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入一个专门玩仿盛大传奇1.761.76版的家族,家族管理要好!诣溯I

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内文言文阅读_油画院遭百人打砸-十堰热线
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内文言文阅读
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内文言文阅读
  【安徽省】二、【三】(15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节选)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⑴豁然开朗豁然:  ⑵阡陌交通交通:  ⑶悉如外人悉:  ⑷泉香而酒洌洌:  ⑸杂然而前陈陈: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⑵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16.《桃花源记》选段已用“//”分为两个层次,请分别概括其内容。(2分)  17.两段选文分别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请简要概括。(4分)  《桃花源记》:  《醉翁亭记》:  【答案】[三](15分)  14.(5分)⑴开阔敞亮的样子⑵交错相通⑶完全,都  ⑷清澈⑸摆开,撰放,陈列(共5分。每小题1分)  15.(4分)⑴土地平坦空阔,房屋整整齐齐。  ⑵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共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16.(2分)①渔人发现并进入桃花源。②桃花源中的景象。(共2分。每点1分)  17.(4分)《桃花源记》:生活和平安宁,百姓怡然自乐。  《醉翁亭记》:太平祥和,与民同乐。(共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北京市】阅读《三峡》,完成7—10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t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⑴沿溯阻绝溯:  ⑵属引凄异属: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⑴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9.阅读文中画线的语句,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在脑海中呈现出的是怎样一幅画面。(3分)  10.请你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2分)  ⑴上文描绘了三峡的景色。说到三峡,你会想到的古诗句是,  。  ⑵当你眼前呈现出长江宽阔的江面上帆船航行的景象时,想到的古诗句是  ,。  【答案】7.⑴沿溯阻绝:逆流而上 ⑵属引凄异:连续不断  8.⑴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⑵即使乘着 快马驾着轻风,也不如船行的快。  9.每当春冬之际,三峡的景象格外美丽,江水清清鱼儿在其中欢唱,树木茂盛不 受拘束任意生长,山势高耸青草茂盛,色彩鲜艳生机勃勃。意境明快,让人感到心情愉 悦。  10.⑴①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②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③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④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⑵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解析】10.本题考查课内文言文《三峡》中的景色描写与课内古诗的知识点迁移能力。首先分析出《三峡》句子中的景物特点并与诗句中的意象意境相匹配。  【重庆市A卷】二、(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⑴答谢中书书() ⑵晓雾将歇()  ⑶实是欲界之仙都() ⑷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⑵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11.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  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12.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9.(4分)⑴书信 ⑵消散 ⑶指人间 ⑷参与,这里指欣赏。  10.(4分)⑴两岸的石璧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⑵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11.(3分)C(“乱”在文中应该是“此起彼伏”,不是“繁多杂乱”)  12.(4分)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以上两点各2分,意合即可)  【重庆市B卷】二、(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9-12题。(15分)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摇G嗍鞔渎??陕缫∽海?尾钆?鳌?/p>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⑴日光下澈,影布石上。⑵?倘徊欢??m尔远逝,往来翕忽。⑶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有删节)  【注】[1]鄂版教材为句号。[2][3]鄂版教材为逗号。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⑴卷石底以出()⑵?倘徊欢?ǎ?/p>  ⑶其岸势犬牙差互() ⑷乃记之而去()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⑵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交代了作者的游踪。  B.“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摇保?闯隽俗髡呶?笆?丁泵??脑涤杉敖?妒?返那??蜃础?/p>  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  D.第①②段分别写了作者发现石潭之乐和观鱼之乐。  12.第④段画线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并说说作者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4分)  【答案】9.(4分)⑴弯曲(或翻卷)⑵呆呆的样子 ⑶像狗的牙齿一样⑷离开  10.(4分)⑴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或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⑵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  11.(3分)C(此句写出了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情态。)  12.(4分)流露出作者孤凄悲凉的心情(2分)。作者产生此情的原因:一是他被贬谪而内心愤懑,二是小石潭凄清环境的触发(2分)。  【福建省福州市】二、(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9-13题。(15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闲,是谓大同。(选自《礼记&礼运》)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⑴屋舍俨然() ⑵阡陌交通()  ⑶不独子其子() ⑷货恶其弃于地也()  10.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予作文以记之  B.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事元大小,悉以咨之  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D.大道之行也长跪而谢之  11.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⑵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2.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  ⑴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余阴,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的诗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  ⑵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乙】文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  13.