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三一生化武器,试管生化是什么意思思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日本生化武器研制潜力巨大,借助731部队成果
日本生化武器研制潜力巨大,借助731部队成果
编辑:佟凯敏&&&
收录:【日本第一】(blog.sina.com.cn/japan001)&
&&&&&&&&&&&&&&&&&&&
日本生化武器的发展程度令人担忧
&&&日本正在大力发展防生化武器装备,由于防生化装备的潜在攻击性,日本的生化战能力迅速提高
据路透社转载日本《朝日新闻》消息称,日本政府正在商讨一旦“遭到朝鲜攻击时”的应对措施,其中一项是应付“生物武器的恐怖攻击”。为此,日本政府计划将天花疫苗的储量从3年前的250万份增至日本国民人均一份;此外,针对“炭疽攻击”,日本计划组织国民学习“应转移到上风地区及尽早封锁传播源”等常识;针对“化学武器攻击”,日本将以自卫队和警察为主力,提高其检测和洗消能力,此外还要明确解毒药剂的存放地点和责任人,完善和强化运输体系。
从表面看,这似乎只是日本再次制造“朝鲜威胁论”的陈词滥调,但是略懂生化武器常识的人都知道,一国的防生化武器能力是与其研制生化武器的能力成正比的,日本若能在短时间内将天花疫苗储量从250万份增加到上亿份,说明其生化武器研制能力已经具备了相当水平。
日本拟订“生化战”装备研制计划
  2000年年初,日本防卫厅突然宣布,由于朝鲜1998年试射“大浦洞”导弹穿越日本上空,以及1999年朝鲜船只闯入日本水域等对“日本国家安全产生较大威胁的事件”,日本受生物武器威胁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此决定自2000财年开始全面研究这一课题,并在陆上自卫队总部设立一个研究部门——“生化武器对策会议本部”。
  2001年2月,日本防卫厅再次以朝鲜威胁增大为理由,在2002年起实施的《中期防御力整备计划》中,强化对NBC(核、生物、化学)武器的防护能力规划,可以说正是“生化武器对策会议本部”的设立和《中期防御力整备计划》的相关规划,为日本在二战后再次发展生化武器搭建了平台。
  具体而言,日本自卫队以“生化武器对策会议本部”为生化战能力提升的龙头,将在其下设置总管研究工作的“特殊武器研究官”、部队医学实验队和化学教导队开展研究工作。其中“特殊武器研究官”列编于陆上自卫队,负责研制检测设备、防护服及其他装备,并将为防生化武器特别部队培训骨干。新的部队医学实验队”由22名生化专家组成,隶属陆上自卫队,专职研究及开发防生物武器装备。而化学教导队则主要是用于教育及研究的支援部队,并装备三辆防化车供现场指挥使用。日本政府对“生化武器对策会议本部”的建设十分重视,成立当年就为其投入50亿日元的经费。
  同时,根据《中期防御力整备计划》,日本防卫厅还将生化战部队的建设重点放在陆上自卫队。自2002年起,将陆上自卫队6个师的防化小队陆续改编为防化队;同年3月,还成立了陆上自卫队生化武器研究本部,开展生化武器防护研究;此外,还从次年预算中拨出3亿-4亿日元购买防化车,每个师部署数辆,以扩充防化车数量
  此外,陆上自卫队还计划利用民间人员和机构研究生化战问题,例如消洗生化战剂的措施等,以充分发挥日本民用科技发达的优势。不仅如此,日本还加大与美国的合作,专门派人去美国合作研究相关技术。更令人担心的是,据日本媒体曝光,在自卫队现阶段的研究中,还大量借助了当年731部队的活体实验研究成果。
  近年来,日本政府对上述工作非常重视,今年以来更加强了投入力度。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报道,在日本防卫厅日提出的2005财年预算中,有96亿日元用于为日本陆上自卫队加强针对核、生、化武器的防护能力,包括研制一套新的核生化武器侦察工具,以及进行人员训练和配备训练装备等,而上一年度的该项预算仅有69亿日元。
