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贾翊志贾翊介绍

荀彧: 三国第一谋略家集政治家、军事家于一体,张良,萧何为一身,相当于诸葛亮之于刘备,且谋划水平又高于诸葛亮。       我们知道,曹操手下谋士众多,各有所长,缺一不可。如果从中我们选择最重要的一人,答案不是郭嘉,应该是荀彧。  让我们回想当初曹操在兖州招贤纳士的时候。先有叔侄二人来投,一个是荀彧,一个是其侄荀攸。曹操与荀彧语,大悦,曰:“此吾之子房也!”除此之外,荀彧又推荐了程昱,程昱又推荐了郭嘉,郭嘉又推荐了刘晔,刘晔又推荐了满宠,吕虔。满宠、吕虔共荐一人,毛玠。单从人才举荐这一点看,荀彧就为曹操的霸业立了头等大功。除此之外,荀彧举荐的人才还有钟繇.陈群、杜袭、司马懿、戏志才。如果不是这些人,就没有曹操的未来。曹操不过是又一个吕布、刘表而已。  这些人,最关键的是大部分来自曹操的最主要竞争对手-袁绍。曹操能战胜袁绍,主要就是靠这些人的辅佐。得到这些人,曹操可以说是中了头奖。就好像你竞争对手中的中高层管理人员都来为你效命,你的竞争对手离死期也不远了。反之,没有这些人,曹操就很可能被袁绍消灭。  荀彧、郭嘉他们的最大贡献,是孙子兵法的那句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袁绍霸占北方的时候,曹操还是东郡的奋武将军。袁绍大兵一来,曹操的一半人才都吓得要投降,曹操自己都吓得睡不着觉。是荀彧和郭嘉认真分析的两人的优劣,为曹操吃了定心丸。荀彧说曹操有四胜: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士卒虽众,其实难用,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怯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愿为用,此德胜也。  
度、谋、武、德,曹操决胜的因素。  荀彧接着说,袁绍是无用之人,兵多而不整。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智,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无用:此数人者,势不兼容,必生内变。颜良、文丑,匹夫之勇,一战可擒。其余碌碌等辈,纵有百万,何足道哉!”荀彧一席话,大有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气概。  荀彧正象是赤壁之前的鲁肃与周瑜,坚定地为其主公打气。而事实上,许攸反叛投曹,田丰强谏被杀,颜良、文丑阵前被杀,一一符合了荀彧的预测。  特别是曹操在官渡前线最困难的时候,军力渐乏,粮草不继,曹操有心放欲官渡退回许昌,于是征询荀彧的意见。荀彧写信告诉曹操,如今袁绍全力以赴与我们对决。如果我们抵抗不住,一定在长期内被袁绍控制。袁绍军队虽众,却是不能用的。曹公以您的神武明哲,应该是战无不胜的。虽然我们人数少,但还没有到楚汉在荥阳、成皋相争的境界。现在只要我们画地而守,扼住袁绍的喉咙使其不能进,形势就会发生变化。现在是用奇(谋略)之时,断不可失。曹操得到书信大喜,令将士效力死守,才有了决定曹操命运的经典的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后,因军粮稀缺,曹操准备停止对袁绍残部的斗争,回军南下讨伐刘表。荀彧分析利弊,劝曹操一鼓作气,剩勇追穷寇,彻底消灭袁绍残余势力。曹操依其计而行,经过几次战役,于建安九年(204年)攻下袁绍的老巢邺城。  
一荐人才,二破袁绍,这是荀彧为曹操立下的二件大功,但只是荀彧贡献的一小部分。如果说谁是三国演义中超过诸葛亮的战略家,那么荀彧当之无愧。曹操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荀彧在规划和实施的。  
在曹操面对董卓、袁绍、吕布、张绣、刘表、刘备、孙权等诸多敌人,无所适从时,必须分清轻重缓急,逐一解决。稍有不慎,满盘皆输。此时就需要有战略头脑,全局意识,从容应对,险中取胜。荀彧似乎就是那个奕棋的高手。  最早在董卓劫持汉献帝迁都长安的时候,曹操对斗争的前景疑惑不置。荀彧为曹操分析了董卓集团的致命弱点,指出他“必以乱终”,劝曹操全力经营东方。第二年四月,董卓果然被王允、吕布杀死,以他为首的关中军事集团分崩离析。而曹操通过破青州黄巾军,收编其余众30万,又获任充州牧,力量大大增强。  兴平二年(195年),曹操准备起兵去打徐州。荀彧入谏曰:“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正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终济大业。明公本首事兖州,且河、济乃天下之要地,是亦昔之关中、河内也。今若取徐州,多留兵则不足用,少留兵则吕布乘虚寇之:是无兖州也。若徐州不得,明公安所归乎?今陶谦虽死,已有刘备守之。徐州之民,既已服备,必助备死战。明公弃兖州而取徐州,是弃大而就小,去本而求末,以安而易危也。愿熟思之。操曰:“今岁荒乏粮,军士坐守于此,终非良策。”彧曰:“不如东略陈地,使军就食汝南、颍川。黄巾余党何仪、黄劭等,劫掠州郡,多有金帛粮食。此等贼徒又容易破,破而取其粮,以养三军,朝廷喜,百姓悦,乃顺天之事也。”  在袁绍、吕布之间,荀彧建议:“不先取吕布,河北亦未易图也。”曹操说:“然。吾所惑者,又恐绍侵扰关中,乱羌、胡,南诱蜀汉,是我独以兖、豫抗天下六分之五也。为将奈何?”荀彧说:“关中将帅以十数,莫能相一,唯韩遂、马超最强。彼见山东方争,必各拥众自保。今若抚以恩德,遣使连和,相持虽不能久安,比公安定山东,足以不动。钟繇可属以西事。则公无忧矣”
  在袁术、张绣之间,荀彧建议不要继续追赶袁术,应暂回许都,将来春麦熟,军粮足备,方可图之。操踌躇未决。忽闻报张绣依托刘表,复肆猖獗;南阳、江陵诸县复反。操乃驰书与孙策,令其跨江布阵,以为刘表疑兵,使不敢妄动。自己即日班师,别议征张绣之事。  在袁绍、刘表之间,曹操劝说刘表投降未果,便欲兴兵问罪。荀彧谏曰:“袁绍未平,刘备未灭,而欲用兵江汉,是犹舍心腹而顾手足也。可先灭袁绍,后灭刘备,江汉可一扫而平矣。  在吕布和张绣之间,荀彧建议:吕布无谋之辈,见利必喜。明公可遣使往徐州,加官赐赏,令与玄德解和。布喜,则不思远图矣。然后,我们可以放心攻打张绣了。  曹操战胜袁绍后,复聚众谋士商议,欲南征刘表。荀彧曰:“大军方北征而回,未可复动。且待半年,养精蓄锐,刘表、孙权,可一鼓而下也。”操从之,遂分兵屯田,以候调用。  曹操准备再次南征荆州的时候。荀彧谏曰:“天寒未可用兵,姑待春暖,方可长驱大进。”操从之,乃引漳河之水作一池,名玄武池,于内教练水军,准备南征。  在曹操战胜袁绍后,荀彧在建安十三年(205年)曹军征刘表前夕,提出“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曹操依其计而行,结果南征势如破竹,逼使刘琼在荆州投降,取得了赤壁之役前哨战的胜利。  在郭嘉随曹操南征北战的时候,荀彧留守后方,为曹操看家守业。当初吕布袭击曹操后方的时候,荀彧冷静观察,沉着应付。一面“勒兵设备”,一面驰召东郡太守夏侯悖火速率兵救援。恰在此时,豫州刺吏郭贡率众数万来至城下,求见荀彧。由于郭贡态度不明朗,可能倾向叛军,众人建议荀彧不要冒险与郭贡见面。荀彧思谋郭贡与叛军关系不深,不见得贸然参与反叛;如果折冲得宜,就可能阻止他与叛军合流,至少也可使其中立。于是他毅然出城会见郭贡,晓以利害,使郭贡引军退走,哪城之围缓解。与此同时,他还同程昱谋议,让程游说范、东阿守将拒绝倒向叛军。由于哪、范、东阿三城联手共拒叛军,为曹操保住了后方基地,从而使曹操从容回军,在淮阳将吕布赶向东方。此一事件,凸现了荀彧临危不惧,处置有方的大智大勇。  在曹操征战张绣失利的时候,荀彧在后方密切关注前方动态,差人提醒曹操要堤防刘表袭击。   不仅如此,曹操的王牌,秘密武器汉献帝,也是荀彧建议曹操获取的。当时曹操手下很多人都反对,荀彧劝曹操说:昔晋文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编素,而天下归心迎汉帝以从人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四方虽有逆节,其何能为。不久,曹操把汉献帝接到许昌,通过“挟天子而令诸侯”,很快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军事化势力集团。荀也因此被封为万岁亭侯,并担任尚书令。  荀彧的智慧与郭嘉不同处在于:郭嘉更擅长以猎豹般的机敏,捕捉稍纵即逝的战机,荀彧则更像一位治国大师,统览全局,所提的方案往往周赡完备,切实可行,极具长远的战略眼光。郭嘉和荀攸常年不离曹操鞍马左右,随时献计供策,荀彧则始终远离战场烽火,一面治理后方,一边远远地通过传书递简的方式为曹操输送谋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不过,以荀彧的智慧,在战场上丝毫不让郭嘉。曹操准备攻打刘备、吕布的时候,荀彧献了一个“ 二虎竞食”之计。让曹操实授备为徐州牧,并密与一书,教杀吕布。事成,则备无猛士为辅,亦渐可图;事不成,则吕布必杀备矣:此乃二虎竞食之计也。  这一计被刘备看破后,荀彧又出了一个“驱虎吞狼”之计,让曹操挑拨袁术和刘备相杀,此时吕布必生异心。后来,吕布果然借机和刘备打了起来,并取了刘备的徐州。  荀彧除了参与重要的军事谋划外,在其他方面也多有建树。其他建议包括:   夏侯惇证讨刘备,荀彧谏曰:“刘备英雄,今更兼诸葛亮为军师,不可轻敌。” 夏侯惇后来在博望坡被烧,大败而加回。   劝曹操不要杀死西蜀来使张松   反对重新设置九州   劝曹操杀掉刘备,曹操未实施   劝曹操不要杀死京兆脂习伏   建议曹操不给关羽立功的机会,让关羽无法离开曹操   提出“隆礼兴学”的建议。   除了显赫之功,荀彧赖以威服众人的,还有自己风高节亮的道德风范。他为人谦和,&折节下士,&居高不傲,为官不贪,一心为公,散尽家财。不仅曹操对他充满敬仰,同事下僚也多对他崇敬有加。后来曾被曹丕称颂为&一代伟人&的著名谋士钟繇,对荀彧就佩服得五体投地,称他为颜渊再生,所谓&能备九德,不贰其过,唯荀彧然&。司马懿更不避美言地认为:无论在书籍中还是自己&耳目所从闻见,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
由于功勋卓著,建安八年荀彧被封为万岁亭侯,曹操还主动与他家联姻,将女儿嫁给了他的长子荀恽。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增他封邑千户,还打算委以三公的重任,但荀彧多次拒绝。曹操不断写信给荀彧,说你立的功太多了,你给个面子吧,不要再拒绝了。   
