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 影 合 击 刺 杀 挂 哪 个 好

刺 影 合 击 刺 杀 辅 助 哪 个 好_百度知道
刺 影 合 击 刺 杀 辅 助 哪 个 好
我有更好的答案
要我说就是新出的火龙辅助好使,最流行了!
采纳率:100%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展柜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4,378被浏览1,246,991分享邀请回答5.8K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57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更多频道内容在这里查看
爱奇艺用户将能永久保存播放记录
过滤短视频
暂无长视频(电视剧、纪录片、动漫、综艺、电影)播放记录,
按住视频可进行拖动
&正在加载...
收藏成功,可进入
查看所有收藏列表
当前浏览器仅支持手动复制代码
视频地址:
flash地址:
html代码:
通用代码:
通用代码可同时支持电脑和移动设备的分享播放
用爱奇艺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当前播放时间:
一键下载至手机
限爱奇艺安卓6.0以上版本
使用微信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设备搜寻中...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连接失败!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部安卓(Android)设备,请点击进行选择
请您在手机端下载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爱奇艺云推送
请您在手机端登录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180秒后更新
打开爱奇艺移动APP,点击“我的-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进行登录
没有安装爱奇艺视频最新客户端?
【PIPI刺】《绝地求生》三人四排击杀28人吃鸡
正在检测客户端...
您尚未安装客户端,正在为您下载...安装完成后点击按钮即可下载
, 可在设置中重新打开噢!
30秒后自动关闭
【PIPI刺】《绝地求生》三人四排击杀28人吃鸡">【PIPI刺】《绝地求生》三人四排击杀28人吃鸡
请选择打赏金额:
播放量12.7万
播放量数据:快去看看谁在和你一起看视频吧~
更多数据:
Copyright (C)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
正在为您下载爱奇艺客户端安装后即可快速下载海量视频
正在为您下载爱奇艺客户端安装后即可免费观看1080P视频
&li data-elem="tabtitle" data-seq="{{seq}}"& &a href="javascript:void(0);"& &span>{{start}}-{{end}}&/span& &/a& &/li&
&li data-downloadSelect-elem="item" data-downloadSelect-selected="false" data-downloadSelect-tvid="{{tvid}}"& &a href="javascript:void(0);"&{{pd}}&/a&
选择您要下载的《
色情低俗内容
血腥暴力内容
广告或欺诈内容
侵犯了我的权力
还可以输入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抗战刺刀30米内见红:八路拼刺高手不惧与日军单挑
我的图书馆
抗战刺刀30米内见红:八路拼刺高手不惧与日军单挑
百团大战中的白刃战沙飞近距离拍摄
&&&&满地是残肢,满身是鲜血,满耳是惨叫……冷兵器杀伤人体的惨景,远比热兵器杀人更令人震骇。然而,在抗战白刃战中,在抗战白刃战中,面对日寇的无耻侵略,不愿当亡国奴的中国军人硬是发出了“必须有刺刀30米内见红的能力”的呐喊。在这句口号的激励下,他们无所畏惧向前冲去,用保家卫国的满腔热血压倒日寇嚣张的武士道气焰!
&&&&白刃战的拼刺,很少杀得一个不剩,往往是一方心理崩溃,或夺路而逃,或弃械投降。因为,它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由信仰、血性、胆量和勇气汇集而成的一种精神!正是源于这种精神,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国战场上,中日两军之间的白刃战最终以中国军队的完胜而告终。中国军人特别是八路军、新四军留下的那一帧帧惨烈画面、一个个惊险故事和一段段动人传奇,至今仍值得我们铭记。
&&&&日军特色
&&&&日军视白刃战为最能表现血性的作战方式。因此,在中国战场上,刺刀往往在打完子弹后派上用场,表现侵略者的凶残
&&&&有谁知道日军在二战中制造出的冲锋枪和刺刀数量?
&&&&答案分别是2万多支和680万把!
&&&&殊不知,近战中最实用的兵器非冲锋枪莫属。二战时,苏军使用的PPS冲锋枪每分钟可射出700-900发子弹,在百米内的近战中对付人海战术,堪称“大杀器”。日军研制冲锋枪的水平尽管不如苏、美、德等国,但还是能够生产出来。但日本于1940年才开始给部队装备冲锋枪,而且主要配备给海军空降部队和坦克兵,没陆军的份。
&&&&日军为什么弃冲锋枪而就刺刀?难道脑子进水了?
&&&&日军有两大作战信条:其一,精准射击。日军在日俄战争中击败俄国,兴奋莫名,总结出“一门百发百中的大炮要胜于一百门百发一中的大炮”的经验,当宝一样供着,并以之指导枪支设计,于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研制出射击精度极高的步枪,这就是中国人熟悉的“三八大盖”(因枪机上设计了防尘罩,故称)。日军使用该枪的历史长达40年(),可见其钟爱程度。其二,近身肉搏。日军视白刃战为最能表现血性的作战方式。因此,在中国战场上,刺刀往往在打完子弹后才派上用场,扮演终结者的角色。日军在冲锋枪上甚至重达20斤的机枪上也加装了刺刀,在全世界绝无仅有,可见其对白刃战的喜好简直到了变态的程度。
&&&&日军不爱冲锋枪却垂青刺刀,还有一个重要考虑--省钱。日本是个岛国,资源匮乏,做什么事都崇尚节俭,连子弹也是。《东史郎日记》里就说,在日军眼里,“子弹像金币般值钱”。冲锋枪的适用对象是一群敌人而非单个敌人,基本乱打一气,难免浪费不少子弹,这是追求精准和提倡节约的日军难以接受的。在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中,日军之所以采取活埋、烧杀、溺毙、刺杀,甚至车轧等手段,除了残忍,就有节约弹药的考虑。
&&&&日本人崇尚节俭的直接表现就是精打细算。日军制造1支冲锋枪,造价是1支三八式步枪的3倍。加上子弹,造1支冲锋枪的钱,可以造5支三八式步枪。精细的日军一盘算,还是步枪吧。这个选择看似精明,实则愚蠢,日军自鸣得意的三八式步枪在美国人眼里,不过是“一个能够发射子弹的中世纪长矛”。
&&&&值得一提的是,日军在其他战场很少与美军、英军等打白刃战,只在中国战场采用这种属于冷兵器时代的作战方式,实乃藐视中国军人武器不行。当时,中国的兵工厂基本造不出像样的冲锋枪,也缺乏其他厉害的近战武器,使日军打起白刃战来,不必担心被成片撂倒。
&&&&初不如寇
&&&&中国军人杀红了眼,往往不顾手里的家伙比鬼子短,在对方刺入自己身体之后,迎刃而上,也刺中对方,同归于尽
&&&&必须承认,抗战初期,白刃战中单挑,中国军人一般不是日寇的对手。
&&&&不论是战史记录还是老兵回忆,日军在白刃战中面对中国军人,优势明显,常常是一个顶几个。以百团大战为例,在白刃战中要对付1个日本士兵,至少需要3个八路军战士。作为晋察冀军区最精锐的冀西军区第1军分区,司令员杨成武总结教训时专门讲到“白刃战”,指出日军“体力好、技术好”,八路军“损失甚大”。
&&&&鬼子为什么能够如此?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打起仗来,手中的家伙太重要了。近距离白刃战,讲究“一寸长一寸强”。冈村宁次曾认为敢与日军拼刺刀的只有蒋介石的中央军,而中央军装备的拼刺步枪是中正式步枪,日军的拼刺步枪则是三八大盖,不妨将两者比较一下。加装刺刀后,中正式步枪长1.685米(枪身1.11米+刺刀0.575米),三八式步枪长1.801米(枪身1.276米+刺刀0.525米),相差超过10厘米。这意味着什么呢?你不妨先量一下自己前胸到后背的距离,就会发现,如果你用的是中正式步枪,刀尖还没碰到对方,鬼子已经刺中你。
&&&&我们常说,人与武器实现最佳结合,才能产生最大的战斗力。如何结合?训练是桥梁。中国军人在拼刺家伙这个“硬件”上比鬼子差了10厘米,在刺杀技术这个“软件”上的差距则不止一星半点。日军训练非常重视刺杀技术。笔者在一部纪录片中看到侵华老兵金子安次回忆,日军用活人进行刺杀训练时,刀刃能准确避开胸腔肋骨的阻挡,直入心脏。中国军队呢?以国民党中央军为例,抗战前以德为师,而德军在近战中信奉“冲锋枪加手榴弹”,对白刃战不屑一顾。中央军受此影响,对刺杀也不重视,训练不多,以致被日军将领如此讥讽:“始终摆着端枪的姿势,这在所谓刺杀术上似乎属于笨拙之列。”
&&&&仅讲这两条,已经可以看到中日两军在白刃战上的理论差距,而实战结果只是印证了这一点。
&&&&抗战中,中日之间的大会战不少,但中方败多胜少,台儿庄会战是难得的胜利,用这次战役来验证双方的白刃战强弱,比较有说服力。战斗中,中方缴获一个日军的日记本,上面无不得意地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这个鬼子面对多人围攻,和其他两个鬼子结成三角阵,刺毙7名国民党军士兵,并成功生还。直到抗战结束甚至解放战争开始,国民党军的拼刺水平也没多大长进。宿北战役就很能说明问题:胡琏11师包围并猛攻叶飞10纵,眼看就要冲到最后一道防线,突然看到10纵官兵成排成排冲出来,手中刺刀闪着寒光。胡琏部队猝不及防,被撂倒一大片,肝胆俱裂,大败而逃。胡琏第11师乃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其白刃战水准尚且如此,其他部队可想而知。
&&&&与国民党军相比,八路军和新四军的白刃战水平更高,这主要是因为红军时期缺乏弹药,刺杀练习得更多。不过,与日军在白刃战中单挑,八路军和新四军往往也处于下风。老八路王汝林回忆:“第一次我刺鬼子,鬼子一拨,我的虎口都给撕裂了,枪给挑飞了。”他练过少林武术,面对日军尚且如此,其他战友就更易吃亏了。日军不仅装备强、技术好,又吃得饱、臂力大,一脸菜色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自然不是对手。
