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谊不敢辞谋利俪辞立其城

伊秉绶楹联卅二副_书法家-爱微帮
&& &&& 伊秉绶楹联卅二副
伊秉绶()伊秉绶,字祖似,号墨卿,别署南泉、秋水、西湖长,晚号默庵,又称伊汀洲,福建汀洲宁化人。清学者、书法家。其父伊朝栋,乾隆三十四年进士,历官刑部主事、御史、光禄寺卿。幼秉庭训,师从阴承方,讲求立心行己之学。后受大学士朱珪的赏识与纪晓岚的器重,拜纪为师,又拜刘墉为师学书法。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后擢员外郎。嘉庆四年(1799)任惠州知府,因与其直属长官、两广总督吉庆发生争执,被谪戍军台,昭雪后迁为扬州知府。历署河库道、盐运使。以父丧离职,遂不再出。工诗古文,究心理学,精书法,行、楷、隶皆工,尤以隶书独具特色、雄冠清代。有《留春草堂诗》、《坊表录》、《修齐正论》、《攻其集》等。隶书三言联 & & & &1798年作志於道,时迺功。嘉庆三年六月九日长生古瓦斋,素人先生尊兄属,弟伊秉绶书。隶书四言联 & & & &1805年作变化气质,陶冶性灵。书为叔鱼三弟清正,乙丑春日,伊秉绶。隶书四言联 & & & &1812年作经经纬史,仁仁义宜。书为新严先生年丈教正,壬申立夏年,弟伊秉绶。隶书五言联宿卫长杨贵,春营细柳严。书奉晏亭五兄同年正之,年愚弟伊秉绶。隶书五言联正谊不谋利,修辞立其诚。书为伯勤大兄是正,宁化伊秉绶。隶书五言联 & & & &1804年作从来多古意,可以赋新诗。书为昇屏二兄雅正,嘉庆九年小雪,汀州伊秉绶。隶书五言联 & &1812年作文章千古事,风雨十年人。壬申暮春,伊秉绶。隶书五言联 & & & &1807年作世家传旧史,盛业继前修。书为省庵四兄大人雅正,嘉庆十二年六月望,世寓弟伊秉绶。隶书五言联道出古人辙,心将静者论。勉基贤弟雅属,秉绶。隶书五言联巍峨拔嵩华,萧散在琴尊。书为鉴三四兄亲家雅正,姻弟伊秉绶。隶书五言联 & &1815年作江山丽词赋,冰雪净聪明。嘉庆乙亥长嬴,味芸仁弟属,秉绶。隶书五言联 & &1803年作政声韩吏部,经义董郎都。句赠云岡三兄老先生并正之,嘉庆八年二月朔,汀州弟伊秉绶。隶书五言联 & &1814年作清诗宗韦柳,嘉酒集欧梅。閼逢閹茂之春,伊秉绶。隶书五言联官闲读书乐,亲健得天多。书为善斋大兄同年是正,汀州年寓弟伊秉绶。隶书七言联 & &1805年作文比韩公能识字,诗追杜老转多师。句赠正邻行书翰林并求是正,嘉庆乙丑春日,寓弟伊秉绶。隶书六言联渊明不求甚解,少陵转益多师。汀州伊秉绶。隶书七言联东华钟庆高青镜,南国承图寿紫觞。奉祝淬峰先生五十初度,汀州伊秉绶。隶书七言联好装书画终年住,欲问风波此地稀。书为澹园二兄雅政,汀州伊秉绶。隶书七言联 & &1811年作梅花百树鼻功德,茅屋三间心太平。书为梅石五兄大雅清次,辛未中伏,弟伊秉绶。隶书七言联 & &1815年作清门宾胄诗书泽,嘉日投壶忠孝家。敬题招武将军祠堂,即呈贤裔竹庐都尉正之,嘉庆二十年乙亥岁八月朔,扬州旧守汀州伊秉绶顿首。行书七言联惜福常留当户草,安心曾识下簾人。汀州伊秉绶。行草五言联 & & &1814年作茗杯眠起味,书卷静中缘。道和年台属香光真迹,閼逢閹茂之岁,伊秉绶。行书七言联 & & & &1815年作黛色参天二千尺,名花出地两重阶。书为讷斋六兄雅正,乙亥中伏,伊秉绶集句。行草七言联诗到老年惟有辣,书如佳酒不宜甜。书为岳翁六兄属,伊秉绶。行草五言联 & & & &1807年作赏心於此遇,欲辨已忘言。集陶句,嘉庆丁卯仲秋佳日,宁化伊秉绶。行草七言联再游又遇称觞节,百寿应归作德人。恭祝亦园大兄大人七旬寿庆,汀州寓弟伊秉绶顿首。行书五言联披云对清朗,乘月弄潺湲。书为襄阁年兄孝廉雅政,汀州伊秉绶。行书五言联 & &1815年作书有千年对,门容二仲过。香光楹帖墨迹在曾宾谷处,临为心原三兄,乙亥新秋,秉绶。行书五言联 & & & &1807年作崇情苻远迹,淳意发高文。丁卯中伏,伊秉绶。行书五言联兰气熏山酌,竹声兼夜泉。书为霁峰五兄正,集唐句,伊秉绶。行书七言联 & & & &1807年作立脚怕随流俗转,居心学到古人难。嘉庆十二年中伏日,汀州弟伊秉绶书。行书五言联春暖观龙变,秋高听鹿鸣。伊秉绶。文章来自网络书法家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蘭亭會|官方微店長按二維碼,識別進入微店!文房四寶|明前綠茶|名家名作|精品課程?蘭亭會客服電話:(小白專線)工作時間:週一至週五9:30─5:30業務合作請致電客服電話!精彩活動正在播出▽【修竹·茶语】兰亭会定制明前茶盖碗套装一份春天里的期待正在热销▽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中国书法新媒体。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伊秉绶()
伊秉绶,字祖似,号墨卿,别署南泉、秋水、西湖长,晚号默庵,又称伊汀洲,福建汀洲宁化人。清学者、书法家。其父伊朝栋,乾隆三十四年进士,历官刑部主事、御史、光禄寺卿。幼秉庭训,师从阴承方,讲求立心行己之学。后受大学士朱珪的赏识与纪晓岚的器重,拜纪为师,又拜刘墉为师学书法。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后擢员外郎。嘉庆四年(1799)任惠州知府,因与其直属长官、两广总督吉庆发生争执,被谪戍军台,昭雪后迁为扬州知府。历署河库道、盐运使。以父丧离职,遂不再出。
