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 利 在 线 真 人 游 戏 的 玩 家钱永健 素质拓展 质 到 底 好 不 好 嗯??

pm 2:20 on 2017 年 12 月 10 日
上一次提到财富自由的核心是提高单位时间的价值,李笑来整个专栏将围绕着两件事来提升你达到财富自由的可能性,分别是个人成长和投资思维。
就像之前赵鹏说的,李笑来的文章特点是啰嗦而且浅显,这点他自己也提到了,不过他认为自己的啰嗦是为了将道理讲清楚,而浅显的道理并不代表人们都意识到了。
我认为,李笑来倒是提出了很多我之前没有意识到但却深以为然的道理,这些道理再结合个人自身的体验,有了全新的认识。
个人成长不断进行原始财富积累,这部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只能依靠给别人打工获得,同时提升投资思维能力,最终使得财富增长远远超过生活必需。
这一篇我先总结整理一下个人成长的收获,没有涵盖专栏所有内容,仅仅列举了我比较有共鸣的一些点。
元认知能力
刚开始听这个概念的时候,并没有很深的感触,但随着不断地揣摩和回忆,我意识到这种能力确实非同一般。这个名字比较拗口,我们换种说法,叫方法论,或许能够部分解释清楚。
什么是方法论?方法论是对你如何做某件事的总结,这个总结包括你的思路、流程等等。举个例子,最近我们在总结业务监控的方法论,分析师在常规做业务监控的时候常常有很多先入为主的想法(这些想法是很有价值的,因为它来自于分析师长久的经验和积累),而方法论的总结就是需要分析师去将这个想法给拆解清楚,为什么看到这个数据异动时我会从这个角度去拆解和分析?但是如果我们不拆解清楚,就无法知道这些想法是否是正确的,是否是完善的。最终的目的也是反思监控的方法,并能够积累和传承下去。
回到元认知能力这个概念,还记得之前我做的一个笔记,叫ABC情感模型,元认知模型相当于A和B之间的桥梁。
注意力&时间&金钱
整体上从重要性来说,时间&金钱应该不会有谁反对,但是对于时间多到如粪土的年轻人来说,这个公式几乎没有任何指导意义,想当年为了折腾VPN、盗版书之类的,花了多少时间在上面,而且为了省钱,到处找各种所谓激活码,这些都是将时间放在了金钱后面,这些时间重要,但如何用到更重要的地方呢?
无论你做什么事情,时间是不断流逝的,个人能控制的是自己在这段时间内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什么事情上,这也是所说的注意力&时间的含义。
只有当你将注意力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时,我们再来谈时间和金钱谁更重要才有意义。总体上,通过金钱买时间是更划算的,而通过时间换金钱是不划算的,这个论证李笑来是这样说明的:“之所以你的时间能卖出去,就是因为总体上来看花钱买你的时间更划算。”
不要被所谓的享受当下的鸡汤所欺骗了,人如果不能活在未来,那么迟早就没有未来。这个敲打有点醍醐灌顶,其实我是一个相对比较容易寻求安逸的人,更容易安慰自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但是比较少去思考未来其实是可以选择的。
李笑来给了活在未来的七个步骤:
你对未来要有个预测;
那个预测需要时间才能得到结果;
你笃信你的预测是正确的;
于是你提前按照那个预测的结果行动、选择、思考;
你终将走到那个结果出现的时刻;
最终证明你的预测是正确的;
那么,由于你提前按未来正确的结果行动、选择、思考,于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你生活中的一部分,就是“活在未来”的。
多维度打造竞争力
这一点就不多说了,有点前段时间比较火的所谓“斜杠青年”的意思,立足于你原本的专业,只要比别人多一个维度,那你的竞争力将呈几何级数增长。
总结一下,元认知、注意力、未来以及多维度能力,构成了现阶段我认为必需的个人成长系统。
am 8:23 on 2017 年 12 月 10 日
最近比较多朋友问一些BI相关的事情,基于我五年的经验,整理了一些关于BI角色的想法。
不同组织中的BI角色有什么区别
Q:商业分析组和产品组下的商业分析、数据PM工作目标、内容有什么差别,对业务施加影响的方式有什么不一样。
A:商业分析组属于决策支持部门,产品组属于业务负责部门,从大方向上来看,两个团队的考核方向就是不一样的,前者以被支持部门的满意度为导向,后者以业务KPI为导向。
一般来讲,商业分析师大多在商业分析组,如果商业分析师在产品组可能会沦为数据运营(也就是为不会写SQL的PM提取、整理数据而已),从专业序列的发展角度来看,除非级别较高,一般不建议去非产品的业务部门做商业分析师(也可能给的title也是数据PM,但工作性质没区别),既没有专业的团队环境,也没有有价值的成长机会,但从业务成长的角度来看,如果你是某个业务团队唯一懂得如何使用数据的人,并且善于将数据与业务应用紧密结合,那你将成为这个团队最有价值的人之一。
而数据PM可能兼而有之,但核心工作目标不会有太大差别,分两种:
让内部用户更好的使用数据,只是在工作内容上有一定倾向性,比如商业分析组可能更多负责平台性、通用性的数据产品,尽可能覆盖更多的业务部门,而产品组则可能基于自己的产品体系、营销系统构建具有针对性的数据产品。所以前者更依赖于数据PM有系统宏观的思考能力,后者更依赖于数据PM有聚焦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业务影响上来看,必然是前者慢但是长期具有稳定性和兼容性,后者快但是不具备可复制性。
提高外部用户对主产品的粘性,除了专业2B的一些数据公司,大部分主产品上的数据功能更多的是辅助功能,不过这部分功能一般都不是由数据PM来完成的(虽然我认为数据PM来做可能更合适),所以这部分不做更多介绍。
商业分析角色的不同方向
Q:商业分析中的行业分析、战略分析、用户分析等岗位,需要出差吗?出差要做些什么?
