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买了一张俊卡却被别人借钱不还怎么办充了.可是是我充的时间。怎么办

http://newstsg.tuxi.com.cn/tushuguan/view.asp?u=newstsg/14/7568zjf.html男子养万张电话卡:4年坑通信商数百万
手机卡未激活,充值后换成积分在网上商城购物,话费竟一分都没少!2013年5月,梅州一名男子发现了广东某通信公司在新旧系统更换时出现的漏洞,疯狂购买将近2万张手机电话卡,在通信公司的网上商城购买多功能商业预付卡和实体黄金,然后卖掉牟利,被指控导致通信公司损失了299.9万余元。昨日,涉案的32岁男子张俊盟被控盗窃罪,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审。
指控:利用系统漏洞骗话费积分
来自梅州市丰顺县的张俊盟是一个“养卡族”。现年32岁的他只有初中文化,从2010年左右开始养电话卡。因为一直都靠此来维持生计,对于通信公司每个季度推出的优惠活动,他都了如指掌,也经常激活电话卡到通信公司的网上商城兑换积分。
2013年5月,张俊盟偶然发现了一个“商机”,有些电话卡竟然不用激活就可以换积分。意思是,电话卡不激活,充值的电话费不会扣减,将话费兑换成积分后,就能在商城购买商品。由于兑换了积分以后,卡未激活无法扣费,等于不用钱就可以换商品。
据检方指控,2013年5月至11月期间,张俊盟利用广东某通信公司管理的网上商城新老系统割接过程中产生的漏洞,大量购入11043张电话号码卡,在不激活号码卡且不被扣除卡内话费的情况下,骗取话费兑换积分,造成通信公司损失299.9万余元。
之后,张俊盟将兑换回来的积分在商城上充值“壹卡会”多用途商业预付卡以及购买金银饰品,并转售牟利。日,张俊盟在丰顺县城北广场某房被抓获时,被搜出手机号码卡19909张,“壹卡会”多用途商业预付卡共583张。
供述:电话卡未激活还能继续卖
张俊盟供述称,他平时是把电话卡激活后,将话费转成积分用来购物,之后进行停机保号的方式来养卡。他说,“但有一次,我查询一部分已换购商品的手机卡话费余额,打了官方电话,提示音显示(手机卡)是刚刚激活的,这样我才发现这些未激活的卡也是可以购物。”
2013年5月起,张俊盟先后从江门、阳江、湛江、茂名等地购入几千张电话卡,他说,“这些卡我都是从网上收购,每张约45元的价格。”而后,他用5个“猫池”来插卡,连接电脑操作。由于张俊盟认为“猫池”不如手机稳定,他还用几十部低价手机,插卡后待机收取验证码。张俊盟先后购买了将近2万张电话号码卡,由于这些电话卡不需要激活,用完后还可以继续正常卖出。
在正常情况下,应当向客服对号码卡进行激活才可以登录商城,但由于系统漏洞,在卡没记号的情况下也可登录获取验证码并可兑换积分。于是,张俊盟登录商城网页后,系统“出错”将不该发送的“验证码”发到该号码对应的手机上。获得短信验证码后,张俊盟跳过激活卡的环节,在商城兑换电话卡内的积分。
购入购物卡实体黄金兜售
如果一张电话卡的积分不够买一件商品怎么办?张俊盟称,他把多张电话卡的积分合并用来购买商品,只要在购买时的备注信息里说明就可以了,每张卡都会收到购买的验证码。
兑换积分后,张俊盟进入商城一个叫做“洋溢生活”的电子商务公司,购买空置的“壹卡会”多用途商业预付卡,再将积分充值到“壹卡会”内,使之成为一张充有4000多元金额的购物卡。他说,购物卡最多可充入4800元,而且该卡还可在实体商店消费。最后,他将这些已充值的购物卡、实体黄金拿到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赶集网”的收购户处出售,只将其中一张购物卡送给了哥哥置办结婚用品。
张俊盟称,整个过程他只赚了大概人民币36万多元。后来他又重新购入一批新电话卡,准备继续兑换积分,但到了2013年9月就无法继续操作。
庭审:被控盗窃罪辩称正常交易
检方认为张俊盟构成盗窃罪,其余8000多张电话卡没有登录商城兑换积分,应当返还张俊盟。庭审时,张俊盟否认盗窃或诈骗通信公司,认为自己参与了积分兑换活动,属于正常的商业活动。
张俊盟辩称,起诉书指控通信公司损失200多万元,但他兑换的积分大概38万多元,扣除了购买手机卡的成本,只获利18万多元,再加上被扣押的手机卡,张俊盟说,“我并没有获利,还亏了。”辩护律师则认为,1元只能兑换9毛钱,而且兑换的商品要比市价贵很多,所以兑换积分是不需要扣除话费的,通信公司并不存在所谓的系统漏洞。
目前该案尚待进一步审理。
揭秘:兑950元积分要养卡7个月
该通信公司负责人李某证言称,从5月起,该缺陷开始被人利用,使用未激活手机卡,通过网上商城把实际不存在的“话费”成功兑换成商城积分,再利用积分在商城消费套利。一个号码首次兑换的前三个月只能兑换50元的商城积分,从第四个月开始每个月可兑换200元的积分。
目前,该公司损失统计有321.13万元“话费”被兑换为积分,已兑换消费金额211.28万,未实际消费有89.25万元。经统计,有14037个号码涉及利用缺陷牟利,分别在江门、湛江、阳江、茂名四个城市。
该公司发现,每张卡兑换的积分从25元至950元人民币不等。其中,950元的积分要七个月才能完成兑换,那就是说,这批号码至少要在嫌疑人手上持有七个月的时间。
所谓“养卡族”,主要是利用手中的“电话号码”,为企业进行群发短信或广告推销电话等,还有的人负责到网上抢票,摇身一变成为垄断票源的“黄牛党”,赚取高额利润。
“猫池”的工作原理其实就是一个大的号码卡插槽,可以在不拆卡的情况下,将整张卡插到“猫池”里面,连接电脑正常使用,并且还可收取短信验证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用手机继续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把别人车刮了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