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班区角活动动

浅谈区角活动评价的导入方式
王进个人网站进入茗茶
浅谈区角活动评价的导入方式
来源:&&作者:王进&&录入人:王进&&发布时间: 11:30:18&&
2008&& &&&&&&&&&&&&&&&&&&&&&&&&&&&&&&&116
把区角活动作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基本活动,充分发挥区角活动的教育价值,用正确的方式导入评价,不但能激发幼儿参与评价活动的兴趣,深化活动内容,更能促进幼儿的自我发展,促进区角活动水平的不断提高。
新《纲要》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 
……”& 接着通过幼儿作品的展示,让幼儿自己介绍互动交流,分享成功的快乐,不仅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功感,而且有利于发展幼儿的个性和创新能力。&&&&&&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要求:“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同时也指出:因此,教师应该要树立正确的区角活动观念,把区角活动作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基本活动,充分发挥区角活动的教育价值,用正确的方式导入评价活动,不但能激发幼儿参与评价活动的兴趣,深化活动内容,更能促进幼儿的自我发展,促进区角活动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资料:《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本文关键字:
更多相关文章:中班区域活动计划
中班区域活动计划
中班区域活动计划
篇一:中班区域活动
&&& 区域活动,是我们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它是教师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为使幼儿行高效学习,获最佳发展而精心设计的环境;它可以让幼儿自由地进出各个区域,开展游戏活动;它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不同需要。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而区域活动正符合这一要求。在上一学年的游戏活动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一窝蜂&现象和在材料的使用上因使用不当给下次使用的小朋友造成不便的情况较为严重,而且在期末考核时也发现各区域游戏的目标达成度不够高,因此,在本学期开学前,我们三位老师经过仔细研究,制定本学期游戏
&&& 计划如下:
&&& 本学期目标
&&& 《量贩式KTV》活动区目标:
&&& 1、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特别是男孩,吸引他们来活动。
&&& 2、提供音带、乐器、节奏谱等,发展幼儿的节奏感。
&&& 3、提供各种材料,如:飘带、花等,让幼儿自由舞蹈,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
&&& 4、发展幼儿的动作,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 《久隆建筑工地》活动区目标:
&&& 1、发展幼儿的感知觉,增强幼儿手指肌肉的发展。
&&& 2、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懂得合作,提高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大胆建筑。
&&& 《动动手》美工区目标:
&&& 1、提供各种成品、半成品让幼儿操作,发展幼儿的画、剪、贴、折等的基本技能。
&&& 2、教育幼儿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操作卫生习惯。
&&& 3、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
&&& 《智力大冲浪》数学区目标:
&&& 1、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在操作、玩耍中获得一些知识,发展幼儿的智力,提高动脑、动手的能力。
&&& 2、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引导幼儿多看、多思、多想。
&&& 3、帮助复习巩固数学知识
&&& 《超市》活
&&& 动区目标:
&&& 1、理解角色的职责,按角色规定、要求进行活动。
&&& 2、帮助幼儿构思游戏情节,发展情节。
&&& 3、能较安静游戏,并懂得爱护材料。
&&& 4、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推动游戏的发展。
&&& 5、培养做事有始有终的积极态度。
&&& 6、在游戏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 7、培养有礼貌和遵守规则的习惯。
&&& 《新华书店》阅读区目标:
&&& 1、在看书时能较自觉的保持安静。
&&& 2、能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废旧材料对破旧图书进行修补。
&&& 3、掌握正确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 4、能讲述图书中的主要内容。
&&& 三、主要措施:
&&& 1、教师通过设计、提供可供幼儿操作的区域,可发动幼儿与教师共同收集各种材料,制作各种成品、半成品,以便顺利的开展各种游戏。
&&& 2、在区域活动中设置物品,具有全面性、层次性的特点,可供不同幼儿操作。
&&& 3、每周为幼儿新增活动内容及材料,提高幼儿活动兴趣。
&&& 4、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 5、教师认真有重点的辅导幼儿活动。
&&& (1) 教育引导幼儿有目的的选择区域,学习轮流着每天玩不同的区域。
&&& (2) 教师每天都有一项活动作为重点辅导。
&&& (3) 加强个别辅导。鼓励幼儿大胆进行
&&& 活动,能充分调动每一位幼儿的活动积极性。
&&& (4) 充分发挥区域活动的特别功能,使个别能力差的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的提高。。
&&& (5)抓好活动后的评价及整理工作,以便更好的搞好区域活动。
&&& (6) 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引导帮助幼儿解决游戏中发生的问题,确保游戏的顺利开展
&&& (7)教师密切注意幼儿在游戏中的情况,记好游戏记录。
&&& 6、重视每一次的角色游戏,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新增材料,认真辅导,充分发挥角游的教育功能。。
&&& 7、教师继续学习有关创造性游戏类的文章,充分认识游戏的作用,把教育渗透在游戏之中,寓教于游。
&&& 8、保证幼儿每天都有游戏时间。
&&& 9、在游戏过程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幼儿的创造能力。
&&& 具体安排:
&&& 《量贩式KTV》活动区
&&& 九月份
&&& 目标:1、了解游戏玩法,对该游戏感兴趣。
&&& 2、能跟着音乐伴奏进行演唱。
&&& 准备:录音机、磁带、麦克风
&&& 指导方法:参与幼儿游戏直接指导。
&&& 十月份
&&& 目标:1、学会看乐谱进行演唱。
&&& 2、能较正确的演唱已学过的歌曲(重点是本月的内容)。
&&& 准备:增加乐谱本
&&& 指导方法:在音乐课时教会幼儿看乐谱的方法,游戏时以欣赏者的身份参与、指导。
&&& 十一月份
&&& 目标:1、能自己根据乐谱的提示进行演唱。
&&& 2、提供飘带、花等,让幼儿自由舞蹈,提高对该活动的兴趣。
&&& 准备:增加飘带、花等物品
&&& 指导方式:提问&&这是什么?这么漂亮!你们唱歌的时候,可以用它干什么呢?
