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平果天气旧城出现真实真龙是什么情况

同步各端记录
下载PC客户端,上传视频更轻松!
药品服务许可证(京)-经营-
请使用者仔细阅读优酷、、
Copyright(C)2017 优酷 youku.com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广西平果县旧城镇菊良村玻璃桥景点建设
广西平果县旧城镇菊良村玻璃桥景点建设—在线播放—《广西平果县旧城镇菊良村玻璃桥景点建设》—拍客—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微信/手机 扫码分享
点击一下 网页分享
<input id="link4" type="text" class="fn-share-input" value="" data-spm-anchor-id="0.0.0.i1" />
复制通用代码
<input type="text" class="fn-share-input" id="link3" value="" />
复制Html代码
复制Flash代码
将启用PC客户端下载视频
广西平果县旧城镇菊良村玻璃桥景点建设
用优酷移动APP扫码
或用微信扫码观看
二维码2小时有效
没有客户端?扫码马上安装
IPHONE / 安卓
广西平果县旧城镇菊良村玻璃桥景点建设
使用HTML5播放器
使用FLASH播放器更多频道内容在这里查看
爱奇艺用户将能永久保存播放记录
过滤短视频
暂无长视频(电视剧、纪录片、动漫、综艺、电影)播放记录,
按住视频可进行拖动
&正在加载...
举报视频:
举报原因(必填):
请说明举报原因(300字以内):
请输入您的反馈
举报理由需要输入300字以内
感谢您的反馈~
请勿重复举报~
请刷新重试~
收藏成功,可进入
查看所有收藏列表
当前浏览器仅支持手动复制代码
视频地址:
flash地址:
html代码:
通用代码:
通用代码可同时支持电脑和移动设备的分享播放
用爱奇艺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当前播放时间:
一键下载至手机
限爱奇艺安卓6.0以上版本
使用微信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设备搜寻中...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连接失败!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部安卓(Android)设备,请点击进行选择
请您在手机端下载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爱奇艺云推送
请您在手机端登录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180秒后更新
打开爱奇艺移动APP,点击“我的-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进行登录
没有安装爱奇艺视频最新客户端?
广西百色市平果旧城教美师公艺术团壮家道场现场录像2
正在检测客户端...
您尚未安装客户端,正在为您下载...安装完成后点击按钮即可下载
30秒后自动关闭
广西百色市平果旧城教美师公艺术团壮家道场现场录像2">广西百色市平果旧城教美师公艺术团壮家道场现场录像2
请选择打赏金额:
播放量12.7万
播放量数据:快去看看谁在和你一起看视频吧~
更多数据:
热门短视频推荐
Copyright (C)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
正在为您下载爱奇艺客户端安装后即可快速下载海量视频
正在为您下载爱奇艺客户端安装后即可免费观看1080P视频
&li data-elem="tabtitle" data-seq="{{seq}}"& &a href="javascript:void(0);"& &span>{{start}}-{{end}}&/span& &/a& &/li&
&li data-downloadSelect-elem="item" data-downloadSelect-selected="false" data-downloadSelect-tvid="{{tvid}}"& &a href="javascript:void(0);"&{{pd}}&/a&
选择您要下载的《
后才可以领取积分哦~
每观看视频30分钟
+{{data.viewScore}}分
{{data.viewCount}}/3
{{if data.viewCount && data.viewCount != "0" && data.viewCount != "1" && data.viewCount != "2" }}
访问泡泡首页
+{{data.rewardScore}}分
{{if data.rewardCount && data.rewardCount != 0 && data.getRewardDayCount != 0}}1{{else}}0{{/if}}/1
{{if data.rewardCount && data.rewardCount != 0 && data.getRewardDayCount != 0}}
+{{data.signScore}}分
{{data.signCount}}/1
{{if data.signCount && data.signCount != 0}}
色情低俗内容
血腥暴力内容
广告或欺诈内容
侵犯了我的权力
还可以输入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列表网公众号列表活动随时有扫我活动不错过
热门城市:
北京各大医院 跑腿排队 预约网上挂号
北京各大医院 跑腿排队 预约网上挂号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粮油副食配送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平果送水友情提示
平果送水相关推荐
平果送水相关分类
&2017 列表网&琼ICP备号-12&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 违法信息举报电话 400-678-6632
还没关注列表网?一大波金豆等你拿!努力加载中
下载腾讯视频观看完整版
原创内容合作型配音社区,配音风格以创意、搞笑、方言作品为主。
配音秀的其它视频
赞助商广告核心提示:1、騜猜一个人名騜 【马英九】本作主角。出生于东方之珠的真龙天子,一出生就有龙气附身,注定是强者中的强者。騜自小品学兼优,1、騜猜一个人名&&&&&&騜 【英九】
本作主角。出生于东方之珠的真龙天子,一出生就有龙气附身,注定是强者中的强者。騜自小品学兼优,样样考试、竞赛都拿第一,还会面无私地向老师举报坏事(如同学偷偷讲台语)。在健国中学就读时,偶然遇到他的终身导师蒋经掴,蒋经掴向父亲蒋芥石报告发现真龙附身之人时,蒋芥石都为之震惊。
进入第一学府之后,与其终生最大的宿敌——隔壁班的扁皇相遇,强者见面只能相战,但被教授劝和。毕业之后,他觉得自己仍需修练,就有游到钓鱼台上将其封印灯塔轰掉,得到大和战气武学真经。之后他又进入武学圣地中华民国国军中修炼,一次为了为战友将功补过,只身横跨台湾海峡,与匪军激战十日,取匪高官首级数十颗。
退役后,到深山进行修练,与未来妻子克莉丝汀·青相遇。和克莉丝汀结婚后,到了美国,进入律师事务所,打击不法分子;夜晚则化身青锋侠打击罪恶。同时他和克莉丝汀也经营者小餐馆,经常遇到黑帮分子无理取闹,不过无论如何,他总是会笑容可掬地说“谢谢指教”。
回台后不久就受到继承尊位的蒋经掴的邀请到至尊府,传授给騜武林秘笈。但因此遭到宋础瑜的妒忌而被列入禁黑名单,自此再也不能见到蒋经掴,连蒋经掴逝世时也不肯让他进入会场见经掴先生的最后一面。
受到如此屈辱的騜决心再回到深山修练,但是吴柏公的拜访使他依然出山对付打算夺取尊位的扁皇,在对战中,扁皇使出可以散发出洗脑魔音的秘密武器五十珍,使騜不得不释放出自己所有能量,被打得只剩下微弱的气息。
严重受伤的騜被克莉丝汀回,用百年修行和珍贵药材进行治疗,但是没有明显的气色。吴柏公于是召集了十六天王团结一致为騜运功,使騜皇者再临。騜决定面对自己的命运,去除扁皇。
在十六天王和冲车将军的帮助下,扁皇以及五十珍的黑气都未能发生作用,騜使出蓝色战气一百重天“谢谢指教”将扁皇和五十珍和谐了。尽管又遭到谢常霆的猛烈偷袭,但是騜毫发未损,又用皇者战气第五十重天将谢常霆彻底击败。騜成为真正的皇者,光明重回大地。2、中国有哪些关于龙的传说?龙又有些什么样子?&&&&&&有关龙的传说
作为中国的象征,龙不是被帝王们全部霸占。在民间,龙仍然以各种方式出现。中国的各个民族几乎都有以龙为主题的传说和故事,人们以赛龙舟、舞龙灯来欢庆节日,以祭祀龙来祈求风调雨顺,下面介绍一些龙的传说:
龙的传说——天龙:
太原晚报副刊以“天龙”为名。有朋友问:天龙是怎样的龙?为什么会有天龙?
天龙,当然指天上的龙,或升天的龙。龙能够腾翔于云天,是由其取材对象和神性决定的。龙的神性可以用喜水、好飞、通天、善变、显灵、征瑞、兆祸、示威来概括。其中的“好飞”和“通天”,是“天龙”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我们知道,作为龙的集合对象,雷电、云雾、虹霓等本来就是飞腾在空中的“天象”;而鱼、鳄、蛇等在水中潜游之快,马、、鹿等在陆地上奔跑之速,都类似于“飞”古人由于思维的模糊性,往往将潜游于水中的鱼、鳄、蛇等,奔跑于陆地上的马、牛、鹿等,和飞升腾跃在空中的雷电、云雾、虹霓等看成一个神物的不同表现,从而认为能在水中游、地上跑,也就能在天上飞。
“好飞”必然“通天”。因为“飞”的方向和域界,自然是,也只能是神秘、辽阔、至高无上的天。因而,从远古到如今,人们总是让神龙常常出现在浩渺无垠的昊天云气中。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黑陶双耳盆上,有将“鱼藻纹”和“鸟纹”刻划在一起的图案;陕西宝北首岭遗址出土的“鸟鱼纹”,也将天上飞的鸟同水中游的鱼枣龙的集合对象联系起来。这就透示出,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龙的模糊集合之初,龙就开始有了“通天”的意味。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了一件“龙凤导引升天帛画”。画面上的龙,竖身卷尾,头脸朝天,肢爪划动,跃跃而上。旁边是它的同伴枣昂首展翅的凤。龙凤之下,站一位双手合十的裙服女子。显然,这位女子在祈祷着、接受着龙凤的导引,要飞升到天上去,做一名自由自在的“女仙”。
于是,龙就有了沟通天地,做天地间的桥梁和信使的能力和身份。那些专制帝王们之所以称自己为“真龙天子”,其根本点就在于瞅准了龙的“通天”的神性,和充当天地间桥梁和信使的能力。
对于老百姓而言,“天龙”则是一种民族心理的对应、释放和外化。我们的祖先们,生活在异常艰辛的环境里,自然界灾害频仍,氏族间你争我斗,自身面临生老病死诸多苦痛。进入阶级社会后,又增加了来自专制皇权的压力,而这后一种压力又同道德伦理相结合,以“三纲五常”等形式箍桶填般灌进人们的血脉中,不容分说、无可拒绝地捆绑住人们的手脚。然而,追求自由乃是人之为人的天性枣天性自由却无时不在羁绊之中,于是,人们期冀着、希求着、幻想着挣开索,超脱尘世,过一种能使天性充分展开的无拘无束的生活。
龙为满足人们这样的心理提供了可能。它既可以舒畅地在水中游,矫捷地在地上走,更可以潇洒地在天上飞。天上多么美妙啊!皎洁的明月,雪白的云团,艳丽的霞光,更有长风千里,电掣万仞,雷霹八方……天龙,天龙,实际上是人心想高飞、在高飞啊。
龙的传说——龙珠:
人们在建筑彩画、雕刻、服饰绣品等载体上常见“龙戏珠”(有“单龙戏珠”、“二龙戏珠”、“三龙戏珠”、“多龙戏珠”之分)图案。有朋友问了:什么是“龙珠”?“龙珠”因何而来?“龙戏珠”又是怎么回事?
龙珠是与龙有关的珠。“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颌下。”这是《庄子》的说法了。《埤雅》也言“龙珠在颌”。《述异记》讲,“凡有龙珠,龙所吐者……越人谚云:‘种千亩木奴,不如一龙珠。’”上述说法讲了两个意思:一是龙珠常藏在龙的口腔之中,适当的时候,龙会把它吐出来;二是龙珠的价值很高,用民谚来说,就是得一颗龙珠,胜过种一千亩。
那么,龙珠从何而来呢?龙为什么要戏珠呢?
