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网新疆去极端化图片答题知识有奖

红山网讯(记者洪山报道)“去极端化”体裁系列微电影6月9日起在乌鲁木齐综合门户网站红山网播放。
去冬今春,按照市委要求,市互联网信息管理中心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精心选材、认真谋划,用心拍摄“去极端化”微电影,对冲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目前,《封斋》《找回自己》《父母的背影》《寻找幸福的婚姻》《懂你》《生活像花儿一样》《我为梦想代言》《糖丸》《追赶时代的脚步》和《我的大学我的梦》10部微电影已经顺利完成。
此系列微电影选取了强迫他人穿蒙面罩袍、留大胡须、不让唱歌跳舞、看电视等10种宗教极端思想的主要表现形式,生活化地再现了宗教极端思想对人们的危害。
6月9日起红山网推出“去极端化”体裁系列微电影之一《封斋》。
[责任编辑:王薛]乌鲁木齐市人大系统举行“去极端化”知识竞赛
来源:红山网
&  比赛现场。&  红山网讯(记者 马娴摄影报道)7月28日,乌鲁木齐市人大系统举行“去极端化”知识竞赛,来自七区一县人大常委会、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以及其帮扶社区的10支代表队展开了激烈比拼。&  新疆精神的内容是什么?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原则?“三非”指的是什么……&  比赛现场,选手们时刻保持谨慎,争分夺秒的答题。米东区代表队选手马海玲正是其中一位。&  马海玲是米东区古牧地东路街道办新星社区的一名基层干部,为了这场比赛没少下苦功夫。 &  “我很早就开始准备比赛,为了记住、记牢,我采用是理解记忆,通过学习使我对‘去极端化’、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等有了深入的了解,对自身下一步开展基层工作也打好了思想基础。”&  台下观众亦是热情高涨,收获颇多。沙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李辉说“今天的比赛就像一个大课堂一样,让我们坐在台下的观众也学到了很多‘去极端化’应知应会和基础知识,为民族团结、和谐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也会多多采用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通过知识竞赛、小品、演讲比赛、展板等形式,把积极健康的思想和文化融入到老百姓生活中。”&  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宋兆刚介绍,市人大常委会举办这次“去极端化”知识竞赛活动,旨在响应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的号召,将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地域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思想的“免疫能力”,筑牢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思想基础。&  “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市人大系统各层次、各民族的干部职工广泛接受一次深刻的‘去极端化’教育,营造远离宗教极端思想的社会氛围,为市‘去极端化’工作加油助力。”宋兆刚说。&  据了解,此次竞赛题目涉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宗教事务条例》、《乌鲁木齐市公共场所禁止穿戴蒙面罩袍的规定》以及自治区、市“去极端化”的相关内容,分为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三类。&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阿不都热依木·阿不力孜,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隋吉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雪峰、艾克拜尔·吐尔洪、斯拉木·努尔苏力出席活动。
[责任编辑:唐荣]
相关新闻:【访惠聚】全市各工作组将“去极端化”落到实处
来源:红山网
  红山网讯(记者 郑晓)“去极端化”是2015年“访惠聚” 活动重点工作之一,各“访惠聚”工作组因地制宜,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将“去极端化”工作落到实处。3月31日,记者走访几个工作组,对“去极端化”工作进行具体了解。&&&&&法制宣传进入到寺院&&&&&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驻天山区西河坝前街社区工作组  近日,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驻天山区西河坝前街社区在辖区清真寺开展了一场生动活泼的“去极端化”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据了解,活动现场向各族群众发放维、汉两种文字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宗教事务条例》和《乌鲁木齐市公共场所禁止穿戴蒙面罩袍的规定》宣传手册,强化群众法律意识,教育群众自觉抵制非法宗教思想的侵蚀,积极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现场群众积极参与,不停地有人询问有关法律法规常识,踊跃索要宣传手册,不到半小时,300份宣传手册就发放一空。&  守法教育传播到商户&&&&市工商局驻天山区福寿巷社区工作组  “将守法观念传播到每个商户中去”是市工商局驻天山区福寿巷社区工作组今年工作重点之一。&&&&&据了解,通过工作组宣传教育和积极引导,经营户接受了一场面对面的法制教育。工作组成员介绍说。