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战元史之刀剑春秋中投刀请缚的翻译

当前位置: >>
《杨氏家传针经图像》考
中国中医科学院 博士学位论文 《杨氏家传针经图像》考 姓名:岗卫娟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针灸推拿学 指导教师:黄龙祥;赵京生
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文中除注明引 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已经发表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者,已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完全由自己承担。论文作者签名挑 靴答名彩睛参未芝导师签名!=兰!二。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完全知道中国中医科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 家有关部门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中国中医科 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人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其他复印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岗里生迫 中文摘要?1?中文摘要《杨氏家传针经图像》,清抄本,藏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吉籍室。初得此书,发现此书基本内容为二百多个腧穴的定位、脉气所发、刺灸方法及主治症,记载腧穴体例与唐代《甄权针经》非常相似,与一般单纯从文献到文献的腧穴整理方式不同,应为某医家或某学派l临床经验总结或整理。然而,目前对其知之甚少。本文通过对现存不同 传本的考察,运用目录学、比较学的方法,通过纵向、横向比较,从“书名、成书年代与作者”、“传本源流”、“基本内容与学术渊源”、“学术价值及对后世影响”、“与传世窦氏针灸著作比较”及“传抄失误举例”六个方面进行研究。 由于抄录时原本己残缺,“杨氏家传针经图像”作为书名未必可靠:现存一抄本《玉 龙歌》后半部分内容与此书内容相似,惜第一页脱欠,不知原本有无书名。经系统考证 发现,原本书名可能为《窦太师针经》、《窦太师秘传》或《窦太师针灸》等,由于资料 有限,今不能考证精确书名,本文暂称其为《窦太师针经》,且本书作者与窦太师关系 密切。通过对其所载内容的考察发现,此书当成书子公元1281年之后,1295年之前。经过比较对照发现,《杨氏家传针灸图像》较抄本《玉龙歌》所载内容全面,腧穴数也较多,相较而言,以《杨氏家传针经图像》传本为佳。由于《窦太师针经》主要以抄本形式流传,后世引用此书内容的医籍不多,《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为最早引用此书内容的医籍。引用此书内容较多针灸书主要有《针方六集》、《循经考穴编》,另有《琼瑶 发明神书》、《医学纲目》、《针灸原枢》辑录有该书的少量内容,这些内容为考察及“复 原”此书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将《杨氏家传针经图像》内容与金元时期的针灸方文献及治疗歌赋对比后发现,此书所载腧穴主治症与其相关度较高,这提示此书内容与临床实践关系密切。而且,此书 部分腧穴主治症及经外奇穴部分不见于现代针灸学教材,还有记载腧穴的特殊体例,对今后腧穴教材的编撰提供借鉴及补充作用。总之,本文通过对《杨氏家传针经图像》及其他相关传本的考察,以及对其学术渊 源、学术价值及对后世影响的研究发现,此书对当今重新总结腧穴主治具有不可或缺的 作用,对今后针灸临床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对针灸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及文献价值。关键词:《杨氏家传针经图像》《玉龙歌》窦太师文献研究 ABSTRACT?3?ABSTRACTYang'spatrimonialAcupuncture Canon andPictures,amannscriptbookofQingdynasty,asProf.Huang?longxiang thinks this copy has connections with the greatacupuncturist knownare oneDoutaishi.Tllis book is the main copy of Doutaishi’s acupuncture literatures which the fouras SOUl.cesofused to make national standardacupuncturepoint indications.It is regardedthe only existingacupoint bookof someof Jin―Yuan dynasty to provide literature evidences forastudying contemporary acupoint theories.Judged from the pattern.this book should beclinicalpractice summaryacupnncturistorsch001.It plays important roles tosummary acupoint indications again.There iscontact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isonbookandDoutaishi.and relationsbefore studies bookonDoutaishi focused Doutaishibetween thisandZ抛njingzhinan are certified,it will beand relatives.If the vital data to allstudypayDoutaishi’s academic thoughts.111ere is rare research about this more attention to thisbook.Onaccoun.ts.Ibook,and thenhaveanidea of studying this copy.ndsarticle will study six aspectscontentsonthis book including the title,author,?written-time, its origins,academiceditions’Source-course,basicandimportanceand impacts,compare witll current Dou’s acupuncture books.Yang's patrimonial Acupuncture Canon and Pictures,as the title of thebookis notcredible,mainly because this edition copiedaremnant.Also,Ifoundanother copy of thisbooknamed as gulong song which includes two parts,the former part,Yulong song and thelatter similar to this book.111e first page of the latter part is lost,so,the name of the book is unknown.After research,the title of thebookmay be Doutaishi's Acupuncture CanonorDoutaishi's secrets.Because Yangj patrimonial Acupuncture Canon and Pictures is notsimilarto current Doutaishi i secrets,this book istemporarily named Doutaishi's AcupunctureCanon in this article. This book should be writtenposteriorto 1281and anteriorto 1295.Yang≥patrimonialAcupuncture Canon and Pictures and Yulong song are bothauthor.Supplementation and draining principles of thisincomplete and don’t record the book is consistent with those ofDoutaishi.And this book has close relations with current Dou’s before?mentioned twoacupunctureworks.Frompoints.theareauthor should have contact witll Doutaishi.nlisbook unprinted spread by editions dividedmanuscripts.So.thereinto threeis the difference among every Yang's patrimonial Doutaishi"seditions.Allsystems,includingnotesAcupuncture Canon and Pictures Secrets system. T11is book isn’tsystem,Yulong勋馏acupointsvolumes.Basiccontentssystem anddividedintoineludeovertwo hundredacupoints’location,meridian attribution,acupunctureonemethod and indications.Also,there islocationdiagramaccompanied with every acupoint,and this style initiates from this book.Thereis not specific rules in acupoint sequences.On the whole,the order of acupoints is fivetransportpoints,headand face points,back points,Rcnmeridian and thoracicand abdomen -4?