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是被魏国击败吗跟苗人有关系吗

他们都是中国通,甲午海战前,大批日本间谍混迹大清刺探情报他们都是中国通,甲午海战前,大批日本间谍混迹大清刺探情报宠物缘百家号甲午海战油画日本对中国的觊觎自古有之。自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发动的假道朝仙目标大明开始,直到现在都没有消停过。而鉴于日本人认真呆板的性格,每次和中国作战前必会派大批的日本中国通或者收买的汉奸到中国内陆大肆的收集各方面情报,尤以甲午中日战争前和抗战前更加猖狂。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甲午中日战争前日本间谍做了些什么和大清官府的不作为。日,在满清政府对日本正式宣战的第四天。在天津,一个背着行李的年轻人刚走出一所宅院不久,就被清朝官兵扣住。被扣的年轻人说话的腔调甚是怪异,听不出是哪里口音。而更可疑的是他脑后的辫子竟然是假的。最后经查此人正是潜伏在中国已久的日本间谍石川伍一。石川伍一是中日甲午战争开始后,被满清政府抓获的第一个日本间谍。他的被抓及后来所探究出来的日本间谍网的规模之大,震惊了当时的满清朝野。在此之后清廷才慢慢开始重视起这条隐秘的战线。然而这时候日本间谍在中国活动已有十数年之久,他们庞大的间谍网已经深入到中国内陆各个地方,甚至是最偏远的边塞。这批日本间谍编写的有关满清的报告《清国通商综览》有两个分册、2300页之多,堪称一部包罗万象的中国百科全书。他们刺探、研究、分析后对当时中国的了解程度,甚至远远超过了庙堂之上的清廷。李鸿章时间回到石川伍一被捕前的7月31日,也就是日本不宣而战击沉我“高升”号商船的第六天、清政府向日本正式宣战的前一天,时任北洋大臣李鸿章给德璀琳写了一封信。信中披露了李鸿章也刚得知的惊人消息。信中写到,据官府查证,日~23日李鸿章在雇佣英籍商船“高升”和“爱仁”号用以运兵派往朝仙的时候,发现大批日本人出没于船队集结地大沽口收集情报。据后来的《盛宣怀档案》记载,日本间谍对几艘船运载多少兵、多少饷银、由何人护送、开赴什么口岸等军情“无不了彻于胸”。他们往来于大沽口码头梭巡、混入清海关办事人员的办公室、甚至于“手持铅笔、洋簿,将所载物件逐一记数”,然后电告日本军部。使日军派出“吉野”“浪速”“秋津洲”三舰很容易在朝仙附近海面找到了清运兵船,并与7月25日不宣而战突袭大清船队,击沉“高升”号商船、击毁“广乙”号兵舰、俘获“操江号”,致使数千名清军官兵为国殉难。而李鸿章在得知情况后此时写信给德璀琳的目的,就是想让后者能够驱逐一直能徘徊在港口机密区域的日本间谍。众所周知,那时候的满清海关是由英国人控制的。但是为时已晚,而后在审讯石川伍一中得知的情报更是让李鸿章后悔不已,因为在此前十数年间,日本间谍早就布下了网络,只是大清一直没有去发现而已。石川伍一、钟崎三郎、宗方小太郎等日本间谍,都出自同一个组织乐善堂,而创办乐善堂的就是被日本人誉为“五百年才降世的伟人”的荒尾精。1886年,身为日本陆军中尉的荒尾精扮成普通游客乘船从日本抵达上海。他此行的任务就是大力发展在华间谍网。荒尾精到达上海后与曾为记者的日本药商岸田吟香一拍即合。在中国开店赚中国人钱的岸田吟香不甘心只做一名商人,他还希望能为日本向中国扩张出一份力。当荒尾精带着编织在华间谍网的宏大计划和他商量后,岸田吟香就自愿充当起间谍网的幕后金主。而其名下的药店名称就是“乐善堂”。很快,“乐善堂”分店就在汉口开张了。这家分店表面上是做和上海乐善堂一样的生意,实则就是日本间谍组织的总部。而荒尾精之所以把总部选在汉口,则是看上了汉口位于大清中部的优越位置。汉口与湖北、湖南、河南、江西相连;远可辐射四川、贵州、云南、甘肃等西南、西北内陆;距上海、南京的水路交通又很方便,可以说能做到四通八达,方便间谍网向四面八方发展。总部建立好以后,荒尾精就开始招募了一干“有志向”的日本青年石川伍一、宗方小太郎、钟崎三郎、高桥谦等,并把他们培训后派往外地,很快乐善堂在湖南、北京、四川等地也纷纷开了分店。甲午海战影视剧剧照乐善堂编撰的《外员探查须知》规定,对中国的考察必须大而全。“凡山川土地、人口分布、民生贫富、风俗人情、军营位置、粮秣运输……都在必须要考察之列。甚至要求连帮会、马贼、侠客、豪强各色人等,也要去结交和拉拢。乐善堂还规定,每年春季间谍们都要回到汉口总部总结上一年的调查工作,部署本年度的新目标。通过每年的记录得知,这批日本间谍们的侦察范围之大,令人咋舌。北起满洲,南到云贵,西到新疆、西藏的苦寒之地,都有他们的足迹。并且他们商定,如果途中因为口音古怪被盘问,就称自己是潮州人或广东人。大家知道,这两个地方的方言实在是难懂的,所以这一招蒙蔽了很久。当然也有少数被人识破,甚至被捕并且招供的,但是问题确是没有引起满清朝廷的重视!!据审讯记载,在1888年,石川伍一和松田满雄在侦察四川全省的时候,被下达任务需要去了解四川南部苗族和藏区牧场的情况。甚至还有个恶毒的计划是想效法三国时期的蜀国,离间苗人等少数名族在四川建立独立王国,脱离大清管辖。当然,这帮间谍在中国内陆的行动也离不开汉奸们的帮助。据石川伍一招认,他在天津时用区区80银元贿赂时任大清天津军械局书办刘棻,后刘棻利用职务之便给他开过一张炮械数目的清单,还把自己的亲戚王大推荐给石川当差。后来刘棻也供称,他曾向石川提供过三次情报,包括给石川“开过海军炮械清单”、告知石川北洋海军驻防情况、及丰岛海战爆发前中国向朝仙派兵情形。高升号运兵船通过层层拨茧,石川的案子慢慢揭开更多的事情。而更多事实表明,有更大的中国的”合作者“和这个间谍网有牵连。但是,在石川被捕后只有一个半月后的9月20日,此案就被定罪结案。当天,刘棻被依律绑赴市曹处决;石川伍一押赴教场用洋枪击毙。其余若干参与此案的中国人或被杀头或充军,但是没有几个人。这引起了清廷上下的不满和猜测。上世纪80年代,著名清史专家戚其章先生在参与编纂《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的《中日战争》卷时,偶然在当时的《军机处档案》中发现了一份时任礼部侍郎志锐的奏章。此奏章上报的日期则是石川伍一等人被正法的当天。奏章中称李鸿章所报的石川伍一供词是“伪供”。在奏章中志锐写到,他通过在天津的“线人”得到了一份石川伍一真实的供词。供词招认有北京人高顺在烟台、威海、旅顺帮助他探听军情。另一穆姓张家口人也是帮他跑腿的中国人。而最耸人听闻的是,供词中说打电报叫日本打高升船官兵的信是从中堂衙里送出来的,电报则是在日本领事府打的。北洋衙门其实自案发之日起,当时就流传着李鸿章为保全北洋高层而隐瞒真实案情的传闻,而后来还查出刘棻的上司天津军械局总办候补道张士珩还是李鸿章的外甥。这中是否有猫腻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感谢您的阅读,文章中部分地名因特殊原因稍加改动,大家都能看懂。如有不便,敬请原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宠物缘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宠物日常喂养,疾病防治以及萌宠瞬间!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文&&言&&文
当前位置:
> 《钟会传 三国志》阅读答案附翻译
《钟会传 三国志》阅读答案附翻译
钟会字士季,颖川长社人。太傅繇小子也。少敏惠夙成。中护军蒋济着论谓:“观其眸子,足以知人。”会年五岁,繇遣见济,济甚异之曰:“非常人也。”及壮,有才数技艺而博学,精练名理,以夜续昼,由是获声誉。正始中,以为秘书郎。迁尚书、中书侍郎。高贵乡公即尊位,赐爵关内侯。
毋丘俭作乱,大将军司马景王东征,会从,典知密事,卫将军司马文王为大军后继,景王薨于许昌,文王总统六军,会谋谟帷幄。时中诏敕尚书傅嘏,以东南新定,权留卫将军屯许昌为内外之援,令嘏率诸军还。会与嘏谋,使嘏表上,辄与卫将军俱发,还到雒水南屯住。于是朝廷拜文王为大将军、辅政,会迁黄门侍郎。封东武亭候,邑三百户。
甘露二年,征诸葛诞为司空,时会丧宁在家,策诞必不从命,驰白文王。文王以事已施行,不复追改。及诞反,车驾住项,文王至寿春,会复从行。
初,吴大将全琮,孔权之婚亲重臣也。琮子怿、孙静、从子端、翩、缉等,皆将兵来救诞。怿兄子辉、仪留建业,与其家内争讼,携其母,将部曲数十家渡江,自归文王。会建策,密为辉、仪作书,使辉、仪所亲信赍入城告怿等,说吴中怒怿等不能拔寿春,欲尽诛诸将家,故逃来归命。怿等恐惧,遂将所领开东城门出降,皆蒙封宠,城中由是乖离。寿春之破,会谋居多,亲待日隆,时人谓之子房。军还。迁为太仆,固辞不就。以中郎在大将军府管记室事,为腹心之任。以讨诸葛诞功,进爵陈侯。屡让不受。诏曰:“会典综军事,参同计策。料敌制胜,有谋谟之勋,而推宠固让。辞指款实。前后累重,志不可夺。夫成功不处,古人所重,其听会所执,以成其美。”迁司隶校尉。虽在外司,时政损益,当世与夺,无不综典。嵇康等见诛,皆会谋也。
文王以蜀大将姜维屡扰边陲,料蜀国小民疲,资力单竭,欲大举图蜀。惟会亦以为蜀可取,豫共筹度地形,考论事势。景元三年冬,以会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关中诸军事。……会移檄蜀将吏士民曰:往者汉祚衰微,率土分崩,生民之命,几于泯灭。太祖武皇帝神武圣哲,拨乱反正,拯其将坠,造我区夏。高祖文皇帝应天顺民。受命践阼。烈祖明皇帝奕世重光,恢拓洪业。然江山之外,异政殊俗,率土齐民未蒙王化,此三祖所以顾怀遗恨也。今主上圣德钦明,绍隆前绪。宰辅忠肃明允,劬劳王室,布政垂惠而万邦协和,施德百蛮而肃慎致贡。悼彼巴蜀,独为匪民,愍此百姓,劳役未已。是以命授六师,龚行天罚,征西、雍州、镇西诸军,五道并进。古之行军,以仁为本,以义治之。王者之师,有征无战。故虞舜舞干戚而服有苗,周武有散财、发廪、表闾之义。今镇西奉辞衔命,摄统戎重,庶弘文告之训,以济元元之命,非欲穷武极战,以快一朝之政,故略陈安危之要,其敬听话言。
(节选自《三国志》)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少敏惠夙成 惠:聪明 B.前后累重,志不可夺? 夺:改变
C.时会丧宁在家 宁:宁愿 D.故虞舜舞干戚而服有苗 服:使顺服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寿春之破,会谋居多句读之不知,或之不解
B.有才数技艺而博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C.庶弘文告之训,以济元元之命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D.故略陈安危之要,其敬听话言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钟会是太傅繇的小儿子,蒋济看到5岁的钟会时就称赞他不是一个普通人,并且在文中赞美钟会,看到他的瞳仁,足以知道他非同寻常。
B.毋丘俭谋反时,钟会跟随大将军司马景王、卫将军司马文王一同东征。他掌管机密事务,参与谋划,运筹于帷幄之中,立下汗马功劳。