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请参照示例,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3分)  示例: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社会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  【答案】9.(4分)(每小题1分)⑴整齐的样子 ⑵交错相通 ⑶以……为子 ⑷憎恶  10.(2分)B  11.(4分)(每小题2分)⑴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⑵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12.(2分)(?靶√?分)⑴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⑵(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13.(3分)示例:  ①从“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或“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②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可以看出“桃源”中的男人和女人各司其职,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男有分,女有归”。  【参考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福建省南平市】三、(二)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8~13题。(19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n):确实。④浣:洗衣。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⑴仿佛若有光() ⑵悉如外人()  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⑷自恨不如远甚也()  9.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屋舍俨然见四野禾苗油油然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余顾而慕之  C.具答之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D.不足为外人道也以为此一家之中  1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2分)  ⑴其 中 往 来 种 作 ⑵其 丈 夫 方 担 粪 灌 园  11.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⑵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12.【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答案】8.⑴隐隐约约 ⑵全 ⑶正,正在 ⑷遗憾 (评分:每小题1分,共4分。)  9.A  10.⑴其 中/ 往 来 种 作 ⑵其 丈 夫/ 方 担 粪 灌 园  (评分:答对得2分。共2分。)  11.⑴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  ⑵男女老幼一起在田间耕耘种作。(评分:每小题3分,共6分。翻译正确,语言通顺即可。)  12.和谐安宁 自得其乐(围绕“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民生活富足安定”回答即可。(2分))  【参考译文】第二天住在了旦子冈。刚行走了几里地,看见田间禾苗油然茂盛,男女老少在田间耕作。大概是江北的习俗,女人也参加农业生产,比较西北那些不从事农业生产的懒惰男子,江北的习俗的确好得多。偶然间我放弃骑马开始步行,路过一农家,这家男主人给园子浇肥,女子从井里打水洗衣。园中有豆篷瓜架,还有几颗郁郁葱葱的树木,孩子嬉戏欢笑,鸡鸣狗跳。我看着看着越来越羡慕他们,觉得这一家子中,万物都怡然自得,我自恨比他们差得远呢!  【福建省莆田市】二、(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3-6题。(17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二章》)  【乙】当今天下之病,臣请譬诸病者:其安时调养适宜,固不病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此二者皆已不及,而病在支①体,若得良医,可速愈也。天下之病,势已如是,于可医之时,陛下又选任良医,倘信任不疑,听其施设,非徒愈病,又致民于寿。若于此时,使②良医不得尽其术,则天下之病愈深。愿陛下拔贤材,收众策,不惮③改作,以成大功,天下幸甚幸甚!  (选自蔡襄奏折《乞④用韩琦⑤、范仲淹》,有删改)  【注释】①支:通“肢”。②使:假使。③惮:怕,畏惧。④乞:乞求,请求。⑤韩琦:北宋政治家,名将。  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⑴舜发于畎亩之中 ⑵劳其筋骨  ⑶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⑷非徒愈病  4.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分)  ⑵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3分)  5.请用选文中的句子填空。(3分)  ⑴甲文中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有了这样的磨炼,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分)  ⑵乙文作者认为“天下之病愈深”的原因使“”。(1分)  6.甲、乙两文都论述了治理国家的问题,它们的观点分别是什么?在人才的问题上,它们的看法又有何相同之处?(4分)  【答案】(一)(17 分)  3.(4分,每小题 1分)  ⑴起,被任用⑵使……劳累 ⑶通晓⑷只,仅仅  4.(6 分)  ⑴(3分)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故”“是”各1分,意思正确,句子通顺1分)  ⑵ (3分)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衡”“作”各1分,意思正确、句子通顺1分)  5.(3 分)  ⑴(2分)必先苦其心志,劳期筋骨,饿期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答出其中两小句可得1分,两句以上不完整也只得1分)  ⑵ (1分)(使)良医不得尽其术。  6.(4分)甲文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文观点:选拔贤才,收取众人策略,大胆改革。(或“拔贤材,收众策,不惮改作”)  相同之处:都认为人才对国家至关重要,君主要重视人才。  (甲、乙观点各1分,相同之处2分,大意对即可)  【福建省泉州市】二、(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15分)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乙)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蹋?窀ゴ右病!惫?唬骸拔??癫??ジ壹右玻?匾孕拧!倍栽唬骸靶⌒盼存冢?窀ジR病!惫?唬骸靶〈笾???洳荒懿欤?匾郧椤!倍栽唬骸爸抑?粢病?梢砸徽健U皆蚯氪印!保ā恫茇勐壅健罚?/p>  (丙)柯公焕,字德章,福建晋江人。元贞间为古田尉。时邻寇侵境,或曰:‘可以去乎?’焕曰:‘寇至则去,国谁与守?’遂率其民敌之,力不继而死,其家歼焉。帅府嘉其忠勇,立祠祀之。(《泉州府记》)  5.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还于旧都所恶有甚于死者 B.忠之属也子之听夫志  C.元贞间为古田尉 不足为外人道也D.帅府嘉其忠勇 稍稍宾客其父  6.解释加点词。(3分)  ⑴北定中原 __________ ⑵小大之狱_________⑶可以去乎____________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⑵遂率其民敌之,力不继而死  8.诸葛亮、曹刿、柯焕三人“忠”的内涵分别是什么?(3分)  【答案】5.(3分)D  6.(3分)⑴向北⑵案件⑶离开  7.(6分)⑴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所以临终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故”“崩”“以大事”各0.5分)  ⑵柯焕于是他就率领他的民众抵抗敌人,终因实力不足战死。(补主语, “敌”“力”各0.5分)  8.(3分)诸葛亮忠诚蜀汉,报先帝忠陛下;鲁庄公竭尽全力做好君主本分的事;柯焕誓死抗敌,为国为民。  【参考译文】柯焕,字德章,福建晋江人。元贞年间担任古田县尉。有一次邻近的敌兵侵扰古田县,有人问:“可以逃跑吗?”。柯焕说:“敌人来了就逃跑,国家谁来防守?” 柯焕于是他就率领他的民众抵抗敌人,终因实力不足战死,他的家人都被杀死了。元帅嘉奖他的忠诚与勇敢,建了一个祠堂纪念他。  