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6*1.75的呀谷歌浏览器24.9下载旳孔行不行

下一篇: 上一篇:
猜你会喜欢的说说....你们孔团长行不行啊_尤文图斯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401,816贴子:
你们孔团长行不行啊
鸟去了 墙头草鸟蜜也走了 都等着回打的脸真心不想被打脸啊,求孔团长给力
孔二楞严可以的
孔二楞带你车联赛冠军拿到手软!
联赛第七上宝座,你觉得呢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阿布,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
赶紧卖了夸德拉多,他不适合英超,阿萨莫阿平换即可
我问从第七直接变第一,按道理,你车从今年第十明年就变第四了
现在是你们孔团长了,和我们无关
明年这时候就知道了
阿布把钱给够了绝对行
内部团结我觉得应该没问题,防守更好,性格有,但没魔力鸟那么张扬
不管有没钱,他都能踢出比真实实力要高的成绩,下赛季就等着庆祝冠军吧
孔密来助阵
至少踢球技术完爆穆里尼奥
参考本次欧洲杯名次
冠军不敢说,前三无压力
没有帕多因天王的加成、一众屌丝干儿子的庇护,最多第三名。
二爷绝对是世界级教练
杯赛不敢说,联赛应该还是很稳的
会回复的功效中考了流泪了快来看机会v 好v环境不好别那么空iuii     ?●________●`卧槽v 你好好九牧洁具那边v超然台一欧联看美女~l!
我跟你们说,只要贵单位花2000W买了阿萨莫啊,绝逼拿冠军
行不行得看你车更衣室环境,孔的打法其实还是比较保健的,在尤文三年伤病很少,但是你车更衣室那几个球霸这么懒惰不好说
机器人发帖?说徐洛跟你什么关系
估计更衣室里要整风运动了,整好了估计战斗力飙升,整不好就要呵呵了
还真有粉一个主教练的?
杯赛就别看了,实话说孔蒂精于战术素养调教,但是临场指挥不好…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活页纸 26孔 178mm*257mm 9mm24lines 这样的活页纸用什么规格的活页本?B5还是A5?_百度知道
活页纸 26孔 178mm*257mm 9mm24lines 这样的活页纸用什么规格的活页本?B5还是A5?
我有更好的答案
B5尺寸(正三十二开,130*185mm)……B类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正度纸,整张纸的尺寸是787*1092mm,可裁切:B1尺寸
(正对开,520*740mm)、B2尺寸(正四开,260*370mm)、B4尺寸(正十六开,185*260mm),370*520mm)、B3尺寸(正八开
采纳率:25%
活页纸还是比较方便咯,关键是看您怎么使用,使用哪个方便了7月s1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手机充电孔进水吹干后开始能充上电后来不行了怎么办呀_百度知道
手机充电孔进水吹干后开始能充上电后来不行了怎么办呀
我有更好的答案
1、应该是线路短路了,建议送售后检测维修。2、把手机放到阴凉通风处(注意防晒)自然风干或用小功率的吹风机吹干(注意不要在同一个地方长时间吹),避免造成电子元器件焊接处不牢以及外壳的损伤。手机等设备一旦不慎掉入水里,必须立即取下电池,防止因水进入手机电板导致短路,切记,不要再傻乎乎的摁关机键,而是要直接拔电池,千万不要再开机,快速把电池、内存卡、SIM卡卸下。
因为手机带电掉进水里后。让维修点为你再次清理以及拼装。如污染严重,须借助超声波洗仪将杂质振出处理。再用风枪吹干线路板,之后将所有芯片都补焊一遍,防止因水进入手机电板导致短路,切记,容易引起模块脚位之间直接短路,导致手机不能正常使用,则应马上把机器用清水冲洗。或者把机器浸入清水中并设法把内部的腐蚀性液体稀析,以及主板上功能模块与主板之间的液体。
手机进水后有些人选择自然风干,或是用电吹风吹干。之后拼装。或者把你拆开的东西整堆交给维修点,酒精不伤害电子元器件。再把手机放到阴凉通风处(注意防晒)自然风干或用小功率的吹风机吹干(注意不要在同一个地方长时间吹),杂质全部残留在手机里面,含碱成分很高,20分钟就完全腐蚀掉,用酒精或者专业的洗机水清洗干净你好,自行加温只会导致液体水蒸气蔓延整个主板器件。
若是掉入腐蚀性液体,如海水等,接触温度在一百度以上才能烘干,如果未加以超声波清洗,为以后留下极大隐患,芯片与主板之间的腐蚀凝固物质并没有清理出来。而后尽快拆开机器,但要小心不要触伤元件,主板上的PN或NP材料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开始物理腐蚀,自行处理导致错过最佳修复时机。
正确的做法是把整个手机放在高浓度的95%酒精浸泡半天,这样酒精把水分配到酒精含量里,不要再傻乎乎的摁关机键,避免造成电子元器件焊接处不牢以及外壳的损伤。相比其他清理方法,酒精不会对你的手机造成伤害。由于水中有大量杂质,直接用吹风机吹干的话,比如一些杂质容易导电,或者杂质受潮后导电,给手机带来一些莫名其妙的故障。当然,这种方法是针对收集进水进的是清水而非污水,而是要直接拔电池,千万不要在开机,快速把电池、内存卡、SIM卡卸下,其实都不算是明智的方法,尤其反映在这些材料接触的金属焊点,如果进入液体很脏。因为外部温度只能吹干表面的液体物,对于进入主板里面尤其是主板屏蔽罩里面,是线路短路了,建议送售后检测。手机等设备一旦不慎掉入水里,必须立即取下电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论语》与《诗经》里的“言”字与“行”字普查初探_曾冲明_新浪博客
《论语》与《诗经》里的“言”字与“行”字普查初探
《论语》与《诗经》里的“言”字与“行”字普查初探
​(曾冲明日凌晨整理稿)
​《论语》是孔子语录,《诗经》传说为孔子编辑。两书的语言属于同一时代,都是我国最重要的文献典籍。汉字研究中自然要相互对比参考。(一)首先,调查研究《论语》里使用的“言”字。《论语》里“言”字的用例很多,与“说”(同“悦”)的稀少形成很大的反差;也许这也正是“说”字在《论语》稀少而又很少表示“说话”之类意思的重要原因。“言”用作名词:2.2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15.24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20.3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1、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15.27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5.25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16.8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1.13
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11.4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11.5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已矣。”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8.4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7.18
子所雅言,《诗》、《书》、执行,皆雅言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阵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11.26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
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13.3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13.11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13.15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14.12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13.22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14.9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15.8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17.4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15.23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言”用作动词:9.1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11.14