我们知道,珠,是水中的某些软体动物,在一定的外界条件刺激下,其贝壳内分泌并形成的圆形颗粒,因其有亮丽的光泽而被人们所喜爱,因而被称作珍珠。既然水中的动物能生出珠来,作为水族之长的龙,自然也要有珠而生了枣这该是龙珠神话产生的一个基本思路。
但是,事情好像还不是这么简单。龙是模糊集合起来的神物,集合的对象有鱼、鳄、蛇、、马、牛,以及雷电、云雾、虹霓等等。其中,鳄类和蛇类是卵生的。卵是圆形的,也可以说是颗粒状的,是比珍珠大得多的颗粒。那么,古人会不会把鳄卵蛇卵当作一种“珠”呢?回答是肯定的。古人能将鳄蛇作为主要的集合对象,对其卵自然不会忽略;对鳄和蛇来说,卵的意义是重大的,是生命之源,有卵便有鳄、有蛇,进而才有龙。因此,卵是完全可以以“珠”的身份进入龙的生活之中的。那么,龙珠就是龙卵;龙戏珠,实际上就是龙戏“卵”,是龙这个神物,对生命的呵护、爱抚和尊重。其中体现和表达的,是古人的一种“生命意识”,即对转承不息的生命现象的认识、理解和发挥。
民间吞珠化龙的传说为我们的看法提供了注脚:某少年割草(或打水)得一宝珠,此珠放到米缸涨米,放到钱柜生钱。某财主知道后,带人来抢珠。少年情急中将珠放到口里,却一不小心咽了下去。于是口渴求饮,缸水喝干了,又去喝河水、江水。喝着喝着,头上冒出了角,眼睛朝外凸,身子变长出鳞枣化为龙了。这样的传说广泛地流传于四川、浙江、广东等地,从中透示出“珠”的珍贵,以及珠和龙生命相依的关系。
太阳,是我们对“珠”的另一个理解。我们见到的一些龙戏珠图案,尤其是那些二龙戏珠图案,其珠多有火焰升腾,分明是一枚“火珠”或“火”;下面是滔滔海水,可以理解为火球跃出海面。在人们的视野和观念中,堪称“火球”的,太阳可排在第一。那么,很显然,火球出海也就是太阳出海了。既然是太阳出海,为什么要龙来“戏”呢?这里要引入古人眼中的四方神: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龙则是代表东方的神物。这样看来,龙戏珠就有太阳崇拜的意思了,该是太阳崇拜和龙崇拜的交融。
龙分雌雄,这是二龙戏珠的图案比较多的原因。如果珠作卵解,就是父母双方共同呵护、爱抚他们的子女;如果珠作太阳解,就是雌雄二龙共迎旭日东升,让灿烂的阳光普照大地。再者,二龙对称,龙体弯长,珠形滚圆,在构图上也具有一种美感。
龙的传说——乌龙:
少华山下的龙潭堡,原先只有十来户人家。村里住着:一家姓刘的父女二人,靠做卖豆腐为生。女儿名珠凤,出落得俏模俊样。
有一天珠凤去挑水,钩搭上挂上来一条小黑蛇。她把小黑蛇捉下来放到井台上,说:“怪可怜的,放了去吧!”小黑蛇对她点了点头,一转身窜到井里去了。
珠凤挑水刚进屋,听见背后有人叫她。转身一看,是个二十来岁的漂亮小伙。小伙拉住珠凤的手,在她手心里放了一粒滚圆滚圆的珠子,说:“我是渭河龙君的五太子,刚才在龙潭中戏游,不小心撞在你的钩搭上挣脱不得,多谢大姐救命之恩。这是一颗龙珠,你把它放在水缸里,就不用天天挑水了。往后有啥为难事,大姐只管说一声吧。”说完,顿时不见了影儿。珠凤追出门外,只见井口一团白雾,听得井水哗啦啦响了几声。她觉得像是在梦中一般,再看手里,分明是颗宝珠。进屋后,她将龙珠往水瓮里一丢,哗枣,水花翻溅,泛起满满一瓮清水,尝一口,比那井水还甜,珠凤知是宝物,对谁也没讲,连她亲大也瞒着。只是常常想起乌龙,每天都去井台上挑一担水,偷偷往井里看上几眼。
离龙潭堡四五里的孙家堡住着一家财东尹立先。珠凤他妈死的时候,刘老汉没钱殓葬,借了尹财东十两银子。日子穷,还不起,却常给尹家送些豆腐,权当付了利息。这十两本银尹财东也不催要,乐得一年到头吃豆腐不花钱买。
珠凤姑娘年长一年,越发出落。尹立先贼眼骨碌一转,打起了珠凤的鬼主意。先是请了个能说会道的媒婆,给珠凤说媒下聘礼来了。刘老汉执意不肯,珠凤心性刚烈,提起礼摔到门外,媒婆碰了一鼻子灰。
尹财东知道了,气得直翻白眼,骂道:“老东西给脸不要脸,十两银子的财十几年咧欠着不还。哼!连本带利纹银百两,三天内交来啥说不说,交不来银子枣哼哼!”他眯起眼一声冷笑:“叫珠凤姑娘来顶账!”话传到刘老汉耳朵里,他也没了主意。珠凤只是爬在炕沿上哭,左思右想没办法”等到半夜她大睡定,跑到井台儿上,牙一咬,心一横,大叫一声:“妈,儿跟你来了!”眼睛一闭,纵身扑进井里。
珠凤只觉得头晕目眩,像是腾云驾雾一般。忽听得耳朵边有人呼喊:“珠凤,珠凤妹妹!”慢慢睁开眼一看,原来自己不曾落到水里,却躺在乌龙的胳膊上。“乌龙哥!”她像见到亲人一般,伏在乌龙的怀里大哭起来。乌龙劝她说:“珠凤,你的事我都知道,你不要难过。财东为富不仁,天理难容,看我收拾这条老狗”……我送你回去吧!”珠凤不肯,他在她耳边一阵悄声絮语,说得珠凤含泪带笑,连连点头。
听得珠凤投井、乡亲们打着火把下井救人。乌龙见有人下来,轻声对珠凤说:“好妹妹,我不送你了。”双手将珠凤托起。下井的人摸到珠凤,连忙绑上绳子,把她救了上来。
夜深人静,珠风把她和乌龙的事从头到尾给父亲学了一遍,老汉听了暗暗惊喜,却又半信半疑。珠风从瓮里捞起龙珠,老汉见果然不是世俗之物,才信了珠凤的话。珠凤跳井得救的消息传到尹立先耳里,老贼捋着鼠须一阵奸笑:“嘿,分明是天公作美。我尹某人家财万贯,金银满箱,再能有这么个美人几,可真是……啊,嘿……”贼眼一转,吩咐下人分头准备去了。第二天一大早,老贼带着一伙家丁朝珠凤家奔去。走到半路,一阵狂风卷着沙石吹得天昏地暗,带来的财礼早刮得没了影儿,尹贼连人带马翻倒在地。狂风过后,老贼一看,财礼虽空,人马俱在,就揉了揉被摔歪的鼻子,带着一帮家院,挥棍舞棒,直奔刘老汉家来抢珠凤。
乌龙见老贼三番事过,仍不知改,待老贼冲到井台边,便现出真形,口含龙珠,喷出一股清泉。一时间电闪雷呜,恶浪滔天,尹贼一伙狼哭鬼嚎,随波翻滚,被冲入渭水河中,喂了鱼鳖。
一会儿云消雾散,满天霞光,云端里舞起一条黑色巨龙,龙背上坐着珠凤姑娘。飞到山顶,乌龙卧下歇息,珠凤向父亲和乡亲们挥手告别。
从此,人们就把这村子叫做龙泉村,后来又改成龙潭堡,把龙歇息的山头也起名叫做乌龙山,年代久了,都叫做五龙山了。
龙的传说——龙舟:
龙舟竞渡又称“赛龙舟”、“划龙船”、“龙船赛会”等,是一种源远流长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其起因历来说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说是为了纪念越王勾践操练水师,打败吴国。“越地传云,竞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践,今龙舟是也。”(《事物原始·端阳》)吴越交战,勾践败而被俘,在吴国过了三年忍辱含垢的生活,骗得了吴王夫差的信任,被放回越国。回国后,他卧薪尝胆,立志雪耻,于当年五月初五成立水师,开始操练,终于在数年后,一举消灭吴国。后人为了昭彰勾践这种坚韧不拨的精神,便效仿越国水师演练时的情景,于五月五日这一天划船竞渡,以示纪念。
二说是为了纪念伍子胥和曹娥。传说伍子胥因遭谗言诽谤,被吴王夫差命人抛于钱塘江波涛之中,有曹娥驾舟去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曹娥碑》)。后世遂划龙舟,作救伍员状。
三说是为了纪念楚大夫屈原。这种说法普遍被接受,其文字记载始见于南朝梁人撰写的《续齐谐记》:“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
除上述外,各地还有一些不同的说法。在贵州黔东南地区,有说法认为龙舟竞渡是为了纪念舍身杀死毒龙的老人;云南傣族认为是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又作“岩宏窝”)。还有“迎夏至”、“避恶日”——认为五月是“恶月”,五月初五是不祥的日子等说法。
这些说法,都各有各的道理,但都没有说清楚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不管是为了纪念某某人,还是为了“迎夏至”、“避恶日”,为什么偏偏要举办“龙舟”竞渡呢?也就是说,为什么要赛“龙舟”而不赛其它什么“舟”呢?
