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真单吴以淘宝刷单发空包安全吗出去了怎么办

&&&男子以“校园贷”刷单借口 盗用学生身份信息贷款被判三年分享:
& & & &小然(化名)是苏州某学院大二学生,家境并不优渥,平时关注着好几个学生兼职群,2016年2月份,群里的一条新消息让她颇为动心,“只要提供自己的身份信息,在一个网贷平台办贷款,借款成功后将钱转到一个名为吴某的支付宝账户,就可以在群里领一百元红包,所贷款项后续都由吴某来偿还。”于是,小然用自己的身份信息办理了一笔四千余元的贷款并转给了吴某。
& & & &起初,吴某每月都会按时还贷,“大家都以为他是平台的代理,很多同学也觉得帮忙贷款不仅没有风险,还能赚些零花钱,何乐而不为。”据小然陈述,前后有20多个同学和她一样做了差不多金额的贷款。然而同学们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些钱全都被吴某用于个人消费、还高利贷,直到他无力偿还贷款,出现大面积逾期,同学们才觉醒报警。
& & & &据悉,吴某因赌博欠了高利贷无力还款,便通过以网上刷单的形式骗学生用他们的身份信息去贷款平台做贷款,随后把贷出的钱拿来还自己的高利贷。30多名在校学生被骗,涉案金额逾20万元。
  近日,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法院审结此案。被告人吴某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3000元。
  法院经审理查明,2016年2月至2016年6月期间,吴某为偿还高利贷和个人消费,对外谎称自己是网上贷款平台雏鹰助飞计划、名校贷、优分期、分期乐代理,以帮忙在网上贷款平台贷款刷业绩、由吴某承诺还款且每贷一笔可获返利为诱饵,诱骗被害人刘某、曹某等30名学生提供了个人信息,利用上述学生信息完成网上注册,并采用伪造贷款合同、接听贷款平台回访电话等方式完成贷款申请,要求被骗学生将收到的钱款转账至被告人吴某控制的支付宝账户,涉案人民币23万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吴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遂综合各因素考虑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 & & &律师提醒:对于涉校园贷类案件,一方面,按照中国银监会、教育部、人社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现阶段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所以在校大学生不要通过所谓的“网贷平台”进行校园借贷业务。另一方面,广大同学应当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不要盲目追求 高品质 生活,甚至相互攀比。
文章来源:【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凡注明“卡萌信用卡”来源的作品,任何媒体及个人全部或部分转载,请注明出处(卡萌信用卡)。文章内容及结论仅提供用户阅读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1&&&&12280人申请2&&&&21134人申请3&&&&18765人申请4&&&&12530人申请5&&&&16571人申请6&&&&22423人申请7&&&&16279人申请8&&&&20534人申请9&&&&12543人申请10&&&&20425人申请微信关注kameng98客服热线:(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周六 8:30--12:00)400-007-9631客服电话:中和国际加盟告诉大家关于刷单的骗局――江苏新闻网
中国新闻社江苏分社主办
新闻热线: 电子邮箱:
中和国际加盟告诉大家关于刷单的骗局
来源:网络
  如今互联网行业高速发展,许多人通过网络聊天交友,玩游戏进行娱乐,购物,也有聪明的人利用这个平台赚钱。中和国际加盟知道,很多大学生课余时间很多,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所以想要找兼职,网上兼职工作也不少,很多都宣称收入不错,可是,这当中存在很多骗局,因为大学生涉世未深,没有工作经验,所以容易成为骗子的目标,通过制造出高收入的兼职来诱惑大学生,然后趁机骗走银行卡里所有的存款,很多人损失惨重。
  中和国际加盟经过多方调查发现,如今网络刷单骗局非常多。上海的吴小姐在网上开了一家淘宝商店,所以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在网上。有一天,有一个陌生人添加他,说是好友,结果加了以后介绍自己是网络兼职刷单工作人员,给别人提供在家就能赚钱的机会。吴小姐心想自己每天空余时间很多,很浪费,所以就加入了对方介绍的一个专业网络刷单群,这其实只是骗子的幌子,群里面人很多,但大多数都是托。
  果然不错,等到吴小姐进入群以后,管理员开始联系吴小姐,要她填写一份兼职申请表,其中包括一些银行卡账号和许多个人的信息。接着管理员就要吴小姐按照群里订出的刷单操作进行付款代刷,吴小姐刚开始不相信,但是对方一再保证真实可靠,数额不大,只有十几块钱,所以吴小姐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接受了。
  之后,吴小姐接到管理员发放的佣金,而且还说吴小姐做得不错,以后可以接任务。在以后的一星期内,吴小姐先后帮忙刷单很多次,金额超过一万元,但是对方说是月结的,而且一再要求吴小姐刷单,吴小姐最后觉得奇怪就停止了,等到月底一直没有收到返回款,钱就这样没了。中和国际加盟在这里告诉大家关于刷单骗局,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编辑:陆菲
新闻热线: 电子邮箱:如果连美团都靠刷单冲估值,创业者该怎么办?
