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启示录录内容

“启示录”一词是什么意思?启示录都有什么内容?
简介 「我们读到这书上的预言,想起神的救恩使我们得以脱离一切要临到这世代的灾难时,内心必定充满赞美.另一样使我们振奋的,就是这书给我们确据,告诉我们最终会得着胜利和荣耀.」~盖伯林 壹.在正典中的独特地位 圣经最后一卷书的点题字眼——「启示」,原文是Apokalupsis,清楚说明这卷书的独特之处.这字的意思是揭露,英文apocalyptic(启示文学)就是源于这个字.旧约中的但以理书、以西结书和撒迦利亚书,同属于这类文体,而新约则只有启示录.启示文学运用象征、表象以及其它文学手法,来表达对将来的种种预见. 启示录不但预见将来万物的结局,并神与羔羊最终的凯旋,还将圣经其余六十五卷书连系起来,收画龙点睛之效.事实上,了解本书的最好方法,就是认识整本圣经! 书中的角色、象征、事件、数字、颜色和其它等等,差不多全部都曾在圣经其它的书卷出现过.有论者称本书为圣经的「列车总站」,这是恰当的,因为这正是各辆「列车」终点站.这些列车是什么呢?就是由创世记和其它书卷开始的各个思想系列,例如救赎、以色列国度、外邦列国、教会、神子民的敌人撒但、敌基督和其它等等. 启示录(由四世纪开始,本书常被误称为「圣约翰的启示」,但其实应该是「耶稣基督的启示」(一1)),是整本圣经的高峰.本书告诉我们万事万物将有什么结局.就算只是略读本书,非信徒会发觉他正面对严厉的警告,必须悔改;而神的子民则会受鼓励坚持到底! 贰.作者 本书告诉我们,作者约翰(一1、4、9,二二8)是奉他主耶稣基督的命写书的.有古老、有力、广泛的外证支持这位约翰,就是西庇太的儿子使徒约翰.他在以弗所(位于小亚细亚,第二和第三章提到的七个教会全位于此地)事奉多年.他被罗马皇帝多米田放逐到拔摩海岛,在那里将主给他所看见的异象记录下来.他后来回到以弗所,并老死那地.殉道士犹斯丁、爱任纽、特土良、希坡律陀、亚历山太的革利免和俄利根都以约翰为本书的作者.最近在埃及发现一本书名为Apocryphon of John(约写成于主后150年),就特别指出启示录是雅各的兄弟约翰所写的. 一个反对使徒约翰是作者的人,是亚历山太的丢尼修;他不愿意接受本书是约翰所写的,因为他反对千禧年的教义(启二○).他先是认为作者可能是约翰马可,然后又认为是「长老约翰」,这样含糊而摇摆不定的见解,当然不能推翻强而有力的外证;不过很多接受自由神学的现代学者,也否定使徒约翰是作者.在教会历史中,除了约翰贰书和叁书的作者外,再没有证据证明有另一个人物称为「长老约翰」.这两封信的风格与约翰壹书相同,其行文简洁和用字的特色,也与约翰福音相衬. 上述的外证确实强而有力,但内证方面却并不那么明显.本书的用字、颇为粗糙的「闪语式」希腊文风格(甚至有一些文句,文法学家认为是「语法错误」的)、词序,都令很多人相信,启示录的作者不可能写出约翰福音. 不过,这些差别是可以解释的,两书之间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以作反证. 例如,有人认为启示录成书较早,约在主后五十或六十年代(罗马皇帝克劳狄或尼禄的统治下),而约翰到了九十年代才写成他的福音书,那时他对希腊文的掌握已经改善了.然而,这种解释其实并无必要.很可能约翰写福音书的时候,是有一名文书代笔,而遭放逐到拔摩岛上时,他却是单独一人.(无论如何,所启示的教义不会受影响,因为神要使用个别作者的个人风格,不是为圣经的所有书卷定下一个一贯的风格.) 约翰福音和启示录都有光明与黑暗的主题.一些字眼如「羔羊」、「得胜」、「道」、「真实」、「活水」等,证明两书的关系.此外,约翰福音十九章37节与启示录一章7节都引述撒迦利亚书十二章10节,但都没有用七十士译本中的「刺」字,而是用了另一个「刺」字.(注1) 约翰福音与启示录在词汇和风格上有分别的另一个原因,是两者代表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学种类.此外,启示录大量运用希伯来文的措辞,是因为本书广泛地引用旧约圣经. 总括而言,传统认为启示录的作者是西庇太的儿子、雅各的兄弟使徒约翰,这观点有稳固的历史基础,而所产生的问题是可以解释的,不至于推翻有关作者之说. 叁.写作日期 有论者认为,启示录的写作日期应该较早,大约在主后五十或六十年代末.