&&&&但是,中国军人凭着民族大义和英勇血性,往往不顾手里的家伙比鬼子短,在对方刺入自己身体之后,迎刃而上,也刺中对方,同归于尽。这种打法,连尊崇武士道精神的日军也甘拜下风。
&&&&抗倭有法
&&&&“和鬼子拼刺刀,你先用枪撂倒几个,再给小鬼子来个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别和野兽讲规矩”
&&&&白刃战中,中国军人器不如人,技不如人,但为了对付日寇,他们想尽了各种招数。
&&&&首先是合力对敌。白刃战一对一,中国军人往往不是对手,但中方有一点是日方比不了的--人数,自然要充分利用这个优势。著名的平型关之战中,进行白刃战时,八路军就是“三五个战士对付一个鬼子”。1939年到1940年,八路军对全军进行轮训,白刃战是重点训练科目,并且专练“几打一”。老八路王汝林回忆说:“拼刺刀时,兄弟们配合,抗住其他鬼子,局部形成2打1或3打1,其中一人佯攻,其他人突刺,突刺的人一定要坚决。有个鬼子的队长被我们围住,这家伙举着指挥刀,嘴里哇哇大叫要劈我。我假装进攻,进攻装得很像。他很紧张,注意力都在我这,被侧方我们的战士一刺刀就捅得蹲下了,解决其他鬼子后,捅死了这鬼子官。”
&&&&其次是提高。在提高刺杀技术方面,八路军和新四军比国民党军做得好。八路军曾用1年时间练习刺杀,训练强度很大,如吕正操麾下部队在战斗间隙一般只做两件事,除了吃饭,就是进行刺杀训练。而且,强调实战化训练,陈赓就要求“必须以真枪在野外不齐地形或山地练习刺杀,不能停留在基本教练上面”。在这样的中国军队面前,鬼子渐渐招架不住了。
&&&&为了在白刃战中有效对付日军,中方还采取了“非对称战术”--用手枪打。这是因为,在战斗中调转枪口很方便,且射速低,子弹打中日军后就留在其体内,不会贯穿后再打到自己人。陈赓麾下的第20团政治处主任吴效闵就对官兵们说过:“和鬼子拼刺刀,你先用枪撂倒几个,再给小鬼子来个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别和野兽讲规矩。”
&&&&白刃战时,中国军队除了刺刀和手枪,还使用了一些特殊兵器。在《亮剑》和《太行山上》等抗战影视剧中,常常可以看到大刀与红缨枪,这两种兵器在实战中曾有不错的表现。1938年神头岭战斗,八路军的红缨枪也给日军留下深刻印象,一名侥幸逃脱的日本随军记者写道:“这神秘武器是首次使用,形状像长蛇,白头红颈黄肚皮。勇士们大部分吃亏在神秘武器上。”
&&&&不过,日军之所以栽在这类兵器之下,主要是压根儿没想到对方会拿出这种家伙,甚至误以为红缨枪乃新式武器,被唬住了,故而败绩。其实,大刀和红缨枪的缺陷非常明显。不足1米的大刀比装上刺刀后接近2米的三八式步枪短很多,而且质量一般的大刀砍翻两个鬼子就会卷刃。红缨枪更差,木制枪杆容易折断,只能在开始唬唬人。
&&&&中国军人将大刀和红缨枪派上用场,其实是无奈之举。不要小瞧了小小的刺刀,对制造工艺的要求非常高,刺刀上的弹簧、刀鞘、血槽、驻笋、卡环等,稍有偏差就装不上。连号称“兵工专家”的吴运铎,制造起刺刀来也是颇费心力。知道这一点,就不会对八路军第120师有4092支枪却只有117把刺刀,第129师更是不足100把这些窘况感到困惑。
&&&&迎刃而上
&&&&1940年之前,八路军的拼刺高手就丝毫不惧与日军单挑……到抗战末期,八路军彻底扭转形势,一个十几岁的新兵就能刺死几个日军
&&&&鬼子如蚂蚱,开始蹦跶得厉害,但秋天总要来的,1940年就是鬼子的秋天,也是抗战的分水岭。不少中国老兵都回忆,从这一年开始,日军逐渐走下坡路,白刃战也慢慢不行了。此时,日军在全世界的战线进一步扩大,见中国战局趋于稳定,遂将在华老兵转调到其他战场,代之以新兵。另一方面,中国军队自1938年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经过两年恢复元气,缓过劲来,训练水平和战斗力稳步提升。一升一降之间,胜利的天平开始向中国倾斜。
&&&&抗战后期,中国军队即使在大规模白刃战中也不落下风。八年抗战中,最大规模的白刃战发生在1943年著名的石牌保卫战中。战事最激烈的时候,在曹家畈附近的大小高家岭上,突然3个小时听不到枪声,这不是双方“中场休息”,而是在进行惨烈的白刃战。最后站在战场上的是中国军人,阵地前倒下的一具具日军尸体呈金字塔形,但中国军人无暇清点战利品,因为他们很快就要投入下一场战斗。60年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记者重返当年战场,动情地描写死于白刃战的少年:“那时候,中国农民家的孩子营养普遍不好,十六七岁的小兵,大多还没有上了刺刀的步枪高。他们就端着比自己还长的枪上阵拼命。如果他们活着,都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他们也会在自家的橘园里吸着小口的香茶,悠闲地看着儿孙,温暖地颐养天年。可他们为了别的中国人能有这一切,壮烈殉国了。”
&&&&八路军做得更好。在1940年之前,八路军的拼刺高手就丝毫不惧与日军单挑,往往还能赚几个,著名拼刺英雄李仕亮就有这样的经历。1939年5月在河南滑县,他第一次将训练技术运用于实战,效果不错。在刺中一个日军胸部后,他信心大增,两个回合又解决了第二个鬼子。第三个费点事,双方刺刀架在一起相持了十几秒,李仕亮率先变招,用枪托将鬼子的颈动脉血管砸断……到抗战末期,八路军彻底扭转形势,一个十几岁的新兵就能刺死几个日军。日军曾讥笑八路军“武士的不是,战术的不懂,素质的不行,战斗中的自信没有”,而今用在鬼子自己身上,倒是更为贴切。
&&&&到抗战后期,日军在白刃战中占不到便宜,甚至出现了主动投降的现象。“皇军”也不顾什么拼刺时不开枪的规矩了。只可惜,日军此时已是日薄西山,就是开枪也打不赢。1944年,陈赓所部第386旅与日军血战,一个日本军官在白刃战时边逃边开枪,直到子弹打完,才抡起刺刀顽抗,最后被击毙。中央红军长征前最后一战:红军6600官兵血洒疆场&&&&第五次反“围剿”第三阶段期间,以彭德怀军团长和杨尚昆政治委员率领的红三军团(下辖四、五、六师),在广昌为保卫中央苏区,与国民党军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激战。&&&&保卫北大门&&&&1934年4月中旬,蒋介石在江西设立了北路军广昌指挥部,调集北路军第三路军陈诚部的3个纵队11个师及1个炮火旅的兵力,分两路向中央苏区北大门广昌进攻,进而准备攻占中央苏区首府瑞金。&&&&红军集中一、三、五、九军团九个师兵力,在广昌北面境内的甘竹至县城的30华里地域修筑“半永久工事”与敌军进行决战,红三军团4师、5师、6师和一、九军团三个师在盱江东岸大罗山、延福嶂一线,阻止敌河东纵队推进。&&&&4月10日早上6时,空前激烈的广昌战役打响。敌军出动三、四十架飞机,数十门大炮向甘竹红军阵地狂轰滥炸。紧接着大批敌军气势汹汹地蜂拥向红三军团五师等红军阵地展开了疯狂进攻。红军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展开了激战,第一天红军就伤亡1000多人,战况惨烈。面对此战况,彭德怀向李德进言,李德反而指责彭德怀没有组织反攻,忍无可忍的彭德怀当即向李德发火:“我们每人只有几发子弹,怎么反攻?你这是崽卖爷田不心疼!”此后红军激战数日,终于抵挡不住敌军的先进武器和重兵进攻,红军向后撤退。&&&&4月19日,敌军河东纵队6师、79师利用飞机、大炮作掩护,向红军阵地发起了猛烈进攻。红三军团与红一军团执行李德“短促突击”打法,激战一天,未能阻挡敌军猖狂进攻,延福嶂、大罗山阵地失守。24日,博古、李德亲临广昌前线督战。彭德怀在乌石岗红军临时指挥部再次向李德进言:“在自己没有飞机大炮轰击的情况下,就算是比较坚固的野战工事,在今天敌军的装备下是不起作用的。如果固守广昌,少则二天,多则三天,三军团12000人将全部毁灭,广昌也就失守。”然而李德一意孤行,26日,中革军委下达了坚守广昌命令。&&&&27日早晨五、六时,敌军出动40架飞机和一个炮兵旅,向红军阵地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破坏性轰炸、炮击。坚守城北356高地和坚守广昌街197高地的红三军团三个连几乎被全部掩埋。敌军轰炸、炮击之后,盱江两岸敌人同时向广昌城发起总攻。整营、整团的敌人像羊群一样、密密麻麻、一片一片地扑向红军阵地,红军指战员勇猛杀敌,一次一次地冲出战壕,向敌人发起冲击,用刺刀拼、马刀砍、枪托砸,与敌人混战在一起展开了生死肉搏战,打退了敌人的一次次进攻,给敌人以重大杀伤。在血与火的激战中,红军虽然死打硬拼,但拼不过在数量上和装备上都占绝对优势的敌军,红军消耗极大,伤亡俱增,广昌城已处在敌军东西北三面包围之中。中革军委作出决定,放弃坚守广昌。红军主力于28日凌晨撤出阵地,向广昌南边的赤水等地撤退。敌14、67、98三个师当晚侵占广昌城,中央苏区北大门广昌陷落。在广昌战役中,红三军团牺牲2705人,占军团总人数的四分之一。&&&&血战高虎脑&&&&8月初,中革军委电令红三军团在广昌以南的高虎脑设防,阻击敌军南进。&&&&红三军团以红5师13、14团为第一梯队,坚守高虎脑主阵地;15团为第二梯队,在鹅形地段设防;以红4师为五师左翼;红13师为5师右翼;分别守护蜡烛形、香炉寨等阵地。红三军团指挥部设腊树坑南端高地(即万年亭)。&&&&敌汤恩伯以第10纵队3个师为左纵队,沿白水、驿前大路东侧,敌樊松浦以第3纵队为右纵队,沿白水、驿前逐步交替推进。&&&&战斗前夕,彭德怀、杨尚昆来到13、14团前沿阵地视察。彭德怀指示说:“高虎脑地势险要,是构成整个防御地带的重要部分,敌人一定会死力争夺,我们一定要利用这一有利地形,踞高临下,打他个下马威!”&&&&8月5日拂晓,10多架敌机和大炮对红军阵地进行了猛烈轰炸。6时后,敌军以密集队伍猛攻高虎脑主阵地,红13团奋勇反击,将敌人多次打退。上午9时,敌机、敌炮继续向红军阵地轰炸、炮击。接着敌军6个师再次发起进攻,红5师、4师和34师指战员英勇杀敌。当敌人冲到红军前沿阵地时,红军战士跃出战壕,与敌人展开肉搏战,经反复冲杀一个多小时,终于打退了敌人6次进攻,守住了阵地。&&&&6日上午9时,敌军6个师兵力在敌飞机、大炮轰炸之后,犹如蚂蚁般密密麻麻蜂拥着向红5师等红军阵地扑来。当敌人扑到红军30米前沿阵地时,红军的机枪、手榴弹一齐开火,阵地前留下一大片敌人尸体和伤兵。这天敌军先后组织了8次冲锋,均被红军打退下去,红军阵地岿然不动。&&&&8日拂晓,敌89师全线向红15团阵地发起了集团冲锋。15团政委罗元发率一营战士沉着应战,贴近敌军进行近战和肉搏战,使敌军炮火使不上劲。15团团长白志文身先士卒,在头部负伤的情况下,带领全团战士连续3天反击了敌人的多次冲锋,守住了阵地。&&&&8月13日,敌89师发动了最后一次冲锋,在红15团的反击下,丧失了战斗力被迫退出战斗。红军取得了高虎脑战斗胜利。&&&&高虎脑战斗,红军虽重创敌89师,毙伤敌军4000余人,但红军也伤亡1600余人,团以下干部400多名。