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救险的战场 太平洋战役上,他( ),灾后深入基层体察民情,他( ),因为他有( )的

扫一扫,下载军视网APP
扫一扫,关注军视网
  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 版权所有 |  温家宝的20个感人瞬间:深入最基层体察民情(组图)
我的图书馆
温家宝的20个感人瞬间:深入最基层体察民情(组图)
  日,陕西省铜川市,温总理在遇难的陈家山矿副总工程师牛铁奇家慰问时,把牛铁奇的儿子抱在怀里,与他同悲同泣。他叮嘱牛铁奇的妻子:要坚强地挺过这场灾难,把孩子教育好,把生活安排好。全国都有你们的亲人,让我们一起共度难关。
  日,陕西华县石堤河东岸决口处,温总理在视察灾情,指导救灾工作。温总理对随行的地方官员说:“我们是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立党为公,要求我们时刻要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里。”
  日,陕西省铜川市下石节煤矿井下,温总理看望节日期间坚持生产的一线矿工并和他们一起吃午饭。温总理流着泪对矿工说:“对不起,我来晚了。”这一天,温总理还看望“11.28”矿难职工家属,悼念因公遇难的职工,慰问救护队员和灭火队员。
  2011年7月,温家宝总理来温州, 眼角含泪,两度向甬温线列车事故死难者家属鞠躬。温家宝总理看望事故遇难者家属时,沉痛落泪。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川北重灾区青川县木鱼镇慰问受灾群众。温家宝表示党和国家不会忘记受灾的偏僻山村,大家要振作精神,坚强起来,互相帮助,重建家园。
  温家宝总理在湖南长沙看望在沙坪变电站除冰抢险中不幸殉职的周景华、罗长明、罗海文3名电力职工的家属。温家宝总理说:“今天面对你们,我无法用更多的语言来表示安慰,我给你们鞠个躬吧!
  日除夕之夜,河南上蔡县芦岗乡阳光家园,温总理专程来到看望因艾滋病失去亲人的老人和孩子,和大家一起吃团圆饺子,观看演出,共度除夕。当观看完孩子们的表演后,温总理深情地拥抱一个失去亲人的孩子。
  2008年, 温家宝总理对旅客说,“春节快到了,我给大家拜个早年。你们被困在火车站,还没能提早回家,我表示深深的歉意,现在我们正在想尽一切办法抢修,一定把大家送回家过春节。
  2010年温家宝赴江西抚州指导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温家宝来到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看望在地震中受伤的群众。当温家宝来到都江堰市新建小学学生王佳淇的病床前时,他俯下身子,拿起王佳淇的小手说道,“来,摸摸爷爷的脸。”
  温家宝总理亲自登上一辆客车慰问被困乘客。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京珠高速察看高速公路堵车情况。在京珠高速湘潭段,南下广东的车辆排着几十公里的长龙。
  总理含泪慰问受灾群众。
  温家宝专程前往新建小学,实地考察抢救因地震被掩埋在废墟里的小学生们的情况,当他看到抢险人员正在解救两名被困在废墟下的孩子时,激动地流下了热泪。
  日,温家宝在广外街道三义里社区看望低保户陈素云老人一家。&
  在上任之初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引用了一句林则徐的话:“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言犹在耳,新一届政府遭遇了非典的严峻考验。那时,温家宝夜不能寐,有时泪流满面。
  温家宝总理亲自下到了720米深的煤矿井底,实地了解工人们的生产和安全情况,还和大家一起吃了年夜饺子。
  日,温家宝总理在首钢京唐钢铁厂热轧机生产线建设工地和工人们共进午餐。
  1942年9月温家宝出生在天津市郊北辰区宜兴埠镇温家胡同8号一个普通的平民家庭。相传温家先祖6代人都居住在此,年长已久,胡同以温家姓氏命名。温家宝的名字是祖父起的,“温家宝”就是“温加饱”。
  2010年温总理抵达玉树灾区后,随即乘车察看灾情,看望慰问救灾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图为温家宝与藏族喇嘛手握手。
  温家宝总理在湖南湘潭市郊外踏冰雪查看电力设施受损情况。
TA的最新馆藏[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一线记者直击抗洪救灾抢险&暴雨来袭他们冲到现场
