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火麻仁七价格,三七类

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中医草药三七
支持键翻阅图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医草药三七
中医草药三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大家都在看
图集已浏览完毕!
中医草药三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身体部位病态视角保健图谱孕育探秘图说视界医学纵览中医图林中药图片及详解7
我的图书馆
中药图片及详解7
急性子急性子为少常用中药。始载《救荒本草》。《本草纲目》列入草部毒草类凤仙项下。别名:凤仙花子、染指甲花子。来源:为凤仙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凤仙花的干燥成熟种子。产地:各地均有栽培,为观赏植物。性状鉴别:种子呈扁圆形或卵圆形,直径1.5~3毫米。外表面棕褐色,在扩大镜下可见表面有多数棕色小突点及少数白色短绒毛。刮去表皮则显光泽。种脐在种子的狭端,稍突出。种皮薄而坚硬,剥去可见灰白色半透明状种仁,子叶二片,肥大坚硬,揉搓时略显油性。气微,味苦。以紫褐色,颗粒饱满,纯净者为佳。主要成分:含脂肪油、r—菠甾醇、爱甾米脂醇等。功效与作用:软坚祛瘀、促进子宫收缩。附:据报道,小白鼠口服凤仙子,避孕效果达100%,可能与其抑制排卵和使卵巢萎缩的作用有关。炮制:生用。性味:苦、温。有小毒。归经:入肝、脾经。功能:降气行瘀、软骨鲠。主治:经闭、难产、骨鲠于咽喉,或用于胸痹证。临床应用:过去多用于妇产科,近年来试用于治丝虫病和癌症。1、民间用于催生,取其有促进子宫收缩的作用,可用凤仙子研末,内服0.9~1.5g,温开水冲服。2、治丝虫病之淋巴管炎(流火),配龙衣(即蛇蜕)等,方如龙急散,服后能防止丝虫病淋巴管炎发作,但不能改善象皮肿体证,现有些地区已制成片剂(龙急片)推广应用,初步观察效果较好,副作用极少,偶有腹胀头昏。3、试用于治癌,较多用于治消化道癌,有解毒散结作用。可用凤仙子30~90g,配石见穿30g、半支莲30~60g、红枣5~10枚为基本方,再随证加减。治肠癌时可配铁破紫虎汤又有人以本品配、蜈蚣、蟾蜍、壁虎、等制成片剂一般癌症。但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动物实验未能证实急性子有抗癌作用)。用量:0.9~3g。治癌入煎剂须用15~60g。处方举例:1、龙急散:龙衣(蛇蜕)3g、急性子1.5g、蜈蚣1.2g、1.2g,研成细末,温开水送服,每日1剂,15天为一疗程。2、龙急片(成药):含龙衣、急性子,或再加蜈蚣、苍术,每日顿服10片,连服30天。附注:本品的地上茎叶,在华东当透骨草用,北京称为凤仙透骨草,性状描述见透骨草。李时珍:凤仙根叶气味苦、甘、辛,有小毒,主治鸡鱼骨鲠。xiaobai 发表于
22:17:00&白芍为常用中药。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原名芍药。别名:芍药、杭芍、毫芍、川芍。来源: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多为人工栽培。产地:杭白芍,主产于浙江省东阳、临安、余姚等地。豪白芍,主产于安徽省豪县、涡阳等地。川白芍,主产于四川省中江、渠县、垫江等地。此外湖南、山东、河南、河北、湖北、陕西、贵州、云南、甘肃等地均有生产。性状鉴别:杭白芍:呈圆柱形长约10~20厘米,直径0.5~2.5厘米。表皮淡棕色,未去尽栓皮的部位棕褐色呈花斑状,较粗糙,有枝须根痕和纵皱,偶显横向皮孔。质坚体重,不不易折断,断面粉白色,显菊花孔。气无,味微苦酸。以条粗壮,无枯芍、芦头、栓皮、霉变者为佳。商品共分七等。产地习惯以成年人的拇指食指合拢为圆环(习称虎),围径约17厘米为定等衡量标准,以虎中的支数多少确定等级。一等3~4支,二等5~6支,三等7~8支,四等9~11支,五等12~16支,六等17~21支,七等22支以下无细小稍尾。毫白芍:圆柱形稍有弯曲,长8~15厘米,直径0.5~1.5厘米。表皮黄白色或淡粉黄色。不光润略显枝须根痕。质坚体重,断面淡黄色或淡粉色,显菊花纹。气无,味微苦酸。以支条粗壮均匀,质坚体重,无枯、芦、霉变者为佳。商品共分六等,以支条粗细长短衡量等级。一等长在4.5厘米以上,直径在1.5厘米以上。二等长在4.5厘米以上,直径在1.2厘米以上。三等长在4.5厘米以上,直径在0.45厘米以上。五等长在4.5厘米以上,直径在0.3厘米以上。六等长短粗细不分,破碎节段不超过20%。川白芍:略和毫芍相似,唯表皮粉红色,光滑无纵皱纹,皮孔和须根痕稍显下陷,质坚体重,断面淡粉色或淡黄白色,显菊花纹。气无,味微苦酸。分等情况与毫芍相同。主要成分:含白芍素,即芍药甙,又含兴奋子宫的成分,此外尚含苯甲酸、β-固甾醇、鞣质、挥发油、脂肪油。功效与作用:养血、缓急止痛,其作用为:1、解痉镇痛。对实验家兔的离体肠管和大鼠在体胃子宫的平滑肌,有降低肌张力和抑制运动的作用。2、镇静。芍药甙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3、抗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痢疾杆菌有较显著的抑菌作用。3、抗真菌。对腹股沟表皮癣菌等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此外,实验还初步证明,白芍能抑制胃液分泌,预防大鼠应激性溃疡病的发生;临床观察白芍还有止汗、利尿等作用。炮制:横切三毫米片。分清炒、土炒、炒焦、醋炙、酒炙。性味:苦、酸、微寒。归经:入肝、脾、肺三经。功能:补血敛阴,平肝止痛。主治:头晕目眩,胸腹胁肋疼痛、四肢孪急、泻痢腹痛,虚汗不止,月经不调等症。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柔肝止痛,养血补阴。1、用于治疗腹痛,主要是肝旺脾弱、肝胃不和,肝气郁滞引起的腹痛(如溃疡病、肠胃炎时的肠胃痉孪痛,以及肝炎时的肝区疼痛等),白芍能解痉而缓和肝气之“刚悍,使之“柔和”而不引起疼痛,前人称这一作用为“柔肝”,有热者配柴胡清肝解郁,镇痛效果更好,方如四逆散。对痢疾引起的腹痛和里急后重,用生白芍配木香、槟榔等以理气解痉,再加黄芩、川连等药加强抑菌作用以清热燥湿,方如芍药汤。2、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崩漏而有小腹不适或疼痛,取其有养血和镇痛作用,配当归、熟地等,对治疗经痛效果更好。临床上在治疗经痛的方剂中,白芍常不可少。3、用于治疗由血虚引起的四肢肌肉痉孪抽搐,尤其小腿腓肌痉孪,能缓急解痉而镇痛,常配甘草同用,方如芍药甘草汤(实验证明,白芍和甘草的有效成分配合后,有相互增强的协同作用。)4、用于治疗肝阴不足引起的眩晕、耳鸣等。前人称白芍为“养肝阴之主药”,广泛用于由肝阴不足引起的眩晕、耳鸣、眼花、肢体麻木、肌肉蠕动、舌质淡、脉弦细或弦劲(多见于慢性肝炎、贫血、高血压、动脉硬化),常配其他养阴补血药如麦冬、当归、熟地等,方如补肝汤。5、用于热病后,阴液耗损、小便不利。白芍有利尿作用,故常用。又阴虚汗多者也可用白芍。附:1、前人有谓产后忌用白芍(因产后宜温,而白芍味苦酸而微寒),但实际上,只要对证,白芍仍可用。例如产后积热,用张完素之芍药汤(白芍、、黄芩),产后肝火热盛用加味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加当归、白芍、栀子、);2、当归、白芍配伍后,能加强补血养阴,在补气方剂中,如欲兼顾补血养阴,常加配当归、白芍,方如归芍六君汤、归芍异功散等。用量:9~12g,利尿需重用。大剂可用至30~45g,但不宜长期大量服用。处方举例:1、四逆散《伤寒论》:4.5g、白芍9g、4.5g、3g,水煎服。2、芍药汤《伤寒论》:白芍18g、9g、4.5g、6g(后下)、6g(后下)、槟榔6g、9g、1.5g(焗)、甘草3g,水煎服。3、芍药甘草汤(张洁古):白芍、甘草各12g,水煎服。注:除上述三种白芍外,陕西省宝鸡地区在人工栽培白芍供应紧缺时,曾发展过野生白芍的生产,缓和了市场的情况。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大量引种白芍,现野生白芍商品少见。xiaobai 发表于
20:10:00&穿心莲为新兴中药。别名:榄核莲。来源:为爵床科植物一见喜的干燥地上全草。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达一米,茎直立,四棱形。分枝交互对生,节稍膨大。叶对生。卵状椭圆形,基部楔形渐狭成柄状,先端渐尖,全缘。顶生或腋生聚伞花絮,花白色。蒴果长椭圆形,两瓣开裂。产地:我国江南各省,主产于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江西等地,野生或栽培。性状鉴别:茎青绿色,四棱形,显抽沟,有交互对生的分枝。直径2~6毫米。质坚硬,折断面中心有髓。叶表面青绿色,背面灰绿色,多已脱落,皱缩或破碎。气微,味极苦。以茎长,叶多,色绿者为佳。主要成分:含穿心莲内酯(又名雄茸交酯)和新穿心莲酯(又名新雄茸交酯)、穿心莲甲素(理化常数与新穿心莲内酯相似)、乙素(理化常数与穿心莲内酯一致)、丙素。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抗感染作用较强,但体外试验抑菌结果不一致,其抗感染原理有待进一步研究。性味:苦寒。归经:入心、肺经。功能:清热、消炎、止痛、解蛇毒。主治:菌痢、肠胃炎、扁桃体炎、咽喉炎、腮腺炎、肺炎、感冒、疮疖、毒蛇咬伤。临床应用:广泛用于抗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消化道感染(急性肠炎、痢疾)、泌尿系感染(尿道炎、肾盂肾炎)、皮肤化脓性感染(如疮疖等)和钩端螺旋体病。现多用片剂和注射剂,因其味极苦如用粉剂,须状如胶囊吞下,或糖水送服。又用其滴剂可治化脓性中耳炎。穿心莲入煎剂可代黄连,例如配十大功劳叶治支气管肺炎。用量:干品9~15g,粉剂0.6~1.2g,片剂每次3~4片,每日三次;注射剂每次2毫升(含生药5克)肌注,每日1~2次。处方举例:莲劳汤:穿心莲15g、15g、6g,水煎,一日分二次服,治支气管肺炎。xiaobai 发表于
20:05:00&为凤仙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凤仙花的干燥花朵。 别名:指甲花、染指甲花、小桃红。有粉红色、红色、紫色、白色或杂色,单瓣或重瓣多种,干燥后多卷缩成不规则团块状,呈粉红、绣红至深红色不等,直径1~1.5厘米,重瓣者较大。有的具细小的花柄。气似烟草,味淡。据李时珍称:“气味甘滑、温,无毒;主治蛇伤,擂酒服即解,又治腰胁引痛不可忍者,并能活血消积。”作用:凤仙花味甘,性温,能活血消积。实验证明对多种皮肤癣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民间也用于治疗手癣(鹅掌疯),用鲜凤仙花枝叶的汁液涂敷患处,可减少脱屑和防治皲裂。xiaobai 发表于