A:商业分析角色分很多种,以中微观视角为导向的比如用户分析、营销分析、流量分析等等,以宏观视角为导向的比如行业分析、战略分析等等,但是实际操作各视角内部差别不会那么大,互相之间交叉重合的情况非常多,但是从视角之间的转换是需要一定时间和门槛的,一方面是分析方法的不同,另一方面是思考模式的差异。至于是否出差是基于具体分析项目的需要,而不是某个角色就一定要出差,一般商业分析师出差会带有特定的结论去证实或证伪,这些结论是已经在总部或办公室基于已有的数据做出了相关的判断和结论,出差大部分情况下是以访谈的形式获得定性的证据进行支撑。
商业分析角色的发展
Q:商业分析和数据PM,收入发展上差别大吗?
A:早几年,大家知道数据重要,但是并没有对商业分析师角色特别重视,往往是其他角色来顶替,比如RD、运营甚至是实习生,而很多公司甚至没有专门的BI序列,所以导致商业分析师的收入明显是由被顶替角色来确定的,由于运营对数据的渴求度最高,所以一般都是运营来顶替商业分析师,自然体现不出商业分析师的价值。
但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产品经理这个岗位的重要性和价值已经充分体现出来,数据PM也跟着水涨船高,所以数据PM没有面临商业分析师的这个过程。
在近几年大数据概念的教育下,在大部分大公司BI序列也成为一个正式的岗位序列进行统一招聘和培养,但在招聘网站上,依然难寻BI岗位的踪迹,商业分析往往被分散在产品、开发、运营等各个角色里面,所谓人以群分,市场上这个商业分析这个”群”一直未被定位,导致想招到一个合适的商业分析师特别的难,而好的商业分析师又比较难以找到心仪匹配的工作,整个供需关系是错位的,我只能说这个现象的改善还需要时间。
对于这个问题,我只能说现在PM(包括数据PM)的发展路径和收入增长基本是稳定的,各行各业都认可,但商业分析师由于成长年限短,以及培训机制不完善,导致无法通过从业年限来判断其能力高低,所以其价值依然处于见仁见智的状态。
am 6:33 on 2017 年 12 月 3 日
刘慈欣在一次专访中提到一个观点,为了应对人工智能对人类工作的冲击,”未来人类必须改变不劳动者不得食的观念”。他提到,工业革命大幅减少了第一产业也就是农业的劳动人口,而未来的人工智能革命可能大幅减少传统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人口。
但是这还是基于产业现状做出的推测,如果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工业革命将农业人口迁移到了城市和工厂(无论是轻工业还是重工业,都是工业革命之前是几乎没有的产业),信息技术革命的诞生一方面产生了一个新的技术种类,同时为第一、第二产业赋能,大幅提高了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互联网 ),间接扩大了第三产业的份额(如快递员、外卖员等),从而进一步吸纳了无法适应新产业结构的劳动人口。假设我们认为把基于互联网改造后的产业称为第四产业的话,那我们面临下一个重大产业变革,人工智能革命,预期将能大幅提高四大产业的效率,同时进一步扩大第四产业的市场规模。失业人口的规模是否会进一步增加,取决于在这场革命中如何去调和传统产业利益与新产业利益的矛盾。
但我并不认为未来会出现极大比例的不劳动者,这是基于如下几种判断: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尽管产业革命一次比一次来得快来得迅猛,但不可能一步登天物资极大丰富到大部分人不需劳动;
当前的发展环境基本集中在地球约30%的陆地范围内,所以产业革命的不断升级必然会导致资源的进一步匮乏,强迫人类去寻找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新的产业变革必然带来新的市场机会,这个机会是难以预见的,但是根据历史经验来看又是确凿无疑的。
不过在这新一场的新旧交替中,必然会产生大量还未来得及适应新的产业变革的低端劳动附加值人群(注意这个低端是相对的,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整体生活标准在不断提高),最近北京发生的三原色事件以及不规范出租屋清退事件将社会层级的撕裂铺到了台面上,这只是导火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类似的事件会越来越多,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进一步深化,现有的财富分配方式将无法调和这种矛盾。
本书的中文副标题的关键词在于“人机共生”,但拆开来看,我认为并非指的人与机器的共生,而是不控制机器的人口与控制机器的人口的共生,这个共生的演化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人类未来社会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空间。而在这里控制机器意味着劳动附加值能获得极大提升,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吸血的历史来看,低端劳动附加值人口在他们眼里将被视为蝼蚁。
作者提出了一种“公共利益指数”的概念,类似于“全民持股”的股权分散激励机制,为的就是让未来的人工智能企业更多的关注低端劳动附加值人群的利益,为更关注公共利益的企业提供税收等各项政策上的倾斜,从而达到共赢。
在这个问题上,基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实,“公共利益指数”从概念上也许在中国更容易被接受和实施,比如最简单粗暴的就是国有化一部分人工智能企业的股权,来补充到社保或其他保障性账户中。作者是希望用市场化的方式来让每个人参与到自己的社保账户的管理中,能够更加透明和自由,同时也能够让每个人对于社会的运作和发展有参与感。
回到“不劳动者不得食”的观念上,在这样一个令人兴奋的时代,我们要改变的是“劳动”本身的含义,当生存已不再成为劳动的目的时,劳动是为了什么呢?
