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逖练大宝剑是什么意思么

《作文素材:以“珍惜”为话题》 www.wenku1.com
作文素材:以“珍惜”为话题日期:
2011中考作文素材:以“珍惜”为话题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日 点击数: 138 -以“珍惜”为话题的作文素材、例文及经典语句 一、话题设计 生活中,我们会错过许多,比如一些人,一些事,一些东西,一些情感,,,,如果我们没有机会去补偿、去改变,不如就从现在开始懂得珍惜,珍惜自然的馈予,珍惜父母的恩情,珍惜时光的短暂,珍惜知识的宝贵,,,, 请以“珍惜”为话题作文,先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如时光、幸福、友谊、春天、健康、收获等,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体裁不限,不少于600字。 二、 话题分析 拥有并懂得珍惜,才会使人生变得快乐而美丽。生活中很多人只会羡慕别人的所有,却忽视了自己眼前所拥有的一切,尤其是对于心理还不健全的学生更是如此。设计本题,就要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值得我们珍惜的有很多,哪怕是一句温情的问候,一个小小的纸条都可能值得去珍视,但写作时要注意主题要鲜明,从某一个具体的角度来写便可,切勿泛泛而谈。选取典型的材料,写出珍惜的理由。 三、 写作角度: 以下角度可供参考 a) 珍惜时间 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也可以从多角度写出新意。比如:“今”是最可宝贵的;充分利用时间的“边角料”;让每一分钟都发挥效应;爱惜别人的时间;时间是常数,但对勤奋者来说,是个变数,,,,b) 健康是人生的财富 身体是事业的本钱,健康是奋发的前提,没有健康的身体, 纵有远大的志向,有满腹的经纶,有超群的才华,也是枉然。没有健康的心态,海伦?凯如何能正视困厄而不消沉。身体的强健与心理的健全是健康的两翼。写作时,可以分别从单方面来选材立意,同时也可以辩证的思考,即二者缺一不可。 c) 把握幸福 不需要刻意去追寻,只要静心去感悟,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幸 福之中。一句温馨的祝福、一个甜蜜的笑容、一次热心的帮助,,,,其实,在生活中,每天都有细小的幸福在身边流过,只要你抓住这些平凡的瞬间,便有话可写。 d) 放眼世界人口在日益膨胀,然而地球只有一个,不要让人的眼泪成为 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由以引申珍惜各种地球上共有的财富、资源,以及和平的社会等。 e) 用人杰得天下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大量的人才。现代社会的竞争实际 上是人才的竞争,要创造适合人才成长和利用于人才发挥作用的宽松环境,还要有识拔人才、培养人才的胸襟和能力。此角度新颖,选好材料会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 f) 美好的情感、景物 友谊是连接心灵的纽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友情、亲情都是永远值得珍惜的。 一年之计在于春,珍惜春天美好的景致,珍惜春天美好的时光。同时还可以引申为一生之计在青春,珍惜青春时光,使人生有所作为。 其实,一切美好的景、物、人、事都可以列为被珍惜的内容,只要用心去感悟生活,相信你所要珍惜的会很多。 四、 素材提供 i. 名人名言 1、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命的材料。 ――――(美)富兰克林2.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宋」岳飞 3. 真正的迅速是很有价值的。因为时间和做事的关系,就像金钱和货物一样;一件事做得太慢,费时太多,无异是买了一件太贵的东西。 ――――(英)培根 4.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论语》 5. 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真诚的朋友。 ――――(美)爱因斯坦6. 真正的朋友不把友谊挂在口上,为了友谊而互相要求一点什么,而是彼此为对方做一切办得到的事。 ――――(俄)别林斯基 7. 有贤而用,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未有也。 ――――「宋」王安石《兴贤》 8.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ii. 典型事例1. 鲁迅笔名的含义 当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刚揭开序幕,鲁迅就利用犀利的杂文和新颖的小说为它呐喊奔走,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旗手。他向许寿裳解释用“鲁迅”这个名字的原因之一是取愚鲁而迅速之意。他认为自己较笨拙,只有勤勉,才能在一定时间收到和别人一样的效果。有人说鲁迅是天才,鲁迅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的” 2. 闻鸡起舞 东晋祖逖与刘琨均为同州主簿时,共同立下大志,决心要为国家做出一番事业来。 祖逖与刘琨共被同寝。中夜听到野外鸡叫,将刘琨蹬醒说:“此非恶声也。”起床练习舞剑。逖、琨并有英气,每语世事,或中宵起坐,相谓曰:“如果天下大乱,豪杰并起,我与您都应当离开中原到外边干一番事业了。” 3. 高山流水觅知音 春秋时期,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伯牙弹奏描写高山的曲子,钟子期便赞美道:“弹得好啊,高耸巍峨的泰山。”当伯牙转而弹奏描写流水的曲子,钟子期又赞赏道:“弹得好啊,浩浩荡荡如流水。”钟子期死后,伯牙摔琴断弦,从此再也不弹琴了,认为世上再没有知音了。 iii. 范文例举 珍惜健康 陈芬千 每个人身上都有一张存折。 “1”代表健康:“0”代表权力、地位、名誉,,,,只有当你拥 有“1”时,后面的“0”是越多越好,代表你的财富。但当你的“1”不存在时,再多的“0”也是徒然,因为你一无所有。 这是白岩松文章里的一段话。它提醒我们,健康就是一切, 没有健康,你就一无所有。 我不禁感叹一句:哦,请珍惜健康! “良好的健康状况是幸福的最好资金。”世上没有哪一个人会为自己的不健康而感到幸福,如果有,那一定是个蠢货。所以我说,珍惜健康就是珍惜幸福! 健康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慢慢消逝的,我们没有能力去抑制 如:改变一下饮食习惯,保持心胸坦荡、精神愉快,把那些无名的怒火、积郁不解的思考和无节制的狂欢狠狠地甩掉,从而尽情地享受健康,享受幸福,享受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对!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珍惜健康。 也许我们这一代青年对健康熟视无睹。我们会说:“大好年华,有的是精力去拼搏,珍惜健康?去对那些大爷大妈们说吧。”我们体验不到健康的价值,或许是因为我们坐在健康的车子上太久了。我们没有失去过,又怎么知道珍惜所拥有的呢?那么,我们更应该去收集健康。其实人在青年时期养成的不良习惯,到了日后,总会要一并结算总账的。如果你不注意珍惜健康,到那时候,你将是个穷光蛋,什么都没有。我们都不希望看到这样的结局,这是极为悲惨的。 也有些同学有远大的抱负,立志成才,将来为祖国作出贡献。他们挑灯夜读,拼命地学,拼命地练。最后学习成绩或许真的上去了,但身体却搞垮了。有人赞美他们,称之为“勤奋好学者”,而我却看轻这类人。国家是要建设,但需要的是“人才”,并非“人残”,没有健康的人去搞建设,那是什么?不是栋梁,那是国家和社会的负担,好好在家养病就得了,还谈什么成就一番事业呢?用健康去换成功,那是愚人之举。 每个人对人生都有自己的追求,追求金钱、名誉、权力,或者追求崇高、卓越、,,,, 这些追求中有的低俗,有的高尚。但相同的一点是,他们必须先追求健康,没有健康的人生也就谈不上理想与追求。智者与愚人之分就是看谁能够珍惜健康,把握幸福。 “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是的,请珍惜健康,然后再好好地创造并享受那绚丽多彩的人生吧! 本文由(www.wenku1.com)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格兰蒂亚2全剧情故事解析 格兰蒂亚2结局是什么完整页_乐游网
格兰蒂亚2全剧情故事解析 格兰蒂亚2结局是什么
来源: 日期: 20:11:10 作者:乐游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精品单机攻略
手游网游攻略
周热门新闻
最近有一件非常非常有趣的事情在网络上传开了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高考作文论点论据.doc 5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高考作文论点论据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高考作文论点论据
有自信的人生才会快乐。
自信是成功的必要因素。
自信需要以自己的能力为基础。
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丧失自信。
自信的人勇于接受挑战。
只有自信的人才能把握机遇。
自信可以给人无穷的力量。
相信自己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
国家,民族也需要有自信。
自信首先需要正确地评价自己。
自信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自信来源于磨练和积累。
自知、自强才能自信。
充实和真知是自信的基础。
自信是走向成熟的标志。
缺少了自信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
我只有一个忠告给你——做你自己的主人。——拿破仑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爱默生
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罗曼·罗兰
信心是命运的主宰。——海伦·凯勒
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莎士比亚
对自己都不信任,还会信任什么真理。——莎士比亚
一切的奇迹在于你自己。——培根
对于一个深知自己价值的人,生活是支配不了他的。——高尔基
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底意志。——高尔基
能使我漂浮于人生的泥沼中而不致陷污的是我的信心。——但丁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毛泽东
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萧伯纳
在战场上,一个人有时会战胜一千个人,但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最伟大的胜利者。——尼赫鲁
觉得自己能做到或不能做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亨利·福特
自信才能成功。——卡耐基
自信和希望是青年的特权。——大仲马
索拉利奥的“自言自语”
——人应该给自己自信的暗示
流浪街头的吉卜赛修补匠索拉利奥,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声地对自己说:“你一定能成为一个像安东尼奥那样伟大的画家。”说了这句话后,他就
感到自己真的有了这样的能力和智慧,他就满怀激情和信心地投入到一天的工作和学习之中。十年后,他成为了一个超过安东尼奥的著名画家。
爱因斯坦坚持相对论
——坚持真理需要自信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表以后,有人曾创造了一本《百人驳相对论》,网罗了一批所谓名流对这一理论进行声势浩大的反驳。可是爱因斯坦自信自己的理论必然会取得胜利,对反驳不屑一顾,他说:“如果我的理论是错的,一个反驳就够了,一百个零加起来还是零。”他坚定了必胜的信念,坚持研究,终于使“相对论”成为 20世纪的伟大理论,举世瞩目。
居里夫人和镭
——有信心,才能克服眼前困难,看到光明前景
居里夫人为了提取纯镭,以便测定镭的原子量,向科学证实镭的存在,曾终日穿着沾满灰尘和污渍的工作服,在极其简陋的棚屋里,用和她差不多一般高的铁条搅动冶锅,从堆积如山的沥青矿的废渣中寻觅镭的踪迹。条件极其艰苦,但她心里却充满自信。