09:39:00&本品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朴硝。别名:朴硝、皮硝、马牙硝。来源:为矿物类芒硝,单斜晶系天然硫酸钠(含水)生成天包含钠离子和硫酸根子的内陆盐湖中和沿海盐滩上,及含硫酸钠的土壤中,与岩盐、食盐、石膏共生,经过加工提炼而成。产地:主产于我国沿海各产盐地区及四川、内蒙、新疆等内陆盐湖、盐井、岩盐等地。采收加工:选取天然结晶土硝或含有大量硫酸的土壤,加水溶解,放置,使杂质沉淀后过滤,收集滤液,加热浓缩,或日晒蒸发,使滤液含硫酸钠浓度提高到波美氏浓度计8~16度时,放冷后即自行结晶生成芒硝。芒硝在温度10~15℃时为结晶盛产期(故有夏产食盐,冬产芒硝的说法)。天然土硝和粗制朴硝含杂质较多,需进行精制提纯。提纯方法是将土硝溶解于清水中,加1/10的鲜萝卜片共煮,然后过滤除去萝卜和杂质,取滤液静置冷却,析出结晶。晾干即为纯净芒硝。主要成分含硫酸钠。性状鉴别:纯净芒硝为结晶体棱柱状或长方形和小颗粒状,均呈无色透明体。质脆易折断,气无味苦咸。本品含多量结晶水约占重量的56%,在温热干燥的空气中水分易蒸法损失,故应密闭保存,若露置则结晶表面风化而产生一层白色粉末(无水硫酸钠即玄明粉)。本品溶于水或甘油(34℃时溶解度量大),不溶于醇。在温度32.4℃时即液化。在100℃时继续加热可将所含结晶水全部蒸发掉,而残留下44%无水硫酸钠(即玄明粉),再加热至886℃时又熔融而不分解。取芒硝少许在火焰中燃烧,焰呈黄色。芒硝水溶液加氯化钡溶液,立即产生白色的硫酸钡沉淀。以青白色半透明块状结晶,无杂质者佳。主要成分:芒硝主要成分硫酸钠,玄明粉为纯硫酸钠。药理作用:主要为泻下作用。由于硫酸钠不易被肠壁吸收,在肠内溶解于水后形成高渗的盐溶液。因而使肠道保持大量水分,扩张肠道,引起肠蠕动增强而排便,因此,芒硝属于机械刺激性泻药。一般于服药后4小时~6小时排便,无肠绞痛等副作用。玄明粉作用较芒硝缓和。炮制:生用。性味:入胃、大肠经。功能:泻肠胃实热,润燥软坚。主治:大便燥结,谵语发狂,外用治痈肿疮毒,咽痛口疮,目赤肿痛。临床应用:1、用于实热便热,能润燥软坚,引起泻下,荡涤肠胃的实热积滞。常配伍大黄等药,例如当患者内热炽盛而且痞(上腹硬闷)、满(腹部胀满)、燥(粪燥且坚)、实(热积便秘)等表现时,须配、、枳实,方如大承气汤。大承气汤为强有力的泻下剂,作用比小承气汤强。实验证明,大承气汤能明显增加消化道推进性蠕动,故能促进排便,且在家兔实验中,观察到大承气汤能明显地促进人工肠套叠的还纳。近年来,我国广大医务工作者在对急性肠梗阻(主要是动力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的非手术疗法中,应用加味大承气汤(大承气汤加炒莱菔子等),获得较好效果。但要注意辩证准确,确属热结,有腹痛剧烈,便秘、发热、尿赤、腹部拒按、脉沉数、舌苔黄燥等证候者才用。如患者内热和大便燥结均较轻时,用芒硝配大黄、甘草便可,方如调胃承气汤。2、用于小儿急性咽喉炎。有咽喉肿同时,配冰片、硼砂等,研末吹喷患部。此外,芒硝在引起泻下的同时,能促进子宫收缩,因此,也用于下死胎,可酌情用芒硝24g加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促进死胎排出。使用注意:1、无实热者不宜用芒硝,年老体虚所致的便秘也不宜用芒硝、玄明粉。如属一般慢性病身体虚弱所致的便秘,需要使用时,也只宜在滋补剂中配伍加用。2、治习惯性便秘一般不用芒硝、玄明粉。但加须加强泻下作用时,可在使用麻仁、蒌仁、杏仁的基础上,酌加玄明粉。用量:常用量2.4~2g,冲服,玄明粉小剂量用2.4~4.5g,大剂用9~12g,如欲加强泻下作用,必要时可用至15~24g。处方举例:1、大承气汤《伤寒论》:生大黄12g(后下),厚朴9g、枳实9g、玄明粉9g(冲),水煎服。2、加味大承气汤《天津市南开医院》:川朴15~30g、炒15~30g,枳壳15g,9g,15g,大黄15g(后下),芒硝9~15g(冲),水煎服。3、调胃承气汤《伤寒论》:生大黄9g(后下)、生甘草3g、玄明粉6g(冲),水煎服。xiaobai 发表于
21:50:00&本品为常用中药。始载《开宝本草》。别名:首乌、赤首乌、红内消。来源:为蓼科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多为野生,并有栽培。产地:主产于河南、湖北、江苏、四川、贵州、广西等地,除东北外大部分地区均有生产。性状鉴别:块根呈纺锤形或团块形,一般长5~15厘米,直径4~10厘米。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凹凸不平,有纵沟和皱纹。顶端有根茎残痕,下端有根痕。质坚实。难折断。商品多已横切1~4厘米的块片,切片淡黄棕色或红棕色,显云朵状花纹,由中央一个较大的中心柱外围数个类圆形的异形维管束所构成,束间均有凹陷环纹相隔,显粉性。年久的野生品,断面棕红色有一明显的木心(贵州产品较多)。气微弱,味苦涩。主要成分:含蒽醌衍生物,主要为大黄酚和大黄泻素,又含大黄酸、大黄泻素甲醚。此外,还含有磷脂(4%左右)。另其浸出液中可能含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类似物。功效与作用:滋阴、强壮、益精血。现已证实,所谓“滋阴”,其中一部分作用即为:1、降胆固醇:对实验性家兔血清胆固醇的增高抑制作用,并能减少家兔肠道胆固醇的吸收。其原理为首乌的有效成分能与胆固醇结合。2、抗动脉硬化:能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阻止类脂质在血清留滞透到动轨内膜,可能与其所含磷脂的作用有关。3、泻下:作用缓和,有效成分为蒽醌衍生物,能促进肠管蠕动而通便。4、抗病毒: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此外,在中药对肾上腺鼠肝糖原含量的影响试验中,发现何首乌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的作用。又所含的蒽醌衍生物能降低神经时值,有兴奋神经系统的作用。炮制:切片生用,或切咀用黑豆汁浸透蒸黑用。北京另加黄酒蒸黑用。性味:苦、甘、涩,微温。归经:入肝、肾经。功能: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主治:气血亏损,遗精带下,腰膝酸痛,须发早白(制用);久疟,痈疽瘰疠,肠燥便秘(生用)。临床应用:1、用于治疗血虚体弱,有腰膝酸软、头昏眼花、须发早白、未老先衰,或遗精、带下等,作为滋补药用。尤其适用于虚不受补者,因首乌补而不滞,不易引发肠胃积滞或激动肝火,故凡不耐受其他温补药者,可用首乌,一般配杞子、当归、菟丝子等,方如何首乌丸。如有盗汗、自汗,配、龙骨、牡蛎、、、等。2、用于治疗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冠心病,常服有助于减轻和消除症状,改善健康情况,常配银杏叶、等,长期服用可收到一定的降压与降胆固醇的效果。临床观察,单用首乌对降低血胆固醇有一定作用。3、用于治疗神经衰弱,适用于抑制型患者,与安神药同用作用更全面,常配磁石,、五味子、、,有一定效果。4、用于治疗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皮肤风燥疾患,用生首乌较好。作用原理未明,前人认为能养血熄风,现代分析认为可能通过泻下作用,排出肠内毒素,减少刺激。同时也可能通过首乌的类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而收到抗过敏的效果,具体原理尚待进一步研究。此外,首乌用于百日咳有一定疗效;治肠燥便秘、疮疖也可用。附:1、①生首乌滑肠泻下消炎的作用较好,制首乌补益肝肾的作用较好;②首乌与熟地黄比较,首乌长于补肝虚,熟地黄长于补肾虚;首乌虽补而无熟地黄之腻滞。根据临床治疗血虚的经验,心血、脑血供应不足用首乌较好,末稍循环差,气血虚弱、手足冰冷者用熟地黄较好。用量:9~15g.处方举例:何首乌丸:何首乌15g、9g、9g、9g、9g,研末炼蜜为丸,每次9g,淡盐汤送下。注:何首乌有赤白二种。全国所用的均为正文所述的何首乌;白首乌仅有少数地区习用,其植物来源不一,但均为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的块根,京津两市均不习用。xiaobai 发表于
21:38:00&本品为常用中药,原名“紫花地丁”,始载《本草纲目》。市售商品植物来源复杂,主要有三大类:一为罂粟科植物地丁操(紫堇或布氏紫堇)习称苦地丁京津地区习用。另一类为豆科植物米口袋及其同属数种植物,习称甜地丁。再一类为堇菜科植物辽堇菜、犁头草、白花地丁等数种同科植物,习称紫花地丁,后两种全国应用较广。1、地丁草别名:苦地丁,紫花地丁(京津)。来源:为罂粟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地丁草的干燥全草。多为栽培。产地:主产于河北,山东、山西、辽宁等省。植物形态:细弱草本,茎高10~30厘米。多分支,具棱脊。基叶根生,茎叶互生,有长柄,2回羽状全裂,裂片线形,灰绿色。花腋生,总状花序,花瓣四片,紫红色。蒴果扁平长长椭圆形,内含数枚短肾形黑色或棕黑色有光亮的种子。性状鉴别:全草,皱缩卷曲成团状。叶片多碎断,全体呈绿色或灰绿色。蒴果夹果状。黑色种子多散存于碎叶之间。气青草味,味苦而持久。以枝叶青绿色,无杂质者为佳。主要成分:含生物碱、香豆素等。药理作用:清热、消肿、消炎。体外试验对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炮制:切咀,生用。性味:苦、辛、寒。归经:入心、肝经。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治:痈疽发背,疔疮肿毒,麻疹热毒。临床应用:为治疗疮疖常用药,尤其适用于头面部和背部的疖肿,配、、等,方如五味消毒饮。用量:复方中用9~15g,单味用30~60g。处方举例: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紫花地丁15g、蒲公英15g、银花15g、野菊花9g、紫背天葵9g,水煎服,如能加一匙姜白酒冲服更好。2、米口袋别名:甜地丁。来源:为豆科植物多年生草本米口袋及其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根或带根的全草,均野生。产地:主产于中南、华北、东北等地区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性状鉴别:主根圆锥形略似鼠尾,长10~20厘米,直径0.3~1厘米,有分歧。表面黄棕色,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黄白色。根头上有多数基生叶,叶柄细长,直径约1毫米,长约15厘米,叶为羽状复叶,小叶片椭圆形。荚果圆筒形内含小米粒样种子,多枚(故名米口袋)。全株密被灰白色柔毛呈灰绿色。气微青草臭,味微甜。以根条粗壮灰绿色者为佳,河南、山东、湖北等省有些地区只用根不用地上部分。3、堇菜科地丁别名:紫花地丁、如意草(京津)。来源:为堇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辽堇菜、犁头草、白花地丁、香堇、长萼堇菜等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均为野生。产地:主产于华东、中南等地区,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性状鉴别:全草,多皱缩卷曲,成不规则的团状,主根3~5厘米,直径1~3毫米,多分歧,土黄色。地上部分绿色或黄绿色,叶根基丛生,叶柄细长达5厘米,叶片皱缩,展开后长3~5厘米,宽约1~3厘米,长卵形或三角形等多种形式,边缘具钝锯齿,被灰白色柔毛或无毛。花茎细长顶端常具三裂蒴果,内含长圆球形淡黄棕色种子多枚。茎叶质脆易碎。气微臭,味苦而涩稍粘。以茎叶整齐,黄绿色,无杂质者为佳。注:1、据中药志和中药鉴别手册记载还有些地区如内蒙用豆科山野豌豆的地上部分作紫花地丁。浙江、云南、安徽滁县等地,以远志科植物瓜子金称竹叶地丁。广东、广西以龙胆科植物华南龙胆称广地丁,四川以龙胆科植物石龙胆作地丁用,而陕西、四川部分地区以菊科植物蒲公英全草称黄花地丁。这些地丁应结合地区习用,注意鉴别。2、以上多种地丁科属不同,形味各异,均作地丁药用,效用是否相同应加研究。xiaobai 发表于
