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弹头电脑版时装碎片怎么换时装

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欢迎来到&&天之魄海之魂&&小站:豪兮,叹我中国军魂,八十余载钢铸破,为华夏万里长青。&&你可以点击屏幕右上角的“投稿”链接&也可以访问站长的人人主页@吉利古&感谢陆海空武警国防生以及军工支持&&友情小站:军百小事/redback&兵器小知识/wuqizhishi&松枝绿+橄榄绿/lvzhixiaoxiong欢迎您的投稿关注
回忆瓦良格才来时模样
02年瓦良格才来大连时的模样
02年瓦良格才来大连时的模样
02年瓦良格才来大连时的模样
B-52,绰号&同温层堡垒&(Strato Fortress),美国空军重型亚音速战略轰炸机。B-52由50年代末开始服役,目前只剩下最新的H型还在服役,最新的一架也是1962年生产的,如果不能说是&泰斗&,至少也得说是位老兵了。但是经过美军方不断的改进和升级,B-52将服役到2030年。近几年B-52的主要用途是携带大量的巡航导弹,例如AGM-86,在远离敌方防线的空域进行火力圈外攻击,这很有效的增强了B-52在现代防空武器威胁下的生存力。随着空地精确打击武器的发展,B-52目前具备了直接支援地面战术行动的灵活打击能力。2002年恰好是B-52服役50周年,波音公司和美国空军进行了隆重纪念。上图为当年XB-52出现在公布仪式上,注意机头与生产型B-52的区别。点击查看: |
下图为XB-52&战斗机&式纵列座舱的内部,波音公司工程师们都认为这有助于减小阻力。当时的美国战略空军司令Curtis E. LeMay将军对此座舱布局评价说:&You have a hell of an airplane, Allen. As soon as you put a side-by-side cockpit on it, I'll buy some.&。于是波音公司只好把被评价为&地狱&式的纵列座舱改成传统的并列座舱布局。
下图为B-52A出厂。
下图为一架早期型的B-52,被作为X-38试验机的投放母机。
点击查看B-52视频资料:
作为B-47的后继者、美军第一种真正的洲际战略轰炸机,B-52沿袭了B-47成功的气动外形。B-52采用大展弦比后掠上单翼、低平尾、单垂尾、翼下成对吊装8台喷气发动机的布局形式。这一布局非常成功,是大型喷气飞机的经典布局,后来多数大型喷气机都沿用了这一布局。波音也凭借这一布局,推出了波音707客机,取得了民航喷气机的领先地位。B-52采用细长的全金属半硬壳式机身结构,侧面平滑,截面呈圆角矩形。前段为气密乘员舱,中段上部为油箱,下部为炸弹舱。后段逐步变细,尾部是炮塔,其上方是增压的射击员舱(在G、H型上取消)。射击员舱与前机身乘员舱有一条通道。机身挠性很大,因此停机时机身两端分别下垂大约25毫米,同时蒙皮出现斜向皱纹,升空后方消失。美军戏称它Buff,就是Big Ugly Fat Fellow,这个名字很形象,B-52大而笨重,长达53米;速度慢,只能接近音速飞行;机动性差;但载弹量大、航程远。B-52装四组八台涡轮喷气发动机,两个外挂点,和两个副油箱外挂点。机头下的两个突起物是红外夜视仪器,用于夜间或恶劣气候条件下低空突防和确定目标B-52尾部原本装有一座后射机枪塔,内部装四挺12.7mm重机枪,以对后方来袭的敌机进行反击。后来随着战斗机火力、射程的不断加大,六挺机枪相应的改成了一门20mm口径的M61A1机关炮。近十几年美军的B-52只保留了G、H两个型号,最近只裁减到剩94架H型。在这两种型号上,机关炮也被取消了,改成了电子对抗装置。由于拥有当时较先进的自卫手段,加上机体巨大,B-52在当时有着较好的生存力。1964年1月,一架B-52H还曾在飞掉了垂尾的情况下,安全降落到地面,机组无一伤亡。上述B-52H分布在美国三个本土基地,包括Barksdale基地和Louisiana空军基地的三个中队、南达科他基地Minot空军基地的两个中队。另外B-52还常被部署到印度洋、日本、欧洲的驻外基地。下两图,显示了老式B-52的四联12.7mm机枪,以及B-52H型的M61A1尾炮。
B-52载弹量非常大,在越战和海湾战争中经常执行地毯式轰炸任务,下图中就可以看到它所能携带的各种武器。包括了中间安装在旋转挂架上的20枚AGM-86C空射巡航导弹(CALCM Conventional Air Launched Cruise Missiles,下图集束状物体),有该导弹有常规和核装药两型;机翼内侧挂架下的8枚AGM-84&鱼叉&(Harpoon)反舰导弹;51枚454千克或30枚908千克普通炸弹;2002年后还将具备投掷12枚JDAM、JSOW、WCMD等先进制导炸弹的能力。其巨大的战略轰炸能力,在越南战争期间曾得到最好的印证,1972年美越和谈期间,美军出动大量B-52对北越进行地毯式轰炸,令北越蒙受了巨大损失,从而迫使其回到谈判桌上。当然,这也意味着巨大的平民伤亡。
进入21世纪后,B-52着重改进了战术精确对地打击的能力。下图为加装了夜视瞄准导航吊舱的B-52。
回顾一下B-52 50年发展出的各个型号:第一架原型机代号XB-52,1951年11月出厂,1952年10月试飞。当时装8台YJ57-P-1涡轮喷气发动机,单台推力38.7千牛(3950千克)。总重176000千克,最大速度966千米/小时,有效载重约4500千克,航程11265千米。XB-52只生产了一架。YB-52是第二架原型机,近似XB-52。设备有所改变,只有一架,于1952年10月试飞。XB-52/YB-52计划使用的攻击武器是1枚核炸弹或总重4500kg的普通航空炸弹。B-52A是生产型的原型机,外观上放弃了前两个型号的纵列双座机组布局,采用并列常规布局。生产了3架,1955年8月试飞。B-52A载弹量增大到4枚核炸弹或12150kg普通航空炸弹。机身加长0.915米,改装推力43.1千牛(4400千克)的J57-P-9W发动机,该系列发动机为B-52长期使用。翼上挂两个容量为3780升的副油箱,使总载油量达132000升。飞机最大总重188250千克。起落架机轮可操纵转向,侧风着陆适应能力强。最大速度提高到1045千米/小时。B-52外挂大量普通炸弹,巨大的四个自行车式的起落架正在收入起落架舱中,一侧的起落架向前收,另一侧向后收起。
NB-52是由B-52A改装的X-15高超音速研究机的母机,由NASA管理,共改装两架。B-52B是第一种批生产型,由B-52A改进而成。1955年6月开始装备部队,机上乘员8名,共生产50架。改装J57-P-19W发动机,总重190500千克,能执行核轰炸和常规轰炸任务,也能进行照相侦察。在弹舱内可挂照相机和电子侦察短舱。其载弹量与A型相同,装备有MA-6A轰炸/导航系统。尾部炮塔系统包括A-3A火力控制系统和2门20mm机炮;或MD-5火力控制系统和4挺12.7mm机枪。并装备有AN/ALR-18和AN/APR-25等ECM接收机、AN/ALT-16ECM发射机以及AN/ALE-25箔条布洒器等电子干扰设备B-52C是B-52B的改进型,结构相同,但改装J57-P-29发动机。1956年3月试飞,6月装备部队,共生产35架。副油箱的容量加大,每个可装5675升燃油,飞机总重增至204000千克。乘员改为6人。载弹量与A型相同,轰炸导航系统为AN/ASQ-48。尾部炮塔系统包括MD-5火力控制系统和4挺12.7mm机枪。B-52剖视图,可以看到AGM-86弹翼和进气口展开的样子:
B-52D是C的改进型。共生产170架,1956年12月开始装备部队。弹舱内可挂侦察短舱。航程和重量增加,乘员6人。为了继续服役,1977年作了结构延寿,并装了新型电子设备。大批B-52D型的服役使美空军有了可靠的、全面的对苏战略核轰炸能力。起初其攻击武器与A型相同,1959年和1960年在D型飞机上先后进行了改装AGM-28&大猎犬&导弹和ADM-20&鹌鹑&诱惑导弹的研制工作。1967年~1968年,在D型上又进行了改装高密度挂弹架(HDM)的研制工作。改装后常规炸弹的最大载弹量达27210kg。其攻击航空电子系统中,除D型的轰炸导航系统外还增加了导弹控制设备。尾部炮塔系统是MD-9火力控制系统和4挺12.7mm机枪。电子战设备基本上与C型相同。B-52E改进了投弹、导航和电子设备。加装AN/ASB-4型轰炸雷达和导航系统。共生产100架。主要是改进了攻击航空电子系统,日首次试飞,总共生产了100架。载弹量和武器配置方案与A型相同。尾部炮塔系统与D型相同。攻击航空电子系统为AN/ASQ-38(V),其中包括AN/ASB-4雷达、AN/APN-89A多普勒雷达、MD-1和AJA-1等设备。B-52F改装推力更大的J57-P-43W发动机。1958年6月装备部队,共生产88架。其攻击和防御武器系统部分与E型相同。部分飞机也改装了高密度挂弹架。在越南战争期间,为了适应打常规战争的需要,提高B-52挂载常规炸弹的能力,把部分D型飞机炸弹舱内的箱形炸弹架改装成高密度炸弹架,后来部分F型和G型飞机也作了相应的改装。高密度炸弹架有3A-1、3A-2、3B-1、3BB-1、3BC-1、3BC-2和4A-1等型别,以适应悬挂各种武器。改装后的D型飞机,弹舱内可挂3个高密度炸弹架,每个炸弹架可挂18颗340kg的M117炸弹或28颗227kg的MK82炸弹;每个机翼下可挂12颗340kg的M117炸弹。最多可挂108颗通用炸弹,最大载弹量可达27.2吨。后来B-52F也进行了类似的改装,费用为3040万美元。装在旋转挂弹架上的AGM-86巡航导弹,其性能和作战特点与&战斧&相似。
