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开测试工程师要学什么应该具备的技能?

测试管理(1)
在很多开发人员眼中,测试工程师是不需要技能的,也是不需要培训的,任何人都可以担当测试一职。
另一方面,在一些开发的管理岗位转为测试管理岗位的人眼中,由于他们不是从测试工程师开始工作,往往也会认为测试工程师是一个不需要任何技能既可以展开的工作,有的时候他们的注意力会更多的集中于自动化测试、性能测试等方面。
其实,作为一个测试工程师,或者准确的说是最基层的测试执行来说,他所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有以下这些:
测试设计:不要认为测试执行就不需要测试设计,事实上,对于需要测试的项目有没有一个设计,设计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将测试点覆盖到,并避免一些简单场景的miss。测试流程规范与测试理论:如果不是在一家白手起家的公司,一般来说测试工程师在做项目的时候,都会有公司所规定的测试流程规范,但能否严格遵守和坚持相关的测试流程规范,通过不断的沟通去推进。能否熟悉测试的理论,尤其是一些别人总结出来的经验,去尽可能找出所有的bug.记录bug与文档能力:找出bug是测试工程师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但很多人只注意了找bug,而忽视了记录bug. 如何将一个bug描述清晰,让人可以顺利重现,并不会产生异议。以及如何撰写相关的测试设计、测试方案文档,拥有一定的文字组织能力和email撰写的sense,这也是一个测试工程师所必须掌握的技能。沟通能力:测试是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环,他起于需求,终于项目上线,主要的工作和开发的工作并行而行。在这过程中,对于需求的确认,对于设计的确认,对于测试方案的评审,对于整体计划以及测试计划的评审与确认,都需要测试人员具有相当地沟通能力。业务能力:测试往往是对所测项目的业务最熟悉的人,没有之一。因为作为工作的一部分,他们会频繁的在软件上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回归测试,已保证新的上线功能全部实现,而且不影响到原有的功能和特性。这也促成了测试人员成为对业务最熟悉的一位。测试项目相关技术:请注意,这里所说的技术不是指自动化或者性能技术,而是特指测试项目中所用到的一些相关技术。例如数据库SQL Server或者Oracle的操作,例如windows server、main frame、Linux上的基本操作,已跟踪项目日志。这些技术都是做项目所必需的。
综上所述,前四项是测试的通用能力,而后两项和具体所从事的哪个项目有关。这六项基本技能组成了一个测试人员的核心价值。
而作为一个测试管理人员,他的核心工作就应该是帮他的下属去提高他们的这六项测试基本技能,因为一个优秀管理者的价值就是成就别人的成功!
参考知识库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CSDN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访问:722次
排名:千里之外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迷茫的自己,需要去体验未知的世界
LOFTER精选
网易考拉推荐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一:通用技能上:1.基本计算机知识(操作系统,数据库,通讯协议原理,熟悉至少一门编程语言)2.基本软件测试知识(各种测试理论,测试方法论,测试用例编写,缺陷界定标准,软件质量评估)3.简单项目管理知识产品、系统认知:1.熟悉所测产品功能,能够将产品文档内描述的UC转化成TC,这个最最基本(TC,UC不明白是什么?)2.熟悉所测产品的一些隐藏需求或者功能(业务上的进阶能力)打个比方,支付公司上一种新的支付渠道,熟悉业务的测试人员应当可以预见到这次升级可能会对前段界面、系统账务、各类报表等各个模块造成影响,从而一并纳入测试范畴。要知道,很多时候,即便是接入这些渠道的产品经理,也不一定会在Prd或者UC中对这些可见影响项一一列出,这需要经验和责任心。性格上:1.有牛皮糖属性的为佳,越“不要脸”越好测试工程师,在很多公司,和研发是有业务上对立属性的(虽然从宏观角度上来说,都是为了提高软件质量服务)。测试工程师提交的BUG越多,意味着研发工程师工作质量越差,需要返工的工作量也越大,甚至会影响绩效,所以测试工程师有时候很容易得罪研发部门。一个可以相对坚持原则(比如3级BUG以上一定要改),又能拉下脸和不愉快的研发工程师保持较好关系的测试工程师,会对项目质量起到很关键作用。说到底,又能做事(发现BUG并督促修改),又会做人(该进的不让,该退的绝对给面子,最大化消除部门间矛盾)的测试工程师,是十分难得的。