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李煭钧有调兵用的剑三盗兵符火盆在哪令嘛

民国历史上的以讹传讹(617楼更新至[臆造+炒作=“中国的巴顿”])-中外历史-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 -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3957|回复: 636
民国历史上的以讹传讹(617楼更新至[臆造+炒作=“中国的巴顿”])
更多精彩专业军事内容,期待你的加入!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本帖最后由 365赌王 于
16:43 编辑
本文历经多年经营,多次重写,多次重发,多次挨砖,多次受捧,无数次修改,现重新发上来,敬请各位同仁继续多次鼓掌,多次拍砖,多提宝贵意见,以利今后再多次修改,多次补充,直趋完善。
版主温馨提醒:16楼民国军史辩讹之十四之“飞雷筒不是步兵用的”内容已由楼主作最新更新,欢迎大家阅读、讨论。。。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本帖最后由 牛一戈 于
14:38 编辑
我为什么要写这个(自序)
& & 人说谎言要是重复一百遍,就能让人相信那是真的。用这句话去套今天民国军史题材影视作品的戏说、篡改、臆造,以及网络上的人云亦云,以及地滩“纪实”作品中的捕风捉影,于是还真得承认,历史上本来不是这么回事的事,说的人多了,也便让人以为就真的是这么回事了。
& & 在相当多的民国剧编导和纪实写手们看来,似乎只要别正面触及政治上的敏感带和别把男人篡改成女人,就没有什么不可以任由自己的臆想发挥的。而悲剧的是,这发挥不仅盛行,而且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前几年,因为我们的驻地正处在一个历史事件发生地的关系,与此有关的电影电视剧便屡拍不止,官兵们便经常地被派去充当群众演员过一把戏瘾,我就有机会向一些编导提出一些语言服装道具等方面的失实和不妥之处,比如大陆时期的国军军官并不存在美式开领军常服的问题,比如抗战时期的国军并未装备斯登2式冲锋枪的问题,比如戴笠与张治中之间并不可以称兄道弟的问题。可人家理直气壮:您弄错了,您看某某电影某某电视剧中的国民党军,不都是这么穿这么用这么喊的吗。而正在扮演着国军官兵的战友们,也都用不可置疑的口气说:国民党军穿美式军服用拐把子冲锋枪,没错,绝对没错。行里行外,众口一词,倒把我驳的无言以对。
& & 这是理所当然地将影视中的胡诌当成史实来解读的。还有更多则是在不自觉中被影视的胡诌给忽悠了的。比如在网上和生活中与喜欢历史的朋友聊天,当说到晋绥军中早在二十年代便大量装备冲锋枪时,在说到薜岳、胡宗南等高级将领都基本不穿将校制服而与大兵穿的全无两样时,就有不少人质问:既然你这样说,那为什么我从没看到过?我反问:你是在历史文献中从没看到过,还是在电影电视剧中从没看到过?对方立刻哑口。显然,他们也并不想认为影视中那些被无限篡改了的东西就是真的历史,但在铺天盖地的戏说剧每天每时从不间断的狂轰滥炸之下,不知不觉的,他们心目中民国时期的人与事就潜移默化地成了影视中所表现的那个样子。
& & 按说,民国的军事史,离我们并不遥远,许多当事人仍然健在,原始的档案、图片、当事者撰写的第一手回忆录等汗牛充栋,弄清某些军系的渊源、人物的关系、服装、枪械、编制、军衔等这些最表层的东西并不困难,可由于商品经济大潮下急功近利的驱使,近二三十年来的许多影视编导们,却并不愿意花费精力去翻那些枯燥的档案,不愿意屈身找当事人去了解当年他们的战斗与生活,他们更喜欢走捷径从电视剧中那些被艺术加工了无数遍的历史中摘取某些元素,然后根据观众市场的行情,加入自己的臆想进行再加工,从而形成一部新编历史剧。于是,这样经过了反复臆造加工离史实越来越远的“历史”,呈现给我们的,便有将杜聿明说成是龙云的同窗挚友的,有将邓铁梅王凤阁说成是杨靖宇的左膀右臂的,有将西北军的家眷拍的跟直鲁军的家眷一样奢华的,有将黄洋界的兵力兵器拍的跟双堆集的兵力兵器一样密集的,有将五十年代才设计的军装穿在三十年代的,有将八十年代才问世的枪用在二十年代的,真的是白猫黑狗不分,驴唇马嘴乱啃,关公秦琼扭到一块,让你分不出东西南北、先后左右来。
& & 尽管这些编导在面对批评时总要说一句“我拍的是艺术片,没要求谁把它当正史”(实际上细节的失真对于一部艺术片来说并非他们认为的那般无足轻重),尽管多数的观众也真的没把这当成多么严重的一件事,但由于看电视剧和从电视剧中了解与欣赏历史,已经成为普通百姓每天晚饭后一项必不可少的事业,所以,这样的“艺术片”在客观上所产生的误导作用,也就可怕地籍此通道以讹传讹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以至于真正的历史被这种臆造的历史所覆盖、所替代,以至于最广大的观众从记事开始就长期被一种假的历史所蒙蔽而不觉,这就不能不令人担忧了。
& & 特别严重的是,在不论什么东西都产业化的大背景下,大概受了这类影视作品的影响,一些本该严谨正规的非影视元素也开始变的浮躁起来,张冠李戴的事也层出不穷。比如有家博物馆,就将1932年才问世的毛瑟M712型手枪标注为死于1930年的张辉瓒生前佩枪,还有一家博物馆,则将1927年才问世的阿斯特拉M900型手枪标注为早于1925年便已逝去的孙中山生前佩枪,最近刚刚落成并被众多青年仰慕的张自忠将军塑像,不仅将抗战时的军服与北洋时的军刀集于一身,塑像身后表现抗战将士冲锋杀敌的浮雕上,竟也象眼下的许多影视一样,将抗战时根本不存在的美式M3冲锋枪也弄了上去。原本应该引导人们正确认知历史的博物馆和原本应该经得起千万年拷问的铜像和雕塑,竟也如此不负责任地误导大众,以讹传讹,这就更让人担忧。
& & 因为这个担忧,便经常地想这样一个问题,即如何才能用最简单的方式纠正这些被误读了的历史,还原历史真相。想来想去,于是就有了下面的一些文字。也许很粗浅,也许都是一些非主题的旁枝末节,但绝对没有半点虚构;不敢奢望能讨人喜欢,不敢奢望能起多大的作用,只想尽一点责任,尽一点历史爱好者的良心。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本帖最后由 牛一戈 于
19:24 编辑
民国军史辩讹之一
美式军服的胡诌
& & 听一些粉丝议论,说《亮剑》中楚云飞的扮相是怎么怎么的帅,怎么怎么的令人倾倒。可我看了感受不一样。如果撇开历史背景,只当作时装秀那么欣赏,我承认楚云飞那身装扮够俊够帅,但若作为历史题材电视剧去欣赏,就只有欲呕又呕不出的恶心了。因为那军装与史实严重违背,关公秦琼哪也挨不着哪,不过是唯美主义的强奸而已。
& & 《亮剑》中表现的楚云飞在解放战争时期的那身行头,就是那小翻领打领带的、又扎了一条武装带的装扮,也就是一般观众所称的美式军服,在近三十年所拍的几乎所有电影电视剧中,只要表现解放战争时期的国军军官,差不多全是这副模样。但遗憾的是,那却全都只是导演们的凭空臆造,因为那所谓的美式军服,解放前的国军中压根就不存在。
& & 解放战争时期国军军官的常服,并不翻领,自然也就根本打不着领带。抗战后新制式的军官常服,是在中山装的基础上,又多少吸收了西方猎装的样式后改制而成的。与中山装不同的,是其肩部加有肩袢,腰部加有一条类似风衣那样的布制束腰带。尽管有了西式风格的肩袢与束腰带,但有一点特别地与美式军服不同,即它的领口紧紧地系着风纪扣,而并不翻领。这一形制的军服大约从1946年前后采用,一直沿用到1958年前后。是解放战争时期普遍穿着的国军标准的军常服。
& & 当然,和以往任何时期一样,考虑到新的军服在全国统一需要有个过程和时间,可能会有一些地方团队,甚至可能会有一些地方军队,在解放战争中仍然穿着抗战时那种旧式的军装,但这种旧式的军装距那翻领的美式军装就差的更远,除去领章和武装带,基本就是标准的中山装。
& & 那时的军常服,就这么两种,没有翻领,也无需领带。
& & 那有没有由美国援入那种翻领的军常服呢?没有。
& & 抗战后期,国军接受美援后,曾有美械装备的国军。也许有人就会认为既然是美式装备的国军,那自然就应该着美式军服了。八十年代,曾有一部反映抗战胜利后接收上海的电影,其中有一句台词,就公开明说:“我们比不上你们中央军呀,你看你们美式军服都穿上了。”从这句台词的设计看,说明这位导演还不是存心胡搞,看来他是真的不懂。
& & 为什么说他不懂呢?因为美式装备说的只是轻武器,并不包括军装。不错,在远征军、驻印军等少数部队中,曾有过美式夹克、皮鞋和英式钢盔少量的供给中国军队,但从没有过西式开领的军常服供给中国军官。老电影《战上海》中国军军长邵壮所穿的军用夹克,即为抗战后期美援军服之一,在国军中确有此种情况,但数量极少,而且那只是夹克。从大量流传至今的卫立煌、郑洞国、杜聿明、孙立人、廖耀湘等远征军、驻印军将领当年的照片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身上穿的,仍然全部是仿德山地师式样的中式军装。
& & 当然,少数军官通过私人的途径,获得美式军服,是有可能的。比如在华的美军顾问将自身军装作为礼物私下赠予,或者留学英美军校后由国外带回。但这都是风毛麟角,一千人中也难有一个。而且即使这样,拥有这种西式军服的人也只能在一些非正式的场合偶尔穿一下罢罢酷照照像,而绝对不敢在正式场合公然穿着。因为军服它不是时装,你是什么军就必须得穿什么军的军服,那是不能随着自己的爱好乱来的。试想一下,要是我们部队中的哪位仁兄哪天也弄一套俄罗斯的或日本的军服,然后穿上它去参加军里或师里召开的会议,那有可能吗?恐怕还没能进入会场,就先被请到精神病院去了。
& & 和古今中外任何一支军队一样,国军也是十分讲究军容风纪的,自然不能允许谁想穿哪一国的军装就穿哪一国的军装。
& & 既然国军中没有西式翻领军常服的制式,从私人途径得来的美式军常服又不能穿,所以在解放战争时期,国军军官从上将到少尉,始终穿的就是中式军服,那种严格系着风纪扣而并没有翻领也没有领带的中式军服。
& & 我曾和朋友打赌,说你要是能从当年的文献照片中找到一张象楚云飞那身打扮的,我输你十万。他不服,但几年过去了,至今他没能找到这样的照片。
& & 实际上,那种小翻领打领带的美式军常服,是国军败退到台湾后,大约于1958年前后才采用的。这时距解放战争的胜利结束已经过去了将近十年了。
& & 这款解放战争时期并不存在的军服,在几乎所有反映解放战争的影视中,却是大行其道。特别是从文革后期的一部电影《侦察兵》开始,银幕上的国军军官全部夸张地穿上了这种西式军服。七十年代末又有一部电影《保密局的枪声》紧随其后,那里面的国军也全部是这种装束。再之后便以讹传讹一窝蜂似的在电影电视剧中普及开来。
& & 这种臆造产生的对史实的歪曲与毒害效果相当深远,差不多五十岁以下的电视剧迷们,也包括多数的不学无术的中青年影视导演们,从他们开始记事起,从电影电视剧上看到的解放战争时期的国军军官,绝大多数便都是这种装扮,以致在他们的头脑中打下深深烙印,误认为这不伦不类的军装就是那一时期国军的标准军装了。
& & 实际上这都哪跟哪呀?