B-52G是以F型为基础的重大改进型号。该型号减轻了机身重量,增大航程,可携带空地导弹。飞机总重217700千克。1959年2月装备部队,共生产193架。结构减重4500千克,机翼和垂尾基本上是新设计的。垂尾高度降低了2.31米,弦长略有增加,这是辨认G和H型较好的特征。。机翼采用长达24.4米的整体壁板,因此加大了翼内油箱容积。外挂副油箱容积减小,且固定在机翼下,因为B-52并不需要抛弃副油箱。机身结构简化,后部射击员座位改为安排在前部乘员舱内,因此取消了后部增压座舱以及相关氧气、通信设备。尾炮因此改为遥控控制。机翼下内侧发动机短舱与机身间加装挂架,可载两枚AGM-28B&猎犬&空地导弹,或ADM-20B&鹌鹑&诱惑导弹。 1971年G型进行了第一次改进,能携带20枚短距攻击导弹(SRAM)。加装了用于低空突防的光电探测系统(EVS)。光电探测系统装在机头两侧下部的可旋转炮塔内,右侧是AAQ-6前视红外扫描器,左侧装AVQ-22微光电视。1978年,有98架B-52G进行了第二次改进,使其每侧内翼挂架可各带6枚AGM-82B空中发射巡航导弹(ALCM),同时保留在内部弹舱携带SRAM导弹及其他武器的能力。全面更新了进攻电子系统,把50年代的模拟式设备更新为全数字式的。电子组件有完善的抗辐射保护。这种B-52G有翼根整流罩,是和别的B-52G的主要区别。1989年底完成改进。另外40架没有进行上述改进的B-52G加装了综合常规外挂管理系统(ICSMS),借助可插入式预编程磁带,可将各种武器的参数输入武器计算机内,从而可使用更多种类的武器。这40架B-52G中,有30架进而加装了AGM-84&鱼叉&反舰导弹,一次可外挂8枚。到1991年总共还有138架B-52G在服役,从1992年开始逐步退役。B-52H是G型的改进型,是B-52目前最新、最后一个型号。飞机总重221360千克,1960年7月试飞,1961年3月装备部队。共生产102架。改装了推力75.71千牛(7720千克)的TF33-P-3涡扇发动机(左图),因此航程增加10~15%。尾部炮塔的4挺机枪改为一门ASG.21型火控系统控制的M61 6管20mm加特林炮。改用新型的电子对抗系统。在最近几年,该炮已经被新的电子自卫对抗装置取代。内、外发动机短舱间的挂架上,可带金属箔条和红外诱饵发射器。1971年H型第一次改进,内容与B-52G同期改装一样。1978年95架B-52H又和98架B-52G一起进行了相同的改进。改进后的B-52H没有翼根整流罩。1982年这95架B-52H在弹舱内改装了携带通用战略武器的旋转式发射架,每个发射架能携带8枚AGM-86B导弹,此外还能携带SRAM导弹、先进巡航导弹及核炸弹。1989年首架改装完毕的B-52H服役。1993年6月,47架B-52H开始新的改进,包括改进以MIL-STD-1760数据总线为核心的先进武器控制系统,加装GPS全球定位系统。改进后的H型可携16枚&鱼叉&反舰导弹、或6枚AGM-142A空地导弹,或12个联合直接攻击武器(JDAM),使其常规作战能力大大提高。美国空军将保留95架B-52H,一直服役到2000年后。攻击航空电子系统的改进改型B-52飞机服役后,为了提高其低空突防能力和攻击精度,从50年代末开始,不继地改进其攻击航空电子系统和电子战设备。(1)50年代末~70年代初,主要的改进是在C~H型飞机上加装地形跟踪雷达、改进雷达高度表和提高对电子设备的冷却能力,以及安装新设备的准备工作(但不包括飞机主要结构的修改)等。费用大约为3亿1320万美元。(2)1973年,开始了在G、H型飞机上增加AN/ASQ-151光电监视系统(EVS,右图)的研究工作。该系统主要包括韦斯汀豪斯公司的可操纵的AN/AVQ-22微光电视(LLLTV)、位于雷达后方整流罩内的休斯公司的AN/AAQ-6前视红外装置(FLIR)、Conrac公司的LLLTV/FLIR显示器以及凯赛公司的CV-3016/ASQ-151电子式符号产生器-处理器。这些传感器除向空勤人员传送信息外,并与AN/ASQ-38系统中的地形跟踪雷达交联。这项计划的全部费用为2亿4850万美元,分配在财年。从最初设计到全部改装完毕大约经历了11年。该系统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的设计值为37h,开始安装时只达到20h,1976年达到30.5h。
(3)70年代中期,美国战略空军制定了SACROC6-75号作战要求,其中明确规定了战略空军轰炸机在近期和远期应具备的作战能力。要求轰炸机的雷达要有高分辨力的地形测绘能力、全天候地形跟踪和地形回避能力,能提供精确的位置和速度修正信息,以便能进行全天候精确导航和武器投放。当时现役中的B-52飞机的攻击航空电子系统中的大部分设备是50~60年代的产品。在未来战争中,这些老式设备不但在后勤支援方面存在维护费用昂贵、效率底等弱点,而且根本无法满足新的用战要求。为了满足2000年以后的作战要求,美国战略空军提出一项全面改进B-52飞机攻击航空电子系统的计划。此项计划大约历时10年,花费了15亿7480万左右的美元。其中财年用1亿4910万美元改进B-52D型飞机的攻击航空电子系统。财年大约花费了14亿2570万美元改进B-52G/H飞机的攻击航空电子系统。1976年底,波音公司与IBM公司联邦系统部签定了上述计划的&零&阶段研制合同。该项合同为期12个月,金额为30万美元。此阶段的目的在于研究和验证利用现有的成熟技术,取代B-52飞机原有系统的可行性。1977年10月,新系统开始为期6个月的飞行试验。试验结果超出了预想的效果。于日,空军与波音公司鉴定了第一阶段(阶段Ⅰ)的研制合同,费用为1亿2900万美元。阶段Ⅰ的目标是减少支援要求、改进可靠性和提高飞机的战斗效率。在此后的24个月中,波音公司负责协调10~12个分合同。政府采购的设备包括美军军战略飞机通用的多普勒导航雷达,用以代替AN/APN-89雷达和AN/ASN-131飞机导航装置。新的惯导部分是利登公司的LN-15S。1981年底,完成阶段Ⅰ的全部改装工作。阶段Ⅰ完成后,B-52轰炸/导航系统的导航精度获得改善,其园概率误差为0.56km/h(0.3nm/h),比原来降低35%左右。可靠性也提高了25%左右。发射导弹和投放炸弹的误差也分别降低了20%和40%。此外,新设备取代老式的、维护费用昂贵的电子管设备也减少了B-52飞机的全寿命期费用。据说可使B-52G/H部队每年的使用费用降低6500万美元。财年实施了阶段Ⅱ改进计划。其主要目标是:改善低空突防能力和保持飞机到90年代有作战能力。全部工作于80年代末完成。阶段Ⅱ完成后,B-52G/H飞机的轰炸/导航系统将是全新的、核加固的数字式系统,具备全天候导航、定位和武器投放能力。系统包括一组新的处理机、新的控制/显示分系统、新型雷达高度表、航姿系统、通用的多普勒雷达、惯导装置、任务设备、多路数据传输总线和导弹接口装置。阶段Ⅱ的主要项目之一是电子捷变雷达。这种雷达是在韦斯汀豪斯公司现有系统基础上改进的设备。修改的主要指导思想是在雷达性能、可靠性和费用、可维护性之间进行合理地折衷。例如,把原定为325h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减小到130~150h;并采用自动校验技术,把95%的雷达故障隔离到可更换的插件板上。这样一来可使维护费用减少到原有战略轰炸机雷达的三分之一左右。这种雷达采用直径84.4cm(34in)的天线,具有地形测绘、地形跟踪/地形回避、多普勒测速和信标定位等新工作状态。电子捷变雷达于1977年10月开始在B-52飞机上试飞。全部研制费用为6500万美元。(4)1978年8月,波音公司被授与一项1亿2900万美元的合同,全尺寸研制新型攻击航空电子系统(OAS--OFFENSIVE AVIONICS SYSTEM),用以改装B-52G/H型飞机。OAS用于控制近距攻击导弹(SRAM)和空中发射巡航导弹(ALCM)。研制和飞行试验延续到1981年。OAS将与美国空军战略通用多普勒雷达和GEANS惯导系统交联。波音公司选择的分包公司是:IBM公司的FEDERAL系统部负责航空电子设备处理机的研制,利尔&辛格公司负责AHRS,霍尼韦尔公司负责雷达高度表,斯伯里公司负责控制和显示器,诺登公司负责雷达的研制。尽管B-52具备了使用先进精确制导武器的能力,但无论越战,还是后来的战争中,B-52最有效的攻击方式仍是使用常规炸弹进行地毯式轰炸。海湾战争中,B-52用地毯式轰炸大量杀伤了拥挤在公路上的伊拉克装甲部队。在阿富汉战争中,B-52H的地毯式轰炸仍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地面美军的精确引导下,B-52有效的轰炸了塔利班的步兵阵地,为北方联盟夺取喀布尔等重要目标铺平了道路。2002年5月,美国空军为B-52H开始整合微型空射诱饵(MALD)、风修正子母炸弹-增程/全球定位系统(WCMD-ER/GPS)、小直径炸弹(SDB)、微型空射诱饵-干扰器(MALD-J)、联合防区外空地导弹-增程(JASSM-ER)等先进武器。同时,LIGHTENING夜视瞄准导航吊舱(右图)也已与B-52H整合,并经受了伊拉克战争的考验。借助于此吊舱,B-52H能够自行为高精度的激光制导炸弹进行照射,因此具有与战斗机相近的战术打击能力。