工诗古文,究心理学,精书法,行、楷、隶皆工,尤以隶书独具特色、雄冠清代。有《留春草堂诗》、《坊表录》、《修齐正论》、《攻其集》等。隶书三言联
1798年作志於道,时迺功。嘉庆三年六月九日长生古瓦斋,素人先生尊兄属,弟伊秉绶书。隶书四言联
1805年作变化气质,陶冶性灵。书为叔鱼三弟清正,乙丑春日,伊秉绶。隶书四言联
1812年作经经纬史,仁仁义宜。书为新严先生年丈教正,壬申立夏年,弟伊秉绶。隶书五言联宿卫长杨贵,春营细柳严。书奉晏亭五兄同年正之,年愚弟伊秉绶。隶书五言联正谊不谋利,修辞立其诚。书为伯勤大兄是正,宁化伊秉绶。隶书五言联
1804年作从来多古意,可以赋新诗。书为昇屏二兄雅正,嘉庆九年小雪,汀州伊秉绶。隶书五言联
1812年作文章千古事,风雨十年人。壬申暮春,伊秉绶。隶书五言联
1807年作世家传旧史,盛业继前修。书为省庵四兄大人雅正,嘉庆十二年六月望,世寓弟伊秉绶。隶书五言联道出古人辙,心将静者论。勉基贤弟雅属,秉绶。隶书五言联巍峨拔嵩华,萧散在琴尊。书为鉴三四兄亲家雅正,姻弟伊秉绶。隶书五言联
1815年作江山丽词赋,冰雪净聪明。嘉庆乙亥长嬴,味芸仁弟属,秉绶。隶书五言联
1803年作政声韩吏部,经义董郎都。句赠云岡三兄老先生并正之,嘉庆八年二月朔,汀州弟伊秉绶。隶书五言联
1814年作清诗宗韦柳,嘉酒集欧梅。閼逢閹茂之春,伊秉绶。隶书五言联官闲读书乐,亲健得天多。书为善斋大兄同年是正,汀州年寓弟伊秉绶。隶书七言联
1805年作文比韩公能识字,诗追杜老转多师。句赠正邻行书翰林并求是正,嘉庆乙丑春日,寓弟伊秉绶。隶书六言联渊明不求甚解,少陵转益多师。汀州伊秉绶。隶书七言联东华钟庆高青镜,南国承图寿紫觞。奉祝淬峰先生五十初度,汀州伊秉绶。隶书七言联好装书画终年住,欲问风波此地稀。书为澹园二兄雅政,汀州伊秉绶。隶书七言联
1811年作梅花百树鼻功德,茅屋三间心太平。书为梅石五兄大雅清次,辛未中伏,弟伊秉绶。隶书七言联
1815年作清门宾胄诗书泽,嘉日投壶忠孝家。敬题招武将军祠堂,即呈贤裔竹庐都尉正之,嘉庆二十年乙亥岁八月朔,扬州旧守汀州伊秉绶顿首。行书七言联惜福常留当户草,安心曾识下簾人。汀州伊秉绶。行草五言联
1814年作茗杯眠起味,书卷静中缘。道和年台属香光真迹,閼逢閹茂之岁,伊秉绶。行书七言联
1815年作黛色参天二千尺,名花出地两重阶。书为讷斋六兄雅正,乙亥中伏,伊秉绶集句。行草七言联诗到老年惟有辣,书如佳酒不宜甜。书为岳翁六兄属,伊秉绶。行草五言联
1807年作赏心於此遇,欲辨已忘言。集陶句,嘉庆丁卯仲秋佳日,宁化伊秉绶。行草七言联再游又遇称觞节,百寿应归作德人。恭祝亦园大兄大人七旬寿庆,汀州寓弟伊秉绶顿首。行书五言联披云对清朗,乘月弄潺湲。书为襄阁年兄孝廉雅政,汀州伊秉绶。行书五言联
1815年作书有千年对,门容二仲过。香光楹帖墨迹在曾宾谷处,临为心原三兄,乙亥新秋,秉绶。行书五言联
1807年作崇情苻远迹,淳意发高文。丁卯中伏,伊秉绶。行书五言联兰气熏山酌,竹声兼夜泉。书为霁峰五兄正,集唐句,伊秉绶。行书七言联
1807年作立脚怕随流俗转,居心学到古人难。嘉庆十二年中伏日,汀州弟伊秉绶书。行书五言联春暖观龙变,秋高听鹿鸣。伊秉绶。编辑:锦灰堆编辑辛苦,敬请转载时标注出处。感谢关注: 锦灰堆微信号:jhd2014jhd2014錦灰堆(jhd2014jhd2014)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的最新文章
吴青霞,号龙城女史,别署篆香阁主,江苏常州人。山水、花鸟、人物俱能,尤擅仕女、鲤鱼、芦雁。生前为上海中国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协理事,上海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文史馆馆员。馮超然()万事有其然必有其所以然,没有所以然,决不可能平白的成立自然。对于一位艺术家,光看到其然,却不去探究其背后的所以然,不可能真正地认识他的价值;光学其然,却撇开了其所以然,更不可能真正地弘扬他的艺术。“文化大革命”前,隶属宝古斋历代书画门市部的墨缘阁原本就经营新画业务。搞文物行业的人,历来不把新画业务当作主营,看不起搞新画业务的人,总觉得没本事的人才去干这些。从画家手里拿画,有的收购了,大部分只是替画家挂一挂,代销,卖出去了才结算画伦勃朗是17世纪荷兰画派最伟大的画家。他的速写有中国画“大写意”的气势,又不失西方造型艺术的严谨作风,是艺术史上最富有价值的艺术文献,开启了造型艺术新的视觉经验。莫奈在《睡莲》的画中竭尽全力描绘水的一切魅力。水照见了世界上一切可能有的色彩。水在莫奈的笔下,完全成为世上所能有的色彩绘出的最奇妙和富丽堂皇的织锦缎。马奈称他是“水的拉斐尔”。他终身未婚。他说过他只有一颗心,只能献给艺术。他说过:“当我死后,人们将会发现,我曾何等地勤奋工作过。”他就是法国印象派画家、雕塑家——埃德加·德加克劳德·莫奈,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份都有他的推广。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汤涤,字定之,小字丁子,号乐孙,亦号太平湖客、双于道人、琴隐后人,斋号画梅楼、茗闲堂。江苏武进(今常州)人。汤贻汾之曾孙,幼年失怙,生于清贫,随母习学,年未弱冠而书画皆通。中年长居北京,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多年,晚寓上海。江寒汀,名荻,字寒汀,号江鸿,别署江渔、石溪、上渔、寒艇、寒汀居士,江苏常熟人。曾任教于上海美专。