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讨厌在陌生人一会怎么办请安静的英文下面气功的三种听力下降假如你遇到了会怎么处

你不是杨晓芸,我不是夏琳;你不是郭德纲,我不是北京台;你不是29块钱的T恤,我不是凡客诚品···演不成电视剧,打不成记者,卖不火平民衣···所以,你还是乖乖看看《一本书学会人情世故》回家研究在万恶的新社会的如何成功杀出一条血路成为张朝阳马云史玉柱吧。     
与人言谈的人情世故:一切从互相信任开始    
行为举止的人情世故:你也能成为“万人迷”    
人际交往的人情世故:赢的合作的事情是双赢    
对待骗术的人情世故:看透事态人心,不再受骗    
受到伤害的人情世故:与小人坏事斗智斗勇    
做事,你要知道这个社会的竞争法则,这样才能百战百胜;做人,你要赢得领导的重视、朋友的支持,如此在生活中才能游刃有余。    序言:学会人情世故其实不难    现在中国人最喜欢研究的一个问题就是谋略。法律和规则不健全的地方,必然导致这种风尚的流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一直不断地在使用各种各样、不同程度的谋略和技巧,要不然就没法在社会上生存。不管在日常生活还是职场里,只要我们想不被适者生存的潜规则淘汰,就不得不使用待人接物的社交技巧。  人生在世,难免有吃亏、受气或者遭遇其它不顺心事儿的时候。每一次被人家算计后,你鼻涕一把、眼泪一把,扪心自问,不由得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恨自己没用。而事实上,你的良材美质并不比任何其他人差,你只是不知道如何使用跟别人打交道的技巧!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大人物不知道权变,就不能领导人民群众干革命;小人物不知道权变,就只好被人欺负。  实际上,很多情况下,我们不招别人喜欢、拿别人没办法,并不是因为意志薄弱,甚至不是因为缺乏跟对方竞争的实力,而是真不知道怎么应付对方才好。  如果你看了摆在面前的这本小书,问题就可以说大有希望解决了。这本小书将向你揭示社交中的一些潜在的秘密原理,引导你掌握一些待人接物的终极技巧,使你可以在面对任何社交疑难问题时,都能做到心中有数、拆解有招!  设想一下,在与人交往时,要是你能跟诸葛亮似地准确预测对方的反应,并且对每一种反应都知道如何应付,甚至事先下好了套等对方钻,这世上还有什么事你摆不平的吗?在本质上,我们这本小书写作的目的,就是要帮你获得这样的一种能力,把社会上所有可能出现的一般疑难问题一网打尽地给你讲清楚前因后果、说明白针锋相对的应对技巧,让你做到有备无患、心中有数。  人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实际上科学知识如果不转变成具体的技术能力,那么根本就无益于实际的生产生活。类似地,心理学、管理学、社交学的知识,如果不转变成具体的技巧,也无益于人们的实际社交。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翘起整个地球。社交技巧之于人际关系,就相当于阿基米德的支点之于地球。有了这个支点,你就可以“翘起整个地球”,在人生的战场上纵横驰骋、所向披靡!  出于这一考虑,我们这本小书,主要侧重于技巧的归纳,帮大家解决一些常见的社交难题,侧重实际的应用,除非必要,决不讨论臭氧层一类虚头八脑的深奥理论。  一旦学会并能灵活运用本书所提供的社交技巧,你会渐渐开始产生一种天地豁然开朗的感觉,对生活越来越满意,对自己也越来越有信心。这是因为我们平时的大多数烦恼和抑郁情绪,都产生于跟人打交道时产生的无法应付挑战的挫折感。而一旦你掌握了这些技巧,世界的大门就朝你敞开了,你意识到自己有手段、有力量应付生活的挑战,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信心。  这种积极的自我评价,反过来还能提升你的人生境界,帮助你实现人生梦想。谁愿意做一个生活浪潮中的失败者呢?赢得自由生活、率性意志的空间——帮助你牢牢地把握住自己的命运,乘风破浪、披荆斩棘,成为命运的主宰、生活的弄潮儿!这就是这本小书撰写的终极目的。  做一个有头脑、有办法的精明人!  做一个有技巧、有力量的成功者!  与成功同行,从阅读本书开始!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没钱没势谁吊你
  市场最容易犯的错误有两种:一种是过于恐惧,一种是过于贪婪。在投资世界,恐惧和贪婪这两种传染性极强的流行病,会一次又一次突然爆发,这种现象永远存在。可以确定的是,恐惧和贪婪肯定会一再发生,肯定会引起股票市场价格与价值的严重偏离。但无法确定的是何时会发生,以及发生时后果有多严重。很多人喜欢股市大涨,其实大跌反而是重大利好消息。原因很简单。股市大跌时,投资者由于恐惧而纷纷低价抛售,会形成更大的安全边际,因为大跌才有机会大量低价买入好股票,才有可能以后赚大钱。只有资本市场极度低迷,整个企业界普遍感到悲观之时,获取非常丰厚回报的投资良机才会出现。今天的得失不叫投资,也许您现在在想是真是假,如果您有兴趣的话可以联系我,不用想我会给您一个答案.至于实力如何,很多合作过的客户 ,都有有目共睹, 有意向的朋友可网上联系: QQ:
  看楼主人不错,还是顶下吧  
  第一章 与人言谈的人情世故:一切从互相信任开始    多十个朋友,未必就能飞黄腾达;多一个敌人,却肯定会寝食不安。要是我们想让自己的小日子过的更舒服点、应付日常的各种俗事更容易些,那本章将要介绍的技巧,你自然就不容错过。    1 赢得信任使其他人不再钳口不言    从公安大学毕业不久当刑警的小宋,本来寻思当警察的在人民群众面前,那还不得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从此可以过几年滋润日子了,没想到其实也并不完全是那么一回事。  这不最近,应上司刑警队陈队长的要求去某村调查一起案件,小宋就遇上了麻烦。该村前不久曾发生过一起部分村民跟前来解救被拐卖妇女的警方人员的对抗冲突事件,后虽公平协商解决,但从此警民关系一直很紧张。  小宋在走访中发现,由于群众跟自己不熟,因此怀疑小宋是来翻旧账的,因此几乎都支支吾吾地语焉不详,不肯配合自己的工作。跑了一个下午,小宋只搜集到少量没有任何价值的情报,眼看就要没有什么成果,只好灰溜溜地开车回到警队,朝陈队长诉苦。  陈队长听说了小宋汇报的情况后,不由得大笑说:“这样吧,明天等我有时间了,我跟你一起去看看。”  结果第二天,小宋在陈队长的带领下,顺利地调查走访了大量该村群众。大多数村民都很配合警方的工作,这次和小宋单独前往的时候的情况真有天壤之别。在村民的帮助下,他们获得了一条侦破案件的重要线索,此后不久就顺利地逮捕了犯罪嫌疑人。  陈队长究竟有什么样的锦囊妙计,可以迅速安抚住多疑的村民,以争取到他们的信任,帮助自己开展工作的呢?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面对一些与小宋和陈队长类似的问题,——如果你想从某些人那里了解情况,首先必须赢得对方的信任。接下来,我们结合陈队长的例子,解析一下具体的技巧。    告诉对方一些私密,以交换对方的信任    学者认为:比起人的外部行为来,人的自我认知对人的信念有更强的影响力。在利用外部行为改变交往对象看法不现实的情况下,可以利用人的心理的这一特点,用改变影响对方自我认知的方法,改变对方的某些信念,从而轻而易举地赢得对方的信任。  根据这一理论,如果你的交际对象是一般嘴严的人,你就可以在尽可能的范围内、以不招致任何人的反感为前提,告诉对方一个秘密或任何个人的私事,以表现自己对对方的信任。不过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不可太主动,必须设法给对方造成一种你的泄密是对方争取的结果的效果。要不然人家就有可能把你当成是嘴没把门的、跟谁都喜欢乱说的傻瓜。如果对方意识你到对自己的信任,他就更倾向于信任你。这不是出于讨好的目的,而是一种投桃报李的自然反应。  当日,陈队长领着小宋,遇见第一个在村头闲坐的农民时,采用的就是这一技巧。陈队长先跟村民寒暄了几句,自然过渡到双方都很敏感的警民冲突事件,然后把一些村民很关心、同时不可能了解的警方内部的处理内幕告诉了对方。  村民由于好奇,不免话越说越多,同时觉得这警察连自己的家底都肯告诉自己,也是一个实在人,因此对陈队长戒意顿消。陈队长于是就与这个村民建立起某种程度的信任关系。俩人越唠越近乎,村民渐渐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也把村里的很多事情——包括陈队长和小宋想了解的情况,知无不言地告诉了陈队长。小宋在旁边不时插言,不等陈队长使眼色,已经掏出记录本,刷刷地记了起来。  一般而言,你告诉了人家一些你的秘事,这不一定就能使对方在心理上变得跟你立刻接近起来,但是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回应你的冲动,不把自己的某些事情告诉你,自己的心理就老觉得不平衡。这样一来,他就不得不跟你坦诚相见,暂时把心机、权术一类的东西置诸脑后。  在这一瞬间对方的心理会发生很微妙的变化。一旦对方把某一件事情告诉你了,尽管人家可以这么做也可以不这么做,立刻就会变得比此前没告诉你的时候更加信任你。对方告诉你的事情越多,就越会觉得你靠得住。一旦开头,对方就会越来越控制不住形势,忍不住把更多的私密档案交给你的大脑保管。  人们一旦跟你分享了某些私密,就会变得更加信任你。这一无意识的心理过程存在这样的心理逻辑:“我为啥告诉他这么多事儿啊?信任他呗。”反之,如果对方觉得自己告诉你很多事情,还不信任你,就会迅速陷入心理冲突之中——对方当然不肯承认自己是一个傻瓜。为了达到行为、心理的和谐统一,他必须化解不信任你、还跟你说了很多废话这一矛盾,必须变成真正信任你。    与对方讨论怪力乱神,从不易引起猜忌的话题寻找突破口    陈队长一行遇到的第二个村民,是一个嘴巴比较严的人。陈队长意识到对方的戒备心很强,前面的策略不好使,就使用了跟对方闲扯怪力乱神这一技巧。  这个技巧的具体内容是,如果我们的交往对象是一个嘴巴很严的人,从来不随便说任何有可能引起争议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跟对方讨论一些神秘新奇事物,比如神仙鬼怪、外星人、投胎转世、试管婴儿等,征求对方对这些事物的看法。  对方多半会说,自己没考虑过这类事情,反正跟自己没啥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这就算是对方已经敞开心扉了,因为对方说的绝对是实话:对方刚刚把自己的脾气属性告诉了我们,人家是一个很现实、不关心怪力乱神的正派人士。  对方也有可能会谈一谈自己的观点,但是也绝对不会在谈论这种问题时进行很严密的心理设防,因为这种话题跟我们的切身利益没有直接的关系。  如果你能成功地跟对方进行了上述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你们之间就已经建立起一种更密切的关系,对方开始不由自主地对你信任起来。  以第二个村民为例,虽然他开始时并不信任陈队长,但只要他开口跟陈队长交流自己的观点,就意味着已经开始跟陈队长分享秘密;这个心理界限的语言阀门一旦打开,接下去就往往是不设防的居民区了。  