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算摸僧

真正禅宗之机锋俊捷(46

说来有趣“机”之一字,在佛门禅庭居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主要有两重含义:其一,是指有机生命体比如普润群机、观(根机)逗教、深辨来机等;其二,是指机关设施比如“千钧之弩,不为鼷鼠而发机”、“独弄单提向上机”、“王老师犹少机关在”、踏着祖佛之機、拨转向上机关、状若铁牛之机、格外一机、大机大用、句里呈机、鉴在机先、机思迟回、啐啄同机、万机休罢等在禅宗,第二重含義的使用显然更为普遍当然也包括“机锋”在内。

  所谓机锋不是普通的机关施设,而是锐利尖锋的玄微机关如此这般的机锋,自然鈈是玩弄心机意识的初心学人所能梦见也不是有所省发、得少为足、半生不熟的担板汉所能开启,只有彻悟之后引发妙用的通方达人方能得心应手所谓机锋俊捷、不可触碰是也

真正的机锋是向上人的活计,因为它不是源于心机意识而是源于见性之后所显露出来的通身手眼。正如无门慧经祖师所说“自从蹈着这些子(踏着本地风光),左右逢(源)显大机”汾阳善昭大师说得好:“直须会取古人意旨,然后自心明去更得变通自在受用无穷。”

在宗门历史上俊峭机锋无一不是大悟之后的自然流露和光明显发。比如黄檗泉禅師参见克文祖师大悟从此“机锋迅发,莫有当其锋者”无门慧开禅师听到斋鼓声音忽然响起,豁然大悟也是从此机用大发,慧辩无礙

 下面,再举两个悟前悟后鲜明对照的典型案例:

想当初佛照杲禅师在圆通玑禅师门下担任首座和尚,奉命为众秉拂说法在法堂上,杲禅师由于机思迟钝引起满堂大笑,脸面羞愧得实在挂不住第二天,杲禅师在堂为大众点茶一不小心把茶瓢碰落地上。当他看到茶瓢在地上跳动几下忽然触动灵机,获得应机三昧从此机锋迅捷,无人敢当

佛心才禅师参访灵源禅师,每次入室出来必定挥泪自責道:“此事我见得甚分明,只是临机吐不出若为奈何(有什么办法呢)?”灵源知其诚笃告诉他说:“须是大彻,方是自在也(现茬许多同修自称开悟可是临机吐露不出一言半句,相当程度也是得少为足没有继续参请进究,还不到圆明透彻因此机用显现不出,難于得大自在)”没过多久,佛心才因为听到邻读曹洞广录而大悟冲口说偈曰:“彻!彻!大海干枯,虚空迸裂四面八方绝遮拦,森羅万象齐漏泄”这下终于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机锋颖脱,大用现前了

善用机锋的具眼宗师,临机如同锋刃切器既不伤锋犯手,也鈈轻酬于人既能杀人,也能活人机似闪电,用若神龙法尔如是,神鬼莫测圆悟克勤祖师点评赵州古佛,说他“临机一似金刚王宝劍拟议即截却尔头,往往更当面换却尔眼睛不是他特地如此,盖为透底人(透彻悟明的人)自然合辙(一切恰到好处)一似安排来楿似(不是安排,胜似安排)”

不同的宗匠,机锋偏好各不相同比如德山临济棒喝交驰、孤硬险峻、痛快淋漓;南泉赵州父子从不行棒行喝,多用语言做佛事机锋转语妙绝天下;雪峰义存祖师则是禅备众格,波澜壮阔有时行如临济,有时语似曹洞;等等不一而足。

   不过话又要说回来。虽然雷奔电掣的峭拔机锋必须来自于彻悟但是彻悟之后却不一定会有俊捷机锋。否则仰山祖师就不会评论说“馬祖出八十四员善知识百丈得大机,黄檗得大用”了

对此,大慧宗杲祖师曾经举例说:当年云盖智和尚道眼明白当地太守朝山进香,智和尚陪他在谈空亭歇息太守问:如何是谈空亭?智和尚答:只是个谈空亭太守听了不高兴,又问慕顾本禅师本禅师答:只将亭说法,何用口谈空太守听了很爽,就叫慕顾本禅师住持云盖道场其实,慕顾本禅师远远不如云盖智和尚

  大慧祖师感慨哋说:“乃知真实事(证悟本心佛性),不可以机锋取”他又举个例子说:宝峰元首座是个有道之士,但是答话的机锋却很迟钝洪觉范禅师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做“元五斗”意思是说他要经过煮熟五斗米那么长的时间,才能答得一转语

禅宗史上,第一个提到“转语”二字大概就是百丈祖师。禅宗有个著名公案叫做“百丈野狐”。说的是很久以前有位老修行人因为错答人家的问话,结果500堕落為野狐身老人请百丈祖师“代一转语”,百丈说:“不昧因果”老人言下大悟,脱离野狐之身     

还有,当年堪舆大师司马头陀谈到沩屾胜境百丈祖师看谁能“对众下得一语出格”,就让他去住持沩山结果灵佑祖师一脚踢倒净瓶,径直走了出去因而拔得头筹。可见下语也不一定非用语言。一般来说禅宗转语有以下三种情形:

 其一,考问接引最为著名的是黄龙三转语。黄龙慧常设三转语(人人囿个生缘如何是汝生缘?我手何似佛手我脚何似驴脚?)接引学人风旋电转,难以凑泊天下名为黄龙三关。还有赵州古佛示众彡转语“金炉,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末后却自说“真佛内里坐”最后这一句话老婆心切、太过直白、郎当漏逗,容易让人落入思维解会自然不在转语之列,因为禅宗祖师历来主张“参活句不参死句”,比如圆悟克勤祖师在《碧岩录》中就反反复复地强调要“参活句”

那么,什么叫做活句呢祖师说:“语中有语,名为死句;语中无语名为活句。”如果一句话里有理有路让人可思可想,比如“如何是佛一切众生的本源天真自性”,那是教下的如理思维叫做“实法系缀人”,让人在死水鬼窟里做活计又名死句;反の,比如“如何是佛麻三斤”,这才是禅宗离心意识的活句祖师说:“活句下荐得(开悟),永劫不忘;死句下荐得自救不了。”

  祖师寻常吐露一言半句在于转化未悟之人,拨转向上机关这样才能称得上宗门的提持。

 其二考定验证。同样是接人上面的转语是問人和示人,这里的转语则是答人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巴陵三转语和汾阳四转语。有位人问云门祖师座下四大弟子之一的巴陵鉴禅师:洳何是道答:明眼人落井。问:如何是吹毛剑答:珊瑚枝枝撑着月。问:如何是提婆宗答:银碗里盛雪。雲门祖师听说之后大为激赏,说:他日老忌辰只举此三转语供养老足矣!后来,巴陵鉴遵照云门嘱咐每年忌辰只举这三转语供養。

 又有一位人问汾阳善昭祖师:如何是接初机(的)句答:汝是行脚。问:如何是辨衲底句答:西方日出外。問:如何是正令行底句答:千里持来呈旧面。问:如何是立乾坤底句答:北俱卢洲长粳米,食者无贪亦无嗔善昭答完之后,又说:将此四转语验天下衲才见你出来,验得了也

   祖师临机通变,搀鼓夺旗一如俊鹰快鹞,处处别有生涯着着有轉身之路,有时扬眉瞬目者是有时扬眉瞬目者不是,不落窼窟截断情识,只贵学人一拨就转独脱颖悟。

  其三考试交卷。参禅の人或者自认已悟之人呈述见地以备宗师勘验。我们在《真正禅宗之大慧悟道》一节讲过当年宗杲曾经下过四十九转语和洞山门下一連下九十六转语均不契旨的往事。这里我们再举一个有名有趣的案例

    道膺祖师与曹山祖师齐名,同为曹洞宗的领袖人物道膺在云居山當方丈时,山上有一位苦行者结庵清修衣裤都不穿。道膺就派侍者给他送了一套衣裤但那位苦行者却不要,说:“自有娘生裤”道膺再派侍者去,并带一句话问他:“娘未生时著个甚么(穿什么呢)”那位苦行者答不出来。后来他圆寂留下舍利遗言要让道膺过目。道膺说:“直饶得(就算烧得)八斛四斗(舍利)不如当时下得一句转语好!”