B-52服役至今40余年,为美国空军立下了汗马功劳。B-52各型飞机开始服役的时间不同,其攻击航空电子系统也在不断地改进和更新。各型飞机的标准装备   (1)在研制初期,计划装备MA-2雷达轰炸导航装置。   (2)第1种批生产型飞机B-52B实际装备的是MA-6A(K-3A)轰炸导航系统,系统总重为2700kg(6000lb)。其中包括AN/ASB-4雷达装置。   (3)B-52C和B-52D飞机进入现役时装备的是AN/ASQ-48轰炸导航系统,该系统包括AN/ASB-15轰炸雷达、AN/APN-108多普勒导航雷达、MD-1天文罗盘、A42G-11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及N-1罗盘系统。   (4)B-52E/F型飞机装备的是AN/ASQ-38(V)轰炸导航系统,该系统与AN/ASQ-48(V)的主要区别是:增加了AN/AJA-1导航计算机和AN/AJN-8航瓷系统,多普勒导航雷达改为AN/APN-89,轰炸雷达装备的是AN/ASB-4。   (5)B-52G/H型飞机装备的也是AN/ASQ-38(V)轰炸导航系统,但系统使用的轰炸雷达不同。G型使用的是AN/ASB-16,H型装备的是AN/ASB-9A和AN/ASN-141雷达计算机。1973年后又增加了AN/ASQ-151光电监视系统。
   财年实施了阶段Ⅱ改进计划。其主要目标是:改善低空突防能力和保持飞机到90年代有作战能力。全部工作于80年代末完成。阶段Ⅱ完成后,B-52G/H飞机的轰炸/导航系统将是全新的、核加固的数字式系统,具备全天候导航、定位和武器投放能力。系统包括一组新的处理机、新的控制/显示分系统、新型雷达高度表、航姿系统、通用的多普勒雷达、惯导装置、任务设备、多路数据传输总线和导弹接口装置。  阶段Ⅱ的主要项目之一是电子捷变雷达。这种雷达是在韦斯汀豪斯公司现有系统基础上改进的设备。修改的主要指导思想是在雷达性能、可靠性和费用、可维护性之间进行合理地折衷。例如,把原定为325h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减小到130~150h;并采用自动校验技术,把95%的雷达故障隔离到可更换的插件板上。这样一来可使维护费用减少到原有战略轰炸机雷达的三分之一左右。这种雷达采用直径84.4cm(34in)的天线,具有地形测绘、地形跟踪/地形回避、多普勒测速和信标定位等新工作状态。电子捷变雷达于1977年10月开始在B-52飞机上试飞。全部研制费用为6500万美元。
海军旗语你知道吗
一、满旗悬挂满旗的时间、排列顺序有着严格的规定。悬挂满旗的时机,一般是迎接政府要元,重大节日,迎接外国军舰来访,出访编队离码头前,到达被访问国港口和在国外停泊时等等。满旗悬挂于两桅横桁之间,并分别连接到舰首、尾旗杆,两桅顶各挂国旗一面,舰首、尾旗杆各挂海军旗一面。驱逐舰挂满旗,一般挂2号旗,约挂67面。这要根据舰艇的实际长度和前后桅杆的距离来定。单桅舰艇则由桅杆横桁连接到舰首、舰尾旗杆,桅顶挂国旗一面。信号旗有5种规格。分为1号、2号、3号、4号、5号。1号最大,5号最小。一套信号旗有46面。其中,26面字母旗、10面数字旗、4面方向旗、3面代旗、1面执行旗、1面答应旗、1面国际答应旗。数字旗为三角形旗,字母旗中有方形旗和燕尾旗,答应旗与国际答应旗为梯形旗等。满旗的排列是两方一尖。方旗是指长方形的旗子,尖旗是指三角形旗子,燕尾旗可作方旗用,梯形旗也叫长旒旗,可作尖旗用。为挂满旗方便,在从舰首旗杆顶到主桅顶、从主桅顶到后桅顶、从后桅顶到舰尾旗杆顶,设有3根细钢丝。我舰艇编队抵达被访国,当第一根缆系到缆柱上时,信号兵迅速用电动滑轮将满旗顺着细钢丝徐徐升起。悬挂满旗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不得悬挂与各国国旗图案相同的通信旗,也不得悬挂用于表示战斗、防核化、防空袭的单旗。满旗中的单独一面,不表示什么意义。我国的出访舰艇编队到达被访国时,被访国的海军舰艇一般要悬挂满旗表示欢迎,其排列顺序与我们相同,不同的是外军的满旗比我们的满旗小一个或两个号。二、代满旗出访编队离码头前30分钟,为了离码头方便,一般要降下满旗,改挂代满旗,出港后降下。代满旗就是在两桅顶上挂1号国旗,舰首、尾桅杆上挂海军旗。在规定挂满旗时,如果大雨、大风,也可以改挂代满旗。编队离码头时,方形黄色的&Q&旗挂到一半,表示编队统一离码头。&Q&旗挂到桅顶,表示开始编队离码头,&Q&旗降下,表示离码头完毕。离码头的标志是解掉最后一根缆。 欢迎、欢送旗语 在欢送我舰艇编队出访时,出访舰艇主桅上悬挂向首长问好的旗组:一组是&LBF&和&LBV&,&L&旗是方形旗,由黄黑黑黄各占四分之一的方块组成,黄色方块在左上角和右下角,黑色方块在右上角和左下角。&B&旗是红色燕尾旗。&F&旗是白色旗中一个红色菱形,菱形的四个角在旗子四边的正中。&V&旗是白色方形旗中一个粗壮的红色叉号,叉号的四个终端延伸到旗子的四个角。意思是&热烈欢迎首长指导&和&向首长致敬&。113舰第一次出访东南亚时,离开上海前,向送行的海军首长、部队官兵、被访国驻华使节等,挂了两组旗语:&LBN&和&LBZ&。&N&旗是方形旗,四行横向排列,第一行为蓝、白、蓝、白方块,第二行为白、蓝、白、蓝方块,第三行同第一行,第四行同第二行。&Z&旗是方形旗中黄、红、黑、蓝四个等腰三角形组成的信号旗,黄在上、红在下、黑在左、蓝在右,四个等腰三角形的顶尖在旗子的中心点。意思是&感谢首长的关怀和鼓励,保证完成任务。&&谢谢你们,再见!& 航行旗语 舰艇解掉最后一根缆时,在后桅斜桁上升起航行旗,即海军旗。昼夜航行,一直悬挂。这是向人们说明该军舰是属于哪个国家的。有经验的水兵,在大洋上遇到外国军舰,分辨不清是那个国家的,只要用望远镜一看航行旗,就知道是哪个国家的。商船遇到军舰,一般要向军舰敬礼。当商船向军舰敬礼时,军舰上的信号兵应将海军旗降至旗杆顶端的三分之一处表示还礼,然后将海军旗升到顶表示礼毕。军舰与军舰相遇时,只鸣哨敬礼与还礼,不使用旗语。三、海上补给旗语出访舰艇编队航行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油水补给,补给分横向和纵向两种。无论哪种方式补给,都要挂信号旗,表示补给过程中的各种命令和补给动作。接收舰和补给舰都要挂旗组:&VP&,&P&旗是在蓝色方形旗中间一个白色小矩形,其长宽各占上、下、左、右的三分之一。同时在另一桅边挂球形、菱形、球形3个形体信号,表示舰艇操纵受限。向过往的船只说明:&我船正在进行补给作业,请注意安全。& 倒车、转向旗语 舰艇离靠码头或在航道中航行需要倒车时,为了安全起见,要将&S&旗升到顶,&S&旗是白色方旗中间一个蓝色小矩形。意思是告诉过往船只:&我已倒车,请注意安全!&舰艇向左转向时,挂&I&旗。&I&旗是方形黄色旗中间一个黑色圈,意思是:&我向左转向。&&I&旗升到一半为:&我准备向左转向&,升到顶为:&我正在向左转向&,&I&旗降下为:&我转向完毕!&舰艇向右转向时,挂&E&旗。&E&旗是方形旗,上蓝下红,各占二分之一。意思是&我向右转向&。舰艇在机动时,除了使用旗语外,根据国际避碰章程规定,还需要用汽笛配合:一右二左三倒车。即挂&S&旗时,鸣汽笛三短声。挂&I&时,鸣汽笛两短声。挂&E&旗时,鸣汽笛一短声。升降旗的步骤与向左转向基本相同。 跨越领海线、赤道旗语 出访舰艇编队跨越领海线、赤道时,为了激发出访官兵的出访热情,一般要组织宣誓仪式,同时要挂航行代满旗。航行代满旗是在两桅上悬挂国旗,舰首、尾旗杆上不挂海军旗。112舰、113舰、167舰、82舰、953舰等都组织过类似的活动。在组织这些活动时,飘扬的五星红旗、整齐的水兵方阵、紧攥的拳头、嘹亮的誓言、雪白的浪花,形成了特有的海上风景。四、手旗旗语手旗旗语也是一种海上通信方式。适用于白天、距离较近且视距良好的情况下。夜间距离较近时,一般使用灯光通信。手旗是一种方形旗,面积较小,根部套有一根木棍。手旗通信需要使用两面旗子,信号兵每手各持一面旗子,站在舷边较高较突出的部位,通过旗子相对于身体的不同位置,表达着不同的字母和符号。例如,左手垂直举起,右手平行伸出表示&P&。右手垂直举起、左手平行伸出表示&J&。两手平行伸出表示&R&。两手垂直举起表示隔音。几个拼音字母组成一个字,若干个字组成一个意思。手旗还可以为本舰(船)放下的小艇指示方向。 靠离外国码头前、后的旗语 我出访舰艇编队进入被访国领海线前,被访国一般派出军舰前来迎接。进入领海线时,根据双方协定,悬挂被访国国旗。被访国国旗挂在我主桅杆的右舷,我国的国旗挂在主桅杆的左舷。靠码头时,&H&旗到顶,表示&开始靠码头&。带上第一根缆时,&H&旗降下。&H&旗是方形旗,纵向白、红各占一半。意思是:&我已靠码头完毕。&带上第一根缆时,开始挂满旗和舰首、尾的海军旗。如被访国军舰挂出欢迎旗,我应挂出感谢旗组表示感谢。离码头时与在我国离码头时一样。在国外访问期间,一般来说,每天都要安排隆重升旗。在升起双方国旗的同时升起满旗。附1:旗语中的各种旗海事旗语过去用于船只之间的通信,一般用法是拼成短句,另外单个旗帜也有特殊含义。现在的海事旗语一般只用于装饰用途。附2:特殊含义