神秘新奇事物这类话题所以能让对方放心,是因为这种嘴巴严的人,在待人接物时往往会习惯性地这么思考:“这事儿对我有什么不利没?要是乱说话会不会把自己搭进去呢?”结果分析下来,发现神鬼之类的家伙多半是子虚乌有,跟自己八竿子打不着,不可能对自己构成威胁。于是胆子遂大起来,觉得乱说几句其实也无妨。  对方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后,你注意不要跟人家争论,因为要是对方发现你们之间“恰好”在这个问题上有一致的观感,你们的心理联系就会进一步密切起来。    诱导对方发泄自己的情绪,谁都有说走嘴的时候    除了上面的两种方法,我们也可以通过诱导对方发泄情绪的方式,增强对方跟你沟通的心理需要。陈队长跟村民交流所使用的第三个赢得信任的技巧,就是这个套路。具体做法就是跟村民唠家常,诱导对方发泄对社会、生活、以及个别人的情绪。只要对方愿意跟我们唠叨,就意味着已经开始信任你了。根据陈队长后来跟小宋的说法,这个技巧也是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的,并非凭空捏造。  一些研究者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实验中,受试者被分成三组,分别扮演被恐怖分子劫持的人质,参与军事演习。第一组被要求注意观察事件发生的环境;第二组被要求注意体验自己的情感心理反应;第三组则未被给与任何要求。结果发现,在高度紧张的演习过程中,第二组的受试者要求进行情感交流、并寻求营救的愿望是最强烈的。  这个实验可以解释女性比男性更喜欢进行情感交流的原因,女性常常抱怨自己的男朋友或丈夫跟自己交流得太少、不关心自己,而男性却经常抱怨女人废话太多。这是因为男性更专注于事物、而女性则更关注情感的缘故。  假如你能成功地诱使对方发泄自己的情绪,那对方就会无意识地被逼上寻求你的帮助、与你进行交流情感、分享秘密的路子上来。要做到这一点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要跟对方讨论对方的日常生活状况,唠点家常,闲说点对当前大众民生、社会风气甚至国家大政方针的感受,而不要过于功利地直奔自己最想知道的实际主题,就事论事。  谈天说地并不犯毛病,因为老百姓就喜欢做这件事。愿意跟别人一起唠家常,本身就代表了一种亲近的感受。任何人在生活中也都难免会遇到一些不顺心想跟人唠叨、或希望吹嘘炫耀一把的事情,只要你过渡、诱导合法,不引发对方的戒意反感,对方多半会乐意跟你唠扯这些事情的。等到后来说顺嘴了,建立起信任感了,就有可能跟你无话不谈了。  需要记住的是,跟对方讨论对当前生活的感受时,不要对具体细节死扣住不放,追问得过于仔细。要给对方造成一种印象:你所以这么问,不是出于别有用意而是出于关心。过于执着的态度,有可能导致对方产生你只是对事情而不是对人有兴趣的印象。    向对方预支好处,以交换想要的情报    想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以便进一步从人家那里获得信息,你还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预先答应给点好处与对方等价交换信息。心理战术是挺好使的,不过也并不总是有效,有时来点实际的回馈更能打动人心。如果对方凑巧出了点事故或者麻烦缠身,我们就可以告诉人家你愿意尽所能地帮助对方。既从情感上拉拢套近乎,又从现实中给与实际的好处,对方想不对敞开心扉都难啊。  陈队长在某村同样地也使用了这样的技巧:每逢遇见村民,他经常顺口漫不经心说出的一句话:“这就算认识了,以后公安这片儿有事就去刑警队找我,好使!”相对于警方,个体的村民处于弱势,而每个人又谁也不敢说将来一定不会遇上绝对的意外,永远不需要跟警方打交道。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希望有个认识的熟人在警队里方便办事,是大家各自潜在的心理。在作为刑警队长的陈队长主动大包大揽有言在先的情况下,村民一般自然乐意顺水推舟地认下这门“干亲戚”。既然双方都是亲戚了,陈队长要点情报,有啥不可。    说明自己无意评判对方的立场,打消对方的畏惧指责心理    在有些情况下,对方做过一些亏心事,对我们敞开心扉吐露真言的最后一道障碍,是担心我们对他们的看法。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赢得对方的信任,首先需要打消对方对我们的疑虑。得让对方明白我们并没有担当道德良心审判员角色的企图,而且对方的所作所为也算不得啥,犯不上后悔不好意思。很多人都做过同样的事情,而且更过分。同时,你也可以把自己的一些糗事跟对方适当地宣传暴露一下,进一步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  这种情况在曾经发生过警民冲突的某村,尤其体现得特别明显。有些村民过去跟警方有过冲突,或就算自己没有牵涉进去,还有可能有亲戚、街坊牵涉进去,所以很担心一不小心说错话,给自己或别人造成麻烦。部分村民正是基于类似的心理,不乐意配合警方的。  针对这种心理,陈队长在跟村民聊天的过程中,主动向村民通告了警方对于警民冲突事件的自我反省,跟大家讲明那件事已经告一段落,并说清此行的来意,很快有力地消除了村民的顾虑,把村民们防范警方的心理迅速地扭转了过来。    2 从别人的话里获取有用的信息    向别人打听事情,可对方却模棱两可地糊弄你,或者对你带搭不理的。你虽然得到了答复,但是却没得到任何有用的信息。这种情况,我们每个人都遇见过。接下来我们要研究的这个技巧就是专门帮你应付这种情况的,可以保证那些含糊应付你的人,跟竹筒倒豆子一般,把所有真话毫无保留地告诉你。    提出明确的问题,才能得到明确的答案    首先,让我们看以下两个例子,研究一下怎样才能从含糊的信息中提炼出具体详细、准确可靠的真话来。某公司开完产品发布会,员工小苏跟凯丽说:“我觉得今天这会没开好。”凯丽问:“你咋有这种印象呢?”“我也不知道,总的来说效果还不错!”凯丽想知道小苏对会议的看法,小苏却给她来个讳莫如深。  
如果凯丽换一种问法,情况可能就大不一样了。如果小苏说:“我觉得今天这会开得没啥意思。”凯丽这样问他:“也许会有客户感兴趣吧?”或者“有人说什么了吗,还是你自己的感觉?”小苏就不得不说点什么了。  要是我们想得到明确的答案,首先必须问得明确,这样对方回答的时候就没法含含糊糊了。针对一个泛泛之谈提出的宽泛的问题,只能导致更多的泛泛之谈。    提出指导性的问题,帮对方搞清楚自己的思路    雪洁即将大学毕业,男朋友荣哲告诉她一家银行招考职员的信息,要她赶紧去报名。雪洁看了看招聘信息,却一点也提不起兴趣来:“我估计我去也是白去。”  “你是怎么想的呢?你确定去也是白去吗?”  雪洁没好气的回答:“我就是不知道!不可以吗?”  如果荣哲换个方式和雪洁交流,他可以说:“你觉得你哪方面不行呢?”或者“为什么?你感觉哪些方面不符合人家的条件?”情况可能就会好一些。雪洁也不得不具体地回答荣哲的问题,荣哲也就可以相应地在某些方面给她鼓励,或者帮她出谋划策。  人们在说话时,常常根据下意识的感觉脱口而出,有时自己也不完全清楚自己的想法。如果你在提问时能有相对具体的指向,必然可以帮助对方捋清自己的思路,这样,对方当然也可以相应地给你一个更清楚明确的答复。  人们都不喜欢被别人诘难,这将会造成一个结果,当你问对方的想法和感觉时,人们经常倾向于用“我不知道”来答复你。因为这是停止追问的最快最省力的办法,你要想知道为什么就自己去思考吧。当凯丽采用笨拙的方式问小苏“你怎么有这种印象呢?”的时候,小苏会不由自主地说“我也不知道”,这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他在下意识地做自我保护。在接下去的谈话中,要是凯丽可以使用下面这些问话方式,她就有可能得到完全不同的答案。比如她可以这样诱导小苏说:  “是吗?那你不跟我说说你为啥会有这种想法吗?”  “我知道你不知道,不过要是我非让你说呢,你觉得这种会议怎么才能开得效果更好一点呢?”  “不可能完全一棒子打倒吧?总得有一星半点的好地方吧,你说呢?”  “以前遇见过类似的糟糕情况么?”  “那你从感觉的角度来评价一下今天的会吧,可以吗?”  “不知道?你总得给我个不好的理由吧?哪怕就一个也好。”  “你能否用一个字来描绘一下你对会议的感受呢?”  在上面这些问话中,凯丽没有进一步给小苏施加压力。她承认让小苏把事情说明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她改变了话题,要小苏说点别的事情。而实际上她的新问题却指向最初的问题,只不过是把谈话引向了更具体的方面。  说“我不知道”也可能意味着说话的人为自己的过错或愚蠢感到羞愧或紧张。用上面的表达方式,也可以减轻对方的心理压力。这种表达方式所以有效力的原因就在于,使被问到的人不必再担心说了实话以后面临被审判的风险,不必再担心自己的过错,反正也不是故意的;不必再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反正自己也不想那样,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当凯丽像上面这样与小苏说话时,潜台词是这样的:“我知道你不知道今天的会怎么会开成那样,但有些情况你也没办法控制,你觉得这方面的因素有哪些呢?”    3善于从他人口中得到正确的意见    据说,有些人征求别人意见时,往往已经心里有数,只不过宁愿现实是另外一种模样,所以才做出礼贤下士的架势、装装样子问别人,其实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幻想别人能帮自己开出一条新路子来。还有一种情况是,问别人的原因只是想让别人肯定自己的想法正确。假如用这样两种态度去征求他人的意见,说得不客气的话,就是逗人家玩,必然没办法从他人的建议里获得有益的帮助。要是你真想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有用的东西,首先必须有点开阔的胸襟,做到虚怀若谷才行。  因此,征求他人的意见,除了态度诚恳之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微妙的技巧。    不跟身边的人问主意,避免同类相残的嫉妒心理    第一个技巧是注意不要跟自己身边的人征求意见。打比方说:你现在在一家环境很差的工厂上班。此时的你想辞掉工作去上学充电,如果问同事对方会如何回答呢?他们肯定会或多或少地嫉妒你的想法,并且多半会觉得你的想法太不切合实际。这时,你同事的逻辑是这样的:如果继续求学是更好的选择的话,为什么他们不那么做呢?所以继续求学必须是没啥好处的,不仅适用于他们自身,也适用于你。当然,也不是说你的所有同事都会按照这个逻辑思维,可一般而言,你是不能从他们那里得到建设性的建议的。    避免与亲朋好友商量事,以免关心则乱    第二个技巧是不要向那些会因为我们的决定而遭受某种损失的人讯问。征求意见的对象,越置身事外,我们越可能得到最有价值的建议。很多人遇事喜欢和朋友、家人商量,但他们都因为和你有密切的关系,本能地关心你的所作所为的产出和后果。这不是说他们不想你好,但是他们的判断会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他们也可能将自己的喜好强加于你,而顾及不到你的个人感受。  