C.甘露二年,皇上征召诸葛诞为司空,钟会预计诸葛诞不会听从命令,骑着快马前去禀告司马昭。诸葛诞反叛,钟会跟着文王到了寿春。
D.钟会任镇西将军讨伐蜀国。他发布檄文昭告蜀将吏士民:魏朝君王应天顺民,拨乱反正;西征之师,奉辞伐罪,仁义为本,怜民济世。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建策,密为辉、仪作书,使辉、仪所亲信赍入城告怿等。(3分)
(2)会典综军事,参同计策。料敌制胜,有谋谟之勋,而推宠固让。(3分)
(3)文王以蜀大将姜维屡扰边陲,料蜀国小民疲,资力单竭,欲大举图蜀。(4分)
译文:4.C
7.(1)钟会献策,秘密伪作全辉、全仪写信,派全辉、全仪的亲信带着入城告诉全怿等。
(2)钟会统理军事,参与谋划,料敌制胜,有出谋划策的功勋,却推却恩宠坚决辞让。
(3)文王因为蜀大将姜维多次侵扰边陲,估量蜀国家小百姓疲惫,资力单薄枯竭,想大举谋取蜀国。
4.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宁:服丧。
5.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项,以:表目的,来;A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B项,连词,表递进,并且/连词,表修饰关系;D项,语气词、表祈使,希望/指示代词,那。
6.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与原文不符,“司马文王为大军后继”,即钟会跟从东征的是景王,文王为后继之军。
7.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1)关键词:建策,献策;为,伪作;赍,带着。各1分。(2)关键词:典综,统理;勋,功勋;固,坚决。各1分。(3)关键词:以,因为;料,估量;竭,枯竭;图,谋取。各1分。
文言文参考翻译:
钟会字士季,是颍川长社人,太傅钟繇的小儿子。小时候聪明颖慧少年早熟。中护军蒋济写作文章,谓:“观看他的瞳仁,足以知道他不是普通人。”钟会五岁,父亲让他去见蒋济,蒋济认为他非常奇异,说:“他不是个普通人啊!”等到他长大后,有才技能,并且学识渊博精通熟练玄学,夜以继日地学习,因此获得很大声誉。正始年间,担任秘书郎,升任尚书中书侍郎。高贵乡公登基,赐他爵位关内侯。
毋丘俭叛乱,大将军司马景王(司马师)东征,钟会跟随他,掌管机密事务,卫将军司马文王(司马昭)作为后继部队。景王在许昌去世,文王统帅大军,钟会参与谋划,运筹帷幄。这时朝廷下诏命令尚书傅嘏,因为东南刚刚平定,暂且留下卫将军驻扎在许昌作为内外的援助,命令傅嘏率领各路大军回朝。钟会和傅嘏商量,让傅嘏奏上表章,立即和卫将军一起出发,回到雒水南驻扎。于是朝廷任命文王为大将军、辅政;钟会升任黄门侍郎,封为东武亭侯,食邑三百户。
甘露二年,皇上征召诸葛诞担任司空,当时钟会在家服丧,预计诸葛诞必不从命,快马疾驰禀报文王。文王认为事情已经施行,不再补救改变。等到诸葛诞反叛,皇帝屯驻在项,文王到了寿春,钟会又跟随文王前行。
起初,吴国大将全琮,是孙权的结为婚姻关系的重臣,全琮的儿子全怿、孙子全静、侄子全端、全翩、全缉等,都带兵来救诸葛诞。全怿哥哥的儿子全辉、全仪留在建业,和他家内人争吵诉讼,带着他的母亲,率领部下几十家渡过长江,自己归顺文王。钟会献策,秘密伪作全辉、全仪信件,派全辉、全仪的亲信带着入城告诉全怿等,说吴国中怨怒全怿等不能攻下寿春,想杀完诸将全家,因此逃来归顺从命。全怿等恐惧,于是带着人马开东城门出降,都蒙受封赏恩宠,城中因此人心背离。寿春被攻破,钟会谋划居多,宠爱厚待一天比一天隆盛,当时人称他“张子房”。军队回还,升为太仆,他坚决推辞不接受。以中郎将身份在大将军府掌管记室事务,是亲信的任用。因为征讨诸葛诞有功,晋升爵位陈侯,多次推让不接受。皇上下诏说:“钟会统理军事,参与谋划,料敌制胜,有出谋划策的的功勋,却推却恩宠坚决辞让。言辞意旨恳切诚实,前后多次推让,心意不可使他改变。成就功劳而不居功,这是古代贤人所推重的,还是听从钟会所坚持的,来成就他的美德。”升为司隶校尉。虽然在外司,时事政务的改动,皇上还要让他参与定夺,没有他不全面掌握的。嵇康等人被诛杀,都是钟会谋划的。
文王因为蜀大将姜维多次侵扰边陲,估量蜀国家小百姓疲惫,资力单薄枯竭,想大举谋取蜀国。只有钟会也认为蜀可取,一起筹划考虑地形,议论事势。景元三年冬,任命钟会为镇西将军,拿着符节督管关中军事。钟会发布昭示蜀国将吏士民的文告说:“以前汉朝福分衰微,整个境内分崩离析,百姓的生命,差一点消亡。太祖武皇帝非常勇武德才超凡,治理乱世,使之恢复正常,拯救将要摇摇欲坠的世界,造就了我华夏。高祖文皇帝顺应天心民意,接受天命登基。烈祖明皇帝累世盛德,辉光相承,恢复开拓宏伟功业。然而江山之外,还有不同的政治和风俗,四境之内的百姓还不能全部蒙受王化,这就是三祖顾念感怀留下遗憾的原因啊。现在主上品德高尚思想明达,继承发扬前人的业绩,宰相忠诚恭敬开明诚信,为王室辛劳,施行政教施予恩惠万邦和谐,四方归顺进贡。感伤巴蜀,难道他们不是人民?怜悯这里的百姓,他们的辛劳奴役还没有停止。因此命令授予军队,恭敬地进行上天的讨罚,征西、雍州、镇西各路大军,五路并进。古代圣君出兵,以仁为本,以义治理;王者之师,不战而胜;因此虞舜舞动盾斧使有苗人顺服,周武有发放钱粮周济百姓的美德。今镇西接受君王正义的命令,统领军队辎重,希望光大文告的教导,来救百姓的性命,不是穷兵黩武,来加快一个朝廷之政治,因此大略陈述扶助危难的关键,希望大家听从我的善言。”
相关的阅读答案
最热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热门语文文档
最新现代文阅读及答案揭秘:一千年前的中国有多强?经济总量占世界的80%揭秘:一千年前的中国有多强?经济总量占世界的80%百谈历史百家号一千多年前的夜晚,全世界的城市都是一片漆黑,只有中国的城市灯火辉煌、光明灿烂。一千多年前的夜晚,全世界的城市都是一片安静,只有中国的城市人流拥动、欢歌笑语。 一千多年前全世界只有中国有超过百万以上人口的城市。11世纪,欧洲最大的城市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的规模都不过万人。而中国的首都有一百五十万人。一千多年前全世界只有中国有超过百万以上的超大城市。11世纪,欧洲最大的城市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的规模都不过万人。而中国的首都有一百五十万人。一千年前中国的城市规模的超过二十万人口的有六个,十万人以上的城市有四十六个。
千年前的中国城市就已经有施药局、慈幼局、养济院、漏泽园等福利设施,这是城市高级现代化的特征。一千多年前欧洲很乱很穷很落后,美洲未开发、非洲很原始。一千年前世界与中国差距有多大?一千年前世界与中国差距不是一点半点,不是一倍而是十几倍。一千年前中国遥遥领先于世界。13世纪世界除中国以外最大最繁华的城市是巴格达,城市规模在三十至五十万之间。西方最大最繁华的城市是威尼斯只有十万人口。欧洲14世纪的伦敦也只有四万人,巴黎有六万人。而中国13世纪杭州、苏州、成都都是超过百万以上的大城市。一千多年前的中国正朝着成为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一千多年前欧洲最富裕的威尼斯人见着中国的商船,不禁感慨到:‘’中国的商船也是人们能够想到的最大的船只了,可以装载1000多人。这些船不仅拥有精确得令人结舌的航线图,而且还拥有几何学家和那些懂天象的人,还有那些能熟练操作天然磁石的人,有了它,他们可以找到通往世界尽头的路。”一千多年前的意大利人见着中国的面条后,于是他们就发明了意大利面条,见着中国的冰淇淋后,于是今天他们认为自己发明了冰淇淋。一千多年前的中国如果有人环游了世界,今天又谁知道吗?早在11世纪,中国就开始使用纸币了,而欧洲是到17世纪了才开始使用纸币。西园1661年,瑞典发行了纸币,成为了欧洲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一千多年前的中国货币比现在的美元欧元要值钱。
一千多年前的中国人会自豪的说:‘’我幸福,因为我是人,而不是动物;是中国人而不是蛮族人。”一千年前的中国农业、商业、制造业、手工业、娱乐业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一千年前中国的第一、二、三产业都是世界第一。一千年前中国的各方面的遥遥领先世界,是当时世界的中心。一千年后的西方人说:“一千年前的中国经济总量最高的时候占世界的百分之八十。”一千年后的中国人震惊地说:“这怎么可能?”,一千年前世界与中国差距有多大?作为一个一千年后的中国人,知道的人太少了!今天中国与世界的差距,你又知道多少?中国上古传说中有一个族群,建立的国家称“九黎”。九黎有九个部落,每个部落有九个氏族,以蚩尤为首,共八十一个兄弟,蚩尤是大酋长。他们信奉巫教,杂拜鬼神,并编有刑法。后炎黄结盟,蚩尤以失败告终。九黎人在蚩尤的带领下过着原始人的狩猎生活,居住并发展于黄河中下游一带,后因为人人英勇善战,渐渐成为东方一支庞大的势力。随着势力增大,与华夏族的炎帝、黄帝相遇于中原。炎帝和黄帝结盟,九黎大败。九黎残部一部分留在北方建立了黎国,灭于周朝;一部分融入了炎黄部落,成为“黎民”的由来;还有一部分回到南方,建立了三苗部落。有人认为,战国时荆楚和今天的苗人,都是九黎的后裔。九黎文化影响巨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产生了最原始的宗教自由意识“巫”即极少数掌握了文化的人;二、是中国最早进入农业时代的民族集团;三、九黎已经开始使用铜兵;四、创建了刑法。
在中原王朝的夏商周时代,川西平原上同时并存着一个鲜为人知的王朝,它与中原文明同步发展而且高度繁荣,并与夏王朝共起,与周王朝同亡,地方千里,奴隶制延续了近千年。这就是古蜀王国。古蜀文化不仅可以上溯到五千年前的五帝炎黄时代,更可上溯到更前的“三皇”之一的人皇时代。但在后来的发展中,古蜀国虽然物产丰富、盛极一时,但其经济增站的速度却不适应政治形式的日益变化,其中最大的弊端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封建地主经济时代来临之后,古蜀国日渐没落,最终在公元316年被秦国所灭。其残部逃至今越南北部。蜀国灭亡最直接的原因却是源于古蜀末帝的昏聩。据说秦王送了一头“会下金子的牛”和“五大美女”,骗得古蜀末帝开凿了一条从蜀国通往秦国的道路,把自己的国家送到了秦国军队手里。古蜀国灭亡之后,蜀地从此成为秦国的粮仓。如果有人问起你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一定有很多人说是黄河流域。但是随着近年来考古学的发现,人们在更广阔的领域发现了中华民族的活动足迹。这些足迹不仅遍布黄河流域以外的地区,而且在某些地区还达到了高度的文明,其中就有古庸国。虽然古庸国的祖先不从考证,但是有一点毋庸置疑,庸国的祖先不从考证,及至殷商之时,庸国就是一个横跨汉中西部地区的泱泱大国,不仅疆域辽阔,而且实力雄厚,文化、科技繁荣。按照中国的版图,庸国的领土分布在今天重庆大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以及湖南西北部地区,并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庸国文化。这一文化后来进一步融合演化,成为今日陕西“秦文化”、湖北“楚文化”、重庆“巴文化”的源头,成就了中华文明的萌芽产生和发展丰富。古庸文化成就了“秦、楚、巴”文化,却也为这三者所灭。公元前611年,楚与秦、巴三国联军破庸,庸国从此消失。古庸国曾经建都在湖北竹山一带,现有镇名上庸。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百谈历史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品历史,评历史,尽在百谈历史。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溪口苗人王建坤的苗木经营“三宝”,同意的点赞 - 植保 - 中国园林网
