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学生沉迷网络怎么办于网络游戏中,怎么办,已经严重影响到生活工作了,有时一玩可以连续不停的玩两天。怎么办。

> > >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事例我与沉迷网络游戏学生的故事篇一
我与“网吧、网络游戏”的一次较量
12月6日晚上,我正在家里准备休息了,我班的王佳豪的家长给我打电话,很着急说是有很重要的事情和我商量,就在楼下等我。匆匆披上衣服下了楼,看到的是满脸紧张的孩子父母,通过家长半天的讲述,我才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周五下午王佳豪同学放学,到时间没有回家,家里很着急,到处寻找,后来回到家,撒谎说是学校放学晚了,学校考试了。还要交50元考试费,父母没别的同学,才知道孩子撒谎,是去网吧上网了,还有班里的宋雨同学,没有钱,还想和父母要点钱,父母很生气,打了孩子,也很难过,不知道该怎么办,就找我商量。其实,这个苗头是事先有预兆的,在课间总有同学讨论网络游戏怎么怎么样,说明有同学最近总是玩网络游戏,还比较痴迷,就是自己没有证据,这下有了,我要在班里对于玩网络游戏的同学进行一次深刻的教育。 机会难得,于是,在周一开完全体班主任教师会,我在班上就此举行了一个以“远离网络游戏,促进身心健康”为题的主题班会。专题讨论了中学生读书期间与网络的关系问题。首先,由一个上网成瘾的学生情景剧引入,大家讨论:1、评论该小品反映的问题;2、你身边有过分沉迷网络的负面事例吗?3、你了解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吗?4、未成年人能去网吧吗?所有同学都热情高涨,开展了激烈深入的讨论并积极发言。又通过播放视频片段“网络游戏的危害”使大家对于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更是有了深刻的认识。最后,大家出谋划策一起抵制网络游戏,不进入网吧。
总结这次班会时,我表明了自己的学生网络的观点:一、不接触网络是不可能的,网络具有两面性,关键看你怎么用。二、上网玩网络游戏是错误的。三、学生到网吧是极端不可取的。四、建立班级QQ群,主要功能师生交流、学习。然后,请周六到网吧两个同学到会上说说昨晚到网吧的经过。王佳豪、宋雨两个同学说的比较清楚,态度比较诚恳,认识的也比较深刻。
再之后,我们班一直举办各种网络学习活动:1、QQ群里的知识讲座,比如讲解作业题,讨论问题,开始由老师主讲,后来发展成学生主讲。2、网络查找学习资料活动和竞赛。3、开展网络旅游(网游全国、网游世界活动)。4、网络美文写作、推荐竞赛(在QQ群里写作以及评比)。现在,班上同学们玩网络游戏的人少了,在网上学习的人多了,他们利用网络但是不沉迷于网络,在这样的情形下,去网吧的现象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沉迷网络的危害及其案例篇二
沉迷网络的危害及其案例
当今社会,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许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虚幻世界中,整个精神被那激动的情节所吞蚀,五彩缤纷、虚拟莫测的网络世界,对青少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资料显示,目前在中国市场销售的网络游戏大约有95%是以刺激、暴力和打斗为主要内容的,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而且越刺激的游戏上网参与的人数就越多,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一、降低能力,影响学业
不可否认,电脑网络信息丰富,确实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但是,网络传播的形象化(图、文、音、像),跟电视一样,使学生&看&多&想&少或只&看&不&想&,他们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就会逐渐下降。网络游戏题材丰富,像科幻、武打、比赛等等,因此,一些游戏迷宁可不吃饭,也要省下钱进网吧过一把瘾,久而久之,就会玩物丧志,荒废学业。据调查表明,上网的中小学生有80%以上是打游戏,15-16%是交友聊天,真正查询资料用于学习的为数极少。一方面,上网占用了青少年学习、休息的部分时间,造成青少年学习压力大、时间分配紧张等情况;另一方面,部分青少年由于深陷网络的虚拟世界,以至于在日常生活中,如上课、睡眠等,也常常想着网上空间,造成了精神不集中等情况。除在精力方面,在身体健康上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集中表现在视力大幅下降。与现实的社会 生活不同,青少年在网上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 它不仅满足了青少年尽早尽快占有各种信息的需要, 也给人际交往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不必承 担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虚拟世界的这些特点, 使得不少青少年宁可整日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 愿面对现实生活。曾经有一个中学生,游戏上瘾,夜不能寐,晚上11点多了,又起来跑去游戏厅,一直玩到天亮,早上上课昏昏欲睡。问他,答曰:“有一关我没打过,睡不着,想想,我能过关的,所以就又去了”。游戏成瘾是指长期迷恋电脑游戏,上课渐感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导致成绩下降。由于长时间沉溺于游戏机房,导致生活节律紊乱,一旦停止电脑游戏活动,便难以从事其他有意义的事情,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记忆减退,出现难以摆脱的渴望玩游戏机的冲动,形成精神依赖和相应的生理反应。这些行为特征与毒品成瘾行为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是一种心理病理行为。
二、心理病变--孤独症
青少年长时间上网,不仅影响学业,而且对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教学中可以发现,有些学生迷上网吧以后,不仅成绩下降,而且变得目光呆滞,沉默寡言,孤僻怪异,易暴易躁,让人不可捉摸,也不再与同学说笑玩耍了,经常一个人呆呆地发愣。举个例子,一个重点中学的尖子生,自从迷上网络游戏以后,一天短则二小时,长则四五小时,花钱不少不说,问题是从此他就象换了一个人,一离开电脑,回到现实生活中就感到孤独,感到周围的人都很陌生,不愿再与他人交往,心理学家认为他患了一种“自闭症”。
三、昼夜泡吧,摧残身体
青少年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如果不知饥渴、不分昼夜地泡吧,对其身体的危害不亚于大麻、白粉等毒物,这并非危言耸听。一名13岁中学生从家里偷出300元钱,在网吧玩游戏连续4天4夜,由于网络游戏的激烈刺激和惊心动魄的打斗,使他血压升高,心跳过速,又加上过度疲劳,最后猝死网吧。由于中学生心理不成熟,意志较弱,容易受网络的引诱而沉湎于其中,诱发“网络心理障碍症”。“网络心理障碍”是指患者上网成瘾,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
互联网上持续进行聊天、玩网络游戏等活动,进而迷恋网络,离开网络就会产生各种病症,以致损害健康,造成人格障碍和神经系统失调。典型的表现是:厌食、失眠、精神萎靡、冷漠、孤僻、丧失兴趣。严重者甚至有自杀念头和自杀行为。中学生常见的网络心理障碍主要有孤独抑郁、游戏成瘾、色情成瘾、网恋等。
四、网上交友,上当受骗
有的中学生上网聊天、交友,侃得天昏地暗,以为浪漫之极,遇到了知己。然而,网上交友,是很容易上当受骗的。据一项香港青少年在互联网上交友的调查显示,有70%的青少年在网上结识新朋友,其中50%的青少年网上会与网友见面、通信、打电话等。网络专家指出,由于网络具有跨国界的特性,因而各种骗术层出不穷。中学生思想单纯,与网友交谈时往往实话实说,结果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以致上当受骗。
五、吸取糟粕,走向堕落
目前世界上的色情信息网站多达几十万家,在互联网上可以随便点击。中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尚未形成,他们的鉴别能力和抵御能力较弱,加上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往往经不住诱惑,怀着好奇心理去寻找一些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东西阅读。一旦堕入其中,后果不堪设想。还有上网吧是要花钱的,没有钱玩游戏,就向家长要!向同学借!慢慢地学会了说谎,乃至去偷!去抢!