【福建省三明市】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18分)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五柳先生传》节选)  【乙】崔子忠,字青蚓。其先山东平度州人。子忠为诸生①,甚贫。为文崛奥,数试而困,慨然弃去。荜门土壁,洒扫洁清;冬一褐,夏一葛,妻疏裳布衣,黾勉操作,三女亦解颂读;虽无终日之计,晏如也。工图绘,为绝技,时经营以寄傲③;更善貌人,无不克肖④。当时贵人,多愿与之交,皆逃避不顾。不喜饮酒,二三故人以文字过从,谈竟日不能去。士自四方来,慕其人,多谢不见。  (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笔记卷&周亮工&书影》)  【注释】①诸生:明清时经省各级考试录取入府、州、县学者,称诸生。②黾(mǐn)勉:勉励;尽力。③寄傲:寄托傲世之志。④克肖:酷似。  9.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标一处)(2分)  ⑴常著文章自娱 ⑵其先山东平度州人  10.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⑵造饮辄尽()  ⑶数试而困()⑷更善貌人()  1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因以为号焉为文崛奥  B.亦不其姓字慕其人  C.多谢不见长跪而谢之  D.皆逃避不顾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1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2分)  ⑵不喜饮酒,二三故人以文字过从,谈竟日不能去。(3分)  13.五柳先生与崔子忠家庭状况有何相似之处?面对此种状况,他们都如何面对?这反映他们怎样的生活志趣?(4分)  【答案】9.(2分)⑴常著文章?自娱 ⑵其先?山东平度州人 (每小题1分)  10.(4分)⑴地方(处所);⑵就;⑶多次(屡次);⑷描绘(描摹,描画)。(每小题1分)  11.(3分)B(A:作为,写;B:他的;C:推辞,道歉;D:见,拜访)  12.(5分)(翻译正确、语句通顺、表达规范即可)  ⑴(他?五柳先生)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2分,每个分句1分)  ⑵(他?崔子忠)不喜欢喝酒,几个老朋友在一起谈文论字(用文字交流?用文章和朋友交往),谈上一整天都(也)不肯离开。(3分,每个分句1分)  13.(4分)五柳先生和崔子忠的家庭状况都很贫困(房屋简陋,缺衣少食);(1分)他们面对贫困都能安然自若,淡然处之(晏如也);(1分)反映了他们积极乐观、安贫乐道的生活志趣。(2分)(意对即可)  【参考译文】崔子忠,字青蚓。他的祖先是山东平度州人。崔子忠是诸生,非常贫困。他写文章深奥奇崛,屡次参加考试不中,长叹着放弃了。家里只有简陋的柴门、土筑的墙壁,但勤于洒水拖地,十分清洁;冬天一件褐衣,夏天一件葛衣,妻子也穿着粗糙的廉价衣服,为家里尽力操劳,三个女儿也懂得诵读诗文;即使没有度日的生活来源,也能安然自得。善于画画,这是他超群的技艺,时常用画画来寄托他的傲世之志;更善于描绘人,他所描绘的人物无不惟妙惟肖。当时的达官贵人,大多喜欢与他交往,可是崔子忠都逃避不见。崔子忠不喜欢喝酒,几个老朋友在一起谈文论字,谈上一整天都不离开。读书人从四面八方来拜访他,仰慕他的人品,他大多婉拒不见。  【福建省厦门市】四、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乙】专诸者,吴堂邑人也。(伍子胥)乃进专诸于公子光。四月丙子,光伏甲士①于窟室②中,而具酒请王僚。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③。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④,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⑤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释:①甲士:身穿铠甲的武士。②窟室:地下室。③长铍:长矛。④详为足疾:假装脚有毛病。详通“佯”,假装。⑤擘:拆,掰开。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4分)  ⑴秦王怫然怒 ( ) ⑵仓鹰击于殿上()  ⑶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 ) ⑷酒既酣 ( )  7.与甲文“以头抢地耳”中的“以”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徒以有先生也 B.因以匕首刺王僚  C.计日以还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⑵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  9.简答题。(6分)  ⑴外交辞令往往藏有“潜台词”,委婉含蓄。请说出甲文中“与臣而将四矣”的“潜台词”。(2分)  ⑵孔子曾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请结合甲乙两文,分别说说唐雎和专诸作为“士”,在“不辱君命”方面的具体表现。(4分)  【答案】四、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6.(4分)要点与评分:解释正确,每个1分。  ⑴盛怒的样子(非常生气的样子) ⑵通“苍”  ⑶派,派遣 ⑷尽兴地喝酒  7.(2分)B  8.(4分)要点与评分:翻译正确,表达通顺,每句2分。  ⑴天下人(都)穿丧服,今天就是这样。(正确译出“缟素”,得1分;正确译出“是”“也”得1分)  ⑵公子光在地下室里埋伏了(身穿铠甲的)武士,然后准备酒席,宴请王僚。(前一句要正确译出倒装句得1分。正确译出“而”“具”得1分)  9.⑴(2分)要点与评分:能答出“效仿”得1分,能答出“刺杀”或“同归于尽”的得1分。  我也要效仿这三个人(1分),刺杀你(或“同归于尽”)(1分)。  ⑵(4分)要点与评分:结合甲文2分,结合乙文2分。  甲文中唐雎的“不辱君命”表现在他面对强秦,不卑不亢,不畏强权(1分),用机智的语言面对秦王胁迫,最终赢得了国土的保全(1分),不辱君命;乙文中专诸在王僚排兵布阵的情况下,依然毫不畏惧(1分),将刀藏在鱼腹中,刺死王僚(1分),不辱君命。  【参考译文】专诸,是吴国堂邑人。伍子胥于是就把专诸推荐给公子光。这年四月丙子日,公子光在地下室埋伏下身穿铠甲的武士,备办酒席宴请吴王僚。吴王僚派出卫队,从王宫一直排列到公子光的家里,门户、台阶两旁,都是王僚的亲信。夹道站立的侍卫,都举着长矛。喝酒喝到畅快的时候,公子光假装脚有毛病,进入地下室,让专诸把匕首放到烤鱼的肚子里,然后把鱼进献上去。到僚跟前,专诸掰开鱼,趁势用匕首刺杀吴王僚!吴王僚当场毕命。他的侍卫人员也杀死了专诸,吴王僚手下的众人此时混乱不堪。公子光趁机放出埋伏的武士,诛杀吴王僚的部下,将其全部消灭。  【甘肃省天水市】二、(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5-19题。(15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蹋?窀ゴ右病!惫?唬骸拔??癫??ジ壹右玻?匾孕拧!倍栽唬骸靶⌒盼存冢?窀ジR病!惫?唬骸靶〈笾???洳荒懿欤?匾郧椤!倍栽唬骸爸抑?粢病?梢砸徽健U皆蚯氪印!?/p>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5.用“/”标出下列语句的朗读节奏。(2分)  ⑴肉 食 者 谋 之 ⑵弗 敢 加 也  1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⑴小惠未?蹋ǎ ⑵小信未孚()  ⑶公将鼓之() ⑷再而衰()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⑵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18.选文详略得当,详写,略写,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2分)  19.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请找出一处作简要分析。(3分)  【答案】15.⑴肉食者/谋之 ⑵弗敢/加也  16.⑴“?獭蓖ā氨椤保?占暗囊馑迹虎迫〉眯湃危虎腔鞴模虎鹊诙?巍?/p>  17.⑴我看到他们车辙混乱,战旗倒掉,因此去追赶他们。  ⑵这是尽了忠于职分的事,可以凭借这打一仗。  18.战前和战后;战争过程。  19.能听取不同意见;能任用贤能;忠于值守,体贴下属;身先士卒,谦虚好学,不懂就问。  例如:衣食所安,弗敢加也,必以分人——表明他体贴下属。  【甘肃省武威市】三、(一)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7-21题。(15分)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余作醉翁亭于滁州,太常博士沈遵,好奇之士也,闻而往游焉。爱其山水,归而以琴写之,作《醉翁吟》三叠。去年秋,余奉使契丹,沈君会余恩冀之间。夜阑酒半,援琴而作之,有其声而无其辞,乃为之辞以赠之。  (节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寓: ⑵日出而林霏开开:  ⑶杂然而前陈者陈: ⑷余奉使契丹使:  18.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山之僧智仙也好奇之士也  B.而不知人之乐闻而往游焉  C.太守与客来饮于此余作醉翁亭于滁州  D.醒能述以文者归而以琴写之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⑵有其声而无其辞,乃为之辞以赠之。  20.关于醉翁亭的建造者,【甲】【乙】两文各有什么说法?