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多玩天刀答题器的东西,得到的钱并不多呀,很难玩个奖品,你们都是靠什么玩的

如何靠在线答题发家致富?摆好这几个姿势,你也能狠捞一笔_生活记录_什么值得买
如何靠在线答题发家致富?摆好这几个姿势,你也能狠捞一笔
小编注:快过年啦,好文想送你台iPhone X做年货!#年货大作战#征稿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分享年货选购经验、年货选购清单及年货战绩晒物,参与赢iPhone X大奖,更有Kindle、京东礼品卡等多重好礼!戳了解详情最近网上最火的是什么?股价?李小璐贾乃亮?不!是突然引爆全网的在线答题!要说到底有多火,就连我身边沉迷吃鸡的人都被拉去答题了!lz是个不折不扣的羊毛党,当然也被各大平台「百万奖金」的宣传造势吸引到了,第一时间下载了几个答题app,关注每场开始的时间点,哪怕每场上百万人参与,也不愿错过任何一次「知识变现」的机会。不过出乎意料的是,lz原本以为热度这么高的游戏,参与人数之多会严重稀释过关者平分到的奖金,可实际收益高于lz的期望值,绝对是羊腿级别的了!你们一定会质疑,lz有啥资格发这文章?那lz先来秀波战绩(不是来拉仇恨的),依然认为lz弱爆了的可以关掉页面去看别的啦&,当然也可以把更好的答题技巧发在评论区,有钱值友们一起赚嘛~&lz现在只玩西瓜视频app里的百万英雄和芝士超人app(选择这两个平台的原因后面会提到),晚上从7点开始每天总共参加4、5场比赛,中午or下午场选择性参加,lz和老公两个人一起操作4部+1台电脑,最后赢到了这些钱:以上是一部分过关截图,看起来每次赚的不多,奈何lz每次用4个手机玩,经常4个手机都过关呀~上图是西瓜视频百万英雄里的战绩~因为lz已下车,芝士超人的都提现了,来个提现记录吧...简单计算下投入产出:lz在两个平台总共参与场次大约20场,所花费时间约20min*20=400min,总收入超过1200元,折合一小时至少赚180块钱,均摊到我和老公两个人的头上,就是人均90元的时薪,另外还增长了很多知识,lz觉得还是很值得的~当然现在已经下车,因为没啥复活卡了&lz受到客观条件的局限,只能在家和老公两个人玩,无法直接参与到团队作战,相信很多值友都比lz战绩好,毕竟百万英雄里曾经有场答题最后每个人分得4w多奖金啊,再不调整到正确姿势参与答题,你又将错过下一个发家致富的机会!一、在线答题的玩法估计在线答题的模式和玩法大家都不陌生了,lz就简单再介绍下~国内几大平台的在线答题模式基本上照搬了美国超火的HQ Trivia,每个平台每天会在固定几个时间点开设「直播线上答题」专场,需要准时进入场次内答题,错过第一题就只能围观咯~每场12道题,每道题目需要在10秒内作答,答对题目或复活卡生效即可进入下一题,全部过关即可瓜分当次直播的奖金池。二、为啥大众的热情这么高?看似平淡无奇的玩法,可从HQ Trivia在国外迅速爆火开始,现在蔓延到了国内并形成燎原之势,让直播平台找到第二春的在线答题,究竟为啥能让大众有如此高的热情?参与门槛低、满足虚荣心所有人下载app、注册账号后都能参与,并且每场题目中前几道题都比较简单,人人都有参与感,甚至能找到些成就感。如果刚巧过关,还能群里炫耀下,感受下来自各方亲朋好友的羡慕嫉妒恨~靠知识变现大家普遍都受了10几年甚至20多年教育,学到的那些数理化、史地政知识,绝大部分在工作生活中无用武之地。而现在呢,你不但能用到以前学到的偏门知识,还能靠这些变现,发家致富走上人生巅峰,惊不惊喜,意不意外?感觉能通过答题捡回前10几年的学费有没有!&可能你像lz一样,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咋地,可身边总有几个高知朋友吧,再不济还有万能的度娘,靠他们答对几道题绝对不成问题,所以人人都不想错过分一杯羹的机会。机会成本看似高,然而利益面前,who cares记得最初安利app的时候,好几个朋友参与过一次之后就会跟我抱怨「太耗时间还不一定赚得到钱」,一场比赛大概20分钟,如果0收入确实感觉时间打水漂了,还不如用这些时间干些别的事儿。可换个思路想,如果前期付出了成本没有收益,你会放弃么?不想收回成本?即使没拿到奖金,不是还学到些小知识么,储备些知识总有一天能过关对不?一旦小赚了几笔之后,你不会继续等着赚大钱的机会?我猜想会阻止用户继续参与的关键在于「还有没有复活卡」,一旦没有了复活卡,只剩半条命答题,过关几率会大幅下降,严重影响用户参与热情。用户有极强的传播动力「你还没装app?赶紧用我的邀请码,咱俩各得一张复活卡,通关更容易!」各种微信群、朋友圈已经快被这句话刷屏了,出现频率甚至超过支付宝的红包口令,可别说,这两者在传播层面还真有很多共同之处。为啥大家会这么积极主动分享?有复活卡拿啊!多张复活卡就给自己多条命,能在一场答题比赛中更接近重点。而「分享者与使用者各得一张复活卡」的方式让大家都有利可图,而这利益可不像支付宝红包那种几毛几块钱,赢一场比赛有可能获得成百上千元呢,这可是实打实的真金啊,完全满足了大众「薅羊毛」啊不,是「抱羊腿」的心态。三、为什么平台愿意砸大钱?在给周围的小伙伴安利在线答题平台的时候总会被问到这个问题:这些app是图啥,砸这么多钱?lz是搞互联网的,稍微想了下,这钱砸得真心超值啊!当下平台获客成本很低先不论奖金有没有虚高、数据有没有掺水、有没有广告金主砸钱,单看一场比赛参与人数高达100多万,用户停留时长至少10几分钟,还有广大用户为了复活卡不断安利周遭的亲朋好友~相比于之前几十块钱的拉新成本,这点成本都不算啥!给各种app引流:提前透题毕竟是答题模式,12道决定成败的题目就是关键,各大平台也很会玩,提前把题目线索在官微or自己各种产品中po出,你会不去查查看?广告植入:总有几道金主爸爸的广告题平台的烧钱大战,自然少不了金主!估计参与过答题的小伙伴都能感受到题目中隐藏的广告题;打歌的、宣传电影的、卖货的,只要砸钱就能被百万级用户关注到。数据掺水在线人数、答题人数有没有水分?西瓜视频lz不敢说,芝士超人一定有!奖金有没有水分?如果通关人数都掺水了,平分到的奖金自然被稀释了呀,所以奖金自然也有水分~为啥lz敢这么肯定呢?看看在线人数和第1、2题答题人数的比例就大概能猜到了;平台只要做一个比例系数,将实际数值翻个几倍再加个小数值的随机数就ok~因为lz有多部设备同时答题,经常发现同一道题的错误选项人数多台设备都一致,而正确选项的人数各设备会有些微差别,只好会心一笑~西瓜视频的百万英雄有场100w奖金场最后23人通关,每人分得4.3w,弹幕区各种说是「内定」,lz觉得是员工的概率很低,因为企业里都有内审的,23人里也一定有真实用户存在,可会不会真实用户数小于23呢?lz不确定,但愿没有吧!三、哪个平台更适合你?王思聪撒币冲顶大会、张一鸣撒币西瓜视频、周鸿祎撒币花椒、奉佑生撒币芝士超人,听说最近一直播也参与进来准备分一杯羹了~这么多的答题平台,你会不会也像lz一样挑花了眼,到底是该四处串场,还是专注1、2个平台呢?lz参与过冲顶大会、西瓜视频百万英雄和芝士超人的答题,还没有玩过花椒直播和一直播的,总结出来的经验是:冲顶大会:人多钱少题目难最先火起来的应该是思聪老公投的冲顶大会,然而lz试了几次就卸载了app,题目太难太偏、参与人数太高并且奖金相对较低,而且初期系统完全扛不住这么高的用户量,要么卡顿要么直接崩溃~反正lz认为完全不值得花精力在这个平台上。西瓜视频百万英雄:钱多人多很良心虽然参与人数高,钱和芝士超人差不多,可这个平台很良心,「福利场」基本就是普通人也能拿点小钱(10块钱以内),「英雄场」就真的超级难,有实力的可以多拿钱;所以lz会评估持有的复活卡张数,有选择的参与几场。芝士超人:钱多人少状况多lz至今获得收益最高的就是芝士超人这个平台了,对外宣称的奖金数额和西瓜视频百万英雄的差不多,晚上都有1、2场百万专场,参与的人数要比西瓜视频的少,题目难度相对最低,难度低的场次怎么都会得10几块钱,有难度的场次能分到上百~然而这个平台最大的问题是:状况太多了!!!比如出现过的:因为泄题临时换题,让观众干等着不说还会错过其他平台的下一场;主持人报题和出现的题目不一致,重新换题再答一遍;明明有复活卡却失效无法使用;明明答对也能出局……而且主播的水平简直不忍直视,不止有尬聊还有各种奇怪风格的着装,lz已经不忍吐槽了,要不是因为复活卡比较多、钱也比较好赚,lz早就了!四、答题策略有哪些?lz算是周遭朋友圈子里玩得比较好的,也总结出来了几点经验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些帮助。1、多搞复活卡这点大家应该都懂,复活卡就是命啊!不过不同平台的复活卡使用方法有少许差别:冲顶大会&西瓜视频:一场答题只能使用1次复活卡,12道题均可使用;芝士超人&花椒直播:一场答题可以使用3次复活卡,仅1~11题可用,最后一题不可用题目也相对较难;所以对于芝士超人、花椒视频这种,多得复活卡绝对是王道~最后一题只能靠自己、团队or万能的度娘了2、线上线下组团答题毕竟人量大,大家知识的覆盖面也不太一样,可以相互弥补,提高团队胜率。lz和老公都是在家答题,然而也能参与「团战」当中:1)找有参与线下组团的朋友,让他开语音实时通话,使用电脑与对方语音,我们也能远程听到他那边的答题过程还不影响设备答题;2)线上组群,每道题实时同步答案到群里。如果没条件线下组队答题,线上组队也可以呀,只是毕竟大家都是会先选择完答案再同步到群里,这样的效率会比线下组队低不少,可能10秒答题时间都结束了,群友才把答案发过来~组队答题的好处自然不用说,但也不排除题目太偏、迷惑性太强,或者有老鼠屎明明不知道答案非得抢答,然后一道题就被团灭。所以不能太依靠别人,不确定的题目还是要火速搜题找答案。3、多设备答题&搜题没lz和老公总共4部手机,每次都是4部手机同时在线答题,每人操作2道;而旁边还会放一台电脑,为了接听语音连线、线上群组共享答案和搜索题目和答案。「作战现场」就是这样的,除了4部手机,右侧电脑屏幕中分割成两个屏幕,一半开百度搜题,另一半是答题群窗口,还有隐藏在这二者之下的语音窗口。