解放后为上海中国画院首批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协理事;曾任上海市第二、三届政协委员。与唐云、张大壮、陆抑非并称为“上海四大名旦”。徐建融,上海人。198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工诗善画,长期从事美术史论研究、书画鉴定和美术教育工作。现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文史馆馆员,《大辞海》编委暨·美术卷主编,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泰兴县襟江书院记。泰兴县廨南旧有延令书院,规制颇隘,歳久渐圯。咸丰八年冬,余宰是邑,明年己未,谋别建书院于学宫之左。捐廉为倡,邑人踊跃趋事,鸠工庀材,克日兴作。·我与秋鹜兄相识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早期。其时,我供职于南京博物院,他工作于扬州文物商店(友谊商店),我们职业的相同点是对于中国书画的鉴赏,我们自身又没有间断过书画的实践,所以对于书画,时有相近相类的认识······潘天寿,浙江宁海人。原名天授,字大颐,号寿者、雷婆头峰寿者、懒秃等。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1945年任杭州国立艺专校长。解放后任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浙江省文联副主席,浙江美协主席,浙江美院院长等职。金鶴望是不輕易許可當代人物的,卻稱江南三大儒,一張堰高吹萬,一蓬閬胡石予,一毘陵錢名山。吹萬此册当始于九月,成于十月,晚于浙博藏《花卉册》,为逝前一二月之绝笔,由“汗漫悦心”四字可知病重期间作此画之不易,得此画之心悦。缶老晚年有此经典,可心安也。《山水册页》创作于1941年,内容是黄山以及安徽省内名胜。画作笔致奔放洒脱,痛快淋漓,既有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也有曲径通幽的山间野趣,还有山下泡泉的闲情逸致。画作除了黄山著名的鲫鱼背、莲花峰、慈光寺、山下的朱砂泉等等,还有许多有特色的景观。溥心畬、张大千等人在日本友人家中雅集  溥心畬在日与朱家骅、董作宾应邀赴韩国讲学、旅游,并伊秉绶()
伊秉绶,字祖似,号墨卿,别署南泉、秋水、西湖长,晚号默庵,又称伊伊秉绶,字祖似,号墨卿,别署南泉、秋水、西湖长,晚号默庵,又称伊汀洲,福建汀洲宁化人。清学者、书法家。工诗古文,究心理学,精书法,行、楷、隶皆工,尤以隶书独具特色、雄冠清代。有《留春草堂诗》、《坊表录》、《修齐正论》、《攻其集》等。史秋鹜先生和张慧行女士伉俪画展,上月在常州博物馆开幕后,琴瑟和鸣,享誉龙城,馀音嬝嬝。作为有着高深造诣的伉俪画家,在常州联袂登场尚是首次,不能不让人感到这是艺坛之盛事!jhd2014jhd2014藝林雜談:
藝術賞評、艺林掌故、書目推薦、展事發佈
讀書·賞畫·聊天·喝茶热门文章最新文章jhd2014jhd2014藝林雜談:
藝術賞評、艺林掌故、書目推薦、展事發佈
讀書·賞畫·聊天·喝茶点击关注百步楼书画交流平台,关注百步楼公众号,输入“目录”查看百步楼作品目录,输入“首页”进入百步楼微官网,参与微论坛交流伊秉绶()伊秉绶,字祖似,号墨卿,别署南泉、秋水、西湖长,晚号默庵,又称伊汀洲,福建汀洲宁化人。清学者、书法家。其父伊朝栋,乾隆三十四年进士,历官刑部主事、御史、光禄寺卿。幼秉庭训,师从阴承方,讲求立心行己之学。后受大学士朱珪的赏识与纪晓岚的器重,拜纪为师,又拜刘墉为师学书法。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后擢员外郎。嘉庆四年(1799)任惠州知府,因与其直属长官、两广总督吉庆发生争执,被谪戍军台,昭雪后迁为扬州知府。历署河库道、盐运使。以父丧离职,遂不再出。工诗古文,究心理学,精书法,行、楷、隶皆工,尤以隶书独具特色、雄冠清代。有《留春草堂诗》、《坊表录》、《修齐正论》、《攻其集》等。隶书三言联
1798年作志於道,时迺功。嘉庆三年六月九日长生古瓦斋,素人先生尊兄属,弟伊秉绶书。隶书四言联
1805年作变化气质,陶冶性灵。书为叔鱼三弟清正,乙丑春日,伊秉绶。隶书四言联
1812年作经经纬史,仁仁义宜。书为新严先生年丈教正,壬申立夏年,弟伊秉绶。隶书五言联宿卫长杨贵,春营细柳严。书奉晏亭五兄同年正之,年愚弟伊秉绶。隶书五言联正谊不谋利,修辞立其诚。书为伯勤大兄是正,宁化伊秉绶。隶书五言联
1804年作从来多古意,可以赋新诗。书为昇屏二兄雅正,嘉庆九年小雪,汀州伊秉绶。隶书五言联
1812年作文章千古事,风雨十年人。壬申暮春,伊秉绶。隶书五言联
1807年作世家传旧史,盛业继前修。书为省庵四兄大人雅正,嘉庆十二年六月望,世寓弟伊秉绶。隶书五言联道出古人辙,心将静者论。勉基贤弟雅属,秉绶。隶书五言联巍峨拔嵩华,萧散在琴尊。书为鉴三四兄亲家雅正,姻弟伊秉绶。隶书五言联
1815年作江山丽词赋,冰雪净聪明。嘉庆乙亥长嬴,味芸仁弟属,秉绶。隶书五言联
1803年作政声韩吏部,经义董郎都。句赠云岡三兄老先生并正之,嘉庆八年二月朔,汀州弟伊秉绶。隶书五言联
1814年作清诗宗韦柳,嘉酒集欧梅。閼逢閹茂之春,伊秉绶。隶书五言联官闲读书乐,亲健得天多。书为善斋大兄同年是正,汀州年寓弟伊秉绶。隶书七言联
