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公路死了多少人的最高点是多少米

【资 讯】: -
【行 业】: -
【商 务】: - 建设市场 -
川藏青藏公路通车60周年 路长情更长(图)
  6月的拉萨,阳光和煦而温暖,绿树垂枝,百花簇拥。矗立于拉萨河畔的川藏、青藏公路纪念碑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挺拔,就像一位饱经岁月的老人,正在讲述着川藏、青藏公路通车60年的沧桑历程。
  为纪念川藏、青藏公路通车60周年,本报组织两路报道组,沿着两条路,重温当年的峥嵘岁月和沿途的历史巨变。
  临行前,我们特地来到川藏、青藏公路纪念碑,缅怀先烈,找寻历史的足迹。站在绿叶鲜花摇曳的纪念碑前,凝视镌刻着筑路将士丰功的石碑,一种敬仰、一种激动冲击着我们的心扉,那段被尘封在历史河床的过去被一一重现……
  川藏公路是内地通往西藏最重要的两条公路之一。1950年初,毛主席根据西藏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面进军,一面修路”的方针。为保证进藏部队的物资供应,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抽调大批工兵和车辆,组织大量民工,开始修筑川藏公路。1950年4月在四川雅安金鸡关破土动工,11万人民解放军、工程技术人员和各族民工以高度的革命热情和顽强的战斗意志,用铁锤、钢钎、铁锹和镐头,劈开悬崖峭壁,降服险川大河,一路向西。“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的壮志豪情感染大江南北。4年多的时间里,川藏公路穿越二郎山、折多山、雀儿山、色齐拉等14座5000米以上大山;飞渡岷江、大渡河、金沙江、怒江、拉萨河等众多江河;贯通龙门山、青尼洞、澜沧江、通麦等8条大断裂带,横跨数不清的沼泽区、冻土区、地震区、碎石塌方区、大冰川和原始森林,挺进拉萨。工程的巨大和艰险,在世界公路修筑史上前所未有,人民解放军3000多名官兵为川藏、青藏公路建设英勇捐躯。日,川藏、青藏公路同时通车。
  现在的川藏公路,原称康藏公路,最初起点位于雅安,后延长至四川成都,终点为西藏拉萨,是318国道的一部分。公路有南北线之分,南线经由四川成都、雅安、康定、东俄洛、巴塘和西藏芒康、左贡、邦达、八宿、波密、林芝、八一、工布江达、墨竹工卡、达孜至拉萨,全长2100多公里;北线由东俄洛与南线分开北上,经四川乾宁、甘孜、德格和西藏江达、昌都至邦达再与南线重合,直抵拉萨,全长2400多公里。
  川藏公路上――
  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路段,最高点海拔超过5000米;
  有世界上地质结构最多样复杂的路段,海拔落差超过4500米;
  有世界上最美丽的路段,一边是秀丽江南景色,一边是冰天雪地奇观;
  有世界上最危险的路段,俯视深谷、眼望飞石,顿感命悬一线。
  这里昼夜温差极大,天气变化无常,“六月飞雪,一天四季”;这里公路路况极差,或上云端,或抵深壑,或听江河咆哮,或沐交加风雪;
  这条公路的修筑和维护以艰难著称于世,雪崩泥石流绵绵不绝,塌方仿佛是家常便饭。悬崖深谷,激流飞瀑,人烟稀少,高寒缺氧是它独一无二的气质;
  多变的气候特点,魔幻的地理特征,绚烂的人文景观,奇绝的自然景色是它诱人的风度。川藏公路是世界公路史上罕见的道路。
  川藏、青藏公路纪念碑,即是川藏公路的终点,又是我们本次采访的起点。望着纪念碑北面现代化的汽车客运站里车水马龙、行人如织,旅客从不同的地方乘汽车来到这里,又从这里乘汽车走向四面八方,顿感道路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性。而在60年前,在西藏这个面积占全国八分之一的省区,却没有一段油路,出行靠双腿,运输靠牛马。现在以拉萨为中心的公路网,通车里程已达7万多公里。6月20日上午8点,在纪念碑前,我们掰着指头计算着车流量,平均每分钟达到300多台次。
  滚滚车流中,起步出发!