&&& 十二月份
&&& 目标:1、引导
&&& 幼儿尝试分角色进行演唱、表演、打击乐伴奏,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
&&& 2、发展幼儿的动作,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 准备:增加打击乐器
&&& 指导方式:教师参与游戏,担任打击乐队的指挥。
&&& 一月份
&&& 目标:巩固上月目标。
&&& 准备:同上月。
&&& 《久隆建筑工地》活动区
&&& 九月份:
&&& 目标:
&&& 1、能运用积木拼搭自己熟悉的物体。
&&& 2、尝试正确的进行对称装饰。
&&& 3、能与同伴共同游戏,不争抢游戏材料。
&&& 准备:插塑玩具、实木玩具、塑料别墅玩具若干、地毯1块。
&&& 指导方式:提问&&你们在建什么呀?怎么样能让它显得更漂亮一点呢?
&&& 十月份:
&&& 目标:
&&& 1、能用叠加的技能和一些废旧材料表现不同造型的楼房。
&&& 2、尝试与同伴协商确定游戏内容。
&&& 3、能自觉爱护游戏材料。
&&& 准备:增加不同造型的楼房图片若干、易拉罐、方形盒子等。
&&& 指导方法:提问&&盖楼房的时候,这些东西有用吗?能干什么用?
&&& 十一月份:
&&& 目标:
&&& 1、能用支撑的技能一些废旧材料表现不同造型的建筑,并尝试在周边进行简单的装饰。
&&& 2、能与同伴协商进行合理分工。
&&& 3、能自觉收拾游戏材料。
&&& 准备:增加自制树、小汽车等。
&&& 指导方式:提问&&我们的家周围还有什么呢?可以用什么东西来表现?
&&& 十二月份:
&&& 目标:
&&& 1、能综合运用已有的技能表现周围的环境。
&&& 2、掌握正确解决纠纷的方法。
&&& 3、能有条理的收拾游戏材料。
&&& 准备:增加周围环境的图片。
&&& 一月份:
&&& 目标:
&&& 1、能熟练运用已有技能表现生活中的物体。
&&& 2、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正确解决同伴间的纠纷。
&&& 3、能自觉、有条理的收拾游戏材料。
&&& 准备:插塑玩具、实木玩具、塑料别墅玩具若干,生活中常见物体、环境的图片,地毯1块。
&&& 指导方式:提问&&看看图里的地方漂亮吗?为什么漂亮?你们能不能设计出更漂亮的呢?
&&& 《动动手》美工区
&&& 九月:(绘画)
&&& 1、通过有趣味的游戏,引导幼儿对色彩感兴趣,愿意选用自己喜爱的颜色均匀饱满地构图。
&&& 2、用各种线条和简单形状表现观察过的物体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
&&& 3、在画面上能简单地布局,根据自己的想象画一些辅助物,表现简单的情节。
&&& 4、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养成正确的握笔方法和作画姿势,工具、材料摆放有序。
&&& 5、掌握用棉签画画的技能。学习粘贴的技能。鼓励幼儿大胆表现作品。
&&& 准备:工具:水彩笔、画纸、各色锯末等。
&&& 指导方式:亲自纠正幼儿握笔姿势。提问&&你想画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怎么样能让它更漂亮呢?
&&& 十月:(泥工)
&&& 1、按照自己的意愿大胆操作,逐步塑出简单的物体形象。
&&& 2、会用橡皮泥做出水果、花卉的形态。
&&& 3、爱护泥工材料,养成自己摆放工具和材料的良好习惯,知道&从哪儿拿来,放到哪儿去。&
&&& 4、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大胆塑造出物体的主要特征。学习独立取放泥工材料、工具。
&&& 5、通过探索与尝试,学习简单的泥塑方法,学会使用简单工具和辅助材料。巩固良好的泥塑习惯。
&&& 准备:工具:再原有基础上添置橡皮泥、泥工板。
&&& 材料:树叶、麦管、牙签、水棍棒、泥工辅助材料等等。
&&& 指导方法:提问&&你想做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怎么样能让它更漂亮呢?
&&& 十一月:(折纸)
&&& 1、在游戏中引导幼儿随意撕出各种形状,并给予命名。
&&& 2、通过自由尝试,折出简单的形象。
&&& 3、能根据自己的意愿,用现成的图形和自然材料粘贴组合简单形象。
&&& 4、提供一定条件并鼓励幼儿通过主动探索学习简单的折纸方法,并折叠出简单形象。
&&& 5、能根据自己的想象对作品进行添画、组合等。
&&& 准备:工具:再原有基础上添置胶带、胶水、抹布、颜料、画纸、彩纸等。
&&& 材料:牙签、水棍棒、等等。
&&& 指导方式:提问&&你想折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先怎么样折?在怎么样折?怎么样能让它更漂亮(更像真的)呢?