专家介绍,那些网络暴力游戏往往设置为积分制、对抗情景和类似于现实的场景,长时间感受这种近似逼真的体验,使青少年习惯了打打杀杀与血腥场面,已经分不清虚拟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把游戏与生活实际相混同,从而使他们的思想、情绪变化更剧烈,富于攻击性,暴力倾向更强,一旦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类似网络暴力的情感和环境时,往往容易丧失理智,毫不犹豫地把在虚拟游戏中的行为运用于现实的人际冲突,导致一些悲剧发生,这正是当前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的诱发因素。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原因主要有:
1.青少年在生活和学习上有很大的压力 ,渴望得到调节;2、青少年的意志薄弱、自制力差,容易把自己卷进游戏中; 3、媒体与网络的误导:在生活中找不到的成就感,在暴力游戏中可以找到;青少年很喜欢刺激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在暴力游戏中可以满足; 4、家庭教育出现问题,导致孩子想逃离生活,他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网络游戏。 5、政府对媒体的引导和对网络的监管力度不够:媒体对娱乐界不良现象的正面宣传和网上色情、暴力的泛滥已是有目共睹,令家长们深恶痛疾。按照法律规定,传播淫秽物品属违法行为。那么网络上大张旗鼓的色情和暴力宣传是否是一种违法行为呢?正因为目前缺乏法律上的确定性,所以不法分子钻了法律的空子,明目张胆地践踏着我们的法律,摧残着青少年的心灵。如此现状,家长们感到无可奈何,学校感到力不从心,而社会则发出了世风日下的感慨。
网络的危害案例
案例一:日,三个12-14岁的学生因上网没钱,将一个看大门的老人打死,抢走67.36元钱。作案后,回到网吧继续上网。
案例二:日,某市的一个15岁的青年因上网成瘾,整天迷恋于网络游戏,平时少言寡语,精神呆滞,长时间逃学。其母见儿子如此沉迷,多次劝阻无效,同其父商量好后,将儿子锁在家中。五日后,这个青年因网瘾大发,开始焦躁不安,同其母争吵几句后,便将其母杀死,造成血案。
案例三:2007年3月,某县两个高中学生经常上网聊天。男生甲以少女的身份
约男生乙半夜在某处约会,乙生信以为真,半夜翻过学校院墙,不幸将左腿摔折。后来,乙生知悉此事,为报复将甲生打成轻伤,二人家长也为此事诉诸公堂。
案例四.17岁少年小新(化名)为了偷钱上网,竟然将奶奶当场砍死,将爷爷砍成重伤。事后,小新投案自首。
两年前,小新开始沉浸在网络里,学习成绩陡然下降。初中还没有毕业便辍学。
因担心儿子整天沉迷于网吧,小新的妈妈让他照看家里的台球桌。小新把看台球桌挣的钱拿去上网。后来家里不再提供上网的钱,小新就想到了偷。今年6月上旬,小新偷了爸爸2000多元在网吧呆了一个星期。父亲的一顿打骂对小新来说已经起不到任何作用。仅仅几天后,上网的欲望又像虫子一样噬咬着他的心。此时,爸爸月初给奶奶生活费时说的一番话浮现出来。“爸爸说爷爷那儿有4000多块钱,当时听了也没太注意,后来就想去偷爷爷的钱。6月15日中午我就去爷爷家,晚上,看爷爷奶奶都已经睡了,就去翻,可一想怕把奶奶吵醒了,就想用菜刀把奶奶砍伤了再翻。”
睡梦中的奶奶倒在了血泊中,响声惊动了爷爷。不顾一切的小新又将菜刀砍向了他。爷爷受伤后逃出家门。小新翻箱倒柜也没有找到那4000元钱,只在奶奶兜里找到了两元钱。事后,小新的爷爷说,那是奶奶为孙子准备的早点钱。小新捏着两元钱在村口的一个洞里躲了起来。思来想去,还是投案自首了。
小新告诉记者,奶奶从小最疼爱他,有什么好吃的都惦记着他。他在看守所里最想念的就是九泉之下的奶奶。“我当时只想着拿到钱后就去网吧,根本没想后果。如果让我在上网和奶奶之间重新选择,我肯定选择奶奶。”说到这里,他痛哭流涕起来。
综上所述,沉迷网络使中学生身心健康不能健康的发展,学校和家庭必须正确教育、引导。同时同学们必须提高自已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提高辨别能力、选择能力,必须学会合理合时的正确使用电脑,发挥电脑应有的作用,真正学有所成。
沉迷网络游戏的事例篇三
1.2004年,在一间网吧里,他亲眼目睹到这样一幕:一位年过半百的母亲满面愁容地进了网吧,走到他儿子跟前。儿子正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脑屏幕上刺激的网络游戏画面,嘴里不停地喊着“打死他!打死他!”对于母亲的到来他毫无察觉。母亲见状,一下跪倒在儿子面前:“儿子,妈妈求你了,咱们上课去吧,妈妈都找你一个星期了,,,,”说完号啕大哭。
天下所有母亲的跪拜,都是伟大的,包括狼在内。但那位慈母的跪拜,我认为却是人类最大的悲哀。
2. 张力说,自从儿子迷上网络游戏后,经常以学校收学杂费等理由向他要钱,还经常逃课,学习成绩也从班上10名左右下滑到现在的30多名。儿子越来越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他和妻子曾经找儿子谈过,但是说轻了儿子低头不语,说重了就出口辱骂他和妻子。前晚,儿子回家很晚,进门就要钱,被他拒绝,儿子竟出拳把他打倒在地,妻子阻拦,儿子竟把妻子推到一边,随后从妻子的钱包里掏出100元钱,把门摔上就出了门。
3. 林女士说,“儿子初中的成绩是数一数二的,英语成绩都是第一名,中考的时候全村考上重点中学的就两名,儿子就是其中一个。”但是最近却迷恋上了网络游戏,打游戏的时候,别人打到四百多分,他却已经三万多分了,林女士很困惑:他这么沉迷于网络游戏,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篇四
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
——安顺桃
一、玩网络游戏容易成瘾。一旦上瘾,很难戒除。
小学生的自制力很差,游戏的兴趣持久性,再加上小学生们爱玩的天性,因此很容易对网络游戏上瘾。一旦上瘾,便很难戒除。北京军区总医院网络成瘾治疗中心的陶然说,2000多例网瘾少年中的30%以上属痴迷网游型,在治疗中心经过长达两个多月的治疗还是无法戒除网瘾,一些戒除掉网瘾的少年在回家后又重新上瘾。洛阳的畅占亭2002年辞去工作,专门帮儿子戒除网瘾,经过4年多的努力,才帮儿子戒掉了网瘾。
二、玩网络游戏荒废学业,影响身体健康问题。
青少年自控能力比较差,又不善于取舍,沉湎于网上浏览而荒废学业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不少的小学生成了小“网虫”,沉湎于网上,将90%的课余时间用到网络游戏上,做了网络的俘虏,为网络所累不能自拔。
(1)浪费时间,不能保证学习的时间。如今的文化课学习,任务很重,没有充足的时间保证,是难以提高学习成绩的。
(2)精力不济,沉湎网游后,如果通宵上网,第二天根本没有精神上课,老师讲课时大都在打瞌睡,上课效果无法保证。中午上网,下午学习也没有劲头。
(3)注意力分散,沉湎网游后,游戏的场面刺激而惊险,会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即使身在课堂,心也就飞到了游戏中间。
在身体上小学生正处于快速发育时间,若过长时间与电脑相处,不仅眼睛超负荷运转,危害视力;也使得脊椎变形,身体的健康也受到威胁,甚至有的因此而失去生命。
1、影响视力,网游必须要集中精力,眼睛要长时间地对着电脑屏幕,视力肯定会受损。
2、辐射危害,长时间在电脑前面,肯定要受到电磁辐射的危害。
3、饮食无规律,同样会造成身体素质下降。
4、抵抗力差,长时间网游,身体得不到相应的休息和锻炼,身体素质会有大幅度地下降,很容易生病,病了还不容易好。 2006年5月,海南省临高县临城镇一14岁中学生,在五一长假,长时间玩电脑游戏不吃不喝,结果猝死在电脑桌前。