2.有异想天开属性的为佳这个只可意会,不好言传的。在我带过的团队里,的确有那种奇葩……经常会用令人匪夷所思的方式找出BUG,这是天赋。3.会“偷懒”的为佳这里的偷懒不是指上班发微博聊天混日子,而是能够利用已知资源对枯燥乏味的测试工作进行优化的同学。说个实例:我以前公司曾经上过一个“授信”项目,做过金融类项目的同学大家都知道。授信项目的测试用例真可以说是相当变态,随着账期、滞纳金率、手续费率、利息率、本金、还款情况的不同,可以衍生出无比多的用例,同时每个用例进行编写时,都要仔细根据规则计算预期结果的资金状况,非常费力。咱部门一个小伙子,头一天晚上拿了PRD,第二天晚上就利用Excel写了一个固定某些账期下不同情况下的各项资金计算工具(有一些小BUG,无伤大雅)……大大减少了兄弟们按计算器的工作时间。这种“懒”员工,你是领导你喜欢不?事情没完,在实际测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旦研发修改了BUG,会引发其他用例的大崩溃(这类项目真悲剧,牵一发动全身),每次版本升级我们都不得不进行全面的回归测试。太坑爹了,这不是要命么?聪明的测试同事们又想偷懒了,他们在数据库端写了一个数据匹配工具,每次新跑用例就拿正确的(已保存)数据文件自动去比对新产生的文件,自动返回比对结果。兄弟们再也不用每次回归都一行行打SQL去查数据了,棒极了。在研发修改BUG之余,他们自己写了一套存储过程,可以实现数据的自动回归和增量备份,再也不用每次把所有数据擦光从第一个交易日跑起了,棒极了!说了那么多,其实就一句话:干一行,爱一行。二:要做一名优秀的测试工程师需要掌的知识广而多。至少要具备如下几方面的能力:1、必须掌握测试方面的理论知识。这点很重要,是首要基础。2、具备编写程序的能力。不会写代码,发现了bug无法找到问题的根源也无法调试。3、懂得网络方面的基础知识。这个主要是安全测试做准备。4、必须掌握数据库方面的知识。这个是必须要掌握的。5、懂一些底层的方面的知识。6、心要静、细心耐心、责任心。心静不下来无法对bug展开发向思维及拓展想像。7、测试工具不仅会用而且要精通。功能自动化测试和性能测试必须要掌握一个工具。8、具备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主要用于写test case或提交bug ,表达清楚开发人员或执行用例的人一看就懂。
阅读(582)|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在LOFTER的更多文章
loftPermalink:'',
id:'fks_',
blogTitle:'作为一名软件测试工程师,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blogAbstract:'选自:'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325|回复: 7
要想成为优秀的测试工程师,需要掌握哪些技能?
新手上路, 积分 1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 积分
论坛徽章:2
编程语言,数据库,自动化,性能,安全。。。。 (大家继续补充)
注册会员, 积分 10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4 积分
论坛徽章:1
最最基础的就是把用例编写好,我们公司现在把用例分为三部分,业务用例、基础用例和容错用例,业务用例是保证业务可以流转,基础用例是保证模块在正常操作下可用,容错用例就是做些用户基本不会做的操作,比如输入很长的查询条件。当然把用例编写好要建立在对需求的理解上,所以理解需求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新手上路, 积分 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论坛徽章:1
业务场景类的用例设计
新手上路, 积分 1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 积分
论坛徽章:2
业务场景类的用例设计
我觉得设计测试用例那是测试人员最基本的技能
高级会员, 积分 6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54 积分
论坛徽章:9
恩, 个人觉得对被测系统的业务了解很重要。具体的自动化实现也非常重要。
新手上路, 积分 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 积分
论坛徽章:1
除了专业技能和业务技能,推动问题解决的沟通技能也很重要
注册会员, 积分 1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 积分
论坛徽章:3
这好多啊,这么说的话,全部具备了就是大神级人物啦!!