篇二:中班区域活动计划
&&& 区域活动,是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它可以让幼儿自由地进出各个区域,开展游戏活动;它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不同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 一、区域总目标:
&&& 1、学会与人友好相处,相互合作,懂得体谅别人,关心别人,不争、不抢玩具,爱护玩具。
&&& 2、能在各种材料的吸引下积极参加活动,在活动中感到快乐,知道各种材料的特征和作用,并能较充分、合理地运用各种材料。
&&& 3、活动中能热情主动地和同伴交往,和同伴共同协商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要求。
&&& 4、在活动中,能自觉地遵守活动规则,从而培养幼儿的控制能力和责任心。学习独立地、较有秩序地收拾、摆放玩具及活动材料。
&&& 5、使幼儿喜爱印染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幼儿手、眼、脑的协调能力及各种印染技能,进一步让幼儿养成能自始自终完成一件事情。
&&& 二、月目标:
&&& 2、3月份
&&& 1、角色区:正常开展区域活动,明确活动规则。
&&& 2、探索区:对探索活动感兴趣,对自己探索出的物品有成功感。
&&& 3、语言区:有序的阅读图书,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会采用问答的方式进行故事讲述。
&&& 4、美工区:结合节日活动制作元宵、小红花,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 5、剪纸、印染区:对印染作品感兴趣,有动手操作的欲望。
&&& 1、角色区:对角色区的活动材料感兴趣,会正确操作和摆弄,乐意开展角色游戏。
&&& 2、探索区:会沿着路线摆一摆回型针,数数各用了几个,量量路有多远。
&&& 3、语言区:能流利的用普通话完整地讲述故事内容和自己想表达的事情,并且愿意阅读图书。
&&& 4、美工区:和幼儿一起用点、蘸的方法进行印染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 5、剪纸、印染区:在原有印染的基础上,提醒幼儿在染色时注意手的力度要均匀。
&&& 1、角色区:了解和掌握游戏角色间的关系,能正确扮演角色,且能安静地游戏,爱护材料。
&&& 2、探索区:《给豆豆搬家》,会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数序给弹珠搬家,体验合作的乐趣。
&&& 3、语言区:学会倾听别人,不随便插话和打断别人的交谈,掌握正确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 4、美工区:分组学习多种方式装饰扇子,如:折扇、画扇、剪扇子等,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 5、剪纸、印染区:继续学习折四方连续,并学着自己勾画图案,剪出图案。
&&& 1、角色区:在活动中感到快乐,能热情主动地和同伴交往,知道各种材料的特征和作用,并能较充分、合理地运用各种材料。
&&& 2、探索区:不争不抢游戏材料,学会独立地、较有秩序地收拾、摆放玩具及活动材料。
&&& 3、语言区: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废旧材料制作自己感兴趣的图书,体验成功的喜悦。
篇三:中班区域活动计划
&&& 适合年龄:4-5&&&& 执教者:mm
&&& 一、活动名称:开锁
&&& 二、材料准备:不同形状、大小的锁,钥匙、小盒子(可上锁)、密码箱,小礼物(糖、图卡、玩具等)。
&&& 三、层次目标:(预计)
&&& 第一层次:用匹配好的钥匙打开小盒子上的锁,学习开锁的方法,并学习上锁。
&&& 第二层次:打乱匹配好的钥匙与锁,让幼儿尝试用相应的钥匙开锁,然后上锁。
&&& 第三层次:喜欢进行开锁比赛,比比谁开锁速度最快、谁开的锁最多,拿到的礼物最多。
&&& 第四层次:愿意了解密码锁的使用方法,学习自设密码,并根据密码开锁。
&&& 四、活动介绍:
&&& 语言提示:&小朋友,现在老师要介绍的活动内容是开锁,请注意看!&
&&& 操作示范:
&&& 1、从操作区取盘,放桌上。
&&& 2、起钥匙去开一把锁,若不对再换一把钥匙。
&&& 3、将开好的锁一一排好,然后逐一上锁。
&&& 4、将锁、钥匙归位,托盘送回操作区橱柜中。
&&& 五、观察指导:
&&& 1、观察幼儿能否试到匹配的锁和钥匙,如不能,则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锁孔形和钥匙形是否一致,让幼儿知道&一把钥匙只开一把锁&的道理。
&&& 2、当幼儿达到一定层次后,可让幼儿几人一同比赛,因为其间有合作的要求。
&&& 3、提醒幼儿一定要记住自设的密码,也先可用笔记下。
&&& 4、根据幼儿的层次提高情况,向幼儿介绍一些诸如&指纹锁&等高科技锁,拓展他们的视野。
&&& 六、分析反思:(针对第一层次的预计目标及观察指导)
&&& 锁是每家每户的必用品,这个活动的重点在于让即将入学的幼儿学会使用钥匙和锁,并知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道理。幼儿对这个活动很感兴趣,会很有耐心地去开锁。
篇四:中班区域活动计划
&&& 教育学家杜威说幼儿阶段:&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拐杖&。由此可见,游戏在幼儿成长中扮演了多么重要的角色。幼儿爱玩游戏,他们每天都盼望着这一时刻的到来。如何让幼儿愉快地参与游戏,掌握游戏中的游戏规则,是我们本学期游戏的主要目标。
&&& 二、本学期主要开展以下游戏:
&&& 娃娃家、星星舞台(表演角)、银行、美容美发、
&&& 我爱读书(阅读区)、计算角、巧巧手(手工区)、结构区
&&& 三、每月工作安排:
&&& 九月份:开设:娃娃家、表演区、手工区、结构区、阅读区、计算角
&&& 1、帮助幼儿了解各区域的位置及作用。