‘杨氏家传针经图像≥考 lower limbs points.But,because it has been copied by handpoints,upper limbs forapoints,andlong time,this book has some chaos in the order. The nature,alias,locationand meridianattribution maybe originate from Copper Statue hundred and ninety-five acupoints inAcupoints Classic and Illustration(Songdynasty).Onetwo hundred and thirty―six are approximately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Copper Statue Acupoints Classic and Illustration.Some others maybe come of Taiping Shenghui FomulaOTZhenquanAcupuncture Classic.The rest,especial extraordinary points,appear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is book.Acupuncture methods in this book haveacupuncture method inaleapproximatelyidenticalwithDou'sZhenfangSix―cellectionandBianque Shenying Acunpuncture YulongClassic.Both point-through―point puncture method and bleeding method are widely used in this book.It is manifested by professor Liding,that point-through-point puncture method iscreated by Dou Taishi. Indications in this book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andabundantly.Theymay originate fromfour aspects,first,contemporary clinical experience;second,Qianfin Formula and TaipingShenghui Formula;tIlird.Copper Statue Acupoints Classic and Illustration;fourth,uncertain.Illustrations。and their annotationsare different between Yang i Patrimonial AcupunctureCanon and Pictures and Yulong Song.Presumably,they should be added by copiers.Through comparison,Yang j patrimonial Acupuncture Canon and Pictures have moreacupoints andmore contents than Yulong song.So,the former is better.Because it spread inmanuscript,Doutaishi"s Acupuncture Canon Wascitedby few aflertime literatures.BianqueShenying Acupuncture Yulong Canon was the first book to cite Doutaishi's AcupunctureCanon.There珊otherSix―collectionbookscitingDoutaishi"s citedAcupunctureCanonviz.Zhenfangand Xunjing kaoxuebianmore,Qiongyao faming shenshu,MedicineGangmu and Acupuncture Pivot cited less.All these books provide valuable data to study thisbookand restore it.Compared with clinical literatures of fin-Yuan dynasty,indications recorded in Yang,§patrimoniaf Acupuncture Canon and Pictures have contacts with elinical practice.The specialstyle,some indications and extraordinary acupoints don’t present in teaching material.All above-mentioned will for the future.Ill a11.this thesis reviews Yang's patrimonial Acupuncture Canon relativeservemodem acupunctureas references and play a supplementary roleandPictures and other hascopies.andstudies its academicoriginsand importance andimpacm.砸s bookimportant academic andliterature values for future acupuncture development.Key words:Yang's Patrimonial Acupuncture Canon and PicturesDoutaishiYulong勋曜Literature Research. 文献综述?5?文献综述 窦汉卿及其相关著作研究概况窦默,金元时期著名的针灸医家、政治家、文学家。初名杰,字汉卿,后改名为默, 字子声,广平肥乡人。死后,当时的争帝追封为太师,谥号文正(或文贞),所以后人 称他为窦太师、窦文正。本文研究对象《杨氏家传针经图像》与窦氏关系密切,特在此 对其生平里籍、同姓名问题以及相关著作研究作一简单综述(此部分内容在正文中不再赘述),以便更深入的了解本文内容。 1.窦汉卿生平里籍及同姓名问题窦汉卿,考其生卒年代,据《元史列传》记载:“至元十二年,默年八十……十七年,加昭文馆大学士,卒年八十五。”以此推算,窦汉卿应生于公元l 196年,卒于公元 1280年(元?世祖?至元十七年),享年85岁。生于金,卒于元,因其入仕于元,卒后加赠太师,故一般称为元朝人。明代《古今医统大全》《医学入门》《针方六集》等误写作“金太师”:申时行《疮疡经验全书》序更误传为宋太师,此序是一篇很明显的作伪文字。窦汉卿,金元时广平郡肥乡县人(今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县城关镇城西村人)。广平 郡,北周时为沼州,故朱良能在《针经指南》原序中写作“古沼肥乡人”。窦桂芳重刊 此书时,误题作“古肥窦汉卿撰次”。明申时行所写的《疮疡经验全书》序文又由“古 肥”误成“合肥”。《元史类编》将“肥乡”误衍作“肥水乡”,致近人有误解为广平县 肥水乡者。又因《疮疡经验全书》署名作“燕山窦汉卿”,致误以为今之河北蓟县人者,近代《蓟县志》载窦氏事迹,不可为据。 建安窦桂芳所写《针灸四书序》中说:“余先君汉卿公,以药与艾见重于士大夫。”这位福建窦汉卿是窦桂芳的父亲,有人也怀疑这是窦桂芳的伪托。从全序来分析,他父 亲“汉卿公”既有事迹可言,又有士大夫作证。业务上掌握药物和艾灸,吴雨岩为他补 官医助散教之职,游达斋亲为其药室“活济堂”题名。这些情况,不大可能虚托。一般远祖难稽,近亲易考;很难想象,一位医家为了达到攀附作用而公然改易父名。因此, 窦桂芳的“南北有二汉卿”之说应当认为是真实的。奇怪的是,近人却有将南北二汉卿“合二为一”,将窦桂芳作为“‘窦太师”之子,造成不应有的混淆(陈梦赉:《中国历代名医传》)。 ?6?‘杨氏家传针经图像》考2.相关著作2.1窦汉卿相关著作的记载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记载窦氏针灸著作有:①《铜人针经密语》1卷;②《标 幽赋》2卷(王精潭注);③《指迷赋》(不注卷数);④《疮疡经验全书》12卷。 日本丹波元胤《医籍考》载有:①《窦氏针经指南》1卷:②《窦文贞公六十六穴 流注秘诀》l卷:③《窦氏疮疡经验全书》;④《王氏开增注针经密语》;⑤《王氏开重注标幽赋》。日本冈西为人所著《宋以前医籍考》载窦氏著作较多,主要有:①《针经指南》, 或称《窦太师针灸》,或《太师针灸》;②《流注指要赋并引》,或称《流注通玄指要赋》, 或简称《通玄指要赋》,或《窦太师指要赋》,或称《窦太师通玄赋》;③《标幽赋》;④ 《王氏开增注针经密语》;⑤《王氏开重注标幽赋》。2.2窦汉卿相关著作的真伪《标幽赋》,全文1426字,从医理、文理、写作手笔特点分析,该赋确是出自窦氏 手笔。