pm 2:42 on 2017 年 11 月 30 日
我一向觉得听书是一个伪需求,主要是我觉得自己阅读的速度要比听书的速度更快,既然我有时间来听书,为啥不直接自己读呢?所以前两年各种听书APP一片大火,我愣是没觉得有什么爆发的点,包括后来第一次在《得到》上付费,也仅仅是跟着和菜头的脚步,去订阅了槽边往事,但也是纯图文并没有音频,基本上是把《得到》当成了一个阅读APP在用。
最开始订阅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时候也主要看的图文版,但是后来没有看完。直到,Jessie开始休产假,我需要一个人开车上下班时,通勤这半个多小时的无聊时间找到了归宿。我把这份专栏完整听完了一遍,现在在复习第二遍,同时也把之前攒的《得到》各种活动送的音频书也听完了。尽管最初这只是为了打发这段时间,但是却像是开发了我的第二潜能一样,让我发现了新世界。
我还记得上学的时候一直比较怵的是英语听力,而对于阅读和写作这种书面的学习方式更觉得得心应手,回想起来,以前还应用元认知能力自己思考过,为什么自己的英语听力总是不理想,我完整捋了一下自己的思维逻辑,当我听到一句英语的时候,首先是将它可视化,然后翻译成中文,然后再应用中文理解的方式去理解。这么多的转换层级,在阅读和写作时体现不出来,因为会被我的思考速度弥补上来,但是听力往往就是直接的字面理解,这样就使得我的速度慢了很多,自然也就很容易跟不上节奏。不过可惜的是,道理是明白了,却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提升方式,所以也就凑合着这样了。
回到主题吧,因为自从果果出生之后,就有了一些你无法看书,但是却可以听书的场景,比如必须得抱着她睡觉,哄宝宝这个事情是一个机械的工作,但是却又是无法机械化的一个工作,因为宝宝会很神奇地识别出是人类的臂膀搂着她还是伪装的一团花枕头,也许是体温、气味之类的,但是总之,直到21世纪,我们的育婴方式基本上跟原始人没有多大区别。
但是这些场景也并不一定是刚需,比如以前在做家务或者开车的时候,也会选择听音乐来填满这段无聊的时间,重点是我发现了第二点,听书对于知识的理解似乎能够更加深刻,就像生活的记忆那样清晰。在听完何帆的《影响深远的部落文化》这一篇之后的那天晚上,我在梦中准确地跟同事复述出了部落文化的五重境界,醒来之后我自己都觉得惊讶不已。知识的融会贯通如果能像吃面包那样轻松消化该有多好,现在听书让我体验到了这种舒畅的感觉。
从这个角度讲,相比较快速阅读所省略掉的信息,也许听书能够带来更小的信息损失,能够有更长久的知识记忆。这个在心理学上是否有证实我没有研究过,或许我只是个例,但我只能描述出我的亲身体验作为推荐,既然我们能够有眼睛和耳朵两种通道去接受更多的外界信息和知识,何不充分利用起来呢?
回到《得到》本身,它打造的概念就是”终身学习”,简直是触动了现代人焦虑的神经,整个中国社会欣欣向荣不断发展的原始动力就在于中国人不愿意落后的心态,焦虑的前提是觉得自己努努力还是有希望的,而像一些老龄化社会严重的国家,焦虑也无用,干脆就进入了一种低欲望社会的状态。
我倒觉得,在学习这个事情上不用那么功利,在何帆的《北大读书俱乐部》这个专栏里,有一次有一个用户留言:“……真的不知道这些所谓的知识对我有什么用……这样的专栏,对普通大众真的没有什么意义。连生存都成问题的时候,了解这些通识对人生真的有帮助么?……”我不知道这有没有用,但我真的知道这样的质问是没用的,而讽刺的是,这个留言是回复在《我们和他们1:你心中是否潜藏着一个恶魔》这篇文章下的,而这篇文章就是从心理学角度阐述为何人类总是会互相攻讦人为制造生存苦难的。生存是人生的基本,但人生绝不仅仅只是为了生存,古人尚且崇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今人却沉溺于消费社会而不自知,以为一日三餐就是自己的全部,可悲。
就像五月天唱的那样,如果不愿你的生命只剩生存,不愿活着只会呼吸吃饭喝水的生活,那么,加入《得到》,成为终身学习者吧。
pm 3:01 on 2017 年 11 月 20 日
最近在复习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未来会有几篇文章都是相关的一些总结和思考。
刚开始,我其实是被“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这个名字给欺骗了,李笑来压根不是在教你怎样挣钱,或者说不是直接教你怎么挣钱。他一直在讲的是如何提升你自己的分析能力,建立你的思维模式,构造你的知识体系。
之前网上流传一张财富自由等级表,从菜场自由到国籍自由一应俱全,但是实际上这个定义并不准确,这只是购买力能力等级表而已,它并没有反映出个人为了达到这样购买力所付出的代价,也许这个代价是“不自由”的。
而李笑来一开始就将这个需求定义清楚了,那么奠基仪式就可以开始了,他在文中说到:
所谓的“个人财富自由”,指的是某个人再也不用为了满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时间了。
这真是一个焦虑的时代,从薪水到房子,从婚嫁到子女教育,甚至连随身带个保温杯都成了被揶揄的对象。如果不想34岁被淘汰,就应该好好琢磨下究竟自己人生的需求是什么。
如果在互联网公司,李笑来应该是一个非常优秀的PM,也会是我们数据分析师最乐意交流的业务方,因为他能够将自己的需求定义得十分清楚明确。
“时间”是不可再生的,如果必须不断出售自己有限的时间而换取生活必需的话,那将永远在为生活奔波。从比较优势的角度来看,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单位时间的价值会随着积累快速上升,随后将会逐渐下降,到了某个临界点(比如34岁),弱肉强食的资本主义社会就会将你淘汰。
从这个定义来看,至少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
生活必需由他人提供,自己的时间完全可供自己自由支配;
自己的同一份时间可以多次出售,提升自己单位时间的价值,远远大于满足生活必需;
方式1的操作方法也不少,比如啃老(如果你不是王思聪,这种方式并不持久),或者有资产变现的途径,比如拆二代(靠着收房租基本能保障生活必需),但方式1的问题在于过于依赖运气,对于大部分手残投胎已经选到地狱模式的中国人来说,其实并不具有主动操作性。
所以李笑来后面一直在讲的就是方式2,如何提升自己单位时间的价值。
pm 12:37 on 2017 年 11 月 18 日
还记得09年的时候看了一部电影,叫《一个好爸爸》。翻出那时写的一篇影评,除开电影的感想之外,最后有这样一段话:
If I have a daughter in future, I will be a good dad, a dad who like to spoil his daughter. I will try my best to give my daughter the best and the most comfort life-let her wear the cutest clothes and acquire the most wonderful education and of course the most excellent boy (though I will feel a little unhappy).