当曹操想当魏公的时候,却遭到了荀彧的拒绝。这使曹操恼羞成怒,下令毒死了荀彧。荀彧刚死,曹操在濡须就吃了败仗。  虽然对于荀彧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毫无疑问荀彧在维护汉朝的尊严。他一手成就了曹操的成功,却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   荀彧有人会读成荀或,甚至在三国演义里并不是显得那么突出。然而,曹操的成功,有一半是贡献是荀彧的。一是举荐大量骨干人才,二是提出奉迎汉献帝,三是给曹操战胜最大竞争对手袁绍的勇气和计策。四是无论曹操在哪里,都为他牢守许昌,让曹操放心在前线厮杀。五是在纷繁复杂的局势中,为曹操分析局势,厘清利弊,认识敌我,纵横捭阖,不出昏招,逐步做强做大,统一北方,成为霸主。  荀彧集张良与萧何于一身,会政治家与战略家于一体。他不是简单的像谋士郭嘉一样出谋划策,也不是像周瑜一样精通兵法,取得一场战争的胜利。他是真正的比别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胸怀天下的政治家。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我认为不是他所以下面的内容就没兴趣看了
  搬个小板凳先,楼主继续
  先占座,再围观,楼主继续。。
  楼主继续,我喜欢别人评古论今
  曹操手下第二谋士     有人曾评选中华十大无名英雄(姑且一听),其中三国中曹操的谋士刘晔就是其中之一。确实,一提起曹操的智谋之士,我们马上就会想到郭嘉、荀彧,荀攸、贾栩、程昱,包括司马懿。但是没几个人会想到刘晔。实际上,刘晔这个人的戏份在《三国演义里》并不少。   他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有人来形容他料事如神,屡献奇策,用之则吉,违之则凶。这么有才能的人为什么不知名呢?我觉得有两大原因:一是因为他是汉室宗亲(东汉光武帝的儿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帮助曹操灭汉显然是有违正统,所以一直被正史隐匿。二是由于同样原因他被曹氏所忌,其才华未尽其用。有人说三国有三大谋略未实施,甚为可惜。其中两个,一是曹操未听刘晔之言,没有得陇望蜀;二是曹丕没有听刘晔之言,失去趁机伐吴的机会。结果,曹魏终未统一全国。  曹操为此是非常后悔的。当时,曹操占领汉中,刘晔进言曹操继续进兵,一举平定益州。当时刘备初得益州,民众尚未归心,曹操大军平定汉中已使得蜀人破胆失守,其势自倾。如果曹操顺势进攻益州,很有可能大败刘备。如果拖延下去,“诸葛亮明於治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险守要,则不可犯矣。今不取,必为后忧。曹操当时,用既得陇,何望蜀,否定了刘晔的建议。结果刘备从小猫长成猛虎,不仅占领汉中,又让曹军难以跨越蜀道的关隘。曹操后悔地说,恨当时不用卿言,以致如此!  曹丕没有听刘晔的话,也是非常后悔。当时是魏黄初元年,刘备征战孙权。孙权向曹丕屈服称臣。刘晔认为这是孙权的缓兵之计,建议曹丕应该隔岸观火,趁火打劫,先协助刘备灭了东吴,继而再讨刘备,这是一石二鸟之计。而曹丕此时天真地认为吴国已经称臣,伐之则不义,还会“疑天下欲来者心”。  结果后来蜀军惨败,东吴马上对魏国变脸。曹丕大怒,准备出兵讨伐。刘晔以为“彼新得志,上下齐心,而阻带江湖,必难仓卒”而不建议出兵。曹丕还是不听,于黄初五年亲自率兵到广陵、泗口。众人都认为孙权必然会在重压之下因害怕而来迎,可结果正像刘晔预料的那样,孙权根本就没把曹丕放在眼里。曹丕马步军伤亡十之六七,曹丕喟然叹曰:“朕不听贾诩、刘晔之言,果有此败。”  刘晔为人非常谨慎。在曹操攻打吕布的时候,陈宫用了三十六计之一:关门打狗。让濮阳城中的富户田氏,用一封假信骗曹操入城,然后在四门放火,外设伏兵。而曹操刚打败仗,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刘晔却说,吕布虽然无谋,陈宫却很有计谋,这里不知是否有诈。为防万一,我军当为三队:两队伏城外接应,一队入城方可。结果曹操果然中计,被吕布用戟顶着脑袋,战马也被木梁砸倒了,如果曹操不机敏应变,就没命了。  
在魏丕攻打孙权的时候。曹丕隔江相望,看不到对岸孙权的人马,也不知道是否应该进攻。刘晔说,兵法实实虚虚。彼见大军至,如何不作整备。我军未可造次。且待三五日,看其动静,然后发先锋渡江以探之。曹丕觉得很有道理,果然第二天就看到了东吴的军队。曹操于是没有盲目进攻。  在曹睿准备讨伐西蜀的时候,曹睿问刘晔的意见。刘晔说很好啊。刘晔回家后,众大臣都来家打听,是否有讨伐西蜀一事。刘晔说,没有啊,去讨伐西蜀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杨暨正好听说这件事,于是上殿告诉曹睿,我听说刘晔昨天劝陛下伐蜀,今天又对众臣说不可伐。这人是欺骗陛下啊。曹睿很生气,于是召刘晔入内询问。刘晔说,我细想想,西蜀确实不可伐。曹睿大笑,心想你老糊涂了吧。一会儿杨暨出去了,刘晔对曹睿说,臣昨日劝陛下伐蜀,乃国之大事,岂可妄泄于人?夫兵者,诡道也:事未发切宜秘之。曹睿大悟,说卿言甚是,自此愈加敬重。  刘晔的第二个特点是识人。刘备攻打汉中,曹操让夏侯渊出兵抵抗。刘晔知道夏侯渊这个人性格太刚,很容易中刘备之计,就提示曹操。曹操觉得很有道理,亲自写信提醒夏侯渊。但这没有起到作用,夏侯渊终究被杀,说明了刘晔的远见。如果当时能够加强防范,刘备也难以占领汉中。  曹操进军荆州。刘晔建议曹操初至襄阳,必须收买民心,先礼后兵。收买人心就是使人招降刘备。备即不降,亦可见我爱民之心。刘备如果来降,则荆州之地,可不战而定也。曹操认为很有道理,让刘晔推荐使节。刘晔说,徐庶与刘备至厚,今现在军中,何不命他一往?”曹操一听,说不行不行。徐庶和刘备至好,他的母亲又因我而死。如果他一去,肯定是不回来了。刘晔说,徐庶这个人很要面子,丞相不必怀疑。毛宗岗说,前面骗徐庶,程昱料其必来。今天遣徐庶,刘晔料其必返。后来果然刘备百般劝留徐庶,徐庶还是回了曹营。  在曹丕时代,蜀将孟达率众投降。曹丕大喜,使孟达为新城太守,加散骑常侍。刘晔提醒曹丕“达有苟得之心,而恃才好术,必不能感恩怀义。新城与吴、蜀接连,若有变态,为国生患”,曹丕不听。后来孟达果然造反,幸好被司马懿及时平定才避免了大祸。否则蜀军很可能两面夹击,让曹魏军大败。  刘晔的第三个特点是很懂战术。曹操攻打袁绍的时候,处于被动地位。当时,袁绍人马筑成土山五十余座,让弓弩手居高临下,箭下如雨。曹军举着盾牌,趴在地上防备。军队慌乱,曹操也没有办法。刘晔发明了发石车,可以把石头当炮弹。结果袁绍的弓箭手死者无数。袁军皆号其车为“霹雳车”。袁绍又让军人用铁锹暗打地道,直透曹营内,号为“掘子军”。曹操一看,还是问刘晔吧。刘晔建议:可绕营掘长堑,则彼伏道无用也。袁军掘伏道到堑边,果不能入,空费军力。
  刘晔对曹操的贡献还有:  1、前往招安张绣,与贾诩一拍即合,张绣顺利归降。  2、曹操讨伐张鲁,刘晔官至主簿。由于汉中地势险要,军粮供给非常困难,曹操见状便打算撤军。刘晔认为一方面张鲁是可以击破的,另一方面粮食供给不顺畅,即使退兵也会有很大损失,还不如一鼓作气打败张鲁,于是便力劝曹操继续进兵。曹操采纳了刘晔的意见,后来果然战胜张鲁而平定汉中。  3、刘晔随着曹操兵至寿春,时庐江界有山贼陈策领兵数万人“临险而守”。曹操以前曾派人去征讨结果失败,问计于部下是否应该继续征讨。大多数人认为陈策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无之不足为损,得之不足为益”,因此没有必要在们他身上浪费人力物力。而刘晔认为陈策等山贼因乱赴险,前者之所以征讨失败,是因为物资不足,并且当时中原未定,所以策敢据险以守。现在中原地区基本上已经平定,那些山贼本是畏死趋赏之徒,现在曹操的威名就如同当年的韩信一样“足以先声后实而服邻国也”。如果曹操亲自带兵前去,必将使得“虏自溃矣”。曹操听了很高兴,于是派猛将在前,大军在后,果然“至则克策,如晔所度”。此后曹操任命刘晔为司空仓曹掾。  
刘晔七岁的时候,母亲病危,临终时告诉刘晔弟兄两个,说他们父亲的仆人怀有谄害刘氏家族的心,要他们两个长大后除掉此人。刘晔时刻不忘母亲的临终遗愿,在十三岁那年入室杀掉了那名仆人,然后到母亲目前拜祭。家里的其他人吓得大惊失色,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刘晔的父亲刘普。刘普知道后大怒,便派人把刘晔追回。刘晔回家见到父亲说自己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遵从亡母的临终遗训,并且甘心接受父亲的惩罚。刘普见儿子敢做敢当,感觉非比常人,心中赞许,于是便宽恕了他。  
刘晔二十多岁的时候,有胆有识。当时地方有一个叫郑宝的军阀,祸害地方。刘晔想除掉他一直没有机会。恰巧当时曹操派使臣到扬州办事,于是刘晔趁着挽留使臣的机会,请郑宝来赴宴,准备伺机让刺客除掉郑宝。但到关键时刻,杀手被郑宝的气势吓倒,不敢下手。于是刘晔亲自拔出佩刀将郑宝杀死,然后出门威胁郑宝的随从们说这是曹操的命令,谁要敢反抗一律同罪,郑宝手下听了之后吓得一哄而散,逃回自己军营。郑宝虽然死了,可是他的手下还有精兵数千人,刘晔怕他们闹事,便骑了郑宝的马,带了一些家将来到郑宝的军营之前,叫出军营的首领,好言相劝最后竟使得众人“皆叩头开门内晔”。大家都推举刘晔为头领,可是刘晔并不打算统领军队而是将部队转交于庐江太守刘勋。当时刘勋兵强于江、淮之间,使得欲在江东成事的孙策甚是忌惮。可是刘勋是个鼠目寸光的人,他的这个特点正好被孙策把握住了。当时孙策派遣使者以重金游说刘勋支援他攻打上缭,以便得之而富国,刘勋见得到好处,便欣然同意,众人见状也都来祝贺,可是惟独刘晔反对。刘勋问其原因,刘晔认为上缭城虽小,但易守难攻,短时间内无法打下来,况且出兵在外,后防空虚,如果孙策趁机偷袭,刘勋将进退两难,大祸不远。可是刘勋并没有听取刘晔的意见,仍旧出兵上缭。孙策见其中计,果然偷袭其后。刘勋因为穷途末路而投靠了曹操。后来刘晔在郭嘉的推荐下也投靠了曹操。  毛宗岗说,图事之法,与弈棋同。有同此一着,而用之于前则妙,用之于后则失者。刘晔先言蜀可伐,后言蜀不可伐,一在曹操初破张鲁之时,一在魏兵留守汉中之后也。刘晔先言吴可伐,后言吴不可伐,一在先主初下江东之时,一在陆逊大破蜀兵之后也。刘晔可谓知弈矣。   纵观刘晔的一生,在曹操统治时期表现中规中矩,屡次建言献策。在曹丕统治时期,曹操的手下几个重要的谋士相继去世,本来表现机会大大增加,可是正确建议反而屡屡不被采纳。晚年在曹睿统治时期更是被猜忌。可以说身份虽逐步高升,地位却每况愈下。  曾经评价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许劭,称刘晔有“佐世之才”。  傅子对刘晔的评价是:“以晔之明智权计,若居之以德义,行之以忠信,古之上贤,何以加诸?独任才智,不与世士相经纬,内不推心事上,外困於俗,卒不能自安於天下,岂不惜哉!”   《三国志集解》引刘咸炘说:”刘哗智太强,所料多与操、丕反,后而皆验,只故不被重用。  这句评价最贴切,人太聪明,与自己上级的想法不一样,事后证明你又是对的。这能有好果子吃吗?差得如田丰,被袁绍杀了。刘晔则被雪藏不用。
  讨论的人不多  顶一个先
  荀令君第一没意见
  前排就座
  对于自己的命运把握不住,看不清方向的人也敢称第一谋士吗?那杨修岂不是第一智者?