&&&&驿前阻击战&&&&高虎脑战斗胜利后,红三军团向南撤至广昌境内的万年亭布防。8月14日凌晨,敌军在七架飞机和10多门大炮轰炸之后,向万年亭红军阵地发起了进攻。激战一上午,红军全歼敌“奋勇队”和1营兵力。敌67师残部在空军的掩护下,狼狈后撤。红三军团接令向南面驿前转移,布防阻击敌军。&&&&驿前位于广昌与石城的交界处,是北大门广昌最南端的最后一道防线。敌军如拿下驿前就可挺进石城,攻破石城,中央苏区首府瑞金危在旦夕。&&&&8月28日拂晓,敌4个师在20多架飞机和100门大炮的掩护下,向红军阵地发起全面进攻。敌88师、66师攻黄泥寨,敌76师攻盅子寨,敌4师攻中华山。红军将士顽强抗击,全线处于激战之中,终于打退了敌军的进攻。29日,敌飞机和大炮首先开路,然后集中3个师、1个旅的兵力攻击红军阵地,红13师勇不敌众,被迫于当晚撤向瑶坊地区。&&&&30日凌晨5时,敌军的炮火刚轰炸完毕,乘上半夜先运动到红军前沿阵地300米处,隐蔽集结的敌6师18旅,在红军尚未进入阵地时,突然攻占了宝峰山一带红军阵地,红军的“短促突击”失去作用。此时,彭德怀为使红军避免更大的损失,急令红军撤出驿前阵地,退向石城以北的挏江、小松一带。&&&&30日中午,敌军占领驿前,为期三天的驿前阻击战,以敌军遭受重创,红军失守告终。红三军团和红15师伤亡干部452人,战士1900余人,损失接近广昌战役的一半。&&&&红三军团于1934年4月至8月,在广昌境内与国民党军先后进行了五次残酷激烈的战斗,为中央主力红军实行战略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作出了重大贡献。据资料,有6600余名红三军团指战员在广昌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忠魂永远长眠在广昌血染的红土地上,他们的英名将永远铭记在广昌人民的心中。(刘海锋)解放军西藏平叛:昌东北地区”三光“净化的要求&&&&原西藏地方政府上层反动集团,是青海、甘南、及川、滇部分藏区叛乱的策划者。许多地区的叛乱都由他们派出的代表直接指挥和控制。在各地的叛乱受到打击后,他们并不死心,1959年3月,便亲自出马,煽动了全区性的武装叛乱。&&&&这个反动集团是西藏最反动的大农奴主。他们早就和外国一伙扩张主义分子相勾结,以求长期奴役西藏人民。人民解放军进藏前,他们勾结外来势力,企图阻止向西藏进军。昌都战役歼灭其10个代本的军队,使其失去了三分之二的兵力,这才被迫签定了《和平解放西藏办法十七条协议》。纸上的条文他们并无诚意执行,拒绝民主改革和整编藏军。不断和外国反动势力相勾结,蓄谋叛乱。从1955年起就在邻省藏区策划叛乱。此后,他们一方面致信中央政府,提出谈判和建议。另一方面秘密扩大叛乱武装,1958年开始搜罗从甘、青、川、滇等省逃藏之叛匪及裹胁群众,达9000余人,在山南建立“卫教军”,并以此为叛乱的基础。在拉萨,秘密组织叛众。在昌都、甘孜、日喀则、那曲(黑河)、阿里等地,都在隐蔽地进行叛乱准备工作。他们拒绝了党中央、西藏工委和西藏军区的规劝教育,错误估计了形势。在日将叛乱公开化,打起了“西藏独立”的旗帜。在各地围攻我州、县党政机关,杀害干部和群众。3月17日,达赖率叛众5000余人逃至山南,与当地叛匪汇合,盘踞于雅鲁藏布江沿岸,并宣布隆子宗为“第二国都”。3月19日夜,拉萨藏军以1、2、4、6代本2500余人为骨干,集中了叛乱武装约7000人,向拉萨驻军和党政机关发动全面进攻,并迅速波及全区。&&&&根据西藏叛乱的特殊情况,中央和军委确定的平叛方针是:“边平边改”;“军事打击、政治争取、发动群众相结合”。3月14日,中央军委电令西藏军区统一指挥,平定叛乱。并令54军组成前指(该军军长)率第11师、134师由青海入藏,进至拉萨、当雄参加平叛。由成都军区副司令员黄新亭将军为首组成黄指,率130师、126团由川藏公路入藏,进驻昌都,参加平叛作战。&&&&3月20日,西藏军区召集紧急干部会议,对拉萨平叛作战进行具体部署。决定市区机关干部在早已构筑好工事、储备粮弹的基础上,坚守岗位,进入工事,进行自卫作战。将驻拉萨的2个步兵团,1个装甲连,1个炮兵团按统一计划,首先保卫拉萨大桥、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西藏军区机关、西郊第49医院。然后集中兵力于10时发起反击。加强各防区力量,堵击市区外逃之敌。&&&&20日20时05分,308炮团对市区叛军占领的制高点药王山开始炮击,尔后,159团4个步兵连发起冲击,于11时56分歼灭叛敌,攻占了药王山。以155团1营(欠2连)、2营(欠6连)、159团2个连向罗布林卡(原达赖住地)运动,在炮击的威慑下,敌开始动摇逃窜,19时30分发起冲击,155团1营爆破成功,攻入院内,迫使叛匪投降。21时,攻占第2代本住地(造币厂)。市区小昭寺、布达拉宫的叛乱武装开始动摇,经过军事压力和政治争取,这两处叛敌投降,市内战斗于22日9时结束。击毙叛乱分子1000余人,俘摄政王洛桑札西,政教志愿军总司令拉鲁、嘎苏(三品官)、才旺多吕、士登饶杨、札西林巴、饮饶旺秋等5人,以及四品官3人,其他叛乱分子4300余人。缴枪万余枝,缴获轻机枪16挺,重机枪15挺,各种炮39门,各种枪(炮)弹1000余万发,电台3部、汽车41辆,其他物资一部。参战部队共伤亡273名。3月21日至23日,我军对日喀则、黑河、亚东、江孜、协葛尔等地藏军分别解除武装,除第2代本1个连,空日第5代本少数人拒不缴械发生战斗外,均未发生战斗。投诚和俘虏官兵650余人,击毙4人,缴枪1200余枝,轻机枪18挺,重机枪1挺,各种炮3门,枪弹87万发,电台2部。&&&&3月30日,第134师5个步兵营抵达拉萨,西藏军区即以炮团2个营配属作战,将参加叛乱的哲蚌、色拉、嘎丹三大寺包围。经过政治争取,投降叛众3100余人,缴枪1200余枝。对被裹胁的群众和喇嘛不予追究。一股叛乱分子约3000余人逃至彭波地区,空军侦察也发现这一目标。3月30日、31日,以2个步兵营进行合围攻击,俘虏藏军附马堪穷、洛珠格桑以下39人,缴枪122枝。&&&&为了查明逃窜叛匪行踪,并相应进行空中突击,3月21日至4月5日出动侦察飞机15架次,执行侦察任务11次,投弹、扫射4次,对配合地面部队作战起到重要作用。至4月6日拉萨战役胜利结束,歼灭了拉萨地区叛匪。同时,解除了各地藏军武装,控制了主要城镇,打乱了叛乱分子的计划,获得了初战胜利,为争取全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经青海和四川两个方向入川平叛的部队于3月29日、30日分别进到指定地区。成都军区组织125师及四川军区部队肃清川西藏区的叛乱。&&&&军委指示:先封锁边界,阻住敌人逃路,实行关门打狗。西藏军区决定先进军山南,控制边界,肃清山南境内叛匪。令134师、155团、159团、160团2营、11师31团1营,分路进军。各部4月7日先后出动,经过连续作战和艰苦行军,至4月26日全部封锁了通往国外的边境要道,捣毁了叛匪在山南的老巢,集股叛匪大部被歼灭。散匪分散潜逃,隐蔽活动。山南战役,奔袭千里,荡平叛乱巢穴,粉碎了叛乱分子的第二个指挥中心。但叛乱分子利用路逃跑,一部逃往国外。&&&&“黄指”率130师、126团进入昌都地区后,决心首先歼灭昌都北地区叛匪。经过两星期的准备,逐次进到同普、江达、卡贡、妥坝一线。于4月16日以130师为主,发起了昌东北战役。17日,390团突然包围康巴寺,歼灭叛匪79人,首战获胜。18日到22日,分路对德登寺、生达、江达地区叛匪奔袭,由于行动不秘,敌闻讯逃跑,各路都扑了空。随即一面发动群众,一面积极侦察,寻机歼敌。经过多次作战,歼敌一部。5月20日,130师在局乃寺召开党委会,总结一个月作战的经验教训。对如何政治争取和发动群众,进一步加强纪律教育,改进战术手段等进行了研究。对下一步行动制定了计划,以求扩大成果。此后战术上着重围剿,把政治争取和军事打击结合起来,至7月底结束战役,共作战109次,歼敌2154名。昌东北地区达到三光(叛匪抓光、枪支缴光、反动证件收光)净化的要求。&&&&“黄指”第二步计划是歼灭昌东南(澜沦江以东,金沙江以西,川藏公路以南,宁静以北地区)之敌。该区叛匪是以俄马日郎·刀登巴为首共5000余人。7月下旬,“黄指”令130师统一指挥126团、昌都教导营、156团等部,在成都军区第3、4团的配合下,首先对热曲河以北叛匪围剿,第二步歼灭香堆、扩大牛场之敌,最后予以彻底歼灭。21日11时首先对俄瑞寺叛匪400余人发起攻击,歼敌278名,余匪溃散。以后采用远程奔袭、就地清剿、昼夜连续作战等打法,经战斗117次,歼敌5679名,叛首夏蒙齐美、杨果次呷、登札巴等投降,总指挥热尼齐莫、门巴登穷被击毙。缴获各种枪3764枝,胜利地结束了战役。&&&&为了保障公路的交通运输,西藏军区又把计划于1960年进行的作战,根据平叛的实际进展,提前到1959年入冬前进行。8月17日,我航空兵对步兵包围目标进行轰炸,取得良好效果。24日,发起麦卡地战役,于27日对各个目标达成合围,至9月2日,全歼了大股敌人,尔后转入就地清剿。还进行了纳木湖战役,从而使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拉萨至林芝段的交通保持畅通。江孜、林芝、那曲(黑河)地区部队也分别对当地叛乱武装进行了清剿。&&&&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山南地区各部于4月20日转入就地清剿,6月20日基本歼灭20人以上的股匪。其他各地股匪消灭以后,达到“三光”净化要求后也转入就地清剿,发动群众,进行民主改革,建立人民政权。这期间,各部抽调大批干部战士参加工作队,一般的团政委兼任县委正付书记,营政教兼任区委正付书记,宣传党的政策,访贫问苦,助民劳动等,加速了平叛作战的胜利,巩固了平叛作战的成果。&&&&我军也逐步进驻边防要点,构成了“关门打狗”之势,对西藏腹心地区的集股叛匪成割裂态势。&&&&叛乱分子并不甘心于失败。以达赖为首的上层叛乱集团少数顽固分子,利用道路熟悉,逃往国外。在西藏内地的叛乱分子,又集结力量,在蒋介石集团和外部空投特务的操纵下,搜罗青海、四川、西藏之拉萨和昌都地区漏网匪首、骨干,集结匪众万余人,枪5000余枝,机枪200多挺,于1959年底在昌西地区又组成“卫教军”。成立了最高指挥机构棗“团结会”。任命大叛匪头子边坝寺活佛阿旺洛桑、昌都寺二活佛谢瓦拉、比如寺活佛夏仲、德格土司乌呷为总司令,齐美公布、呷日本、普登都、蔡刀等12人为副总司令。一时间反动气焰又有抬头。对没有受到严重打击的大股叛匪盘踞的地区,为便于清剿,西藏军区决定分别编为:1号地区为:恩达、丁青、嘉黎、札木之间;2号地区为:温泉、那曲(黑河)、巴青之间;3号地区为:申札、沙咯、定日;4号地区为:昌东南和阿里、宁静、三岩等地区。&&&&为了出敌不意,争取主动,决心于大雪封山的严寒季节(通常为当年10月至翌年5月为大雪封山季节),即1960年2月底即开始进剿。&&&&1959年11月至1960年2月,参战部队即开始战前准备。组织战役侦察,召开作战会议,调整兵力部署,进行物资储备,战前练兵,抢修急造军路。&&&&在战役准备期间,叛匪曾对我党、政、军机关进行袭击,有时甚至攻击我机动部队。