1805年作文比韩公能识字,诗追杜老转多师。句赠正邻行书翰林并求是正,嘉庆乙丑春日,寓弟伊秉绶。隶书六言联渊明不求甚解,少陵转益多师。汀州伊秉绶。隶书七言联东华钟庆高青镜,南国承图寿紫觞。奉祝淬峰先生五十初度,汀州伊秉绶。隶书七言联好装书画终年住,欲问风波此地稀。书为澹园二兄雅政,汀州伊秉绶。隶书七言联
1811年作梅花百树鼻功德,茅屋三间心太平。书为梅石五兄大雅清次,辛未中伏,弟伊秉绶。隶书七言联
1815年作清门宾胄诗书泽,嘉日投壶忠孝家。敬题招武将军祠堂,即呈贤裔竹庐都尉正之,嘉庆二十年乙亥岁八月朔,扬州旧守汀州伊秉绶顿首。行书七言联惜福常留当户草,安心曾识下簾人。汀州伊秉绶。行草五言联
1814年作茗杯眠起味,书卷静中缘。道和年台属香光真迹,閼逢閹茂之岁,伊秉绶。行书七言联
1815年作黛色参天二千尺,名花出地两重阶。书为讷斋六兄雅正,乙亥中伏,伊秉绶集句。行草七言联诗到老年惟有辣,书如佳酒不宜甜。书为岳翁六兄属,伊秉绶。行草五言联
1807年作赏心於此遇,欲辨已忘言。集陶句,嘉庆丁卯仲秋佳日,宁化伊秉绶。行草七言联再游又遇称觞节,百寿应归作德人。恭祝亦园大兄大人七旬寿庆,汀州寓弟伊秉绶顿首。行书五言联披云对清朗,乘月弄潺湲。书为襄阁年兄孝廉雅政,汀州伊秉绶。行书五言联
1815年作书有千年对,门容二仲过。香光楹帖墨迹在曾宾谷处,临为心原三兄,乙亥新秋,秉绶。行书五言联
1807年作崇情苻远迹,淳意发高文。丁卯中伏,伊秉绶。行书五言联兰气熏山酌,竹声兼夜泉。书为霁峰五兄正,集唐句,伊秉绶。行书七言联
1807年作立脚怕随流俗转,居心学到古人难。嘉庆十二年中伏日,汀州弟伊秉绶书。行书五言联春暖观龙变,秋高听鹿鸣。伊秉绶。文章来源:锦灰堆进入微拍 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百步楼(bblgzh)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的最新文章
贝聿铭先生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华人建筑师,他的作品范围广,类型多,他的理念是要让光去设计,让建筑有生命身为现代主砖,是中国古代建筑上的重要构件。伴随着其实用性的发展,装饰性也成为了砖的重要属性之一,古人将文字、图案施于砖《指尖艺拍》系百步楼公众平台为艺术品收藏者展示百步楼每日微拍作品的页面,通过本页面底部“阅读原文”可直接进入《指尖艺拍》系百步楼公众平台为艺术品收藏者展示百步楼每日微拍作品的页面,通过本页面底部“阅读原文”可直接进入《指尖艺拍》系百步楼公众平台为艺术品收藏者展示百步楼每日微拍作品的页面,通过本页面底部“阅读原文”可直接进入先简单介绍下,篆刻是一门与书法密切结合的传统艺术,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又称玺印、印或印章等。印章是引子:朱复戡老先生是孙晓云的外公,孙既有天份,也勤奋,再得家学真传,故了不得也 !!朱复戡先生(1900—1《指尖艺拍》系百步楼公众平台为艺术品收藏者展示百步楼每日微拍作品的页面,通过本页面底部“阅读原文”可直接进入古人弹琴o十善 淡欲合古,取欲中矩。轻欲不浮,重欲不粗。拘欲有权,逸欲自然。力欲不觉,纵欲自若。缓欲不断,急《题王诜诗帖》是苏轼为王诜自书诗所作的题跋,记述了王诜因受其累而贬至武当,然仍醉心于诗词,有世外之乐。此跋在《指尖艺拍》系百步楼公众平台为艺术品收藏者展示百步楼每日微拍作品的页面,通过本页面底部“阅读原文”可直接进入王铎(),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嵩樵, 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指尖艺拍》系百步楼公众平台为艺术品收藏者展示百步楼每日微拍作品的页面,通过本页面底部“阅读原文”可直接进入出生于官宦世家的张伯驹先生,与溥侗、袁克文、张学良并称为“民国四公子”。如今人们提起他,也多以“大收藏家”之《指尖艺拍》系百步楼公众平台为艺术品收藏者展示百步楼每日微拍作品的页面,通过本页面底部“阅读原文”可直接进入我国传统古钱币中有一类购买能力为战五渣(不能流通、不能花)却能让你乐开花的奇葩存在。流通实力虽然不硬,但是人《指尖艺拍》系百步楼公众平台为艺术品收藏者展示百步楼每日微拍作品的页面,通过本页面底部“阅读原文”可直接进入从前的房子,屋檐都自成一道风景。居老屋之上,伸屋墙之外,与屋顶齐眉,距天空犹近。
飞檐【汉唐书院内部高清资料】向汉唐成员发放(第九期)详情请见文章结尾赵佶(),北宋徽宗皇帝,《指尖艺拍》系百步楼公众平台为艺术品收藏者展示百步楼每日微拍作品的页面,通过本页面底部“阅读原文”可直接进入两汉玉印在古印中是十分珍贵稀少的一类。“佩玉”在古代也是名公贵卿和士大夫的一种高雅风尚。一般玉印制作精良、章《指尖艺拍》系百步楼公众平台为艺术品收藏者展示百步楼每日微拍作品的页面,通过本页面底部“阅读原文”可直接进入玩石日久,石头也渐渐多了,架子上,椅子下,箱盒好几个,精品级的称不上,但是乐趣颇多,爱磨爱刻随心所欲。且心性汪野亭 (),名平,字鉴,号平山、平生、老平、垂钓子,亦号传芳居士,平山草堂主人,斋名平山《指尖艺拍》系百步楼公众平台为艺术品收藏者展示百步楼每日微拍作品的页面,通过本页面底部“阅读原文”可直接进入《指尖艺拍》系百步楼公众平台为艺术品收藏者展示百步楼每日微拍作品的页面,通过本页面底部“阅读原文”可直接进入复旦大学张维为教授在一场名为《中国信心》的著名演讲中曾分享过他的个人感受:当你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飞到纽约纽瓦中国的书法市场在汉代已见雏形,即佣书取资。