& & 再说武装带
& & 国军在三年解放战争时期并没有武装带,所以在文革前的老电影中看不到反映这一时期的国军扎武装带,那些泡沫影视中最初臆造国军军官在解放战争时期穿美系军常服时,还没敢乱配武装带,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象《亮剑》中的楚云飞那样,又在那子虚乌有的美式军服上加了一条武装带,而且从许多女生对楚云飞那扮相的青睐程度上看,这美式军服外加武装带的装扮,还大有漫延之势。象最近热播的那个《战北平》中,就多处出现这样的装扮。
& & 这又是一个新的臆造,而且是一个关公战秦琼式的搭配。因为从武装带的取消到美式军服的采用,中间还隔了十多年呢。
& & 这影视中的臆造并不仅仅向后漫延,也在向前漫延,漫延到辛亥起义时的起义军和北洋军的军官也遍扎武装带;也在向外漫延,漫延到从不扎武装带的侵华日军的军官也遍扎武装带。
& & 武装带的历史并非如此。
& & 武装带大概起源于西方,为军官专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西方军队配备武装带比较普遍。武装带最初也称刀带,因旧时军官佩军刀于腰带左侧,为防较重的军刀将腰带坠斜影响军容,故置一肩带,通过右肩斜向左侧吊住腰带,这加了肩带的腰带就是武装带。后来军常服很少再佩军刀,但武装带却并没有跟着军刀一起从军官的身上解下,因扎武装带更显军官英武,故而得以保留。
& & 有些人将今天我军用的外腰带称作武装带,是错误的。武装带与外腰带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有肩带而后者没有肩带。还有,腰带有宽有窄,而武装带中的腰带部分全是宽的,如果是扣眼式的,则全部都是双排扣的。国民政府时期的武装带又俗称斜皮带。在当时如果说:这小子有出息,扎上斜皮带了。就意味这个人由士兵提拔为军官了,因为一般只有军官才能有资格扎武装带,而士兵通常只能扎腰带。
& & 武装带并不贯穿于民国始终。中国的军事变革起自袁世凯的小站练兵。从那时起,中国陆军向日本陆军学习,开始了一场军事革命,其军装军容亦从此焕然一新。但因日本当时的军服并没有武装带,所以小站练兵的北洋军也没有武装带。进入民国后,北洋军的军装变化不大,北洋军的首领袁世凯当国后,全国军服一律,所以这时的中国军队从南到北也都没有武装带。
& & 武装带起于何时呢?以今天的考证,武装带最早应该起自滇军。护国战争后,以唐继尧为首的滇军中的留日士官生群体,开始了独立自主的建军路程,政治上摆脱了北京政府,军事上也另搞一套,这其中便有武装带的采用,即在北洋军制服的基础上加了一条武装带。有趣的是,滇军这一时期的武装带并不与后来抗战时国军的武装带完全相同,即它不全是双排针扣式的,而更多是长方形板扣式的,当然双排针扣式的武装带也同时存在。滇军武装带的采用具体开始于哪一年,还有待考证,但肯定是在黄埔建军之前。
& & 另一个采用武装带的是奉军。奉军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战败后,也摆脱了北京政府独立建军,开始了一场名曰“整军经武”的军事改革,不仅其军事思想,组织编制,军需制度等有别于北洋旧制,这其中就也有武装带的采用。
& & 除独立于北京政府的滇军、奉军以外,其他军系,包括那些短时独立的军系,一直到北洋军阀政权彻底不灭亡,其军服样式从始至终都采用的北洋旧制,北洋军服又是从日军移植而来,军刀直接通过军衣左侧的一条开缝挂于内腰带上,故都没有武装带的配置。
& & 国民革命军从诞生那天起,就有武装带。黄埔建军时,由王伯龄主持的军服设计,就采用武装带作为师生军常服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成功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对当年的青年学子报考军校的吸引力。大革命中,许多年轻的黄埔学生将武装带视作青年军官的一张名片,倍感骄傲。北伐征途上,腰扎武装带、跃马横刀的青年军官的飒爽英姿,也曾引起无数少男少女的疯狂追逐,形成大革命洪流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从大量当年的文献照片中,我们也能看到,扎了武装带的北伐军军官,要比什么也不扎的北洋军官更显骄健。
& & 后来,国军师从德军建军路线,黄埔时期的大沿帽改成了德军山地师的军帽样式,军装也小有改变,但武装带仍旧保留下来。这样的制式军服一直沿用到抗战胜利。由于改制后的军装与军帽更加适合中国人的体形,故此时的国军军官仍然雄姿英挺,倍显威仪。
& & 但这种好看的装束并没能一直沿用下去,抗战胜利后军服又一次改制,原有的武装带便不在作为军官常服的一个部分,而是取消了。从此,武装带在国军中成为历史。
& & 简而言之吧,北洋时期,除独立后的滇军、奉军外,在其他众多南北军阀派系中,是没有武装带的;解放战争时期的国军,是没有武装带的。所以,只要影视中表现的故事发生在护国战争之前和1946年之后,就不能出现武装带,出现了就是胡说八道。
& & 《亮剑》呀、《战北平》呀等等所表现的解放战争时期,恰恰是美式军服还没有诞生和武装带又已经退役的时期,这青黄不接的二者却硬是被强扭在一起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同时登场,这就是不尊重历史的胡诌了。至于《啼笑因缘》中北洋军人系的武装带,还有《走向共和》中李烈钧讨袁军系的武装带,还有众多的抗日神话剧中日本鬼子扎的武装带,当然也都只能归功于导演们想当然的臆造。
& & 这种臆造欺骗的却并不仅仅是大妈大婶级别的专业电视剧迷们。前几年出版的一部书名好象叫作《中国百年军服》的专著中,就将北洋时期的军服绘成了有武装带的式样了。此书被当作权威工具书在大量的军史爱好者中间流传,网上粘贴也十分的火,其负面误导作用可想而知。而该书的作者好象还是一位经常在《军事史林》上答疑的现役大校,这就实在是个悲哀了。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本帖最后由 365赌王 于
22:20 编辑
& && &民国军史辩讹之一&&美式军服的胡诌
& & 听一些粉丝议论,说《亮剑》中楚云飞的扮相是怎么怎么的帅,怎么怎么的令人倾倒。可我看了感受不一样。如果撇开历史背景,只当作时装秀那么欣赏,我承认楚云飞那身装扮够俊够帅,但若作为历史题材电视剧去欣赏,就只有欲呕又呕不出的恶心了。因为那军装与史实严重违背,关公秦琼哪也挨不着哪,不过是唯美主义的强奸而已。
& & 先说军服
& & 《亮剑》中表现的楚云飞在解放战争时期的那身行头,就是那小翻领打领带的、又扎了一条武装带的装扮,也就是一般观众所称的美式军服,在近三十年所拍的几乎所有电影电视剧中,只要表现解放战争时期的国军军官,差不多全是这副模样。但遗憾的是,那却全都只是导演们的凭空臆造,因为那所谓的美式军服,解放前的国军中压根就不存在。
& & 解放战争时期国军军官的常服,并不翻领,自然也就根本打不着领带。抗战后新制式的军官常服,是在中山装的基础上,又多少吸收了西方猎装的样式后改制而成的。与中山装不同的,是其肩部加有肩袢,腰部加有一条类似风衣那样的布制束腰带。尽管有了西式风格的肩袢与束腰带,但有一点特别地与美式军服不同,即它的领口紧紧地系着风纪扣,而并不翻领。这一形制的军服大约从1946年前后采用,一直沿用到1958年前后。是解放战争时期普遍穿着的国军标准的军常服。
& & 当然,和以往任何时期一样,考虑到新的军服在全国统一需要有个过程和时间,可能会有一些地方团队,甚至可能会有一些地方军队,在解放战争中仍然穿着抗战时那种旧式的军装,但这种旧式的军装距那翻领的美式军装就差的更远,除去领章和武装带,基本就是标准的中山装。
& & 那时的军常服,就这么两种,没有翻领,也无需领带。
& & 那有没有由美国援入那种翻领的军常服呢?没有。
& & 抗战后期,国军接受美援后,曾有美械装备的国军。也许有人就会认为既然是美式装备的国军,那自然就应该着美式军服了。八十年代,曾有一部反映抗战胜利后接收上海的电影,其中有一句台词,就公开明说:“我们比不上你们中央军呀,你看你们美式军服都穿上了。”从这句台词的设计看,说明这位导演还不是存心胡搞,看来他是真的不懂。
& & 为什么说他不懂呢?因为美式装备说的只是轻武器,并不包括军装。不错,在远征军、驻印军等少数部队中,曾有过美式夹克、皮鞋和英式钢盔少量的供给中国军队,但从没有过西式开领的军常服供给中国军官。老电影《战上海》中国军军长邵壮所穿的军用夹克,即为抗战后期美援军服之一,在国军中确有此种情况,但数量极少,而且那只是夹克。从大量流传至今的 卫立煌、郑洞国、杜聿明、孙立人、廖耀湘等远征军、驻印军将领当年的照片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身上穿的,仍然全部是仿德山地师式样的中式军装。
& & 当然,少数军官通过私人的途径,获得美式军服,是有可能的。比如在华的美军顾问将自身军装作为礼物私下赠予,或者留学英美军校后由国外带回。但这都是风毛麟角,一千人中也难有一个。而且即使这样,拥有这种西式军服的人也只能在一些非正式的场合偶尔穿一下罢罢酷照照像,而绝对不敢在正式场合公然穿着。因为军服它不是时装,你是什么军就必须得穿什么军的军服,那是不能随着自己的爱好乱来的。试想一下,要是我们部队中的哪位仁兄哪天也弄一套俄罗斯的或日本的军服,然后穿上它去参加军里或师里召开的会议,那有可能吗?恐怕还没能进入会场,就先被请到精神病院去了。
& & 和古今中外任何一支军队一样,国军也是十分讲究军容风纪的,自然不能允许谁想穿哪一国的军装就穿哪一国的军装。
& & 既然国军中没有西式翻领军常服的制式,从私人途径得来的美式军常服又不能穿,所以在解放战争时期,国军军官从上将到少尉,始终穿的就是中式军服,那种严格系着风纪扣而并没有翻领也没有领带的中式军服。
& & 我曾和朋友打赌,说你要是能从当年的文献照片中找到一张象楚云飞那身打扮的,我输你十万。他不服,但几年过去了,至今他没能找到这样的照片。
& & 实际上,那种小翻领打领带的美式军常服,是国军败退到台湾后,大约于1958年前后才采用的。这时距解放战争的胜利结束已经过去了将近十年了。
& & 这款解放战争时期并不存在的军服,在几乎所有反映解放战争的影视中,却是大行其道。特别是从文革后期的一部电影《侦察兵》开始,银幕上的国军军官全部夸张地穿上了这种西式军服。七十年代末又有一部电影《保密局的枪声》紧随其后,那里面的国军也全部是这种装束。再之后便以讹传讹一窝蜂似的在电影电视剧中普及开来。
& & 这种臆造产生的对史实的歪曲与毒害效果相当深远,差不多五十岁以下的电视剧迷们,也包括多数的不学无术的中青年影视导演们,从他们开始记事起,从电影电视剧上看到的解放战争时期的国军军官,绝大多数便都是这种装扮,以致在他们的头脑中打下深深烙印,误认为这不伦不类的军装就是那一时期国军的标准军装了。
& & 实际上这都哪跟哪呀?