23:58:00&本品为较常用中药。始载《本草纲目》,原名丝瓜。别名:丝瓜筋。来源:为葫芦科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丝瓜的干燥果实的网状筋络。均为栽培。产地:主产于江苏、浙江等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产。采收加工: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搓去果皮及果肉或用水浸泡,至果皮、果肉腐烂,取出洗净,除去种子,晒干。性状鉴别:本品呈长筒形或长棱形,略弯曲,两端渐细,一般长30~70厘米,中间直径7~10厘米。白色或黄色,全体系由多层丝样筋络缠绕交织而成的网状物。体轻,质韧,有弹性,不易折断。切断面有三个大孔洞,有时里面残留黑色种子。气无,味淡。以筋细、质韧,洁白轻松,无子者为佳。主要成分:含多缩木醣和纤维素。功效与作用:祛痰、祛风通络、活血消肿。据观察,作用为利尿解毒和清热。炮制:切段,生用或炒炭。性味:甘、平。归经:入肺、胃、肝经。功能: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利尿消肿。主治:筋骨酸痛、胸胁痛、乳汁不通、经闭、睾丸肿痛、便血、崩漏等症。临床应用:1、用于肺热咳嗽(气管炎、肺炎),小儿和老人均可用。如为小儿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有高热、胸痛、痰难咳出,可于麻杏石甘汤或苇茎汤基础上酌加丝瓜络9~15g,能加强清热祛痰作用。至于老年慢性气管炎,近年来已开始试用丝瓜络治疗,有一定止咳、祛痰作用,但效果不如丝瓜藤好。2、用于跌打损伤、肿痛,尤其腰背和胸胁部瘀痛,常配行气镇痛药,如枳壳、橘络、柴胡等,方如通络止痛汤。3、用于风湿关节痛、肌肉痛,尤其急性发作、局部肿痛、小便不利属于热痹者较适合,配防己、桑枝等,方如桑尖汤,或加入清热泻火剂中亦可。此外,夏天外感暑湿,四肢困倦,小便短赤,可用丝瓜络、冬瓜皮、各30g,水煎服。用量:9~12g,大剂可用至30g。处方举例:通络止痛汤:丝瓜络9g、橘络9g、枳壳9g、白蔻壳1.5g、6g、9g、6g、6g,水煎服。注:广东、广西所产的丝瓜(带皮者),为同科植物棱角丝瓜(粤丝瓜),其干燥果实,长棱形,具韧性的果柄,果皮来黄色,上有8~10条纵棱脊。本品在广东、广西习称丝瓜布药用。其果实的筋络,与丝瓜的筋络相似。附:丝瓜子来源:为丝瓜的干燥种子。产地:同丝瓜。性状鉴别:呈扁平椭圆形,长约1.2厘米,宽约7毫米,厚约2毫米。种皮灰黑色或黑色,边缘有极狭的翅。种皮稍硬,剥开后内有种仁一枚,外被灰绿色的内种皮;子叶两片,黄白色。气无,味苦。棱角丝瓜的种子较厚,卵形,黑色,有网状纹,边缘无翅。余同丝瓜子。效用:清热化痰,润燥,有驱虫作用。xiaobai 发表于
23:30:00&枸杞子为常用中药。始载《农神本草经》,列为上品。别名:杞子、血杞子。来源:为茄科植物灌木或经栽培成小乔木状中宁枸杞的半干燥成熟浆果。多为栽培。产地:主产于宁夏自治区的中宁(宁安堡)、中卫、河北、天津、山东等地。此外甘肃、新疆、青海亦产。性状鉴别:本品呈椭圆形或纺锤形。长0.5~2厘米,直径3~5厘米。外皮鲜红色或暗红色,具不规则的皱纹,略有光泽。一端有白色的果柄痕迹,另一端有微凸起的花柱基。肉质,柔润。内有多数黄色种子,扁平似肾形。气微,味甜。嚼之唾液染成红黄色。以粒大、肉厚、种子少,色红,质柔润者为佳。习惯认为宁夏产品色鲜红,肉厚,子少,称“西枸杞”,质佳;河北,天津产品色血红、肉薄、子多,称“津杞”或“血杞”,质稍差。主要成分:含甜菜硷,属生物硷。另含维生素A、B1、B2、C、钙、磷、铁等,以及色素玉米黄质。功效与作用:补肝肾,生精血。其作用为滋养、强壮,与其所含营养物质有关。实验证明,枸杞子其有轻微的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和促进肝细胞新生的作用。炮制:生用。性味:甘,平。归经:入肝、肺、肾经。功能:补肝肾,强筋骨,润肺,明目。主治:胆肾阳虚,腰膝酸软,虚劳咳嗽,头目眩晕,目赤生翳,消渴等症。临床应用:为平补肝肾的常用药,不寒不热,阴虚阳虚都可用,但较多用于阴虚。1、用于治疗肝病,包括慢性肝炎、肝硬亦而属阴虚者,取其有护肝作用,常配、补血,、麦冬滋阴,疏肝,方如一贯煎。实验方面已初步找到了治肝病的一些根据,可作为一种中药的护肝药,常服一般无副作用,但患肝病而内火炽盛者,服杞子后有时会热象加重,为免此弊,用时宜酌加清凉药。2、用于一般体弱肾虚,腰膝酸软,甚至遗精、带下,常配熟地、、等药;如属虚劳咳嗽。则配五味子、熟地等。3、用于眼科,治疗目眩眼花、视力减退(如早期老年性白内障),常配加强明目作用,配六味地黄汤或、补肾,方如杞菊地黄汤(此方治阴虚头痛亦好)、菊睛汤。使用注意:本品补力胜于沙苑子。虽属平补,但有内热者仍应慎用。用量:6~12g除入汤剂外,还可以浸酒或作炖品料用。处方举例:1、一贯煎(《柳州医话》):9g,9g,当归9g,甘杞子9~18g,18~45g,川楝子4.5g,水煎服。2、杞菊地黄汤(《医级》):见菊花项下。3、菊睛汤:菊花6g,杞子15g,肉苁蓉9g,巴戟6g,水煎服。注:枸杞的商品,除正文所述的两种外,还有下列品种。1、甘枸杞:主产于甘肃张掖(甘州),习称“甘州子”,为土库曼枸杞和包氏枸杞的果实。其特征:粒小而圆、瘪瘦皱缩、暗红色、味甘微酸。2、新疆枸杞:主产于新疆奇台等地,为毛蕊枸杞的果实,其形状与西枸杞相似。3、土枸杞: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野生,为茄科植物枸杞的果实。其形状与栽培枸杞相似,唯瘪瘦、皮薄、子多、无糖质、味酸苦,质次。有些地区作“杜枸杞”或称土枸杞药用。京津两市不习销。xiaobai 发表于
23:29:00&本品为较常用中药。始载宋《开宝本草》。目前各地使用商品比较复杂。按本草书籍记载,古代所用所用的山豆根也不止一种。但使用地区最广的为豆科植物广豆根,并认为这种为正品。东北、华北地区及山东也使用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根茎。天津、北京则将前者称广豆根,后者称山豆根。别名:豆根。1、广豆根别名:山豆根、小黄连。来源: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及根茎,均为野生。产地:广西、广东、江西、贵州。性状鉴别:根茎呈不规则块状(疙瘩头)。上方有茎痕,下方着生数条根,根为长圆柱形,略弯曲,有的有分歧,长短不等。直径4~15毫米。表面棕色或棕黑色。有明显纵皱纹及横长突起皮孔。质地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皮部淡棕色,中心木部淡黄色。无髓。气微弱,味极苦,有豆腥气。以根条粗壮,外皮棕褐色。无须根者为佳。2、山豆根。来源:为防己科缠绕性藤本植物蝙蝠葛的干燥根茎。均野生。产地:主产于东北、河北、内蒙古、山西、山东等地。性状鉴别:根茎呈细长圆柱形,多弯曲,有分支,长可达50厘米,直径1厘米以内。表面淡棕色至暗棕色,有细顺条纹和多数细长而弯曲的细跟或根痕。质韧,难折断。断面纤维性,黄白色,木质部放射状,导管清晰,中央有明显白色髓部。气微,味苦。以根茎粗细均匀,无须根者为佳。主要成分:广豆根含苦参硷、氧化苦参硷、臭豆硷、甲基金雀花硷;又含染料木素及另一酚性物。山豆根含蝙蝠葛碱。功效与作用:1、清热利咽,有消炎作用;2、动物实验对恶性肿瘤有一定抑制作用。炮制:切片,生用。性味:苦、寒。归经:入肺、大肠经。功能: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主治:热毒上攻,咽喉肿痛。临床应用:1、治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属实热症者,配、桔梗等,或、,方如喉痛方,可消肿止痛,但虚火所致咽喉肿痛,则不适用。2、作为癌瘤治疗的辅助药(尤其在癌肺、喉癌的早期),山豆根常配、等同用,但疗效尚有待进一步观察。3、山豆根粉局部外用(涂抹或喷洒),对宫颈炎、口腔炎有消炎作用。用量:内服6~9g,粉剂1.8~6g,外用适量。处方举例:喉痛方:山豆根9g、射干9g、桔梗6g、牛蒡子6g、3g,水煎服。注:1、广豆根成分:含苦参硷,氧化苦参硷、臭豆硷,甲基金雀花硷等多种生物硷及B-固甾醇,酚性成分,异黄酮。2、山豆根成分:含蝙蝠葛碱,青藤硷,汉防己硷,多利诺林等多种生物硷。3、山豆根除以上两种使用地区较广外,根据《中药鉴别手册》记载:江苏、安徽、湖北、山西、河南(部分地区)使用豆科木蓝属多种植物如:华东木蓝、苏木蓝、陕甘木蓝、宜昌木蓝、花木蓝等的根;云南所用为毛茛科植物滇豆根的根茎。昆明则用都可植物云南野豇豆的根。均属于地产地销,各随地区用药习惯。xiaobai 发表于