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品市场得到长足的发展。六朝佛教盛行,抄写《指尖艺拍》系百步楼公众平台为艺术品收藏者展示百步楼每日微拍作品的页面,通过本页面底部“阅读原文”可直接进入扇子不仅能够纳凉、驱蚊,而且书家写扇、画家画扇、藏家藏扇等文化活动也“蔚然成风”。随着扇子功能的变迁,上至达《指尖艺拍》系百步楼公众平台为艺术品收藏者展示百步楼每日微拍作品的页面,通过本页面底部“阅读原文”可直接进入拍品保真七天包退21:00结拍钱振锽行书七言联,纸本立轴,原装裱全品相,尺寸:162x37cmx2钱振锽(1拍品保真七天包退21:00结拍李瑞清书法,纸本立轴,原装旧裱全品相,裱边略有破损,画心完好,尺寸:148x4拍品保真七天包退21:00结拍汪亚尘《花卉》,纸本镜片,原装裱,全品相,尺寸:71x45cm汪亚尘(1894一、美国前总统林肯亲自面试一位应聘者,幕僚觉得那人不错,但林肯没录用他。幕僚问林肯:“您觉得他能力不行吗?”《指尖艺拍》系百步楼公众平台为艺术品收藏者展示百步楼每日微拍作品的页面,通过本页面底部“阅读原文”可直接进入当下之茶,怎一个『乱花渐欲迷人眼』可以形容,茶江湖变得朦胧纷扰。迷失了味道的茶,正在异化,逐渐成为一种时髦的《指尖艺拍》系百步楼公众平台为艺术品收藏者展示百步楼每日微拍作品的页面,通过本页面底部“阅读原文”可直接进入《指尖艺拍》系百步楼公众平台为艺术品收藏者展示百步楼每日微拍作品的页面,通过本页面底部“阅读原文”可直接进入敦 煌 遗 书来源:紫薇书屋《指尖艺拍》系百步楼公众平台为艺术品收藏者展示百步楼每日微拍作品的页面,通过本页面底部“阅读原文”可直接进入所谓存世古玺印的由来,指的是数以万计的、被人们所欣赏、研究、珍藏的中国古代玺印,是通过什么方式而《广艺舟双楫》
康有为观《石鼓》文字与秦篆不同者无几,王筠所谓其盤灾敢弃,知文同籀法是也。则金钿落拍品保真七天包退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精华的载体之一,金丝楠木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早在河姆渡时期,就有采用楠木制拍品保真七天包退21:00结拍钱振锽行书七言联,纸本立轴,原装裱全品相,尺寸:162x37cmx2钱振锽(1在许多记述中,齐白石被描述得像是个孤傲、吝啬、不懂得人情世故的倔老头。但当我将一些记述的碎片拼凑起来看,A r t ◆◆◇艺术家是最狂的,最自得其乐的一种动物真的美术史是什么,是一声不响的大规模淘汰文凭是平庸的保拍品保真七天包退《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赏析:这首小令bblgzh百步楼文化艺术中心,专业字画收藏平台。热门文章最新文章bblgzh百步楼文化艺术中心,专业字画收藏平台。更多公众号:guanzhaishuhua书画学习,书画交流!最新文章相关推荐搜狗:感谢您阅读空间魔术师——伊秉绶楹联卅二副,本文可能来自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QQ: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清廉善政传颂千秋
翰墨丹青光耀万代
&&&&&& 一、清廉贤能贯一生 崇儒尚德乃根本伊秉绶,清乾隆十九年(1754)生,嘉庆二十年(1815)卒,号墨卿、墨庵。福建汀洲人,人称“伊汀洲”。其父伊朝栋,乾隆三十四年(1769)进士,历官刑部主事、御史、光禄寺卿。伊秉绶自幼聪敏好学,秉承家学渊源。乾隆四十九年(1784),伊秉绶赴京应考,举中正榜,留居北京,为大学士朱、纪晓岚所赏识器重,拜纪为师,又拜当时最负盛名的书法家刘墉为师习书法。乾隆五十四年(1789)中进士,授刑部额外主事,补浙江司员外郎。乾隆五十七年(1792),他晋升为刑部主事。嘉庆三年(1798)升刑部员外郎奉命出任湖南乡试副主考官。嘉庆四年(1799)升任刑部郎中。未几,伊秉绶出任广东惠州知府①。嘉庆七年(1802),陈四等聚众作乱,伊秉绶请增兵平乱,因与其直属长官、两广总督吉庆发生争执,被以“失职纵匪”之罪论处,蒙受其冤。后吉庆因无法收拾残局自杀,新任总督倭什布到任后,将士百姓数千人替伊秉绶申诉冤情。昭雪后又官复原职,授职扬州知府。在任期间,以“廉吏善政”著称。嘉庆十二年(1807),伊秉绶54岁时,因父病逝,遂辞官奉棺回乡,扬州数万百姓泣泪送别。嘉庆二十年(1815),伊秉绶去世,时年62岁。扬州人仰慕其德,在当地“三贤祠”(祀欧阳修、苏轼、王士祯三人之祠)中并祀伊秉绶,改称“四贤祠”。&&& 二、伊秉绶知惠五年的主要功绩&1、关心民间疾苦,裁汰陋规,“行法不避豪右”伊秉绶36岁中进士为官,以廉洁善政为百姓所称颂。在他46岁出任广东惠州知府时,关怀民间疾苦,据《清史稿》载:伊秉绶“问民间疾苦,裁汰陋规,行法不避豪右,故练刑名,大吏屡以重狱委之,多所恤”。当时,陆丰甲子一伙巨盗抢劫绑票,横行霸道,无恶不作。伊秉绶设计擒获7名首要强盗,将他们绳之以法,杀头弃市,为民除害。在抗击海盗的骚扰中,对于被抓到的胁从者免以死罪,分化瓦解海盗集团。从此陆丰一带风波不起。对所有讼牒,伊秉绶必定亲自审理,凡无辜受株连者当即释放,为民平冤。惠州有一富豪欺辱寡母弱子。伊秉绶下令将这个富豪拘留审问,严词斥责富豪的不道德行为,一时大快人心,民众为之称赞。&2、重建丰湖书院 任用贤才主持至今惠州人对伊秉绶念念不忘的还有伊秉绶倡办教育的盛举。