5.1假期刚过,美团点评的一纸反腐通报邮件又激起了行业对「刷单」的讨论——原邮件公布了美团内部10起反腐败、打黑产的刑事案件,其中就包括了一起「酒旅酒店住宿事业部南京BD吴某等人勾结外部商家和刷单团队,虚构酒店POI交易骗取巨大补贴款」的案情。这次邮件的公开一方面表达了美团对于内部腐败的处理态度,另一方面也看到了这类「黑产」的公开化与普遍化——众所周知,美团当年从千团大战中脱颖而出,后合并大众点评成立美团点评集团,先后介入了团购、送餐、酒店、旅游、电影等多项业务,是名副其实的O2O龙头公司,此前数据显示,美团仅外卖日订单就超过千万量级,集团估值超过百亿美金,是国内独角兽企业中的翘楚……然而公开邮件确认后,看到这样体量的公司还在进行内部大规模刷单造假,影响不言而喻。值得一提的是,美团与淘宝等电商平台四处可以的刷单不同,后者更多的是入驻商家自主刷单、买好评给自己贴金,进而获得更多的平台流量,淘宝的责任边界在于是否进行严格监管;而美团内部的刷单操作则更像是自产自销,将虚假订单与实际订单混在一起冲高整体订单规模,进而获得「额外利益」。什么是额外利益呢?了解创投圈子的人一定明白,对于未上市的交易平台类型公司,估值模型中通常包括订单量,GMV交易额、净收入、净利润等指标,早期互联网公司中由于竞争激烈以及培养用户习惯,进行商家/用户的双端补贴已经是常规动作,所以这个阶段一般都是大规模亏损,随着用户习惯养成,头部品牌效应确立,减少两端补贴,最终逐步收窄亏损达到盈利,具体可以参考滴滴的成长轨迹。在投资早期,利用财务数据估值并不现实,退而求其次来看,订单量与GMV就相当重要了,所以不少平台型公司为了抬高估值,主动大规模刷订单的行为屡见不鲜,甚至先入局的投资人一起隐瞒真实订单卖吆喝,找下家接盘的故事也并不意外,其带来的直接额外利益就是:在融资乃至并购等资本操作上,带来了高估值溢价,最后结果无非两种,运气好点的是用虚假数据拿到了高估值,完成了新一轮的资金进入;倒霉的则行为败露,引起市场反弹最后倒在血泊中,如几年前的「一亩田」等。事实上,刷单的风气随着投资火热已经存在多年,但如果行业龙头也不愿意遵守规则,市场则会向着更坏的方向发展,这对于体量尚小,融资能力不足的创业公司更是寸步难行。下面先看看美团自爆的家丑是如何运转的,再说说创业公司该怎么做。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包括美团平台及酒旅事业群等在内的三大事业都有刷单行为,最早的报道见于2015年初,媒体称其刷单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高峰期,约40%的酒店间夜是“刷”出来的」,当年7月,公司称月整体交易额超111亿,刷新了O2O月交易额纪录,而后续的调查记者走访发现,美团在于商户的合作中进行了规模性的刷单行动。「多家酒店老板称,2015年是刷单最疯狂的时期,基本上所有的商户都在明目张胆地刷单,区别只是数量和模式不同而已,美团的考核是根据间夜量和现金流等提成,所以基本不管是否刷单,甚至还在酒店业绩不好的时候,主动提出鼓励刷单的建议」。2016年,媒体也曾报道了刷单成本模型,直接指出了合作刷数据的重点:「假设旅馆的美团价格是80元,一单给美团的佣金是6.4元到8元,去淘宝上买一个美团帐号的价钱是1毛7左右,也就是刷一单的成本最多是8.2元左右,但是美团对酒店时不时会有补贴,之前就曾经有过一个间夜量(入住天数*入住房间数)30元补贴的情况,而且消费者端又有减免的政策,大概2-3单就能减免20元左右。两项补贴加起来,刷单不仅没成本,能排名带流量,而且本身就能赚钱」。除此之外,分析认为美团与酒店可能也使用了包括:1)一个酒店改头换面成为多家酒店,方便刷更多订单;2)预订页面显示低价,实际入驻加价;3)直接刷好评等玩法,这让酒店预订行业的潜规则直接暴露在大众面前。