日,匪首普桑都率匪千余名,对我130师侦察支队驻地洛隆进行包围,妄图消灭该支队。130师当即抽调7个连兵力,由副师长指挥,于12日黄昏至16日进行的洛隆战斗,由于思想麻痹,指挥不当,谎报军情,仅歼敌114名,我伤亡38人,其余敌人逃窜。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各部从这次作战中,吸取教训,整顿战斗作风,进行教育,从失利中找到了战胜敌人的有利因素。&&&&日,首先在1号地区发起昌西战役。第一阶段,第130师并指挥157团,首先消灭丁青、昌木宫以南、怒江以北地区敌人。然后对猥集当堆之敌围攻,经过喊话,部分匪众缴枪投降,以丁青地区叛匪副总司令拥札为首的骨干分子仍然顽抗,展开逐屋战斗,将匪首拥札以下326名全部歼灭。加朋拉围歼战,又歼敌夏仲活佛以下191名。各部还分别进行郎籍公等地合围战斗30多次,歼敌650余名。战役第二阶段,于3月10日起,首先以航空兵12架次,对敌指挥中心边坝进行轰炸扫射,使敌恐慌混乱,各路围剿部队于20日发起向心攻击,航空兵及时侦察指示目标,步兵远程奔袭,歼敌3096名。157团、32团1营、389团、390团、402团、炮541团等部奉命在念青唐古拉山堵击,按照“不准放跑一个敌人的要求”,在海拔5500米以上高山,积雪数尺,零下40度严寒的条件下,大家以冰雪垒墙御寒,以生米和炒面充饥,不怕雪崩,30余人被埋进雪窖,7人当场牺牲,全部冻伤,仍坚持战斗。昌西战役至4月15日结束。历时47天,战斗200余次,歼匪“卫教军”总司令夏仲、乌呷、谢瓦拉、副总司令蔡刀、康多卡多、昂欠佳木、顿珠札西以下11100余名,其中招降2600余名,毙空投特务3名,缴获电台6部,57无坐力炮6门,各种枪6000余枝(挺),子弹30余万发。此战,获中央军委30日的通令嘉奖。&&&&从2月开始,在2、3、4号地区和阿里、宁静、三岩等地相继进行5次平叛战役。加上昌西战役,共计6次。全歼叛匪主力2万余人,歼灭了空降特务,打破了敌人在西藏建立“敌后根据地”、“坚持中国战略后方的游击斗争”的企图。至1960年7月大股叛匪被消灭,平叛作战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从1960年下半年起,转入全面清剿,并集中力量打击昌都地区的叛匪。经过一年多的艰苦作战,到1962年3月,实现了“三光”净化要求,共消灭叛匪93093人,缴各种枪35523枝,各种炮70门,电台41部,毙、俘空降特务25名,取得了平叛斗争的完全胜利。&&&&参战部队抽调5700余名干部和老战士组成专职工作队,参加民主改革,先后转业880余名干部到西藏工作,参加地方的政权建设。(参见《国防历史》(下),王中兴、刘立勤编著,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小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确立美国对欧亚中南部霸权美军对巴格达进行空袭&&&&近来“情报门”事件在美英两国首都闹得沸沸扬扬。美国负责搜寻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前首席武器检察官戴维·凯今年1月底在国会作证时说,经过他6个月的检查表明,伊拉克战前并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此后,布什总统不得不步步退却,被迫同意进行独立调查。他的忠实追随者英国首相布莱尔也跟着下令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但他们都只同意调查情报工作本身,而拒绝对他们发动战争的政治决策进行调查,似乎问题只是出在情报工作上。然而,大量事实表明,伊拉克战争是布什政府蓄意发动的一场不义之战,而决非什么“情报失误”所致。&&&&90年代早有侵伊图谋&&&&联合国伊拉克监核会主席汉斯·布利克斯日接受英国《卫报》专访时说:“这场战争是早策划好的。”早在1992年,时任和现任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主持编写了一份名为《防务计划指针》的政策报告。他在这个文件中就已经把对伊拉克进行军事干预作为确保“获得重要原料,主要是波斯湾的石油”的必要行动。该文件也提出了先发制人打击和建立“特别联盟”(即现今所谓“自愿联盟”)的思想,并说若不能争得联合国采取集体行动的授命,美国就应该单独行动。&&&&日,18名新保守派人士给克林顿总统写信,要求克林顿政府制定一项“旨在除掉萨达姆政权”的新战略。信中说,“唯一能接受的战略就是消除伊拉克使用或威胁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可能性”,“以保护美国在海湾的重要利益”。“美国的政策再也不能被错误的联合国安理会一致的原则搞得寸步难行”。在这封信上签名的人大部分是现任布什政府的高官,如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国务院副国务卿阿米蒂奇、负责裁军事务的副国务卿博尔顿、国防部政策研究室主任理查德·珀尔、负责全球事务的副国务卿葆拉·多勃利扬斯基和布什总统的伊拉克特使扎尔迈·哈利扎德等。正是在这批人的推动下,这封信导致美国国会于1998年12月通过了一项旨在推翻萨达姆政权的所谓“解放伊拉克法令”。&&&&2000年,新保守主义的思想库“美国新世纪计划”又抛出了一个题为《重建美国防务》的政策报告。该报告指出:“美国几十年来一直谋求在海湾地区安全方面能更持久地发挥作用。尚未解决的与伊拉克的冲突提供了现实的理由,在海湾保持足够数量的美国军事存在不仅是为了解决萨达姆政权问题”,“即使在萨达姆从政治舞台上消失之后”,也需要保持美国在这个地区永久的军事存在。这个报告后来就成为集中体现布什政府外交和防务政策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蓝图。&&&&但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尽管美国曾多次想挑起对伊动武,但因一直找不到借口而未能如愿。据《华盛顿邮报》网站日报道,曾任布什政府财政部长的保罗·奥尼尔在一本名为《忠诚的代价》的新书中披露,布什2001年初“上任头几天,在还没有得到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证据的情况下,就打算推翻萨达姆”。2001年9月发生了对美国本土的恐怖袭击,在布什政府中掌握着重要决策权的这批新保守派立即兴高采烈地认为“大好机会到了”。“9·11”刚过没有几天,沃尔福威茨等官员立即要求布什总统打击伊拉克,并开始寻找推翻萨达姆政权的借口。&&&&&中央情报局被迫造假&&&&“9·11”之后,美国中央情报局面临两大压力。一是为何对“9·11”恐怖袭击事前没有防备?二是要求寻找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萨达姆政府与“基地”组织和“9·11”事件有牵连的证据。在第一个问题上,美国民众和舆论都在责怪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两个情报部门,没有及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布什政府不得不决定成立一个调查组对“9·11”事件相关情报处理情况进行调查。&&&&在第二个问题上,中央情报局的日子更不好过。据美国《新共和》杂志日的一篇文章透露,布什政府事实上在2001年秋季已经决定要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9·11”恐怖袭击发生后的第一个周末,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就开始提出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思想。据总统讲话撰稿人戴维·弗鲁姆(也是一位著名的新保守主义者)在回忆录中说,2001年12月间,他被告知要把为发动伊拉克战争辩护的话写进布什总统2002年1月发表的《国情咨文》中,这就需要两个理由:一是萨达姆政府拥有并还在制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二是他与基地组织有联系。于是,“拿到证据”的任务又落到中央情报局的头上。&&&&中央情报局和局长特纳特由于没有预见到“9·11”恐怖袭击,一直遭受来自各方面的攻击。参议院情报委员会重要成员理查德·谢比等国会领导人曾要求特纳特辞去局长职务,而布什总统却仍要他继续担任下去,但命令他要为说服公众支持战争提供关键证据,这样可以将功折罪。可是,中央情报局的许多分析家和官员都对伊拉克是美国“迫在眉睫的威胁”的看法表示怀疑。他们尤其反对把萨达姆与基地组织联系起来。《纽约时报》2002年2月间的一篇报道说,中央情报局“没有发现伊拉克近10年来一直在从事针对美国的恐怖活动的证据”,并且“认为萨达姆总统没有向基地组织或相关的恐怖组织提供化学和生物武器”。后来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也公开承认,萨达姆与“9·11”事件和基地组织没有瓜葛。&&&&关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中的核武器问题,中央情报局官员们也基本上同意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结论,即萨达姆政府已没有发展核武器的能力,也没有发现有重新启动核计划的证据。2002年1月,中央情报局特纳特局长提出的关于全球武器及其技术扩散评估报告中,根本没有提到伊拉克的核威胁。国务院前情报和研究局长蒂尔曼对《新共和》杂志社说:“在我担任局长期间,从年,我们从来没有做出过有关伊拉克正在重新启动核武器计划而成为一个严重问题的证据的评估。”&&&&中央情报局和其他情报部门虽然认为伊拉克仍然拥有大量化学和生物武器,但是在伊拉克是否正在重建相关设施和还在生产新的生化武器方面存在分歧。国防情报局2002年9月的一份秘密报告说:“大量伊拉克化学武器物质、前期制品、弹药和生产设备在1991年至1998年间已被'沙漠风暴行动'和后来的联合国特别核查小组所摧毁或销毁。”该报告还说:“没有可靠情报说明伊拉克是否还在储存化学武器以及已经或将建立生产化学武器物质的设施。”由于中央情报局内部的抵制和拿不出足以说服公众的情报证据,布什政府就开始对它施压。国防部政策研究室主任理查德·珀尔和其他官员在报纸上公开严厉批评了中央情报局。珀尔说,中央情报局从事伊拉克研究的分析员们写的材料“没有价值”。副总统切尼在2002年夏季多次访问中央情报局,实际上也是向该局专家们施加压力,要他们重新解释原始情报。