我已经不记得这段话来自哪里,抑或就是当时我自己描绘的真实想法,不过不管怎样,当八年后果果来到我的生活中时,竟也没有那样的惊讶和突兀,或许这就是所谓冥冥之中吧。
其实我并不知道现在是否是最好的迎接果果到来的时候,似乎看起来所有的东西都没有准备好,没有明确定居的城市,没有明确的抚养计划,但是不管怎样果果就还是到来了。从起初手忙脚乱,到现在能够安心的趴在我的身上熟睡,我们都经历了许多。
事实上我越来越觉得,大部分情况下,没有办法做到完善规划后等待子女的到来,因为这是两种生活状态,而且这也是最难以听他人言表而体验到的,所以只有当你自己真正升级之后,才发现“哦,原来做爸爸是这样的”。因为子女的到来会促进父母的成长,比如使得新手爸妈更加亲密(因为需要共同面对新生儿这个“小恶魔”),也能够让我去开始思考更长远的事情,包括成长、积累、教育等等。
《一个好爸爸》这部剧的英文名叫《Run Papa Run》,我并不知道自己能否如愿成为一个好爸爸,但是有了果果之后,自我鞭策的成长应该要变得更快。
所以我对果果的期望是健康快乐,而对自己的期望则是成为一个好爸爸。
昨日果果满月,谨以此记。
pm 2:12 on 2017 年 11 月 15 日
借着这篇文章回答丹哥的一个问题,数据分析师的成长之路应该是怎么样的?
其实我认为数据分析师是一个互联网从野蛮生长到精细化运作过渡期的一个岗位,真正优秀的分析师应该也会是一名不错的项目经理或者业务人员。“优秀”对应“不错”那就说明分析师的能力是一名项目经理或者业务人员应该具有的,这是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
成为一名分析师的门槛特别的低,会用Excel、能写几句SQL基本上就能开始干活了,但是为什么我说这个岗位是个过渡期的岗位,原因在于基础建设的薄弱,在大部分公司,分析师实际上承担了数据提取、数据整理、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数据展现到最后的分析展现过程,在阿里更极端,对于一名数据人员的要求是对应某一项业务需要从底层数据建设到中层业务策略分析再到上层数据产品全链条负责,所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数据分析师或者说数据从业人员又非常的难。
所以从市场上的供给来看,低端刚入门的分析师非常多,会几个Excel函数就敢称自己是分析师,但中高级的极少,远远达不到需求,但是从现实的招聘中来看,中高级的岗位基本不需要你掌握所谓的统计学知识、数据工具使用能力等,而是在于相对虚幻的学习能力、问题拆解能力、业务理解能力等等。
回到题目的问题,分析师的成长路径究竟应该怎么样走呢?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的分析师来说,我的建议是一定要依附于业务,不要总觉得自己是怀才不遇,分析师本质上来讲是一个支持性的成本岗位,如果你的产出无法与业务强绑定并且对业务产生价值,那你的价值堪忧。
那么围绕业务,这个事情就相对简单了,基础的分析师你得解决业务看数的问题,不管是人肉取数还是建报表,这是大多数初级分析师干的事情,但是这种事情上也能分个三六九等,面对多业务方时如何建立有效的排期机制,如何建立业务、分析师以及数据RD三方顺畅的合作机制,如何帮助业务方清晰明确地梳理清楚他们的数据需求,这里展现出的就是你的规划能力、沟通技巧以及基本的业务理解能力。
中级分析师你得解决策略问题,这里的分析工作就相对多一些了,因为前提是基础数据建设得基本可用,问题是如何解读,如何挖掘业务的痛点难点,并且用数据去找到抓手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个讲起来就相对虚了,实一点说,分析大概分三等,描述性分析、解释性分析以及策略性分析,从这个说明也能够看出来价值基本从低到高,但是在不同的场景下有不同的用处,并不是说分析师就都要做策略分析,但是显然带有TODO的分析对于业务方的直接落地是最有价值的。
高级分析师我们默认为已经对于业务的理解能力超出大部分的业务人员,而他们则需要将分析思路和分析方法沉淀下来进行输出,而输出的载体就是数据产品,所以高级分析师能够hold住一个项目,从解读业务、寻找业务痛点、形成策略建议、提炼分析方法到最后的输出数据产品,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级分析师就是要打造渔网,同时给出一份捕鱼手册。
我很赞同阿里的理念,BI存在的长期价值就是消灭BI这个团队,要让BI能力内化到组织内部,从而才能让BI发挥最大的价值。
pm 2:57 on 2017 年 11 月 14 日
认知行为疗法的创始人,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提出过一个ABC情感模型。A是我们经历的事情;B是我们对这件事情的理解,是我们的观念;C是我们根据自己对事物的理解,产生的情绪反应。
我们常常以为C是直接从A来的,但其实C是从B过来的,A是客观事实,我们无法改变;而B到C更多的是一种被动反应,能够去控制的范围不大。关键在于B,通过改变B,基本上我们就能够改变C。
我个人理解,这个模型更简单的表述是,换个思路思考问题。
我一贯认为,被自己情绪绑架的人是无能的,但是情绪的反应几乎是人与生俱来的,比如黑夜里会感到害怕,公众演讲会感到紧张,一见钟情时会脸红心跳等等,但是这些并不叫“绑架”,这些是良性的情绪反应,能够更好的帮助你适应具体的场景。
那哪些是非良性的情绪反应呢?比如说嫉妒、仇恨、愤怒、沮丧等等,如果人们的行为被这些非良性的情绪反应所绑架,那么就会做出一些不符合社会规范要求的行为来,如何去规避非良性的情绪反应,关键就在于找到触发自己这些非良性情绪反应的点,将其中的主观臆断给去掉或者换一种思路去思考,尽量往良性情绪反应上去引导,刚开始可能会有些别扭或者矫枉过正,但是一旦形成思维习惯,能够触发非良性的情绪反应的事情会越来越少,整体上来讲,人们会变得更加理性。