注册会员, 积分 8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2 积分
论坛徽章:1
测试过程中往往需要模拟真实运行环境,配置、维护测试环境共30个文档积分:3000分
共30个文档积分:3000分
共57个文档积分:1300分
共50个文档积分:2500分
33966人查阅
31725人查阅
32572人查阅
33618人查阅
31971人查阅
32549人查阅
所需积分:0分一个测试工程师应该掌握那些知识具备哪些素质
一个测试工程师应该掌握那些知识具备哪些素质
09-12-08 &匿名提问
工业工程师是什么样的人关于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表述尽管不尽相同,但一般说来都在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做为一个IE专业学生,应学习掌握哪些知识?具备哪些能力?毕业后能从事哪些工作?一句话,学习期间,要进行哪些工业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所以,关于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问题,实质上是要回答:工业工程师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到底是干什么的?1 关于“工业工程师”的5种说法  “工业工程师是什么样的人”不是什么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IE学科产生、应用和发展已有近百年实践历史,由于侧重面和时代的不同,国内外有关工业工程师的说法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5种,即:“工业工程师是这样的人,他们是最佳工作系统的设计者;是决策者和各级管理者的助手;是管理与技术、经理与工程师们、部门与部门、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接口、沟通者和协调人;同时,他们也是区别于管理和其他技术人员而有自己独立和具体业务的专业工程师;而且他们还是敢于和善于提出新见解、新思路,并能够及时接受、倡导、推进暂时一般人尚难接受或还未意识到的、没有一定部门或岗位负责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新思想、新策略的高参、革新者或“不管部长”。  上述说法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工业工程师的工作性质、内容和作用,其核心或最基本的是第1种说法,即工业工程师是最佳工作系统的设计者。换言之,工业工程师所从事的工作就是一种以某一系统为对象的优化设计/再设计工作,从而使输入系统的人力与其他各种资源得到最充分有效的利用,杜绝/减少各种浪费,实现系统的最大/佳的输出。第2种说法是从工业工程师所处地位、作用的角度,说明他们是各级领导的助手、参谋和智囊,协助管理者发现问题,作出正确的生产和经营决策,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可见IE专业并不直接培养决策层——厂长、经理等管理者,而是培养工程师,一种特殊的工程师。但反过来说,管理者却必须具备IE知识,特别是IE意识。否则,他们也不可能按照工业工程的要求,合理地、科学地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把企业搞好。同时另一方面,正如美国IIE学会所说:工业工程师却常常发展为高级经理,因为他们比其他专业工程师具有更多的经营技巧和训练,其结果是,今日许多大公司的高层领导人都具有工业工程的背景。第3种说法说出了工业工程师有别于其他专业工程师的“接口工程师”的特点,是领导层和其他部门或专业工程师所不能替代的。他们始终从全局和整体出发,为各级管理者提供方便,为各部门参谋和咨询,并对各部门(如设计、制造和供应)之间的业务进行协调与综合。第4种说法则着重说明不能把工业工程师的工作都理解为系统的总体规划和设计或仅仅充当助手和接口的角色,他们也有明确的专业分工和相对独立的工作职能,很具体,很实在,即他们可以是专业从事或侧重某一方面工作的专业人员,如质量控制/管理工程师、方法研究工程师、时间研究工程师、工业安全工程师等等。第5种说法则更加体现了IE的创新特征。没人想到要干的,或别人干不了的,正是工业工程师的用武之地。如灵捷制造(AgileMfg)就是美国的工业工程专家们,为重振美国的制造业而提出的新战略;而我国较快接受并积极传播这一新思想的也正是中国的工业工程专家[2]。  