a = 潜水员工作中,保持距离b = 危险货物c = 是d = 保持距离e = 调整航线至右舷f = 伤残g = 需要领航员h = 领航员在船上i = 调整航线至左舷j = 火灾,保持距离k = 期望对话l = 你必须立即停止m = 我已经停止(另外可表示:船上有医生)n = 不o = 有人落海p = 即将启航q = 我请求s = 引擎向船尾t = 保持距离(另外可表示:请求运输)u = 你正面临危险v = 请求协助w = 请求医疗协助x = 停止你的意图y = 抛锚中z = 请求拖船N + c = 我处于危难中 答语旗:1)作为小数点。2)表示明白对方的意思,也代表发送信息结束。说明:一般旗语打英文缩写.比如"欢迎来到中国"----WTC(welcome to China), "再见"---GDB等等
USA F-14 TOMCAT
F-14 TOMCAT双座双发变后掠翼舰载多用途重型战斗机,中文名&雄猫&,用于海军护航防空、遮断和空中支援。《TOP GUN》里TOM CRUISE驾驶的战机即F-14,该片掀起了空战影片的新热潮。F-14是第三代战斗机里第一个装备部队的,也是战后第三代战斗机(相当于苏联的第四代)中最早服役的战斗机,比苏联相应的战斗机提前十年出现,令美国海军获得了极大的领先优势。当时,面对苏联超音速轰炸机+超音速远程反舰导弹的强大攻击组合,F-14挑起了保卫美军航母战斗群的先锋重担。该机也是第三代战斗机中第一个完全退役的型号,2006年7月该机正式退出美军编制。目前伊朗空军仍在使用少量F-14A,而随着美伊关系的恶化,美国新闻媒体也时常报道部分美国组织非法向伊朗出口F-14零部件。
F-14承包商是公司。67年底开始研制,首飞时间是70年12月21日,用于取代海军的F4战斗机。72年5月交付使用。
&热门作战飞机:
右图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拍摄的,F-14涂着鲜艳的彩色图案,容易被敌人发现。后来由于苏联的威胁加大和迷彩色研究的进展,开始改用灰暗的浅灰色迷彩。当时的飞行员非常喜欢使用骷髅头等暴力或半裸美女之类的图案作徽志,够&自由化&(想起了《超时空要塞》)。后面的大型螺旋桨飞机是预警机,是海军各种战斗活动的空中指挥所。
其气动布局采用了NASA在60年代后期提出的双发双垂尾变后掠中单翼方案。广泛使用钛合金,部分采用硼复合材料,以便获得较高的强度重量比。机体的设计疲劳寿命为6000飞行小时。材料中铝合金占39.4%,钛合金占24.4%,钢占17.4%,有一定比例的复合材料。钛合金锻件机械加工材料利用率为25%。为了减少研制的风险,第一种生产型采用了原来为F-111B战斗轰炸机研制的TFE-30涡扇发动机和机载武器系统。
机翼为变后掠中单翼。设计要求是:减少翼载来保证机动能力;用前、后缘空战机动襟翼来改善跨音速机动性;尽量减少停放占用的面积。变后掠机翼外翼段较短,这样就可减轻转轴结构的重量,但增大了罩在中央翼盒上的&翼套&,转轴距机身对称面2.72米。飞行中机翼后掠角的变化范围为20&~68&,由机载设备根据飞行状态自动调节,最大变化速度为7&/秒。也可以由驾驶员手动调节。停放时后掠角最大可达75&以减少占用面积。可动段具有全翼展两段式前缘缝翼和三段式后缘单缝襟翼,在起降和机动飞行时使用。每侧上翼面各有3块扰流板,当后掠角小于57&时自动接通,用于辅助横侧操纵和着舰时减速用。为控制机翼后掠角变化时压力中心移动提供俯仰配平升力和降低翼载荷,在机翼固定段前缘设计了可动前置扇翼,最大转动角为15&。
全金属半硬壳式结构机身采用机械加工框架,钛合金主梁及轻合金应力蒙皮。前机身由机头和座舱组成,停机时机头罩可向上折起。中机身是简单的盒形结构可贮油。后机身从前至后变薄,尾部装外伸的排油管。后机身上下还有减速板,上一下二,在剧烈俯冲和发射导弹时打开,着陆时下减速板锁死。
尾翼由双垂尾和可差动的全动平尾组成。平尾的偏转角为+15&~-35&,差动平尾起副翼的作用。垂直安定面与后机身的钢质加强框连接。方向舵也采用蜂窝增强的化学铣切合金蒙皮。可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和A-6攻击机相同。主起落架向前收起时机轮转90&收入发动机进气道下部,前起落架向前收入机身舱内。机轮为无内胎轮胎,内充氮气,压力为16.9~24.1&105帕(17.2~24.6公斤/厘米2)。双轮式前起落架的撑杆用作起飞时的挂钩。着舰钩装在后机身下面的整流罩内。从1981年春开始用古德伊尔公司的碳刹车装置取代了原先采用钢刹车装置,进一步减轻了重量。
采用直通道的二元外压式进气道,置于机身两侧固定翼段下方,距机身有25厘米的间隙,以消除附面层的影响。进气道内有多激波可调斜板系统,可以由机载设备在所有飞行条件下自动调节,保证发动机得到合适的气流。进气道结构大部分用铝合金蜂窝结构,长约4.27米。后短舱采用胶接钛合金蜂窝结构,长约4.88米。早期生产的飞机装两台普拉特& 惠特尼公司的TF30-P-412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93千牛(9490公斤)。其安装管道可以开启,能在180&范围内进行保养。从1983财政年度开始生产的飞机改用TF30-P-414A发动机,其额定功率值不变。从1986年起采用F110-GE-400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124.5千牛(12700公斤)。采用加雷特公司ATS200-50空气涡轮起动器。整体外翼油箱,每个油箱可载油1117升;后机身发动机之间载油2453升;机翼传载结构的前方载油2616升;另外有两个供油油箱,总共可载油1726升。机内油箱载油量9029升。在每个进气道下方可以携带一个副油箱,每个载油1011升。可收放式空中受油箱置于前座舱前方附近机身的右侧。采用气动引射式收敛&扩散喷管。
F-14A型是第一种生产型,装两台TF30-P-412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93千牛(9490公斤)。83到85年交付的飞机换装了TF30-P-414A发动机。下面三图由上至下分别为VF101、VF102、VF111三个中队的F-14A。F-14+是A型的改型,改动不大,采用F110-GE-400发动机,推力增加,油耗降低。
RF-14A是A型外挂侦察设备吊舱而成的侦察机,不挂吊舱时战斗力仍与A型相同。该吊舱重748千克,置于机身腹部两个发动机舱中间,距机身0.38米。舱内有四种主要设备:头部装一台CAIKS-87B分幅照相机,向前或向下拍摄;费尔柴尔德公司的KA-99低中空三镜头全景照相机;霍尼韦尔公司的AN/AAM-5侦察装置;地面检查维护和控制数据显示装置。在年共有49架F-14A改装成可载侦察吊舱的RF-14A。
这架着舰中的F-14A,主进气口已经关闭,改由辅助进气口进气。
  F-14B型的机体、电子设备和武器与A型相同,改装F401-PW-100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125千牛。下面两图为VF11中队的F-14B,上图为70年代涂装,色彩鲜艳;下图为80年代后的灰色迷彩涂装,色彩黯淡,不易为视觉发现,而原有的图案还依稀可见,图中还可以看到收敛扩张喷口的不同状态。
这架是著名的VF130中队的F-14B,配有招牌队徽骷髅头。
F-14C是B的改进型。采用更先进的火控系统,具有全天候空地武器投放能力。
F-14D更新了发动机和简化了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动力装置是两台普惠公司TF30P412涡扇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93千牛。后来使用通用电气公司的F110GE400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124.5千牛。F-14D上大约有60%的模拟电子设备更新为数字式设备,改装新的武器管理、导航、显示和控制系统,利顿公司AN/ALR-67威胁告警系统和目标识别系统由MIL-STD-1553B数据总线联结,机载威斯汀豪斯ITT AN/ALQ-165电子干扰机(ASPJ),联合战术信息发布系统,前视红外搜索跟踪传感器,电视摄像机。以上系统与F-18和最新的A-6上的系统有很好的兼容性。在新的F-14D上采用ALR67威胁警告及辨认系统的自卫干扰机、联合战术信息分配系统,红外搜索和跟踪传感器和电-光侦察装置。F-14D采用先进中距空空导弹(AMRAAM)。下面三图为VF9中队黑色涂装的F-14D和VF11中队的F-14D。
