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之遥作文600字公会字的长度什么意思

6735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25411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人体蜈蚣3》告诉我们,恶心到开心只有一步之遥_百科TA说
百度百科·TA说
百度百科·TA说
《人体蜈蚣3》告诉我们,恶心到开心只有一步之遥
作者&&毒舌电影| 22:38:35
如果要评选近十年十大恶心片,《人体蜈蚣》肯定占一席之地。 从09年上映以来,其“将一个人的嘴缝在另一个人肛门”的残(创)暴(意)设定,就让很多观众肠胃感到不适。 它的基本原理是这样。 按照这个原理,第一部中,一位变态的德国医生制造出了3人的“连体蜈蚣”。
第二部,一位痴迷于《人体蜈蚣》电影的地下室车库保安,又自制了12人的“连体蜈蚣”。
如今,更残暴的来了——《人体蜈蚣3》。 比起前两部,第三部一下跨越了好几个级别——500人连体的“超大蜈蚣”。 根据导演汤姆·希克斯在今年一月份的采访中透露: 第三部的重口程度将比前两部大得多,相比起来,你会觉得前两部就如同迪斯尼动画一样纯洁。前两部有种欧洲独立电影的感觉,但第三部不同,这部非常美式,而且预算很高。 爱演的汤姆也将在片中饰演自己,而且据说,他将会发挥“奥斯卡级别的演技”。
他在第二部中就自己露了把脸
可见,汤姆·希克斯已经有点不以变态为耻,反以恶心为荣的迹象。 最近曝光的《人体蜈蚣3》首支预告片开头,就有大字幕打出 “ 恶心到无法描述 ” 的字样。 《人体蜈蚣3》汇集了前两部的演员阵容。 包括第一部中饰演变态医生的戴特·拉瑟(Dieter Laser)。 第二部中饰演地下停车场保安的痴肥狂男劳伦斯·哈维(Laurence R.Harvey)。 以及新加入的埃里克·罗伯茨(Eric Roberts,茱莉亚·罗伯茨的弟弟)。
如今的少女偶像艾玛·罗伯茨就是埃里克的女儿↑
从预告片看,故事发生在一所监狱里。 戴特·拉瑟在片中饰演一位性格暴躁的典狱长,他统领的这所州立监狱的囚犯暴动次数、医疗支出和狱警调动次数全都排名全国第一。 他尝试过许多惩罚手段,依然无法让这些囚犯守规矩。
而且,他认为这些囚犯也没有给他应有的尊重。 罗伯茨饰演的州长给他下达了最后通牒:要么就管好囚犯,要么就关掉监狱。 于是,在自己得力助手德怀特(劳伦斯饰演)的建议下,他想出了一个极具“创意”的想法。既可以管理好囚犯,还能省下数百万美元。 这个创意的来源正是——《人体蜈蚣》电影。 最后,预告片给了这条壮观的XXL“人体蜈蚣”惊鸿一瞥。 不知你们怎么看,但在Sir看来,这个系列已经越来越像个恶作剧。 越来越像只是赤裸裸的展示恶趣味的《惊声尖叫》。 再看一遍,这条有500人连体的大蜈蚣,不就是“贪吃蛇”么。
据导演称:“人链是由很多勇敢的美国临时演员和CGI技术合作完成。”
如果说《人体蜈蚣》问世时,还能以影史未见的创意让人眼前一亮。那故技重施的第二部,已多少让人感到乏味。 而继续不靠任何剧情支撑的第三部,则令不止一小撮人感到厌恶。 前不久,《人体蜈蚣3》宣布定档5月22日的消息放出后,就引起不少美国网友吐槽。
所以我没法看到大卫·林奇执导的新一季《双峰镇》,反而这个鬼玩意儿拍了三部?! 作为一个恐怖片粉丝,我要负责任地说,我宁愿再看一遍《灯红酒绿杀人夜》(该片是1980年著名恐怖片《舞会惊魂》的翻拍,IMDb评分3.9),也不想看这部片。 所以他们是找了500个群众演员问“把你的脸贴在陌生人的菊花上怎么样”么? 更神奇的是,还有一位自称参加了影片拍摄的群众演员留言: 我并不自豪地承认我是本片的群演之一。我们在Lancaster拍摄了2天,天气非常热。我们总共只有大概150个人,这就意味着他们必须分别从4个角度来拍摄,才能达到500个人的效果。 好的一面是,我们不用裸体,所有人都穿着囚服。我们头上戴了一个能与前面的人保持连接的头套,尽管纱布隔开了嘴和鼻子,但还是很恶心。 事实上,从《人体蜈蚣1》,关于电影的“喜剧色彩”就一直被人津津乐道。 你们都错了,这其实是个喜剧。导演要么就是白痴,要么就是幽默感太奇怪。他居然在疯子科学家画的人体蜈蚣草图上写了“有100%真实医学依据”,看到这里我简直笑出声。 比起让人觉得恐怖,这部片其实更好笑。电影进行到一半,人体蜈蚣被科学家创造出来以后,在接下来的半部片中,他们三个就只是坐着或者躺着,啥也没干啊。 不过也是,他们能干啥呢。 一部神奇的喜剧! 很恶心,但有一种奇怪的喜感。 我是在纽约IFC戏院观看这部片的,整个观影过程都很欢乐,《人体蜈蚣》得到了比很多喜剧片还要多的笑声。 片中两个女孩嘴巴被缝起来之前的戏,简直就是一部品质极佳的色情片好吗。 评分也是一路走低,第一部4.5,第二部3.9。 甚至引发全民吐槽。 著名网站VICE.com还专门请了肛肠科医生,来检验片中的人体蜈蚣构造是否科学。
(最后的结论当然是“不成立”, 因为医生说“如果被迫吃下粪便,人会反射性的呕吐,最后会被自己的呕吐物呛死”)
被著名动画《南方公园》恶搞也是逃不掉的。 甚至还有一群人以该系列为蓝本,改编成一出舞台剧(什么鬼)。 《人体蜈蚣》的相关周边也纷纷出现。 乐高玩具。 芭比娃娃。 公园里的雕塑也是“人体蜈蚣style”。
甚至连感恩节的火鸡都凑了一把热闹。 Sir为美国人民的想象力深深折服。 现在,汤姆·希克斯终于完成了三部曲的伟大目标。 至于还会不会有续集,汤姆也没有把话说死:“永远别说‘绝不’。” 没准过不了多久,还会有绕地球几圈的《人体蜈蚣4》出现。 最后,想在睡前恶(开)心一下的,戳下面视频看《人体蜈蚣3》首支预告。
| 长度:01分13秒 |
从没想过这么表扬赵又廷
怕你那么多年,终于知道你的名字
你的童年大尺度,一出手又是杰作
正在收听 :
《人体蜈蚣3》告诉我们,恶心到开心只有一步之遥&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02407eab5b73594eddbc_b.jpg& data-rawwidth=&1152& data-rawheight=&6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5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02407eab5b73594eddbc_r.jpg&&&/figure&&p&二更修正了开头笑话,没有改错别字&/p&&p&————————&/p&&p&文学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东西,这是任何一个脑子里没有理论成见的读者都一定会承认的。但是文学的独立性不仅仅在于“为了艺术而艺术”“艺术自己的法则”这类胡言乱语,更在于文学活动的相对独立性。也就是说,文学活动本身就形成了相对于其他社会活动而独立的,具有体制性机构的社会领域,我们可以用“文学圈子”“文艺界”或者我们更熟悉的,也是更资本主义的“业界”这些词语来指涉文学活动这个独立的社会领域。&/p&&p&我们之前所总结的文化工业理论,部分地触及了这一领域,但是却没有明确表达出来。而在长久的文学理论史中,这个要素一直被无意地忽略,直到,&/p&&p&伟大的(也是晦涩的,我舍友给我讲过一个笑话,说塞尔问来访的福柯,说你的书我们美国人读不懂啊,这怎么回事啊,福柯说我们法国人搞学术有个惯例,如果书里没有让人读不懂的,那会被人瞧不起,起码要有10%,塞尔记住了,回头问布尔迪厄,说有福柯如此这般的言论,你们法国人真的是这样的吗,布尔迪厄说,福柯还是naive,起码要有30%),&/p&&p&社会学家,&/p&&p&布尔迪厄,&/p&&p&划时代地,&/p&&p&极富洞见地,&/p&&p&异常完善而详细地,&/p&&p&以其《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p&&p&这样一本社会学和历史学,&/p&&p&同时也是文学史著作,&/p&&p&向我们展示了文学活动领域这一要素的理论价值。&/p&&p&而且非常完善,几乎可以说是出来就把该有的概念结构都给全了,所以说搞历史泡档案馆的比玩哲学扯概念的不知道的强到哪里去了,历史才是一切人文社科的基石……&/p&&p&这次先放一张总括图作为开头:&/p&&figure&&img data-rawheight=&648& src=&https://pic2.zhimg.com/v2-ae6eabdbc5afecf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1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5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ae6eabdbc5afecf_r.jpg&&&/figure&&p& 另外,重看的时候发现边边角角有我当时做的笔记(脑洞和吐槽),有的条目真的让我笑出声,总结的时候顺手挑一些打进去好了。&/p&&p&&br&&/p&&p&&b&|布尔迪厄的文学场域&/b&&/p&&p&布尔迪厄在文学理论方面的最重要的成就是他对艺术场的分析,其著作深入剖析了文学场内部的斗争。布尔迪厄的社会学是反索绪尔那种结构主义的,而更接近结构主义社会学的韦伯,这也能才能够侧面证明结构主义这个词的万能百搭和好用。&/p&&p&场域是布尔迪厄自己创立的概念,指涉那种在整体社会中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小圈子,他说:“在高度分化的社会里,社会的整体世界是由大量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构成的,这些社会小世界就是具有自身逻辑和必然性的客观关系的空间。”场域是一个不断建构的网络世界,具有自身的规范性,那么文学场域就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文学活动的场域。&/p&&p&(这让我想起,唔,黑格尔的“同业公会”,但是黑格尔这个概念是用来解释经济和政治怎么必然地经由一个中介联系在一起,但布尔迪厄则仅仅是在描述的意义上提出“场域”的)&/p&&p&构成场域的两个核心内容是资本和习性(习性这个翻译,怪怪的)。&/p&&p&资本这个词我们太熟悉了,老马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讨论社会的整体结构没人能绕过马克思的(所以,我把布尔迪厄放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最后)。布尔迪厄呢,接过了资本这个概念,以及它背后包含的一整套思想体系——劳动实践是社会的基础,或者说,社会本身就是劳动,就是实践,而资本主义劳动实践的核心就是资本,资本主义生产就是资本的生产再生产以及累积——把资本拆分成了三大类共四种:第一类经济资本,就是钱嘛;第二类和政治有关,不过是广义上的政治,也就是权力,圈内政治了解一下,包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文化资本指教育,社会资本指圈里地位;第三类象征资本,知识、价值观、文化之类的,也就是卢卡奇说的那种劳动中介。三类资本都可以累积,并且可以相互转化,任何场域内的活动都必然是去争夺资本占有资本的活动。艺术活动自然也是这样,艺术场域建构了艺术行为的规范,主体或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其法则行动,场域内的成败背后必有规律。&/p&&p&习性呢,则是场域内的主体要素,是符合场域的行为方式,是个体在与场域中的互动中形成的(或者说,场域本身就具有阿尔都塞式的传唤功能,或许象征资本承担的就是文学场域内部的再生产功能)。面对场域,无论是主动的创造还是消极的适应,都是习性这个概念所要描述的行为方式。而在《艺术的法则》中,布尔迪厄把习性称为配置系统,也就是某一类人用于维护自身在文学场内的位置的一整套行为逻辑——比如扑街写手和大神作者想得肯定不是一回事,他们跟编辑还有吃瓜读者肯定想的也不是一回事。