23:29:00&本品为较常用中药。始载宋《开宝本草》。目前各地使用商品比较复杂。按本草书籍记载,古代所用所用的山豆根也不止一种。但使用地区最广的为豆科植物广豆根,并认为这种为正品。东北、华北地区及山东也使用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根茎。天津、北京则将前者称广豆根,后者称山豆根。别名:豆根。1、广豆根别名:山豆根、小黄连。来源: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及根茎,均为野生。产地:广西、广东、江西、贵州。性状鉴别:根茎呈不规则块状(疙瘩头)。上方有茎痕,下方着生数条根,根为长圆柱形,略弯曲,有的有分歧,长短不等。直径4~15毫米。表面棕色或棕黑色。有明显纵皱纹及横长突起皮孔。质地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皮部淡棕色,中心木部淡黄色。无髓。气微弱,味极苦,有豆腥气。以根条粗壮,外皮棕褐色。无须根者为佳。2、山豆根。来源:为防己科缠绕性藤本植物蝙蝠葛的干燥根茎。均野生。产地:主产于东北、河北、内蒙古、山西、山东等地。性状鉴别:根茎呈细长圆柱形,多弯曲,有分支,长可达50厘米,直径1厘米以内。表面淡棕色至暗棕色,有细顺条纹和多数细长而弯曲的细跟或根痕。质韧,难折断。断面纤维性,黄白色,木质部放射状,导管清晰,中央有明显白色髓部。气微,味苦。以根茎粗细均匀,无须根者为佳。主要成分:广豆根含苦参硷、氧化苦参硷、臭豆硷、甲基金雀花硷;又含染料木素及另一酚性物。山豆根含蝙蝠葛碱。功效与作用:1、清热利咽,有消炎作用;2、动物实验对恶性肿瘤有一定抑制作用。炮制:切片,生用。性味:苦、寒。归经:入肺、大肠经。功能: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主治:热毒上攻,咽喉肿痛。临床应用:1、治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属实热症者,配、桔梗等,或、,方如喉痛方,可消肿止痛,但虚火所致咽喉肿痛,则不适用。2、作为癌瘤治疗的辅助药(尤其在癌肺、喉癌的早期),山豆根常配、等同用,但疗效尚有待进一步观察。3、山豆根粉局部外用(涂抹或喷洒),对宫颈炎、口腔炎有消炎作用。用量:内服6~9g,粉剂1.8~6g,外用适量。处方举例:喉痛方:山豆根9g、射干9g、桔梗6g、牛蒡子6g、3g,水煎服。注:1、广豆根成分:含苦参硷,氧化苦参硷、臭豆硷,甲基金雀花硷等多种生物硷及B-固甾醇,酚性成分,异黄酮。2、山豆根成分:含蝙蝠葛碱,青藤硷,汉防己硷,多利诺林等多种生物硷。3、山豆根除以上两种使用地区较广外,根据《中药鉴别手册》记载:江苏、安徽、湖北、山西、河南(部分地区)使用豆科木蓝属多种植物如:华东木蓝、苏木蓝、陕甘木蓝、宜昌木蓝、花木蓝等的根;云南所用为毛茛科植物滇豆根的根茎。昆明则用都可植物云南野豇豆的根。均属于地产地销,各随地区用药习惯。xiaobai 发表于
23:23:00&本品为少常常用中药。始载《名医别录》。列为下品,原名“蚶”。别名:魁蛤、蚶子壳、瓦垅子。来源:为蚶科动物魁蚶的贝壳,其肉亦供药用。多产于近大陆的浅海中。产地:主产于江苏新海连、辽宁旅大、山东青岛等地。性状鉴别:本品为近三角形或扇面形,左右两壳形状相同,互相吻合,长约2.5~8厘米,宽约2~6厘米。背面隆起,具直棱如瓦垅,约40条以上,由顶端向周围放射,棱纹明显,由灰褐色或白色相同而成。内面乳白色,光滑。上端边缘窄而直,有突起锯齿。质硬而脆、无臭无味。以个均匀、洁净、无残忍、沙土者为佳。主要成分:含碳酸钙90%以上,有机质约1.69%;尚含少量铁、镁、碳酸盐、磷酸盐及氯化物,烧煅后,产生氧化钙等,有机质被破坏。功效与作用:本品对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有效,取其散瘀止痛之功,无副作用。炮制:生用或煅用。性味:甘、咸、平。归经:入肝、胃经。功能:软血软坚,消症澼,化痰积。主治:一切血气病,冷气痰澼,泄痢脓血,癓结血块。临床应用:癓瓦楞子味走血分而软坚,故能消瘀血、散结止痛,化痰软坚。凡癓瘕痞块,老痰坚积,胃痛泛酸以及瘿瘤、瘰疠等皆可治之。1、治胃溃疡、胃痛泛酸等,常与甘草配成散剂服用。2、治痰核瘿瘤,常与海藻、昆布等同用。用量:9~15g(生者宜先煎10分钟),或入丸、散用;外用研末调敷。处方举例:1、瓦楞子丸《万氏族炒方》:治一切气血癓瘕、消痰;瓦楞子煅、以醋淬三度、埋令坏,醋膏丸。2、治胃痛吐酸水、噫气,甚吐血者《经验方》:瓦楞子(醋煅七次)270g、乌贼骨180g、90g,研极细末,每日三次,每次服6g,食后开水下。附:蚶肉别名:魁陆、伏老。来源:同瓦楞子。主要成分:魁蚶肉含水分82.04%、粗蛋白质15.79%、粗脂肪0.45%、灰分1.72%、糖原1.067%。每100g含维生素A400国际单位,B200μg,尼克酸2.5mg,C10mg。性味:甘、温。功能:补血、温中、健胃。主治:血虚痿痹,胃痛,消化不良,下痢脓血。使用注意:湿热盛者忌之。xiaobai 发表于
21:30:00&射干为少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别名:寸干。来源:为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射干的干燥根茎。野生。产地:主产于湖北、河南、江苏、安徽,全国各地亦有分布。性状鉴别: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有分歧,表面黄棕色。如采收加工干燥时经过火烧则呈灰褐色或棕褐色,并显烧焦的痕迹。表面粗糙皱缩。有不规则的环形皱纹和圆盘状茎痕或偶有短痉残留。常有未去尽的须根或由于须根脱落而形成的圆形小凹眼。质坚硬。断面黄色。气微、味苦。以肥壮、无须根、质坚重、内色黄者为佳。主要成分:含射干甙、鸢尾甙、芒果素、异射干英等。功效与作用:1、清热、泻肺、利咽,其原理与消炎、利尿、祛痰等作用有关;2、抗真菌:对致病性皮肤癣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炮制:切片,生用。性味:苦、寒。归经:入肺、肝经。功能:清热解毒,消痰散结,散血消肿。主治:痰热壅盛,咽喉肿痛,乳峨,痈肿疮毒。临床应用:1、治外感咳嗽多痰,如为风热咳嗽,痰涎壅塞,可配前胡、杏仁、;如为风寒咳嗽而多谈,呼吸不畅或有喘息,呼吸时喉中有哮鸣者,相当于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可配、、、五味子以温化寒痰,方如射干麻黄汤。2、治热症的咽喉肿痛,配山豆根、桔梗等。3、治水田皮炎,用射干煎水1:20,加适量食盐,乘热温擦患部,可消炎止痒,使丘疹消退。处方举例:射干麻黄汤《金匮要落》:射干6g、麻黄3g、生姜3g、细辛1.5g、五味子1.5g、紫苑9g、6g、9g、4枚,水煎服。注:四川以鸢尾科蝴蝶花(花菖蒲)的根茎称“士知母”,曾长期代射干使用,其形态与射干略似。唯体形稍显粗大而轻泡,内碴白色,效用与射干不同,应注意区别。xiaobai 发表于
21:21:00&毛冬青为少常用中药。载自《广西中草药》。别名:细叶青冬、六月霜。来源:为冬青科植物毛冬青的根。毛冬青叶亦供药用。均为野生。产地: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浙江等地。性状鉴别:根呈不规则块片,外皮灰褐色,略粗糙,易剥落,有纵行细纹。质坚。断面淡黄色,木质部纹理紧密。无臭,味微苦涩。主要成分:根、皮含多种黄酮类、酚性成分、甾醇、氨基酸、糖类、鞣质等。功效与作用:1、对心血管有扩张作用,增加冠脉血流量而持久,作用大于硝酸甘油。毛冬青黄酮甙短期内重复应用,有快速耐受性,临床上连续应用效力即降低。2、对脂质代谢的影响:毛冬青注射液肌肉注射于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家兔,没有明显的降胆甾醇作用,预防性治疗与晚期治疗对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均无作用,但早期重复治疗似略有减轻趋势。3、抗菌作用:初步抑菌试验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毛冬青极度敏感;变形、痢疾(弗氏)、绿脓杆菌亦属敏感。4、镇咳、祛痰作用:毛冬青水煎剂,对小鼠二氧硫引起的咳嗽,有镇咳作用,用小鼠酚红法证明有祛痰作用。炮制:切片,生用。性味:微苦涩,性平。功能:清热解毒、活血通脉。主治:因热感冒,肺热咳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状动脉硬化心脏病;外治烫伤。临床应用:1、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毛冬青对心绞痛有较好疗效。据报道,治疗100人次,其中显效率达50%左右,有效病例绝大多数在治疗1个多月左右症状显著好转,3个月后少数病人有些反复,但多数人较前减轻。有的地区发现大多数病人治疗1个月左右,心率皆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血清胆甾醇有所减低。2、治疗脑血栓形成有效:每日用毛冬青片60~90g煎汤服,并酌情注射毛冬青针剂,病情发展阶段适当用西药血管扩张剂,病情稳定期即停用西药。治疗6人次,用药后显效日最短者为4天,最长者为16天,基本治愈最长日为52天。但毛冬青只能起到疏导散瘀,从而改善组织供血(氧)作用,但不能代替脑细胞功能的锻炼和恢复。3、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据319例的分析,有效率为80.2%,其中治愈率占28.8%,显著好转者占18.8%。4、祛痰止咳作用:用治肺热咳嗽,本品单用,也可配,桑白皮等同用;此外,本品粉末油调,对治疗烫伤也有良好效果。用量:30~90g,外用:研末涂或煎浓汁泡洗。处方举例:1、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毛冬青根片90g,猪爪1只,煨服,每日一次《浙江民间常用中药》。2、治感冒,扁桃体炎、痢疾:毛冬青片15g,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附:毛冬青片。来源:同毛冬青。性味:苦、涩、平。功能:清热解毒、止痛消炎。主治:牙周炎、疖痈,带状疱疹,脓疱疮。xiaobai 发表于
16:25:00&本品为常用中药。始载于《名医别录》。别名:蝉退、知了皮、虫退、仙人衣(北京)。来源:蝉科昆虫黑蚱羽化时脱落的皮壳。产地:主产于山东、河北、河南,其他各地亦产。性状鉴别:全形似蝉无翅而中空。黄棕色,半透明,有光泽。膜质易碎。气味微淡以完整、黄亮、无泥土者为佳。主要成分:为甲壳质。含氮7.86%,灰分14.57%。药理作用:解热、镇静、镇痉。动物实验初步证明了蝉蜕具有神经节阻断作用和镇静作用。性味:甘寒。归经:入肺、肝经。功能:散风热、退目翳,透气,解痉。主治:感冒分热、音哑,麻疹不透,风疹作痒,小儿惊痫。临床应用:一般用于小儿科较多,内科杂病和眼科也经常使用。1、治疗肺热嘶哑(急性喉炎、急性支气管炎),配牛蒡子、生甘草等,如单纯外感风热所致的嘶哑,则配胖大海。2、用于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烦躁,夜睡不安,配、。3、治疗小儿夜啼。用薄荷汤调服蝉蜕的下半截(即去头足)7~9个。4、眼科方面,主要用于退翳(包括炎症性或外伤性角膜损害遗留的云翳、斑翳、白斑),古方即已用蝉蜕无比散治白翳遮睛,现代实践用蝉蜕无比散加减全蝎或蜈蚣、凤凰衣、犀角等治疗角膜白斑,根据对一些病例的初步观察,确有一定疗效,能提高视力。此外,蝉蜕配、等能清风热,治眼红肿痛(急性结膜炎等)。5、用于熄风定惊(如治破伤风)。单用效力不大,须配镇痉全蝎、僵蚕等,方如五虎追风汤。6、最近有人试用蝉蜕于慢性肾炎中去尿蛋白,须配苏叶、等,初步观察有一定疗效。处方:蝉蜕25g、布渣叶30g、苏叶15g、益母草30g、尖槟15g,水煎服。用量:常用量:3~15g,治慢性肾炎、破伤风,须用大量,甚至达15~30g。处方举例:1、蝉蜕无比散《银海精微》:蝉蜕(去头足)3g、蛇蜕3g、12g、石决明15g、9g、6g、当归6g、川芎3g、9g、炙甘草3g,水煎服。2、五虎追风汤:蝉蜕30g、制南星6g、明天麻6g、全蝎(连尾)7个、僵蚕(炒)7个水煎,每日一剂,连服三日。注:浙江尚产一种金蝉衣,系山蝉羽化后,脱落的皮壳,体较瘦小,长约3厘米。色金黄透红光,尾尖,腹部环节单线。此商品大部分出口。xiaobai 发表于