2017年,美团宣布5.1期间前的酒店单日入住间夜超120万,「创造行业新高」,再次引发了质疑,核心点在于,「中国目前酒店在30万家左右,每日可预定的酒店库存大概在500万间左右,而要达到120万已经占到的1/4的份额,对于同业的携程,艺龙、同程、途牛、去哪儿等的数据推算,120万的日订单并不合理」,甚至媒体指出,美团所有的每日酒店库存加起来都不到120万,而要「做」这个订单数据规模,刷单行为则首当其冲。比如其玩法可能包括:1)将钟点房计入间夜量,导致一个房间单日产生多个「过夜」订单;2)团购酒店后退订,也会带来虚假的订单量;3)是直接用户入住刷单——根据媒体报道,2016年7月以来,一个70余人的团伙勾结数十家入驻店铺和美团内部员工,利用平台退款结算流程进行刷单诈骗,在10余天时间里骗取金额高达500万元之多。一系列的虚拟交易行为抬高了订单量,推高了公司估值,某种程度上给O2O市场带来了虚假的繁荣,无论是行业龙头、投资方、还是普通用户,都不得不得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对于创业公司来说,这种环境显然会大幅影响到了自身的发展。上述事件中,刷单的的原始动力是公司意志还是个人行为,外界难以获知,不过根据今年1月媒体文章,「新美大估值已经从2015年前的180亿美元下降到110亿美元,降幅超过三分之一」,如果因估值下滑导致刷单止血在被曝光进而追责,多少有些得不偿失。从「刷单—提高估值融资—用融资款继续刷—再次融资」已经成了恶性循环,2015年曾火热市场的明星该公司「一亩田」正是倒在了这样的恶性循环里——为了最高订单量与交易额,甚至出现了「一老板购了999.999吨毛桃,公司日均刷到3.2亿流水」的故事……最后,公司在谎言中出现资方撤资、资金链断裂,大规模裁员,进而「神话」破灭的丑闻。在这个大背景下,市场就自然出现了创业公司不得不进行「防御性」刷单——如果别人都进行虚假的订单交易冲估值拿融资,自己只给出真实交易数据,显然与拿到更多钱的对手难以抗衡,这是行业里普遍的认知。综上来看,刷单的危害不言而喻:在行业层面,虚假数据造成了大量资本泡沫,催生了行业的整体估值,造成了不存在的泡沫与虚假繁荣,一旦破灭则会引发行业整体萧条;创业层面,刷单成了「毒瘾」般的存在,规则被破坏却没有监管,等同于鼓励造假,让诚信者无法生存,劣币驱除良币,融资款无法真正用在有价值的业务上;用户层面,面对平台上的预订数据乃至好评数据都无从辨别,更容易引起消费纠纷,失去对整个平台的不信任感。最后,创业者应该怎么做呢?在融资等资本运作下,更应该明确告诉有意向的投资人运营实情,即使过往有过刷单历史也应开诚布公,在整体泡沫期的集体行为意识更多人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当下创投市场已经过了看订单量与GMV等「虚」指标的阶段,健康的成本结构模型与现金流更容易受到资本青睐;另一方面,相对专业的机构在现在的DD(尽职调查)过程也更注重订单的结构来源的回溯,在刷单已经成为「行规」的情况下,靠假数据去「骗」融资将变得成本越来越高最后,美团的成长能走到今天并不容易,整个过程鉴证了O2O行业的血雨腥风,近期公开内部腐败,坦诚刷单行为是好的开端,但未来应该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确立行业的道德准则,而创业公司则应该寻找找到真正合适的商业模式,减少乃至停止为了漂亮数据而进行虚假交易的行为。永远不要用一个谎言去圆另一个谎言。&
(来源:,如对本网转载内容、版权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卓网官方微信
微信号 Hiapk2013
这里有最无节操的小编和最鲜辣的资讯!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其他帐号一键登录:
& 滴滴快车都是跑的真单子,也会被说成刷单?