  等郭嘉
  说:曹操手下第一谋士。我也同意是荀彧。可惜其死成迷,令人叹息,正史对此记载的语焉不详一笔带过,不过看前后简略经过,这事大抵上和曹操有关,说大抵,是因为这事的确也有可能,和曹操无关。史学基本上不能作为实证科学去讨论,这也是治史者的无奈,多少真相被淹没其中,留下一团一团的迷雾,无奈。    奉天子以命不臣这个基本政治策略,是曹操本人以及其智囊集团历来的总纲领,说到底是给自己的集团争夺天下搞件伦理法统上的合法外衣,老祖宗的天下历史,历来讲究师出有名正义之师,这个基本的潜规则和战略逻辑,以荀彧之见识,之勇略,是不可能看不破的。    而汉末代天子,实际上是一个政治工具和彻底的傀儡,这个是近乎公然的事实,也是接近曹操的集团核心成员不可能不知道的,荀彧怎么会如此盲视?闻名天下的衣带诏事件,赤裸裸的揭示了这一点,这个几乎有基本智商就能看懂的故事,历来以智计闻名的荀彧,怎么反倒看不懂?汉代江山早已名存实亡,回天无望,其于宦官专权走向没落,董卓入京,暴虐皇城,早已令其名存实亡,即使从当时的一些流行思想舆论上,很多人也已经开始接受汉天下已经气数不再这一事实,汉失其鹿,天下共逐,这已经是明摆着的局势。    在如此情况下,在曹操终于坐大,其地位名望早已不可动摇的时候,为什么荀彧会忽然一反常态的站出来,为曹操欲夺天下的野心,大肆不满?我一直觉得这件事情,很不符合基本逻辑。即使按照最正统的儒家观念来看,还有个天命问题,还有个仁义取代不仁不义的合法换代问题,那么一个历来兢兢业业,忠心耿耿的荀彧,一个历来智计不凡见识超人的荀彧,为什么历来不声不响,而在曹操已经强大的不可能用什么君臣之类的伦理道德来攻击和约束的时候,愚蠢,突然的站出来,来做这个历史车轮前的小螳螂?    我认为对于荀彧的死,按照最通常的阴谋论来理解,有其不合理之处。也就是基本问题在于:这个不符合荀彧一贯以来的作为,和表现。可是观史书对这个事件前后的简略记载,这事又好像怎么看怎么和曹公脱不了关系,先是荀彧确有点易于引起曹公不快的事情,接着曹公出兵就有点引人注目的特意禀报朝廷,要带荀彧同去,而且我记得其任职上,还把荀彧降了一级,这个明显有斥责的意味,而最引人猜想的是,接着荀彧就在军中过世,因何死的?没说,也就寥寥片语一笔带过........    所以这事作为历史公案,是有道理的,而现在依然有争议,也有道理。还是那句话,后人的种种猜测,都只是猜测,当时的事实究竟如何,只能叹息其已经无法考证,成为众多谜团中的一个不太起眼的部分。    不过如果说:曹操谋士里最聪明的人是谁,我觉得不是荀彧,而是贾诩。那么我为什么有同意楼主的观点呢?因为贾诩到了曹营,非常低调,一改此前常态,所以其一生给曹氏集团发挥的作用,远远不如荀彧郭嘉,所以他排不上第一谋士,而他捞个善终,是完完全全和他的低调有绝对关系的,这也是此人聪明过人之处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既然楼主没说,我就简单说说我对贾诩这个人的看法,以及为什么我认为他是曹氏集团第一聪明人,也是三国时期第一聪明人,而在我看来,整部中国历史,唯一排在贾诩前面,或者同其并列的聪明人,就是张良。张良这个人物就不讨论了,和楼主的话题无关,说说贾诩,搏大家一笑。
  贾诩这个人,出身很平常,早年也没什么引天下人瞩目的事迹,但有一人,也可能是唯一的一个人,对他看的很高,评论说:有张良之奇。呵呵,看来此君和区区在下的看法倒有共通之处,当然他比我高明的多,他是事前就看出来的,我是事后这么多年才看出来的,呵呵。    易中天老师的品三国可能很多人看过,我也看过而且很喜欢,也希望能继续看到易中天老师的新的作品。易老师对这个人的评价也很高,我记得说他是三国第一聪明人。贾诩早年有件事情:    当时贾诩在路上被氐人所抓,将要活埋,于是贾诩说:我是段公的外甥.....云云。也就是说:我是个著名守边大将的亲戚,你们杀我,那就大祸临头了。于是氐人不但把他放了,还和他做了一番郑重其事的盟誓。由此贾诩逃过一个死劫。    其实这件事情说不上什么聪明大智,说到底不过是一个聪明人,用很原始的忽悠手法忽悠了一群很容易被忽悠的人。说临危不乱倒是更恰当。但别小看了这件事,这件事的重大意义在于:是贾诩这个人在三国乱世中一生作为的一个很直接的写照,也是这个人的个性的直接体现,所以三国志贾诩传由这件事评论贾诩:权以济事,咸此类也。    由这句评论可见古人论史的高超技巧和成熟思想,也就是说,三国志很早前就认为,这件事很能说明贾诩这个人的个性,或者,属性。我个人当然在这件事上赞同三国志看人看事的公允和周到,以及精辟。    贾诩比较著名的是以下几件事,说一说,简单肤浅评述一下个人的肤浅看法:    1。建议董卓余孽李催郭汜举兵杀回长安,结果搞到本来已经可以太平的长安城满城血腥,人死无数,王允及其家人,也因此被杀。    事情大致经过是这样:董卓被杀后,俩残余分子惊慌失措,解散士兵,打算逃回老家,以求自保。正逃着,半路遇上贾诩,贾诩的意思是:你们逃是逃不回去的,丧家之犬,连个乞丐都能收拾了,你们这一路逃回去,能有多大把握?来个村治保主任,领几个人就把你俩正法了。俩余孽一听,对啊,为之奈何啊?贾诩说:召集士兵,杀回长安去。结果这俩余孽领兵杀回长安的时候,闻风而来的乱兵已经聚集了十万人,长安城破,惨绝人寰,屠戮无算........    从道德层面,从民众最大利益这个基本道德层面,贾诩这个事迹,差不多可以遗臭万年,后来的论史者也因这事对贾诩多有声讨,而且是严斥,称其为“乱武”,裴松之说他:自古兆乱,未有如此之甚。    那么贾诩为什么这么干?有何动机?好在现在在评论,三国第一聪明人,而不是,三国第一好人。
  贾诩的根本动机是:自保。那么这件事情贾诩本人是否觉得不当后悔呢?我的看法,按照后面贾诩的种种表现,他也知道,自己这次搞出的乱子,太大了。但是后悔的程度,我认为是不够的,因为他并未就此收敛,后来到了张绣手下,又大展其才,结果让曹操失丧一子,真正开始收敛,是在投靠曹操集团之后,而这又是因为:自保。这是后话。    生逢乱世,首要谋求自保,这个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过这种要求,是应该有个尺度的,譬如起码的道德底线,简单说为了自保,而间接图害成千上万的他人性命,是可耻的。不过这种事在历史中屡见不鲜,可谓传统谋略之一部分,这样说来,可足为耻,不足为奇。    为什么说他是自保?当时贾诩正在董卓女婿手下当个小官......这件事也颇值得玩味,董卓活着的时候就已臭名满天下,以至于汉朝满堂文武无不对之恨之入骨,各路拥兵自重觊觎天下的诸侯想搞点事,就把董卓拉出来当作起兵的名号,以顺民心,可见一斑。    偏偏贾诩这个人,别人不投靠,投靠了董卓势力,为何?简单,唯利弊权衡而,想投靠人投靠谁?投靠目前最牛x的那个,可以自我利益最大化。那么就此看来,建议两个余孽杀回长安,取代董卓重掌朝政,显然符合贾诩一贯的行事作风。    单纯从策略角度,贾诩的这个自古捣乱未有如此之甚的建议,还是很高明的,后面的事情发展也证明了这个谋略的正确性。而这一点,也是贾诩一生的一个体现:算无遗策,料事如神。这句话三国演义用来描绘诸葛武侯,实际上读史,用在两个人身上最恰当,一个是贾诩,一个是张良。    此兆乱建议之后,贾诩的表现,是值得关注的:首先,拿下长安,论功行赏,贾诩居功甚伟,而且俩余孽再蠢,也知道这个人是个难得的人才,不能不倚重,可是贾诩的反应是推脱:出这个主意只是救命,有何功劳可言?    救谁的命?贾诩的命。此后贾诩对于此类行赏,也总是推托了事。可见贾诩在出了那么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谋略之后,是想低调的。那么他为何又忽然想低调了呢?我认为除了有猜测上的悔过之意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不能不想到的:还是自保。    俩余孽占了长安,再加上另一余孽,三个人一旦坐稳了位子,就开始明争暗斗,欲做掉对方而后快。这个很自然,历来匪徒得了劫货,最容易出问题的时候,就是分赃的时候,最容易出问题的事情,就是分赃这件事。所以聪明点的应该一得手之后,立刻痛下杀手。这个情节常出现在古龙的小说里,呵呵,而且古龙对这种事的描述常常是:聪明匪徒的合伙劫货计划,最主要的核心内容一般不是怎么截货,而是怎么干掉同伙,这是必须在劫货之前优先考虑的一件事情。只有傻瓜才会在抢完货之后开始考虑这件事。所谓未雨绸缪........    这种情势下,聪明如贾诩,不可能不知道,这三个匪徒,是长久不了的,早晚要完蛋,而且只早不晚,所以贾诩在不久之后就做了一件事:交还官印,转去投靠段煨。    在这里不能不感叹一句,聪明人活在乱世,历来都是种不幸,要么寄情山水农耕,转移注意力,作梁父吟,韬光养晦,以待时变良机。要么就如贾诩,不甘寂寞,还要自保,那就只能辛苦些,耗竭脑力,鞠躬尽瘁,先求个平安,刀口上舔口血,再看看能否得个功名利禄。所谓乱世造英雄,乱世不平安,但反过来看,也是种出人头地的好时机。    投靠段位,这又引发了贾诩闻名天下的第二件事:离开段位,投靠张绣.......再叹一声。
  2。那么贾诩为什么离开段位呢?这一次和上次不同,不是担心段位不长久,而是担心:自己不长久。    离开段位的原因,贾诩是这样说的:段位为人猜忌,我在他手下,早晚出事,所以必须离开。张绣这个人手下没有谋士,必然厚待我。至于我走后家人怎么办?段位还希望我去张绣那里给他拉个朋友呢,所以,我虽然去张绣那里,他必然厚待我的家人。    这一段道出了,贾诩这个人物的聪明本质之所在。    对这一段的解读,是这样。首先此时的贾诩,在出了那个搞乱天下的建议之后,已经大大的有名。段位怕的其实就是个实际问题:枪杆子被贾诩这个聪明人搞掉了。当然,没什么实际问题比这个实际问题更实际了。所以贾诩必须走。这是核心问题。    走了之后,家人如何?当你看到,一切以自我利益最大为根本动机驱动力这个,历来老祖宗历史的根本核心的时候,你就能理解贾诩的聪明了。贾诩为何聪明?    我记得易中天老师总结过贾诩这个人料事如神算无遗策的根源:对人性的深刻理解。我极其赞同这个说法。简单说,段位在贾诩离开前和离开后的最大利益动机是什么?呵呵。前者:保住枪。后者?无弊之后,那就是顺便有益了,所以对这个益,要求很低,甚至若有若无,有了最好没有也无所谓。有了那是锦上添花。    你说,段位怎么会不善待贾诩的家人呢?一则你走了?懂事,聪明,讲究。再则,屠害你家人徒增个天下闻名的聪明人做敌人,有何益处?没益处,全害处,顺便还捞个不仁不义的罪名,善待你家人如何?那是很可能有好处绝没坏处的。    这事对于段位来说本来是个很有意思的算盘,可是被贾诩这么一揭发,就显得无聊了。    所以沉默是金,读老祖宗的历史,这一点也很重要。大家都不说,闷头干,这叫潜规则,你说出来,为何?显得你聪明?你真聪明,你也不会说,要是你说整部历史也不过历来都是利益二字,真的很满足?你要是继续说出,整部儒学不过是利益二字的表面伪饰.......那叫愚不可及。君君臣臣........毕竟还是令寡人心旷神怡的。可怎么就没识货的,搞到孔子老人家一生颠沛流离也没推销出去自己的那套说教呢?要是你自己偷着想这个问题而且还能叹口气会心一笑,呵呵,这个才叫乐趣,读史的乐趣。