22:19:00&龙眼肉为常用中药。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别名:桂圆肉、圆肉。来源:为无患子科常绿乔木植物龙眼的成熟干燥或半干燥的假种皮。栽培品。产地:主产于广西、福建、广东、四川、台湾等地。性状鉴别:本品为囊球形纵裂的扁片块,多粘结在一起成团块状。完整的单一个体摊平呈扁片状,纵长1.5~2厘米。横宽4.5~6.3厘米,厚不及1毫米。黄棕色或棕褐色,半透明,一面显粗糙,有不太明显的细皱纹,另一面光亮,有细密的纵皱纹。肉质,柔韧而微带粘性。气微香,味甜而特殊。以片大,肉厚,油润光亮,黄棕色,身干,味甜者为佳。主要成分:含维生素A、B1等,另含葡萄糖、蔗糖、酒石酸等。功效与作用:安神、益脾,其作用为镇静、健胃、滋养。又体外试验对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有抑制作用。炮制:生用。性味:甘、平。归经:入心、脾经。功能:补心脾,养血安神,益智。主治:惊悸、健忘、失眠等症。临床应用:主要治疗与心血虚有关的神经衰弱,表现有失眠、健忘、惊悸等症状,但单用力薄,需配合其他养血药,方如归脾汤。轻症者睡眠欠佳,易兴奋,可用龙眼肉配百合煎汤服。此外,对一些虚证出血,如大小便下血,肺痨咳嗽,痰中带血,以及对病后体弱者的调补,龙眼肉都有一定帮助。用量:9~15g,大剂60~60g。处方举例:归脾汤《济生方》:9g、9g、党参9g、9g、龙眼肉9g、1.5g、3g、9g、4.5g、4.5g、红枣15g,水煎服。xiaobai 发表于
22:07:00&本品为少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原名紫参。草河车之名始见于清《植物名实图考》。别名:七叶一枝花、云南重楼、紫参、拳参、蚤休。来源: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拳参及其同属植物的干燥根茎。均为野生。产地:主产于华北、中南、华东等地,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植物形态: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根茎扁圆柱形,弯曲不直,外皮紫棕色。根基叶有长柄,叶片披针形,茎单一或数茎丛生,直立不分枝。茎有节,茎叶互生几无柄或抱茎,叶片披针形或线形,叶鞘筒状膜质。穗状花序,顶生。花白色或粉红色。瘦果三棱形,黑褐色有光泽。性状鉴别:根茎扁圆柱形,弯曲如虾,长粗如指。表面紫棕色或紫黑色,全体有紧密的细环纹和残留的硬须根或根痕。质坚硬。断面淡粉色。略显粉性,外围有一圈灰白色小点(维管束)。气微,味微苦涩。以肥壮,内色淡粉,质坚实,少须根者为佳。炮制:切片,生用。性味:苦、微寒。归经:入肝经。功能:清热解毒,消肿,定惊,止血。主治:热病惊痫,肠炎,痢疾,痈疽,咳血,衄血,蛇虫咬伤。注:1、有些地区以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重楼及云南重楼的根茎作草河车用。别名金钱重楼,七叶一枝花或独角莲。主产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其根茎扁圆柱形,结据诶如指状外皮黄褐色至黄棕色,可见数个椭圆形茎痕,遍体有横纹(节),下部有根痕,质坚面硬,断面黄(蜡质)白(粉性)色。气微,味微苦辣,稍有刺激性。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疗乙型脑炎,腮腺炎,扁桃腺炎,百日咳,白喉,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瘰疖肿毒等症。2、天津所用独角莲为内蒙古所产之菌类植物的菌核。形如猪苓,但特小儿瘪瘦。蚤休、七叶一枝花:本品为百合科植物(七叶一枝花)。以根茎入药。蚤休性微寒,味苦。有小毒,入肝经。功能清热解毒、解痉定惊。临床应用:1、清热解毒。蚤休苦寒,善于清热解毒消肿。用于:①热毒壅盛之乳蛾红肿疼痛(急性扁桃腺炎)、腮腺炎、配、、、、等药。②热毒壅结所致疔疮痈毒,红肿焮痛,如痈、疖、乳腺炎等病,常配、、、、金银花、连翘等药。亦可用鲜品捣烂外敷。③温病:高热、神昏、抽搐,可见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病,用蚤休根茎15克冷开水磨汁服,或配、、等药。④恶疮癌肿,配,。⑤蛇虫咬伤及痔疮,配紫花地丁,外用。2、解痉定惊。临床用于小儿发热,惊风抽搐,配钩藤、僵蚕、蚤休之解茎定惊可能与清热解毒及镇静作用有关。常用量:10~15g,水煎服。外用适量。禁忌:虚寒阴疽忌用。蚤休与蒲公英、紫花地丁功能相似,为疮疡要药。治外科阳证,三药同用,可增强清热解毒、消痈散之功。蚤休配大青叶、连翘、板蓝根,治疗和预防流感,瘫痪较好。笔者治疗肝炎,在辨证的基础上加用蚤休10~12g,降转氨酶作用较好,反跳现象少见。蚤休含蚤休甙,酚性成分、氨基酸等。蚤休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副伤寒杆菌,沙门氏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动物实验蚤休有明显的镇咳平喘及镇静作用。用量:6~15g,治癌用15~30g。处方举例:1、七叶一枝花汤:七叶一枝花9g、白菊9g、麦冬6g、青木香3g(后下),水煎服。2、七夏豆根汤:七叶一枝花根头30g、夏枯草30g、山豆根30g,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三次服完。xiaobai 发表于
22:35:00&三七为常用中药。始载《本草纲目》。别名:田七、田三七(因原产广西田阳)、金不换(因其珍贵)、旱三七(因与菊科水三七相区别)、人参三七(因与人参同科)。来源: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均为栽培。产地:主产于云南的文山、西畴,广西的田阳、靖西等地。采收加工:挖取3~7年的根,去净泥土、剪除地上茎及细小支根、须根后,先曝晒至半干,再反复搓揉,曝晒至全干。七月份结籽前采收者体肥实称“春七”质佳。结籽采收者体较瘪瘦称“冬七”质次。性状鉴别:主根纺锤形或不规则的块状,长约2~5厘米,直径0.3~2.5厘米。外皮呈光亮的灰绿色或带有黄斑(习称铜皮)或灰黄色(习称铁皮)。顶端较平或少数带有残茎,底部有剪断支根的痕迹,全体有凸起瘤状物或支根的分歧及横向皮孔,并有断续的纵皱纹。质坚实,难折断。横断面灰绿色或淡棕色,皮部与木部易分离,显菊花心,角质样。气弱,味先苦而后微甜。以个大肥实,体重皮细,灰绿色有光泽,断面灰黑色带绿,无裂隙,习称“铜皮铁骨”者为佳。主要成分:含三七皂甙甲、三七皂甙乙和黄酮甙。功效与作用:止血、祛瘀、消肿、止痛。其药理为:1、止血。三七温浸液能缩短家兔凝血时间,并有收缩血管作用。2、消炎。三七水煎液对大鼠实验性关节炎有明显抑制作用。3、增加冠脉流量。三七黄酮甙能明显增加心冠状动脉流量,同时心肌耗氧量减少。又三七水煎似具有糖质激素样作用。注:抗病毒和抗真菌,三七水浸剂在体外实验对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炮制:原药捣碎或磨成粉末,生用。性味:甘、微苦、温。归经:入肝、胃经。功能:止血化瘀、消肿止血。主治:外伤肿痛出血,吐衄血,血痢,崩漏,产后瘀血腹痛,痈肿疮毒。临床应用:为止血化瘀要药。1、治跌打内伤或外伤出血,有血瘀肿痛者尤为适宜,能祛瘀止血,消肿止痛,效果良好。内服可研末3g,米汤送服,用黄酒或白酒30g,微热送服均可,也可配其他汤药冲服。外用以三七1.5g,配煅龙骨、五倍子各15g,共研细末,敷于患处。2、治吐血、肺胃出血,常配白芨、藕汁、之类,方如安血饮,属热证者要加配以凉血。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顽固疼痛,可服三七末配五味子、、、等。4、治血液病出血,在治疗方剂内加三七末3g冲服,初步观察有一定止血作用,部分病人用药后血小板数明显上升。5、试用于治脑出血(发病初期昏迷不语),可以用三七3g研末送服,配、磁石、、、党参等。此外,内服三七末对治疗冠心病也有一定帮助。使用注意:血虚无瘀滞的吐血、衄血不宜用。又一般认为参三七的止血效力比竹节三七稍强,但竹节三七祛瘀消肿之力则较胜,用于跌打损伤更好。用量:粉剂1.5~3g,最多可用至4.5~6g,病急者可每4~小时服一次。入煎剂用3~9g,但总以服粉剂(三七末)较好。处方举例:1、安血饮:三七末3g(冲),白芨15g,藕汁1小杯(冲),白茅根30g,龙骨15g,牡蛎15g,6g,水煎服。注:1、三七是一种珍贵药材,其栽培与生长情况与人参相似,一般三年产品多为200~300头,四年多为120~160头,5~6年多为80头。在商品上等级划分亦较细,每市斤20头者为1等,40头为2等,60头为3等,80头为4等。120头为5等,160头为6等,200头为7等,300头为8等(过去称大二外,小二外),450头以内为9等(又称煎口三七),主根上剪下的细小须根为11等。2、菊科植物土三七(习称水三七)与正文所说的三七系同名异物,其新鲜或干燥的块根,亦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及咳血、衄血、便血等症。干燥的块根呈拳形、肥厚的不规则圆块状(似白术),长约3~10厘米、直径约3~7厘米。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全体多有瘤状突起。在突起顶端常有茎基或芽痕,质坚实不易折断。纵切面可见灰黄色筋脉,横切面显菊花心状。味甘淡后微苦。3、景天科植物景天三七的新鲜肉质带根全草,亦用于治疗吐血。咳血、衄血等症。各地多有使用。有的用干燥全草,有的只用根部。xiaobai 发表于