因为lz常年打字练就了超强手速,电脑由lz控制,10秒钟时间基本够搜索简单题目的答案,同时关注下群里的共享答案和语音通话中报的答案,然后再操作2部手机完成作答;而老公的作用是帮我提取题目和答案中的关键字进行搜索,同时在lz查到答案后告诉我正确答案的选项,节省lz的操作时间。这种策略的好处就是可以短时间内获取多方信息,避免因某单一渠道的信息不准确而错选,可以有效提高正确率。不过现在的题目有些很难进行搜索,比如出现「下面哪个选项不是XXX」的问题,lz就会抓瞎,最多只能搜索题目关键字和某一选项进行验证~并且遇到需要计算的题目也无法依靠度娘。只能说平台越来越鸡贼,度娘越来越靠不上。4、利用「答题外挂」手速不够无法快速找到答案怎么办?百度的语音搜索效率太低怎么破?靠答题助手呀!搜狗的嗅觉非常敏锐,光速推出了一款搜题app——「汪仔答题助手」,只需下载「搜狗搜索」app并打开后,在首页就能看到入口。不过这款app目前仅支持西瓜视频百万英雄的题目,如果是玩这个平台的值友可以尝试下哟~有朋友试了一场,除了需要结合题目&选项得到答案的问题外,其他题目的正确率和效率还是很高的。不过凭搜狗的技术实力和研发速度,相信会不断update答题助手的。牺牲一台设备开外挂到底值不值,你们自己来评估哈~然而lz大部分时候不需要靠团队和答题助手,靠我老公的知识储备就足以答对80%的题目了!&5、关注各种渠道提前放出的题目线索通常在每场答题开始,平台都会通过几个固定渠道放出下一场中某道题的题干或答题线索;芝士超人的线索在其官方微博中,西瓜视频百万英雄的在其微头条中,也可能出现在今日头条「全家桶」的某一款app内,比如抖音、悟空问答等。提前看到题目不仅能查到答案给自己多份信心,答题的时候会更从容,降低犯低级错误的概率。6、选答案战术你以为会是「三短一长选最长」这样的技巧?当然不是!lz怎么能这么堂而皇之地害大家嘛!经过lz的几次实战发现,就算使用了以上几个技巧,依然会碰到大家和答题助手都不会、无法直接搜索的偏题怪题,这个时候就要应用合理的选答案策略了,这种战术可应用于有多部设备同时答题的情况,可以是一人操作多部设备,也可以是多人同时答题~lz跟老公总共有4部设备,提前商量并部署好的选答案战术可以总结为:差异化选择,优先保证设备不挂,消耗复活卡。记得一定要提前部署好哟~如果每部手机都还有复活卡,先看看3个选项中是否有可以被直接排除掉的,如果有,则每人操纵两个手机分别选择另两个选项,保证排除掉的选项外,其余每个选项各2个设备选中,这样能有50%的胜率;如果无法排除错误选项,4部手机的选择次序是:A、B、C、A,保证至少有一部手机选到正确答案,不消耗复活卡。如过某几部手机上没有复活卡了,至少1部手机还有复活卡,那么还是依照类似的策略,没有复活卡的手机选择相对更靠谱的选项,有复活卡的手机选择相对不太靠谱的;如果毫无头绪,则4部手机依然分别A、B、C、A,由有复活卡的手机选择最后的A。如果挂掉了几个手机,策略还是相似:剩余的设备在有复活卡的情况下,由不含复活卡的手机选择更可能的选项,如果复活卡都用尽了,差异化选择然后听天由命。用以上的方法基本上我们都能玩到11、12题,也算走到了最后呢。结语以上就是lz在玩了短短4天之后总结出的一丢丢小经验,希望能对热衷于答题创收涨知识的值友有所帮助。不过lz也希望值友们能客观看待这类答题产品。这个模式目前处于发展初期,各大平台确实在烧钱拉用户,也有金主乐意撒钱,初期收益会相对较高;然而一旦平台的拉新成本回归理性,用户增长趋于稳定平缓,平台就会计算投入产出比了,到时候活动规模会逐渐缩减到刚好和投放的渠道打平,甚至直接关掉活动也说不定呢!到时候如果是为了赚钱而继续玩答题游戏,绝对会是负收益了。想想3、4年前货币基金被微信、支付宝推到的7日年化收益率6~7%的高度,而现在又掉回3~4%你就应该能理解了吧。当然如果不为赚钱,在线一起答题不止能扩充知识面,还是一个调节家庭氛围的好办法。lz以前每天晚上都是和老公躺床上看,现在已经变成坐在书桌前认认真真答题,时不时再欢呼雀跃下,特别其乐融融呢~相信今年过年回家,大家不会再沉迷微信抢红包,应该会全家人聚在一起放着春晚低头答题:「选B选B!」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51)
莱克魔洁 M95 立式多功能大吸力无线宠物吸尘器
飞宇科技 Vimble 2 手机稳拍杆
KittenBot迷你巡线小车(豪华版)
Sphero星战系列智能遥控机器人(含Trainer,并赠原力手环)
乐态智能 随身家用穿戴空气净化器 防雾霾口罩围巾
日立 R10DAL 10.8V 锂电池充电吸尘器
范克 cross双肩包
START共享有车 上汽荣威 RX5 (5天租车券+500元油卡)
赞37评论40
赞36评论52
赞1134评论201
赞635评论158
赞751评论602
赞498评论224
赞474评论227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
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
一个优秀的教师究竟是怎样诞生的?通往“金字塔塔尖”的道路又在哪里?
“反思”是这几年不断被凸显的一条走向成功的路径。它被解释为优秀教师成长的一个共性特征。中国有句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强调的是个人的努力。古人说,“吾日三省吾身”,强调的是内省。但仅仅知道反思的重要性,还是远远不够的。“反思”在现实中的含义要丰富得多,反思教学做起来也并非易事,但反思与实践的结合对教师教学智慧提升的作用不可估量。在一次听课中,我们发现了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华应龙对自己教学的一个比较完整的反思、实践过程。不论他对自己的每一次否定和尝试是不是正确,我们首先能感受到的是一种执着和专注的精神,一种永不满足的对教育核心问题的逼近,我们可以称之为“反思的精神”;其次就是对教学事件进行反思的敏锐眼光——基于“教师个人素质”的独特思考角度,这是组成教师“反思能力”的重要部分。我们说,只有建立在反思精神之上的反思才是真正有力量的、有生命的,才是真正能促进教师成长的。而再实践是对反思的检验与进一步反思的催生,是增强反思力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教学本质上是一门实践的艺术。登抵金字塔的秘密,就蕴藏在一次次的“实践、反思、学习、再实践”之中。
一起来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吧!
记我的一次反思教学经历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 华应龙
缘起“坑人”事件
二年级上册《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世纪版)中有关于概率的初步认识——“可能、一定”。大家都在研究如何上好这节课。有的研究课我觉得上得有点偏,主要偏在教学定位上。这节课的编写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活动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可能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一定的,也就是初步认识可能事件和确定事件,仅此而已。而有的老师上这节课的时候,把“可能性有大有小”和列举可能性的若干种情况都包括进来了。这主要是不太清楚教材的结构体系造成的。
我在上这节课的时候,先让孩子们从装有三个黄球和三个白球的盒子里摸出一球,让孩子们感受“可能”——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白球。然后再让孩子们从装有六个黄球(没有白球)的盒子里摸出一球,让他们感受“一定”——一定是黄球,不可能是白球。但事先不告诉孩子们盒子里装的是什么球,而是——
师:刚才同学们摸球了,有趣吗?
众生:有趣。(声音不高。)
师:现在还想摸吗?好,(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盒子)如果你摸出的是白球,将会得到这个奖品(出示奖品),一个很好玩的小东西。(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都举起了手,好多孩子竟站了起来。)谁来摸呢?看谁坐得端正!
(我指名一男生到讲台前来摸球,孩子的手刚要从盒子里拿出来却被我按住。)
师:他摸到的是什么球?
&&& 生1:黄球。
&&& 生2:是白球。
生3:可能是黄球。
师:他用上了“可能”这个词,真好!请你拿出来吧。
(男生将球拿出,是黄球,孩子们发出一片惋惜声。再指名一女生,又摸出了一个黄球,孩子们又是一片惋惜声。这时学生情绪高涨,争先恐后。)
师:(再指名一女生)这一次摸到白球了吗?(停顿,让孩子们在脑子里猜测)好,请拿出来。
(她摸到的也是黄球,她自己笑了,同学们也笑了。)
师:(再指名一男生)他能得到华老师的奖品吗?
(他拿出来的还是黄球。孩子们有些骚动。)
&&& 师:还想摸吗?
(还是有不少孩子举起了手。)
师:有没有人有意见?有没有想法?
女生:我觉得这盒子里全部都是黄球。第一,您怕同学得到奖品在课上玩。第二,这奖品是买来的,您以后还要用。所以,我觉得这盒子里全部都是黄球。我肯定这一点了。
师:真的吗?你们想知道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吗?
&&& 众生:想!
(我打开盒子,让学生看到了六个黄球,众生哗然。猜对的同学大喜。我将球一个一个拿出来,最后将盒子倒扣过来,孩子们都笑了。有一男生的声音:“上当了!”)
师:上当了?是,这是华老师跟大家开了一个玩笑,这个盒子里面装的都是黄球,可能摸出白球吗?
&&& 众生:不可能!
师:(板书:不可能。)从这个盒子里面摸出一个球——
生1:百分之百是黄球!
生2:一定是黄球!