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21.《酵翁亭记》全文贯穿一个“乐”字。作者因什么而“乐”?请概括作答。(3分)  【答案】17.(4分)⑴寓:寄托 ⑵开:消散 ⑶陈:陈列,陈设;摆开 ⑷使:出使  18.(2分)B  19.(4分)⑴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  ⑵有《醉翁吟》的曲谱却没有词,我就写了词来赠给他。  20.(2分)【甲】文: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乙】文:余作醉翁亭于滁州。  21.(3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乐民之乐)。  【参考译文】我在滁州修建了醉翁亭,太常博士沈遵,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人,听说了之后就前往游览。喜爱那里的山水,回去以后用琴曲谱写它,写了《醉翁吟》三首。去年秋天,我奉命出使契丹,沈遵与我在恩冀之间会面。夜深了酒喝了一半,拿起琴来弹,有音乐却没有歌辞,于是写了歌辞赠送给他。  【广东省】二、(一)(10分)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6.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⑴渔人甚异之() ⑵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⑶欣然规往()  7.把文字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⑵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记述了渔人的所见所闻,描绘出一幅环境优美、生活安宁的图画。  B.“咸来问讯”表现出桃花源人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说明他们与外界隔绝的时间很长。  C.文章写渔人虽“处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暗示了桃花源觅不可得,用“世外桃源”来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D.文章语言简洁生动,涉及到的成语有些至今沿用,如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柳暗花明、无人问津。  【答案】6.(3分)⑴异:感到诧异⑵属: 类 ⑶规:计划  7.(4分)⑴(祖先) 率领妻子和儿女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⑵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听罢)都感叹了惋惜起来。  8.(3分)D  【广东省广州市】8.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  ⑴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  ⑵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⑶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  ⑷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陈涉世家》)  ⑸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  ⑴ ⑵ ⑶ ⑷ ⑸  【答案】①推托 ②类 ③香花 ④爱戴 ⑤通“避”,躲避  【广东省广州市】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10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i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朝服衣冠,窥镜朝而往,暮而归  B.客之美我者环而攻之而不胜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及鲁肃过寻阳  D.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愿为市鞍马  10.把“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虽然邹忌的妻子、小妾、客人都是在夸赞他,但是他们夸赞的原因是不一样的。  B.邹忌讲究劝说策略,由己及君,设喻说理,巧妙地使齐威王接受了自己的谏言。  C.齐威王用上、中、下三种不同等级的奖赏来激励大家提意见,取得了很大成效。  D.齐威王政令刚出,很多人当面谏言,后来则间接提建议,一年后无人再进谏了。  【答案】9.A  【解析】A项早晨;B项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C项过错/到;D项名词:集市/动词:买。本题考查的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虚词的用法、词类活用等知识点,要求学生在备考过程中要善于积累总结这些特殊词语的解释和用法。  10.第二天,徐公到(邹忌家)来,(邹忌)仔细观察了一下,认为自己长得不如徐公好看。  11.D  【解析】“间”是偶尔的意思,表示偶尔有人进谏,此句理解错误。  【广西崇左市】三、(二)古文阅读(10分)  【甲】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t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③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三峡》)  【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1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沿溯阻绝/猿则百叫无绝 B.回清倒影/清荣峻茂  C.负势竞上/横柯上蔽 D.虽乘奔御风/猛浪若奔  12.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文在写三峡的水时,先写夏季。原因是作者给江水作注,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最大。  B.【乙】文段写“奇山”,用“负”“竞”“争”等字,将崇山峻岭化动为静,写出山间的勃勃生机。  C.【甲】文第②段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写景,抓住了春冬之时三峡水清、树荣、山高、草茂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三峡幽美景色的赞美之情。  D.【乙】文“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否定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13.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4.仔细阅读【甲】【乙】两文描写水的语句,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水的共同特点。(2分)  【答案】11.D ;12.B  13.⑴即使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样快。⑵那些整天忙碌于政事的人,望见这清幽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14.甲乙两文都写了水的清、疾、奇的特点。  【广西河池市】三、(一)文言文阅读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⑴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⑵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念无与为乐者(想念,思念)B.相与步于中庭(一同,共同)  C.与余舟一芥(小草)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大酒杯)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或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相与步于中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  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  D.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其门人甚众(《劳山道士》)  12.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文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甲文第二、三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C.乙文“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  D.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后所写的借景抒情的文章,乙文写金陵人饮酒的场面,是为了突出雪景的迷人。  13.