上文已论到,这见解部分是为了要解释启示录风格比较粗糙的原因.此外,有人相信六百六十六(启一三18)这数字预表尼禄(注2),有人相信他会复活.这观点暗示一个较早的写作日期.事实上,所推测的事并没有发生,这也不影响本书的可接受程度.(或许,反而显示写作日期应比尼禄的时代较迟.) 教父们明确地指出,约翰在拔摩海岛上接受启示的时候,是多米田统治的晚期(约为主后96年).这说法是早期的、有根据的、广为正统基督徒所接受的,所以绝对有理由予以接纳. 肆.主题与范围 有一个简单的要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启示录,就是识别本书的三个主要部分.第一章形容约翰所见的异象,就是看见基督身穿审判者的衣饰,站在七个教会之中.第二和第三章谈到教会的时代,即我们所身处的时代.余下的十九章经文,是关于将来在教会时代终结后要发生的事.我们可以将整卷书分成以下几个部份: 1.约翰所看见的事,即基督作为众教会审判者的异象(一). 2.现在的事:将教会时代勾划出来,始于众使徒离世后,直至基督将众圣徒接到天上去(二~三). 3.将来必成的事:勾划出圣徒被提至永恒国度后的将来事件(四~二二).以下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谨记这第三部分的内容: a.第四至十九章描写大灾难时期,这时期最少为期七年.在这时期中,神会审判不信的以色列国,一切不信的外邦人.这些审判用以下的象征来表达: (1)七印 (2)七号 (3)七碗 b.第二十至二十二章提到基督第二次降临、他在地上的国度、白色大宝座的审判、永恒的国度. 在大灾难期间,第七印带来七号.同样地,第七号带来七碗的审判.我们可以用以下图表来表达大灾难的时期: 印 1 2 3 4 5 6 7 号 1 2 3 4 5 6 7 碗 1 2 3 4 5 6 7 书中的插曲部分 上表将贯串整本启示录的中心思想勾划了出来.不过,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经常停下来,向读者介绍一些在大灾难时期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有部分作家称此为插曲或嵌入部分.以下是部分主要的插曲. 1.十四万四千名受了印记的犹太圣徒(七1~8). 2.在这时期信主的外邦人(七9~17). 3.拿着小书卷的大力天使(一○). 4.两位见证人(一一3~12). 5.以色列与龙(一二). 6.两只兽(一三). 7.与基督同在锡安山上的十四万四千人(一四1~5) 8.传永远之福音的天使(一四6,7). 9.初步宣布巴比伦的倾倒(一四8). 10.警告拜兽的人(一四9~12). 11.收割和酒酢(一四14~20). 12.巴比伦的倾覆(一七1~一九3). 书中的象征 启示录的用语大多是象征性的.数字、颜色、矿物、宝石、野兽、星宿、灯台,全都用来代表人物、事物或真理. 幸好书中对一些象征有清楚的解释.例如,七星就是七个教会的使者(一20);大龙就是魔鬼撒但(一二9).至于其它象征的意思,可以在圣经的其它部分找到提示.四个活物(四6)与以西结书一章5至14节的四个活物差不多是完全相同的.以西结书十章20节说明他们是基路伯.豹、熊和狮子(一三2)使人想起但以理书第七章,在那里,这些野兽分别代表希腊、波斯和巴比伦帝国.至于圣经没有清楚解释的其它象征,我们在尝试加以解释的时候,就必须格外小心. 本书的范围 研究启示录与研究圣经的任何书卷一样,我们必须时常谨记教会与以色列的分别.教会是属天的子民,蒙赐各种属灵福气,并蒙召成为基督的新妇,分享他的荣耀.以色列则是从远古以来,在地上属神的百姓,神应许要将以色列的土地赐给他们,并会实质在地上建立由弥赛亚统治的国度.本书的头三章谈到真正的教会,然后便只字不提,直到十九章6至10节羔羊的婚宴时再出现.大灾难时期(四1~一九5)基本上是关于犹太人的. <
为您推荐:
简介 「我们读到这书上的预言,想起神的救恩使我们得以脱离一切要临到这世代的灾难时,内心必定充满赞美。另一样使我们振奋的,就是这书给我们确据,告诉我们最终会得着胜利和荣耀。」~盖伯林 壹.在正典中的独特地位 圣经最后一卷书的点题字眼——「启示」,原文是Apokalupsis,清楚说明这卷书的独特之处。这字的意思是揭露,英文apocalyptic(启示文学)就是源于这个字...