三、导致思维迟钝。
长时间地与电脑打交道,容易使形成的基本思维与电脑的符号式思维相同,零碎的符号式机械思维代替了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结果导致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
四、道德品质下滑,
(1)网络游戏里面,暴力血腥的场面层出不穷,受到这些东西的影响,使本来免疫能力就不高的学生难免会把它们带到正常的生活中来。
(2)网络游戏需要经济基础作后盾,而网游又往往不被家长认可,所以,经济没有了来源,必然会让网游爱好者想尽一切办法去筹钱来网游。家里要不到,就去借,借了也不想还。借遍朋友之后,偷就成了另一种选择。偷不到,就有可能三五成群的就去抢。
五、影响家庭,影响集体
(1)孩子上网,家长肯定着急,一着急上火,那么,家长之间可能互相埋怨,互相指责。
(2)一个班级,有孩子上网,他失去学习信心之后,必然会在课堂上表现出来,那么,又会影响到其他的学生,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教育。
六、玩网络游戏致使恶性事件频发。
日凌晨,4名沉迷网游的未成年人在海淀区学院路“蓝极速网络”网吧纵火,造成24人死亡,13人受伤。
日,天津市塘沽区13岁的少年张潇艺因上网玩《魔兽世界》成瘾而跳楼自杀。
日,北京沉迷网游的16岁少年小韬向父亲要钱未果后,扬言杀死父亲。当晚,父亲发现儿子房间的桌子上居然放了一把菜刀,绝望的父亲用地上的哑铃将儿子杀死。
日中午11时许,甘肃省武威市青年许福斌因不满父母对其上网的责骂,将父母杀害,而后从父亲身上搜得现金27元,继续回网吧上网。
多么触目惊心的血淋淋的事例呀!这都是杀人不见血的“刽子手”网络游戏害的呀!小学生不应玩网络游戏。因此,告诫大家,千万不要被网络游戏所奴役,网络游戏的黑暗是看不清的,让我们远离网络游戏这个虚拟的世界,为自己憧憬未来,放飞心灵吧!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及其对策研究篇五
第21卷第6期
2007年12月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s)Vol.21No.6Dec.2007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及其对策研究
曹威麟, 张 菁, 刘 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合肥 230026)
摘 要:。在此基础上,文章剖析了现行举措未能显著奏效的原因,、,并从构建防范体系、,。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游戏;;中图分类号:40文章编号:07)
OnNegativeEffectsofYoungsters
OnlineGamesAddictionandtheCountermeasures
CAOWei2lin, ZHANGJing, LIULu
(SchoolofManagement,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na,Hefei230026,China)
Abstract:Inviewofyoungstersonlinegameaddiction(OGA),agrowingsocialproblem,thearticlefurtherdiscussesthecauseandharmitbrings.Andthen,itanalyzesthereasonwhycurrentmeasuresofcontrollingOGAarenoteffective,explainstheconceptof“preventionandretrieval,butpreventionfirst”,andproposesaseriesofcountermeasuresofpreventionandhelpfromtheaspectofbuildinguppreven2tionsystem,conductingbehaviorcorrectingtechnologyandcarryingoutcareerorientationeducation.Keywords:negatipreventionandretrieval
近年来,我国的IT产业得到飞速发展,其中仅由网络游戏带动起来的相关产值,在2005年就高达280亿元。然而,网络游戏在给人们带来经济收益和娱乐享受的同时,其存在于某些方面的负面影响和危害也日渐凸显,作为网游玩家主力的青少年因上网成瘾导致个人、家庭乃至社会的悲剧的事例时有发生。社会各界对网络游戏这柄双刃剑开始高度关注,并就如何防范青少年网络成瘾及成瘾后的补救措施,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网络游戏的负面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上网成瘾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危害
所谓上网成瘾,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上网行为的失控,以及由此表现出的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1]。大量案例一再警示我们,青少年由于身心尚未发育成熟和行为的自控能力缺乏,容易导致上网游戏成瘾。尽管一些家长想尽办法试图帮助孩子戒断“网瘾”
但终究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曹威麟(1957-),男,安徽黄山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徒劳无功。对于沉迷网络游戏而产生一系列心理和行为异常反应的孩子而言,网络游戏不啻为“电子鸦片”。这在给个人和家庭带来消极后果的同时,也很容易引发一些危害他人的社会问题。
(1)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大量案例已经证明,上网成瘾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甚至出现个别青少年几天几夜在网吧游戏因疲劳过度而猝死的极端事件。陶醉在网络游戏中的青少年往往深陷网吧不能自拔,劳心劳神。即便他们离开网络游戏,也常会出现头晕、眼花、食欲下降等各种症状。最新的科学研究还发现,这些青少年左前脑的正常发育随后会受到遏制,尤其是正处于早期智力开发的儿童,这种影响更为明显。
(2)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心理学专家指出,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青少年由于长期缺乏社会沟通和人际交流,往往会把虚拟的网络世界当成现实生活,,在心理上则表现出自我封闭、自以为是等抑郁性神经症[2]。、搏杀获得心理上的满足,际生活中,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一名沉溺网游虚拟世界的13岁男孩,:站在天津市塘沽区海河外滩一栋,,纵身跃起,朝着东南方向的大海
[3]“飞”去,:大第安、泰兰德、复仇天神以及守望者……