溪口苗人王建坤的苗木经营“三宝”,同意的点赞
来源:中国园林网
作者:周程
中国园林网12月4日消息:提起奉化,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那鲜嫩多汁的水蜜桃。在这片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土地上,有许多让人惊艳的地方,顶着全国苗木之乡的美名,诞生的不仅仅是水绕山环的秀丽风光,也孕育了众多的苗木花卉基地。独特的人文景观、秀丽的自然风光,从小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长大,耳濡目染了长辈们种植花卉苗木的经历,奉化市溪口镇新拓园艺场的总经理王建坤自然而然的接过这个接力棒。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新拓园艺场,听总经理王建坤聊聊他的故事。奉化市溪口镇新拓园艺场总经理 &王建坤在这个200亩左右的基地上,种植着红枫、樱花、桂花、紫薇、五针松、罗汉松、广玉兰、红白玉兰、垂丝海棠、青枫、羽毛枫、鸡爪槭、香樟、茶花、龟甲冬青球、红叶李等,苗木品种十分齐全。从最初的横冲直撞,经验不足,一路摸爬滚打,到现如今的合作客户都对他赞誉有加,王经理用一句话总结了原因:客户满意了就是我最大的收获。如何做到让客户满意呢?王经理有他的三个窍门:1.诚信经营永远是第一原则。从2000年从事苗木花卉种植以来,诚信一直伴随着王经理的事业中。不欺客不宰客,并且在此基础上,王经理还凭借着以多品种经营特色和薄利多销的原则,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任,苗木畅销上海、江苏、山东、江西、湖南、湖北、河南等地,在消费者当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同时与多家零售商和代理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2.质量是保证。对于基地的苗木,王经理倾注了全部的心血。把每一棵苗都当做精品苗来栽植对待是王经理的态度。“市场竞争激烈,不是那种普通的常规苗就可以糊弄的时候了。”在市场的洪流中,王经理很好的把握住方向,基地目前多以精品苗为主,认真对待苗木的这份用心是保证质量的重要原因。3.规模化是趋势。苗木种植业普遍存在着杂乱无章的短板,如何让基地做到规模化是王经理一直在思考并且准备着手实施的大事。“规模化对于基地未来的发展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这也会增加客户的满意度和信任感。”王经理这样说道。这三个方法说来容易,做起来难。“我现在在基地忙活,等空闲了再给你分享一下我们的花卉苗木。”忙碌的王经理就这样拼着,也靠着这几个诀窍一直走到今天,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对于未来如何,我想王经理已经蓄势待发了。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园林网)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概念和症状
病虫害防治技术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
客户服务热线:6 2  遵义洛安江行走报告  目录  前言  一、 鳖水游走日记  鳖水游走之一(蒲老场、十字坡)  鳖水游走之二(伞水、汉族悬棺葬、刘家河角口)  鳖水游走之三(何家沟、郭家沟、平母台)  鳖水游走之四(牛肉鲝、老营坪、大面坡)  鳖水游走之五(老人山、水洋溪)  鳖水游走之六(槐安国)  鳖水游走之七(又访槐安国)  鳖水游走之八(十字小街、青山大坟堡)  鳖水游走之九(杨璨墓)  鳖水游走之十(舍月山、穿洞、野蓝池)  鳖水游走之十一(西坪角口)  鳖水游走之十二(湄江)  鳖水游走之十三(且兰通道、三星场、珠藏)  鳖水游走之十四(桂花坪苗寨、江界河、团山)  鳖水游走之十五(石盘垭)  鳖水游走之十六(五崖朝天)  鳖水游走之十七(神坝官田)  鳖水游走之十八(新舟坝子)  鳖水游走之十九(海龙囤)  鳖水游走之二十(仁江、洪江)  二、 鳖水游走报告  鳖水小考1  鳖水小考2  鳖水小考3  瓮水小考  三足鳖  鳖人何许人  洛安江穿洞是人类早期水利工程  神奇天佛的真实身份  鳖国鳖县鳖人文化遗存地名  蜀王鳖令故里考  洛湘湄流域地形的对称性与封闭性   鳖水上中下游划分  鳖水1号台地  遵义机场与周边坝子  鳖县有犍山  左青龙、右白虎的地理奇观  邪务沟  蓝生与野蓝池  夜郎之州的一条补充理据  伞水地名辨  舍月山小考  汉代大儒舍人故里考  播州杨氏土司七百年间的三个中枢  关于唐代播州与遵义县  古代洛安江地区的墓葬形式  瓮水苗之由来及影响   槐安梦神话故事反映的历史文化背景  打造遵义槐安梦乡大型旅游景区的项目策划方案(稿)  前言  我的老家在遵义洛安江,小时候只熟悉家门口几里路的地方。曾在外省生活十多年。六年前与父亲一起居住贵阳,期间整理了《夜郎国志》、《竹国夜郎》书稿,均与洛安江有关。《夜郎国志》、《竹国夜郎》及我此前的其它文稿当中关于洛安江地区的地理信息,都来自简易地图和父亲的记忆。今年父亲去世,我回到遵义,在洛安江及周边一带的河道、山地游走,整理了20篇《鳖水游走日记》及若干心得体会,与部分我自己早前涉及洛安江地区历史文化的文稿一起,合为《鳖水游走报告》。  我个人对于地方历史文化的探索,基本属于瞎打瞎闯。本次考察没有依靠基层组织的支持,也没有查阅地方文史资料档案,加上自己本身就缺乏野外考察的经验技能,因此我之所见所得也肯定非常有限,甚至谬误之处也必定不少。现将《鳖水游走报告》同时发布于遵义在线湘江杂谈、网易贵州版、天涯贵州版、凯迪社区文化散论、凤凰论坛等处,期待父老乡亲及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日    
楼主发言:1次 发图:2张 | 更多
  一、鳖水游走日记  鳖水游走之一(蒲老场、十字坡)  最近回遵义,除了睡觉,就是逛街。今天逛到茅草铺客运站,进了大厅,又出来。突然折回大厅,买了张去蒲老场的车票。我想:蒲老场这么有名的地方,起码也有旅店,大不了住上一晚。  到蒲老场下车,果然很大一个集镇。镇南一带山脉颇雄奇,就是鸡公山,记得父亲说过鸡公山很好看。新修的高速公路连通了遵义、蒲老场、绥阳,高速公路的路基将鸡公山的鸡老壳削去半截,有点遗憾,但是仍然好看。对于道路规划者而言,总比多占街道、农田要好。蒲老场有几个明清时期的书院,与柳宗元、刘禹锡、陈子昂等人有些间接的渊源,属于唐播州文化的衍生,还是下次再访吧。  坐车向东到牛心山行政村。一条小街,离蒲老场只二三里。原属蒲场镇管辖,后来划入新成立的风华镇。在牛心山看到大辰山的路牌,向一位老汉打听小辰山,就是宋代至明清时期悬挂了一口古铜钟的地方,被誉为当时绥阳八景之一。老汉和我讲了半个小时,最后说牛心山的路口可以去小辰山,东面里许黄余桥路口也可以去小辰山。  走到黄余桥,看到一条河,原来就是洛安江的上游,即明清文人所称的螺江,也是明清绥阳八景之一。清代沙滩前贤黎安理曾经从这里路过,写了首《晓发黄鱼桥 》 。  帽影鞭丝犯晓行,不堪愁思百端生。  梧桐露冷枝头月,薜菼霜清秋后程。  野阔天高云自落,峰寒江回雁初横。  茫茫身世无穷感,尚望乡园万木平。   在黄余桥仰头看见十字坡。记得父亲和我说起十字坡,我问何为十字坡,父亲说山形就像交叉的十字。我于是没有沿着螺江去找小辰山,而是步行到十字坡东侧洋川镇地界,去看看山的那边面。果然一带山脉两边都有分支,合起来就是十字。  十字坡山脚有普陀寺,只有一个俗籍仁怀的女师傅,七十多岁了,年轻时就到此出家。我烧完香,听她说:从山顶望四周小山如同层层莲花瓣围绕。又说:二十分钟可以上去。我说想去。她说去嘛。  大约半小时,我到了此山北支的半坡。有一座小庙,没有人,也属于普陀寺。门口挂一个铁钟,上面有捐资者的名字,地名为“石子&石亚&”,即“石子垭”。看来晚近官方正式的地名记作“石子垭”,与“十字”的意思颇远。小庙往上不远处有一座观音庙,再往上则没有路了。早年应该有山路,近年鲜有人迹,灌木杂草丛生,很难找寻原来的路径。我到了北支的坡顶,才发觉这里只是北支的坡顶,上面还有几层坡顶。由北支坡顶再往上面几个坡顶,全是只有几尺宽的山脊梁,两侧都是百丈深渊。站在山脊上,心中有些害怕,只好蹲下来,放低重心,且尽量不看两侧。好在山脊上长满灌木,山茶、细竹之类,都比人高,若不然还真不敢再上。最后几层坡,每一层都想放弃,又不忍前功尽弃,壮胆往上爬,终于到了老顶。前面还有几层坡,地势比老顶稍矮,好像断崖太大过不去。站在老顶,我才知道整个山形就是一头大牛,有牛头、两前腿、两后腿、及翘起的牛屁股。主脉与两前腿构成十字。“十字坡”应该是晚近几百年人们根据北面局部山形的命名,“石子垭”由“十字坡”衍生。“鳖县有犍山”,应该就是这座山。  《汉书》、《水经注》等文献记载“鳖县有犍山”。在《夜郎国志》、《竹国夜郎》书稿当中我认为犍山就是今天牛心山,或者说是今天新舟、郑场、蒲场、风华、团泽五镇交界一带的山。登上今天牛心山东面二三里的十字坡老顶,我认为汉晋犍山就是十字坡。公元前135年汉武帝派遣唐蒙拜见夜郎王,之后设置犍为郡于鳖邑,这是西南夷地区的一个历史大转折。按司马迁《史记》记载,此后才陆续将巴、蜀、广汉之外的西南夷地区设置为七个郡。犍为郡之得名与犍山及本地区早期部族的牛王崇拜有关。此山实乃西南历史文化名山。  上下山共花了大约三个小时。下山的时候,坐在山脊上看周围小峰,果然有些莲花瓣的意思。而西北侧公路边一座小峰,后来听说名叫杨家坡,已经被采石的人挖掉小半,确实非常可惜。  又在普陀寺稍坐,喝了半缸茶水,拦车回城。天近黑。  .