  赏识孔老人家的人是有的,谁?汉武帝。杯具在于,这个人竟然出现在,孔夫子死后上百年之后,真的很杯具。    那么,当年鲁王也好,郑王也好,真的蠢吗?让这个宝贝流落到百年后,被刘彻这个穷兵黩武,在盛世,而且家产极厚的前提下民不聊生的人,捡个大便宜?非也。    孔子有一点和贾诩,是相同的,那就是生逢乱世。还有一点也一样,就是都聪明,那么贾诩聪明还是孔子聪明?这个可以自己看,我只知道孔子颠沛流离,一生多有难处,贾诩这个人却处处逢源,怎么说?    是不是孔子遇到尽是蠢人,贾诩遇到全是聪明人?亦非也。    乱世求什么?武略。孔子讲的是什么?教化民众。乱世中,哪个是第一选择?武略。孔子学说的缺点在哪里?需要时间。    很简单吧?很简单。    刘彻什么时代?天下安定,民心稳固。需要什么?教化百姓。    诸侯乱战什么时代?所有人只玩权谋的时代,攻城伐地,武力唯一的时代。    在这样一个不得不急功近利的时代,孔子的那套东西,怎么推销的出去呢?无法。所以战国诸侯,是无法选择孔子的,但是情况到了汉武帝他爹,汉景帝的时候,就截然不同了。所以武帝也不是突发奇想,是继承了他爹的很多思维,所以儒学一枝独秀,也不奇怪了。现在有时间了,有时间慢慢固本,而不是急速扩张。问题现在已经不是吞并和反吞并,而是统治和反反统治。    那么贾诩是什么人呢?是一个自保的人。自保之余还要功名利禄的人,功名利禄之余,依然要自保的人。    一句话:聪明人。懂得吸收历史教训的人。
  3。在张绣手下的聪明事。    其实贾诩的一生最光辉的时刻,不是在曹操手下,而是在张绣手下,这是我的看法。    手下这个词可能不妥当,实际上张绣对贾诩,是言听计从,甚至到了无所不从的地步,我个人一直认为,贾诩最终,是出卖了张绣的,就是带张绣投奔曹操这一节。易中天老师的评价是:曹操的确没杀张绣也没找他什么事而且礼遇有加,可是到了曹丕,就杀了张绣的儿子,你杀我父王一个儿子,我现在杀你儿子,这叫公平。    是不是这样呢?我赞同易老师的看法,是这样的。那么核心问题是:贾诩有没有预见到这一点呢?我认为是必然看到的,不然他投奔曹营后,也不必那么战战兢兢。具体如何?我后面想仔细说。
  那么当年贾诩弃段位,而投张绣,弃的原因有了,投的原因是什么?    很遗憾这个我在史料上没见到具体记载。我的猜测,是看出张绣是个可资之才,什么意思?一个可以言听计从的人才。    并且是一个需要贾诩的人才。    我认为贾诩在总结段位的教训之后,这个眼光还是.....肯定会有的。    那么很难免的是,张绣毕竟是个小势力,贾诩要自保,肯定不安,接着如何?接着历史给了贾诩一个选择的良机,一个发挥其眼界和谋略的良机,那就是,袁曹之战。    当张绣已经变成贾诩的囊中物的时候,贾诩需要的不是暂时的荣华富贵,而是一直以来困扰他的情节:再一次,还是自保。    因为张绣显然也不长久。一个谋士需要基本考虑两个问题:主公是否长久?自己是否长久?    这也是贾诩考虑的,这也是诸葛亮考虑的,一个无力自保的人谈何理想功名?没法谈。    在张绣手下,贾诩干了两件惊天动地的事情,一个是怂恿张绣反曹,干掉了曹操的儿子,差点干掉曹操,一个是..........居然是怂恿张绣降曹,哈。    读史读出幽默感,才是最后的,掩卷长笑以为酒谈的境界。    嗯.....我有点开始佩服唐伯虎,还有李白,或者杜甫的睿智胸怀。    古今多少事,俱付笑谈中..............    所罗门王说:虚空的虚空,阳光之下,并无新事........
  说说贾诩这2件在张绣手下的得意事。    一个是战曹操。曹操征张绣,是有其必然目的的,不得不为,必要为之,这具体缘由不讲了,有兴趣的自己去搜索就可以了。    曾有一次,曹操征张绣,半途撤兵,并且张绣已经战败.......这个插空可以顺便理解一下人如曹公,依然还要说:人生苦短......的意思。可见曹公觉得自己活着也不容易。    张绣领兵去追,大败。    贾诩说:立刻领兵再去追。    ......    结果大胜。省略些笔墨,主要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故事,就像司马光砸缸......司马缸砸光..........    第二件事比较有趣,呵呵,不管大家知不知道,值得评说一下。    回头楼主没异议的话,继续评说,贾诩的后半段。
  曹操征张绣,张绣投降,善待之。可惜曹公看中了一位美女,而这位美女在辈分上竟然是已经不年轻的,张绣的婶娘。    曹公纳美女于己室...........    一般男人好美女,英雄惜英雄,曹公既男人又浪漫,而且还是英雄,虽然其貌不扬一直有点自卑.........    所以曹公干了两件事,一个是这个美女的事.....这个急性子倒和刘邦很像,当然如果你用流氓这个词形容刘邦,我不是太反对,这样形容曹孟德,我很反对,毕竟曹公的文才武略,用流氓一词,是不足以概括的,而且不公平。    还一个是,和张绣手下的贴身猛将来往甚密。如此张绣此人,有了两个心病:    1。屈辱。  2。自危。    主要是自危。    于是贾诩出个主意,反叛。也就是:归降之后马上反叛,出其不意...    兵者诡道也,虚则实之...........    结果是,几乎直接把曹公包了饺子,曹公侥幸逃脱,留下了长子曹昂,和大将典韦的命.........    这个仇很大。所以在后来,袁绍和曹操决战的时候,当贾诩提出投降曹操时,张绣的下巴几乎都掉在地上。    但事实又一次证明,贾诩,又看对了。    是的,为贾诩也叹息一声吧,这个人,实在太聪明了
  因为他看准了,利益需要,这个基本的前提。压倒一切的前提。    可是他看没看准,秋后算账这件事呢?    他也看准了,所以,才有了后来,相对灰常黯淡的贾诩,并同时是一个,只要曹公有所求教,就必然知无不言的贾诩。    一个押注在曹丕身上的贾诩...........    传奇人物,虽然作人令人不太齿,但是,他真的很聪明。    回头继续吧。    哦对了,在楼主帖子里闲发议论,很不好意思,呵呵,也是见到楼主的题目,引发了一些联想,不由为之,还请楼主见谅,权当是我和楼主交换下看法好了。
  呵呵,有抢生意的了。  关于谋士排名,和武将排名是一样难的。比如三国后期的文鸯,其实杀伤力和典韦应不相上下,不过出来的晚,大家都不关注了。    为了体现谋士排名,需要一些原则:  1、成功人士的谋士就排名高,失败的主公的谋士就没有办法了。比如刘表、吕布之类的。那显然是曹操、刘备、孙权的谋士水平高,袁绍、刘表、刘彰、马腾、张鲁的次之。    2、知比行要高,谋士就是能够预测未来的人。知的有荀文若,诸葛亮,鲁肃、行的有郭嘉、法正、周瑜。    3、主公短命,谋士短命的,向后排。如田丰、沮授、庞统。    4、影响大局,即辅助主公强大,灭掉敌人向前排。    5、战略前排,战术后排。    综上,    超级谋士:荀彧、刘晔、司马懿、诸葛亮、法正、张昭、鲁肃    一级谋士:郭嘉、贾栩、程昱、田丰、陈宫、李儒、庞统    高级谋士:陈登、荀攸、满宠、阚泽、沮授、马良、许攸、蒯越  董昭    文武谋士:张辽、张飞、周瑜、吕蒙、陆逊、周瑜、钟会、邓艾、姜维    欢迎讨论,既然提到了贾栩,那就先让他出场。大家知道他是老谋深算。他挑起了李郭之乱,两败曹操,对平定马超、张鲁有贡献。
  我觉得荀攸还是应该归入超级谋士至少是一级谋士之列,三国志就把他与荀彧、贾诩并列一传,我认为很合适。而程昱就只能算是高级谋士;田丰有谋略却不识人,不知道劝进之术(至少连法正都不如),入一级有点勉强。郭嘉我还是觉得就算是在高级谋士也不过分。贾诩确实是应该列入超级谋士,说是算无遗策一点也不过分。庞统还是算高级吧,他在三国里表现的实在不符凤雏之名。张昭也让我蛮失望的,估计排个一级谋士更稳妥些。  文武谋士是不是可以认为是谋战派的将领元帅?其实魏延也可以算是的,当年刘备在驻守汉中将领人选上不用张飞而用魏延,就是看中魏延的军事能力,能够抵挡曹魏的进攻。五子良将中的张合也是一员不可多得的虎将,谋略过人,至于被诸葛亮诛杀也错不在张合。陆抗怎么就不算了呢?!这绝对是虎父无犬子,陆抗一点都不比姜维差。
  再贴一个超级谋士的,估计这人大家都不会有异议。    司马懿    第一百六回《公孙渊兵败死襄平 司马懿诈病赚曹爽》中,公孙渊造反,副将贾范谏曰:“司马懿善能用兵,西蜀诸葛武侯且不能取胜,何况主公乎?”后曹羲也说过,司马懿谲诈无比,孔明尚不能胜,况我兄弟乎?可看当时人们就认为司马懿之才不在诸葛亮之下。陆逊甚至说过,此乃孔明惧司马懿之谋也。三国第一谋士诸葛亮,竞然无法战胜司马懿,反衬了司马懿的谋略。与“卧龙”、“凤雏”等飘逸雅致的绰号不同,司马懿的外号是令人望而生畏的“冢虎”。龙虎相争,“冢虎”终胜“卧龙”。  司马懿生于公元179年,208年开始为曹操服务,死于251年。送走了曹操(220年死),曹丕(226年死),曹睿(239年),还除掉了曹爽,可见有一个好身体是多少重要啊。  司马懿最早出现在第三十九回《荆州城公子三求计 博望坡军师初用兵》中,当时被曹操任命为文学掾。书中交代了司马懿的身世,颍川太守司马隽之孙,京兆尹司马防之子,主簿司马朗之弟也。掾在古代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文学掾主要职责当是管理学校,教授弟子。  据说,当时司马懿并不想为曹操卖命,装病推辞不就。曹操很恼怒,就派人扮作刺客,去验证司马懿是否真有风痹。当刺客手挥剑刺向司马懿时,司马懿立即悟到这是曹操派来验察他的病情的。此时自己如果反抗,即便侥幸逃脱,但也逃不出曹操的眼。司马懿索性装着风痹瘫痪的样子,面对利刃,竟然一动不动。刺客被蒙蔽,回复曹操去了。司马懿这一举动,应该和曹操小时候装疯有一比。不过,又比曹操高出很多。什么叫真英雄,什么叫城府?司马懿能够骗过曹爽,骗过李胜,这就是预演。   
