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游戏,岀来野外遇到红火蚁咬伤后效果,蛇,蝗,蚊等怪,谁知道这个游戏

夏季到来,户外要提防的一些未知伤害
夏季出游好季节,同时也要做好户外防范和保护措施
请试想,如果玩的时候没有保护好自己或者对野外小生物防范心不强,会是怎样的后果呢?(图片略会让人不适,请小心打开)???
驴友刘小姐周末出门游玩扎营,起床后发现自己面部颈部都是红斑,表面有脓疱,呈条索状,并火辣辣的疼,看着就像毁容了一样。
第二天一大早,她就赶到了医院皮肤科。该科医师说,这是被隐翅虫袭击后的伤痕。
刘小姐回忆半天,想起当天晚上扎营睡觉时,迷迷糊糊脖子有点痒,以为是蚊子,就随手拍了一下,没想到中招了。
据专家说,隐翅虫是一种黑色的小飞虫,头是黑色的,胸部是橘黄色,白天喜欢栖居在潮湿的草地等处,有很强的趋光性,晚上就爱朝着光亮的地方飞
隐翅虫不咬人,但它的体内有一种强酸性的毒汁,被拍死在皮肤上会迅速释放出毒液,引起过敏性皮炎,出现条索状或斑片状的水肿性红斑、水疱或脓疱,又痒又灼痛。
专家提醒,如果身上落有小黑虫,千万别用手拍它,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将它抖落在地,用脚踩死。
除了隐翅虫
春夏之交,气候温暖适中,各种蛇虫都进入了活跃期。若不巧与毒虫“狭路相逢”,应当如何自救?
受袭者对火蚁攻击最深刻的感觉就是瞬时几十处如火灼伤般的疼痛感,形成大量脓疱和水疱。
火蚁虫体仅3毫米—6毫米大小,外形并不引人注目,所以人和宠物往往在不经意间就误闯了它们的领地,入侵者往往会遭受火蚁群起而攻之。
火蚁毒液含有生物碱、蛋白质和各种酶类,除剧痛外,往往会导致过敏反应而有休克死亡的危险,若脓泡破掉,则常易引起细菌的二次性感染。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尽快赶到医院治疗。
蚂蟥又叫水蛭,多生活在淡水中,还有一些陆生和两栖的。市民在水边宿营,或"野泳"上岸后应仔细检查,若发现蚂蟥吸附于皮肤上,切不可强拉,以免蚂蟥吸盘断入皮内引起感染,可用手掌或鞋底用力拍击,待其吸盘和颚片自动松开。
此外,用食醋、盐水、烟油涂擦叮咬处,蚂蟥也会放松吸盘而脱落。
立即用带子扎紧伤口近心端,用冰块或冰袋冷敷患处,减少毒素的吸收和扩散,并尽量将毒汁吸出。
同时,用肥皂水充分冲洗伤口,再用小苏打溶液等碱性液体敷于患处,中和酸性毒汁,减轻疼痛,同时尽快送医救治。
每年3—5月,晚上8点到凌晨4点之间,是蜈蚣出没较为频繁的时间。
市民被咬伤后应以肥皂水、石灰水、小苏打水等碱性液体冲洗伤口,以中和蜈蚣的酸性毒液,切勿使用碘酒或消毒水,冲洗包扎后立即送医救治。
每年4—10月是蜱虫的活跃期。市民外出踏青可涂抹驱蚊水,避免在草地上坐卧。
因蜱虫前端长有倒刺,发现蜱虫钉在身上时,千万不要生拉硬拽。
可用酒精涂抹蜱虫,然后用镊子将其取出。
需警惕的是,蜱虫有一定概率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严重时可致命。这种病有1周-2周的潜伏期,因此被蜱虫咬伤后需密切观察,一旦出现高烧等症状立即就医