  鳖水游走之二(伞水、汉族悬棺葬、刘家河角口)  近期本无继续访古的计划,没别的事情干,就决定又去。  在黄余桥下车,见电线上有鸟,头型似猫,我用泥巴砸它不中。问老乡是否猫头雀。答:是猫头雀,没得好大一个。在老鹰山见小鹰盘旋,也是不祥之物。且一路俱闻猫头雀“咕咕果果”的叫声。小时候从未在野外见过此物,最近两月在老家时常听见其叫唤。近二十年植被恢复,野物增多也属正常。别人不特别介意,我自己特别介意罢了。  双龙桥南行一里,右岸地名滑滩。滑滩跳墱下行一里,水边两岸有几处地形似乎坍塌的石板坟。右岸一个圆形石洞,人工石洞,不是天然石洞。揽藤探视了一下,无法靠近,难以结论。滑滩下行两里右岸坡上有一个两函的石板合坟。  在温家湾,遇刘老汉,77岁了,还在犁田。问地名。答:这边遵义,那边绥阳,以跳墱为界,以前有界碑。明明南面伞水一带属于绥阳,伞水北面何以属于遵义,把我搞糊涂了。才想起父亲说过,伞水后面的山上,有一部分属于十字公社(即乐耕公社)管辖,今属新舟镇乐耕村。记得父亲还说过,伞水场有半条街属于遵义,半条街属于绥阳。这次经打听,伞水小街今属绥阳县郑场镇,上世纪五十年代土地改革的时候有一部分房产划给绥阳县清源公社社员,部分房产划给遵义县十字公社社员。两县边界之地。  刘老汉自称的温家湾,在张家沟的河对面。我后来与周围一带的四、五个人提起温家湾,均不知道。温家湾的公路边,有一个小庙,刘老汉告诉我名叫菜神庙,供奉厨师的。庙子下面有两个石槽,东面一个是新的,西面一个是老的。刘老汉小时候就有这个老的石槽,下雨天过路的人在这里避雨,我疑为崖葬遗迹。我问是否古代存放棺材的地方,老人说不知道。老人说:民国时期附近李华堂的母亲死后用铁链将棺材挂在狮子山的悬崖,他的后代坐起吃不完用不完。  温家湾到伞水,路旁浅崖也有若干古代崖葬遗留的石槽。到了伞水,询问犁田的张老汉。张老汉说:一九五几年,也可能是六几年,伞水街上李少奇的母亲死后悬棺葬于伞水后面山上。伞水后面山上是古营盘,里面还有瓦片。李少奇还有几个姑娘,有外孙,有后人。李华堂的母亲的坟,还在李少奇母亲的坟的里面。里面,即北面。问:是不是少数民族。答:汉族。我明知这一带早就没有少数民族。李华堂的母亲的坟、李少奇的母亲的坟,是我所知道最晚时期的悬棺葬,才几十年前。  在伞水左岸,有一个用水泥砖新修的定庵寺。定庵寺北面有一条水沟,距离出口约一百米的沟边,是一座石板古墓的残体。这种既在水边,又土葬的坟墓,应该属于早期濮人悬棺葬与石板坟之间的过度类型。其结构比石板坟更简单,基本依照地形本身的石基,再加砌大石头。滑滩一带坍塌的水边墓穴,其最初的原型应该比较简单。伞水左岸水沟边的墓穴不算简单。  我坐在伞水一块水田中歇气,发现十米外有块石头,七八十斤,若有形状。走过去看,是古代鱼形石雕的残体,风格古朴,时代久远,或许秦汉及以前的东西。村民从土里掏出来,就扔在田土中。我看见了,只能将它扔在文字中。  从伞水坐车回黄余桥。我问:黄余桥好多钱。售票员:黄泥桥五块。记得父亲告诉我的名称则是黄牛桥。黎安理在诗歌中记载为黄鱼桥。晚近地方文人根据姓氏情况结合晚近文献考证为黄余桥。  又从黄余桥坐摩托到叉河口,即角口,是羊江与牛江上游交汇之处。洛安江,有鳖水、恭水、牛江、牢江、夷牢河等名称。郑珍《云门囤》诗歌中称牛江。记得父亲说过,洛安江上游牛心山这面是牛江河,绥阳过来的是洋川河。摩托师傅小李告诉我,不叫牛江河,而叫刘家湾、刘家河。既然这一带姓刘,现在当然可以叫刘家河。刘家河、黄余桥、汉人悬棺反应同一历史事实:即洛安江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小李的家在洋川河边的李家坝。询问李家坝后面的山名。答:后沿坡。旁边南面的山名,杨家坡。去年绥阳县城修建书香大道,或者诗乡大道,在杨家坡放炮取石,一炮震垮周围几里不少村民住宅门窗,赔偿了八十多万。我吓唬小李:可能是普陀寺的菩萨显灵,不准破坏风水。不过那一炮怎么那样厉害?我去年在贵阳的报纸上也看见过这条新闻。  我手指十字坡,小李称老油坪。当地民谚:火烧老油坪,水淹桐梓城。我推测为老牛坪或老营坪。将老油坪而不是绥阳城与桐梓城并提,反映老油坪在洛安江上游地区早期部族历史中的特殊地位。由十字坡老油坪到伞水后山古营盘中间这十里台地,对于考察本地区早期历史,尤其秦汉之前的历史,不可或缺。  从黄余桥搭上黑的士回城,也只15元。和大巴差不多。  .
  鳖水游走之三(何家沟、郭家沟、汤马堰)  昨天听小李说到老油坪,我猜测为老营坪,今天决定去看看。坐车到何家沟,问了两个老汉,果然均称为老营坪。问从何家沟上老营坪的路,得知原先有山路上垭口,近几年没有人走。  既然能上十字坡顶,如何不能上老营坪的垭口。我冲上去,爬行到悬崖。翻过一个山脊,还是悬崖。刺藤太密,体力不支,不敢再上,从一个野猪道爬下来。上下共费3小时,与那天上十字坡的时间差不多。老汉还在犁田,告诉我上面确实有野猪,经常下来吃苞谷。开春还有蛇。得一教训:封路多年的大沟,切莫只身再犯。看起来如一幅画,冲进去其实很深,爬到中间上下不得,出来的时候仿佛再生。  老汉说何家沟的背后是郭家沟,也可以上老营坪。坐摩托到郭家沟,继续上行。郭家沟是有路的,只费体力,没有危险。本地方言“国”、“郭”发音区别很大,当地人呼“国家沟”,写出来却是“郭家沟”,估计也属于类似“黄余桥”的情况。遵义一带好像还不止一个“国家沟”,德江县城附近有一个,地图上面直接标明“国家沟”。这种地名类似于周围地区到处都有的“官田”,反映该片区以前属于官方的产业。“官田”地名所在片区,不是属于清朝时期的州县政府,而是属于唐宋元明时期的土司政权。“国家沟”也是属于土司?还是更早期的“官方”?  郭家沟半山到沟顶一带,遍布坍塌的石板坟的残迹。将山体的大石头掏空作为石棺的五面,另加一块大石板。应该属于崖葬与标准石板墓葬之间的过度类型。或者也可以理解为山区的简易类型。比“四大整”简单多了。几乎所有石板坟都没有后人祭拜,清初以来汉人聚居地都不使用这种形式。  在青山村核桃坪遇到周成杰老人在地里挖土。老汉告诉我,核桃坪一带又叫平母台、汤马堰。我猜测汤马堰应该是汤母堰的音转,估计这一带古代属于姓母或毋的人聚居。平母台的名称类似平杨坝,带有古代战争的痕迹。记得父亲说过这两个地名以及核桃坪,父亲应该了解这一带,我应该没有到过这里。可是当我翻上郭家沟顶,靠近汤马堰的时候,恍然有一种幼儿时代曾经来过的感觉,甚至仿佛有一种曾经看见许多人在堰塘的泥浆当中捕鱼的朦胧记忆。我今天是从堰塘西南角进入,而那种类似记忆的场景是从东南角投射过来。除非我半岁以前被父亲步行二三十里路扛到此处。可是我怎么可能记得半岁以前的事情?半岁以后我家离这里更远,更不可能到这里。  由郭家沟上到核桃坪我已经累极。已知老营坪大致情况,以后再去吧。宋代二冉的墓地也在附近,也以后再去吧。在周老汉家喝够茶水,从核桃坪步行到绥阳县城,乘车回来。茅草铺下车,身体有些虚脱。  .    
  鳖水游走之四(牛肉鲝、老营坪、大面坡)  前天从郭家沟上平母台,经石盘垭口下绥阳,错过老营坪,今天决定去看看。出门很热,颇犹豫是否再去。车到蒲老场,下10分钟大雨。雨停,在街上转一圈。见一个馆子门口有“牛肉鲝”的牌子。问“鲝”什么意思。店主答“[za]肉”。我知道了。  鲝菜。肉条,或肉皮,或骨头,或辣椒,用糯米粉混合起来,放进坛子里面腌制而成,味道特好。“鲝”字的字形,上羊下鱼。羊者,美也,美味也。鱼者,部族也。看来鲝肉是古代中国西南鱼互后裔濮人部族先民发明的一种美食,至今其他地区还少见这个东西。秦汉时期濮人有牛王崇拜,此地有犍山、牛心山、牛江河,牛肉鲝大有历史渊源。农耕地区即使尊敬耕牛,不可能完全不吃牛肉。特别西汉之后地方神权逐渐解体,一代一代大量耕牛老去,不可能全部扔掉。蒲老场酱爆肉今天在遵义市区一带已经大有声势,我觉得这个牛肉鲝的文化个性似乎更鲜明一些。雨留人,留我吃牛肉鲝。10元1份,吃了觉得很抵。  坐车到黄余桥,坐摩托到郭家沟。天气还是热,在树林将秋衣秋裤打包斜挂在肩上,仿佛古代褡裢行者。前天从郭家沟进去右手上核桃坪,今天从左手上去,果然到与何家沟相接的垭口。而何家沟的垭口也是有路下去的,22号我走错路,沿着兽道爬行到悬崖底,所有爬不通。也不敢再冒险从这个垭口的路下去何家沟,就在何家沟顶上的几个垭口转了个把小时。老营坪,地势最险要,最安全,也最偏僻。大约就是十字坡主脉与大面坡之间一个稍微开阔的地方,约有2亩地。北面是我爬过的十字坡的山脊梁,只有数尺宽。从十字坡峰顶处断开,中间另隔一个尖峰,那天我爬到十字坡的峰顶就没有爬过来。东面何家沟是深沟悬崖。西面一道山脊梁,山脊梁两面悬崖。只有南面郭家沟及大面坡一带不甚险,但是郭家沟很深,从沟底到沟顶有十里山路。想必上古时候郭家沟、何家沟层层山寨,老营坪为山寨时期的部族中枢。进攻的部族从何家沟上,十个人换一个人也打不下来。从郭家沟底一层层山寨打上来也不容易。而且当时从十字坡到伞水整块台地,及周围坝子,及周围更辽阔的地区,都属于同一个部族。即使商周秦汉之后在山脚滩地、坝子一带形成城邑,部族的中枢仍然应该在台地之上。十字坡到伞水之间的十里台地,可称之为鳖水1号台地。  下山没有走郭家沟,而是沿着大面坡的乡村公路下来。贵州省关岭县红崖天书古本中有一个字符状若汉字“面”字,又似竹帘相掩,秦汉时期为帝王专属,因此我在《红崖天书正译》中译为“王”字,刚好前后连贯。此处大面坡的“面”字,最初也应该是那个类似“面”字的“王”字。西南各地都有部族首领及支系首领,所以西南各地都有大面坡的地名。秦汉时期其它地方的大面坡,相对于此地的大面坡,只能算作小面坡。站在大面坡看伞水后面的马桩顶一带山脉,是一只颇为生动的飞虎,有一种令人意外的古典之美。卧龙山与飞虎山并列。而何家沟西面十字坡,其实是牛山。何家沟东面与十字坡并排的一道山脉,形状类似十字坡,小一号,汉晋时期应该叫羊山。绥阳洋川河,其实羊川河。牛羊齐头、龙虎并肩,东北洋川坝子、西北蒲场坝子、南面新舟坝子都是农耕时期遵义一带最主要的粮仓,鳖水1号台地就在此间。  回城。虽累。意犹未尽。  .