实际上,我们经常无法从他人那里得到明智建议的原因就在于,难以找到那些始终在心里关心我们的最大利益、一点也不嫉妒、一点也不自以为是的人给我们出主意。    广开言路作为参考,尽可能多地征求意见    第三个技巧是尽可能地征求不同人的意见。不管打听道儿的小事还是咨询人生的大问题,都要尽可能多地咨询立场不同人的意见。因为这将会极大地开阔你的视野。你问的人越多,视野就越开阔。多吸取不同人意见,你就有可能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不过有时候你征求意见问的人也不能太多。比如一些问题,所面临的选择无非就是两种:正确或者错误。你唯一不能确定的只是到底哪个是正确的,下不了决断而已。在这种情况下,你仅靠找一个能够比较客观地对待问题、而且对同类事情有经验的人请教就可以了。这个人应该晓得问题的具体情况,并能有效地对你进行指导。  为什么不可以多请教几个人呢?原因在于,人都是习惯性地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问题,大家每人各有说辞,你只会越听越糊涂。掌握真相的、能给你提供对你最有好处的意见的人,往往是某个亲身经历过同类事件的人。    态度真诚坦率,求教于人就要相信人    在具体跟人家征求意见时,你可以直接这样做开场白:“我想跟你请教点事情。”一般来说,人类在本性上都是好为人师的,因为这样可以证明自己比别人优越。征求意见时,没必要扭扭捏捏地说话,因为最直接的求助就是最能调动对方积极帮助你的最佳方式。  在要求对方表态前,还要全面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这么做除了可以让对方了解到你的具体思考过程,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检验对方意见的可靠性。假如对方不等你说完,就忙三火四地打断你的话,那很可能意味着,这个人只有兴趣对你指手画脚,而并不真正关心你的福祉。    4 批评人的同时也不得罪人    批评别人的确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没有人喜欢被别人批评,因为批评很可能一不小心就得罪人。可有时候,我们就是那么无奈,还非得批评人不可。不过有些情况,是不能靠装傻充愣混过去的。此时光批评还不够,还必须能批评出问题来,要有强烈的针对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便可以使用下文中提到的技巧,避免伤害被批评者的自尊心,避免使人家感到尴尬或难为情,以收到既教育同志又不破坏团结的目的。  既批评,又不得罪人,核心要考虑的因素是对方的自尊心。挨批评的人,在心理层次受伤害,本质上就是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一般来说,每个人在心里对自己都有一个自我定位。如果他人给予一个人的评价、尊重程度,低于此人的自我定位,那么这个人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正向一个人自以为拥有美国总统一般的才智、权力和地位,你却仅仅拿他当二流国家的元首来尊重,对方必然会感到气愤。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人际纠纷,本质上并没啥实际的利害冲突,起因都是自尊心受伤害的结果。  自尊心是很容易受到伤害的,因为人往往倾向于高估自己,低估他人的。因为人们对自己的评价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多半不一样。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别人的批评与自己的自尊心之间有着本质上的冲突:因为批评一个人经常是对对方的个性、能力、言行作出较低水平的评价。要想尽可能地避免在批评时伤害到对方的自尊心,最好的方法就是尽量把批评的矛头导向非人的事物,或个人人格中次要的因素,同时尽可能地避免对对方进行整体性的抨击。  批评的方式有对有错,注意到还是注意不到照顾被批评者的自我意识,效果是大不相同的。你肯定有过这样的经验:有时候被人狠狠地批评了却呵呵地傻笑;有时候别人只是轻轻地说了你两句你就暴跳如雷与人家大动干戈。同样是批评,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区别呢?原因就在于对方的批评有没有伤及你的自我意识。具体来说,批评什么、怎么批评、在哪批评、啥时候批评,都和批评的效果息息相关,一点也马虎不得。  批评的时候,要是你能照顾到以下八个细节,你就可以达到照顾对方的自尊心,既批评别人又不冒犯他们的目的。    尽可能过后批评,以减轻对方的心理压力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我们要做到批评时注意不伤害被批评者自尊心,是选择恰当的批评时机。尽量避免不要在对方出现问题后立刻就开始训人,而要等事情消停了以后再找机会批评对方。比如,有个人叫小苏,他是一个嗜酒如命的人。他的一个朋友多次劝他戒酒或少喝一点,但从没在架着他的胳膊、扶着他回家的路上批评过他。第二天,小苏酒醒后,这个朋友才开始批评,此时的小苏都能诚恳地接受。  从上面的例子看出,事后批评很有好处,因为这种做法不会给对方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和抵触情绪。当时就批评说明你很重视对方的问题,虽然你可以在口头上安抚对方说那根本不算啥大事,但对方照样会很敏感。  等过一段时间你再给人家“上课”,对方便会有一种置身事外、与己无关的感觉。从而不会被伤害到自尊心,更容易接受你的批评。总之,批评的时间离问题产生的时间越近,对方越容易把批评和自己联系起来、越容易摆出一副保家卫国的强硬姿态来。    从善意的角度阐释批评:批评对方是为了对方好    同样批评的话,从不同的人嘴里说出来时,被批评者的感受和反应是绝对不同的。原因就在于:被批评者不可能怀疑亲人或朋友的用意,但是却会怀疑于己无干的人在蓄意贬低、伤害自己。当批评同敌意联系起来时,注定要遭遇强烈的反弹。  即使你跟被批评的对象之间,没有争风吃醋这种敏感的关系,也会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种问题。为了避免这一点,你可以直接告诉对方,你批评对方,是为了对方好,是对对方负责,否则我才懒得管你的臭事儿呢。当然,具体说的时候,也得注意表达方式,可不能跟刚才举例子的说法那么暴力。    在私下单独批评,多少给人家留点面子    即使你认为对方的问题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可也应该避开其他人为妙。人有脸,树有皮;打人别打脸,剪枝莫伤皮。当众批评人,对方就不仅要接受你的批评,还必须忍受示众的惩罚。  有时候人们很可能会怀疑你这么做的动机。当他们把你的行为解读成存心给他们难看时,不管你的批评如何在理,他们也不会听得进去。一言不合,反而有可能对你反唇相讥。    批评前先对对方进行赞美,展现自己客观公允的一面    我们在学校上作文课的时候,都听语文老师讲过“欲扬故抑”这个技巧,就是先埋汰写作的人或物一番,然后再阐发其优点,这样一起一落,就能为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过,在批评人时,我们不能如此做,反而要做一个一个反其道而行之,也就是先赞美后批评。用俗话来说就是:“打一巴掌,给一个甜枣吃。”  这样做,对方会觉得比较有面子,也会认为你比较客观,的确不是存心给自己好看。很容易接受你的批评,或至少挨说了,也没啥激烈反应。比如小苏的朋友对小苏说:“你知道我看重你的最大原因是什么吗?就是你这个人重感情,有意气。不过我觉得……”    批评对方的具体做法,对事不对人    不要随便把人家一棒子打死,要尽可能地避免对道德品质、智商、情商、能力等与自尊心有关的核心人格要素进行负面地直接指斥。批评的时候,要对事不对人,把批评的对象引向具体的待人处事方法。  具体来说,最好能避免跟人家说:“你这个人真讨厌,你怎么可以……”之类的话。换用一种更技巧的方式,比如:“你这人其实不错,不过有时候你的某些做法,我的确有不同的意见。”    替对方找下台的台阶,以免遭遇殊死的抵抗    批评的时候注意不要把对方的行为解释成有意为之或深思熟虑的结果,最聪明的策略就是把对方的行为解释成一时冲动、无心之失或无意识的行为。如果你坚持“诛心之论”,非要上纲上线,把对方的问题解释成有意为之的结果,就等于直接把批评的矛头指向了对方的品质问题。这样一来,问题立刻会变严重,对方为了保卫自己,必然要进行殊死反抗。    尽可能地自我批评,化解对方的敌对情绪    注意小标题的意思并不是把自己摆到跟对方一起挨训的位置,而是要造成一种你和对方立场一致,一起跟错误的人、错误的事、错误的立场作斗争的印象,而不是你试图反对挨批评的人。比如刚才的那个酒鬼小苏在批评时就可以这样消除他的敌意:“你现在见酒没命,我也是有责任的,以前咱们也没少一起喝酒。我要是早点制止住你的苗头就好了。”当然了,你说这些只是项庄舞剑,最后还得意在沛公 ,“不过你现在喝酒喝得这么频繁,每喝必醉,第二天耽误工作耽误事儿,我是非常有意见的……”    给人家指出一条光明的出路,让挨批的人感激佩服我们    要是你也稀里糊涂,暂时对人家的问题没招儿,那就千万不要批评对方。因为就算你批评了,问题还是无法解决、无法克服。不仅等于没说,还有可能惹人家不高兴,这又何必呢?假若你可以确定,无论你怎样花言巧语,对方也不接受你的批评,那么你也最好把想说的话也憋回去。我们做批评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出于自我表现更不是出于狭隘的逆反心理。    安慰并开导对方,说明有问题的并不止对方一个人     如果能安慰并开导对方,并把对方的所作所为说成是很常见的普通行为,那么就能降低对人家自我意识的伤害,对方便不会把你的批评看成是光针对自己一个人的了。大伙往往都有这样的心理:再不合理的事情,要是针对大家伙的就可以勉强接受;要是只针对自己一个人的,那就就会暴跳如雷,不管事情大小,非得掰扯个明白不可。    5善意拒绝使对方始终保持优越感    跟别人说“不”,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拒绝有可能会伤害彼此的感情,或者导致争端。在此,我们提供一个小技巧,可以帮助你节省下不必要的烦恼,使自己和别人都觉得好受一些,可以拒绝别人的同时又不伤害他们的感情。    拒绝后找茬让对方拒绝一把自己,帮对方恢复心理平衡    古人常说:“来而不往非礼也。”意思是如果别人帮助或者为你提供某种好处,你就应该回报人家,不回报就是就是一种失礼的行为。如一些宗教社团搞募捐并不明着要钱,而是在一些公共场合摆摊设点,向人们发放小礼物。假如你贪图小便宜拿了人家的东西,就等于欠人家的人情。得到礼物的人中间,总会有一些人给社团提供比礼物的价值多得多的赞助,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类似地,当别人给我们提供某种东西或服务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欠人家一个人情。比如在商场中,售货员特别热情地帮你挑选合适的东西,并跟着你鞍前马后地忙活,最终你就不好意思不在人家那里买点东西。回报别人会使我们觉得自己很开心——当然卖东西也是一样道理。销售人员心里头就很明白这个道理:要是他们在你身上花了很多时间,又给你介绍产品的性能,又告诉展示产品的操作方法,到头来你就会不好意思不买,尽管你心里还无法决定买对方的东西是否是最明智的选择。  