她对友人说:“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用来做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她终于获得了成功。
爱因斯坦从纵向比较中建立自信
——和过去的自己做比较来获得信心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次上完劳作课,同学们都交上了自己的作品,惟独爱因斯坦没有交,直到第二天,他才送来一只做得很粗陋的小板凳。老师看了很不满意说:“我想,世界上不会有比这更坏的小板凳了??”爱因斯坦回答说:“有的。”他不慌不忙地从课桌下面拿出两只小板凳,举起左手的小板凳说:“这是我第一次做的。”又举起右手的小板凳说:“这是我第二次做的??刚才交的是我第三次做的。虽然不能使人满意,但总比这两只强一些。”爱因斯坦的自信就是在纵向比较中树立起来的。
蒲松龄落第著书
——自信让人从失意中奋起
我国著名文学家蒲松龄科举落第后写下一副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他落第不落志,反而信心百倍地要干一番事业,坚持不懈地从事文学创作,终于写出了不朽杰作《聊斋志异》。
班尼斯特创造奇迹
——相信自己,才能完成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
若干年来,人们一直认为要在四分钟内跑完一英里是件不可能的事。不过,在 日,美国运动员班尼斯特打破了这个世界记录。
他是怎么做的呢?每天早上起床后,他便大声对自己说:“我一定能在四分钟内跑完一英里!我一定能实现我的梦想!我一定能成功!”这样大喊一百遍,然后他在教练库里顿博士的指导下,进行艰苦的体能训练。终于,他用 3分56秒6的成绩打破了一英里长跑的世界记录。有人问班尼斯特为什么能打破世界记录?他说:“因为我相信自己能打破世界记录。”
“天才的秘密”
——不要小看自己
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主任研究员周明小时候在“学生劳动”中刷了 108个瓶子,打破了纪录,从而获得自信。他说:“我原来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当前位置: >>
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教学设1
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教学设计 【考点解析】 断句考查的是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 B。 断句考查需要学生充分调动自身积累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是综合性较强的 考查方式。 【真题回放】 2013 年全国各省市(除上海市外)17 份高考题中,有 9 份考查了断句, 所占比例超过一半。从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虽然有些省市没有命制断句题, 但其仍然是不少省市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且题型上有所创新。如广东卷在 2012 年停考一年后,今年以选择题的形式再次进行的了考查。综观各省试卷, 断句的命题形式主要有三种: 形式一:择取文言文语段中的一小段,用“/”断句,是近年来主要的考查 形式,但今年仅浙江卷采用。 例:(2013 年浙江题)用“/”给下面的文段 断句。(3 分) 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夫贤而有名位闻与 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 参考答案: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 夫贤而有名位∥闻与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 形式二:择取文言文语段中的一小段,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广东、江西、 湖南采用。 例:(2013 年广东题)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 信/使各归田里 B.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 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C.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 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D.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 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参考答案:选 A。 ) 形式三:择取课外文言文小语段,用“/”断句,北京、江苏、湖北、重庆、 四川采用。 例:(2013 年北京题)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5 分) 世之治也行善者获福为恶者得祸及其乱也行善者不获福为恶者不得祸变数 也知者不以变数疑常道故循福之所自来防祸之所由至也遇不遇非我也守其所 志而已矣。(取材于《中论?修本》) 参考答案:世之治也 / 行善者获福 / 为恶者得祸 / 及其乱也 / 行善者不获 福 / 为恶者不得祸 / 变数也 / 知者不以变数疑常道 / 故循福之所自来 / 防祸 之所由至也 / 遇不遇非我也 / 守其所志而已矣。 【方法指津】 从复习备考的实际情况来看,要想提高断句的准确性,除了大量文言知识 的积累和一定量题目的训练,掌握一些常见的技巧也会大有裨益。本人把文 言文断句的技巧概述为“五看一析”,“五看”即看内容大意,看对话标志, 看虚词位置,看特殊句式,看整饬句式,这五看完全可以同时进行。“一析” 即进行语法分析,这是在“五看”解决不了时才采用的终极操作。下面举近 几年高考题来解析,以便于学生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五看”之看内容 大意 高考断句的语句虽相对简短,也不要求给出准确的标点,但其意蕴常常较 为丰富,非扫一眼就能搞定,切忌开始做题时就一边看一边点断。正确的做 法是先认真阅读整个语段,明白所述事件、所议话题,再用心揣摩需要断句 的语句,尽可能把握其大意,然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断开。例: 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夫贤而有名位闻与 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2013 浙江题) 我们可以从上文中读出这是一句 “予”对举荐人才的认识,首句自谦, “愚且贱”“闻与见”连续两个并列的词组,其语义完全不同,其间宜断开, 而末句“卒亦未见焉”,在上文中连续出现过两次,可以迅速与前句断开。 “五看”之看对话标志 要断句语句若有对话,常常会有“曰”、“云”、“言”、“道”、“谓” 等标志性词语,它们的后面往往需要停顿。需要留心的是,如果是两人对话, 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常常省略主语,这种情况 下其前后都需要停顿。例: 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才以利口取给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 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 (2010 年广东题) “上曰”后很显然是引述“上”所讲之话,于此处应该断开。而引述完后 用“也”作结,“诸将”另起,其故“也”与“诸将”之间应断开。 “五看”之看虚词位置 文言文中的虚词主要是表示语气和语法关系,常常是句读的重要标志。一 般说来,具有显著特征的虚词有: 1.句首语气词前要停顿,如“夫、惟、盖、其、凡、盍、诸、唯、斯”等; 2.句首表谦敬的副词前要停顿,如“敬、请、承、辱、谨、窃、敢”, 3.句首关联词前要停顿,如“苟、若、倘、微(如果没有)、纵、使、纵使、 向使、假使、因、故、以、以故、以是、是以、是故、至于、于是、至若、 若夫、且夫、乃夫、则、然、然则、顾、但、虽、虽然、或、且、况、而况、 岂、岂非”等; 4.句首表时间的独立词前后都可停顿,如“顷之、向之、久之、俄而、既而、 已而、未几、斯须”等。 5.句首感叹词往往独立成句,其前后都可停顿,如“呜呼、嗟夫、嗟乎、悲夫、 噫嘻”等; 6.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如“也、者、矣、哉、乎、邪、与(同“欤”)、欤、 耶、焉、兮、耳、而已”等。 如 2013 年浙江题中的句末语气词“也”、“者”、“焉”,2013 年北京题 中的句末语气词“也” “矣”、句首关联词“故”,2010 年广东题中的句首 关联“以”、句末语气词“耳”,等等。 “五看”之看特殊句式 文言文中有许多惯用的特殊句式及固定结构,常见的有判断句、倒装句 (含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谓语前置等)、被动句、疑问句 等,以固定结构呈现的大致上可分为四类: ①置于句首的固定结构,一般其前可停顿,如“然则”“有所”“无所” “有以”“无以”“所以”“以为”“至于”“于是”“然则”“是故”等; ②表判断语气:如“??者 / ??也”,其中“者”、“也”之后可断开;“?? 者也”中“也”后断开; ③表示选择、取舍、递进关系:如“其??邪 / 其??邪”、“其??/ 其??”、 “与其??/ 孰若??”、“宁??/ 其宁??”、 “非惟??/ 抑亦??”等; ④表示揣度、反问语气:如“无乃??乎(欤)”“得无??乎”“庶几??欤” “其??乎(也、耶)”“不亦??乎”“何(奚)以??为”“何(奚、曷)?? 为”“独??耶(哉)”“安??乎(哉)”“庸??乎”“顾??哉”“岂(其)?? 哉(乎、耶)”等,在其整句后常是断句处。 如 2012 年湖南卷: C.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 /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乎” 的反问句。 “五看”之看整饬句式 古人行文,好用整饬对称的句式,其中常含有排比、对偶、顶真、反复等 修辞方法,断句时,可以根据这几种修辞不同的形式特点,确定断开的位置。 ①排比、对偶特点:句式结构整齐,字数大致相当; ②顶真特点: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的宾语重复出现后成为下一句中的主语。 ③反复特点:同一个词语或句子在段落中多次出现,有连续和间隔两种形式。 如 2013 年北京题中,“世之治也 / 行善者获福 / 为恶者得祸”与 “及其 乱也 / 行善者不获福 / 为恶者不得祸”就有很明显的对称句式。 而 2013 年浙江题 中“闻与见”则重复出现两次,且在句中都为主语,显 然是本语句中断句的抓手。 “一析”之析语法结构 一则要求断句的段落,经过以上判断之后,如还有未能判定之断句处,往 往只能求助于语法结构分析。而语法结构分析的抓手就是句子的主干――主 语、谓语和宾语。谓语常常在句子中间,且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断句时较 就含有连续三个“??也的”判断句和“亦何? 容易区分,真正麻烦的是句首主语位置或句尾宾语位置的词语,包括名词和 代词,因为末断句时主语、宾语首尾相连,一个词语常常难定该属上句还是 该属下句,这也就成了命题者常常设置断句考测的一个点。 如 2013 年广东题两个选项就设置成了“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 和“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很明显就是考测考生对“咏”是作前 一句的宾语还是作下一句的“主语”。面对这种题目,需要先根据语境找出 该词上句的主谓宾,省略的可补出省略成分,然后看该句子是否完整。若句 子完整,则该词属下,作下句主语;若句子不完整,则该词属上,作上句宾 语。广东卷中的这道题,根据语境可知“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一句的主语应 是张咏,更何况该句之前一句的主语是“民”,如“咏”也归属上句,那么 本句就缺失了主语。 根据文言文中名词或代词一般作主语和宾语的语法特点来确定断句的位置, 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1、如果某个名词或代词是句子的主语,且句子是非倒装句,那么它的前 面就需要停顿一下; 2、如果某个名词或代词是作句子的宾语,且整个句子是非倒装句,那么 它的后面就需要停顿一下。 