工业发展史,特别是制造业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告诉我们,工业企业需要工业工程师,而且,随着IE应用的扩展,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样需要工业工程师。正如美国IIE学会所说:“工业工程不是只限于某种特定工业的技能,所有希望其资本消耗能够获得最佳生产和质量的组织,都要聘用工业工程师。”1998年8月中国机电日报也载文说:“工业工程师是致力于为各类企业、各级政府部门甚至商场、银行、医院等服务行业设计出高效的最优运作系统的技术人才。”显然,除了IE专业,一般别的专业培养不出这样的人。正是由于80年代初我国在引进推广现代管理时,忽视了工业工程的开发和应用,我国的IE专业迟迟未能开设,才形成今天工业工程人才严重匮乏的局面。某些企业处理引进、消化和创新关系不当,屡屡上“洋当”;有的工厂设计不讲IE,物流不合理,拆了重建;大多数企业没有IE基本功,既难以迎接挑战,也抓不住机遇;还有的为了自动化而自动化,实际是灾难;特别是长期不重视科技创新、产品开发,或一哄而上,赔本转吆喝等等,因而造成巨大浪费、环境污染和严重亏损,形成素质性、结构性矛盾,长期解决不了,这些问题是同我们缺乏工业工程师密切相关的,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性的教训。当然,国家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是根本所在,但又不能把所有问题、困难、困惑……,都归结为体制、机制问题,似乎什么问题都是“一包就灵”,股份制能解决一切问题,别的都是无关紧要的、可有可无的。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如果非要归结的话,应该归结为素质问题——劳动者的素质、领导者的素质、企业的素质、民族的素质、全民的素质和国家的素质,包括世界上已应用百年之久的IE这一基本功。IE,尤其是基础IE,是工业企业的必修课,是不可逾越的,这一课早晚得补上。当然补课并不等于重复历史,要寻求合适的切入点,并且不同情况不同处理,不搞一刀切、一个固定模式,实事求是,提高效率,缩短时间;重复历史实际上是抵制进步,也是不切实际的,因为今天的情况不同于当时;况且,亦步亦趋是永远赶不上人家的,只能永远落后。2 工业工程“四性”和市场竞争新形势对IE的呼唤  通过上述从IE应用和发展的历史实践出发把工业工程师归纳为“五种人”的讨论,根据现代工业工程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有必要回过头来再认识一下IE的主要特征和涵义。  国内外有关教材、资料关于IE特征的提法颇多。诸如系统性、工程性、整体性、全局性、综合性、科学性、实践性、实证性、发展性……等等。我们认为,国内外的IE实践证明,IE的特征主要体现为工程性、社会性、接口性和创新性4个特性。  工程性:美国认为IE是美国五大工程之一,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关系(如图1所示)。它是借助于科学和技术,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6M-men人,money资金,material物料,machine设备,management管理,message信息),为满足顾客需求和国家与社会的要求,规划、设计、制造/建造设备、设施和产品的、具有明确目标、时间限制以及质量和生产率要求的实践活动,因此具有很强的工程性,显著地区别于管理、经济和一般社会科学专业   社会性:IE从产生之日起,就实施与管理和经济的结合。80年代以来它开始考虑人与人、部门与部门间的交互作用,是“以人为中心”的。其目标是将个人、部门、社区、国家的目标与利益,和企业的目标与利益统一起来,通过社会交互作用,使企业能够形成真正的系统,达到“系统整体大于部分与个体之和”的相乘效果。  接口性:IE是管理与工程、技术、科学间的接口,也是人与人间、部门与部门间、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间交互作用的接口。其目的在于消除接口处的间隙,克服脱节或摩擦,使系统整体集成协调,以更好地发挥系统的优势。  创新性:这是IE的精髓和职业精神。IE从一诞生就强调科学化的创新与不断改进,它是解决各种复杂矛盾的创造性的方法。  工业工程的实践在不断发展着工业工程学科本身。80年代以前的IE,属于传统IE阶段。我们在考察美国企业问及什么是IE时,他们回答得简单明了:“IE is to solve problems in plant(IE是解决工厂问题的)”。80年代末到90年代以来,IE进入自身创新与改进的现代IE时代。IE的“四性”特别是社会性、接口性和创新性的特征更为突出。