人的一生要持续不断地成长,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自由、博学、理智的人,如何不断地去省察自身,这个模型非常有参考价值。
pm 2:42 on 2017 年 11 月 14 日
所谓“千金难买早知道”是形容一个人错过了他的机会,但是既然是千金难买,那就意味着“早知道”能带来的价值就是超过千金。
我最早知道比特币大概是在09、10年左右,没错,就是在比特币刚出来的时候,那时候上大学无聊,每天跟进当下互联网上有啥新鲜事,这个自然没有漏掉,我还隐约记得我还试图想要挖点矿,那个时候,比特币完全就是极客的新鲜玩意,折腾了没多久,后来就又追寻其他的新鲜事去了。
等到现在在回过头去看看,如果当时有个人跟我说八年之后比特币会涨到上千美元,我一定不会相信,作为一个没进入社会的学生来说,而且不具备基本的金融知识,想要抓住这样的投资机会简直难如不可能。
李笑来推荐购买的股票黄金组合GAFATA(Google、Amazon、Facebook、Apple、Tencent、Alibaba),他的理由是,这六家公司是互联网时代的基础设施,几乎所有后来者都与这几家逃不开干系。之前我还认为AI可能给传统制造业开启了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但是当看到Google的阿尔法狗的厉害之后,才发现,这个弯道从来不存在。但是不管怎样,从互联网向物联网发展的过程中,肯定会有这六大巨头之外的新机会,比如大疆、特斯拉这些,但是他们还没有达到基础设施的地步,最多只是有钱人的玩物而已,不过GAFATA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不过李笑来的这个思路是非常值得借鉴的,推而广之,虚拟世界不能单独存在,它必须依附于能源互联、交通互联、电信互联的基础设施,那么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如果我们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秉持着乐观的看法的话,那么凡是参与建设甚至垄断能源建设、交通建设以及电信建设的公司未来都可能是成长性非常好的公司,比如我们国家电网、中国中车以及移动联通电信等。
一点小记录,没抓住的机会本身就不是你的机会。
am 5:23 on 2017 年 11 月 1 日
这段时间在听李笑来的《财富自由之路》,他讲了许许多多的概念,比如最核心的”元认知”,比如关于”未来”和”现在”的理解,关于何为“正确”等等。这里面有些概念我会深以为然,有些还需要假以时日来咀嚼消化一下。不过让我觉得收获很大的是这种概念的积累和成长。
我们常常会听到一句讽刺的话,叫做,“想的太多,读的太少”,主要用来嘲讽那些民科,其实读的太少意味着并没有经过系统的科学训练,而没有经过系统的科学训练意味着会走偏,想的太多不是坏事,在我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情况来看,太多人是想的太少,压根没想法,这样才是可怕的。但是反过来,思考的贫瘠往往又由于输入的匮乏导致,这里的输入不仅仅只是阅读,也许还有你与他人的交流,有意义的社会体验,非纯感官快感的电影娱乐等等。当你输入越来越多,脑海里面的思维碰撞越丰富的时候,就会使得你的表达欲望增强。
很少有人天生就是作家,学生时代写一篇800字的文章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说都非常煎熬,但是人人都在表达观点,这个观点就是你的概念。绝大部分人就跟黑熊捡包谷一样,边捡边扔,大部分的概念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打磨和完善。回想我学生时代经常在QQ空间写些有的没的,都是些非常天马行空的东西,有些甚至回头看来就是所谓的民科。但是如何将这种思考积累下来,并且以正确的方式去让它们走上正轨并进行完善,最终将这种思考的结果内化为自身的成长。
持续的收集自我的看法、认知、概念等,不断打磨,无论是证实还是证伪,持续下去。
对于各类数据处理工具的了解和应用,包括但不限于SPSS 、R、Python等。
而综合能力的考察会集中在:
研究项目、实习项目或者生活体验中涉及到的商业逻辑的理解,关键在于考察分析思路的广度(是否开阔)、深度(是否细分)以及完整度(是否有逻辑自洽的框架),比如如何评估武汉一天有多少外卖订单;
开放性的商业数据问题,关键在于考察面试者能否利用所学知识或者之前的工作经验来迁移解决相关问题,关键在于考察学习应用举一反三的能力,比如一个同学之前有房地产风险评估的实习经验,我就会问如果让你在武汉投资一家酒店,你会考虑哪些问题。
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择其优者而录,不指望全才。
以上,一点想法和建议。
am 11:25 on 2017 年 4 月 21 日
苹果和微信这次争端轰轰烈烈,倒不是因为涉及到了多大的利益纷争,而是直接受到影响的是中国互联网圈最具有”话语权”的一群自媒体人(就是话痨而已)。正赶上内容创业的风口,一下子微信公众号、知乎、得到什么的,要是没谈论这个话题,简直就是“视金钱如粪土”的主。
其实吧,自古以来最容易受“迫害”的就是文人,垄断者知道文人就是一张嘴,除了叨叨就没有别的本事,所以自古以来什么焚书坑儒、文字狱,搞的不都是文人。换句话说,文人是最没有利益价值的一群人。这群自媒体人在微信上的打赏、广告能占腾讯这个庞大帝国收入的百分之多少?假如苹果真能按照30%抽成,又能占到苹果整体营收的百分之多少?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所以苹果和腾讯俩在试探呢,且不说苹果有没有找到腾讯的七寸,恐怕这一轮连腾讯的毛都没挨到。但是腾讯就跳将起来了,这不是有没有伤筋动骨的问题,这是尊严问题,这是地盘问题,要是在这件事上妥协了,库克你不还成了马爷爷了。腾讯仗着微信用户众,四两拨千斤带动一众自媒体,对苹果口诛笔伐,大不了这根毛我不要了,你也别想分得半根毫毛。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大家吵嚷着热闹,什么苹果注重规则,腾讯关心支付,这都是面上的,无非是看微信搞小程序搞得火热的时候,苹果借这一炮仗宣誓一下自己的主权,想把腾讯拉到谈判桌上,最后想必达成一个双方皆大欢喜的协议,毕竟还是挣钱重要,要是喷唾沫能挣钱还要你们干嘛。一回头,这一剪刀还是这几亿的羊毛。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am 11:05 on 2017 年 4 月 21 日