休斯公司新研制的AN/APG-71雷达取代了F-14标志性的AN/AWG-9雷达,其电子对抗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具有单脉冲角度跟踪、数字式扫描控制、目标识别和空袭效果评价能力。该雷达所采用的新型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是AN/APG-70雷达上数字处理器的改进型,AN/APG-70雷达用于美国空军的F-15多阶段改进计划。现役的F-14于1991年5月全部配备了Tape 115B计算机软件,具有用常规炸弹执行对地攻击任务的能力。研制的宗旨是以最少的经费、最小的风险使Super Tomcat&超雄猫&的有效寿命延长到21世纪。1986年Grumman公司正式授予Hughes Radar Systems分部一项研制APG-71的子合同。实际上,1983年该公司就提出了Block Ⅳ雷达改进计划,想增加新状态,引入多种新技术对付潜在的威胁。APG-71基本上是AWG-9雷达部分的数字改型。它将采用自F-14设计定型以来出现的一些极其先进的电子对抗技术。雷达将增加单脉冲角跟踪、数字扫描控制、超视距目标识别、袭击判断等状态。APG-71还将采用非合作目标识别技术,对雷达目标回波进行高分辨力的精确考查,以完成敌我识别,避免了一般IFF设备中的缺陷及混乱。
雷达保留了AWG-9的大功率发射机,可以探测210千米以远的敌方目标。在扫描大空域角的同时,可以同时跟踪24个目标。除此而外,雷达性能将大幅度提高: 远距离覆盖性能更好,进一步增加中PRF状态后,将使下视能力得到更大的改善;扩展速度搜索范围,被探测目标的速度范围可以很宽;扩大目标跟踪范围,可以跟踪当前扫描图形范围以外的目标,然后在继续扫描被监视区域的同时,锁定跟踪目标;新的超视距目标识别或无源识别状态可使机组人员在目标进入视野范围之前就能发现;袭击判断状态可以确定密集的目标数目;可编程电子对抗与杂波控制能力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威胁及环境。在APG-71计划中必须完成的任务之一是软件的开发。除了APG-70与AWG-9共用的那些软件外,已为战术雷达功能写了184000条新的软件源指令,其中40%留待将来使用。原定在1986年第四季度提交第一部工程研制样机,1989年9月提交第一部生产型雷达。第一架F-14D将于1990年春进入服役。1986年7月雷达已开始在海军TA-3B上作空中试验,试验持续两年,以评定雷达特性并进行修改。1988年1月开始在F-14D上作空中试验。
F-14D的前后座舱
F-14D剖视图
机头下部的是F-14的电视红外观瞄舱,机身侧部的是机炮口整流罩。
下图为加装了LANTIRN吊舱的F-14,对地攻击性能大大增强。
下图是RF-14A,侦察型。加装了光学侦察照相机,机腹下挂有摄影侦察吊舱。
F-14的机翼为变后掠中单翼。飞行中机翼后掠角的变化范围为20%~68%,由机载设备根据飞行状态自动调节,最大变化速度为7&/秒。应急或必要情况下也可以由驾驶员手动调节。平尾偏转角为+15&到-15&,差动平尾起副翼的作用。
F-14使用了休斯公司的AN/AWG9脉冲多普勒雷达。 取决于目标的大小,可截获120到315千米内的空中目标,可以同时跟踪从超低空到30000米高空及不同距离之内的24个目标,攻击其中的6个目标。还装备有AN/AWG15火控系统,及AN/ASW27B数据传输系统,CP1050/A中央大气数据计算机等先进的现代电子设备。后在改进中,大约60%的模拟式设备换成了数字式设备,并安装新型的AN/APG-71雷达,具有单脉冲角度跟踪、数字式扫描控制、目标识别和空战效果评价能力。
F-14武器包括1门M61A1&火神&20毫米六管机炮,备弹675发。截击时外部挂架可以挂6枚&麻雀ⅢB&AIM-7E/F导弹加4枚AIM-9G/H&响尾蛇&空空导弹,或者挂6枚AIM-54A&不死鸟&远距空空导弹加2枚&响尾蛇&导弹,除此之外还可以携带AIM-120先进中距空空导弹、AGM-88高速反辐射导弹、Mk82炸弹以及其他武器。下图分别为M61机炮、AIM-9、AIM-7、AIM-120。
2004年,经过30年的服役,美海军第一种远程空空导弹AIM-54&不死鸟&空空导弹于9月30日退役。AIM-54&不死鸟&远程空空导弹于1960年开始概念开发,休飞机公司于1962年被选中研制该型导弹,随后雷声公司于1988年加入研制队伍。经过5年的研发,AIM-54于1965年进行首次飞行试验,当年完成全控制系统的首次机载发射试验。
&不死鸟&AIM-54A是目前西方国家装备部队的重量最大、射程最远的空对空导弹之一。该弹于l962年开始研制,1972年装备部队,1980年停产。它主要配挂在美国海军的舰载机F-14&雄猫&飞机上,一次可挂6枚。F-14的机载雷达具有制导多枚空对空导弹攻击多个目标的能力。1973年11月,该机在试验中用6枚&不死鸟&击落不同方向、不同高度的6个目标,从而震惊了世界。&不死鸟&AIM-54A采用正常式气动布局,小展弦比、大后掠角的4个弹翼均布于发动机舱的周围。弹翼的后方是4个矩形的舵翼。其动力装置为一台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该弹的一大特点是可以采用多种制导方式攻击目标。在拦截目标的过程中,它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主动雷达制导、半主动雷达制导以及干扰源寻的等制导方式。&不死鸟&导弹的弹头处装有一部主动雷达,这种弹上雷达的探测距离可达18千米左右。 AIM-54A是一种大型空对空导弹,能使用它的飞机不多,该弹长3.96米,弹径0.381米,翼展0.914米,发射重量443千克,战斗部重60.3千克,射程150千米左右,最大速度约等于M数5,允许发射过载3-4g,单轴最大过载17-22g,最大跟综角速度约15度。
&不死鸟&AIM-54C是AIM-54A的改进型,用以对付九十年代的空中威胁。该型在1976年开始研制,1979年交付首批样弹进行发射试验,1982年正式投产。计划该型生产持续到1992年,总计约生产2455枚。在研制AIM-54C之前,休斯公司还进行了B型的设计,该型号是在A型的基础上改为一种无液体导弹即&干不死鸟&。虽然&干不死鸟&可以简化维护,但是性能没有多大改进,而且研制费用很高,所以军方没有采纳。随后休斯公司又推荐了一种&低成本干不死鸟&。该型成本降低了30%,但费用还是偏高,也没有继续发展。C型继承了B型的部分优点,性能比A型有所提高,而价格与A型大致相同,所以美海军对此很感兴趣。AIM-54C弹长3.96米,弹径380毫米,翼展915毫米,发射重量454公斤,使用高度3万米,最大射程150公里,最大飞行马赫数超过5。导弹主要在数字式电子设备、新的捷联式惯性基准装置、固态收发机和新的目标探测器4个方面进行了改进,使作战性能有了进一步提升。
&不死鸟&导弹可采用边跟踪边扫描发射、单目标跟踪发射、空战中机动发射等多种发射方式,最多可以跟踪24个目标,能有效地攻击多种目标,特别是小目标和低空目标,在严重的电子干扰或恶劣气候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攻击能力,其攻击区域大,杀伤概率高。&不死鸟&的几次试验震惊世界。据统计,在年间进行的200多次试验发射中,其命中率竟高达88%%。
上图是美国用F-14改装的试验机。
F-14A曾出口到伊朗,共计80架。后因为伊朗伊斯兰革命,美国制裁伊朗,这些F-14A处境艰难。但出于种种原因,伊朗一直能够通过非正常途径获得该战斗机的配件,因此该国的F-14A一直处在能够使用的状态。军事专家指出,在F-14从美军退役后,伊朗将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装备这种战斗机的国家:美国政府曾于1974年向伊出售了80架该型战机。当然,伊朗空军也是F-14仅有的海外用户。
2002年6月,美海军暂停了全部156架F-14战斗机在航母上的飞行任务。此次停飞主要是为了深入调查该型飞机前起落架的腐蚀问题。日,在地中海发生了F-14前起落架外气缸腐蚀、导致弹射事故飞行员丧生的事件。日美海军F-14经过两周检查后,全部重新投入现役使用。海军最初估计需要2周时间对整个F-14机队进行检查,但只花了5天时间即告完成。海军发现有3架F-14存在相同的隐患,进行了相关维护。
2003年3月,美海军的F-14D进行了两周的紧急改装,随后在对伊拉克空袭中首次成功的使用JDAM制导炸弹。一架F-14D在开战前曾向伊拉克禁飞区的一个目标投放了一颗908千克MK-84 JDAM。之前F-14D并没有使用JDAM的软件。改进完成后,部署在海湾地区海域的3艘航空母舰上的总共30架F-14D都可以携带JDAM,从而获得了全天候精确攻击能力。还有17架F-14D仍按原订计划,在5月份完成JDAM的装机任务。
尽管在伊拉克战争中展现了较佳的多用途能力,F-14仍步步逼近其退役机龄,大量的现役F-14已到达服役寿命。F-14与现在的新型战斗机相比,需要太多的维修,尤其是老式的液压和电气系统,使维修更为困难。20世纪90年代,海军决定让F-14开始退役,代之以新型的F/A-18E/F。机型转换的过渡工作可能从2004年秋季开始。2004年6月,美海军大西洋舰队空军主管、太平洋舰队海军航空兵主管,海军少将左特曼表示,由于一项加速计划的实施,美海军目前剩余的&雄猫&战斗机将于2006年秋退役,这同时意味着F/A-18E/F战斗轰炸机能提前部署。