&/p&&p&场域、资本和习性就是布尔迪厄场域理论的三大要素,以这种视角来看文学,文学活动就充满了内在的竞争,布尔迪厄通过对法国十九世纪中后期的文学场域进行历史地分析,来说明他的这一论断。&/p&&figure&&img data-rawheight=&538& src=&https://pic3.zhimg.com/v2-fa4dd6b535d33c5af23bf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fa4dd6b535d33c5af23bf_r.jpg&&&/figure&&p&&br&&/p&&p&&b&|第一部分:文学场的状态&/b&&/p&&p&文学场的第一阶段是自主性,也就是那种结构性地,对完全成为艺术世界成员的追求,显示出对外部政治和经济力量的独立性,表现为文学场自身的独立性和艺术家的自主性。其包含三种立场:一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立场,也就是所谓的“资产阶级市民艺术”;二是要求文学承担社会和政治的功能,这就是所谓的“社会艺术”,代表是现实主义;三是“为了艺术而艺术”,拒绝前两者,只关注艺术形式。&/p&&p&艺术立场需要有职业的艺术家(无非就是脱产的专职从业者)才能够建立,投入到艺术场的重组中,彻底地专门地投入艺术工作中,对政治、金钱和道德漠不关心(这种专职从业者还要有信仰、能坚守,最重要的是,有能力)——布尔迪厄认为福楼拜和波德莱尔是这种人的代表。但是这种人的经济逻辑是拒绝市场,他们通过象征革命摆脱了资产阶级的要求,转而把整个市场的从业者当做自己的市场——他们做的是同行生意,把作品卖给同行。不过布尔迪厄也强调,这种立场也和外部经济有关,因为某人继承了一笔家族遗产,于是不愁吃穿,一心只积累象征资本,这是完全现实的。&/p&&p&在自主性的场域中,文学场生产了自己的文化等级。(就像社会文化会把文化分成从高雅到低俗的等级一样),文学场内部也在生产自己的等级,布尔迪厄举的例子是体裁的高低,在十九世纪的法国文学场里,低级体裁是小说,中间的是戏剧,最高的是诗歌。小说从最低等级上升到最高等级,这个文学内部的等级上升和外部社会一样残酷,都需要革命,而小说的升级是由福楼拜领导的。布尔迪厄分析道,福楼拜改造了他的同行,让稍有抱负的小说家都拿他当领袖,然后在沙龙界引起一阵革命,把诗人赶出了沙龙(真TM过瘾),然后把自己的艺术追求加以推广,“推行在高贵体裁中才被确认的最高要求”,这样逐渐完成了小说的华丽升级,从最低段位升级到文学的代名词(羡慕)。&/p&&p&&br&&/p&&p&&b&|第二部分:文学场的双重结构&/b&&/p&&p&在上一个阶段,文学场艰难地组织自己的独立性,并且在内部生产自己的等级制度。而在下一个阶段,自主性从单纯的艺术形式领域扩展到活动的整个领域,从而使得整个场发生了二重性的结构变化(明明意思是两极化,这翻译有毒吧)。&/p&&p&我们在上一小节看到了艺术自己生产自己的等级,然后我们要考虑一下,划分等级的标准是什么。标准有两种,一种是经济角度,包含价格、消费规模和生产周期,一种是艺术角度,包含象征信用。象征信用和经济利益不可兼得,他们是成反比的,这因此把等级固化为两端,一端是商业区域,另一端是探索区域(也就是先锋派)。&/p&&p&在这种二重性中,划分等级的标准转化为经济利益和认可程度两个场内参数,认可度越高,经济利益越低,这叫“内部等级化”,经济利益越高,认可度越低,这叫“外部等级化”。生产也因此分成了两种生产,主要遵守资本量规则,追求经济资本的“大生产”,以及主要遵循自主性规则,追求特殊象征资本的“有限生产”。&/p&&p&虽然在此时自主性已经成为文学场的主要特征,但是文学场也并非因而成为世外桃源,而是受到外部社会的种种影响。任何一种等级制的颠覆,不仅要场内的持久斗争,也要有外部变化加以辅助。比如受教育人口的增长,同时扩大了生产群体和消费群体。再比如文人把他的特殊威望用来对政治议题发声,以其独立于社会的文学场资本作为筹码参与到政治场中,从而成为“知识分子”,典范是左拉(慕容卖瓜当公知嘛,贾平凹对农村问题发言,这些事我们很熟悉了……知识分子的良知,啧啧,文艺行业的技术官僚居然想参政,只能说是体制太不成熟了)&/p&&p&(圈内资本中,从经济资本到象征资本,是越来越难以转换为圈外整个社会的资本的,最容易转换的当然是经济资本,圈内圈外都是一般等价物,大神作者就是财大所以气粗;其次是地位,圈内当大佬圈外人家不认啊,还要受招安领帽子,是吧,作协就负责这个政治收编嘛;最后是象征资本,文学史地位在圈外看来屁都不是,也就是文学垄断了整个社会的语文教育,还能方便而成体系地把场内象征资本转换为场外的象征资本,没有垄断地位的通俗文学,就自己一边儿玩去吧,游戏业也同理)。&/p&&p&&br&&/p&&p&&b&|第三部分:象征财产市场及其再生产模式&/b&&/p&&p&上一小节我们提到生产,这一小节我们讲场内经济体制的最终完善。这一完善是完成于象征财产市场的建立。&/p&&p&布尔迪厄认为象征财产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商品,另一个是意义,这两个方面是相互独立的(这不就是商品二重性,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生产商品的被称为文化生产,生产意义的被称为作品生产——这和之前商业区域和探索区域的划分是符合的。&/p&&p&但是之前的区分是泾渭分明的,这个阶段的区分则是暧昧不清的。作品生产者意识到象征资本的生产并非不是为了经济利益,而是为了长期的经济利益,因此他们倾向于长周期的生产(十年磨一剑)。而文化生产则意识到短期的经济利益多余不稳定,因此也要提高质量拒绝粗制滥造,追求持续地成功(3A游戏是这样的,高投入明标准高回报),但是相对来说依然是短周期生产。&/p&&p&这些都使得场内中介的力量得以增强,比如营销者(编辑)批评家培训机构(场内教育体制)等等,他们的意义得到凸显。他们承担的功能就是顺畅地让场内场外各种资本转换流通起来,比如编辑深谙营销手段,把象征资本转换成经济资本搞名气变现(某出版社拿着马尔克斯和东野圭吾赚翻),比如批评家和教育体制联合把某个作家吹爆经典化(世纪初的金庸经典化,就是大学中文系下场搞出来的,孔庆东总听说过吧),这是把经济资本转成象征资本。(以前我们还讨论过关于文学有没有可能建设一个产学研合一的体制,工业界和研究界密切联系,致力于把先锋式的道路探索进行技术转化,并且应用于作品生产并变现的完整制度)&/p&&p&最后布尔迪厄讨论了艺术史创新的问题。上面提到,长周期的生产并非不求经济利益,而是求可以转换为经济资本的象征资本,如果市场还不成熟或者生产者眼光不对,那么产品有可能从商品沦落为无法流通的物品(在这里我们又看到了资本论的影子,“危险的一跃”)。不过追求长期未来的资本就意味着艺术年龄很“年轻”,相对于艺术史来说,创新性的作品总是年轻的,一代又一代的先锋派促进了艺术的新生,而代际之间存在着艺术代,每一个艺术代都包含落伍的保守派,当代的大众派和,追求未来的先锋派,艺术史就这样被理解为代际更新的竞争史(迪尼亚诺夫表示很对)。&/p&&figure&&img data-rawheight=&648& src=&https://pic3.zhimg.com/v2-1a71d4b704a82eaf43180cdc1b7402e7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1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5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1a71d4b704a82eaf43180cdc1b7402e7_r.jpg&&&/figure&&p&&br&&/p&&p&唔,还有一个小段,直接抄原句吧:文化生产者只有一劳永逸地放弃“与生俱来的知识分子”神话,而又不落入另一个补充的神话,也即彻底隐退的名人的神话,同意维护他们自身的利益而共同奋斗,才能重新找到他们在社会世界中应得的地位。(作者只是文艺产业中的一种技术官僚,一种专业从业者,其确实现实地生活在市民社会和公众政治领域,但是相对于其他公民并没有作为先知的优先性,以前那种先知式的知识分子,不管是左派还是右派,都不过证明自己只是动荡社会中种昙花一现的状况,所以,文艺工作者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要当公知忠于自己从业者的身份,团结起来,经由同业公会——如果中国真有那种东西的话——来对整个行业的政治参与做贡献,而非逞能去掺和什么公众政治的破事,集中力量游说文化政治才是正经)&/p&
二更修正了开头笑话,没有改错别字————————文学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东西,这是任何一个脑子里没有理论成见的读者都一定会承认的。但是文学的独立性不仅仅在于“为了艺术而艺术”“艺术自己的法则”这类胡言乱语,更在于文学活动的相对独立性。也就是说…
&p&无论如何,我用近一个月用心完成的,我认为这是一个好答案。&/p&&p&&br&&/p&&p&先看一张思维导图,理清一下思路:&/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f1d9a92c3f_b.jpg& data-rawwidth=&1101& data-rawheight=&783&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f1d9a92c3f_r.jpg&&&/figure&&p&&br&&/p&&p&根据这张思维导图,可以相对容易地捋清础“怎么系统练字”这个问题。并且通过相应的序号,可以方便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b&如果觉得太长没有耐心读,可以直接看每一个小章节后面的总结和黑体字。&/b&&/p&&blockquote&另外,这张思维导图里有的内容因为本文过长,没有全部放在里面,包括&b&整个第三部分的内容,大家可以在公众号“一只好笨蛋”的菜单目录里找到,或者公众号后台回复“系统练字”即可。&/b&&/blockquote&&p&&br&&/p&&h2&一、练字前的准备。&/h2&&h2&(一)思想准备。&/h2&&p&&b&思想准备,比起其他的纸、笔之类的实实在在的工具都要重要得多&/b&。&/p&&p&&b&因为思想决定行动。&/b&&/p&&p&相信我,看下去,你练字的成功率会提高很多。&/p&&p&&br&&/p&&p&&b&1.问一下自己,练字的动机是什么?&/b&&/p&&p&你练字的目的不同,你所需要走的路径是完全不一样的!&/p&&p&许多人只是想让日常的书写更好看一点,仅此而已——然后一些“高手们”会教你应该练古帖、今人的字帖都是垃圾、应该找个老师、应该练毛笔、应该从篆书开始吧啦吧啦……&/p&&p&&b&你听着很有道理很专业,但是最后事倍功半你信吗?&/b&&/p&&p&练字的目的大体分为以下几种:&/p&&p&&b&(1)日常书写更好看一点。&/b&&/p&&p&占了练字的大多数,今天我要写的“系统练字”的答案,主要也是针对这一部分群体,&b&自这一小节往下,我所说的全部内容,会更适合这一部分朋友,我推荐你们把整个答案从头到尾看一遍&/b&。&/p&&p&&b&(2)系统地学习书法。&/b&&/p&&p&需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的,要学的东西很多,找个好的老师也很重要,&b&这个答案在方法上能给你很多借鉴,但还要去翻阅更多书法理论知识、阅读更多古代名家法帖才可以。&/b&&/p&&p&&b&(3)修身养性、个人爱好。&/b&&/p&&p&以毛笔为主,硬笔也可以,效果略差。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不急不躁,享受过程就很好了。&b&当然,这个答案依然对你们有帮助——只要你开始练字,把字写好必然是目的之一。