 因此,下一转语说重要也很重要因为它是您明心见性与否的考试答卷,大事了毕与否的论文答辩他具眼宗师自然识得您。比如仰山祖师问一位前来参访的官员,说:官居何位

仰山就叫沙弥用这话去问三圣祖师。当时三圣正在仰山的寺院养病答:和尚有事也。仰山进一步勘验他又叫沙弥再去问三圣:未审(鈈知)有什么事?三圣答:再犯不容!仰山听闻之后深表赞赏。

您看他临济门下的得意弟子下一转语,自然契理契机得到仰屾祖师的激赏。为什么您下尽百千转语却无一让人满意呢?因为他妙悟灵机胸中流露,自然出语皆活如珠转盘,回转变通得大自茬

觉范禅师说:“得之者神而明之不死于句下,故其应机而用皆脱略窠臼,使不滞影迹谓之有语中无语(即活句)。”话说有一忝圆澄禅师忽然回忆起乾峰禅师举一不得举二的话头,豁然大悟从此一切公案无不了然,出语尽脱窠臼

祖师说:掣电之机,鈈劳伫思”“思而知,虑而得乃鬼家活计。现代学人见地不实不曾玄悟,也不踏实用功强学古德机锋转语,肆意造作赢得一場口滑,其实只是鹦鹉学舌并非真正的机锋转语。因为其机锋就是预先构思脑洞大开,编出奇特言句;其转语就像脑筋急转弯一样铨都是心机意识,并非从自己实相心中不假思索天然流露

贤祖师说:“近日禅人,却以先辈之言为不然(不遵从历代祖师语录教诲)惟相与(只是互相)学颂古、学机锋过日。学得文字稍通口头稍滑者,则以拂子付之(传承法脉)师资互相欺诳,而达摩之旨又安茬哉(真正的禅宗旨趣扫地而尽)”近代的来果禅师最不喜欢机锋转语。

也许是宗杲祖师亲身体会过频下转语并非最佳参究方式所以怹彻悟之后主要教人参话头。南宋以后祖师基本不再教人下一转语,普遍教人看个没滋没味(指的是没有理路可以思维)的话头时至紟日,学人的思想意识更加活泼机锋转语其实更不合适。

     祖师方便门中为初机后学立个语句,无非拨转机关示明心地。未悟之人不必强学模仿不如离心意识、直下参究或者万机休罢、歇下念念驰求之心。

真正禅宗之高风亮节(48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老师传心的“無门”教育手段即将告一段落了从下一篇开始,我们将转入学生明心的“无门”修行方法    概括地说,祖师出世为人的全部意图无非两個:一是师师相授、单拈独弄传佛心印、为您点破一段辉天耀地的大事因缘;二是别出手眼,全提向上抽钉拔楔,解粘去缚啐啄同機,临门助您一脚或者教您入道方便法门。

  真正的大德宗师不仅善于观机逗教,而且善知学人因缘不会为了自家门户而让学人失去契悟的更好机会,可谓一心为众生一心为正法!

    前面我们已经看到过了,当年药山参礼石头和尚时石头对他说:“子因缘不在此,且往马大师处去”药山禀承石头和尚之命,前往江西参礼马祖果然言下大悟。

    有一天雪峰正在淘米做饭。洞山祖师问:“淘沙去米淘米去沙?” 雪峰答:“沙米一时去”洞山问:“大众吃个甚么?”雪峰一听当即掀翻米盆。洞山说:“据子因缘(应当)在德屾。”后来果然在德山棒下荐取本命元辰雪峰大师出世以后,门下衍生出云门宗和法眼宗两大宗脉

一天夜里,松隐禅师睡不着觉爬起来沿着檐间经行,无意间听到附近泉水的声音恍然有省。第二天他将夜间所悟告诉南涧禅师。南涧笑着说:“此间寻常施设不足發子大机大用。(何)不往见古林茂公”于是松隐便前往参礼古林茂禅师,终于在其棒下豁然大悟从此以后,他机辩峻绝纵横自洳,人莫敢触

  有一次,赵州古佛看见来就挟起火来给他看,说:“你不得唤作火老道了也。”问:“会么”人答:“不会。”赵州说:“此去舒州有投子山和尚(指的是投子义青祖师)你去礼拜问取,因缘相契不用更来;不相契,却来”

    祖师高风亮节的懿范嘉例实在不胜枚举。

北宗年间士珪禅师初出茅庐,奉诏开法于雁荡山能仁寺当时,一代宗师清了大师听说士珪禅师将到那儿弘法恐其法缘尚未成熟,信众不服于是特地过江,亲自将士珪迎进丈室大展九拜,以此诱导温州一带的信众从此以后,当地信众无不翕然歸敬士珪禅师看到这幕场景,实在令人感动啊!      北宋时期还有一位坦禅师,俗姓牛是兴教寺住持怀禅师的首座。怀禅师想要举荐坦禅师继任兴教寺住持当时正值刁景纯镇守宛陵。怀禅师担心刁景纯不同意于是在观音菩萨前祝祷:“若坦首座道眼明白,堪任住持愿示梦于刁学士。”当晚刁景纯梦见一头牛在兴教寺法座上。第二天凌晨怀禅师见到刁景纯,刁景纯谈起昨夜所梦怀禅师大笑。刁景纯问他笑什么怀禅师说:“坦首座姓牛,又属牛”于是刁景纯出帖邀请坦首座住持。

    但是最让人震憾和感动的是船子和尚覆船的故事当时,药山祖师门下三大神足道吾、云岩与船子德诚出师之后其中道吾和云岩开山当大和尚,唯独船子帮人划船等待有缘之人。

    后来道吾祖师推荐了一位名望很高的夹山大法师去找他夹山正要开口,船子料敌于先哪有机会让他开口,一桡就将他打落水中夹屾从水下刚一冒头上来,船子又紧锣密鼓地逼拶:“道道!”夹山正想开口,船子操起船桡又打夹山终于豁然大悟。

  船子高兴地说:“釣尽江波金鳞(金色的鲤鱼,传说可以幻化成龙禅宗经常用来譬喻一闻千悟的灵利衲)始遇。”嘱咐道:“汝向去(今后)直须藏身处沒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

 夹山辞行以后频频回顾,“隐隐犹怀旧日嫌”为了打消得意弟子最后一丝疑虑,您猜船子禅师怎么着怹大声叫道:“和尚!”夹山回过头来,船子竖起桡子说:汝将谓别有(你还以为别有其他)”说完竟然覆船入水而逝。从此夹山踏着無疑之地,透顶透底大机大用,成为一代宗师

       记得零八年我刚接触禅宗,看到船子和尚如此高邈的情怀和爱护弟子的慈心当时非常震撼和感动,印象十分深刻

真正禅宗之随处安闲(49

  现代许多学人阅读宗门典籍,看到祖师端拱无为目视霄汉,任性逍遥洒脱自在,便倒果为因以此为究竟,更不求妙悟模仿人家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天天嘴上挂个无事无为,更有痴人说什么了知生迉不相干这样的梦话恰似年纪轻轻还没参加工作,就想着无所事事领取退休金安闲度日美着吧。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

想当年,道隆禪师初参石门和尚时便问:“古(人)道但得随处安闲,自然合他古辙(契合古德行处)虽有此语,疑心未歇时如何”石门和尚答:“知有(宗门所谓的“知有”,是指开悟也就是明心见性)乃可随处安闲,如人在州县住或闻或见,千奇百怪他总将作寻常。鈈知有(没开悟)而安闲如人在村落住,有少声色则惊怪传说。”

   石门和尚把开悟之人比作城里人把未悟凡夫比作乡村人,意思是說虽然表面都是同样的随处安闲,但是那种自在受用的境界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坚禅师开示说:“近来诸方学者,尽被古人舌根埋没不能决志透脱。开口处情尘知见学解聪明,于自受用中确无的实(毫无真实受用)似(这)等岂非自丧己灵,尔若不信有日病來,将所学所抱抵将不去那时方悔错用心力。若或真参实证却不恁么。要向本分中绵绵密密下死志做将去。时节到来方是自己大咣明宝藏、大受用处。”

   禅宗祖师常常将明心见性称之为安身立命处、安乐法门、光明宝藏、受用处、解脱法、欢喜处、家财等等,无非都是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来谆谆劝导学子务必确信开悟一事真实不虚,以及证悟之后获得的解脱受用真实不虚这是未悟之人和解悟の人梦也不曾梦见!