    洛安江上游洋川河
  鳖水游走之五(老人山、水洋溪)  又到人间四五月,又有杨梅上街市。传来一声甜得很,不见当年买梅人。出门遇到杨梅,我想起父亲。我知道,在这地球之上一定留有父亲的脚印。  从茅草铺坐车到黄牛桥转车到伞水。一个老汉与其妻子一起上山补苞谷秧,我和他们同路。伞水小街背后的山,左手一座长岭。从黄牛桥、双龙桥、大面坡一带望过来,其实是一只飞虎。右手连绵五峰,其实就是卧龙山,第五峰为龙头。郑场北面近郊今天有一个卧龙山,我幼年去过,只是一个小丘,反而不如这里雄壮。我手上是街上买的简易地图(中国地图出版社2000年7月出版的《贵州省地图册》),标注的卧龙山在伞水、郑场之间,不在郑场北面。估计简易地图直接沿袭了古代地图,古代卧龙山就在伞水附近,但是简易地图标注的位置也不准确。简易地图没有按照今天人们真实的称呼标注,今天的称呼与古代已经变化太大。龙头、虎头之间的高峰,如同老人。龙头、虎头、老头、营盘山之间的高峰,比老头矮一个台阶,当地今天称为猪老壳,我看更像鱼老壳,即鱼头。鱼头与龙身之间有一个窝凼,里面有一个龙王庙。我由龙尾、虎尾之间上山,到窝凼即起小雨,在庙子避雨一阵,等雨小了出来,离开后雨渐渐停了。按道理龙王庙一般在水边,这个龙王庙在山里,也证明古时候的卧龙山在此处。从龙王庙爬山到鱼头右侧小路,仰头望见龙头、虎头之间的老头,颇为威严。我一直关注伞水一带的地理情况,详细询问过父亲这一带的地名。马桩顶、马鞍山、背娃山的名字,父亲都和我说过。我说:背娃山肯定是后人取的名字,古时候肯定不是这个名字,到底像个什么样子?父亲说:正面看也像个老头。  去年我在《赖子歌(中国仡佬族历史文化探源)》中,述及长江上游地区早期部族情况,东起大巴山、神龙架、洞庭湖,西到乌蒙山麓、大凉山麓的巴濮民系,为上古鱼互后裔。巴,即爸。濮,即父。乌蒙山、大凉山一带的靡莫之属,为上古灌柏后裔。靡,即母。莫,即妈。巴濮民系与靡莫民系(彝罗民系)世代联姻。《康熙字典》:蜀人称父为波。波,即嶓、播。中古播州之名,由此而来。今伞水小街后山一带,老人山、鱼头山居中,左手卧龙山,右手飞虎山。或曰:左青龙,右白虎。圣山之地也。鳖县、播州,蜀王鳖令故地,商周秦汉均为濮人土著的重要传统中心。龙山、虎山、牛山、羊山之间的整块台地,南北两面都是高原大粮仓。整个洛安江中上游地区,也正是大娄山地区古代濮人的中心聚居地,是商周鳖令国、汉晋鳖县、唐代播州和遵义县之中枢所在。  伞水后山一带石头遍布裂纹,仿佛文字。细雨中查看了一个多小时,确实是自然裂纹。从皇上岩下山到公路。沿着公路到潘家院子,见冠子山,也很雄奇。父亲说:冠子山,一个意思是帽子,一个意思是鸡冠子。我从公路边看,觉得就像清朝时候的帽子。又沿着水洋溪旁边的旧公路走到绥阳。根据地形、地名,疑水洋溪为洋川河故道。  十多岁时曾随父亲到绥阳县城拉运红砖。记得城中有条河,很多小孩在里面玩耍。今天绥阳县城整洁宽敞,特别安静。步行到客车站,吃一碗醋汤抄手,坐车回遵义。  .      洛安江上游水洋溪水库
  鳖水游走之六(槐安国)  由春天堡坐车到沙滩。  童年时我家住在沙滩河边,父亲经常带我嬉乐于水红树、窑罐厂、大悲阁、禹门寺一带。或者将我扔在窑罐厂、禹门寺,回家时候再来找我。今天在大悲阁、禹门寺烧香,遇到黎治栋老兄,得知民全伯伯尚在,陈二公、陈二婆已走,陈二婆的女婿黎叔尚在,于是前访。再由红光队、红旗队经公路步行往绿塘。在红旗队的路边,仿佛听到河对面传来禹门寺正在午课诵经的声音,这种声音有一种庄严、宁静、宽广、坚韧的内质,我觉得其美感尚在梁祝之上。可是我明明只看见一个和尚,哪来这么厚重的声音?  在一个林子中乘凉,想起昨晚翻看子尹先生《鳖县问答》的情况。子尹先生认为古黚水即清代洪江,古温水为清代桃溪水,实际已断古鳖水为洛安江,只是没有说破而已,因为湄江不是东南流向。子尹先生是一百多年前的人,他的基本结论让我的《鳖水小考1》、《鳖水小考2》、《瓮水小考》的原创性大打折扣。《鳖县问答》的重点是鳖县的问题,不是鳖水的问题,个别细节应可调整。古鳖水,即洛安江。同。古黚水,即清代洪江,今天仍然叫洪江,是今遵义湘江北支的干流。同。清代桃溪水,今遵义湘江南支,流经遵义市区,到新蒲、虾子边界与洪江汇合,到西坪角口与洛安江、湄江汇合。遵义湘江南北两支合属古黚水。古温水,为今之湄江。汉晋时期穆家川一带尚属边缘,郦道元不可能记载穆家川,而不记载湄江河。在《水经注》等文献之前,在上古时期,鳖水地区有三足鳖图腾,应即今天洛、湘、湄三个部族支系。另。《水经注》记载黚水、温水发源于符县,则大娄山北段属符县,南段属鳖县。  出林子,问路一老兄。答:槐安、建平二村,今并为槐安村。实际就是绿塘河角口到沙滩村一带的洛安江西岸土地。伞水河、清溪河、河包小河交汇于此,是洛安江中上游地区的自然地理中心地带。在《鳖人简史》中我曾论证:鬼方即鳖国的前身,鬼方、龟方、鳖方同义。商代、西周的鬼方(大傀国),东周名鳖令国,或曰鳖令部族,失国于楚。以龟、鳖为图腾。公元前7世纪,楚国占领鳖国,鳖令西遁蜀国。战国时期楚国以黔中地置换秦国武关外地,秦曾于黔中地区设置夜郎郡、县。夜郎之名,部族之名。夜郎之势,部族之势。巴、蜀、楚、秦俱灭之后,即西汉前期,夜郎始雄于西南。西汉中期汉武帝派遣唐蒙叩关请夜郎入朝,先置犍为郡,郡治鳖县。后置牂牁郡,鳖县划属。槐安者,鬼安、龟安、鳖安也。古槐安,应指整个洛安江地区,甚至濮人中心部族生活的更广阔区域。槐安梦(南柯梦)神话中的槐安国,就是鬼方、鳖国、鳖县、夜郎国的别称。  今槐安村有打蛇坝。方言蛇、邪同音。公元前27年,牂牁太守陈立杀末代夜郎王兴,末代夜郎王子邪务于大娄山地区活动。唐代于大娄山东北设置务川县,于大娄山东面今凤冈县、湄潭县交界处设置邪川县,于大娄山东南今鸭溪镇、金沙县一带设置施邪县,都反映邪务部族生活痕迹。古黔中地区是稻作文化发祥地之一,有六七千年以上耕作历史。而汉代鳖县是早期鳖令部族的枢纽地区,位于洛安江中心地带的打蛇坝,几千年前就已经不是荒地,不是打蛇的地方,所以打蛇坝实际应该是打邪坝,也反映邪务部族生活痕迹。洛安江,本义即罗安江,上古属濮,萧梁之后没于罗闽部。唐代建郎州、播州于洛安江中上游地区,屡建屡废。槐安,体现汉朝的意志。罗安,体现唐朝的意志。槐安村、打蛇坝(打邪坝)等地名,反映西汉晚期的地区历史。罗安江、平母台等地名,反映唐代的地区历史。槐安村隔壁有个平杨坝,地名反映明末平播战争的历史。  槐安梦(南柯梦)虽然是神话故事,但是包含了真实的历史文化背景。故事中的槐安国,即商周鬼方、龟方、鳖国之后,秦汉之夜郎国的别称。故事中位于槐安国京师南面几天路程的南柯郡,即牂牁郡。故事中槐安国王任命南柯太守,就行政建制而言,似乎矛盾,这一带的太守实际上都由汉朝任命。但是就部族历史而言,其实不矛盾。犍为郡、牂牁郡均脱胎于夜郎部族势力控制范围,犍为郡、牂牁郡设置郡县初期夜郎部族势力影响仍然很大。故事中的灵龟山,即鳖国、鳖县的山。濮人地区早前以龟、鳖为图腾。故事中的檀萝国,即谈罗部族,即秦汉时期谈姓的彝罗部族,后世也称罗罗,部族势力靠近汉代牂牁郡城,汉代于其地设置谈指、谈稿等县。实为夜郎同盟部族。其地在今珠江上游乌蒙山南段一带,汉代有谈虏山。故事主人公淳于棼居槐安国二十余年,所见、所闻、所为、所得均属虚构。但是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记载的槐安国、南柯郡、灵龟山、檀萝国等地理文化信息,反映唐代文人对于秦汉时期中国西南地区曾经真实存在的一些边外方国的一种带有浪漫主义幻想色彩的不十分精确的文化记忆。  今天东起常德、张家界,西到梵净山,整个武陵山地区都在利用桃花源的题材作为旅游文化资源,而槐安梦(南柯梦)历史文化资源之主体部分几乎由洛安江地区独享,这是何其丰厚的一笔文化遗产。位于鳖水中上游自然地理中心的槐安村,与鬼方、鳖国及夜郎、牂牁的文化关联是顺理成章的。可惜本地区早期历史多已沉没,无从查考槐安村地名建制的演变线索。作为整个洛安江大旅游区项目策划的主题,至少要比香格里拉等等要靠谱得多。  最近几年并入槐安村的建平村,也是一个古老的地名。《史记》记载犍为郡有夜郎、南夷二县。当时郡治与夜郎县治在鳖邑,无鳖县。反映汉武帝时期的建制状况。《汉书》等记载犍为郡12县、牂牁郡17县,有鳖县,反映西汉末年的建制状况。公元前27年,汉成帝在位时期夜郎国灭亡。公元前7年汉成帝去世,汉哀帝即位,次年改号建平。今刚并入槐安村的建平村,正在鳖水、鳖县的传统中心地带。表明:鳖县设置的时间,是在汉哀帝建平年间,即在公元前6年至公元前3年之间,而不是在一般学者认为的公元前135年设置犍为郡的时候。  在槐安村新合组看见两个老屋基。周家老屋基,几十年前被火烧毁,今已成土。屋后侧一个大坑,当地人告诉我以前是茅坑,却是十多块千斤方条石所砌,而且石工并不粗糙。花费这么大的工夫来修一个茅坑?土中的部分看不见。罗家老屋基已经撤掉,石头用作新屋基。院子门口的台阶还是老的。女主人在,告诉我这个老屋基有七八百年历史了,她老家在土石村一带,还有一个保存更好的老屋基。借了碗水喝,往河边去。  由新合沿洛安江水渠到罗家碑堰。听说原来有碑,已经不见。经跳墱过河。沿洛安江河道行,到角口。再过一个跳墱,到绿塘街上。这一带古墓很多,包括清代的移民墓和早期的石板墓。《遵义府志》记载“无山无之,往往方丈之地,有多至数十椁者”。石板墓属于明末以前的古墓,一般没有后人祭拜,近百年损毁严重。许多石板墓被拆掉,石材用于修建公路、水利工程、田土堡坎等。清代移民墓一般有后人,部分也有损毁。在绿塘街东侧水沟,我看见一块压在水沟上任人踩踏的石板,竟然是同治年间的墓碑,字迹还相当清晰。绿塘河段现存古墓的密度,堪比沙滩河段,估计远远高于新舟、虾子、三渡、蒲场、风华、洋川、郑场一带的平均水平。沙滩文化是遵义移民文化的一座高峰,也是云贵高原移民文化的一座高峰。而石板墓的密度也显示,洛安江中上游一带在大移民之前也是古代仡佬文化的中心地区。新舟巩家祠堂附近有生鸡湾,绿塘罗家碑堰附近有生溪湾,子尹先生故居尧湾附近有格家湾,都是仡佬族先民生活聚居的遗留地名。洛安江地区的现存古墓,各镇、村、组可以建立一个古墓保护名册,分石板墓和移民墓两类。其实石板墓更古老,最晚一般在明末。  下午四点半从绿塘坐车回遵义。  .