&&& 2、认识各游戏的材料,知道各种材料的使用方法。在游戏结束后,能有序地将游戏材料收拾整齐,并知道爱惜游戏材料。
&&& 3、能积极地参与各游戏活动,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小编推荐:
中班区域活动计划相关的文章主题背景下游戏(区域)活动的有效设计与组织--可乐!的blog
正常读取……
正常读取……
正常读取……
时 间 记 忆
正常读取……
最 新 评 论
专 题 分 类
正常读取……
最 新 日 志
正常读取……
最 新 留 言
正常读取……
用 户 登 录
正常读取……
友 情 连 接
主题背景下游戏(区域)活动的有效设计与组织 
11:45:00 | By: 可乐! ]
主题背景下游戏(区域)活动的有效设计与组织
&&&&一、概念界定:
1.&区域活动:也可以称为区角活动、活动区活动。它主要的教育精神源于福禄贝尔的游戏法、蒙特梭利的启发式学习、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赫恩的合作学习等理念。它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观摩的活动,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它的教育价值主要是附设在区角内的操作材料、情景及相应的活动中。
2.&主题性区域活动:根据某一主题的目标和内容,创设相应的区域,它的特点是各个区域之间不是孤立的,应有一定的联系性,并应紧紧围绕主题来创设情境,所提供的材料必须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
二、研究内容:
(一)建构“主题性区域活动”新方案
目前幼儿园普遍采用主题式课程,注重集体式教学,而作为集体教学的补充和拓展,区域活动在主题活动开展中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完善主题课程,关注主题目标下区域的设置、环境的创设,更能促使幼儿自主学习。
3至6岁的孩子对知识的分化程度较低,在他们眼里,世界是一个纷繁多样的整体。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具体的事物为什么是这样或者是那样,而并不在意这种感受或解释来自哪个领域。因此,主题性区域活动内容的设置不仅要考虑各个领域,更要注重领域间互补的内在联系。首先教育目标强调整合,重视对孩子全面发展促进作用的整合,即把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而不是片面地发展孩子的某一方面。因此,我们在建构“主题性区域活动”新方案的时候,并没有单一地提出“语言区”、“科学区”、“美工区”,只是预设区域内容、操作材料及游戏的玩法而已。
(二)创设主题性区域活动环境
1.以主题为背景,创设适宜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主动学习
主题背景下区域环境的创设要体现情景性、开放性和互动性,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为了引领幼儿走进主题中,环境的创设往往紧随主题的步伐,主题开展到哪个阶段,环境就相应创设到哪里,环境一直处于动态的调整中。
例如,大班主题活动“小问号”:
为了帮助幼儿了解水从哪里来,师生共同创设了一个游戏情境,全面展现水的流动过程,空中的白云遇冷变成积雨云,“雨水”落下,在两座“高山”上结成“冰雪”,&“冰雪”化成“水”,从“高山”上流到“山”下的“江河湖海”里,于是“湖”里开起了“船”,“海洋”里的“鱼儿”们快乐的游动着,“河水”流到农田里,浇灌着“禾苗”。在这个游戏情境中,孩子们用箭头表示着水流动的方向,初步了解了水的流动过程。
2、以主题为背景,提供多元操作材料,让幼儿在操作中满足需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这句话中两个关键词即“丰富”和“可操作”,区域里的材料必须同时具备这两个元素。因此,把握区域材料投放的度是十分重要的。如何把握好这个度呢?
足够量:每个区域都会有一定的人数限制,且会在显著位置用数字的方式来提醒,大、中班只需根据数字投放材料,而小班则需要多余人手一至两份。
可操作:只具装饰效果的材料只会增加老师工作的负担,对于孩子来说毫无教育意义。他们需要的是可以操作的、能够玩的材料,即便是廉价的、自己用废旧材料制成的,对于孩子来说这些材料往往能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
有层次:幼儿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材料的层次性不仅体现在年龄上,还要体现在能力上。如语言区一活动“自制图书讲故事”,老师为不同能力的孩子提供了不同的材料,给能力强的孩子只提供空白纸和画笔及一些辅助材料,需要他自己构思画面,自己制成图书;给能力一般的孩子提供了一大堆废旧画报,孩子需要根据故事进行筛选,然后将图象剪贴组合,制成一本图书;能力较弱的孩子则根据故事提供现成的图象,只需他边听故事边将图象粘贴在空白图书上。这样通过有层次的材料活动,不同能力的孩子都能成功地完成这一活动。即便能力弱的孩子如果完成了最低层次的材料,只要他愿意,他仍可尝试再难一点的材料操作。
能变化:如何挖掘活动材料的可变性呢?我们需要对活动材料的结构、类型和功能、使用方式进行多方面分析,使幼儿对活动材料进行反复组合、加工和创新,从而使这些材料的教育价值被最大限度地挖掘。如废旧雪碧瓶在美工区就是制作树木、花篮的原材料,在科学区是浇花的工具、漏沙的器皿、探索平衡的材料,在建筑区是造房的辅助材料,在音乐区是变换节奏的乐器DD沙球,在体育区是练习跳高的器械……
3.以主题为背景,拓展活动空间,让幼儿在自主中感受体验
我园为二十年前的新村配套幼儿园,活动室的空间相对狭小,因而在某种程度上讲很难满足四十个左右孩子的活动需要,影响了区域内容的丰富,阻碍孩子兴趣多样化的发展,使他们独立活动受到限制。能否根据班级现有条件,扩大区域空间?面对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活动室的空间,立体化地呈现各个区域?