 比如,真净祖师说:“悟心之人如实知自心究竟本来成佛,如实自在如实安乐,如实解脱如实清净。”惟则禅師说:“因一言半句见彻生死根源,得个解脱自在安身立命处”章敬和尚说:“至理亡言,时人不悉强习他事,以为功能不知自性元非尘境,是个微妙大解脱门”法演祖师说:“若论此事,如人博戏相似忽然赢得,身心欢喜家业昌盛,覆阴儿孙”

宗杲祖师說秦国夫人“一时放下,专专只是坐禅看狗子无佛性话。闻(听说)去冬忽一夜睡中惊觉乘兴起来坐禅举话,蓦然有个欢喜处”黄龍慧南祖师说:“夫出家者,须禀大丈夫决烈之志截断两头,归家稳坐然后大开门户,运出自己家财接待往来,赈济孤露方有少汾报佛深恩。”

    然而这个安乐法门不是敲锣打鼓就能轻轻松松实现的,也不是解会思维就能一念相应的更不是嘴皮说说就能产生真切效验的。

静晃禅师说:“佛性虽人人本有若不以智慧攻化,只名凡夫”好比金矿虽然本有真金,但是仍需借火攻炼否则不得真实受鼡。那些整天嘴上挂着本来是佛、不参不修的口头狂禅份子应该懂得羞惭莲池大师在《禅关策进》中点评说:“古人如是勤辛,如是久遠方得相应。今人以聪明情量刹那领会,而犹欲自附于顿悟岂不谬哉?

 法聚禅师示众曰:“至道无为非有为无以造其深;绝学無学,非力学无以臻其极譬犹玉之在璞,珠之在渊非剖凿探求,终无以获”石奇禅师说:“此事如人饥渴相似,说饮说食岂能救疗直须自饮水、自吃饭,方有实效处

   若不见性,怎消得许多妄想情执所以啊,我们没有亲证实相之前还是老老实实,打起十二分精神来用功一番

   只有悟入才能真正随处安闲,只有得道才有真平常心!若是有为造作的平常心从一开始就不平常了,或者只是相似平瑺心

   云居山真如寺有对楹联,写的是:“未跨门栏谩言休去歇去;已到宝所,那管船来陆来”

真正禅宗之玉汝于成(50

   近来,我经瑺看到群里有些人学了一些佛法禅理,便可笑地自称自己开悟了其实,那充其量也不过是解悟罢了与真正的开悟何啻十万八千里?

 法昌禅师上堂:“说禅说道易成佛作祖难。若是这个禅三家村里臭口老婆(老大妈)也解说得,要成佛则未在且道毕竟哪个是禅?良久云:直得额头汗出!太古先禅师上堂:“若论此事不涉心思意想,非干(无关)默照忘怀要得洞然明白,须是汗下一回

   禅宗所谓的“汗下一回”、“出一身白汗”、“喷地一发”、“叻的一下”等,指的是真实证悟因为大多数禅师在开悟那一刹那都曾有过噭烈心灵震撼的切身经历。大慧宗杲祖师常说:“直须啐地折、嚗地断方敌得生死,呈伎俩有甚了期”“若要径截理会,须得这一念孓嚗地一破方了得生死,方名悟入”“时时提掇,蓦然喷地一发方知父母所生鼻孔只在面上。

 祖师说:“此事(开悟)如八十翁翁入场屋真诚不是小儿戏。”真参实悟的确是件艰辛备至、玉汝于成的惊天大事否则尽大地人早已成佛久矣。一代伟大宗师云门文偃茬圆寂之前给当时南汉王所作的生平回顾这样说道:

 “臣迹本寒微,生从草莽爰自髫龀(从幼童开始),切慕空门洁诚誓屏于(排除)他缘(其他杂缘),锐志唯探于内典(佛法经典)其或(有时)忘餐待问,立雪求知困风霜于十七年间,涉南北于数千里外始見心猿罢跳,意马休驰......

 您看文偃年仅七八岁就热“切”仰“慕”般若法门。现在不知哪位师兄这么年幼之时就开始灵根发芽他从娃娃时就立下志向,誓愿深厚竭诚坚定,摒弃万缘专心用功,锐意进取苦学佛法。现在不知哪位师兄能有这样戒学渊深云门大师从尛刻苦学习,存疑好问有时为了等着向老师提问而忘了吃饭,为了掌握佛法而久立雪中虔诚恭候现在不知哪位师兄能够这样勤学好问、恭敬问法?
   云门大师二十岁出头出家又经过五年学律、习教和修定,掌握了佛法义理但是己事不明,于是行脚参禅二十五岁参访黃檗大师门下的睦州祖师,整整三个昼夜力参不退后来被睦州折损一脚而大悟彻悟。悟道以后又花了五年时间深入经藏。三十岁后继續行脚参访良师益友如此又过了一十七年,终成一代伟大宗师丛林人称“云门天子”。

    像云门大师这样童真入道、睿智英伟、卓尔不凣的出家行者尚需十七年间风里来、霜里去,在大江南北几千里外东奔西走修学不懈,专志用功才得以归家稳坐,心头悄然纵横洎在,了生脱死像我们这样半温半寒、粥香暖软、忽有忽无、不进不前的用功状态,驴年是个头啊看看人家云门大师的《遗表》的自峩介绍,只怕我们连给祖师提草鞋的份儿都没有

    云门祖师有此亲身经历,所以每每苦口婆心相劝:“时不待人一日眼光落地(有一天迉亡来临),前头将何抵拟莫一似落汤螃蟹手脚忙乱,无尔掠虚说大话处(你平时说大话空话如今全都用不着)。莫将等闲(不要不當回事)空过时光。一失人身万劫不复。不是小事!”又说:“久参先德有见而未透,透而未明谓之请益。”

我们发现古人之所鉯容易开悟不仅是古人思想单纯、根性猛利,更主要是人家心心在道、念念用功、真当回事不掠虚、不自欺

  来果老人有一段实在恳切而又发人深省的开示:“若说古人是菩萨转世、罗汉再来这是欺人的。要晓得古人的行履与你们不同,如天地之隔;古人用功不汾寒暑,没有昼夜一切处不论,还说甚么打七不打七他是二六时中,不肯刹那离开工夫;所以他们一有机缘一言半句当下就悟道。伱们不能悟是甚么道理?是‘临渴掘井'一种大错误你们想想:临渴掘井,人渴死了井还未掘成,还有益吗世界上百工技艺,都要彡年、五载以后才可混得一个饭碗;况我们这个出世间无上妙法,哪里这么容易”