3、在主谓倒装句中,主语的前面是否需要停顿,得视具体情况而定,如 “甚矣,汝之不惠”中主语“汝”的前面就需要停顿一下,而“渺渺兮予 怀”中主语“予”前面就不需要停顿; 4、在宾语前置句中,代词虽然作了宾语,但其后也不能停顿,如“古之 人不余欺也”中宾语“余”之后就不能停顿。 【巩固训练】 训练巩固 针对断句考查的三种形式,以近几年各省高考试卷为参照,本人编写了三 组共 13 道训练题,以期加强学生的断句训练。 题型一训练: 1.(据 2011 广东卷改编)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东乡罗提督贫病时,鬻妻,得药活之,后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 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 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 之。 2.(2012 浙江卷)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 分) 仆少孤贫,贪禄仕以养亲,不暇就师穷经,以学圣人之遗业。而涉猎书史 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 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 3.(据 2009 广东卷改编) 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 部分断句。(3 分) 【考点解析】 断句考查的是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 B。 断句考查需要学生充分调动自身积累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是综合性较强的考查 方式。 【真题回放】 2013 年全国各省市(除上海市外)17 份高考题中,有 9 份考查了断句,所 占比例超过一半。从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虽然有些省市没有命制断句题,但 其仍然是不少省市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且题型上有所创新。如广东卷在 2012 年停考一年后,今年以选择题的形式再次进行的了考查。综观各省试卷,断句 的命题形式主要有三种: 形式一:择取文言文语段中的一小段,用“/”断句,是近年来主要的考查形式, 但今年仅浙江卷采用。 例:(2013 年浙江题)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3 分) 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夫贤而有名位闻与见之 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 参考答案: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夫贤 而有名位∥闻与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 形式二:择取文言文语段中的一小段,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广东、江西、湖 南采用。 例:(2013 年广东题)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2013 浙 江题) 我们可以从上文中读出这是一句 “予”对举荐人才的认识,首句自谦,“愚且 贱”“闻与见”连续两个并列的词组,其语义完全不同,其间宜断开,而末句 “卒亦未见焉”,在上文中连续出现过两次,可以迅速与前句断开。 “五看” 之看对话标志 要断句语句若有对话,常常会有“曰”、“云”、“言”、“道”、“谓”等 标志性词语,它们的后面往往需要停顿。需要留心的是,如果是两人对话,一 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常常省略主语,这种情况下其 前后都需要停顿。例: 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才以利口取给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 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 (2010 年广东题) “上曰”后很显然是引述“上”所讲之话,于此处应该断开。而引述完后用 “也”作结,“诸将”另起,其故“也”与“诸将”之间应断开。 “五看”之 看虚词位置 文言文中的虚词主要是表示语气和语法关系,常常是句读的重要标志。一般说 来,具有显著特征的虚词有:1.句首语气词前要停顿,如“夫、惟、盖、其、 凡、盍、诸、唯、斯”等;2.句首表谦敬的副词前要停顿,如“敬、请、承、 辱、谨、窃、敢”, 3.句首关联词前要停顿,如“苟、若、倘、微(如果没 有)、纵、使、纵使、向使、假使、因、故、以、以故、以是、是以、是故、 至于、于是、至若、若夫、且夫、乃夫、则、然、然则、顾、但、虽、虽然、 或、且、况、而况、岂、岂非”等;4.句首表时间的独立词前后都可停顿,如 “顷之、向之、久之、俄而、既而、已而、未几、斯须”等。5.句首感叹词往 往独立成句,其前后都可停顿,如“呜呼、嗟夫、嗟乎、悲夫、噫嘻”等;6. 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如“也、者、矣、哉、乎、邪、与(同“欤”)、欤、 耶、焉、兮、耳、而已”等。 如 2013 年浙江题中的句末语气词“也”、“者”、“焉”,2013 年北京题中 的句末语气词“也” “矣”、句首关联词“故”,2010 年广东题中的句首关 联“以”、句末语气词“耳”,等等。 “五看”之看特殊句式 文言文中有许多惯用的特殊句式及固定结构,常见的有判断句、倒装句(含宾 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谓语前置等)、被动句、疑问句等,以固 定结构呈现的大致上可分为四类:①置于句首的固定结构,一般其前可停顿, 如“然则”“有所”“无所”“有以”“无以”“所以”“以为”“至于” “于是”“然则”“是故”等;②表判断语气:如“??者 / ??也”,其中 “者”、“也”之后可断开;“??者也”中“也”后断开;③表示选择、取舍、 递进关系:如“其??邪 / 其??邪”、“其??/ 其??”、“与其??/ 孰若??”、 “宁??/ 其宁??”、 “非惟??/ 抑亦??”等;④表示揣度、反问语气:如“无 乃??乎(欤)”“得无??乎”“庶几??欤”“其??乎(也、耶)”“不亦??乎” “何(奚)以??为”“何(奚、曷)??为”“独??耶(哉)”“安??乎(哉)” “庸??乎”“顾??哉”“岂(其)??哉(乎、耶)”等,在其整句后常是断句处。 如 2012 年湖南卷:中的主语。③反复特点:同一个词语或句子在段落中多次出 现,有连续和间隔两种形式。 如 2013 年北京题中,“世之治也 / 行善者获福 / 为恶者得祸”与 “及其乱 也 / 行善者不获福 / 为恶者不得祸”就有很明显的对称句式。 而 2013 年浙江题 中“闻与见”则重复出现两次,且在句中都为主语,显然是 本语句中断句的抓手。 “一析”之析语法结构 一则要求断句的段落,经过以上判断之后,如还有未能判定之断句处,往往只 能求助于语法结构分析。而语法结构分析的抓手就是句子的主干――主语、谓 语和宾语。谓语常常在句子中间,且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断句时较容易区分, 真正麻烦的是句首主语位置或句尾宾语位置的词语,包括名词和代词,因为末 断句时主语、宾语首尾相连,一个词语常常难定该属上句还是该属下句,这也 就成了命题者常常设置断句考测的一个点。 如 2013 年广东题两个选项就设置成了“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和 “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很明显就是考测考生对“咏”是作前一句 的宾语还是作下一句的“主语”。面对这种题目,需要先根据语境找出该词上 句的主谓宾,省略的可补出省略成分,然后看该句子是否完整。若句子完整, 则该词属下,作下句主语;若句子不完整,则该词属上,作上句宾语。广东卷 中的这道题,根据语境可知“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一句的主语应是张咏,更何 况该句之前一句的主语是“民”,如“咏”也归属上句,那么本句就缺失了主 语。 根据文言文中名词或代词一般作主语和宾语的语法特点来确定断句的位置, 有一定的规律可循:①如果某个名词或代词是句子的主语,且句子是非倒装句, 那么它的前面就需要停顿一下;②如果某个名词或代词是作句子的宾语,且整 个句子是非倒装句,那么它的后面就需要停顿一下。③在主谓倒装句中,主语 的前面是否需要停顿,得视具体情况而定,如“甚矣,汝之不惠”中主语“汝” 的前面就需要停顿一下,而“渺渺兮予怀”中主语“予”前面就不需要停顿; ④在宾语前置句中,代词虽然作了宾语,但其后也不能停顿,如“古之人不余 欺也”中宾语“余”之后就不能停顿。 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教学设计【考点解析】 断句考查的是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 B。 断句考查需要学生充分调动自身积累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是综合性较强 的考查方式。 【真题回放】 2013 年全国各省市(除上海市外)17 份高考题中,有 9 份考查了断句, 所占比例超过一半。从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虽然有些省市没有命制断句题, 但其仍然是不少省市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且题型上有所创新。如广东卷在 2012 年停考一年后,今年以选择题的形式再次进行的了考查。综观各省试卷, 断句的命题形式主要有三种: 形式一:择取文言文语段中的一小段,用“/”断句,是近年来主要的考查 形式,但今年仅浙江卷采用。 例:(2013 年浙江题)用“/”给下面的文段 断句。(3 分) 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夫贤而有名位闻与 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 参考答案: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 夫贤而有名位∥闻与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 形式二:择取文言文语段中的一小段,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广东、江西、 湖南采用。 例:(2013 年广东题)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 信/使各归田里 B.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 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C.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 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D.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 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参考答案:选 A。 ) 形式三:择取课外文言文小语段,用“/”断句,北京、江苏、湖北、重庆、 四川采用。 例:(2013 年北京题)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5 分) 世之治也行善者获福为恶者得祸及其乱也行善者不获福为恶者不得祸变数 也知者不以变数疑常道故循福之所自来防祸之所由至也遇不遇非我也守其所 志而已矣。(取材于《中论?修本》) 参考答案:世之治也 / 行善者获福 / 为恶者得祸 / 及其乱也 / 行善者不 获福 / 为恶者不得祸 / 变数也 / 知者不以变数疑常道 / 故循福之所自来 / 防 祸之所由至也 / 遇不遇非我也 / 守其所志而已矣。 【方法指津】不少同学畏惧文言文断句题。那么,给文言文断句有没有规律可循呢?其实,给 文言文断句有时是有方法可循,有关键可抓的。