Jessie为了提高我干家务的积极性,怂恿着去买了一个戴森无绳吸尘器,美其名曰”新玩具”,充满电需要三个小时,然后可以使用20分钟,我觉得戴森很懂男人。在这样的限制下,每周可以只需要承担20分钟的“家庭责任”。
不过不得不说,戴森真的很好用,在没有买吸尘器之前,起码得先用扫帚扫一遍,然后用湿拖把拖一遍,才能把家里大面上的头发给处理干净,女生简直比猫还能掉毛。用了戴森之后,虽然噪音有点大,但是搭配它多种多样的头,分分钟能把各种犄角旮旯的地方处理干净。推着一个有电锯般噪音的吸尘器,倒是很有些享受这种“伪中产”的家庭生活。
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没有能当上房奴,好在Jessie并不在乎一定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租房唯一的不便在于不稳定且将就。因为考虑到不是自己的房子,总是将就着用着抠门房东买的最低劣的家电家具,抽油烟机几乎抽不走油烟,衣柜门总是关不上。这些是影响生活品质的极大障碍。
于是我们只好在一些小件上改善生活品质。比如应对北京雾霾的空气净化器,用了大概快两年的小米,准备在近期换成戴森,这样连夏日空调也更换了。比如为了丰富日常的娱乐生活,买了一台小型的投影仪用来投放Xbox One,因为当时租的自如没有电视机。更别提在宜家买的一些小沙发、三角桌之类的了,把本身不大的房子占据的满满当当。
也许大概再过一两年,我们就会离开这个基本不接纳外地人的城市,去寻找一个能够长居的地方。就像千千万万在帝都打拼的人一样,逃离有逃离的理由,不逃离有不逃离的苦衷,选择了,也就不埋怨。生活已然很困窘,好在有些点缀生活的小确幸,足矣。
am 10:30 on 2017 年 4 月 12 日
什么是退休?退休是你干不动了赶紧滚蛋挪位置让给年轻人顶上,华为将互联网员工的退休时间提前到了34岁,当你跟不上公司发展的节奏时,理论上来讲没有养老的机会。这个时代,尤其在互联网时代,快速的优胜劣汰使得你根本没有半点喘息之机。
设想一种场景,你在临终前回顾你这一生有哪些值得铭记和诉说的成就时,眼下的这些工作内容真的是不值一提,你加班伤肝为老板赶的PPT,你费尽心思争取而来的活动经费,你耗尽心血做出的分析报告,你绞尽脑汁修复的线上bug,这些事情宛如飘絮,你知道它们是自然的延续,但是就是感到厌烦。什么才是你真正值得铭记的成就?
究竟什么才是作为人类最为宝贵也最为不可被AI替代的特质,我们在当前的螺丝钉工作中,看似坐在格子间有着自主意识的白领,张口互联网,闭口麦肯锡,实际上我们跟流水线上的女工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吗?换掉你,哪怕没有你,这条你一眼望不到头的流水线照样正常运转。
什么才是你不可替代、不可超越甚至是带上你的烙印的东西?我不知道是什么,但是我知道一定不是你的PPT、报告、方案或者是bug,这些只是你在流水线产出的流水线产品而已,最多仅仅只是带有你的指纹而已。
在这个巨大的现代化工厂中,我们看似拥有了足够的自主性和自由度,貌似还拥有了一些颐指气使的能力,但是这些都是虚幻的。离开了这个体系,你还是你,一无所有。
当然,不排除有相当一些人能够逐步跳出生产线,成为生产线的控制者甚至建造者,但这依赖天时地利人和。相信我,我绝对不是在谈论所谓的阶层,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阶层是固化的,并不代表你居住城市的不同,买得起的房子的地段不同,你的阶层就发生了流动,阶层之所以叫做“阶层”,是因为它几乎是与生俱来的“烙印”,不用悲观,事实就是如此。所以谈论阶层没有意义,我谈论的是自我价值和自我成就。
你的核心价值和成就是什么?或者说,你期待你能拥有的核心价值和成就是什么?这就变成了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不要说升职加薪,这仅仅体现你在生产线上的位置,能够做一颗螺丝钉还是一盒螺丝钉而已。也不要说北京户口、学区房,这也仅仅是体现你在另一条生产线上的位置。
你今年34岁,除了生产线产出的那些带着你指纹的产品,你还有什么?
pm 12:01 on 2017 年 4 月 3 日
这个愚人节大家一点警惕性也没有。
上峰发布一个政策,惊动整个中国,听说甚至连海外人士都搭专机赶回来看看这个千年大计是怎么一回事。
这几天被这个政策刷屏,一片叫好声,唯一看到的一篇稍微带点负面意见的立马被和谐了。
中国人已经被房地产逼得狂躁了,任何一个政策的变动都能被解读出房价的涨跌。画这个圈的时候的中国人已经跟画那个圈的时候的中国人心态完全不一样了。
最近知乎一直在讨论,各种清华北大哥大的人买不起北京的学区房,没有学区房就改变不了自己的阶级属性,也真是天真,说得有一套学区房就好像能立马改姓赵一样。
学区房有没有跟能否姓赵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赵家人资源调度的能力远远不止那点学区房。我们就是为一些海市蜃楼在那里抱头痛哭,等照着方向走了几公里之后,看到的还是一片黄沙。
手上能端多大碗,就安安心心吃多少饭。屁股上能长多少脂肪,就能受着挨多少板。
当年那一圈,几代人的奋斗才成就了现在的一个“深”,凭什么现在人觉得只要能买得到一套“北上广深”的房子就能飞黄腾达了呢?