日本生化武器研制潜力巨大
  众所周知,日本在二战期间曾组建了731、516以及526部队,研究生物战和化学战,并在中国大量使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战后,日本政府顽固否认有关历史,因此其开展对生化武器的研究工作,势必引起亚太地区各国的担心和忧虑。虽然目前日本自卫队还缺乏专门的生化战人才,但在日本强大的民用科技支持下,仍具备相当的研究和发展潜力。
  日本民间不仅拥有众多技术领先的生物制药、化工企业,而且还拥有一般国家不具备的生化试验设施,日本筑波理化学研究所内就建有亚洲仅有的2所P4级生化实验室之一(另一所在台湾)。据了解,该所中储存了包括炭疽热、埃博拉、天花、汉他及SARS等大量剧毒菌株和病毒原体。军事专家分析,它使日本具备了对鼠疫、炭疽热及天花等生物武器的制造和检测能力。一旦需要,日本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生化武器的研制和生产。
  虽然日本前防卫厅长官野吕田芳成曾经宣称,日本防御生化武器的计划只是自卫措施,“决不是为攻击他国”。但是,防生化装备的发展一向被认为是双刃剑,其后果还是让人不禁疑虑和担忧。(国际先驱导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日本的731部队他们研究的生化武器,看哭了所有中国人日本的731部队他们研究的生化武器,看哭了所有中国人潞州节度啊百家号在抗战历史中,曾经出现过一只丧心病狂的部队,也就是所谓的日本731细菌部队,这支部队和其他的日军不同,他们不需要去前线的战场上大战,而是在战后搞研究。他们研究的就是生化武器,能够对人体造成非常大的伤害,而在战争中,明确规定了,不能够使用这种不仁道的做法,但是日本为了取得胜利,可谓是各种手段都用了。当时为了研究新的病毒,日本的731部队就从中国人里挑选出一部分,送到实验室,把他们关到毒气室,然后进行一系列的毒气实验,一个好端端的生命就这样被弄死了。初此之外,日本丧心病狂,做人体实验,人还活着就开始解刨,手段之残忍,引起世界人民的愤怒,当时中国有数千人都是死于这支部队之手,令人感到愤怒。但是笔者想不通的是为什么战后这只犯下滔天罪行的731部队并没有受到相应的惩罚呢?对于这个问题,你们怎么看?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潞州节度啊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未来美不美取决于你现在拼不拼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山西沁水发现疑似侵华日军盛装生化武器的瓷罐山西沁水发现疑似侵华日军盛装生化武器的瓷罐光明网百家号(原标题:沁水发现疑似侵华日军盛装生化武器的瓷罐)2014年,在沁水县十里乡西峪村,晋城市传统文化促进会人员发现了一个黑色的柱形瓷罐。虽然罐体出现破损,但罐体形制轮廓基本保存完整,其顶部有一颗五角星,“乙第一八二四部隊”几个繁体字环状弧形其周围。今年4月6日,在西峪村,沁水县委、县政府及晋城市传统文化促进会等单位,为开国中将周希汉在抗日战争中夭折的一对双胞胎女儿墓碑举行揭碑仪式。仪式结束后,该协会负责人杨兴瑞、元小爱等人又想起在村里发现的那个写有奇怪字样的瓷罐,“瓷罐究竟是做什么用的?”经过多方求证并通过与网上图片比对,这个在沁水县十里乡西峪村发现的不起眼的黑色瓷罐,极有可能是侵华日军生化部队使用的盛装生化武器的瓷罐。01发现一个奇怪的“陶瓷罐”5月8日,晋城市传统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元小爱回忆了当年发现这个陶瓷罐的经过。日,由国家广电总局电影频道、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电影《战将周希汉》,在阳城县北留镇史山村开机。