(3) 学生上网成瘾造成学习成绩不合格而最终被迫退学的报道,这些年来屡见各种媒体。相关数据表明,目前网络游戏玩家中每天玩3小时以下的仅占26.17%,玩3至6小时的占28.17%,而每天玩到6小时以上的竟高达45.65%[4]。学者们将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行为特征归纳为三点:一是上网的次数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长,开销越来越大;二是一段时间不玩就会出现忧郁、易激怒、情绪烦躁等戒断症状;三是多次试图告别或减少网络游戏,却欲罢不能,难以控制自己内心上网的强烈冲动[5]。网络成瘾的学生由于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网络游戏上,不可避免地大幅减少学习时间,降低学习标准,以致学习成绩也一再下滑。在2004年底81名学生被上海大学集体劝退这一事件中,家长们普遍认为网络游戏是孩子这一结果的罪魁祸首[6]。
(4)诱发青少年误入犯罪歧途 对于心理发展还不成熟、行为自控能力还较弱的青少年而言,网络游戏中的暴力、色情情节极可能成为引发他们犯罪的诱因。根据齐林泉、刘好光两位记者对《网络游戏忧思录》一书作者张春良的采访记录,在我国,2001年与网络有关的犯罪占总犯罪率的0.6%,2002年增加到7%,2003年达到13%,而到2004年已升至21%。在2006年5月发生于合肥的一起网吧爆炸案中,一名案犯在上初中时曾当着父母的面剁下了自己的小手指,其目的竟然只是向父母要钱上网;而
[7]其父贸然带着自己的儿、侄制造网吧爆炸案,原因之一竟也是出于“对网吧特别痛恨”。
二、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资料显示:2005年,我国网络游戏用户已达2634万人,比2004年增长30.1%。其中近90%是30岁以下的青少年:19-22岁的占33.3%,23-25岁的占28.4%,26-30岁的占16.6%;在未成年人中,16-18岁占10.4%,16岁以下占3.4%[8]。其中有13.2%的青少年存在网络游戏成瘾的问题,另有13%的青少年也存在此迹象。成瘾的青少年主要是高中生(职高生)和大学低年级学生,约有260万人,并且在之后的两年中,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50%的速度增加[9]。
青少年之所以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既与青少年自身的心理特点密切相关,也与网络游戏本身的游戏特性紧密关联。从这一新型游戏方式的特性上分析,网络游戏确实切中了“玩家”的内在性需要,因为这种游戏方式可以使“玩家”体验团队合作时的归属感,在指挥电脑上的军队作战时能够体验个人控制感,而且一旦战胜对手,网络还能即时兑现“奖励”,让“玩家”有成就感,弥补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缺憾。此外,一些商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商业利润,有意让“玩家”在网上很容易就能接触到暴力、色情等
方面的内容,这对青少年又增添了更大的诱惑,如此等等,使得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得到满足的一些内在性需要,在网络游戏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容易得到满足。
青少年的特点是心理还不够成熟,一方面表现在他们正处于猎奇的年龄段,另一方面表现在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都处于正在形成阶段。而青少年面临的现实是:由升学的压力所带来的繁重学业、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带来的额外的课外负担和被压制的天性,以致许多青少年在心理上普遍存在焦虑感、不安感、孤独感。上述网络游戏所具有的一些特性,恰恰能迎合青少年的某些需要,缓解他们的负面感受和情绪。所以如果没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和引导,一旦接触到网络游戏,青少年们就很容易沉迷其中去寻求即时的快感。
三、(1)家长对孩子上网游戏的态度与管教面,因此,,但总体上防范青少年上网成瘾的意识还很不够。?,他虽然以女儿为活招牌来推销微软新的电),但明确表示他和妻子规定孩子每天使用电脑玩游戏的总时间只能达45分钟,[10]。而我们的许多家长都没有对孩子上网游戏的时间进行严格的管理,特别是对那些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和精力管教孩子的家长来说,更是无法落实有效的管控措施。而面对已经上网成瘾的孩子,家长们或采取惩罚手段强行禁止,或采取奖惩并用软硬兼施的方法规劝,可孩子一旦真的上了瘾,这些方法多半都无济于事,很难让陷入网瘾泥潭的孩子迷途知返。一位母亲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向社会发出“谁能救救我的女儿”这样的求救呼唤[11],这实际上代表了成百上千家长欲哭无泪的心声。
(2)学校对沉迷网络游戏学生的帮助教育 我国的中小学由于面临升学率的压力,对学生上网游戏都明确地持批评的态度,并通过上课出勤和作业完成的情况来制约学生上网游戏,这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防范学生上网成瘾的积极作用。而对已经沉迷游戏、上网成瘾的学生,学校的教师一般也会进行耐心的教育劝导,但多半没有什么有效的救助措施和效果,以至于一些老师对上网成瘾学生的帮教往往不了了之,有的教师甚至以歧视的态度听之任之。而高校则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虽然提倡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学习更多的知识,反对学生在网上耗费过多的时间而荒废学业,但除了在公共机房设置了针对黄色网站的“防火墙”之外,对学生在其它场所上网游戏一般很少干预,通常只是在学生因上网成瘾导致学业成绩出现危机时,才对其过度的上网游戏提出批评教育,实施包括班主任敦促、向家长通报、家长陪读等在内的一些帮教救助措施,其效果往往也并不理想。这也正是近年来许多高校学风下滑、大批的学生接到学校劝退令的原因之一。
(3)社会在挽救上网成瘾青少年中的作用 面对众多青少年学生因上网成瘾而酿成的悲剧的现实,社会各界近年来也一直在探索防范和救助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措施,我国社会正在形成一股救助青少年上网成瘾的积极力量。自从2004年5月华中师范大学客座教授陶宏开成功帮助武汉少女戒除网瘾之后,陶宏开教授与包括央视网站在内的一些主流媒体联手,在全国许多城市发起了“挽救上网成瘾者行动”,为上网成瘾的学生及其家长举办有关戒除网瘾的辅导讲座,培训了一批“挽救上网成瘾者”的志愿者,并在一些中心城市成立了相关的救助志愿队,有些地方还开展了以告别“网瘾”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陶宏开教授教育孩子的理念和方法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他也因此而被共青团中央聘为全国第一位网络文明爱心大使。可是,单凭一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需要有更多人来共同开展类似工作,才能帮助更多的青少年戒断网游之瘾。
(4)政府对青少年上网成瘾的防范措施 2002年8月,国务院就颁发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条例就网吧经营场所不得接纳未成年人、在入口处的显著位置悬挂未成年人禁入标志、对上