回答这个问题,得从龙的基本神性入手。我们说过,龙有喜水、好飞、善变、征瑞等神性和兴云布雨、司水理水的神职。既然有这样的神性和神职,被生活在江渎四流、湖泊星罗的水乡各族人民所崇拜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崇拜意识必然要外化为具体行为。这些行为包括:祭神,将人间美味敬献给神灵,并伴之以香火,让其款款享用;娱神,歌唱、,想着法儿让神快乐;拟神,模仿神的举止形态,表示自己和神物有密切的关系,自己身上已秉赋了“神性”,从而能够“神灵活现”。这大概是“龙舟竞渡”的深层动因。人们相信,通过声势浩大的竞赛龙舟,能使天上水中的神龙心神感应而大娱大悦,从而焕发神性,克尽神职,保佑一方水土风调雨顺,稼渔丰成。同时,也使人们自身秉赋龙性,像龙那样强悍矫健,进而怯邪弥难。至于纪念某某人云云,只不过是一种附会。原因大概在于,这些人杰的“人性”和龙的“神性”有相通一致之处,又多少分担了龙的一部分“神职”。比如伍子胥就曾被奉为长江水域的“水仙”、“涛神”、“潮神”和“江神”;屈原也曾被封为“广源顺济王”,有“江神即楚大夫屈原”之说。
“龙舟”是做成龙形或刻有龙纹的船只。古代那些有“真龙天子”之称的帝王们,行走水路时一般都要乘龙舟。如“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穆天子传》),“上御龙舟,幸江都”(《隋书·炀帝纪》)。皇帝乘坐的龙舟,高大宽敞,雄伟奢华,舟上楼阁巍峨,舟身精雕细镂,彩绘金饰,气象非凡。南宋画院待诏李嵩画的“大龙舟”,即是一例。民间用来竞渡的龙舟和皇家龙舟不可比肩,一般都做得窄小狭长一些,以利赛事。
用作竞渡的龙舟,其形制因时代而变化,因地域而不同。据载,旧时西湖上的龙舟,约四五丈长,头尾高翘,彩画成龙形;中舱上下两层,船首有龙头太子和架,均以小孩装扮,太子立而不动,秋千上下推移;旁列弓、弩、剑、戟等“十八般武艺”和各式。尾有蜈蚣旗,中舱下层敲打锣鼓,旁坐水手划船。
苏州的龙舟分成各色,四角插旌旗,鼓吹手伏在中舱,两旁划手十六人。篙师执长钩立于船头,称作挡头篙。船头亭上,选面端貌正的儿童,装扮成台阁故事,称龙头太子。船尾高丈余,牵系彩绳,由擅长嬉水的小儿表演“独占鳌头”、“童子拜观音”、“指日高升”、“杨妃春睡”等节目。
当代用来竞渡的龙船,形制比旧时简化了许多。船以色彩分赤龙、青龙、黄龙、白龙、黑龙等。船身、船上的罗伞旌旗等装饰,以及划手们的服装乃至船桨,都要求一色。湖北、湖南等地的龙舟短则七丈多,长则十一丈余,划动时有如游龙戏水。福建的龙舟,船首雕刻龙头,口能开合,舌能转动。贵州的龙舟由三只独木船联合而成,中间较长的一只称“母船”,船上有鼓手指挥,两边的两只船身稍短,称“子船”。
有关竞渡的仪式、规定、技巧和情景也因时因地不同而丰富多彩。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锣挟鸣涛鼓骇雷,红旗斜插波来。锦标夺到轩腾处,风卷龙髯雪作堆。”古人的诗句将几百年前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跃然纸上。
诗中提到的“标”即“标竿”或“标船”,是各龙船争夺的目标。“标竿”上悬挂锦彩、银、钱钞等赏物,立于水中,快捷先到者可得。“标船”设置在终点,当竞渡的龙舟接近时,将“标”抛入水中,让诸“龙”争夺。标有“鱼标”、“鸭标”、“铁标”等。鱼标鸭标是活的,投入水中即刻游走,要一下子捉住,是不容易的。铁标沉重,抛落便到水底,如果没有相当棒的潜水本领,同样是捉不起来的。因此,龙船上一般都要安排一两个水性极好的“标手”,专司夺标之职。
有的地方还流行“做胜会”——即由看船上的游客买土罐或鸭子,掷入水中,由参与竞渡的龙舟,入水争夺以为娱乐。
龙舟竞渡前一般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如在屈原投水的汨罗江畔,每年龙舟竞渡前,都要先祭屈子庙。来自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幼,抬着龙头,一批一批地汇聚在屈原像下,叩拜、吊唁、以粽子、包子、酒水等祭奠。然后由主祭人将一条红绸系到“头龙”的头上,由“头桡”将龙头扛到江边洗澡,洗完后将龙头安于船首,这才开始赛龙舟。地域不同,讲究不同。有的地方出龙前数日,要祀神演试一番,名曰“下水”。上岸送神,称作“拨龙头”。竞渡的组织者,年前率众位游手,将一根带叶竹竿竖立桥头,以便来年“出龙认色”,其名曰“钻五”;月朔互相往来,名曰“拜客”,等等。
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龙舟竞渡也传到了日本及东南亚诸国。比如,日本的九州、冲绳等沿海地区,就流行一种赛船活动。不过他们不叫龙舟竞渡,而叫“爬龙”。新加坡常在端午节这天,举行全国性的龙舟比赛。他们的龙舟披红挂彩,扮作“狮子”、“狗熊”的司鼓手站在龙舟最前面,擂动大鼓,指挥和协调划手动作。整个比赛,一般从下午两三点开始,直到夕阳西下才告结束。
龙舟竞渡是一种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精神的运动。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于日作出决定,将龙舟竞渡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当年10月,在广东佛山举行了全国首届屈原杯龙舟赛。日,中国龙舟协会在湖北省宜昌市宣告成立。7月,第二届屈原杯龙舟赛在葛洲坝三江航道举行,观众多达十余万。这样的龙舟竞渡至今已举行了十数届。近年来的龙舟竞渡,赛制趋于完善,规模也越来越大,并向国际性赛事进展。
龙舟竞渡需要宽而深的江海湖泊,水域浅小浮不起船的地方就竞渡不成了。于是,浅水地的人们就做成“旱龙舟”,在街市、高台、场地上游走,俗称“迎鬼船”。江西一带有这样的风俗,时间亦在端午节。
造龙船也不只是为了竞渡。如贵州黔东南和湘西一带苗族同胞的“龙船节”,所做的龙船就不是为了竞赛,而主要是为了乘坐龙船游村串寨,会亲访友。龙船下水前,先由歌师唱吉祥祝福歌,祝愿龙船一路顺风。每条船上都有一位“鼓头”,由全寨推选出德高望重的老人担任,坐于龙颈击鼓发令,主持船上活动。龙船过寨,鸣放铁炮传告亲友,岸上报以“接龙”鞭炮,亲友遂上前向船上的人敬米酒,并将鸭、、彩绸等挂于“龙头”。龙船靠岸,水手们将糯米饭团和菜肴放在船帮上就餐,不用碗筷。妇女、儿童这时纷纷前来“讨路边饭”,据说吃了龙船上的食品能消灾避难。龙船形制精巧美观,龙身由一只母船和两只子船捆扎而成,叫做“子母船”,皆为独木镂空。龙头约长两米多,用水柳刻,装有一对一米多长的龙角。因龙头着色不同,分为青龙、赤龙、黄龙等。各寨为了保护龙船,还专门建有“龙篷”。龙船节从农历五月十六日开始,具体节期各地各寨略有不同,只要全寨薅完秧,本寨龙船即可下水,历时三天左右。在广东水乡,龙船出游时,家家送米酒给划船的人,并由老人为龙点眼,然后才下水游去。游完后,龙头供奉在龙王庙,船身埋入河床沙泥中,第二年挖出来再用。傍晚,村民们还要烧一大锅“龙船饭”,不管什么人都可以食用,以广结“龙缘”,遍得“龙福”。
龙的传说——舞龙:
每逢节日庆典,我们都能看到欢腾旋跃,让人兴奋不已的舞龙。舞龙也称“龙舞”、“耍龙”、“闹龙灯”、“玩龙灯”、“龙灯会”。那么,为什么要舞龙呢?
舞龙的用意,概括起来不外乎这么几条:一为祈雨祈福,二为娱神娱己,三为彰显力量,四为兴旺人丁。
其中,祈雨祈福是最基础的。两湖一带民间传说,战国时的鬼谷子和金角老龙相遇,鬼谷子说:“据我掐算,近日有雨,城内三十六点,城外四十八点。”金角老龙有意让鬼谷子的预言落空,便利用职务之便,让城内下了四十八点,城外下了三十六点,结果城内不少老百姓死于水患。后来玉皇大帝问罪,金角老龙受到贬黜。为了赎罪,老龙便在每年的新春到来之际,逐门逐户地向老百姓鞠躬赔礼,并承诺一年的风调雨顺。于是,人们便据此传说,用竹条铁丝、绸缎纱布扎制成彩龙,每逢年节舞耍一番,表达欢快喜悦之情,也寓意老龙臣服,天随人愿。四川梁一带的传说也异曲同工:东海龙王患腰痛病,变成一个老头上岸求医。大夫通过把脉知其非人,便让其恢复原形,并从其腰间捉出一条蜈蚣。龙王病愈后,以泄露天机为谢:言人们只要照它的样子造一条龙四处舞游,便能保雨水及时,五谷丰成。
舞龙祈雨在先秦时期已开始流行,到汉代已具相当规模,形式也多有讲究。据董仲舒《春秋繁露》载,汉代人春旱求雨舞青龙,炎夏求雨舞赤龙或黄龙,秋季求雨舞白龙,冬天求雨舞黑龙。这些龙长达数丈,每次出动五至九条不等。
后世的舞龙,大都包含有祈雨祈福的意味。如流行于湖南省湘西山区的“龙头蚕身灯”。该灯由“龙”的头和“蚕”的身与尾组成。制作考究,形体小巧,头尾能曲能伸,宛转灵活。竹圈联成蚕身,绳索系其内,白布蒙其外,外用红绿彩环缠身,由三个舞技出众的民间艺人分别持头、腰、尾三个部分执耍。“龙头蚕身灯”一般都是成对出行。出灯前,每对灯都要下到江边“吸水”,然后才沿门沿户祝福吉祥。为什么要“吸水”呢?很好理解,龙吸饱了水,才能保证雨水充足。
南方一些地方流行舞草龙枣由柳条、青藤、稻草扎成,夜晚舞耍时,龙身上满插香火,因而又称“香龙”、“香火龙”。舞龙结束时,还要在喧天的锣鼓鞭炮声中,恭恭敬敬地将草龙送到江河溪潭之中。其用意也是让龙回龙宫,以保佑一方地面风调雨顺。
以娱神娱己为目的舞龙可追溯到汉代的“鱼龙曼延”。《汉书·西域传赞》载:“孝武之世……设酒池林以飨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砀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颜师古解释说,巴俞都卢、海中砀极都是歌舞名,而“鱼龙”,则是由人装扮成一种来自西域的巨形珍兽枣舍利之兽,先在庭前舞蹈戏乐,然后到殿前激水,水花飞溅中,化作一条巨大的比目鱼,“跳跃漱水,作雾障目”。然后,再化作身长八丈的黄龙,“出水敖戏于庭,炫耀日光”,故又名“黄龙变”。由此看来,“鱼龙”,当是一种由人装扮成巨鱼和巨龙进行表演的大型舞蹈。由于巨鱼和巨龙之间有一个“变”的问题,因此在表演时,可能还需要幻术、布景、烟雾等来配合。
那么,“曼延”又作何解释呢?“曼延”也作漫衍、曼衍、蔓延等,是古代一种大兽的名字。据说这种大兽“似狸,长百寻”,可以“仿此演为百戏。”古代八尺为一寻,百寻就是八十丈。因而《西京赋》中有“巨兽百寻,是为曼延”之句,薛综注曰:“作大兽,长八十丈,所谓鱼龙曼延也。”由此推断,“曼延”是“假作兽以戏”,是由人扮演成各种巨兽的舞蹈。“鱼龙”当是其中典型的主要的一种,因而称作“鱼龙曼延”。
东汉张衡在《西京赋》、李尤在《平乐观赋》中都有对“鱼龙曼延”的生动描述。从中可以看到,作为汉代的大型歌舞,“鱼龙曼延”集合了当时最高水平的演员阵容以及布景、道具和特技,可谓规模宏大,幻象纷呈。除中心节目“巨鱼变巨龙”外,还有由人扮装的熊、虎、猿猴、大象、大雀、大龟、大蟾蜍及其它不知名的奇兽参与演出。
史料之外,还可以从汉代画像石上找到“鱼龙曼延”的影子。如铜山洪楼发现的乐舞百戏画像石,山东沂南出土的角抵百戏画像石,上面都有鱼龙作舞的图像。
“鱼龙曼延”从汉至唐,延续了将近七八百年的时间,唐以后,整体上逐渐失传,后世传留下来的,只是其中的部分节目。民间的龙舞、狮子舞、麒麟舞等,可视作对“鱼龙曼延”的传承和演变。
灯与龙的结合,大约起始于宋时。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记道:“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之状。”这样的龙灯,即是我们所说的放置在那里专供人们观赏的龙形灯饰。问题是龙是一个能行走、善飞腾的神物,总不能呆到那儿不动啊,况且无论宫廷还是民间,自古都有舞龙的传统。既然舞,就不光在白天舞,晚上也要舞,晚上舞就离不开灯,因此大凡舞之龙,都通称“龙灯”。
“龙灯会”一般在佳节、盛会时举行,场地选在长街广场、村头湾边开阔平坦的地方。龙的品种丰富多彩,有竹龙、木龙、荆龙、草龙、布龙、纱龙、纸龙;有由荷花和蝴蝶组成的“百叶龙”,用刨花扎成的“木花龙”,用铁皮卷成的“铁皮龙”,等等。
龙灯各地都有。四川省铜梁县的龙灯比较出名。国庆50周年大典上的金色巨龙,就出自这个县。铜梁龙灯有“正龙”:头大、胫长、节内点灯,以灯光取代烟火,玩时比较。还有用竹编作龙骨,纸扎龙头,布做龙脊,借助灯火而起舞的“彩龙”;用皮纸或绢绸做皮,彩绘鳞甲,龙身能伸缩转动的“肉龙”或“蠕龙”;天旱时求雨,舞时可泼水的“黄荆龙”;用白花扎成,用来祭祀亡灵的“孝龙”;用稻草扎成,插入竹竿,执持起来耍舞的“草把龙”;以及由孩子们耍舞的,用一棵棵大白菜插上竹竿,点燃红烛,中间串以绳索的“菜龙”,等等。
铜梁人舞龙有不少讲究。过去沿袭汉代的春舞青龙、夏舞赤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的规矩。现在逢年过节舞彩龙,舞到人家门前就暂3、谁帮我讲一讲龙的传说&&&&&&有关龙的传说
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龙不是被帝王们全部霸占。在民间,龙仍然以各种方式出现。中国的各个民族几乎都有以龙为主题的传说和故事,人们以赛龙舟、舞龙灯来欢庆节日,以祭祀龙来祈求风调雨顺,下面介绍一些龙的传说:
龙的传说——天龙:
太原晚报副刊以“天龙”为名。有朋友问:天龙是怎样的龙?为什么会有天龙?