在我们遵循了一定的方法,抓住了一 些关键,就会给文言断句带来方便。请大家先记住下面的口诀: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章法内容全理解,始可动 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 间要点断。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 要反复练。1.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学生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看完了文章,断句也 结束了,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 通的。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 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好。马马虎虎不行,似懂非懂不行,读一遍两遍、 一晃而过也不行。我们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遍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然后根据文章的 内容,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比如《塞翁失马》, 我们经过通读,就能了解文意及层次:该段文字讲述了“近塞上之人”(塞翁)失马、 得马和儿子堕马的事,告诉人们不要孤立地、静止地看待“得”与“失”。“好事”与“坏事”, “福”与“祸”,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基本上了解文章的大意之后, 断句时,就可抓住“失马――得马――儿子堕马”这一发展过程,抓住人们的看法和“塞 翁”的态度,去逐层、逐句点断。2.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给一段文章加标点,往往有易有难。我们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 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这是一种先易 后难的方法。比如今年北京卷的让我们给画线句子断句,也就暗示了画线部分前后可 以断开,这就为我们理解文段内容和断句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们也可以根据一些明 显的标志(如下面讲到的虚词、对话等),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断开。 另外,我们还要有全文意识,对不易断开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认真推 敲,确定在适当的地方断句。3.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 便。遇到“曰”“云”“言”等字,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的内容。如 北京卷中的多次出现的“其父曰”“此何遽不为……乎”。4.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文言文中“之乎者也”之类的虚词特别多,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通篇用了二十七 个“也”字,几乎每句句末都用了“也”字,传为美谈。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 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重要标志。我们在学习中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 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 ①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 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②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 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④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末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 以帮助断句。 例如清人彭端淑的《为学一首示子侄》:“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 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 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这段文字相当典型。全段共有十七个句子,用了十七个标点符号。其中成为断句 标志的句末语气词共十一个(“乎”、“矣”、“也”、“焉”、“哉”),连词和凝固结构共三个 (“则”“而”“然则”),代词两个(“之”),句首语气词(“岂”,也有人称之为情态副词)一个。 当然,我们在抓虚词标志断句时,也要注意灵活性,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 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乎”用在句中,同“于”,是介词,词性变了。“也”,用在句中 舒缓语气,可点断,也可不点断。5.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记住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如:“何……之有” (宋何罪之有?);“如……何” (如太行王屋何?); “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 时,抑亦人谋。);“不亦……乎”(不亦说乎?);“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 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 (得无异乎?)等,可以帮助断句。 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如“有 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 等。6.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古人不知道语法结构,只是凭着模糊的语感去断句。我们可以利用语法知识,对 文言文的句子进行语法分析,根据语法分析确定该如何断句。文章中有些词语是属上 还是属下,有时难以断定,而当运用语法知识划分主、谓、宾时,则容易解决。 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主语和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数是由 动词充当,而谓语又是构成句子的核心,我们只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位置及和 前后词语关系,进行推断,就能提高断句准确率。比如北京卷中的“马无故亡而入胡人 皆吊之”“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两题,找到动词“亡”“入”“吊”“将”“归”“贺”,根据 语法知识,仔细分析,便不会将“入”之后的处所“胡”断为“胡人”,将“将……而归”误断 为“归人”。 另外,主语之后一般不断句(“……者……也”式判断句的主语之后应断句)。谓语 之后如果没有宾语、补语就要断句;如有宾语、补语一般不断句,但“曰”“云”“言”等字 作谓语时,要和它的宾语断开。宾语之后一般应断句,定语和其修饰的中心词之间一 般不断句。文言文语序和现代文语序基本相同,即主语在前,谓语、宾语在后,修饰 语―般在中心词前。如掌握了文言语序规律,就会为准确标点文言文奠定基础。可见, 语法分析能够帮助准确断句。7.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古人写文章,十分讲究对仗工整,讲究对应,讲究互相照应,好用对偶句、排比 句、反复句,这也为我们正确断句提供了条件。我们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断句,常常是 断开一处,接着便可断开几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文中两个相同词语连用,如果不属于形容词、名词的重叠形式,一般来说,它 们分属两句话,应当从中间断开。例如“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又如《愚公移山》: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 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8.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题目做完后,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借语感,根据文言文断句的基本要求, 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 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即应该做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讲不 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做到点断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逻 辑。如果内容不合情理,就有可能点错。例如:“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 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资治通鉴》卷十六)这段话中,虽然每句话本身都讲 得通,但“争投水死者十余万”一句有悖情理:营垒崩溃,打了败仗,弃甲逃命的兵士, 为什么“争投水死”呢?他们争着投水,是为了活命,而不是自杀。因此,正确的标点, 应在“争投水”后加上一个逗号。9.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反复练。方法只是登堂入室的阶梯,有了它还不能确保走进科学的殿堂,因为进入本身是 需要行动的,也就是需要自身的能力。能力从何而来?以课本为本,掌握实词、虚词, 文言句法、词法,培养扎实的文言功底;熟读一些典范的文言文,培养语感;古人云 “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多做一些专题练习。这样,正确断句的能力就 会在阅读中形成,在实践中成熟,在运用中提高。 附:句首标志词语 1、发语词:夫、盖、凡、若夫、嗟夫、且夫、今夫等。 2、事件词:是时、昔者、既而、俄而、乃今、有顷等。 3、谦敬词:下官、臣、窃、寡人、妾、愚、君、公、卿、夫子等。 4、人称或指示代词:吾、余、予、尔、汝(女)、彼、此等。 5、疑问词:何、谁、孰、安、胡、焉、奚等。 6、复音虚词:然则(然)、是故(故)、是以、得无、大抵、何其等。 