  沿十八军修路进军的足迹,云中漫步,林中穿行,一路向东。
  60年前,川藏公路从这里把拉萨和祖国连接在了一起,60年后的今天,我们从这里出发去重拾先辈的伟业,去体验这条路的变迁,去感受养路工、筑路工、武警养护官兵、汽车兵、普通司乘人员在这条路上谱写的平凡而伟大的故事,去探寻川藏公路带给我们的不平常的经历。
  车轮滚滚,前路漫漫……
  60年了,川藏路在不断缔造奇迹,创造辉煌。国家正在实施新一轮整治川藏公路计划,川藏公路雅安至康定段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拉萨至林芝高等级公路即将通车;川藏线上被称为“通麦天险”的102滑波群及通麦至105道班段整治改建工程加快推进,通麦大桥、通麦遂道也将在2015年贯通。届时,“通麦天险”将成为历史,川藏公路通行条件将大大改善……
  路漫漫,情绵绵……
  红嘴鸥在高原蓝色天空上飞翔,划出道道优美的孤线,宛如这云里雾里心里梦里的川藏公路,永远追寻着美好的未来。( 来源: 中国公路网 作者: )
敬告:转载本文时请注明出处为“中国公路网”,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中国公路网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今日信息概览
上周网友最关注公路新闻
上周网友最关注行业热点
中 路 公 告
[ 服务热线 (010) ] [ 在线服务QQ:6673744(大聪头)、(Dior甜心)、(左岸)、(沁雨) ]
京ICP备号-3 中国公路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 Copyright &历数进藏公路:青藏、川藏、新藏、滇藏线如何选择?
作者:五笑&&来源:&&阅读:&&日期:
&&& 导读:上海女孩金玲因在进藏路上发生高反,引发并发症而香消玉殆,让人们惋惜的同时对高反的关注度又不断攀升,特别是有计划进藏的朋友们不免心里有些惴惴不安,尤其是第一次进藏的朋友,担心自己身体是否会高反严重&
&&& 有生之年一定要去一次西藏,这是很多人的理想,高原穿越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西藏美景遍布各地,更适合长线陆路旅行。但是海拔较高、气候较于内地来说更加恶劣,新驴们,如果想挑战西藏,如何对路线进行,如何做行前的准备,如何预防高反以及对身体不适作出应急反应。甘孜旅游攻略为您特别支招:
写给欲到高原朝圣的新驴,将各种进藏线路大致情况以及如何避免或减轻高反指南如下:
【进藏线路分析】
一、滇藏线:风光最美
&&& 难度:☆☆☆
&&& 风光指数:☆☆☆☆☆
&&& 选择贴士:作为入藏公路海拔最低的通道,海拔攀升较慢,对于内地驴友来说,有更多时间适应高原气候和海拔。另外在云南的路段途径大理、香格里拉,风光多变秀美,绝对秒杀菲林。
&&& 滇藏公路,1974年建成通车。南起云南下关,经剑川、中甸、德钦,北达西藏芒康,全长714公里。到达芒康后再到拉萨一段,则和川藏公路南线重合,从昆明到拉萨,全程约2317km。滇藏公路从丽江、中甸到德钦,海拔一路从2400多米升到3300多米,人员相对容易适应,同时,到了中甸,第一次在海拔3200多米的地方过夜,万一有哪位队员发生严重的高原反应,也有机会撤下来。
&&& 滇藏公路是入藏公路海拔最低的通道。也是古时商旅人士走的茶马古道,全线途经中甸盆地和横断山脉,在到达芒康之前,最高海拔只有4300米(红拉雪山口)。沿途气候温和湿润,林木繁茂,景色秀丽。由于横断山脉受澜沧江、金沙江等大河切割,山高谷深,公路落差很大,一天之内便可经历四季不同的气候与风光。
滇藏公路,是风光最美的进藏线路之一,而且可以顺便穿越美丽的云南,所以也成为热门的自驾游线路,但滇藏公路仍有不少路段路面情况较差。
自驾TIPS:
&&& 轿车行驶滇藏线有一定的难度,同时也对车辆有比较大的损耗,所以如果准备走滇藏线的话,最好是驾驶四驱越野车。
二、川藏南线:人文景观大道
&&& 难度:☆☆☆☆
&&& 风光指数:☆☆☆☆☆