(我板书:一定。)
接着,我又创编了一个看连环画、听故事的活动,让学生用上已形成的“可能”和“一定”来分析和判断。
出示连环画,画外音:一个公司老板急需招聘一些员工。于是,他就在公司的门口贴出了一张特别具有诱惑力的广告。上面写着:“来我公司工作,工资高,每天你可能得到8枚金币。”这个广告贴出去之后好多人都看到了。它真是太具有诱惑力了。于是真的有很多人来到公司打工。大家辛辛苦苦干了一个月,该拿工钱的时候,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老板提着一袋金币过来,打工的人刚想拿,老板说:“不许动!要想拿到金币,还得做一件事情——你们把它们抛起来掉在地上的时候全部正面朝上,
你们才能把这袋金币拿走!”打工的人能拿到这些金币吗?
接下来就让学生说想法。
男生:如果是和盒子里的球一样的话,那些人也只有一个答案,只有反面。因为我猜测金币两面都是反面。如果在盒子里的话,盒子里有两个字,你也能猜到。
师:让我来猜哪两个字?
男生:(点头)就在盒子里面,你自己应该能猜到。看是看不见,但你脑子里面应该能想到。
师:挺厉害的!盒子里的两个字是什么?
女生:(善意提醒)没有。
男生:(重重地说)坑人。
(全场哄堂大笑。)
师:(放声大笑之后)对,华老师就是想让大家知道:刚才那个摸球游戏就是坑人的!
(全场掌声和会意的笑声。)
上完这节课,我深深地为孩子们积极的参与、独特的体验、大胆的表达而高兴。新课程下的孩子们真是了不得!
反思与再实践
为什么她说“肯定”
那个女孩果然判断出了盒子里都是黄球,但她是从前四位同学摸出的球的情况来判断的吗?不得而知。因为从她的解释来看,却是另一个判断过程:“我觉得这盒子里全部都是黄球。第一,您怕同学得到奖品在课上玩。第二,这奖品是买来的,您以后还要用。所以,我觉得这盒子里全部都是黄球。我肯定这一点了。”或许,这位女孩的思维是两者兼而有之,但她表达出来的却是来自她课堂生活积淀的合情推理,并不是根据摸出的球的情况而做出的“可能”猜想。
她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新课程实施以来,有一股非常好的潮流,就是我们数学课堂尽可能地和孩子的生活接近,取材于孩子们的生活,既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又让他们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但是,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围着自己转,许诺奖给学生卡通玩具;有的老师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为老师、为学校、为市长“排忧解难”、“出谋划策”……然而,“图穷匕首见”,忘了兑现,不予兑现,不可兑现。这样,学生们积淀下何种情感呢?我曾在一个礼堂听过这样一节“设计方案”的课——在课的最后一个环节,老师说:“我们刚才是坐车来的,现在我们一起来设计一个坐车回去的方案,大车最多坐几个人,中巴车最多坐几个人,小车最多坐几个人。”学生们设计得很好,老师的组织和引导也很好。临下课前,大家评议出了一个最佳方案。下课了,我跟在学生们后面一起下了楼。结果看到的是上课的学生和做课的老师挤上了一辆大巴车。
我们的一堂课犹如一场足球赛。要有绝妙的攻防方案、流畅的传切配合,更要有踢好“临门一脚”的意识和功夫!
回味“坑人”二字
“有奖摸球”是有意设计的。设计的意图:一是调动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摸到白球有奖,孩子们会更来劲;二是孩子已经形成了“可能”的概念,那么他想自己摸到白球的愿望会更强烈,未能如愿,就会迫使他做出猜测。原先摸到白球的愿望越强烈,后面“从这样一个盒子里摸出来一定是黄球”的体验也就越深;三是促进孩子的社会化。西安的“宝马车案”不就是这样的吗?街头摊贩就常有这样的把戏。
不过,我没想到学生会诘问出如此激烈的“坑人”二字。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对老师非常敬佩,他们觉得老师特别高大。可是今天的这个活动做完以后,他们觉得“上老师当了”,他们觉得老师在“坑人”。这样对于教师形象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如果没有奖,就没有这样的问题,学生是不会说老师“坑人”的。但没有奖又怎样让学生参与兴致高呢?后来想到:摸出一个黄球,就不放进去,然后再去摸的时候,摸到白球的愿望也就会越来越强烈。但我后来再想:这样的设计不好,它和后面将讲到的统计概率的游戏规则相冲突。摸球这类游戏的规则是摸出来还要放回去才能再摸。不放回去,样本就不一样了。
我还是不想把“有奖”去掉,那怎么办呢?
想了两天以后,我儿子的一句话启发了我。我到学校后面的小商店里拍了一张相片,小商店的货架上是琳琅满目的商品。开始上课时,有意不穿外套。到“有奖摸球”前,我穿上外套,投影那张相片。然后说:“我是这个商店的老板,你看我这里有吃的,有喝的,有玩的,还能摸球得奖呢!”然后,组织学生摸球……当孩子们情绪开始激愤、有意见、要说“坑人”的时候,我把外套脱了。“同学们,老师来了,你有什么话想说?”相当于一次采访,让学生谈感受。一件外套,将老师保护了起来,还这类游戏的本来面目。
第二次上这节课时,我这样做了,真有效,没有学生再说“上老师当了”。为什么这么有效呢?这就是一种角色扮演。有没有这种角色的扮演,效果就是不一样。正像我们讲“方向和路线”的时候,会设计问路的情境一样。如果老师一边问话一边伸手做打电话的动作,那一下子就把学生带人一个打电话问路的情境。有伸手做打电话的动作,你就是一个问路人;而没有伸手做打电话的动作,你就是一个老师。
有时候一件小小的道具、一个小小的手法的作用是挺神奇的。
后来我又想: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有道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久想到一个办法:把两次摸球的先后次序颠倒一下,还是有奖,先摸六个黄球,再摸三个黄球三个白球。先摸六个黄球,当孩子感觉“没有白球”、“上当了”的时候,老师有一个很好的解释就是:“对不起,老师拿错盒子了。”不是老师有意而是老师的疏忽。分析、揭示“一定”之后,接着再来摸三个黄球三个白球,感受“可能”,真把奖品奖出去。
“大道至简。开始怎么没有想到呢?”先后次序的调整,往往就会别有洞天。
第三次讲这节课,我尝试了新的设计,效果却不好!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次序调整后,孩子们没有先摸装有三个黄球和三个白球的盒子,还没有形成“可能”的概念,摸一个球出来会是什么结果呢?学生心中是无数的。同时,事先没法交代盒中球的情况,真有点“盲人骑瞎马”的味道。所以这样设计的教学效果就不好。
看来还是要先摸三个黄球三个白球,再摸六个黄球。摸六个黄球有奖但不可能得到,如果后面能再设计一个活动,让学生有可能得到这个奖品就好了。我在思索……
顾盼四幅连环画
回头看看创编的看连环画听故事,挺欣慰。那是费了两天的工夫才编成的,可以达到多个目的:尝试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改变题目呈现方式;让学生在饶有兴趣的情景下,运用“可能、一定”来进行分析、判断;在富有挑战性的情境中,积累应对智慧。
再细想,觉得这个故事也有不妙的地方。金币落到地上有没有可能全部正面朝上?从理论上说应该是有的,只是可能性太小了。这个微乎其微的可能性,能让二年级的学生来认识吗?
有—天,看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突然悟出撒贝宁讲的故事可以“拿来”一用。于是,我将录像剪成两段。
撒贝宁:古代有一个将军打了败仗,他和他的手下被敌军追到河边,走投无路的时候,将军决定拼死一战,但是手下的人都觉得凶多吉少,将军拿出一枚铜钱说:“如果抛出去是正面,那么我们就必定胜利;如果抛出去是反面,你们就跟着我投河自尽。”
故事播放到这里,挺悲壮的。然后组织学生发表感想:铜钱落到地上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将士们可能胜利,也可能投河自尽。
撒贝宁:结果铜币抛出来是正面,士气大振,他们把敌军杀得片甲不留。最后,将军拿出铜钱给大家一看,两面都是正面。
再让孩子在笑声中分析:如果两面都是正面,那会怎么样?一定是正面。
这样,用一个现成的故事,把“可能”、“一定”很好地串起来。感悟教学的生命力在于“刷新”
面对变化不定的课堂,面对课堂上发生的教学事件,当我们以经验的方式无法化解的时候,就需要通过反思来提升我们的教育智慧。同时,反思教学会使我们从“日常教学”中觉醒过来。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有学者指出:对教师而言,能否以“反思教学”的方式化解教学中发生的教学事件,这是判别教师专业化程度的一个标志。不断地反思,我们的教育智慧也随之不断增长。
反思之后当以再实践来检验。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再实践以后再反思:为什么有的方法是行的,有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再寻求新的解决方法。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就可以提升我们的专业素养。
反思之后要学习。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而后学,学得更有效,思得更深刻。捧读专著是学,请教同仁是学,观天赏花看电视也是学。
实践、反思、学习应当是一个不间断的循环,是相互融合的。正如《中庸》所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具备的不只是操作技能技巧,还要有直面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本领和在更高的起点上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的精神。我们教学的生命力不是“复制”而是“刷新”。
如何反思自己的教学
——解读《记我的一次反思教学经历》&&
华应龙老师撰写的《记我的一次反思教学经历》,以一个反思的实践者的姿态,对自己所教小学二年级“关于概率的初步认识”的教学经历,做了系统反思。案例无论在反思内容还是反思形式上都具有典型意义,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有志于教学反思的老师,常会被这样两个问题困扰:反思什么和如何反思。对这两个问题,我们不妨从华老师的案例中寻找答案。
第一个问题:反思什么。课堂教学中有哪些问题可以成为反思的对象,这是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反思的一个前提性问题。有了反思的问题,也就有了反思的着力点,有了分析的范围和改进的方向。在华老师的案例中,他至少选择了五个方面的问题作为反思对象。
一是教学定位问题。“关于概率的初步认识”是一堂研究课,面对小学二年级学生的研究课该如何上?怎样才能较好地实现教材设计的意图,纠正原有教学中的偏差.达到让学生通过活动感受到有些事件发生是可能的,有些事件发生是一定的?华老师在上课之初,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对有的老师没能上好这堂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这种反思保证了教学有一个很好的立足点;不至于在立意上偏离教材主题要求。