22:33:00&阿胶为常用中药。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原产山东省阿县故名阿胶。别名:驴皮胶。来源:为脊椎动物门奇蹄目马科动物驴的皮,经加工煎熬,使胶原水解后,再浓缩而成的固体胶块。产地:主产于山东济南、浙江广州、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其他各地多有生产。采收加工:驴皮全年均可收集,熬胶时多避开暑湿季节,每年10月至次年5月为生产季节。先将干燥的驴皮放容器中,用清水浸泡,每日换水二次,至驴皮软化,取出刮去驴毛,或用蛋白酶脱去驴毛,剁成小块,再用清水洗泡,使之白净,然后放沸水锅中稍煮片刻,待驴皮显卷缩时捞出,放入熬胶锅中,注入清水浸没驴皮,进行熬炼,共约36小时。在熬炼12小时后,即开始抽取胶汁,并随时添水继续熬炼和抽取胶汁,至胶原提净为止。抽出的胶汁用细筛过滤,滤液中加入适量白矾粉,搅拌后,静置沉淀数小时,而后取上层清液,放锅中加热浓缩,在出胶前约半小时,再加入豆油1.5kg以减少粘性,至用铲挑起放纸上不渗纸或只在铲上下垂掉落2~3片后,即粘结于铲上不再下垂为度,即可收胶。将炼好之胶取出,放于衬有铅铁皮并在铅铁皮上涂有豆油的木槽中,使其冷却凝固。凝固后取出,按照要求,切成16块,32块0.5kg的长方块。剩余的边角切成1厘米左右的胶丁,阴凉干燥即成。性状鉴别:本品呈扁长方块状或骰状。16块胶,长约8.5厘米,宽约3.7厘米,厚1.5厘米。32块胶,厚约0.7厘米。表面棕黑色或乌黑色,平滑,有光泽,对光透视稍透明。质坚脆,易碎,断面与表面色泽一致。气微腥,味微甜。功效与作用:补血、止血、滋阴、润燥,现已证实其作用为:1、补血。对增加血液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有一定帮助。其原理可能为通过氨基酸等物质的营养作用,改善全身功能(包括造血功能)。2、止血。可能通过改善钙平衡,使血清钙略增而起作用,但仅用于出血轻症,重症无用。3、升压。动物试验阿胶溶液注入能升高血压,对抗创伤性休克。此外,动物实验还观察到阿胶有预防进行性肌营养障碍的作用。炮制:捣碎生用或蛤粉炒至疏松鼓泡用。性味:甘、平。归经:入肺、肝、肾经。功能:滋阴养血,补肺润燥,止血安胎。主治:虚劳赢瘦、肺痈吐脓、吐血、衄血、便血、经血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阴虚心烦、失眠等症。临床应用:1、用于阴虚出血,油漆肺结核咯血,兼有燥咳虚热者最合适。常配生地、沙参、麦冬、茜根炭、藕节等以滋阴凉血和止血。对病情较轻,只有痰中带血、干咳燥咳者,则配牛蒡子清热,杏仁、马兜铃止咳便可,方如部肺阿胶汤。治疗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阿胶是常用药,常用阿胶、艾叶配四物汤作为基本方,随证配伍,有一定效果。治便血、血痢,则用阿胶配川连。2、用于血虚心烦(神经衰弱),有失眠,舌质红、脉细数等症状。阿胶有强壮作用,常用川连、黄芩等加强清热镇静作用,方如黄连阿胶汤。3、用于肺燥咳嗽。阿胶能清肺润燥,对急性气管炎,表现干咳无痰,咽喉干燥者尤为合适,常配杏仁、、马兜铃等。4、用于痉厥抽搐。其原理可能由于阿胶能增加血清钙浓度,有助于降低神经肌肉过高的兴奋性而抽搐。常配龟板、牡蛎、鸡子黄、等。此外,阿胶珠对治疗阴虚型慢性肾炎患者的腰部酸痛、尿蛋白,也有一定帮助,可随证加入治疗方剂内。使用注意:1、阿胶用蛤粉炒成阿胶珠后粘性减少,止血效果更好,可治虚劳咯血(肺结核咯血)和血痢。2、阿胶腻滞不易消化,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胸腹痞满者,服后易致呕吐和泄泻,故不宜服。用量:3~15g,如入煎剂,去渣后溶化冲服较好。处方举例:1、补肺阿胶汤《小儿药证直诀》:阿胶9g(溶化)、6g、6g、杏仁6g、3g、糯米9g,水煎服。2、胶艾四物汤《金匮要略》:阿胶15g(溶化)、15g、12g、15g、9g、9g、炙甘草3g,水煎服。3、黄连阿胶汤《伤寒论》:6g、阿胶15g(溶化)、6g,水煎,放温后入鸡蛋黄2个、搅匀,一日分三次温服。注:据《本草纲目》记载,阿胶原为牛皮制作,后世乃用驴皮。xiaobai 发表于
23:05:00&本品为较常用中药。始载《神农本草经》。别名:红茜草、血见愁。来源:为茜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茜草的干燥根及根茎。多为野生。产地:主产于陕西、河南、安徽、河北、山东各省,其它各省亦多有生产。植物形态:多年生攀缘草本,根茎圆柱形或团块状,根圆柱形或须状,细长,数条或数十条丛生于根茎上。茎方形,具四棱,棱上生逆刺。叶通常4片轮生,叶片卵状心形或狭卵形,先端尖,全缘,叶脉3~5出,有长柄,叶柄及叶脉上均具逆刺。花销,成圆锥形聚散花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冠淡黄色5裂,着生于短筒上。浆果球形,熟时红色,老熟后黑色。性状鉴别:根茎呈不规则块状,根呈圆柱形而弯曲,长10~20厘米,直径0.1~1厘米,数条或数十条丛生于根茎上。表面棕色或红褐色,有细纵纹。外表较易剥落,而露出橙色木部。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扩大镜下观察,可见密集的小孔洞,形如海绵体。气微弱,味淡。以根粗长,表面红棕色,内碴红橙色或橙色,少细须根,无芦茎者为佳。功效与作用:生用凉血、行血,炒炭用止血。现代实验发现其作用为:1、止血。实验证明有轻度止血作用,稍能缩短家兔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稍能缩短家兔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炒炭后作用更显著。2、抗菌。体外试验对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稍有抑制作用。3、镇咳。动物实验证实有镇咳作用。炮制:切片,生用或炒炭。性味:苦、寒。归经:入肝经。功能:凉血、止血、去瘀血、活血。主治:吐、衄、便、崩、尿血,月经不调,经闭腹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症。临床应用:为治疗热症出血的常用药。1、用于治疗崩漏。不论是月经来淋沥不止,或是久漏成崩,流血量多势急,只要属血热者,都可应用茜草根(炒炭),配海螵蛸、荆芥炭、白术、续断等作为基本方,再随证加减;如属血崩虚证,则配固涩药如龙骨、牡蛎,补益药如白术、黄芪等以固涩止血、健脾摄血,方如固冲汤。2、治疗热证血痢,有凉血止血作用,常配、、地榆等同用,方如茜根散。取、、等,研末服或水煎,黄酒冲服。3、治老年慢性气管炎。近年来,临床观察和实验室研究发现,茜草根配含羞草根、红背叶(加味含红合剂)治慢性气管炎有较好的止咳、祛痰、平喘作用。其中主要有效药物虽为含羞草根,但茜草根也有镇咳和抗菌作用。4、治热证吐血、衄血,配、白及、等,但不宜用于血虚吐衄。5、治跌打损伤,由于憋气过度而致内有积瘀者,常配、、等活血祛瘀药同服。使用注意:胃弱、泄泻者不宜用。用量:6~15g,鲜品15~30g。处方举例:1、固冲服《衷中参西录》:30g、黄芪18g、山萸肉18g、生白芍12g、煅龙骨18g、煅牡蛎18g、茜根炭6g、陈棕炭6g、海螵蛸12g,煎汤,送服五倍子细末3g。2、茜根散:茜草根9g、地榆12g、生地12g、当归9g、黄芩9g、栀子6g、川连4.5g,水煎服。3、加味含红合剂:鲜含羞草根90g,鲜红背叶60g、鲜茜草根30g,水煎。文火煮六小时(如煎煮时间不足,服后会头晕等反应),分早晚分两次温服。注:茜草有长叶茜草,中华茜草及黑果茜草(伏茜草)等多种,根部基本相同,无显著区分。四川省部分地区,以茜草茎藤药用,名茜草藤。xiaobai 发表于
21:44:00&连翘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现商品有青连翘、老连翘两种。原植物为一种。别名:青壳、连召、老翘。来源:为木犀科多年生落叶灌木连翘的干燥近成熟果实(青壳)和成熟后的果壳(老翘)。野生或栽培。产地:主产于山西、河南,此外陕西、湖北、甘肃、河北、山东等省亦产。性状鉴别:青翘,蒴果,狭卵形。长约1.5~2.5厘米,中部直径约6~10毫米。顶端尖,微开裂或不开裂,形如鸟喙。基部有短柄或已脱落,表面绿褐色,两面各有纵沟纹一条和多数凸起的微笑黄白色麻点。外壳略坚脆,易开裂,壳内含种子多枚,黄绿色,着生于中间纵隔膜上。种子略呈长棱形 ,一侧有膜翅,含粘油质。气微香,味苦微辛。老翘:形态略与青翘相同,唯已成黄棕色或灰黄色。多开裂或已裂有两瓣,种子多已脱落。气微,味微苦辛。不含粘优质。青翘以果实完整,均匀,青绿色,无枝梗者为佳。主要成分:含连翘酚、齐墩果酸,以及一种甾醇化合物并含有大量维生素P。功效与作用:1、抗菌。有效成分为连翘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志贺氏痢疾杆菌的抗菌效力最大。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伤寒杆菌等亦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结核杆菌的生长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小白鼠实验性结核病有疗效。2、抗病毒,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3、强心、利尿。有效成分为齐墩果酸。炮制:生用。性味:苦、微寒。归经:入心、小肠经。功能:清心解热,消肿散结,利尿。主治:外感风热,急性热病初起。烦热神昏,痈肿疮毒,瘰疠等症。临床应用:为治疗热病和疮痈的重要药物。1、用于外感或热病初起,症状较轻者。常配金银花等,以协助解表清热,方如银翘散,对较严重的温热病,在清热泻火或解毒方剂内,连翘也常用,但只起辅助作用。2、用于治疗疖疮、痈肿,兼有发热等表实证者,最为合适。常配牛蒡子、栀子等,可疏风清热,消肿排脓,方如牛蒡解肌汤,又可配黄柏等研末制膏外用。使用注意:在痈疽穿溃后不要用连翘,因此时病症属虚者较多,处理上一般多用托里法以增强身体抵抗力,而连翘苦寒,过服易伤正气,故不宜用。金银花、连翘常合用,以加强清热解毒的作用。两者的微细区别是:银花味甘不伤胃(连翘则苦寒,少量服用虽可清热健胃,故保和丸用之),但过多仍会影响饮食;银花偏于解表,而连翘偏于清热胸膈膜里热。用量:9~15g。处方举例:1、牛蒡解肌汤《疡科心得集》:9g、连翘9g、3g(后下)、栀子9g、6g、石斛9g、9g、12g,水煎服,治因风热而引起的颈项部痈肿,有咽喉肿痛者尤为适用。2、连翘双黄膏:连翘、、、五味子各15g、冰片1.5g,共研细末,加凡士林100克调匀,制成软膏,外用治疖肿初起。附:连翘心为连翘的种子,味苦,含挥发油,研碎后发出芳香气味。连翘心具有中枢兴奋作用,温热病神昏谵语时用之,配莲子心等,方如清宫汤。见竹叶卷心项下。由于连翘心有兴奋中枢的作用,当连翘壳沾有连翘心成分时,服后有时会引起失眠,此外,连翘心还有健胃、止吐的作用。用量3~6g。注意:处方要写清楚,用连翘壳时写“连翘”,用其种子时写“连翘心”,壳和种子都用时写“带心连翘”。xiaobai 发表于
23:47:00&本品为较常用中药。始载《神农本草经》。别名:白及。李时珍说:其根白色,连及而生,故名白及。来源: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芨的干燥块茎。野生。产地:主产于贵州、四川、湖南、湖北等省,此外浙江、河南、陕西、广东、广西、云南、江苏、福建、江西等地亦有生产。性状鉴别:块茎扁圆形。有2~3个分叉,略似掌状,长1.5~4.5厘米,厚0.5~1.5厘米,分叉扁圆锥形。表面黄白色,有细密纵皱纹,上面有微凸起的茎痕,周围有较紧密的环纹2~3圈。和点状细根痕,下面有连接另一块茎的断裂残基,周围有稀疏环纹1~2圈,分叉上亦有稀疏环节纹1~3圈,环纹呈棕色或褐色。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角质样,黄白色半透明,并有散在的细椎管束小店。气无,味微苦。嚼之产生粘液。以根茎个大坚实,色白明亮,光洁者为佳。主要成分:含白芨胶(为粘胶质)和挥发油。功效与作用:1、止血,有良好的局部止血作用,据初步观察,其原理为使血细胞凝集,形成人工血栓。白芨末的止血效果迅速确实,优于紫珠草、大小蓟等。2、抗菌,体外试验对大型结核杆菌有显著抑制作用,也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3、抗真菌,水浸剂在试管内对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有抑制作用。炮制:切片,生用。性味:辛、苦、微寒。归经:入肺、胃、肾经。功能:化瘀止血,补肺生肌。主治:咳血、吐血、衄血,外敷痈肿,烫伤,皮肤燥裂。临床应用:1、治肺、胃出血,白芨较常用。