“通过向辖区内经营户讲解相关的法律法规、风俗习惯与宗教活动的界限等,能增强商户抵御非法宗教渗透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通过宣传教育,工作组还与经营户们签订了《关于二道桥片区禁止雇佣公共场所穿戴蒙面罩袍人员和年轻人蓄胡须人员的责任状》,将“没有与稳定无关的单位、没有与稳定无关的人”的要求落在实处。&  政策讲解深入社区楼栋&&&&&&市中级法院驻天山区赛马场东社区工作组  近日,天山区赛马场东社区召开2015年第2期治安防范安全教育暨房东联系会议,近百名房东和社区居民参加了会议。&  活动中,市中级法院下派干部成为法律讲解员,把社区转变为法律课堂,将专业的法律知识与法院工作中的实例相结合,转变为生动的“去极端化”知识,讲解给现场的每位居民。&  &为准备好这堂教育课,下派干部先对社区居民文化水平、生活习惯、业余爱好等进行了详细调研,对《乌鲁木齐市公共场所禁止穿戴蒙面罩袍的规定》和“去极端化”政策进行讲解,从“法律人”的角度,将宗教极端化产生的源头、宗教极端化的28种表现、社会危害等内容进行仔细分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向居民讲解。  &&&&&&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顺利入学&&&&&职业大学驻天山区职大社区工作组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访惠聚”工作组所帮扶的天山区职大社区属于棚改区,辖区面积大,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多。&  工作组在入户走访过程中,了解到今年以来辖区内部分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因户籍、学籍等因素无法正常入学后,立即着手对辖区失学儿童的基本情况进行摸排,在详细掌握每个孩子情况的基础上,积极与天山区教育局沟通协调入学事宜。截至目前,已为辖区5名外来人口子女解决了入学问题。&  开展夜间入户大排查&&&&&市房产局“访驻天山区水上乐园社区工作组  近日,市房产局“访惠聚”工作组与天山区水上乐园社区工作人员及片区民警,及时对辖区出租房屋、流动人口开展了夜间入户大排查。&  此次排查由61名干部混合编成5个清查组,根据任务分别进入各自清查网格,挨家挨户开展工作。通过扫描二维码,核对居住人员的身份证、居住证和便民卡信息,并认真对每个新增外来人员的信息、务工情况及联系方式等进行核实。&  据了解,这次行动共排查流动人口666户、1568人,进一步掌握了相关情况,加强了对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的管控工作。
[责任编辑:郑晓]
相关新闻:不断巩固和深化“去极端化”的成果
来源:红山网
  据红山网报道:截至5月19日,第九期自治区农牧区文化能人培训班在四天时间里,经过一系列“去极端化”专题讲座、座谈会、与民族、宗教、法律等领域专家进行互动交流的推进,参训文化能人、优秀宣讲员学习了好经验,取得了新收获。正如来自皮山县木吉镇阔那巴扎村优秀宣讲员阿孜古丽.麦麦提说:通过此次培训,我更加认识到在“去极端化”宣讲中要将文化和法治结合起来讲,而且必须“先学后讲”,只有宣讲人弄明白“讲什么”“怎么讲”,宣讲内容才能通俗易懂,更接地气。  笔者也为这样的培训而叫好!众所周知,意识形态领域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争夺与反争夺、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异常激烈。近年来,在国际恐怖主义蔓延、境内外“三股势力”渗透等多方因素共同影响下,宗教极端思想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地破坏党和政府与群众的关系,削弱党和国家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已成为破坏新疆社会稳定、影响群众幸福的毒瘤。可以说,宗教极端思想一日不除,新疆就永无宁日。  我们看到,自治区党委着眼新疆可持续发展和民生民安民福,立足实际回应民声,全面深入的推进“去极端化”宣传教育,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创新和积累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去极端化”宣传教育也开展得有声有色。特别是不少基层的文化能人、草根宣讲员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让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我们也看到,通过形式多样“去极端化”思想教育,越来越多的各族群众看清宗教极端思想的本质及危害,进而积极主动参与其中抵制极端思想,维护新疆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当前,新疆处于反分裂、反渗透的前沿阵地,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形势非常复杂、挑战非常严峻、任务非常艰巨。此次自治区又进行农牧区文化能人培训,在笔者看来,这就是自治区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基层文化能人及宣讲员的能力和水平,进而不断巩固和深化“去极端化”成果的务实举措。这样的培训不仅是基层文化能人及宣讲员所需要的,也是新疆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我们相信,自治区多措并举推进“去极端化”不断深入,一定会更好的在社会形成强大而持久的“去极端化”的社会氛围,也一定会更好的筑牢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
法律声明:本站中使用的部分图片、文字、视频、音频、链接等内容转载来源于互联网,目的为传递信息、服务大众,如涉及侵权,请著作权所有人及时告知,网站工作人员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责任编辑:李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区去极端化宣讲计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