(1)活动室的墙面:主要布置一些平面型的区域,如主题墙、主题棋、资料图片展示、新闻角、作品展等。这些区域的空间高度因人而异,小班不超过1米,中班不超过1.1米,大班不超过1.2米,这样就保证了孩子都能看得清、够得到。
(2)活动室的地面:活动室的中间是一个大的区域,可以容纳很多孩子,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个面积,创设丰富的环境。为此,我们将一些建构类活动置于当中,周边放一些桌子,开展一些桌面类游戏活动,如数学、科学、美工等。
(3)户外走廊、平台、寝室:为了确保一些安静型的活动顺利开展,我们常将一些相对吵闹的活动区放到户外的走廊上,如体育区、做做玩玩区等。需要特别安静的活动,则将之移到寝室内进行,如蒙氏活动、阅读区等。
例如:大班主题活动“我们在春天里”:
l室内:“春天大调查”主题墙活动、“小小气象员”记录活动、“拌野菜”、、“绿色环保棋”、“春装秀”、“制作风筝”
l走廊:“种植观察记录”、&“建构春天的公园和社区”
l草地:“挖野菜”
l小舞台:“建造春天里的农庄”
l操场:放风筝
(三)多元互动的主题墙立体呈现区域活动
每一个主题墙的创设,不仅是课程内容的体现、教学活动的反映,更是幼儿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记录。主题墙就像一个“会运动的生命体”,和幼儿的身心发展一样,它也会随幼儿的心智变化而改变。主题墙是主题内容的核心体现,它承载着展示讲述、分享合作、预生成相结合的功能,更要兼顾到孩子个体差异的特点。因此我们在创设时,就要体现主题墙多元互动的特点,立体化地呈现区域活动,并将各个区域串联起来。
主题墙的形态是丰富多样的,在实践中我们主要呈现两种状态:&
1.版块式:即选取与主题目标紧密联系的内容,设置成若干版块,其中有集体教学的内容、有师生在主题开展前共同收集的资料、有孩子们围绕主题提出的各种问题,有关于主题课程的内容补充……
例如,大班主题活动《动物王国》主题墙一共包含以下几大版块:
l我的问题:这些都是由孩子们在整个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提出的关于动物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小白兔的眼睛为什么是红色的?小鸟有翅膀会飞,鸡也有翅膀,可为什么不会飞呢?……
l恐龙世界:集体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对恐龙的兴趣依然十分浓厚,为此在区域活动中他们用自己的画笔将画册中、在恐龙园参观时看到的各式各样的恐龙画下来,找来旧画报,把恐龙剪下来,张贴在主题墙上,供大家参观交流。
l保护动物小标志:这也是科学集体活动的一个延伸。在与动物有了亲密接触后,孩子们对动物的爱护之情油然而生,他们对伤害小动物的行为感到难过,于是教师就先画了一个“保护动物小标志”,让孩子们去理解如何用简单的画面告诉别人如何对待小动物,孩子们也欣然提笔,把自己对动物的关爱用笔画下来。
l动物成语:这是主题课程中的一个补充活动,孩子们收集关于动物的成语故事,了解故事的内容,并根据故事进行绘画,重点是记忆动物成语、大致了解这个成语说得是什么意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如“狐假虎威”、“鹤蚌相争,渔翁得利”、“守株待兔”……
另外还有一些小的版块,如:我和动物交朋友、珍稀动物图片展、动物分类等内容。
2.表格式:为了提高主题墙的教育价值,吸引更多的孩子到主题墙活动,我们大胆地对主题墙进行了改革,使之更具多元整合性、操作性、讲述交流性、可变性等特点。新型的主题墙呈现以下特点:分子栏目,表格框架模式;内容整合,涉及五大领域;插卡设计,活动具有操作性;预成生成,互为补充;资源共享,构建分享平台。
例,中班主题活动《我眼中的春天》:
根据主题目标,主题墙由“春天的小动物”、“春天的植物”、“春天里的人们”、“春天多变的天气”、“春天的电话”、“蝴蝶找花”、“我设计的风筝”、“春天的节日”、“春天的小问号”等子栏目组成。每天孩子们都在空白的表格内,根据图文提示进行操作。对于他们来说,每天主题墙都是崭新的,主题墙的内容都是自己建构的,所以他们也更爱在这里学习、创作。
在这个主题墙中,几乎所有的内容都体现了展示讲述的功能,他们可以自由取拿、插卡、讲解,不必受次数和人员的限制。主题墙也不再是个体与墙面材料的对话,而更是个体与个体共同与材料的对话,因此在这个主题墙中孩子可以更自如地与同伴合作互动,同时它整合了五大领域的内容,使孩子在这个主题墙中能获得对春天相对完整的经验。并且主题墙中还考虑到了生成内容,如“春天的人们”、“青蛙----人类的朋友”、“春天的小问号”等。
(四)关注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有效指导
以往有的教师常会无目的、无方向地随意参与或出主意,走到“娃娃家”问:“你是谁?在干什么?为什么不去买菜?”等。这些问题打断了幼儿的思绪,没有给幼儿真正意义上的指导;有的教师长时间蹲在某个区域,不能照顾全局;还有的教师不待幼儿思考、探索,就“热心”地把结果告知幼儿。这些指导不但不利用幼儿的自主学习,反而会打消他们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指导幼儿开展区域活动时,一定要把握好“度”,适时、适宜、适度地对幼儿进行指导。具体做到:善于观察:比如,幼儿操作时为何皱着眉头?是否碰到了什么困难?指导语言艺术化:例如小班应突出直观性、趣味性,因为小班孩子理解语意的能力较弱,这就需要老师用生动形象、富有趣味的语言去启发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活动;中班应采取启发诱导的语言;对于大班孩子,教师抛给孩子的指导语就应趋于理性,使孩子能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重视隐性指导:教师在幼儿遇到困难(一般指他与同伴发生纠纷,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缺少材料等等),教师在这种情况下介入区域,但对于幼儿指导留有余地,不把答案直接说给孩子,尽量让孩子自己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