配枇杷叶、阿胶珠等治肺出血。例如白芨枇杷丸即为治疗肺痨咯血的有名方剂,凡阴虚有热的咳嗽咯血均可用。治胃溃疡出血,常配乌贼骨,或配陈棕炭、当归炭、阿胶、白芍等,方如溃疡出血汤。2、外用止血。以白芨纱布或用粉剂覆盖创面,不仅对皮肤损伤的止血有效,且在手术时对肝、肾静脉出血的止血也可靠,止血效能较明胶海绵或淀粉海绵更好。单纯外伤出血,可用白芨末配五倍子末撒敷患处。3、治肺结核。历代医家用白芨治疗肺痨的不乏其人,有的还称誉白芨有“补肺”作用,但实际上,白芨在肺结核病的治疗上主要仍在合并有咯血时用。现代应用白芨治疗浸润型肺结核或空洞型肺结核虽不少,但多配其他药用,有的配雷米封(效果比单用白芨或单用雷米封好),有的配大蒜粥(有一定效果,但副作用较多).按中医传统经验,则多配其他滋阴益气药,如龟板、牡蛎、山甲、阿胶、党参、黄芪等,这样的配伍起到滋养、强壮、补充钙质和抑菌的作用,对促进结核病变消散或纤维化、钙化有一定作用,这也许就是所谓“补肺”的原理所在,但白芨究竟在其中能起到多大作用,这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4、治支气管扩张,有咳嗽和痰常带血者,可以单用(白芨粉每次3g,每日3次),但最好配百合、麦冬、阿胶、三七等养阴药和止血药同用。外用方面,白芨还可以治疮疡(与皂角共研细末,水调敷,或以蜂蜜调敷),治肛裂(以白芨和石膏粉治成软膏局部涂敷),治皮肤皲裂(白芨粉用麻油调匀外擦),都有一定效果。使用注意:习惯上本品忌与乌头、配伍。用量:粉剂3~9g,入煎剂6~18g,大剂可用至27~30g,外用适量。处方举例:1、白芨枇杷丸:白芨30g,枇杷叶(去毛蜜炙)15g,藕节15g,阿胶珠(蛤粉炒)15g,共为细末,以生地浓煎取汁泛丸,每次3g含化,治咳嗽咳血、肺损阴虚。2、溃疡出血汤:白芨12g,白芍9g,陈棕炭9g,9g,9g(溶化),党参9g,12g,水煎服。注:白芨有抗结核菌的作用,配合雷米封治疗肺结核效果较好。配乌贼骨可治疗消化系统溃疡出血。xiaobai 发表于
23:42:00&本品为常用中药。始载《名医别录》。市售商品因各地区使用习惯不同,来源于数种不同科植物。京津地区习用品为蓼科植物蓼蓝的带叶枝和十字花科菘蓝的叶片(板蓝根叶)。别名:蓝靛叶、靛青叶。1、蓼蓝叶来源:为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蓼蓝的干燥带叶茎枝。为人工栽培。产地:主产于东北、华北等地区。植物形态:茎圆柱形,高50~90厘米,直径约6毫米左右,中空,有节,节间长3~8厘米。叶互生于节上,卵圆形或椭圆形,全缘,叶缘及叶背面主脉上被黄色短毛,叶柄长约1厘米,基部抱茎,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呈玫瑰红色。瘦果三棱形,含种子一枚,性状鉴别:干燥后叶片多皱缩破碎,或脱落,蓝绿色,中脉淡黄棕色。茎黄棕色,略扁缩,有纵棱或沟纹,稍弯曲,节间略膨大有灰黄色膜质叶鞘包于节上。质脆,易折断,断茎中空淡黄色。气微,味淡。以枝叶齐全,茎黄棕色,叶蓝绿色,无枯枝黄叶者为佳。2、菘蓝叶别名:板蓝根叶。来源:为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木植物菘蓝的干燥叶片。多为栽培。产地:主产于华东、华北以及陕西、贵州等地。植物形态:茎圆柱式,直立高40~90厘米,上部多分枝,通常全体被白粉。主根圆柱形,外表皮灰黄色。基叶丛生,椭圆形,全缘,全滑,有长柄,茎生叶互生,无柄,半抱茎。总状花序顶生。花销,黄色,角果翅果状。性状鉴别:本品根基生叶,干后多皱缩,成不规则的散乱状或团块状。有的叶片破碎仅剩叶柄。呈暗灰绿色。完整的叶片全长约10~20厘米。叶柄长3~8厘米。叶质易破碎。气微,味淡微酸。以叶片纯净无杂质,暗灰绿色,较完整者为佳。主要成分:蓼蓝、大青、菘蓝、菘青、木蓝均含靛甙,水解、氧化后成青黛。含靛蓝5%以上。马蓝含靛甙,在空气中氧化后产生靛蓝。功效与作用:1、解热:对解退感染性疾患的高热效果较好。2、抗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白喉杆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炮制:切咀生用。性味:苦、咸、大寒。归经:入心、胃经。功能:清热凉血、解心、胃热毒。主治:流感、热病发斑、咽喉炎、扁桃腺炎、腮腺炎、流脑、肠炎、菌痢。外敷疮肿毒。临床应用:1、用于解毒。主要治疗病毒性感染,如流行性腮腺炎、乙型脑炎、病毒性肺炎,也治细菌性感染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扁桃体炎。可单味用,或配板蓝根、荆芥,或配生石膏、黄芩等,如乙脑方。一些出诊性病毒感染在热毒炽盛时,可用大青叶,例如麻疹出疹期高热、毒性症状明显者,也可用大青叶配黄连、黄芩、生石膏等。重症肝炎有高热神昏、皮下出血者,也可用大青叶配入相应方剂中。2、用于退热。尤其适应于解退上呼吸道炎、扁桃体炎引起的高热,常配金山沙草,方如青沙场。用量:常用量6~5g,大剂可用30~60g。处方举例:1、乙脑方:大青叶30g、生石膏120g(先煎)、12g、焦山栀9g、紫草9g、9g、鲜60g、元明粉6g(冲)、3g,水煎服。2、青沙汤:大青叶15g、草30g,水煎服。注:除以上两种植物全国多数地区作大青叶药用外,还有些地区如上海市用十字花科菘青的叶,作大青叶用。福建、广西、广东、四川用爵床科马蓝的叶作大青叶用。甘肃、江西、湖南、贵州、广东(部分地区)用马鞭草科大青的叶作大青叶用(湖南衡阳用全株)。福建还用豆科假蓝靛叶作大青叶用。以上数种效用均与蓼蓝相同。xiaobai 发表于
23:41:00&本品为常用中药。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别名:天冬、明天冬。来源:为百合科攀援状多年生植物天门冬的干燥块根。多位野生,亦有栽培。产地:主产于贵州、四川、云南、广西、湖北、湖南、浙江等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采收加工:秋冬两级采挖,洗净泥土,剪去根头及须根、大小分开,入沸水中煮或蒸透后,捞出,浸入清水中,趁热除去外皮,洗净,微火烘干或用硫磺熏后再烘干,即成。性状鉴别:本品呈长圆纺锤形,略弯曲,中部肥满,两端渐细而钝尖,长6~17厘米,中部直径0.7~1.5厘米,全体淡黄色或浅黄棕色,呈油润半透明状,有纵纹或纵沟。干透后质硬,未干透者质柔软。有粘性。断面蜡质样,颜色与外色相同,蒸煮不透的中间有不透明的白心。气微,味甘、微苦。以肥满、条大、淡黄色、半透明者为佳。主要成分:含天门冬酰胺、β-固笛醇、5-甲氧基甲基糠醛。功效与作用:滋阴润燥、清热化痰。其作用为镇咳、利尿、通便、强壮、并有抗菌作用,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等有抗菌作用。炮制:切咀、生用。性味:甘、苦、大寒。归经:入肺、肾经。功能:清肺抑火、滋阴润燥。主治:劳热喘咳,咯血痰粘、津伤消渴,肠燥便秘。临床应用:主要用于阴虚火旺,尤其虚热咳嗽者。1、治肺虚咳嗽,适用于老年慢性气管炎和肺结核患者,尤其有粘痰难以咯出,久咳而偏于热者,可用天冬润燥化痰和滋补身体,常配生地、川贝、百合等,方如天门冬丸。2、治肺痿、肺痈,取天冬凉润能解热,并配山慈姑、穿破石等解毒药,方如天破汤。3、治阴虚发热,如贫血、结核病、病后体弱等之低热,配熟地补血,党参补气,方如三才汤。如为热病后期之阴虚兼有肠燥便秘,则配生地、火麻仁、当归等。使用注意:脾胃虚寒和便溏者不宜服。用量:6~15g。处方举例:1、天门冬丸《证治准绳》:天冬45g、、前胡、、、桔梗、桑白皮、防己、、、、杏仁各22.5g,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生姜汤送下,每日3次。2、天破汤:天冬9g、麦冬9g、24g、12g、铁包金24个、18g、15g、45g,水煎服。注:天门冬产区很广,由于土壤气候不同,加工后的块根大小及色泽有差异。一般来说贵州、四川、云南、广西方产区的产品条大肥壮、黄白色、光亮,每0.5公斤32~90支;湖北、湖南的产品,块根较小,淡黄色,粘性较重;浙江产品,块根以小条者居多,黄褐色至棕褐色,粘性亦重,每0.5公斤90~240支左右。xiaobai 发表于
23:35:00&本品为较常用中药。始载《神农本草经》。本品叶似榆叶初生布地,故名。别名:黄瓜香、山地瓜、猪人参、血箭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地榆的干燥根及根茎。野生于山坡草地。植物形态:为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5米,根茎粗壮,生有多数肥厚的纺锤形根。茎直立,有棱。单数近心形或截形,边缘具粗锯齿,无毛,柄基具托叶。花小,密集成顶生长圆形穗状花序,花序长1~4厘米,直径约1厘米,花序梗细长,萼片4,紫红色,宿存,无花瓣,雄蕊4,外伸,花紫红色。子房上位。瘦果褐色,被细毛。产地:主产于华北、东北地区,其他各地亦有分布。性状鉴别:根茎为不规则柱状,其下生根,根呈纺锤形或上粗下细的圆柱形,稍弯曲,通常已折断,长约5~15厘米,直径约0.5~2厘米。近芦头处较粗,顶端具有茎痕。外皮棕褐色或紫褐色,粗糙,显瘤朽,有纵皱纹及少数须根痕。质坚硬,折断面黄白色,红棕色或带紫棕色,形成层明显,木质部黄色,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苦涩。水浸液,加三氯化铁溶液,显蓝紫色(鞣质)。以条粗,质坚,无残茎及须根者为佳。主要成分:含鞣质(为儿茶类)、地榆皂甙和维生素A类物质。药理作用:1、收敛。在胃肠道能止血,止泻,用于烧伤能减轻渗出。2、抗菌。主要对肠内致病菌(如宋内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等)有抑制作用,但对金黄色葡萄菌、脑膜炎双球菌、大型结核杆菌也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高压消毒后,抗菌能力下降。炮制:切片,生用或炒炭。性味:苦、酸、微寒。归经:入肝、肾、大肠经。功能:清热凉血、止血、有消肿止痛、收敛作用。主治:便血、血痢、尿血、崩漏、疮疡肿毒。外用治水火烫伤。临床应用:为治疗便血、烧伤常用药。1、治久痢脓血、便血(如结肠炎、慢性菌痢等),用地榆炭,有收敛止血作用,再适当配伍清热药,效果不错,常用方为地榆煎。2、治痔疮出血,常配槐花、黄芩、火麻仁等,凉血、清热、通便,方如槐榆煎。3、用于烧伤创面用药,以地榆配漆大姑、黄柏等,制成糊剂或乳剂外用,敷药后可见局部分泌物减少。此外,也有用于治溃疡病出血、咯血、崩漏、鼻衄等,有一定效果。局部外敷,可治皮炎。使用注意:1、地榆虽可用于身体各部分急慢性出血,但以治慢性便血为主,效果较好。2、治烧伤生用,止血炒用。3、证属虚寒者慎用。用量:6~15g单味大剂有时用30~60g。处方举例:1、地榆煎:炒地榆12g、12g,6g,6g,炒山栀9g,3g,3g,1.5g(后下),水煎服。2、槐榆煎:见项下。3、地榆外敷剂:地榆、漆大姑、,等分研末,另加少许冰片,搅匀,再加花生油制成20%糊剂,加热煮沸后外用。注:1、商品中尚有一种棉地榆,为同属植物细叶地榆,与地榆的外形性味基本相似,惟质较韧,断面皮层有黄白色的毛状纤维。2、云南尚产一种柴地榆为牻牛儿苗科植物紫地榆的根,当地亦作地榆用。xiaobai 发表于