担任影片制片人的元小爱从周希汉之子周太安赠送的《周希汉中将》书中得知,在抗战时期,周安太有一对未满两个月的双胞胎姐姐夭折在沁水。2014年间,受周太安委托,杨兴瑞、元小爱等人数次前往八路军129师386旅驻地——沁水县十里乡西峪村,寻找周希汉将军在抗日战中夭折的一对双胞胎女儿埋葬地。在西峪村,当年周希汉等人居住过的王家院楼上,杨兴瑞、元小爱等人发现许多在抗战中留下的“老物件”。当时的情形,元小爱历历在目:“有木质饸饹床、木勺、桌、椅、杆秤、纺花车、汽油桶、筷筒、钢盔、日军刺刀、子弹等。”当时,放在木桌一侧角落下的一个破损黑釉瓷罐,也引起众人的注意。布满灰尘的瓷罐顶部出现缺口,其顶部中央有一颗五角星,周围自左至右有“乙第一八二四部隊”字样。这个陶瓷罐高27厘米,上圆面直径33厘米,下圆底直径31厘米,罐底无字。当时,由于罐体破损瓷片找不到,所以无法判断罐顶是否还有其他字体缺失。当时,前往西峪村是为寻找周希汉将军的一对双胞胎女儿埋葬地,所以围绕瓷罐产生的疑惑暂且搁置下来。02这个神秘容器究竟是做什么的虽说时隔三四年时间,但“瓷罐究竟是做什么用的”的疑惑,始终在元小爱等人的脑海里困扰。元小爱无意中在网上发现了一条消息。这是日《黑龙江日报》的报道:为纪念“九一八事变”83周年,由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联合四川建川博物馆共同举办的“为了和平收藏战争”抗日战争专题展览在“七三一”陈列馆举行。在当天的展览开幕式上,四川建川博物馆向“七三一”陈列馆捐赠了二战历史文物70件,其中包括日军一八二四细菌部队所使用的瓷罐等物品。黑龙江省“七三一”陈列馆板房的侵华日军生化瓷罐 半岛网 资料图这条消息中出现的“一八二四”“部隊”“瓷罐”等几个关键词,让元小爱感到很熟悉:“这不是与在西峪村发现的那个瓷罐吻合?”经过一段时间的走访、核查,并通过与网上相关图片的比对,杨兴瑞、元小爱等晋城市传统文化促进会人员恍然大悟:原来这个瓷罐极有可能是日本侵华期间使用过的化学武器专用容器。在西峪村发现的侵华日军使用的生化武器瓷罐据查证,“乙第”通常是用在二战时期的日军部队番号中。一般来说,甲种部队是正规军,乙种部队是辅助军。“乙第一八二四部队”,就是乙种第一八二四部队,是日军在中国北方活动的一支细菌部队,主要负责投毒和使用化学武器,专门研制化学武器。如此说来,在西峪村发现的这个瓷罐,可能就是当年这支部队用来盛装化学毒气或细菌使用的器物,然后运至中国各地战场投放使用的。03外形一致的日军“陶罐”国内出现过在山西,发现侵华日军使用过的毒气、细菌等生化瓷罐并非仅此一例。据日《山西日报》报道:日下午,祁县摄影爱好者冯静武、安喜频在该县来远镇盘陀村发现一个侵华日军使用过的毒气瓷罐。该罐为一个黑釉瓷罐,上为圆面,非常清晰地弧形写着“乙第一八二四部隊”,中间有一五角星图案,旁边有一个直径4厘米的圆形小口。此罐高27厘米,上圆面直径33厘米,下圆底直径31厘米,罐底无字。在写有“部隊”字样一边,从上到下破损一块约15厘米宽的缺口,破损瓷片未找到。祁县来远镇盘陀村发现一个侵华日军使用过的毒气瓷罐这个在祁县发现的瓷罐,与沁水县西峪村发现的瓷罐一模一样,只是西峪村发现的瓷罐破损部位,恰好在罐顶的圆形小口部位。祁县日军瓷罐的发现,正好将西峪村发现的日军瓷罐缺损部位得以“完整复原”。据祁县史志办整理编辑的《祁县抗日烽火》一书记载,该县在抗战期间发生过两起事件,或许可以旁证日军在祁县应用过化学毒剂:日,路经祁县官厂村住了一夜的日军大队走后有4人返回,说丢失一个防毒面具,翻出来后,他们将7名村民抓了起来,途中将1名村民刺死,其余6人被投入枯井活埋;日,20多名群众被日军扫射死或刺死。日军指使汉奸往水井内投放了毒药,又使20多人中毒惨死,100多人中毒生病。经网上查询,类似的侵华日军生化武器瓷罐还出现在安徽省定远县炉桥镇正善红色收藏馆。这家拥有各类藏品150余万件的民间博物馆内,摆放着一个日军存放生化武器用的陶罐,罐体上方印有“乙第一八二四部隊”的字样。