此外,由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副部长沃尔福威茨和道格拉斯·费思等人牵头组织了一个特别情报行动组,其任务是重新评估从伊拉克变节分子那里得来的情报。2002年,费思把这个小组的成员带到中央情报局总部向他们介绍所谓的“新发现”。&&&&特纳特无奈,只得在2002年3月在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上开始说萨达姆政权“与基地组织有接触”,但他不愿作进一步阐述。随后,其他情报部门也跟着夸大所谓的伊拉克核计划。他们先后抛出了伊拉克购买用于生产浓缩铀的铝管和从尼日尔进口铀等事后证明都是不实的情报。而布什竟然拿这些不实情报向全世界公布,企图使国际社会支持对伊动武。&&&&以上事实表明,布什政府对伊动武的决定在先,然后再逼情报部门拿出所谓的情报证据,目的只是为动武打幌子而已。特纳特最近不得不公开说,中央情报局在其有关报告中“从来没有说过伊拉克对美国构成迫在眉睫的威胁”。但布什政府的高官们却一直在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各种场合反复描述伊拉克对美国和世界构成“迫在眉睫的威胁”的可怕情景。&&&&&美国在联合国内夸大他们的情报&&&&在戴维·凯说出没有发现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后,布什总统不得不在日宣布承认伊拉克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事实。但是人们没有忘记,从2002年1月布什发表《国情咨文》之后的两年多内布什本人和他的一些高级幕僚是如何斩钉截铁地肯定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尤其是美国为了争取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一项支持对伊动武的决议,国务卿鲍威尔在去年伊战发生前,两次在安理会上振振有词地讲述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情景,对此世人依然记忆犹新。正如联合国监核会主席汉斯·布利克斯所说:他们“就像一些商贩夸大某些商品的质量一样”夸大所谓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情报。监核会根据1441号决议在伊拉克进行第一轮核查后于日向安理会递交的第一次报告说,伊拉克与核查小组“合作良好”,核查小组没有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对此极为不满,随即要求安理会于2月5日开会,国务卿鲍威尔在会上用了长达80分钟时间,配上录音和卫星照片展示所谓的“证据”,企图证明伊拉克违反安理会决议,仍在从事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活动。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报道,他明知中央情报局向他提供的情报是被他称为“废话”的不实材料,但他还得昧着良心在安理会上大讲特讲这些“废话”。事后,美英报刊披露,鲍威尔引用的所谓证据中有些材料竟抄自一个博士研究生捕风捉影的论文。&&&&国际原子能机构伊拉克核查小组组长杰克·鲍特对鲍威尔的“证据”表示怀疑。他就鲍威尔在会上所说的伊拉克购买用于进行核武器开发的铝管、尼日尔的铀和磁铁问题进行多次调查,并在维也纳与美英代表反复核实,发现这些情报不是假的就是缺乏确凿证据。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把鲍特的结论告知安理会。尽管美国代表承认拿不出更多的证据,美国副总统切尼却在3月10日全国广播电视台节目中公开攻击国际原子能机构“一贯低估或忽视萨达姆的所作所为”,“没有理由再相信,他们此时能拿出比过去更有用的东西来”。他再次武断,“我相信萨达姆事实上就是在重启核武器计划”。&&&&联合国监核会主席汉斯·布利克斯也遭受来自美国的严厉指责。布利克斯日的报告显然使美国难以在联合国内获得动武支持,打乱了美国的步骤。美国当然不会甘心。2月7日,鲍威尔在安理会上再次强调伊拉克违反了安理会决议,指责伊拉克仍在从事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活动。然而,他拿出的那些“证据”仍没有能使安理会大多数成员国代表们信服。2月14日,布利克斯在向安理会作第二次报告时说,监核会的专家们过去几个月内对包括前联合国核查小组已经查过的和美国提出要查的300多处地点进行了400多次突击检查,还是没有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他还当场对鲍威尔7日提供的情报“证据”提出质疑。他说他只举一个例子:“美国国务卿展示的两张卫星照片说明伊拉克为应付核查正在用卡车从一个武器库中转移违禁武器。但我们发现这是我们熟悉的一个地方,那里是在进行日常的活动,而这两张照片是在几周之内分别拍摄的”。这就是说那两张照片是拼凑而成的。他的质疑当然使鲍威尔十分尴尬。从那以后,美国的媒体连篇累牍地发表批判乃至辱骂布利克斯的文章和谈话。&&&&其实,关于伊拉克是否还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早在日公布的安理会一份报告(S/号文件)中写得清清楚楚。该报告关于核武器部分写道:“1992年末已完成了将(伊拉克的)核武器计划和核部件销毁或使其处于无害状态。1994年2月,国际原子能机构已把所有可供武器用的核材料转移出了伊拉克,这些材料基本上是一座研究性核反应堆的燃料”。关于化学武器,报告说:“在伊拉克境内主要的化学武器开发和生产设施均已撤除”,并销毁了全部已经发现的化武物质,其中包括8,800枚已经或尚未充填化武弹药的化武弹,600多吨化武制剂、大约980件关键设备和大约300件分析仪器。在生物武器方面,报告说,联合国特别委员会(即监核会的前身)已监督销毁了所有主要生物武器的生产和开发设备,有关研制计划也已销毁。&&&&包括美国在内所有联合国会员国都收到这个报告,所以美国对伊拉克到底是否还拥有或还有能力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应该是十分清楚的。人们倒有理由要问伊拉克过去那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武器研制设备和仪器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美国在收到伊拉克政府递交的报告后急于要将其中有关武器和研制设备的来源删掉?根据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日转载《华盛顿邮报》的一篇报道,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不仅支持萨达姆打伊朗,而且美国总统还“授权向伊拉克出售大量军民两用物品,其中包括有毒的化学品以及炭疽菌和淋巴腺鼠疫菌等致命的生物病毒等”。美国总是指责这个或那个国家扩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动辄拿起制裁甚至武力威胁的大棒整人,而美国自己却在扩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它是否也应该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和制裁呢?&&&&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到底目的何在?&&&&从布什总统日首次在联合国正式提出要解除伊拉克武装那天算起,美国为获得对伊动武的合法外衣,在联合国内整整苦斗了9个月,结果还是一场空,不得不于日宣布撤回美英西三国提出的对伊动武决议草案。接着不顾国际社会和联合国内大多数成员国的普遍反对,于3月20日勾结英国等少数国家发动了一场蓄谋已久的入侵伊拉克战争。这到底是为了什么目的?难道就是像布什总统和布莱尔首相等人所说的“为了解放伊拉克人民”和“使世界更加和平和安全”吗?&&&&美国两位新保守派核心人物罗伯特·卡根和威廉·克里斯托日联名发表一篇题为《我们为什么要发动战争》的文章,直言不讳地说: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理由既不是为了使中东民主化,也不是为了增加阿拉伯和以色列之间和平的机会,也不是因为我们相信萨达姆拥有一定数量的“黄饼”(即制造核武器用的核材料)或者他能在几分钟内向芝加哥发射核武器,我们也从来没有相信萨达姆构成“迫在眉睫的”威胁。我们发动这场战争的理由就是因为萨达姆政权是一种“战略威胁”,这种威胁“损害到美国的核心利益”。那么什么是“战略威胁”和“什么是美国的核心利益”呢?沙特《生活报》今年1月12日刊登一篇题为《美国重走帝国主义老路》的文章,对此作了深刻的回答。文章援引美利坚大学教授卡莱尔的话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海湾地区,把它作为侵略更多的地区、建立更大势力范围的起点。与其说伊拉克战争的目标是伊拉克、叙利亚和伊朗,不如说这场战争是针对中国、俄罗斯和欧洲。伊拉克战争是确立美国对欧亚中南部霸权进而称霸整个欧亚大陆的更大行动的一部分。”新中国海军“亮剑” :海上”拼刺刀“小艇击沉大舰&&&&“八六海战”之役时,我在南海舰队作战室,自始至终指挥建国海军第一仗,当时我(注:作者吴瑞林)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兼海军南海舰队司令。&&&&开国海军第一仗&&&&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中央各报都在头版头条刊载了新华社播发的电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人接见击沉美制蒋帮军舰的海军舰艇部队代表。毛主席高兴地对海军代表说:“你们的战斗总结我看了,这一仗打得很好。近战、夜战是我们的光荣传统,过去我们就是用这种办法消灭敌人的。”这一仗,是新中国海军史上,迄今以来,歼敌最多、战果最大、影响深远的著名的“八六海战”。&&&&这次海战,对盘踞在台湾的蒋介石集团产生了巨大的震动,据国民党的《中央日报》报道,此次海战,国民党海军伤亡整整两艘军舰近千官兵,逃回台湾的仅仅只有五名,还是伤痕累累,狼狈不堪。蒋介石极为震怒,在8月30日即下令撤掉其所谓的海军总司令刘广凯。&&&&这次海战,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8月7日,美联社即发出报道:“美联社东京六日电 中共海军渔船护航舰队,近日在中国东南海前线击沉两艘中华民国猎潜舰。”