把第I卷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4.古游记大多较简。通常开篇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中间写景,篇末感怀。甲乙两文也是如此,甲文强调“闲”,乙文着重“痴”,你是如何理解这“闲”与“痴”的?(2分)  【答案】10.A 11.C 12.D  13.⑴庭院地面如积水一般清澈透明,(那)水中藻、荇交织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⑵寒气弥漫,白茫茫一片,只见天和云、和山、和水,上下全是白色。  14.苏轼的一个“闲”字,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乐观豁达的感情,都包含其中,意味深长;而张岱的“痴”表现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充分彰显了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  【广西贺州市】三、(一)文言文阅读(13分,11-13题,每小题2分,共6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i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长,这里指身高  B.徐公来,孰视之 孰:同“熟”,仔细  C.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私:偏爱  D.闻寡人之耳者 闻:听说  12.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苟全性命于乱世  B.谓其妻曰专其利三世矣  C.上书谏寡人者陈胜者,阳城人也  D.齐国之美丽者也客之美我者  13.下列对本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朝服衣冠,窥镜”,“服”“窥”这两个细节动作,生动地揭示了邹忌自我欣赏的内心活动。  B.写齐王,惜墨如金,只一个“善”字,既表达了齐王对邹忌的赞同和纳谏的诚意,又恰如其分地显示了他的矜持和尊贵。  C.本文叙事简洁、剪裁巧妙,详细描绘了齐王受蒙蔽的情况,邹忌比美进谏、齐王纳谏施政以及纳谏结果等内容则略写。  D.本文与“三”有关的信息非常丰富:邹忌问的人物有三个,人物答语有三次、心理有三种,齐王受蒙蔽情况有三层,进谏情况有三种,进谏进程有三个,奖赏有三个等级等。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分)  ⑵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2分)  15.请举一个我国历史上关于进谏或纳谏的事例,并分享一次你生活中成功劝说的经历。(3分)  【答案】11.D;12.A;13.C  14.⑴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一个美?⑵满一生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15.⑴魏征多次成功劝谏唐太宗。⑵鲁庄公采纳曹刿意见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⑶比干力谏商纣王失败被剖心而死。(1分)说清成功劝说经历,表达流畅即可。(2分)  【广西柳州市】三、文言文阅读(共12分,其中第10~12小题,每题2分,第13小题6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摇G嗍鞔渎??陕缫∽海?尾钆?鳌?/p>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倘徊欢??m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影布石上(发布) B.以其境过清(凄清)  C.往来而不绝者(断绝) D.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离开)  11.下列选项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乃记之而去  A.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醉翁亭记》) B.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C.唐人尚未盛为之(《活板》) D.何陋之有(《陋室铭》)  12.下列对【甲】【乙】两段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第二段正面写水,侧面写鱼;写的是鱼,见的是水。  B.【乙】文第一段先写滁人之游,再写太守与众的宴酣之乐,最后写太守的醉态。  C.【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被贬官后寄情山水的特殊心境。  D.【甲】文以记叙、描写为主,【乙】文则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加以议论。  13.把“文言文阅读” 【甲】【乙】两段选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3分)  ⑵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3分)  【答案】10.A(布:映照);11.C(“之”代词)12.A(甲文第二段应为“正面写鱼,侧面写水”);13.⑴(鱼儿)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跟游人逗乐。(“往来”“翕忽”“乐”翻译各1分)  ⑵(山中)野味野菜,各种各样地在前面摆着,这是太守举行宴会。(每个短语翻译个1分)  【广西南宁市】三、文言文阅读(13—15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16—19小题,共10分,本大题共16分)  (一)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3.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朝而往,暮而归 男有分,女有归  B.颓然乎其间者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D.醒能述以文者 皆披发文身  14.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皆以美于徐公  B.杂然而前陈者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C.醉能同其乐其如土石何  D.射者中,弈者胜 陈胜者,阳城人也  15.下列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第一段介绍了醉翁亭所在,由面到点,先“环滁”,再“西南”,望“琅琊”,闻“水声”,用听觉置换视觉。一“回”一“转”,方见亭子。  B. 第三段太守颓然与众宾喧哗相映衬,既照应首段太守“饮少辄醉”,又暗含众人不知太守快乐之意,凸显了作者被贬滁州后的愁苦和愤懑。  C.本文语言优美,运用了大量的骈偶句,增添了语言的韵律美;“而”和“也”字的巧妙运用,把整齐的句子断开,让它带上了散文的韵味。  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点睛之笔,“醉翁”之“醉”,不仅因太守酒量浅,更有沉醉于山水美、滁人和、吏政清等多种含义。  16.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⑵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二)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⑴其剑自舟中坠于水自: ⑵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止: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9.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初中阶段所学的文言故事“”也说明了类似的道理。(2分)  【答案】三、文言文阅读(13-15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16-19小题,共10分;本大题共16分)  13.C离开(A项:返回:女子出嫁。B项:原意是精神不振,这里形容醉态;坠落。D项:名词,文章;动词,画着花纹。)  14.B形容词词尾,……的样子(A项: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在;介词.表示比较。C项:代词,代“他们”;用在“如……何”前加强反问语气。D项:……的人:用于判断句,用在主语后,引出判断。)  15.B (作者被贬虽有抑郁和落寞,但本文重点表达的是与民同乐的政治情怀,愁苦和愤懑言之过重。)  16.⑴欣赏山水的乐趣,(1分)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1分)⑵人们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l分)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1分)  17. ⑴从(1分) ⑵停止(1分)  18.像这个样子去寻剑,(1分)不也是很糊涂吗?(1分)  19.做事不要拘泥固化,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1分,意近即可。)河中石兽(1分)  【参考译文】有一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宝剑从船上坠落到了江中。