这个回报的原则在相反的情况下同样适用,即拒绝别人的同时又不伤害对方。具体做法就是:在拒绝了对方以后,立刻向对方求助一件对方不可能答应的事。一旦对方拒绝了你,你们就互相扯平了,你便不再有任何对对方负疚的必要。如前面所说,当你去买名牌衬衣时,售货员已经陪了你很长时间,可是你还是没看中她推荐给你的任何一个款式,这时你就给对方提出一个她不可能接受的价位。当她说不能接受你的报价时,你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不买她的衬衣了。每个人都说了一次“不”,大家谁也不欠谁,谁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或不开心的。  举个例子说,小苏打电话给老同学荣哲借钱。可是此时的荣哲手头比较紧,一点忙也帮不上。他就可以这么说:“不好意思啊,小苏。我最近手头也不宽裕,女朋友家里出了点事情,钱都孝敬老丈人了。不过你今天给我打电话我可高兴了,因为我也正有一件事想要你帮忙呢。我过两天要去上海一趟,女朋友回老家了,家里一个人也没有。你能不能帮我先养几天我们家的那条‘京巴’呢?”小苏一个人住在单位宿舍里,根本没法养狗,听了荣哲的话,一定会大皱眉头,找借口说自己也帮不了对方的忙。  当然,有些人在使用这个技巧时会有一种罪恶感。甚至这些人在拒绝了你的要求后会觉得很不好受,要和你罗哩罗嗦地解释自己之所以不能给你提供帮助的原因,为自己不能帮助你的求助而感到羞愧。如果你也是这样的人,那么我建议你改观一下。  最后要提醒的是:在这个技巧里,一定要确定求助对方的事情是对方所无法满足的。有时候,你可能的确有一些棘手的事情需要对方帮忙而且对方也帮得了你,可一旦对方帮助了你,你就会面临不得不勉为其难地回报对方的困境了。    不能确定能否帮忙就含糊答应,至少混个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人情    如果你没办法确定自己能否帮助对方,最好不要说自己也搞不清楚。其实最聪明的做法是对方一提出自己的要求,你就立刻痛快地答应下来。要是你能帮得上忙,那就万事大吉;要是你也没办法,你至少让对方知道了一个事实:开始的时候你也曾经满腔热情地想帮对方来着。这样一来,你没法帮助对方,就成了不能而不是不想。  换言之,如果你是真不想或者不能帮助对方,你也可以在对方求你帮忙时爽快地答应一声“没问题!”这样就算最后你并未帮助对方,起码不会给对方留下你满嘴借口、不干实事的印象。  
  6 传达坏消息时也不会招人讨厌    传说古埃及有一个法老,对于给他带来好消息的人,就会盛情款待;对于带来坏消息的人,就会被砍头。这个故事虽然荒唐点,但也由此可见,人们在内心深处对于坏消息的本能厌恶之强烈,甚至可能会导致一些非理性行为。  当我们处在一个不得不传递坏消息的位置时,怎么样行事才对自己最有利,那就是一件很有技巧的事情了。其实只要善于运用适当的表达方式,我们完全可以既把坏消息传过去,又一点也不得罪人。    尽可能使用负面色彩较弱的语言,减小对人家的刺激和伤害    讲话的方式不同,会强烈地影响听者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一个好的导购员知道自己不能用命令的口吻对顾客说话:“别废话了!赶紧去把款交了。”,而会采取一种询问的语气:“这一款已经打过折了,不能再讲价了。要是您看好了,我们就把款交了,您看好吗?”虽然买东西肯定都得“出血”,但是作为顾客还是感觉后一种说法比较容易接受。  讲话的方式是政客们的必修课,他们很懂得言语对于群众态度和行为的神奇影响力。比如所有国家的国防部分明是进行对外战争的部门,却没有一个直接了当地叫做战争部的。政客们在发动对外战争时,无一例外会把对外战争说成是国防或者自卫的需要。不过任何一个人仔细思考后,都明白这些所谓说法的真实意义,不过说的不一样,的确就更容易接受一些。  
语言可以影响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因为我们是通过语言来理解世界的。语言是思想的基础,思想又是情感的基础。既然是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使用适当的语言,影响别人的情感和思想,从而在传递坏消息时不致招人讨厌。不过要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哪些字词才是最适合的呢?  想说话温柔一点,就不要使用有太强负面色彩的字词。因为使用太强负面色彩的字词,会使听者立刻陷入到严肃、惨痛的情景中去,其效果就跟签合同一样。虽然合同只是一张纸,可一旦签了合同,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认真慎重起来,把需要办的事情当成一件正经事,而不是随便说说的闲事了。因此,当你使用具有较弱负面色彩的字词,对方接收到的信息,所给予的刺激就会相应的减弱,坏消息所给予的冲击,就会不那么强烈。  研究表明,警方在讯问证人证词时,提问的方式会无意识地影响被提问者对细节的记忆情况。所以提问的方式不同,所得到的答案也一定会不同。比如,在交通事故现场,假如交警问路边的见证者:“这个车当时撞到那个车的时候,速度是不是非常快?”这时被问到的人就更可能回答说:“非常快”;但如果交警问他 :“这个车开过来的时候,速度怎么样?”就有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答案。原因就是在前一种提问方式中,已经给被提问者预设了一个前提,指责某一车是肇事的元凶。    尽可能拖延传达的时间,给时间治愈一切伤痛的机会    人们常说:“时间是治愈一切伤痛的良药”。意思是:在漫漫的时间长河里,痛苦会随着时间被慢慢地冲淡。这句话中我们可知,时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使我们得以从适当的角度审视问题。当事情突然发生的时候,我们往往会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比如说,你是一个父亲,你已经有一个十二岁大的儿子了。有一天你儿子趁你不注意,偷偷地把家里的宝马车开了出去兜风,结果很快就被警察扣下,给你打电话要你去取车领人。你在这种情况下肯定气得不行。  假设换一种情况,事情发生在十年前。十年后的你正与家人欢聚一堂,回忆起当时的情况,你也许不仅不会感觉到生气,还会产生那件事情非常有意思、我儿子也太有才了之类的想法。同样的事情,体会的时间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感觉,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事情发生的时间已经过去,一切问题都已经不再是问题的缘故。时间会戏剧性地影响我们对事物的看法。    设法改变对方对事物的负面观念,对当前事态产生积极的看法    我们的理解也会受到自身信念的影响。某一固有观念,常常会决定、影响我们对事物的反应方式。比如,在我国文化里,人们认为降生到这个世界是一件很令人高兴的事情,所以就会庆祝生日;同时我们也认为死不是一件好事儿,所以在举行葬礼的时候就会表现得很悲伤。  但有些文化,却把死当做一种生命的升华。所以也会大肆庆祝,在葬礼上大鸣大放大吃大喝。显然,在这里,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人类对事物的看法,决定了最后的感受。其实,人对于任何事物的反应——尤其是倒霉的坏消息——无非也就是人自身特定信念的产物罢了。  当一个人因为某件事情而难受时,原因无非是因为心目中的三种信念:  1.感到不利的境况可能是永久的;  2.感到所面临的情况是很严重的,深层意思是这件事比其它的事情更重要;  3.觉得事件对自己影响很大,会干扰自己在其它方面的发展。  这些想法一旦浮现于脑际,我们肯定会紧张得不行,被吓得没了采取任何行动的勇气。在相反的情况下,要是我们把面对的情况看成是暂时的、偶然的、没有啥重大意义的事儿,我们就一点也不会被它所困扰了。  通过人为手段,我们可以改变对方对某些事物的负面观念,从而影响他们对坏消息的反应方式,使他们的人生态度更加积极乐观。当然话也不是乱说的,你想要传递的坏消息的具体情况,肯定会对你的表达有所制约。不过我们可以尽量地争取,只要能在一两方面消除对方的负面观念,就可以极大地减少对方产生负面情绪的机会。    传话时要平静乐观,不要让自己的负面情绪影响对方    如果在接收到的情报中,含义不甚明确,人们往往会不知所措。这时,很多人会选择从其他人那里寻求必要的行动指南,也就是选择随大流。假设你在一个拥挤的电影院里看电影,忽然有人大喊:“失火了!”可是你却根本没发现失火的迹象,你一般会有什么反应呢?无外乎有两种反应:一是如果其他人都坐在座位上不动,你便也会随大流选择不动;二是当其他人都发疯了似的涌向安全出口时,你肯定也会立刻蹦起来随着大家一起往外冲的。  同样的道理:人在不能完全理解坏消息的具体意义时,往往会向其他人寻求行动的指南,根据别人的态度决定自己应该选择怎样的态度。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在传达坏消息的时,自己表现得越轻松,对方就会越平静、越不受坏消息所影响。    通过跟更坏处境的对比,论证当前环境的优越性    我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无法根据这个单独的事物认知,而必须用其他事物作为参照物才能最后认知。对某一个事物的看法,往往是通过与相关事物进行优劣得失比较得出的。通过此稍好的环境和彼糟糕的环境的对比,我们于是可以认定当前的环境是更好、更优越的。  就像你去修电脑,如果对方告诉你主板烧了,必须换一个新的才行,你肯定会很沮丧。但换种方式,当一开始时,他告诉你:“电脑主板、内存、CPU、显卡、硬盘全都报废了。”但仔细检查后,才告诉你实际上是虚惊一场,仅仅只有主板烧了而已。你肯定会非常庆幸:“天啊,看来我运气还不错。”坏掉一块主板,本身虽然很招人烦,但就这样换了一种前言后语,你就会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了。  上面这些技巧,说实在的,还是要受环境限制的。不过在效果上,对减轻收到坏消息的人的心理冲击和痛苦方面,都能或多或少地起到一定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举一个例子,综合性地说明一下上面的技巧。  一天,有几个大夫为一个病人做检查,结果发现他得了糖尿病。每个大夫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述说病情,假如你自己是那个糖尿病患者,会喜欢跟哪个医生打交道?  