在英国统治下的香港的《星岛日报》8月7日头版头条大字报道:“金门以南发生海战 国军两炮舰遭中共舰艇围攻 共方宣称击沉两猎潜舰”。日本、英国等国的报纸都迅速报道了此次海战的消息,并发表了相应的评论,认为中国海军正在逐步取得近海的制海权和制空权。&&&&突如其来的敌情&&&&日下午6时,我刚从办公室回到家中吃晚饭,家中办公室的电话急剧地响起,舰队作战室值班科长雷应台报告说:“汕头方向发现敌情,请首长立即到作战室。”我马上说:“我立即到作战室,你赶快报告舰队其他首长。”到作战室后,我在作战室指挥员位置就位,先看了看海图,值班科长向我报告了敌情通报:“我东山岛金刚山观通站雷达观测到距台湾左营港84海里处,有两艘国民党军舰,混在远海的商船中,向我沿海地区袭来。与此同时,舰队汕头水警区古雷头观通站也在距我外海78海里处发现了这两艘敌舰。”听了情报值班参谋的汇报以后,我下达了以下两个命令:&&&&第一个命令:令汕头水警区立即判明敌情,上报舰队。汕头水警区部队进入特级备战;&&&&第二个命令:立即向海军和广州军区报告,并请示批准舰队作战歼敌。&&&&同时要作战室值班参谋再次通知舰队党委常委到作战室就位。待舰队政委方正平、负责作战的副司令王政柱赶到时,我叫雷科长将情况再向他们复述一遍。他们都同意我做的处置。经舰队作战、情报等部门核实查明,这两艘敌舰是国民党海军第二巡防舰队的旗舰、大型猎潜舰“剑门号”和小型猎潜艇“章江号”。按以往敌舰的活动规律,敌舰是企图在闽南的苏尖角到古雷头地区海域偷袭登陆,抓一把就走,搞“心战活动”。&&&&军情上报海军和广州军区后不久,海军参谋长张学思,广州军区参谋长陶汉章均来电话说:你们舰队报来的情况,已报海军及军区首长,也报了总参作战部,请他们转军委首长。&&&&于是,我对汕头部队下达了四条命令:&&&&第一个命令:&&&&“对海区进行清查,切实掌握、紧紧抓住敌船的航行情况。”&&&&第二个命令:&&&&“立即报来汕头水警区准备情况。”&&&&汕头水警区旋即回报说:“我们已做到齐装满员。”&&&&第三个命令:&&&&“由汕头水警区的杨副司令成立海上指挥所,由汕头水警区护卫艇第41大队,快艇第11大队组成海上第一攻击梯队,由汕头水警区副司令员孔照年负责指挥,前往南澳岛漂泊待机;陆地由李学南政委、张山峰副政委、参谋长、主任符敬礼四人负责指挥。我亲自给孔照年副司令员打电话:'要抓住敌舰不放,决不能把敌人放跑,集中优势兵力,先打一条,一定要打好这一仗。'”&&&&第四个命令:&&&&“金刚山、周田两个一级观通站,每十分钟向我汇报一次敌舰活动情况,同时报告清理海域的情况。”&&&&金刚山、周田两个一级观通站立即报告说:我们对海上的外国军舰、商船、渔船都分得清清楚楚。紧紧地抓住了从台湾南部左营港出来的两艘军舰,它们行动鬼鬼祟祟,之间相距半海里,继续向我西来。&&&&据查:&&&&“剑门号”(编号65)原系美国“海鸦”级舰队扫雷舰(大型、钢壳)“巨嘴鸟”号(编号MSF387),由美国交给蒋介石集团,于1965年4月驶抵台湾。这艘军舰排水量为890吨(标准),全载1250吨,航速每小时18节(一节等于一海里),舰上有76.2毫米炮一门,40毫米炮四门,雷达一部。&&&&“章江号”(编号118)原系美国海军猎潜艇PC1232号,1954年6月由美国交给蒋介石集团,然后驶抵台湾。这艘军舰排水量为280吨(标准),全载450吨,最大航速每小时20节,一般航速14节舰上有76.2毫米炮一门,40毫米炮一门,20毫米炮五门,火箭(组)76.2毫米一座,深水炸弹投射器四座,雷达一部。&&&&干净利落的战斗&&&&晚上21时半,海军参谋长张学思和广州军区参谋长陶汉章先后打电话,向我传达了周总理的四条指示:&&&&一、 要查明确实是蒋介石派来搞“心战活动”的军舰。&&&&二、 可在30海里左右打。&&&&三、 不要打伤外国军舰、商船和渔船。&&&&四、海军、广州军区均不参与这次战役的指挥,由南海舰队吴瑞林司令员负责具体指挥。南海舰队直接向总参副部长李天佑汇报,由李天佑副总长负责协调广州军区空军对作战海域上空的空中掩护。&&&&接到总理的四条指示后,我立即向舰队的其他首长作了传达,接着,我命令海上第一梯队马上向敌舰方向开进,把他们包围,把敌舰分割开,先打“章江”号。&&&&由海上指挥员孔照年副司令员指挥的四条高速炮艇、六条鱼雷快艇组成的海上艇队早已隐蔽在南澳岛的澳湾待机,海上指挥员在接到我的电话后,立即指挥海上艇队高速接敌,恰如神兵天将般地出现在敌舰前方,敌舰发现情况不妙,调头向外海逃去。这时,我海上艇队大胆地向敌舰编队穿插分割,将敌“章江号”与敌舰“剑门号”分割开,紧紧地咬住“章江号”不放,一顿猛烈的炮火,将敌舰“章江号”的火力完全压住。但由于这是我舰队的第一次实战,部队情绪十分紧张,第一梯队鱼雷快艇的鱼雷攻击未果,敌“章江号”冒着滚滚浓烟向外海逃窜。经过一个小时的激战,未能将“章江”号打沉。情况报到舰队作战室,气氛立刻紧张起来,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我的身上,我略一思索,沉着下达命令:“使用穿甲弹,打敌舰指挥塔和水线以下的部位,要集中火力!坚决击沉它!”我海上艇队坚决执行了命令,反复攻击敌舰,从距敌500米,一直打到100米,10分钟以后,海上指挥所报告:“章江”号已被打沉,“剑门”号向东南方向逃窜。&&&&此时,已是8月6日凌晨,天将破晓。敌舰“剑门号”仍在外海游弋,既不敢前来救援“章江号”,又不敢向台湾逃窜。这一带海域,距台湾较近,敌空军飞机可迅速抵达海战海域上空,将对我参战艇队造成极大的威胁,甚至有全军覆没的危险。舰队作战室的气氛又一次紧张起来,我站在海图前面,仔细地听取了作战处、情报处以及航保处的关于当前情况的汇报,然后果断地下达了命令:“追上去,抓住它!”同时又命令:“第二梯队开上去,与第一梯队会合,受海上指挥所指挥,打掉敌'剑门'号。”&&&&这个命令发出后,我立即打电话向海军肖司令报告。&&&&肖司令说:“照总理的指示办。”&&&&东方欲晓,显出了鱼肚白,李天佑副参谋长给我打来了电话,说:“老吴,天要亮了,是否打下去?”&&&&我说:“坚决打下去。”&&&&海上指挥员孔照年坚决贯彻舰队的命令,很快组织好新的攻击队形,护卫艇611受伤撤出战斗,以“海上先锋艇”为首的三艘高速炮艇,以及快艇第二梯队的5艘鱼雷快艇组成了新的攻击编队,迅速追击敌舰“剑门号”。孔照年根据舰队刚刚下达的“要近战、夜战”的指示,时下夜雾正浓,可以尽量接近敌人,充分发挥我军夜战近战的过硬本领。他命令各舰艇:“没有命令不准开火,看不清目标不准开火,瞄不准不准开火!”追到距敌舰50链时,敌舰“剑门号”上的76.2毫米的火炮开始向我高速炮艇开火,炮弹落在我艇队周围,孔照年命令:“进行防火炮攻击,曲折运动接敌,没有命令不准开炮。”一直追击到距敌舰20链时,我海上艇队还未还击,追击到距敌舰7链时,我三条高速炮艇已与敌舰保持同航向、同速度。此时,孔照年下令:“开火!”三条高速炮艇集中所有火炮进行猛烈攻击,只打了5分钟,“剑门号”便中弹起火。我艇队又打了4分钟,敌舰甲板上已经一片火海,火光冲天,已经丧失了还击能力。我海上第二梯队鱼雷快艇编队赶到战场,孔照年命令护卫艇编队让出最佳攻击阵位,命令鱼雷快艇编队立即实施鱼雷攻击。鱼雷快艇编队追到距敌舰仅有2链距离时,发射鱼雷,鱼雷直接命中敌舰“剑门号”,敌舰“剑门号”被炸成三段,迅速下沉。我海上编队仅用12分钟,就将国民党海军第二巡防舰队的旗舰“剑门号”击沉。&&&&正当我海上编队海战正酣之时,副总参谋长李天佑又打来电话:“老吴,天已亮了,怎么样?”&&&&我回答说:“我快艇已进入正位,准备放鱼雷。”&&&&过两分钟之后,李天佑来电话:“蒋介石已命令四架战斗机从台湾起航,我已令我兴城机场派出八架飞机去掩护你们。”&&&&我电话未讲完,汕头已报告说:“我施放鱼雷后,'剑门号'已开始下沉。”&&&&我向李天佑参谋长说:“我部队已开始抓俘虏了!”&&&&他说:“祝贺你们的胜利,我将情况报告军委和总理。”&&&&我和舰队首长分析了一下情况,然后,我向海上指挥所发出命令:“第一梯队返航,第二梯队快艇部队在海上抓俘虏。”&&&&海上指挥所报告:“在海上漂浮的俘虏已被我们抓完了。”&&&&我又命令:“全部返航,舰艇部队一律准备对空作战。”&&&&至8月6日晨5时,胜利地结束了这次海战。&&&&此役,我舰队一举击沉了敌舰“章江”号和“剑门”号,敌少将指挥官胡嘉恒以下170多人沉入海底;“剑门”号中校舰长王韫山及中校参谋黄致君以下33余人被我俘虏。我海军牺牲4人,伤28人,损伤护卫艇和鱼雷快艇各两艘。&&&&备受瞩目的胜利&&&&我舰艇部队正在返航途中,南海舰队召开了紧急的党委常委会。大家分析了敌情,认为这次海战与过去的几次海战都不同。前几次敌船都是伪装成渔船,这次来犯之敌是蒋介石的美制军舰,“章江”号近500多吨,“剑门”号有1200多吨。蒋介石错误地认为我们的海军只能打船,不能打舰,认为他的舰艇吨位比我舰的大,火力比我们强。国民党训练基地的少将指挥官说:他有三次来犯。由于我方人为的原因,造成人为的事故,使他三次逃回并产生了侥幸心理,这次他没有伪装,乘军舰来向我进犯。结果,我经七个小时的战斗,打得他舰沉人亡,葬身鱼腹。&&&&我们认为,敌人决不会甘心的,他会伺机从海上、空中来向我反扑,我们要准备迎击他们。&&&&毛主席高度评价“八六海战”“仗打得好,电报也写得好”&&&&北京中南海,毛主席接到战报后,心绪起伏,遥望南天:“从太平天国、甲午战争以来,我们都是在海上挨打,都是丧权辱国。这次我们打掉敌人的两条军舰,为国争光,打了翻身仗,是建国以来第一次海战的重大胜利。”&&&&毛主席提出:“八六海战要公开发表。”&&&&毛主席这样讲了,就震动了全国,对国外震动也很大。8月12日上午,在汕头地委礼堂召开庆功表模大会。&&&&参加这次盛会的主要是,参加这次战斗的有功部队、舰队、水警区及汕头地市委机关干部及工作人员;广东省委和省府、福建省委和省府的负责领导同志;广东副省长李嘉人,福建省副省长魏今非,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启立,41军军长江燮元,42军政委陈德,福建漳州地区代表和汕头地委书记罗天、专员邹瑜;海军副司令李作鹏也前来参加会议。&&&&此外,还有舰队、各编队的代表,新华社、人民日报的记者和各地各省各军区的分社都派出了记者,纷纷云集,前来采访。总计有1000余人。&&&&会议由我主持并致开幕词。&&&&庆功会之后,我们向党中央、中央军委送上“八六海战”的总结报告。报告经中央军委报到毛主席,毛主席将报告看得很仔细,划了很多杠杠,甚至在一些地方划了双杠杠。主席阅后,在报告上欣然批示:“仗打的好,电报也写的好。”&&&&此后,舰队英模代表团前往北京,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中央领导对“八六海战”做了高度的评价,英模代表载誉返回,极大地鼓舞了舰队官兵的士气,我们都做好了再次打仗的准备,准备迎击蒋介石的军舰。但蒋介石派出的军舰知难而退,没有敢来。&&&&“八六海战”在国际上也引起巨大反响。8月7日美国《纽约时报》就立即报道:“台北台湾8月6日电,两艘美国制造的中国国民党猎潜舰遭到中共海军的袭击,于今天在雀毛(Ouemoy)附近沉没。”