1989年IIE学会就对该学会1965年所做的IE的正式定义做了如下修订:“工业工程是为保证性能、可靠性与可维护性,遵从排序顺序和成本控制,将规划、设计、实施和管理集成,实现最优生产与服务输出系统的职业。这一系统在本质上可能是社会技术的(Sociotechnical),它把人、信息、物料、设备、过程和能源集成到产品、服务或项目的整个寿命期内。这一职业把可获利性、效率、适应性、响应能力、质量同产品与服务的不断改进,贯穿整个寿命期做为其目标。它利用人文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计算机科学、基础科学、高度发达的通信技术同物理、化学、数学、统计学、组织与行为科学及伦理学的概念实现上述目标。”所以,正如王大珩院士所指出的,工业工程是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  众所周知,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已从过去的成本同质量的竞争,转向新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同上市速度,制造系统的设计、构建、运作的质量与成本保证及快速反应能力同抗产品生产的可靠性、安全性、质量劣化的能力,以及以服务质量为主线的新一轮竞争。质量同成本仅仅成为参加市场竞争的“及格赛”标准,而产品开发、制造系统和服务则成为主要竞争力的因素。因此,随着市场竞争的迅速发展,许多企业在难以适应的情况下,必然会越来越认识到IE的重要性,向社会呼唤工业工程师,因为没有别的学科比IE更加贴近企业了。这就促使IE要帮助解决企业的如下问题:  1)制造战略与规划;  2)新产品设计开发的先进技术——创新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风险管理与技术管理,快速开发技术与方法,劣化的控制与预防;  3)快速制造——快速生产准备,快速制造系统重组,快速产品实现;  4)企业设计与诊断/诊治;  5)最优运作方法等。3 关于工业工程公理和意识  如上所述,IE具有工程性、社会性、接口性和创新性的基本特征和“三位一体”的深刻内涵,因此,应用、推广工业工程,不仅仅是它的原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树立工业工程意识。与其说工业工程是技术、是方法,不如说工业工程主要的是一种思想、哲理、意识。工业工程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和复杂的数学推导,只要对提高生产率有利,便都拿来为我所用,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所有好的、先进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如运筹学、系统论、计算机技术、战略学和各种先进制造技术等。所以,近百年来工业工程一直在发展。我们认为,社会发展推动工业工程发展当然是无疑问的,但同时也跟工业工程奠基人泰勒始终恪守的一条工作信条紧密相关,即“做每件事,总有一个最好的方法。”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各国的实践证实,工业工程师们已据此形成一个共同的信念,即“对于一个人工或人参与的系统,总是可以通过科学的调查、分析、试验与研究,应用人的智慧(知识、智慧、才能和技艺的总称)进行创造与改进,找到一种比现有运作方法更好、更省、更快和更简单的新方法。”并可由此延伸出如下IE公理:“一个人工或人参与的系统总是可以改进的,除非它已经消亡或不值得再利用了”。这是工业工程的精髓。这就是一种观念、思想、哲理和意识。经过多年的IE实践,现已逐渐形成一系列的IE意识,可说是思想的火花,又是经验之谈,终身受用不尽。虽然不同专家归纳的不尽相同,但大致如下所述:“即不断改进创新的意识,以人为中心的意识,成本和效率意识,问题和改革意识,全局和整体意识,工作简化和标准化意识,快速响应需求意识等。  上述这些意识是IE的灵魂,或称之为IE精神。我们认为,树立IE意识比掌握IE技术和方法更为重要,企业领导能否具有IE意识,能否培养职工的IE意识,是决定IE实践成败的关键。广东科隆公司领导到全国各地找IE,企业职工形成“处处讲IE,遇到问题IE、IE”的风气,是他们创出名牌荣声冰箱的重要原因。因此,与其他专业的“培养目标”的表述不同,我们把“树立工业工程意识”做为最重要的要求之一,明确规定下来,并拟在这次教材修订时加强这部分内容的编写和考核。从某种意义上说,工业工程专业应比其他专业更加重视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我们认为,人类社会中的任何企业或组织,只要构成系统向社会提供输出的,本质上输出的都是“服务”。