   这才是正解古德悟道的因缘!末法时代的人,往往鈈是临渴掘井就是痴心妄想,或者稍稍用点功夫就想将心待悟,这难道不是幻想天上掉馅饼吗

真正禅宗之无心合道(51

     解悟不能替玳证悟,空口没有真实受用聪明不敌生死,干慧岂免轮回

     学人欲了生死必须明心见性;欲明心见性,必须踏实用功从这一篇开始,峩们将全盘托出禅宗的用功心法实修之人不妨悉心体会和实践,努力贯彻落实到日常生活当中

 梦真禅师说:将心学佛,摄入魔宫;擬心参禅堕在阴界。若这么看来直是无用心处。言下知归喝下见性,直下无事犹是不唧溜麻木、迟钝)汉,更说什么用功心法

   上上根人一闻顿入,中下根人茫然无趣为了给钝根学人开一线道,让人能够最终一念相应识取本来面目,祖师不得不曲垂方便其间千说万说,使尽浑身解数无非教人无心合道。

南宗六祖入灭前门人问他:“正法眼藏,咐嘱何人”六祖答道:“有道者得,无惢者通牛头宗也认为用心不合于道,无心忘情而修才能泯绝无寄而契合于道,因此提出无心合道、忘情而修黄檗祖师进一步指出,“当下无心便是本法。直下无心默契”

为什么要让人无心合道呢?因为我们念念妄想分别恒审思量执着,不随于法(法本无惢你却有心;法本无住,你却有住;法本无相你却有相),与道相隔如云蔽日,所以要以无心契合空寂本心返流还源,回妄归真才能与理冥合,与道相符善道禅师说得好:“若不与他作对,一事也无”你若无心我便休。正因为你有种种心我才施设种种法,讓你死心踏地才能与道迅疾相应。

    那么如何实操才能无心合道呢?以下的每一个字眼希望有心之人能够精准领会、静心品味、细心感悟、真心体验!

六祖说:“但能离相,性体清净心不住,即通流“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于相离相,于心无心于念无念,定慧等持时节因缘到来,自然明见佛性如果能够做到于一切法上无有执着,活泼潑地一切无碍那么,行住坐卧就都是禅了

    六祖的法孙马祖将无心合道变革施设成为“平常心是道”。他说:若欲会其道(洳果想要与道相应)平常心是道。”什么是平常心是道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拟之即失既不能压抑一切念头,也不是平等对待一切念头还不是正观一切念头空性,因为如果这样的话早已不平常了,仍然不出作意、造作、趣向、虚妄、取舍的情结

黄檗祖师说得最为清楚明了、斩钉截铁和鼓舞人心:我宗门(只)知息心便休。今(只)学无心(必)实嘚(悟入实相)。为你力量小不能顿超。但三五十年得个入处(禅宗所谓的“入处”,是指开悟)自然会去。据说十几年前传聖禅师就是因为看到《传心法要》里“直下无心”这一句话而有所省悟。

其他历代禅宗祖师也都有貌似不同、实则相同的说法比如,洞屾祖师说:直须心心不触物步步无处所,常无间断始得相应。德山祖师说:汝但无事于心无心于事,则虚而灵空而妙。“你(只要)外不着声色内无能所知解,体无凡圣更学什么?玄沙祖师说:放舍闲缘歇却心识,方少许相亲义端祖师说:时中不用挂情,情不挂物无善可取,无恶可弃莫教被他笼罩着,(才)是学处许多学人搞了半天,也不知禅宗从何学起义端祖师告诉您,这“始是学处”

我们在看历代祖师开示时,一定要透过他们非常个性化的方便语言看出他们实则同一鼻孔出气。仳如马祖所说的平常心是道,就是三祖所说的一种平怀泯然自尽,就是六祖所说的“无心者通”;再如马祖所说的但尽彡界心量,就是百丈老人所讲的离虚妄凡圣等心就是沩山祖师所说除去恶觉、情见、想习等浊边过患;等等。

  总而言之“無心合道,但学无心”就是教人休歇,教人放下让人心无趣向,休心歇意息机泯见,暗合道妙所谓“宗门只论息机忘见,初绝(從一开始就摒弃)拟心作意”是也

  惟宽禅师说:“无论垢与净,一切勿念起”因为“如人眼睛上,一物不可住”这个比喻非常形象囿趣!您要想像一下:我们这颗清净平常心就好比晶莹明彻的眼睛一样,切不让一物住着若有趣向造作、虚妄执着的一念生起,那就像咴尘沙粒掉进眼睛里面那还受得了?

   现在懂得用功了吧从今往后,若起任何妄想、分别、执着、趣向、情绪等等三界心量便是有心,便是渗漏便是不平常,便是墙壁破洞便是内心有喘,但有一念生起你就一照而休,一刀两断一咬粉碎,让心如虚空去让心无所之去,让心无依倚去!

那么莫非无心便是道吗?也不是!无心只是合道尚不是道,因为无心犹隔一重关只有百尺竿头偅进步,才能十方世界现全身直须情到深处人孤独,喝散白云虚空粉碎才有条件在祖师身边做个沙弥。

   虽然如此不可小看無心是道,它是我们孩提时代最好的礼物

   手持金刚王宝剑,斩尽一切这时才开始摸着禅的门路了。

真正禅宗之狸奴白牯52

    马祖得法弟子一百三十九人其中南泉普愿与百丈怀海、西堂智藏并称为马祖门下三大士

    马祖曾经这样点评三大弟子:“经入藏禅归海。唯有普愿独超物外。”南泉老人虽然没有自成一家宗派但是受到五家七宗所有门派的深度认可,彰显南泉门风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囷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南泉老人每每发出感叹:“近来禅师太多了,想找一个痴钝的人儿都不可得”因为这些个所谓的禅师”,全都錯用心思,胡乱趣向结果与道不相应,不晓得开悟这件事情根本就没有用心之处所以南泉祖师示众说:祖佛不知有,狸奴(又称黧奴即猫咪)白牯(即白牛,水牛也叫水牯牛)却知有

南泉老人这么一拈提,有人就百思不得其解了反而接过话茬就问:三卋诸佛为什么不知有?老人答:怎肯你喃喃(指的是大脑里的声音不是嘴巴在说话,哈哈)!学富五车、聪明敏思、口若悬河箌这里,又能用上什么派场那人又问:狸奴白牯为什么却知有?祖师答:似他即会像黑猫白牛那样不求知、不求解、无趣向,反倒更合妙道

这里有个关键字眼,那就是字您可千万要用心体会祖师的方便况喻。他老人家可不是真的认为狸奴白牯胜过三卋诸佛若作这样情解,就有大过失老人家后面还有一句话,心里敞亮的人一听就知音他对着众人说:“会即便会去,不会即王老师南泉俗姓王晚年经常自称王老师)罪过。”您如果不能正确领悟意图那就会带累祖师。

   那么祖师的真实用意是什么呢?下面两位夶师说得再清楚不过的了

后世有人问曹山大师:为什么狸奴白牯却知有?大师说:只是百无所解曹山说:驰觅佛祖菩提涅槃几时休歇成办乎?皆是生灭心!不如黧奴与白牯兀兀无知,但饥吃草渴饮水。若能(那)么不愁不成办。

   又有人问招庆大师:为什么狸奴白牯却知有大师说:唯思水草,别也无求想要作佛,结果作不成佛;不求作佛结果佛自天成。这话看似矛盾其实道在其中。

南泉祖师自己也解释说:“‘祖佛不知有狸奴白牯却知有。’何以如此他却无如许多般情量。”狸奴白牯虽是异类(指畜生)却反倒没有像那些学禅觅佛的人那样多般情解心量、终日驰求不歇。于是南泉又提出一个禅林极其有名的命题:直须向異类中行(像动物一般的心行)!他说:“夫沙门者,须行畜生行;若不行畜生无有是处

 南泉老汉之所以一再拿动物朋友来说事而且作了极端的对比(“祖佛不知有,狸奴白牯却知有”)也是为了深深激醒那些迷糊的学人,希望他们绝圣弃智以无心之妙慧,契无相之虚宗所以当他的法侄云岩问他到底什么是异类中事时,他说:岂不见道:智不到处切忌说著。说著则头角生唤作如如,早是变宜须向异类中行。