& & 再说武装带
& & 国军在三年解放战争时期并没有武装带,所以在文革前的老电影中看不到反映这一时期的国军扎武装带,那些泡沫影视中最初臆造国军军官在解放战争时期穿美系军常服时,还没敢乱配武装带,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象《亮剑》中的楚云飞那样,又在那子虚乌有的美式军服上加了一条武装带,而且从许多女生对楚云飞那扮相的青睐程度上看,这美式军服外加武装带的装扮,还大有漫延之势。象最近热播的那个《战北平》中,就多处出现这样的装扮。
& & 这又是一个新的臆造,而且是一个关公战秦琼式的搭配。因为从武装带的取消到美式军服的采用,中间还隔了十多年呢。
& & 这影视中的臆造并不仅仅向后漫延,也在向前漫延,漫延到辛亥起义时的起义军和北洋军的军官也遍扎武装带;也在向外漫延,漫延到从不扎武装带的侵华日军的军官也遍扎武装带。
武装带的历史并非如此。
& & 武装带大概起源于西方,为军官专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西方军队配备武装带比较普遍。武装带最初也称刀带,因旧时军官佩军刀于腰带左侧,为防较重的军刀将腰带坠斜影响军容,故置一肩带,通过右肩斜向左侧吊住腰带,这加了肩带的腰带就是武装带。后来军常服很少再佩军刀,但武装带却并没有跟着军刀一起从军官的身上解下,因扎武装带更显军官英武,故而得以保留。
& & 有些人将今天我军用的外腰带称作武装带,是错误的。武装带与外腰带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有肩带而后者没有肩带。还有,腰带有宽有窄,而武装带中的腰带部分全是宽的,如果是扣眼式的,则全部都是双排扣的。国民政府时期的武装带又俗称斜皮带。在当时如果说:这小子有出息,扎上斜皮带了。就意味这个人由士兵提拔为军官了,因为一般只有军官才能有资格扎武装带,而士兵通常只能扎腰带。
& & 武装带并不贯穿于民国始终。中国的军事变革起自袁世凯的小站练兵。从那时起,中国陆军向日本陆军学习,开始了一场军事革命,其军装军容亦从此焕然一新。但因日本当时的军服并没有武装带,所以小站练兵的北洋军也没有武装带。进入民国后,北洋军的军装变化不大,北洋军的首领袁世凯当国后,全国军服一律,所以这时的中国军队从南到北也都没有武装带。
武装带起于何时呢?以今天的考证,武装带最早应该起自滇军。护国战争后,以唐继尧为首的滇军中的留日士官生群体,开始了独立自主的建军路程,政治上摆脱了北京政府,军事上也另搞一套,这其中便有武装带的采用,即在北洋军制服的基础上加了一条武装带。有趣的是,滇军这一时期的武装带并不与后来抗战时国军的武装带完全相同,即它不全是双排针扣式的,而更多是长方形板扣式的,当然双排针扣式的武装带也同时存在。滇军武装带的采用具体开始于哪一年,还有待考证,但肯定是在黄埔建军之前。
& & 另一个采用武装带的是奉军。奉军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战败后,也摆脱了北京政府独立建军,开始了一场名曰“整军经武”的军事改革,不仅其军事思想,组织编制,军需制度等有别于北洋旧制,这其中就也有武装带的采用。
& & 除独立于北京政府的滇军、奉军以外,其他军系,包括那些短时独立的军系,一直到北洋军阀政权彻底不灭亡,其军服样式从始至终都采用的北洋旧制,北洋军服又是从日军移植而来,军刀直接通过军衣左侧的一条开缝挂于内腰带上,故都没有武装带的配置。
& & 国民革命军从诞生那天起,就有武装带。黄埔建军时,由王伯龄主持的军服设计,就采用武装带作为师生军常服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成功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对当年的青年学子报考军校的吸引力。大革命中,许多年轻的黄埔学生将武装带视作青年军官的一张名片,倍感骄傲。北伐征途上,腰扎武装带、跃马横刀的青年军官的飒爽英姿,也曾引起无数少男少女的疯狂追逐,形成大革命洪流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从大量当年的文献照片中,我们也能看到,扎了武装带的北伐军军官,要比什么也不扎的北洋军官更显骄健。
& & 后来,国军师从德军建军路线,黄埔时期的大沿帽改成了德军山地师的军帽样式,军装也小有改变,但武装带仍旧保留下来。这样的制式军服一直沿用到抗战胜利。由于改制后的军装与军帽更加适合中国人的体形,故此时的国军军官仍然雄姿英挺,倍显威仪。
& & 但这种好看的装束并没能一直沿用下去,抗战胜利后军服又一次改制,原有的武装带便不在作为军官常服的一个部分,而是取消了。从此,武装带在国军中成为历史。
& & 简而言之吧,北洋时期,除独立后的滇军、奉军外,在其他众多南北军阀派系中,是没有武装带的;解放战争时期的国军,是没有武装带的。所以,只要影视中表现的故事发生在护国战争之前和抗日战争之后,就不能出现武装带,出现了就是胡说八道。
& & 《亮剑》呀、《战北平》呀等等所表现的解放战争时期,恰恰是美式军服还没有诞生和武装带又已经退役的时期,这青黄不接的二者却硬是被强扭在一起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同时登场,这就是不尊重历史的胡诌了。至于《啼笑因缘》中北洋军人系的武装带,还有《走向共和》中李烈钧讨袁军系的武装带,还有众多的抗日神话剧中日本鬼子扎的武装带,当然也都只能归功于导演们想当然的臆造。
& & 这种臆造欺骗的却并不仅仅是大妈大婶级别的专业电视剧迷们。前几年出版的一部书名好象叫作《中国百年军服》的专著中,就将北洋时期的军服绘成了有武装带的式样了。此书被当作权威工具书在大量的军史爱好者中间流传,网上粘贴也十分的火,其负面误导作用可想而知。而该书的作者好象还是一位经常在《军事史林》上答疑的现役大校,这就实在是个悲哀了。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民国军史辩讹之三
少帅的谬称
& & 说起少帅,许多人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张学良。的确,一直长演不衰的少帅戏中,不仅剧名用少帅直接命名,其中“报告少帅”、“有请少帅”等台词也不绝于耳,就更让人感觉少帅就是张学良的专用代称了。
& & “少帅”二字,从字面本意上理解,似乎有“少年英俊”或“少年统帅”的 含义,这也许是今天人们之所以用其代称张学良并借指某些少年得志而掌权者的主要原因吧。
& & 其实,这其中有两个错误,两个至为荒谬的错误。第一,少帅在当时不是张学良的专称。“少帅”,即不是一级军衔,也不是专门特指哪一个人的别称,而是一个泛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最高的军衔就是上将。只不过按照前清的惯例,人们仍然习惯称一些较大的军阀为“帅”。比如称吴佩孚“玉帅”(吴字子玉)、“吴大帅”、称张作霖“雨帅”(张字雨亭)、“张大帅”、称孙传芳、唐继尧等作“联帅”(孙曾任五省联军总司令,唐曾任西南联军总司令)等,这都是一种习惯性的尊称,在社交中可以公开使用。要是敌对方面的人员称之,则往往戏谑地将某人的特点(往往是不好的特点)加上帅联称,如称辫子军首领张勋“辫帅”、称胡子出身的张作霖“胡帅”等。总之吧,那个年代称这个帅那个帅的很多。因为手下人在公馆里往往称他们的主人作“大帅”,相应的对于这些“大帅”的亲属,便也往往戏谑地称作什么什么帅,比如什么“舅帅”--------军阀的小舅子、“姑帅”--------军阀的姑爷(即女婿)、“少帅”--------军阀的子侄等等。
& & 在那个群雄割据混战的年代,被称作“帅”的军阀是此起彼落,大帅们三妻六妾,他们的儿子不会比他们的数量更少,少帅自然就比大帅更多,至少肯定不会仅仅指张学良一人。西北军阀马麒之子马步芳、皖系军阀卢永祥之子卢小嘉,旧桂系军阀陆荣廷之子陆裕光等,都是当年风流一时的“少帅”。
& & 您可别误会,不要以为只有长大成人并带兵打仗了才能称作少帅。不是的,恰恰相反,称某公子为少帅,往往是称那些未成年孩童的,而一旦长大成人了,再称少帅就显的不恭了。
& & 当然,出身军阀家庭,子承父业,并在中国近代历史舞台上充当了重要角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当首推张学良,而更主要的是近些年来一些文艺作品的炒作,于是给人一种误解,好象“少帅”就只是张学良的专用别称似的。
& & 如果说“少帅”作为张学良的专门代称已经被现在的人所接受,作为第三人称,到也勉强说的过去的话,那么这第二个错误就是绝对不该有的了。
& & 第二,少帅在当时不是一个美称,因而不可以当着张学良的面称。就象“小姐”一词在不同的时代有着截然不同的尊卑荣辱一样,“少帅”一词也同样的在不同历史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感情内涵。“少帅”一称,在当时与称“姑帅”、“舅帅”、“胡帅”、“辩帅”一样,更多的带有贬意,而绝对不含丝毫敬仰与爱戴,往最好处说亦不过是逗小孩子玩时的戏称。
& & 对于张学良来说,他的的确确是个“少帅”,而且是一个比较出名的“少帅”,而且在他已经长大成人接统奉军后,将其称作“少帅”的也大有人在。但称张学良作“少帅”的人们,其内心所想表达的感情却是有着很大的不同的。在一些与奉军敌对的阵营中,此称呼多带有蔑视的心理。在当年的京津一带,此称呼还带有憎恨的心理。因为当年吴佩孚直军在当地表现出良好的军纪,而奉军的军纪则极其败坏,人们对这位花花大少并没有半点好感,这和今天一些无知青年包括一些无知导演说到少帅时那种打心眼里流露出的羡慕与崇拜是截然不同的。帅府内部包括张学良自己知道不知道人们背后称他少帅时的感情表白呢,也知道。所以,当时的人们称呼“少帅”时,都是背地里私下谈论,而绝对不敢当面称呼。奉军内部有没有人如此称呼少帅呢,有,但绝对更只能是背后称呼。
& & 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在一些文艺作品中,剧中人不论是辈份高低、职务大小,也不管张此时是幼稚孩童还是统军将领,都毫不顾忌地称张“少帅”,甚至当面喊叫,似乎这一称呼充满着无限的敬仰与爱慕,这就是荒谬失实的了。
& & 实际上,当年在奉军和大帅府里,彼此之间的称呼是很讲究的。一般来说,张的部属只能称他不同时期的官职,如“军团长”、“总司令”等。于凤至、赵四小姐则称他“小爷”(与称老爷相对)。胡若愚、周大文等,虽是极好的慕友,公开场合也称官职,私下则称“汉爷”。张景惠、汤玉麟等少数几位父执,才能叫他“汉卿”。只有张作霖,才可以不分场合地叫他“小六子”。至于“少帅”一称,在大帅府里,就是背后,这样称呼的也不多,因为那些受到张家恩宠的人们在当时绝对不会想到“少帅”一称会在将近百年以后的今天变成如此的充满爱意。