司马懿第一次出场在曹操得东川后,此时为主簿的司马懿进曰:“刘备以诈力取刘璋,蜀人尚未归心。今主公已得汉中,益州震动。可速进兵攻之,势必瓦解。智者贵于乘时,时不可失也。”可惜曹操未能采纳,让刘备站住了脚。  司马懿的第二个建议是劝曹操不用王必,他说“王必嗜酒性宽,恐不堪任此职。”曹操曰:“王必忠而且勤,心如铁石,最足相当。”结果险些酿成大祸。  曹操闻知刘备自立汉中王后,准备起兵赴两川与汉中王决战。此时司马懿提出应上计伐谋,中计伐交,不宜作战。他提出派一说客去说孙权兴兵取荆州。刘备如出兵救荆州时,曹操可兴兵去取汉川。此时,刘备首尾不能相救,势必危矣。  此后,引发了关公出兵与曹军大战。关公擒了于禁,斩了庞德,围了樊城,曹操欲离许都。司马懿谏曰:“不可。于禁等被水所淹,非战之故;于国家大计,本无所损。今孙、刘失好,云长得志,孙权必不喜。大王可遣使去东吴陈说利害,令孙权暗暗起兵蹑云长之后,许事平之日,割江南之地以封孙权,则樊城之危自解矣。  孙权果然出兵斩了关公,将头颅送给曹操。司马懿说,这是东吴引祸之计。曹操应该厚葬关羽。刘备知之,必深恨孙权,尽力南征。我却观其胜负:蜀胜则击吴,吴胜则击蜀。二处若得一处,那一处亦不久也。后果然孙刘交恶,两败俱伤,刘备损失更为惨重。  司马懿利用孙、刘矛盾,坐收渔利,不仅挫败关羽的强大攻势,解除了樊城之围,而且也使诸葛亮原定的一路向宛洛、一路出秦川的两面钳击中原的计划无法实现。更重要的是破坏孙刘联盟,改变了当时的战略格局,决定了未来几十年的格局。  即便司马懿立了大功,曹操对他还是很不放心。他私下说,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他还劝告曹丕,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不过,此时,司马懿已将自己的未来赌在曹丕身上,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曹操死后,曹丕继位称帝,他年轻没有经验,准备立即接受汉献帝退位诏书。司马懿说:“不可。虽然诏玺已至,殿下宜且上表谦辞,以绝天下之谤。这样,曹丕才装模作样地当上了皇帝。  
此时,司马懿劝说曹丕出兵伐蜀。他说:“若只起中国之兵,急难取胜。须用五路大兵,四面夹攻,令诸葛亮首尾不能救应,然后可图。五路大兵是:一路兵,辽东鲜卑国起辽西羌兵十万,从旱路取西平关;二路兵,孟获起兵十万,以击西川之南;三路兵,令孙权起兵十万,径取涪城;四路兵,孟达起上庸兵十万;五路兵,大将军曹真提兵十万,由京兆径出阳平关取西川。  
如果五路大军真能并进,蜀国肯定灭亡了。虽然五路并未成行,但可见司马懿善用兵法,懂得用势,出手不凡。  
此时,诸葛亮就注意到了司马懿这一强大的竞争对手。于是听从马谡的反间计,罢了司马懿的兵权。  但没过多久,曹魏就启用了司马懿。司马懿一上任,先假书安慰孟达,私下却就倍道前进,八天就到新城,击败孟达,为魏国奠定了稳定的后方,第一次破了诸葛亮的计谋。  两人可谓一胜一负,打成平手。  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中,司马懿告诉张合,如果我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可诸葛亮不肯弄险。必分兵两路出军斜谷,一军取箕谷矣。吾让曹真拒守郿城。让孙礼、辛毗截住箕谷道口。  张合问:我们怎么办。  司马懿说:“吾素知秦岭之西,有一条路,地名街亭;傍有一城,名列柳城:此二处皆是汉中咽喉。我们取了街亭,望阳平关就不远了。诸葛亮如果知吾们占了街亭要路,绝其粮道,必然连夜奔回汉中。如果他回,我们就伏击。如果不回,就会被我们包围,无粮而饿死。  结果司马懿果然占领了街亭,十五万大军压到西城县,差点活捉诸葛亮。司马懿面对空城,故意放了诸葛亮。他知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如果诸葛亮死,蜀国必亡。而自己的好日子也就没有了。  此局,司马懿一胜诸葛亮。诸葛亮虽然可以把原因归为马谡,但原因还是在他自己。诸葛亮也说,我兵多于贼兵,而不能破贼,反为贼所破,此病不在兵之多寡,在主将耳。兵败师还,不曾夺得寸土,此吾之大罪也。  
第一回合,曹真大败的消息回到洛阳。魏主曹睿闻知,即召司马懿商议。司马懿曰:臣已算定今番诸葛亮必效韩信暗度陈仓之计。臣举一人往陈仓道口,筑城守御,万无一失。臣算蜀兵行粮止有一月,利在急战。我军只宜久守。这可见司马懿对诸葛亮的了解。同时,司马懿告诉曹睿,我不必亲上战场,因为我估计孙权不久必将称帝号,所以我以兵待之。  同时,司马懿提醒曹真,凡追赶蜀兵,必须观其虚实,不可深入重地,以中诸葛亮之计。曹真不听,大败而归。司马懿估计,曹真胜了,诸葛亮必不走。曹真败了,诸葛亮就撤军了。因为曹真不是诸葛亮的对手。曹真胜了,肯定是诸葛亮在诱惑他。曹真败了,肯定是诸葛亮为回军做准备。  第三回合。诸葛亮连结东吴共同代魏。司马懿分析,东吴是虚张声势,不会出兵。于是总摄陇西诸路军马,准备与诸葛亮交战。做为外姓,为了避免与曹真的矛盾。司马懿亲自到曹真府上取印,这就是司马懿会做人的一面,也可以说是老道的一面。此场战役,诸葛亮诈退,被司马懿识破。后司马懿虽败,但不伤筋骨,双方罢兵。  
第四回合,诸葛亮斗阵法大胜司马懿。司马懿小使离间计,通过苟安让诸葛亮退兵,司马懿又胜。  第五回合,诸葛亮被李严误事,临走之时射杀魏国大将张合,又通过装神弄鬼,抢了不少粮食,诸葛亮胜。  第六回合,诸葛亮派兵攻北原,司马懿早有准备。蜀军损失了万余人,可谓大败。后诸葛亮用诱兵之计将司马懿困上上方谷,如果不是天公不作美,司马懿就被烧死了。此时司马懿坚守不出。诸葛亮只好使出了羞辱计,送了司马懿一套女士服装。  司马懿心中大怒,但表面笑着接纳。司马懿问诸葛亮的来使:“孔明寝食及事之烦简若何?”使者曰:“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者亲览焉。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司马懿顾谓诸将曰:“孔明吃得少,事情管得多,恐怕身体快不行了。  诸葛亮听说后,深叹一口气,说“司马懿深知我也!”最后,司马懿等来了诸葛亮的死讯,战胜了自己的老对手,也可以说是等死了自己的老对手。  
司马懿知道了诸葛亮进军的路线,也知道了在战术上不是诸葛亮的对手。但在战略上,司马懿也知道诸葛亮的弱点,缺兵缺粮。诸葛亮千方百计引诱司马懿出战,司马懿虽有小损失,但大局上不糊涂,闭门不与诸葛亮作战,让诸葛亮不战自退。在此过程中,司马懿树立了在朝廷中的中流砥柱地位。
  司马懿打得另一漂亮仗就是讨伐公孙渊。仗还没打,公孙渊的行动司马懿预料得一清二楚了。他说,公孙渊若弃城预走,是上计。守辽东拒大军,是中计也。坐守襄平,是为下计。此场战役有四千里之远。司马懿估计,往百日,攻百日,还百日,休息六十日,一年时间可成。这充分说明了司马懿知己知彼,肯定获胜。因此,司马懿虽然只带了四万兵马,。  
胡遵令人报知司马懿。懿笑曰:“贼不与我战,欲老我兵耳。我料贼众大半在此,其巢穴空虚,不若弃却此处,径奔襄平,贼必往救,却于中途击之,必获全功。”于是勒兵从小路向襄平进发。   懿令南寨人马暂退二十里,纵城内军民出城樵采柴薪,牧放牛马。司马陈群问曰:“前太尉攻上庸之时,兵分八路,八日赶至城下,遂生擒孟达而成大功。今带甲四万,数千里而来,不令攻打城池,却使久居泥泞之中,又纵贼众樵牧。某实不知太尉是何主意?”懿笑曰:“公不知兵法耶。昔孟达粮多兵少,我粮少兵多,故不可不速战,出其不意,突然攻之,方可取胜。今辽兵多,我兵少,贼饥我饱,何必力攻?正当任彼自走,然后乘机击之。我今放开一条路,不绝彼之樵牧,是容彼自走也。”陈群拜服。于是司马懿遣人赴洛阳催粮。魏主曹睿设朝,群臣皆奏曰:“近日秋雨连绵,一月不止,人马疲劳,可召回司马懿,权且罢兵。”叡曰:“司马太尉善能用兵,临危制变,多有良谋,捉公孙渊计日而待。卿等何必忧也?”遂不听群臣之谏,。使人运粮解至司马懿军前。懿在寨中。  正始九年冬,曹爽派即将出任荆州刺史的李胜前往司马懿府第,假借探病,窥其虚实。关于这段趣闻,堪称司马懿为深不可测的政治谋略的典范——他由两名婢女扶持而出,佯装耳背,将“荆州”称为“并州”,饮粥时“粥皆流出沾胸”,又恳请李胜在自己百年后照顾两子,临别时“流涕哽咽”,从而彻底松弛了曹爽最后一丝戒意。一个月后,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事变扭转了局面,诛杀了对手,完全掌握了政权。几年退休在家,司马懿时时刻刻准备着,就像一只半年没有觅食,几乎趴着不动的毒蝎,然而一旦发现猎物,一刺突起,一招致敌于死地。  总之,司马懿是有谋略,有心机,故能成大事。司马懿令人可敬尤恐,虽为智者,也怀阴谋,但确实是司马懿加快了“分久必合”的过程,把司马家族发扬光大,成为三国的最终赢家。    附司马懿年表    公元179年出生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辟司马懿为文学掾。历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丞相主薄等职。     建安二十年(215年),随曹操征讨张鲁。     建安二十四年(219), 曹操进封魏王后,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佐助曹丕。