  遵义沙滩文化风情          
  遵义沙滩文化风情          
  鳖水游走之七(又访槐安国)  童年时代坐在街边的书摊看连环画。两分钱一本,看完舍不得丢。看《东周列国志》,我就成了周朝人。看《三国演义》,我就成了汉朝人。往往在黄昏时分合册从书中醒来,夕阳正好笼罩着我,仿佛做了一场梦。也看《南柯一梦》,就是槐安梦的故事,这本薄薄的单册小书对我影响更深一些。可是我从来未曾想到自己就是槐安国人。前天误打误撞而推开被岁月尘封的槐安国门,我仿佛生命又回到原点。  今天决定再去。从春天堡坐车到绿塘小街。半条街已经被水泥了,半条街仍然有些原先的味道。特别是街背后的村落,旧貌古风还在。新合、打蛇坝、大坝一带木屋、瓦房更多一些,村落更加原汁原味。  在绿塘小街西侧绿丰三队,见一室四函石板墓前有碑。石板墓一般没有字碑,没有后人祭拜。这个墓碑是二00七年新立的,是遵义新舟譙氏祖先譙启富等人的墓碑,内容记载譙氏于明末自赣入播,初期居绿塘,后来迁新舟。洛安江地区大部分族谱均记载祖上于明末或清初自赣入播,反映大规模移民与大规模汉化并存的历史进程。今新舟譙氏尽属汉民,其祖上的墓葬形式也可能是当年初到播州入乡随俗的原因。  绿塘小街的房子多属老屋基,屋基上的建筑则几经变更。过去有城墙和营门,今仅存西门及一小段石墙。营门是清代的,一两百年光景,屋基似乎更老一些。听说早前半条街属于打蛇坝唐家,甚至团泽、九龙、礼仪坝都有唐家田地产业,号称清末遵义东乡首富。唐家在打蛇坝还有老宅,我就走去看看。  打蛇坝唐家老院子尚存,今名石院坝。正庭七个开间,其中一个开间已经拆除。遇到唐盛志老人在家,而他本人正在整理唐氏宗谱,幸运了解到不少情况。唐氏初祖于清初自赣入播,佃种打蛇坝(又名朱家坝)朱家土地,经过数代开拓,于清代中期起家业兴旺。清末武举唐来仪时期,唐氏产业达到高峰。大致清末遵义东乡文脉以沙滩黎氏为宗,产业以槐安唐氏为雄。  随唐盛志老人访庭后其宗族坟山,自清代前期到清代末期历代先祖坟墓都有,皆大墓,纯粹汉式。旁有多处石板坟,唐盛志老人称为明坟,即早前“苗族”朱家的老坟。听说外山还有很多朱家老坟。唐氏先祖入播后仍租种朱家土地,说明“驱苗安汉”并没有冲击朱家。此“苗”,于地区、葬式可断为仡佬。而清初以后打蛇坝一带朱家后人尽皆消失,真是一段特殊的历史。  清代唐家老屋基隔壁就是明代朱家老屋基,尚存。石基比隔壁清代老屋基风化更严重一些。正庭为十一个开间!清代以来为唐氏居住。两个老屋基前面就是古代播东官驿,原先有一百多级石阶由官驿直通庭院,已经拆毁。基本情况大致是:这片老屋基、庭后坟山、及打蛇坝、绿塘河等处产业,在明代属于仡佬族朱氏,在清代属于汉人唐氏。这大概也反映明末清初本地区大规模移民与大规模汉化并存的历史进程。按唐盛志老人的说法:唐氏先祖于两百年间,由贫农而殷实,开拓进取,确实不易。  与唐盛志老人商量,老屋基、老木房一定保存,拆了就永远消失了。即使建新房,应申请另外择地。老坟,包括汉坟、明坟都要保护好。所谓明坟,其实是明末以前的土著坟,下限一般为万历二十八年。播州宣慰司下属播州总管府、播州蛮夷总管府,表明两宋元明时期仡佬族已经开始大规模汉化。而墓葬形式的陡变,则尚在万历二十八年平播之后。石板坟其年代更早,如果都消失了,则历史就不完整了。唐盛志老人是有文化修养的人。老人说,就怕农民不懂得这些价值。我说相信政府会规划保护。  唐盛志老人还介绍,明末绿塘河一带以六姓为主,北岸为汪、王、赵,南岸朱、周、梅。我想:赵、朱或为宋、明两朝同姓或赐姓,而汪、王似乎与《华阳国志》“鳖县大姓王氏”的记载有些暗合。但是本地汪、王两姓的族谱都记载为明末以后自赣入播。  在大坝(胡家坝),我看见父亲所说的大柏香了。本地称为大柏香,实即本地雪松。有四五围,树干尚实,枝叶尚青。宋朝?唐朝?或者更早?我对树龄难以评估,但我知道柏香树生长非常缓慢。槐安大柏香树估计与沙滩水红树(一种楠木)是同一时期的古木,甚至可能更早。打蛇坝、胡家坝一带的自然村落保存良好,木屋、瓦房、竹林、院落,是自然美与人文美的结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洛安江地区数千年农耕文化的活的标本。胡家坝的坟山上也有很多石板坟。  胡家坝往东二里到绿塘河拦河坝。下二里偏河垭。在偏河垭,洛安江故道环山绕一圈出来,上世纪六十年代挖出一条人工河道,河水直下沙滩河段。旧河道仍在,如果旅游开发,旧河道应该更有味道。莫友芝的墓就在偏河垭北面李家山附近,黎庶昌的墓在偏河垭西面,均错过了。郑子尹的墓在偏河垭南面唐家湾,决定再去看看。近现代学术界对于郑珍、莫友芝、黎庶昌三公均极推崇,盛评如潮。最近从网友星桦《章孤桐写郑子尹的三首诗》一文中见章士钊的《访郑篇》、《读巢经巢诗书感柬纕蘅》、《为纕蘅题子午山种梅图卷》、《读巢经巢诗》,发觉行严老人也是子尹先生的粉丝。其《为纕蘅题子午山种梅图卷》如下:  吾生敬黔士,初数黎尊翁。神理双文心,辞纂称巨宗。以次拜眲叟,小篆比山崇。循流见学术,独行君子风。柴翁知最晚,说经铿无穷。书画靡不妙,一世专其雄。朴学在西南,三师诚宗工。接席渺无及,仰止明渊衷。子弟才智下,二黎差持躬。诸蹇为通家,季常愁樽空。莫郑更无闻,脚跟殆如篷。何暇规乡井,荒邱葺幽宫。纕蘅儒雅伯,作政牂牁东。风义追仪征,刻意访遗踪。眼见夏畦鬼,犹享麦荐丰。如何哲匠后,零落等秋虫。先登子午山,墓门争蒿蓬。令甲首护持,种梅千本红。垅下禁樵采,乐毅将毋同。先生抑季流,高风共一穹。当时生王头,远下丘陇隆。此意重万钧,扢扬齐禹功。卷子盛题识,乡隽泣至公。边地名士多,惭愧峄阳桐。君昔移居诗,答响来远鸿。播州第二事,胡乃吝诗筒。寂寞郑公乡,转眼见郁葱。应令世人知,可以昭其聋。大雅不复返,墨守尤梦梦。时俗惊声气,吾意期发蒙。  我在子尹先生的坟山下喝了几口井水,在坟前抽了几口烟,然后沿着红丰队一带步行到大悲阁坐车回城。  .
  鳖水游走之八(十字小街、青山大坟堡)  坐车到绿塘小街,步行到十字小街,想看看清溪河下游一带。地图上看,清溪河下游与伞水河其实是对称的。  绿塘到十字很近,穿过平坝、山坝就到,一个多小时行程。在平坝附近的河边树林中,看到两块嵌入石座的石碑,碑文已经风化模糊,一块有“光绪”字样,一块有“道光”字样。本来三块,另一块碑不见了,只剩碑座空槽。残存的碑文中仿佛有“广纳善缘”字样。我开始以为是捐款修庙子的,一打听原来是修建过河跳墱的。河西面就是汪家山,怪不得碑文名单中很多姓汪。  出林子,在距离残碑100米的地方,在平坝队的一块土当中,见一个四大整的石板坟,还没有被撬。石料比较大,单是盖子最少超过千斤。这是一个很标准、很完整的单函石板坟,五方裸露,非常适合照相下来作为范本。从遵义坐车来的时候,可以看见沙滩河附近龙坑小学对面也有六七函并排的石板坟,就在虾子到新舟新修的机场快线旁边。修路的时候没有占毁,也不容易。  十字小街附近河道幽曲,有些小景。记得父亲说过,上世纪60年代,乡民在河中发现一只大团鱼。有茅盖一般大小,背上可以站一个人。老乡们本来打算吃掉这只团鱼,打两顿牙祭。后来发现团鱼身上挂了一些生锈的铁环,上面依稀是人的名字,那是古人将大团鱼放生的记号。就不敢再吃了,也把它放进河里。几十年的光阴对于人类来说很长,对于龟鳖来说不长。当年放生大鳖的人许多已经离去,估计那条大鳖仍然在这条河道当中。  从十字坐车到新舟,在西门吃了碗甜酸羊肉粉。用新舟传统的甜酸羊肉作料,味道还地道。目前这个东西只有新舟街上才有。07年我写了篇散论《贵州崛起》放在网上,其中提到福建沙县小吃的成功经验。当时虾子羊肉粉的名声也主要还在乡镇一隅,五、六年后的今天虾子羊肉粉已经遍布遵义、贵阳一带的大街小巷,现在可以总结虾子羊肉粉的成功经验了。看来一个地域性小吃品牌的形成,行政的推力往往需要扮演重要的角色。新舟甜酸羊肉粉,甜而不腻,酸而不涩。与常见的遵义羊肉粉相比,风格更鲜明,滋味更独特,也是值得推荐品尝的。  从新舟转禹门转杨五场。杨五场也是小街,可惜完全被水泥了。周边的竹林村落尚好。从新舟肖家坝水源沟下来的水在杨五场南面汇入洛安江。我本来计划从杨五场沿着河道下宝河场,听说青山大坟堡就在杨五场附近,于是前访。原来青山是一个大地名,部分属于新舟镇杨五场,部分属于三渡镇杨柳田,西面是虾子镇三台村,古时候是新舟坝子一带东出三渡关的一个便捷谷口,今是三镇交界地带。从新舟坝子向南看,尽头就是三台山。三台山连绵三峰,一座比一座高。青山大坟堡就在三台山与东面台地之间的谷口之中,约长三丈、宽两丈、高丈余的一个大土丘。土丘前有墓碑,墓碑在荆棘丛中。墓碑上的字迹已经风化模糊。墓主是播东何氏先祖讳堃。播东何氏初祖讳中立于唐末自江西新喻率部入播平乱,始居中桥老蒲场故址。宋代以后分八支,青山大坟堡为其中一支。今青山、宝河场一带仍然颇多何姓。播东何氏自宋代至明代世袭播州总管府,与中古播州历史也有较深渊源。我发觉三渡镇青山一带与中桥老蒲场故址、绥阳十字坡何家沟地形很相似,也在大山之麓,也在坝子边缘,也在通道之处,也有沟谷屏障,也有河道相抱。这种地形地理信息,充分展示何氏祖先世守此疆的身影,可补文献之不足。  出三台村,在洛安江大桥的桥头搭车到虾子转遵义。  .