& & 张学良本人也是最讨厌人们称他“少帅”的。在他自己看来,“少帅”这种称呼,就跟古代的“衙内”一样,会令人们把他看成是依仗父亲权势横行霸道的孩儿辈,或者是阿斗一类的人物。而实际上,他所担心的一点没错。
& & 曾经多年辅佐张作霖,后来被张学良诛杀于老虎厅的杨宇霆,在张作霖已死,张学良成为东北军政最可能的接班人之际,恃前代老臣资格,在与人谈及张学良时,仍用轻薄的口吻称其“少帅”,使张学良感觉受到侮辱,更加对杨不满。杨之被诛,固然不是一句“少帅”惹来的,但张学良对人们称他“少帅”的不满,对杨屡屡在背后称自己“少帅”的羞愤,却是事实。由此可见,作为张作霖时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杨宇霆,称呼一句“少帅”都会招来杀身之祸,其他人特别是张的部属下人们怎么可能敢于当着张的面称呼“少帅”呢?其实,许多当年追随张学良的将领,出于对他的尊敬,即使在多年之后,在与人谈及张学良时,在写回忆文章时,对“少帅”一称,也很是忌讳,一般是不会使用的(但近年有人开始这么用了,不知是这些人也在追风呢,还是捉刀者擅自下笔所至)。只是近些年,一些无知的文人和编导们出于羡慕与崇拜或者其它不为人知的心态,才以夸张的标题和做作的声势,而“少帅”“少帅”地嗲叫个不停。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民国军史辩讹之四
花机关不是斯登式
& & 花机关,是二三十年代在中国特别时髦的一款冲锋枪的俗称。只要留心这一时期的战争档案与回忆史料,肯定会经常看到这支枪的记述。它实在为这一时期的军事斗争提供了太多太大的助力了。但不幸的是,在影视中,这款名枪却被张冠李戴。比如著名的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等几场重头戏,本来是花机关大出风头的地方,而在前几年的主旋律电视剧《长征》中,呈现给我们的,却全是斯登式,让人瞠目结舌。当然还有大量的抗战题材的影片,象什么《新四军》呀、《太行山上》呀等等,也频繁地出现斯登式,好象这花机关就真的是斯登式似的。
& & 花机关是国人对德式MP18型9毫米冲锋枪及其改进型和仿制品的俗称。这里的“花”字,就象民间称多孔的物件作“花墙”、“花筒”一样,系因该枪套筒上遍布的花眼(散热孔)而言。因系俗称,在各地又有不同的叫法,如在川军中往往将其称作“虼蚤笼笼”,在粤军中则戏称作”猪笼机”,也都是根据其枪筒外部的散热套筒的形状而取的名,稍正规点的,则按译音,称其作“伯格曼”或“白格门”等,但用的最多的,仍是花机关。
& & 该枪诞生于一战后期的德国,是世界上第一支实用的冲锋枪,后来被多个国家仿制,但仿制最多也是在实战中使用最多的,却是二三十年代内战频仍的中国。
& & 因为冲锋枪具有生产成本低廉、火力猛烈的特点,所以该枪诞生后不久,就引进到中国,并被大量仿制。国内最早生产该型冲锋枪的应该是上海兵工厂,估计是在1923年左右开始的,之后沈阳、大沽、巩县、汉阳等厂亦先后生产。再后来,几乎所有的军阀控制的兵工厂和修械所都一窝蜂似的生产此枪,出品特别多,装备也特别地普遍,其普及程度大大超出我们今天的想象,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与之相比。比如西北军与直鲁军在豫东大战时,直鲁军中就大量装备此枪,与之对阵的冯军韩复榘部仅一次战斗就曾缴获该枪3000余支,两军首领的卫队,即冯玉祥之手枪旅、张宗昌之卫队旅则一度达到人手一支,可见其在当时的装备数量之大。再比如川军罗泽洲部队,一个师就有一个花机关枪团,全团士兵全部以冲锋枪为装备。其他如陕军井岳秀部队、东北军李景林部队、五省联军陈调元部队、闽南民军高为国部队等,也都曾整营整连地列装。实际上,在二三十年代,几乎全国各路军阀中,都编制有大量的花机关枪部(分)队,比号称最早将冲锋枪集中编成整连整营规模的苏联红军要早二十年。主要靠缴获武装自己的红军中,也曾大量使用。朱德在井冈山时期,就曾亲自控制一个花机关卫士班,每遇战斗危急时,朱往往会亲自指挥该班阻击追敌。林彪在红军时期,也曾编组短兵突击队,该队的标准配备即为花机关、驳壳枪、大刀。长征路上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战斗,就是每人一支驳壳枪、一支花机关、一把大刀的超级配备。在当时轻机枪装备尚不普遍的战争中,该枪表现出相当强的杀伤力。在文革前的老电影如《金沙江畔》、《党的女儿》、《突破乌江》中,都有此枪的身影。
& & 在二十、三十年代的中国,花机关基本是一技独秀。虽然与花机关差不多同时诞生也差不多同时进入中国的,还有美式汤姆逊冲锋枪。但这枪与德式MP18相比,加工难度太大,成本太高,是属于枪中的贵族,并不适合中国绝大多数的军阀生产与购买,所以除川军刘湘部队与晋军阎锡山部队曾经大量制造并列装外,其他军阀部队装备极少,远远无法与花机关相比。
& & 冲锋枪的寿命一般都较短,当后来成本更低廉的第二代冲锋枪问世后,花机关便退出了历史舞台,今天的许多影视文化人,大概并不知道此枪的历史,所以在需要花机关出场的戏里,也就往往用斯登式取而代之了。
按说作为艺术的电影电视剧,为了剧情需要或出于导演的偏爱,如果在剧中把花机关改为当时已经出现的汤姆逊,这并没有什么不妥,甚至在斯登式大行其道的解放战争中用上那么几支已经过时了的花机关,也未尝不可,可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在飞夺沪定桥、强渡大渡河那个时候,斯登式还远远没有诞生呢。
& & 斯登式是在抢渡大渡河过去了六年多以后的1941年,才在英国仓促研产的一种战时冲锋枪,后又有过多种改型,生产最多的是2型,于1942年生产,并在加拿大等国委托生产。各种型号的斯登式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加工工艺特别的简单,成本特别的低廉。大约二十支斯登式,才相当于一支汤姆逊的造价,所以二战各反法西斯的地下抵抗组织,都有装备。中国在抗战后期也曾在加拿大定制斯登2式冲锋枪,原是准备用于对日反攻作战的,但这批加拿大造运到中国时,抗战却已经结束。所以,不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的红军勇士们不可能使用该枪,就是忻口战役时的国军和皖南事变时的新四军也是不可能使用该枪的。
& & 到解放战争时期,由于加拿大造的斯豋2式冲锋枪源源到来,内战中的国军曾大量装备,又因为解放战争的进展出了奇的快,因而解放军手中的斯登式增长的也特别的快。到了解放战争后期,有些解放军连队中的斯登式已经达到了三四十支。开国大典中的一个步兵方队,就是全部以斯登式作为装备通过天安门的。《董存瑞》、《智取华山》、《沙漠追匪记》等老电影中,都有大量斯登式的突出表现,这是与史实相一致的。实际上,就是到了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志愿军手中也仍然是有大量的斯登式的。
& & 与斯登式差不多有着同样出镜率、也差不多有着同样出错率的,还有俗称“注油器”的美式M3冲锋枪。比如《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围剿红军的国军手中的M3、《叶挻将军》中皖南突围时叶挻手持的M3,也全是导演们意想天开的胡绉。因为M3的诞生比斯登式还要晚,是借鉴了斯登式的理念后于1942年才开始研发的,早期型号为M3型,改进后的型号为M3A1型,从诞生后即装备美军,但不及汤姆逊的改进型M1及M1A1那么普遍,原想替换M1的也一直没能替换。1944年,美援大量进入中国后,估计M3应该有少量进入。大量进入中国也是全面内战暴发后的事了。该枪除了由美国援助国军外,国民政府也有生产,故也和斯登式一样,在解放战争中大量装备国军,也大量被我军缴获,而且一直到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交战双方仍然都有使用。
& & 对于今天的观众来说,花机关与斯登式,都是早已经进了博物馆的老枪了,但这两支老枪活跃的舞台,却属于截然不同的历史时期。按说这一历史距离我们其实也并不遥远,花机关在何时流行、斯登式又是何时登陆中国战场,只要百度一下,都极清晰,并不存在丝毫模糊与争议,按理是不应该弄错的。不过今天的艺术家们并不象曹雪琴、钱钟书们那么傻了,他们才不愿去费那个劲搜寻与考证这些呢,他们只求轰动那么几十天,赚足了票房足矣。对于他们来说,到底是抢渡大渡河在先还是奇袭华山在先既然搞不清楚,伯格曼与斯登式哪个在先哪个在后也更不想搞清楚,反正他们也知道电视剧的观众一般来说欣赏情趣不高,打起来热闹能吸引那些下了工没事干的民工们的眼球就行了,再说还有那么多的大妈大婶等专业电视剧观众始终捧场呢。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生产出的新拍历史剧中,出现二三十年代的人用四十年代才诞生的冲锋枪的奇异镜头,也就见怪不怪了。不过呢,想一想也就知足了,你想呀,连《大决战》这样的主旋律电影中都可以让淮海战役时的解放军用五六式,对于今天的电视剧大导演们来说,没让北伐军用九五式,已经够仁慈了。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民国军史辩讹之五
军长与排长的指挥位置是不一样的
& & 不知是不是《杨家将》呀《薜家将》呀一类的小说看多了,今天的许多影视编导们,都喜欢表现军师长们拿着大刀或冲锋枪上阵的戏,似乎不如此便无以表现其神勇。不信你看《叶挺将军》中反复出现的一段片花,表现的就是叶挺手握皖南事变时还没开始研制的M3冲锋枪在皖南事变中与敌近战的场面,《太行山上》也有一段片花表现的是郝梦龄端着他牺牲后才诞生的斯登冲锋枪冲杀的镜头,你再看《军刀》呀《马本斋》呀什么的,更有表现高级将领靠武功战胜的戏。甚至听说有人撰文,称喜峰口战役时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挥舞大刀上阵肉搏,真真的让人叹为观止。
& & 这种胡说八道的拍法写法,看来已经又一次可悲地深入了人心。记得前些时候看中央台一个采访万毅将军的短片,一个十足无知的女记者反复地问万:都说您打仗身先士卒,您每次都是靠前指挥,对吗?万答:我一直坚守在我的指挥位置上没有退缩过。那记者又追问:我是说,您每次作战都总是深入到第一线,是吗?万又答:我在我的指挥位置上。那记者还追问:也就是说,您一直都是在最前沿指挥?万还答:我在我应该在的地方。
& & 在这名记者看来,在许多人看来,特别是在我们的许多编导们看来,不管你是军长还是师长,也不管是处在什么样的战场环境下,要是你没到第一线堑壕里和敌人拚刺刀,那就不能说明你的英勇。而要表现一个高级将领的善战,就必须得描写他如何手持大刀或冲锋枪与敌近战才行。这似乎正在成为一种程式。
简直就是混蛋逻辑!