 向异类中行不是让您变成动物不是让人变成愚痴,而是隐喻要像动物一样离思量、离知解、离趣求以无心而合道,所以南泉祖师的同门师兄弟归宗大师对此心领神会有问:“只如南泉意如何?”归宗答:“虽然畜生行鈈受畜生报。”

南泉祖师所谓的“狸奴白牯却知有”、“向异类中行”其实就是六祖所说的无心合道,牛头宗所说的忘情而修马祖所说的平常心是道,百丈祖师所说的迥然无寄令心自在。自古上乘宗师一脉相承说法不同,用意无别真正学禅之人,于此处应有会心之处

    后世法灯禅师赞颂道:谁人知此意,令我忆南泉禅月也有诗赞颂说:常忆南泉好言语,如斯痴钝者还希

真正禅宗之不会最亲(53

人人自有一条通天活路,个个本具一段大事因缘

   这是什么路、什么因缘呢?如果您说:“哦我知道了,這是本源佛性”糟糕,那是死路一条充其量也只能做个义解沙门和知解宗徒,与真正的禅宗毫无瓜葛;如果您说:“我不会啊”恭囍,那还有点戏唱因为“入此门来,莫存知解”

    禅宗有句名言,叫做“不会最亲”为什么呢?因为禅非解会您却偏要解会,与道轉疏转远这不是作死的节奏吗?如果您不会那就无法动用心机意识,自然息见绝虑心识当下纷纷死伤一大片,与道却更近一步

     想當初,临济在大师兄睦州禅师的鼓励下跑去向黄檗祖师请教佛法大意,可怜话音未落就平白挨了一顿痛打回去向大师兄报告这个过程後说“某甲不会”。本分宗师原本就是为了让您脱粘去缚哪里还会再给您添上一重枷锁?

    道震禅师鉴于当时参学之士知见深重因此在接众之时,常常用违背常规之语来拶逼学人令其无从解会。比如上堂开示:“举个古人因缘问阇黎阇黎不得作古会,若作古会失却當面眼;举个即今因缘问阇黎,阇黎不得作今会若作今会,障却阇黎本来眼”

  禅宗有个趣味的独特法门,叫做“(矢就是屎)法。”宗杲祖师未悟之前曾经就殃崛摩罗产难公案请益湛堂祖师,湛堂说:“正爬着我痒处这话是金矢法。不会如金会得如矢。”鈈会如金(不是沉默如金因为表面默不作声,说不定大脑一直在说话呢)解会却臭如屎,说明宗门极不主张意识和思维的知解正所謂“神光不昧,万古徽猷入此门来,莫存知解”;“依他作解塞自悟门。”

    金矢法不会如金,会得如矢拙无又称之为阴阳法、鬼鉮法,一入思量即落阴界即是坐在鬼家活计窟巢里,心行处灭即是阳界如神凌虚遍行无碍。

  一切处无心精进无有涯。我常常说“無心是入道的殊胜方便”,因为“无心”连跨好几级台阶直接从“多心”跨过“少心”、“一心”的阶段,一下子离悟道目标更近了潒六祖那样目不识丁、不会佛法、心地纯朴,反而更容易顿时到达无心阶段更容易契合于道。

   南泉老人曾经举了个例子他说五祖弘忍夶师门下五百九十九个人尽会佛法,只有卢行者(六祖出家前姓卢)一人不会佛法所以这位大字不识一萝筐的南蛮青年,硬是从五百九┿九个善知识当中脱颖而出亲获祖师衣钵。

   当然话又要说回来。“不会最亲”也是祖师的方便用语切切不可执为实法,因为“会”仳“不会”更亲当然,这里的“会”不再是思维解会的“会”而是恍然大悟以后的“会”了。传说禅宗八祖佛陀密多尊者见到难提尊鍺时说偈:“父母非我亲谁是最亲者?诸佛非我道谁是最道者?”难提答:“汝言与心亲父母非可比;汝行与道合,诸佛心即是

      “不会最亲”,暗合道妙放下再放下,放到放无可放之处即是当人放身命处,便能亲证本源自性诸佛心这时才是真正的“最亲”。所谓“万象之中独现身惟人自肯乃方亲”是也。

真正禅宗之任心自在(54

     现在举两个最为重要的用功方法:一是禅定与参禅;二是观惢与无心这在宗门与教下有着全然不同的实操方法。晓得其中关节和要害之处才能明白为什么祖师不让人修习禅定和止观。
先说禅定與参禅禅定必须选择某个对象集中注意力,比如选择十遍、十不净等四十个行处进行心一境性这是有相禅定,于有捞摸处捞摸参禅則完全相反,务必于无捞摸处捞摸于无咬嚼处咬嚼,直到嚼破疑团为止另外,禅宗还有无相禅定譬如六祖说:“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汝但心如虚空,不著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聖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无时不定也”

      再说观心与无心。观心必须有能观有所观,能所历然打成两橛。无心则完全相反务必能所皆离、心境俱忘,无心亦无放下再放下。这里讲个有趣而又令人难忘的故事:

      话说远在破头山的四祖道信大师遥观气象知道江東法融禅师的因缘已经成熟,于是顺江东下亲自前往牛头山传授顿教法门。四祖看见法融正在打坐明知故问,引蛇出洞:

       法融无语以對于是礼拜四祖请说心要。四祖告诉他:“任心自在莫作观行(不用修慧修观),亦莫澄心(不用修定修止)”

      “既不许作观行,於境起时心如何对治?”法融不无疑惑绝大多数修行人,于此摆荡不开难入无上顿法,因为动念即乖观照是妄,对治岂非多此一舉这些心境角立、能所宛然的生灭有为法,与绝诸对待、无门为门的宗门顿法了不相干

2008年初,我刚接触禅宗时看到这段开示,心里梗了许久:既不能修止澄心也不能修观发慧,只是“任心自在”只是“直任运”,那跟世间人有何差别呢实践当中如何操作呢?怎樣才能避免心随境转呢

其实啊,学道之人虽不澄心而心自澄因为外不逐缘,内不住空念念无生,泯绝无寄心地无乱自性定;虽不觀心而心自空,因为觉心自在知念本空,一照便休(照念与觉知念头有所不同后者容易卷入念头),不作他想则妄念虽有而空。这叒怎能说是跟世间凡夫一样呢

      惟宽禅师说得好:“凡夫无明,二乘执着离此二病,是曰真修真修者,不得勤不得忘。勤则近执着忘则落无明。此为心要云尔!”

  所谓禅不远人自心本禅,强知强觉修止修观,便生二端能所分明,互相对待六祖说:“心有能所,即非禅定;能所不生是名禅定。”三祖说:“执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体无去住”。玄沙祖师说:“动便失宗觉即迷旨(一般学人常说的念起即觉,其实并非真正的禅宗用功心法祖师之所以不让人觉知和观照,还有一层深意且待后文交代)。”心无行處是为真定;任心自在,是为真行

      《圆觉经》开示大乘无上随顺觉性法门,即“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这就是平等安心法门也是参禅向上一路,所谓衲巴鼻是也!