《标幽赋》分别被《针灸四书》、《普济方》、《针灸聚英》转载,在转载的基础上 又加以注释的有:王国瑞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称为王注;徐风的《针灸大全》, 称徐注;张景岳的《类经图翼》,称张注;杨继洲的《针灸大成》,称杨注;吴梅坡的《针 灸原枢》,称吴注;吴岜的《针方六集》,称吴岜注;李学川的《针灸逢源》,称李注。 在这些注文中,杨注、王注、吴注及吴岜注的注文内容与《杨氏家传针经图像》内容符 合度较高,其中,杨注相对较简略,而吴注及吴岜注的注文内容,二者几乎完全相同且 与《杨氏家传针经图像》符合度极高。 《流注通玄指要赋》,全文514字,从医理、文理、写作手笔特点分析,该赋也应 出自窦氏手笔。该赋首载于罗天益《卫生宝鉴》,并载有注文,此注文非窦氏自注,盖 出自罗氏之手。元以后许多医书均录有此赋,其中元代罗天益。杜思敬,明代杨继洲,清代李学川等均为此赋作注,足见其影响之广。此赋内容与《杨氏家传针经图像》符合度也很高(详见“6.1与《流注通玄指要赋》比较”部分)。 《针经指南》中的“针经直说’’‘‘补泻手法”是出自窦氏手笔。主要解释针灸学涉 猎内容的体表解剖部位名称和针灸学中《内经》、《难经》补泻手法。“手指补泻十四法” 是窦氏首创。《杨氏家传针经图像》补泻原则与此部分所述补泻原则相符。 《针经指南》中的“交经八穴”内容,或称“流注八穴”,是窦氏从山人宋子华处 得到的手抄本,运用于临床疗效非常满意。因此,窦氏加以总结记录。 其他多为门人所撰托以窦氏著作。其中,《疮疡经验全书》,认为是窦氏所撰,流传 文献综述?7?甚广。近人袁鸿寿认为:“《疮疡经验全书》内容分两部分,所谈治验,皆梦麟所自述, 书名‘经验’重点在此,这些部分当然不是窦汉卿所撰。另一部分是外科概要性质,这一部分似是学习札记。我们还不能肯定窦汉卿的岳父王大夫有何专长,也不能肯定窦汉 卿从来没学过外科,况且申时行虽把他说成合肥人,而书上卷首却署燕山窦汉卿,余嘉 锡题要辨证谓‘未可以庸妄人有所体会,遂开疑其书也’。”故认为《疮疡经验全书》部 分为窦汉卿所录。另外,清代学者王宏翰还认为《玉龙歌》一书也出自窦汉卿(见《古今医史》卷六); 罗天益《卫生宝鉴》还载有“窦氏气元归类”(已佚)。《铜人针经密语》(己佚),据现有资料无法明确考证其与窦氏的关系。现有窦氏针灸著作与《杨氏家传针经图像》的关系,详见正文“6与传世窦氏针灸 著作的比较研究”,在此不再详述。3.《杨氏家传针经图像》的相关研究《杨氏家传针经图像》中内容虽见载于《医学纲目》、《针方六集》、《针灸集要?窦太师秘传》及《循经考穴编》中,然由于《杨氏家传针经图像》及《玉龙歌》均为抄本, 二者的关系以及各自的学术传承关系一直没有被发现,因此长期以来此二书一直默默地藏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古籍室,而没能吸引众多读者的眼光而重见天日。 关于此书的研究,目Iii『主要集中于导师黄龙祥先生的《针灸名著集成》及《针灸古 典聚珍书目考》(即将出版)中。在这两部书中,将此书名为《针经图》甲本1,并对传 本情况作了简要的论述,但对其传本源流关系及学术渊源等方面未作详细考证。此外, 王雪苔先生对《窦太师秘传》作了较为详细的研究;李鼎先生在《子午流注针经针经指 南合注》中单列了《针方六集?神照集》中的“窦氏刺灸法”内容,并指出透刺法当源 自窦氏。然均未对此书及其相关内容作进一步的系统研究.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对于“书 名、成书年代与作者”、“传本源流”、“基本内容及学术渊源”、“学术价值及对后世影响”、 “与传世窦氏针灸著作比较”等几个方面作进一步的研究和考证。参考文献 [1]李鼎.授穴之秘者四十三――窦汉卿的学术师承和用穴经验.上海中医药杂志,1993,(4)黄龙祥先生根据此书内容及体例,将此怕原本命名为‘针经图》,将‘杨氏家传针经图像》称为《针 经图》甲本,抄本‘玉龙歌》称为《针经幽》乙本。 ?8?‘杨氏家传针经图像》考[2]宋大仁.金代杰出的针灸学家――窦汉卿.哈尔滨中医.1962,5(6)[3】袁鸿寿.窦汉卿及其著述考.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50,(1)【4】韩永格,刘秋果.窦默―二元代杰出的政治家、教育家和医学家.档案天地,1999,(1) [5]魏稼.医坛千古仰神针――窦汉卿针法及其在华东地区的影响.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7) [6]尚金芬,刘秋果.窦默及其墓冢考.邢台师范高专学报,1997,(3) [7]李会敏,董尚朴,赵士斌.窦默相关著作内容与版本考.河北中医,2002,(6) [8]李会敏,董尚朴,邓国兴.窦默医著内容与版本考.河北中医,2002.(5) [9]张存明.窦汉卿从医考略.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88,(4) [10] [11] [12] [13] [14] [153 焦增文.著名针灸学家窦默.河北中医。1987,(3) 王书明.窦默和他的神道碑.文物春秋,1995,(3) 郭霭春.河北医籍考.河北人民出版社,1979 康锁彬.诠新针经指南.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黄龙祥.针灸名著集成.华夏出版社,1996 李鼎。子午流注针经针经指南合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前言?9?1前言选题依据《杨氏家传针经图像》【l J,清抄本,黄龙祥研究员认为此书内容与金元针灸大家窦太1.1师关系密切,并将其作为确定国家标准经穴主治文献依据中四支源头文献之―L窦太师针灸的主要传本。据考3,此书是现存会元时期唯一的腧穴专书,为考察金元时期腧穴理论 提供了文献依据。另外,从此书记载腧穴的方式来看,应是某医家或某学派针灸经验的总结,对于当今重新总结腧穴主治具有不可替代的补充作用。由于此书与窦太师关系密切,而以往学术界对于窦太师针灸学术思想的研究集中于《针经指南》及其相关内容,如果能 考证出此书与窦太师的关系,对于研究窦太师针灸学术思想也提供了新线索和新思路。此前,未见关于此书的详细研究。鉴于以上几点,引起了我对此书的极大关注,并萌发了考 证此书的想法。1.1.1《杨氏家传针经图像》内容重要性《杨氏家传针经图像》,清抄本,主要内容是腧穴文献,书末残存一首“玉龙歌”4,是现存唯一一部金元时期系统反映腧穴名称、部位、主治、针灸法内容的针灸腧穴专书12】。此 书保存了已佚金元时期某腧穴专书(可能名为《窦太师针经》,具体内容详见“2.1书名考辨”一节)部分内容。此书所载针灸法详而明,针灸之法多因症而设,症不同法也不同,从而使 得针灸法与主治病症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反映出鲜活的临床气息,与一般腧穴书只是泛泛记 述针灸大法明显不同,颇有《甄权针经》之遗风,突破了腧穴书单纯从文献到文献,陈陈相 因的整理模式,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试以手阳明经“曲池”穴为例简要说明如下:2黄龙祥<国家标准经穴土i竹?注释本导言》:根据对现存所有古代腧穴文献的系统考察发现,其源 头文献可以分为四人支:第一支《黄帝明堂》:第一二支朱以前以甄权《明堂》为主的请家“明堂”; 第三支金元窦太师针灸:第四支明代高武《针灸聚英》。第三支主要保存于‘杨氏家传针经l!}|像》 及抄本‘玉龙歌》,《扁鹄神廊针灸玉龙经?玉龙歌》(腧穴注文)、《奇效良方》(仅辑录有奇穴主 治)、《琼瑶发明神书》、《针方八集》、《循经考穴编》等文献辑录有少餐内容。 3腧穴专书(专篇):‘黄帝明堂经》为现存最早的一部,庸代有‘千金要方?孔穴主对法》及‘外 台秘要?明堂》:宋代有《太平圣惠方?针经?明堂》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金元时期仅存此 书;明清以后较多。引白《中国针灸学术史人纲》 4书末所载的一首“玉龙歌”为:浑身疼痂实1F常,不定穴道细推详,逢筋逢骨须回避,针者临时 要忖量。 ?IO-‘杨氏家传针绎图像》考曲池……型厶五盆:冒土唑:盘三些。主伤寒余热不尽。胸中满,耳前痛,齿痛-目赤痛,颈肿,寒热,渴饮辄汗出。不饮则皮干热。肩肘中痛,难屈伸,手不可举,腕重急.目不明.腕急, 身热,惊狂,蹙瘘痹.瘿疯。癫疾吐舌。喉痹不能言。(‘黄帝明堂经》p1) 曲池……疗偏风,半身不遂,刺风胗,疼痛冷缓,捉物不得,挽弓不开,_|茁伸难,陷脉风.臂肘细而无力。盐厶土盆:釜氢鲤舀:鉴丘主}之:玺銮厶邑:目鱼主些!至兰d扯:旦壁土金目!墓E丛: 垂至二亘些墨!峦丑丛二至土!越至五鱼!但全堑凰地刍亟垦。忌如常法.(‘太平圣惠方'14】)曲池……治肘中瑞,偏风半身不遂,刺风瘾疹,喉痹不能言,胸中烦满.筋缓捉物不得,挽弓不开.屈伸难-风臂肘细而无力.伤寒余热不尽.皮肤干燥。盐厶土筮:徨刍左攫:卮盐兰:盈巫 太良.可鱼三牡.(‘铜人腧穴针灸|茔l经》p J)曲池……盐厶三立坐!客三主些。趋圭皇丕遂:壬璧酸毪!抱至丕珏:虚舀卮盐i西壬翅奎:左盐丘湮。(‘杨氏家传针经幽像')曲池……‘塞连±盐五筮:留土唑!l塑厶跪峦盐客幽丝!盐主筮:盈氢左妥卮赴:煎三挂:i明童≥目鱼土扯:至二巨扯:旦壁土金旦!夏鱼』£=三直挂。主绕踝风,手臂红肿,肘中痛,偏风 半身不遂,恶风邪气,泣出喜忘,风瘾疹.喉痹不能言,胸中烦满,臂鹏疼痛,筋缓捉物不得,挽 弓不开,屈伸难,风痹.肘细无力,伤寒余热不尽,皮肤干燥,瘛癫疾,举体痂瘁如虫啮,皮脱作疮,皮肤痂疥,妇人经脉不通.(‘针灸大成)Ioj)曲池:r定位】……【刺灸法】直捌Q:S=!星立i卫煎。【主治】手臂肿痛,上肢不遂,手肘无力:咽喉肿痛…….(6版‘腧穴学》171)从上述历代针灸医籍对曲池穴的记载来看,除《太平圣惠方》所引《甄权针经》5内 容及《杨氏家传针经图像》中详载针灸法或补泻法之外,从中国第一部腧穴经典《黄帝 明堂经》到北宋官修经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再到影响极广的《针灸大成》,直到目 前高等院校针灸专业《腧穴学》教材,各书中刺灸法皆总体阐述,这恰巧忽视了针灸的取效关键――腧穴部位、刺灸法、主治症三者之『自J的有机联系,使学者难以依此具体有效应用于针灸临床实践。