查看: 11827|回复: 16
手机看此贴:
用得意APP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转发至朋友圈
UID113012&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5 &积分1970&在线时间129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65&最后登录&
UID113012&帖子&精华0&金币1712 &威望0 &注册时间&
就跑了17单,全部都是自己抢的真单子,冒得一个是刷的
结果今天一看,完成回归发了98块多,后面又来一条,作弊罚款121块多
我日,系统瞎判,有没有相同遭遇的班子,该么办
UID113012&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5 &积分1970&在线时间129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65&最后登录&
UID113012&帖子&精华0&金币1712 &威望0 &注册时间&
打400的客服,叫他查是哪个单子刷的,也查不出来
只说帮记录一下,md
UID125596&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2 &积分1184&在线时间458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5&最后登录&
UID125596&帖子&精华0&金币268 &威望0 &注册时间&
都一样!我优步从来只接真单子!结果说我刷单!我身边几个朋友,从来不接真单子,反而什么事情没有!
优步这样搞,估计离死不远了!
UID728855&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7 &积分97&在线时间10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5&最后登录&
UID728855&帖子&精华0&金币77 &威望0 &注册时间&
UID259438&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47 &积分4431&在线时间1112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85&最后登录&
UID259438&帖子&精华0&金币2202 &威望1 &注册时间&
我收到的短信,回归奖10单300,真实跑了12单,昨天全部提现
UID46143&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72 &积分5540&在线时间1970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90&最后登录&
UID46143&帖子&精华0&金币1590 &威望2 &注册时间&
回归奖是什么
UID110092&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371 &积分19300&在线时间4276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20&最后登录&
UID110092&帖子&精华0&金币10714 &威望8 &注册时间&
滴滴的系统本来就有问题,不能跑多,
UID723374&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7 &积分4257&在线时间271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85&最后登录&
UID723374&帖子&精华0&金币3729 &威望0 &注册时间&
规范了再跑,现在蛮多问题
UID516044&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37 &积分8738&在线时间15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最后登录&
UID516044&帖子&精华0&金币8708 &威望0 &注册时间&
我也被罚了,现在账户是-200.4,准备找经视,不晓得有冒得用
UID213121&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3 &积分4054&在线时间416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85&最后登录&
UID213121&帖子&精华0&金币3222 &威望0 &注册时间&
什么情况?!
UID723735&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9 &积分2212&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70&最后登录&
UID723735&帖子&精华0&金币2212 &威望0 &注册时间&
UID490472&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78 &积分1189&在线时间11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5&最后登录&
UID490472&帖子&精华0&金币1167 &威望0 &注册时间&
我20单刷了八单,都没封,朋友12单刷八单被封,这个事情看运气
UID716125&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5 &积分64&在线时间26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5&最后登录&
UID716125&帖子&精华0&金币12 &威望0 &注册时间&
加入滴滴专车(快车)的条件:1、车龄在6年以内2、车价在7W以上3、驾龄在1年以上
若符合条件请访问:.