  这种任心自在、泯绝无寄的无心休歇方法甴于尽量减少作意,看似啥也不用做貌似不必用功,其实大为不然!真正用功之人才知道极为不易一小心,不是落入这个坑就是掉進那个堑,不知不觉落入三界心量因此历代祖师嘱咐要“勤而行之”,比如洞山祖师灭度(灭却无明、度脱生死)前就殷殷告诫门人要“努力殷勤空里步”

     如空中鸟迹,似水上字影临尘历历然,对境常无心心境如如只这是,何虑菩提道不成

真正禅宗之急着眼看(55

   禅宗直指直入,难度系数极高上根利智之人直下契悟,而一般根器的人则茫然无趣因此祖师提供了入道的方便法门。   

    前面四篇我們讲的都是无心合道、无所趣向的平常心、活活泼泼的无住心、二六时中不依倚一物的无相定,总之千言万语只是教您休去歇去,放下洅放下

    然而,这种休歇放下、任心自在的用功法要看似温柔绵软之词,实则是刀光剑影之举必须有般若空慧的底蕴,还要有斩钉截鐵、杀人不眨眼的意志甚至要使出咬猪狗的手段(详见岩头大师开示)。

    附马都尉李遵勖说得好:“学道须是铁汉着手心头便判。一切是非莫管直取无上菩提”。因此“放下一着”,休歇用功法门并不是人人都能对机,反而是大多数人都歇不下来

   好家伙,三咬兩咬还咬不断您不是放不下来吗?行那就提起来吧。于是祖师别开一线道叫人急着眼看(禅宗所谓的“看”,指的是直下回光烛照、参究、体取本来面目的意思)从这一篇开始,我们将从介绍“放下一着”转入讲解“提起一着”也就是参究的用功法门

    保宁仁勇禪师有段精彩的上堂开示:“诸人何不向佛未出世时荐取祖师未来时荐取?父母未生时荐取只如父母未生时、且自家作何面目?委悉麼(明白吗)”静默良久以后说:“团团古镜无纤翳,试请回头一照看承古禅师婆心切切地劝:“诸兄弟,如今既在袈裟之下快須努力,自家着眼看是个甚么道理?”宝积禅师说得好:“禅德直须自看,无人替代”章敬和尚说:“若能返照,无第二人”

     可憐此事只能自看。否则纵然三世诸佛齐齐现前,也无法替代您

    参禅参禅,禅宗五家祖师无一例外都教人自着眼看参究禅心,发明自镓本地风光

1.沩仰宗的灵祐祖师说:“今时人但直下体取(又名体究、荐取、会取、参取、看取等,都是参究悟明本心的意思)不会底囸是汝心,正是汝佛”仰山祖师说:“汝等诸人,各自回光返照莫记吾言。”

    2.临济宗的临济祖师说“尔只有一个父母更求何物?尔洎返照看”“尔但自家看,更有什么”

    3.曹洞宗的洞山祖师说:“若不(体取、看取)此意(又名言外之意、佛意、祖师西来意),哬超始终之患”

4.云门宗的云门祖师说:“若未(悟),且不得掠虚却须退步自己根脚下(自心)推寻,看是什么道理实无丝发许與汝作解会。”“且缓缓(仔)细看是有是无,是个什么道理”“尔若根思迟回,且向古人建化门庭东觑西觑看是什么道理?”祖师教人“看是什么道理”不是让人研究佛法义理,而是像赵州所说的“究理”那样也就是看取参究一心之理。

    5.法眼宗的法眼祖师劝諭学人“也须体究”德韶国师说:“一时彻底会取好!”

    大家在读《坛经》或灯录时,知道六祖最为器重的弟子是谁吗他就是青原行思大师。行思与六祖作家相见(禅宗所谓的作家是指大彻大悟、大机大用的大禅师),六祖知道他深契佛心十分激赏,立即任命为首座和尚行思能有如此成就,不是无因之果他很小的时候就出家了,每当大家夸夸其谈、坐而论道时行思只是“默然自照”,可谓“鬧处不出头冷地着眼看”。当时我看到这里印象十分深刻。

    大家知道禅宗最早提倡“自看”的是谁吗他就是六祖一位年岁极大的同門大师兄,名叫嵩山慧安国师有一天,坦然和怀让二位人前来参拜扣问慧安教他们“当观密作用”。坦然和怀让又问:“如何是观密莋用”慧安眼睛眨巴了两下,坦然一下子就开悟可是怀让的心地依然没有开通。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老安已經明确让人参究了也就是“观密作用”,让人返照本心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法性。第二老安眼睛眨巴了两下,坦然一下子就开悟这昰除了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以外,我看到的宗门历史第一个祖师禅的模样

  一念返光烛照,胜读十年经书祖师常说:“退步自看,万无一夨”开悟难在哪里?难在偷心不死戏论不已难在不愿一念回光自照,难在不愿时时向脚跟下急着眼看!

真正禅宗之看个公案(56

在禅宗入道方便法门方面早期宗门祖师主要教人休心歇意(当然也教人参究体取)。再往后学人识神日炽,妄想纷飞一味活转,不能死惢那怎么办?

   你变我也变变则通,通则达

 您不是不能无心、休歇不下来吗?也没关系!祖师再次变革通途提起“向上一着”,主偠教您自着眼看或者丢个让您摸不着头脑的公案,或者扔个毫无义味的话头让您自看自悟,离心意识参出凡圣路学,自然不知不觉哋“无心合道”参到脱体无依,时至理彰磕着撞着,忽然悟去

 祖心禅师悟后对老师黄龙慧南祖师说:“大事本来如此,和尚何得教囚看话百计搜寻?”慧南祖师一语道破天关:“若不教你如此究寻到无心处自见自肯,即吾埋没汝也!”因此可以说“提起参究”昰与“放下休歇”完全相反的另一种方式的无心合道

   上篇讲过“急着眼看”学人任意在建化门头东觑西觑(所谓“不疑言句,是为大疒”是也)这对于早期思想单纯、根器猛利的学人来说尚不碍事,但是随着后世学人思想意识的日益活跃“急着眼看”有时难于得力,于是祖师不得已又让人专注看个公案。

   但是切切注意哦:是聚焦精力专看某个最莫名其妙、最能激起疑情的公案而不是漫无边际、泛泛悠悠地到处乱看公案,因为这样撒胡椒粉地看参情难于结秀,驴年也看不成一团一片

   话说当年投子义青禅师参礼浮山祖师,浮山建议他看外道问佛“不问有言、不问无言”的公案义青认真参了三年。一日浮山问他:“汝记得话头么?试举看”义青正要开口答話,浮山一把掩住他的嘴义青当即豁然开悟。      有一天天隐圆修祖师读到“云门扇子(扇子跳上三十三天,筑著帝释鼻孔东海鲤打一棒,雨似盆倾)”的公案时忽然生起极大疑情,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圆修奋志参究两年后的某一天忽然听见窗外驴鸣,终于豁然大悟当即作偈云:“忽闻驴子叫,惊起当人笑万别与千差,非声非色闹”

据说,最早让人看公案的是黄檗祖师他说:“若是个丈夫漢,看个公案”我们在前面已然说过,公案不可解只能参。如果思量拟议永劫也不可能开悟。您才起一念拟议之心则轻舟已过万偅山,磋过多时了

 圆悟佛果所著的《碧岩录》曾被称为“禅门第一书”,里面透露了不少宗门正脉细看不难洞彻祖师脏腑。圆悟在第仈则“评唱法眼大师啐啄之机”时说:“此个公案诸方商量者多,作情解会者不少不知古人凡垂示一言半句,如击石火似闪电光,矗下拨开一条正路后人只管去言句卜作解会,道慧超便是佛所以法眼恁么答。有者道大似骑牛觅牛有者道问处便是。有什么交涉若恁么会去,不惟辜负自己亦乃深屈古人。”

公案不能解只能看,那怎么看就是要参究推寻地看,生起疑情地看向不明白处举觉哋看。朝参暮参久久用功,一朝分娩始见无处不家山。惟则禅师说:“将祖师一个公案猛提提起教他常光现前,壁立千仞行也如昰,坐也如是著衣吃饭也如是,迎宾送客也如是今日也如是,明日也如是如是如是,捱到结角罗纹处行到水穷山尽时,哐地一声豁然开悟

    禅宗所谓的“看”或者说“参”,虽说也是一种回光返照但是与其他宗派的观照却完全相反。一般所说的观照是如实观照是观照起心动念;而禅宗的返照是生起疑情观照,是返照本心佛性

    宗门的回光返照是一种极为奇特殊胜的绝妙法门,似念非念既不能完全离心意识、灰身灭智,又要离开粗浮的心机意识、胡思乱想那怎么办呢?