同时发现的日军头盔、军刀“可以确定,这个生化武器瓷罐就是日军侵华的又一证据!”5月9日下午,晋城市文旅委文物科科长张建军在仔细查看了西峪村发现的瓷罐,并于网上其他地方出现的日军瓷罐进行对比后做出肯定的回答:“侵华日军当年使用武器炮弹发现较为常见,但盛装毒气、细菌等生化武器的瓷罐作为化学毒剂容器,这在晋城发现还是首次。作为见证侵华日军对中国军民使用化学武器罪证实物,这只瓷罐具有很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目前,沁水县十里乡西峪村已将这个瓷罐妥善保管,希望以后有关部门能对此再做一次更权威的文物鉴定。04侵华日军制造“沁水西山惨案”侵华日军生化武器瓷罐在沁水被发现,并不令人奇怪。78年前,占领了沁水的日军曾制造了惨绝人寰的“西山惨案”!5月9日,记者就此采访沁水县新闻办主任贾丑林。他拿出一本2008年县党史办编写的《沁水烽火》。据《沁水烽火》记载:日,日军第四十一师团有冈部侵占了沁水城后,将魔爪伸到了西山村。西山村位于县城夫妻岭的山腰,距县城约10公里,是一个仅有一座院落、40余间房屋的小山村。由于当时日军占领了县城,四处骚扰,因此,附近各村村民常来西山躲难。当年7月9日8时左右,天下着雨,驻在县城的5名日军,由汉奸便衣队领路,携带着毒气弹,防毒面具和枪支,杀气腾腾地闯进了西山村。在西山村避难的有西关、廉坡、杨山等村的80余名村民,整个院子的各房间里,都住满了难民。日军一进村,立即架起了机枪将大门封锁,3名日军对年轻妇女兽性发泄后,戴上了防毒面具,将妇女驱赶进人群,然后便在院里投放了两枚毒气弹。毒气熏得人们实在忍受不下去了,一些村民挣扎着,艰难地爬到了屋外。日军看见了,扑过来又是一阵刺杀,这些挣扎出来的村民全部惨死在雨天的大院中。午后,穷凶极恶的日军开始纵火烧房。在这次惨绝人寰的血案中,日军毒死、刺死、烧死的共80多人,仅有马喜凤、崔学恭等3人得以幸存。“西山村现隶属于沁水县龙港镇木亭村。”据贾丑林介绍:“不过,村子现已荒芜,无人居住了。”从沁水“西山惨案”来看,日军曾经在沁水使用和投放过毒气等生化武器,而在西峪村发现的瓷罐,极有可能印证了侵华日军在沁水的所犯的这段罪恶历史。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光明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媒体融合与创新的引领者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山西沁水发现疑似侵华日军盛装生化武器的瓷罐山西沁水发现疑似侵华日军盛装生化武器的瓷罐中华看点百家号2014年,在沁水县十里乡西峪村,晋城市传统文化促进会人员发现了一个黑色的柱形瓷罐。虽然罐体出现破损,但罐体形制轮廓基本保存完整,其顶部有一颗五角星,“乙第一八二四部隊”几个繁体字环状弧形其周围。今年4月6日,在西峪村,沁水县委、县政府及晋城市传统文化促进会等单位,为开国中将周希汉在抗日战争中夭折的一对双胞胎女儿墓碑举行揭碑仪式。仪式结束后,该协会负责人杨兴瑞、元小爱等人又想起在村里发现的那个写有奇怪字样的瓷罐,“瓷罐究竟是做什么用的?”经过多方求证并通过与网上图片比对,这个在沁水县十里乡西峪村发现的不起眼的黑色瓷罐,极有可能是侵华日军生化部队使用的盛装生化武器的瓷罐。01发现一个奇怪的“陶瓷罐”5月8日,晋城市传统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元小爱回忆了当年发现这个陶瓷罐的经过。日,由国家广电总局电影频道、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电影《战将周希汉》,在阳城县北留镇史山村开机。担任影片制片人的元小爱从周希汉之子周太安赠送的《周希汉中将》书中得知,在抗战时期,周安太有一对未满两个月的双胞胎姐姐夭折在沁水。2014年间,受周太安委托,杨兴瑞、元小爱等人数次前往八路军129师386旅驻地——沁水县十里乡西峪村,寻找周希汉将军在抗日战中夭折的一对双胞胎女儿埋葬地。