pm 2:43 on 2017 年 3 月 14 日
老实说,每天晚睡都不过是想留一个属于自己的几个小时,哪怕什么都不干,也是极好的。
成天的电脑提示、手机PUSH不停地弹出,各种信息秒回,短暂的半小时放空又会产生一种巨大的负罪感,只有在每晚的10点~12点,才是既不会产生工作上的负罪也不会产生健康上的担忧的黄金时间。
我觉得人和动物在很多情绪上是相通的,我们所谓的共情,共的不仅仅只是人类,而是整个生物界。这两天一只有故事的河马传遍朋友圈,也许它也是发现了一个可以远离喧嚣,吃饱喝足后一个享受孤独静默的绝佳位置。
小时候,我们在看到满天星光的时候会感到欣喜,那是一种对未知的渴望;长大后,当我们在浓浓的光污染以及雾霾下再也看不到漫天星辰的时候,天桥上、窗边上,看到尘世的车水马龙,那种恍惚,是对生活的一剂安慰。
哪怕偶尔再次看到圆圆的月亮,在灯红酒绿的城市光影中,这银盘也显得那样的微不足道了。
但是,最怕的也是这样。
就像两军交战,夜间停火修整后的那段时间,应该是夜空最为静谧最为美妙的一段时光,白天冒的枪林弹雨、受的大伤小病,才应该是变得微不足道才对。
有的人,享受过这晚静谧还能见到一次朝阳;有的人,都没有熬到看见这晚漫天的星光;有的人能等到胜利,衣锦还乡;还有的人,只能马革裹尸,散落沙场。
其实,哪有什么胜利可言,不管你是努力地活着,还是努力地生活,挺住意味着一切。
pm 2:33 on 2016 年 11 月 9 日
大概一两个月前开始关注美国大选,主要是在知乎上被动关注,大家一直在打嘴炮,一群中国人为灯塔国的总统操碎了心,不管站在哪一派,持有的态度都是一副“对方当上总统美国就完蛋了”的论调,其实对于美国这么成熟的政体,总统是谁真的影响不大。今天阑夕的一篇评论深得我心,其中有一句话这么说道:
特朗普的大多数「狂言」不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履行,比如对于北约的财政要挟,以及在边境筑墙,当然这也和政客的所谓虚伪无关,因为行政首脑的权力有限,三角制衡永远存在,可以将之理解为风控机制。
但是这次大选奇特的反转,倒是说明了“沉默的大多数”的力量,即便在“川普大帝已经抵达你忠实的华盛顿”之后,纽约时报依然这样写道:
这次选举中,美国人对国家的未来感到悲观,对国家领导者的选择缺乏信心,社会和政治裂缝让人们在种族、阶级、教育、性别和宗教方面相互隔绝,在选举中发挥了鲜明的作用。
特朗普的阵营严重偏向男性和年长的选民。没有大学文凭的白人选民超过一半。
你们简直对力量一无所知!
我们往往会低估群体的力量,却高估个体的影响。这个个体既包括在聚光灯下的名人,也包括关注中心的自我个体。
《遥远的救世主》中,王庙村的人们寄希望于救世主丁元英来改变他们的生存现状,但是参与其中的人却又各怀鬼胎,觉得自己能看清一切。他们既高估了“救世主”的能力,也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以致于在该谨慎行事的时候过分乐观,该给予他人信任的时候自私自利,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丢掉卿卿性命。
在互联网这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跟着风口一起跑,这里面既有群体的力量,也有“势”,有幸参与其中的人,也许两年赶上了别人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路径,但是有些人却迷失其中,觉得我能成长至此是我自己的努力和能力,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不要把平台的成功当成自己的成功。
保持谦逊和谨慎,KEEP CALM AND MOVE TO REALITY!
pm 2:39 on 2016 年 11 月 1 日
自从滴滴优步合并之后,对于买车的执念愈发加深了,虽然之前没有滴滴优步也是一样上下班,但,毕竟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呐。趁着北京红叶疯了的节奏,周末尝试着租了一辆车去到京郊看看疯了的红叶,顺便提前感受有车一族的生活。
提前两天在一嗨租车上预定了一辆斯柯达明锐(这是软广,请品牌方看到后自觉打钱),作为一名持有驾照超过6年的“老司机”,保险起见,我还是买了附带的各种保险。周六早上打车去门店,办好一切手续,交完钱,到门口验车,跟我说了一些基本状况,车还是挺干净的,在北京这灰霾天一看就是刚洗过的,然后我坐上车,调好座位,挂好档,慢慢松制动,车怎么没动?门店小哥看我半天没走,又跑出来看,然后一脸黑线的告诉我,挂的是N档。我只好默默地挂上D档开走了。
开回家接上Jessie,买了两杯咖啡后向红螺寺进发。
周六这天北京天气特别好,阳光明媚,正好前两天下雨冲走了空气中的灰霾,再加上一阵北风,北京的天格外敞亮。
三点多下山的时候,其实犹豫了好久要不要在京郊住一晚,还是说下山后就赶回家,最后想想既然有车,就在美团上预订了一家怀柔的连锁酒店,开车十来分钟就从红螺寺到了酒店。
晚上在点评上推荐的京螺山庄去吃了一顿虹鳟鱼,两个人吃198的套餐还是有点太多,除了两盘鱼,其他的都没吃完。
第二天一早向雁栖湖进发,大清早的基本包场了雁栖湖公园,人烟稀少,很是惬意。
回顾两天的行程,由于自驾的关系,我们的行程可以很随意地进行调整,尤其是这类短途周边游,根本不用提前预订酒店,而是可以根据具体的进度来灵活安排,唯一的不便是自己得去找到底应该玩哪些地方,在哪里可以吃到更地道的菜肴,怎么住酒店更方便,所谓一站式服务,如何将这些元素串起来,将会带动更多非典型酒店用户的周末消费。
pm 3:39 on 2016 年 10 月 23 日
今天有些想法,讨论几个矛盾的小话题。
一、理想?现实?