香港各大报也都报道:南海舰队吴瘸子,坐镇汕头指挥打蒋军舰。8月7日《星岛日报》在头版大字标题:“金门以南发生海战 国军两炮舰遭中共舰艇围攻 共方宣称击沉两猎潜舰”。台湾国民党的《中央日报》也不得不在8月10日予以报道。明朝与缅甸的战争:缅甸入侵中国 夺取大片土地资料图:明朝军队&&&&16世纪50年代至17世纪初,即相当于我国明代嘉靖末年到万历年间,缅甸东吁王朝的军队入侵我国云南边境,引起了一场持续了数十年的战争。这场旷日持久的局部战争,对双方的历史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并直接牵涉到两国边境的沿革史。因此,有必要对之作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澄清一些不正确的或不准确的说法,恢复其历史的本来面目。&&&&公元1531年,缅甸东吁王朝的莽瑞体继承王位后,即开始了统一缅甸的战争。到1551年莽瑞体死时,东吁王朝已经统一了缅甸中南部的广大地区。1551年莽应龙继位东吁国王,1553年起进兵上缅甸。1555年(明嘉靖三十四年),莽应龙的军队攻占阿瓦,灭阿瓦王朝,接着继续北进,给中国云南边境造成了威胁。&&&&明初,明政府在云南极边之地设有六宣慰使司,即孟养军民宣慰使司(辖境相当今缅甸八莫、开泰以北,伊洛瓦底江以西,那伽山脉以东地区,治所在今缅甸孟养)、木邦军民宣慰使司(辖境相当于今缅甸掸邦东北部地区,治所在今缅甸兴威)、缅甸军民宣慰司(即阿瓦王朝,曾臣属于明王朝,其地在木邦以西、孟养以南,今缅甸曼德勒为中心的伊洛瓦底江中游地区)、八百大甸军民宣慰使司(其地在今缅甸掸邦东部和泰国清迈地区)、车里军民宣慰使司(辖境相当于今我国云南西双版纳)、老挝军民宣慰使司(其地在今老挝境内)。当时明政府授与当地上层分子以宣慰使的职衔,这些土司则接受明王朝的封号,服从云南三司(即都挥司、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但是,由于这些地区皆在西南极边,明王朝的统治常常是鞭长莫及,当地土司有相当大的独立性。由于经济、政治的发展变化,一些宣慰使司如缅甸、八百、老挝,实际上成了独立国家。由于东吁王朝的侵袭,到1575年,木邦、蛮莫都已处于在缅甸控制之下。&&&&①万历四年(1576),缅甸又大举进攻孟养。面对缅军的入侵,孟养土司思个一面积极准备抵抗,一面向明王朝的地方政权告急。金腾屯田副使罗汝芳得到报告,要求思个坚守待援,同时准备部署军事行动。他用重金招募往来于中缅边境的商人,派他们深入缅人控制地区,侦察其山川道路、兵马粮响等情况,又传檄邻近的各土司依期增援孟养。在摸清缅军方面的情况后,即发兵前往增援。十二月,官军到达腾越(今云南腾冲)。思个得知援军即将赶到,极为振奋,命令手下头目乌禄刺率一万多人马深入缅军后方,绝其粮道。他自己则率兵埋伏在戛撒(在今缅甸杰沙)地势险隘之处,引诱缅军深入。&&&&②缅军果然进攻戛撒,思个坚壁固守,不与之战.缅军欲进不能,粮道又被截断,陷入了困境,“饥甚,以摄金易合米,始屠象马,既剥树皮,掘草根,军中疫作,死者山积”。&&&&③走投无路的缅军只得向思个求和,遭到拒绝。思个派出使者,要求援兵迅速赶来,歼灭缅军。但是,当时的云南巡抚王凝“防边将喜事,遂一切以镇静待之”。&&&&④他根本不谙边情,对于抗击缅军入侵采取了消极的态度,害怕“兵兴祸速”,急忙传罗汝芳,不准他发兵增援思个。“汝芳接檄愤恨,投债于地,大骂而罢”,只得撤兵。思个久等而不见援兵来,大为失望,又得知陷于困境的缅军逃跑,“率兵追之,且追且杀,缅兵大败,生还者什不一二”。缅军这次进犯孟养虽然遭到惨败,但是,由于明王朝的政府军未能增援思个,全歼入侵的缅军,“一时士民以为大失机会”。&&&&⑤尽管缅军不断入侵,已经控制了云南边境的许多地区,但是明王朝对于云南边境的军事形势却昏昏然,既没有支持边境地区积极抗击缅军进犯的土司,也没有采纳有识之士的建议。万历五年(1577),陈文遂出任云南巡抚,鉴于边境的严重局势,提出“檄诸夷,抚三宣,设将领,筑城垣”⑥等十策,“锐意请上经营”,“然与时见相抵悟,事亦寝”。&&&&⑦万历六年(1578)明王朝又“遣使将迄西(孟养)所俘瑞体(按:这时的缅甸国王应为莽应龙,这里记载有误,下同)兵象,俏以金币诸物还瑞体”,还“好言慰谕之”。但是,缅王却不领明王朝的这番情,“使回,缅不称谢”。&&&&⑧由于明王朝对东吁势力的扩张采取了姑息政策,又不加强边防,这就使云南边境的抗缅爱国土司陷于孤立无援的不利处境,而缅军则得以卷土重来,乘虚而入。万历七年(1579),缅军再次进攻孟养,“思个以无援败,将走腾越,中途为其下断执,送瑞体”,“不屈遇害”。于是,缅甸“尽并孟养地”。&&&&⑨至此,孟密、木邦、孟养等大片土地都沦于东吁王朝统治之下,尽管如此,明王朝还是没有采取积极的反击措施,相反,万历八年(1580),云南巡抚饶仁侃又派人去招抚缅甸,但是缅王不予理睬。&&&&⑩明万历九年(1581),缅王莽应龙死去,其子莽应里继承王位。他继承王位后,继续竭力向北扩张。&&&&万历十年(1582),缅军袭破干崖进入姚关(今云南施甸县姚关)。&&&&万历十一年(1583)正月,缅军焚掠施甸(今云南施甸),进攻顺宁(今云南凤庆)、盏达(今云南盈江县莲花街),所到之处“杀掠无算”。&&&&1、给当地社会带来了很大的破坏。缅甸军队在云南境内攻城掠地,杀人放火,而且居然深入到顺宁府境,窥视腾越、永昌、大理(今云南大理)、蒙化(今云南魏山)、景东(今云南景东)等地。&&&&2、明廷为之震动。云南地方当局急忙采取行动,对付缅军入侵。镇守云南总兵官沐昌柞从昆明移驻洱海,巡抚都御史刘世曾也移驻楚雄(今云南楚雄),调动数万军队,命令参政赵睿驻蒙化、副使胡心得驻腾冲、金事杨际熙驻永昌、陆通霄驻赵州(今云南凤仪),与监军副使付宠江、忻督参将胡大宾等分道出击。同时,云南巡抚刘世曾、巡按董裕一起上疏朝廷,请求以南坐营中军刘綎为腾越游击,武寻参将邓子龙为永昌参将。&&&&3、赶赴前线,全力反击。这时,缅王“应里亦西会缅甸、孟养、孟密、蛮莫、陇川兵于孟卯(今云南瑞丽),东会车里及八百、孟良(今缅甸东北部,府治在今缅甸景栋)、木邦兵于孟炎(在今缅甸兴威以北),复并众入犯姚关”。&&&&4、刘蜓和邓子龙的部队“会诸夷兵”。&&&&5、在当地土司军队的配合下,大破缅军于姚关以南的攀枝花地。&&&&6、杀死耿马土司罕虔和湾甸州土司景宗真,俘虏景真宗之弟宗材。攀枝花大捷后,邓子龙发布“告各土司檄”的文告,号召各土司“与我同仇”、“奋身立功”,“慕义效忠,谬力赴敌,或助兵以隶行,或助晌以奉战士;为我侦候得其声息,为我反间携其党与,为我挟刀刺之帐中,为我遮截遇之关外,为我特角击其侵轶,为我设履绝其归路”。&&&&7、罕虔的儿子招罕、招色等逃往三尖山(在今耿马西),与他们的叔叔一起,布置了五百多名药弩手,凭借险要的山势负隅顽抗。邓子龙从当地蒲人那儿得知上山小道,命令裨将邓勇等率领少数民族军队直捣敌军老巢,又在山后设下伏兵,前后夹击,活捉了招罕、招色、罕老等30多人,杀敌500余。&&&&8、接着邓子龙的军队收复了湾甸、耿马。&&&&9、刘缀率领的军队长驱直入,于1583年12月逼近岳风盘踞的陇川。&&&&10、在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岳风知道大势已去,命令妻子及部曲先来投降。刘蜓以送岳风的妻子回陇川为名,派兵直趋陇川以东的沙木笼山,占领险要之处,亲率大军进抵陇川。岳风知道已无法逃脱,于万历十二年(1584)正月到刘挺军中投降,“尽献所受缅书、缅银及缅赐伞袱器、甲枪鞍、马蟒衣,并伪给关防一颗”。&&&&11、在此前几天,缅将散夺已骑象逃走,仅留数十缅人留守陇川。刘綎的部队顺利地占领了陇川,“夺获缅书、缅碗、缅银、缅伞、缅服、蟒牙、衣甲、刀枪、鞍马等衣物甚众”。刘挺的军队占领陇川后,乘胜前进,分兵三路进攻蛮莫,蛮莫土司兵败乞降。刘綎提出五项条件,要他在五天内作出答复:一是擒送陪臣;二是交出罕氏和干崖印信;三是献出缅王发给的印篆;四是交回被俘的居民;五是招降孟养。&&&&12、蛮莫土司只得接受投降条件,“擒献缅人一十八人,象一头,马五匹,并缅酋给伪关防一颗,诣军前投献”。&&&&①接着,刘綎的军队又收复了孟养和孟琏(今云南孟连)。&&&&②刘綎击败缅军,收降岳风后“夷缅畏蜓,望风内附者踵至”。&&&&③木邦罕凤、巡西(孟养)思义,都杀了缅甸使者,投归明王朝。孟密思混也派他的弟弟前来投降。&&&&④献出了大象和缅王发给的印章。万历十二年(1584)二月,刘挺在威运营(今缅甸曼昌瑞亨山)筑坛誓众,受誓的有孟养、木邦、陇川三地的宣慰使和孟密安抚使,誓词是:六慰拓开三宣恢复诸夷格心求远贡赋洗甲金沙藏刀思窟不纵不擒南人自服。&&&&⑤至此,明军已收复了被缅军占领的全部领土。刘缀“纠合诸夷,献血剖符,定纵连横,合营进讨”。&&&&⑥进兵阿瓦(今缅甸曼德勒附近)。阿瓦缅军守将莽灼与缅王有矛盾,就投降了刘綎。&&&&缅王得知后,就发兵进攻莽灼。这时明兵已返回,莽灼力不能敌,弃城内奔,途中病死于襄朴寨(属干崖宣抚司,在今云南盈江县境内)。缅王莽应里派他的儿子莽时据守阿瓦。&&&&⑦万历十二年(1854)五月,缅军再次入侵,攻占孟密,包围五章。明军把总高国春率五百人前去救援,击败数万敌军,立了一大功。&&&&⑧万历十一年到十二年()明军的自卫反击,以胜利而告结束,东吁王朝的势力基本上被赶出了木邦、孟养、蛮莫等广大地区,叛国投缅的岳风及其子襄乌被押送北京处死,边境地区的土司纷纷重新归顺明王朝。万历十二年九月,朝政府升孟密安抚司为宣抚司,添设了蛮莫、耿马两安抚司,孟琏、孟养两长官司,姚关、孟淋寨两千户数(都名为镇安),并在蛮莫设立了大将行署,任命刘綎以副总兵署临元参将,移镇蛮莫。&&&&⑨为了对付缅军的象阵,刘挺还买了大象,“冲演兵马”。&&&&⑩这些措施巩固了云南边防,加强了抵御缅军入侵的力量。&&&&万历十三年(1585),明政府命令元江土司那恕去招抚车里宣慰刀糯猛。嘉靖年间,车里曾“以大车里应缅,而以小车里应中国”。在明军对缅自卫反击取得胜利的形势下,“糯猛复归,献训象,金屏、象牙诸物,谢罪”。在这种情况下,明王朝恢复了他的车里宣慰使的职务。&&&&万历十三年(1585)以后,缅军继续不断入侵我国云南边境。由于明王朝的统治日趋腐朽,没有能够巩固万历十一年到十二年自卫反击战所取得的成果,孟养、木邦等地区便先后为东吁王朝所控制。&&&&万历十三年(1585)冬,蛮莫安抚使思顺由于对刘綎及其部将的贪贿勒索不满,叛投缅甸东吁王朝。&&&&①缅王派出大襄长等占据蛮莫。孟养也在暗中依附于缅甸。明王朝在云南的地方官员按察使李材认为,不收复蛮莫、孟养两地就无法制止缅军入侵,于是他派人成功地招抚了这两个地方的土司。&&&&②孟养境内有密堵、送速两城(两城都在今缅甸孟养以南),这时仍为缅军占据。万历十五年(1587),孟养土司思威想要收复这两座城市,便联络了孟密思化、蛮莫思顺一起进兵,并要求明军援助。按察使李材、游击刘天傣派出明军前去配合作战,明军把总杜斌、李朝带兵不多,就把许多面明军的旗帜授与孟养兵,虚张声势,迷惑敌人。两军相遇于遮浪,缅军看到到处是明军的旗帜,“以为汉(这里指明王朝的正规军)大兵至,惊溃”,明军与土司兵乘胜追击,杀敌千余,斩杀缅将大襄长,收复密堵、送速两城。