& & 稍稍懂点军旅常识的人就会知道,战场上,不同级别的指挥所,是随着级别的越来越高而越来越靠后的,这主要不是因为官越大命越贵的考虑,而是便于驾驭全局指挥全军的考虑。一个军长,你离开了军指挥所而到排长的位置上去,那你的指挥责任岂不是丢掉了?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一个高级指挥官,必须要分秒不差地判断处理来自方方面面的情况,及时地定下决心,才不至于错失战机,怎么可以允许你到距离高级指挥所很远的一线堑壕里,到冲锋枪甚至大刀的有效攻击距离内去玩命呢?还有,按照军队的传统,打仗的时候,下级指挥员不能比上级指挥员靠后,要是你当军长的到了排长的位置上了,那师长旅长团长们又该到什么位置上去呢?要是全军所有的中高级军官全到了一线堑壕里与敌拚刺刀了,谁又来指挥全军呢?
& & 诚然,在民国军事历史上,确曾有杨靖宇赵尚志等手持驳壳枪与敌近战的纪录,也曾有禇玉璞呀吉鸿昌呀什么的挥刀上阵的回忆,但我们的编导们大概不知道,民国的军事史,虽然只有三十八年的时间,但这期间不同的战场之间,不同的军队之间,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大概那些满脑袋里装的都是票房的编导们认为,只要是民国时期的军队,徐源泉的军队和邱清泉的军队都一样,而只要是国共之间的战争,二十年代末的战场与四十年代末的战场都一样。
& & 这就错了。
& & 高级将领挥着盒子炮或大刀片上阵搏杀,的确有这样的史实,但那是仅仅限于特殊的部队、特殊的战场和特殊的时机的。具体说呢,就是以下这么几种情况:
& & 第一种,是初创时期的红军和东北抗联有这样的情况。红军初创时,其建军打仗主要选择在特别贫穷落后的边区。这样的地区所构成的战场,一般具备这么几个特点。一个特点,是这时的我军,或出于虚张声势的需要,或连续战斗后的大量减员,许多部队虽有军师团这样的名称,而实力则差之太远,有的师、团不过相当于今天的营、连。比如鄂豫皖红七军初建时,就只有七十余人,实力仅仅相当于半个连。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第一方面军编成之时,亦仅有二百五十人,也不过一个加强连的实力。这个时期的某些军长师长,执行的往往只是基层指挥员的职责。第二个特点(不含抗联),是敌我双方的火力都比较弱,特别是我军,有整营整团全部装备梭标大刀的情况,这些地区的敌军,其编制装备往往也十分的落后。在这样的战场,解决战斗往往靠白刃战。其战场形态更接近于中世纪冷兵器与火器参杂时代的战争,指挥员深入第一线,与呆在指挥部里相比,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危险,反而会更方便地了解战场情况。第三个特点,是这时我军的军队单位,其作战的正面与纵深极小,一个师一个团的作战地域往往不用望远镜即可看的清清楚楚。第四个特点,是这一时期的农民起义军,尽管有军师团营这样现代化的编制名称,但其指挥手段却极简单原始,仍然停留在古代那种靠简单口令指挥的级别上。
& & 因为这样的几个特点,那么那些师长团长们亲自指挥设伏,或者亲自带队冲锋,或者亲自带队化装偷袭,对于准确地掌握战场态势,更方便地临机指挥,显然就是十分可取的方式。当出现危急情况时,亲自操枪操刀与敌近距离地拚杀,激励士气,就也不仅是允许的,甚至是必然的。朱德在井冈山时期,就曾亲自挥舞驳壳枪指挥手提机枪班伏击敌兵,徐向前在鄂豫皖时,也常常手持驳壳枪亲自带队冲杀,就是基于这样的情况。至于鄂豫皖第七军军长吴光浩亲率十几个人的短枪队敌后游击、抗联第三军军长赵尚志亲率四五个人的小分队偷袭敌警察所,就更是这种情况下的必然。我们不能将这一时期的军长师长等同于大决战时的军长师长。
& & 第二种,是二十年代纵横于北方的冯玉祥张宗昌等部队中,有这样的情况。在这些部队中,师长旅长什么的往往不是出身行伍便是起自绿林,有的连大字都识不了几个,对于大兵团的作战指挥并不胜任,只是他们与主帅多年的袍泽关系,政治上靠得住,又能拚能砍,所以才走上高级指挥官岗位的。他们中的许多人,可能连敌我态势图都看不懂,而由于全部起自卒伍,又经长年征战,其单兵战斗技能却是相当了得,也十分的好战,指挥所里作战地图上那些个红圈圈蓝道道又看不懂,所以打仗时,他们便经常地把指挥全权交给参谋长,自己则到他们熟悉又擅长的战场上去亲自督战,甚至亲自拚杀。好在他们当时所处的战场,也和前边说的红军白军的战场差不多,火力的密集程度也相当的低,所以他们偶尔这么做,危险性也并不是太大,而对于激励官兵的杀敌勇气,倒也是真能起到相当的作用,故这样的事例在冯玉祥、张宗昌部队中,也就真的不鲜见。北方许多落后的军阀部队,比如李守信部、白凤翔部、孙殿英部、刘桂堂部等等,都有类似的情况。不过需要明了的是,这些落后的军阀部队,是只能横行于那个落后的年代的,时光流转到三十年代后,中国的军事舞台便已经不再属于他们。抗战全面暴发后,正面战场的国军第九军、第200师等既已不同于李守信白凤翔那样的草头王匪队,郝梦龄、戴安澜等经过正规军事教育的指挥官也已不是吉鸿昌方永昌那样的角色了。
& & 第三种,是到了非要自己亲自上阵不可的地步了才会有这样的情况。这就象孙连仲对池峰城说过的那句名言:“士兵填完了你就填进去,你填进去了我再填进去”。孙这么说是对的,即士兵填完了你师长才能填,你师长也填进去了我总司令才能再填进去。杨靖宇最后用驳壳枪与敌对射时,就已经到了这样的时刻。王甲本最后与敌肉搏,也是战斗发展到了这一时刻。优秀的老电影《红日》最后表现的张灵甫手持汤姆逊冲锋枪与我军对抗,同样是战斗发展到这个关头了。
& & 总之,民国时期,高级将领亲自操刀操枪带队冲锋,一是只能出现在那样特定的战场上;二是只能出现在那样特殊的军队中;三是只能出现在打仗打到了那样特别的程度上。要是不具备这样的情况,他再这么去做,那他一定是脑袋出了问题了。象电影电视剧中表现的那样,非要把郝梦龄戴安澜表现成穿着将校昵制服登着长筒大马靴手持冲锋枪带队冲锋的样子,如果导演不是想故意贬低我们的爱国将领,那他一定是个脑残。
& &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到了抗战开始后,其战场形态已远非二十年代可比,不仅每个师每个军的编制人数已远非红军和抗联时所能比,兵器自动化的程度也大大提高,同一作战单位的作战正面与纵深扩大了许多倍,而我们的敌人日本鬼子的火力密度更大,再加上兵种合成化程度也已提高,司令机关的建设日臻完善,战场的复杂程度已经远远不是仅靠目力即能了然了,指挥的手段也已经不再是只用简单口令就可以完成了。所以这个时候,不仅军长师长等不需要也不允许拿着大刀冲锋枪上阵了,就是团长,不到万分危急的时刻,也是不能这样做了。象什么戴安澜呀郝梦龄呀,更是绝对不会象电影电视剧中表现的那样端着冲锋枪带头冲锋冒傻气了。
也许我们的编导们认为,象电影《太行山上》那样表现郝梦龄的死法,尽管与史实有出入,但更能表现其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因而更能拨高其英雄形象。这是无知者编无知者导无知者演给无知者看的手法。这种表现手法赢得的掌声,应该令我们悲哀才是,因为那恰恰说明我们大众欣赏水平的低俗。因为象电影中表现的郝梦龄那样的死法,不仅对部队的指挥是会造成极大的混乱,而且是会助长敌人的士气而打击我军的士气的。日军旅团长阿部规秀被我击毙时给我军带来的鼓舞,反过来也是一样的作用。
& & 实际上,抗战中殉国的那些将领们,更多是由于一系列战役指导或战场协同上的错误所造成,从战术的角度说,则要么是死于敌人的意外攻击,要么是所部官兵伤亡殆尽而最后牺牲。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还从没看到哪一位高级将领是象电影中的郝梦龄那样在大部队建制仍然完整的情况下,离开军长师长的指挥岗位而代替排长班长那样带头冲杀而牺牲的。
& & 舰长有舰长的岗位,轮机兵有轮机兵的岗位,要是海上炮战最激烈的时候,舰长离开了他的岗位,非要到轮机兵那去干轮机兵的活,或非要去干装填手的活,你说他还是个好舰长吗?海军的战舰是如此,陆军的比战舰的面积大几千几万倍的战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民国军史辩讹之六
民国与战国的战斗队形是不一样的
& & 这标题似乎有点吃饱了不饿喝足了不渴的意味,实则不然,不信您看前几天中央六台演的那个《马石山十勇士》中敌我双方的战斗队形,大概一个中队的日本兵在遇到八路的袭击扫射时,整个队伍岿然不动地依然保持着点名时列队的队形举枪还击……还有那什么《大刀》呀《亮剑》呀《狼毒花》呀等等,你看那阵式,让人简直就不敢相信这到底是两千年以前春秋战国时代的打法呢,还是机枪大炮普遍应用于战场后火器时代的打法,在这些片子的导演心目中,似乎打仗与打架就没有区别,似乎战国时代冷兵器时代的战术与民国时期火器完全主导战场后的战术就压根没有区别。
& & 战争的最初形态的确就和今天喝多了酒的两帮人打群架没有什么区别,战前没有计划,战时不讲究队形,胡乱打一气。但大概到了殷商时期,战术史上便发生了第一次革命,这就是阵的出现。到了春秋时期,阵走向成熟,此时的战斗,便已经完全区别于一般酒鬼的打架了。比较显著的特点是,阵形的变化增多,战斗纵深加大,阵形更加灵活。经过训练的常备军在战斗中,各兵种、各战斗单位按作战任务布阵,按照统一号令进、退、攻、防,有条不紊,表现出极强的组织纪律性。实际上,即使这时的阵形,也远远胜过表现二十世纪的电影《马石山十勇士》中的战斗队形了。
& & 火器应用于战场后,先是线式战术,再是纵队战术,然后是散兵线战术,战术的革命接二连三地暴发,并一次比一次更加成熟起来。
& & 散兵线战术,是自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线膛枪应用于战场后出现的新的战术。用最简单最外行的话来说,就是步兵在作战时,兵与兵之间是拉开了档子保持一定的间隔的,它和早先的线式战术的区别是有一定的纵深,而不似线式战术那样几乎没有纵深。这之后又出现战术的几次革命,如集群式散兵战术、梯次快速集群战术、合同战术等,但这些却主要是兵团战术,一般电影中(军教片除外)所表现的却多是步兵班排规模的战术,而从清末编练新军一直到四十年代末,散兵线战术却贯穿于整个近代,成为现代战术的内核。