理想化的人有一种能力,能够看透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脉络,能够想象出终极的完美形象。
但过于理想化的人,无法接受现实的不完美,无法与现实产生联动,最终成为空中楼阁,不接地气。
现实化的人有一种能力,能够秉持着“来都来了”的心态随遇而安。
但过于现实化的人,看不到或者对完美没有终极的追求,只能随着大环境和平台随波逐流。
不记得什么时候看过的一句话,叫,理想照进现实,很有意境。
充分理解并接受当前状态的不完美,同时努力向着最完美的终极目标进发,就像张艺谋的《英雄》中的无名那样,不为一己或一国之仇,在过程中达成妥协,关注的是“天下”这个终极目标。
那,你是哪种人?又关注哪种目标?
二、有用?无用?
我常常会要求根据分析师自己的业务感觉和判断事先考虑几个可能的方向,然后去验证方向的正确性。也就是将问答题转化成判断题或者选择题。一方面可以提升分析师理解业务逻辑的主动性,另外一方面也将分析聚焦,避免盲目看数。同时这个方向也要避免导向“天灾”,什么是“天灾”,就是导出的结论都是客观原因、外部因素、不可抗力,这样的结论即使正确,也是“无用”的。这是工作的现实性,公司聘请你来是要解决问题的,而不是让你说问题是客观存在而无法解决的。这并不是否认客观原因和外部因素的存在,而是尽量在这其中找到主观能动性可以影响的部分,推动业务去做出行动和决策。
可这是工作,那生活呢?
三、实?虚?
在知乎上看到一篇文章,《你是不是也觉得压力很大,越来越没有「存在感」?》,里面这样写道:
“你看到你身处在一个大的厂房中,你身边环绕着无数和你类似的工人,你更有一种“这个世界上缺了我也没什么”的感觉,你的个体意义,你的生存意义,被这种空间安排粗暴地压缩,剥离,吞噬……”
当你的产出和价值与你的生存所需没有多少关联时,这种“虚无感”会一直伴随左右。工作的成就感并不完全依赖薪水、职级,还依赖于工作的环境、同事的反馈、能力的成长等等,一旦这些相关元素无法满足工作上的成就感,工作的产出又无法看到明确价值时,“虚无感”就会冒出来。
四、未来?当下?
最近看了一部有意思的韩剧,《我亲爱的朋友们》,它笑中带泪地讲述六个老人的故事。
第二集讲述了喜慈在老伴离世后寻死的故事,但当最后她乘着好友晶雅开的车穿过汉江时,却被这当下的美景所感动,寻死之心彻底抛诸脑后。“幸福关乎一个人希望活着的理由。那些理由不仅仅是在生命的尽头或者是身体衰弱时才变得紧要,而是在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中都紧要。”
在《最好的告别》中关于“如何度过半小时”的调查中,核心的影响并不是年龄、文化、地域等,而是观念,对待时间的观念,对待我们觉得未来还有多久的观念。“当你开始觉得未来是有限的、不确定的时候,你的关注点开始转向此时此地,放在了日常生活的愉悦和最亲近的人身上”。《我亲爱的朋友们》,栩栩如生地演绎出这句话。
你怎么看待你的“未来”?
pm 3:01 on 2016 年 10 月 23 日
我在指导小伙伴做分析的时候,常常会要求根据分析师自己的业务感觉和判断事先考虑几个可能的方向,然后去验证方向的正确性。也就是将问答题转化成判断题或者选择题。一方面可以提升分析师理解业务逻辑的主动性,另外一方面也将分析聚焦,避免盲目看数。同时这个方向也要避免导向“天灾”,什么是“天灾”,就是导出的结论都是客观原因、外部因素、不可抗力,这样的结论即使正确,也是“无用”的。这是工作的现实性,公司聘请你来是要解决问题的,而不是让你说问题是客观存在而无法解决的。这并不是否认客观原因和外部因素的存在,而是尽量在这其中找到主观能动性可以影响的部分,推动业务去做出行动和决策。
am 8:25 on 2016 年 10 月 15 日
从第三期世界各地的采风之旅,到第四期回归到自我的认知。
第四期的四本书分别是:《最好的告别》《禅与摩托车维修的艺术》《沙郡年记》《万历十五年》,分别讲述了死亡、哲学、自然以及历史。
《最好的告别》已专门写了一篇,不再赘述。
《禅与摩托车维修的艺术》和《沙郡年记》都没有认真地读完,但是评价也并不高,两本书都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万历十五年》还没开始看,所以暂时无法评论。
am 5:39 on 2016 年 9 月 24 日
我们对他人的揣测和想象高度体现着我们是谁、我们有哪些思维模式。暧昧关系会极大激活我们的幻想和揣测。当别人的行为可能有多种解读时,你是不是总是会倾向于从某一个角度解读它,为什么?你对别人是否有某种特定类型的幻想?是否有某些一以贯之的范式?你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是否有长此以往的想象?
类似这样的问题,其实能够触及到我们最核心的部分,哪些东西对我们来说是最有吸引力的,哪些是我们最恐惧的,什么最会激发我们强烈的情绪,等等,这些问题能够描绘出你具有怎样的人格结构。
am 2:32 on 2016 年 9 月 23 日
最近刷了两部韩剧,《我亲爱的朋友们》和《请回答1988》,东方文化圈下的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笑中带泪,感同身受。韩国人在爱情的幻想上征服众多中二少女之后,在亲情上的拿捏更显功力。
pm 5:15 on 2016 年 9 月 16 日
“好可怕……”渡边淳一《失乐园》
j下一篇文章/下一个回复
k 前一篇文章/以前的回复
o 显示/隐藏 回复
t 回到顶部
l go to login
h show/hide help
shift + esc 取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素质教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