UID581740&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5 &积分813&在线时间24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0&最后登录&
UID581740&帖子&精华0&金币765 &威望0 &注册时间&
这就是笼子 朋友 早刷完早脱身 现在还跑自然单
根本冇得么赚头 玩不过公司滴
UID158670&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30 &积分7387&在线时间2053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95&最后登录&
UID158670&帖子&精华0&金币3266 &威望3 &注册时间&
人品问题……
我起码刷了几十单都冇得被发现过
UID262519&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0 &积分250&在线时间107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35&最后登录&
UID262519&帖子&精华0&金币36 &威望0 &注册时间&
我的也是这样的
UID230807&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205 &积分15883&在线时间2341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20&最后登录&
UID230807&帖子&精华0&金币11176 &威望5 &注册时间&
得意生活 & 得意 & 得意DEYI &
版权所有& Powered by网络视频刷单调查:4分钟免费刷2.2万300元能买4000万点击|视频网站|平台|网络视频_新浪科技_新浪网
网络视频刷单调查:4分钟免费刷2.2万300元能买4000万点击
  每经记者 丁舟洋 吴林静
  新生事物的起步常伴随着混沌期的野蛮生长,比如网络视频行业。如果说票房测量电影市场的高低,收视率检验电视市场的冷暖,那么反映网络视频是否受欢迎的一个直观指标就是点击量了。公众所看到的视频点击量数据真实性到底如何?又有多少点击量是靠“刷单”刷出来的?这些问题或许很多人并不了解。
  淘宝常常能反映出一个产业的供需现状。6月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淘宝输入“视频点击量”等关键词搜索发现,视频刷点击量的需求,已经养活了不少淘宝店家。
  更令人诧异的是,当记者向淘宝店家、网剧导演、数据检测方、投资人等网络视频行业各个环节的从业者询问是否存在视频刷单现象时,他们不仅表现得见惯不怪,还反问记者:“现在还有不刷的视频吗?”
  一位店家向记者透露,作为播出平台、向受众提供数据的视频网站也有参与刷点击量,“视频网站是知道片方在刷点击量的,是默认的,要不也不会有我们这个市场。”
  不过,就视频网站平台刷点击量的现象,记者采访多家大型视频网站,均未得到明确回复。“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回答,也没法回答,对此我们不能表态。”一位视频网站内部人士称。
  ●刷点击量渐成热销品
  在观众注意力变成稀缺资源的时代,影视剧播出数据的涨跌,牵动着片方的心。而当数据变成可以任人吹大的肥皂泡沫时,一门处于灰色地带的生意悄然出现。
  打开淘宝搜索“视频点击量”,相关“产品”多达7页。《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一家2012年12月就完成个人认证的店家,此前的业务是给做推广,当视频网站红火后,店里增加了一个“宝贝”——刷视频点击量。
  据记者粗略统计,成交量排名靠前的店家多数在2015年完成注册认证,每月的成交量少则几十单,多则五六千单。至于刷量的流程,已经高度程序化。一家“**小店”的“商品介绍”中称,只要经过“联系店主、提供链接、跟踪数量、任务完成”四个步骤,就可完成视频刷量,可谓“简单、快捷”。
  随后,记者以片方的身份联系了该“**小店”的店主。店主表示,按需要刷的数量拍得总价,然后发去要刷的视频链接就可以了。记者向店主发去了一部电视剧视频的链接,为了给记者展示其刷量的技术,该店主提出免费帮刷2万点击量。短短4分钟,该视频下方显示的播放次数从4102万增加到4107万。