二是动态生成问题。在教学反思中,占较大比例或者说大多数问题属于此类。新课程把教学看作是师生积扭互动的过程,教学中师生交往多了,对话多了,出现一系列教师意想不到的情况自,然也多了。面对这些生成的资源,教师需要从教学要求出发加以把握和利用,从而改变教学的预期行为,重新构建教学全过程。华老师在反思中,分析了一个上课中动态生成的事件,即当他为了引发学生形成“一定”的认识,在一只盒子里装进六个黄球,而前面四位同学摸出的都是黄球时,一位女同学没有像老师设想的那样产生对“一定”的基本认知,而是说出这样一段让老师意外的话:“我觉得这盒子里全部都是黄球。第一,您怕同学得到奖品在课上玩。第二,这奖品是买来的,您以后还要用。所以,我觉得这盒子里全部都是黄球。我肯定这一点了。”这个事件是教师事先没有设想到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想法,它意味着什么,华老师对此进行了思考并从中获得启迪。
三是教学设计问题。实际的教学进程和效果有时是与教学设计的意图相一致的,但也难免产生两者不相统一的现象,教学反思中捕捉这类事件,无疑有助于完善日后的教学,积累教师自己的教学智慧。华老师在反思中回味了学生说出的“坑人”二字。他之所以设计“有奖摸球”这个活动环节,就其本意来说,是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对“可能”、“一定”这一基本的概率内容有所体验,但学生在识破老师“有奖摸球”游戏中的破绽后,没有把自己的思维投向数学概念的概率,反而是用道德范畴的“坑人”来总结,反映出教学设计需要进一步修正。在日后的教学中,华老师又从对这一问题的反思入手,进行了新的探索。
四是教学效果问题。教学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行为等是不是产生了预期的变化?是教师在反思时需要着重把握的问题。教学总是有一定的目标指向的,总是要达到一定的知识、情感等方面的要求的。反思需要围绕这些内容展开。华老师反思了三次上课的教学效果,从第一次上课学生“有奖摸球”教学效果不突出,到第二次上课重新设计教学后出现的“挺神奇”的作用,到第三次上课尝试新的设计,“效果却不好”,为教学提供了几种不同的运行轨迹,展示了几种不同教学选择的功效。
五是教学资源问题。为教好这堂研究课,华老师开发利用了一些教学资源,先是费了两天工夫创编了四幅连环画,让学生在饶有兴趣的情景下,运用“可能”、“一定”来进行分析、判断。在课后的反思中,他觉得这一连环画运用有其不当之处。在教学后的某一天,他又在中央电视台看到一个节目,认为能够很好地说明教学的意图,产生了将其加以运用的想法。这段反思记录,反映了他不断追求卓越、改变教学方式的心路历程。
其实,教学中的反思远不限于上述五个方面。华老师的教学反思向我们说明教学中的任何疑难都可以成为反思的对象,对教学中任何困惑的思考都有可能成为教学智慧产生的源泉,对教学中关键性问题的不断求索都可以增进教师的反思能力。
第二个问题:如何反思。确定了反思的对象,接下来就需要进一步谋划反思的具体实施方式了。一些老师即使有了明确的需要反思的问题,也常苦恼于无处着手,觉得没什么内容好写,没什么话要讲,导致反思往往停留在表面水平,难以深入,难以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手段。不妨看看华老师在反思中做了些什么。
1.把新课程理念作为反思的着眼点。新课程倡导教学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如何从生活实际中选取合适的素材供学生学习,又如何使学生在课堂上体验的生活与实际的生活状态相一致,应该说是当今教学中仍没有解决好的问题。华老师以此为着眼点,对自己的课堂行为进行了重新梳理,注意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在撰写教学反思时,应该对照新课程的理念来审视自身的教学实践,思考自己的教学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做些什么。这样的反思会使得新课程的理念逐步在课堂上得到体现和落实。
2.把相关经验和理论作为反思的重要参照。进行教学反思时,并不见得只是就问题而谈问题,在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深入思考时,需要回忆、整合先有的经验,借用某些已有的理论来分析。华老师在反思时联系自己以往听课的经历,并且把叶澜教授关于课堂教学的论述作为反思的基本参照,使教学反思成为联系以往经验与现有做法的桥梁,成为贯通既定理论与实践的中介。这样的反思摆脱了纯粹经验的说教,是对课堂实际行为的有效提升。
3.把整体反思与局部反思相结合。课堂教学的反思,既可以是对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的整体思考,也可以是对课堂教学某个环节的局部思考。有的时候需要从整体层面来分析,有的时候需要“就其一点而不及其余”。两种反思的方式都是允许的,视具体情况而定。华老师的反思中,有涉及教学总体设计思路方面的再探讨,更有教学中具体环节——“有奖摸球”和“四幅连环画”的再审视。两者的结合,使反思在整体中把握局部,在局部上认识整体。
4.把反思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我们常常说教学反思要体现在教学的始终,反映在教学的全过程,但可能缺乏有益的直观经验。华老师的教学反思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他对三个相互连贯的教学环节都进行了反思。教学前的反思集中在教学定位、设计理念和方法上,教学中的反思集中在课堂动态生成的事件上,教学后的反思集中在教学效果与设计意图是否一致上。反思成为引导教学的基本手段,成为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也就成了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的动力和源泉。
5.把反思结果运用于实践、改进实践。教学中的反思不是坐而论道的玄思,需要将反思得到的启示、体会、对策转化成为后续教学的具体举措。华老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面对教学中存在的一个关键性问题,经过反思,连续设计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案,并在实践中检验三种方案不同的实施效果,深化了自己对教学的认识,并且提升了自己的教学反思能力。
教学反思是教师从事教学研究时的基本手段,教师在实践中掌握了这种手段,无疑会获得自己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工具。撰写教学反思的形式很多,华老师的案例是先描述教学片段,再叙述自己的思考,其实还存在其他一些撰写方式,如夹叙夹议、材料与反思相结合等。教学反思写法灵活,能够把自己教学的思考和认识恰当地表达出来的方式,都是可选的方式。
(本话题未完,待续)
期中检测后,老师们正在紧张地批阅试卷。
一位老师匆匆走进校长室,是教一年级数学的侯老师。她让我看一道“填空题”——卷面上,七个孩子站成一横排,其中一个孩子提了一个问题:“从左边数,我排第(&
)个?”我不假思索地说:“填5,应该填5,从左边数他不是排在第五吗?”侯老师当即提出不同意见:“你是以你的左右为标准来数的,如果以排队的这个小朋友的左右为标准,就应该填2。”我听后不住地点头,侯老师为难地笑了,说道:“你说应该填5;我说填2,你也赞同,那究竟填几?我们怎么批改试卷?”我说:“走,到你们组一起商量一下吧。”
一年级数学组还有两位教师——李老师和赵老师,大家在讨论中各抒己见。李老师说:“学生平时练习排的都是图形或小动物,从左往右数顺理成章,答案惟一,不存在这个问题。”赵老师说:“正因为平时都是这样练的,所以大多数孩子填的都是5,只有少数孩子填2,干脆填2的都为错。”侯老师不同意,连忙发表自己的见解:“这道题本身就有问题,应该删掉,不计分,这样孩子们都不吃亏。”说来道去还是没能形成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意见,最后把球抛给了我。
看着他们急于批卷的样子,我知道,是想让我帮他们快些确定个办法。的确,按照批阅试卷的习惯性思维,总要规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或者,这道题的答案填5和2都为正确,或者只能填5,或者此题不计成绩,这三种方法处理起来都很明确,而且简单,卷子很快就可以批改完,很快就能给孩子判定一个成绩,而且还显得那么“客观”、“公正”。然而,问题又好像并不是这样简单,如果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一刀切”了,总觉得失去了什么似的。
这个学年,我校一年级实施新课程了。尽管刚刚开始,但由于有较长时间的准备——培训、学习,特别是又有课改实验区两年来的经验可借鉴,所以我们的课堂和过去相比显然很不一样了。看得出,在课堂上老师们努力地体现新课程理念,想方设法让学生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然而,毕竟是刚刚进入新课程,很多时候老师们体现新课程理念是“刻意”的,时常局限在课堂上,局限在教与学的方式上,而遇到其他方面的问题,新课程理念就不起作用了。我们追求的是一种科学的、民主的、开放的课程可持续发展机制,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有个性地发展,这就不仅要改变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也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于是,我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建议几位老师不要只习惯于埋头与试卷对话,而要先去与孩子们谈谈——交流一下,如果孩子能说出自己的道理,说明他(或她)对“左、右”的概念和“序数”的意义掌握得很好、运用得很活,就应该判其为对;其实这样的孩子(填2的)往往在思考问题时更有自己的见解,绝不能轻易地用一个错号抹杀了他(或她)的个性。几位老师嘴里说着“真麻烦”,却动身向教室走去。他们迈出了这一步,我感到非常欣慰。
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这种理念、这种做法受到来自学生家长的严峻挑战……
我所教的二年级期末试卷上有这样一道题:“一本书36页,如果小红6天看完,平均每天看几页?”一位同学列式为:“6&6=36(页)”。
因为是二年级,暂不要求写答语。于是,我请这位同学到我跟前进行口答。我发现他的答案是对的,就在他的卷子上打了一个红红的“V”,他高兴得跳起来,我又让他看看别人是怎样列式的,他也学会了用除法解答。看着他蹦蹦跳跳跑出去的背影,我想这位同学今天的收获可不仅仅是岁学了一种解法。但是,在几天后的家长会上,孩子的妈妈看了试卷,硬是要我更正批改,重新打上错号。听完我的解释后,她仍坚持说:“叶老师,我知道您是一番好心,但您这是在害他呀,他将来考大学,也会有人来问问他吗?您不知道这孩子从小就爱出风头,就爱逞能,对他要求要严,这对他以后有好处。”
面对这位学生家长的责怪,我当时有点哭笑不得。我明白,我一时很难让她认可我们的做法,何况,从某种角度说,她讲的似乎并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看来,在课程改革的路途上,一个问题解决了或正在解决中,新的问题又会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调皮的纸飞机
课间,我站在走廊里等待上课。这节是语文课,学习《云房子》这篇课文。为了上好这一课,我作了很充分的准备,自己制作了录音和课件,心里想,有了优美的音乐、动态的画面,加上语言的渲染,一定能把学生带入那种特定的情境之中,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云的瞬息万变、姿态万千。所以,我非常有信心,跃跃欲试。