与之相反,《甄权针经》则对针灸方法、疗程、针灸间隔等针 灸基本问题论述都极为详细,有很高的临床指导价值;其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对每一具 体主治症作类似的详载(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不详细阐述)。而《杨氏家传针经图像》 则每一主治症后详述补泻法,‘便于临床应用,能有效的指导针灸临床实践,对于以后腧穴书的编写有极大的启示及借鉴作用。《杨氏家传针经图像》除所载腧穴体例对当今有借鉴作用外,经过考察还发现,此 书所载腧穴主治及补泻法,经与金元时期的《流注通玄指要赋》6、《盘石金直刺秘传》 【引、“玉龙歌”等针灸治疗文献对照,发现它们有较高的相关度,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此 书所载内容与针灸临床经验关系密切,对于当今重新总结腧穴主治具有重要补充作用。 另外,此书载录了较多的经外穴(《奇效良方》、《针方六集》所辑之奇穴多见于此5此处‘太平圣惠方》内容引自‘甄权针经》。惜‘甄权针经》已佚.其佚文主要保存于《太平圣惠方?针经》、<千金翼方?针灸》及01"台秘要?明堂》等文献中。6“流注通玄指要赋”,首载于元代罗天益‘卫生宝鉴》.并载有注文(非窦氏白注,盖出自罗氏之手)。赋前有窦氏自序,此赋系将名医李浩所传针灸I临证经验――四十三治症秘穴.以韵语形式赋就一篇,以便记诵。 前言?lI?书),于刺灸法特别是透刺法,以及腧穴主治症等方面均有独到见解,具有较高的l临床价值,对于现代重新总结腧穴主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因而,国家标准《经穴主治》(正在制定)将此书列为四支源头文献之一――窦太师针灸的主要传本。综上可见,《杨氏家传针经图像》从所载腧穴体例形式来看,承袭了《甄权针经》的特殊体例形式并有所发展,对当今及以后腧穴书的编撰有借鉴及启示作用;具体内容方面,在刺灸法、奇穴及主治症等方面都有独到见解,值得认真研究。1.1.2考证《杨氏家传针经图像》的必要性如前所述,《杨氏家传针经图像》无论从体例还是从内容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然而,由于此书流传不广,现存传本较少,致使目前对此书的了解很少,知之者也不多。 经初步考察发现,在现存医籍中,与《杨氏家传针经图像》内容相似者另有一本题日《玉龙歌》19J的民国时期抄本,封面记有“杨瑞霞”三字。历代书目书未见《杨氏家传针经图像》记载,但明清书目如明?董其昌《玄赏斋书目》、 清?钱曾《读书敏求记》【1 0J等均记有“杨氏玉龙歌”一卷,不详此“杨氏玉龙歌”与现存题日《玉龙歌》的民国时期抄本是否为同一书?现存抄本‘玉龙歌》封面记有“杨瑞霞”三字,不知《杨氏家传针经图像》中的“杨氏”及“杨氏玉龙歌”中“杨氏”与“杨瑞霞” 三者是否为同一人?如为同一人,那么此书与窦氏的关系又是怎样呢?其成书年代是否是 金元时期呢?期间流传情况怎样?都需要对其进行详细考证。1.2研究现状《杨氏家传针经图像》中内容虽见载于《医学纲目》、《针方六集》、《针灸集要?窦 太师秘传》lllJ及《循经考穴编》中,然由于《杨氏家传针经图像》及《玉龙歌》均为抄 本,二者的关系以及各自的学术传承关系一直没有被发现,因此长期以来此二书一直默 默地藏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古籍室,而没能吸引众多读者的眼光而重见天日。 关于此书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导师黄龙祥先生的《针灸名著集成》【12J及《针灸 古典聚珍书目考》(即将出版)中。在这两部书中,将此书名为《针经图》甲本7,并作了简要的考证,但对其传本源流关系及学术渊源等方面未作详细考证。此外,王雪苔先生对《窦太师秘传》作了较为详细的研究:李鼎先生在《子午流注针经针经指南合注》 【l叫中单列了《针方六集?神照集》中的“窦氏刺灸法”内容,并指出透刺法当源自窦氏。 然均未对此书及其相关内容作进一步的系统研究,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对于“书名、成 书年代与作者”、“传本源流”、“基本内容及学术渊源”、“学术价值及对后世影响”、“与 传世窦氏针灸著作比较”等几个方面作进一步的研究和考证。7黄龙祥先生根据此15内容及体例,将此f;原本命名为‘针经幽》,将‘杨氏家传针经图像》称为‘针 经图》甲本,抄本‘玉龙歌》称为‘针经幽》乙本。 ?12?‘杨氏家传针经图像》考2书名、成书年代与作者 书名考辨也许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杨氏家传针经图像》 本身就是书名,为什么还要考辨呢?其实现存《杨氏 家传针经图像》为抄本,所据原本已有残损,则此书名未必是原书的本来名称。2.1《杨氏家传针经图像》,清抄本,不分卷。外封 所记书名为“秘抄杨氏家传钎经图”(见图1),卷端题日“杨氏家传针经图像”,第一页下半部分内容不 完整,注有“阙文”字样(见图2),表明此抄本在抄录时所据原本已有残损,则此书名未必可靠。据笔 者考察,历代书目书也没有此书书名的记载。 那么,此书是否就是“杨氏”自己家传,与现存其他医籍没有关系的“独门秘方”呢?经进一步考查图l‘杨氏家传针经图像》外封;1发现,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发现一部抄本《玉龙歌》8,前半部分为“玉龙歌一百二十穴”(见图3),^、置l一后半部分首页类似“目录”内容,但内容不全,疑为 抄录者增补(见图4),并且从前后两部分内容字体来看,当不是同一人所为。其后所载首穴为“尺泽”.~j_I蒋.\岁穴(见图5),显然前面抄录不全,与相应的《杨氏 家传针经图像》内容(见图6)对照发现,二者非常劾葺:i时,一分“"^卜向槲纠k带括蓊搬.妒辫蠢m瓮I\i,m∞k相似。此抄本封面题日“玉龙歌”,并记有“杨瑞霞”三字(见图7、图8)。遗憾的是后半部分内容第一l一掳九凄景骡乳}撼瓣爱雪页脱欠,不详原本有无书名。从现存的抄本《杨氏家 传针经图像》和抄本《玉龙歌》来看,二者所载书名都未必可靠。图2《杨氏家传针经图像》卷首8‘玉龙歌》,民国时期抄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玉龙歌》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玉 龙歌一百二十穴”,第二部分内容与‘杨氏家传针经幽像》内容相似。 书名、成书年代与作者?13?玉图3抄本t玉龙歌》卷首图4抄本‘玉龙歌》后半部分首页鬻嘉最雪≮弯拿舡冯焉每卷于冬‘瑟孽套套套酆摹羹錾;丧嘉雷圈5抄本《玉龙歌》后半部分首穴蠡;袭图6‘杨氏家传针经图像》尺泽、商阳穴图7抄本《玉龙歌》图8抄本《玉龙歌》封面 ?14?‘杨氏家传针经图像》考从以下几方面来考察其原本书名: 首先,《杨氏家传针经图像》所载文字与明中期鲁妻擎暑一;《神农皇帝真传针灸图》第十五图下引有一条“窦太 师针经”文字(见图9)符合度较高,试比较各本的记载: 直蕴二峦:二垄厶推。在背部第一椎骨尖上陷中是 穴。足二阳、督脉之会。针一分.灸二七壮。治一切廑 蒸蕉垫,盗汗,先补后泻.一切脾寒等症.灸之立绶。治脊膂强痛,泻:一切详}虚,潮热,百损,看症补泻.,每肾雌曼囊玎至七牡∞;置下备十 盟上倚十七尤;努棘:在至导倍 寸肚二,5吁脉政粒名百努^陪培左‘r讳可。石牡扛,^租戈浩芳儡应杜矗釜.表u铲穷履相鼻£乏卿辱一卉瞎胆弄、’拿吒让席十一盘吖庸十雄云王岛止咯晕‘霄以一置!痈哇衣可拿-、扛兰‘素注’云:人有项骨三椎,脊骨二十一椎。通.该二十四椎,以按二十四气.然则除项骨三椎外,第四节所 谓一椎即百劳,以至尾骶廿一椎.(‘杨氏家传针经图 像》)图9明刊‘神农皇帝真传针灸图》骨督t亘蒸二穴:在背部一节骨上是穴。针八分,灸二七 壮。治一切虐蕴蕴垫t盗汗,先补後泻;一切脾寒等症t灸之立效。(抄本‘玉龙歌》) 督百劳一:在大柱骨尖上,第一椎骨上是穴。针一分, 。.甯^矸和件三t装玎魄属寄声 茂甲豇车m军.口并盂等瘟灸七装。治淫皇蕉垫,疟症。(‘窦太师秘传》IIu) 盔撞盔:治劳伤虚损发热气注,背腹拘急。‘塞盔 短盐经2名直蕴塞:逾盗虐塞垫!(‘神农皇帝真传针灸图》㈣)骨甲童在届tJ中哪羌;瓒寥署_意骨中是穴计‘¨一个史'I‘袭治.詈兄肫肛《 酉t靠在啦f】趣t赢穴山西耳武量宙’、‘农时坝凰、宅膻Ⅱ瘟属盘幕#.舟冉牟矢堆中棺噩焘走舟盯仝一是 .I星扛姨^望雌一t甄浊岫干中心嚏 冲足肛。异杠上.q^跫祭工争誊篡r比较后发现:其一,各本记载具有同源性,只是 在传抄过程中所据底本不一导致略有差异;其二,《杨 氏家传针经图像》和抄本《玉龙歌》内容与《神农皇 帝真传针灸图》所载《窦太师针经》之文符合度高于《窦太师秘传》(见图lO)。图10‘窦太师秘传》第二,从部分书目书的记载及序文来考察。 ,①《杨氏家传针经图像》书末记有一首“玉龙歌”(见图11):抄本《玉龙歌》更是前半部分为“玉龙歌”,后接抄此部分腧穴内容;《医学纲目》引用此书内容也径称为《玉》或《玉龙》。可见,当时此书多与“玉龙歌”合抄,可能有人会误以为此书名为‘玉龙歌》9 o《读书敏求记》记有“杨氏玉龙歌一卷”,图ll‘杨氏家传针经图像》卷末 9古代针灸文献中不乏这样的例子,例如‘备急灸法)、‘沽古; 中的一种。现在都成了整个丛节的总名称.抄本‘玉龙歌》也应是‘玉龙歌》和此书合抄而成 而命名为‘玉龙歌》。 书名、成书年代与作者?15?可能即是此本《玉龙歌》。杨氏玉龙歌一卷,玉龙一白_二十穴.看穴行针,恐时人有差别。故作此歌.以为卫生之宝焉。(‘读书 敏求记》)有人认为《玉龙歌》的作者为宋代杨氏,实出于附会,不足据10。②前面已经提到,此书与窦太师关系密切,那让我们看以下有关窦氏针书的记载:‘针经指南'【J‘】窦桂芳序:。今将面授己验‘指南’,朱提举所刊窦汉卿‘盐丝’,二书参究订误……”’‘神农皇帝真传针灸图》第十五幽下:“大椎穴……!塞盔!匝盐经≥名百劳穴,治诸虚寒热……”‘古今医统大全》lI订: 。‘窦太师针灸》,一名‘针灸指南》.名杰,字汉卿,为金太师”. ‘针灸原枢?原枢说》㈨:“针道者,惟窦汉卿之‘标幽赋'、‘密语'、‘宝鉴’.系针家 之轨范也”‘针灸原枢》卷十载:。窦太师‘秘传j、‘密话'、l盐丝≥,‘琼瑶》、‘宝鉴》”‘读书敏求记':“(窦氏秘传》内有金沣玉液、人小骨空、八风八邪,髁骨八法”.“‘太师针灸) 一卷窦太师‘针灸'传于婺县乇镜泽,共计一百二十八法。抄录于成化辛丑夏五月.藏书家未见 有此本也。”从上述各本的记载来看,对窦氏针书书名记载繁多,且不统一。