& & 民国时期,从北洋陆军开始,到大革命时期的北伐革命军,到从旧的营垒中杀出的工农红军,到抗战时到解放战争时的国共两军,基层指挥员在遇到突然情况时,用的最多的一句口令,大概就是“散开”了。抗战前商震三十二军中流行的一首军歌中的第一句就是:“上起刺刀来,兄弟们散开”。“散开”,其实就是散兵线战术最最基本的法则。因为连发枪(指区别于单发装填的步枪,如套筒枪、毛瑟步枪、三八步枪等)的出现,使步兵受弹密度大大地增加,因而要求步兵在接敌运动中以疏开队形前进,与敌遭遇时则迅速拉开间隔成散兵线,利用地形,判明敌情,展开攻击或防御。
& & 因为火器的发展,步兵攻防的正面与纵深也是不断变化的。北洋练兵之初,大概在1895年前后,规定营的接敌正面在三百五十步上下。这是当时机枪基本没有应用于战场时的正面宽度。到了后来,日俄战争中机枪大量应用,北洋练兵操法中重新规定营的接敌正面为500米,队(连)的正面为150米。依此算下来,考虑到纵深梯次,每棚(班)的接敌正面应在40米左右。再考虑班组攻击的纵深队形,每个战斗兵之间的间隔应在3-7米之间。再后来,机枪、手榴弹广泛应用于战场,使步兵受弹密度进一步加大,步兵攻防的正面与纵深也就随之加大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西方一些军事强国规定连的进攻正面最大可达300米以上,到了二战时,许多参战国军队步兵排的攻防的正面即已经增大到了300米。中国的情况与列强不能比,但无论如何,抗战时解放战争时的步兵攻防正面,总不能比北洋时更低吧,总不能比战国时更低吧。
& & 当然,这个正面与纵深不是死的,根据不同的地形与任务,它的伸缩是很大的,有时可能会相差10倍以上,而且也经常会发生不预期遭遇战,一时来不及展开兵力的情况也是有的,所以,象电影中表现的那样打仗时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猬集在一起的情况也不能说绝对没有。但,极少。而且如果是受地形限制,一般会成梯次地布置兵力,一波消耗了再上一波;如果是发生不预期的遭遇战斗,突然受袭的部队一旦反应过来,不用指挥员命令,经过训练的士兵们也会很快地疏散开来拉大兵与兵的间隔成散兵线组织战斗,而绝对不会象《马石山十勇士》中的日本兵那样在遇袭时就一直那么直不了挺地保持着受阅的队形举枪还击的。
& & 笔者曾在军校工作多年,于是便经常遇到刚刚考入军校的新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怎么一个排的防御正面这么宽(今天我军步兵排的防御地幅最高可达800X1000米,每个步兵班的防御地幅最高可达400X500米),每个战斗兵之间的间隔怎么这么大,而他们得到的回答最多的则是:“你们上了电影的当了吧”。
& & 的确,我们从近三十年新拍电影上看到的步兵班的防御正面,差不多只在几十米甚至更小的区间内,战斗兵之间几乎没有间隔,都是那么你挨着我挨着你肩并肩地打仗,还甭管是防御还是进攻,甭管作战的地形是街垒还是山地,甭管这电影是表现鸦片战争的还是表现解放战争的。
& & 有的网友提出,说中央台播放的一些纪录片中,也往往会出现我军演习的部队成密集队形冲锋的场面,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这是因为,这样的镜头能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对于扬我军威、对于唤起青年学生们对军旅的兴趣能够起到很大的震憾作用,所以包括中央七台在内的许多电视工作者都愿意抢拍这样的镜头,许多电视台在后期制作时,也喜欢反复地使用这样的镜头。但必须明白的一点就是,用于扬威的场面与实际作战的动作是有区别的。就象天安门中队升国旗的步伐特别能够激发人们对军旅的爱戴而实战中却肯定又会是另一种动作一样的道理。要是有机会到军队院校去调看一些专门用于教学与科研的演习录像,就会发现,那种密集呐喊着冲锋的场面其实是少之又少的。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民国军史辩论讹之七
杨虎城等并非西北军
& & 关于西北军都包括了哪些部队,历来存在十分混乱也十分错误的说法,即许多涉史不深者是将冯玉祥任西北边防督办以后,一直到中原大战冯氏战败为止这一个时期内,凡是曾列入冯指挥序列内的部队统统称作西北军。这样,则岳维峻、邓宝珊、庞炳勋、杨虎城、方振武、马鸿逵、刘镇华、徐永昌、孙殿英等,便都被称作西北军了。现在网上流传着一个“西北军一百零八将”的帖子,就更是东拼西凑,俗不可耐,其中的有些人与西北军八杆子都打不着。
& & 近些年来,随着一些影视作品的歪曲和某些网络写手的浮澡,这种说法更形普及,真可与国军在解放战争中穿美英式军服的谬误有的一比了。
& & 那么,持此说法的人又是根据什么理由呢?
& & 我猜想,可能主要的理由,是因为西北军这一称法是在冯任西北边防督办后叫起来的,而这之后的国民军各军都曾经长短不同时期地受其节制,所以,凡曾隶国民军各军旗下的,便都归入西北军的认定范围了。之后冯率师参加北伐,组建国民军联军,后又改称第二集团军,再后来又组织反蒋军,但西北军一称已经叫响,那么在这一时期编入冯军作战序列的所有部队,也就顺理成章地统统归入西北军的认定范围了。
& & 是不是还有其它别的理由我不知道,但这看起来有些道理的说法却是错误的,虽然持这种说法的人很多。
& & 国民政府时期极类似东周时期,看起来国府只有一支军队,即国民革命军,但实际上是各种旗帜的军队并存的。而称某某人属于什么什么军,则是一个事关旗帜的问题,是一个跟谁走的问题,是一个十分敏感的万万不能马虎的问题,所以这就有必要较真了。
& & 彼时什么什么军的叫法,不外两种,一种是有着独立的军政体系和权威的领袖人物的。东北军、晋军等就属于这一种。其特点是使用这个名称的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 & 另一种则是对源于某一个省区的多个军队派系的统称,是同一名称下不同军系的集合。如川军、湘军、陕军等。其特证是没有统一的军政体系,也没有共同拥戴的领袖人物,即使有时也曾建立联合的指挥机构,对外采取统一的行动,也不过是个联盟而已,充其指挥者,亦不过盟主而已。这很有点象某些邦联制国家的体制。
& & 西北军是哪一种呢?
& & 有的说法是将这一时期凡与冯同属于一个战斗序列的部队统统看成是西北军,将杨虎城、马鸿逵、方振武、刘镇华等部与冯之基本部队一同看作是组成西北军这个集团的并列的单元了。也就是说,将西北军看成是象川军、湘军那样是同一个军号下多个军系的集合,就象我们经常说起的刘湘部川军、杨森部川军、唐生智部湘军、贺耀组部湘军一样,将杨虎城、方振武、庞炳勋等也同冯玉祥一起分别称作西北军中的一支。也有的人说西北军有大小两支,大西北军是冯玉祥,小西北军是杨虎城,这个说法是近年来网络上才有的,算是新创。
但这样的话问题就来了。如果将西北军归入象川军、湘军一类的多军系的集合的话,那么西北军的领袖或者说首领就不应该只有一个而是多个,就象川军中有刘湘、刘文辉、杨森、刘成勋等多个,湘军中有程潜、唐生智、贺耀组等多个一样。但多年以来,即是采广义西北军说法的,大概也只承认冯玉祥是西北军唯一的领袖,而并不将杨虎城,方振武,马鸿逵等也同时认作西北军的领袖或首领,这显然是个矛盾。所以将其归入这一类不妥。
& & 当然采大小两支西北军说法的人可能会说,西北军的领袖不只冯一个,杨虎城也是西北军的领袖,或者也有人说马鸿逵也是西北军的领袖,刘镇华也是西北军的领袖,孙殿英也是西北军的领袖,反正都是后人人为定义的,是什么军不是什么军不重要。要是这么说就是抬扛了,因为或许有些军系是后人们为了研究和区分的方便而定义的(但西北军绝对不是),但同样也是要遵循一个科学的客观的并为历史所认可的道道的,不是可以随便定义的。就比如火星与木星都是人为定义的一样,将他们的名字掉换一下从本意上讲也并不影响天文学的研究,但即使这样,大概也不是我们谁随便想怎么掉换就可以怎么掉换的吧。
& & 当然也许会有人说,这有什么不可以,你看网络上地滩上说杨虎城是西北军的不是大有人在吗?但我还是要说一句,说的多的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还要看都是什么人在说,现而今影视上许多大陆时期的国军穿美英式军服,许多长征时期的红军使用斯登式冲锋枪,但它并不代表历史就是那么回事。
& & 西北军在中原大战失败以前,是以冯玉祥为首的独立存在着的统一的政治军事集团,独此一家,别无分号(中原战败后的西北军是另一码事)。它是以冯玉祥为圆心,以十六混成旅为半径划定的一个小圈子。这个小圈子独立自主,狭隘偏私,家长制作风十分的典型,冯玉祥就是西北军这个小圈子里独一无二的领袖。而不是象川军、湘军那样是多个派系的集合体。至于国民联军和第二集团军时期隶于冯氏大旗下的部队,它是个联合体,这一点没错,但这个联合体不叫西北军,而应称作西北军与各路杂军的联合体,只不过他在这个联合体中所占的股份要远远大于其它加盟者,这个联合体时期的冯玉祥,实质上是个盟主,不过而已。这就象你总不能因为马济、刘志陆、曲同丰、杨清臣等都曾隶于张宗昌直鲁联军大旗下就称他们是直鲁军一样的道理。
& & 因刘湘、杨森、刘文辉皆川人,故将其部队称作川军;因唐生智、贺耀组、叶开鑫等皆湘人,故将其部队称作湘军;因陈济棠、陈铭枢、张发奎等皆粤人,故将其部队称作粤军,那么,杨虎城、岳维峻、马鸿逵、井岳秀等都是西北人,他们的部下官兵也多为西北人,其部队发展壮大在西北,活动地区主要也在西北,能不能因此而将杨虎城等都称作西北军呢。
& & 这样更不妥。前面说过了,西北军不是象川军、湘军那样属于源于某个省区的地方性军系的集合,也不是以地城区分的作战编组,西北军是以冯玉祥为首的独立统一的以军事作实力的政治派别,这一定性就注定了它并不是以其首领或部下将领的籍贯和部队的活动地域作为其认定的标准的。称冯的部队为西北军,最早是因为冯任西北边防督办而叫起来的,以后就沿习下来。其实在这之前冯部的发展壮大与西北并没有多少关系。冯不是西北人,其部队骨干中西北人也极少,而主要是冀鲁豫皖几省人,而尤以河北人居多。比如五虎上将中,河北人占了3个,河南、山东各占1个,十三太保中,河北人8个,山东人2个,安徽人2个,吉林人1个,全没有西北人。当然,如果它不叫西北军而叫别的什么军行不行?也行。一个军系称作什么什么军,不过是一个符号,但这个符号一经使用于哪一个军系,就等于注了册。就好比蒋中正不叫蒋中正而叫别的什么名行不行,毛泽东不叫毛泽东而叫别的什么名行不行,我看也没什么不行,但人家已经这么叫了,我们今天非要给人家改过来,行吗?不行。
& & 能不能把西北军看作一个母系统,把马家军、镇嵩军、国民军各军等看成是这个母系统之下的子系统呢?