关于F-14与F/A-18E/F哪个更优秀的话题,美军及军工行业内部展开了连番争论。尽管F-14在部分性能上明显优于F/A-18E/F,但从目前的趋势来看,F-14完全退出现役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日,F-14完成了其作为现役战机的最后一次飞行。美国海军装备的最后22架F-14均部署在&罗斯福&号航空母舰上。此前,两个中队的F-14战斗机刚刚结束了在波斯湾地区的作战任务--为驻扎在伊拉克的美军提供空中支援。在&罗斯福&号返回美国后,其搭载的F-14将全部被最新型的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所取代。
2007年1月,五角大楼冻结了F-14&雄猫&战斗机零部件的销售,因为担心它们会被销往伊朗。F-14战斗机零部件的销售于1月26日暂停,国防后勤局的发言人道恩&蒂顿告诉法新社:&鉴于伊朗目前的形势,只能冻结销售F-14&雄猫&战斗机的零部件&。伊朗在1979年前从美国购买了79架F-14战斗机。目前,由于德黑兰坚持发展其核计划,致使美伊关系越来越紧张。目前,虽然美国的F-14战斗机已经退役,但是,在1月26日前,国防后勤局一直在拍卖其零部件。&此次F-14的所有零部件一律停止销售。此前,国防后勤局曾暂停销售一些特有的部件和对作战有影响的重要部件&,国防后勤局在其声明中说。
2007年6月,国防部犯罪调查局的工作人员发现,在加利福尼亚州奥兰治县的约翰?韦恩机场担任飞行教练的礼萨?塔比布是一名伊朗间谍,为伊朗军方采购受禁的飞机和导弹零部件。5月7日,加利福尼亚州圣安娜的联邦法官判处现年52岁的塔比布2年徒刑,罪名是帮助伊朗购买F-14&雄猫&战斗机零部件。亲西方的伊朗国王在1979年下台前曾购买了80架F-14战斗机。如今伊朗是唯一使用这款老飞机的国家,美国禁止向它出售F-14的零部件。据执法官员称,塔比布和一名同伙轻而易举地获得了数以千计的&雄猫&零部件,来源令人惊讶:同美国政府合作公开拍卖剩余军事装备的网站。国防部和国土安全部的调查人员透露,他们正在追查几十起受禁装备通过军方剩余物资销售系统外流的类似案件。在追踪流向伊朗的F-14零部件时,执法人员今年3月无意间在加利福尼亚州两个机场的仓库里发现了4架完整的&雄猫&战斗机。附近的一个海军机构草率地把3架飞机卖给废品收购站,几家小型博物馆买下了它们;将另外一架飞机以4000美元的价格卖给派拉蒙影片公司用于拍摄电视剧《执法悍将》。一次又一次,调查人员在公司库房里或中间商的住所和手提箱里查出欲卖给潜在对手的敏感军事装备。当前仍在进行的一项调查更为令人不安地暴露了五角大楼的漏洞。2005年在搜查加利福尼亚州一幢可疑建筑时,国防部调查人员找到了F-14零部件,但令他们瞠目结舌的是,这些零部件正是两年前在另外一起案件的调查中截获的,上面还贴有那次案件的物证标签。政府问责局一个特别工作组的调查人员经化装侦查发现,从国防部获得敏感零部件易如反掌。他们总共发现了几千个受禁物品本应由军方保存或销毁,但却在网上公开拍卖的例子。问责局认为,五角大楼和网上公司都负有责任。
2007年7月,根据美国国会下属的政府问责局1日公布调查报告,美国国防部向伊朗出售了数百件飞机零部件,使伊朗空军可以用于组装和修理F-14战斗机。调查报告称,伊朗涉嫌利用美国军售中的漏洞购买敏感零件,包括战机零件以及导弹零件等。由于担心其中的一些飞机零件可能落入伊朗手中,五角大楼在今年1月宣布停止销售所有F&14战斗机的零部件,但是国防部在今年2月仍然销售了约1400件可用于F-14战斗机的零部件。隶属于美国国防部的国防回收和销售局告诉调查人员,这些零部件当时还没有被自动列入禁止销售的武器清单,所以作为多余的库存武器销售出去。目前还不清楚这些零部件是否落入伊朗手中。政府问责局官员格雷格&库茨说,相关调查仍在进行中,五角大楼在出售库存武器方面已经强化了安全程序。美军最近使用粉碎机等大型机械以及焊炬等切割设备,将淘汰的F-14战机切割成不过约0.61米见方的碎片,使其零部件根本没有流入伊朗的机会。
2007年8月,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空军(IRIAF)和伊朗飞机工业集团合作在最近4个月内已将另外3架F-14A升级飞机返回部队服役。这3架飞机返回部队服役是多年工作的高潮,这一高潮的最大驱动力开始于5年前,当时投资大约10亿美元利用本土公司来改进飞机。最初曾计划大约20架飞机进行基地级大修,但是在本10年初公布的计划是改进大约57架飞机,并创建本地工业保障基地。在大量国有和私有企业的帮助下,IRIAF发展了一个现场维护、在线维护和大修或翻修的三级维修和大修系统。后面级别分为三级,飞机要经过22个阶段的工作,然后才能返回使用部队。这些飞机主要大修项目包括疲劳部件替换,更重要的是AN/AWG-9机载武器控制系统(AWCS)火控系统的改装,另外增加了新的冷却装置。 机翼、发动机、活动部件已经重装或改进,液压件和电线进行了更换。有消息称,此次改装减轻了飞机重量,但是飞行性能、武器投放没像预期那样得到提高。目前不清楚在伊朗使用中的F-14A飞机数量,或许是35架,也或许是这个数的两倍,伊朗方面说3架升级飞机是44架飞机中的3架。
基本技术数据
机高      4.88米机长      18.89米(19.10米)翼展      11.45-19.55米 停放在甲板上完全后掠时:10.15米机翼面积    52.50米(52.46米)展弦比     7.28 空重      )千克无外挂起飞重量 26632千克正常起飞重量  24948千克最大起飞重量  )千克机内燃油重量  7348千克副油箱燃油重量 1638千克最大外挂重量  6577千克最大平飞速度  M2.34(高度12190米,无外挂)M1.2(海平面)巡航速度    741-1019千米/小时实用升限    18290米转场航程    4600公里以上作战半径    725公里(载内部燃油,4枚"麻雀"Ⅲ,允许在3050米高度作战2分钟)最大爬升率   152米/秒以上最小起飞距离  427米最小着舰距离  884米
F-4&鬼怪II&(Phantom II)是美国麦克唐纳公司(后合并为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现已并入)在50年代为美国海军研制的远程全天候舰队防空战斗机,后来也被美国空军大量采用,目前已从美国空军和海军退役,被、、、等新一代战斗机所取代。F-4自1960年5月投产,至1981年停产共生产了5195架,有十几种改型。除美国空、海军外,还被英国、德国、日本、伊朗、希腊、土耳其、西班牙、埃及、以色列和韩国等国家空军选用。该机是美军第一种真正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且大量装备部队使用的多用途战斗机,是战后第二代战斗机的典型代表,具备当时各国空军追捧的&多用途&特性,设计与使用上强调兼顾空战与对地攻击任务。该机同时为海军与空军采用,这在美军装备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该机也是我空军的老对手,在越战期间曾多次与我军歼击机发生空战,双方互有胜负。1952年,美海军要求麦克唐纳公司研制一种舰载超音速战斗轰炸机,1954年10月正式订购两架原型机,称AH-1。1955年海军修改了设计要求,改为舰载防空战斗机,军用编号为F4H-1(上图)。1956年开始设计工作,第一架原型机于1958年5月首次试飞,生产型于1960年正式投产,年开始交付。1961年美国空军也决定选用,飞机的编号随即统一改为F-4。设计思想朝鲜战争结束后,空战理论与战斗机装备技术水平均有了长足的发展。在越战前,主流的战斗机设计思想包括如下要点:1. 认为飞机的大速度是决定空中优势的主要因素。为了保证飞机具有大速度, 必须竭尽一切努力减小阻力,甚至不惜牺牲爬升率和机动性。、就是典型的范例。到了研制F-4的时候,飞行控制与发动机技术相比起研制前两种战斗机的时候已经有了很大改善,因此比F-104、米格-21的情况要好些,但格斗性能仍然无法与之前的F-86、米格-17等轻型战斗机相比。2. 主张研制多用途战术战斗机, 要求飞机兼有空战和对地攻击能力, 即主张研制战斗轰炸机,而不再像以往那样研制单纯的防空截击机或专用对地攻击机。最终F-4的确兼备了这两种作战能力,但在发动机推力有限、气动设计未尽完美的前提下,强求对地攻击能力反倒拖累了整体飞行性能,特别是携带对地武器时无法有效的与敌方战斗机交战。3. 为对抗装备大射程对空/对地制导武器的敌机,截击机的战术被设想为利用速度优势追赶或快速逼近目标, 并利用先进的火控武器系统(以使用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为突出特征)在尽可能远的距离上将敌机歼灭。但由于火控与武器技术水平的限制,这一构思未能在F-4上有效的实现。