天龙,当然指天上的龙,或升天的龙。龙能够腾翔于云天,是由其取材对象和神性决定的。龙的神性可以用喜水、好飞、通天、善变、显灵、征瑞、兆祸、示威来概括。其中的“好飞”和“通天”,是“天龙”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我们知道,作为龙的集合对象,雷电、云雾、虹霓等本来就是飞腾在空中的“天象”;而鱼、鳄、蛇等在水中潜游之快,马、牛、鹿等在陆地上奔跑之速,都类似于“飞”枣古人由于思维的模糊性,往往将潜游于水中的鱼、鳄、蛇等,奔跑于陆地上的马、牛、鹿等,和飞升腾跃在空中的雷电、云雾、虹霓等看成一个神物的不同表现,从而认为能在水中游、地上跑,也就能在天上飞。
“好飞”必然“通天”。因为“飞”的方向和域界,自然是,也只能是神秘、辽阔、至高无上的天。因而,从远古到如今,人们总是让神龙常常出现在浩渺无垠的昊天云气中。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黑陶双耳盆上,有将“鱼藻纹”和“鸟纹”刻划在一起的图案;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的“鸟鱼纹”,也将天上飞的鸟同水中游的鱼枣龙的集合对象联系起来。这就透示出,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龙的模糊集合之初,龙就开始有了“通天”的意味。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了一件“龙凤导引升天帛画”。画面上的龙,竖身卷尾,头脸朝天,肢爪划动,跃跃而上。旁边是它的同伴枣昂首展翅的凤。龙凤之下,站一位双手合十的裙服女子。显然,这位女子在祈祷着、接受着龙凤的导引,要飞升到天上去,做一名自由自在的“女仙”。
于是,龙就有了沟通天地,做天地间的桥梁和信使的能力和身份。那些专制帝王们之所以称自己为“真龙天子”,其根本点就在于瞅准了龙的“通天”的神性,和充当天地间桥梁和信使的能力。
对于老百姓而言,“天龙”则是一种民族心理的对应、释放和外化。我们的祖先们,生活在异常艰辛的环境里,自然界灾害频仍,氏族间你争我斗,自身面临生老病死诸多苦痛。进入阶级社会后,又增加了来自专制皇权的压力,而这后一种压力又同道德伦理相结合,以“三纲五常”等形式箍桶填鸭般灌进人们的血脉中,不容分说、无可拒绝地捆绑住人们的手脚。然而,追求自由乃是人之为人的天性枣天性自由却无时不在羁绊之中,于是,人们期冀着、希求着、幻想着挣开绳索,超脱尘世,过一种能使天性充分展开的无拘无束的生活。
龙为满足人们这样的心理提供了可能。它既可以舒畅地在水中游,矫捷地在地上走,更可以潇洒地在天上飞。天上多么美妙啊!皎洁的明月,雪白的云团,艳丽的霞光,更有长风千里,电掣万仞,雷霹八方……天龙,天龙,实际上是人心想高飞、在高飞啊。
龙的传说——龙珠:
人们在建筑彩画、雕刻、服饰绣品等载体上常见“龙戏珠”(有“单龙戏珠”、“二龙戏珠”、“三龙戏珠”、“多龙戏珠”之分)图案。有朋友问了:什么是“龙珠”?“龙珠”因何而来?“龙戏珠”又是怎么回事?
龙珠是与龙有关的珠。“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颌下。”这是《庄子》的说法了。《埤雅》也言“龙珠在颌”。《述异记》讲,“凡有龙珠,龙所吐者……越人谚云:‘种千亩木奴,不如一龙珠。’”上述说法讲了两个意思:一是龙珠常藏在龙的口腔之中,适当的时候,龙会把它吐出来;二是龙珠的价值很高,用民谚来说,就是得一颗龙珠,胜过种一千亩柑橘。
那么,龙珠从何而来呢?龙为什么要戏珠呢?
我们知道,珠,是水中的某些软体动物,在一定的外界条件刺激下,其贝壳内分泌并形成的圆形颗粒,因其有亮丽的光泽而被人们所喜爱,因而被称作珍珠。既然水中的动物能生出珠来,作为水族之长的龙,自然也要有珠而生了枣这该是龙珠神话产生的一个基本思路。
但是,事情好像还不是这么简单。龙是模糊集合起来的神物,集合的对象有鱼、鳄、蛇、猪、马、牛,以及雷电、云雾、虹霓等等。其中,鳄类和蛇类是卵生的。卵是圆形的,也可以说是颗粒状的,是比珍珠大得多的颗粒。那么,古人会不会把鳄卵蛇卵当作一种“珠”呢?回答是肯定的。古人能将鳄蛇作为主要的集合对象,对其卵自然不会忽略;对鳄和蛇来说,卵的意义是重大的,是生命之源,有卵便有鳄、有蛇,进而才有龙。因此,卵是完全可以以“珠”的身份进入龙的生活之中的。那么,龙珠就是龙卵;龙戏珠,实际上就是龙戏“卵”,是龙这个神物,对生命的呵护、爱抚和尊重。其中体现和表达的,是古人的一种“生命意识”,即对转承不息的生命现象的认识、理解和发挥。
民间吞珠化龙的传说为我们的看法提供了注脚:某少年割草(或打水)得一宝珠,此珠放到米缸涨米,放到钱柜生钱。某财主知道后,带人来抢珠。少年情急中将珠放到口里,却一不小心咽了下去。于是口渴求饮,缸水喝干了,又去喝河水、江水。喝着喝着,头上冒出了角,眼睛朝外凸,身子变长出鳞枣化为龙了。这样的传说广泛地流传于四川、浙江、广东等地,从中透示出“珠”的珍贵,以及珠和龙生命相依的关系。
太阳,是我们对“珠”的另一个理解。我们见到的一些龙戏珠图案,尤其是那些二龙戏珠图案,其珠多有火焰升腾,分明是一枚“火珠”或“火球”;下面是滔滔海水,可以理解为火球跃出海面。在人们的视野和观念中,堪称“火球”的,太阳可排在第一。那么,很显然,火球出海也就是太阳出海了。既然是太阳出海,为什么要龙来“戏”呢?这里要引入古人眼中的四方神: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龙则是代表东方的神物。这样看来,龙戏珠就有太阳崇拜的意思了,该是太阳崇拜和龙崇拜的交融。
龙分雌雄,这是二龙戏珠的图案比较多的原因。如果珠作卵解,就是父母双方共同呵护、爱抚他们的子女;如果珠作太阳解,就是雌雄二龙共迎旭日东升,让灿烂的阳光普照大地。再者,二龙对称,龙体弯长,珠形滚圆,在构图上也具有一种美感。
龙的传说——乌龙:
少华山下的龙潭堡,原先只有十来户人家。村里住着:一家姓刘的父女二人,靠做卖豆腐为生。女儿名珠凤,出落得俏模俊样。
有一天珠凤去挑水,钩搭上挂上来一条小黑蛇。她把小黑蛇捉下来放到井台上,说:“怪可怜的,放了去吧!”小黑蛇对她点了点头,一转身窜到井里去了。
珠凤挑水刚进屋,听见背后有人叫她。转身一看,是个二十来岁的漂亮小伙。小伙拉住珠凤的手,在她手心里放了一粒滚圆滚圆的珠子,说:“我是渭河龙君的五太子,刚才在龙潭中戏游,不小心撞在你的钩搭上挣脱不得,多谢大姐救命之恩。这是一颗龙珠,你把它放在水缸里,就不用天天挑水了。往后有啥为难事,大姐只管说一声吧。”说完,顿时不见了影儿。珠凤追出门外,只见井口一团白雾,听得井水哗啦啦响了几声。她觉得像是在梦中一般,再看手里,分明是颗宝珠。进屋后,她将龙珠往水瓮里一丢,哗枣,水花翻溅,泛起满满一瓮清水,尝一口,比那井水还甜,珠凤知是宝物,对谁也没讲,连她亲大也瞒着。只是常常想起乌龙,每天都去井台上挑一担水,偷偷往井里看上几眼。
离龙潭堡四五里的孙家堡住着一家财东尹立先。珠凤他妈死的时候,刘老汉没钱殓葬,借了尹财东十两银子。日子穷,还不起,却常给尹家送些豆腐,权当付了利息。这十两本银尹财东也不催要,乐得一年到头吃豆腐不花钱买。
珠凤姑娘年长一年,越发出落。尹立先贼眼骨碌一转,打起了珠凤的鬼主意。先是请了个能说会道的媒婆,给珠凤说媒下聘礼来了。刘老汉执意不肯,珠凤心性刚烈,提起礼盒子摔到门外,媒婆碰了一鼻子灰。
尹财东知道了,气得直翻白眼,骂道:“老东西给脸不要脸,十两银子的财十几年咧欠着不还。哼!连本带利纹银百两,三天内交来啥说不说,交不来银子枣哼哼!”他眯起眼一声冷笑:“叫珠凤姑娘来顶账!”话传到刘老汉耳朵里,他也没了主意。珠凤只是爬在炕沿上哭,左思右想没办法”等到半夜她大睡定,跑到井台儿上,牙一咬,心一横,大叫一声:“妈,儿跟你来了!”眼睛一闭,纵身扑进井里。
珠凤只觉得头晕目眩,像是腾云驾雾一般。忽听得耳朵边有人呼喊:“珠凤,珠凤妹妹!”慢慢睁开眼一看,原来自己不曾落到水里,却躺在乌龙的胳膊上。“乌龙哥!”她像见到亲人一般,伏在乌龙的怀里大哭起来。乌龙劝她说:“珠凤,你的事我都知道,你不要难过。狗财东为富不仁,天理难容,看我收拾这条老狗”……我送你回去吧!”珠凤不肯,他在她耳边一阵悄声絮语,说得珠凤含泪带笑,连连点头。
听得珠凤投井、乡亲们打着火把下井救人。乌龙见有人下来,轻声对珠凤说:“好妹妹,我不送你了。”双手将珠凤托起。下井的人摸到珠凤,连忙绑上绳子,把她救了上来。
夜深人静,珠风把她和乌龙的事从头到尾给父亲学了一遍,老汉听了暗暗惊喜,却又半信半疑。珠风从瓮里捞起龙珠,老汉见果然不是世俗之物,才信了珠凤的话。珠凤跳井得救的消息传到尹立先耳里,老贼捋着鼠须一阵奸笑:“嘿,分明是天公作美。我尹某人家财万贯,金银满箱,再能有这么个美人几,可真是……啊,嘿……”贼眼一转,吩咐下人分头准备去了。第二天一大早,老贼带着一伙家丁朝珠凤家奔去。走到半路,一阵狂风卷着沙石吹得天昏地暗,带来的财礼早刮得没了影儿,尹贼连人带马翻倒在地。狂风过后,老贼一看,财礼虽空,人马俱在,就揉了揉被摔歪的鼻子,带着一帮家院,挥棍舞棒,直奔刘老汉家来抢珠凤。
乌龙见老贼三番事过,仍不知改,待老贼冲到井台边,便现出真形,口含龙珠,喷出一股清泉。一时间电闪雷呜,恶浪滔天,尹贼一伙狼哭鬼嚎,随波翻滚,被冲入渭水河中,喂了鱼鳖。
一会儿云消雾散,满天霞光,云端里舞起一条黑色巨龙,龙背上坐着珠凤姑娘。飞到山顶,乌龙卧下歇息,珠凤向父亲和乡亲们挥手告别。
从此,人们就把这村子叫做龙泉村,后来又改成龙潭堡,把龙歇息的山头也起名叫做乌龙山,年代久了,都叫做五龙山了。
龙的传说——龙舟:
龙舟竞渡又称“赛龙舟”、“划龙船”、“龙船赛会”等,是一种源远流长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其起因历来说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说是为了纪念越王勾践操练水师,打败吴国。“越地传云,竞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践,今龙舟是也。”(《事物原始·端阳》)吴越交战,勾践败而被俘,在吴国过了三年忍辱含垢的生活,骗得了吴王夫差的信任,被放回越国。回国后,他卧薪尝胆,立志雪耻,于当年五月初五成立水师,开始操练,终于在数年后,一举消灭吴国。后人为了昭彰勾践这种坚韧不拨的精神,便效仿越国水师演练时的情景,于五月五日这一天划船竞渡,以示纪念。
二说是为了纪念伍子胥和曹娥。传说伍子胥因遭谗言诽谤,被吴王夫差命人抛于钱塘江波涛之中,有曹娥驾舟去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曹娥碑》)。后世遂划龙舟,作救伍员状。
三说是为了纪念楚大夫屈原。这种说法普遍被接受,其文字记载始见于南朝梁人撰写的《续齐谐记》:“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
除上述外,各地还有一些不同的说法。在贵州黔东南地区,有说法认为龙舟竞渡是为了纪念舍身杀死毒龙的老人;云南傣族认为是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又作“岩宏窝”)。还有“迎夏至”、“避恶日”——认为五月是“恶月”,五月初五是不祥的日子等说法。
这些说法,都各有各的道理,但都没有说清楚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不管是为了纪念某某人,还是为了“迎夏至”、“避恶日”,为什么偏偏要举办“龙舟”竞渡呢?也就是说,为什么要赛“龙舟”而不赛其它什么“舟”呢?