  鳖水游走之九(杨璨墓)  昨日在何堃墓,但见封土一堆,心想何不去看一下本地已经发掘保护的大墓。今晨乃自南门关坐车到平桥,再步行至皇坟嘴,拜谒南宋播州安抚使杨璨之陵。中国西南地区的土司墓,当地老百姓一般称为皇坟。唐宋之羁縻州制度,类似于元明清之土司制度。而播州自唐末至明末一直为杨氏世袭管理,概称杨氏土司时期。  已纳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杨璨墓的实况,比我想象中要好一些。墓室已经修缮,并将本地区其它古墓的文物存放此处保存。杨氏高坪墓地、杨氏新蒲墓地、桐梓宋墓、鸭溪宋墓的部分文物存放此处。何不在此处设立一个大型的古墓博物馆,让更多文物得到集中妥善存放和保护。  以前从资料上了解过杨璨墓的一些情况,宋代雕刻艺术的地宫,播州盛世的物证,等等。亲眼看见墓室的内景还是让我意外。这个夫妻二人合葬墓不算大,内室只有60多个平方,但是比今代许多精装小户型住房还要漂亮。听说女室是修缮的,而男室是原装的。这个墓室的装修水平,尤其墓室雕刻的艺术水平,是南宋时期中国的代表水平。  陈列室有两樽宋代的人物石雕,形制与杨璨墓夫妻二人雕像类似,尺度更大一号。当地村民曾经作为菩萨供起来。解说员说,专家认为可能是当时修建杨璨墓时候工匠制作的废品。但是废品当时就敲碎。废品不可能大一号。杨氏土司29代世袭,加上其宗亲,实际墓葬很多,已经发现的很少。  陈列室还有皇坟嘴营盘的照片。解说员介绍,专家认为是宋朝时期杨家的营盘。我本来打算去现场看看,后来懒得去看。纵横千里之州,这个营盘拿来作甚。杨氏中枢在此的时候,则周围群峰皆是营盘。照片里面就是山顶几堆石头,连城墙都算不上。可能是清代或者民国时期土匪老二们使用的山寨营盘。甚或可能就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公社时期所修的田土堡坎,周围到处都大量存在这种东西。前几天在清溪河下游绿塘小街东面河道两边,我看见有两丈高的石头墙体,我希望是古时候的城墙,一问才知道是公社时期以社员记工分的形式所修的堡坎,今亦一小景也。  关于杨璨墓被发现的情况。解说员介绍,该墓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发现的时候已经露出墓门的两个护门石雕人物。室内的殉葬品,除了被压在龙床底下的两个后来被命名为遵义型的铜鼓之外,其余都被洗劫一空。解说员又介绍,省内某部门的专家们在田野考察时发现杨璨墓。似乎自相矛盾。人类生活本就充满矛盾,历史如此,今何能免。由墓室的等级、雕刻的等级、铜鼓的等级,可以推知那批消失的殉葬品的分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并不存在今天这样的古董流通市场。那批东西现在又到了哪些人手中?  到墓室后山高处察看了一下皇坟嘴一带的地形。湘江出遵义城东南流,到皇坟嘴东北流,转折之处是一条山脉的狭长地带,若龟鳖之头,三面临水。杨璨墓就在龟鳖之头的半山正脉,朝向龟鳖之头的前方。此地形倘若解作龙形或虎形,则属尾地,朝向尾梢,似乎于义不通。皇坟嘴西面赵家坝一带也是三面临水,山形若伏兽。伏兽后部靠近大山的椅背处,也是古人安葬大坟的好所在。古人葬墓,包括中原帝王,包括西南土司,包括普通百姓,一般都是一个时期一个家族一片坟山。因此宋代在皇坟嘴一带可能另有若干大墓。  宋代杨氏为何以此为坟地?其实北宋播州杨氏之中枢即在此一带。北宋端平三年,杨光荣献地归宋,朝廷诏允重建播州于白锦堡。关于白锦堡的位置,过去主要有两说。一说南平军,即今綦江、南川一带。一说今遵义县城南白镇。杨璨墓出土之后,也有学者认为白锦堡即皇坟嘴,但是未对前两说作针对性分析。目前仍以前两说为主流,尤其以南白说为主流,本地官方资料一般认同南白说。郑珍《白锦堡考》以《潜溪集.杨氏家传》为据,认为白锦堡在遵义老城以南二十里。郑珍之年,杨璨墓尚未出土,其认判“府治南二十里”,于文献依据与考证方向皆属正途。今杨璨墓既已出土,且正好在老城南约二十里处,则宋代之白锦堡必在今皇坟嘴一带无疑。宋代杨先在白锦堡东面,称下州。其弟杨蚁在白锦堡南面,称扬州。如果白锦堡在今天南白镇一带,其东的地盘远远大于其南的地盘。扬州地盘太过狭小,扬州与下州地盘太不对称。而且南白镇与“府治南二十里”的距离并不十分吻合。杨氏于唐末进入播州,北宋初期其建堡之军事功能仍然是首要因素。  从皇坟嘴步行到长沟坐车回城。  .        
  支持楼主:写得很好。在绥阳的部分详细。我是绥阳人,小时候也听说过很多,最近也看了一部分,才知道洛安江的名字。我们这里多数叫洋川河,双龙河。看过你的很多文章,受益很多。
  @yczxyczx-03 09:35:37  支持楼主:写得很好。在绥阳的部分详细。我是绥阳人,小时候也听说过很多,最近也看了一部分,才知道洛安江的名字。我们这里多数叫洋川河,双龙河。看过你的很多文章,受益很多。   -----------------------------  谢谢提帖!欢迎批评。  洛安江是总名。各个河段又有小名。
  鳖水游走之十(舍月山、穿洞、野蓝国)  由凉水井坐车到虾子。唐初设恭水县于洛安江中上游,后更名罗蒙县,后更名遵义县。设高山县于今遵义县东南部,后更名舍月县,后大部分划入遵义县。洛安江、湘江分水岭在今虾子镇境内,大致其北为唐初恭水县(罗蒙县),其南为唐初高山县(舍月县),于是我今天去寻找这个分水岭。  地图上有地名高坎,由虾子转车到了现场,只见几个小丘。问一位大娘,高山何在?答:“山高不过菜籽坡,匪多不过绿塘河”。顺着大娘指的路,由高坎东行二三里,到红岩生产队,仰头见菜籽坡,两垭口颇似两个月亮弯。哈!舍月山、舍月县,高山、高山县,以此名也。唐宋高遥山,亦即此山。舍月二字,顾名思义为月亮停靠居留之所。今之菜籽坡,新名也,中国人吃油菜籽才几百年。今之虾子镇高坎、湄潭县高台镇、瓮安县高水乡、及喇叭镇、三岔镇一带的几个高山村,均属唐高山县之衍名。菜籽坡为虾子镇一带最高峰,也不算真正的高山。绿塘河为典型的鱼米之乡。大娘的民谚与实情不符,应属洛安江中上游地区百姓之间略带贬义而无恶意的调侃式对话。疑其原型为“山高不过菜籽坡,水深不过绿塘河”。菜籽坡、绿塘河一带都是三水交汇之地,这句民谚反映这两个地方在早期历史中的重要性。《尔雅注》的作者、汉代大儒舍人,应即汉代鳖县舍月山一带的人。舍人时任犍为郡文学卒史臣,犍为郡时治鳖县。大儒舍人当时上班回家都很方便。  菜籽坡附近的掰手岩往下,洛安江进入大山峡谷地带。掰手岩处地形狭窄,古时每逢涨水必淹栈道,乡民只能用手攀岩而过,故名掰手岩。这个峡口在古时候应该更狭窄,上游易成水患,古人以人力拓阔。今天站在峡口东面100米处,清晰可见峡口北侧水边的石壁为人力拓修的截面。  沿着峡谷行七八里,到云门囤景区。左侧今“神奇天佛”景点,并非天生佛影,而是古人崖葬的槽痕。大佛头部的水平线,为五六处早期古人竖棺的槽痕。其下一条长槽,为稍晚期人类所凿,或为崖葬槽,或为栈道槽。由鱼剑坝往下,两侧悬崖有上百处古人崖葬的槽痕,为我所见崖葬形式最集中的地区。听说景区有徒手攀岩表演,地方文物文化部门应予禁止。  鱼剑坝往穿洞的古栈道已毁,小路已被水库淹没。150元的船票不舍得,花10元买了一条山路,由河谷爬上黄林直接走到穿洞的顶上。黄林,莫非皇陵?居然还有不少吊脚楼的木结构院落,比绿塘、核桃坪的味道又要古老一些。这一带的地形更封闭。  穿洞的石梁上也有悬棺和栈道的痕迹。通过一条古栈道残槽,爬上石梁顶,弄破了牛仔裤。下来,有另一条小路也可以到石梁顶,不用那么辛苦。石梁背后即洛安江、湄江交汇处,洛安江由石梁之下穿洞而出,与湄江汇合。可惜石梁顶上荆棘太深,无法骋目。又下来,沿半崖下山,其实也是古栈道,有雍正年间的修路碑,保存较好。从半崖古栈道往下看洛安江,真景观也。比船上看可能更有感觉。在半崖烧了一支香,下到山脚。  站在洛安江畔仰望石梁,我笑也。比照片壮观十倍。果然溶洞天成,人力拓阔。今之内壁,仅少量为自然溶岩内壁,大部为坚硬的石灰岩壁,为人力所开。百里洛安江到此,一道石梁所阻。太古时期,河水从溶洞暗河渗出,涨大水则从石梁翻出,上游已成洪灾。上古先民以肉身之力将自然溶洞拓宽而成今日之面貌。我再次判定洛安江穿洞之主体为人类早期水利工程。其拓阔时期,结合本地区早期部族历史,我定为鱼互部族早期,即鲧禹同期,即四千年前。人类早期大洪灾的传说,反映人类早期真实生活历史。真实的大洪灾并不是发生于大江河之全流域,如整个长江流域或整个黄河流域,而是发生于个别部族所生活的小流域。由于这个部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主体地位,所以他们的记忆就成了我们大家共同的记忆,他们的故事就成了我们大家共同的故事,他们的文化就成了我们大家共同的文化,他们的历史就成了我们大家共同的历史。正如西羌人、东羌人时代,其实东南西北都有人类活动并留下大量痕迹,但是商周秦汉之后东羌人的记忆就成了我们大家共同的记忆。正因为有赤帝部族、夏禹部族的存在,中华历史的主体记忆当中也包含了大量南方部族的文化基因。例如稻作文化、元宵节、鬼节等。  站在两江合流的天门二号码头,四面皆山,绿水荡漾。一个人都没有。也真爽。  然后爬上君子坪,计划去野蓝池。这一带有两个相邻的地名“野蓝池”、“蓝生”,其实就是“夜郎池”、“郎山”。今天的遵义人不喜欢夜郎文化,甚至主流文化圈也比较排斥夜郎文化,他们认为遵义在两千年前就已经汉化了,他们不知道两千年前“巴蜀本南夷”。那么我只有说咱们世代生活的这块土地不是夜郎国,而是野蓝国。我们不是夜郎国人,而是野蓝国人。不知道怎么回事唐朝的郎州设立在了咱们洛安江。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唐朝的夜郎县设立在了咱们大娄山。其实夜郎二字本就是上古应龙图腾的音译。夜郎部族就是应龙部族。应龙部族就是与大禹一起对抗洪水的那个部族。屈原“应龙何画”之谓也。那是四千年前的事。皆鱼互——濮人一脉。  由君子坪到野蓝池西面,小路三四里,大路四五里。我走大路走错路,下到南面沟底,重新爬上来,走了七八里。天已向晚,一只乌鸦飞到头顶两三丈处“刮刮”惨叫。好古典。野蓝池距离穿洞不远,在洛安江南侧山顶,中间有两三个洼地,古代应有池塘,今天尽为田土。  到红光队白果坪,今有一个古天乐小学,已经七点过,人已累极,距离虾子还有三十里。农忙时节,村民都在地里。请求用摩托搭我去虾子,通通不雄。学校西侧小徐一家也在地里栽海椒,小徐也很累,也不雄去虾子,但是愿意帮我联系。一个师傅从虾子开摩托过来,我坐在小徐家院子等了一阵。小徐说,90年代自己爬上穿洞的台坎上看见还有两具悬棺,后来就不见了。我问我看见的9具悬棺怎么回事。小徐说是开发商搞的,倒是老位置老样子。隔河遥望,白天我还以为是真的。  洛安江地区的乡间,民风厚实、淳朴。行走此间特别舒服。贾谊曰:大夏之遗风。又过了两千年,仍然有些老底子。从白果坪到虾子镇,已经十点,只好留住客栈。  .  