同时,每年5-10月份都是户外爱好者到野外参加徒步穿越活动的好时机,但是同时也是蛇类活动的高峰期,驴友们掌握基本的防蛇知识十分必要。那么夏季户外活动如何防蛇呢?为此本王整理了相关的介绍资料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打草惊蛇在野外树林中行走的时候要用自己的登山杖或者木棍在自己行走的前方草丛不断拍打,达到惊蛇赶走蛇的目的。
2、准备大蒜1个、雄黄粉100g、无纺布或纱布一块,制作成驱蛇丸把大蒜捣成蒜蓉,然后把雄黄粉100g与它拌匀,用无纺布或纱布包裹成球用线扎好即可。把驱蛇丸系在自己的脚脖处,这样在密林中行走蛇因畏惧这种气味而不敢近身。
3、在野外的时候,不要燃烧鱼骨。因为它的气味会把蛇引来的。
4、选用白酒,要用70度以上的,白酒1份、雄黄粉半份,混合均匀。把它撒在营地或帐篷的周围。因为蛇是阴性的,而烈酒是极阳的,蛇很惧怕。雄黄、石灰粉、草木灰、水浸湿了的烟叶也可以撒。
5、驱蛇粉是一种白色粉末,每袋100g,是多种驱蛇的中草药制成的。它是成品的,很容易买得到的。用时把它撒在帐篷周围,撒成一个不间断的圈,最好是每米用30-50g。
6、蛇灭门是一种驱蛇奇花,在户外出行的时候可以带一些干的蛇灭门枝条,把它插在你的帐篷或营地周围,蛇闻到它散发出的奇异气味便会逃之夭夭。
7、用驱蛇灵喷剂驱蛇。此喷剂100ML一瓶,可喷在自己的脚脖处或是帐篷周围。
8、徒步穿越时,要注意自己的脚下。蛇每周进食一次,每当进食之后,以及蜕皮时,他们行动和缓,容易被踩踏。
9、在伐取灌木采摘水果前,要小心观察,一些蛇类经常栖息于树木之上。不要挑逗或提起蛇类,或将他们逼入困境。一些蛇类在走投无路或在保卫自己的巢穴时会有很强的攻击性。除眼镜蛇外,蛇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一般来说,只有人过分逼近蛇体,或无意踩到它时,它才咬人。如果遇到蛇,如果它不向你主动进攻,千万不要惊扰它。
10、在翻转石块、圆木以及挖坑掘洞时最好使用工具,不要徒手。如果可能,就穿厚实一点的鞋子,因为很多毒蛇的毒牙很小。参加户外活动者务必每人带一个拐杖,一双手套,防滑鞋,方便穿脱又挡风的外套,长袖长裤。
11、在移动或收拾地席、帐篷时,要尽量小心查看,蛇类很可能就在底下小憩。
12、如果你与毒蛇不期而遇,请你务必保持镇定安静,不要突然移动,不要向他发起主动战争,许多情况下,蛇也只想着逃命。
13、用一根长木棍,最好有弹性,快速劈蛇的后脑,最好一招成功,因为受伤的蛇对人来说更加危险。
14、蛇是变温动物,气温达到18摄氏度以上才出来活动,特别是在闷热欲雨或雨后初晴时出洞活动。雨前、雨后、洪水过后的时间内要特别注意防蛇。
15、蛇类的昼夜活动有一定规律。眼镜蛇,眼镜王蛇白天活动,银环蛇晚上活动,蝮蛇白天晚上都有活动。此外蝮蛇对热源很敏感,有扑火习惯,所以夜间行路用明火照亮时,要防避毒蛇咬伤。
16、如果与毒蛇不期而遇,应远道绕行,若被蛇追逐时,应向山坡跑,或忽左忽右地转弯跑,切勿直跑或直向下坡跑。把手里的什么东西往它旁边扔过去,转移它注意力,或把衣服朝它扔过去蒙住它,然后跑开。
17、若打地铺,可用树枝、树叶或细竹垫铺,尽量不要用杂草。临睡前要先在地上敲打,清除爬上的昆虫。醒来时,应首先仔细地察看身体周围,否则附近若有蛇或昆虫会被突然的活动惊动。在使用包裹前要小心查看一遍,蛇类很可能就躲在下面。露营时应将帐篷拉链完全合上。睡前检查床铺,压好帐篷,早晨起来检查鞋子。
户外被蛇咬了怎么办?