另一名缅将散铎逃回阿瓦。&&&&③万历十六年(1588),孟密思忠、蛮莫思顺又叛投缅甸,在此之前,明政府已决定以思忠为孟密宣抚使、思顺为蛮莫安抚使。由于这两人已投缅,明政府就让思忠的母亲罕洪、思顺的母亲罕送代替他们的儿子领印章。这年九月,缅军入侵,占领了孟密。十七年(1589),孟养土司思威死去,明王朝任命他的儿子思远为孟养宣慰使。&&&&④次年缅军进兵孟养,攻破猛拱(今缅甸猛拱),思远和他的儿子逃入盏达(今云南盈江县境内)。十一月,缅军又攻破孟密宣抚司管辖的孟广(在今缅甸境内),罕烘等逃入陇川。缅军进攻陇川,被击退。&&&&⑤十九年(1591)二月,明王朝鉴于缅军频频入侵,“诸夷力不能敌,纷纷求救,永腾震动”。&&&&⑥重新起用了“先年破缅有功,谙熟夷情”的邓子龙。当时缅军包围了蛮莫,蛮莫土司思化向明廷告急。邓子龙率兵前往,赶到罗卜思庄(在今云南梁河县以南)。由于天气酷热,大军行动不便,裨将万国春在夜间率兵赶到蛮莫,到处燃起火炬。缅军以为明军大队人马赶到,就退走了。&&&&⑦万历二十年(1592),缅军再次入侵蛮莫,思化逃到等炼山(在今云南陇川县境内),邓子龙驻兵等炼,缅军则进抵遮放(今云南遮放)。邓子龙与缅军大战于控哈,杀敌数百。明军把总李朝、岳顺战死。缅军退到沙州。明军因为没有船只,无法进攻。两军相持了一个月,缅军退去。&&&&⑧万历二十一年(1593)底,缅军大举入犯,号称有大军三十万,战象百头。缅军在侵占蛮莫后,分兵三路,一路进攻腊撒(在今云南陇川县境内),一路进攻遮放、芒市(今云南潞西),一路进攻杉木龙。陇川土司多思顺抵不住,退入孟卯(今云南瑞丽)。&&&&⑨当时云南巡抚陈用宾锐意经营边防。缅军大举入侵时,他正在永昌。为了击退缅军,他率兵直入陇川,命令参将王一麟夺回等炼,中军卢承爵出雷哈,都指挥钱中选、张先声出蛮哈,守备张光吟出打线(雷哈、蛮哈、打线三地都在蛮莫安抚司境内)。明军师出顺利,收复了蛮莫,但由于产生了轻敌思想,急于向前推进,受到缅军伏击,损兵折将。宁州(今云南华宁)目把坐骑陷入泥中,被缅军杀死。前锋既失利,后两营只得退回,缅军也无力追击。&&&&⑩万历二十二年(1594),陈用宾为了加强边防,在腾越州西北至西南边界筑八关,关址距当时的中缅边界数十里至数百里不等。这八关就是神护关(故址在今云南腾冲县西北孟卡山上)、万初关(故址在今云南盈江县西北布哈山上)、巨石关(故址在今云南盈江县西北息马山上)、铜壁关(故址在今云南盈江县西北布哈山上)、铁壁关(故址在今云南陇川县西北)和虎踞关、汉龙关、天马关(清末中英勘定滇缅边界时,这三关被划属缅甸)。&&&&缅军数扰八关,叛投缅甸的孟卯土司多俺“杀天马、汉龙两关工役”:&&&&①广南(今云南广南)知府漆文昌派木邦土司罕钦杀了多俺,并在猛卯大兴屯田。&&&&②在加强边防的同时,陈用宾又派人联络逼罗夹攻缅甸。&&&&③逼罗方面口头上答应了,但摄于缅甸还很强大,未敢出兵。&&&&万历二十三年(1595),缅军入侵蛮莫被击退,明军参将吴显忠斩杀缅将丙测。明王朝仍然任命思化为蛮莫安抚使。&&&&从万历二十四年到二十六年()莽应里的统治陷入危机,中缅边境一度趋于平静。由于莽应里在派兵侵犯中国的同时,从1584年到1593年连续五次发动侵略逼罗的战争但都遭到失败,1596年,逼罗军队开始反攻。在此后的几年中,缅甸南部的孟族起来反抗莽应里的统治,阿瓦、东吁、卑谬、良渊等地的封建领主,也纷纷宣告独立。莽应里的统治陷入危机无力侵扰我云南边境。这就是包见捷在(缅略)中所说的:“自后(缅甸)屡为逼罗、得楞(孟族所攻,疲于奔命,不复内犯矣)!”&&&&在莽应里统治陷入危机时,莽应里的弟弟良渊侯趁机在北方扩大自己的势力,并向北扩张,侵犯中国云南.万历二十七年(1599),他的军队进攻孟养,被明军击退。&&&&此后,孟养土司思轰和蛮莫思正“据险抗缅”。&&&&万历三十年(1602),缅军为了夺取孟密等地的宝井(开采玉石的矿井),出动十几万军队进攻蛮莫。蛮莫思正力不能敌,逃入腾越求援。缅军追至离腾越只有三十里的黄连关。在缅军兵临城下、城内守军人少无力击退敌军的情况下,云南副使漆文昌、参将孔宪卿出于无奈,只得杀了思正,并把他的一只胳膊呈送缅军。缅军进攻思正时,孟养思轰曾兴兵救援,但是他的军队赶到时,思正已被杀。&&&&缅军又占据了蛮莫。思正被杀和蛮莫又落入缅军手中,使有识之士深以为忧。云南巡安宋兴祖在该年十一月上疏明廷,说:“此一时济变,万不得已之计。顾臣窃有忧者,蛮莫当水陆之冲,有蛮莫则外蔽三宣,内障腾永,远通六慰;一旦授之阿瓦,六慰皆失,三宣任栋,卒有蠢动,征调何及?”&&&&明王朝兵部在次年上报万历帝说:“蛮莫、逃西,为三宣之襟喉,腾越之肘腋。因阿瓦结连诸夷,仇杀思正,使逆党多罕,占据蛮莫,塞我襟喉?今抚镇筹划于上,道将协谋于下,先击多罕,逆酋望风霄遁;后助思轰,缅贼倒戈而逃,则蛮莫已复,迩西已救,腾永之间,稍可息肩也。”&&&&可见,英人哈威在他的(缅甸史》中说什么“(良渊侯)曾确使中国引渡流亡在华之蛮莫土司,此举足之显示中国终已放弃其上缅甸之主权矣”。完全是有违历史事实的谬论。万历三十二年(1604),缅军进攻孟密,向孟养思轰征兵。思轰拒绝了缅方的要求,并且逮捕了来使。于是缅军进攻孟养,思轰兵败身死。&&&&万历三十四年(1606),缅军30万进攻木邦,明军救兵不至,木邦失陷。陈用宾因此下狱被杀。&&&&万历三十四年以后,中缅战争之间基本上停止了。这是因为:在中国方面,明王朝的统治已陷于危机,再也无力收复被缅甸占领的广大地区;在缅甸方面,万历三十三年(1605)良渊侯死去,其子阿那毕隆继位,在侵占中国的木邦后,即挥戈南下,进行再次统一缅甸的战争。&&&&嘉靖到万历年间的中缅战争,前前后后持续了半个世纪,这场战争虽然规模不大,但却是古代中国同邻国之间持续时间较长的一场战争。主要战场是在当时中国的“西南极边之地”。&&&&这场战争的主要影响,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1)严重破坏了木邦、孟养、孟密等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明代中叶以后,当时属于我国云南西南地区的木邦、孟养、孟密等地区,由于同中国内地的交往日渐密切,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社会经济特别是商业和矿业日趋繁荣。明人朱孟震在(西南夷风土记)中说:“宝藏之富,生齿之繁,莫如孟密”,“孟密东产宝石、产金,南产银,北产铁,西产催生文石”。“巡西(孟养)产唬拍、产金。”“交易贾辐转,故物价常平。”&&&&东吁王朝发动的侵略战争,给当地居民带来了灾难,也严重地破坏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西南夷风土记》说:“应里(缅王)性极惨刻,凡有罪者,群埋土中,露头于外,以牛耙之,复复以柴草,举火焚之,彼此纵观以为乐。江头城(一说在今缅甸八莫,一说在今缅甸杰沙)外有大明街,闽、广、江、蜀居货游艺者数万,而三宣六慰被携者亦数万,顷岁闻天兵(指明朝军队)将南伐,恐其人为内应,举囚于江边,纵火焚死,弃尸蔽野塞江。”由于战争的破坏,木邦也“残破雕敝不振。”&&&&(2)战争给云南人民造成了沉重的苦难首先。是广大无辜的居民,惨遭缅军的屠杀。上述江头城居民的遭遇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万历十一年(1583)缅军“分道入寇,伤残数郡,蹂嗬一方”,留下一片“白骨青磷”,以致数年以后,人犹切齿。&&&&其次,战争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了抵御缅军入侵,明政府在边境地区驻扎了上万人的军队,其粮响主要靠云南内地供应。云南高原山路崎岖,大江奔腾,当时交通条件十分恶劣,“转输米,石运价至千金”!“至内地运铜之苦,又有不忍言者”,以致“编氓妻子,诸郡邑不支”。“大理、鹤庆、蒙化、姚安、楚雄五郡,邑无遗村遣户,不死而徙耳”&&&&为了解决军队粮响问题,万历二十二年(1594)以后,陈用宾开始在陇川、猛卯等地屯田,“然以瘴恶,屯者不能耕,西偏诸兵,糜公币如故”。&&&&明朝人沈德符在谈到万历年间缅军入侵造成的危害时说:“云南自此虚耗矣”!&&&&(3)影响到两国疆域的变化经过这场战争,明王朝丧失了对孟养和木邦两宣慰司的统治,其范围相当于今缅甸八莫、开泰以北,那伽山脉以东直到掸邦东北部的广大地区。这些地区主要是由掸族、低族、克钦族(景颇族)居住的地区,并入缅甸后(一些地方在清初曾一度收复,但在乾隆年间中缅战争后全部丧失),在封建时代和英国殖民统治时代,当地土司头人都一直保持着很大的独立性。英国殖民主义者采取的“分而治之”的政策,加深了当地少数民族与缅族的隔阂,扩大了他们之间的差异。缅甸独立以后,民族间题越来越严重,而缅北地区少数民族与缅甸政府的矛盾,就是缅甸民族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二战盟国援苏装备量惊人:几乎能武装一个中等强国盟国援苏装备有力的打击了法西斯侵略者&&&&二战期间,盟军向苏联提供了许多武器装备。二战结束后,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沃兹涅先斯基曾表示,盟军援助的武器装备只占苏联生产总量的4%。然而,俄罗斯媒体不久前披露,美英盟军援助苏联的武器装备远远不止这个数字。&&&&战机:18303架&&&&日,德国法西斯向苏联发起突然袭击。由于苏军防备不足,西部边境被突破,苏军大量武器装备被毁。据统计,开战头几天,苏联西部边境及其附近机场几乎全部遭到猛烈空袭,1000多架战机受损。战机是快速作战的主要兵器。苏军航空兵在西部大量受损直接影响同德军的对抗。不愿看到希特勒独霸欧洲的美英因此决定加强对苏联的军事援助。&&&&当时,尚未正式参战的美国主要根据当年通过的租借法案向苏联提供武器装备。处于战争旋涡之中的英国因而成为了第一个向苏联援助战斗机的国家。英国援助的战斗机为“飓风”。它配备有4门20毫米航炮和8挺机枪,可以携带454公斤炸弹实施轰炸。一些“飓风”战斗机还配备有当时极为先进的40毫米反坦克炮。&&&&由于英国仍在作战,实力雄厚的美国逐渐成为了援助苏联的主要国家。美国战机拆卸后,一般由航母或其他船只运往苏联。航线主要有3条:一条通往东北部,一条通往西北部,还有一条通往南部。其中,最艰难的航线是从美国最靠近苏联的阿拉斯加出发,前往苏联东北沿海,再前往西伯利亚中部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二战期间,这条线路总共运送了大约8000架战机。其中,大约5000架为P-39和P-63战斗机,2000多架为A-20攻击机和B-25轰炸机,710架为C-47运输机。&&&&美制战斗机的作战性能不亚于当时德军的战斗机。其中,P-39战斗机于1939年试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95刺影合击发布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