具体指导方式有:
平行活动指导方式:如小班幼儿在无意识地进行图形拼摆,教师可参与到幼儿活动中,用同样的材料进行有规律、有目的的排序。教师可以偶尔发表一些评价性的看法,但无特指对象,也不与幼儿交谈,旨在吸引儿童的注意,以期达到引导幼儿掌握正确使用材料的方法,并明确自己的活动目的。
合作活动指导方式:如教师发现娃娃家的成员一直在无意识地摆弄餐具,个人忙活个人的,成员与成员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缺乏应有的交流和联系,这时,教师扮成“邻居客人”到娃娃家,假装发现娃娃发烧,并劝“爸爸、妈妈”应带娃娃到“医院”看病或请医生,使原本平淡的游戏情节得以扩展。
领导活动指导方式:大班两个孩子在漫无目的地玩动物扑克。老师:“你们俩在打扑克吗?”一个孩子告状:“老师,他不会,还捣乱。”“好,我跟他一帮,我们一起玩吧!”两个孩子在老师的语言提示下,兴致勃勃地玩了起来。老师看孩子掌握了基本的方法以后,就悄悄地离开了。
(五)重视区域活动中的评价
以点论点,是在区域活动过程中进行的,主要针对幼儿个体操作活动的评价,如教师在区域活动中针对个别幼儿的某个个别行为进行指导与评价,促使幼儿个体能力的提高;另一种以点带面,是在区域活动后,教师通过对幼儿活动的观察,抓住一些有价值的内容进行讨论和推广,这也是教师常说的集体讲评,主要是针对幼儿在活动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确定区域活动评价的形式
然后将这些观察的数据情况进行简单的汇总,确定本次评价的主题内容是什么。在评价中,老师采用多种的评价模式,让幼儿参与其中,有的出示幼儿的作品,让其讲述,有的将活动过程中录下的片断与孩子分享,观察哪些值得大家学习,有的带领孩子共同参观各个活动的成果,让发言代表将快乐与同伴共同分享。
三、研究成果:
(一)高效运用区域活动,实现主题最大价值
主题背景下的集体教学要求全班幼儿在同一时间内学习同样的内容,并以相同的速度与方式进行,多由教师控制活动时间、空间和材料,这样教师很难真正满足每一个孩子的需要。因此我们将区域活动有机地融入到主题活动中,在主题开展的不同时机最大程度地实现主题活动的教育潜力。&
1.前奏――区域活动中生成新主题
任何活动都不可能完全由教师预设,教师也不可能完全按既定的计划进行,每一个主题更不会在某一个规定时间内戛然而止,它是一个不断生发的过程。鉴于区域活动的灵活可变性,孩子们常会依据自己的愿意、兴趣、能力等进行活动,他们时常会远离教师预设的轨道进行活动,会在活动中生成出更多的内容,其中不乏教育价值很高的,而教师将之整理挖掘,就会产生新的主题。
例:大班主题活动《冬天来了》
教师围绕主题目标,设置相应的区域活动,其中词户外活动区域“冬天里的运动”刚开始投放的是成品器材,吸引了很多小朋友,有的溜冰,有的打棒球,有的跳绳。当教师将用奶粉罐自制的高跷放进去后,孩子们就被这些自制的体育器械吸引住了,并兴致勃勃地玩了起来。孩子们诧异象奶粉罐这样的废旧物也可以做玩具,于是教师就发动所有的小朋友都回家去找一找,把家里的废旧物品带到幼儿园来。第二天,活动室里一下就冒出了好多废旧物品:瓶子、盒子、废布条、绒线、铁罐……老师组织幼儿先进行分类,请家长与孩子们共同制作各种体育器械。这一下,体育区的材料可丰富了,有废布料做成的小尾巴,有雪碧瓶做成的沙罐,有大纸箱做成的山洞,有油罐做成的小猪推车……孩子们开心地玩着,充分感受到了废旧物品再利用的快乐。
于是在这些共同收集制作玩具的活动中,新的主题就诞生了--“节能我先行”。
以往的教学活动多以集体式的教学模式为主,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达成教学目标,常常忍痛将孩子们创新的“火花”“无情”地湮息,而后又心疼不已。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活动适宜用集体的形式进行,而有些活动则更适合在区域中开展。紧密围绕主题目标创设相应的区域,更有助于幼儿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安排适宜自己发展的学习速度,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所以,灵活地运用多种模式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主题目标的最大教育价值。
例:中班主题活动《动物总动员》
在第二周的《亲亲动物》这一小主题中,孩子们已进行了科学活动《动物,人类的朋友》,他们在集体活动中了解到了动物对于有类的帮助,人类从动物身上学到的本领,人与动物是密不可分的。于是老师就抛出了一个话题:如何去保护这些小动物呢?在分组讨论中,大家都觉得:不能捕杀珍稀动物,不能用动物的皮毛做衣服,不能吃野生动物,要保护河流湖泊的洁净,不能乱砍树木……期间一位小朋友想到前阶段曾做过“设计安全标志”的活动,于是他们想要制作保护动物的标记。这一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可是集体活动的结束时间就快到了,怎样让孩子的想法得到满足呢?于是老师就灵机一动,将《制作动物环保标记》放到在区域中进行。
3.尾声──区域活动推动发展主题