  该店主给出证据称,其中2.2万是他刷的。“要不玩个大的,给300元,可以帮你给这个视频刷4000万播放量。”店主进一步表示,刷4000万,只需 1天时间,可以让总播放量直接翻倍。
  “想刷多少都行,只要视频不违法,都不会被下架。”这是采访过程中,多位店家一再给出让记者放心刷量的理由。
  在几个店家发来的价目表中,记者看到,刷量业务几乎覆盖了当下所有热门视频平台。各个平台价格也参差不齐,比如在同一家店铺中,优酷和B站的报价通常较高,而芒果TV和视频的报价较低。对于此现象,店家解释称,“优酷曾经严打过,现在技术稳定下来后,价格涨了,量也控制了,每天最多100万。”
  其实,价格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视频平台刷量的难易程度。程序员小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刷播放量的技术原理,一种是用代理服务器不断自动更换IP,一种是用工具写脚本伪造通信协议,“总之就是欺骗视频平台的服务器,让平台以为有几十万个不同的电脑看过网页、点过视频”。店家亦表示,各视频平台对点击量、播放量的统计方法不同,需要根据各个平台制定不同的刷量技术。
  ●视频平台默认刷单现象
  实际上,网络视频刷单已经成为行业里公开的秘密,而且这已不是少数派的做法,就连一些原本就具备收视实力的影视作品也要刷单。
  “有部口碑很好的电视剧,据我们统计,它每天的总点击量可达五六亿,而全国的网民不到7亿,这个点击量数据是不是有点夸张?”一位不愿具名的网剧分析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今年1~2月份刷单现象特别严重,我们日常抓取前点击量前20名的网剧分析发现,有一小半都是刷上去的。”
  一位网剧导演亦坦言,视频刷单的情况真的非常普遍,“对于制作方来说,这种方式很简单,时间和金钱成本不高,而且大家都在做,做了又几乎没有坏处,没有理由不去做。”
  在流量方面做过手脚的视频内容,其实也不难识别。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一看就能知道。”据网剧数据分析营销平台骨朵传媒的报道,一部网络剧正常播放量指数增长曲线,应该从早上7点逐渐上扬,13点左右达到一个峰值,21点左右达到全天最高峰。一旦出现刷量,播放量的曲线图则无规律可循,像心电图般突然出现数量激增,而且每日的峰值时间常常出现在凌晨。
  “教你甄别哪些网络剧点击量真过亿的方法,如果你的微博关注了超过300个人,如果在你微博上一眼都没看到过这部网络剧,其过亿的点击就极其可疑。”一位原创视频拍摄者在知乎上说,“但凡有称自个儿的网络剧点击过亿,可是你身边的小伙伴没一个知道的,那么这部网络剧的点击率多半是刷出来的。”
  既然作假的把戏这么容易被揭穿,难道视频播放平台看不出来?记者询问多位淘宝刷量的店家也均被告知,只要是刷量就会让播放量短时间激增,没法呈现自然增长曲线。当记者问刷了会不会被平台发现时,店家直截了当答道:会!
  尽管视频刷单量破绽如此明显,但刷量者似乎并不担心。“现在还有不刷的视频吗?”一位店家反问记者,“官方是知道在刷的,他是默认的,”连视频平台自己投资的作品也在刷,“要不也不会有这个刷量的市场”。
  不仅是淘宝卖家宣称视频网站默许视频刷单,就连网剧影视剧导演、影视投资人也这么认为。“视频网站基本都会采取反刷单的机制和措施,对不那么过分的刷单情况,并不会禁止。至于平台自己投的剧,有的就更说不清了。”前述网剧导演说道。
  ●网络视频数据监管缺位
  至于刷单的动机,不少从业者认为,片方和平台都有做这件事情的利益冲动。
  一位参与过多次网剧的投资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了一种商业模式:片方与广告商签了点击量的对赌协议,如果点击量完不成的话,片方可能损失巨大的经济利益,“而平台也希望数据好看,很多观众之前对一个网络视频不愿意看,但发现它点击量高了,就可能愿意看来。所以,片方、平台大家一起把泡沫越吹越大。”
  一家视频网站内部人士对记者直言,刷点击量的“产业链”,本质上是希望制造出内容曝光的效果,用于带动更多的真实用户,或者获取内容投资方的认可。