  今天花了一个上午时间看你的博客,关于贵州特别是遵义部分资料。你收集得多。很多是第一次看到,你的文章语言生动,资料详实。游记部分让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很好。一个人的探访,很辛苦。
  @yczxyczx-04 12:58:25  今天花了一个上午时间看你的博客,关于贵州特别是遵义部分资料。你收集得多。很多是第一次看到,你的文章语言生动,资料详实。游记部分让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很好。一个人的探访,很辛苦。   -----------------------------  谢谢你的关注!许多地方我也是第一次去,记录的情况未必十分准确,欢迎你批评指正。
  鳖水游走之十一(西坪角口)  角口在西坪镇,即洛安江、湄江汇合之后,再与湘江汇合之处。方言:某江与某江角,某河与某河角。可见,角即合,角口即合口。既然留宿虾子,何不直接去角口。  野蓝池的车已经开走,只好坐到蓝生。以为从蓝生到角口也不远,结果走了两个多小时。由龙洞坎、干龙田往南为一个狭长沟谷,约10里到湘江河,当地人就称为后山沟,即蓝生后山沟。我走的就是这条路。蓝生正面的地形我没有特别留意,大致也是一个直通湘江河的狭长沟谷。《杨氏家传》记载,北宋杨实的二弟杨先盘踞白锦堡东面,称为下州。杨实的三弟杨蚁盘踞白锦堡南面与彝人势力相接地区,称为扬州。杨蚁联合水西彝人攻打杨先。杨贵迁在高遥山设下两个埋伏阵地大败彝兵,赴水死者数千人。高遥山即今天虾子镇菜籽坡,当时菜籽坡、蓝生、野蓝池一带应该都是杨先的营寨。杨蚁和彝兵由南往北渡过湘江河,钻进杨贵迁的口袋阵地。两个口袋阵地应该就是蓝生后山沟和前山一带的沟谷,都有十里口袋地形,直达湘江河。赴水死者数千人,应该在虾子镇与西坪镇之间的湘江河段。在湘江与其北支洪江交汇之前的上游地区,还不一定淹得死那么多人。  蓝生后山沟下行五六里,乡村马路折向李子沟的生龙队。翻过垭口到平星队,地名砖房。由砖房爬到枫香台的垭口,即可看见角口。如果从野蓝池经吴家寨到枫香台,听说只有半个多小时行程。  角口处今天修建了一个水电站,形成一个水库。渡船到南面,站在水库的大坝上,水声隆隆。遥望大坝南面的河段,尽在大山深沟之内。  三江合流一带以及合流以下干流的地形,与中上游地形完全两样。合流之处其实是洛湘湄流域的自然地理中心,若非如此地形,整个地区古代历史将改写。而如此地形无疑增强了中上游地区的地理封闭性和军事安全性。穿洞之内,国中之国。鳖县槐安国,竟是一个洞中之国。旅行者如果从角口或者牛角塘乘船经过穿洞前往鱼剑坝,再由鱼剑坝附近坐车前往鳖县槐安国各地,更能充分品味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内涵。也可以将掰手岩到鱼剑坝的峡谷中的乡村公路硬化,穿过这条峡谷进入坝子地区,进入鳖县槐安国腹地,能给旅行者极其深刻的影响。  角口到西坪的车要下午四点才有,于是自己慢慢走。走在角口到西坪的公路上,望四面群山,果真雄伟,知播州实乃苦地。由15公里桩走到11公里桩,在凤凰村永兴小学,仰头仍是爬坡路。在学校门口等车,发觉永兴小学里面大树不少。坐车到上下湾一带才下坡。西坪一带果然是坝子,一直到南乡名镇团溪都是浅丘地形。  在团溪吃碗粉,转车回城。夜间得一梦,与父亲同乘火车,中途停站,再启动,不见父亲身影,我呼喊着在车厢中寻找。走了两节车厢,车上开饭,有人递一碗给我,我张口即吃。梦境与实境相似,父亲去世后,我也是饿了就吃,顿顿皆饱,肥肉朵朵,悲哀顿失。  .
  鳖水游走之十二(湄江)  那天从白果坪回虾子的路上,摩托师傅告诉我正在修建的瑞杭公路旁挖出一座菩萨,四乡八里都来朝拜,而且相当灵验。问是否石雕。答:不是石雕,是岩滴水。之后一直记挂此事,今天转车到红岩队附近的现场,果然是岩滴水,不是石雕。一大片香,已被风吹灭。拣了三支点燃。离去。  按《水经注》记载的情况,按汉晋地理观念,黚水(湘江)、温水(湄江)都是鳖水(洛安江)的支流。于是从虾子转车到中国西南茶文化重镇湄潭。经三渡、鲤鱼垭、小河桥、梭米孔、岩孔、黄家坝,皆三江汇流一带大山深谷。黄家坝到湄潭一带为丘陵坝子,即抗战西迁的浙大才子们称为小江南的地方。除了湄潭、黄家坝、三渡关的大名,其它如梭米孔之类的小地名也曾听父亲提起。  正在修高速公路,原来的国道损坏严重,时常堵车,特别难走。如果湄潭高速公路直接修通到遵义机场,地图上看只有三十公里,二十分钟车程。今天湄潭比较热闹,县城与黄家坝同城化趋势明显。如果由黄家坝瑞杭高速公路开口接通机场,只有二十公里,相当于虾子到机场。也有利于今后遵义机场接纳东面客流。  湄潭下车,吃碗粉。东逛西逛,由湄江桥过了湄江河,又由茶文化广场旁边正在修建的大桥回到西岸。坐车回遵义。  按照我的想象,河流交汇的地方一般都是冲积坝子,洛湘湄流域恰恰不是这样。洛湘湄三江汇流地区及汇合之后的干流属于大山深谷地形,坝子主要在中上游。坝子为老高原地形,地貌以丘陵、坝子为主,都是千百年耕作的熟地,是人类主要聚居地区。三江合流地区的大山深谷为新高原地形,地貌以大青山为主,丛林莽莽,耕地很少,村寨一般在山窝或山沟,古代主要作为军事防御的关隘要塞。绿塘河角口以上为鳖水上游,绿塘河角口到西坪角口为鳖水中游,西坪角口到三星场角口为鳖水下游。观察古代鳖水流域历史文化的重点,应该在鳖水中上游地区与黚水(湘江)、温水(湄江)两个大的支流地区。  但是实地考察的情况又给了我一个相反的经验:往往大山深谷地带、边缘地带保留了较多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古代信息,比如古墓、建筑、地名信息等等。不能够因此而认为古代部族的中心在大山,而不在坝子。同样的道理,今天的遵义人如果认为古代仡佬族先民只是聚居在务川县、道真县、仁怀市、及遵义县的平正自治乡一带,那你就还没有理解乌江河套大娄山地区的古代历史。  洛湘湄合流之后的干流自身流域面积很小,南北数十里,东西仅十来里,为一狭长地带,形若老鳖之头。鳖水之名,由此而来。有洛、湘、湄三大支流,所以本地区早期部族有三足鳖图腾。团溪、西坪、龙坪一带的河水无法东入洛湘湄干流,也无法南入乌江,只能北入湘江。高台、茅坪一带的河水大部分无法西入洛湘湄干流,也无法南入乌江,只能北入湄江。洛湘湄流域的内门实际在角口、穿洞一带,三星场只能算是外面一道门户。这是典型的大封闭、大关门地形。  .
  鳖水游走之十三(且兰通道、三星场、珠藏)  在忠庄买了去珠藏的车票,计划铁厂下车,寻乡村马路去三星场。以前一直在想,珠藏二字何解?站在我前面买票的老头和售票员说:去[ZUCANG]。本地的方言不兴卷舌,原来珠藏就是猪场。附近有几个牛场,瓮安、湄潭、福泉、施秉都有牛场的地名。  车经龙坪、团溪南行,进入古代且兰通道。且兰通道,即周秦汉晋时期由鳖邑到且兰邑及以南地区的通道,是长江上游地区与珠江上游地区之间最重要的通道之一,已有两三千年历史。按今天路线,大致由遵义经团溪、瓮安到福泉、凯里、都匀及更南地区。二十年前因为买不到火车票我曾经数次经过这条路线坐大客车南下广东,当时每次都是夜间,所以今天想看看地形。  不巧在团溪的龙岩垭口堵车,司机掉头绕道张王村,将我扔在张王与铁厂去三星场的交叉路口,名叫鸳鸯村。张王村一带四面环山,地形封闭,以张、王二姓为主,在遵义、湄潭、瓮安、开阳四县交界地区小有名气,上世纪曾有公社建制。  由鸳鸯村坐摩托到三星场。下游建设构皮滩水库使水位上升六七十米,三星场已在水下。三星场也叫角口,是洛湘湄干流注入乌江之处。乌江在此绕了一个大弯,形成一个瓮状水系,古代瓮水即此瓮状水系。今天一般资料介绍古代瓮水为今天瓮安河,是错误的。  不想由三星场原路回团溪,于是渡船到梯子岩。船行江中,雷声隆隆,下起雨来。到观音庙避雨一会。有人用毛笔在观音庙外墙留词二首。  其一。  梯子岩  观音老母坐莲台  千人拱手去  万人朝拜来  另一。  人走阳关道  处处能通关  逍遥风水林  云上会八仙  词义颇合,因记。其实是民谚,为这一带地名集锦。梯子岩、观音庙,即我避雨之处。整块数十米高的大岩石,古人凿出五六尺宽的石梯子,岁月颇久远。观音庙在梯子岩侧。梯子岩的垭口后面为龙场坝、大坝、羊关。词中阳关道,指羊关,古代为关塞,上世纪曾有公社建制,今为村。羊关小学对面有一株大柏香树,足两围。词中风水林,在乌江对崖,属开阳县境。  在龙场坝有刚放学的小女孩仰头呼我伯伯,播州古音,朗朗清脆。看来这里学校的老师还是比较负责任的,瓮水之幼呼我曰伯亦宜也。其实渡船过江我就已经进入瓮中,省级重点文物单位瓮水长官司的遗址就在附近。  在大坝避雨农家,与一严姓老人交谈,知附近吴、严、汪、王姓居民不少。河东有严汪村,在湄潭县西南角。河西有张王村,属团溪。我疑为早期这一带的支系部族旗号,后来演变成为姓氏。  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诸葛亮的红色蜀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