所有的区域不是在主题活动建构后马上就能创设出来的,可能在刚开始的时候只有两三个区域与本主题有关,但随着主题的持续开展,区域活动会越来越多,有的是集体教学活动的延伸,有的是孩子们自主地发展下来的,这些区域呈现了自然性、延续性和发展性等特点,推动了主题的深入开展。
例:大班主题活动《我的秘密》
《我的自画像》是一个集体教学活动,孩子们由于受到以往绘画方式的影响,只是从自己的外形上表现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如头发的长短不一、服饰上的不同等,没有把自己个性化的特征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来。因此该活动目标并没有完全体现主题的核心目标:感受“我”是与众不同的。可教师并没有急于将活动就此结束,而是发动家长、同伴发现每个孩子的独特之处,并在区域中新增了“我的成长档案”、“比比谁抓得多、跳得远”、“赞美会”、“我是主角才艺秀”等内容,孩子在不同的区域中感受发现着自己与同伴的独特之处,外形上的、内心的、能力上的等。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感受与发现,孩子们对自己的独特之处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于是教师又重新在区域中设置了《我的自画像》,这下子孩子们画得就丰富多了,且表现手法也十分夸张,有的孩子把自己的嘴巴画得很大,因为她觉得自己是故事大王,有的孩子把自己的手画得很大,因为他说“我拍球第一”,有的孩子则画了一个与自己个子一般大的巨形自画像,并在身体的每个部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如嘴里画了很多小音符,表明自己会唱歌,在心脏的部位画了一颗心形,表明自己很有爱心,手上画了一支笔,表明自己会画画……这幅自画像挂在区域里,引来了成人的欣赏与夸奖,更激发了同伴的表现欲望。
(二)释放幼儿个性,自主快乐游戏
主题性区域活动以其鲜明的特色,深深吸引着孩子们,他们在区域里自由地学习,快乐地游戏,释放个性,提高能力,每个孩子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
从“他律”到“自律”
建立合理的、必要的规则是孩子能自律地开展各项区域活动的重要保证。以往在区域活动时,总会看到孩子一窝蜂地往自己感兴趣或新增设的区域挤,出现争抢现象。为此,师生就这一情况进行一次讨论,在讨论中孩子们想到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有的认为可以一个小组一个小组的选择,有的提出看到有人去了,自己就要离开,还有的认为表现好的小朋友优先选择区域……这时老师提出了一个核心问题:到底一个区域里可以呆多少人呢?于是小朋友们根据每个区域的大小、材料的多少初步确定每个区域可容纳的人数,并用卡片作好标记,贴于醒目处。等到实施了一阶段后,师生们又重新对这个规则进行评析,对部分区域的人数作出调整,并设计了进区卡。由此,区域里争抢、拥挤的现象明显得到改观,这就是规则给孩子们带来的便利。当各种规则在游戏中被幼儿反复实践后,逐步形成习惯,最终内化为自身较稳定的行为特征,这对培养幼儿的自律行为和责任感,对促进幼儿个性社会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今走进我们的活动室,热闹中不失秩序,自由中不失纪律。孩子们有条不紊地在各自区域开心地活动,需要到其他区域借一些材料了,有礼貌地说一声“这个东西能借我用一下吗”;建构区的积木摆得太多了,影响了别人的走路,其他孩子看见了会轻声提醒“你能不能拿过去一点”;区域里材料不多,不够孩子们人手一套,他们会在一边静静地等一会儿,等待别人用完了再用;游戏结束后,孩子们整齐有序地将各种玩具和材料收拾干净,一个整洁的活动室又完美在呈现在大家面前……
2.&积极主动地学习
新主题产生后,孩子们会自发地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讨论:主题下我们可以做哪些区域活动,区域环境可以怎么创设,我能为这个主题带来哪些材料……而后的区域活动开展中,孩子们更是积极地投入到游戏中,不同层次的材料让幼儿乐于探索,多样性的材料让幼儿学会探究。例如:&
关于语言能力培养的区域游戏活动:
第一层次:在语言区内创设抽拉式的图片架,教师将课堂上使用的小图片进行缩小,绘制成连贯性的图片,孩子们通过抽拉这个长长的图片,就能象小电影一下把这个故事看明白。(旨在帮助幼儿复习回忆已学习过的文学作品。)
第二层次:教师从顶上设立悬挂式缕空型的电视框架,教师根据最近所教的语言内容,提供一张背景图,幼儿则边说故事(诗歌)边进行添画,使语言讲述的过程更富操作性。(旨在让幼儿进行仿编。)
第三层次:教师制作了四个很大的骰子,骰子的六个面都贴着画,此图画分别表示时间、地点、人物(动物)、事情等内容,由孩子自由投掷,然后将投掷的内容进行创意组合,并将内容连贯地表述出来,创编成功的孩子可以在统计表上记录一颗星。(旨在鼓励孩子能大胆地创编和表述。)
关于探索能力培养的区域游戏活动:
主题名称:滚动的球
区域材料:不同质地的条状板、球、小椅子
游戏玩法:
A同一高度下,在不同质地的条状板上,比较哪个球滚得快、远。
B不同高度下,在相同质地的条状板上,比较哪个球滚得快、远。
C不同高度下,在不同质地的条状板上,比较哪个球滚得快、远。
活动中,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爱好、差异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某项活动的任务,从而完成自我学习、自我验证、自我提高的学习过程。教师对幼儿无论去了哪个区域都给予积极的肯定,以增强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区域的信心。孩子们在环境和材料的暗示下,积极主动的学习,提高了幼儿学习的自信心,使幼儿感到了“我真能干”,使幼儿肯定自己,形成了初步的“自我价值观”。