不久,转为丞相军司马。     延康元年(220年),曹操去世,司马懿管理丧葬诸事。同年,曹丕即魏王位,司马懿受封河津亭侯,转丞相长史。     同年,曹丕登皇帝位,任命司马懿为尚书,不久转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侯。     黄初二年(221年),免去督军官职,升任侍中、尚书右仆射。     黄初三年(222年),和黄初五年(224年),曹丕两次伐吴,都以司马懿镇守许昌,并改封司马懿为向乡侯。     黄初六年(225年)春二月,转任抚军大将军、假节,领兵五千,加给事中、录尚书事。     黄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去世,令司马懿与曹真、陈群、曹休为辅政大臣。八月,孙权出兵攻魏。司马懿击败诸葛瑾,并斩杀吴将张霸,斩首千余级。十二月,升任骠骑将军。     太和元年(227年)六月,明帝命司马懿驻扎宛城,加督荆、豫二州诸军事。  太和二年(228年)正月,司马懿擒斩孟达,传首京师,俘获万余人。     太和四年(230年),司马懿任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与大司马曹真一起伐蜀。    八月,司马懿从西城沿沔水直达朐腮,克新丰县,驻军丹口,后遇雨班师。  太和四年(230),上表倡议建立上邦军屯。    太和五年,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开始主持对蜀的战争。    青龙二年(234年)二月,蜀丞相诸葛亮率军10万出斜谷攻魏,司马懿率军渡渭水,背水筑垒阻击。两军对峙。     五月,吴军10万三路攻魏,以配合蜀军作战。魏明帝派秦郎率2万人援司马懿,自率主力反攻吴军。七月,吴军撤走。     八月,司马懿与诸葛亮相持百余日。诸葛亮当月病故于五丈原军中,蜀军撤走。     青龙三年(235年),司马懿升任太尉。     景初二年(238年)正月,司马懿率牛金、胡遵等步骑四万征公孙渊,破襄平。屠戮七千多人筑京观。     景初三年(239年)正月,司马懿与曹爽一起接受遗诏辅佐少主曹芳。司马懿任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和曹爽共执朝政。     正始二年(241年)四月,孙权攻魏,六月,司马懿统军增援,吴军退。与邓艾筹划在淮南淮北创建军屯。     正始四年(243年)九月,司马懿在率军征吴。     正始八年(247年),五月,司马懿伪装生病,不问政事。     嘉平元年(249年)春正月,司马懿杀曹爽及其党羽何晏、丁谧、邓扬、毕轨、李胜、桓范等,并灭三族。     嘉平三年(251年)四月率军讨伐王凌。   嘉平三年(251年)八月,司马懿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呵呵,你说司马懿,我倒是想起新三国的结尾镜头。    三国群雄争霸天下,代有能人出,却都不知道,最终为司马懿做了嫁衣,唉,古今多少事啊,俱付笑谈中,这话说的真是贴切。    不过司马家族,后代也没落下多少安生,没传几代,就搞得天下分崩离析,于是天下历史进入了我一想起来就头痛的,乱的不得了的东晋和南北朝时期,这段历史真是太乱了,不过我觉得,倒是因此诞生了,大汉民族这个历来自闭的民族的,第一次相当悲惨和无奈的,与异族融合事件。    支持下楼主,不过看到楼主提到的一些东西,好像是演义里的,不是史实中的,楼主是在结合历史和小说,做一个综合排名?还是我看错了也说不定。
  哦,另外给楼主提个小建议,不知是否得当,楼主暂且一听。    这个帖子可以很长,呵呵,我觉得评说任何一个人物,尤其是思想和个性都很复杂的谋士类人物,是很需要篇幅的。楼主是否考虑下,每个人物都仔细,慢慢评说一下,历史和楼主的评论,推测相互交接下,这样看起来会顺畅的多,而且更容易引起他人参与讨论的情绪。    另外楼主发帖的格式太过严谨,这样其实不便于阅读的,用较通顺,通常的语句来描绘历史人物,其实更加生动和有血有肉,也会引起更多人的阅读兴趣,楼主取的这个题材其实是很吸引人的,但是手法我觉得目前不太恰当,就是太过严谨,没有放开,读起来太辛苦,太枯燥。    最后,我觉得评说人物,还是以历史记载为依据较好,演绎毕竟是编造的,评说演义里的人物,好像没什么吸引力,因为大家来看这个帖子是希望认识更多的真实人物的,尤其是那些顶尖的,极其睿智的谋士,我想大家对认识小说人物,不会有太大兴趣。    如果一个人物一个人物慢慢的评说,我想这个帖子会热闹很多,也容易看到许多不同的看法,其实良性讨论是很有益处的,彼此都能开阔很多视野。    有点唐突,还请楼主见谅。
  完全按三国演义的,历史人物被扭曲了,如我要推出的鲁肃,在三国里是忠厚,老实的人物,可是在史实上,是一个一等一的谋士。    完全史实,可能和三国演义又不一致,没办法联系起来。  所以,我是以演义为主,辅助加以史实。    你的建议很好,我会想办法改进。但我不想把人物无厘头话,可以以新三国的方式写,但不以吴宇森的方式写。
  好帖 拜读
  关注,鼓励继续写下去
  说说张昭,够一流吗  
  谋士张昭,可谓是东吴第一智囊。孙权母亲和哥哥去世的时候,都叮嘱孙权,让孙权以师傅之礼待之,内事不决时可问张昭。  不过,张昭的名声一直没有郭嘉、贾栩、程昱、诸葛亮、法正等其他谋士高。最主要的历史污点,可能就是曾劝孙权投降曹操吧。虽然,贾栩也劝过张绣投降。  张昭是周瑜推荐给孙策的。当时,周瑜对孙策说,兄长您想成就大业,需要江东二张的辅佐。一人乃彭城张昭,字子布;一人乃广陵张纮,字子纲。二人皆有经天纬地之才,因避乱隐居于此(有点卧龙、凤雏的意思)。孙策很高兴,马上令人重礼往聘,两人都拒绝不来。孙策于是亲到其家,相互交谈,非常愉快,两人于是出山(有点像卧龙)。  不过,周瑜并不是总同意张昭的想法,两人有几次冲突。建安七年,曹操大破袁绍,命令孙权派遣儿子到许都陪伴皇帝,其实就是人质。张昭害怕曹操的势力大,建议孙权曲从曹操。周瑜强烈反对,他主张暂时不同意,再看看曹操下一步有什么行动。”  
孙权准备讨伐黄祖的时候,张昭提出,孙权目前居丧未及期年,不可动兵。周瑜说,报仇雪恨,何待期年?孙权犹豫未定。正好,黄祖部将甘宁来降。于是孙权伐黄祖成功。  至于曹操南下占领荆州,更是吓破了张昭的胆。他再三地劝孙权投降,天真地认为投降后东吴民安,江南六郡可保。为此,他嘲讽前来联合的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其实盛名难符。结果诸葛亮说他是夸辩之徒,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  张昭还不死心,又在周瑜面前提出投降的主张。诸葛亮是客人,自然很照顾张昭的面子。周瑜就不客气了,当面斥责他的观点是迂儒之论。总体来看,在外事上,张昭是不如周瑜。  整体上看,张昭对刘备、诸葛亮比较反感,一再出计策来对付他们。在这一点上,周瑜也视刘备为敌人,屡次出计皆大败而归。张昭也不例外。  刘备入川的时候,孙权准备出兵袭击刘备后方。张昭献计:我们一动兵,曹操必然前来攻打我们。不如修书二封:一封与刘璋,就说刘备结连东吴,共取西川,使刘璋心疑而攻刘备;一封与张鲁,教进兵向荆州来。着刘备首尾不能救应。我然后起兵取之,事可谐矣。  同时,张昭又出了一计,让孙权差心腹将一人,带五百军,潜入荆州,下一封密书与郡主孙尚香,只说国太病危,欲见亲女。让郡主星夜回东吴,同时把刘备的儿子刘禅带来,到时作为人质。这一招够狠的,要不是赵云和张飞拦截,刘备还真比较麻烦。  等刘备入了川,张昭又献一计:让孙权把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一家都关押起来,让诸葛瑾入川求诸葛亮,令劝刘备交割荆州。这条计策明眼人一眼就看透了,只是诸葛谨可怜,不远万里,盲目地奔波在路上。  后来,刘备去逝,西蜀派遣使节邓芝来联合孙吴。张昭出个损主意,让孙权派人于殿前立一大鼎,贮油数百斤,下用炭烧。同时,选身长面大武士一千人,各执刀在手,从宫门前直摆至殿上。结果邓芝一番言语,让孙权闻言惶愧,叱退武士,命芝上殿,赐予上座。    东吴有危险的时候,张昭又去求刘备了。他建议孙权派鲁肃写信给刘备,让刘备共同拒曹。他认为鲁肃有恩于刘备,刘备一定听鲁肃的。
  刘备来攻打东吴的时候,张昭又怕刘备了。他认为,东吴杀了关公父子,刘备必然起倾国之兵,奋力报仇,恐东吴难与敌也。为此张昭建议派人将关公首级转送与曹操,让刘备知道是曹操所使,必然痛恨于操。于是西蜀之兵不向吴,而向魏矣。我们就可坐山观虎斗了,这是上策。可惜没有奏效。  张昭对于刘备是一直怀有敌意,他多次出计,不管质量如何,对东吴是忠心耿耿的。对于曹操,张昭的态度是怕,是妥协。他认为,曹操势大,不可力取;若与久战,大损士卒:不若求和,安民为上。  虽然是张昭劝孙权称皇帝的,但是孙权因为张昭劝降这一历史污点,对张昭十分不满。他当面对张昭说,要是当年听你的话,我不仅皇帝当不上,甚至有可能上街要饭去了。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孙权继位的时候还小,张昭年长,且有孙策和孙母的重托,所以常用“遗诏顾命之言”来震住孙权,逼其改正。但是孙权年纪大了,正待一展抱负的时候,张昭已经从师傅重新变成下属。如果倚老卖老,还自认为是革命老前辈,只能是讨人嫌的糟老头子了。  张昭对孙权一直敢于犯颜谏诤,一会儿劝他不要多打猎,一会儿劝他要少喝酒,不要当殷纣王。  君臣冲突最严重的一次是公元232年,辽东太守公孙渊叛魏臣吴,孙权大喜,遣使大加封赏。张昭等认为其降有诈,谏阻孙权。孙权不能忍受,按刀大怒说:“吴国之士入宫则拜孤,出宫则拜君,孤之敬君亦为至矣,而数于众中折孤,孤尝恐失计。”张昭泪流满面,重念太后、孙策遗诏顾命之言,据理力争。孙权当时虽“掷刀致地,与昭对泣”,但仍拒谏不纳。张昭称疾不朝。孙权知其所以,益“恨之,土塞其门”。