就在这时,一个学生满脸慌张地从教室里跑出来,焦急地对我说:“邓老师,你不让玩纸飞机,顾冉他们不听,偏玩。他们在教室里举行纸飞机飞行大赛呢,结果顾冉的纸飞机竟落到吊扇上了。他们正在想办法够呢!屋里乱成了一锅粥!你快去看看吧。”我一听,上课的激情顿时烟消云散,心里“腾”地窜出了火苗:这些孩子真不懂事,都快上课了,还不做好课前准备,在教室里闹腾什么!非得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不可。于是,我快步走进了教室。
教室里像炸开了锅,学生们一窝蜂似的挤到一盏吊扇下面,昂着头,眼巴巴地望着吊扇上的纸飞机,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全然没有觉察我的到来。此刻,那一双双明亮的眸子里释放的热情与童真,使我的心灵震撼了。想想课堂上他们跟小大人似的正襟危坐,满脸严肃,再看看眼前他们生龙活虎的样子,我忽然觉得,一味地强调保持环境卫生、避免伤害事故,禁止学生玩这玩那的做法也许是不明智的、不应该的。正是教师这些居高临下的过多过分的强制性指令以及传统的封闭呆板的课堂教学,禁锢了孩子们的童心童趣,抹杀了他们的天性。眼前的情景,是一个毫无粉饰的童真世界,也是一个难得的生活作文教学情境。我决定暂时搁置原先设定的教学方案,好好地利用这一自然生成的作文教学资源,放下原来的那种居高临下的教师姿态,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
这时,上课铃响了,学生们很不情愿地回到了座位上。我微笑着问大家:“小朋友们,想不想把纸飞机够下来?”学生们齐声高呼:“想!”对于刚才发生的事情,我没有像往常那样表示不满,反而这么“善解人意”,学生们都感到意外,顿时显得特别兴奋。我接着问:“在够纸飞机之前,我想知道这只调皮的纸飞机是怎么飞到吊扇上去的?”学生们一听,来了劲,纷纷举手。一个学生自告奋勇把顾冉和几个小朋友在课间进行纸飞机飞行大赛的事“汇报”了一遍。听完“汇报”后,我故作不解地说:“顾冉个子这么矮,他能把纸飞机掷到吊扇上去?我不信。”学生们一听急了,纷纷要证明是真的。我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来,顾冉,表演给邓老师看看,你是怎样掷纸飞机的。”顾冉到前面表演了一番,我带头鼓掌并夸奖他姿势标准,并请他再表演一遍,要求其他学生注意观察他的动作,跟着模仿。接着,我又请一位学生一边模仿顾冉的动作,一边用语言表述,并请其他小朋友做评委,看他模仿得像不像,听他表述得准不准。最后,我再次请第一个“汇报”的同学补上顾冉掷纸飞机的动作以及纸飞机在空中飞行的情形,这样,在我的引导下,这位同学把事情的过程说得更加具体生动了。
接下来,我说:“小朋友们学过《司马光》这篇课文,司马光临危不惧,砸缸救人,展现出难得的聪明机智。现在咱们就来学做司马光,共同想办法够下纸飞机,好不好?”学生们更加兴奋,边说边尝试。有的在课桌上摞上椅子,想踩上去够,却发现这样太危险,所以放弃;有的要掷黑板擦,却被大家制止了,因为这样不安全。聪明的顾冉没等老师允许,跑到教室前面,按动了电风扇开关,电风扇“呼呼”地转了起来,纸飞机在学生们惊喜的欢呼声中飘飘悠悠地落了下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这节课我利用学生的童真童趣,把“纸飞机降落到吊扇上”这一事件作为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来开发,采用平等对话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将学生引入这一问题情境,并用“生活作文”的理念,改革封闭的灌输式的作文教学,引导学生用全部的感官和心灵去触觉现实存在,点燃丁学生智慧的火花,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因而在随后的作文中,学生文思泉涌,每个人的作文都富有生活气息,真实而生动。
一节好课的反思
教学现场:
表情泄露了秘密
当我又一次拿起《梵高传》,翻动那一幅幅绚丽的彩页,一丝丝的苦涩便涌上心头。那节《梵高传》(节选)成了我永难释怀的心结。
从小没有受到多少美术熏陶的我,对那些五颜六色的色彩却情有独钟。我崇拜那些用普通的颜色就能把世界美丽的瞬间变成一幅幅优美图画,让美永驻人间的画家。开学伊始,看到了教材中选取了荷兰后期印象派画家梵高的传记(节选),我激动异常。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画家,在短短的十年(真正作画的时间)中留给人类的是无尽的艺术享受。我迫不及待地找到了《梵高传》如饥似渴地读起来。如果说阅读伊始是为了好奇,那么读完时我已被梵高所深深折服。几天几夜地废寝忘食,我沉浸于梵高的世界中,被他的激情所感染,被他的色彩所吸引,为他对绘画艺术的执着而叹服,为他的英年早逝而扼腕……随之而来的便是急切地想把&
自己的感动告诉给学生。
早早的,我便开始收集关于梵高的资料。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梵高,徜徉于梵高的艺术作品中,得到艺术的熏陶,我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从素材的选择、色彩的搭配、音乐的配置,到背景的设计、字体的运用……甚至小小的链接符号都要达到与整体色彩、风格的谐调。冥冥中好像梵高的那双执着的眼睛在注视着这一切,让我来不得半点疏忽。我倾尽了自己的心血,调动了自己所有的艺术感知能力,终于在“制作——推翻——制作”中,精美的《梵高传》课件制成了。当我点击“播放”,《梵高传》的教学设想、教学环节在一幅幅精美的画面中巧妙地被连接起来时,泪水悄悄地模糊了我的双眼。这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多少个日日夜夜的精心构思、制作,更多的是为了梵高。可是,我的学生能像我这样激动与激情满怀吗?多年来,我探索、实践的“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的实验已小有成绩。但这一次加入了多媒体、网络等辅助教学手段,学生能将阅读、思考、质疑、欣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吗?能够像我一样被梵高的激情一生所感动而点燃起对生活的激情吗?从某种意义上讲,对于这节课的教学,我更看重的是学生对生活的态度,对生命的理解。
余下的日子,我一边上课一边思考着如何让学生在短短的40分钟里最大限度地获得更多的信息,获得更多的感受。学生对生活、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也许需要漫长的过程,但也许只需一刻的顿悟。我希望学生能通过对名家的学习,通过教师的引导,尽早地完成这一过程。在一遍遍演示、调整课件时,我的眼睛突然一亮——梵高的《向日葵》那热烈的色彩、奔放的感情一下子让我找到了切人点。对,就从让学生感受《向日葵》人手,让学生感受梵高的激情,进而产生探究的欲望。
上课的日子终于到了,我也如梵高般达到了癫狂的状态。《向日葵》果然起到了效果,学生的探究热情被激发起来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我先带他们“初识梵高”,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梵高的资料,了解梵高的生平。而后,我们进入到“走进梵高”阶段,通过对两个问题的理解,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解读梵高”是本课的重点,要通过学生间相互质疑、解答,疑难问题由教师点拨的教学方式进行——这样的学习方式在平日的实验训练中学生已驾轻就熟。但今天是在微机室,学生能将网络与机敏的问答结合到一起吗?我有些惴惴不安。当我宣布开始解读课文时,学生的探究热情再次进发。十几分钟后,一个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如珠玑般被抛出:为什么到了最后一天,温森特的情绪兴奋到了要发狂的程度?这个“狂”字为什么用得好?为什么他失败的次数越多,就越兴奋?为什么《吃土豆的人》是他自己的《晚钟》?为什么布拉帮特的农民从此获得了不朽的生命……我为学生的思维敏捷而兴奋,也为学生的精彩回答而骄傲,探究、争论、相互启迪成了这节课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甚至有时我不自觉地成了他们中的一员。为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梵高的执着,我又从传记中节选了一段梵高到牧师那儿请教的一段。学生如饥似渴地在显示屏上阅读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此时尽显无遗。
时间在分分秒秒地流逝。当进行到“经典欣赏”时,学生被梵高
热烈、绚丽的绘画艺术所深深吸引。虽然他们还不能完全看懂,但那种专注与渴求解读的神情,让我不忍往下点击。下课铃声响了,学生们仍注视着显示屏,迟迟不肯关机。我想,他们一定是被梵高的执着与激情感染了。我由衷地笑了。
当一个个学生带着往日获得知识后的满足表情从我身边走过时,我突然感到他们身上缺少了什么。有什么不对吗?是什么呢?我凝视着一个个从身边走过的学生:他们有的微笑,有的默默前行,有的相互商讨问题,有的相互呼应结伴……但无一例外地,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明朗的、满足的,甚至是兴高采烈的表情。为什么和平日是一样的?我忙叫住了几名学生,急急地问:“学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挺好的,写得很生动。尤其是最后那一天的情形写得很精彩。”学生认真地回答,语气与以往下课后没有任何不同。“除了语言生动,再没有什么了?”我追问。“还有……还有就是他执着的精神,很了不起。”“还有网上阅读很解渴……”“梵高的画很漂亮,就是有点看不懂。一个学生说:“可是我有些不明白,他为什么会那么狂热,就因为他对绘画的热爱?”几个学生都不解地摇头。“你们就没有为什么事着迷过?”我问。“有。比如打球,看世界杯(足球),上网……”旁边的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有几个还不好意思地笑了。“那么那时你们心里不激动吗?没有一种东西在一段时间里在心中涌动吗?”“激动。但过后就没了,不像梵高……”学生们摇了摇头,随即又脸色暗淡地低下头:“就这点‘激动’还要据理力争呢。”我又一次审视着学生的表情——无奈与麻木。我让学生走了。课堂上学生热烈的讨论、激动的神情与课后平淡的表情在我头脑中交叠着,到底哪个是真实的他们?如果那平静的表情代表真实的他们,那么激烈的争论又从何而起?只为了知识?!我痛苦地闭上了眼睛。“老师,我们对课文的理解不够好吗?”学生大约看出了我的反常,又来问我。我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接下来,领导、专家和同行进行了点评。他们大加赞赏: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效尝试了语文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学生的思维活跃,充分体现了研究课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实施成效显著……我苦笑着点头,这一切对我似乎已不太重要了。
若在从前,我会飘飘然,然而今天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这节课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如果是成功了,为什么我感觉不到一点成功的快乐?