在西峪村,当年周希汉等人居住过的王家院楼上,杨兴瑞、元小爱等人发现许多在抗战中留下的“老物件”。当时的情形,元小爱历历在目:“有木质饸饹床、木勺、桌、椅、杆秤、纺花车、汽油桶、筷筒、钢盔、日军刺刀、子弹等。”当时,放在木桌一侧角落下的一个破损黑釉瓷罐,也引起众人的注意。布满灰尘的瓷罐顶部出现缺口,其顶部中央有一颗五角星,周围自左至右有“乙第一八二四部隊”字样。这个陶瓷罐高27厘米,上圆面直径33厘米,下圆底直径31厘米,罐底无字。当时,由于罐体破损瓷片找不到,所以无法判断罐顶是否还有其他字体缺失。当时,前往西峪村是为寻找周希汉将军的一对双胞胎女儿埋葬地,所以围绕瓷罐产生的疑惑暂且搁置下来。02这个神秘容器究竟是做什么的虽说时隔三四年时间,但“瓷罐究竟是做什么用的”的疑惑,始终在元小爱等人的脑海里困扰。元小爱无意中在网上发现了一条消息。这是日《黑龙江日报》的报道:为纪念“九一八事变”83周年,由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联合四川建川博物馆共同举办的“为了和平收藏战争”抗日战争专题展览在“七三一”陈列馆举行。在当天的展览开幕式上,四川建川博物馆向“七三一”陈列馆捐赠了二战历史文物70件,其中包括日军一八二四细菌部队所使用的瓷罐等物品。黑龙江省“七三一”陈列馆板房的侵华日军生化瓷罐半岛网资料图这条消息中出现的“一八二四”“部隊”“瓷罐”等几个关键词,让元小爱感到很熟悉:“这不是与在西峪村发现的那个瓷罐吻合?”经过一段时间的走访、核查,并通过与网上相关图片的比对,杨兴瑞、元小爱等晋城市传统文化促进会人员恍然大悟:原来这个瓷罐极有可能是日本侵华期间使用过的化学武器专用容器。在西峪村发现的侵华日军使用的生化武器瓷罐据查证,“乙第”通常是用在二战时期的日军部队番号中。一般来说,甲种部队是正规军,乙种部队是辅助军。“乙第一八二四部队”,就是乙种第一八二四部队,是日军在中国北方活动的一支细菌部队,主要负责投毒和使用化学武器,专门研制化学武器。如此说来,在西峪村发现的这个瓷罐,可能就是当年这支部队用来盛装化学毒气或细菌使用的器物,然后运至中国各地战场投放使用的。03外形一致的日军“陶罐”国内出现过在山西,发现侵华日军使用过的毒气、细菌等生化瓷罐并非仅此一例。据日《山西日报》报道:日下午,祁县摄影爱好者冯静武、安喜频在该县来远镇盘陀村发现一个侵华日军使用过的毒气瓷罐。该罐为一个黑釉瓷罐,上为圆面,非常清晰地弧形写着“乙第一八二四部隊”,中间有一五角星图案,旁边有一个直径4厘米的圆形小口。此罐高27厘米,上圆面直径33厘米,下圆底直径31厘米,罐底无字。在写有“部隊”字样一边,从上到下破损一块约15厘米宽的缺口,破损瓷片未找到。祁县来远镇盘陀村发现一个侵华日军使用过的毒气瓷罐这个在祁县发现的瓷罐,与沁水县西峪村发现的瓷罐一模一样,只是西峪村发现的瓷罐破损部位,恰好在罐顶的圆形小口部位。祁县日军瓷罐的发现,正好将西峪村发现的日军瓷罐缺损部位得以“完整复原”。据祁县史志办整理编辑的《祁县抗日烽火》一书记载,该县在抗战期间发生过两起事件,或许可以旁证日军在祁县应用过化学毒剂:日,路经祁县官厂村住了一夜的日军大队走后有4人返回,说丢失一个防毒面具,翻出来后,他们将7名村民抓了起来,途中将1名村民刺死,其余6人被投入枯井活埋;日,20多名群众被日军扫射死或刺死。日军指使汉奸往水井内投放了毒药,又使20多人中毒惨死,100多人中毒生病。经网上查询,类似的侵华日军生化武器瓷罐还出现在安徽省定远县炉桥镇正善红色收藏馆。这家拥有各类藏品150余万件的民间博物馆内,摆放着一个日军存放生化武器用的陶罐,罐体上方印有“乙第一八二四部隊”的字样。同时发现的日军头盔、军刀“可以确定,这个生化武器瓷罐就是日军侵华的又一证据!”5月9日下午,晋城市文旅委文物科科长张建军在仔细查看了西峪村发现的瓷罐,并于网上其他地方出现的日军瓷罐进行对比后做出肯定的回答:“侵华日军当年使用武器炮弹发现较为常见,但盛装毒气、细菌等生化武器的瓷罐作为化学毒剂容器,这在晋城发现还是首次。