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3.8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2.9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5.8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10.10
食不语,寝不言。5.13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5.13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10.1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10.2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11.8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3.9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14.13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18.5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二)《论语》里“行”的用例:“行”表示“行为”,“实行”:12.14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13.6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这些实行即做了以后还有余力,那么就学习文化)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行”作名词)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行”等于“用”)7.11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前面写“用之则行”,后面写“子行三军”;可见后面的“行”字表示“用”)5.14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行”作动词)5.16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行”作名词)5.20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行”作动词)11.3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5.26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施行”,即“实行”)6.2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7.25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学文化,写文章;“行”:为人做事,或解读为“品行”)7.24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行”指品行,品德)7.18
子所雅言,《诗》、《书》、执行,皆雅言也。(执行,即实行,照着去做)16.11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9.12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7.33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11.22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15.6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於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18.8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13.21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14.36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14.44
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15.18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17.6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行”表示“行动”,“走路”:2.22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1.8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11.13
闵子侍侧,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12.6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胃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14.8
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15.1
卫灵公问阵於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18.3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18.4
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言”与“行”二字并用:2.1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2.18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14.27 子曰:“君子耻其言之过其行。”5.10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6.2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14.3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14.4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15.6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於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三)现在普查“言”在《诗经》出现的全部用例:一、“言”用作“实词”,表示“说话”:《陈风.东门之池》:“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东门之池,可以沤苎,彼美淑姬,可与晤语。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彼美淑姬,可与晤言。”《郑风.扬之水》:“无信人之言,人实迂yu女”《唐风.采苓》:“人之为言,苟亦无信”,“人之为言,胡得焉”;
“人之为言,苟亦无与”,“人之为言,胡得焉”;“人之为言,胡得焉”,
“人之为言,苟亦无从”,“人之为言,胡得焉”《小雅.沔mian水》:“民之讹e言,宁莫之惩;我友敬矣,谗言其兴?”《小雅.正月》:“民之讹e言,宁莫之惩;召彼故老,讯之占梦。具曰予圣,谁知鸟之雌雄?”《鄘风.墙有茨》:“墙有茨,不可埽sao也;中冓gou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墙有茨,不可襄xiang也;中冓之言,不可详也;所可详也,言之长也。墙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读也;所可读也,言之辱也。”二、“言”用作“助词”或“虚词”,丧失了实词意义。一般用于某实词之后,或在句首,与“焉”字同音,似表示弱义的“焉”,即“这儿”:《周南.芣fu莒yi》:“芣莒芣莒,薄言采之;芣莒芣莒,薄言捋lv之;芣莒芣莒,薄言袺jie之;芣莒芣莒,薄言襭xie之。”(薄:赶快)《周南.采蘩》:“簿言还归”《周南.草虫》:“陟彼南山,言采其蕨jue”,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wei”《魏风.汾沮ju洳ru》:“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汾一方,言采其桑”