&&&&选择理由:川藏南线被喻为人文景观大道,沿途景观最多、景点无数,二郎山的雄伟,大渡河的波涛,跑马溜溜的康定,摄影爱好者天堂的新都桥,世界高城理塘,毛垭大草原,最后的香格里拉---稻城亚丁,巴塘的弦子舞,宁静的然乌湖,还有巴松措、长青春科尔寺、具柏林、尼洋河、每一处都能让人驻足不前,每一处都荡漾着心灵的尘埃。只希望这里的一切永远保持这样一份纯净,让我们的心灵有一处可以寻求沉醉的地方。
&&& 这条线与青藏线相比,海拔稍低,整条线路时而在峡谷中沿着河流行驶,时而在草原上奔驰,时而是蜿蜒的盘山路,海拔从2000米到4000多米,高度差较大,风光迥异,总的说来,四川境内的路况要好一些,西藏境内的路较差,在横断山脉的三山三江地带,有长达800公里成不断上升的&槽沟状地质破碎路段&,川藏线几乎所有的天险都集中在这一段。到了林芝路况就相当不错了,但是现在川藏线全部在黑化过程中,也需要不了多久就全是柏油路了。现在进藏路段有几段路是非常不好走的,因此强烈建议私家轿车不要前往,特别是川藏线上的最险要的路段,就非越野车不可了。建议还是驾驶越野车。
&&& 行车线路:成都(0)-雅安(147)―泸定(315)―康定(364)―新都桥(439)―雅江(513)―理塘(656)―巴塘(821)―竹笆笼(857)―芒康(928)―左贡(1086)―邦达(1193)―八宿(1287)-然乌(1377)-上察隅(1537)―波密(1756)―通麦(1845)―林芝(1972)―八一(1991)―工布江达(2118)―墨竹工卡(2324)―拉萨(2392km)
&&& 另外川藏南线所处的地质结构复杂,尤其在雨季的时候容易发生泥石流阻断道路,因此走这条线一定要把时间放宽裕些,心里上要有这样的准备。
三、川藏北线:沙土铺路
&&& 难度:☆☆☆☆
&&& 选择贴士:选择川藏线多半有点挑战的意味,沿途高原湖泊、雪山、温泉密布,极少有旅游者涉足,是越野探险者推崇的极品线路。而且也是想对神秘藏文化、藏传佛教深入了解的绝好线路,可以看到全国最大的佛学院,最大印经院,最密集的藏式寺庙等,但对于新手自驾,还是不做推荐。如果要走这条线最好选择包车前往。
川藏公路北线,是进藏五大路线中,除新藏线外,最难行的一条路线,由于客货运车辆稀少,因此这段路面比较差,基本都是沙土路段,而且经常被塌方和泥石流所破坏,轿车基本上无法通行,最好使用高底盘的四驱越野车来通行。沿川藏线进出西藏,每年的最佳时节是5月份和8月中旬-10月。5月份至8月份之间是西部的雨季,川藏线因泥石流和塌方频繁,故行程安排应较为宽裕。除了能领略雨季川藏线分外美丽和诱人的旖旎风光之外,还需要徒步穿越塌方区的勇气与决心。
川藏公路北线经甘孜、德格,进入西藏昌都,再经丁青、索县到那曲,再北接青藏公路到拉萨,沿途最高点是海拔4916米的雀儿山。
四、青藏线:路况最好
&&& 难度:☆☆☆
&&& 选择贴士:青藏公路西起西宁,是海拔最高的公路,确实路况最好的路线,对比起走山路颠簸,就算是全程限速,选择青藏线路途感受要舒适得多。
&&& 青藏公路,是进藏五大公路中路况最好的一条路线,走这条线进藏,基本上所有车型都可以完成,而且一年四季都可以通行。走青藏线入藏,一般经西安、兰州后到西宁,然后再正式开始踏上青藏线。青藏公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之一。公路起自青海西宁,到达青海省第二大城市格尔木市之后,要翻越四座大山:昆仑山(4700米)、风火山(4800米)、唐古拉山(垭口海拔5150米)和念青唐古拉山;跨过三条大河,通天河、沱沱河和楚玛尔河,平均海拔4500米,其中西藏境内544公里。穿过藏北羌塘草原,才能到达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
&&& 青藏公路全长1160公里,为国家二级公路干线,路基宽10米,坡度小于7%,最大行车速度为60公里/小时。青藏公路是世界上首例在高寒冻土区全部铺设黑色等级路面的公路,被称为&世界屋脊上的苏伊士运河&,全线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搭车TIPS:
&&& 如果您想从青藏线进藏,建议您不要在西宁直接坐车,而是坐火车或汽车到格尔木,从格尔木再搭车进藏,您可以事先在西宁或格尔木购买葡萄糖液(一盒五支的那种,售价多为一盒2元),在路上出现高原反应可及时服用,有不错的效果。在格尔木搭车,您可以坐长途卧铺班车(出火车站对面即有)。也可以找到去拉萨的便车,搭便车的地点多在武警第二招待所门口(到了后需要询问一下),从火车站下车打的7元即到。车辆大多是丰田、金杯或桑塔纳,车况一般不错,但价格多少就看您侃价的本事了。运气好的话,司机愿意免费送你进藏也不一定。
自驾TIPS:
&&& 自驾车走青藏公路,最大的难点在于从格尔木到翻越唐古拉山的一段,因为海拔急剧上升,比较容易产生高原反应,特别是如果休息不好的话,更是危险。但总体来说,青藏公路还是最好走的进藏线路。
五、新藏线:最为艰苦
&&& 难度:☆☆☆☆☆&
&&& 选择TIPS:新藏线贯穿新疆叶城至西藏阿里地区,途中最高海拔高达5433米。虽然沿线各种神山、遗址让人向往不已,但是高海拔加路况不佳是对身体适应能力的大挑战,若是高原经验不足,建议还是选择低难度线路。
&&& 新藏公路是几条进藏路线中海拔最高,路况最艰苦的一条。该路1956年3月开工,日通车,全长1455公里。它北起新疆叶城,南抵西藏阿里地区的噶大克(噶尔),后又南延至边疆城镇普兰。途经峡南口、大红柳滩、日土宗和噶尔昆沙,跨过拉斯塘河、叶尔羌河、喀拉喀什河、狮泉河等河流,它翻越昆仑山,冈底斯山等十个雪山大坂(垭口),最高海拔5433米。沿喜马拉雅山脉北麓南下,穿越茫茫西部荒原。
&&& 新藏公路沿线有岗仁布齐(神山)、玛旁雍错(圣湖)、班公湖和札达古格王朝遗址、土林及日土岩画等名胜古迹,随处可见成群的藏羚羊、野驴、野牛等国家级保护动物。新藏公路是阿里地区对外交流的主要通道,也是一条重要的国防干线。
【警惕高原反应 如何及时缓解】
&&& 高原反应,即高原病,指未经适应训练的人迅速进入3000米以上高原地区,由于大气压中氧分压降低,机体对低氧环境耐受性降低,难以适应而造成缺氧,由此引发一系列的高原不适应症。当然,除了高原缺氧的因素之外,还有恶劣天气如风、雨、雪、寒冷和强烈的紫外线照射等等;都可以加剧高原不适应并引发不同的高原适应不全症。
&&& 攀爬向高海拔的速度越快,就越可能出现高原反应。同时,高原反应症状的程度也取决于爬升的速度及是否追求自己的体力极限。
初到高原如何应对:一切都要适量!
&&& TIPS:最好的办法是尽量让自己的身体适应它。
&&& 建议初到高原地区,不可疾速行走,更不能跑步或奔跑,也不能做体力劳动,不可暴饮暴食,以免加重消化器官负担,不要饮酒和吸烟,多食蔬菜和水果等富有维他命的食品,适量饮水,注意保暖,少洗澡以避免受凉感冒和耗体力。不要一开始就吸氧,尽量要自身适应它,否则,你可能在高原永远都离不开吸氧了(依赖性非常强)。几乎所有身体健康的人都能适应高原的气候,关键是心态比较重要,不要整天忧心忡忡,担心自己会高反,高反了怎么办,要放松心情。还有一点就是安排行程上开始一定要缓,住宿点尽量选择较低海拔的地方
&听说乘飞机进藏比从陆路进藏高原反应更厉害?
&&& TIPS:做好前期准备,若有不适及时调整。
&&& 确实如此。但乘飞机进藏和从陆路进藏各有利弊。乘飞机进藏,海拨一下子从几百米上升到3000多米,没有一个逐步从低到高的适应过程,比较容易发生高原反应。而从陆路进藏,海拔逐渐升高,虽然有利于适应高原反应,但多数进藏的路线,路况都不大好,新藏、青藏,沿途要翻越几座海拨上5000米的山口,而路上并没有什么医院或应急治疗设施,而滇藏、川藏路况极差,雨季塌方、泥石流频繁,容易发生危险。如果您不是自助旅游者,也没有户外旅行经验,建议您乘飞机进藏好些;如果您热爱自助旅行,却没有户外旅行的经验,建议您第一次还是从青藏线进藏,相对较为安全。
进藏需带哪些食品?
&&& TIPS:最好是高热量食物,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补充能量。
&&& 为了防止饮食不习惯或被堵在半路上,可以带上:巧克力、牛肉干、榨菜、饼干及其他个人爱好的食品和零食,最好是含热量高的食物。还可以带一些口香糖,因为嚼口香糖可以缓解耳鸣头痛,注意不要过密,会引起口干。
到达西藏后有高原反应怎么办?