第6期         曹威麟: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及其对策研究15网消费者的身份证等有效证件进行核对登记、营业时间限于8时至24时等事项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新闻出版总署2006年8月则发布了《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并组织开发了“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根据该标准的设定,一个账号连续游戏3小时后经验值减半,超过5小时被确定为“不健康”游戏时间,玩家的经验值降为0。而文化部正在起草的《游戏产品内容审查标准》,也将进一步从严对网络游戏中淫秽、色情、赌博、暴力、迷信等内容的审查。由此可见,政府在防范青少年上网成瘾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也取得了不少成效。
然而,毋庸讳言的是,当前青少年沉迷网游的问题还相当严重,而政府的一系列防范措施之所以没达到应有的效果,主要在于有关管理部门执行不力,没有按照有关管理规定严格实施,而这又源于政府对相关管理部门的执行情况没有一套有效的评估奖惩机制。
四、(1)强化重在防范、,我们推崇以防为主、,但是大量青少年上网成。因此在此还要特别强调以防为主的理念。,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新生代青少年还将大批涌现。一旦“网游”者沉陷其中不能自拔时,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再想将其从网吧中拉回来,就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代价。即便如此,其结果如何仍难预料,甚至出现令人扼腕的后果。
在强调以防为主的同时,我们还要探讨对沉迷网络的“迷失者”实施救助。一方面是考虑到防范不可能确保万无一失;另一方面是考虑到业已存在众多上网成瘾的青少年这一事实。我们在强调对青少年上网成瘾问题以防为主、重在防范的同时,也需要调动起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重视研究开发救助网游成瘾青少年的各种思路、方法和途径,形成强大的合力来帮助已经沉陷网游的青少年能够迷途知返。
(2)构建齐抓共管、协同互动的防范体系 政府要对网吧经营场所实施有效的监管,必须改变以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为此,政府应针对直接负责网吧监管的基层执法部门,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督查问责制度和评估奖惩机制,以确保有关法规得到有效的执行。与此同时,有关管理部门可在游戏内容审查制度的基础上,借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验,根据游戏内容对游戏软件实行严格的分级制度,严防未成年人接触与其年龄不适宜的各种信息;其次,应在已启用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基础上,实行与身份证进行捆绑的游戏账号实名制乃至网络实名制,以确保每款游戏都能够限制一个玩家一次游戏的最长时间;最后,政府还应在鼓励游戏开发商开发绿色网游上有所作为,使青少年能更多地接触到优秀的、集趣味性与知识性于一体的网络游戏。
学校和家庭是青少年学习、生活最主要的两个场所,老师和家长与青少年学生相处时间最多,关系也最为密切,因此,老师和家长应义不容辞地发挥防范青少年上网成瘾的主力军作用。在防范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各种措施中,不论是学校还是家长,明确限定孩子每天玩网络游戏的时间都是必要的。学校作为青少年的培养基地,老师不应只管教好几堂课完成教学任务,更应注重教师育人的天职,应注意体察每一个学生学习行为和心理状况的细微变化,及时将发现的问题与家长沟通交流;而家长不但应管好孩子的饮食起居和课业学习,也应该积极地引导和激发孩子健康向上的课外兴趣,经常与孩子相处交流,关注孩子娱乐游戏的方式、内容和时间。一旦发现孩子有迷恋网络游戏的苗头,家长应该坚决果断地采取必要的措施,并及时地与学校教师取得联系,与老师密切配合,将孩子网络游戏成瘾的倾向铲除于萌芽之中。此外,社会媒体和其他相关方面对青少年上网成瘾的防范,也大有利用各自优势发挥作用的空间,比如加大上网成瘾危害的宣传力度、鼓励民众对网吧违规经营的监督举报等等。
总之,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有关各方应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和力量,共同构筑一个齐抓共管、协同互动的防范体系,才能切实贯彻以防为主的治理方针,才能真正有效地抑制青少年上网成瘾现
16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12
月象继续蔓延。
(3)实施行为矫正加生涯导航的救助对策 行为矫正又称组织行为学模式,它运用不同的强化程序,依靠强化技术实施行为塑造,已在许多研究中被证明是改变人们行为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12]。面对青少年沉迷网络的问题,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应用这一工具,对上网成瘾的青少年进行行为矫正。具体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程序:记录上网成瘾者每周上网次数和每次上网的时间;细心体察沉迷者在什么情况下上网次数的多和少;针对不同对象上网多和少的原因,开发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策略;最后是切实实施各项干预策略,什么情况会导致沉迷网游者上网的次数和时间增多,就坚决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什么情况下被干预对象上网的次数和时间会减少,就最大限度地为其营造这样的情境。
由于每个个体的内外在需要不同,能满足个体需要的“诱激物”也存在差异,,对上网成瘾的青少年实施行为矫正务须体现修改化的特点,。有效实施行为,和处罚的不同策略,,,,防止沉迷者的网瘾再度复发。
(真正治本的方法还是必须从思想深处解决问题),。针对当前不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对青少年的人生理想教育都非常薄弱这一现状,生涯导航教育从人生职业发展的角度,帮助青少年树立看得见摸得着的职业志向和目标,引导青少年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了解适合自己今后从事的职业,知道怎样才能走上自己喜爱的职业工作岗位,进而促进每个青少年都培养起自己崇高而强烈的职业理想。在对青少年进行这种生源导航的过程中,教育者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还应该将青少年个人的职业理想和目标与家庭、国家和社会的未来需要结合起来,从小培养起青少年对家庭、社会和国家强烈的责任感,使青少年学生懂得伟大的目标塑造伟大的人生这一简朴的道理。
[参 考 文 献]
[1]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5)[EB/OL].()[]./3882411.html.