23:20:00&本品为少常用中药。始载宋《开宝本草》。原名橄榄。别名:干青果,橄榄。来源:为橄榄科植物常绿乔木橄榄的成熟干燥核果。多为栽培。产地:主产福建、广东、四川、广西。多分布于我国温热地带。性状鉴别:纺锤形,长约3~4厘米,直径约1.5~2厘米,表面黄棕色,皱缩。内果皮木质(果核),致密,坚硬,内三室,每一室内含一红棕色细长棱形种子,除去种皮可见白色富油质子叶两片。气微,味涩,久嚼微甜。以个粒均匀,无破碎,果肉厚者为佳。炮制:捣碎,生用。性味:甘、涩、酸、平。归经:入肺、胃经。功能:清热解毒,利咽喉。主治:咽喉肿痛,烦渴,解河豚中毒。xiaobai 发表于
23:15:00&本品为常用中药。始终《神农本草经》。古代本草所载均属南北沙参。至清代《本草逢源》,始分为北北沙参和南北沙参两种。习惯认为质佳,药用以北沙参为主。(二)南沙参别名:泡参。来源: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沙参属轮叶沙参、杏叶沙参、阔叶沙参及同属多种植物的干燥根,野生。产地:主产于中南、西南、华东地区,其他地区亦有分布。性状鉴别:本品略呈圆柱形或圆锥形,略扭曲,偶有分歧,上端较粗,下端渐细,长5~20余厘米,直径1~3厘米。顶端常有粗细不一的茎芦。表面淡黄色。上部及茎芦上多有横皱纹,皱纹沟内有未去尽的褐色表皮,形成续断的环状斑纹。中下部有皱纹沟纹,并有须根痕及褐色斑点。质轻松,易折断,断面不平齐,黄白色,呈散乱层片状,有许多裂隙,无木质心。气微,味苦微苦。以条粗长均匀,淡黄白色,无粗皮者为佳。附:南沙参的根。性味与北沙参相同,含沙参皂甙,有清热祛痰作用。虽也能治肺热咳嗽,但较少用。炮制:切咀,生用。效用:与北沙参相同,唯力稍逊。与北沙参相比;北杀参滋阴作用较强,南沙参祛痰作用较好。注:1、沙参属诸参类,反蒺藜。2、根据《中药志》载,除上述一种北沙参外,尚有以同科植物田蒉蒿和硬的根作北沙参使用者。但现商品少见。此外河北承德地区以石竹科蝇子草属植物的根作沙参使用,称“承德沙参”。加工后的商品外形与正文所述正品相似,疗效是否相同还不清楚。以上三种植物均系野生。商品长短粗细不一,不及栽培品枝条均匀。3、据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中药材品种论述》论述,南沙参属植物,国内分布甚广,有文献报导者40余种。商品形态相同,不易区别,同等药用。xiaobai 发表于
23:10:00&本品为常用中药。始终《神农本草经》。古代本草所载均属南北沙参。至清代《本草逢源》,始分为北北沙参和南北沙参两种。习惯认为北北沙参质佳,药用以北沙参为主。(一)北沙参别名:珊瑚菜,辽北沙参。来源: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栽培品。产地:主产于山东莱阳、烟台、文登、海阳、辽宁盖平、复县、河北等地。现其它各省多引种。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7~35厘米,全体被灰褐色绒毛。根细长,圆柱形,长15~35厘米,直径0.5~1.5厘米,罕有支根,茎部分埋于地下,地上部分直立不分枝。叶由基部生出,互生,具长柄,长达12厘米,基部呈阔鞘状,边缘膜质;叶卵圆形,三出分裂至二回羽状全裂,裂片卵圆形,长1.5~6厘米,宽1~4厘米,边缘具大小不等的锯齿,叶片质厚。复伞形花序顶生,总伞柄长4~10厘米,无总苞,伞幅10~14厘米,长1~2厘米,不等长,小总苞片8~12枚,披针形,花梗15~20枚、长1.5~3毫米;花白色,5瓣。双悬果,球形或椭圆形,直径达1厘米,有棕色粗毛;分果有5个角棱。采集加工:秋季采收。挖取根部,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泥土,放沸水中烫片刻,取出放凉后,剥去外皮,晒干或烘干。也有不去外皮直接晒干的。性状鉴别:去皮北沙参细长圆柱形,长15~35厘米,中部直径0.3~1厘米;顶端略细,具断茎残痕,中部稍粗,下端渐细,表面淡黄白色,显粗糙,有细纵皱纹或沟纹及细裂隙,并有棕黄色皮孔和多数突点状须根残留。全体糊化角质样。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显射线状花纹,中部有白色或淡黄色不质心,约占直径1/3,形成层环状,棕黄色,韧皮部淡黄白色,气微,味淡味甘。带皮生晒北沙参,外皮淡棕色,断面韧皮部白色粉性,其余同上。以根条细长均匀,内碴淡黄白色或白色,质坚脆者为佳。主要成分:含生物硷和淀粉。功效与作用:养阴清肺,除虚热,治燥咳。实验证实有轻度祛痰作用。炮制:切咀,生用。性味:甘淡、微寒。归经:入肺、胃经。功能:养阴清肺,益胃生津。主治:肺热阴伤燥咳,胃燥咽干口渴。临床应用:为润燥常用药。1、治肺虚燥咳(久咳、干咳、痰少、津液不足),故肺结核、老年慢性气管炎的干咳均宜用北沙参,常配、、,加强清润作用,方如北沙参麦冬饮。又可单用北沙参末6g(或加配甘草末3g),开水送服。可长期服用。2、治热病后阴虚津少(相当于有发热的感染性疾病恢复期),觉咽喉干燥,口渴欲饮,大便干结,脉弱无力,或有虚热,此时用北沙参配麦冬、等,通过清余热而润燥,方如益胃汤。使用注意:北沙参有滋腻濡润,不利于透发表邪,故咳嗽而有实热、脉实苔腻者不宜用。习惯上北沙参多用于体虚者的慢性咳嗽,而外感初期、急性上呼吸道炎、急性气管炎之咳嗽一般不用。必须使用时,也要配伍葛根、淡豆豉、山栀皮等以助解表清热。用量:6~15g。用于清补,量可稍大。处方举例:北沙参麦冬饮《温病条辨》:北沙参9g、麦冬6g、玉竹9g、9g、冬桑叶6g、花粉4.5g、3g,水煎服。久热久咳再加3g。益胃汤:北沙参12g、生地15g、麦冬9g、玉竹9g、冰糖15g(溶化),水煎服。xiaobai 发表于
09:44:00&别名:羊起石。来源:为一种含硅酸镁的石棉类矿石。常见于各种变质岩中。产地:主产于湖北、河南、山东、山西、河北、四川等地。性状鉴别:本品呈不规则的条块状,大小不一。全体黄白色,青白色至青灰色,为纤维状结构。表面纤维状纹理,具光泽。体重,质松软,易剥离,断面不整齐,纵向破开呈丝状,柔软而光滑。气无,味淡。以黄白色,纤维状,质柔软,易撕碎者为佳。主要成分:含硅酸镁、硅酸钙等。功效与作用:壮阳温肾,兴奋性机能。炮制:生用。性味:甘,温。归经:入肾经。功能:温肾壮阳。主治:下焦虚寒,阳痿,遗精早泄,子宫寒冷不孕,腰膝酸软,崩漏等症。临床应用:治性机能衰退、阳痿、遗精、早泄、子宫虚寒,兼有腰膝冷痹等肾虚症状。常配其他助阳药,方如阳起石丸。使用注意:本品只宜暂服,不宜长用。阴虚火旺者勿服。用量:3~6g,制丸散服,不入煎剂。处方举例:阳起石丸:阳起石15g,15g,15g,15g,15g,15g,15g,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大,每服9g,每口1~2次,开水或淡盐汤送下。附:阴起石来源:为一种短纤维的类矿物。多与阳起石相伴而生。产地:同阳起石。性状鉴别:本品为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全体呈灰绿色,有光泽、表面光滑而不平坦。质软而酥松,易碎,断面呈层纹状,纵向破开呈针束状,用手可捻成薄鳞片或纤维状粉末附于手上有光滑感。气无,味淡。炮制:生用或煅用。效用:同阳起石。注:1、古代本草记载只阳起石一种。阴起石之名,不知起于何时。2、商品中阳起石与阴起石,均系石棉类矿石。由于变质岩的种类不同,其色泽与软硬度也不一致。有些地区以黄白者作阳起石,而将灰绿色者即称阴起石,例如,北京、天津、河南等地;有些地区则与此相反,如:湖南、四川、内蒙等地。各随地区习惯。xiaobai 发表于
14:40:00&本品为少常用中药。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商品按其形状不同,有宽水蛭、长条水蛭及水蛭三种。来源:为水蛭科水生环节动物蚂蟥(宽水蛭)、柳叶水蛭(长条水蛭)及水蛭的干燥全体。生于湖泊、池塘以及水田中。均为野生。产地:主产于山东、江苏、其他各地亦有生产。性状鉴别:宽水蛭:呈扁平纺锤形,全体由许多环节组成,长5~9厘米,宽0.8~2厘米,常腹背相贴而呈拘挛状。体前端稍尖,后端钝圆,前吸盘不显著,后吸盘较大。背面黑棕色。体两侧及腹面为棕黄色。质脆,易折断,断面角质样。有腥气。长条水蛭:呈狭长扁平形(有的加工时拉成线状),体节明显或不明显。长5~12厘米,宽3~5毫米,体两端稍细,因加工时两端穿有小孔,所以吸盘不明显。背腹面匀呈黑棕色。质脆,易折断,断面无光泽。气同上。水蛭:呈扁长圆柱形,通常用线穿起,体多弯曲扭转。主要成分:鲜品含水蛭素,为水蛭头部腺体的分泌物,是一种多肽。但在干燥生药中水蛭素已破坏。此外,其分泌物另含一种组织胺样物质。还含有肝素和抗血栓素。药理作用:破血逐瘀。所谓破血,就是能使蓄血或积瘀消散而吸收入血循环中或从大便泻出而解。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其作用原理似乎在于抗凝血和扩张血管、改善血循环而促吸收。新鲜水蛭肯定是具有这些作用的,因为水蛭素能延迟或阻碍血液凝固,虽经煮沸,水蛭素仍能保持其凝血作用;又分泌物内的组织胺样物质有扩张血管作用。至于水蛭经过炮制成药材后,是否仍有抗凝血和扩张血管的作用?作用有多强?有效成分是什么?这些问题仍有作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来回答。炮制:滑石粉烫鼓起,或黄酒炙切咀。性味:咸、苦、平、有毒。归经:入肝、膀胱经。功能:通经、破瘀、消肿。主治:瘀血停滞、经闭、血块积聚、丹毒痈肿、跌打损伤等。临床应用:1、用于跌打损伤,如内伤挫伤,内有瘀肿、蓄血、可用水蛭锉末,或煅烧(存性)成末,再配三七末、等,用酒或温开水送服,或浸酒内服。2、用于癓瘕,在抗癌剂内试用,一般是配合其他抗癌中草药制成丸散片剂内服,例如配海藻制成水蛭海藻散治食管癌,但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使用注意:水蛭药力较猛,只适宜于邪实之证,凡有下列情况者不宜食用:1、体质素亏,脉软弱无力者;2、孕妇;3、有出血倾向者;4、贫血患者(因服水蛭后往往贫血更甚)。此外,服水蛭时一般要配补养气血药为助,以防对身体有害。用量:不宜多服。入煎剂一般用1.8~4.5g,抗癌时最多用至6~9g,入散剂用0.3~0.6,最大量1.5~2.4g研末装入胶囊内冲服最好,因水蛭腥味难闻,入煎剂时更甚。处方举例:水蛭海藻散:水蛭6g、30g,共研细末,每服6g,以黄酒冲服。xiaobai 发表于
14:42:00&海龙为少常用中药。始载《本草纲目拾遗》。商品有大海龙和尖海龙两种。来源:为海龙科动物刁海龙(大海龙)除去内脏的干燥躯体和尖海龙的干燥躯体。海产品。1、大海龙产地:主产于广东,此外福建、台湾等沿海地带亦有生产。性状鉴别:呈长扁棱方形,背部平直下陷,腹部弧形突出,尾渐细,先端卷曲。长35~50厘米,背部宽约1厘米,腹部高2~2.5厘米。头平伸,嘴长管状,两眼圆大而深陷,鳃盖略突起,具放射状线纹。颈部膨大,颈背棱嵴状具棘2枚,两侧及下方具棘2对。胸鳍位于颈胸连接处。胸腹扁5棱形,两侧中部另有不显著的线形棱。尾前部6棱形,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火麻油价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