3.&学会自我反思与评价
宽松自由的交流分享活动,更好地促进幼儿自主表达、评价能力的发展。如大班主题活动“我的秘密”,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开展中,幼儿之间通过交流,为负责整理衣柜的小朋友提供了许多好的建议:把衣柜里的衣物按分门别类地区别开来。衣柜里的东西要摆整齐。可为衣柜的各类物品画上标志,大家整理的时候可以看得更清楚等等。通过交流,负责整理的小朋友根据大家的建议,把衣物按用途归类摆放,使衣柜看起来井井有条,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幼儿不仅获得了许多感知经验,而且促进了幼儿自主表达、评价的能力。
4.&综合能力的发展
(1)培养交往意识。幼儿在与小伙伴交往中逐渐学会合作后,在交往中感受到合作的愉快,会继续产生交往的需要,产生积极与人交往的态度。积极的交往态度为幼儿获得了更多的交往技巧。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跨班活动、大带小活动,锻炼陌生同伴交流的能力。如大班主题活动“我在春天里”,大班的小朋友挖野菜拌野菜后,主动邀请小班的小朋友一起来品尝。中班年级主题活动“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实行跨班活动,全年级三个班分别从天空、陆地、海洋三个层面来表现主题,各班小朋友可以随意进入中班各班,而指导老师则由本班一位老师扩大至年级里的六位老师。这样一来孩子交往的面就更广了。
(2)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大班“各行各业的人”主题活动,在“银行”的区域活动中,银行小职员在自制钱币、把钱币分类摆放、指导顾客签名、按客户要求取款交款,其中一位孩子要求取六元钱,银行小职员在钱盒里来回翻找了几下,没有结果,于是自己动手写呀剪呀制作了一张面值元的钱币,刚想递给顾客,忽然又缩回了手,把“元钱”团起扔在了一旁,又在钱盒里翻找起来,最后拿出了一张元、一张元的钱交给了顾客。在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里,这位银行职员经历了几次思维的碰撞,最后他明白了:我们生活中没有面值元的钱,是由和合起来的。
()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面对自己喜欢的区域和游戏同伴,孩子们的话匣子一下就会打开。如大班主题“我的秘密”,其中语言区里挂满了“我的成长档案”,这是孩子与家长共同制作的个人画册,在“我的名字故事”一栏中,家长帮着写名字的由来,其中张闻舞说:“我的名字是爷爷起的,爷爷就以前有一个人一早听到公鸡叫就起来练武功,还说这就是‘闻鸡起舞’,爷爷希望我也能象那个人一样每天早上早点起来,认真学本领。”于是每个人的名字故事里都出现了新的词语,这下孩子们不再相互叫各自的名字,而是用这些成语来替代名字。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从名字故事中知道了很多新成语,通过同伴的想到交流,大家理解了父母对他们的美好期望,更激发起他们勇敢向上的精神。在“春天的公园”的区域活动中,孩子们扮演小导游,向“小游客”们介绍公园的美景,一些优美的词句会不时地从孩子们嘴里蹦出,如“千姿百态”、“鸟语花香”,一些简单的句式也熟练的讲述着,如“有的……有的……还有的”、“因为……所以……”等等。
(三)把握课程计划,平衡区域领域
新课程的改革需要教师能很好地把握住课程计划,有效地开展主题活动,但在开展主题活动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因某些主题偏重于某些领域,因而在设置区域时或多或少也会朝些方向发展。如大班主题《小问号》偏重于科学领域,数学领域、健康领域或社会领域相对就会薄弱一些。因而作为集体活动的延伸或补充,区域活动势必也会偏重于科学领域,这样对于幼儿的语言能力、数学能力、健康能力的培养就弱化了。那么如何把握住主题课程呢?
(1)区域内容紧密与主题相配套,最大限度地挖掘主题目标触展的领域,尽可能地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
(2)根据主题目标,有的放矢地设置重点区域和非重点区域。
(3)紧紧抓住幼儿的兴趣,灵活地调整各个区域,针对幼儿感兴趣的区域要进一步挖掘教育价值,对于幼儿兴趣不强的区域及时调整。
为此,我们在开展偏领域的主题课程计划的时候,就会采用以上方法,合理安排。
例如大班主题活动《小问号》,不仅有“制作不倒翁、火箭”等科学探索活动,也有“自制天秤称进行测量”的数学探索活动,更有“我的发明”美术活动、“捉光斑、踩影子”体育活动、“十万个为什么”阅读活动、“我的问题”主题墙交流活动等。从多角度、多领域去满足孩子们对主题活动的学习需求。
再如中班主题活动《小鸟,你好》,设计安排了以下几个区域:
l语言类区域:开放性的主题墙、“猜鸟大比拼”表演讲述活动、自制图书阅读活动、“大雁考上邮递员”表演活动
l数学类区域:“给小鸟盖房子”、“小鸟纸牌”、“连连看是什么鸟”
l美工类区域:“小鸟的家”、“折纸鸟类”、“绿色森林”、“爱鸟宣传画、宣传棋”
l科学类区域:“爱鸟棋”
l音乐类区域:“百鸟联欢会”
Re:主题背景下游戏(区域)活动的有效设计与组织
[ <span id="t_12-10-14 9:55:00 | By: 悠悠岁月 ]
区域活动推动发展.
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活动区角设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