文言文断句练习题【一】 1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 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子非吾友也 2 、臧孙行猛政子贡非之曰独不闻子产之相郑乎推贤举能抑恶扬善有大略者不问 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给人足囹圄空虚子产卒国人皆叩心流涕三月不闻竽琴 之音其生也见爱死也可悲 3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如何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 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 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 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4、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太叔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 四国之为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于辞令裨谌能谋谋于 野则获谋于邑则否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 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 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 5、庄宗与梁军夹河对垒一日郭崇韬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请少罢减庄 宗怒曰孤为效命者设食都不自由其河北三镇令三军别择一人为帅孤请归 太原以避贤路6、乐 广 尝 有 亲 客 久 阔 不 复 来 广 问 其 故 答 曰 前 在 坐 蒙 赐 酒 方 欲 饮 见 杯 中 有 蛇 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 酒于前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顿 愈( 《晋书》 )7、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有饥者蒙袂辑履贸然而来黔敖左奉 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 不食而死(《礼记 檀弓下》)8 、 (赵围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 赵 之 于 齐 楚 I 蔽 也 犹 齿 之 有 唇 也 唇 亡 则 齿 寒 今 日 亡 赵 明 日 患 及 齐 楚 矣 且 救 赵 高 义 也 却 秦 师 显 名 也 不 务 为 此 而 爱 粟 为 国 计 者 过 矣。 (取材于《资治通 鉴〃周纪五》)9、匡 庐 奇 秀 甲 天 下 山 山 北 峰 曰 香 炉 峰 北 寺 曰 遗 爱 寺 介 峰 寺 间 其 境 胜 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 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草堂 (选自《白居易〃草堂 记》)1 0 、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 无 故 亡 而 入 胡 人 皆 吊 之 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 月其 马 将 胡 骏 马 而 归 人 皆 贺 之 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 富 良 马 其 子 好 骑 堕 而 折 其 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 壮 者 引 弦 而 战 近 塞 之 人 死 者 十 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 福 之 为 祸 祸 之 为 福 化 不 可 极 深 不 可 测 也 1 1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 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 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 婴儿 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 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韩非子》) 12.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 无行必此盗相君壁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 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曰:“舌在也。” 仪曰:“足矣!” ―― (司马迁《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 13. 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太叔美秀而文;公孙 挥能知四国之为①,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于辞令; 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 ,谋于邑则否。郑国将有诸侯之事②子产乃问四国之为 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太 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 是以鲜有败事。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注:①四国之为:四周邻国所作的事。 ②诸侯之事:诸侯之间的重大政治活 动。 14.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 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 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游褒禅山记》 15.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 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 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墨子?卷十一》 16.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 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 不顾。 ――《世说新语?方正第五》 17、王黄门兄弟三人俱诣谢公子猷子重多说俗事子敬寒温既出坐客问谢公向三 贤孰愈谢公曰小者最胜客曰何以知之谢公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推此知之。 ――《世说新语?品藻第九》 18、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 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礼记?学记》 19、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 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世说新语?过江诸人》 20、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 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 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中庸》 21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 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参考答案 1、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 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子非吾友也 译文:管宁和华歆一起锄菜园子,掘出了一块金子,管宁如同没见到一样,照常干 活;华歆将金子拿到手里看了看,然后扔掉了。管宁和华歆一起同席读书,门外边有 官员的仪仗喧哗而来,管宁听而不闻照样念书,华歆则放下书跑出去看热闹去了。等 华歆回来,管宁已经将坐席割开,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2、独不闻子产之相郑乎M推贤举能M抑恶扬善M有大略者不问其短M有厚德者不非小疵M家给 人足M囹圄空虚 译文:难道没有听说过子产作郑国相的事吗?推举品德高尚的人,提拔才能出众 的人,对有很高道德修养的人,不责备他的小毛病。压制邪恶,褒扬善行;对有杰出 谋略的人不去计较他的缺点,对有深厚德行的人不去指责他的小毛病;家家富裕,人 人充足,监狱却空闲了起来。 3、夫人朝夕退而游焉M以议执政之善否M其所善者M吾则行之M其所恶者M吾则改之M是吾师也 M若之何毁之 译文:人们早晚回来到这里游玩,来议论我们执政的好与坏。他们认为好的,我 们就推行它,他们憎恶的,我们就改正它。这是我的老师啊,为什么要毁掉它呢? 4、郑国将有诸侯之事M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M且使多为辞令M与裨谌乘以适野M使谋可 否M而告冯简子M使断之M事成M乃授子太叔使行之M以应对宾客。 译文:郑国将有诸侯之间重大政治活动的时候,子产就向子羽询问四周邻国所做 的事情,并让他多参加谈判等交涉的活动。然后和裨谌一同乘车去到郊外,让他谋划 怎样做可行,怎样做不行。然后把计划告诉冯简子,让他参与决断。一切准备妥当, 就交给子太叔让他去执行,来应对各国宾客。 5、庄宗与梁军夹河对垒/一日/郭崇韬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请少罢减。6、乐广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 “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 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 ”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 复置酒于前,谓客曰: “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 “所见如初。 ”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 解,沉疴顿愈。 ( 《晋书》 ) 译文:乐广有一个好朋友,好久没有来了,乐广去问原因。朋友回答说:“以前在你办 公的地方坐着,蒙你给酒我喝。我刚刚要喝酒,看见杯子里有一条蛇。我感到很恶心,喝 了酒之后,就病了,就好久没有拜访你。”当时,河南官府办公的地方,墙上挂着一张用 牛角装饰的弓,弓上用漆画着蛇。乐广猜想他杯子里的蛇是弓的影子,就请朋友再来原来 的地方摆酒,对朋友说:“酒礼貌是不是又出现了蛇?”朋友回答说:“跟以前见的一 样。”乐广把原因告诉了他。朋友顿时明白了,病一下子就好了。 7、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 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鸡。夫有鼠,则 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 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刘基《郁离子?捕鼠》) 译文:有一个赵国人家里发生了鼠患,到中山去找猫。中山人给了他猫。这猫既 善于捉老鼠,也善于捉鸡。过了一个多月,老鼠少了,鸡也没有了。他的儿子很担心, 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他父亲说: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我怕的是老 鼠,不是没有鸡。有了老鼠,就会吃我的粮食,毁我的衣服,穿我的墙壁,啃我的用 具,我就会饥寒交迫,害处不是比没有鸡更大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离开 饥寒交迫还很远,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8、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有饥者,蒙袂、辑履,贸然而来。