(楚国人)急忙在船舷刻下记号,说:“这是我宝剑坠落的地方。”船停下来后,(他)便从自己刻记的地方跳入水中寻找宝剑。船已经移动了,但是剑?e并没有移动,像这个样子去寻剑,不也是很糊涂吗?  【广西梧州市】三、(一)课内文言文阅读(9分)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t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略无阙处(阙,通“缺”) B.虽乘奔御风(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C.其间千二百里(间,间隔,相距)D.哀转久绝(绝,极)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不以疾也。皆以美于徐公。  B.其间千二百里。安陵君其许寡人也。  C.至于夏水襄陵。贤于材人远矣。  D.春冬之时。辍耕之垄上。  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写三峡的山的特征,再写三峡不同季节的水的特点,布局自然。  B.文章第三段以“春冬之时”领起,时易则景异,先扬后抑,动静相生,摇曳多姿。  C.文章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如“清荣峻茂”,以极为凝练的语言状写了四种各具特色的景物。  D.文章采用了对偶句式,如“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等。  1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答案】12.D;13.A ;14.B;  15.如果不是在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贵州省安顺市】二、(二)阅读下面古文,完成13-17题。(18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荀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②以光先帝遗德()  ③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④先帝不以臣卑鄙()  14.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一句中“以”字用法、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C.先帝不以臣卑鄙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②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6.“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的“此”指哪几件事?(4分)  17.读了此文,你认为诸葛亮最可贵的精神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这种精神对你的启示。(3分)  【答案】13.(4分,每题1分)①时(时候)②发扬光大③选拔④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14.(3分)D  15.(4分,每句2分)⑴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⑵(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求在诸侯中扬名显贵。  16.(4分)⑴五月渡泸,深入不毛;⑵南方已定,兵甲已足;⑶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答出其中两点,意思对即可)  17、(3分)围绕“忠心、诚信、责任感、使命感、知恩图报”来回答即可。(概括诸葛亮精神,围绕“忠心、诚信、责任感、使命感、知恩图报”等中的任意一点来谈自己受到的启示即可。)  【贵州省贵阳市】三、(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⑴委而去之()⑵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⑶亲戚畔之()⑷故君子有不战()  20.翻译句子(2分)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1.本文开篇用两个“不如”强调了“① ”是战争中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然后借战争论述了施行② 的重要性。  22.下列与选文相关的课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孟子〉两章》中两篇选文的结构方式不同:本文的结构是总分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构方式是先分后总。  B.孟子善用对比:本文把“多助”和“寡助”作对比,《鱼我所欲也》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作对比。  C.本文中四个“非不”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三个“莫不”(如“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都表达了强烈的肯定语气。  D.《曹刿论战》中“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是“得道”的表现,《陈涉世家》中“天下苦秦久矣”是“失道”的结果。  【答案】19.⑴离开⑵限制⑶通“叛”,背叛⑷所以  20.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21.⑴人和⑵仁政  22.D  【贵州省黔东南州】二、阅读文言文《口技》译文,完成后面题目。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会宾客大宴(会:宴会)B.宾客意少舒(少:稍微)  C.众妙毕备(毕:全)D.不能名其一处也(名:说出)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于”与例句中的“于”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A.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B.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C.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升序》)  10.下面对选文的分析、理解、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以“京中有善口技者”开篇,介绍口技表演者,是本文的一句总说,即全文意在说明这位“善口技者”的技艺之“善”。  B.选文最后一段再次交代仅“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与首段相呼应,说明在演出中未增加任何道具,前面的精彩表演的确是从“口”中发出的。  C.选文中的口技表演是由“遥闻深巷中犬吠”开始的,这里是采用了以动写静的艺术表现手法,其目的是为了营造出夜深人静的氛围,把听众带入特定的生活情境中。  D.选文描写口技表演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如选文第三段“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就属于典型的侧面描写。  1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②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③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答案】8.A;9.C;10.D  11.①(3分)过了一会儿,只听得帷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都安静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②(3分)全场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地听着,微笑着,暗暗赞叹着,认为妙极了。③(3分)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衣袖,露山手臂,两腿索索直抖,几乎都想争先恐后地逃跑。  【贵州省黔南州】三、(二)阅读《公输》,完成16-19题。(13分)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于圣于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  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  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话,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巨之弟于禽滑厘  等三百人,已持巨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巨,不能绝也。”  