  那么,刷点击量的手段,真的能让投资方上当吗?前述网络剧导演说:“刷点击量和偷票房是一个道理,都是自欺欺人。业内人士并不会把点击量当做唯一的投资标准,影片的品质、有效观看量、话题活跃度、用户的反馈好坏等都是评判因素。”
  “投资人也没那么容易被蒙骗。”上述投资人表示,“现在投资一部剧我们更重视趋势性的、可持续的发展。对单一点击量的高低不会过多关注,更加关注的是这个团队过去几年甚至10多年来的成长指标,如团队的能力、作品的质量、行业地位等。”
  在多位投资人、网剧导演和出品方看来,刷点击量已经和找水军、炒作、电影片方自购票房一样,成为一个在造假与营销之间模糊不清的灰色地带。
  不过一位网剧出品方也承认,行业数据雾里看花,对新手或跨界的投资者来讲,贸然进来确实会看不清、交学费、跌跟头。
  那么到底谁来监管网络视频的点击量?作为数据发布方的视频网站的数据又由谁来监控?当被问到这些问题时,多位业内人士表现出无奈,理论上说,广告商来监管、投资方来监管会更客观,但他们的监管能力又不够。
  更令人担忧的是,广告方和投资方似乎也无法在点击量虚高的集体行为中保持监督和警惕的姿态。在金融资本、跨界资本大量涌入影视行业的今天,影视票房、影视点击量已然成为资本用于在二级市场讲故事的一种方式。所以,投资方也有动力去炒高数据,而虚高数据催生出的虚假繁荣,最后可能由不知情的普通投资者买单。
  “这种虚高的情况,短时间内或难以解决。”一位业内人士分析称,“因为,这个行业在快速发展,谁也不希望浇灭热情。”
   记者观察:大多数人都这样做并不意味着就是对的
  ◎每经记者 丁舟洋
  小时候做错事被父母教育时,常常把一句话搬出来当挡箭牌,即“别的小朋友都这么做。”长大后才发现,原来这种“大家都这么做,所以我也这么做,所以我这么做没错”的“神逻辑”一直存在。
  在采访网络视频点击量刷单的过程中,记者诧异这种数据虚高在行业中的普遍性,更惊讶从业者对这一现象表现出的无所谓。而“大家都这么做”是他们给出的第一个理由。
  一位网络剧导演告诉记者,站在正常人的思维去想,这样做没有什么坏处,而且大家都在做,为何不做?
  大家都在做,如果你不做的话,说不定还要吃亏。就像一位投资人举例所说,一部剧和广告植入方签了点击量对赌协议,播出前广告方先给片方一部分钱,余款视点击量情况再结算,“结果该剧没完成点击量对赌,损失了一大笔收入,后悔得要命,早知道就去买点击量了。”
  大家都这么做,还因为其成本很低,4000万点击量300元就能刷出来。虽然有视频网站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他们有“反刷单”机制,保证自己平台的数据是真实的,但多位商家都表示正因为视频网站的默许,才有他们这个“刷点击量”行业的存在。
  如果说商家这样讲是为了销售产品的话,那么多位片方、投资人也认为视频网站对点击量虚高的态度暧昧,又该怎样解释?记者追问多家视频网站内部人士,他们要么置之不理,要么说不方便评价。
  从业者们对刷点击量现象不以为然的第二个理由,是“这种做法不会对行业造成根本影响,即“骗不到业内人士”。“这么做无非是希望增加曝光度,或者让数据好看点好拿出去找投资方。事实上很多优秀的内容,投资方不会只看点击量,用户的反馈好坏等因素都会成为重要参考。所以,这种行为不会在根本上影响真正有质量的内容获得观众认可。”他们如是说。
  不过,这个道理总觉得听起来怪怪的,因为投资方不轻易被骗到,所以点击量数据造假也就无所谓。当所有人一起帮忙把一个泡沫越吹越大,一起默认行业的数据规则不透明、不真实时,难道真的对这个产业没有伤害?
  他们还安慰记者,“不必太过担心,市场来调控,慢慢会好的。”这是刷点击量无所谓的第三个理由。
  诚然,市场的调节是有力的,但市场的手也有失效的时候,利益驱使市场参与者把行业炒得很热的时候,离泡沫破裂就不远了。
凤姐、芙蓉姐姐、奶茶妹妹、贾君鹏、王思聪、王尼玛,这些都是网...
我们常说,天使投资投的主要是人。所以看创始团队的背景成为判断...
乔布斯对员工的专制,对消费者的了解,对产品的执拗,对自己品味...
沃尔玛连续四年蝉联榜首,苹果公司首次跻身前三甲。
苏宁入主国际米兰成为大股东,2.7亿欧元收购俱乐部70%股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卡被盗刷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