走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在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下,逐步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而中国仍然处于封建时代,实行抑制工商业发展的重农抑商政策,从多方面限制商人的政治权利和商业活
动,对重要的行业采取官营;封建皇朝统治者对自己经济和政治的过分盲目自大,为维护集权统治而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得当时的中国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得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可以说中国之所以不被称为大国,是因为当时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把中国囚禁起来了,根本谈不上崛起。所以我们中国要借鉴这些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国家的发展,吸收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于是产生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中国梦”。
我们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更应该借鉴大国的发展,提高自身素质,为“中国梦”出一份力量,为中国成为大国这个伟大的目标作贡献。
第九篇:《观《大国崛起之百年维新》有感》
观《大国崛起之百年维新》有感
新生事物的兴起并不是很简单的偶然,或许我们习惯说是必然,但终究是结合了很多的条件才可能形成的一种趋势。跟着时间的脚步、沿着历史的轨迹、顺着雄心的安排,将自己的命运逐渐写就。不管未来究竟如何,走下去一步就是每刻的思虑所向,因为这就是历史,一个人类造就的所谓的文明。
世界上各国的发展有着自己的发展轨迹,文化背景的差异自然造就不同人的精神价值取向,进而指导领导阶层如何依据本国的现实情况去做出相应的规划和部署,以求得国家的发展与进步。目的总归是好的,但相应的进程却需要联系实际,需要付出极为巨大的努力。
,选。当然了,他们抓住了这样的机会,但这一切依然需要人才的帮扶,而涩泽荣一恐怕是极为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带给日本经济以强大的进步。他一生创办了500多家企业,有日本现代企业之父之称,凭借自己天生的理财能力和游历欧洲各国积累的经验,在政府部门任职期间充分展示自己的经济管理能力。他光辉的一生成为日本经济强盛的缩影。可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人才是多么重要,对国家有心的人才又是多么难得。
国家各方面发展需要很强势的人才,因为他们有超乎寻常人的远见卓识,他们的存在、他们的行动对于国家来说就是一次又一次发展的机遇和进步。日本在遭受到国家危机的时候,正是各方面的人才发挥所长,带领日本走出困境,走向富强。
但日本在发展过程中依靠侵略的方式以求得自身的进步却是不可取的,这完全是将本国的不足嫁祸给被侵略国家。当然了,这一切深受日本根深蒂固的文化影响——将天皇奉为国家神的象征,更是决策者为统治人心的一种错误的方式。日本军国主义盛行,完全依靠武力谋取财富,甚至以德国为师,不仅是骨子里的野心,更是肢体上的无耻。
有好就有坏,有优就有劣,日本强盛自有我们学习的地方,但也有我们厌恶甚至摒弃的地方。国家发展自然是软硬兼施,搞好硬件建设,发展软实力。毕竟社会是前进着的,重要的是我们能否跟上前进的浪潮,甚至是超越……
我相信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和一系列基础民生事业,提高国天!
第十篇:《观大国崛起之英国有感》
观大国崛起之英国有感
------新闻1002班 谢旭
众所周知,国土面积仅24万平方公里的英国,在近代世界的发展过程中抢占了先机,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
究竟是什么力量使得英国成为整个十八九世纪世界发展的领头羊?
究竟是什么力量使得英国有能力在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所有的大陆板块上建立自己的殖民地?
究竟是什么力量使得英国人能够如此骄傲地将自己的国家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很多的疑问盘绕在我的脑海,因此我选择了观看大国崛起之英国篇,我希望可以通过影片解答自己的疑惑,并在此基础上总结英国发展的经验对当代中国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一番思考。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对海洋探险和贸易的鼓励、开明的治国态度和处理社会矛盾的妥协手段,使这个地处边缘的岛国,在中世纪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中,迎来了早期的辉煌。1588年,英国在与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海战中大获全胜,就此逐步登上世界舞台。
虽然当代中国虽不同英国当时的君主制,但是中国的国家领导层同样可以批判的吸收借鉴伊丽莎白一世成功的治国策略来谋求对整个国家更好的领导。
伊丽莎白一世在她几十年的治国过程中,始终视民众的支持与民族的利益为至宝,无疑,她的这种意识是她得以成功领导英国在她所属的年代走向辉煌的功臣之一。
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应当始终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利益,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俗言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在人民的拥护下,中国共产党再能走的更远更好。同样重要的是,中国领导层在处理任何事情时,也应当从大局出发,考虑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人民与民族利益两者兼顾,中国的领导层才能更好的领导人民群众迈出更远的一步。
保存至今的环球剧院不仅见证了莎士比亚惊人的才华,同时也向人民展现了当时的统治者伊丽莎白一世对异己思想的包容。读过莎翁历史剧的人都知道,在他的这些话剧中,君主往往是反面角色,在《哈姆雷特》一句中,就有这样一句: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但是,当时就坐在包厢观看这幕剧的女王却并没有下令禁止出演这幕话剧。因而,可以说,伊丽莎白一世的宽容成就了莎士比亚的艺术高度。
女王这种对待异己思想的包容体现在当代中国即是中国领导层要切实保证人民的言论自由,保证人民拥有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发表言论以及与听取他人陈述意见的权利。言论自由是民主制度的关键,中国在保证人民言论自由的同时即为整个国家创造了民主开明的社会环境,我相信在这样的环境下的中国会更加蓬勃的发展。
1688年,英国通过光荣革命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完成了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相对稳定和宽松的社会环境,为英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做好了准备。同时,也让这个岛国一步步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位置。
接下来18、19两个世纪英国引领世界走向了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离不开英国对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的影响。在牛顿发现了宇宙运行的规律后,科学的精神渗透到英国社会中,英国民众不再像之前一样为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而感到迷茫。另外,当时英国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专利法》。英国政府对专利发明的保护在当时的英国掀起了一股创造发明的热浪,瓦特的蒸汽机便是在这种环境下诞生的。
邓小平同志曾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管是从英国等国外的发展历程来看,还是从中国自身来探究科技的力量,我们都不得不承认科学技术对于一个时代发展的重要性。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也应该坚定不移的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同时,中国可以考虑完善针对科研以及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鼓励科技人员甚至是普通人民大众进行条件允许范围内的科技创新。
一个大国的崛起绝不仅仅只是因为我上述的几个因素,那个年代英国女王对民众支持、民族利益的兼顾,以及她对异己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的包容,还有18、19世纪英国对科技发明的重视是我在观看影片后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我相信,如果中国能够在发展的路上一路行走,一路思考的话,中国也一定可以一路收获。
编辑提醒:请注意查看“观大国崛起有感 800”一文是否有分页内容。原文地址更多相关文章注:观大国崛起有感 800一文由免费提供,来源于网络。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转载引用时保留。否则因《》一文引起的法律纠纷请自负,。
最近更新热点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二次世界大战感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