/view/82712.htm?ss=239C2B86C7FF0C955FC2C42779ECA
启示录是圣经最后一卷启示录总共22章圣经最后一卷书的点题字眼——「启示」,原文是Apokalupsis,清楚说明这卷书的独特之处。这字的意思是揭露,英文apocalyptic(启示文学)就是源于这个字。旧约中的但以理书、以西结书和撒迦利亚书,同属于这类文体,而新约则只有启示录。启示文学运用象征、表象以及其它文学手法,来表达对将来的种种预见。 启示录不但预见将来万物的结...
扫描下载二维码&>&&>&&>&正文
生化危机:启示录 全剧情CG一览
11:51:21 来源:互联网 作者:未知 编辑:异邦人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
没有任何记录
游戏制作:Capcom
游戏发行:Capcom
游戏平台:PC/Xbox360/PS3/WiiU/3DS
上市时间:
游戏特色:
--游民指数
没有任何记录
单机游戏下载
综合热点资讯
游民星空联运游戏启示录 - 第一课内容
第一课 - 读启示录须知
经文:启一:3,二十二:7
主旨:提醒读者在阅读启示录时所应注意的事项。
1。我问自己,启示录的注解书不下千本,我何必再多写一本来凑热闹?何况这本书独特到一个地步,连约翰加尔文都不敢(不愿?还是不屑?)写注解;我还听说唐崇荣的神学讲座也不会包括末世论的部分。既然如此,我为什么又要在这里写启示录的注解呢?难道是为了表示自己从上帝那里有特别的领受,要在人面前炫耀一番?
2。我写这份注解的理由是:
不错,启示录的注解书很多,但在互联网上的中文注解还是寥寥可数。
一般的注解书太过注重于“启示”的讲解,特别是华人,把“启示”这个字过分滥用,以为启示录是一本天书,上帝要透过它将未来的一切事传达给我们。写注解的人有意无意的,认为自己从上帝那里得到特别的领受,有了开启启示录里奥妙的钥匙。我就曾听过一个牧师,说他在读神学的时候,如何在学院的天台上祷告,直到雨过天晴,他恍然大悟,才明白怎样解释启示录。
既然加尔文都不写注解,为什么我又要写注解呢?很简单,圣灵既然引导过去的先贤把这本书定典,他当然要我们去读它,解它,不管它是怎样的难读。只是我们必须战战兢兢地去读,不要像网页上的一些启示录的注释者,危言耸听,说什么末日就要来了。。。
启示录的开头和结尾都一再地说:“。。遵守书上所记载的预言有福了。。”上帝给我们这本书是要我们读了之后,要遵守所记载的预言教导。解经的人时常忽略了这点。
很多时候,由于写注解的人的神学教育背景,他们会戴上一副末日论和千禧年观的眼镜来解释启示录里的预言,这些解释都成为金科玉律,不能更改。就好像我们华人教会里深信人是由灵、魂、体三部分构成的,不知道这是希腊哲学家提出的观念。我们有时候需要脱下这副眼镜,从新诠释这些预言。这不是标新立异,乃是要以当年收信人的身份来读这封信,看上帝要用约翰对我们说些什么。
3。读启示录须知:
<font color="#FF &&&&
文体:启示录是以当时流行的启示文体写成的。两约之间,约在主前175年,叙利亚王安提阿哥决意除灭犹太教,他将希腊的宗教与实行介绍到犹太。他攻陷了耶路撒冷,在圣殿的院子里给丢斯(Zeus)筑了一座坛,并且用猪肉献祭,使圣殿蒙受不洁。在这种逼迫声中,犹太人在无力抵抗之余,便倚赖笔杆抵抗,一面借着文字坚固民心,一面写出他们向上帝的信靠和盼望。由于局势的危险,他们开始习用充满暗喻的启示文字表达他们的心声。以后当基督徒经历罗马暴君如尼禄(Nero)、多米田(Domitian)等逼害时,他们也沿用此法,借着满有暗喻性及象征性的启示文体透露他们的信念。当我们读启示录时,一定要牢牢的把这点记住,因为启示文体有自己的特征,我们不能够把它当作是叙事文体或普通书信来读。(请读者参考《如何解释启示文体》。)但问题不只在这里,一般的启示文学都是托旧约或新约古圣的名字来发表,以壮声威,但启示录是的的确确由使徒约翰所作,他自称为先知的预言(启一:3,二十二:7,10,18