&/b&&/p&&p&&br&&/p&&p&&b&2.认清练字的本质。&/b&&/p&&p&之所以要练字,说白了是因为字丑或者不够满意,希望写的更好一些。&/p&&p&我们写到每一个字的时候,都有一个固有的习惯,这习惯让你写出来的字就是你看到的样子,无论写多少遍,那都是你写的、你的笔迹。&/p&&p&&b&而想要把字练好,就是要打破这个固有习惯,形成新的、更合理的书写习惯——这是练字的本质。&/b&&/p&&p&&b&这其中的关键,在于“改变”你的原有习惯。&/b&&/p&&p&很多人练不好字,是因为他没有这个起码的意识。&b&他压根儿也没想过,练字的核心就是“改变”&/b&。&/p&&p&所谓习惯,是有很强大的惯性的,是不需要思考,自然而然我们就会那样去做的,因此,如果你写字的时候不思考这个字应该怎么写,你必然会按照老的模式去写,最终的结果,就是你没有改变,练字失败。&/p&&p&&b&显然,练字只动手不动脑是不行的。&/b&&/p&&p&&br&&/p&&p&&b&3.练好字的信心。&/b&&/p&&p&每个人都能练好字。&/p&&p&&b&只要你的心智是正常的,每一个人都能练好字。&/b&&/p&&p&许多人对练字带着一种“敬畏”的心理,从小,同样地上学,都不练字的情况下有的写得干净清秀人见人夸,而有的却是写得东倒西歪人人喊丑。&/p&&p&所以大家本能地认为,字好字坏是天生的。&/p&&p&其实不是,我从班级最差的字练到最好的字,也不到一年而已,一只笨蛋尚能如此,你又怎么不能?&/p&&p&你回想一下,你现在的字,和你刚学写字那会儿,是否有了很大的不同?既然能够变的不同,有什么理由不能往好的方向改变?&/p&&p&&b&所以请你坚信:你是一定能练好的!&/b&&/p&&p&&b&练不好字的原因无非两个:要么方法不对,要么不能坚持,与天赋无关。&/b&&/p&&p&这两点,在我接下来的答案里,都会讲到。&/p&&p&&br&&/p&&p&&b&4.可能会遇到的困难。&/b&&/p&&p&刚刚说过了要有信心,但不代表不会遇到困难,要有个心理准备。&/p&&p&&b&练字的基本方法是临帖。&/b&&/p&&p&在临帖的过程中会发现:照着字帖去练,&b&刚开始的时候怎么写也写不像,而且因为有字帖作为参照对象,会将你原本就不满意的字比对得更丑!产生深深的挫败感。&/b&让你恨不得把纸死了把笔扔了。&/p&&p&这个时候是最容易放弃的,你只需要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就好了。&b&要知道,每一个你眼中写好字的人,都经历过这个过程——&/b&别听那些所谓“天生字美”的人扯淡,因为在专业选手眼里,没有经过系统临帖的,统统都是纸老虎、江湖流。&/p&&p&&b&(&/b&这里可以参看我的另一个答案:&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一只笨蛋:没有练过字,字也很漂亮是怎样的体验?&/a&&b&)&/b&&/p&&p&&br&&/p&&p&&b&5.如何坚持。&/b&&/p&&p&这个因人而异,肯定是有很多人坚持不了的,因为决定你能否坚持下来的因素有很多,比如:&/p&&p&(1)&b&天赋。&/b&有的人天生坐下来练字,对他来说就是很舒服的事儿,坚持已经不需要其他任何理由,因为喜欢。而有的人则刚好相反。&/p&&p&(2)&b&反馈。&/b&如果练字的方法对头,自己又勤奋,是能很快看到效果的,当然能坚持的更久,反之练了几个月没有半点长进,能坚持下来也属异数了,对吧。&/p&&p&(3)&b&环境。&/b&有的生活压力小,没有太多需要操心的事儿,有的琐事缠身,坚持下去的难度是完全不同的。&/p&&p&(4)&b&动力。&/b&也就是第一个问题,你练字的目的是什么,是否强烈?动机越强,坚持得越久嘛。&/p&&p&……&/p&&p&这里没有办法给大家一个坚持的方法论,但是我告诉大家:&/p&&p&要么不要开始,&b&一旦开始了,建议你怎么也应当坚持练习三个月到一年的时间。&/b&&/p&&p&&b&如果这一点做不到,还不如不练,因为练了几天觉得困难就放弃了,毫无意义。&/b&&/p&&blockquote&&b&小结:练字之前做一点思想准备,不是让你把这个事情变得复杂,也不是让你犹豫。而是当遇到困难时,你有所预见,便不容易被打倒,会让我们更有方向感、更坚定、不盲从,成功率更高。&/b& &b&练字这件事情,不是朝夕之功,你只要想清楚,要做还是不要做,如果是确定要做,那就给自己一个时间节点,到了马上开始,在那之前,想一下以上5个问题。&/b&&/blockquote&&p&&br&&/p&&h2&(二)纸的准备。&/h2&&p&这一项不是重点,这里简单说一说。&/p&&p&专门用来练字的纸,常见的有田字格的、米字格的、回宫格的、竖线格的、横线格的、空白格的等等,各有特点,自己觉得好用就好,不用纠结,全部体验一遍也就是几十块钱的事情,最后觉得哪个好就用哪个。&/p&&p&作业本、笔记本,在学生当中用的比较多,品质各异,注意以下几点:&/p&&p&1)如果你用的钢笔,会产生洇墨效果的纸不要用,会对你的字形、笔画造成很大的干扰;纸面过于粗糙,感到摩擦力太大,出现明显的划纸、阻碍作用的不要用,对笔画的完成造成不便;&/p&&p&2)最要注意的,&b&是格线过小的纸,不要用来练字&/b&。有的笔记本的横格线只有0.8CM甚至更小,包括一些用来写作文的格纸,都不建议用。格子太小,你写的字就小(除非你可以完全无视这些格线),可是字帖的字通常都在1cm以上,为了更好地把握字形结构,写出更好的笔画,我还是建议用1.5以上的格子来练习更合适,前面介绍的买的专门用来练字的格纸,通常都是1.5~1.8cm的格子。&/p&&p&&b&最重要的是,小的格子会迫使你为了适应它而改变、压缩字形,这与练字背道而驰。&/b&&/p&&p&还有一些纸写起来比较舒服,比如快递用的纸、香烟盒子的软皮纸、杂志封面用的铜版纸,书写体验都很好。&/p&&blockquote&&b&小结:&/b& &b&只要你想练字,手上有什么纸就可以拿来练,是不需要等的,只不过当我们遇到更合适的纸的时候,可以去尝试一下,在练字效率上有一点提升,也是好事儿。&/b& &b&硬笔和毛笔不一样,对纸和笔的要求都要低得多,写好字的人,只要是适合书写的,都能写好字。&/b&&/blockquote&&p&&b&
今天先到这里,大家晚安!.&/b&&/p&&p&&br&&/p&&h2&&b&(三)笔的准备。&/b&&/h2&&p&我们常见的笔很多,练字孰优孰劣,我们来做个比较。&/p&&p&&b&1.钢笔:&/b&&/p&&p&很长一段时间里,在硬笔的书写工具里,钢笔都是处于统治地位的,因此市面上能够买到的字帖,大多也是用钢笔完成的,所以硬笔字帖也时常直接叫做钢笔字帖。&/p&&p&&b&由此可知,用钢笔练字,毫无疑问是可行的。&/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7cf6e2adeb58dfe504e234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91&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7cf6e2adeb58dfe504e234_r.jpg&&&/figure&&p&并且,在某种程度上,钢笔是可以表现出部分毛笔的书写效果的,可以写的很漂亮,比如上图。&/p&&p&使用钢笔练字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p&&p&&b&(1)前期不要使用美工笔练字。&/b&&/p&&p&美工笔,就是如下图所示,笔尖略微往上翘起,能写出较粗的笔画的笔,也叫书法美工笔。&/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a8cdf905eb02d1b15d99f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400&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p&这种笔写出来的字,因为笔画可以变得更粗,所以&b&更具有表现力。&/b&&/p&&p&&b&许多写江湖体的,对字的笔画结构没什么研究,就用这种笔来增强表现力,误导了很多人,让大家以为,换一支美工笔就会写的更好,其实不过是另一种丑而已。&/b&&/p&&p&练字的时候用这种笔,操作难度无疑要大了很多,记住别用就好。&/p&&p&&b&(2)写的不舒适的钢笔不要用。&/b&&/p&&p&不好用的钢笔,你平时在书写的时候,怕浪费你可以用,但是练字的时候就不要用了。所谓不好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p&&p&&b&1)堵笔。&/b&很心塞,现在很多人用笔写字的频率很低,即使练字,也可能一天就用一次,或者两三天用一次,如果用碳素墨水,堵笔的可能性很高,堵的话就只会给你练字添堵,影响心态。&/p&&p&&b&2)洇墨。&/b&洇墨的原因可能是纸的,也可能是墨的,还有一种是笔的,因为笔的出水量太大,就算不洇,一写就一团墨冒出来,半天不干,一不小心还蹭得满手都是,也不建议。&/p&&p&&b&3)划纸。&/b&摩擦力太大,遇到了就弃了吧。&/p&&p&&b&4)过粗或者过细。&/b&后面我们讲笔画的时候还会讲到这个问题,总而言之,笔尖写出来的线条,和字帖里的线条粗细差不多,是最好的。&/p&&p&&b&(3)不建议花大价钱去买太贵的钢笔。&/b&&/p&&p&硬笔练字的经济成本其实很低,整套工具全下来,30块钱完全搞定,价廉物美。有的朋友总想着练字不顺时,是不是笔不好、纸不好?而钢笔好一些的几百块钱是很常见的,几千块钱一支也不稀奇,甚至上万的钢笔也有。从练字本身来讲,都没什么必要,也不会有明显的帮助。&/p&&p&&br&&/p&&p&&b&2.中性笔。&/b&&/p&&p&中性笔常常也被称为签字笔,或者水笔(实际上还是有差别的,钢笔才属于水性笔),它是介于水性(钢笔)和油性(圆珠笔)之间的一种笔,如果只是日常书写,中性笔已经完胜钢笔,这应该是一个共识了。&/p&&p&那么练字呢?&/p&&p&我前两年用的还是钢笔,但是现在已经只用中性笔了。&/p&&p&因为中性笔有以下优点:&/p&&p&&b&1)稳定。&/b&这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只要你适应了某一个品牌的某一款笔,那么你不管试用多少支笔,它的书写体验都是一样的,如果你喜欢,就会一直喜欢,比钢笔要稳定很多。&/p&&p&&b&2)方便。&/b&你走到哪里都可以带着,不用担心跑墨,也不用担心丢失,大不了换一支,现在一两块钱都不会心疼。&/p&&p&&b&3)书写舒适。&/b&中性笔很少出现堵笔、洇墨、划纸这些现象。&/p&&p&&b&4)表现力强。&/b&这一点我在后面讲笔画的时候会说到,现在我们可以用一张图来体现。&/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8beae47bde2f_b.jpg& data-rawwidth=&1116& data-rawheight=&1854&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1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8beae47bde2f_r.jpg&&&/figure&&p&&b&5)便宜。&/b&不多说,有目共睹。&/p&&p&因此练字我个人是更加青睐中性笔的,不过也有几点需要注意的地方:&/p&&p&&b&1)中性笔的笔尖粗细。&/b&&/p&&p&常见的笔尖粗细有0.38、0.5、0.7、1.0等等,笔尖越粗,表现力就越强,反之笔尖越细,则表现力越差。&/p&&p&练字主要还是为了日常书写,因此我更喜欢用0.5mm或0.7mm的中性笔,赵贺新老师用的是1.0的中性笔,写出来的字的确很风骚,让人叹为观止,我也羡慕嫉妒恨,包括上面荆霄鹏老师上面那张字应该也是用1.0的笔来完成的。