黔敖左奉 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 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礼记 檀弓下》) 齐国发生了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放了食物,等待饥民来,给他们吃。有个人饿得很厉 害,用衣袖蒙着脸面,拖着鞋子,踉踉跄跄地走来。黔敖见了,左手拿着饭菜,右手端着 汤,吆喝道:“喂!快来吃吧?”那饥民抬眼望着黔敖说:“我就是因为不吃吆喝来的饭菜 才饿到这个地步的。”黔敖跟在后面表示歉意,但是这个人始终不肯吃,便活活饿死了。9、(赵围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 于齐楚 / I蔽也 // 犹齿之有唇也 // 唇亡则齿寒 // 今日亡赵 / 明日患及齐楚矣 // 且救赵 / 高义也 // 却秦师 /显名也 // 不务为此而爱粟 // 为国计者 /过矣。 [评分标准] ①//为必断处,对 7 处得 5 分,对 6 处得 4 分,对 5 处得 3 分,对 4 处得 2 分, 对 3 处得 1 分,对 1-2 处不得分。 ②/为可断可不断,此处断句不得分,亦不减分。 ③“救赵”后断句,“却秦师”后也必须断句,反之亦然,否则减 1 分。 ④错误的断句,错一处减 1 分,减完为 5 分为止。 【参考译文一】 (赵国被秦国围困)齐国、楚国去解救赵国。赵国人粮食匮乏,向齐国请求救助,齐 王不答应。周子说:“赵国对于齐国、楚国来说,是强有力的屏障。犹如牙齿有嘴唇, 如果嘴唇没有了,那么牙齿会感到凉的。如果现在赵国灭亡了,马上祸患就会危及到 齐国和楚国。况且,救赵国,会显示我们高尚的节义;击退秦国的军队,可以张显我 们的名声。不做这些而吝惜粮食,这不是为国家的长远考虑啊。” 10、【解析】答案: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 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 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 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草堂 评分说明:①学生答卷一律用“/”。“//”是为方便阅卷评分设计的标志。② “//”处断句每处得 1 分。“//”和“/”以外处断句,酌情减分,减完 5 分为止。 这道题考查文言断句,这种方式是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查,是一种“一巧拨千 斤”的考查方式。 文言文断句的题目没有要求加标点,而是要求用“/”断句。这样考查既符合文言 文“句读”的特点,又降低了难度,是一种合理的命题方式。可能是考虑到选文内容 较为陌生,命题把原文分成了两段,进一步降低了难度。但是,本题看似简单,实则 不然,考生只有读懂大意,才能按照文言文表达的习惯断句。 第一段,“甲天下山”处的断句若在“甲天下”后断似乎也可以,而且“桂林山 水甲天下”的说法是学生们很熟悉的;但是,如果这样断,下文的“山山”连用就无 法说通。实际上,第一个“山”字属于前句,第二个“山”字属于后一句;所以,断 在“天下山”后才妥当。“曰香炉”处的断句,按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断在“香炉峰” 后较顺口,但是下文的“北寺”就显得很突兀,其实这两句话的结构和内容(交代位置 和名称)都较为相似,这样看来断在“香炉”后更为合理。另外,在古诗文中一些专用 名词的中心词往往不出现,如“自古图牒,未有雁荡”中的雁荡山,就只用了“雁荡” 二字,又如“天姥连天向天横”中的天姥山,就只用了“天姥”二字。“曰遗爱寺” 处的断句,如果把上文的两句话当成对偶句处理,断到“遗爱”后,似乎也有一定的 道理,可是这样一来,下文就成了“寺介峰寺间”,与上下文不搭调,因此断在“遗 爱寺”后才合理。本段中的两个“曰”字也颇具干扰性,文言文中“曰”字后常常有 停顿,这时“曰”字往往译为“说”,可是这里的“曰”是“叫”的意思(与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中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中的“曰”字用法相同),断在“曰”后 把动宾拆开,显然不妥。 第二段的陈述对象较为明确――“太原人曰乐天”,断句的关键是弄清句意,弄 清陈述对象。“见而爱之”处的断句较好确认,由于“而”这个承接虚词,将“见” 和“爱”两个动词紧密连接在一起,“之”字是它们共同的宾语。“恋恋不能去”处 的断句,由于陈述部分动词较多,谓语动词不易确认,但虚词“因”字提示了前后两 部分是顺承关系,“不能去”后的断点就较好判断。 完成这道题,考生如果单纯以某些固定程式(如“桂林山水甲天下”、“曰”字后多要 停顿等)作为标志,而忽略断句的主要依据是理解文意,显然不妥。必须以读懂语句为 根本,才可能断对。11.婴儿非与戏也M婴儿非有知也M待父母而学者也M听父母之教M今子欺之M是教子欺 也M母欺子M子而不信其母M非以成教也。 12.门下意张仪M曰M仪贫无行M必此盗相君壁M共执张仪M掠笞数百。 13. 断句:郑国将有诸侯之事M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M且使多为辞令M与裨谌乘 以适野M使谋可否M而告冯简子M使断之M事成M乃授子太叔M使行之M以应对宾客。 14.于是余有叹焉M古人之观于天地M山川M草木M虫鱼M鸟兽M往往有得M以其求思之深 而无不在也M夫夷以近M则游者众M险以远M则至者少M而世之奇伟M瑰怪M非常之观M常 在于险远M而人之所罕至焉M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解析:本语段中可置于句末的虚词有:焉、也、焉、也;置于句首的有:夫; 分句首的有:以、则、则、而、而、故。这一语段,共有 18 处标点,可依据虚 词来断句的就有 11 处之多,如果不考虑中间两处并列词语“天地M山川M草木M虫 鱼M鸟兽”与“奇伟M瑰怪M非常之观”,这道断句题基本上可以根据找虚词的方 法一次性解决了。 15.子墨子曰M万事莫贵于义M今谓人曰M予子冠履M而断子之手足M子为之乎M必不为M 何故M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M又曰M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M子为之乎M必不为M何故M则 天下不若身之贵也M争一言以相杀M是贵义于其身也。 解析:这段话可断为十六句。其中借助语末助词“也”和“乎”可断五句;借 助表示对话关系的“曰”可断三句;借助疑问语气词“何”可断两句;借助 “子”放在句首作主语可断两句;借助前后相似的对偶句可断两句;借助先总 后分再总的论述方式,又可断两句。至此可以断完十六句。 16.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 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 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 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7.王黄门兄弟三人俱诣谢公/子猷子重多说俗事/子敬寒温/既出/坐客问谢公/向 三贤孰愈/谢公曰/小者最胜/客曰/何以知之/谢公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推 此知之。 18.虽有嘉肴M弗食M不知其旨也M虽有至道M弗学M不知其善也M是故学然后知不足M教 然后知困M知不足M然后能自反也M知困M然后能自强也M故曰教学相长也。 19.过江诸人M每至美日M辄相邀新亭M藉卉饮宴M周侯中坐而叹曰M风景不殊M正自有 山河之异M皆相视流泪M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M当共戮力王室M克复神州M何至作楚囚 相对。 20.有弗学M学之弗能弗措也M有弗问M问之弗知弗措也M有弗思M思之弗 得弗措也M有弗辨M辨之弗明弗措也M有弗行M行之弗笃弗措也M人一能之M 己百之M人十能之M己千之M果能此道矣M虽愚必明M虽柔必强。文言文断句练习题【三】1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 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 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 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 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 陈蕃愿扫除天下 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 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原文: 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 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 世志,甚奇之。 译文: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同城 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 “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薛勤认 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 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 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 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 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原文: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 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 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 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 “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译文: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 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公元 62 年(永平五年), 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 府抄书挣钱来养家。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 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 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 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 4 宗悫(què)乘风破浪 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 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 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原文: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 “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 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 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译文:宗悫,字元干,是南阳涅阳人。他的叔父宗炳,学问很好但不肯做官。宗悫小 的时候,宗炳问他长大后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 (宗炳说:“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贵,也必然会光宗耀祖。”)有一次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 结婚的当晚就遭到强盗打劫。