楚王日:“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每空1分)  ⑴公输盘诎() ⑵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⑶虽杀臣,不能绝也() ⑷不可谓知类()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然胡不已乎?  ⑵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18.下面选项中加点词的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胡不见我于王  D.公输盘为我为云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19.文段划线句中,墨子连说五个“不可谓”的目的是什么?体现了墨家的什么思想主张? (3分))  【答案】16.⑴“诎”通“屈”,理屈 ⑵入侵(名词作动词) ⑶即使 ⑷明白事理  17.⑴但是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2分)  ⑵公输盘攻城的器械用尽了,墨子的守御战术还绰绰有余。(2分)  18.B(2分)  19.墨子连说五个“不可谓”的目的是:步步深人地揭示公输盘“义”的欺骗性,使公输盘陷入前后矛盾之中。体现了墨家“非攻”“兼爱”(反对不义之战)的思想主张。(3分)  【贵州省黔西南州】二、(二)阅读文言文选段,然后回答后面题目。(共15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致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⑴管夷吾举于士()⑵行拂乱其所为()  ⑶及其稍长()⑷或因而抄录()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⑵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14.下列选项中与“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中的“作”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化作春泥更护花  C.零落成泥碾作尘D.马作的卢飞快  15.历经磨难,让你有力量背负着痛苦继续行走,即使是用残损的手掌也能抚平生活的创痕。甲文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是什么?甲乙两文的故事能给我们什么启示?(4分)  【答案】12.⑴狱官 ⑵违背 ⑶等到 ⑷有时(每一个小题1分,共4分)  13.⑴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2分)⑵太夫人用荻在地上划,用(这样的方式)教(欧阳修)写字。(2分)  14.A.(3分)  15.客观因素是:艰苦的生活环境(2分);启示:成才、成功都必须经历一番艰难困苦,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信心。(2分)  【参考译文】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贵州省铜仁市】二、比较阅读甲乙两部分选文,按要求完成后面题目。(15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B.万钟于我何加焉加:虚报  C.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  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得到  9.下列各组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所欲有甚于生者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受任于败军之际  C.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先帝不以臣卑鄙  D.呼尔而与之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10.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段选自课文《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告子上》,《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乙文段选自课文《出师表》,作者诸葛亮。  B.甲文段中作者认为当面临生死抉择时,“义”比“生”更重要。乙文段中作者简要讲述自己的生平,意在追叙先帝的知遇之恩。  C.两文段的语言特色各有不同:甲文段行文气势充沛,雄辩滔滔;乙文段质朴恳切,感人肺腑。  D.甲文的中心论点是“舍生而取义者也”,乙文段可以作为一个事实论据来证明这个论点。两文段都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3分)  ⑵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3分)  【答案】8.C;9.B;10.D  11.⑴不仅仅是贤能的人有这样的想法,人人都有,只是贤能的人不丢掉罢了。⑵我在乱世中维持生存、保全性命,不希望在诸侯中美名远扬。  【海南省】二、(三)文言文阅读(12分)  下面两篇文言文,任选一篇作答。(请在答题卡上将选作题打“√”。只能选答一篇,如果两篇都答,按第一篇计分。)  Ⅰ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第11~14题。(12分)  醉翁亭记(选段)  欧阳修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伛(yǔ)偻提携 B.山肴(y&o)野蔌  C.射者中(zhōng) D.觥(gōng)筹交错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  ⑴山间之朝暮也 ⑵野芳发而幽香  ⑶杂然而前陈者⑷弈者胜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⑵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4.选文第②段中作者反复描写“乐”的场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作答。(2分)  Ⅱ阅读《曹刿论战》,完成第11~14题。(12分)  曹刿论战  《左传》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蹋?窀ゴ右病!惫?唬骸拔??癫??ジ壹右玻?匾孕拧!倍栽唬骸靶⌒盼存冢?窀ジR病!惫?唬骸靶〈笾???洳荒懿欤?匾郧椤!倍栽唬骸爸抑?粢病?梢砸徽健U皆蚯氪印!?/p>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又何间(jiān)焉 B.牺牲玉帛(b&)  C.下视其辙(zh&) D.望其旗靡(mǐ)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⑴小大之狱⑵遂逐齐师  ⑶公问其故⑷夫大国,难测也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⑵彼竭我盈,故克之。  14.选文第②段用了对比的手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2分)  【答案】Ⅰ《醉翁亭记》(12分)  11.(2分)C  12.(4分)⑴早上(早晨) ⑵香花 ⑶摆开(摆放、陈列) ⑷下棋 评分标准:每小题1分。有错字、别字,该小题不给分。  13.(4分)答案示例:  ⑴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给分点:四时乐)  ⑵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给分点:苍颜颓然)评分标准:每题2分。给分点翻译正确给1分,表意通顺准确给1分。  14.(2分)意在表现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同时也是为了表现作者治下政治清明的社会现实。  评分标准:能答出“与民同乐”且表意正确即可给2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Ⅱ《曹刿论战》(12分)  11.(2分)A  12.(4分)⑴案件 ⑵追赶(追击) ⑶原因(缘故) ⑷推测(估计)  评分标准:每小题1分。有错字、别字,该小题不给分。  13.(4分)  答案示例:  ⑴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给分点:肉食者鄙)  ⑵敌方的勇气已经枯竭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给分点:竭 盈)  评分标准:每题2分。给分点翻译正确给1分,表意通顺准确给1分。  14.(2分)以鲁庄公的“鄙”来衬托曹刿的“远谋”。  评分标准:2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河南省】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6-19题。(共10分)  (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只、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二)《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非虚言也。陛下秉①四海之众,曾亡柱干②之固守于四境?殆③开之不广,取之不明,劝之不笃。《传》曰:“土之美者善养禾,君之明者善养士。”中人④皆可使为君子。诏书进贤良,赦小过,无求备,以博聚英俊⑤。  (节选自《汉书》)  注:①秉:执掌。