&/p&&p&但是1.0的笔出水量太大,不那么好控制,无疑增加了练习的难度,而且对笔和纸的要求都要高一些,很多是不适用的。对我来说,0.5或0.7的表现力已经足够(本答案贴的第一张我写的作品图就是用这个笔尖完成的),我们再拿一个笔画较少的和一个笔画较多的单字感受一下,原图哦:&/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9ad1bb0a85124f67edbe35dccc6e9a9b_b.jpg& data-rawwidth=&1228& data-rawheight=&1243&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2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9ad1bb0a85124f67edbe35dccc6e9a9b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14e5ffee8bfbd_b.jpg& data-rawwidth=&1205& data-rawheight=&1200&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14e5ffee8bfbd_r.jpg&&&/figure&&p&横、竖、撇、捺、钩、折、点,这些常用笔画都是可以很好地表现的。&/p&&p&如果再细到0.38的甚至更细,就很难表现了,更重要的是,和我们日常买的字帖的笔画相比还要细不少。&/p&&p&&b&(2)笔尖种类&/b&,分为钻石头、子弹头、葫芦头、全针管头和半针管头,我个人用的是子弹头的,也是最常见的,全针管的我也用过,感觉不好用,所以即使是中性笔,可能也会遇到你感到不好写的、不喜欢的,不要以偏概全,从此拒绝中性笔不用。&/p&&p&&b&(3)笔杆种类。&/b&花样太多了,舒适为佳,而且有很多是可伸缩的,用起来更方便。&/p&&p&&br&&/p&&p&&b&3.铅笔。&/b&&/p&&p&也有不少人推荐使用铅笔练字。&/p&&p&铅笔确实也有许多独特的优势在,一是笔尖的灵活性,同一支笔,用不同的面写出来,可粗可细;二是与纸面的摩擦力,恰到好处,不容易打滑,很容易写出稳定的笔画。&/p&&p&但是铅笔也有弱点,一是线条颜色不够深,即使用最黑的2B铅笔,依然不如黑色墨水显眼,有的甚至颜色很淡拍出来的照片看不清楚;二是容易折断;三是线条粗细难控制。&/p&&p&&b&4,中柏笔。(感谢&/b&&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1bbacddafa60871eafbef76& data-hash=&1bbacddafa60871eafbef76& data-hovercard=&p$b$1bbacddafa60871eafbef76&&@精灵&/a& 的补充&b&)&/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c8e7af52ec6ae823aaff3b_b.jpg& data-rawwidth=&710& data-rawheight=&558&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c8e7af52ec6ae823aaff3b_r.jpg&&&/figure&&p&我没有用过这种笔,但是看到别人用过,这种笔的笔尖介于硬笔和毛笔之间,柔软但又无法铺毫散开,感兴趣的可以试一试,它的表现力肯定是要强过中性笔的,所以在一些书法大赛中可能有不少人使用,不过如果你只是初学者,不建议用它来练习。&/p&&p&&b&5,其他笔。&/b&&/p&&p&比如曾经我们用的很多的圆珠笔、水彩笔、现在的一种用可擦拭墨水填装的笔、还有荧光笔等等,种类很多,用的人相对较少,也可以用,但是不推荐。&/p&&blockquote&&b&小结:练字用的多的,就是钢笔和中性笔,各有特点,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完全不必纠结。&/b& &b&你要是选择困难,就听我的,直接买一支0.5mm的中性笔来用就可以哪儿都有卖的。&/b& &b&关键是,你的字好,用什么笔都能写好,你的字不好,用什么笔都是白扯。&/b&&/blockquote&&p&&b&写字这件事儿,一定要努力,但是千万别着急。今天先更新到这里,未完待续,大家多多支持点赞。
&/b&&/p&&p&&br&&/p&&h2&&b&(四)字帖的准备&/b&&/h2&&p&&b&首先选字帖不是啥大事儿,不要搞得一帖定终身似的,踌躇不定。&/b&&/p&&p&&b&只要你坚持不断学习,经常思考,你总是能写好字的,而关于择帖的争议是很多的,有不同见解的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b&&/p&&p&&b&1.字体的选择。&/b&&/p&&p&显而易见的现实是,以各种字体入门的都有,孰优孰劣,没有明确答案,不同情况不同选择,我尽量将这个问题简单化:&/p&&p&&b&(1)你喜欢哪种书体直接学就行。&/b&&/p&&p&书法界关于书体入门的争论很多,说楷行草篆隶的都有,说起来都好有道理,很多人一听都懵圈了。&/p&&p&可是你不是要成为书法家,就想把字写好看一点,想那么复杂做什么呢?&/p&&p&喜欢什么就去学什么,练字不就是模仿那些漂亮字儿嘛,你觉得哪个漂亮就直接学,既然本就没有定论,那何必拐个弯先学其他呢。&/p&&p&&b&(2)需要什么就去学什么。&/b&&/p&&p&如果你想写字规范一些,就去练楷书。&/p&&p&如果你想写字快一点,就去练行书。&/p&&p&&b&至于没有练过楷书直接学行书行不行?&/b&&/p&&p&&b&行。&/b&&/p&&p&不妨假设一下:如果我们的标准汉字就是某种行书字体,难道还都不会写字了?&/p&&p&无非就是学的好与学的不那么好的区别而已。&/p&&p&直接练楷书,一样有很多学的好的有学的不好的,决定因素不在这儿。&/p&&p&&b&(3)看你本身的基础如何。&/b&&/p&&p&比如说,如果你写字是这样:&/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6ddd197540ebbb5f78c2b489_b.jpg& data-rawwidth=&840& data-rawheight=&426&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6ddd197540ebbb5f78c2b489_r.jpg&&&/figure&&p&我会建议你先学楷书,因为你的字间架结构很差,很需要规范一下。&/p&&p&如果你写字这样:&/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25517d6eabffd9c8c74c0cd_b.jpg& data-rawwidth=&326& data-rawheight=&149&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6&&&/figure&&p&我会建议你学一学行楷,因为行笔比较生硬,作为日常书写完全不会连笔,间架结构也不是太好。&/p&&p&还有的结构比这个稍好的,我可能直接建议学行书了,这都是可能的。&/p&&p&可能还有各种不同的情况,无法在这里一一列举。你如果有个老师,就不用再去多想多纠结,老师怎么说怎么练就行。要是老师本来就不行,那就看你造化了,你选学校还没准碰到没有师德的,总不能因此就不读书了吧。&/p&&p&如果没有老师,就从上面几个方面来考虑,应该也能决定你学什么字体了。&/p&&p&&b&后面即将要讲的“今帖”和“古帖”的选择,又是一个争议很多的问题,今天先到这里,明天再和大家探讨。
&/b&&/p&&p&&br&&/p&&p&&b&2.今帖古帖的选择。&/b&&/p&&p&在知乎的众多答案里,许多答主会推荐大家去临习古帖,比如《灵飞经》、《宣示表》、《汲黯传》、《黄庭经》等等,但是往往说的比较片面,似乎古帖就一定比今帖好,因此出现两个极端:&b&一种是压根儿不知道练硬笔字还可以取法古代毛笔法帖,另一种是临过古代碑帖,就看不起当代的书家字帖,觉得当代的都是误人子弟。&/b&&/p&&p&我不太认同,我说一下我的看法,供大家参考。&/p&&p&我们先看一下古帖和今帖都有哪些特点,这样你才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对吧。&/p&&p&&b&(1)古碑帖:&/b&&/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b35caaf47f1fa73521eaa694ff84a5bb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891&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b35caaf47f1fa73521eaa694ff84a5bb_r.jpg&&&/figure&&p&1)经过数百上千年的历史筛选,都是经典中的经典,&b&水平极高&/b&。&/p&&p&2)都是软笔书法作品,笔画线条变化万千,更具法度的同时,也&b&更有姿态美&/b&,风格面貌繁多。&/p&&p&3)&b&都是繁体字&/b&,还包括部分异体字,对基础薄弱的初学者存在一定障碍。&/p&&p&4)多以完整的作品为主,包括部分尺牍、手札等随手之作,&b&系统的教学式内容几乎见不到&/b&。&/p&&p&&b&(2)今人字帖&/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680d1de8edd59a904b03ecdc_b.jpg& data-rawwidth=&656& data-rawheight=&481&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680d1de8edd59a904b03ecdc_r.jpg&&&/figure&&p&1)书写水平参差不齐,而大多当代硬笔书法家,都是临古帖出身。或者说,他们练字的大部分营养,均来自于古碑帖,因此,&b&从书法水平上说,今帖是不如古帖很多的&/b&。&/p&&p&2)硬笔字帖本身由硬笔书写完成,&b&笔画相对简单,变化少,更容易掌握&/b&。&/p&&p&3)多为简体字,&b&更容易上手&/b&,对那些只是想日常书写有所提高的朋友来说&b&更加实用&/b&。&/p&&p&4)种类繁多,对当代硬笔学习者有&b&较强的针对性&/b&,从笔画到结构到集字到作品均能找到相关类型的字帖。&/p&&p&上面总结的或许还不够完整,但是最关键的几个特点应该都有讲到,由此可以看出,古帖和今帖各有优劣。&/p&&p&而事实上,他们也是同时存在于各大书店,并且生命力旺盛,自有其合理之处。&/p&&p&&b&(3)我的观点是:&/b&&/p&&p&&b&1)古碑帖的高度和价值无可置疑。&/b&&/p&&p&&b&2)古碑帖学习的难度比今人字帖要大得多,并不适合所有人,对大多数只是想把字写好一点的普通人来说,练今人的字帖效率更高。&/b&&/p&&p&临帖最基本的手段就是,尽可能地将自己的字写的和字帖相像,以此来改变自己的丑字,我们不得不遵守一个万古不变的原则:&b&循序渐进。&/b&&/p&&p&也就是说,&b&从最简单的开始&/b&。&/p&&p&仅仅从单个汉字的临摹来讲,&b&我们要写像,一是结构二是点画&/b&。点画的质量又会直接影响到结构。&b&因此毛笔的笔画我们用硬笔来学习,因为无法做到一模一样,在学习的时候就会受到很多干扰,难以取舍。&/b&&/p&&p&&b&也就是说,难度更大。&/b&&/p&&p&越是简单的笔画,我们学起来越快,我想这是没有疑问的。&/p&&p&更何况,&b&今人的字帖许多都是带有笔画的讲解的&/b&,也包括许多书写者本人对结构的总结,学起来无疑要方便很多。&/p&&p&&b&3)悟性好的朋友可以尽快学习古碑帖,系统学书法的朋友往往直接练习古碑帖。&/b&&/p&&p&“取法乎上”在许多时候是实用的,只要你能吸收的了,不怕你的师傅水平高。&/p&&p&确实许多字写的特别好的朋友,就是直接学习古碑帖的,他们在介绍经验的时候,自然而然很容易对今人字帖嗤之以鼻,然后大家听起来也很有道理——但是他们并没有接触过许多朋友,临写今人的硬笔字帖都无法写像,哪怕大致相似都很难做到,你很难想象这样的朋友直接临习古碑帖时是怎样的无力。&/p&&p&而从来没有深入临习过古碑帖的一些人,也有字写的很好的,对于这部分朋友,我也真心建议他们能够更进一步,古代经典传承如此之久,不是没有道理。当代的写硬笔字很出名的书法家们,有几个是不学古碑帖的呢?&/p&&p&&b&4)同时学今帖和古帖,当然可以。&/b&古帖和今帖本身并没有明显的冲突的地方,相反有许多东西都是相通的,甚至某种程度上说,今帖是古帖的补充,古帖是今帖的升级,当然可以一起学,只是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可以有所侧重而已。&/p&&p&&b&