当时宗悫才 14 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 得四下溃散,根本进不了正屋。当时天下太平,有点名望的人都认为习文考取功名是正业。 宗炳因为学问高,大家都喜欢跟着他读儒家经典。而宗悫因为任性而且爱好武艺,因此不 被同乡称赞。 5 祖逖闻鸡起舞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 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 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 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 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 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原文: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 “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 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 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 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 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 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译文: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 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 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 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 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 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 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 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 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 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 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 进。 6 画家赵广不屈 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画马几能乱真建炎中 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虏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 生适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又数年乃死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 原文: 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画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虏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 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适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又数 年,乃死,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 译文:赵广是合肥人,本来是李伯时家里的书童。李伯时作画的时候就侍奉在左右, 时间长了就擅长画画了,尤其擅长画马,几乎和李伯时所作的一样。建炎年间,他落在金 兵手里。金兵听说他擅长画画,就让他画掳来的妇人。赵广毅然推辞作画,金兵用刀子威 胁,没得逞,就将他的右手拇指砍去。而赵广其实是用左手作画的。局势平定以后,赵广 只画观音大士。又过了几年,赵广死了,如今有地位的知识分子所藏的李伯时的观音画, 大多是赵广的手笔。 7 苏武牧羊北海上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 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 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原文: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 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 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译文: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 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 吞下充饥,几天不死。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 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 地方。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他拄着汉 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 8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 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原文: 志哉!” 译文: 陈胜年轻时,曾经被雇佣给人耕田种地,有一次,耕作中他忽然停下手来,走 到田垄上,烦恼忿恨了许久,对伙伴们说:“要是谁将来富贵了,彼此都不要忘掉。”伙 伴们笑着应声问道:“你是被雇佣来耕田的,哪里来的富贵呢?”陈胜叹息道:”唉,燕雀 怎能知道天鹅的志向呢?” 9 项羽志大才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 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 原文: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 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 又不肯竟学。 译文:项籍年少时,读书没有成就,就离开读书去练剑,又无所成。项梁对他很生气。 项籍说:“读书,只能够让人记住姓名而已。学剑,又只可以战胜一个人,不值得学。要 学就要学能战胜千万人的知识。”于是项梁开始教项籍学习兵法,项籍很高兴;可是刚刚 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10 孔门师徒各言志 颜渊季路伺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 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原文: 颜渊、季路伺。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颜渊、子路侍奉在孔子身边。孔子对他们说:“何不各自说你们的志向呢?” 子路说:“希望可以把车马衣服皮袍等都和朋友一起分享共用,就算这些东西都破旧了也 没有什么遗憾。”颜渊说:“希望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也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对孔 子说:“愿意听您的志向。”孔子说:“(希望我)能让老人过得安适,能让所有朋友的 信任,能让年轻的人怀念。 11 顾炎武手不释卷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 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 中发书而熟复之 原文: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 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译文:凡是顾炎武外出旅行,都用马、骡子载着书跟随自己。到了险要的地方,就叫 退役的差役打探所到之处的详细情况,有时发现所到之处的情况和平日里知道的不相符, 就走向街市客店中,打开书本核对校正它。有时直接行走地平坦的大路上,不值得停下来 考察,就在马背上默默地诵读各种古代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偶尔有什么遗忘了,就到客 店中打开书仔细认真地复习。 12 欧阳询揣摩古碑 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 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原文: 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译文:欧阳询曾经在赶路的途中,见到一块古碑,是晋代书法家索靖写的。他驻马观 碑,许久才离开。可是没走多远,他又返回碑前,下了马伫立着,仔细观赏。等到累了, 就把皮衣铺在地上,坐下来细心揣摩。又看了许久,他还舍不得离开。于是,他就留宿石 碑旁。就这样一连三天,他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13 文徵明习字 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 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原文: 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文:文徵明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 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一定三番五次地改 写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14 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 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 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会稽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为通儒 原文: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 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 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会稽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为通儒。 译文: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 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 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 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地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 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 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 有看见似的。