赵医生:很抱歉,我必须跟你说一个情况,根据化验单上的数据,你已经得了糖尿病。其实你知道不知道都一样,因为这个病是有可能死人的。在某种程度上,这种病跟截肢或者瞎眼差不多,实际上也没什么有效的治疗办法,因此希望你能够明白它的严重程度。从现在开始,你的生活必须进行彻底调整,从吃喝拉撒到工作锻炼都得注意。当然调整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不过你总不能等死吧。你得上这种病,我也很替你难过。  钱医生:你的身体状况不错,除了血糖水平有点波动以外一切正常。从化验结果来看你的身体还不错,现在不少人都有这个毛病,按比较专业的叫法这属于糖尿病。不过,这个病是完全可以控制住的,如果你治疗护理得法的话,对你的生活一点影响也没有。事实上,我觉得你患上这病已经很长时间了,不过你的状态整体上还不错,我都替你高兴。注意点饮食、加强锻炼,你这身体就会越来越好的。  如你所见,两位医生都在自己的话里交代了必要的信息,但是钱医生说得没那么多夸张的色彩,病人就比较容易接受他的话。既不耽误意思的传达,同时又减少了对病人的心理冲击。通过使用委婉的语言,钱医生指出了状况的积极一面,比如病情至少没有发展到更糟糕的地步。在整体的遣词造句上,他的口吻也比较乐观,比如使用“我都替你高兴”,而不像赵医生那样,动不动地就说什么“很抱歉”、“替你难过”、“等死”一类吓人的话。  当然,在这个例子里,医生也必须实话实说,把病患的具体情况交代清楚,否则过于穷开心耽误了治病,那就坏事了。不过在患者初步地接受了得病的现实后,再说明具体的细节情况,病人接受起来就要坦然得多,不会因一次性地过于吃惊而产生绝望、沮丧的情绪。    7做错事也能让别人不至大怒    假如我是一个马大哈司机,一次开车把人家撞个半死。这时我立刻冲上去道歉,并发誓诅咒地说以后再也不这样了,对方真的能原谅我吗?  实际上我们都明白,有些时候光靠说“对不起”是根本不能解决问题的。除了给受害者实际的补偿外,要是你不懂道歉技巧、不明白人际间的某些微妙原理,你还是不能够迅速地取得被伤害者的谅解。    在遭遇不可抗力时,尽可能把责任往外部因素上推    都是寻求原谅,但在外面花心以后回家糊弄老婆大人,与遇到交通堵塞没赶上单位的一个重要会议,两者在性质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另外,在求人原谅你的错误时,是因为说错了话还是做错了事,两种情况需要采取的对策也并不一样。在这里,我们首先提供一种技巧。其适用的情况是:个人意图是好的、好人没遇上好事、无意中给别人造成伤害等情况。用保险公司的话来说,也就是遭遇到不可抗力。  研究表明,当你道歉时,强调自己给对方造成的伤害、损失是因为无法控制的外部环境的结果,被对方接受的可能性就会相对增大。比如要是简单地说:“我也没办法哦!”或“我一点也记不起来了”之类的话,对对方进行搪塞,就很容易引起对方不必要的愤怒情绪和敌意。人家会怀疑你一点也没有承担责任的意图。  可是,假如有七辆小汽车在高速公路接二连三地发生了追尾。假如第一辆汽车突然爆胎,肇事者就很容易获得人们的谅解。谁也没办法指责肇事者开车不够认真,过分追究对方责任的话,又很容易被当成想利用事故敲竹杠。  因此,在请求别人原谅你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地把原因推到外部环境上面,这样人家就不会感到太生气,也不会有轻蔑、藐视的感觉产生。  如果你犯错的原因是超过自己能力控制的,除了一定要让人们知道这一点,同时还要告诉对方你曾设法争取解决过相关问题,只不过最后失败了。这样才会显得你比较有诚意,而不会被人怀疑寻托辞、找借口。  但如果是开会迟到了,你就不能光拿堵车说事儿。因为上司可能会想:你明知道这个会议很重要,干嘛不早点出来?这分明是不当一回事么!这时候,你在告诉对方交通状况不好的同时,最好加上一句补充说,:“本来我估计到可能会堵车,所以提前出门了半个小时,结果还是被堵在路上了”——交通状况要恶劣得多,远远超出了你的预想,超过了你的控制能力,这下上司没话可说了。  另外一件需要注意的事情是,道歉时一定要态度严谨、细致,争取把具体情况言简意赅地说明白。要是你说得含含糊糊地说,人家都听不明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就会觉得你有不可告人的秘密隐瞒着自己,对方的愤怒不仅不会减弱,反而有可能因此越发火大。    毛病主要出在自己身上时,要有真诚悔过的态度并提出补救方案    以请求别人的谅解而言,上面的方法足以应付一般情况了。不过要是对方仍旧不肯给面子,你还可以试试下面的技巧。这些技巧可用于双方已经不存在足够的信任和基本的体谅的情况下,同时你犯错的原因也并非是不可抗的外界因素。  一个人做了错事,受到影响的人就会觉得在某种程度上被冒犯了。对方会产生一种遭遇背叛的感觉,觉得不拿他当一回事、觉得根本不在乎他,或者当事人根本不关心别人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仅仅说一句“对不起”根本于事无补,这么简单的道歉并不能恢复对方的自尊。当事人的所作所为伤害了对方的心灵,除非当事人对人家的自尊心理有所补偿,对方的态度是不会自动重新好起来的。  要想迅速全面地赢得对方的谅解,我们可以采取下面所示、包括四个阶段的战略战术。    ● 第一阶段:主动承担责任并真诚地道歉    与遭遇不可抗力的情况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不是把责任推掉,而是迅速彻底地把错误的责任完全承担下来。当错误很明显是你的责任时,不要责怪别人或者找借口辩解,那么做只会使情况更糟糕。  如果被诿罪的是死人死物,还没太大关系。但如果被诿罪的是活人,那么这种做法就有可能被人家所利用。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人家巴不得如此做呢,委过于人不会使自己的情况有所好转,却会使对方的重要性获得上升。如果人家趁机揽下责任,也就取得把事情重新推上正轨的权力。  另外,恢复与被伤害者的友好关系,本质上是恢复对方的自尊心和安全感。假如这时你承担下了责任,被伤害到的人才会确认自己不会被再次侵害、才会确认自己在你的眼里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人。如果你拒不向被伤害者承诺这两点,还要对方原谅你,那岂不是很荒唐?!  接下来需要做的事情是道歉。有些时候我们会忘记说“对不起”,因为反正说也不好使,但是要想赢得全面的和解,没有一个道歉的形式是绝对不好使的。有些人死要面子活受罪,让他们跟人说“对不起”,比让他们开枪打自己都困难。不过人要担当意识,要想解决问题,赢得对方的原谅,必须正儿八经地跟被伤害到的人道歉。  最后,一定要确保道歉的态度非常真诚。不真诚的道歉是不可能被接受的。道歉缺乏诚意,意味着你没有真正地反悔自己的所作所为,你就很有可能重蹈覆辙,再次犯错,给人家造成更大的痛苦和伤害。人家当然无法接受。    ● 第二阶段:向对方忏悔并提议严厉地惩罚自己    
请求对方原谅的最重要环节,莫过于向对方忏悔自己的所作所为。没有忏悔的道歉就好像是没有汽油的卡车:看上去很大、很威武,但是啥用也没有。忏悔的作用在于承认对方的正义性和地位性,使对方恢复自尊心,重新对自己产生一种良好的感觉。  要是你不与对方忏悔自己的行为,就算已经道歉,对方还是多半会拒不原谅、或者不能完全重新接受你。在忏悔的这一刻,记住要把你愿意接受对方任何处置的态度表达出来,把自己摆在比对方低的地位,这一点对于能否赢得对方的原谅是至关重要的。  研究表明,如果犯罪嫌疑人在法庭上拒绝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忏悔的话,就非常有可能得到相对严重的量刑。有些事情虽然已经无法挽回,但至少在语言上对人们的心灵进行一番抚慰也是好的。如果连这都不肯做的话,很可能一个人就会“被”变成怙恶不悛的人,遭到加重惩罚。由此可见,正义就是某种平衡的达成,当然其中也包括心理平衡。心理平衡实现了,其它的事情自然就好办多了。  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公正地对待自己、希望拥有做一个正常人的权利、更希望获得人们的尊重。当一个人做错事时,行为之所以会令对方反感,是有直接的心理原因的。这个人的所作所为意味着这个人不尊重对方的人格和权利,剥夺了人家的正常心理需求。除非这个人使人家的这些心理需求获得满足,对方就不会原谅你。  所以在这时候就可以这样说:“我知道我错了,你的确应该生我的气。造成的后果我愿意负全部责任。我当时……”  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对方会一直拒绝怜悯。这时就要使用下面的技巧消解人家的愤怒。那就是提议让对方用某种方式惩罚自己,手段越残忍无情越好。这么一来对方就被逼到了一种地步,不得不拒绝这种提议,因为即使是对方,也不会觉得有理由让肇事者受到这么残忍的惩罚。  就算对方这么做,那个人的心里也会不经意地产生一种微妙的反应,从而开始宽容起来。在心理学上是这样解释的:一个人若有了两种相互冲突的想法或情感态度,便会产生情绪焦虑,为达到身心的和谐平衡,人就会本能地用一种想法或情感态度,去统一另一种想法或情感态度。因此对方拒绝了惩罚提议,就不得不认可行为是可以原谅的。  即使对方没有认可,对方心中也会有两种不同的理念相互冲突打个不停。换言之,假使对方仍旧不肯原谅,对方自己心里就会反反复复地思想:“既然这家伙这么坏,我为啥还假慈悲不趁机狠狠修理他一顿呢?”    ● 第三阶段:说明详细情况和自己那么做的原因    前面介绍的那些技巧,已经足够帮一个犯错的人在犯错后重新返回人类社会,被一般民众所接受了。不过想要让其他人宽恕所做错的事,建议继续加油,把下面的事情办完。  首先,为了把自己希望避免类似悲剧再次上演的决心传达给对方,我会把发生错误的详情跟对方说清楚。这说明我已经对自己的错误有过深刻的反省。  有时人们无法真正原谅,在一定程度上,常常与不了解错误的具体情况有关。这意味着,某些事情曾经在对方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而且还有可能再次发生。谁摊上这种事情能不害怕呢?不让人家获得知情权,至少也会让人产生自己不被重视的感觉。  具体说明错误情形时,也可以采用就事论事的方法,孤立地解释事情的原委,从而把整个错误解释为一个意外。这样就减少了对方对于类似事件会再次发生、影响自己生活的顾虑。  