产品实质上也是一种以实物为载体的“服务”,人们使用产品是使用其功能为自己服务,而不仅仅是物质产品本身。其他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社会服务等等更是如此。所以,任何企业与组织输出的“服务”,一定要对全社会(包括自己)负责,做到社会效益第一(只图一时的经济效益是虚假的,不可能长期为社会所承认),讲求职业道德、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工业工程就是研究系统如何以最少的输入,获得最大或最佳输出的,因此它天然地与一切伪劣假冒、浮夸欺骗、损人利己、以权谋私、偷工减料、贪污浪费、消极怠工、敷衍了事、固步自封等丑恶现象和自私、保守行为相排斥,它绝对需要的是诚实、勤劳、实事求是和实实在在的创造性劳动。做事先做人,应用工业工程是和提高职工素质以致整个企业素质一致的、同步的。应用工业工程就是要踏踏实实做好诸如企业设计、企业诊断、方法研究、作业测定、物流分析、操作规范、标准化等等一系列基础工作,练好企业的基本功、内功,这样企业/组织才会有真正的发展,国家也是如此。正如1999年4月和8月光明日报、中国机电日报载文指出的:“工业工程在发达国家的发展史告诉我们,现代管理与工业工程的结合是经济起飞的规律性道路”。因此,大力宣传工业工程,学习和应用工业工程,加紧培养工业工程人才,乃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的一项基本建设。4 关于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问题  如前所述,既然IE是集工程技术、管理和人文社会科学为一体的边缘学科,工业工程师是一种至少具有5种说法的特殊类型的工程师,那么,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的就应该是一种既懂工程技术又懂经济管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复合型的跨学科的高级技术人才。当然,由于培养基础、周期、条件等方面的限制,IE专业的本科教育仍应以打好基础为主,全面的、更深层次的IE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还有待于今后长时间的工作实践和社会磨炼,因此,根据几年来开展IE专业大学本科和自学考试教育的实践及所作社会调查结果的启示,我们认为,对培养对象知识与能力结构要求的规定,应该是最基本的,恰当的,适度的。一般来说应从如下范围内进行选择和开发:  知识结构:  公共、基础知识——政治、法律、德育、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电工、电子、计算机、外语等。  专门工业或行业知识——如机械制造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现代知识(先进制造技术与系统)等。  工业工程知识——运筹学、系统工程、系统分析、工作研究、工效学/人因工程、现场管理优化、设施规划与设计、物流技术、产品开发与质量工程、企业设计与诊断、制造系统与过程的集成与控制、最优运作方法、IE的新发展(如灵捷制造、OPT、ERP、再造工程……)等。  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知识——工程经济、生产计划与控制、成本管理与控制、质量管理与控制、金融、投资与市场营销、组织行为与设计、人力咨询开发与管理、心理学、语义学等。  能力结构:观察试验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综合分析/集成能力、规划设计能力、协调/社交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阅读能力等。  意识锻炼:经过努力和实际锻炼,逐步树立前述的7种意识。  毕业后能够从事的工作:经过努力和实践锻炼,逐步成为前边所说的那“五种人”。毕业时,起码要达到第4种人的基本要求[3]。  上述从工业工程师是什么样的人谈起,我们对IE的基本特征、涵义、公理、意识和IE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社会发展对工业工程师的呼唤等问题,发表了一些见解,愿同各位专家共同探讨。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测试开发工程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