伊秉绶到任时,丰湖书院已荒废多年。嘉庆五年(1800)应惠州府十县绅士之请,伊重建丰湖书院。并立石记之:“郡县皆有学,而复建书院;郡县之学皆有官,而复延掌教……国家尊崇正学,海隅向风。秉绶守惠州之次年,以十州人士之请,改建书院于城西湖上。又次年落成,易名丰湖书院。其出田与金,茸宇鸠工之详,载于碑阴”。文中撰述他的教育主张:“夫学者,学圣人也,学为人也。人号谦让,未有让不为人者,而奚辞乎?将与守白鹿洞之遗规,孜孜,勉乎言与动,以求谦戒欺,而后可以为人,可以为圣为贤”。又在院内大堂壁上题隶书“敦重”二字,并写跋阐述:“人需厚重也,重则威仪整,学问固。所以语云:‘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是之谓乎。余故于厅内题“敦重”二字以铭之”。他继承惠州西湖古典园林建筑传统,建造各种房舍,先后建成“乐群堂”、“澄观楼”、“夕照亭”、“风浴阁”;建筑“面积广百亩”,超过前代规模。书院设书藏(图书馆),伊亲书联语:“学焉得其性之所近,览者将有感于斯文”。他还制订书院各种制度,订立学规,开拓经费来源。宋湘撰联赞之:“万间广厦庇来新,问秀才老屋深灯,他日几逢贤太守;千顷平湖游者众,看后起诛情沂思,有人重起古循州”。为办好丰湖书院,伊秉绶更重要的举措是礼聘贤才主持书院。他首先聘请了有“广东第一才子”声誉的宋湘为丰湖书院山长,礼贤下士,罗致人才,请来不少名士到书院任教。伊秉绶还亲自教授《小学》、《近思录》等课程,吸引了不少学子,受到惠州百姓的交口赞颂,丰湖书院名传四海,培养了不少人才。由于伊秉绶重用贤才,宋湘的才干得到充分发挥。二人紧密合作,联手打造了惠州教育事业的鼎盛期,为惠州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永不磨灭的贡献。&3、保护修葺苏迹 弘扬东坡文化嘉庆六年(1801),伊秉绶开始了苏迹保护修葺工作。首先修复朝云墓。王朝云,苏东坡侍妾。坡公贬惠州时,独朝云和儿子苏过陪伴。朝云“敏而好义,其事先生也,忠而且敬,二十余年如一日。先生甚重之。不幸于绍圣三年七月,抱病而卒。生平颇好佛,学于义冲,识大意”②。王朝云聪明贤慧,深明大义,侍坡公忠敬如一,既是坡公得力助手,又是坡公的红颜知己。东坡困顿惠州,但能过上舒心的日子,不但创作众多诗词文赋,而且利用其影响力为惠州筑堤建桥,救病施药,推广“秧马”“水碓”提高生产力,为惠州人民作了许多善事,这其中与王朝云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所以,王朝云不但得到东坡的敬重,也得到惠州人民的敬重。七百年后伊秉绶也同样十分敬重王朝云,他不但修墓,还亲自“题碣,征文,补刻苏轼所为墓志。”③君子敬君子,英雄惜英雄。伊秉绶一生十分仰慕苏东坡,不但每逢东坡生日祭祀东坡,吟颂东坡的丰功伟绩、文章忠义,还对东坡遗址的保护建设竭尽全力。嘉庆七年(1802),伊秉绶大修白鹤峰东坡故居。在整修故居墨沼时,意外获得东坡“德有邻堂”砚,宋湘有诗序记述此事。序:“惠州太守伊墨卿先生修苏文忠故居,得砚于墨沼。制甚古,石微赤,背一方印篆,刻‘德有邻堂’四字,上一‘轼’字,行书,如传世贴尾样,其为苏砚无疑。惊叹之余,作为是歌。”诗:“朝拜文忠祠,夕治文忠屋。惆怅山头百尺井,朱池墨沼春芜绿。千夫荷锸来,顷刻天光开。一夫忽住手,片石生疑。土花中斑坦四角,昆明古劫无死灰。匹夫怀壁古有罪,献之太守明其材。太守首为点,吁嗟砚兮胡为乎来哉!方广四寸长九寸,手爪剔刮窥奇瑰。是何制古质理细,复视砚背增惊猜。古印四字戴一字,其一字显四字埋。一字行书书曰轼,手笔了了锋楷。亟汲古井瀹印出,渐见佶曲蛇盘隈。分明刻‘德有邻堂’篆,对此却感无邪斋。白鹤之峰江水涯,村舂邻火皆蒿莱。绍圣年间公过岭,始开此堂高以崔。此堂此砚不寂寞,和编陶诗浮一杯。有时亦或赋江月,有时亦或提岭梅。兴阑爱看墨蛟舞,隔篱呼取翟秀才。秀才亦复心所敬,何必为我独也正。壁后匡衡不点灯,聊将此砚寄此印。独疑此砚周旋久,未应草草非我有。天风琅琅度海南,一匣如何不在手?堂中皆孙亦可儿,为谁掷向江之湄。一置高山一流水,公莫有意藏蛟螭?乱吾书者董仲舒,得吾壁者汉钟离。不然庭瑶墨、诸葛笔,到处包席裹出。平生爱砚亦可怜,子百澄泥纷作述。文章忠义老研磨,出水穿云总胶漆。今日付君君信美,前身莫是东坡子。次仲从来过去僧,佐卿原是鹤归耳。延平失剑本无心,羊祜寻环宁非理。假如衣钵付卢生,人生得此亦豪矣!虽然,砚乎砚乎,听我再拜进一言:自砚之守此堂也,蛮烟愁兮昔昔,瘴雨暗兮年年。山元卿鸿文不召,蔡少震奇字空研。砚已不陪主之视草,曾不见撤烛于金莲。徒使写山月,吟江烟,夫诚不如太守之左提右挈,草河清一颂,制乐府千篇。君不见,春烟洒洒春风前,墨花作雨东南天。”真是上苍有眼,东坡的宝砚最终留给有缘人。伊秉绶在上年就亲自摹勒上石,令人刻石苏公手迹“思无邪斋”、“德有邻堂”并跋:“苏文忠公以宋绍圣三年营新居于白鹤峰,书此二额,流传至今。虑其朽也,摹勒上石。嘉庆六年四月,惠州郡守宁化伊秉绶记。”通过修葺和建设,使苏迹得到很好维护,并增加新的景致,供后人瞻仰,对传播东坡文化、弘扬东坡文化作出巨大贡献。&4、诗书印画绝,创隶书平画宽结之极峰&&& 伊秉绶自幼受家传影响,艺术涉猎面广,除精书法外,善作画、治印、写诗,于访碑、鉴赏、收藏及碑拓刻帖方面颇多建树,专研文字学,研修宋理学,在传统文化领域有着全面的修养和造诣。其画之山水,简朴悠远,有董其昌、王原祁诸家遗风,而气韵天成,自有其妙;其画之梅兰竹菊,笔墨简练,超尘脱俗,有君子之风。伊秉绶早年为桂馥《汉印分韵补遗》题篆,可见精于篆法,与黄易等篆刻名家交谊很深,也常治印自娱。其印或拟秦汉古印或取元人圆朱文,皆奇妙可观。