接下来就到了必须回答“为什么”这个问题的时候了。别人生活遭遇不幸、变得丧失乐趣,全都是因为某个人的胆大妄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要是不能给人家一个可以接受的答案,人家怎么可能感到真正满意、怎么可能轻易地就让事情过去呢?除非人家已经理解了这么做的原因。  简单地说什么“我不知道……”、“我没想到……”是不可能真正打消人家悲剧重现的顾虑的。在此必须要面对一个挑战,那就是如何合理地解释自己的行为,同时还不被人当成狡辩。根据研究,大多数人在试图赢得他人谅解时,往往能很顺利的施行前述的技巧,可惜大意失荆州,最后在这里翻了船。  举例来说。如果我本来在路上走得好好的,忽然蹿出来一个人把我撞了,我就会本能地有两种反应:第一种反应当然是生气,因为这也太不尊重我了;第二种就是看清楚撞我的人究竟是何方神圣,确定对方是不是有意这么做的。  但如果撞我的人是一个老太太,我就不会产生进一步的怒火;可是如果撞我的人是一个大小伙子,我就会觉得很愤怒。原因在于我们都会觉得小老太太是弱者,撞人肯定是缺乏控制能力造成的无心之失。而对于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判断则正好相反。可见人对于事情的判断常常有多主观。  分析上面的现象,我们意识到,解释自己的错误最不容易引起他人反感的方法,是把自己归入弱者行列,把自己的行为归结为害怕的结果。人人都有过害怕的情感体验,也明白害怕是怎么一回事儿。  因此我们可以套用上面的例子,和人家解释自己的立场:“那会儿情况越来越糟,我就害怕了”、“我怕你开除我,所以在签合同时就没敢跟你说实话”、“我怕你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后怪我,所以我就撒了一个谎”。  这么一说以后,我所犯的错误看起来就不再那么像彻头彻尾的背叛,而更像一个胆小鬼出于恐惧做出的冒失行为。这种说法强调了我软弱的一面,进一步使对方恢复起对自己力量的自信和自尊心。这也给对方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通过安抚你的恐惧,进一步恢复自尊和自信。    ● 第四阶段:说明自己没捞到任何好处    最后一步,就是告诉人家,我并未因自己的做法获得任何精神的愉悦、也没因此赚到钱……总之,是从中没得到任何好处。既然时光不能倒流,有些事情不要太实在。这时不仅要尽可能地把事情的发生解释成一场误会,还要避免提及从中获取的好处。  从对方取得原谅的关键在于,能否恢复双方利益的平衡,不管私人关系还是工作关系都是如此。如果我们获得了某种程度的好处,就得加倍还回去,才能把事情摆平。绝不能承认自己从中获得了任何物质上好处或心理上的满足。  此时,我就会说一些类似这样的话,交代清楚自己费力没讨好的处境:“那天真喝多了,跟你在一起的时候一点感觉都没有”、“那些钱我一个子也没有花着”或“结果我比先前过得还难受,心里老是充满了罪恶感”等等。  这个装可怜虫的技巧,将最终赢得对方的原谅,虽然对方有可能立刻就原谅你,也可能还会继续跟你僵持一阵子。道歉道到这个份上,你也可以说已就算仁至义尽了,除了等待也就不用再瞎折腾什么了。随着时间的流逝,事情终会逐渐平息,你们的生活重新走上正轨,对方就会自然而然地重新接受你了。  
  如果说错话,用曲解的方法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上一部分所说的那些技巧,都是针对办错事的情况的。有时候我们得罪人,却是因为口无遮拦、说错了话。这里有一个叫做“推而广之”的技巧可以轻松化解口误带来的困扰。  人之所以会口无遮拦、胡说八道,往往是因为在说话时一时兴起、没经过大脑思索。其实这个问题每个人都在所难免。这个“推而广之”技巧的作用,在于及时补救你的口误,帮助你省下许多跟别人闹别扭的时间。  如果我们直接出言不逊冒犯了某某人,仅对人家说一句“开玩笑”来道歉,是不足以安慰人家遭受挫折的心灵的。这时我们可以立刻应用以下这个技巧:比如我正和一个同事争论业务问题,情急之下忽然冒出来一句 “笨蛋”。说完后,我们很可能立刻会觉得有点儿过分,要补救该怎么办呢?这时我们就可以立即补上一句:“跟这个破公司的其他人一样!”  别人感到自己被冒犯,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觉得被特殊对待了。补充上这么一句后立刻就缓和了被骂者的抵触心理,你对同事的个人攻击,变成了对全体人不满的愤世嫉俗,自然就减弱了对单个人冒犯。  对方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感情不会受到伤害,更不会觉得事情有哪些不对头,只觉得你可能工作压力太大,需要放几天假歇歇了。  换一种情况,如果我们的话被曲解,或者我们无意中冒犯了某个人,那么就可以在谈话的上下文里寻求立足点,把你的话推而广之。  假设我在一次会议上就事论事批评了某种现象。较真的人事后就一定会找到我,认为我攻击了他,这时我就可以辩解:“什么啊,我可没说你,我说的很清楚,是有些人嘛。”当我这么一解释,便把对方放到了第三方的位置,就算他心里仍旧怀疑,也还是没办法继续纠缠不休了。    8好借好还不怕要回东西口难开    几乎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借给别人东西后不好意思往回要的经验。借的东西包括钱、工具或其他类东西。往往借的时候容易,轮到开口管人家要了,自然有点难于启齿的意思;而且更严重的问题是,即使你豁出老脸去要了,就一定能立马要回来吗?那可难说了。  当然了,借了东西不许要,天下是没有这样的道理的。而且借东西的人本应不等主人要,就自觉地在用完后归还。但问题是,世间的确有很多借了东西不知道归还的人存在,遇见这种人,我们应该怎样才能迅速而又不得罪人地把东西讨要回来呢?  要对方归还东西的最简单办法,莫过于直接索要。科学上有种说法是“最直接的办法往往就是最好的办法。”不过具体问题还要具体分析,在索要的时候,得编点不得不往回要的合理借口。当然,如果我想要回东西,的确是因为要派实际的用场,那当然就更理直气壮了。  这时我可以说:“朋友啊,上礼拜我借你的那三百块钱你能不能还我一下啊?我刚买了件衣服,生活费不够了。”多简单、多直接而且重点突出啊,要是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共产主义社会、人民群众的觉悟都史无前例的高涨,说这些就已经足够解决问题。问题是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还不是,所以就需要想点比较复杂的技巧,跟某些有点不知道深浅的同志们斗智斗勇。  这个技巧的关键就在于唱高调、激发对方的自尊心。你可以依次使用下面的三个技巧,直到最后使对方终于肯把属于你的东西物归原主。要是对方负隅顽抗,你就相应地提高自己一方招术的狠辣程度,持续发动进攻。    给对方戴公平正义的高帽子,让对方良心过不去不得不还  
  在摊牌跟对方索要钱物前,建议先找个机会假装无意地告诉对方:我之所以会和对方交朋友,主要原因就是对方是一个公平正义的人,做事情非常有分寸。你这么一说,就把对方圈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那伙人的一堆里面了。  这样让对方把高帽一戴,自然他就会感到不舒服,从而陷入焦虑状态,不得不重新调整自我评价,直到达到一个自圆其说的程度。具体的原理,我们前面也交代过,这里就不再啰嗦了。  举个例子,我有个欠钱不还的同事,叫郭郭,这时我就会和他说:“你知道不,郭郭,咱们单位这么多人,我跟你特别投缘,原因就是我觉得你为人特别公平正义。”当然不能夸完人家,立刻就要钱,那么做动机就太明显了,反而会坏事。稍微忍一忍,等过了几个小时,我再去找郭郭要钱,直接说原因借口就可以,他为了彰显自己“特别公平正义”,多半就算是去借钱也得把欠我的帐还上。    借他人的话旁敲侧击,间接地督促对方还账    这个技巧的关键就在于激发对方的自尊心。这时我会与对方说,我们两个人都认识的某几个朋友(注意打死也不能说具体的名字,说名字后很可能人家去确认。)跟你说了,你借给对方的钱物肯定啥也要不回来。当然,你还得充一下烂好人,假装自己根本不相信造谣者的废话。你可以这么跟对方说:“我才不相信他们说的呢,有些人啊,就是喜欢无事生非、挑拨离间。”  对方听你这么一说,就会觉得,这么多人嚼舌头对自己的名誉可是大大的不好,为了对抗这股歪风邪气,为了不辜负你对自己的信任,说不得也只好忍痛割肉做出点辟谣的实际行动了——也就是说,对方要还你东西了。    抓住人们爱面子的心理,用公布于众威胁对方    如果这样还不成,那么我们还有一招最后的杀手锏!那就是威胁对方说,如果你不把拖欠的财物归还,我就会和其他人宣传这件事情,知道你这里啥也要不回来,让你颜面扫地。此时,大多数人都会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肯为维护自己形象做任何事,尤其是归还自己欠人家的财物这种天经地义的事情,只要能办到,没必要为这种事影响自己的公众形象。更为重要的是,对方被宣传后很可能会搞臭圈子里的名头,以后可能就真的从别人那里什么也借不出来了。即使是顾虑这一点,对方也绝对不敢不把属于你的东西完璧归赵的。    9 创造神秘感让对方不得不回电话    有时候你给对方打电话,希望尽快与对方建立联系,对方有时却无法、不愿意或者不方便回话。不过好在现在通讯科技高度昌明进化,手机走进了千家万户,就算连有些废物回收机构人员都已经用上诺基亚了。这时,我们通常的做法就是给对方的手机发一条短信,让对方尽可能快地给我们回电话。    发一条语焉不详的短信,让对方的好奇心理欲罢不能    现在常见的要求会电话短信基本都是这样的:“你最好尽快给我回电话。”或者“有急事,请速回电。”但这种短信留言往往效果不佳,很难取得好的效果,而且还会使接到短信的人产生厌烦和不必要的焦虑情绪。  在诱使对方给我们回电话的效果方面,下面举的五种短信留言方式要相对好一些,这些留言的策略是利用人们心里头最基本的一种心理因素:“好奇。”比如:  “现在还不晚。你收到短信后尽快给我回电话,我可以告诉你详情。”  “我现在有急事想和你说话,你抽空给我打个电话,我们电话里谈。”  “这回我又得欠你人情了,尽快给我回话详谈。”  “这次你说真的对了,一有时间赶紧给我打电话,我会仔细告诉你怎么回事。”  “有一件事情你肯定喜欢,快点给我打电话,我告诉你具体情况。”    没来由的感谢短信,激发对方的无穷想象    