一家之见,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理性探讨。&/b&&/p&&p&&br&&/p&&p&&b&3.书法家的选择。&/b&&/p&&p&&b&这个问题,只有一句话:喜欢谁的字就去买他的字帖。&/b&&/p&&p&&b&其中包括古碑帖。&/b&&/p&&p&&b&说一下我的一点浅薄的临帖经历,供大家借鉴:&/b&&/p&&p&最开始随便买了一本楷书字帖,到现在也不知道谁写的,但那时候对我帮助很大。&/p&&p&后来临过一段顾仲安先生的行书,他的行书比较有特色。&/p&&p&再后来司马彦父子的风靡一时,我当时也挺喜欢,练过一段。&/p&&p&再到后来又练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田英章。&/p&&p&练田英章感觉没什么进步了,又练了赵孟頫的《道德经》。&/p&&p&钟繇、王羲之、欧阳询等人的小楷也尝试过一下,都是浅尝辄止。&/p&&p&最近练的比较多的是《灵飞经》:&/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df4c467e12f5e8e9dc929ad01dca4ad1_b.jpg& data-rawwidth=&1044& data-rawheight=&1280&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4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df4c467e12f5e8e9dc929ad01dca4ad1_r.jpg&&&/figure&&p&最后给大家提一点小建议就是:&/p&&p&&b&刚开始盯准一家练打好基础,之后广泛涉猎,不用都去练,多看多接触,字帖是不嫌多的,本身很便宜,几百块钱买一大堆,我认为价值远远超过一支几千块的钢笔,对提高你的眼力是很有帮助的!&/b&&/p&&p&&b&
&/b&&/p&&p&&br&&/p&&p&&b&4.书法家不同字帖的选择。&/b&&/p&&p&选定了某位书家,依然要面临多种选择,主要是当代书家的字帖,同一个人的都多达数十种甚至上百种。&/p&&p&&b&(1)当代书家字帖大体可以分为三类:&/b&&/p&&p&&b&1)循序渐进系列。&/b&&/p&&p&这一类字帖大多从一笔一画开始讲起,然后部首,然后间架结构,&b&循序渐进,比较适合初学者学习&/b&,这也是当代字帖对古帖的一种优势所在。&/p&&p&&b&2)集字系列。&/b&&/p&&p&这一类字帖通常是以2500常用字、3500常用字、7000常用字等内容为题材,大多按照笔画的多少排列。&/p&&p&比较&b&适合需要时去查找某些单字的写法&/b&。&b&不适合从头到尾地往下一个字一个字地临摹,这样效率是很低的。&/b&&/p&&p&&b&3)经典文章系列&/b&&/p&&p&抄录一些经典的现代白话文,古典诗词、佛经、古代散文名篇等等。&/p&&p&&b&有助于提高练字的兴趣&/b&,如果只是前两种字帖,练字是很枯燥的,但是一些喜欢的文章、诗词,边抄边练,趣味性更强一点,更容易坚持下去。&/p&&p&当我们需要写一篇完整的作品时,直接临摹其中的诗文就比较方便了。而且有的字帖还会附带诗词的粗要解读,对古诗词的学习也有一定帮助。&/p&&p&&b&(2)我的建议:最好能够三种字帖一样买一本。&/b&根据自己的需要来用,这种字帖一般都不超过10元一本,各种类型的都买回来看一看,没有坏处。&/p&&p&&b&(3)凹槽字帖。&/b&买的人非常地多,因此这里着重谈一谈。&/p&&p&&b&1)买凹槽字帖的人的心态和现实。&/b&&/p&&p&大家存在一种天真的想法,觉得买了凹槽字帖,这样笔画就不会跑偏,会强迫自己按照正确的方式书写,通过不断地在凹槽字帖的规范下,让自己的字变好。&/p&&p&&b&然而大家想过没有,这种方式本质上和描红有什么区别?&/b&&/p&&p&实际上,凹槽字帖的效果在某些时候还不如描红的效果好,因为你看不到笔尖写出来的效果是什么。&/p&&p&至于描红的效果如何,我们在后面的练字方法里会讲到。大家也可以问问身边的人,靠描红能练好字吗?靠凹槽字帖能练好字吗?&/p&&p&一切只是美好想象而已。&/p&&p&&b&2)凹槽字帖的价值。&/b&&/p&&p&任何一个书家,都是不会向你推荐凹槽字帖的,他们也没有一个是通过凹槽字帖的规范将字练好的。&/p&&p&有一种人我推测用这个也许会有帮助,那就是刚刚学会汉字的小孩子,他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固有习惯,写字才刚刚开始,时常用凹槽字帖来练习说不定会起到作用。&/p&&p&不过也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怎么监督他去用,因为用这玩意儿也很枯燥(一点反馈都没有,描红好歹能看到自己描完之后的样子,这个不行),它不会留下痕迹,你除非在旁边盯着他写,否则无法检验你的孩子是否练过了,练了几遍?&/p&&p&最终结论还是不要用。&/p&&p&关于字帖的选择最后我们总结一下:&/p&&blockquote&&b&小结:&/b& &b&1,楷书和行书入门都可以,因人而异。&/b& &b&2,选喜欢的书法家的字来练。&/b& &b&3,多买几本字帖,今帖古帖都看看。&/b& &b&4,凹槽字帖不要用。&/b&&/blockquote&&p&&b&
干货还在后头,大家多支持,明天继续!&/b&&/p&&h2&&b&(五)执笔姿势与坐姿。&/b&&/h2&&p&&b&1.执笔姿势。&/b&&/p&&p&&b&(1)正确的执笔姿势是怎么样的,为什么它才是正确的?&/b&&/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35d4ffebee27df_b.jpg& data-rawwidth=&479& data-rawheight=&359&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35d4ffebee27df_r.jpg&&&figcaption&网上正确执笔姿势图片1&/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9fadb7dab654f971daa16e2_b.jpg& data-rawwidth=&452& data-rawheight=&340&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9fadb7dab654f971daa16e2_r.jpg&&&figcaption&网上正确的执笔姿势图片2&/figcaption&&/figure&&p&上方这两张图,很容易找,其他版本的正确的执笔姿势,和这个也大同小异,说明这个执笔姿势是大家普遍认可的一种正确的姿势。&/p&&p&而且这两张图讲的非常详细,几乎把每一个细节都讲到了。&/p&&p&这就复杂了。&/p&&p&你不懂原理,还是不知道怎么回事,那么多细节要点,你云里雾里,总感觉别扭,总是想,是这样吗?这样真的有用吗?&/p&&p&这是否是一种标准的执笔姿势?和它略有不同行吗?最重要的是什么?怎样判断自己的执笔姿势是对的?&/p&&p&&b&事实上,只要你能轻松自如地完成你想要写出的笔画,你的执笔就是对的!&/b&而上图的这种姿势,是有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p&&p&必须满足的两个主要条件是&b&“灵活”&/b&与&b&“稳定”&/b&。&/p&&p&如果不能灵活地让笔尖在纸上驰骋,行草书就无从谈起;如果不能稳定地写出想要的笔画,楷书就没有办法写出样子来。&/p&&p&学习任何东西,都不要生搬硬套,重在理解,写字也是如此。&/p&&p&举几种错误的执笔方式,看一下它们为什么是错的。&/p&&h2&1)&/h2&&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b4ac2b5e06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288& data-size=&normal&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caption&错误姿势图一&/figcaption&&/figure&&p&图一是最常见的错误之一,也是我年幼时的执笔姿势。用大拇指扣住了食指,&b&握笔太紧,失去了灵活性&/b&。女孩子喜欢用这种方式,所以写出来的字大多比较工整,一笔一画,少有连笔,却&b&失于拘谨&/b&。&/p&&p&小学的时候我还不练字,促使我改了执笔方式的是这个姿势的另外一个弊端:当笔墨较浓,或者写油性的圆珠笔,笔迹不容易快速晾干时,会把纸抹得很脏。&/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b32ffa118d7e88febde2b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300& data-size=&normal&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caption&手和纸都脏了&/figcaption&&/figure&&p&因为握笔姿势造成了作为支撑点的小指的位置覆盖了上一行的字迹:&/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875cb13bb9cc55cc7fd6056cd3beaf38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288&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p&&b&2)&/b&&/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15db454d18c334abc624d72b47c7b6bf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315& data-size=&normal&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caption&错误姿势图二&/figcaption&&/figure&&p&图二的姿势是用无名指来抵住笔杆,食指、中指、和拇指都有用力,笔尖的活动范围和稳定程度都会受到不利影响。