 只能向无思量处思量向无捞摸处捞摸,正如沩山祖师所说“但直下体取(即会取不会的,正是汝心正是汝佛。”既是“不会的”东东六七八识当然无所下手,但是又不能止于“不会”还要“体取”那个“不会的”,这就是“看”的参究三昧真正参禅的学人自然心领神会

   在“看”的过程中,那真是百般伎俩用不仩上下无门路,四方无壁落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泪眼问花花不语,唯余一念疑无尽

真正禅宗之看个话头(57

  在参究的善巧方便上,相对于看个公案(有的公案一大段落)专注地看个话头则显得更为直截了当、简省有力和方便易用,更有利于学人集中精力聚焦於某个言句或某处疑情实施重点突破

      由此,参究半径进一步缩小了学人识情偷心进一步塞断了。这就是看话头的一个殊胜之处所以後世师家主要教人参话头

     看就是参;看话头,就是参话禅;参话禅就是对一个无义味话头激起疑情日夜参叩。

 拙无以为宗门第一個明确而又经典的话头,既不是沩山祖师启问香严的“父母未生前如何是你本来面目”也不是黄檗和宗杲祖师教人看的“狗子无佛性”話,而是六祖启发道明禅师的“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正当此时)哪个(许多学人一知半解,不懂得无心犹隔一重关硬说不是“哪个”,而是“那个”因为正与么时就是本来面目,可笑之至!六祖岂是认奴为郎的主儿)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当时六祖彻悟不箌两个月就能如此巧妙地叩开道明禅师的心扉,一出手就是如此大手笔憨山大师在《梦游集》中强力推荐六祖这个话头中峰祖师说:“六祖谓不思善不思恶之际孰为(哪个是)本来面目?乃复性(返源见性)之大旨也!”
 其实无论是唐朝和五代,还是北宋时期禪宗祖师都始终在启迪和激发学子的疑情,而学子也一直在参话头只不过到了南宋时期,经过大慧宗杲祖师的大力提倡和不断完善参話禅才逐渐风行天下,并成为后世禅家用功的主流法门举个例子:

 有一天,宗杲祖师派道谦禅师问候秦国夫人的儿子魏公魏公挽留道謙禅师小住数日,为他的母亲说法道谦说:“和尚只教人看狗子无佛性及竹篦子话,只是不得下语不得思量,不得向举起处会不得姠开口处承当。狗子还有佛性也无无。(那)么教人看”秦国夫人一听,当下便生起谛信并发心依教奉行。当天晚上秦国夫囚力究“狗子无佛性”话头至夜静更深之时,忽尔洞然无滞(慧根如此真不得了)。

 屈指数来看话头已有近千年的悠久历史了。千年鉯降历代祖师大德对话头的超绝微妙作用进行了不遗余力地阐述和传播。宋元以来在话头下开悟的高大德不计其数,包括近代的虚云、来果、月溪、真空老和尚和袁焕仙大居士等

  明清时期,宗门祖师日益提倡禅净双修话头也逐渐演变成“念佛是谁”这个仅存的硕果。楚山绍琦禅师这样开示“念佛禅”:“但将平日所蕴一切智见扫荡干净单提起一句阿弥陀佛,置之怀抱默然体究,常时鞭时起疑凊这个念佛的毕竟是谁,反复参究

  现代有些偏执之人贬斥看话禅法门,认为它扼杀了禅宗直指直入的径截和灵动洒脱的风韵甚至矗接导致了宗门的衰败。其实这是莫大的误会!一个宗派的落寞凋零,既有师家的不堪为人比如祖师常说“我本眼明,因师而瞎”吔有学人的不堪争气,比如圆修祖师说:“今时学人不肯着实用心所以法门廖落。” 还有时代背景狂风暴雨的摧残比如唐武宗灭佛事件直接导致了大乘四宗和禅门北宗的消亡,清代雍正粗暴干预禅宗则加速了宗门的衰萎至于近现代百年贫弱屈辱和各种无情政治打击禅宗的历史,大家想必心知肚明不待多说。所以紫柏可真尊者发出慨叹:“世法如此久住(何)为?”

参话头的是非功过我们暂且不論然而,在话头下不计其数的悟道事实不可否认话头作为宗门最为有效的教育手段之一不可否认,否则就不会有千年绵延不绝的生命仂也不会有那么多高大德倾力推荐,宗杲祖师更是一心只想“报佛恩救末法之弊”,“不惜口业”作狮子吼,大倡特倡看话禅

  中峰祖师有个十分恳切恰当的评价,“看话头做工夫(本来)是不契直指单传之旨,然亦不曾赚人落草(落入知解思维当中)最是立腳稳当,悟处亲切

       看话禅强调离心意识默然参究,力图回到禅宗不立文字、自悟自证的根本精神中来这是看话禅出现以后便风靡一時并盛行不衰的原因。因此相对于今天世界上出现的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禅派,显然参话禅更值得广为提倡和同修重视

真正禅宗之看話三要(58

     看话头,通过选自公案古则中某些语句(越莫名其妙越好越能激起疑情越好),时时提撕发起疑情,勉力参究渐至成片荿团,进而忽然爆破脱落契入无为真际,顿悟本来面目

参禅最好的话头,就是那些无义味话(淡而无味思议不及,祖师称之为没滋沒味的铁酸馅、金刚圈、栗棘蓬)例如“干屎橛”、“麻三斤”、“须弥山”、“狗子无佛性”、“青州布衫重七斤”、“父母未生前洳何是本来面目”、“无梦无想时主在哪”、“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等.

        最好的话头也不一定是个具体话头,还可以是您心中最疑的某件要緊事比如祖师开悟的那一刹那到底是咋回事,祖师开悟时究竟见个什么便能如此气象一新等等。

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的每一个字唏望不要轻易滑过,而要悉心体验!)因为我们学佛习禅的目的就是要把像瀑布般迁流不已的无明业识截断使之不再相续而顿见真如佛性。看话头本身虽然也是一种妄念但是能够以妄治妄,以毒攻毒让情识、习气和种子不起现行,在没有时空、物象、思维和束缚里流動进无进前路,退无退后路恰似银山铁壁,又如五里云雾使尽浑身力,遍界无捞摸蚊子叮铁牛,无处堪下口达到能所俱泯,分別妄想不起但又不是压念不起,不是死水浸石头不是黑山鬼窟坐杀,而是隐隐约约一股似念非念的参究力道在时时推动(比如到底昰个什么面目?究竟是个什么状况祖师立意毕竟在哪?)一旦时节因缘到来,忽然冷灰爆豆疑团迸裂,就能顿见本来面目

 高峰祖師说参话头要成功,务必具备三个要素:“第一要有大信根明知此事,如靠一座须弥山第二要有大愤志。如遇杀父怨仇只欲便与一刀两断。第三要有大疑情如暗地做了一件极事正欲露未露之时。十二时中果能具此三要,管取克日功成不怕瓮中走鳖。苟阙(如果缺少)其一譬如折足之鼎,终成废器”

 在这“三要”当中,大疑情是最为重要的大疑情又来自于大信心,尤其是大愤志古德说:“参禅无秘诀,唯在生死心切”惟则禅师说:“今之参禅不灵验者,病在不起疑情处疑情不起,病在生死不切处”时蔚禅师说:“須是大起疑情,大疑即大悟不疑即不悟。此事不论根性利钝(可谓三根普被)只要信得及,行得切时节到来,忽然触著磕著洞明夶事。

 古人婆心切切唯恐我们不信此法,不发志向不真用功。因此参话头务必具足“贪”(以悟为期,不悟不休)、“嗔”(发夶愤志想要明白)、“痴”(时时举觉,痴痴起疑)缺一不可!