1、没有辨别毒蛇的确切标准。对每条毒蛇都要独立加以研究辨别。如果你心存疑虑,索性将每条蛇,都当成毒蛇好了。
2、被蛇咬,几十分钟内没有不适感,那是无毒蛇。有些毒蛇咬伤后的症状要经过1到4小时才能显现出来。野外无毒蛇占多数,被无毒蛇咬伤的人,因为精神过度紧张,也可能因惊恐而出现伤口剧痛、红肿甚至昏倒的现象,这是心理暗示的结果。毒蛇咬人时不一定放出毒液或把足够量的毒液注入人体,被毒蛇咬伤的人只有小部分中毒症状比较严重,个别人有生命危险。
3、如果被毒蛇咬伤,在条件许可下应立即将蛇击毙,同时将蛇带往就医,这对根据毒蛇的种类来采取对症治疗是极为必要的。假如确系毒蛇所咬,就会在伤处留有2个大而深的牙痕,发红的伤口灼热疼痛,在几分钟内显着地肿胀起来,并迅速扩展肿胀范围,同时还会发生头晕、眼花、抽搐、昏睡等症状。
4、毒蛇咬伤的紧急局部处理原则是尽快排除毒液,延缓蛇毒的扩散。一般应立即在伤口上方2cm~10cm处用布带扎紧,阻断淋巴和静脉血的回流,并每隔15~20分钟放松布带1~2分钟,以免血液循环受阻,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如注射抗蛇毒血清后,可解除结扎。结扎后,应用清水、盐水或0.5%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伤口。此外,还可使用扩创排毒(被尖吻蝮或蝰蛇咬伤不宜采用此法)、拔火罐或口吸法等排除蛇毒。紧急处理后,要及时就近求医治疗。
啰嗦了这么多,就是想给大家提前安利一些小常识,在需要的时候可能会帮助大家做出正确的判断,更加保护好自己,让自己再户外徒步的过程中玩的很嗨~
老朋友点击文章右上方的或分享图标→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的朋友一起学习成长!同时承接私人旅行定制,团队专属行程和公司户外拓展。
新朋友或加徒步天涯户外QQ群:.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夏季到来,户外要提防的一些未知伤害
夏季出游好季节,同时也要做好户外防范和保护措施
请试想,如果玩的时候没有保护好自己或者对野外小生物防范心不强,会是怎样的后果呢?(图片略会让人不适,请小心打开)???
驴友刘小姐周末出门游玩扎营,起床后发现自己面部颈部都是红斑,表面有脓疱,呈条索状,并火辣辣的疼,看着就像毁容了一样。
第二天一大早,她就赶到了医院皮肤科。该科医师说,这是被隐翅虫袭击后的伤痕。
刘小姐回忆半天,想起当天晚上扎营睡觉时,迷迷糊糊脖子有点痒,以为是蚊子,就随手拍了一下,没想到中招了。
据专家说,隐翅虫是一种黑色的小飞虫,头是黑色的,胸部是橘黄色,白天喜欢栖居在潮湿的草地等处,有很强的趋光性,晚上就爱朝着光亮的地方飞
隐翅虫不咬人,但它的体内有一种强酸性的毒汁,被拍死在皮肤上会迅速释放出毒液,引起过敏性皮炎,出现条索状或斑片状的水肿性红斑、水疱或脓疱,又痒又灼痛。
专家提醒,如果身上落有小黑虫,千万别用手拍它,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将它抖落在地,用脚踩死。
除了隐翅虫
春夏之交,气候温暖适中,各种蛇虫都进入了活跃期。若不巧与毒虫“狭路相逢”,应当如何自救?