&/p&&p&&b&3)&/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54dffa4fd2c3d9c6d5ed0fd9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259& data-size=&normal&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caption&错误姿势图三&/figcaption&&/figure&&p&图三的食指按压笔杆过紧,容易僵硬疲劳,并且执笔过于靠下,灵活性大受影响。其次笔杆倚靠在虎口,倾斜度过大,并非笔尖入纸的合适角度。&/p&&p&&b&4)&/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3aea44d388d338e55db73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335& data-size=&normal&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caption&错误姿势图四&/figcaption&&/figure&&p&图四的姿势,你能想象一下他写一根标准的长横应该怎样移动手指吗?还是移动整个手腕?而且长期钩着手腕,也容易疲劳,小孩子从小这么写字,会不会造成畸形?&/p&&p&各种各样错误的执笔姿势还有很多。不是说只有某一种姿势才是对的,分毫都不能差,除此之外都不对,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p&&p&写小一点的楷书,执笔更低一些会增加执笔的稳定性,从而加强对线条的控制,如果写大一点的行草书,显然执笔高一点会更加灵活流畅。&/p&&p&&b&最后你的执笔姿势究竟是否合理,一方面可以参看前两幅图,另一方面也要结合自己的感受,怎样写才更加婉转如意、流畅自然,找到适合自己的,能写出一手好字才是最终目的。&/b&&/p&&p&&b&(2)执笔姿势不对,要不要改?成年人了,还能改吗?&/b&&/p&&p&家中的小孩子,肯定是要改的,这是受益终身的事情。&/p&&p&大人呢?这么写了好多年了,还能改吗?&/p&&p&如果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差别不大,写字的时候也很流畅自然,则不要太过纠结于此。&/p&&p&如果执笔姿势明显有问题,即使是成年人,你既然想好好练字的话,就必须要改。&/p&&p&至于能不能改得掉?&b&练字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改掉原有的坏的写字习惯啊!&/b&你原来习惯了几十年的字,太难看所以才想练字,&b&字要变好看,当然就是改变每一个字的书写习惯&/b&,如果你认为改不了,那你就不用练字了,照这个逻辑,写了几十年的字怎么可能改得了?&/p&&p&有句老话叫“活到老,学到老”。老了还要学习,学习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吗?如果成年了,一切就已经定型了,不再改变,那么意味着成年人就不再成长了。&/p&&p&&b&如果你想改,是一定能改掉的&/b&,不要有任何怀疑和顾虑,如果没有信心,遇到困难就怀疑自己“能不能”,那么练字都没有必要练了,注定写不好,还谈什么执笔姿势呢。&/p&&p&&b&(3)应该怎么改?&/b&&/p&&p&改起来其实并不难,因为它是一个静态的东西,只是模仿一个动作而已,根据图片展示以及文字讲解的动作要领,我们很容易就做出正确的执笔动作来。&/p&&p&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按照这个姿势开始写字。&/p&&p&但是很快有些人会开始怀疑,我是不是做错了?因为对笔的控制还不如原来舒服。&/p&&p&这是必然的,因为你走出了你的舒适区,就像新兵连站军姿的时候,很多人歪脖斜腰扭胯,让他直挺挺地站在那里,他浑身不自在。但是坚持的时间长了,就会慢慢地纠正过来,于是我们看到部队里出来的军人一个个都昂首阔步、英姿飒爽。&/p&&p&可还有的人会发现,改了姿势后写的字还不如原来好看呢?我的建议是,前期不要太在意写字的好坏,注意力集中在执笔姿势上,哪怕开始的时候写得慢一点,写得丑一点,写得难受一点,也要坚持下去,渡过这段适应期。&/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bacf0eb7d0b4bb9687583_b.jpg& data-rawwidth=&614& data-rawheight=&460&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bacf0eb7d0b4bb9687583_r.jpg&&&/figure&&p&&b&当你习惯了新的正确的执笔姿势的时候,再心无旁骛地好好练字,亦是不晚。&/b&&/p&&blockquote&&b&一、根据上文标准判断自己的姿势对错;&/b& &b&二、姿势错了一定要改,并且一定能改。&/b&&/blockquote&&p&&b&
觉得有帮助,就点个赞再走吧,我需要您的鼓励!&/b&&/p&&p&&br&&/p&&p&&b&2.坐姿。&/b&&/p&&p&如果我们想要写好字,错误的坐姿,会起到非常大的负面作用。&/p&&p&&b&(1)错误姿势对书写的影响。&/b&&/p&&p&&b&一是对书写体验的影响。&/b&很多错误的姿势就是由此而来,怎么写舒服就怎么坐,甚至有不少人喜欢斜着面向左前方坐着,而纸张也同样如此斜着放着。&/p&&p&正确的坐姿,往往不是最自然的状态,在开始阶段常常会让你不舒服,好习惯为什么需要“培养”,也在于此。&/p&&p&这种短暂的不舒服是值得的,因为坐姿的不同,除了老生常谈的对你的健康产生影响,还会对你的写字质量产生影响。&/p&&p&&b&二是对视角的影响。&/b&不同的坐姿,我们看到纸面上的字的角度是不同的。&/p&&p&当我们观察字的角度不同,产生的视觉效果就会不同,对字的好坏判断也就会不同。&/p&&p&比如下面这个字,如果我们歪着脑袋看,它可能是正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f6c28f26afad6_b.jpg& data-rawwidth=&649& data-rawheight=&683&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f6c28f26afad6_r.jpg&&&/figure&&p&当我们坐端正了看这个字,发现它其实是这样:&/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18ab771fa0aa5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708&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18ab771fa0aa5_r.jpg&&&figcaption&视角正的时候看到的“中”字&/figcaption&&/figure&&p&&b&三是对视野的影响。&/b&离纸面近了视野就小,看一个字会显得很大;离纸面远了视野就大,看同一个字就会显得很小。这种视觉差异,会让我们对一个字的判断出现偏差。&/p&&p&我经常有这样的体验:写钢笔字的时候,写完一整页,感觉良好,都写得不错,但是拍下照片来,字缩小了很多倍之后,却发现很多字形都是有问题的;写毛笔字的时候,坐着写,感觉写得不错,站着看,又看出许多问题来,帖到墙上离远了看,发现更加不是那么回事。&/p&&p&比如我2015年的时候写了一页字,当时我还觉得挺不错,沾沾自喜,其中一些字是这样:&/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a35fd025b970de28a3febf395ba81f05_b.jpg& data-rawwidth=&390& data-rawheight=&369&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0&&&/figure&&p&放大了看,似乎还说的过去,&/p&&p&然后在整篇字里去看,味道就变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deab9f471d0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937&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deab9f471d0_r.jpg&&&figcaption&缩小了看,问题多多。&/figcaption&&/figure&&p&“早”字的上方明显过于扁了,上紧下松;“何”字右边略微低了一点,并且“口”字略微靠右;“见”字稍好,“说”字过扁。&/p&&p&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坐姿对于写一手好字的重要性。&/p&&p&错误的坐姿千奇百怪,比如以下这几组照片:&/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459bbeb7cd62aaa75ceb2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517&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459bbeb7cd62aaa75ceb2_r.jpg&&&figcaption&离纸面太近&/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846a8fe63aa7db924e658eb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517&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846a8fe63aa7db924e658eb_r.jpg&&&figcaption&头歪、纸歪&/figcaption&&/figure&&p&那么,怎么样才算正确的坐姿呢?&/p&&p&&b&(2)正确的坐姿&/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0e3a24ceb7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356&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0e3a24ceb7_r.jpg&&&/figure&&p&上图基本上就是标准的坐姿了。&/p&&p&如果能够完全按照图中的“头正、身直、臂开、胸离、足平”的要求来坐,当然没有问题,但是我希望大家能够有更深入的理解。&/p&&p&我认为最重要的几个要点:&/p&&p&&b&1)身正。&/b&&/p&&p&身正就包括胸腹的正以及脖颈、头部的正。整个人坐在那里,保持你的视线是正对着你写字的纸张的(可以略微偏右,但是不要斜),这样有利于练字的时候观察自己的字是否写正。&/p&&p&有很多人有歪着脑袋写字的习惯,这样一是视线不正,二是坐姿不美,三是习惯不好,时间长了,容易变成歪脖子。&/p&&p&总之,身体坐正,是第一要素,每次坐在桌前练字时,都要注意这点。&/p&&p&&b&2)距远。&/b&&/p&&p&如果不是有眼疾,实在看不清楚,那么不要把脑袋凑到纸面上去写字。尤其是年纪尚轻的时候,切忌养成这种习惯。&/p&&p&除了极其容易引起近视以外,还因为视野太小,对字形结构的把握吃力。(在毛笔书法中,许多人提倡站着悬肘,和视野有很大的关系)&/p&&p&&b&3)放松。&/b&&/p&&p&图中说的“臂开”和“足平”,只要你放松,基本上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整个人坐得非常僵硬,手臂夹得很紧,浑身肌肉紧绷,即使你的姿势和图中一模一样,也写不好字。&/p&&p&写字是需要心平气和的,身体也是一样。&/p&&blockquote&&b&小结:在我看来,良好坐姿培养的意义不下于练字本身,不论字好字坏,你的坐姿都是跟着你一辈子的,你是器宇轩昂还是弯腰哈背,只取决于你对这个事情的重视程度。&/b&&/blockquote&&p&&b&明天就开始正式写这个答案下的核心内容了,绝对的干货,点个赞支持一下吧!&/b&&/p&&p&&b&