4. 为实现2、3两点指标,新研制的战斗机必须具有较大的航程。同时,为F-4研制的先进火控系统操作较为复杂,因此必须配备双人机组(飞行员与武器操作员)。这意味着F-4的体积、重量会比之前的战斗机有很大的增长,而气动、飞控和发动机技术却没有相应幅度的增长。5. 认为截击机同时投入战斗的飞机数量将减少,实施攻击时机动动作&平直化&,力求一次攻击来结束战斗。于是当时认为格斗性能的下降是可以接受的。 6. 忽视航炮的作用。有人认为空空导弹出现之后,航炮作为一种武器已没有前途。当时几乎所有新研制的战斗机,包括F-4,都没有装航炮。很快这一决策被实战证明是极为错误的。 7. 不重视飞行员在空战中的作用。有人认为飞行员不需要学会判断空中情况,而是由地面指挥所代替他们下决心。飞机设计师们就是按照以上这些想法研制了包括F-4在内的第二代喷气式战斗机。这代飞机的最大速度达M2左右、有的甚至达M3, 机载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的性能均有较大的提高, 重视对地攻击能力, &重型化&倾向明显。从其航空技术水平和飞机的性能来看, 确实比第一代战斗机有了明显的提高和发展。但在60年代后期开始进行的越南战争和其他局部战争中, 第二代喷气式战斗机的使用效果( 尤其是空战使用),并不理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它在发展方向上走了一段&弯路&。这主要是因为实战中的空战作战方式与原先设想的有很大的差别。空战的高度范围不是扩大了, 而是缩小了。这一情况引起了研究局部战争经验的专家们的特别注意。朝鲜战争中, 战斗机的空战曾发展到平流层。而越南战争中, 战斗机的使用高度不超过9000米。这一方面是由于战术航空兵遂行的任务性质决定的。轰炸机为避免进入防空导弹的毁伤区, 多半在低空活动, 担任掩护的战斗机也必须降低高度。另一方面,空战实践说明, 飞行员能目视观察到3600米以内距离的机动目标, 因而转弯半径不大于1800米较有利。在9000米以上的高度, 第二代飞机想以这样的盘旋半径实施不损失高度的速度机动是不可能的, 所以高度也受到限制。越南战争中空战格斗一般发生在米高度范围内。在局部战争中, 空战的速度范围也并不大, 尽管双方都具有速度超过M2的战斗机,但经常进行空战的速度范围是M0.5~-0.9。这一方面是由于空战开始的高度低, 飞机的速度受到结构强度的限制。另一方面是由于当时战斗机的超音速机动性能甚差, 想在速度超过音速时获取机动性的优势是很困难的, 因而也只能进入亚跨音速范围。局部战争的经验也证明。大部分空战仍是在双方目视能见度的近距离范围内进行的, 摧毁目标还须从后半球攻击来实现。空战中被击落的飞机中约有三分之二是被空空导弹击毁的, 三分之一是被炮弹击毁的。在中东战争中, 空战格斗的比例更大, 飞行员经常能有效地使用航炮。局部战争还证明, 协同仍是至关重要的, 战斗机的绝大多数空战都是编队空战。飞行员的素质对空战的结果仍有决定性影响。F-4服役后参与几次局部战争的实战经验说明, 尽管该机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战果,但由于设计时脱离实际,过度追求高空大速度飞行性能,以及远距离作战能力,令其在战斗中多次受挫。正是由于第二代战斗机研制时对作战环境的样式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差别, 所以在实战中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战果。代号F3H-G的概念模型,注意外形上有许多和F-4不同的地方,且没有配备武器操作员。
结构特点为满足对前所未有的高指标,F-4在设计上有着许多出众之处。该机机翼为悬臂式下单翼。翼根翼型为NACA (修形)、机翼折线处为NACA 0004-64、翼尖为NACA 0003-64(修形)。前缘后掠角45&,平均相对厚度5.1%,翼尖相对厚度3%,安装角1&,外翼上反角12&。前缘有锯齿。机翼为全金属结构,外翼可折起(海军型)。中翼和内翼为一贯穿机身的双梁抗扭盒式整体结构,抗扭盒又是整体油箱,容积达2380升。前、后梁位于15%和40%弦长处,由大锻件机械加工制成。蒙皮为带肋整体壁板,由6.35厘米厚板机加工制成。后梁之后还有一根由锻件加工的辅助梁,用以分担部分主起落架和减速板载荷。外翼也是双梁结构,梁位于15%和40%弦长处,并与内翼连接。外翼蒙皮厚7毫米,翼尖2.5毫米。蒙皮材料多用7178铝合金,锻件用7079铝合金。机翼后缘为整体铝合金蜂窝结构,后缘襟翼和副翼为带铝合金蜂窝结构后缘的金属结构,后缘襟翼和副翼为带铝合金蜂窝结构后缘的金属结构。副翼只能向下偏转30&。上翼面的扰流板可向上偏转45&,横侧操纵时两者协调动作,由两套独立的液压系统操纵。后缘襟翼和外侧前缘襟翼都有附面层吹除装置。后期的E、F型改用前缘缝翼,取消吹气装置。机翼下侧起落架舱后方有一块液压驱动的减速板。
全金属半硬壳式机身结构,分为前、中、后三段。机身前段主要包括座舱、前起落架舱和电子设备舱,构件多为钣金件、承力部位采用锻铸件。为防止变形,进气道采用很多横向隔框,进气口前缘为锻件,经化学铣切制成。中段有发动机舱和油箱舱。与机翼连接的承力框为整体件,由铝锻件机加工制成。油箱舱在发动机舱上方,采用双壁结构导入空气进行冷却。靠近发动机的结构大量采用钛合金。后段广泛采用钛和钢,下侧为双壁结构,用空气冷却。由于当时还没有在战斗机机体上采用较多份额的复合材料,F-4的重量居高不下,对飞行性能有着负面影响。F-4曾是美国空军雷鸟飞行队及海军蓝天使飞行队的表演用机。
悬臂全动式整体平尾,下反角23&,以避开机翼尾流(英国的K和M型下反角为15&)。平尾前缘增加了缝翼。由于处于发动机燃气流中,平尾采用钢质肋骨和桁条。钛合金蒙皮和钢质蜂窝后缘。美国空军F-4飞机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平尾摇臂出现裂痕,结果迫使美国1600多架F-4飞机和其它国家600多架F-4飞机全部停飞检查,后经查明原因是材料的环境适应性差,对应力腐蚀比较敏感。可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前起落架为双轮,无内胎,有减摆器和转向机构,向后收入机身。主起落架为单轮,向内收入机翼。舰载型弹射起飞时,前起落架伸长。有着陆钩。两台通用电气公司的J79-GE-17加力式涡轮喷气发动机,该发动机是美国最为著名的涡喷发动机,发展了多种改型,装备于多个型号的美军作战飞机。单台加力推力79.6千牛(8120公斤),耗油率0.2千克/牛顿&小时(0.84千克/公斤&小时)。机内总载油量7022升。腹下可挂一个2270升副油箱,翼下可挂一对1400升副油箱。有空中加油装置,也可挂伙伴加油吊舱。座舱布局为串列式,两套操纵系统,有弹射座椅。机头相对下垂,保证以一定迎角飞行时的视野,同时也有利于对地攻击。3套独立的206&105帕(210公斤/厘米2)液压系统。冷气系统用于开闭座舱盖,伸长前起落架支柱和伸出应急冲压涡轮。主电源为交流发电机,没有电池。下图为F4H-1在航母上进行测试
火控系统机载设备包括CPK.92A/A24G-34中央大气数据计算机,AN/ASQ-19(B)通信-导航-识别系统,MS25447/MS25448计数器式加速表,AN/APQ雷达高度表,AN/AJB-7全高度轰炸系统,AN/ASN-64A导航计算机,AN/AJB-63惯导系统,AN/ASQ-91武器投放系统,AN/ASG-26前置角计算光学瞄准具,AN/APR-36、-37雷达寻的和警戒系统,AN/FSA-32自动火力控制系统,AN/APQ-120火控雷达,AN/ARW-77 AGM-12控制系统,TD-709/AJB-7程序计时装置,ID-1755/A备用姿态参考系统,KB-25A瞄准照相枪。F-4B/C使用的AN/APQ-72机载截击雷达属Aero-1A火力控制系统的一部分。主要特点为圆锥扫描、脉冲加连续波。圆锥扫描方式的缺点是测角精度较差、抗干扰能力不好,因此使用脉冲方式完成对目标的跟踪。除雷达外,Aero-1A系统还包括AN/APA-157导弹制导雷达,AN/AAA-4红外搜索与跟踪设备,Aero-1A导弹发射装置和大气数据计算机。红外装置装在机头下方,作用距离为30千米。雷达天线为抛物面型,液压驱动。该雷达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但由于大部分采用电子管电路,故体积、重量和维护性能较差。