伊秉绶更是一位优秀诗人,其《留春草堂诗抄》上下两卷近千首诗作,格律谨严,意境深远。或感叹人世,或纵情山水,或体恤民生,或论艺论文,洋洋洒洒,足见其文采风流。伊秉绶最高成就是书法,书法中又以隶书名世。但其于诗文、画、印样样精彩,是个不可多得的艺术全才。书法方面,伊秉绶拜刘墉为师,得古龙晴执笔法,于颜鲁公用功最多,尤于平画宽结着力,力追简朴古隶神韵,形成独特的语言,隶书之法创一家。伊秉绶隶书个性鲜明,迥异前人。如一洗万古之长空,开可谓达到极峰。④《墨林今话》称其“以篆隶名当代,劲秀古媚,独创了隶书平画宽结、简朴雄正新境界。后人对其评价甚高,大书法家何绍基《东洲草堂诗抄》赞伊秉绶:“丈人八分出二篆,使墨如漆楮如简。行草亦无唐后法,悬崖溜雨驰荒藓。不将俗书薄文清,觑破天真关道眼。”近代书法大家沙孟海在《近三百年的书学》说:“他的作品无体不佳,一落笔就和别人家分出仙凡的界限来;除去篆书不是他常写的外,其余色色都比邓石如境界来得高。”且不论伊秉绶清廉高洁,亲民善政,政绩卓越;也不论伊秉绶诗文、画、印样样精彩,造诣非凡;单凭他在隶书上所得的成就,足以光耀千秋万代。&5、建无碍山房、招鹤庐,营造崇文兴文发展战略为了营造崇文、兴文氛围,推动惠州文艺创作,伊秉绶先后在准提阁建无碍山房,在永福寺建招鹤庐,作为文人雅集的活动场所。从伊秉绶为这些场所命名来看,伊秉绶刻意营造平等、重才的氛围,使文人雅士在轻松祥和的环境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创作动人佳作。这一点从他《湖上宴客》中可以看到:“准提阁迥孤云上,倚醉分题忘主宾。小有湖山堪供客,频来鱼鸟亦依人。塔铃宵语清于磬,海月秋圆白似银。爱棹轻舟洗心眼,露华湛湛水粼粼。”在官僚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里,伊秉绶为惠州文人营造平等和其乐融融的环境,表明伊秉绶博大的胸怀和超凡脱俗的思想境界。就这种境界来说,伊太守后,在惠州再无出现过。伊秉绶是个天才艺术家,但同时又具备欣赏别人才华的美德,是真英雄。这一点,宋湘也和伊秉绶极为相似。有宋湘《招鹤庐歌和墨卿太守》诗为证:“招鹤主人心如水,水边小结招鹤庐。吏情自是赵清献,野意更兼张隐居。主人招鹤来此庐,湖心水满活如酥。稻田青处鹤飞去,菰田白处鹤如如。鹤兮尔飞乐可知,主人爱尔怜尔饥。青天碧海不尔系,日暮会有归来时。莫嫌清俸不尔饱,主人之水饮亦好。世间梁肉那易得?骨相况尔太奇了。主人作庐招鹤栖,山头有月松有枝。主人作歌招鹤归,主人有客微和之。主人与鹤会须去,此庐历历西湖树。”一时间,惠州文人名士如宋湘、李仲昭、黄钥、赵念、赵琼章父女、翟泉、祝鸿文、陈鸿猷、伊师尹、钟鳌石等,都成了伊秉绶的座上宾,在伊秉绶的带领下,他们共同打造了惠州嘉庆年间的文化教育兴盛期,创作出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6、培育优秀人才,成功创建惠州书画艺术第一个兴盛期伊秉绶除了倡导文化教育的大力发展,还利用他自身在书画艺术取得的巨大成就,影响了一大批惠州书画艺术家,甚至亲自指导有潜质的青年书画家。《惠州西湖志》记载:“伊秉绶造访,评其书画,卓然成家。”这位被访者叫翟泉,“字在山,归善人。傲岸不务荣利,诗崇陆游,画则多得之名山水。罗浮、鼎湖、白云、西樵,登陟殆遍,有《西湖八景图》。晚居翟夫子舍,种花池、墨沼间,与知己赏之,非高洁者不见。” ⑤得到伊秉绶重视的还有黄钥、赵念、赵琼章父子、蔡耀等书画家,时而雅集,时而登门拜见,切磋技艺。其中黄钥更成为伊秉绶的得意弟子。黄钥是惠州人,擅长山水,独工篆隶,尤精刻石,刀法逼近汉代篆刻。所作隶书酷似“伊体”,为“伊书”传人,深得伊秉绶的赏识。为了提携黄钥,伊秉绶重建丰湖书院,自己撰写记文,却让黄钥书写,并刻石。伊秉绶作为一个书法大家,才高却为人谦和,虚怀若谷。他对同行不但热情鼓励,还把机会让给同行。比如在丰湖书院,把所有显著位置,都给宋湘等人题写。正由于有伊秉绶这样既清廉又善政,才艺既高妙又谦和的好领导,惠州书画艺术迎来了第一次兴盛期。一时间,人才辈出,佳作纷呈。在伊秉绶的倡导和引领下,惠州书画艺术创作达到空前的繁荣局面。&7、创“伊面”、“扬州炒饭”,丰富美食文化伊秉绶还是一位美食家。为推动文艺交流和创作,伊秉绶经常宴请文人雅士,吟诗作对,挥毫泼墨,因此府上常常宾客盈门。宴席往往是刚完一席,接着又是一席,厨师深感应接不暇,为此,伊秉绶就想出一个办法,叫人将面粉和鸡蛋加水和匀,成面条,然后卷曲成团,晾干后放入油锅炸到金黄色保存起来,有来客时便取来这种面放入碗中,加入开水冲泡,再放点佐料就成为一碗香滑可口的面条了。这种方法用来招待零星客人非常方便,此法传出,人们便纷纷仿效,并将伊秉绶发明的这种面条叫做“伊面”。名扬中外的扬州炒饭跟伊秉绶更是密切关联。凌云超《中国书法三千年》中介绍:“江苏式的炒饭即葱油炒饭是也,所不同的伊府厨师又锦上添花,再加上一些虾仁和叉烧同炒,所以能味美逾恒,此味华南人士即称为扬州炒饭。”伊秉绶在《留春草堂集》中详细介绍了扬州炒饭的制作方法,又把此法带到他的家乡福建,通过他的传播和宣传,这道粤式菜谱中的美食从此名扬天下,至今兴盛。伊秉绶在美食中的创新,极大丰富了中华美食文化。&三、伊秉绶卓越人生的启示录&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伊秉绶出生于家境优裕的书香门第,少年时已熟读许多儒家经典。中举留京,又得纪晓岚、刘墉的耳提面命,又与翁方纲、孙星衍、阮元等名流过从甚密,长期切磋,儒家学说的思想深深影响了伊秉绶,对其人生及从艺学书均有深刻影响。