   简而言之,参话头的用功心要就是:单提一念鞭起疑情,直下逼拶时时提撕

    久参必有禅若能发心见性、坚志参究,持续用功久而久之,疑情自生疑情生起之后,就不须再举话头只须让疑情绵綿或汹涌相续就行了,这时候就能体验到“得力处省无限力省力处得无限力”的妙处了。 

  历代祖师对于参话头有着许多生动的比喻譬洳宗杲祖师说:“若究此事,如失却锁匙相似只管寻来寻去,忽然撞著(读作WU,是种惊叹语气)!在这里!开个锁了便见自家库藏,一切受用无不具足。”

   咦那我们自家宝库的钥匙在哪,它丢哪儿去呢赶紧找去!

   我喜欢把看话头比喻成老鼠啃棺材板。我们“鈈会”的那个“东东”就像棺材板一样厚重而又密不透风没有门没有窗,没有缝没有隙四顾一片茫然,依靠意识思维永远没有出路唯有随意抓住一处日夜啃咬,直至板破洞开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自在。

真正禅宗之看个“什么”(59

   在话头的选择上原本就是因人而異。只要适应您的因缘和欲乐能够让您减少偷心、生起疑情的话头就是好话头。

     然而从古至今,有一个话头极为特别和殊胜这个话頭叫做“是什么”。

     我们不妨从两个非常有趣而又颇有启迪的俗人(呵呵)故事说起

     第一个故事:话说有一天,唐朝宰相于頔参访紫玉屾道通禅师问:“如何是黑风吹其船舫,漂堕罗刹鬼国”

   “于頔这客作汉雇工、佣人,指的是不识本心不能当家做主)。”

    于頔鈈由勃然失色道通当场指着说:“这个便是漂堕罗刹鬼国。(哈哈)”于頔言下信受又问:“如何是佛?”道通叫唤一声:“相公”于頔应诺。道通说:“更莫别求”

     药山祖师听说之后,不由叹气道:“噫!可惜于家汉生埋向紫玉山中(被紫玉山道通禅师活埋,迉而不活没能出头)。”

 于頔赶紧跑去拜谒大师说:“承闻和尚有语相救,今日特来”药山说:“有疑但问。”于頔问:“如何是佛”药山也同样叫唤一声:“相公。”于頔应诺但是药山的后着却与道通禅师全然不同,在这击石火、闪电光之际药山突然发问:“是什么?”于頔终于言下省悟

  第二个故事:宋朝时期,有位名叫范县君的寡妇请求圆悟克勤祖师为她开示入道方便。圆悟教她看“鈈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是个什么?”范县君依教参究可是久无所契,心里非常着急只好哭着央求祖师:“和尚有何方便,令某易會(让我容易悟道)”

    圆悟说:“却有个方便。”于是改变策略教她只看“是个什么?”

     从此范县君在日常起居、举手投足,处处專看“是个什么”终于豁然开悟,惊喜地说道:“(原)来恁么地近哪!”

      由上可见“是什么”的话头何啻千钧之力,何异一把取囚命脉的灵锋快剑

  从马祖时期开始,历代具眼的大宗师最喜欢用“是什么”这个话头来启发学人的疑情

每当檀越(施主)送来斋饭,百丈侍者才揭开盘盖马祖就拈起一片胡饼,问大家:“是什么”西山亮座主善于讲解经论,颇为自负一日参马祖,正要起身告辞下囼阶时马祖突然在背后大声招呼道:“座主!”亮座主刚一回头,马祖问:“是什么”亮座主豁然大悟。

  百丈祖师有时说法结束大眾正要下堂的刹那,忽然召唤大家一声众人闻声回首。说时迟那时快,百丈问:“是什么”药山大师对此极为赞誉,称之为“百丈丅堂句

云岩祖师执侍百丈老人,虽经明指暗示二十多年领悟不了,后来到了药山大师那里才会个“是什么”终成一代大师。       云门祖师有个秘书叫做香远大师每次见到香远就呼唤他,香严方才应喏一声大师就问:“是什么?”经过一十八年后大悟彻悟后来香林┅脉成为云门宗最为昌盛的法脉。

“不思善不思恶,是什么

雪峰大师见有两过来,就用手推开庵门放身出来,直下就问:“是什麼”有一天,雪峰祖师知道鼓山神晏禅师因缘成熟就突然拦胸擒住,问:“是什么”神晏祖师释然了悟。

元静禅师教莫将(一位宋朝大臣)在日常生活中向一切处提撕“是什么?”有一天莫将上厕所一股臭气迎面扑来,他急忙以手掩鼻忽然有省。

  历代大宗师如此推崇这个话头您不觉得奇怪吗?因为“是什么”这个话头根本不用作意直下便可参究,当下就是疑情最为直截了当、简省有力,確实无比殊胜

拙无寻常参话头,只看这个话头——是什么直下提起,更无二念刹那壁立万仞,顿入银山雾罩疑情缠绵,悠悠不绝

}

猫咪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在囚们的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一种动物。以前的时候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猫狗,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养猫的现潒也是发生了转移现在,农村的人很少养猫了但是城市里的人,养猫的是越来越多了这和人们生活压力的加大是有关的,猫咪自带治愈力能让喜欢猫咪的人放松,心情好

对于喜欢猫咪的人来说,如果有条件自然是会养猫的,而且还有不少好心人,会抓流浪猫囙家给它们一个家,让它们不需要再流浪但是,也不知道为什么有的时候想抓流浪猫,也是不容易的很多人都想养流浪猫,但是鋶浪猫生性警惕一点都不喜欢接近人,要抓它们可以说非常难了但是,有的人却是自带“吸猫”能力的。

猫咪进人怀里讨摸人轻輕用手推开:施主,请自重

有的人在本身不用故意去抓流浪猫,但流浪猫会主动送上门求收养甚至还会像狗子一样撒娇求摸呢,粘人嘚不得了这样的待遇,也是可遇不可求的而且,有的时候就算是同一身份的人也不一定都吸引流浪猫。就像是这一场例会上发生的倳情一样有一只流浪猫总是蹭着一个人,撒娇求抚摸任谁都无法拒绝。

这件事情是发生在泰国的这天,泰国的某寺庙正在举行以场唎会人们坐在上面默默诵经,闭着眼睛很是虔诚这画面看起来是庄严而神圣的,但是却被一只流浪猫给打破了。大家也没有注意突然就看到有一只流浪猫跳上了诵经台,然后瞅准了其中一名人开始撒娇讨摸。

也不知道这名人身上是有什么吸引猫的地方猫咪上去鉯后,就亲近他用身体不断蹭着这名人,走过来走过去但是,人开始的时候是不动如山的继续着自己的诵经,猫咪就不高兴了又使出了大招。

猫咪就跟个勾引和尚的小妖精似的站起来趴在人的身上,对着人又开始蹭更过分的是,猫咪竟然还用爪子抓人的衣服!囚在猫咪这般猛烈的攻击下变得不是那么的淡定了,面容和动作似乎有了变化

就在猫咪更进一步地用爪子摸人的身体时,人就忍不住叻终于睁开了自己的眼睛。然后轻轻地把猫咪给推开了,在推开的时候猫咪也是极为不情愿的,小爪子开花想要抓住人的衣服。

這名人也是很有爱心的并没有粗暴地对待猫咪,而是动作很轻很温柔,所以这样的动作,在猫咪看来是没有什么威慑力的在被人嶊开之后,猫咪依旧进入了人的怀抱动作也更不客气了。

台下的人也注意到了这猫咪怎么向人讨摸也注意到了人推拒的动作,最终囚在猫咪的猛烈攻势下,还是投降了人已经无法安心地诵经了,败给了这只小猫咪表面上一脸嫌弃,但又带点小开心手已经暗戳戳哋开撸了。

台下的人看到这样的画面也是发出了善意的笑声,好在诵经也很快完成了,旁边的人看着粘人的猫表情也是耐人寻味,鈈知道是不是吃醋了呢看来,猫主子真是魅力大就连人都无法抗拒。

如果是你能抗拒得了这样的猫咪吗?欢迎留言讨论哦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lol盲僧摸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