有没有效果更好的方式,可以诱使收到短信的人一定回复我们的电话呢?当然有啦,比如下面这个短信样板,就几乎可以保证每一次发出都能招来电话回复:“你做的事,我很感激,请你给我打一个电话,我想亲自表示一下感谢。”  这个模式化的短信的策略是用感激引发对方的好奇心。它可以告诉对方你是一个感恩图报的人,认可对方的所作所为。这样做会使人家感到很开心,因为你对对方表示了欣赏和理解。更重要的是,这个短信是一个让人糊里糊涂的短信。不管你的短信息讨论的事情有多吸引人,要是对方能看明白你究竟是什么意思,人家就可以根据事情的重要程度确定是否有必要给你回电话。  可要是对方压根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事、什么问题,得不到足够的信息进行评估,就没法决定可以不回你的电话。这个短信之所以有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能产生这种效果。你肯定也曾经收到过类似的这种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短信吧?你所以着急第一个回复对方电话或者短信,其实只是因为你的好奇心促使你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你担心那些你所不知道的事情可能是非常重要的,万一错过,那可就坏事了。相反地,如果对方短信所说的事情对你来说一清二楚,你就可以根据事情跟自己的利害关系确定其重要性。那对于对方可能是很重要着急的,从而决定是否回复对方。  未知的事物总是容易激发人们探索真相的兴趣。就像有些人正在电话上和铁哥们聊得近乎,忽然发现手机上有一个不知什么人打来的电话,赶紧救火似的撂下了哥们的电话,接听了那个陌生电话。接过来才知道,这是诈骗公司打过来的骚扰电话。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原因就是不知道打电话的人是谁,以及要说的事情是否重要。  在给对方发短信时,你当然得告诉人家你的身份,这个没法做文章,但是其它的信息你就可以随便地含糊其辞,让对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当对方按捺不住好奇心时,必然会乖乖地给你回电话。  在类似的情况下,你打电话找人,对方不在,接电话的是对方的秘书、同事或者家人、朋友,你也可以施展这一招术。这个时候需要做的是,把文本留言转换成语言,告诉代接电话的人,并请代接的人转达你的话。你要找的人一旦听说有这么个电话,心里没有不犯核计的,想想始终不知道出了什么大事情,结果同样地也得老老实实地主动拨通你的电话。  
  第二章 行为举止的人情世故:你也能成为“万人迷”    从心理学上来说,任何人之间相处,能否互相接受认可,不管是两性关系也好、同性关系也罢,其实都遵循一个原则:当对方对我们的价值认可时,我们就会喜欢对方;反之,就不喜欢对方。人们喜欢对方,说白了其实只是因为对方可以给自己带来被肯定的感觉而已。抛开理想的爱情理论不谈,人们更喜欢漂亮的异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方成为自己的爱人时,可以给自己带来尊严和荣誉感,从间接的角度肯定了自身的价值。  相貌出众的雪莉,相中了条件一般的小刘,在恋爱过程中,雪莉经常以恩主的姿态凌驾于对方之上,这给性格内向的刘老师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在跟雪莉的恋爱关系中,小刘产生了严重的挫败感,享受不到做“老公”的“威严”,后来被别的小姑娘稍微一勾引,竟然红杏出墙了。  类似的情况在历史上也不乏先例:比如金发碧眼、貌美如花的戴安娜王妃。论自然条件之丰富程度,无疑要比贼头贼脑、离过婚、被戏称为黑寡妇的卡米拉强百倍。可是查尔斯王子仍旧背着她跟卡米拉私通,也不知道看上她哪一点。不过我想其中肯定有一个原因就是戴妃不会对查尔斯温柔。  由此可见,要他人喜欢、爱慕、崇拜、尊重自己,不仅有一个强化自己外在的问题,还有一个不断改善自己内在的问题,也就是具体的待人接物方式以满足对方心理需要的问题。    1陌生人也能为你倾倒    要想被别人喜欢,自身条件是关键。要想让人喜欢上自己,关键是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本领。在内在方面,那些非常招人喜欢的家伙也不是神仙下凡或全是家里有关系,他们所以更容易招人喜欢,常常只不过是因为拥有一些更容易引起别人喜欢的个性和品质,而这些品质在具体的技术层面,则表现为特定社交技巧的娴熟运用。    在对方心情好时套近乎,让对方对你“爱屋及乌”    有一个成语叫做“爱屋及乌”,意思是说因为喜欢一个事物,捎带着对与这个事物有关的其它东西也喜欢起来。这个规律套用在人际交往中,就是当把你和一个比较惹人喜欢的事物并列在一起的时候,人们也更容易喜欢上你。  举个例子:我正在兴致勃勃地计划“五一长假”去哪里旅游,一个本来看着不顺眼的同事此时正好出现,我看着他的时候就会比平时更顺眼。但如果我碰巧胃疼得龇牙咧嘴,此时出现在我视野中的人,我就会觉得他们面目非常可憎。类似的例子我们可以举出很多,总之那些令人高兴或厌恶的元素出现在一个人身边时,不仅会影响我们的情绪,而且还可能连带着对那个人产生或好或坏的感觉。  所以,要是你想讨人家喜欢,就得在对方心情好、或者恰好因为某件事情绪高涨的时候与对方交流。那种在对方心头涌动的美好感觉,会连带着影响到他们对我们的看法,这样他们就会对我们有一种积极的评价。  但怎么样才能判断出对方的心情好坏呢?其实要判断对方的心情好坏非常简单,只要观察对方的脸就可以了。比如对方与我寒暄时,要是心情很好的话,就会笑得很开怀,眼睛睁得很大。但如果对方笑时光咧咧嘴,其它部分纹丝未动,这就叫皮笑肉不笑,一般情况下对方的情绪很可能不佳。  眼神接触也能反映一个人的心情好坏。心情好的时候,人倾向于直视对方的眼睛;心情不好的时候,眼皮就会无意识地往下耷拉,甚至回避对方的眼神,不看跟自己说话的人。    反复在对方面前露脸,造成对方接受能力的审美疲劳    古人说,在皇帝面前得宠时间长了,早晚要挨收拾;去朋友家蹭吃喝去得太勤了,难免要招人厌烦。简单地说,这就是“距离产生美”,跟人交往不可过于亲密。但这个说法只在部分成立,因为根据现代的研究表明,越是与人家交往联系,人家才越喜欢我们。  学者认为,只要没在最开始接触时,就导致交往对象产生不快的负面情绪。那么事物给人的反复刺激,最后总是能引发欣赏和喜欢。这个原理适用于任何对象:人、地点、物品等等。曝光率越高就越招人喜欢。  相信大家都看过一种非常讨厌的电视广告。这种广告技术含量非常低,也没什么美丽的情景设置。有的仅仅是一个产品的形象,或者公司产品的名称,根本不介绍产品的特点或者好处。这种广告在一秒钟内迅速闪过,但却会连续重复出现几次,这就是一味地用频率优势狂轰滥炸。  实际上做这种广告的公司往往很狡猾,他们心里明白根本用不着费劲向消费者介绍自己的产品有多神奇,只要他们产品的名称、形象像地毯炸弹似的在人们面前狂轰滥炸,人们就会糊里糊涂地接受他们的产品,自然销售量就会快速攀升。  影视娱乐圈的名人也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们非常注重自己在广告或者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上的出镜率。  人类心理认同的这个特点,对于人类的认知有很强烈的影响。假如一个人如果能经常看到你的名字,肯定要比从来没看过你的名字的人,更容易对你产生好感。  如果我们能经常在对方面前露脸,自然就会慢慢地在对方心里生根。故作神秘、保持距离或者欲擒故纵,有时在人际关系上也是有自己的作用的,不过这么做会产生副作用,那就是减少了与对方进行心灵感应的机会。研究表明,我们更容易喜欢上那些与我们在身体上保持近距离接触的人,因为和对方发生心灵感应的机会要更多。  另外,我们还应该搞清楚的是,“距离产生美”实际上是有一定前提的,也就是说当你与别人的关系已经达到一定的亲热程度后,然后才需要适当地控制接触程度,否则很可能出现厌烦情绪。假如我们与他人的脸都还没混熟呢,这时就开始和人家适当保持距离,结果过一段,人家干脆忘了有我们了,这还产生什么美呢?   除了这个,还得明确哪种做法该是社交中的主要交际策略,哪种是偶尔一用的辅助策略的问题。只有经常和人家保持密切的交往,对方才会对你产生积极的正面情感;如果在大多数时间跟对方保持距离,对方就会跟你渐行渐远。想象一下,小两口为了感情好,用了“距离产生美”的偏方,每个月亲热次数不许超过多少次,时间长了也肯定会出问题。    喜欢产生喜欢,让对方知道你喜欢人家    不管常识还是科学研究都告诉我们,爱总是会产生爱,人更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当我们发现某人对自己的评价比较高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觉得这个人也挺不错的。想要对方喜欢上我们,有一个方法就是设法把你的喜欢或崇拜传递给对方。  你也许会问万一人家就是不喜欢可怎么办?不喜欢你,你就慢慢跟对方泡着玩呗。学者发现一个很令人吃惊的事实:那些开始不喜欢某人的人,假如一旦后来喜欢上某人,会比那些一开始就喜欢某人的人更疯狂。  如果我本来和一个人关系就不太密切,可千万不要突然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因为对人家过于热情,除了有可能吓到人家以外,还会使人怀疑你别有用心。  研究表明:循序渐进培养起来的好感总是比突如其来的友谊更加稳固牢靠。不要想一下子就成为对方的知心好友,只要根据“爱产生爱,喜欢产生喜欢”的规律,不断地使用适当的方式,让对方知道你很喜欢对方就足够了。    同类相求,让对方觉得自己跟你是同一种人,对方就会喜欢上你    我们都知道,当两块磁铁放在一起时,会产生“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现象。但在自然界中,并不是所有相同的东西都互相排斥;相异的东西都互相吸引的。在人际关系中,我们实际上更喜欢那些与自己行好相似的人。相似的个性、体貌特征或生活背景,往往能引起信任和亲密感。与那些和我们类似的人说话时,我们会有很多话说,双方也能有很多共同喜欢、关注的问题可以讨论。  但有的人和我们不一样,我们也有可能觉得对方挺有意思的,不过那并不意味我们喜欢对方,因为不能完全了解对方,因此我们会产生对彼此关系的不信任感和不确定感。  