回答这个问题,得从龙的基本神性入手。我们说过,龙有喜水、好飞、善变、征瑞等神性和兴云布雨、司水理水的神职。既然有这样的神性和神职,被生活在江渎四流、湖泊星罗的水乡各族人民所崇拜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崇拜意识必然要外化为具体行为。这些行为包括:祭神,将人间美味敬献给神灵,并伴之以香火,让其款款享用;娱神,歌唱、舞蹈,想着法儿让神快乐;拟神,模仿神的举止形态,表示自己和神物有密切的关系,自己身上已秉赋了“神性”,从而能够“神灵活现”。这大概是“龙舟竞渡”的深层动因。人们相信,通过声势浩大的竞赛龙舟,能使天上水中的神龙心神感应而大娱大悦,从而焕发神性,克尽神职,保佑一方水土风调雨顺,稼渔丰成。同时,也使人们自身秉赋龙性,像龙那样强悍矫健,进而怯邪弥难。至于纪念某某人云云,只不过是一种附会。原因大概在于,这些人杰的“人性”和龙的“神性”有相通一致之处,又多少分担了龙的一部分“神职”。比如伍子胥就曾被奉为长江水域的“水仙”、“涛神”、“潮神”和“江神”;屈原也曾被封为“广源顺济王”,有“江神即楚大夫屈原”之说。
“龙舟”是做成龙形或刻有龙纹的船只。古代那些有“真龙天子”之称的帝王们,行走水路时一般都要乘龙舟。如“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穆天子传》),“上御龙舟,幸江都”(《隋书·炀帝纪》)。皇帝乘坐的龙舟,高大宽敞,雄伟奢华,舟上楼阁巍峨,舟身精雕细镂,彩绘金饰,气象非凡。南宋画院待诏李嵩画的“大龙舟”,即是一例。民间用来竞渡的龙舟和皇家龙舟不可比肩,一般都做得窄小狭长一些,以利赛事。
用作竞渡的龙舟,其形制因时代而变化,因地域而不同。据载,旧时西湖上的龙舟,约四五丈长,头尾高翘,彩画成龙形;中舱上下两层,船首有龙头太子和秋千架,均以小孩装扮,太子立而不动,秋千上下推移;旁列弓、弩、剑、戟等“十八般武艺”和各式旗帜。尾有蜈蚣旗,中舱下层敲打锣鼓,旁坐水手划船。
苏州的龙舟分成各色,四角插旌旗,鼓吹手伏在中舱,两旁划手十六人。篙师执长钩立于船头,称作挡头篙。船头亭上,选面端貌正的儿童,装扮成台阁故事,称龙头太子。船尾高丈余,牵系彩绳,由擅长嬉水的小儿表演“独占鳌头”、“童子拜观音”、“指日高升”、“杨妃春睡”等节目。
当代用来竞渡的龙船,形制比旧时简化了许多。船以色彩分赤龙、青龙、黄龙、白龙、黑龙等。船身、船上的罗伞旌旗等装饰,以及划手们的服装乃至船桨,都要求一色。湖北、湖南等地的龙舟短则七丈多,长则十一丈余,划动时有如游龙戏水。福建的龙舟,船首雕刻龙头,口能开合,舌能转动。贵州的龙舟由三只独木船联合而成,中间较长的一只称“母船”,船上有鼓手指挥,两边的两只船身稍短,称“子船”。
有关竞渡的仪式、规定、技巧和情景也因时因地不同而丰富多彩。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锣挟鸣涛鼓骇雷,红旗斜插剪波来。锦标夺到轩腾处,风卷龙髯雪作堆。”古人的诗句将几百年前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跃然纸上。
诗中提到的“标”即“标竿”或“标船”,是各龙船争夺的目标。“标竿”上悬挂锦彩、银碗、钱钞等赏物,立于水中,快捷先到者可得。“标船”设置在终点,当竞渡的龙舟接近时,将“标”抛入水中,让诸“龙”争夺。标有“鱼标”、“鸭标”、“铁标”等。鱼标鸭标是活的,投入水中即刻游走,要一下子捉住,是不容易的。铁标沉重,抛落便到水底,如果没有相当棒的潜水本领,同样是捉不起来的。因此,龙船上一般都要安排一两个水性极好的“标手”,专司夺标之职。
有的地方还流行“做胜会”——即由看船上的游客买土罐或鸭子,掷入水中,由参与竞渡的龙舟,入水争夺以为娱乐。
龙舟竞渡前一般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如在屈原投水的汨罗江畔,每年龙舟竞渡前,都要先祭屈子庙。来自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幼,抬着龙头,一批一批地汇聚在屈原像下,叩拜、吊唁、以粽子、包子、酒水等祭奠。然后由主祭人将一条红绸系到“头龙”的头上,由“头桡”将龙头扛到江边洗澡,洗完后将龙头安于船首,这才开始赛龙舟。地域不同,讲究不同。有的地方出龙前数日,要祀神演试一番,名曰“下水”。上岸送神,称作“拨龙头”。竞渡的组织者,年前率众位游手,将一根带叶竹竿竖立桥头,以便来年“出龙认色”,其名曰“钻五”;月朔互相往来,名曰“拜客”,等等。
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龙舟竞渡也传到了日本及东南亚诸国。比如,日本的九州、冲绳等沿海地区,就流行一种赛船活动。不过他们不叫龙舟竞渡,而叫“爬龙”。新加坡常在端午节这天,举行全国性的龙舟比赛。他们的龙舟披红挂彩,扮作“狮子”、“狗熊”的司鼓手站在龙舟最前面,擂动大鼓,指挥和协调划手动作。整个比赛,一般从下午两三点开始,直到夕阳西下才告结束。
龙舟竞渡是一种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精神的体育运动。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于日作出决定,将龙舟竞渡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当年10月,在广东佛山举行了全国首届屈原杯龙舟赛。日,中国龙舟协会在湖北省宜昌市宣告成立。7月,第二届屈原杯龙舟赛在葛洲坝三江航道举行,观众多达十余万。这样的龙舟竞渡至今已举行了十数届。近年来的龙舟竞渡,赛制趋于完善,规模也越来越大,并向国际性赛事进展。
龙舟竞渡需要宽而深的江海湖泊,水域浅小浮不起船的地方就竞渡不成了。于是,浅水地的人们就做成“旱龙舟”,在街市、高台、场地上游走,俗称“迎鬼船”。江西一带有这样的风俗,时间亦在端午节。
造龙船也不只是为了竞渡。如贵州黔东南和湘西一带苗族同胞的“龙船节”,所做的龙船就不是为了竞赛,而主要是为了乘坐龙船游村串寨,会亲访友。龙船下水前,先由歌师唱吉祥祝福歌,祝愿龙船一路顺风。每条船上都有一位“鼓头”,由全寨推选出德高望重的老人担任,坐于龙颈击鼓发令,主持船上活动。龙船过寨,鸣放铁炮传告亲友,岸上报以“接龙”鞭炮,亲友遂上前向船上的人敬米酒,并将鸭、鹅、彩绸等礼品挂于“龙头”。龙船靠岸,水手们将糯米饭团和菜肴放在船帮上就餐,不用碗筷。妇女、儿童这时纷纷前来“讨路边饭”,据说吃了龙船上的食品能消灾避难。龙船形制精巧美观,龙身由一只母船和两只子船捆扎而成,叫做“子母船”,皆为独木镂空。龙头约长两米多,用水柳木雕刻,装有一对一米多长的龙角。因龙头着色不同,分为青龙、赤龙、黄龙等。各寨为了保护龙船,还专门建有“龙篷”。龙船节从农历五月十六日开始,具体节期各地各寨略有不同,只要全寨薅完秧,本寨龙船即可下水,历时三天左右。在广东水乡,龙船出游时,家家送米酒给划船的人,并由老人为龙点眼,然后才下水游去。游完后,龙头供奉在龙王庙,船身埋入河床沙泥中,第二年挖出来再用。傍晚,村民们还要烧一大锅“龙船饭”,不管什么人都可以食用,以广结“龙缘”,遍得“龙福”。
龙的传说——舞龙:
每逢节日庆典,我们都能看到欢腾旋跃,让人兴奋不已的舞龙。舞龙也称“龙舞”、“耍龙”、“闹龙灯”、“玩龙灯”、“龙灯会”。那么,为什么要舞龙呢?