由《针灸原枢》记 载来看,窦氏针书应不止一种。在现存针灸医籍中,除《针经指南》外,与窦氏相关的 就是《针灸集要》所载《窦太师秘传》。《古今医统大全》中记《针灸指南》也称为《窦 太师针灸》。然清代钱曾《读书敏求记》中记载“传于婺县王镜泽之《窦太师针灸》,共计一百二十八法”,与《针经指南》内容不符,二者显然并非同一书;此处记载“窦太师《针灸》传于婺县王镜泽,共计一百二十八法……藏书家未见有此本”与清抄本《针 灸集要?窦太师秘传》中“右《窦太师秘传》,前后共计一百二十八法治秘文……”一致,说明钱氏所记‘(窦)太师针灸》即《窦太师秘传》(钱氏又称作《窦氏秘传》)的一种传本。而现存《针灸集要》所载《窦太师秘传》一书,与钱氏藏本已有出入,据钱 氏《读书敏求记》载,其所藏《窦氏秘传》“内有金津玉液、大小骨空、八风八邪、髁 骨八法”,而《针灸集要?窦太师秘传》中未见“大小骨空”穴,却见于《杨氏家传针 经图像》及抄本《玉龙歌》。由此,《杨氏家传针经图像》及抄本《玉龙歌》所据底本当不是此《窦太师秘传》,而是另有所本(可能也曾被称为《窦氏秘传》)。第三,如上所述,《杨氏家传针经图像》与传本《窦太师秘传》内容符合度不高, 且《杨氏家传针经图像》所载腧穴数远多于《窦太师秘传》(《杨氏家传针经图像》载236 穴,抄本《玉龙歌》载203穴,《窦太师秘传》载134穴)。虽此书可能曾被称为《窦氏 秘传》,为与现行本《窦太师秘传》区别,暂称其为《窦太师针经》。 第四,此书是一部腧穴专书,为何名为《针经》?如前所述,此书所载腧穴体例形 式受《甄权针经》影响,据黄龙祥先生考证《甄权针经》也是一部腧穴专书而名为《针 经》,因此推断,此书可能受其影响也名为《窦太师针经》。lO黄龙祥主编针灸名著集成[M】.华夏山版社,1996 ?16?‘杨氏家传针经图像》考综上所述,此书可能被称作《窦太师针经》、《窦太师秘传》、《窦氏秘传》、‘太师针灸》等名。但经过各本的比较发现,《杨氏家传针经图像》、抄本《玉龙歌》与现存《窦太师秘传》符合度不高,而《太师针灸》又被称作《针经指南》,所以本文将此书书名暂定为《窦太师针经》。2.2成书年代此书应成书于公元】281年之后,1295年之前。金元名医罗天益与窦默等名医随蕃王忽必烈屯驻在瓜忽都过冬时,曾向窦氏学习针 法,罗天益在注窦氏“通玄指要赋”时,以及《卫生宝鉴》(成书于1281年)全书中, 均未引用此书,罗天益与窦氏生活在同一时代,且一道共事,如果此书当时已成,罗氏不会不知,因此,推测此书成书应不早于1281年。在发现《杨氏家传针经图像》之前,“百劳”一词,最早见于《扁鹊神应针灸玉龙 经?玉龙歌》腧穴注文,经对照发现这两书对此穴记载一致。《杨氏家传针经图像》共 载236穴,《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玉龙歌》腧穴注文中共116个腧穴(异名同穴以1 个穴计:绝骨与悬钟、太溪与吕细、关元与丹田),二者有115个腧穴吻合(只有“中 都”一穴二者表达不是同一穴)。前者腧穴数目远多于后者,且《杨氏家传针经图像》 全书记载腧穴体例一致。所以,‘杨氏家传针经图像》不可能抄自《扁鹊神应针灸玉龙 经?玉龙歌》,而是相反。因此,此书成书应在《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成书于1295年¨)之前。 另外再看:‘针经指南)朱良能序:“余于壬辰(1292年)冬.被旨来南,遍历请郡,求其所谓‘针法' 者,旨不获。旧簧中得先生之遗书,敬用锓梓.以广其传……时元贞元年……。元贞元年即1295年,与。《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成书同一年。疑“所谓《针法》” 即此书,此书可能传于王开(镜泽),而没有广泛流行,所以朱良能只知窦汉卿另有所 谓《针法》之书,而没有真『F得见其书,自然亦不知其是针法书或穴法书。 又清代钱曾《读书敏求记》载:“‘窦氏秘传’内有金津玉液、大小骨空、八风八邪、髁骨八法”,“‘太师针灸'一卷窦太师 ‘针灸,传于婺县壬镜泽,共计一百二十八法.抄录于成化辛丑夏五月。藏书家未见有此本也.”由此也可以看出,确有名《窦太师针灸》或《窦氏秘传》之书(即《窦太师针经》)传于婺县王镜泽,由于没有广泛流行,所以流传不广,得见者不多。其内容被王国瑞引用,首见于《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玉龙歌》腧穴注文,再次证明其成书年代应在《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之前。1黄龙祥主编.针灸名著集成.华夏出版社,1996:448 书名、成书年代与作者?17?2.3作者关于本书的作者,现存两部抄本《杨氏家传针经图像》及《玉龙歌》由于残缺,均未著录。《针方六集?神照集》中只记载“窦氏刺灸法”,不知此“窦氏”是作者名还是 书名。清初《循经考穴编》也只是引作“一法”,可能该书传至清代已有残缺,其书名及作者不详。 从内容上看,《杨氏家传针经图像》一本中可见有六处称引“太师云”字样,这就提示此书非窦太师亲著。然而,抄本《玉龙歌》却不见任何“太师云”字样或相关内容,因而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即“太师云”这类文字系后人注文混作正文者。《杨氏家传针经图像》补泻原则与《标幽赋》、《流注通玄指要赋》及《针经指南?真言补泻手法》所载窦氏针法补泻原则一致,先看以下各书原文:大抵疼痛实泻,痒麻虚补。(‘标幽赋》【1”) 察麻与痛,分实与虚,实则自外而入也,虚则自内而出欤.(‘流注通玄指要赋') 补法……虚赢气弱痒麻者补之。弼法……丰肥坚硬疼痛者泻之.(‘针经指南?真言补泻手法') 魄户……浑身百节疼痛,泻……带脉……两胁疼痛.泻之.……五枢……治肩柱骨疼,泻。(‘杨 氏家传针经|鳘i像')。鱼际……五指麻木,补……少冲……指头麻木,补……涌泉……伤寒足底麻木及无汗,补…… 行间……五指麻术,补……支正……手臂麻木不t:,补.(‘杨氏家传针经图像') 听会……痒则补,痛则泻。(‘杨氏家传针经图像’)从以上原文可见,《杨氏家传针经图像》所载针法补泻与窦氏补泻原则一致,再次 证明此书作者与窦太师关系密切。此外,此书内容与传世窦氏针灸著作关系密切,详见 “6.与传世窦氏针灸著作的比较研究”内容,再次证明此书作者与窦太师关系密切。 ?18?‘杨氏家传针经图像)考3传本源流由于《杨氏家传针经图像》所据原本未曾刊行,主要以抄本形式流传,因而传抄日 久,不同抄本之间便会出现一定的差异,现对其传本情况略作考证。3.1《杨氏家传针经图像》传本系统由于在此传本系统中,以《杨氏家传针经图像》记载最全,所以将此传本系统称为《杨氏家传针经图像》传本系统。经初步考察,属于此传本系统的有:①《杨氏家传针 经图像》;②抄本《玉龙歌》;③《琼瑶发明神书》【20】;④《针方六集》【2ll“卷之一神照集”中“窦氏刺灸法”、“附:《针经》不载奇穴二十八”内容及“卷之五纷署集”中腧穴主治症不见于《针灸聚英》的部分内容;⑤《循经考穴编》田】中“一法”及部分腧穴主治症内容。下面分别阐述。3.I.I《杨氏家传针经图像》《杨氏家传针经图像》共载236穴,无目录,第一页下半部分内容不完整,注有“阙 文”字样,则此抄本所据之底本已残损。书末题有“锦堂录”三字并钤有“孤云野鹤”印(见图11)。《杨氏家传针经图像》载236穴,抄本《玉龙歌》载203穴,其中198穴穴名相同, 《杨氏家传针经图像》中有而抄本《玉龙歌》中没有者38穴,抄本《玉龙歌》中有而 《杨氏家传针经图像》中没有的有5穴,它们是:小海、兑端、龈交、灵台、四穴,其 中“四穴”定位及主治症的记载“四穴,在手大拇指端取甲边,用绳缚定两指缝内。灸 七壮。治伤寒发狂,痴不识尊卑,阴症手冷,针之”与《杨氏家传针经图像》中“手鬼 跟”穴记载“手鬼眼二穴,在手大拇指端外侧去爪甲,用线缚定,两大指缝内。禁针, 灸七壮。治五痫等症,呆痴,伤寒发狂”一致,疑其为传抄过程致误,不知此“四穴”之名与《针方六集》中“鬼哭四穴”的穴名中“四穴”是否有关。‘杨氏家传针经图像》比抄本《玉龙歌》记载更全面,基本涵盖了抄本《玉龙歌》的内容,抄本‘玉龙歌》中 只有很少内容不见于《杨氏家传针经图像》。试以“神门”穴为例作一简要说明:神门二穴,土也。在手掌腕后兑骨之端陷中.转手骨开得穴。手少阴脉所注为俞。一名兑冲。针入一分.向前五分针透腕骨穴.灸七壮。造:坠凼星疱:置i埋盈:左赴丘疆;蕉延笠瘗:通e煎毽蛊塞望!熏坚丕鲎!叁篡玉型:垒直.又云转手勾刚骨开,方可F针。(‘杨氏家传针经幽像))神『J.二穴,在手腕没兑骨间尖.转手骨问得穴.刺入一分.沿皮向没五分,灸七壮。!垒出星瘟! 疆;瘟:i}邃逼;蕴蕉:冱!(抄本‘玉龙歌')从“神门”穴记载来看,主治症“渔!叠由墨瘟::::::筮蕉!冱”,《杨氏家传针经图像》 与抄本《玉龙歌》记载一致,只有个别字由于传抄日久二者不一。之后“渔毽直塞运:::::: 传本源流?19?左卫王笪”文字在抄本《玉龙歌》中没有记载, 且“转手勾阳骨开,方可下针”与之前的“转手骨开得穴”文义重复,如出自同一书, 当不会如此,所以这两部分文字当抄自 两个不同传本。3.1.2抄本《玉龙歌》抄本《玉龙歌》,“玉龙歌”原文后接抄腧穴内容,但第一页脱欠,不详原本有无书 名。然而,此本载穴数少于Iji『本,文字也较前本简略。又前本可见六条“太师日”引文,此本并无,说明此书在传抄过程中递有增补。抄本《玉龙歌》中穴名及归经内容均在图中显示,而《杨氏家传针经图像》则作为正文内容(见图5、图6)。抄本《玉龙歌》中多用“治症与某穴同”字样,而《杨氏家传针经图像》则部分将相同的内容抄下,如 三间穴,《玉龙歌》作“治症与二间穴同”,而《杨氏家传针经图像》则将二间穴主治内容“治目昏不见,先补后泻;牙疼,泻之”抄至三问穴下(见表1);另一部分则与《玉 龙歌》本同,如“心俞”穴(见表1),《杨氏家传针经图像》“心俞”穴前为“青肓”穴,而抄本《玉龙歌》“心俞”穴前为“身柱”穴,不知两本孰是孰非,更不知其中“前穴”具体指何穴而言,给理解带来了较大的困难。表1《杨氏家传针经图像》与抄本‘玉龙歌》比较 腧穴 二间 ‘杨氏家传针经图像》 抄本《玉龙歌》 在手次指本节前陷中。可灸三壮,针入―分. 沿皮向后口”分。治目不见光。先补后泻:牙 痛.禁泻。 在手次指本节内侧陷中。刺入三分,沿皮向在手食指第一二+1辙纹尖侧中。手RlⅡ月脉所流为荣。刺入一分.沿皮向后二分。盗目置丕坦:先补后泻:牙,IH,泻之。三间在手食指本节中横纹尖内侧陷中。手Rl明脉所注为俞。针入一分.沿皮向后二分。盗旦盈丕 见,先补后泻:牙疼,泻之。义所≠廖红婀宣二棱针出盘。 心俞 在背部第五椎骨下,两旁备开一寸半。