&/b&&/p&&h2&&b&二、练字方法。&/b&&/h2&&p&&b&虽然前面已经长篇大论,然而这一章才是重点。&/b&&/p&&h2&&b&(一)练字主要练的是哪几个方面?&/b&&/h2&&p&当我们去欣赏、品评一幅书法作品的时候,我们往往会从四个方面去看,这四个方面分别是:&b&点画&/b&(或者说笔画)&b&、结构、章法和意境&/b&(或者说格调,比较抽象)。&/p&&p&学书法是要提高这四个方面的水平,而我们日常的书写,主要是从前面三个方面着手。&/p&&p&&b&因此想练一手好字,笔画质量、字形结构,整体章法(或者说布局),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了。&/b&&/p&&p&&b&1.先说一说这三个概念具体指的是什么。&/b&&/p&&p&&b&(1)点画。&/b&也就是笔画,这是最好理解的,不过为了加深大家的理解,我们举几个例子:&/p&&p&&b&1)&/b&初学练字的朋友,一定有这样的经验:明明是蒙在帖上描出来的字,但是和字帖上的原字就是完全不一个味道,相去甚远。这就是&b&笔画的不同&/b&所带来的差别了。&/p&&p&&b&2)&/b&我们再用一张实际的书写图片来对比一下,结构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笔画呈现出的不同效果。为了准确和直观,我们在一张米子格当中书写同样的字,尽量让每一个笔画的位置基本保持一致。&/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d38e0abba1d434c66db3e7d0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190&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d38e0abba1d434c66db3e7d0_r.jpg&&&/figure&&p&&b&3)&/b&对汉字做过图片处理的朋友一定知道,即使是同一张字,处理一下之后,它的结构完全不变,但是笔画更加圆润、细腻,把一些瑕疵抹掉之后,整个字的感觉都要焕然一新,有的人可能以为是颜色变了,其实那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笔画质量变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5a622bf333d17fbe9acd25c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22&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5a622bf333d17fbe9acd25c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49fd245a1446ffc728d53cac67209fc9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22&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49fd245a1446ffc728d53cac67209fc9_r.jpg&&&/figure&&p&仔细看笔画的细节,是不是要更有质感?&/p&&p&我们仔细留意一下平面广告中的毛笔字,同样的白底黑字,感觉和原作的差别是非常大的(我这个处理还比较简陋,我见过专门搞广告设计的,原图和处理后的图完全两个水平),现在大家知道笔画质量的重要性了?&/p&&p&&b&(2)结构。&/b&结构就是笔画与笔画的不同的搭配方式,最终呈现出的不同形状。&/p&&p&其中笔画是零部件,而结构就是这些零部件的搭配方式。我们再次用一张图片来说明一下同样的笔画不同的安排会造成怎样的结构不同:&/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95a6f18fbfeb1fbb08bdc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6&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95a6f18fbfeb1fbb08bdc_r.jpg&&&/figure&&p&左边是相对合理的结构,右边的三个字是不合理的结构&/p&&p&上图的这些字,笔画上的差别比较小,而因为笔画之间的搭配方式不一样,最后字的好坏已经发生了彻底改变。&/p&&p&&b&章法。&/b&上文说过结构指的是笔画与笔画之间的搭配,而章法就说字与字之间的配合,最终从更大的视野和尺度来审视整幅作品。所以也有不少人把结构称之为“小章法”。&/p&&p&为了体会章法的不同所带来的效果,我们试着用同样的笔迹写同样的字,但是调整一下字与字之间的位置关系,看看结果如何:&/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344c43eab6ec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24&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344c43eab6ec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7124dfdd32dc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10&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7124dfdd32dc_r.jpg&&&/figure&&p&这两张图,无论是笔画还是单字结构,都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因为字与字之间的位置关系发生了改变,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截然不同。&/p&&p&至于上文提到的意境&b&,&/b&不再像前面讲的点画、结构、章法那么直观好理解,它要抽象许多,主要在完整的书法作品中涉及到,因此在我们的整个练字答案中不会过多的提及。&/p&&p&如果一定要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的话,大家日常用的电脑字体,点画和结构都非常稳定,章法通过我们的排版来实现,也同样可以千变万化,但是很难给人艺术美感和精神享受,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没有意境可言。&/p&&p&&b&2.练字时在这三个方面的不同侧重。&/b&&/p&&p&&b&1)毛笔书法之所以博大精深,正是因为笔软则导致笔画多了无穷变化。&/b&因此,如果是学习毛笔书法,点画的质量尤为重要。&/p&&p&在毛笔书法中,如果点画质量不行,结构、章法、意境这些东西都无从谈起,尤其是一些初学毛笔书法的朋友,点画质量都是最大弱点,因此我在练字群作业点评过程中,也会着重指出点画上的问题。这也是大家学习毛笔书法的初期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p&&p&&b&2)硬笔更注重结构。&/b&&/p&&p&尤其在我们的日常书写中,如果字形结构不错,即使你对笔画没什么研究,依然能写出一手好字。&/p&&p&这是因为硬笔的笔画变化很少,变化的幅度也很小,以至于在许多练字者眼里都忽视了笔画的质量问题。&/p&&p&平时的书写,笔画只需要达到两个要求就够用了:&b&流畅、稳定(尤其是行书)。&/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3b88bf0e8bc40f7d1e472dc_b.jpg& data-rawwidth=&458& data-rawheight=&282&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3b88bf0e8bc40f7d1e472dc_r.jpg&&&/figure&&p&比如上图这位书友的字,整体上笔画的流畅和稳定都有欠缺,仔细看的话,最明显的“坚”字的底横失于稳定,应该写平没有写平;“信”字的左竖失于流畅,中间多了一个曲折。&/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24d9df90afaec8baced03_b.jpg& data-rawwidth=&471& data-rawheight=&222&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24d9df90afaec8baced03_r.jpg&&&/figure&&p&上图另一个书友的字,结构没有什么毛病,笔画没有太多变化,更谈不上笔法,保持流畅和稳定就够了,整体看上去就很不错。&/p&&p&但是就像我们前面举的几个例子一样,如果想要在硬笔书法上更进一步,笔画质量同样是不可忽视的一环。&/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917cec634d53d80b6b438d4e9b24a79c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04&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917cec634d53d80b6b438d4e9b24a79c_r.jpg&&&/figure&&p&上图这两个字,对笔画要求更加精细,看起来就显得更专业、更有味道一些了(当然流畅度和精细程度还有很多上升空间)。&/p&&p&&b&3)当你完成整篇内容时,章法更加重要。&/b&&/p&&p&一方面在创作整幅的书法作品时,章法布局是欣赏着看的第一个要点。&/p&&p&这方面的练习,大家在练习单字的时候也可以有意识地提高,&b&如果你每写一个单字,都有意识地要求整个字的重心居于格子的中间,那么你在写整篇的布局的时候,你的字的位置就能够把握准确。&/b&&/p&&p&&b&另一方面在日常书写中&/b&,尤其是考生在答题时,或者其他需要在空白纸上书写时,&b&你的章法决定了你的页面是否干净、清爽、整洁。&/b&&/p&&p&章法的练习,其实就是有意识地去安排字的位置,无论是行还是列,想要达到你想要的样子,都需要通过平时的刻意安排练习,直到形成习惯,自然而然你就能把一行字写直,或者错落有致。&/p&&blockquote&&b&小结:简单来说,想练好硬笔字,就在结构上多下功夫,想卷面整洁舒服,就多培养章法意识,想在书法上更进一步,就需要对笔画提出更高的要求。&/b&&/blockquote&&p&&b&