日13:37&&来源:
原标题:暴雨来袭,他们冲到现场
  7月3日晚,《湖北日报》记者周芳、杨富春随救援人员冒雨乘船赴天门河查看溃口情况。李溪 摄
  雨情就是警报,灾情就是命令,在连续强降雨和重大灾害面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黄石日报传媒集团各媒体采编人员舍小家顾大家,第一时间赴一线,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引领了社会舆论,为抗洪救灾抢险凝聚了强大正能量。而这背后,是一线记者默默无私的奉献。
  “我没有理由留在家人身边”
  《湖北日报》记者周芳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其实刚刚接到赴一线采访的任务时她也有过片刻犹豫,因为家里的女儿刚刚做完手术还没有出院,孩子很想妈妈能陪在她身边。“但我知道防汛抗洪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我没有理由留在医院,留在家人身边。最终,在女儿不舍的小眼神中我出发了。”话筒那边,记者依稀能感觉到周芳内心的煎熬。
  在钟祥市采访天门河溃口时,晚上暴雨如注。得知救援队要夜探溃口、为抢救研判方案时,周芳和小分队同事立即争取跟随指挥员一起上船。顶着大雨,他们在左右摇晃的小机动船上分工协作,有的撑伞有的借着微弱照明灯记录采访内容……周芳说,他们没有一人喊苦,反而很多同事主动请缨,要求到防汛一线采访。因为,走进一线,报道一线,永远是记者的责任。
  《湖北日报》编委办主任韩炜林告诉记者,7月2日上午,获悉灾情后,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党委迅速成立指挥协调小组,广大采编人员主动请缨,首批100多位记者编辑火线集结,兵分十组赶赴湖北省各地,一去就是六七天,至今仍有240多位编辑记者坚守一线。荆楚网记者张扬在现场拍摄抢险救援照片时,不慎落入水中,幸亏他眼疾手快奋身扒住岸边才得以自救。
  一个馒头让理智战胜肚子
  从7月1日应城市大富水河深夜救援开始,《湖北日报》摄影记者刘曙松就进入抗洪状态。那天晚上,洪水来势凶猛,给他印象深刻的是毒蛇、蜈蚣还有各种叫不出名字的虫子在大水袭来时争相逃命。在这样的黑夜,河水一小时涨高接近一米,那种现场的恐惧,不身临其境的人是永远体会不到的。
  而记者在刘曙松的社交平台上看到他在记录抗洪采访中的故事时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2日,我清晨出发,在应城大富水河采访从洪水中转移的村民,一直到下午4点,也没有吃饭,当时,随部队冲锋舟给被洪水围困的村民送水和馒头,在暴雨洪水中的孤舟上,我看着馒头眼睛发光,实在是想吃一个,几次冲动想摸出一个来吃,但是,我忍住了,理智战胜了肚子,没有与灾民争馒头。前方采访,认真记录,守住身心非常重要,馒头事小,但是特殊时候与灾民争食是可耻的,我挺过来了……”
  只为追随风雨中的“逆行者”
  近期的连续强降雨,导致湖北黄石部分区域受灾严重。7月4日,黄石日报传媒集团旗下的《东楚晚报》记者丁欢接到消息作为该报防汛抗灾报道突击队中的一员,随时待命,严守纪律。她告诉记者,当时有种要上战场的感觉,从事记者工作几年,那一刻居然还有种莫名其妙的兴奋感,而先后前往保安湖、黄金湖和策湖等防汛一线,看着志愿者和官兵日夜奋战,慢慢地兴奋变成了害怕。
  在暴雨中,那些“逆行者”持续奋战,粒米未进,滴水未沾,看着他们浑身都湿透了,泥巴满身,防汛抗灾报道突击队员也跟着他们一起冒着大雨前行。丁欢说,她曾问过一个士兵“这样,不累吗?”这个士兵当时非常自然,也不知道她在采访,只是很平静地感叹了一句:“这个时候当兵的不上,还能谁上呢,不都说我们是最可爱的人吗?”几日几夜,丁欢与官兵们守望相助,让她饱含心酸和感动:“我们有什么理由觉得辛苦和累呢?”丁欢说道。(记者 李雪昆)
  新闻与救援两手抓
  从6月30日晚间起,湖南迎来新一轮强降水,湘西北、湘北和湘西南至湘东北一线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受雨水影响,湖南省湘中以北部分地区受灾较重,导致人员转移,部分民房倒塌,农田受淹,基础设施损毁。
  从水中“捞”出好新闻
  “请7时到岗,备好雨衣雨裤、救生衣和手电筒,我要到一线防汛救灾。”这是7月4日3时21分,《湖南日报》记者徐亚平向报社司机发出的手机短信。