这种现象简单地说就是“同类相求”或“臭味相投”。那些一起患难、经历过人生的风风雨雨的人们,往往会建立一种非同一般的密切关系,就算经过很多年照样难以断绝。比如,那些曾经在一起打过仗的老战友往往有极深的感情,多少年以后见面仍然交情不减当年。  类似地,那些并没有一起生活过,但是曾经有过类似生活经验的人们中间,也有一种比较强烈的情感纽带。就算两个人以前从来没见过面,但是有类似的生活经验。也许仅仅是得过同样的病,也许是做过同一种工作……他们也会更容易套上关系,甚至进一步发展成哥们儿、姐们儿。  对那些与自己有类似生活经验的人,我们很容易产生一种很亲切的感觉,原因在于我们觉得对方会更懂自己。人人都渴望被别人所理解,这一渴望对我们的日常行为模式影响实在不小。    用赞扬给对方自信,让对方感觉自己不错    人们对自己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如果别人都肯定、尊重、欣赏自己,人们就会觉得洋洋得意,觉得自己挺不错。当他们觉得自己挺不错的时候,也会对那些使他们产生这种挺不错的感觉的人产生好感。  和那些热情开朗、喜欢说好话的人在一起,我们通常会觉得非常开心。尽管有时候明知道对方的马屁经有点不着边际,但还是喜欢和他们在一起,主要原因就是对方肯定了我们的价值。  相反地,我们和那些老喜欢挑别人毛病、什么都看不顺眼的人在一起,两分钟都会觉得很长。因为这些讨厌鬼会让我们觉得自己什么也不是,生活了无生趣,就算他们有时候也吐露出两句真理出来,也无济于事。所以只有那些肯让别人舒服的人,别人才会喜欢他们。    与对方保持言行风格一致,不是一种人,也可以求形似    如果某人与对方明显不是同一种人时,假装得太过分、或者硬往上套,反而有可能坏事。采用与对方保持言行风格一致的技巧,同样可以在彼此之间产生信任感,这样对方就有可能喜欢上这个人。两个人在言行风格上保持一致的时候,在谈话时往往更容易唠叨一块去,越说越投机。就像我们倾向于喜欢那些和我们趣味相投的人一样,我们也会无意识地喜欢上一个和我们做派一样的人。  具体来说,就是我们会更容易喜欢上那些姿态动作、遣词造句和我们类似的人。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这本书里将会陆续做深入的讨论,在这里主要说一下两个如何与对方保持言行风格一致的小技巧:  A、模仿对方的姿态和动作。比方说,对方把手放进口袋里,那我也可以手放进口袋里;对方挥动了一下手臂,我则会稍微隔一会儿装作无意识地也同样地挥动一下手臂;对方如果喜欢抱拳,我也假装无意识地偶尔抱一下拳。  B、模仿对方的语言。设法和对方保持相同的说话节奏。如果对方说话缓慢、轻松,那我们也说得缓慢点、轻松点;假如对方说得很快,那我们也加快说话的速度;如果对方喜欢用大白话,或者文绉绉地掉书包、甩词儿,你也紧紧跟随,亦步亦趋。    向对方求助,让对方在你面前有成就感    武侠小说家古龙曾说:“世界上你最不喜欢的人是那个你最对不起的人!”研究表明人类的确具有类似的特性,就是更倾向于不喜欢那些曾经被自己伤害过的人。自然,我们不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当然就会比较倾向于心狠手辣地伤害那个人。不过这里说的并不是那种情况,而是当我们伤害了某一个人时,不管原先是否喜欢这个人,这时就会无意识地倾向于不喜欢那个被祸害的倒霉蛋。  这种无意识心理的目的是为了减弱内心的矛盾冲突。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自我形象,而且往往是正面的,要是我们的所作所为和这个自我形象是不符合,那我们就会觉得很不舒服。为了减弱这种内心的心理冲突,我们就会设法合理化自身的行为,竭力把自己打造成正义使者或超人之类的形象,以同正面的自我形象保持一致。而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合理化自身行为的一个方法,就是否定对方、挑对方的毛病。  如果我伤害了某个人,不管是什么原因,都会在我心里泛起一丝小波浪来质问自己说:“我为什么这么对待人家呢?”接着我就会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护:“那是必须的!我不喜欢这家伙!他是罪有应得!做错了事情的人,必须给他一个教训,让他知道倒正,以后再不犯同样的错误。”  这个原理反过来也成立。假设我们给了某某人某种好处、或者帮助了对方,我们就会找人家值得我们这么照顾的理由,结果造成更喜欢某某人。否则的话,人家非常令人讨厌,你还神经病似地不断资助人家,这叫什么逻辑嘛?!  同时,通过帮助对方,我们也实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获得了做人的满足感和尊严,当然会捎带着对造成这种结果的人产生好感了。  根据这个原理,如果我们能让对方帮一个小忙,对方就会不由自主地对我们的行为产生正面的评价和情感。人们常常误以为,我们越是给对方好处,对方越是会喜欢我们,而事实并非如此。对方可能会因此觉得我们是一个好人,欣赏我们的热心肠,但却不会因此而更加喜欢我们。人家可能会觉得我们是值得喜欢的人,但是值得喜欢和发自内心的喜欢根本是两回事。  年轻人谈朋友时也经常会有这种情况,某姑娘明知道对方是个好人,但就是喜欢不起来。因此喜欢一个人和认为一个人能是一个好人完全是两码事。  生活中对我们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常常是别人喜欢我们,而不是对方觉得我们是好人。要想让对方喜欢你,你得适当地设法让人家给你做事,而不是你光给人家瞎忙活。    经常自我解嘲,人们喜欢不自以为是的人    与人们的一般想法相反,完美、自信的人格并不会导致亲爱和喜欢一类情感的产生,卓越的品质并不能让对方更喜欢你。反倒是愚蠢或笨拙的言谈举止更能激发别人的好感。要是你想让某人喜欢上你,你可以在对方面前做点傻事,然后再自我嘲弄一番。不要在做了傻事后一脸严肃地假装啥也没发生。其实,自嘲在赢得他人好感方面的力度是非常巨大的。  当你表现出不把自己当一回事的时候,别人就会对你产生一种亲近感,愿意进一步接近你。喜欢卖弄小聪明或者极其自恋的人喜欢把自己打扮成完美者,这其实并不招人稀罕。我们其实更容易被那些不那么自恋、不那么自我为中心的人所吸引、并喜欢上他们。自嘲会使你显得更平易近人、招人喜欢。  有些人拼命扮酷、“装范”,其实只会给别人留下自己过于自恋的印象。这种“脱离群众”的“自信”对我们来说,是没啥好处的。  有人可能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们认为人本质上喜欢自信的人,更容易被自信的人所吸引,也更容易喜欢上自信的人。不过事实是:真正自信的人并不喜欢吹嘘炫耀,他们只是让世界发现自己的价值。吹牛者、狂妄的家伙在内心中并不自信,这样的人根本不会真正引起真正有眼光的人的兴趣,并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真正自信而有安全感的人,并不害怕自我解嘲,更不害怕让别人知道自己是人,不是神。  总之,人们更喜欢偶尔会出点小洋相,做一个懂得自嘲的人。做人就要不把自己当一回事,承认自己也是凡夫俗子、也会偶尔出错,实际上这却是在向世人表明:我才是真正自信的人!正像《菜根谭》中所说:“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消极的言行会使人沮丧不快    我们在前面已经研究过,大家都倾向于喜欢那些跟我们类似的人。不过这个原理并不涵盖下面这种情况:  不管自己乐观还是悲观,实际上所有的人,都不喜欢性阴郁、压抑、悲观的人,而更愿意接近那些开朗、乐观、积极的人。  这是什么原因呢?事实是,乐观开朗的人,且不论做人的其它方面如何,往往待人主动、热情、倾向于积极地评价生活,这些特质几乎总是可以使他们身边的人为之振奋,感到开心和快乐。另外,人大多数都希望自己能开朗乐观、积极向上地面对生活。当发现他人的个性中具有这种自己内心渴望的品质时,自然会因肯定对方而更加喜欢对方。  尽管世界上还是有很多悲观者,但如果他们碰上同样阴郁悲观的人,也照样不乐意与近似的悲观者经常呆在一起。因为对方会永不停歇地抱怨万事万物,其中甚至还包括自己,会经常没理由地生别人和自己的闷气,会到处挑刺、找毛病……想到这些,人人都会对这种人望而却步、敬而远之。  当然有人也会问:“我们不是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吗?难道性格阴郁、悲观的人会不喜欢跟自己一个类型的人?”当然喜欢了。阴郁悲观的人喜欢和那些和自己一样脾气乖戾的人呆在一起,不过仅此而已,共同的性格特质不会让他们之间产生更深的感情。  悲观的人同情与自己一样悲观的人,会陶醉于与对方人格问题的批判中,可是一旦自己的境遇或心情好转了,经常会毫不留情地抛弃那些旧相好。当状态低迷之时,悲观者会在同类人身上寻求温暖;但当自己不再阴郁悲观时,就会立刻抛弃另外那些悲观者,装做不认识一样。  这是因为悲观的人其实并不喜欢自己的阴郁悲观,因而也不喜欢别人的阴郁悲观。就算是有点对同样的悲观者具有好感,也只是因为与对方在世界观和人生观上的相同而已。而这一点点爱好,是很难跟他们对于悲观品性的嫌弃相提并论的。    2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给对方展示    我的一个朋友瑞敏曾去一家健身俱乐部应聘教练。在她等待时,冷不丁看到靠边的角落里坐着的一位考官很挺熟,她突然想起这个人不是在路上与自己和出租车司机发生口角的车主吗?  原来瑞敏应聘之前,路上遇到了堵车。当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之时,他感觉自己心跳越来越快,非常焦急。虽然不久路就通了,但自己坐的那辆出租车却差一点与前面的小车追尾,。瑞敏心里着急,就帮着出租车司机一起教训了前面车的车主,因此双方都很憋屈。  这时的锐敏发现与自己吵架的车主竟然是考官之一,当时心里咯噔了一下,赶紧就当前的话题发挥了几句,立即过渡到堵车上面来。说自己来的时候赶上堵车,又着急过来面试,心情有点急躁,半路上还跟一位车主发生了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请安静的英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