我看不能。第一,从历史上看,马家军、镇嵩军都早于西北军许多年便已独立成军,国民二军、三军则与冯玉祥的一军一同成军,断没有把年长的看作是年少的儿子的道理。
& & 第二,从上述各军与西北军的关系上看,虽然因实力不及,各军都曾依附于冯军,但更多的是互相借重与合作的关系,真正死心踏地依附的极少。如果他们谁真的把冯军看作亲爹那样誓死效忠,那到是可以另当别论了。再退一步说,即使这关系是松散的,但只要他们在表面上还从始至终地共擎西北军这面大旗,就象某些邦联制国家那样,也可以看成是母系统和子系统的关系。但实际的情况却是,他们对西北军的依附不仅是牵强的,而且是短暂的。而且在脱离冯军后,又很快地找到了新的主子,加入了新的阵营。他们之中,除庞炳勋曾自称为西北军外,马鸿逵、杨虎城、方振武、徐永昌等都绝口不认西北军是自己的所属(一些表面上的应酬或酒桌上的恭维话不能算)。察哈尔抗日时,当时受方振武领导而出身于老西北军的张人杰为表示对方振武的不满,故意当着方的面说自己是老西北军,要听冯老总的,曾使方振武与张人杰二人的关系闹的很僵,从这件小事就足以看出方振武对西北军的态度了。
& & 实际上,尽管西北军最盛时拥兵数十万,刘茂恩、井岳秀等不及冯军十分之一,但各军之间绝对不是母子关系,而是平行的兄弟关系,这还仅仅是说的合作关系存在的时候。真的要说母子关系,则冯玉祥西北军与后来分成多股的宋哲元西北军之间,与韩复榘西北军之间,与孙连仲西北军之间,才符合这样的比喻。
& & 上述各军在不同时期都曾接受过冯玉祥的指挥,从战斗序列表上看,杨虎城为第十军军长时,韩复榘为第六军军长,方振武为第三方面军总指挥时,孙良诚为第一方面军总指挥,那为什么杨虎城、方振武等就不能和韩复榘、孙良诚等同样称作西北军呢?
& & 原因很简单,是不是一个军系并不是单纯从战斗序列上看的。因为冯与杨等的关系仅仅是指挥关系,而冯与韩等的关系则远远不仅仅是指挥的关系。同在一个战斗序列中而军系不同的情况在这个时期可以举出很多例子。如果说上述各军都曾加盟过以冯玉祥为盟主的同盟军,便因此将其划入西北军的阵营,那么,蒋唐战争时期,曾隶属于以唐生智为总司令的反蒋军序列的魏益三、高桂滋、刘桂堂等是不是也可以称作湘军呢?要是可以这样称的话,中原大战中曾列入以阎锡山为总司令的反蒋军序列的李宗仁、张发奎、鹿钟麟、孙殿英等,又该以什么军称之呢?其实,这就跟诺曼底登陆作战时艾森豪威尔指挥下的军队并不能统统看作是美军完全一样的道理。实际上,并没有谁把曾受唐生智指挥过的所有军队全部的称作湘军,也没有谁把列入阎锡山指挥序列的所有军队统统地称作晋军,更没有谁把艾森豪威尔指挥过的盟军一概地看作美军,可人们却往往把曾受过冯玉祥指挥过的军队不管受冯指挥的时间长短也不管与其合作的关系好坏一古脑地称作西北军,让人感到十分的不解。
& & 同样是隶于冯玉祥的部下,又同样是背冯而附蒋,杨虎城、方振武们与韩复榘、石友三们的区别又在哪里呢?
& & 看一支部队是不是独立的军系或者属于哪一个军系,主要的不是从军令系统看,而应该从军政系统看。也就是说,看某一支军队是不是属于某个军系,不能光看它在作战编组中属于哪一个军队序列,甚至不能光看它的隶属关系,而应该看他的军政体系是独立的还是统一于谁的,看它的政治立场是怎么样的。以第二次北伐为例,当时的孙良诚配属于第一集团军在津浦线作战,那么从军令系统看,孙良城部就属于蒋集团,而且由于此时正处在蒋冯二人的蜜月期,孙部作战行动唯蒋之命是从。但再从军政系统看呢,则蒋对于孙部却不能干涉分毫,即是一个连的编制,一个排长的任免,恐怕也无从插手。还不仅仅是对于孙良诚部,即使是对于隶属于第一集团军的贺耀组、陈调元等部,蒋所能控制的也仅限于作战行动而已,对于贺、陈等部的军队建设,至少在此时还丝毫插不进去。换句话说,在同一个战壕里作战的,并不一定就是一个军系,就是这个道理。
& & 对于西北军这一具体的军系而言,看一个将领是不是西北军,可从以下三点来考查:第一,看他是不是十六混成旅出身,或者看他的成长是不是与冯玉祥有直接的关系。是,就是西北军,哪怕他后来背叛了冯玉祥,也改变不了他的出身,如韩复榘、石友三等。
& & 第二,如果他不是十六混成旅出身,他的成长也与冯玉祥没有关系,就看他在投效冯部后所带的部队是否还是原班人马,是否经过了冯的整编改造而脱胎换骨了。如果他虽然还被冯用作带兵官,但其部队骨干却早已换成了冯的人,整个部队已经经过了完全的改造,那他就是西北军,如秦德纯、吕秀文等。
& & 第三,如果他既非十六混成旅出身,其成长过程中与冯也没有任何关系,其部队也没有经过整编,就看他是不是坚定地站在西北军这个团体的立场上忠贞不二,站对了,就是西北军。这方面的例子在西北军不好举,几乎没有。因为杨虎城等与冯在一起的时间都极短暂便离他而去了,冯又在部队发展到颠峰时很快地失败,也不好验证。在别的军系中,到可以举出类似的例子,比如原为直军后投靠奉军暨东北军的于学忠,原为西北军后投靠田颂尧川军的王志远等,便在投入新的阵营后较长时间地保持了自己的原班人马而未被改编,但于学忠为东北军、王志远为川军的说法却早已被人们所公认,很少争议。为什么呢,因为于学忠、王志远等,尽管在改换门庭后其部队没有进行大的换血,但他们对于新主子的忠心是经过了考验的,他们和他们所带部队的政治立场是坚定地站在了新主子一边的,因而实际上已经是完成了思想上的改造,而属于新的军系了。
& & 如果以上这三点都不能满足,那他就不是西北军。
& & 我们将那些似是而非的西北军将领拿出来试加分析。
& & 采广义西北军称法的,将许多将领划入西北军门下,象那个“西北军一百零八将”所说的杨虎城、方振武、庞炳勋、岳维峻、邓宝珊、徐永昌、续范亭、刘镇华、孙殿英、马鸿逵、弓富奎、赵守钰等等,还可以列出很长一串名字。如果都拿出来一一分析,篇幅太长了,有的八杆子都打不着,也用不着去费那个劲。这里只分析平时说的最多也争议最多的三个人,杨虎城、方振武和庞炳勋。
& & 先看他们的出身成长和西北军冯玉祥的关系如何。
& & 先说杨虎城。杨是在护国战争时期崛起于陕西的农民义军中的一支,护法战争时期加入陕西靖国军,为支队长,是为杨虎城建军的开始。靖国军失利后投陕北井岳秀部,任井部步兵团长,得井的庇护多年,实力得以保存。国民三军入陕后,杨部受委为孙部第三师。西安解围后的1927年初加入国民军联军,参加北伐。也就是从此时起,算是加入了冯玉祥部的战斗序列。从中可以看出,杨部在这以前的成长壮大过程中,跟冯玉祥的西北军没有丝毫关系。
& & 再说方振武。方早年曾参加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和护法战争。江浙战争时投卢永祥,为别动队司令,自此开始创建自己的军队。第二次直奉战争后投张宗昌,为先遣第二梯队司令,后梯队扩编成第六旅,再扩编成第二十四师,在张的卵翼下,方的队伍开始发展壮大起来。1926年初自称国民五军,叛离张宗昌,率军西撤与国民军其它各军会合。是年9月与冯等合组国民军联军,算是列入冯玉祥部战斗序列。在此之前方部的建设与发展与冯也没有任何关系。
& & 再说庞炳勋。庞炳勋是在孙岳的十五混成旅成长起来的。北京政变建立国民三军时,庞任三军第二混成旅旅长。张作霖与吴佩孚联手进攻国民军时,孙卧病,三军交徐永昌负责,庞在此时率部投靠了靳云鹗,任河南保卫军第九军军长,是为自己独立带队的开始。后来又投唐生智,任国民革命军暂编第五军军长。1927年转隶冯玉祥第二集团军。在这之前,如果要说庞与冯玉祥的关系,就只能扯到孙岳那去,如果不扯到孙岳那,则庞与冯就没有关系。
& & 由此可见杨虎城、方振武、庞炳勋等三人,在他们独立当家成军之前,乃至到成为一支独立旗号的军队之前,与冯玉祥都没有丝毫的关系。
& & 再看他们在与冯合作期间的军队建设受冯玉祥西北军的制约影响有多大。
& & 杨虎城在27年初加入冯部序列后,任第十军军长,辖两个师,师长冯钦哉、姬汇百,参谋长孙蔚如等,全是从当连排长起就跟着杨的老弟兄。其中下级骨干则以安边教导队、耀县军校学生充任。一直到杨29年背冯附蒋,杨军中没有冯军一人渗入,杨部各级骨干还是原来的老班底。
& & 方振武在26年9月与冯一同组建国民军联军时,任援陕军第一路军司令,部下三个师,师长阮玄武、鲍刚、张兆丰,除张兆丰是后来加入者(但也不是冯的人),阮、鲍都是方部起家时的建军骨干。后方任第二集团军第三方面军总指挥,但所部各级带兵官依旧,直到方离冯而去,冯在方的部队中也始终未能插入一兵一卒。
& & 庞炳勋部转入第二集团军时,改所部为第二十军,辖两个师,师长谭炳衡、马法五,也全是庞十五混成旅时期的袍泽故旧。这期间,冯曾想改编庞的部队,因受鹿钟麟的保护,改编未得执行,一直到冯军失败,庞的部队仍然保持了自己的本色,冯始终未能染指。
& & 可见,在他们与冯短暂的共事期间内,都始终保持了自己军队独立自主的军政系统和发展方向,没有受到冯氏西北军任何的动摇和改变,当然,受冯排外的限制,其部队也都没能得到太大的发展。
& & 最后看他们是不是忠贞不二地站在了西北军的立场上。
& & 杨虎城是27年初加入冯玉祥部作战序列的,没过几个月,杨便有了去意。之后,名义上虽然还没有与冯脱离,实际上却已经自由行动了。到29年5月,杨虎城通电宣布脱离冯玉祥改投蒋介石。中原大战中,杨任蒋军第十七路总指挥,率部与冯军作战。大战后期,杨军抢占洛阳,切断冯军西退之路,为最终打败冯军起了重要作用,也使西北军再也没能回到西北根据地重振旗鼓。杨却因此平步青云,坐镇西北,达到一生事业的巅峰。杨受冯的指挥名义上只有两年余,实际上连一年也不到。杨对冯玉祥绝对称不上忠贞,不仅说不上忠贞,我看杨虎城根本就是西北军的冤家。