  马不停蹄,主动出击。徐亚平带了点干粮,赶赴灾情最严重的南线,途经岳阳楼区、岳阳县、汨罗等地,一路沿湘江向南,直奔重灾区湘阴。他边走边采访,插空写报道。“每天都被感动,我也从水中‘捞’出好新闻。”徐亚平说,虽然每晚都失眠,但他看到了党政干部、消防、武警官兵奋战在一线的英雄气概,感受到了希望。他在不知不觉中也把驻地当家乡,采访之余还加入了义务巡逻。
  新闻单位遇到突发事件,是做报道,还是参与救援?这是一个难题。但徐亚平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在重大事件面前,他尽量做到新闻和救援两手抓,体现党报记者的担当。而作为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会长,他还组织协会水上巡逻队,每日常态巡逻、监测,着眼于对落水村民和水生野生动物的救助。
  在被洪水包围的堤坝上过夜
  6月20日中午12时,正在上班的《湖南日报》记者彭业忠打开微信,看到龙山县里耶镇,洪水翻越了防洪大堤,冲进了古城。他当即决定,去里耶。
  采访车在大雨中前行。路途中,彭业忠一边向报社汇报,一边与龙山县委宣传部联系,了解里耶的灾情,他于当日下午1时30分,用手机向《湖南日报》的新媒体客户端――新湖南,发回了第一条有关里耶的权威消息:“里耶古城遭遇巨大洪灾,洪水翻越防洪大堤进入古城”。
  下午3时左右,彭业忠赶到里耶防洪大堤上时,此时此刻,防洪大堤上空无一人,他几次找到大部队,几次走散,几次被搭救,彭业忠在里耶采访了8天8夜;8天8夜里,因无电,他只能用手机写稿传稿。
  从湖南日报社记者了解到,作为所有媒体中最先到达里耶抗洪抢险一线的记者,彭业忠是冒着生命危险乘坐渔船进入受灾最严重的镇区,采写到了第一手的新闻资料。6月20日当晚,灾区内无水无电,洪水肆虐,镇区已成孤岛,无法返回安全地带的他就在被洪水包围的堤坝上熬过一夜。之后的日子,无论面对的是何种情况,彭业忠总是冲在最前面,写在最前面,发在最前面。
  每天累并忙碌且快乐着
  进入高洪以来,王晴等记者就像高速旋转的陀螺,根本停不下来,也不敢停下来。
  7月5日,她在华容三封寺镇泰和村采访在山洪中组织村民抢回“失守”庄稼的卸任支书王继成,一直忙到晚上8点交完稿,就接到市防指电话,参加防汛会商会;至6日凌晨1点,洗完澡准备睡觉的她又接到华容团洲乡出险的消息。一番准备后2点半出发,道路泥泞难行,接近5点才赶到现场。跟踪采访完抢险过程后,到了6日上午9点又赶往县防指,接近11时,经过简单休整、吃午饭,紧接着核实有关数据补充采访,忙到下午3点开始写稿,成稿已是6点左右,紧接着又要到市防指参加防汛会商会。“每天都是累并忙碌着,同时也累并快乐着。”王晴说道。(记者 李雪昆)
(责编:宋心蕊、燕帅)
"严打"网络虚假新闻 构建良好网络生态
  国家网信办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管理制止虚假新闻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规定了各新闻网站在日常采编过程中严禁出现的几种违规情况。今后网络媒体在日常新闻采编工作中应引以为戒,不要为了追求访问量或营造舆论而硬闯“禁区”……
庆祝建党95周年 走进党报历史长廊
  回首过去的95年,我们的党披荆斩棘、开拓进取,我们的党风雨无阻、成就辉煌。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风华正茂,笔耕不辍,砥砺前行。以人民日报为首的党报正是95年征程的见证者和记录者……文档分类: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
下载前请先预览,预览内容跟原文是一样的,在线预览图片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进度条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市长在抗洪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精).docx
文档介绍:
市长在抗洪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去年7月,我市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全市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洪抢险斗争和规模空前的灾后救济、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运动,表现了前所未有的英雄气慨。现在,已取得抗洪救灾的重大胜利,这是全市人民创造的又一令人瞩目的巨大成绩。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市抗洪救灾总结表彰大会,总结这次抗洪斗争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表彰抗洪斗争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进一步弘扬伟大的抗洪精神,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向所有参加抗洪斗争的广大干部群众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大力支持我市抗洪斗争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此时此刻,我们特别要向在洪灾中不幸遇难的群众和牺牲的英雄表示沉痛的哀悼。?
一、这次抗洪斗争,我们取得了足以自豪的成绩?
去年的“7·15”、“7·26”两次特大洪灾给我市带来了惨重的损失,造成受灾人口
29万,成灾人口27万,246人死亡,95人失踪,倒塌房屋2万多间,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遭到了毁灭性破坏,直接经济损失17.61亿元。在严峻的考验面前,市委、市政府把解救群众、安置灾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摆在头等位置,带领全市人民全力以赴投身到抗洪斗争中。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民兵预备役不顾危险,奋战灾区,全力解救被困群众;民政部门迅速组织查灾核灾,妥善安置灾民,及时落实救灾物质,保证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交通、公路、电力、通讯、广电等部门迅速组织人员全面开展恢复重建工作,日夜奋战抢修被毁的道路、线路和设备,使全市重灾区“三通”在较短的时间内得以恢复;公安部门迅速组织力量加强治安保卫和重点部位的守护,保持了灾后的社会稳定;农业部门抓紧肥料、种苗、蔬菜种子的调集、供给,组织人员深入到村组指导恢复农业生产;水利部门迅速组织技术力量投入灾区,指导修复水利设施,保证农业生产用水;城建部门迅速组织人员日夜奋战,对重建房屋、设施进行规划设计;教育部门积极组织力量清理校园、修复校舍,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及时复课复学,确保了全市所有中小学校按期开学;卫生防疫部门认真开展消毒和防疫工作,有效地防止了灾后重大疫情的发生;金融、财政部门通过各种形式向上级争
取资金,迅速开展了救济工作;信用联社及时扩大小额信贷投放规模,简化贷款手续,尽最大努力为灾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提供信贷支持;市委办、政府办、组织部、宣传部、广电局等部门日夜加班,及时收集各方面的情况,传达市委、市政府的指令,积极采访和报道抗洪抢险中的先进事迹,为领导正确决策、指挥调度提供了有力保障,为争取上级的支持,提供了资料依据。市直各部门单位都从各自的工作实际出发,一方面积极参与灾区的恢复重建、灾民生活安置等工作,一方面积极上北京、跑长沙,汇报灾情,争取上级的支持。各乡镇特别是坪石、何家山、波水、白廊、黄草、滁口、龙溪等重灾乡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深入受灾村、受灾户,一手抓灾民转移安置,一手组织发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为灾后稳定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在这场斗争中,全市共紧急转移疏散群众17.02万人次,解救被困群众10.22万人次;紧急安置无家可归灾民8135名,发放灾民生活费1888.38万元,发放生活物质1030万元;修复水毁公路583.57公里,清理塌方85.76立方米,恢复通讯线路1000公里,输电线路
1241公里;救治伤病员3783人次,进行消毒防疫280平方公里;完成稻田、果园清污40.15万亩,改种蔬菜6.5万亩,生猪补栏7.43万头,家禽补栏103.65万羽;全市克服建筑材料和劳动力紧缺等困难,提前20天完成5667户全倒户、1385户半倒户和3186户危房户的房屋新建和修缮任务,确保了新建和修建房屋的灾民春节前入住新居;实现了不让一个灾民因灾挨饿受冻,不让一位受灾学生因灾辍学,不让一位灾民因灾断药停医,不让一户灾民因灾流离失所。?