&&& TIPS:情况严重的话及时就医,不要逞强。
&&& 西藏一般宾馆或有一定规模的城镇都有医院或卫生院,轻微的高原反应建议通过自我调节来适应它,严重的可以看医生。出现高原反应后,应多休息,少活动,坚持进食,可服用一些缓解高原反应的药品。
&&& 严重的高原反应,比如出现:浮肿、肺水肿、重感冒等症状,建议一定到医院输液、吸氧等治疗,并尽快离开高原,在拉萨比较方便,每天都有进出拉萨的航班,可乘航班离开,一般高原反应一进飞机或一到平原便消失的无影无踪,并且无任何后遗症。
去到高原,饮食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 TIPS:适量吃、多蔬菜多水果,戒烟戒酒。
&&& 刚进入高原,不可暴饮暴食,以免加重消化器官的负担不能很好地适应此环境。最好不要饮酒和吸烟。要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物质,要大量饮水,越多越好,只要能承受。
还有其他小贴士助你缓解高原反应:
&&& 1、出发前一个月适当做些有氧运动,注意充分休息,保证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
&&& 2、到达高原尽可能采用渐进方式,这样有一个适应过程。例如,去西藏,可选择先到昆明、成都、或西宁,然后在进藏。乘飞机比乘火车容易有高原反应。
&&& 3、在高原旅游最好不要洗澡,否则易引起高原反应。
&&& 4、高原旅游要预防感冒,一旦身体不适要及时就医。
&&& 5、要携带防寒衣物,一般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会降低6度,青藏高原海拔四、五千米的地方六、七月飞雪很常见。
&&& 6、高原地区空气比较干燥,要注意保湿,防紫外线。
&&& 7、刚踏上高原的土地,没有高原反应不代表你就不会产生高原反应,刚开始一定注意休息,轻语慢行。
药物缓解:
&&& 可服用一些缓解高原反应的药品:高原红景天(至少提前10天服用)、高原安(到达西藏后服用)、西洋参含片、诺迪康胶囊(对缓解极度疲劳很有用)、百服宁(控制高原反应引起的头痛)、西洋参(对缓解极度疲劳很有用)、速效救心丸(情况严重时服用、不可多服)、丹参丸(治疗心血管)、葡萄糖液(一盒五支的那种,出现高原反应的症状时服用有一定的疗效)等等,对于高原适应力强的人,一般高原反应症状在1-2天内可以消除,适应力弱的需3-7天。
出行前还需要的准备
&&& 维生素泡腾片:在旅途中如果喝不惯当地的水,可以加一片泡腾片调节味道,在饮食不规律的时候还可以顺便补充维生素。不过喝泡腾片要适量,超量服用会对身体不利。
&&& 眼药水:游泳后以及在比较干燥或风沙大的地方可能会需要使用。另外,如果带隐形眼镜药水请注意规格,乘飞机时可能不允许随身携带。
&&& 防晒:上了海拔3000米之后,紫外线较强,容易晒伤,必备防晒指数在50倍的防晒霜以免晒伤,另外帽子、头巾、墨镜也是必备。
买一份靠谱的旅游保险
&&& 什么是负责任的旅行?很多独行驴友充满勇气和闯劲,但是出门在外要懂得对自己多一份负责。基本上旅游平安保险分为&意外险&、&意外险 意外医疗&及&意外险 意外医疗 疾病医疗&三大类,是以日为计算基础的意外险,天数多寡依据行程需求而定。旅行前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旅行天数购买,操作很方便,网络支付即可,保单会通过EMAIL的方式发送到邮箱。
【不得不说的话】
&&& 对于从没去过高原的人,穿越高原本身就是一种自我挑战,是一种人生体验。但挑战自我并不是要毁灭自我,或许在旅途中,你会好强、会想克服一切困难迎难而上,但是在旅途中可能遇到的突发状况千变万化。在不熟悉的地区以及不适应的气候环境下,及时发现不适、调整并且量力而行很重要。留得身体在,不怕没景看,希望大家都有顺利而又美好的旅程!
甘孜旅游攻略网:
预订常见问题
团款支付及发票
关于合同办理
其他相关事项
亲们:想快速解决您的旅游疑问,请致电旅游顾问,方便、快捷:香 香:028 -
李之书:028 -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
川藏拼车优惠50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藏公路自驾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