安阳的韩性听说,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作学生,(王冕)于是学成了博 学多能的儒生 15 孙权喻吕蒙读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但当 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 结友而别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 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 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 别。 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您现在担任要职,不可以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 繁多为借口推辞了。孙权说:“我难道要您研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要您广泛阅读,见识 从前的事情罢了,您说事务繁多,哪里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读书,自己觉得有很大的收 获。”于是吕蒙开始学习。到等鲁肃经过寻阳时,跟吕蒙一道议论军事,非常惊讶地说: “您现在的才干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阿蒙!”吕蒙说:“读书人离别三日,就应该重 新别眼相看。大哥为什么这么迟才改变看法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 朋友才辞别。 16 陆游筑书巢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 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 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 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原文: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 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 者耶!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译文:我的屋子里,有的书堆在木箱上,有的书陈列在前面,有的书放在床上,抬头 低头,四周环顾,没有不是书的。我的饮食起居,生病呻吟,感到悲伤,忧愁,愤怒,感 叹,不曾不与书在一起的。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子女不相见,而刮风,下雨,打雷,落冰 雹等(天气)变化,也不知道。偶尔想要站起来,但杂乱的书围绕着我,好像积着的枯树 枝,有时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于是就自己笑自己说:“这不是我说的鸟窝吗?”于 是邀请客人走近看。客人开始不能够进入,已进屋的,也不能出来,于是(客人)也大笑 着说:“确实啊,这像鸟窝。” 17 董遇谈三余勤读 有人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 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原文: 有人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译文:有个想向董遇求教的人,董遇不肯教,却说:“必须在这之前先读百遍。”意 思是:“读书一百遍,它的意思自然显现出来了。”求教的人说:“苦于没时间。”董遇 说:“应当用‘三余’。”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是一年的农余时间 (可以读书),夜晚是白天的多余时间(可以读书),下雨的日子一年四季都有余。” 18 智永与退笔冢 永公住吴兴永欣寺积年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如市所居户限 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之人谓为铁门限后取笔头瘗之号为退笔冢(坟) 原文: 永公住吴兴永欣寺,积年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之。人谓为“铁门限”。后取笔头瘗(y ì)之,号为“退笔冢(坟)” 译文:智永住在吴兴永欣寺,多年学习书法,以后有十瓮(缸)写坏的毛笔头,每瓮 都有几担(那么重)。来求取墨迹并请写匾额的人多得像闹市,居住的地方的门槛因此被 踏出窟窿,于是就用铁皮包裹门槛,人们称之为“铁门槛”。后把笔头埋了,称之为“退 笔冢”。 19 匡衡凿壁借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 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原文:匡衡,字稚圭,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及,达到),衡乃穿壁引其 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 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译文:匡衡,字稚圭,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 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 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 主人感到很奇怪问匡衡,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深为感叹, 资助他学习。终于成为大学问家。 20 张溥与七录斋 (张)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 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 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原文: (张)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 七始 已。右 手握 管处, 指掌 成茧。 冬日手 皲, 日沃 汤数次 。后名 读书 之斋 曰“七 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译文:张溥小时侯喜欢学习,所读的书必定亲手抄,抄完了,朗诵一遍,就(把所抄 的)烧掉;再抄,象这样六七次才停止。右手握笔的地方,手指和手掌都有了茧。冬天皮 肤因受冻而开裂,每天用热水浸好几次。后来命名读书的书房叫“七录”?? 张溥作诗和 写文章非常快。各方来索取的,(张溥)不用起草,在客人面前挥笔,马上就完成,因为 这样所以(张溥)的名声在当时很高。 21 晋平公炳烛而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 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 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原文: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 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 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 行乎?”平公曰:“善哉!” 译文:晋平公问师旷说:“我七十岁了,想学习(音乐),恐怕已经晚了。”师旷说: “为什么不点燃蜡烛学呢?”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却戏弄他的君王的呢?”师旷说: “盲眼的我怎么敢戏弄大王呢?我听说,年轻时喜欢学习,好像初升太阳的阳光;壮年时 喜欢学习,好像日中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点燃蜡烛的光亮。(拥有)蜡烛的光 亮,与摸黑走路比,哪一个更好呢?”平公说:“说得好啊!” 22 高凤专心致志 高凤字文通家以农亩为业妻常之田暴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 麦妻还怪问乃省 原文: 高凤,字文通,家以农亩为业。妻常之田,暴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乃省。 译文:高凤,字文通,家里把种田作为职业。妻子曾到田地(劳作),在庭院里晒麦, 让高凤看守着鸡。正值天下着暴雨,高凤拿着竹竿诵读经书,没有发觉雨后地上的积水使 麦子流走了。妻子回来感到惊讶询问,高凤才醒悟过来。 23 叶廷圭与《海录》 余幼嗜学四十余年未尝释卷食以饴口怠以为枕士大夫家有异书借无不读读无不终篇而 后止常恨无资不能尽传写间作数十大册择其可用者手抄之名曰《海录》 原文: 余幼嗜学,四十余年未尝释卷,食以饴口,怠以为枕。士大夫家有异书,借无不读,读无不终篇而后止。常恨无资,不能尽传写,间作数十大册,择其可用者手抄 之,名曰《海录》。 译文:我年轻时非常喜欢学习,四十多年,不曾放开书卷,拿着它吃东西嘴里觉得香 甜,疲倦时用它当枕头。士大夫家有与众不同的书,借来的没有不读的,读的没有读完全 篇不会终止。常常遗憾没有钱财,不能全部抄写。在那么多书里,分出几十大册,选择其 中有用的亲手抄下来,取名为《海录》。 24 为人大须学问 (唐)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往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 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古人云 不学,墙面,莅事惟烦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 原文: (唐)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往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 道,共在书内。古人云:‘不学,墙面,莅事惟烦。’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 也。” 译文:唐太宗对房玄龄说:“做人非常需要学习与求问。我过去因为许多凶敌没有平 定,东征西讨,亲自参与军事,没有空暇读书。近来,到处安静(没有纷乱),人在殿堂, 不能亲自拿着书卷,(就)命令别人读给我听。做国君,做臣子及做父做子的道理,政令 教化的道理,都在书里。古人说:‘不学习,一无所知,处理事情只有烦恼。’不只是说 说,回想年轻时的处事行为,很是觉得不对。” 25 任末好学勤记 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 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 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 耳 原文: 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 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非圣人之言 不视。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译文:任末十四岁,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背着书箱不怕路途遥远,危险困阻。常常 说:“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呢。”有时靠在林木下,编白茅为小草屋,削荆条 制成笔,刻划树汁作为墨。晚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宝剑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