针入一 分,沿皮向外一寸半,灸七壮。治虚惊夜梦,后三分。治症与_二间穴同。更嬲赶^掰气刁f安。在背部第五椎骨下.两旁各一寸五分。灸二七壮。洫重回前.―切心虚怕怖夜萝遗精,此穴不可多灸。失精,盗汗.此穴不可多灸。金蕉回煎签。抄本《玉龙歌》在传抄过程中抄录不全,如阳溪穴只记有定位,而没有主治症内容, “阳溪二穴,在手头指牙三节筋脉后,腕上横纹前两筋间陷中”;抄本《玉龙歌》在传 抄过程中,也有后人增补内容,大多为“又治”内容,如三间穴下的“昱渔塑厶脸氢丕 塞”内容,在历代腧穴主治症中没有记载,不知与《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中“星妇勿 旦”有无关系,看以下原文:-N--穴,在手次指本节内侧陷中。刺入二分,沿皮向后三分。治症与二间穴同.基洫鱼厶脸 刍丕宝。(抄本‘玉龙歌))12“口”.表示此处缺字。 ?20?‘杨氏家传针经图像》考三间.为俞水。在大指次指第三节后内侧, 捻拳横纹头中。针一分.沿皮向后透合谷穴。治胸 满,肠呜泄泻,喉痹咽干.气喘,唇伟.牙痛, 齿龋。垒妇勿出。(‘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六十六 穴治症》)再看大陵穴:大陵二穴:在手掌后横纹两筋问。宜刺入三分,灸二七壮。治心胃痛,泻;掌上生疮,鼠疬等疮,负。星盗笠丕盐!羞丝盅。(抄本‘玉龙歌,)大陵二穴,在手掌后横纹两筋间陷中。手厥阴脉所注为俞。针入三分,灸七牡.治心胸痂,妇 人乳痈.泻;手生疮,破裂者.灸之。(‘杨氏家传针经幽像') 大陵穴。掌后横文中两筋陷间陷中。刺一分.灸七壮.治心分过二度,令人虚。治心痛,宜泻; 手掌生疮,宜灸。无名指点到处是穴。可五壮,多则生息肉。刺入二分.(‘琼瑶发明神书') 大陵二穴,土也。在掌后两筋间陷中。手厥阴脉之所注也,为腧。治热病汗不出.臂挛腋肿.萱篡丕盐,心悬若饥.喜悲泣慷恐,目赤,小便如血,呕逆,狂言不乐,喉痹口干。身热头痛.短气.胸胁痛。针入五分.可灸三壮。(‘铜人腧穴针灸I芏I经’)从上述记载来看,抄本《玉龙歌》中“星渔篡丕盐:羞丝盔”内容在《杨氏家传针经图像》及《琼瑶发明神书》中均没有记载,似为后人抄录时增补。又查历代腧穴文献, 发现大陵穴下只有“善笑不休”(《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所载),而没有“健忘”内容,不详所出。3.1.3《琼瑶发明神书》《琼瑶发明神书》13“腧穴部位及主治症”部分载334穴。大部分腧穴只记有腧穴定位及刺灸法,如:“尺泽穴,在肘中约上两筋内三分五壮”;少部分腧穴既有定位及刺 灸法,又有腧穴主治症,这部分与抄本《玉龙歌》内容符合度极高,似应抄自《玉龙歌》 传本。试以下列几穴为例简要说明,见表2:表2抄本‘玉龙歌》与‘琼瑶发明神书》比较 腧穴 问使 抄本《玉龙歌》 在手掌后人横纹E三寸,两筋间。Tt.相J透支沟穴。 ‘琼瑶发明神书》 在掌后横文上三寸两筋间。直透支沟穴。 治―切脾寒,看症虚实朴泻。且如寒多, 先泻后补;热多,先补后泻。 手小指次指之端,去爪角如韭叶,上出次治―切脾寒.看症虚实补泻。寒多,先泻后补;热多,先补后泻. 关冲 在手无名指头去爪甲如韭叶大刺入一分沿皮向13明刊三卷本‘琼瑶发明神r|5》现藏浙江天一阁博物馆,封面题日“琼瑶发明神书”,卷端题。赐太师刘真人集”,序文作“大本琼瑶真人针经序”。此书无目录,其主要内容有五部分:①“针灸三百六十穴”。除欠“胁堂”一穴外,其余所载腧穴及其排列次序均与明代汗机‘针灸问对》卷下 之“周身经穴相去分寸歌”相同,高武谓此歌系“用铜人穴编叶”:②针灸杂论;③子午流注 针法。内容据‘子午流注针经》改编:④腧穴部位及主}竹。内容抄白‘针灸资生经》及抄本‘玉 龙歌》;⑤周身经穴赋及周身经穴折颦法.前者抄白明初刘纯‘医经小学’;后者据《资生经》改编。(黄龙祥,‘琼瑶神书》考略.中华医史杂志,1999,29(1):18--20) 传本源流?21.没三分。主;尊邓罄甲昂厣譬哆事出卑瑁z侧。粘反刺同庙=,于。描享葶刹5蛩,.9昂厣孳草甲?.卓毋多粤?液门 在手第二指本节后。刺入一分,沿皮向』亓透目f池。蛳力..th.子节红肿,.¥’-舯出血妙a背红肿.泻出血。手小指次指本节后陷中。入―分,沿皮向 后透目J池。治五指五力,宜补:手背红肿痛,宜泻,弹针出血为妙。三妒三如中渚 在手小指次指本节f斤五分。刺入一分,沿皮向后 一寸半。治脾脊疼痛,先补J亓泻;心疼亦然,手 手小指次指本节后陷中,循手表脘E。二 分二呼三牡,沿皮刺向后一寸半。治髀脊心瓶先补后泻;手背红肿,宜泻出血。在脘扁三寸,两骨之闻陷中。直刺透间使。 火便秘结不通,宜泻;大治腰肋腿口脚口 痈,先泻后补:腰脚重,则先补而后泻之。 二分留毛呼少三牡,支沟在手外腕骨上三寸。直透闯使穴。人便伽{结不通, 泻;腰胁幄义脚终酸,先补』斤泻;腰脚重,先泻 后补。即b虎穴。义if『,―疾.注:加芾事号宁为两本相似内容? 从上表几穴的记载来看,二者符合度极高,《琼瑶发明神书》除抄自《玉龙歌》传本外,还有抄自他书内容,如支沟穴“二分目七眈务三牡”内容:抄本《玉龙歌》则有后人增补内容,“墅1虐峦!墨渔疸瘗”,当为后人抄录过程中增补。3.1.4《针方六集》《针方六集?神照集》中129穴下明确记载了“窦氏刺灸法”,其中7穴不见于《杨氏家传针经图像》,它们是:小海、天柱、大杼、心包俞、中都、八风、八邪;其余122 穴中只有17穴二者记载不一致,其他105穴二者记载一致,详见表316。此外,腧穴定位部分也受《杨氏家传针经图像》的影响,以阳溪穴为例说明之: 在手腕上侧头指第二二节,用手交义,筋后腕趱煞蓝两筋间陷中。(‘杨氏家传针经图像》)在腕中上侧两筋闻陷中。(《备急千金要方≥[231、‘铜人腧穴针灸幽经》)在手腕上侧携缠蕴,两筋间陷中。(‘针方六集?神照集,)据考,没有发现此书之时,在《针方六集》之前医籍中,如《备急于金要方》、《铜 人腧穴针灸图经》等,阳溪穴定位中没有出现“趱煞煎”字样,此书的发现解释了这部分内容的渊源。另外,二者错误承袭一致,以然谷穴为例晚明。见下文:然谷……横针入五分,灸七二壮.(‘杨氏家传针经l玺|像,) 然谷……窦氏针入五分。灸七二壮。‘针方六集?神照集' 然谷……针入半寸.灸二七壮.(抄本‘玉龙歌》)在《杨氏家传针经图像》中,灸法内容中一般为“二七壮”。只有此处作“七二壮”,而抄本《玉龙歌》作“二七壮”,此处传抄致误,应为“二七壮”。《针方六集》承袭了 《杨氏家传针经图像》之误,也作“七二壮”。《针方六集?神照集》中“附:《针经》不载奇穴二十八”载39个奇穴,其中29 穴与《杨氏家传针经图像》记载基本一致,显然应源自此书的某种传本。《针方六集》 中“鬼哭四穴”包含了《杨氏家传针经图像》中的“手鬼眼”和“足鬼眼”穴,“脑堂” ?22?‘杨氏家传针经图像》考穴实为《杨氏家传针经图像》“脑空”穴,二者只是穴名不同,具体内容一致(见表3)。另有十个穴抄自《奇效良方》,它们是:关元、鼻柱、耳尖、聚泉、肩柱骨尖、内踝尖、 外踝尖、八邪、八风及囊底,由于与此书关系不密,此不详述。表3‘杨氏家传针经图像》与‘针方六集》奇穴比较 编号l腧穴 十宣《针方六集?奇穴》 在手十指端上是穴。宜三棱针出血。禁 灸。治伤寒不识尊卑,发痧等证。《杨氏家传针经图像》 在手指端上是穴。宜二棱针出血,禁灸。治 伤寒,狂不识人.发痧等症。 在手人拇指端外但哪去爪甲,用线缚定,两大 指缝内。禁针。灸七壮。治五痫等症,呆痴, 伤寒发狂。 在手第二指与第四指上第二节尖上是穴。禁 针.灸五壮。治手指拘挛不开。 在手侧腕交义紫脉上。灸七壮。治牙齿疼, 泻。义名龙幺.穴。 在手小指第二节尖。灸七壮,禁针。治目羞 明怕日.风*杖』R,迎风冷泪。灸,吹之。 在手人拇指根本{,尖。灸七壮,禁针。治目 痈失明怕El,风沿烂眼.迎风冷}目。又同二 间穴。 在手中指二节尖。#CrA士,禁针。治翻胄吐 食.补之;心疼,补泻之。 在手次指本节陷中。针入一分,沿皮透日J池 穴。瀹手背红肿痒,泻。宜三棱针出血。2手鬼眼在手人拇指端外侧,去爪甲韭许,用线缚定,两人指缝内是穴。灸七壮.禁针。 治五痫呆痴,伤寒发狂々%E。3五虎在手第二指与第四指上,四穴俱是指背 第二节尖上是穴。灸七壮.禁针。治手 拘挛不开。4龙困 小骨空在手侧腕上,交义紫脉上是穴。灸七壮。 治牙齿终痛.泻。5在手小指第二节纹尖。灸七壮.禁针。 治目羞明.怕风日,烂服,迎风冷泪。 在手大指拇本节鲥横纹尖。灸七壮,禁 针。治目痛.失明,怕风,风沿烂眼, 迎风卜泪。6大骨空7中魁在手中指第―节尖。灸七壮.禁针。治 翻胃吐食,眼疾,心疼痛。 在手次指本节陷中。针入一分,沿皮透 日{池穴。治手背红肿痛,泻。宜二棱针出血.‘8中都9上都在手小指次指岐,哥间。针入一分,沿皮透目|池穴。治手臂红肿生疮。 在手腕上四寸,―穴在人筋内,―穴在 大筋外。针入五分,灸七壮。―法:用 线耸转胫间,除下,将患人虎口{觅起, 到线头尽处是穴。治五肿痔漏,便血。在手第二指岐,胃伺。针入―分,沿皮透日I池穴。iff手臂红肿生疮。 在手腕E四寸,有―穴在大筋内,有一穴在 人筋外。针入五分,灸七壮。又法:用线量 转胫间.除F,将于手虎口度量,到两头点 尽处是穴。治五种痔粕,便血。 在膝盖骨F,犊鼻穴外旁陷中。横针透膝关 穴.治膝肿疼.泻。灸二七壮。 在手尖肘火骨尖上是穴。禁针.灸七壮。治 服日疼痛.上屉翳膜.冷徊常流,风沿烂眼。 在口舌底左紫脉上是穴。宜三棱针出血.禁10二白11膝眼在膝盖骨’F,犊鼻穴内外陷中。针入五 分,灸七壮。治膝红肿终女*,鹤膝风.12肘尖在手肘火骨尖上是穴。灸七壮,禁针。 治眼目疼痛.翳膜冷泪,风沿眼烂。 在舌底,在左紫脉E是穴。禁灸。宜用 三棱针出血。治小儿重舌,大人乳蛾等 症,出血妙。13金津灸。治小儿重舌,大^乳蛾等症,皆出血妙。在舌底以紫脉上是穴。宜三棱针出血。治五 瘿症。馀病同前二穴。 在口舌底根当中紫脉匕_黾穴。宜二棱针出 血,禁灸。 在鼻孔内是穴。用箬叶做―箬管.搐动出血。14玉液 海泉在口舌底,右紫脉上是穴。禁灸。宜朋 三棱针出血。治五疳、重舌,乳蛾等症。15在口舌底根,当中紫脉上是穴。宜二棱 针出血,禁灸。治舌上诸病,针不宜深。 在鼻孔内。刚箬叶做一箬管,搐动出血,16内迎香 传本源流?23?编号腧穴《针方六集?奇穴》 治眼红肿。―法:在鼻枉两旁珠上陷中 是穴。针入二分。治鼻中息肉不蚓香臭。‘杨氏家传针经图像》 治眼红舯痛,出血尤妙。17瘿俞 鱼腰在廉泉穴F,近结喉骨上是穴。针入三 分,灸七壮。治瘿笛症。在廉泉穴近结暌骨上是穴。针入三分,灸七牡。治五瘿等症。 治目失明睛昏,先补后泻;目赤肿疼。宜泻, 川三棱针出血二次妙。 在中极穴两旁各开--,fi-,针入二寸半。疗血 崩赫F,及男子妇人无子,灸三七壮.看虚 实补泻。