(沮ju洳ru:水边湿地;莫:野草名;似可联想到“蘑菇”)《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言念君子,温其在邑”,“言念君子,载寝载兴”《豳风.七月》:“言私其豵zong,献豣jian于公”(豵zong:小野猪
;豣jian:三岁的大猪)《邶风.柏舟》:“静言思之,寐mei辟pi有摽biao”,“静言思之,不能奋飞”《邶风.终风》:“窹言不寐,愿言则嚏ti”,
“窹言不寐,愿言则怀”《邶风.泉水》“出宿于干,饮饯jian于言;载脂载舝xia,还车言迈”,“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出宿于干,饮饯于言:“干”与“言”被专家解读为地名:但《小雅斯干》的“干”,同方言读音的“涧”,那么“言”仍然可以解读为“焉”)《邶风.二子乘舟》:“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愿言思子,不瑕xia有害”(“中心”即“心中”;“养”同“痒”或“恙”;“瑕”同“遐”,“不遐”:不要远行)三、“言”表两可,即中间情况:《周南.葛覃tan》:“言告师氏,言告言归;”《小雅.黄鸟》:“言旋言归,复我邦族”,
“言旋言归,复我诸兄”,
“言旋言归,复我诸父”《小雅.我行其野》:“婚姻之故,言就尔居”。“我行其野,言采其篴zhu;婚姻之故,言就尔宿”,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fu”《郑风.女曰.鸡鸣》:“弋yi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四)《诗经》里的“行”字用例普查:一、“行”表示“行走”,“走路”《邶风.泉水》:“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齐风.载驱》:“汶水汤汤shang,行人彭彭”,“汶水慆滔,行人瀌瀌biao”《魏风.十亩之间》:“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小雅.采薇》:“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孔:很,非常,十分)《小雅.采芑qi》:“我行永久”二、“行”表示“行为”,“品行”《邶风.雄雌》:“百尔君子,不知德行”同义字“谈”与“说”用例:(此诗发表于诗词乐园雅虎论坛,作者署名耗时诗缘,是一位功底深厚的多产诗人。)蝶恋花——婚姻难关发表于:
07-23— 本帖被 康雅恪 执行置顶操作()
—&一大姑娘二十九几年苦寻对相仍未有前时说来还较易近来大女个个愁房子摆在第一位一谈条件先问那有无有了房子全好谈没有住处各自走“谈”与“说”同义字辨异“谈”与“说”这两个同义字,意义上很难说有什么差别,但使用上彼此泾渭分明,一般不能互相替换。这一切全凭所谓语感。比较:先写“谈”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名人名言),闲谈,谈天(聊天),谈天说地,谈婚论嫁,谈经论道,谈笑风生,谈心,浅谈,深谈,洽谈,畅谈,长谈,细谈,笑谈,高谈阔论,谈论,谈判,面谈,交谈(比较“对话”),谈话语无伦次,领导对某某进行谈话,言谈举止,谈吐(文雅),传为美谈(佳话),谈虎色变,谈钱色变,谈何容易!再写“说”字:说(讲)外语,说英语,说俄语,说中国话,用英语谈话,英语对话,俄语会话读本,说了就做,说到做到,说不上,说不好,说不过去,勉强说得过去,说得来,“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谚语,对联),好话说了一大堆(毫不起作用),他说道(作者写道),
“有话就说,有屁就放”(俗语),他说话等于放屁,说唱(文学),说的比唱的还好听(花言巧语),空口说白话(毫无根据,凭空乱说),说谎,爱说谎(谎话连篇),闲话少说(书归正传),说闲话,说真话,说瞎话,说笑话,说正经(话),说一不二,说三道四,胡说八道,说一千道一万(无非是要走),说和(讲和,和解),说服(不是压服),说服对方(摆事实,讲道理,动之以情,喻之以理),说服教育,枯燥的说教,说说笑笑,说笑,说来话长,长话短说,说长论短,谈天说地,说明,说明书,说破,说漏,说走了嘴,说清,说穿,说书(讲故事),说书人。“道”字源于文言,也可以表示“谈”或“说”,但现代汉语里少见,例如“道谢”,
“道歉”,“道别”,“道贺”,“道喜”(比较“贺喜”,“祝贺”),“说三道四”,“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毛主席诗)。但更可以表示“道路”、“道德”等意义。例如:道路,大道,小道,正道,邪道,歪门邪道,黑道,“前途光明,道路曲折”(谚语),“条条道路通罗马”(外来成语),羊肠小道,阳关大道,“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俗语),雄关漫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毛主席词),河道,航道,道理,道德,老子《道德经》,“道吾道,非常道”(老子),“吾道一以贯之”(孔子),坐而论道,
“铁肩担道德,妙手著文章”(李大钊),道德修养,道德文章,替天行道(水浒传),讲道德,不讲道德,有道德,没有道德,婚姻道德,传统道德,道统,道理,安贫乐道,昏庸无道,道德观,道德高尚,“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道不同,不相与谋”(孔子),殊道同归(异途同归),“大道朝天,各走一边”(俗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易经),道教,道观,道姑,道人,道貌岸然,“吾道一以贯之”(孔子),道林纸。我普查了《诗经.国风》,那里没有“谈”字,虽然三次找到了“说”字,但不表示“说话”,而是表示“高兴”,即同“悦”字。出处见《召南.甘棠》最后一段“蔽芾fei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yue”;《卫风.氓》第三段“士之耽dan兮,犹可説yue也;女之耽兮,不可説也”;《陈风.株zhu林》“驾我乘马,説于株林;乘我乘驹,朝食于株”(株zhu是夏商的某地名)。不过我觉得:这三个“说”似也可解读为“说话”的“说shuo”,当然“说shuo”字在古代,不如“曰yue”字或“云yun”字习惯与常见。有趣的是:表示“说话”的“说”在古代也和“曰”字同音啊!此外,《诗经.曹凤.蜉蝣》共三段:“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蜉蝣之羽,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于我归说”。这个“说”字有专家注音为shui,注释为“同‘税’,舍息之意”。我觉得“说”字更像是同“述”,即孔子“述而不作”的“述”,其实就是“著书立说”的“说”,所谓“归说”就是归来著书立说。或许,“归说”同“归宿”。还有趣的是:《诗经.小雅.彤弓》的三段里各有一句对应:“中心贶kuang之”,“中心喜之”,“中心好之”,其中“好”字却没有换成“说”(悦)字。再如《小雅.菁菁者莪》四段最后一个字用“休”而未用“悦”(说):“乐且有仪”,“我心则喜”,“锡我百朋”,“我心则休”。值得一提的是:全部《诗经》里我没有找到一个“悦yue”字。表示“佩巾”的“帨shui”字倒是出现在《召南野有死麕》里。最后,再声明一句:“说”字在《论语》里肯定同“悦”字,大家熟悉的那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是最好的例证呀!于是我又普查了孔子的语录《论语》。与《诗经》的调查结果有所不同:一、如果说,《诗经》四次出现的“说”字,虽然勉强可以说是跟“悦”字通用,但这种词义并不十分明显;《论语》出现的“说”字,多数是完全地、明确地同“悦”字。但也有的是表示“说明”、“学说”之类意义;二、《诗经》里没有一次出现“悦”字,而《论语》两次出现了“悦”字。《论语》的例句如下:子路第十三(十六):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阳货第十七(四):子路不悦。学而第一(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雍也第六(十):冉有曰:“非不说子之道也,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今女画:我想解读:你现在是计划这样做,而不是做到半路才感到力不足啊!)雍也第六(十):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我又仔细查了《论语》,有了新的发现:原来“说”在《论语》有两个例句明显地表示“说话”:13.25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17.14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特别是后面这句,演绎为成语“道听途说”,流传在现代汉语。此外,我还找到“说”同“悦”的另外三个例句:9.24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11.4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20.1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