张昭更为气愤,便从里面也以土封门,表示决不再出。不久,公孙渊杀吴使。事实证明张昭判断准确,孙权后悔不纳张昭之言,故“数慰谢昭”。张昭不出,孙权“过其门呼昭”。张昭辞以疾笃。孙权放大火烧其门逼他出来,张昭仍不出,孙权急忙救火,久候门外。张昭终被儿子扶出,“权载以还宫,深自克责。”君臣做到这份儿上,和小孩斗气一样。  另外,张昭给孙权败兴的事也不少。一是怀疑诸葛子瑜的忠心,在孙权面前告诸葛谨的状。孙权很明白,说我与子瑜,有生死不易之盟;孤不负子瑜,子瑜亦不负孤。孤与子瑜,可谓神交,非外言所得间也。”刚说完,有人报诸葛瑾回来了。孙权说,我说得怎么样啊。张昭再次满面羞惭而退。  张昭有两次机会,都是众官推举他担任丞相一职,结果两次机会都被孙权亲自给否决了。这对张昭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不仅如此,张昭七、八十岁的年纪还多次受到诸葛恪这个后生晚辈的戏弄。  张昭也给孙权出过好主间。当时曹操征讨江东。张昭建议孙权先先挫其曹操的锐气。张昭是个主和派,这还是第一次有胆气。果然凌统和甘宁以少胜少,重挫曹兵士气。   梁启超的弟子黎东方教授在《细说三国》中倒是讲得十分公道:“实际上张昭这个人倒是颇有骨气,也很有才干的。”至少是对孙策和孙权能竭忠尽智的能臣和忠臣。  张昭有才,对东吴是忠心耿耿,对孙权是敢言多谏。对曹操是错误地估计敌我形式,忽视了主观能动性。在对刘备的问题上,也是多次建言献策。他的两大问题是一是对军事可能经验不足,不像诸葛亮、程昱、贾栩一样,身经百战。二是对孙权的态度太直,惹恼了孙权。也许,张昭是萧何一类的人物,他不是张良、陈平。
  继续顶,张昭归类于萧何,呵呵,我同意楼主的说法。    排名这个事情是很麻烦的,从影响力来看,张昭排在一级,有些委屈,超级中的超级,仅次于诸葛亮,我觉得差不多。    不过从谋略上,我同意楼主的看法,其实一级,都有些抬举了。
  文武谋士:张辽、张飞、周瑜、吕蒙、陆逊、周瑜、钟会、邓艾、姜维    ===================================================    
还少了关羽、赵云、黄忠、张任、李严、王平、丁奉、陆抗、羊诂、杜预。
  接上,还有个张颌。
  至于关羽    过五关,斩六将是假的,杀华雄是假的。战长沙,差点被黄忠杀了。也是魏延帮助才取下的。    关公凭智谋取胜的几乎没有。水淹七军是运气,不是智谋。    投降曹操,有历史污点,还和曹操抢过女人。    不用体贴下属,下属投降,孟达不救。丢了荆州,罪莫大焉。    说说张郃,为什么没有张郃。    在三国演义里好象是个倒霉蛋,被张飞打得一败再败,瓦口关。地位也不高,老是当下属。结局也是冒进被诸葛亮诱杀。      惟一的功劳,就是打败了马谡。所以算不是一流智勇之将。    赵云,黄忠(靠的是法正)、张任、李严、王平也不错。他们都是将,不是帅。    周瑜,陆逊、钟会、邓艾、姜维是帅,他们不在一个档次。    羊诂、陆抗,杜预都不错,可惜他们的舞台太小了。    
  贾诩实在是很厉害的,就拿可以高龄善终来说有几人能比。
  看来很多人喜欢贾栩,在那个年代,既能发挥才能,又能保全自己家庭自然是聪明人了。          曹操谋士甚多,如荀彧、荀攸、程昱、荀攸、刘晔等等,个个优秀。众所周知曹操最喜欢的郭嘉。但郭嘉早亡。后期曹操征讨四方,建立霸业,其功不得不将贾栩放要最重要的位置。后来贾栩辅佐曹丕,屡进良计,可以说是曹操的诸葛亮。  在追随曹操之前,贾诩服务于董卓残党,李傕、郭汜、张济、樊稠。董卓被诛后,他们上表朝廷求赦。王允曰:“卓之跋扈,皆此四人助之。今虽大赦天下,独不赦此四人。”(王允如果赦了这四个人,说不定真能让朝廷安稳,自己也会免遭杀身之祸?)  李傕他们听说朝廷不放过他们,就准备各自逃生。谋士贾诩曰:“诸君若弃军单行,则一亭长能缚君矣。不若诱集陕人,并本部军马,杀入长安,与董卓报仇。事济,奉朝廷以正天下;若其不胜,走亦未迟。”  李傕等觉得深有道理,于是流言于西凉州曰:“王允将欲洗荡此方之人矣!”众皆惊惶。乃复扬言曰:“徒死无益,能从我反乎?”众皆愿从。于是聚众十余万,分作四路,杀奔长安来。他们不仅用计打败了吕布,还占据长安,挟天子以令诸侯。  就是贾诩一番话,胜过千军万马,改写了历史。让两个本来是草寇的人,把持了朝政。如果他们稍有头脑,也许能够在贾诩的帮助下成就一番事业。因为贾诩给他们的建议,每次都是非常准确的。  后来马腾、韩遂领军前来征讨。贾诩曰:“二军远来,只宜深沟高垒,坚守以拒之。不过百日,彼兵粮尽,必将自退,然后引兵追之,二将可擒矣。” 李蒙、王方不信,非要出战,结果都被马超杀了。李傕方信贾诩有先见之明,重用其计,只理会紧守关防,由他搦战,并不出迎。果然西凉军未及两月粮草俱乏,只好回军。李傕、郭汜令张济引军赶马腾,樊稠引军赶韩遂,西凉军大败。  贾栩用计战败西凉兵,一方面让各路诸侯都不敢轻举妄动。另一方面,贾诩屡劝抚安百姓,结纳贤豪,自是朝廷微有生意。  樊稠因放过韩遂,李傕想用兵征讨。贾翊曰:“目今人心未宁,频动干戈,深为不便。不若设一宴请张济、樊稠庆功,就席间擒稠斩之,毫不费力。”李傕便设宴请张济、樊稠。酒半阑,李傕忽然变色曰:“樊稠何故交通韩遂,欲谋造反?”稠大惊,未及回言,只见刀斧手拥出,早把樊稠斩首于案下。  后来曹操前来救驾,攻打李傕、郭汜。贾诩劝说他们投降。李傕怒曰:“尔敢灭吾锐气!”拔剑欲斩诩。众将劝免。结果李傕、汜望西逃命,忙忙似丧家之狗,自知无处容身,只得往山中落草去了。  贾诩知道所投非明主,单马走回乡里去了。这就是贾诩开始助纣为虐的经历,让一个头脑简单的武夫,变成了罢占朝廷,大败马腾的奸雄,显示了贾诩过人的智谋。  
  /it/u=&fm=3&gp=0.jpg  张昭
    贾诩
  后来,曹操第一次见到贾诩,是贾诩代表张绣去投降曹操。曹操见贾诩应对如流,甚爱之,就想收为谋士。贾诩说:“某昔从李傕,得罪天下;今从张绣,言听计从,未忍弃之。”  降操不久,张绣因婶之事要找曹操报仇。贾栩立即出计,大破曹操,其长子、爱侄、爱将典韦,包括大宛马都死于军中。  曹操第二次率兵讨伐张绣。贾栩在城上见曹操对城东南角比较留意,估计是要从此处攻进。于是将计就计,让精壮之兵,饱食轻装,尽藏于东南房屋内。却让百姓假扮军士,虚守西北。曹操高兴地带领精兵从东南角上爬过壕去,砍开鹿角,进去城中全无动静。曹军一齐拥入。只听得一声炮响,伏兵四起。曹军急退。
  背后张绣亲驱勇壮杀来。曹军大败,奔走数十里折兵五万余人,失去辎重无数;吕虔、于禁俱各被伤。  曹操败走,张绣、刘表想去追曹兵。贾诩曰:“不可追也,追之必败。”刘表曰:“今日不追,坐失机会矣。”力劝绣,引军万余同往追之。约行十余里,赶上曹军后队。曹军奋力接战,绣、表两军大败而还。张绣后悔地对贾诩曰:“不用公言,果有此败。”诩曰:“今可整兵再往追之。此番追去,必获大胜。如其不然,请斩吾首。”这句话听起来象开玩笑,张绣还真信(毛宗岗评语,亏他信)。  后曹兵果然大败,军马辎重连路散弃而走。  刘表问他原因,贾诩曰:“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操敌手。操军虽败,必有劲将为后殿,以防追兵,我兵虽锐,不能敌之也,故知必败。夫操之急于退兵者,必因许都有事。既破我追军之后,必轻车速回,不复为备。我乘其不备,而更追之,故能胜也。”  小小的张绣,兵少将寡,经贾栩用计,竟然两番大破曹操。诸葛亮用兵,也就是这样水平吧。  虽然张绣与曹操有仇,贾栩还是劝他再度归降曹操,而不是强大的袁绍。贾诩说:“从操,其便有三:夫曹公奉天子明诏,征伐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操虽弱,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曹公王霸之志,必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愿将军无疑焉。”这番话分析很透彻,给张绣指出了一条明路。同时,贾栩也就归顺了曹操。  贾栩第一件大功是在曹操攻打马超的时候。当时,曹操被打得割须弃袍,无计可施。贾诩入见操曰:“兵不厌诈,可用反间计,令韩、马相疑,则一鼓可破也。”操抚掌大喜曰:“天下高见,多有相合。文和之谋,正吾心中之事也。”于是曹操在阵前与韩遂假装对话,他得意洋洋地对贾诩曰:“公知吾阵前对语之意否?”诩曰:“此意虽妙,尚未足间二人。某有一策,令韩、马自相仇杀。”操问其计。贾诩曰:“马超乃一勇之夫,不识机密。丞相亲笔作一书,单与韩遂,中间朦胧字样,于要害处,自行涂抹改易,然后封送与韩遂。故意使马超知之,超必索书来看。若看见上面要紧去处,尽皆改抹,只猜是韩遂恐超知甚机密事,自行改抹,正合着单骑会语之疑;疑则必生乱。我更暗结韩遂部下诸将,使互相离间,超可图矣。”就是这一计,让原来两个强大的联军渔蚌相争,曹操坐收其利,而勇猛异常的马超也只好败走四方。  打张鲁的时候,贾栩又帮了曹操一大忙。当时曹操想收庞德。贾诩曰:“某知张鲁手下,有一谋士杨松。其人极贪贿赂。今可暗以金帛送之,使谮庞德于张鲁,便可图矣。”!操曰:“何由得人入南郑?”诩曰:“来日交锋,诈败佯输,弃寨而走,使庞德据我寨。我却于夤夜引兵劫寨,庞德必退入城。却选一能言军士,扮作彼军,杂在阵中,便得入城。”于是曹操顺利得到庞德,占据东川,离统一天下又进了一大步。但曹操没有得陇望蜀,只是见好就收了。  后来曹操高兴地让庞德率领七军去抗关羽。贾诩反对说:“庞德恃血气之勇,欲与关某决死战,臣窃虑之。” 操然其言,急令人传旨戒庞德曰:“关某智勇双全,切不可轻敌。可取则取,不可取则宜谨守。”庞德不听,结果不出所料,被关羽刀斩,七军被淹。  贾诩帮助曹操拿第三个主意是因为操欲立后嗣,踌躇不定,于是问贾诩曰:“孤欲立后嗣,当立谁?”这事贾诩虽有答案,但不好明说,于是假装不答。操问其故,诩曰:“正有所思,故不能即答耳。”操曰:“何所思?”诩对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操大笑着明白了,遂立长子曹丕为王世子。  贾栩已估计将来曹操要传位于曹丕,于是等曹丕问计于自己时,就教他如此如此。自是但凡操出征,诸子送行,曹植乃称述功德,发言成章;惟曹丕辞父,只是流涕而拜,左右皆感伤。于是操疑植乖巧,诚心不及丕也。  曹丕准备取代皇帝,还是心存疑虑,问贾诩曰:“虽二次有诏,然终恐天下后世,不免篡窃之名也。”诩曰:“此事极易,可再命张音赍回玺绶,却教华歆令汉帝筑一坛,名受禅坛。择吉日良辰,集大小公卿尽到坛下,令天子亲奉玺绶,禅天下与王。便可以释群疑而绝众议矣。”曹丕于是高高兴兴地当了皇帝。  一当皇帝,曹丕就问贾诩曰:“朕欲一统天下,先取蜀乎?先取吴乎?”诩曰:“刘备雄才,更兼诸葛亮善能治国;东吴孙权,能识虚实,陆逊现屯兵于险要,隔江泛湖,皆难卒谋。以臣观之,诸将之中皆无孙权、刘备敌手。虽以陛下天威临之,亦未见万全之势也。只可持守,以待二国之变。”  曹丕不听,派了三路大军都大败回来,乃喟然叹曰:“朕不听贾诩、刘晔之言,果有此败。  刘备死的时候,曹丕又高兴地准备起兵讨伐。贾诩谏曰:“刘备虽亡,必托孤于诸葛亮。亮感备知遇之恩,必倾心竭力,扶持嗣主。陛下不可仓卒伐之。”司马懿虽然出了一计,还是被诸葛亮一一破解了。  毛宗岗说司马昭之有钟会,犹曹操之有贾诩、郭嘉耳。这里他把贾诩放在郭嘉之前,足见贾诩的重要性了。另外,毛宗岗多次用“果不出贾诩所料,计甚细密”等等来评价贾诩。贾栩审时度势,料敌如神,从未有失,可谓老谋深算。