舞龙的用意,概括起来不外乎这么几条:一为祈雨祈福,二为娱神娱己,三为彰显力量,四为兴旺人丁。
其中,祈雨祈福是最基础的。两湖一带民间传说,战国时的鬼谷子和金角老龙相遇,鬼谷子说:“据我掐算,近日有雨,城内三十六点,城外四十八点。”金角老龙有意让鬼谷子的预言落空,便利用职务之便,让城内下了四十八点,城外下了三十六点,结果城内不少老百姓死于水患。后来玉皇大帝问罪,金角老龙受到贬黜。为了赎罪,老龙便在每年的新春到来之际,逐门逐户地向老百姓鞠躬赔礼,并承诺一年的风调雨顺。于是,人们便据此传说,用竹条铁丝、绸缎纱布扎制成彩龙,每逢年节舞耍一番,表达欢快喜悦之情,也寓意老龙臣服,天随人愿。四川铜梁一带的传说也异曲同工:东海龙王患腰痛病,变成一个老头上岸求医。大夫通过把脉知其非人,便让其恢复原形,并从其腰间捉出一条蜈蚣。龙王病愈后,以泄露天机为谢:言人们只要照它的样子造一条龙四处舞游,便能保雨水及时,五谷丰成。
舞龙祈雨在先秦时期已开始流行,到汉代已具相当规模,形式也多有讲究。据董仲舒《春秋繁露》载,汉代人春旱求雨舞青龙,炎夏求雨舞赤龙或黄龙,秋季求雨舞白龙,冬天求雨舞黑龙。这些龙长达数丈,每次出动五至九条不等。
后世的舞龙,大都包含有祈雨祈福的意味。如流行于湖南省湘西山区的“龙头蚕身灯”。该灯由“龙”的头和“蚕”的身与尾组成。制作考究,形体小巧,头尾能曲能伸,宛转灵活。竹圈联成蚕身,绳索系其内,白布蒙其外,外用红绿彩环缠身,由三个舞技出众的民间艺人分别持头、腰、尾三个部分执耍。“龙头蚕身灯”一般都是成对出行。出灯前,每对灯都要下到江边“吸水”,然后才沿门沿户祝福吉祥。为什么要“吸水”呢?很好理解,龙吸饱了水,才能保证雨水充足。
南方一些地方流行舞草龙枣由柳条、青藤、稻草扎成,夜晚舞耍时,龙身上满插香火,因而又称“香龙”、“香火龙”。舞龙结束时,还要在喧天的锣鼓鞭炮声中,恭恭敬敬地将草龙送到江河溪潭之中。其用意也是让龙回龙宫,以保佑一方地面风调雨顺。
以娱神娱己为目的舞龙可追溯到汉代的“鱼龙曼延”。《汉书·西域传赞》载:“孝武之世……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砀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颜师古解释说,巴俞都卢、海中砀极都是歌舞名,而“鱼龙”,则是由人装扮成一种来自西域的巨形珍兽枣舍利之兽,先在庭前舞蹈戏乐,然后到殿前激水,水花飞溅中,化作一条巨大的比目鱼,“跳跃漱水,作雾障目”。然后,再化作身长八丈的黄龙,“出水敖戏于庭,炫耀日光”,故又名“黄龙变”。由此看来,“鱼龙”,当是一种由人装扮成巨鱼和巨龙进行表演的大型舞蹈。由于巨鱼和巨龙之间有一个“变”的问题,因此在表演时,可能还需要幻术、布景、烟雾等来配合。
那么,“曼延”又作何解释呢?“曼延”也作漫衍、曼衍、蔓延等,是古代一种大兽的名字。据说这种大兽“似狸,长百寻”,可以“仿此演为百戏。”古代八尺为一寻,百寻就是八十丈。因而《西京赋》中有“巨兽百寻,是为曼延”之句,薛综注曰:“作大兽,长八十丈,所谓鱼龙曼延也。”由此推断,“曼延”是“假作兽以戏”,是由人扮演成各种巨兽的舞蹈。“鱼龙”当是其中典型的主要的一种,因而称作“鱼龙曼延”。
东汉张衡在《西京赋》、李尤在《平乐观赋》中都有对“鱼龙曼延”的生动描述。从中可以看到,作为汉代的大型歌舞,“鱼龙曼延”集合了当时最高水平的演员阵容以及布景、道具和特技,可谓规模宏大,幻象纷呈。除中心节目“巨鱼变巨龙”外,还有由人扮装的熊、虎、猿猴、大象、大雀、大龟、大蟾蜍及其它不知名的奇兽参与演出。
史料之外,还可以从汉代画像石上找到“鱼龙曼延”的影子。如铜山洪楼发现的乐舞百戏画像石,山东沂南出土的角抵百戏画像石,上面都有鱼龙作舞的图像。
“鱼龙曼延”从汉至唐,延续了将近七八百年的时间,唐以后,整体上逐渐失传,后世传留下来的,只是其中的部分节目。民间的龙舞、狮子舞、麒麟舞等,可视作对“鱼龙曼延”的传承和演变。
灯与龙的结合,大约起始于宋时。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记道:“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之状。”这样的龙灯,即是我们所说的放置在那里专供人们观赏的龙形灯饰。问题是龙是一个能行走、善飞腾的神物,总不能呆到那儿不动啊,况且无论宫廷还是民间,自古都有舞龙的传统。既然舞,就不光在白天舞,晚上也要舞,晚上舞就离不开灯,因此大凡舞之龙,都通称“龙灯”。
“龙灯会”一般在佳节、盛会时举行,场地选在长街广场、村头湾边开阔平坦的地方。龙的品种丰富多彩,有竹龙、木龙、荆龙、草龙、布龙、纱龙、纸龙;有由荷花和蝴蝶组成的“百叶龙”,用刨花扎成的“木花龙”,用铁皮卷成的“铁皮龙”,等等。
龙灯各地都有。四川省铜梁县的龙灯比较出名。国庆50周年大典上的金色巨龙,就出自这个县。铜梁龙灯有“正龙”:头大、胫长、节内点灯,以灯光取代烟火,玩时比较安全。还有用竹编作龙骨,纸扎龙头,布做龙脊,借助灯火而起舞的“彩龙”;用皮纸或绢绸做皮,彩绘鳞甲,龙身能伸缩转动的“肉龙”或“蠕龙”;天旱时求雨,舞时可泼水的“黄荆龙”;用白花扎成,用来祭祀亡灵的“孝龙”;用稻草扎成,插入竹竿,执持起来耍舞的“草把龙”;以及由孩子们耍舞的,用一棵棵大白菜插上竹竿,点燃红烛,中间串以绳索的“菜龙”,等等。
铜梁人舞龙有不少讲究。过去沿袭汉代的春舞青龙、夏舞赤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的规矩。现在逢年过节舞彩龙,舞到人家门前就暂时停下来,龙头频点向主人拜年祝福,然后再上下翻腾,左盘右旋。这时,主人必须鸣放鞭炮以示欢迎,并有所答谢:裹着钱的“”或香烟等。
广东佛山人也喜欢舞龙。四五十年代,佛山龙多是用一把把雨伞连接?4、求女老人死过三年 6个门2个大门1个后门&&&&&&殡联*  挽 三春乘鹤雲为彩 午夜啼鹃雪作衣  雨中翠竹弹珠泪 凤裏青松绕素冠   岭上晴雲连草木 江边夜月映滕萝  祭遇清明榆莱落 殡逢社日杏花飞   读礼频翻霜露句 诵诗幾废蓼莪章* 虚月冷清吟远 木落天高野色函   风卷愁魂寒剑佩 月侵梦影度窗棂  愁闻化鹤来缑岭忍说骑鲸返帝乡*   飞鸿迢递黄幾断 枥马悲嘶白草衰  夜冷忽成蝴蝶梦 月明惟听子规啼   流水夕阳千古恨 秋霜春雨百年愁    以下挽女 彤管堂前坤德在 雍衣砌下姆範存*       蕙帐消红留母德 松门掩黛寄坤範*       芙蓉城杳悲人鉴 华表声归吊女宗*       品重瑶臺垂竹史 声传凤管振湘江         熊九独授三更雨 鸾镜孤悬午夜风   雨打鹤车点点皆成血泪 风吹仙旆声声却是怨啼   翻白鹤于天中无时云返 驾赤虬于雲裏何日能归   德风百世犹存起顽立懦 仁化千秋如昨草薄从忠*   素蕴经纶万言未试黄金阙 俄成幻梦一旦难醒白玉楼*   人去堂空朝雲暮雨难觅影 琴调弦断高山流水少知音   懿德竟何去日淡风凄皆惹恨 芳魂终不返鸟啼花落总含愁 家 音容何处觅一片白雲飞上天 哀痛幾时休两行血泪洒东西   抢地呼天不过两行血泪 披麻执杖敢忘一点童心   无计瞻雲痛见萱花坐净土 有怀画荻哀执桐杖对寒灰   子代父丧终天恨幾时得了 孙承祖服罔极恩何日能酬   杳杳重泉沧海空留精卫恨  冥冥黄路青山欲断子规啼   抱风木之怨泪点孔于霜林叶 含蓼莪之恸哀声惨于孤雁鸣*   霜露重重出信怙入谁博惟仰天号泣   雲山杳杳听无声视无形只伏地痛心   内所常怀蚕起 鸡鸣犹忆将灵 门 概蕙帐之空悬一息犹存呼天血泪倾孺慕   痛莺车之已驾千秋永逝撤地哀声出里门   槛外起彤雲雲罩冰池鹤影乱 堤畔来皓月月缠束柳芳魂飘   雲起横塘依依鹤影归云里 月眠束柳渺渺香魂现月中 方 瑞气临门看雲蔚霞蒸护鹤车于天上   紫光映日睹龙蟠凤舞引仙旆于路中 路 风清荒径菊初老  露冷空山兰自香   化臺早卜眠牛(延)  清酒先倾下马陵*   几筵备设俨然是凭是式 祭奠告诚恍若有见有闻   仙旆悠悠想当年玉海金山宛然在目曾日月之幾何已分今古 
佳城蔚蔚看此日素车白马凄长难言苟性情之不朽安问死生   淑德在人间何处乘雲归碧落 贞名举仙籍应知跨凤上青霄   闻苑蓬壶三岛传来青鸟使 莺骖鹤驭双幢引入白雲乡   哲人云遥暂挽雲车斟烈酒 道範未远且停鹤驾听招歌*   瞻望何从渺渺雲中观白鹤 音容如存萧萧风里奠黄流   此日游仙乡生前德业成幽梦 何时归故里殁後仪容作画图   鹤驭来临敬珠杯邀仙驾 瑶池云远睹白雲送帝乡   擅坤德于生前九重天上停看黄封铺玉宇   垂母仪于身後五色雲中好来紫诰护瑶楼*   念夙昔投交前烛烽更火落絷狗雅意   叹今前永廖称觞奠豆联申祖道漱忱 大 元宝九层对青山而结彩 玉楼十二映绿水以流光   朱宫近斗星一片烟岚翻凤彩 紫府含山色四围丹障结雲屏   纳旭日于海邦凤彩龙文齐献瑞 披仙台于绣闱丹书紫诰并来宣   金风来自乾天应知霞驰雲敛玉楼渐近   爽气生于华岳仰见日白星辉无宝可望   大地指牛眠瑶草珙兰足瑞色 佳城有鹤吊龙蟠凤舞验祥光(女用) 二 山深锦豹卧 水曲蛟龙藏   中道宏开还纳山灵归吉地 重门洞启遥汲雲气入佳城    华表千寻落照中山色凄凉当年锦豹环庐卧   楣门数里荒烟外河声呜咽此日风雨动地哀 堂 旭日翻孔停看昙花枝枝吐蕊 春风散绿遥开碧藕片片盈香   雪藕冰飞敬荐于一阳初生之月 金波玉液敬陈于七日来復之期 土 坤德难名奠邦国无疆之福 神功莫测演殁存不尽之休   司山川之真脉玉润而珠圆 含博厚之精华泉香而芒秀 官 方略能通造化 阵图自具风雲   仗剑佩而妥先灵恩沾九地 凭虎威以邀冥眷庆溢千秋   启戟成行龙光敢借三英粲 珠玑满目彩笔欣邀一字荣      剑气来临紫电青霜光曜日 檐帷暂驻腾蛟起风气连雲   感君子之来临咫尺龙光荣四座 庆德星之照曜千秋瑞气映三臺   剑气凌雲旭日喷岚腾蛟起风 文光射斗青霞飞彩紫电青霜 客 旌盖遥临万叠青山横翠霭 龙光贲止幾行绿树映芳华   九霄鹤立山前月照孤坟晓 千里客来陇上风吹满座怨   遍野襜帷悉是素车白马 满堂宾客无非瑞凤祥麟*   华毂朱轮光曜日 素车白马气成雲    承金玉之休光白驹可絷 念松楸之凄凉素尘北挥 拜 孝子用诚不第麻衣如雪 嘉宾罗拜何殊振鹭于飞   霜露晴飞点点能知孝子泪 风雲徐转依依如代客心愁   樽俎前陈奠享从今百世 冠裳肃拜际交只此一时   间範千秋形归时猿悉鹤唳 夜臺一拜泪落处风起雲高*   舞雪回风遥瞻冠裳连雲肃 素车白马凭望山原锁雾寒   悉荻训之云遥雲飞东岭 吊湘君之不复泪洒西风 停 金阙百宣知白雲中舞仙旆 琼楼时召暂来陇上驾鹤车   玉树将埋协瑞气牛眠鹤吊 灵骖暂住看祥光凤舞龙游   维窗下蚕绩犹存修尔秉莺入紫府 蕙帐中熊丸未了飘然跨海起瑶池