受袭者对火蚁攻击最深刻的感觉就是瞬时几十处如火灼伤般的疼痛感,形成大量脓疱和水疱。
火蚁虫体仅3毫米—6毫米大小,外形并不引人注目,所以人和宠物往往在不经意间就误闯了它们的领地,入侵者往往会遭受火蚁群起而攻之。
火蚁毒液含有生物碱、蛋白质和各种酶类,除剧痛外,往往会导致过敏反应而有休克死亡的危险,若脓泡破掉,则常易引起细菌的二次性感染。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尽快赶到医院治疗。
蚂蟥又叫水蛭,多生活在淡水中,还有一些陆生和两栖的。市民在水边宿营,或"野泳"上岸后应仔细检查,若发现蚂蟥吸附于皮肤上,切不可强拉,以免蚂蟥吸盘断入皮内引起感染,可用手掌或鞋底用力拍击,待其吸盘和颚片自动松开。
此外,用食醋、盐水、烟油涂擦叮咬处,蚂蟥也会放松吸盘而脱落。
立即用带子扎紧伤口近心端,用冰块或冰袋冷敷患处,减少毒素的吸收和扩散,并尽量将毒汁吸出。
同时,用肥皂水充分冲洗伤口,再用小苏打溶液等碱性液体敷于患处,中和酸性毒汁,减轻疼痛,同时尽快送医救治。
每年3—5月,晚上8点到凌晨4点之间,是蜈蚣出没较为频繁的时间。
市民被咬伤后应以肥皂水、石灰水、小苏打水等碱性液体冲洗伤口,以中和蜈蚣的酸性毒液,切勿使用碘酒或消毒水,冲洗包扎后立即送医救治。
每年4—10月是蜱虫的活跃期。市民外出踏青可涂抹驱蚊水,避免在草地上坐卧。
因蜱虫前端长有倒刺,发现蜱虫钉在身上时,千万不要生拉硬拽。
可用酒精涂抹蜱虫,然后用镊子将其取出。
需警惕的是,蜱虫有一定概率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严重时可致命。这种病有1周-2周的潜伏期,因此被蜱虫咬伤后需密切观察,一旦出现高烧等症状立即就医
同时,每年5-10月份都是户外爱好者到野外参加徒步穿越活动的好时机,但是同时也是蛇类活动的高峰期,驴友们掌握基本的防蛇知识十分必要。那么夏季户外活动如何防蛇呢?为此本王整理了相关的介绍资料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打草惊蛇在野外树林中行走的时候要用自己的登山杖或者木棍在自己行走的前方草丛不断拍打,达到惊蛇赶走蛇的目的。
2、准备大蒜1个、雄黄粉100g、无纺布或纱布一块,制作成驱蛇丸把大蒜捣成蒜蓉,然后把雄黄粉100g与它拌匀,用无纺布或纱布包裹成球用线扎好即可。把驱蛇丸系在自己的脚脖处,这样在密林中行走蛇因畏惧这种气味而不敢近身。
3、在野外的时候,不要燃烧鱼骨。因为它的气味会把蛇引来的。
4、选用白酒,要用70度以上的,白酒1份、雄黄粉半份,混合均匀。把它撒在营地或帐篷的周围。因为蛇是阴性的,而烈酒是极阳的,蛇很惧怕。雄黄、石灰粉、草木灰、水浸湿了的烟叶也可以撒。
5、驱蛇粉是一种白色粉末,每袋100g,是多种驱蛇的中草药制成的。它是成品的,很容易买得到的。用时把它撒在帐篷周围,撒成一个不间断的圈,最好是每米用30-50g。
6、蛇灭门是一种驱蛇奇花,在户外出行的时候可以带一些干的蛇灭门枝条,把它插在你的帐篷或营地周围,蛇闻到它散发出的奇异气味便会逃之夭夭。
7、用驱蛇灵喷剂驱蛇。此喷剂100ML一瓶,可喷在自己的脚脖处或是帐篷周围。
8、徒步穿越时,要注意自己的脚下。蛇每周进食一次,每当进食之后,以及蜕皮时,他们行动和缓,容易被踩踏。
9、在伐取灌木采摘水果前,要小心观察,一些蛇类经常栖息于树木之上。不要挑逗或提起蛇类,或将他们逼入困境。一些蛇类在走投无路或在保卫自己的巢穴时会有很强的攻击性。除眼镜蛇外,蛇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一般来说,只有人过分逼近蛇体,或无意踩到它时,它才咬人。如果遇到蛇,如果它不向你主动进攻,千万不要惊扰它。