我就这么写下去,虽然点个赞我会更高兴。&/b&&/p&&p&&b&(二)练字的基本方法——临摹字帖。&/b&&/p&&p&&b&我们说临摹字帖是练字最有效的途径&/b&,但是这个利器却被很多想写好字的人搁置一边,然后四处求道,问究竟该怎么练字。&/p&&p&这一节我们就重点介绍一下临摹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它的要点是什么,具体该怎样做。&/p&&p&&b&1.临与摹。&/b&&/p&&p&大家总说临摹临摹,其实临和摹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也是两个不同的学帖方法。&/p&&p&&b&(1)概念。&/b&&/p&&p&&b&所谓临,是指对着字帖写。&/b&看一笔写一笔也好,看一个字写一个字也好,看一段写一段也罢,都属于临帖的范畴。&/p&&p&还有一种临帖方式叫做&b&背临&/b&,是通过长时间的临帖,对字帖有了充分熟悉和记忆之后,不再看帖,仅凭记忆和自己的理解,将大段大段的字帖的内容写出来。是一种很好的临帖方法。&/p&&p&&b&所谓摹,是指拓着写。&/b&摹的方式也有多种,在硬笔练字当中最常见的是描红,大部分字帖都有一层半透明的薄纸,就是用来摹写的,而大部分练字者最开始的时候,普遍采用的也是这种方式。&/p&&p&&b&然而这种方式是极其低效的。&/b&&/p&&p&还有一种是没有摹写纸,但是印出来的字是浅灰色的,大家可以直接在原字上面写,比如下图:&/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85bc800ab1cb_b.jpg& data-rawwidth=&320& data-rawheight=&293&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0&&&/figure&&p&在学习毛笔字的时候,还有一种“双勾”的摹写方法,这里就不多介绍了。&/p&&p&另外,凹槽字帖的原理,本质上也是一种摹写。&/p&&p&&b&(2)二者的区别和利弊。&/b&&/p&&p&&b&主要区别:&/b&临帖的过程强调观察、对比、思考,是更费脑力的,你想要写像,非常不容易。而摹帖几乎不用动脑筋,非常机械简单,一写一个准,这是很多人偏爱摹帖的原因。&/p&&p&&b&利弊:&/b&&/p&&p&&b&1)临帖是让掌握一个字的写法技巧的根本方法,而摹帖不过脑不走心,摹多少遍也很难见效,字帖一扔,立刻打回原形。&/b&&/p&&p&&b&2)临帖有助于提高观察力、提高对字形结构的理解,易把握神采,而摹帖能让字形写得更加精准。&/b&&/p&&p&&b&(3)临摹的正确姿势&/b&&/p&&p&&b&1)以临帖为主,摹帖为辅,这是基本原则。&/b&&/p&&p&&b&2)少年儿童还没有形成固有写字习惯,可以通过经常摹写来规范字形。&/b&&/p&&p&&b&3)临帖不像时,可以尝试摹写来找感觉、找错漏。&/b&&/p&&p&&b&4)临帖前期要逐字临习,不要求快,写得越像越好。&/b&&/p&&blockquote&&b&小结:虽然这一节内容没有展开太细,也没有取一个博人眼球的标题,但却是本答案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想练好字,临帖才是王道。&/b& &b&而后面的诸多内容,也全是围绕临帖这个基本方法论来展开的。&/b&&/blockquote&&p&&b&
干货都在这里,喜欢就点个赞再走。&/b&&/p&&p&&b&2.临帖的顺序。&/b&&/p&&p&我可以肯定地说,绝大多数人临帖的时候,都是从字帖的第一个字开始的,然后一个一个往下走。&/p&&p&在很长的一个阶段,我临的每一本帖,也都是这么做的。这么做有效果吗?当然有!&/p&&p&但是我认为这不是效率最高的临帖顺序。&/p&&p&&b&(1)要不要从笔画开始?&/b&&/p&&p&前文我们讲过,硬笔字对笔画的要求没有那么高,要简单很多,那么还要不要从笔画开始练起呢?&/p&&p&&b&可以从笔画开始练,但不是必须。&/b&&/p&&p&因为每一个字都是由笔画组成,你在临习单个字的时候,想要把它写好,本身对笔画就是有要求的,&b&因此你在练单字的过程中,已经有练笔画行为在里面了。&/b&&/p&&p&比如我们练习一个“中”字,就要求你必须把竖笔写直才能把这个字写好,这不就已经练习笔画了吗?&/p&&p&但是系统地从笔画开始练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让你知道正确的笔画、高质量的笔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应该怎么来完成。&/p&&p&一开始练笔画我们总是写不好,也很枯燥,不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在里面,当我们在练习单字过程中遇到难处理的笔画时,再回过头来巩固笔画的练习是完全可以的。&/p&&p&因此,笔画的练习,可以贯穿整个练字过程,不断精益求精,但是&b&前期画大量的时间去练习笔画,然后到了单字当中还配合不到一块儿去,这是极其没有效率的。&/b&&/p&&p&&b&结合单字来练习笔画,是更高效的方法。&/b&&/p&&p&但是不是所有的字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选哪些字更好呢?这也是有讲究的。&/p&&p&&b&(2)单字临习的选择。&/b&&/p&&p&前期,我们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字,效果更佳,比如“十”、“王”、“中”、“木”等等,这些字有以下特点:&/p&&p&&b&1)简单。&/b&&/p&&p&《灵飞经》的第一句是“瓊宫五帝内思上法”,所以第一个字是“瓊”,如果我们从这个字开始练习,难度可想而知,而且你能告诉我,它对哪个笔画的练习比较有帮助呢?&/p&&p&从简单的字开始,更容易掌握,符合我们“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原则。&/p&&p&并且,它也更适合去打磨笔画的质量,因为这些字的笔画很少,一笔不行,整个字差不多就废了。&/p&&p&&b&2)规则。&/b&&/p&&p&欧阳询《九成宫》的第一个字是“九”,很多人拿起毛笔临这本帖写的第一个字也是它。但是往往写来写去不得要领。&/p&&p&就是因为它太不规则了,这一撇的角度要怎么把握?弯钩的长短、角度的大小怎么拿捏?可能老师教都没法儿跟你说的明白,就是告诉你一个很精确的角度,你也写不出来。&/p&&p&这种字是靠感觉的,靠你日渐提高的审美,知道这一撇怎么安排才好看,只可意会难以言传。&/p&&p&类似的字还有“之”、“以”、“心”等等,这些字要学吗当然要学,但是前期和这些字死磕,真的会磕死自己的……&/p&&p&&b&3)常用。&/b&&/p&&p&选常用字,尤其是对我们提高日常书写来说,尤其重要。&/p&&p&正因为你经常用到,所以练习才有效果,才有劲头。&/p&&p&有的字帖虽然是常用字啊什么的,但是很多字你平时根本用不到,最后你练字就是只为了练字,脱离了实用了。&/p&&p&更重要的是,&b&练习常用字,有助于你的巩固和提高。&/b&&/p&&p&比如你今天上午练了个“中”字,下午写作业就写到它,你会不会想一下,练字的时候怎么写来着?写完你会不会看一下,字帖上好像不是这么写的吧?&/p&&p&但是你练了一天的“瓊”、“斋”,还是繁体甚至是异体,好不容易有点儿形状,过个半年你都没写过这个字,你认为效率高吗?&/p&&p&前期我们以这些简单的、规则的、常用的为主,那之后呢?&/p&&p&实际上,以上这些字就足够你练习很长时间了,练字并不求多,而要精。上面这些简单的独体字练完了,可以开始写常用的一些合体字。&/p&&p&不用担心一个字一个字得练到什么时候,很多字都是相通的:独体字是很多合体字的组成部分,而合体字也是有很多相通的规律的,选择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来练习就可以了,比如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品”字结构,包围结构、半包围结构等等。&/p&&p&&b&(3)一直练习单字就可以了吗?&/b&&/p&&p&在很长很长的一个时期,单字练习都是主要方面,前期穿插一些笔画练习,中后期开始穿插整体的章法练习。&/p&&p&硬笔的章法练习并不复杂,&b&每个星期写一个整篇,来检验自己&/b&,前期的整篇可以是临习字帖,写错了没写好也写下去,中间不要涂改不要重复,直到一篇完成,完成之后再对照字帖。这个时候那种笔画的和集字的字帖作用就不大了,有整篇内容的字帖会更好。&/p&&p&对照字帖的时候,一个是看字与字之间的安排和自己有什么不同,字距如何?行距如何?从整体到局部,一点点对比。&/p&&p&同时这样还能检验自己的单字水平,查找自己的不足。&/p&&p&再之后慢慢地尝试去摘抄一些段落、诗词,然后自己再观察它的布局、单字,不断修正。&/p&&blockquote&&b&小结:笔画、结构、章法,都是练字的内容,可以从笔画开始,但是不要花太多时间,单字是重点,点画在单字练习中打磨,章法用来每周检验自己。&/b&&/blockquote&&p&&b&今天的内容虽然已经很干了,但是明天的内容更重要,临帖方法。&/b&&/p&&p&&br&&/p&&p&&b&3.临帖方法。&/b&&/p&&p&其实你练字方法对不对,说到底就看你临帖对不对了。&/p&&p&练字成与不成,也不复杂,就两件事儿,&b&一是看你能不能坚持&/b&——这已经灭了百分之八十的人了,我见过的大部分的想练字的人,都只是想想而已,具体到行动上,能坚持超过三个月的都不多。&/p&&p&&b&二是方法对不对。&/b&那百分之八十不能坚持的,大概有一半是因为方法不对,没有效果,所以坚持不下来,另一半是因为懒。&/p&&p&所以最后写好字的人很少,当然因为我们人口基数大,遇到几个还是不难的,但是比例真不少一般的小,我十年前的字在我看来已经很幼稚,但是都已经可以在学校排进前十,我也是醉了。&/p&&p&废话不多说,下面正式开始:&/p&&p&&b&(1)基本思路。&/b&&/p&&p&前文我们已经讲过,练字的目的就是要改变原有的糟糕的写字习惯,那怎么改变呢?得有一个标准,我们去往那个标准靠近才能变得更好,否则变得更差是没有意义的。&/p&&p&而标准就是我们手里那本字帖。&/p&&p&我们通过临帖,让我们写的字不断接近字帖上的字。&/p&&p&具体怎么做?&/p&&p&&b&那就需要反复观察、对比、找出问题,然后修正,再观察、再对比、再找问题,再修正,如此循环往复。&/b&&/p&&p&是的,这就是临帖的基本方法,简单吧?&/p&&p&这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很多人不去做呢?&/p&&p&有的人不知道应该这么做,而有的人这么做了却很快放弃,因为这么做很累。&/p&&p&很多人一开始也是这么做的,就是去模仿嘛,但是发现哪怕一个字都无法写像,写完发现更丑,于是放弃了。&/p&&p&开始描红。&/p&&p&描红多简单,描出来的字就好看多了嘛,然后希望通过反复地描摹,就能够把字写好,最后发现字帖描了好几本,都没有效果,于是,放弃。&/p&&p&而临帖见效比较快的,则很容易坚持下去。&/p&&p&说来说去,似乎又扯到天赋上面。&/p&&p&是的,天赋好的,更容易成功,这还用说吗?&/p&&p&&b&关键是,哪怕你天赋差一点,只要你按照临帖的思路坚持下去,也一定会有进步的,也一定能写好的啊!&/b&&/p&&p&我现在只有一个要求,就是把下面这个十写像:&/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4b912e5fe2cced26fc172ea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399&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p&就这一个字,给你一个月的时间,写不像就拖出去斩了,你就死活写不像吗?&/p&&p&要写像很难吗?&b&第一观察,然后对比,找出你的字和这个字的不同,第二修正这些不同,第三再对比再找不同,再修正……难道不是一点点在靠近吗?&/b}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步之遥作文800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