课后思绪:
在追问中澄清教育信念
夜深人静,在忙碌了一天之后,我静静地坐到桌前,看着那高耸于书架上的《梵高传》,课上的一幕幕情景、课后学生平静的表情又浮现在我的眼前。我追问自己:这节课是一节好课吗?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重新思考我的教育哲学……
我随手拿起《语文课程标准》翻着,突然,一行字吸引了我:“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我豁然开朗,问题就出在这:我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虽然学生获得了知识,虽然学生感觉到了主人公的情感,但他们没有被感染,他们的个体情感体验是空白的。如果长此以往,我们的学生不是成了只能盛装知识的躯壳吗?他们的生活将因此变得苍白,世界将因此变得灰暗,生命将因此失去色彩。可能我有些言过其实、杞人忧天了,但语文教学再不能只是知识、方法(教法、学法)的组合,更应成为启迪学生心灵的催化剂,那么造成今天的教学效果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的生活积累少。梵高是一位传奇人物,也是一个癫痫病人,他对绘画艺术的追求,在绘画时的那种忘我的激情,是常人无法真正体会到的,更何况涉世未深的少年?如今的学生整日在题海中徘徊,在作业堆中滚爬,哪有时间、精力去与雨果会面,与柏拉图探讨哲理,与贝多芬共享“月光”,与梵高同涂色彩?在这种简单、刻板、枯燥、乏味的生活中,怎能品味生活的感动、艺术的滋味?
——学生的情感世界单一。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优越,生活中很少遇到挫折。即使有了困难,家长也会极尽全力去呵护他们,生怕他们受到一点伤害。“温室中的小花”怎会体验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味道?他们的情感世界是单一的,简单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生活的磨砺,哪来对生活的深刻感受?对家庭亲情尚不能深入体会的“小皇帝”、“小公主”,如何能体验到梵高的复杂情感?又怎能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
——教师认识的偏差。教师在课堂上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但教学设计中偏重于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也许是大多数教师没有意识到的,或意识到而不能真正体现在教学中的。受社会上功利主义的影响,教师的潜意识中也难免有功利的思想。为了应试,重知识、轻体验已成了教师教学的痼疾。在考试指挥棒下,教师、学生都如同应试的机器,整日忙碌于答题技巧、解题思路、题海战术,甚至连最能反映学生心灵的写作都为了考试而变成了“考场作文应对方略”训练。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也隐隐含有应试的影子:重知识、重技能,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写法的学习,也多从应试的角度侧重,情感的体验可有可无。甚至有的地方竟出现了因《背影》中父亲横穿铁路不遵守交通规则而要删去此文的事情,如果这样——让几代人读罢都泪眼朦胧的美文都要删除,那文学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知识、技能固然重要,但情感、价值观呢?要澄清的是,这里的价值观不仅仅是指要让学生理解课文中人物所具有的思想、品质,更重要的是要开启学生的情感世界,给学生以人生的启迪,进而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试想,一个人如果只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获得了高超的技能,但没有高尚的精神,没有丰富的情感,那他与行尸走肉又有什么不同?多少高学历者沦为了罪犯,这样的教训还不够惨痛吗?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千古流传、让人爱不释手,不正是由于它能够传递思想、启迪灵魂吗?语文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学科,更具人文性,更能塑造健全人格,原因也不正在于此吗?
虽然无法在短期内走出应试的阴影,但我仍希望自己能强化超功利的人文教育思想,给学生一个东方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人格支撑、精神支撑。教育需要健康而纯洁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向善的、启智的、审美的,是舒展性灵的,它能使学生的心灵生长出另一翼——精神、思想、信念、意志,甚至感觉、知觉、思维、想像。没有这一翼,人的发展将失去平衡,人的生活将不能情理通达、才智清明;没有这一翼,就不能给人一种大气,就不能拓展人的业已变得狭窄的心灵空间和精神世界。《语文课程标准》说得好,“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所以,在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及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同时,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到现在,接触、学习的美文不少,但为什么很多学生情感上越来越冷淡,甚至麻木,作文越写越干瘪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授课过程中过分重视了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与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试想,如果学生只是获得了干瘪的语文知识,而没有鲜活的、有血有肉的、激情的情感体验,他们怎么会感知到文学的魅力呢?他们又怎么会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品位的审美情趣呢?
其实,一节语文课的好坏,不仅在于让学生获得了多少语文知识,更重要的在于是否把学生的生活积累、感情积累充分调动起来了,教学活动是否指向了学生的精神领域,是否让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具有自己的情感体验。教育是一种沉淀,而非虚夸;是一种广博,而非促狭;是一种审美,而非只有功利。惟其如此,我们才能给学生厚重的文化底蕴,才能使学生具有一种高屋建瓴的人文精神。这才是能真正影响学生人生的好课。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梵高传》,就不能只满足于让学生感知梵高的执着、对艺术的激情,而要进一步让这份执着、激情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底蕴。这才是真正的富有生命力的教学!
我很庆幸,一节似乎很成功的课,却因了学生的平静的表情让我陷入了深深的反省,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信念。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人活在树林和水塘之间,活在劳动和精神的自由之中,活在诗歌和艺术的边缘,活在有尊严和挚爱的生活之中,定然会活得更舒服些。”让我们营造一汪被人性光辉所笼罩的深潭吧,让学生徜徉其间,沉醉其间,咀嚼生活,品味生活,发奋图强,乐而忘忧,从而打造出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
倾听同行的教育故事
多年来,不少学校都要求教师每学期写一篇论文,而近年来,有些学校把这个要求改为写一则教育故事。写教育故事,对于教师来说应该是有事可叙、有话可说、有感可发的,照理讲要比写教育论文容易些。可是,也许是因为写规定套路的“论文”已成为习惯,驾轻就熟了,乍一用记叙的方式去表现自己所面对的教育现象和问题,反倒无所适从,无处落笔了。
倾听同行的教育故事,可以从中领悟如何撰写自己的教育故事。
《阅卷》的故事叙述的是对一道数学测试题的评判所引发争执问题的处理以及处理后又面临不可回避的新问题以调皮的纸飞机》讲述了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下,一位语文教师改变预设教学方案,上了一节特殊的“作文课”。在倾听同行的教育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人家都写了些什么,怎样写的,怎样揭示隐藏在特定事件中的深刻意义。倾听同行的教育故事时,我们可能遇到与故事中相似的教育现象、情境,遇到似曾相识的事情,并且可能会反躬自省:为什么这样的现象、情境、事情我们不曾留意,没有去有意识地思考,而人家却留意了,并且抓住不放,加以深层次剖析,还整理成自己的教育故事?所以,善于倾听同行的教育故事,我们会明白,要有意识地经常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加以回顾,进行反思,要做有心人,敏锐地洞察、发现教育教学中那些发生在自己身上或和自己有牵连的事情,并揭示这些事情所体现的意义,从而体会并学会如何撰写自己的教育故事。
倾听同行的教育故事,也是共享同行的研究成果。
《阅卷》使我们从一个局部明白怎样做才是有益于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明白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将不断地发现新矛盾、解决新问题。《调皮的纸飞机》提醒我们,要有课程资源意识,要洞察、发现、利用那些稍纵即逝的课程资源。我们读了这两则教育故事后有了这样的认识,可以说就是共享故事叙述者——我们的同行的研究成果。
好的教育故事,或记录着叙述者不断学习、勇于实践、走向成熟、取得成功的历程,或记录着其发现问题时努力加以解决的过程,或记录其遇到突发事件时表现出的教育机智,或记录其走出困惑、战胜困难的经历,等等。形成这样的教育故事,往往是叙述者深思熟虑的结果,是呕心沥血的产物,它伴随着故事叙述者对一定教育现象、问题的追问和反思,不懈的努力和追求。这样精心撰写出的教育故事,可能意味着作者在成长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甚至成为作者成长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所以,这样的教育故事就是一部“活教育学”,是一部极好的“教科书”,是极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共享,就要在倾听同行的教育故事时,设身处地,走进故事所描绘的教育情境之中,幸福着故事叙述者的幸福,愉快着其愉快,当然,有时也困惑着其困惑,痛苦着其痛苦。将同行的教育故事作为研究成果加以共享,就要在倾听一个故事的时候,把它作为一个案例来对待,认真地加以分析、梳理,切实认清其中所蕴含的哲理、规律或原则等。共享,就要在倾听中,通过自己的思考概括出在什么样的教育情境下可以有什么样的教育策略,把别人经过探索、努力得到的经验变成自己的某种知识,为我所用。可以谠,在共享卢,我们汲取教训、借鉴方法、学习理论、增长经验,从而促进了自身的提高。
倾听同行的教育故事,可以和叙述者进行交流和讨论。
阅读教育刊物上的论文,我们常常是把它作为一种学习材料来对待。论文的撰写者总是居高临下,总想令读者信服,接受其观点。这样的阅读是必要的,这有利于教师教育理论水平的提高和研究能力的增强。只是,由于种种原因,不少教师或者不善于、或者不喜欢、或者不习惯、或者不经常阅读这样的论文。而阅读由同行撰写的教育故事,作为一种倾听,则通常感到更实在、更亲切一些。这样的教育故事似乎没有什么“权威性”,并不硬性地要求你同意其观点,不过是展现某种过程,表现叙事者个人的某些感受、体验、体会、见解、看法而已。惟其如此,倾听同行教育故事时,我们可以置身其间,好
像与同行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讨论。
如何进行这种交流和讨论呢?在倾听故事时,可以边读边想。读到《阅卷》中几位老师关于那道试题答案评判持争执,我们可以思考一下自己有什么看法,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情。对作者又面临的新问题,也可以提出我们的处理建议。读《调皮的纸飞机》,可以想一想假如自己在课间遇到那种情况将会怎么做。在倾听同行的教育故事时,我们应有自己的分析和认识。一个故事到底有怎样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可以把自己的理解与叙述者的议论加以比较。倾听故事时,还要善于质疑,就是不轻信、不盲从,实事求是,善于换个角度思考。这样也许能够发现某一特定的教育故事可能存在着的片面性、简单化、绝对化、局限性等。质疑时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要说明“为什么”,要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拿出解决某种问题的具体意见、方案来。
倾听同行的教育故事是学习,又是研究,可以促进教师的学习和反思,有助于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所以,我们认为,教师应该把这样的倾听作为一种职业习惯,作为工作中的一种主动的行为,要善于倾听,要学会倾听。
辽宁锦州&&
欧洲中世纪的贵族喜欢在自己的池塘中养天鹅,用以炫耀自己的高贵。但一般的天鹅捉来是会飞走的,于是他们想出了三种方法来使天鹅不能飞走。
一是把天鹅羽毛剪掉一边,使天鹅失去平衡。二是绑住天鹅的翅膀,使它无法张开。三是由于天鹅起飞需要很大的湖泊助跑,如果缩小池塘的面积,天鹅就飞不起来了。
前面的两种方法会伤害天鹅优美的姿态,所以就普遍地使用了第三种方法,久而久之,天鹅就失去了起飞的能力,甚至忘记自己也会飞翔了。那种原本能飞越高山大海的大鸟就乖乖地成为贵族们的宠物了。
最近还看过一篇报道,说的是一位母亲为了圆儿子的画家梦,不惜辞职远离家乡,告别丈夫,在京城陪儿子读了10年书。最终,儿子如愿考上了美术学院,她却丢了丈夫,丢了工作,丢了除了儿子之外的一切。然而,儿子却不感激母亲,他认为,自己和母亲一样是可悲的人,而且自己比母亲更可悲。因为他已经不知道自己喜欢的究竟是什么了,因为母亲的付出,让他感到了巨大的压力,自己的爱好给母亲太多的苦难,画画给他带来了罪恶感和压抑。他现在只能像一名画工一样机械地画画,根本找不到灵感和激情。
他在给母亲的信中这样写道:“你赌博式地陪读,把所有的希望都压在我的心头,而我已承受不了这一切。我看过心理医生,医生说我有忧郁症,需要心理调整。现在,我最害怕你说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这让我实在受不了了!”看完儿子的信,母亲呆住了……
是呀,我们该为孩子们做些什么呢?