& & 方振武26年初宣布加入国民军,27年4月便离冯附蒋。二次北伐时任第四军团总指挥,其基本部队发展到两个军,另收编旁系两个军。战后任安徽省主席,衣锦还乡。方受冯的指挥名义上只有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好在方在离冯附蒋后还没有象杨虎城那样帮助蒋介石打冯玉祥,不过要是方没有被蒋排挤削权就很难说了,总之毕竟方与冯没有兵戎相见,没象杨与冯那样把关系搞的很僵。33年方还再次与冯联手合组察哈尔抗日同盟军。不过在前后再次合作期间,方与冯矛盾重重,互相猜疑,互相戒备,方对冯的忠心自然也谈不上。
& & 在这一点上,庞炳勋的情况与杨虎城、方振武都有所不同。可能是由于庞实力太小,想依靠冯这颗大树的原因吧,庞在投冯后不管是打张宗昌打张学良还是打蒋介石,都极为卖力。在韩复榘叛变时,庞先是率先密告,后又率部阻击,曾给韩以不小的打击,并与韩结仇,有些书写成庞与张自忠有隙,大概是把韩复榘与张自忠给弄混淆了,实际上庞与张并无过节。不久冯反蒋失败下台,庞与冯一起渡过黄河退往山西。在后来投靠者中,庞是在冯失败大局已定的情况下仍然没有叛变的少数几个人之一。31年与宋哲元等一同受张学良改编。在以后的岁月里,庞每每以西北军自称,对冯也以老长官待之,基本还算是站在了西北军这条线上的。
& & 三人中,说起忠心,是无论谁都谈不上了,但庞炳勋及其部下却还称冯为老长官,杨、方二人自离开冯玉祥后,对冯的老长官一称,也许会在某种应酬的场合用到,但绝对不会让自己的内心和自己的部下也同样把冯认作老长官了。
& & 杨虎城部队在发展过程中,第一受益于井岳秀,使其刚刚创建不久的部队在濒临溃败时得以立足,保存了实力;第二受益于蒋介石,使其得以发展壮大成举足轻重的十七路。方振武部队在发展过程中,第一受益于张宗昌,使其有了第一次扩军发展的机会;第二也是受益于蒋介石,其部队也是在隶于蒋介石时得以发展到全盛。至于庞炳勋,他所受知遇,只有他的老长官孙岳。杨、方、庞三人隶于冯的时间都极短,且由于冯的偏私排外,杨方二人不久便离冯他去,庞是坚持到了最后,不过要是老冯败的不那么早的话,依冯的为人,庞要么被挤走,要么被吃掉,断没有在冯榻旁酣睡立足的可能。
& & 对于三人而言,不论从投效的时间长短上看,还是所受的恩泽大小上看,冯玉祥都远远不能和上述井岳秀、张宗昌、孙岳和蒋介石等相比,但长期以来,许多人包括一些史学界的大老都习惯将他们称作西北军却少有称他们为别的什么什么军的,真的不好理解。看来西北军的牌子实在是大。
& &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认为称杨虎城和方振武为西北军着实不妥,而称庞炳勋为西北军到多少可以说的过去。
& & 再回到前面的话题上来,为什么韩复榘、石友三对冯不忠却仍然称其为西北军,杨虎城、方振武等对冯不忠就不能称其为西北军呢?这可用一句粗话来解释,亲儿子再不孝,你就是登报和他宣布脱离父子关系,却不能否认他是自己的的儿子;而认了几天的干儿子解约走人又认了别的人作爸爸了,你还能说他是自己的儿子吗?何况杨虎城、方振武等只是在老冯家打了几天工借了几顿饭吃,也并没有认其做什么呀。
& & 能不能将杨虎城等看作是西北军的旁系,也就是杂牌呢?
& & 在第二集团军前后时期,许多加盟隶于冯氏大旗下的部队,都远较冯之基本部队弱小,冯之基本部队又称作西北军,那么,把此时投入西北军阵营受冯节制的杨虎城等部称作西北军的旁系,这与北伐时期归顺国民革命军的大量部队长期作为蒋纪中央军的旁系不是一样的道理吗。
& & 这要分成两个阶段,在冯玉祥中原大战失败前,这么认定是恰当的。旁系是相对于嫡系而存在的。不唯蒋介石系统有嫡系与旁系,冯玉祥、唐生智等许多军系中都有自己的基本部队和后来投效未及消化的略小的部队。在对当时冯氏第二集团军、唐氏第四集团军的所有部队做实力分析时,称某部为某之嫡系,某部为某之旁系,是可行的,也是恰当的。台湾王禹廷先生就经常这么分析注明,大陆的姜克夫先生也持此说,和后来国军中的嫡系与旁系是同样的使用方法。
& & 在杨虎城背冯投蒋后,再这么用就不妥了,在又投靠了新的主子后还称其为西北军的旁系显然就不是很合适的了。比如张家的闺女嫁给了李家,是李家的媳妇,可后来又改嫁给了王家,还说她是李家的媳妇就不合适了。杨虎城、方振武等都是骨头带刺、犟硬难啃的主,并不象曹万顺、周凤歧那样轻易的就让人吞下去消化掉,这就决定了不管他们曾投入谁的门下,都不愿意成为谁的死党而甘愿任其肢解改造,也就不可能成为谁的嫡系。比如杨虎城,他投井岳秀时,是井部的旁系,投孙岳后,是孙部的旁系,投冯玉祥后,成了冯部的旁系,投蒋介石后,又成了蒋军的旁系。就象我们不能在宁汉合作以后还老是将庞炳勋、郝梦龄等称作唐生智的旁系一样,杨虎城在投冯玉祥后还说杨是井岳秀的旁系也不合适。同样的道理,讨论27年初的杨虎城第十军,说他是西北军旁系是可以的,说起36年末杨的十七路军,还称他是西北军的旁系就显然不妥了。
& & 那么,杨虎城和韩复榘都是从西北军投入蒋介石阵营的,为什么还总是称韩是西北军而不能称杨是西北军呢?
& & 还用刚才的比喻,杨虎城和韩复榘都是从冯家嫁过来成为蒋家的媳妇的,但韩是冯家的闺女直接嫁给蒋家的,韩的娘家就姓冯,即使与娘家的关系再坏也改变不了他姓冯的根源;而杨则是冯家的媳妇改嫁到蒋家的,对于已经嫁到蒋家的杨虎城来说,冯家既不再是他的婆家,也不是他的娘家,不管是随夫姓还是随父姓,29年以后的他都不可能姓冯。
& & 旁系说的不好听一点,就是杂牌军,既然是杂牌军,他也总得有个牌子的,说杨虎城等不是西北军,那他们又是什么牌子的军呢?
& & 我猜,之所以许多人习惯较多地将杨虎城、方振武、庞炳勋等称作西北军,而对于同时同样隶于老冯部队的马鸿逵、刘镇华等,称其为西北军的就较少,可能也就是因为后者所属的马家军、镇嵩军名字比较响,而对于前者却不好归属的原因。
& & 前边已经说过,是不是一个独立的军系,主要的是看他是不是有独立的军政系统,而不是看他的大小和存在时间的长短。夜郎再小,也是一个国家,湖广再大,也只是一个行省,就这个道理。
& & 杨虎城的部队,方振武的部队,庞炳勋的部队,其实都是独树一帜的部队。杨早在靖国军时期便已有了独立拉队伍的行动,靖国军解体后,在极端困难面前,杨率部依附井岳秀,开办安边教导队,韬晦练兵,着手培养自己的班底。虽就食于井岳秀多年,但他的部队却没让井有丝毫的染指。在投靠蒋介石后,在蒋的政权已经渐趋稳定的时候,杨也仍然保持了自己独立建军独立发展的道路,没能让黄埔系对其部队产生太大的影响和渗透,更不用说临时指挥其作战的冯玉祥了。所以说,直到杨虎城被削夺了兵权为止,杨的部队都是一支独立的军系。至于杨虎城部队的名号,有称其为陕军的,也有称其为十七路军的,我觉的都可以,但称其为西北军却绝对的不可以。
& & 方振武更是早具野心,其部队的独立性与杨虎城相比也毫不逊色。在张宗昌部队里,他连招收教练营的学兵,都只在他的家乡安徽的寿县、凤台一带进行,从干部上确保了部队的单纯,为培养自己的班底打下了基础。张几次欲整编其部队都未成功。之后方率部投身国民军阵营,短短一年内冯玉祥根本无暇也无胃口吃下个性十分倔强的方振武部队。到了蒋的阵营后,方部得到了大的发展,编遣会议时,所部编为并列的四十四、四十五两个师。蒋的意图是想削弱其兵权,但方却针锋相对地成立了两师的联合办事处,仍然起着统一指挥两个师的功能,可见其独立精神之顽强。方振武的部队就是方振武部队,他既不姓张也不姓冯也不姓蒋,他只姓方。怎么称呼他的部队,没办法,也只能称之为方振武部队了。
& & 庞炳勋部队和杨虎城部队、方振武部队不一样,庞部是由国民三军直接延续下来的,尽管在投靳后庞部实际上已经独立,但其老底子仍然是国民三军的,而且也是国民三军幸存下来的一支独脉,我看就称其为国民三军旧部是最合适的,王禹廷、姜克夫便以此称庞部队。有的将其称作西北军,勉强,但也说的过去,而且庞氏自己及部下也这么称呼。大概是西北军的家长虽然倒了,但其家族还很庞大,加之庞与河北人占多数的西北军众将领有着同乡的关系,也想攀上这门子亲,以不显得自己过于孤单吧。
& & 历史科学有它特定的规律,与流行的菜品、流行的服装、流行的歌碟所要遵循的规律不同,后者是只要吃的人多穿的人多听的人多,就是它存在的真理,而历史科学不能按这个规律去衡量,它往往是冷僻的,对它的认定正确与否并不与说的人多少成正比。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民国军史辩讹之八
“东北军”、“晋绥军”等岂能公开使用
& &&&前些年有部很火的电视剧《远东阴谋》,剧中有一场景,是一处军队驻地,驻地门前树了一块牌子,上面赫然书着“东北军XX师司令部”,当时看了很是吃惊。无独有偶的是,这几年又有一部比那更火的电视剧《亮剑》,那里面也有一块大牌子,上面同样用大大的字写着“晋绥军XXX团”,这可就真是蒙人太甚误人太甚了。
& & 说到民国时的军队,就象样板戏中那句著名的台词说的那样:这号军那号军,谁知道你们是什么军。的确,在民国这三十八年,东北军、西北军、晋绥军、川军、粤军、镇嵩军、定桂军、安武军、定武军、毅军、安国军、济军……等等等等,数不胜数。这么多的军号,到底什么军号可以公开使用,什么军号又是不可以公开使用呢?
& & 简而言之一句话,只要它体现的是军队旗号或番号,就可以公开地使用,甭管这旗号这番号是由哪个政府或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群英传7兵符编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