18在两眉中间。针入一分,沿皮向外透鱼 尾穴。禁灸。}ff眼红肿}纫IH,泻之良。 在脐.卜四寸,中极穴两旁各开二寸是穴。 针入二寸五分,灸三七壮。治血崩螽Ii下 及男子妇人无子。19子宫20腋缝在肩柱骨前缝尖是穴。针入五分。灸七 壮。jf}肩胛终蝻。 在曲骨穴两旁各开二寸。针入一寸五分. 灸二七壮。治膀胱七蛐之气。 在膝上粱匠穴两旁。各开聂分。针入五 分.灸|二七壮。治腰腿脚膝无力麻木. 补多泻少;膝盖红肿泻之。X法,在梁 丘穴两旁一寸。在肩柱骨前缝尖是穴。针XZ.,-J-半,灸七壮。治肩前胛痫,看症补泻。 在曲骨穴两旁各开三寸。针入一分半.灸三 七壮。治膀胱七灿之气。 在膝上梁丘穴两旁备开一寸。针入五分,灸 一七壮。疗腰腿脚膝无力麻木,补泻。补多2l兰门22髋骨泻少;劂十,泻之.在足第二指节一F横纹缝中。禁针,灸二七壮。23独阴在足第二指节F横纹缝中。灸二二七壮, 禁针。治难产,jjfi农不下,偏略术肾。衍难产,胎农不F,偏路术肾,看症补泻。在额角发际r紫脉是穴。治目疼羞明.用三 棱针出血。24太阳在头额角发际r紫脉上。_Hj二棱针出血,治目终。25胛缝在肩背胛缝尖尽处。直针入三分。灸三在肩背胛缝尖尽处是穴。直针LG.寸,灸二七牡。治肩背臂膊瘩,泻;手无力,补。 脑空一穴.在头后风府穴上―寸半,玉枕骨 r陷中。针入三分.灸二七壮。治脑项头晕。 补。 足鬼眼二二穴,在足大拇指端去爪甲外侧,用 线缚定,两指缝内。禁针,灸七壮。治痫症, 屎确i,伤寒发狂。馀症同前穴。 印堂一穴,在两眉中间是穴。针三分.灸七 社。治小儿中急侵惊风。灸之则啼,哭有效。七壮。潮青背瞎臂绢.泻;手足无力,补。26脑堂脑堂一穴,在头后风府穴E一寸五分, 玉枕骨F陷中。针入.二分,灸三七壮。 治脑项头晕痂。2"/足鬼眼鬼哭“四穴,在手足人指端,去爪甲外侧, 用绳缚定.取两指缝内是穴。灸-b't士. 禁针。治伤寒发狂,痫疾呆痴。28印堂印堂~穴,在两眉陷中。针入一分,灸 五壮。治小儿惊风。及人人中风不省,灸-'PAl:;头重,针三分,泻之。:29天应穴天麻穴。即《千金方》“阿是穴”,‘玉 龙歌》谓之“不定穴”。但A自处。就于 左右穴道匕卧透痛处泻之,经所谓“以 痂为腧”是也。若青肿酸终,麻术不仁, 寒A*等症,补,灸五七干上;红光肿毒痛,大应穴,但痛处。就于左右刘酋E卧针刺之,泻:若青肿瘦终,麝木不仁,冷辅嚣症,补, 灸者,或三,或五.或七。红光肿痛。宜三 棱针出血妙。14鬼哭四穴:包含了前“手鬼眼6二穴。‘杨氏家传针经l鳘i像》则为“手鬼脆”和“足鬼眼。两个 穴名,定位、取法及士_}fi症同。不知此穴名与‘玉龙歌》本“四穴”是否有关,“四穴:在手大拇 指端取甲边。用绳缚定两指缝内。灸七壮。治伤寒发狂,痴不识尊卑,阴症手冷.针之”。 ?24?‘杨氏家传针终图像》考编号腧穴<针方六簟?奇穴》 宣三棱针出血。‘杨氏家传针经图像》从上表对照比较可见,二者符合度极高,显然《针方六集》源自《杨氏家传针经图像》传本。 此外,(fr方六集?纷署集》腧穴主治症中不见于《针灸聚英》的内容基本见于《杨氏家传针经图像》,试以下表中几穴为例说明之(见表4)。~表4‘针方六集?纷署集》与《针灸聚英》、‘杨氏家传针经图像》主治症对照腧穴 阳溪 《杨氏家传针经图像》 治手背红肿疼,泻;五指 拘挛,手腕无力,补。治 狂言如见鬼,头目胸疼. 并治之。 《针方六集?纷署集》 治热病狂言喜笑见鬼,烦心,五 指拘挛,手腕无力,目赤有翳. 粤dl*厥逆,腑满不得息,寒热疟 疾.寒咳呕沫,喉痹,耳呜耳聋, 惊掣.肘臂不举,久患劫i柳。 大陵 治心胸痂,妇人乳痫,泻; 手生疮,破裂者,灸之。 ‘针灸聚英》 主狂言喜笑见鬼。热病烦心,目风赤 烂有翳,厥逆头,IW,胸满不得息,寒 热疟疾,寒咳,呕洙,喉痹.耳鸣耳 聋,惊掣肘臂不举,痂疥。主热病汗不出.手I)热,肘臂挛痛.腋肿,心中^h闷,烦渴狂惑, 喜笑不休,悲泣惊恐,面赤目黄, 小便如血,呕哕无度,喉痹口干. 身热9dlb,短气,腹中尽,Ih,脓土热病汗不出,手心热,肘臂挛女W, 腋肿,善笑不休。烦心,心悬若饥, 心疝学热。喜悲泣惊恐,目赤目黄, 小便如血,呕口宛无度,狂言不乐. DR-}#rn千,身热头疝.短气,胸胁痛,殖±垃缝,蛔冬{∞:犁|ii蜊孝:缈峪皋i间使 治―切脾寒,看证补泻。 久疟不愈,心疼,五心热. 先补后泻。 主伤寒耋占胸,心恳如饥,卒狂, 恶寒.呕洙.咭不得语,咽中如疆堑蕴缱:主伤寒结胸,心悬如饥,卒狂,胸中 澹澹,恶风寒,呕洙怵惕,寒中少气, 掌中热,腋肿肘挛,卒心**,多惊, 中风气塞,涎上昏危,喑不得语。咽 中如梗,鬼邪,霍乱干呕,妇人月水 不调,血结成块。d,/I.客忤。 主心痫善惊,身换烦漏。口千,逆气援:壬堕,牌垮”,.冬霉币枣,.手心烦热,面赤曰黄,鬼邪霍乱. 妇人爿水不调。血结成块.小儿盔在。曲泽治Z唧,浒孕毋玲节峰肺帮,看虚实补泻?治Z唧一9喧t.犀县撺垮日师..腋肿.胸胁支满,萱篮:曼垫巫渴,逆气呕涎血,风疹,搞溺。堕l§查,心F滟澹。皇垫区趁,臂肘手腕善摇动。头清汗山不过峭,伤寒, 逆气呕吐。 士喉痹喉闭,舌卷口千.头痂。霍乱, 胸中气啼.不嗜食。臂肘,}H不可举, 目生翳膜,视物不明。关冲治;售秒棼?口渴,厣售 主;謦邓罄,.甲l}譬掣,堡!左。裂-泻?宜弹针出血? 舌卷强不能言。头痛,霍乱,气 略,胸满不食,臂肘不可举,目 生翳膜,视物不明。注:上表中加蒂霉号为‘针方六集》源自《杨氏家传针经I璺j像》内容.加工盟丝文字为‘针方六集》源自‘针灸聚英》内容.15脾疼.疑此为脾寒之误,形误。 传奉源流?25?3.1.5《循经考穴编》‘循经考穴编》中“一法”(见表5)及部分腧穴主治症内容(见表6)与《杨氏家传针经图像》符合度较高。而严振在《循经考穴编》中笼统引作“一法”,说明严氏 己不详该书书名及作者名,也就是说其所据本已不全,否则据该书引文体例,在称引此 书时不可能不交待人名书名。表5《循经考穴编》“一法”内容与《杨氏家传针经图像》对照 腧穴云门《循经考穴编》 ―法:针入一分,沿皮向外―寸五分。《扬氏家传针经图像》 针入一分,沿皮向外一寸半,禁灸。天府一法,与乳相平墩2亦可。―云:莹i自 熊凰,宜灸七牡。刺入一分,沿皮向后二分。治喉j冉,咽队直生丛担垩是穴。治―t刃眼目红肿,去翳去 星.瘰疬.筮自|l丞,看症补泻。三间 地仓 乳根针入一分,沿皮向后三分。……又治王登!啦.宜三棱针出血。中如梗,F齿,lⅡ,嗜卧,手指壬ii垃瘟。针一分,沿皮向上透颇乍。灸可―:七壮。 ―法:刺入一分,沿皮向外一寸五分。针入―分。沿皮透颊车穴,灸七壮或三土扯。针入一分,沿皮向外一寸半,灸二七壮。注:加二E量4线文字为二者符合度高的内容。由上表中加工剑垡文字可见,《循经考穴编》中“一法”或“一云”内容(共247穴,此处仅举例说明),显然应源自此书的某个传本。另外,《循经考穴编》腧穴主治症 中虽没有用“一法”字样,但从内容来看,也应与此书关系密切,详见表6。表6‘循经考穴编》与《杨氏家传针经图像》腧穴主治症对比 腧穴 少泽 《循经考穴编》 《杨氏家传针经图像》 治目肿疼,泻:妇人无乳及乳痈,补, 吐痰亦效。乳汁不通,先补后泻。专治 鼻血出,左出灸左,右出灸右,两边出 灸Z,五壮或三壮。 厉兑 主尸厥,惊狂,黄痘,水肿.热病汗不出,寒疟.若蛔冬{嶂帅}帚,.t峰,.馕峨毕譬印攀i科不孕,.勇≯h后孕。又治胸膈痛闷及鼻衄,灸之立愈?胃弱不食,先泻后补;审挚’.本俚绎,.不嗜食,审宁职巷,胃脘疼痛,僳缔r.自啡?齿龋, 埠粤,.泻之?喉痹,肼亍外啸浞跗痛。内庭 主伤寒汗不出.振寒,厥逆,恶闻人声,上齿痢, 胃口疼,停痰积冷.腹胀,气喘,口喁,鼻衄,亦 治瘾疹,喉痹,便血,足指背红肿疼痛,并宜泻之。 窍阴治,J、彤涨请,.肇节{壬野’.气喘..《啤,. 辱;.事9母拿,.玲职,.摩t陋毋。主耳聋,胁痛,梦魇,转筋?螅挚多睡,.卓翠,.雌事不摩,.辜爷?治嘴不眼,.t卜:.雌棼多唾,.霉酵? 治四肢肿满,嵫r丈肇孝水i_i募礤气。临泣主诸般足疾,骺跗湿肿?辱阜水摹?肚零《咻-.乖 ?26?‘杨氏家传针纤图像'考2孓刁濒,.雏隹删刮?亦主季胁满痛-久疟寒热,缺盆牧F马刀瘿疬.及妇人月事不利.乳痈。义治日―切症候。又太师云:辱拿《雌,亦可出水:脚气红肿,出血。注:加希单号为二者符合度高内容- 从上表中加着重号文字可见,《循经考穴编》腧穴主治症显然受此书影响,这种方式与《针方六集?纷署集》引用此书内容方式一样,将此书内容与其他内容综合一起而 不注明出处,也没有象刺灸法中用“一法”或“一云”的这种特殊方式标示。 综上所述,在以上各本中,以《杨氏家传针经图像》中内容最为全面、详细,但由 于所据底本已经残缺,再加上传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所致失误,此本也存在不足之处。 因此,可用抄本《玉龙歌》、‘针方六集》“神照集”及“纷署集”、《琼瑶发明神书》、《循 经考穴编》补其不足,并作为主要对校本辑复此书。3.2“玉龙歌”腧穴注文传本系统由于《杨氏家传针经图像》内容以“玉龙歌”腧穴注文的形式出现,所以称此传本系统为“玉龙歌”腧穴注文传本系统。属于此传本系统的有:①《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玉 龙歌》腧穴注文;②《针方六集?玉龙歌》腧穴注文:③《针灸原枢?玉龙歌》腧穴注文。在现存医籍中,《杨氏家传针经图像》内容最早见于《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玉龙歌》腧穴注文中,“玉龙歌”是记录针灸治疗的歌赋,所以注文中大多只记载腧穴定位、取穴法、刺灸法及补泻法,很少涉及腧穴主治症。《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玉龙歌》腧穴注文中共载116个腧穴(异名同穴以1个穴计;绝骨与悬钟、太溪与吕细‘6、关元与 丹田;同一穴出现2次者也记为1穴,包括:合谷、腕骨、人中、太阳、中脘、通里、 三阴交、申脉),115个与《杨氏家传针经图像》一致,只有“中都穴"”1穴不同,二 者穴名一致而实非一穴。此外,“五枢”穴后文字实为“胛缝”穴注文,而“五枢”穴 内容脱落(详见“7.2五枢与胛缝之误”内容)。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玉龙歌”共记有80个歌题包括83首歌赋”。而《针方六 集》、《针灸原枢》以及抄本《玉龙歌》中各有78首歌赋,除序歌及“偃偻”一首外,16吕细:见窦氏《流注通玄指要赋》,主治牙齿痈。罗天益‘卫生宝鉴》卷二十注作“吕细,膀胱经。一名太溪”。太溪,非膀胱经穴,疑有误。此穴当即位于足职部的“女膝”又作。女须”穴。 主治牙病见来?