  兰芳桂茂行看他年诰命推来紫阙 鹤唳猿怨共道此日诏书飞下玉楼   茫茫理数难知颠倒雲一任烟封雾锁   望望人天可问迴环山水会看凤舞龙游   星姬皎皎于天姥风头万丈祥雲会青莺而起舞   月姊溶溶于其人诚畔千秋化表见彩凤以来鸣   展作记之才于十二楼中俨然白凤苍龙来几上   挥修文之笔于九层室内宛若青霞绀雪舞窗前 (白云楼) 厢 肃瞻拜于东阶绩训依稀芳草外 (蓬莱岛)   列樽俎于左陛莺音碧雲中 (碧霞宫)   迓风辇于雲衢珊珊之玉佩临西序   仰慈魂于天外飘飘之金风肃右厢 坟 地德无私真龙合处呈瑞色 山灵有(扌处?)赤水渐来见祥光   地应牛眠预卜凤毛绵万载 穴当鹤舞遥知玉骨润千秋   宅心夙成毕纳两间秀气 门光初列预张百老宏图   天上看白雲山水生成美盛地 人间瞻紫气鬼神呵护吉祥区   龙穴自有真闪闪金光万丈 牛眠原非假腾腾瑞气千条   坊列岗峦万丈祥光从地起 形绕龙虎八方瑞气逐茔来   契阔七年同穴一日夜臺自合重圆镜   灵归九月聚首千秋高冢应开并蒂花   屏山带水看荡荡巍巍真魂神培来大地   石宝漆灯历今今古古是造化结就佳城 梢 月冰擎雲 天海啸风   腊雪压冰梅梅香雪洁百代之珠宫吐瑞   金风吹岭月月白风清千秋之阆苑长新   地道通而涌盏朱行见阴消阳长皆叶律   山灵献而发芳草应知雲蔚霞蒸早含春5、谁有孝服春联? 几幅就行 谢谢&&&&&&三春乘鹤雲为彩 午夜啼鹃雪作衣  雨中翠竹弹珠泪 凤裏青松绕素冠   岭上晴雲连草木 江边夜月映滕萝  祭遇清明榆莱落 殡逢社日杏花飞   读礼频翻霜露句 诵诗幾废蓼莪章* 窗虚月冷清吟远 木落天高野色函   风卷愁魂寒剑佩 月侵梦影度窗棂  愁闻化鹤来缑岭忍说骑鲸返帝乡*   飞鸿迢递黄幾断 枥马悲嘶白草衰  夜冷忽成蝴蝶梦 月明惟听子规啼   流水夕阳千古恨 秋霜春雨百年愁    以下挽女 彤管堂前坤德在 雍衣砌下姆範存*       蕙帐消红留母德 松门掩黛寄坤範*       芙蓉城杳悲人鉴 华表声归吊女宗*       品重瑶臺垂竹史 声传凤管振湘江         熊九独授三更雨 鸾镜孤悬午夜风   雨打鹤车点点皆成血泪 风吹仙旆声声却是怨啼   翻白鹤于天中无时云返 驾赤虬于雲裏何日能归   德风百世犹存起顽立懦 仁化千秋如昨草薄从忠*   素蕴经纶万言未试黄金阙 俄成幻梦一旦难醒白玉楼*   人去堂空朝雲暮雨难觅影 琴调弦断高山流水少知音   懿德竟何去日淡风凄皆惹恨 芳魂终不返鸟啼花落总含愁 家 音容何处觅一片白雲飞上天 哀痛幾时休两行血泪洒东西   抢地呼天不过两行血泪 披麻执杖敢忘一点童心   无计瞻雲痛见萱花坐净土 有怀画荻哀执桐杖对寒灰   子代父丧终天恨幾时得了 孙承祖服罔极恩何日能酬   杳杳重泉沧海空留精卫恨  冥冥黄路青山欲断子规啼   抱风木之怨泪点孔于霜林叶 含蓼莪之恸哀声惨于孤雁鸣*   霜露重重出信怙入谁博惟仰天号泣   雲山杳杳听无声视无形只伏地痛心   内所常怀蚕起 鸡鸣犹忆将灵 门 概蕙帐之空悬一息犹存呼天血泪倾孺慕   痛莺车之已驾千秋永逝撤地哀声出里门   槛外起彤雲雲罩冰池鹤影乱 堤畔来皓月月缠束柳芳魂飘   雲起横塘依依鹤影归云里 月眠束柳渺渺香魂现月中 方 瑞气临门看雲蔚霞蒸护鹤车于天上   紫光映日睹龙蟠凤舞引仙旆于路中 路 风清荒径菊初老  露冷空山兰自香   化臺早卜眠牛(延)  清酒先倾下马陵*   几筵备设俨然是凭是式 祭奠告诚恍若有见有闻   仙旆悠悠想当年玉海金山宛然在目曾日月之幾何已分今古 
佳城蔚蔚看此日素车白马凄长难言苟性情之不朽安问死生   淑德在人间何处乘雲归碧落 贞名举仙籍应知跨凤上青霄   闻苑蓬壶三岛传来青鸟使 莺骖鹤驭双幢引入白雲乡   哲人云遥暂挽雲车斟烈酒 道範未远且停鹤驾听招歌*   瞻望何从渺渺雲中观白鹤 音容如存萧萧风里奠黄流   此日游仙乡生前德业成幽梦 何时归故里殁後仪容作画图   鹤驭来临敬珠杯邀仙驾 瑶池云远睹白雲送帝乡   擅坤德于生前九重天上停看黄封铺玉宇   垂母仪于身後五色雲中好来紫诰护瑶楼*   念夙昔投交前烛烽更火落絷狗雅意   叹今前永廖称觞奠豆联申祖道漱忱 大 元宝九层对青山而结彩 玉楼十二映绿水以流光   朱宫近斗星一片烟岚翻凤彩 紫府含山色四围丹障结雲屏   纳旭日于海邦凤彩龙文齐献瑞 披仙台于绣闱丹书紫诰并来宣   金风来自乾天应知霞驰雲敛玉楼渐近   爽气生于华岳仰见日白星辉无宝可望   大地指牛眠瑶草珙兰足瑞色 佳城有鹤吊龙蟠凤舞验祥光(女用) 二 山深锦豹卧 水曲蛟龙藏   中道宏开还纳山灵归吉地 重门洞启遥汲雲气入佳城    华表千寻落照中山色凄凉当年锦豹环庐卧   楣门数里荒烟外河声呜咽此日风雨动地哀 堂 旭日翻孔停看昙花枝枝吐蕊 春风散绿遥开碧藕片片盈香   雪藕冰飞敬荐于一阳初生之月 金波玉液敬陈于七日来復之期 土 坤德难名奠邦国无疆之福 神功莫测演殁存不尽之休   司山川之真脉玉润而珠圆 含博厚之精华泉香而芒秀 官 方略能通造化 阵图自具风雲   仗剑佩而妥先灵恩沾九地 凭虎威以邀冥眷庆溢千秋   启戟成行龙光敢借三英粲 珠玑满目彩笔欣邀一字荣      剑气来临紫电青霜光曜日 檐帷暂驻腾蛟起风气连雲   感君子之来临咫尺龙光荣四座 庆德星之照曜千秋瑞气映三臺   剑气凌雲旭日喷岚腾蛟起风 文光射斗青霞飞彩紫电青霜 客 旌盖遥临万叠青山横翠霭 龙光贲止幾行绿树映芳华   九霄鹤立山前月照孤坟晓 千里客来陇上风吹满座怨   遍野襜帷悉是素车白马 满堂宾客无非瑞凤祥麟*   华毂朱轮光曜日 素车白马气成雲    承金玉之休光白驹可絷 念松楸之凄凉素尘北挥 拜 孝子用诚不第麻衣如雪 嘉宾罗拜何殊振鹭于飞   霜露晴飞点点能知孝子泪 风雲徐转依依如代客心愁   樽俎前陈奠享从今百世 冠裳肃拜际交只此一时   间範千秋形归时猿悉鹤唳 夜臺一拜泪落处风起雲高*   舞雪回风遥瞻冠裳连雲肃 素车白马凭望山原锁雾寒   悉荻训之云遥雲飞东岭 吊湘君之不复泪洒西风 停 金阙百宣知白雲中舞仙旆 琼楼时召暂来陇上驾鹤车   玉树将埋协瑞气牛眠鹤吊 灵骖暂住看祥光凤舞龙游   维窗下蚕绩犹存修尔秉莺入紫府 蕙帐中熊丸未了飘然跨海起瑶池
  兰芳桂茂行看他年诰命推来紫阙 鹤唳猿怨共道此日诏书飞下玉楼   茫茫理数难知颠倒雲一任烟封雾锁   望望人天可问迴环山水会看凤舞龙游   星姬皎皎于天姥风头万丈祥雲会青莺而起舞   月姊溶溶于其人诚畔千秋化表见彩凤以来鸣   展作记之才于十二楼中俨然白凤苍龙来几上   挥修文之笔于九层室内宛若青霞绀雪舞窗前 (白云楼) 厢 肃瞻拜于东阶绩训依稀芳草外 (蓬莱岛)   列樽俎于左陛莺音碧雲中 (碧霞宫)   迓风辇于雲衢珊珊之玉佩临西序   仰慈魂于天外飘飘之金风肃右厢 坟 地德无私真龙合处呈瑞色 山灵有(扌处?)赤水渐来见祥光   地应牛眠预卜凤毛绵万载 穴当鹤舞遥知玉骨润千秋   宅心夙成毕纳两间秀气 门光初列预张百老宏图   天上看白雲山水生成美盛地 人间瞻紫气鬼神呵护吉祥区   龙穴自有真闪闪金光万丈 牛眠原非假腾腾瑞气千条   坊列岗峦万丈祥光从地起 形绕龙虎八方瑞气逐茔来   契阔七年同穴一日夜臺自合重圆镜   灵归九月聚首千秋高冢应开并蒂花   屏山带水看荡荡巍巍真魂神培来大地   石宝漆灯历今今古古是造化结就佳城 梢 月冰擎雲 天海啸风   腊雪压冰梅梅香雪洁百代之珠宫吐瑞   金风吹岭月月白风清千秋之阆苑长新   地道通而涌盏朱行见阴消阳长皆叶律   山灵献而发芳草应知雲蔚霞蒸早含春6、青龙怕玉兔 这种说法对么&&&&&&《玄谭》中所言:“炼己持心、明理见性时,攒簇发火,不出乎一个时辰,立得一黍玄珠,现于曲江之上。圭入口,顷刻之间,一窍开,百窍齐开,火发四肢,浑身筋骨血肉都化成炁。”这是真实功境。曲江,据三丰《吕祖〈百字碑〉注》说是腹部。炼己持心、明理见性、凝神聚气之后,丹士的腹部会出现一颗光珠,是性命的精华所成,就是三丰《道情歌》所言“万般景象皆非类,一颗红光是至真。”只有能内视到腹中有光珠生成,才是命功成功的一半,丹家所谓“药足腹内珠自明”,没有这个证量,说明元精、真阳尚未生起,命功还未入门。当命功修到腹中生光时,丹士口中必然会分泌甘甜之津,是肾气所化,叫“金津玉液”,即“刀圭入口”,是无形的元气在形质方面的体现,有人误以为这种生理上的液体是“丹药”,不了解古人以有形表无形的思维方式。陈致虚《金丹大要》云:“盖圣人以实而形虚,以有而形无。实而有者,真阴真阳,同类有形之物(人)也。虚而无者,二八初弦之炁,凝而为一黍之珠。”这时,由于内丹能量的作用人体的三关九窍都会打开,只有打开了“百窍”,才能与天地、万物、彼家、生龙活虎的先天之炁沟通,丹家称之为“展窍”。关窍真正打开的人就可以数月乃至数年辟谷不食,山东有位居家修道的女士赵巧芝已经六年不食人间烟火。她在钱俊时教授发表于《益生文化》的有关研究报告《赵巧芝现象值得重视》中自述:“在功中不断感觉有个白色的圆柱,从下(会阴)往上捅,后来从头顶捅开了,感觉有个白色的柱子从身体中间串起来了。”“坐下来就入静,不知不觉一两小时一晃而过。”“在练功中不断看到自己的内脏。