有些时候,作为家长或老师,我们全力以赴地工作,甚至完全不惜牺牲自我,而我们这样的努力,又是不是在善意地捆绑着孩子们的翅膀、剪去他们飞行的志向和勇气、缩短着他们起飞时所需要的助跑空间呢?
我们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应该都是没错的,但在这之前,我们还需要先想一想……
——新课改随笔
山东昌乐&&
开学这几个月里,校园里处处弥漫着新课改的气氛。但每位教师走进新课改的课堂,却有着不同的感受,有人感到如鱼得水,更有人感到彷徨、困惑。学生也是这样,很多时候,当你真的给他们以自主的空间时,很多学生往往会瞪大眼睛,不知所措。这让我想到了两只小鸟的故事。
有两只小鸟,一只关在笼子里,一只放飞在野外。关在笼子里的小鸟三餐无忧,在野外的小鸟自由自在。两只小鸟经常做着亲切的交谈。笼子里的小鸟羡慕野外小鸟的自由自在;野外的小鸟则羡慕笼子里的小鸟的安逸。一日,一只小鸟对另一只小鸟说:“咱们换一换。”另一只小鸟同意了。
于是,笼子里的小鸟飞进了大自然,野外的小鸟飞进了笼子里。从笼子里飞出来的小鸟高高兴兴,在大自然里拼命地飞呀飞呀;飞进笼子里的小鸟也十分兴奋,它再也不用为寻找食物而发愁了。
但不久,两只小鸟都死了。一只是饥饿而死,一只是忧郁而死。从笼子里飞出来的小鸟获得了自由,却没有同时获得捕食的本领;飞进笼子里的小鸟获得了安逸失去了自由。
再回到我们当前进行的课改上来。我们历来的教育有着巨大的惯性,学生在教师满堂灌的课堂里已经生活习惯了,他们从来不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而是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像笼中鸟一样过着三餐无忧的生活,但却失去了个人的自由。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倡导探究式学习习惯的养成,这就是要求我们把学生从笼子里释放出来,还学生天性,给学生自由。但我们的学生已经没有了自己“寻食”的天性,假如我们毫无顾忌地把学生释放出去,在全新的课堂中,不给予一定的指导,使他们恢复获取知识的天性,他们同样会因饥饿而死。
这是我在新课改之初的一点点感受,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帮“皮”孩子立志两例
安徽省亳州市第三中学&
“皮”孩子从来不知上进,淘气,贪玩儿,一副无所求的样子。他们是老师和家长们经常批评的对象,但时间久了,他们也就“刀枪不入”了,怎么批评他都无动于衷。不管你怎么着急,怎么语重心长,“皮”孩子都不在乎,左耳进右耳出,同样的错误下回还照样犯,坏习惯永远也改不掉。
要说的第一个“皮”孩子名叫沈从文。
小时候,他非常喜欢逃学去玩儿。一个夏天的上午,他又逃学了,他的老师毛先生非常生气,下午小从文来上学的时候,毛老师令他在校园里的一棵楠树下罚站。而沈从文那时已经到了刀枪不入的境界了,毫不在乎地来到树下,罚站对他来说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了……
远远看着小从文,毛老师有些焦急,但听惯了批评之声的沈从文对教训、对批评已经产生了一种天然的抵触之情,怎么办呢?当他看到小从文身边的那株生长正旺盛的楠木树,心里有了一些想法。
下课后,毛老师来到楠木树下,沈从文低着头已准备好了等着老师的斥责。但毛老师没了平时严厉的口气,而是变得很平和很亲切:“从文啊,你抬头看看你面前的这株楠木树,你看它的树头,昂首向上,心无旁骛;你看它的枝叶,尽情伸展,就是为了能攫取更多的阳光和雨露啊!它之所以这样,正是渴望自己在未来的岁月里能成为有用之材啊。一棵小树尚且喜欢天天往上长,你作为天地间的一个人,愿意在这棵树面前成为一个懒惰嬉戏、不思进取的矮子和无用之人吗?”
看着眼前这常常面对而立的大树,听着老师很有文采的形容,树的形象开始深深印入小从文的心中。毛老师走后,他抚摸着楠木树,反复打量着它,看着它的强壮高大,渐渐地好像明白了一些什么,他暗自发誓说:“楠木树啊,我一定要比你长得快,总有一天我会超过你!”
这株楠木树的形象永远地在沈从文的心灵深处扎下了根,无论他走到哪里,他都会想到那株少年时代的楠木树。在成为著名作家后,他有一次故地重游,还抚摸着已长得挺拔高大的楠木树,深情地怀念起了可敬可爱的毛老师,还向身边的同学们意味深长地讲了这个让自己终生难忘的故事……
第二个“皮’孩子叫达尔文,是英国孩子。
小的时候,达尔文非常贪玩,在校的学习成绩非常差,为此,常常受到父亲的批评:“你关心的只是打猎、玩狗、捉老鼠,这样下去你会使你自己以及我们全家蒙受耻辱的。”
然而,父亲的责骂,在小达尔文的心灵上似乎并没有留下什么痕迹。
有一天黄昏,父子俩沿着家门前的塞文河漫步,看着一条条在河里穿梭的船只,小达尔文非常入迷。这时父亲走过来充满爱意地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说:“孩子,你看,虽然是在这同一条河流里,却只有那些高挂着白帆的大船,才能航行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不断地去开拓自己一片又一片的新天地,去创造自己航行史中一次又一次的辉煌。而那些小舟呢?你看它们只能在自家门前的地方捕捉点鱼虾,永远也创造不出什么可值得自己骄傲的历史。做人也是一样啊,你不学习,不上进,不想把自己打造成一艘大船,那你就永远也没有机会到外面去实现你心中的伟大理想啊。我的儿子,你是不想一生都做一个只在自己家门前打鱼捉虾的没出息的小舟的,是吧?”
父亲的话,加上眼前生动、壮丽的景象,深深地触动了达尔文的心灵,让他突然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生命的神圣感和使命感,他感到自己不能再在游乐中虚度岁月了,他一定要把自己打造成一艘“巨船”,去远方、去人生的海洋中,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从那以后,他感到自己成熟起来了,他把自己过去用于玩乐的精力和兴趣,开始转移到了读书与研究中了,按照他自己的话说:“我开始像只饿虎一样地投入到了学习之中。”后来,由于他在博物学方面的热情和渊博的知识,被英国皇家海军邀请到“贝格尔”号军舰上作环球航行。这次航行,让他有机会在世界范围内对物种进行了大量而又深入的研究,终于写出了震惊世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进化论……
不管是毛先生,还是达尔文的父亲,相信都曾有过对“皮”孩子磨破嘴皮子的教诲,都自有过严厉的批评,然而他们以前的话都像风一样,飘过之后就无影踪。相比起以往那不计其数的言论来讲,真正起作用的这几句话却不算多。
为什么起作用了呢?首先不要站在这些“皮”孩子的对立面上,“皮”孩子不吃硬,你严厉,瞪眼,甚至动手,他们受过之后,就把你当成敌人,你的话也就不会起作用了。而且,如果你的批评与斥责不能次次“加码”,不能回回翻出新花样的话,他就会想你不过如此了,还能怎样?!一定要站在“皮”孩子的一边,他们才会认同你的话。
&再有,“皮”孩子并不是样样都“皮”的,有些东西是他们喜欢的,在乎的,这就看你会不会适时地借用它了。这里的两位师长都抓住了特定环境中的特殊景物,对孩子或学生进行触动其心灵的教育,从而激发起他们向上的力量和学习的欲望,就像情境教学一样,意境会增添话语的力量。毫无疑问,这些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超过了以往千万句粗暴、简单的批评或责备。
我们是不是要看看身边的“皮”孩们在乎什么,看看能设计出什么精彩而对路的情境,嵌入他们脑海中,积极地影响他们的一生。
师& 德& 之&
——感悟“名师人生”
《人民教育》记者&&
记得《人民教育》2003年第1期,在“名师人生”栏目开篇中,刊登了清华附小窦桂梅老师的《激情与思想:我一生的追求》一文后,我陆续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一些来信和电话。当读到河北省赵县教育局将这篇文章复印并转发给全县教师时,作为本栏策划、编辑的我,内心充满无限的激动和喜悦。同时,也让我思考着一个问题,为什么“名师人生”能得到广大教师的如此关注和喜爱?