  张昭张昭
  楼主有没有看过《火凤燎原》啊,对于这些天才军师团的描绘很精彩,细致刻画也出色,只是全书出得太慢,有生之年大概看不到结局
  司马懿
  写作医学论文,代发国家级期刊。  
联系电话:1 3 1 2 51 5 1 1 9 1   客服Q Q :61 6 6 3 2 8 2
咨询邮箱:6 1 6 6 3 2 8 2 @ qq.com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优秀的原创文章,全程高效、保密的合作流程,解决您文章写作难、发表时间长的烦恼。  
  第一谋士,第一个出来的谋士 ,李儒,    李 儒  李儒是三国第一谋士,第一个出现的谋士。  他是董卓的女婿,死心蹋地地为董卓服务,开创了董卓时代。  当时董卓奉诏前来。李儒劝他说,:“今虽奉诏,中间多有暗昧。何不差人上表,名正言顺,大事可图。”  所谓大事可图,可见他们有独霸天下的野心。在李儒的劝说下,董卓按兵不动,静观其变,坐享其成。  为了成就自己的霸业,董卓准备收降吕布,征询李儒的意见。李儒曰:“主公欲取天下,何惜一马!”  董卓对李儒的话是言听计从,欣然与之,更与黄金一千两、明珠数十颗、玉带一条,赠与吕布。   结果,吕布成为董卓成功的最主要干将。  董卓执政后,李儒给董卓的第一个建议是擢用名流,以收人望,并荐蔡邕。董卓命征之,邕不赴。董卓大怒,使人谓邕曰:“如不来,当灭汝族。”。卓见邕大喜,一月三迁其官,拜为侍中,甚见亲厚。  
曹操欲刺杀董卓,董卓以其事告之。李儒曰:“操无妻小在京,只独居寓所。今差人往召,如彼无疑而便来,则是献刀;如推托不来,则必是行刺,便可擒而问也。”  董卓然其说,马上查明事实的真相。  李儒曰:“此必有同谋者,待拿住曹操,便可知矣。”  于是卓遂令遍行文书,画影图形,捉拿曹操,擒献者赏千金,封万户侯,窝藏者同罪。  要不是碰上陈宫,曹操的命就没了。   后来,曹操召集十八路诸候征讨董卓,势不可挡。李儒又出一计:“温侯新败,兵无战心。不若引兵回洛阳,迁帝于长安,乃保无虞。”为了发展董卓的实力 ,李儒又出了一个主意,“今钱粮缺少,洛阳富户极多,可籍没入官。但是袁绍等门下,杀其宗党而抄其家赀,必得巨万。”   结果董卓安然退到长安,实力没有消耗。而十八路诸侯则不战而退。  董卓从洛阳撤退到荥阳后,李儒献计说,丞相新弃洛阳,防有追兵。可教徐荣伏军荥阳城外山坞之旁,若有兵追来,可竟放过,待我这里杀败,然后截住掩杀:令后来者不敢复追。”  董卓从其计,令吕布引精兵歇后。吕布正行间,曹操一军赶上。吕布大笑曰:“不出李儒所料也!”  曹操出马,大叫:“逆贼劫迁天子,流徙百姓,将欲何往?”  吕布骂曰:“背主懦夫,何得妄言!(曹操先背叛董卓,吕布说得也没错。不过吕布背叛的次数更多。)”  此次战争结果,曹操肩膊中箭,被两个军士擒住,幸亏被曹洪所救。曹操来时,聚一万多人马,此次回去,只有残兵五百余人。   
第七回“袁绍盘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中,袁绍与公孙瓒对阵。有人来长安报知董卓。  李儒对卓曰:“袁绍与公孙瓒,亦当今豪杰。现在盘河厮杀,宜假天子之诏,差人往和解之。二人感德,必顺太师矣。”  卓曰善。次日,便使太傅马日磾、太仆赵岐,斋诏前去。二人来至河北,绍出迎于百里之外,再拜奉诏。次日,二人至瓒营宣谕,瓒乃遣使致书于绍,互相讲和。二人自回京复命。瓒即日班师,又表荐刘玄德为平原相。  这件事极大地提高了董卓的威信和影响力。  
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中, 李儒看出了董卓和吕布的矛盾,以及其中的连环计。他于是是劝董卓和好吕布。他说,昔楚庄王绝缨之会,不究戏爱姬之蒋雄,后为秦兵所困,得其死力相救。今貂蝉不过一女子,而吕布乃太师心腹猛将也。太师若就此机会,以蝉赐布,布感大恩,必以死报太师。太师请自三思。  董卓沉吟良久曰:“汝言亦是。我当思之。”要说董卓还是有一定气度的。  不过,董卓又被貂蝉的眼泪改变了主意。  李儒听说后,仰天叹曰:“吾等皆死于妇人之手矣!”  过去,董卓对李儒是言听计从,而现在董卓得势,已经听不进李儒的劝告,离死也就不远了。  董卓的成功,李儒立了大部分功劳,收吕布,败曹操,擢名流,立朝庭,攫财富,拒诸侯。李儒人聪明,懂兵法,还有战略眼光和心胸,儒具备一流谋士的条件,可惜其主不行。否则很有前途。  
  李儒不可小看,如不是董卓失败,相信也是一流的谋士。
  呵呵,鹰视狼顾的司马懿,头像甚大。    顶下。
  聪明反被聪明误
  从LZ上的图片看,老版三国主角虽选的较为得当。但所选的那些配角(其实这些配角在三国中都是个个血肉丰满的)实在是不敢恭维,你看看出演的都是些歪头歪脑,行为猥琐之人。这一点新三国做的比老版的好,司马、鲁肃、许攸等等风采斐然,比老版好的多
  有些不是真实历史吧!关于谋士那个乱时代 关键还要看用的人!会用的人很多都是极品 ,不会用的很多都埋没了或者没有发光!谋士就是个忽悠再忽悠的职业,就是出点子混饭吃,我个人看法啊!诸葛先生都下了神坛到今天批得他好像是个罪人,第一也不再是他了,很多我们无法知道真相只能是推测,是个不完整不准确的!其实那个年代还有很多爱国人才的,有些就愿意参与只是能混饭吃饿不死家里人都满足了,并没有真的想为谁护谁!那时候武将大都只认主不认人,谋士是不同的,如果说荀先生是第一我是不大赞同的,你得从哪个方面看了,郭先生贾先生都不能说第一,这东西如果要排名真的意义不大,可以论其业绩和一些疑点!如果说荀先生到老才想起汉而招来非命那是不可能的,那他之前干嘛那么敬业那么死心的帮曹呢?所以我们只能推测,但推测得有缘由!那么聪敏的人常伴曹左右会不知道曹心里想什么?那么傻的护个早完了的王朝?曹也不会说在他那么老的时候杀他当魏公也阻止不了他吧,一定有缘由但是什么没办法查到了,毕竟写三国的把曹当正统在写,他也不定知道内情,个人觉得与他老了有些以老卖老,功高嘛骄傲了不把些人看眼里,引来猜忌,我们想政治中心嘛难免的,可能与这个有关,曹又不能光明正大的杀他,或者曹在清理些靠不住或者难得管住的人留给后人一个稳当些的位置!
  1、历史真实和三国演义差距不小,比如蒋干历史上是人才,演义中是丑角。他劝周瑜是赤壁之战之后,而不是其中    2、你说得没错,没被用的人,如沮授,田丰,甚至早死的庞统,陈宫,都没有机会了    3、荀先生第一,因为他的主公成就第一,他成就第一,主要靠的就是荀先生。所以,他排第一。也许诸葛亮辅助曹操成功,诸葛亮第一呢。没办法。    4、郭先生,贾先生在全局观上,不如荀先生    5、荀先生也许有自己的底线,容忍曹操,但到了底线就站起来了。    6、曹操赤壁之战的时候就发生了变化,这是个转折点。当时他以为差不多统一天下了,个人的欲望膨胀了。从那之后,谋士的建议曹操不听了,如程昱等,而败后当着谋士的面哭郭嘉。所以,谋士们有的也调整了策略。  
  来支持一下,期待下文
  楼主继续
  顶,做个记号,养肥了再看!
  留名~~~~~~~~~~~~~
  说说鲁肃怎么样    
夹在诸葛亮和周瑜之间的鲁肃,似乎就是一个和事佬,老好人,忠厚有余,才智不足,还经常为周瑜、诸葛亮斗智施谋所戏弄。再优秀的人物,放在他们两大光源中间,肯定要显得暗淡的多。  不过,鲁肃实为高于周瑜,与诸葛亮并肩的人物。鲁肃墓碑上的对联为:扶帝烛曹奸,所见在荀彧上;侍吴亲汉胄,此心与武侯同。这幅对联是对鲁肃的一个最客观的评价。  在诸葛亮提出隆中对的时候,鲁瑜也提出了吴中对。鲁肃力主联刘抗曹,导致三分天下的局面。这方面,鲁肃的贡献大于诸葛亮。  鲁肃死后,才有关羽之死,才有刘备之败,结果是魏国更强大,蜀吴更弱小,加快了这两个国家的灭亡。  一句话,鲁肃是影响三国全局的人物。  
一、真实鲁肃  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    鲁肃不是那种脸皮薄,吝啬小气的读书人,相反却性格豪爽,乐善好施。周瑜为居巢长,曾带数百人来拜访,请他资助一些粮食。当时,鲁肃家里有两个圆形大粮仓,每仓装有三千斛米。周瑜刚说出借粮之意,鲁肃毫不犹豫,立即手指其中一仓,赠给了他。经此一事,周瑜确信鲁肃是与众不同的人物,主动与他相交,两人建立了如同春秋时公孙侨和季札那样牢不可破的朋友关系。  袁术闻鲁肃名,请为东城长,鲁肃看袁术定不能成就霸业,便经周瑜的推荐,成为孙权的参谋。  与影视剧中的老头相比,鲁肃好像是个弱不禁风的书生。其实鲁肃算是一名武将。史书称体貌魁奇,学击剑骑射。袁术派人追鲁肃的时候,鲁肃命人将盾牌立在地上,远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回到三国志论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