- 19),所以启示录也有旧约先知文学的特征。换句话说,像许多先知文学的书卷,启示录非常重视今生,书内的预言是本于当代实况来描述将来的。那些将来也不是遥远不可及的,乃是不久的将来,绝对不是出于人对将来的好奇而预测。预言文体主要的功用不在于预测未来,而是先知讲述上帝的话语,内容注重要来的审判和有关救恩的信息。约翰是新约的先知,被上帝所用传讲他的话语,要念书上预言的人遵守其中的教导。这是我们常常忽略的问题。
启示录除了有启示文学和先知文学的特征,它还有新约未来论的特征。在神学里,我们称为Eschatological
literature,末世文学。旧约的末世论不是注重来生的问题,而是下一代的问题,用以表达的字眼就是“苗裔”。“后裔”、“弥赛亚”,都是在历史中要出现的,是今世的。“耶和华的日子”既是在历史上的,也是属于将来的,指的是上帝要介入历史的大行动,为了拯救以色列人,惩罚列国的罪行。这是希伯来人典型的末世观。
新约基督耶稣的到来把旧约的末世论大大的粉刷一新。弥赛亚就是基督耶稣,上帝已经介入历史,他给时间和事件赋予全新的意义;他还要再来,给时间和事件带到一个完全成就的境地,那就是上帝的国或天国完全成就的日子,一切将是全新的了。耶稣是整个历史的焦点,他开始的工作,将要继续下去。不管教会在地上遇到什么阻力,教会不用灰心丧胆,因为她知道主有一天要再来;不管信徒在地上遇到什么逼迫,他仍然可以坚守岗位,不用与世界强权妥协,至死忠心,其动力不在知道仇敌有一天会遭遇大灾难,只因为知道主耶稣必要再来。所以,新约的未来论是完全没有跟今生脱节的,也绝对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好奇心而写的“未来大事发生的时间表”。
启示录里的大灾难、兽、千禧年不错都是真实的,但它们不是中心思想,一旦我们把焦点对准在这些次要的东西时,我们就颠倒次序,忘记了基督才是未来论的中心所在。
除了启示文体、先知预言和未来论的特征,任何读启示录的人一开头就会注意到,这也是一封写给教会的书信(启一:4 - 7,二十二:21)。约翰是用第一和第二人称(我。。你。。)跟他的读者说话。所以,要了解启示录,必须要明白收信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启示录的666(启十三:18)是当时的读者可以明白的数字和所代表的东西,就好像今天的999,是警察局的代号一样。将666
解作希特拉或天主教教皇全是胡乱猜度,不是按正意解经。
<font color="#FF &&&&
避免解释时先入为主的问题:不论是主流的基督宗派还是旁门左道,一般上都受到时代论(Dispensationalism)的影响。特别是华人教会,几乎都把时代论的释经当作是金科玉律,牢牢地持守着。任何人若不按时代论的方式来解释经文,就有被贬为异端的可能。什么是时代论呢?这是由爱尔兰的达秘(John
Nelson Darby 1800 - 1882)首创,经美国弟兄会的圣经学者司可福(Cyrus
Ingerson Scoffield 1843 - 1921)所发扬光大的解经原理。他们说,根据圣经的历史,上帝在不同的时期中,用不同的方法对待他的子民。上帝用这些方法来考验人民是否顺服他的旨意,但结果都失败。
所以在恩典时代,就是基督第一次降世到第二次再来的时代,以基督宝血的救恩来救赎人类,然后进入千禧年的国度时代。这派的学者都是相信圣经的绝对权威,忠于圣经的字句、希伯来文与希腊文的常识、字源、字义与文法、又有系统地排列圣经中的记载,以及历史和时事的配合,可说是相当容易令人信服和接受的一套理论。时代派的发扬光大主要是靠《司可福圣经注释本》,和司可福本身的宣教热忱。他创立了中美洲宣教会,为当时日渐消沉的宣教工场注入新血。为数极多的年轻人投身海外宣教,他们带着司可福的圣经注释,去到世界各地传扬,时代论也就遍殖每一个角落。