二、这次抗洪斗争,我们收获了无处不在的感动?
在这场抗洪斗争中,中央、省、郴州市党政和有关部门领导高度关注资兴灾区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始终与灾区人民心心相连,同舟共济。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深入我市灾区,察看灾情,慰问受灾群众,并对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民政、财政、发改、农业、水利等国家部委机关给予我市多方面的有力支持。张春贤、周伯华、周强、肖捷、戚和平、许云昭、于来山、蒋建国、杨泰波、甘霖、庞道沐等省领导以及省直机关厅局领导,葛洪元、戴道晋等郴州市领导及郴州市直机关部门领导陆续来到我市察看灾情,指导抗灾救灾工作,所有这些,展现了以民为本的博大胸怀,给予我们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巨大动力。
我市五家领导班子靠前指挥,果断决策,周密部署,始终与人民群众心相连、共患难,把抗洪救灾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来抓,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灾区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体现了很强的应急应变、连续战斗和组织协调能力。在这场抗洪斗争中,人民子弟兵、武警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以灾情为命令,迅速赶赴重灾区,帮助灾区抗洪抢险。无论是跳进滔滔洪水抢救群众还是紧急抢运救灾物资,无论是抢搭临时帐蓬安置受灾群众还是抢修水毁基础设施,哪里最危险,哪里任务最艰巨,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在这场抗洪斗争中,基层党组织、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充分发挥政治核心、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各级领导干部临阵一线指挥,基层干部冲锋在前,共产党员舍生忘死,表现出了崇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情操,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有的奋不顾身地组织群众撤离,在洪水中永生;有的为抢救群众生命财产而失去了挚爱的亲人;有的在抗洪抢险中连续作战最后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特别是陈爱模等一大批党员干部,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曲新时期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壮歌。
在这场抗洪斗争中,我们广大人民群众表现出了高度的思想境界和高昂的革命斗志。他们有的舍小家、为大家,有的不顾个人安危、勇救他人脱险,有的亲帮亲、邻帮邻、无灾帮有灾、轻灾帮重灾,涌现出陈淑秀、刘才通、黄朋南等一大批舍生忘死、勇救他人、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全市上下从党政机关到企事业单位,从领导干部到人民群众,从城镇到农村,处处涌动起同心同德、团结战斗的澎湃热潮,展现出万众一心、勇战洪魔的壮丽画卷。“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实践证明,我们的党员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我们的干部无愧于人民的公仆,我们的人民子弟兵无愧于人民的忠诚卫士,我们的人民无愧于英雄的人民。?
三、这次抗洪斗争,我们感受了颠扑不破真理的力量?
回顾这次抗洪救灾斗争,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克服困难、夺取胜利的根本基石。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郴州市委、市政府对我市的抗洪救灾工作始终密切关注,大力支持。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党的基层组织在这场特殊考验中,团结带领人民群众,组织凝聚各方力量,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奋不顾身,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此次洪灾给我市造成的是令人痛心的物质损失,却使1
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场 太平洋战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