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但后世多从罗大益之说而将“吕细”与“太溪”作为同一穴。 17‘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玉龙歌”记载“中都原穴是肝阴”.与下篇“注解标幽赋”中J千氏注文“每时相配乙、丁、己、辛、癸”(足厥阴[肝】――中都【乙】)相吻合,故此部分内容可能系王氏父子所增补,“中都:在足内踝七寸。针一寸半,沿皮向上一寸,灸七壮”.现此穴为肝经郄穴: 而‘杨氏家传针经幽像》作“中都二穴,在手次指本∞陷中。针入一分,沿皮透阳池穴。治手背 红肿疼,泻;宜三棱针出血”,此为经外奇穴. 18“肘挛筋痼”有二首歌赋,“疝气”有三首,所以共计83首歌赋。 传本源流?27?余76首,其中《针方六集》“玉龙歌”有歌题,后二者没有歌题,有关“玉龙歌”内容由于不是本文研究重点,在此不再赘述。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玉龙歌》、《针方六集?玉龙歌》及《针灸原枢?玉龙歌》三本腧穴注文中有108穴穴名一致。此三本腧穴注文多记载腧穴定位及刺灸法,这部分 内容三者符合度很高。由于注文在歌赋之后,歌赋本身已经记载了腧穴治疗内容,所以对腧穴的具体主治及补泻法记载略简,但后二者比前者记载略详。通过比较发现后二者应是出自同一传本(见表7)。《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中有而《针方六集》、《针灸原枢》中没有的腧穴有:气海、膝眼、中都、金门、水泉、公孙、脾俞、曲泽伸。《针灸原枢?玉 龙歌》和《针方六集?玉龙歌》腧穴注文中各载有112个腧穴,不见于《扁鹊神应针灸 玉龙经》腧穴有:中冲、带脉、率谷、五枢(内容);如前所述,《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中五枢穴下记载的是胛缝穴内容,而没有胛缝穴名。表7‘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针灸原枢》及‘针方六集》“玉龙歌”腧穴注文对照表 腧穴 少商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在大指甲边内侧端,去爪甲 如韭叶。针入一分,沿皮向 后三分,泻之,三棱针出血。 应合谷。 尺泽 在肘中大筋外陷中。用手如 ‘针灸原枢》 在手大指内侧。针入一分.沿皮向 后二分。泄,三棱针出血亦妙。应 合谷。 ‘针方六集》 在手大指端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 出血,乳鹅立消。在手肘腕中,人筋外,小筋内陷中。 刚手如弓方可针。针入半寸。先朴 后泻。禁灸。 在掌后三寸两筋间。直针透支沟, 灸二七壮。先寒后热.先补后泻{ 先热后寒,先泻厉补;热多,单泻; 寒多,单补。 在手无名指内去爪甲如韭叶大。针 入一分,沿皮后二分,禁灸。廊在 支沟。治二焦邪热,单泻;二焦受 寒吐涎,单补:胸膈痞闷,精神不 爽,先补后泻。在手肘腕中,大筋外,小筋内陷中。 手屈如弓,方可针。针入五分.先 补后泻。禁灸。 在掌后三寸两筋间。直针透支沟, 灸三七壮。先寒后热,先补后泻; 先热后寒,先泻后补。热多单泻, 寒多单补。 在小指次指之端。去爪甲角如韭叶。 针入一分.沿皮向后三分。禁灸。 治三焦邪热.单泻;三焦受寒吐涎, 单补;胸隔痞闷,先补后泻。应穴: 支沟。 在小指次指间陷者中。针入―分, 沿皮向后透Rj池穴,宜单泻及弹针弓,方可F针。先{忻泻,针半寸,禁灸。 间使 在掌后横纹直E三寸两筋。 直透支沟.灸二七壮.热多 则泻,寒多则补,针入半寸。关冲在手小指次指内侧端,去爪 甲角如韭叶大。针―分,沿 皮向后三分,泻。禁灸。小 指次指者.无名指也。液门在手小指次指本节后。针入 ―分,沿皮向后透入日}池. 泻之。针入一分.沿皮向后透日1池.宜单 泻及弹出血为妙。手臂冷风躺,先 补。出血为妙。手臂冷刚苗,先补。经过比较发现,《针灸原枢?玉龙歌》和《针方六集?玉龙歌》腧穴注文及“玉龙歌”无论顺序还是内容相差无几,说明《针方六集?玉龙歌》(成书于1618年)可能抄自《针灸原枢?玉龙歌》(成书于1580年),或二者所据为同一底本。《针灸原枢?玉龙19载此“中都、金门、水泉、公孙、脾俞、曲泽”六穴的歌赋均不见于抄本‘玉龙歌》及‘医学纲 目》、‘玉龙赋》、‘针灸人成》、《针灸原枢》、‘针方六集》诸J;.独见于t扁鹤神应针灸玉龙经》, 疑此七首歌可能系王氏父子所增补.据此则‘针灸原枢》、‘针方六集》不是抄自《扁鹊神应针灸 玉龙经》。 ‘28?《杨氏家传针经图像》考歌》比《针方六集?玉龙歌》多一首“筋急不开最难伸,穴法从来尺泽真,若还头面俱 解疾,一针合谷效如神”;另《针灸原枢?玉龙歌》腧穴注文“关门穴”而《针方六集?玉 龙歌》作“气冲穴”,疑此为腧穴定位相近而致传抄错误。 此外,《针方六集?玉龙歌》和《针灸原枢?玉龙歌》腧穴注文中有后人增加内容, 如合谷穴中“无痰可刺”,各本原文如下:合谷二穴,在手人指次指两歧骨甸动脉。手m明脉所过为原。针入五分,灸二七壮。治目暗, 咽喉肿痛,脾寒及牙耳头疼,面肿,皆治。量虚实补泻,泻多补少。伤寒无汗则补.有汗则泻,女 人有孕者,切不可针灸。(‘杨氏家传针经幽像')合谷二穴。在虎口内两岐骨间动脉处。直刺入半寸,灸二七壮.治头面一切风症,虚实补泻.此穴泻多补少。伤寒无汗,补之立通;汗多,泻之立止.又治头疼十指麻。 (抄本‘玉龙歌》)合谷,一名虎口.在手大指砍指岐骨缝中。脉麻手。直刺入一寸半,看虚实补泻。……合谷: 在手虎El陷中。寒补,热泻。(‘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玉龙歌'腧穴注文)合谷二穴,在手大指、次指岐骨间.取法:虎口纹尖起肉是穴.针寸半,灸五壮.治头痛.感寒热症。妊妇禁针。(‘窦太师秘传》) 合谷,二穴在手虎口两指岐骨,两指合缝息五分动脉应手。直针入一寸半.治症同前。无痰饮 可刺,看虚实补泻之。灸七壮.(‘针灸原枢?玉龙歌)腧穴注文)合谷穴.在两手虎口歧骨问。动脉应手.直针入一寸半,治证同前.无痰可牵玎。看虚实补泻之.灸七壮。(‘针方六集?玉龙歌'脍穴注文)再看各本“玉龙歌”的记载: 偏正头风有两般,风池穴内泻冈痰.若还此病1F痰饮,合谷之中仔细看.(‘玉龙经?玉龙歌’) 偏正头风有两般.痰饮之时仔细看.若还痰饮风池泻,非是痰饮合谷观.(抄本‘玉龙歌') 偏止头风有两般,痍饮之时仔细看,若还痰饮风池泄.痰饮非时合谷观。(‘针灸原枢?玉龙歌')偏正头风有两般,痰饮之时仔细看.若还痰饮风池泄.痰饮非时合谷观.(‘针方六集?玉龙歌')由上面的记载可以看出,‘针灸原枢》与<针方六集》中“玉龙歌”腧穴注文中均 有“无痰可刺”,而《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杨氏家传针经图像》、抄本《玉龙歌》及 《窦太师秘传》中合谷穴下均无此内容,说明“无痰可刺”是后人根据“玉龙歌”中“痰 饮非时合谷观”增补,同时也说明‘针灸原枢》与《针方六集》源自同一传本系统且腧 穴注文已经根据“玉龙歌”内容修改,此传本系统应晚于《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及《杨 氏家传针经图像》、抄本《玉龙歌》及《窦太师秘传》。 综上,《针灸原枢》及《针方六集》“玉龙歌”腧穴注文与《杨氏家传针经图像》及 《针方六集?神照集》内容符合度较高,作为主要他校本;由于《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玉龙歌”腧穴注文是现存最早有关此书的记载,但其只记载了部分腧穴且内容较简,因此作为重要的他校本。3.3《窦太师秘传》传本《窦太师秘传》载于清抄本《针灸集要》四1中,腧穴排列按面部、背部、两手背面部、 传本源流?29?胸部、头部、两臂部、两足部、口部等八分部排列,缺乏规律,而实际的腧穴排列更加混 乱,例如“面部”之前有十二穴实际属于“头部”穴,而“胸部”之后又重出“头部”穴; “胸部”穴后排列腹部、足部穴,而“臂部”穴后又重出“两足穴”;“两手背面部”与“两 臂部”所录腧穴均为同类穴,当合并。共载134穴,其中14穴不见于《杨氏家传针经图像》, 它们是:顶门、眉中(冲)、陶道、筋缩、悬枢、大柱(杼)、会阳、食窦、兴隆、漏谷、前项、驼骨、八邪、八风。每个腧穴下具体内容与前两种传本系统符合度不高,只有少部 分内容相符,大部分与《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相符,主治症尤其如此,疑此本为后人合抄(见表8),故仅将此本作为参考。表8‘杨氏家传针经图像》、《窦太师秘传》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对照表 腧穴 中渚 《杨氏家传针经图像》 针入一分,沿皮向后一寸’}。 《窦太师秘传》 针―分,沿皮向斤透目J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治热病汗不出,目眩头痛, 耳聋.且生翳膜,久疖咽肿. 肘臂痛.手五指不得屈伸。 针入二分.可灸三壮。 支沟治艘塑坐缝,先补后泻:手背疼,泻,出血。池穴?治登鲎i量鉴?五够碲硒伸?盐适衄焦。蕴厶堡幽。泻;腰 盐垂囡篮。盗尘壁丛j结. 胁腿义脚酸,先÷h后泻:脚腰 伤寒胁疼疼,霍乱呕吐,重,先泻后补. 口噤不开。治热病汗不出,肩臂酸重, 胁腋痛,四肢不举,霍乱呕 吐.口噤不开,暴哑不能言。 可灸二七壮,针入二分。神门针入一分,向前五分.盐i塞堕 灸二七壮。针入三分, 置峦,灸七壮。治心内呆拍l, 趟i埴虚?海嶝,.母泻:癫痫.先补斤泻:发狂等 症.泻。治健忘失记,喜怒不 常,失笑无!I!『|,多言。义云: 悸少气.治病,心烦其,欲得饮冷, 恶寒则欲处温中,咽干不嗜 食,心痛,数噫恐悸,少气 不足,手臂寒,喘逆身热,狂悲哭,呕血上气,遗溺,大小人五痫。可灸七壮.炷 如小麦丈,针入三分,留七呼。转手勾附目开,方可F针。少泽针入一分,沿皮向后二分,禁针一分,姑皮向后二分。治疟寒热汗不出,喉痹舌 强,口干心烦。臂痛椒疯, 咳嗽.颈项急不可顾.目生 肤翳覆瞳于.可灸―壮,针 入一分。灸。治目肿挥,泻;鱼厶五乳及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涂磊请不要总束缚我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