达拉斯神学院目前是时代派千禧年前派的大本营,他们的学生遍布世界各个角落,视千禧年前派、灾前被提为圣经正统教义。我们若读他们学者的释经书,就一定会以他们一套的解经方法来解释圣经,这种先入为主的读经是非常危险的。譬如,他们认为从启示录第四章开始,“教会”这个词不再出现在经文里,所以教会已经“被提”了,这是他们按“灾前被提”的教义来解释经文的缘故。我总觉得,时代派将历史分成七个时期
无罪、良心、人治、应许、律法、恩典、国度,是太过简单化。他们将上帝的作为限制在每一个时期,连上帝也要按他们的理论来行事,不能越雷池一步,这简直是荒唐。
<font color="#FF&&&& 以经解经不是金科玉律:读释经学原理的人都知道,以经解经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但原则终归只是一个原则,它不是一条金科玉律。譬如,但以理书第七章四兽的异像,圣经给我们讲解说明这是什么东西。启示录第十三章也有两个兽,但却没有如但以理书的讲解说明。我们不能够硬硬地将启示录的兽说成是但以理的兽,因为这是启示文体,同样的象征可以代表不同的东西。最好还是按上下文来决定象征的意义。
<font color="#FF &&&&
启示录的异象是一幅幅图画,既然是图画而不是真实的情景,我们就不能太过苛刻,以为图画里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实现,这跟解释耶稣的比喻一样。所以,当我们看七印的时候,谈到天上的星辰坠落于地,日头变黑像毛布,满月变红像血,天就挪移像书卷被卷起等,这些只是图画中的细节,不是真实的情景。至于这些图画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次序,并不代表真实的情景发生的先后次序。所以,七印、七号、七碗等异象不一定按着时间的平面进行的,有可能它是描述同一件事的不同层面。
<font color="#FF &&&& 启示录的象征数字:传统教会在解释数字的时候,认为解释启示录里的数字就跟圣经其他书卷的数字一样,在多数情形下应按数字的实义解。“一千年”就是“一千年”、“一千二百六十日”就是“一千二百六十日”、“十四万四千人”就是“十四万四千人”、“城是四千里长”就是“四千里长”。。这是更正教的字义解经法,我们完全赞同。但是,这样的解释只是对叙事文体和书信文体有效,对于诗歌文体、预言文体、特别是启示文体,就不一定管用。譬如,启示录里的数字“七”,
有七个教会、七灵、七印、七号、七碗、七个金灯台、七星等用法。
第一至三章的七个教会,当然不是小亚细亚的所有教会,这个“七”字是约翰故意选用,以代表所有的教会。但这七个教会也是真实的教会,不是像一些解经家说的,是代表七个教会时代,甚至把马太福音第十三章的七个比喻也扯上关系,说这是天国的奥秘。“七”有完整的象征意义,所以七印、七号和七碗都表示完全的灾难或完全的灾祸。当提到七印和七号时,我们看到六印加一印和六号加一号的式样,最后的一印和最后的一号只是为了要带出灾难和灾祸的全面性,目的是为了给读者更多的细节,就好像创世记第一和第二章有关第六日人的创造的双重描述。其他的数字如一千、四千、十四万四千、两万万、一千二百六十等等,我们认为这些都应当以灵意解释为先,除非有特殊理由,我们才应该按数字的实义解。
4。我要申明,我没有独得什么天机,知道上帝对人类将来的整个蓝图。我虽然有读过一点释经学原理,但这不等于就懂得按正意分解真道。但既然经文里说:“念这书上预言的。。”(启一:3),这本书就是要给人念的,它不可能是一本封闭的书。我们祈愿圣灵能一点一点地教导我们,若有什么地方是超过我们现在有限的知识所能了解的,我们就要有勇气承认自己在这方面的无知,暂时把它放在一边,待日后再来学习。
有问题要提出来讨论吗?欢迎您和我联络。电邮地址是:启示录查经和讲章材料
中华圣网制作,版权原作者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器人启示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