[2] 王有志,孙栋梁.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J].青少年研究,.
[3] 高 竞,张明江.21%的犯罪与网络有关[EB/OL].()[].html.
[4] 17173新闻采访部.第五届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调查报告(2005)[EB/OL].()[].viewtitle.jsp?url=4804038.
[5] 姚 毅.网络游戏成瘾的危害及其精神病理机制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杂志,9-120.
[6] 程天宇.上海81名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被集体劝退[EB/OL].()[].homepage/2.shtml.
[7] 胡霈霖,武 静.名校“九巨头”合肥“论剑”[N].安徽商报,(6).
[8]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游戏工作委员会.中国游戏产业报告(2005)[EB/OL].()[].content//51317.shtml.
[9] 团中央青少年网络协会.中国青少年网络成瘾报告(2005)[EB/OL].()[].GB/9.html.
[10] 尹 薇.盖茨限制女儿玩电脑游戏每天只能玩45分钟[EB/OL].()[].22/5.html.
[11] 胡 俊,李红鹰.谁能帮我救救女儿[N].武汉晚报,(1).
[12] [美]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 蒋涛涌)
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案例篇六
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案例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网络从无到有迅速发展.。由于网络的普及,青少年在获得有益信息的同时也接触大量不良信息。据调查,青少年在接触网络时90%选择的是网络游戏、聊天室、交友天地、影视娱乐、占卜星座、成人保健等网站。由于青少年自身控制力不足,往往把网络当成自己的“精神寄托”,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上网聊天、游戏上,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不说,还引发了许多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虚拟性易引发青少年网络性心理障碍、人际关系障碍等一系列问题。
网络世界是一个与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世界,网络中到处都是新鲜事物。因此,对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青少年有着无穷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往往会导致青少年对网络的极度迷恋。由于青少年自控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都相对较弱,所以成为网络性心理障碍的多发群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上网成瘾患上“互联网成瘾综合症”
目前国际上把上网成瘾称作是“互联网成瘾综合症”,简称IAD。主要表现是上网时间长且难以自控,正常工作学习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虽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仍在继续。研究表明上网人群中有IAD症状的比例约为6%,在青少年中这个数字更是高达14%。 1500万,这是目前我国上网的未成年人的数量,按这数字计算,在他们当中,有240万孩子沉迷在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
案例:央视国际[今日说法]:他为什么离去(日)
13岁的张小艺是天津市某重点中学初二学生,因沉溺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于日早晨7∶00多钟,从自家所住的天津塘沽区悦海花园的24楼跳楼自杀。警方从他身上发现了四份遗书,每一份遗书的落款都是“张小艺绝笔”,在四页遗书中竟找不到一句跟父母道别的话,而是充满陌生的名字和奇怪的言语:我崇拜的是S.H.E、守望者,他们让我享受到了一种快乐的感觉。我有三个知心朋友,尤第安、泰兰德、复仇天神…… 原来小艺在遗书里提到的崇拜者和知心朋友,全是游戏《魔兽争霸》中的人物。这个游戏是他生前最喜欢的电脑游戏。小艺在遗书里面提到的守望者就是这个游戏里面的一个英雄,是他最崇拜的人物。小艺根据《魔兽争霸》的情节自己编写了一部小说,名字就叫《守望者传》,在小说中小艺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力挽狂澜的英雄人物,拥有着强大的力量。而这个虚拟世界中的英雄,在现实世界里成绩下滑遭到父母和老师的批评。
想远离网吧又很难控制自己。显然,虚拟世界中的英雄在现实世界里却要背负十分沉重的精神负担。最终走上绝路。
2、引发青少年人际关系障碍患上网络孤独症
网络孤独症是指依赖网络进行人际交流,淡化了自己与社会、与他人的交往,以至于与家人、朋友疏远,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主要特征为,社会交往功能和交流技巧出现障碍、异常动作以及复杂多样化的行为。
年仅14岁小泉从2002年开始就迷恋上网,平时就泡在网吧里,整天痴迷于《传奇》、《星际》等游戏。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泉渐渐不愿上学,也不愿与其他同学来往,甚至还向父亲提出“请家教”的要求以逃避学校的集体生活。此后,小泉就不大愿意与人交流,甚至经常莫名其妙地发脾气,有时显得十分暴躁,小泉本来就沉默寡言,现在成天沉迷于网络游戏中其性格更加孤僻,“有时一天都难说上一句话。
二、沉溺于网络游戏,淡化了游戏虚拟与现实生活的差异,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青少年喜欢的游戏类型依次为:角色扮演类、第一人称射击类、冒险类、赛车类、智力类,他们经常玩的网络游戏大多以“攻击、战斗、竞争”为主要成分,未成年人长期玩飚车、砍杀、爆破、枪战等游戏,这些游戏告诉青少年的却是尔虞我诈、弱肉强食和勾心斗角,这些内容容易使他们模糊了道德认知,淡化了游戏虚拟与现实生活的差异,误认为这种通过伤害他人而达成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目前,因为玩电子游戏而引发的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甚至违法犯罪的问题正逐渐增多。
案例1:网络游戏本来是虚拟的,但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的学生小亮却当真,将其游戏中所谓的“对手”马某当场打死。这是发生在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树林召镇超易网吧门前的一桩血案。日晚,达拉特旗第一中学高中生马某来到超易网吧上网,他进入了“反恐精英”网络游戏后,多次将对手击败。当时,小亮也在该网吧玩“反恐精英”游戏,但他几次都被对手击败。正当他懊恼无处发火时,猛然抬头发现“对手”就与他在同一网吧内。他不禁恼羞成怒,立刻出去叫了两个朋友想教训马某一下,没想到由于三人出手太重,令马某当场死亡。 案例2:一言不和,16岁少年网吧举刀杀人。2003年3月11日晚上8点多钟,16岁的少年胡某在合肥市新站开发区“相约”网吧里玩一种用刀捅人的暴力游戏时,由于技术欠佳,胡某每次都被别人“捅”倒。坐在胡某旁边的一名与胡某同龄的少年也在玩同一种游戏,他忍不住对胡某冷嘲热讽。在网络上“杀”红了眼的胡
某当即火冒三丈,抽出大半尺长的防身刀具,捅向受害人的胸口,导致受害人当场死亡,而胡某依旧沉浸在暴力游戏中。直到警方赶到现场里,胡某才惊醒:“我是不是杀死了人,会不会坐牢?”