10、在翻转石块、圆木以及挖坑掘洞时最好使用工具,不要徒手。如果可能,就穿厚实一点的鞋子,因为很多毒蛇的毒牙很小。参加户外活动者务必每人带一个拐杖,一双手套,防滑鞋,方便穿脱又挡风的外套,长袖长裤。
11、在移动或收拾地席、帐篷时,要尽量小心查看,蛇类很可能就在底下小憩。
12、如果你与毒蛇不期而遇,请你务必保持镇定安静,不要突然移动,不要向他发起主动战争,许多情况下,蛇也只想着逃命。
13、用一根长木棍,最好有弹性,快速劈蛇的后脑,最好一招成功,因为受伤的蛇对人来说更加危险。
14、蛇是变温动物,气温达到18摄氏度以上才出来活动,特别是在闷热欲雨或雨后初晴时出洞活动。雨前、雨后、洪水过后的时间内要特别注意防蛇。
15、蛇类的昼夜活动有一定规律。眼镜蛇,眼镜王蛇白天活动,银环蛇晚上活动,蝮蛇白天晚上都有活动。此外蝮蛇对热源很敏感,有扑火习惯,所以夜间行路用明火照亮时,要防避毒蛇咬伤。
16、如果与毒蛇不期而遇,应远道绕行,若被蛇追逐时,应向山坡跑,或忽左忽右地转弯跑,切勿直跑或直向下坡跑。把手里的什么东西往它旁边扔过去,转移它注意力,或把衣服朝它扔过去蒙住它,然后跑开。
17、若打地铺,可用树枝、树叶或细竹垫铺,尽量不要用杂草。临睡前要先在地上敲打,清除爬上的昆虫。醒来时,应首先仔细地察看身体周围,否则附近若有蛇或昆虫会被突然的活动惊动。在使用包裹前要小心查看一遍,蛇类很可能就躲在下面。露营时应将帐篷拉链完全合上。睡前检查床铺,压好帐篷,早晨起来检查鞋子。
户外被蛇咬了怎么办?
1、没有辨别毒蛇的确切标准。对每条毒蛇都要独立加以研究辨别。如果你心存疑虑,索性将每条蛇,都当成毒蛇好了。
2、被蛇咬,几十分钟内没有不适感,那是无毒蛇。有些毒蛇咬伤后的症状要经过1到4小时才能显现出来。野外无毒蛇占多数,被无毒蛇咬伤的人,因为精神过度紧张,也可能因惊恐而出现伤口剧痛、红肿甚至昏倒的现象,这是心理暗示的结果。毒蛇咬人时不一定放出毒液或把足够量的毒液注入人体,被毒蛇咬伤的人只有小部分中毒症状比较严重,个别人有生命危险。
3、如果被毒蛇咬伤,在条件许可下应立即将蛇击毙,同时将蛇带往就医,这对根据毒蛇的种类来采取对症治疗是极为必要的。假如确系毒蛇所咬,就会在伤处留有2个大而深的牙痕,发红的伤口灼热疼痛,在几分钟内显着地肿胀起来,并迅速扩展肿胀范围,同时还会发生头晕、眼花、抽搐、昏睡等症状。
4、毒蛇咬伤的紧急局部处理原则是尽快排除毒液,延缓蛇毒的扩散。一般应立即在伤口上方2cm~10cm处用布带扎紧,阻断淋巴和静脉血的回流,并每隔15~20分钟放松布带1~2分钟,以免血液循环受阻,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如注射抗蛇毒血清后,可解除结扎。结扎后,应用清水、盐水或0.5%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伤口。此外,还可使用扩创排毒(被尖吻蝮或蝰蛇咬伤不宜采用此法)、拔火罐或口吸法等排除蛇毒。紧急处理后,要及时就近求医治疗。
啰嗦了这么多,就是想给大家提前安利一些小常识,在需要的时候可能会帮助大家做出正确的判断,更加保护好自己,让自己再户外徒步的过程中玩的很嗨~
老朋友点击文章右上方的或分享图标→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的朋友一起学习成长!同时承接私人旅行定制,团队专属行程和公司户外拓展。
新朋友或加徒步天涯户外QQ群:.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火蚁铁板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