儒家学说中“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充实之谓美”,“善养吾浩然之气”等思想从灵魂深处决定了伊秉绶的人生观和学术观,为其在人格定位、审美取向提供了理论依据。&2、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仁义礼智、三纲五常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也成为伊秉绶为官处世、修身养性的根本。“恭、宽、信、敏、惠”是他的道德准则。这种人生观培养了他正直无私、慈悲济世、忠厚稳重、严谨谦逊之风。在他考中进士升至刑部郎中,任职数十年间,秉公执法,不畏豪强,许多冤假错案得到平反,体现了他刚正不阿、疾恶如仇的品德;他体恤民情,出任惠州、扬州知府期间,兴利除弊,百业振兴,显示了他以民为本的慈悲心性;他还致力于发展地方文化教育事业,兴办“丰湖书院”,聘请名师贤才讲学,实践了孔子重教安邦的思想;他虽政声日隆,但也生活简朴,不近声色,吻合了儒家“为政为德”、“正谊不谋利,修辞立其诚”的人生准则;在惠州,他带兵剿匪,为民除害。但他被迫害,数千百姓为其鸣冤,后得平反,这种舍身取义、一往无前的勇猛精神,体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贵品格;他政治鼎盛之时,突遇父丧,毅然弃官回家。守孝八年,足见其忠孝两全。伊秉绶认为:“人生也,直即天地之性,无少回邪,行则正。”这些都体现了伊秉绶的高尚品德情操。&3、树立以民为本的忠君爱民思想在伊秉绶心灵深处,忠君爱民思想是一贯的,也是一体的。忠君就是爱民,爱民也是忠君。故他时时关心百姓疾苦,处处为百姓着想。执法公正,绝不偏帮豪强,得惠州、扬州百姓的爱戴。当他扶棺返闽时,扬州数万百姓为之泣泪送行,可见他在百姓心目中的位置。&4、重教兴文,以身作则伊秉绶不仅是个伟大的艺术家,而且他把重教兴文的理想付诸在行动上,他不但修葺苏迹,弘扬东坡文化;建无碍山房、招鹤庐,为推动惠州文化艺术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栽培提携有才华的青年学子,对同行谦让营造平等相待的氛围。这些都是伊秉绶造福惠州人民的举措,同时也为自己树立了不朽的丰碑。&5、艺术上勇于创新 勇攀高峰在艺术上,伊秉绶刻苦学习中华文化的经典之作,又拜名师,访良友,通过千锤百炼,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朝艺术的顶峰迈进。其刻苦顽强的精神,使他在隶书创新中获得巨大的成功,创平画宽结之极致,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6、建立安定祥的社会秩序,大力发展经济&&& 伊秉绶执法如山,不畏强豪,勇于平叛,为惠州人民建立平安祥和的生活环境。又由于伊秉绶善治州政,使当时的惠州经济得到较大的发展,耕地面积在广东省仅次于广州和肇庆,储粮达全省六分之一,盐业、煤矿、蚕桑储业皆非常兴盛。&&注:①伊秉绶出任惠州知府的时间,张友仁《惠州西湖志》、朱建华、郭奕华《伊秉绶》、严艺超《惠州风流贤太守伊秉绶》、杨奕青、谢起章主编《惠州历史人物传》均是嘉庆三年(1798),但朱建华、郭奕华《伊秉绶》中表格“伊秉绶和他的时代”又列为嘉庆元年(1796)和嘉庆四年(1799); 邹永祥、吴定球主编《惠州志?艺文卷》中的伊秉绶简介,网上《书宦典范伊秉绶》(作者不详)则是嘉庆四年,我认为此说较为准确,故从之。②见张友仁编《惠州西湖志》P199郑敦善《重修朝云墓六如亭碑记》③见张友仁编《惠州西湖志》P195《朝云墓》,P481《伊秉绶朝云墓碣》④见《伊秉绶书光考寺虞仲翔祠碑》之黄简序⑤张友仁《惠州西湖志》Р281翟泉&参考文献:1、张友仁编著.《惠州西湖志》. 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2、邹永祥 、吴定球主编.《惠州志•艺文卷》. 中华书局,2004年。3、惠州市惠城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惠城文史》系列丛书。4、《伊秉绶书光孝寺虞仲祥祠碑》.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年。5、朱建华、郭奕华.《伊秉绶》.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6、《伊秉绶行书自书诗》.广西美术出版社。&&& 7、杨奕青、谢起章主编.《惠州历史人物传》.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 8、惠州客家文化经济促进会编.邹永祥主编.《惠州客家》(创刊号). 2009年&&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
电话:王老师: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TCP备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号 &&&&技术支持:你是第0访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楼之林家俪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