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现在把以前几次关于“说”在《论语》里的用例再总结如下:“说”在《论语》里共有8个例句:其中三个明确表示“说话”;其中4个明确表示“高兴”或“喜欢”,
即同“悦”字;只有一个“说”既表示“高兴”也表示“说话”。此外还另外出现三次“悦”字。这些例句是:“说”字明确表示“高兴”或“喜欢”,即同“悦”字: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6.10冉有曰:“非不说子之道也,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今女画:我想解读:你现在是计划这样做,而不是做到半路才感到力不足啊!)11.4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20.1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
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这几句:“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我觉得总结得好!曾冲明注)“说”明确表示“说话”:13.25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17.14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12.8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说”表示“说话”)“悦”字三例:13.16: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6.10: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17.4:子路不悦。(其他部分省略)“说”既表示“高兴”也表示“说话”,仅一例:9.24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论语》里有“说”(表示“说话”)的同义词或近义词;最常见的是“曰”,此外有“述”,“云”,“告”,“语”,“谓”,等。例句如下:7.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14.43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17.19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4.40
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16.6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17.1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17.7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17.8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18.8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19.9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19.12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19.25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7.34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9.7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9.20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9.24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17.8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16.11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14.21
阵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阵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7.31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17.7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14.28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15.42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15.7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7.19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下句以“为”字代替“行”字:14.20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为”字用例:17.24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
上者,恶勇而不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17.25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18.7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9.20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7.15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行或为)7.19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14.38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17.10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17.23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11.23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11.25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12.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12.8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说”似表示“说话”)12.3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12.4
司马牛问君子。子问:“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17.21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17.22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19.2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19.24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19.25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9.16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8.19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11.26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
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241,180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谷歌chrome24.9下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