三、 因为缺少玩游戏的资金而引发的违法犯罪事件。
由于目前的网络游戏大多是收费游戏,网络游戏的内容不外乎练级和买装备,然而这些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金钱。随着上网时间的增多,上网费也在不断增高。而且,玩游戏所需的游戏卡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充值。而未成年人没有经济来源,当他们无法承受负担时,他们便会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其中包括暴力抢劫、偷窃等违法犯罪行为。单在我国,就有不少因为缺少玩游戏的资金而引发的违法事件。下面的一些案例值得我们深思。
日,重庆市渝中区一位14岁的少年为了筹钱上网吧打游戏,伙同两名同伴用砖头砸伤自己相依为命的奶奶,抢走了她身上仅有的38.2元钱。
日,江苏武进横林镇一16岁的中学生施某,为筹网资卖(押)掉家中6辆自行车后遭到母亲数落,便找来菜刀朝母亲头上连砍7刀。
日,北京一职业高中17岁学生孙某,向奶奶索要上网费遭拒后持菜刀将老人杀死,随后将家中的冰箱、彩电卖掉,换取200元现金。
日8时,长春市二道区转向机厂家属宿舍暖气管子底下一男孩被人打死。犯罪嫌疑人丁某和张某被抓获后供认,死者为13岁的王某,他们和被害男孩同为某中学的流失生,有钱了就聚集在一起上网,没钱了便合伙去偷废铁。9日晚,为讨要前几天被王某独吞的几人共同偷废铁卖的15元钱,丁某、张某与15岁的韩某、16岁的康某4人,从网吧将王某拽出对其殴打,后又拖至转向机厂家属宿舍暖气管子底下,不顾王某的苦苦哀求,用水泥块和砖头将其砸死。
某市安乐镇某村20名年龄在案14岁至18岁的青少年,3年内作案16起,抢劫财物价值共计1万元,这个团伙中,只有3个人在作案时超过18岁,作案时年龄最小的只有14岁,还有两对是亲兄弟。他们作案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有更多的钱上网。
四、“网络迷信”对青少年危害不容忽视
网络迷信和现实生活中的迷信一样可以腐蚀人的思想,消磨人的意志,扼杀人的理想,甚至左右人的行为,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消极的人生观。网络迷信
往往披着“科学”的外衣,对思想还未定型的青少年来说,极具诱惑性,容易入侵青少年的精神世界。
案例:暑假以来,市民林女士常常听到读小学的女儿说出充满迷信色彩的话来:我的幸运石是绿松石,所以我一定要多带绿松石饰品。”“星座运程说我今天不适合红色,所以这件衣服不能穿。”“我以后要嫁给一个天秤座或者狮子座的男人,这样我的婚姻才能幸福。”,起初十来岁的小孩子说出这样的话时,林女士大吃一惊,以为女儿放暑假待在家里“憋坏了脑子”。一番“调查”后林女士终于弄明白,原来女儿放暑假后在家天天上网,这些迷信的信息全部是从网上获取的。这些迷信内容极具蛊惑性,就是大人们看了都有可能受其影响,何况是涉世不深的孩子
五、暴力色情网站对未成年人成长危害巨大
淫秽色情网站已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公害,成为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大敌。因其是视觉形象,它的杀伤力,要比一本黄色书刊的危害大千万倍,它正在成千上万地吞噬着青少年的心灵
案例:15岁少年看黄网中毒 8次抢劫强奸单身女性。李某是一个外地来京务工人员的孩子,与在京做小买卖的姐姐、姐夫生活。姐姐、姐夫对他的管教并不严,闲暇时,浏览一些黄色网站。后来,李某就模仿着淫秽暴力网站里的黑社会人物,买来黑色塑料仿真手枪,准备几根尼龙绳和一个黑色头套,开始实施抢劫。在4月中旬至6月中旬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内,他持假枪威胁深夜回家的单身女性,连续作案8次,其中涉嫌抢劫7次,涉嫌强奸1次。在抢劫的同时,还经常对被害人进行强制猥亵等行为
六、网络聊天诱使青少年离家出走成为受害者
网络聊天就是在网上与素不相识的所谓网友闲聊,浪费了大量的精力与时间。涉世不深的青少年极易受不健康话题的影响,引发心理和生理上的不良反应,也易受居心叵测人的诱惑。从虚拟世界的谈情说爱发展成与异性约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女学生,网络聊天对她们更是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女学生因沉迷于网络聊天而发展到与网友约会从而导致身心受到伤害的事件也时有发生。不久前发生的两个14岁小女孩因网上聊天进而发展到为寻找网友离家出走,结果被网友骗至广州卖淫的事例,更是让家长们心惊胆战。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案例分析篇七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案例分析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现状“网络游戏”是通过互联网进行、可
以多人同时参与的电脑游戏,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达到交流、娱乐
和休闲的目的。作为伴随互联网迅速发展而出现的新事物,是“网络社
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沉溺其中,而青少年群体更是对网络游戏有
极大地热情。为此,网络游戏成为家长、学校、社会大众心中的“魔兽”。
关键词 :网络游戏 原因 防治对策
安徽省庐江县。 日,年仅16岁的少年胡彬在
服用了农药之后,被紧急送往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抢救,
到达医院时,胡彬已经生命垂危,两天后,胡彬离开了这个世界。对
于胡彬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胡彬的家人、老师和同
学之所以一致认为网络游戏是胡彬自杀的罪魁祸首,是因为在胡彬自
杀前,曾经在当地一家名叫飞宇的网吧里疯狂地玩了11天的网络游戏,
随后就发生了自杀的悲剧。然而,对于他们的这种说法,有一个人提
出了强烈的反对,那就是飞宇网吧的老板。这位网吧老板声称,他承
认胡彬在自杀的前几天的确是在他的网吧里度过的, 但是时间不是