②柱干:比喻担当重任的人。③殆:大概。④中人:中等资质的人。⑤英俊:杰出人物。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故虽有名马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B.食不饱,力不足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C.策之不以其道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7.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18.“也”常表示某种语气,同时暗含情感。结合语段(一)第一段的内容,说说其结尾的“也”字暗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分)  19.根据语段(一)和语段(二)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3分)  两个语段都在谈人才问题,都认为社会上有人才。人才怎样才能不被埋没?语段(一)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强调①;语段(二)用②的论证方法,强调③。  【答案】16.B(A项,出名/命名;C项,方法/学问;D项,通晓、明白/贯通)  17.千里马吃一顿(次)有时(或许)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要根据它能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一食”1分食马者”的“食”1分,大意1分。共3分)  18.对千里马被埋没的痛惜(不平)之情。(意思对即可。2分)  19.①统治者应善于发现人才②道理论证(引用论证)③统治者应采取措施,招贤纳士(意思对即可。一空1分,共3分)  【参考译文】《诗经》说“因为有众多的贤士啊,文王得以安享天下”,孔子说“只有十家的小邑,也一定有忠信之人”,这些都是实话呀。陛下拥有天下这么广阔的土地,怎么会没有栋梁之材可以固守四境呢?原因大概在于人才仕进之路开得不广,选拔任用不明,勉励又不笃厚。传上说:“好的土质善于养育禾苗,圣明的君主善于供养人才。”中等资质的人都可以让他们成为君子。陛下应下诏书选拔贤良,赦免小的过错,不要求全责备,从而广聚英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二、(一)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回答8-10题(8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⑴郭:⑵去:  9.(4分)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⑵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0.(2分)本文中,孟子认为在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答案】8.(2分)⑴郭:外城 ⑵去:离开  9.(4分)⑴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 ⑵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10.(2分)人和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三、【古文阅读】  (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身边的大巨。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令陕西西安市)。③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n):丰收。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⑴时时而间进 ⑵故夙夜孜  12.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⑴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分)  ⑵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2分)  13.甲乙两文谈论的都是治国问题,甲文中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  ,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是。(用自己的话表述)(2分)  【答案】11.⑴间进:偶然进谏.⑵夙夜:早晚,这里是从早到晚的意思。  评分标准:(2分)每个词语解释准确得1分。  12.⑴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⑵帝王能做到?[静,百姓怎么会不安居乐业呢?  评分标准:(4分)每小题2分,要求翻译准确,语言流杨。  13.甲:广开言路,修明政治(或:善于纳谏)  乙:治国以民为本,要让百姓安居乐业。  评分标准:(2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参考译文】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当年刚刚平定京师,宫中的美女、奇珍玩物,没有一个宫院不是满满的。可隋炀帝还是不满足,横征暴敛搜求不止,加上东征西讨,穷兵黩武,弄得百姓无法忍受,于是导致了隋朝灭亡。这些都是我亲眼见到的。因此我每天从早到晚辛勤努力、毫无厌倦,只求清净无为,使天下不生事端,从而做到徭役停罢,五谷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治国好比种树,只要树根稳固不动摇,就能枝繁叶茂。君主能够实行清净无为,百姓怎会不安居乐业呢?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三、(一)阅读文言文《河中石兽》,回答11-15题。(共11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潮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⑴阅十余岁阅:⑵竟不可得竟:  12.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用“/”划出一处)。(1分)  山门圮于河  13.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⑴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⑵众服为确论。  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包含的道理。(2分)  15.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方法?(2分)  【答案】(一)阅读文言文《河中石兽》,回答11-15题,(共11分)  11.⑴阅:经过,过了 ⑵竟:终于,到底  12.山门/圮于河 评分说明:(1分)。  13.⑴你们这?枞瞬荒芡凭渴挛锏牡览恚?獠皇悄酒??趺茨鼙淮笏??吣兀?/p>  ⑵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评分说明:(4分)每小题2分,重点词语“尔辈”“物理”漏译或错译扣1分。  14.本文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而且从中悟出了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  评分说明:(2分)主要内容1分,道理1分,言之成理即可。  15.庙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老河兵则从实际经验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因此能提出正确看法。  评分说明:(2分)第一问1分,第二问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水里,两个石兽一起沉没了。经历十多年,和尚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终没找到。和尚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任何石兽的踪迹。  一位学者在寺庙里设立了学馆讲学,听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石兽埋没于沙上,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颠倒错乱了吗?”大家都很佩服,认为是正确的结论。  一个年老的河兵听说了这个观点,又笑着说:“凡是丢失在河里的石头,都应当到河的上游寻找。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河水的反激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陷坑。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倒在坑洞里。像这样又冲击,石头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而上。到河的下游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盛大传奇1.76客户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