作为见证侵华日军对中国军民使用化学武器罪证实物,这只瓷罐具有很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目前,沁水县十里乡西峪村已将这个瓷罐妥善保管,希望以后有关部门能对此再做一次更权威的文物鉴定。04侵华日军制造“沁水西山惨案”侵华日军生化武器瓷罐在沁水被发现,并不令人奇怪。78年前,占领了沁水的日军曾制造了惨绝人寰的“西山惨案”!5月9日,记者就此采访沁水县新闻办主任贾丑林。他拿出一本2008年县党史办编写的《沁水烽火》。据《沁水烽火》记载:日,日军第四十一师团有冈部侵占了沁水城后,将魔爪伸到了西山村。西山村位于县城夫妻岭的山腰,距县城约10公里,是一个仅有一座院落、40余间房屋的小山村。由于当时日军占领了县城,四处骚扰,因此,附近各村村民常来西山躲难。当年7月9日8时左右,天下着雨,驻在县城的5名日军,由汉奸便衣队领路,携带着毒气弹,防毒面具和枪支,杀气腾腾地闯进了西山村。在西山村避难的有西关、廉坡、杨山等村的80余名村民,整个院子的各房间里,都住满了难民。日军一进村,立即架起了机枪将大门封锁,3名日军对年轻妇女兽性发泄后,戴上了防毒面具,将妇女驱赶进人群,然后便在院里投放了两枚毒气弹。毒气熏得人们实在忍受不下去了,一些村民挣扎着,艰难地爬到了屋外。日军看见了,扑过来又是一阵刺杀,这些挣扎出来的村民全部惨死在雨天的大院中。午后,穷凶极恶的日军开始纵火烧房。在这次惨绝人寰的血案中,日军毒死、刺死、烧死的共80多人,仅有马喜凤、崔学恭等3人得以幸存。“西山村现隶属于沁水县龙港镇木亭村。”据贾丑林介绍:“不过,村子现已荒芜,无人居住了。”从沁水“西山惨案”来看,日军曾经在沁水使用和投放过毒气等生化武器,而在西峪村发现的瓷罐,极有可能印证了侵华日军在沁水的所犯的这段罪恶历史。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中华看点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做最权威、真实、正能量的泛娱乐媒体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马路大是日本731部队的试验者,被各种生化武器折磨至死 — 度哥世界之最
马路大是日本731部队的试验者,被各种生化武器折磨至死在影视剧中我们就知道日军非常喜欢研究生化武器,而马路大则是对那些被用来做试验品的受害人的称呼。当年日军侵华,他们的731部队,对平民百姓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跟南京大屠杀不同的是,731部队并不会直接用病毒杀死人,而是用各种方式来折磨致死,手段极其残忍。
被用来做生化实验的马路大
在抗日电视剧中,都能听到日本731生化部队,但他们并不是使用生化武器,而是在研究生化武器,造成很多无辜百姓被折磨致死,而那些被用来做试验品的受害者,则被他们称之为马路大,在日语中意为&圆木&,引申为&试验品&。
1935年-1936年,日本在东北建设了两个极端秘密机关,一个是关东军兽类传染病实验局(后来的第一百号部队),另一个是关东军部队用水供应及疾病预防局(后来的731部队),这两个部队都是由关东军司令山田乙三直接总指挥,而731部队就用马路大来测试细菌武器。
被作为马路大的人包括中国、苏联和其他参战国的爱国分子、抵抗运动成员、被俘战士以及无辜老百姓,其中主要就是中国和苏联人,实验手段包括注射、感染、炸伤、打活人靶等,手段可以说是极为残忍。根据参加实验的日本匪徒回忆,自1941年-1945年间,731部队因实验而杀害的马路大不下于3000人,死后就直接被送往特别火葬炉焚烧。 1相关文章推荐:
历史故事TOP10
Copyright (C) 2017 m.dugoogle.com度哥世界之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化妊娠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