11天,而是4天,而且胡彬在到他的网吧的时候,就已经有些异常。
网吧老板还指出,胡彬不是第一个到他网吧玩网络游戏的孩子,其他孩
子都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件,由此说明胡彬的自杀与玩网络游戏没有
直接的关系。而且,对于一个16岁的初三学生来说,学习压力过大,
缺少家庭关爱以及违法犯罪之后的畏惧心理,等等,都有可能成为他
走上绝路的动因。应该说这位网吧老板的说法不无道理,那么胡彬之
死是否真的如这位网吧老板所说另有原因呢?事实是,在老师、同学
和邻居们的眼里,胡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之中,经济状况较好,
拥有父母的关爱,而且还没有升学的压力,由此可以判断胡彬根本不
可能由于学习和家庭的原因而走上绝路。既然如此,那么胡彬自身的
品行又如何呢?是否存在一些违法犯罪的现象呢?记者通过走访当
地的公安部门,了解到胡彬没有任何劣迹。通过深入调查胡彬的方方
面面,记者发现,除了网络游戏,还真找不到能够解释胡彬自杀的其
他理由。在抢救的过程中,胡彬向父母讲述了自己11天的出走经历。
原来,为了好好打网络游戏而不被父母找到,胡彬并没有像往常一样
前往县城里的网吧,而是去了一个乡镇里的网吧。开始他一天吃一袋
方便面,后来,三天才吃一袋方便面,晚上,三个椅子拼起来往上一
躺就睡了。这期间没有人过问这个少年的冷暖饥饱。对于胡彬喝农药
的原因,胡彬的父亲说:“胡彬在医院讲,爸爸我喝的这农药有剧毒。
我问他,有毒你为什么还喝?他说,我喝就是想让你们救不活我。他
说我已经玩够了。”胡彬的母亲说:“儿子老对我说,妈,我管不住自
己,我就是想玩,他说管不住自己的腿,他说也不想气妈妈,不想对
不起妈妈,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就是想要玩。他说,夜里心里老是
想着游戏,老是睡不着,就是想玩。日,胡彬在死前
说的最后几句话是:“有妖怪过来了。杀光!杀光!”在病床上,孩子
的手还在动,似乎还在打着游戏。
一:原因剖析
1 “学习太枯燥了,我很烦,玩游戏轻松一下!”
现在青少年的学习压力越来越重,而网络游戏则创造了一个非常
宽松的虚拟世界,学习能力不强、成绩下滑的青少年,体会不到学习
成功的乐趣,就从网络游戏中获取虚拟奖励,宣泄学习不成功带来的
2 “学习、做其他我不是很好,网络游戏我在行!”
如果青少年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总是感觉处于落后、不如人
的情况下,对父母、老师的严加管教比较抵触,寻找不到学习的乐趣、
丧失信心,就会到网络游戏中寻找到自己的价值,“自由地发挥才智”、
体验成功,在虚拟的世界里“攻城拔寨”、“称王称霸”、升级到(修
炼成)拥有绝对的主宰力量,进而挥洒自己的快乐、释放对现实的不
3 “没什么朋友,通过网游去交友”
青少年有交流感情、思想、疑惑的心理需求,当父母忙于工作,
疏于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时;当孩子自己的人际关系不良,缺少有共
同语言的伙伴沟通时,青少年就通过网络游戏广交朋友、寻找友情、
逃避现实,弥补孤独感、抑郁和自卑等。
4 “在网络游戏中干什么都行,,,,”
在形式多样的网络游戏中可以如身临其境地到冰山大漠各种险
恶境地、可以遨游外太空、可以“偷别人的菜”、可以结婚、恋爱,
可以随意地杀人、放火,而这一切都不必承担任何后果,没有责备、
压力和约束。青少年在玩网游中体验到前所未有的自由。
5“网络游戏真刺激、真好玩!” 网络游戏的设计精美,游戏效果视听感觉逼真、花样繁多,情
节精彩刺激、富有悬念,并且变化无穷、引人入胜,这对于好奇心强、
对新事物敏感且容易接受的青少年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感官刺激和
从游戏内容看,网络游戏中的“杀敌”和攻打“关卡、城池”等情境
包含了大量的攻击性行为刺激。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精力旺盛,
充满挑战欲望,大量攻击性内容的游戏使其更容易发泄自己过剩的精
力。此外,网络游戏中的一些虚拟财产,如游戏的账号、点数、积分
等,演化成了青少年眼中的物质财物,这种暗示对青少年的心理是一
6 “玩时尚、最新游戏,我最个性!”
网络游戏的设计极具个性,游戏的种类繁多,有角色扮演类、技巧类、
格斗类、战略类等等。青少年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种类的游
戏。另外,游戏中的角色人物的外貌、能力和性格都不尽相同,甚至
所持的武器、所养的宠物千奇百怪,这也给青少年提供了展示个性、
标新立异的舞台。
二:防治对策
1在家庭中,家长的应多与孩子沟通,并且注意沟通方式,应多从孩
子的思想出发。要注意避免大摆架子居高临下、空谈泛泛的理论或教
条、没有以身作则,这些都可能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2善于发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潜能,鼓励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在学习上有“成就感” 。
3多培养子女新的爱好、兴趣,把孩子的其它方面的潜能挖掘出来,转移子女对上网的注意力,不要一味限制子女上网。
4 多参加体育运动、社会集体活动 ,增强体质,增强现实责任感。
5家长应该加强与学校的沟通,相互理解和支持,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一种温馨的氛围。
编辑提醒:请注意查看“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事例”一文是否有分页内容。原文地址更多相关文章注: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事例一文由免费提供,来源于网络。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转载引用时保留。否则因《》一文引起的法律纠纷请自负,。
最近更新热点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沉迷网络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