想看时多能看到,特别是胆,每次都能看到。”“在功中有时也能看到别人的内脏和大脑。”这是当代人的证量。能辟谷数年,能看到体内的光明、内脏,说明关窍一定打通了。由于真气向四肢百骸运行,周身温热,如沐春风,丹士可以单衣过严冬。天津的郭善儒教授由于修炼“九鼎炼丹法”,二十年来,单衣过冬,寒风拂体,不仅不觉寒冷,反而感到温暖。我一位道友修炼夫妻同修的丹法,采得真阳后,大雪天单衣行走于室外,了无寒意。三丰真人《道情歌》云:药材生,紧加功,雷声隐隐震虚空。电光灼处寻真种,风信来时觅本宗。霞光万道笼金鼎,紫云千丈罩天门。若还到此休惊怕,稳把元神守洞门。如捕鼠兔逢鹰,急急着力又加勤。万般景象皆非类,一颗红光是至真。此个红光是春意,其中有若明窗尘。中悬一点先天药,远似近似金。到此全凭要谨慎,丝毫念起丧天真。一片白云香一阵,一番雨过一番新。终日绵绵如醉汉,悠悠只等洞中春。遍体阴精都剥尽,化作纯阳一块金。此时气绝如小死,打成一片是全真。到此功成才了当,却来尘世积功行。行满功成天命诏,阳神出现了真灵。这是完整的功夫内景描述。大药将产时丹士会听见虚空中有声如雷。我一位道友住山修炼时听到脑中如有雷声炸响,身心一震,疾病不翼而飞。丹经中对此论述极多,如吕祖《百字碑》中“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丹士腹中有光,称“命光”,眉间、头顶也会有光,即“性光”,性命合一之后周身有光是丹光。如张紫阳所言“近来透体金光现,不与凡人话此规”。丹光是生命精华凝聚、生化、显现、变化的情状,光是丹质,功夫越深,丹光越强,辐射越远,范围越广。最后如佛家《楞严经》所讲“静极光通达,明极即如来”,从而“佛光普照”。我曾在终南山住山修炼。有一夜,静坐中突然有光从身心涌出,黑暗的房子中为之一亮。虽然可能只有数秒钟,但感觉上如同有十分钟一样,心理时间跟物理时间有差异。不论清静丹法还是阴阳丹法,当气脉修炼到一定境界,丹士可以看到身体内外、天地万物间充满着“明点”,是虚而有象的动态光点。通过二十多年的修炼,我能看到“中悬一点先天药,远似葡萄近似金”的光炁运行之象。目前尚不能“招摄”此光炁作丹。我有长期辟谷的经验,在某一时间段,只要方法得当,人的确可以“食炁而生”。我体验过夫妻同修而真激生、明点飞空、暗室亦见的过程,同样不能“招摄”之,在于做不到无念。念动则先天纯朴即散。三丰“金在形交”是真言,但炼己不纯,无望还丹。经过切身体验,才知三丰“到此全凭要谨慎,丝毫念起丧天真”是关,是金诀。丹士真正采得大药,不论此药来自自我、天地、万物、彼家、生龙活虎,丹士因灵药的点化肉体变化很大,如生光、生泽、生津、生香。最关键的是生光生香,不生光,说明大药未生;不生香,说明大药未得。张伯端谓“自然熟丹遍身香”。丹士会“无声无息”,进入大定,如同小死。这才是真正的命功点化。然后在定中孕炼阳神,了脱生死,成就仙道。修不出能出有入无、隐显自在的阳神,尽管得丹,只能延寿,不能成仙。丹是人体沟通天地能量的媒介,也是阳神成就的。丹是比喻的说法,丹不是实体,丹是性命精华、天地能量在人体凝聚后的生命超常功能态,神即是丹,丹即是神,神丹合一,生道合一,就是仙。没有修炼的超凡过程与脱俗状态,尽管每一个人都有“神”,但成就不了仙道。丹包含了生命信息、生命能量、生命智慧、生命状态与道合一的一切总和,不可孤立地认为丹是人体修炼出的能量团。在“道术”部分之《丹经秘诀》中论述功境功象的内容非常丰富,不再一一引证。之所以要读者留意功象,是因为理、法、术、诀都必须归在实修上,实修又体现在功境功象中。把握不好功境,不是错之毫厘,谬之千里,就是认幻为真,走火入魔;不是坐失良机,就是不明就里。对功境功象的研究能引导丹士顺利走上真正的“金光大道”。功象是身心内外神气、信息的变化图像,把握了功象,就可以“知几”。《易》云:“知几,其神乎?”可以由象而知神,知神而炼丹,火候的许多玄微就在此中。七、三丰诗文的文学境界我最爱读三丰真人的诗集与古文。他的诗歌,在古代真人的诗集中最有特色。他把修炼诗诀单独集中在《玄要篇》,而将大量的山水诗集中在三部《云水诗集》。本处所言诗歌即指云水诗歌。云水是出家人行脚天涯的文学借代。三丰真人“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句)。他的诗有李白的飘逸,有王维的清新,有孟浩然的自然,有苏东坡的宏厚。三丰一生爱读唐诗,尤其爱李白与孟浩然的诗,曾手书孟浩然的《春晓》。此外,三丰爱读苏东坡的诗,称他为“坡仙”。我读过5000首以上道诗,也读过5000首以上魏晋隋唐两宋元明清以来的诗歌,包括历代游仙诗、玄言诗,觉得三丰真人的山水诗,有魏晋之风骨,唐人之灵韵,宋元以降,无出其右者。他的诗混于唐人诗集,也难分辨。唐诗中特有的仙道灵气与禅意幽趣,是宋元以来的诗作中少有的。仙道与禅宗在唐代得到最鼎盛的发展,仙灵禅意自然地融化于文人的气骨血脉,而当朝仙真与禅师也有超然才情,形成有唐一代的文采风流,后代可望而不可即。三丰真人的诗就有唐人气脉。仅《云水前集》、《云水后集》、《云水三集》所收录的诗作有三百余首,云游天下,题咏江山,从诗中可见“天地与我合一,万物与我并生”的仙道风神,大有“江山为我留胜迹,我为江山写精神”的高古气象。我们分别从三本诗集中各选几首诗作来品味。《云水前集》华表山华表山高爽气凌,令威骑鹤此飞升。乍看雨脚从空至,未必云头阻我登。独立峰峦心旷远,遥观渤海兴奔腾。他年愿步丁公后,长啸蓬邱第一峰。华表山在辽东,三丰真人登临此山,感到山高气爽,想到千年前在此山修仙成道的真人丁令威,感慨无限。彼,人也,我亦人也。他一个人站在高峰之上,山雨欲来,云翻雾绕,登高望远,心旷神怡,能看见东边的渤海,波飞浪卷。三丰真人发愿一定要像故乡的丁公一样,修道成仙。当他年修成大道后,一定要站在海上的蓬莱仙山的顶峰,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天音应和。这是何等的豪迈。这首诗有李白诗歌的豪放,是《云水前集》的开篇诗。三十二岁北游幽冀重来感慨忘,乌纱改作道人装。明朝佩剑携琴去,却上西山望太行。从诗中可知,三丰真人三十二岁就已经弃官归隐、修道云游。佩剑携琴,仙风道骨。西山是太行山的支脉,云游到了西山,还在深情地回望不久前离开的太行,但见云水苍茫。上曲疏柳苍黄尽夕曛,又有滱水净尘氛。芒鞋独上尧峰顶,西望常山只白云。夕阳西下,疏柳苍黄,流水、白云、苍山、道人,融为一体,是何等优美的“寻真访道图”。日观早起观日天鸡一唱海门开,日涌波涛出海来。万里眼光红不断,三山头脑绿成堆。遥闻笙鹤从空降,只见云龙带雨回。别有飞仙挥鹿尘,令人企首望蓬莱。大海、红日、火云、波涛、群山、想象中的仙人、仙鹤、仙音,构成奇特瑰丽的诗篇,虽李白的仙道梦幻名篇《梦游天姥山吟留别》也无过于此。诗的第二句是倒装句,应该是“波涛涌日出海来”。一个“涌”字,写出了大海的雄壮。第六句中一个“带”字,将虚幻的云龙变化成了有生命的真龙。全诗生动地写出了朝阳在大海波涛中涌动,水天相接,云气如龙,海风带雨,群山碧绿,道人远来,仙音奇幻,登峰望远,令人遥想神仙世界。整个画面,像西方近代印象派大师莫奈的《日出印象》。如“水秀峰奇吴越路,飘然自背落霞琴”、“最爱峨嵋峰顶月,清晖白上道人袍”、“精庐镇日全无事,两卷《黄庭》养性真”诸佳句,随处可见,将三丰真人的潇洒、自得活现君前。“清晖白上道人袍”,白,是形容词作动词用,月光照在道袍上,使道袍变得发白。《云水后集》赴西池仙会十洲三岛会群英,跨鹤骖鸾到碧城。剑佩声飞琳阙远,炉烟气绕贝宫清。黄金殿上翻金篆,白玉堂前奏玉笙。照室明珠千万颗,修身自幸得长生。仙人的世界我们无法想象,但三丰真人以奇幻之笔为我们描绘了这个瑰丽世界,仿佛如读近代剑仙武侠小说还珠楼主所写的海天奇幻的仙侠居处。我更爱读三丰的山水诗,清雅不俗,烟霞满纸,令人回味无穷。游峨嵋小雷门行穿野外入云根,自有青松锁洞门。石壁倒流千丈水,道人清坐钓矶温。飞流直下千丈的瀑布之动,与清坐钓矶使石生温的道人之静,形成“世外高人垂钓图”。松掩洞门,云扫山径,这就是三丰隐居的地方。听梦九子思敏读书最宜听是读书声,隔院传来字字明。杨柳当窗草满地,春宵雨过一斋清。这首诗不似前面的诗,写得清俊拔俗、了无人间烟火气,而是充满人间温情。梦九是三丰弟子汪龄的字。一个春天雨后的夜晚,三丰真人在梦九宅院静静地听童子的朗朗书声。也许,他想起了自己小时候读书的情景。据说,三丰真人童年时读书,过目不忘,聪慧异常。《云水三集》游蜀阆苑归来蜀地游,一身时被白云留。烟蓑雨笠闲装束,化个农夫乐自由。真人无相,三丰并不都显道人相。也许,你在蜀地遇见的那个站在田边笑看良稼美穑的老农夫就是三丰真人。和光同尘,披褐怀玉,正是真人风范。三丰乐住深山,不愿出世,且说成是“一身时被白云留”,显出幽人雅趣和他对山川的热爱,与自然的和谐。诗仙院祀太白、东坡瓣香常拜两公诗,文采风流后进师。千古精神若相接,大家乘月上峨嵋。三丰经常读李白、苏轼的诗集,对二公非常崇敬。三丰的诗,有李白的清丽奇幻,有东坡的豪放雄浑。比之二公,毫不逊色。三丰还想,要是能与李白、苏轼千古精神相通,则三人可以同上峨嵋吟诗了。李白、苏轼是从蜀地走向世界的伟大诗人。修道的人,经常吟咏三丰之诗,可以洗尘俗,换心肠,生道心,养灵气,让人变得内慧外秀,有仙风清气从骨子里飘逸而出。谈了三丰的诗,再看三丰的古文。古文主要是人物传记,一部分是仙传,如为陈雷谷、完璞子、慧通子所作传记;一部分是《隐鉴》中所录为自元明至清初的一百余位隐士、名士、达士、处士、逸士、居士们所写简传。这种种“士”都有淡泊名利的情怀,或隐居修道,高尚其志,不事王侯;或佯狂避世,寄情山水,沉迷词翰;或不受招隐,躬耕农田,著述以终;或游戏红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百色平果一周天气预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