匆匆两年过去,当我再一次翻开本栏刊登过的30篇文章——《我,长大的儿童》、《路,是这样走出来的》……一位位名师“熟悉”的身影,仿佛微笑着向我走来。透过这些名师成长的足迹,我深深地感悟到“名师人生”四个大字的背后,所凝集的是一代代教师用爱与智慧塑造民族未来的教育理想。
爱,是教育永恒的话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耳熟能详的教育理念。但是,如何把爱化为教育者的教育行为,让爱走进校园、充盈课堂、触摸到一个个灵动的生命,让爱产生智慧,让爱在孩子心中留下岁月抹不去的美好回忆,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感受到教育的幸福……这需要一个教师把自己内心自然形态的爱赋予真诚与智慧,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地反思、积累、陶冶。
爱,因走进学生的心灵而美丽
李吉林老师在《我,长大的儿童》中说:“在儿童的世界中,我在爱孩子中,渐渐长大了。我把这种爱升华成自己的理念,又把它细化成自己的行为。”作为一名教师,当你像李老师这样,用学生的眼睛、学生的情感、学生的心理,构筑自己的内心世界时,你才能真正走近学生、了解学生、认识学生,你才能走进学生五彩缤纷的内心世界,捕捉到藏在学生心底,影响其整个人生的梦想与追求。这是一个学生成长的动力,是师爱的根。
爱,是一份尊重
“一个学生就是一本丰富的书,一个多彩的世界。学生是活泼泼的生命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要培养他们成长、成人、成才,首先要尊重他们,从思想上、感情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个性。”(于漪:《思念》)尤其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尊重学生已成为一种时代的要求。然而,提到尊重,作为一个教师是否反思自己沾有“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问题——中国基础教育的痼疾”,隔着“师道尊严”樊篱的爱,很难谈尊重;如果一个教师整堂课都灿烂地微笑着,但上的课却如同一杯白开水,毫无滋味,这也谈不上对学生的尊重。
尊重学生,教师必须放下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架子。不仅要“蹲下来”和孩子寻求平等的对话,“一位真正的优秀教师,必须留一份纯真,要学会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问题提出后,要给予孩子思维的空间”。上海的潘小明老师在《我的课堂人生》中说:“在课堂中尊重孩子,就必须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潜能,尊重他们的差异,尊重他们出错的权利。”尊重,是民主教育的核心,是爱的胸怀。只有建立在尊重前提下的爱,才会变得宽容,才能自然地流淌进学生的心田。有了尊重,才有师生间的平等对话、才有沟通、才有合作的过程;有了尊重,教师才可能以理解、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有了尊重,才可能有学生主体意识和健全人格的生成。
尊重学生,教师不能忘记自己承载着教书育人的使命。在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在教师从“教书”到“教人”的角色转换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个优秀教师不仅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还应是一个“教学的专家”。一个优秀教师的微笑,总是浸润在他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过硬的教学基本功中。缺乏尊重和智慧的爱是苍白的,学生的心中有一杆秤,称得出师爱的分量。
爱,是一种艺术
毋庸置辩,爱不是教育的全部,但是,教育的全部过程都充盈着爱。“名师人生”的足迹印证了一个事实,伟大的师爱确有神奇的魅力,但是,爱并不神秘,爱,实实在在地存在于点点滴滴的教学生活中。一个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的无限关爱,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短短的评语……这寄寓着教师用心传递的关爱,常常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师爱无言。正如薛法根老师所说:“我深信爱的教育力量,在教学中对于那些常常走神的同学,我总是边讲课边走到他们身边,用手轻轻地抚摸一下他们的头,抑或轻轻地拍拍他们的肩背,孩子们总能领会我的意思,专心地听讲起来。这就是教育艺术的艺术,蕴含着教育深爱的艺术,足以让所有的学生感受教师那无言的关爱,感受到教育的幸福。”
师爱无价。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生最美好的“金色学生时代”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和老师一起度过的。一个学生的成长、成才、梦想与追求,都离不开教师的关爱。教师的爱绝不是姑息、迁就、溺爱。“老师的关爱,并不都是三月的春风和旭日,有时也如秋风和冷剑,除去你心头的杂草,那是严格的爱!”(薛法根:《教育的幸福》)人们常说:母亲的爱,如秋天的明月,宁静、长久。那么,教师的爱,不仅有父母之爱的慈祥、宁静、长久……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蕴含或体现出的爱,应扬弃父母之爱中的非理性因素,是一种从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高度出发的讲方法、有分寸、讲教育艺术的理性之爱。
&&& 爱,是一份责任
随着教师专业化进程的加快和教学的内涵与目标的日趋丰富,教学活动的视野已拓展到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方方面面。责任心,作为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则显得越来越重要。
责任心,是爱的动力。人的一生,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责任。当一个教师把这份责任镌刻在自己的人生词典中,他才能产生动力和激情,用心去呵护每一个灵动的生命。作为21世纪的“一位真正优秀的教师,必须多一份责任,要从孩子生命成长的高度去思考教学,用自己的言传身教,用精心设计的教学,引导孩子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潘小明:《我的课堂人生》)从而使受教育者,从小懂得爱自己,爱自己的家乡,爱自己的祖国,懂得给他人带来快乐,懂得用自己一颗善良的心去关爱别人,关爱世界。
责任心,是爱的生命。“对我们教育工作者而言,爱,是一种对国家、对民族、对事业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吴辰:《让校园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因此,王运遂老师大声疾呼“把真诚与智慧奉献给学生”,因为“教育是人学,它的本质功能是促进人的发展。因此,学生是认知的主体,他们的第一要素是生命。这些学生将是我们炎黄子孙真正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希望。”当一个教师触摸着自己的责任心,把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时候,爱才有价值、有生命力。
爱,是无私的奉献
如果说走进学生的心灵是师爱的根,尊重是师爱的胸怀,责任是师爱的生命,那么,奉献则让爱有了丰富的内涵和灵魂。
奉献,是一种美德,是教师的天职。奉献使无形的爱变得有血有肉。程翔老师说:“奉献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人生态度,并非高不可攀。有的教师面对亲人生病住院,陪床侍候,端屎端尿,却不耽误学生一节课,这是不是奉献?有的教师为了高考的学生,即便是爱人去世也没有请一天假,这是不是奉献?很多教师教了别人的孩子耽误了自己的孩子,这是不是奉献?回答是肯定的。于漪老师说过:‘奉献是教师的天职。’无论社会如何变化,教师的奉献精神不能丢。”(《人到中年的思考》)程翔老师所举的例子是千千万万教师无私奉献的缩影,程翔老师所说的,“无论社会如何变化,教师的奉献精神不能丢”,道出了广大教师的心声。
奉献,是一种境界,是爱的升华。由于教师总是和劳累、清苦长相守,于是,人们便用“春蚕”和“红烛”来赞美教师的奉献精神。然而,即使教师做一支两头点燃的红烛,把自己生命的光和热,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人民的教育事业,但总不免让人感到伤感。
而李吉林老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感悟到:“深感当教师比蜡烛永恒,照亮了别人,升华了自己;即便是比作‘春蚕’,也绝不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而是丝虽尽,却身不死。蚕化作蛹,蛹变成蛾,蛾又孕育、孵化出蚕宝宝,无穷无尽……那真是如诗如画!”这便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来源于哪里?我想正如唐江澎老师所说:“当我以对人生价值、生存方式的剀切体验来诠释教师职业的意义时,我获得了从事这种职业所需要的刻骨铭心的挚爱。”(《学习,生命存在的方式》)当一个教师有了这种职业感受,他才能体味到奉献的精神旨趣。
如果说师德教育,是教师教育的核心,那么,爱则是师德之源。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透过“名师人生”的足迹,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教师能读懂“爱会产生智慧,爱与智慧改变人生”这饱含哲理的话语。
学 生 教 我 当 老 师
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副校长、特级教师&&
前不久,我接到一个来自深圳的电话:“李老师,能猜出我是谁吗?”我哪猜得出,但我想多半是我过去教过的学生。这样的电话我常常接到。
当她说出“付饶”两个字时,我惊叫起来:“原来是你呀,付饶!”付饶是我1982年大学毕业分到学校后所教的第一个班的学生,算起来她今年应该是三十五六岁了。电话里,她说不久前,在书店看到我写的《爱心与教育》非常激动,当即便买下,还在同事面前炫耀:“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我初中的班主任。”但我却真诚地对她说:“当初教你们的时候,我哪会当老师?现在想起教你们的3年,真是教训多多,‘不堪回首’!如果说我现在做老师有点经验和成绩的话,首先要归功于我的历届学生,包括你,因为是你们教会我怎样当老师!”
这是心里话。知道她是付饶后,我心里更多的是内疚。当初我教她的时候,曾伤过她的自尊心。本来,我觉得自己还是挺关心学生的,就拿对她来说,我曾为她花费了大量精力:谈心、补课,不止一次地冒着烈日去她家家访。她呢,也很关心我,初一时,她曾悄悄地把治咽喉病的药塞进我的寝室门。不料,她初中毕业后就读本校高中,校园相逢却再也不理我了。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带着情绪地对我直言:“是的,我对你就是恨……你自以为你是为我好,但是你伤过我的自尊心。你还记得初三时我写的那张大字检查吗?”哦,我想起来了。初三时,她违反了学校纪律,我出于严格要求,责令她写了一份检查,并用大字抄出来贴在校园内。当时我觉得这样做很好,因为对她的严格要求,班上违反学校纪律的人明显少了。没想到她却一直耿耿于怀:“也许你李老师是对的,‘严格要求’嘛,‘维护集体荣誉’嘛,可是,我却因此而出名了,全校都晓得我的名字了……”尽管当时听了她的这些话,我脸上发烧,但我却不怪她,甚至还感谢她,因为通过她,我毕竟得到了一个有益的启示:仅仅有爱,并不能保证我们的教育万无一失。有时候,我们出于对学生的爱,甚至会做出有悖于爱心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爱,实际上成了一种对学生的伤害。因此,师爱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教师应尽量不要伤害学生心灵中最敏感的地方——人的自尊感。
我电话里给付饶讲了这件事,问她是否还记得,她想了想说好像有这么一回事儿,然后笑了:“呵呵!李老师,这事你居然还记得,你不说我都基本上忘记了!”
我说:“当然记得!因为从那件事开始,我明白应该怎样当老师了!”
的确如此。正是她当年对我的“刺激”,让我开始反思当时自我感觉还挺好的教育,我慢慢养成了反思的习惯。几乎可以说,任何一个教育者在其教育生涯中,都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区别优秀的教育者和平庸的教育者,不在于他是否犯错误,而在于他如何对待已经犯的错误。这里所说的“如何对待”,不仅仅是指想方设法弥补错误所造成的损失,更主要是指对错误的反思——对成长中的年轻教师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善于把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这是任何一个教育者从普通教师走向教育专家乃至教育家的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泰戈尔有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多玩雅集答题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