AN/APQ-120雷达是西屋电气(Westinghouse)为F-4各型飞机研制的雷达序列中的最后一个型号,采用脉冲连续波体制。1967年至1980年已生产2000部,现在的APQ-120已用新的数字计算机改进。从AN/APQ-72到AN/APQ-120的每一代都着重在改进性能和增加功能,特别是想把空对空工作状态与空对地工作状态结合起来。AN/APQ-120是一部多功能雷达,大量采用了晶体管电路和固体电路,在相参接收和多普勒技术应用上也取得一些进展。天线口径为70&62.3平方厘米,重量290千克。带数字计算机的新型APQ-120属AWG-10A火控系统。武器包括一门M61A1六管加特林机炮(部分早期型号没有装机炮,后来根据实战经验,外挂或者加装了机炮),6枚&麻雀&III或4枚&麻雀&III和4枚&响尾蛇&空-空导弹。F-4战斗机共有9个外部挂架:机身下前后成对排列4个半埋式&麻雀&空对空导弹挂架,每个可挂1枚&麻雀&导弹,后一对挂架也可各挂2枚&响尾蛇&空对空导弹。机身下中间挂架使用Aero-27A弹射炸弹架,可以吊挂核武器、炮舱、2273L副油箱或多弹弹射炸弹架;机翼下内侧挂点使用的是LAU-17A挂架,可以挂1枚&麻雀&导弹或2枚&响尾蛇&导弹,也可以挂1个三弹弹射式炸弹架(用于挂各种炸弹);机翼下外侧挂点使用的是MAU-12挂架,可挂1400L副油箱,或使用三弹弹射式炸弹架挂载各种炸弹。最大外挂重量为6042kg。表2.1是机身中央挂架和机翼下各挂架和各种武器的转接装置(过渡梁)。对地攻击军械载荷最大达7250千克,包括各型AGM-12&小斗犬&无线电遥控导弹、AGM-62A&白星眼&电视炸弹、AGM-45&百舌鸟&反雷达导弹、AGM-65A&幼畜&电视炸弹、AGM-78B标准反辐射导弹、核弹、各种常规炸弹和火箭弹等。&鬼怪&携带武器的多样性对其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极为有利。1972年,在&后卫&战役中,14架F-4&鬼怪&式战斗轰炸机投掷了24枚激光制导炸弹,成功摧毁了越方严密防守的清化桥。此后,美军使用了22枚激光制导炸弹和7枚电子光学制导炸弹,将杜梅大桥彻底炸毁。上述战例成为了精确对地打击的典型范例。主要武器与火控AIM-7&麻雀&是西方国家在1950年代至1990年代间最主要的超视距空战武器,是一种中程半主动雷达制导的空对空导弹,F-4在空战中就主要倚仗这一导弹与AIM-9&响尾蛇&导弹的组合。它现在仍在许多国家服役中,但更先进的AIM-120先进中程空对空飞弹正逐步取代它。&麻雀&导弹自1946年开始研制,到今年正逢花甲。60年间,&麻雀&导弹相继发展有12个型别,不断改进更新,颇显老当益壮。F-4在越战时大量使用了&麻雀&III改型,在目视范围外大约20公里的距离击落了极少量的敌机,当时这种空空导弹的命中率只有9%,战果平平。造成当时麻雀导弹战果不佳的原因除了导弹的性能不好外,机载雷达的探测距离近也是一个主要因素。随着导弹技术、机载雷达探测技术的进步,到70年代末,空空导弹的速度、射程、机动过载等主要战术、技术指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同时,机载雷达发现目标的距离亦达到100公里以外,这为超视距空战提供了有利条件,并在此后的几次局部战争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在1982年5月的中东战争中,以色列战斗机采用超视距战法用AIM-7F击落阿方10多架飞机,占击落敌方飞机总数的20%,初步形成了超视距空战的样式。这一空战样式在海湾战争中达到了顶峰,共击落敌机达26架,包括4架先进的米格-29,这一数量占击落敌机总数的69%。在美军,现役的&麻雀&空空导弹主要有AIM-7F&麻雀&和AIM-7M&麻雀&。&麻雀&导弹弹长3.66米,弹径203毫米,最大飞行马赫数2.5,最大射程45公里。
F-4E战斗机是F-4各型飞机中最早装备固定机炮的型别。早期的F-4战斗机没有安装固定机炮,但可携带炮舱。F-4E的M61A1型20mm加特林炮和供弹系统固定炮架上,炮架位于机身中心线上。炮架的上部支架安装供弹系统,下部Y形架及后支架安装机炮。Y型架和后支架与炮架悬挂固定,后支架上有水平和俯仰调节器。这种结构简化了机炮系统在飞机上的安装与调试工作。机炮采用液压马达传动,其功率要求为:当机炮射速4000rds/min时为71.9L/min(84.4kg/cm2;当机炮射速6000rds/min时为107.9L/min(118kg/cm2)。机炮旋转的加速和减速时间为0.5s,寿命为120000rds,故障间平均发数(MRBF)为10000rds,预检修期为15000rds。进弹机带有装弹机供在地面上往弹箱内装弹使用,所以往弹箱内装弹时不需要专门的外场设备。往弹箱内装弹时装弹机驱动弹带,使其进入进弹机,弹带通过进弹机后弹链被除去,炮弹被送入弹箱。F-4E尚未采用平视显示器。该机采用的ASG-26瞄准具有空对空和空对地两种工作状态,可通过光学显示部件上的状态选择开关进行选择。选定工作状态后,再通过轰炸/武器投放开关、武器选择开关和其他开关选择各种攻击方式。1、空对空状态。是一种机炮攻击状态,瞄准具计算出前置角,并以光环的形式显示给驾驶员。驾驶员操纵飞机使光环跟踪并套住目标,此时机炮的射击方向指向目标的未来位置。2、空对地状态。根据预先装定的高度、俯冲角以及目标距离等算出下沉角,并使光环按此角下沉。攻击时使光环的中心光点与目标重合,稳定跟踪一段时间后即可投放武器。F-4E采用AN/APQ-120火力控制雷达是在APQ-72、APQ-100和APQ-109雷达的基础上研制的设备。把脉冲搜索雷达、连续波制导雷达和目标截击计算机三部分结合在一个装置中。天线尺寸从APQ-109的直径79cm减小到69.9cm&62.3cm,但作用距离没有降低。由于广泛地采用了固体器件,因此提高了可靠性,而且体积减小,重量减轻。AN/APQ-120雷达有7种工作状态:即&关机(OFF)、&准备&(STBY)、&空对空&(A/A)、&空对地&(A/G)、&天线固定&(CAGE&&天线轴固定在武器基准线上)、&自检测1&(BIT1)和&自检测2&(BIT2)。其中只有&空对空&、&空对地&和&天线固定&3种是战斗工作状态。天线高低扫描有1行或2行两种。显示形式有下列4种:小范围B型扫描(B-NAR);大范围B型扫描(B-WIDE);小范围PPI型扫描(PPI-NAR)和大范围PPI型扫描(PPI-WIDE)。B型扫描用于空对空状态,PPI型扫描用于导航和轰炸时的地形测绘状态。3、在空对空状态,雷达从A/A24G大气数据计算机得到高度、真空速、真攻角等信息进行截击计算。从AN/ASN?63惯导装置或AN/AJB-7姿态参考和轰炸系统获得控制天线所需的俯仰及滚动信息。从惯导装置获得偏流角。目标截击计算进行截击计算后,通过导弹发射架分别向AIM-7D/E&麻雀&导弹和AIM-9B/D/J&响尾蛇&导弹提供下列信号。
APQ-120雷达的显示器组合包括显示器和显示器控制装置两部分。F-4E-48-MC(s/n71-236)以前的飞机,装备IP-870/APQ-120(前座舱)和IP-871/APQ-120(后座舱)显示器和C-7347/APQ-120显示器控制装置,在F-4E-48-MC以后的飞机上,把上述装置改装为多传感器显示器组合(MSDG)OD-67/APQ-120。它包括IP-1093/APQ-120E(前座舱)和IP-1094/APQ-120E(后座舱)显示器以及C-8909/APQ-120E显示器控制装置。OD-67/APQ-120多传感器显示器组合除作雷达显示器外,还有显示电视图像的功能。因此,在同一个阴极射线管上,由状态开关控制,或显示雷达图像,或显示电视图像。IP-1093与IP-870显示器的直径一样。但IP-1094比IP-871显示器在长、宽各增大了19.05mm,因此显示器的面积增大了1倍,作雷达显示器用时有925条纵向扫描线;作电视图像显示器时有525条水平扫描线。因此,显示的雷达图像比原来的直储显像管的画面更清楚。电视图像的输入来自AN/ASX-1光/电目标识别系统、AGM-65A/B&幼畜&空对地导弹或GBU-8/B、GBU?9/B等制导炸弹。ASX?1系统用IP-1093或IP-1094作显示器(AN/APQ-120雷达不工作时)。APQ-120雷达和ASX-1系统也可以同时工作。此时前座舱的IP-1093/APQ-120E作雷达显示器,后座舱的IP-1094/APQ-120E作ASX-1系统的显示器。反之亦可。当发射AGM-65A/B&幼畜&导弹、AGM-62&白星眼&制导炸弹和GBU-8/B、GBU-9/B制导炸弹时也使用OD-67/APQ-120作显示器。而&幼畜&导弹发射后的操纵使用4504A/ARW-77(&小斗犬&导弹控制器的改进型)控制器。从F-4E-36-MC(S/n 67-342)到F-4E-45-MC(S/n 69-7588)的一部分飞机进行了改装,增加了AN/ASQ-153(V)电/光目标指示系统。它与AN/AVQ-23(V)-2激光指示器组合在一直,用激光照射目标,增加了制导激光制导武器的能力。能把本机或僚机发射的AGM-65C导弹或GBU-10/B、GBU-10A/B、GBU-10B/B、GBU-11/B和GBU-12/B等制导炸弹导向目标。F-4E使用的AN/ASQ-91是一部计算武器弹道用的模拟计算机。其主要输入信号有:(1)AN/ASN-63惯导装置输出的地速、垂直速度、方位、机头真方位、航迹、离地高度、垂直加速度等各种信息;(2)AN/APQ-120火力控制雷达的测距信息和雷达十字线跟踪信息;(3)&低空轰炸/武器投放&开关选择的状态信息。ASQ-91计算机的输出信息分别送给:(1)AN/AJB-7姿态参考和轰炸计算系统;(2)AN/ASA-32飞行控制组合(机头方位误差、相对方位、目标距离);(3)AN/ASG-26前置计算光学瞄准具;(4)向所选择的武器挂架发出投放或发射信号。AN/ASQ-91计算机有6种工作状态M&?暗涂蘸湔?武器投放&开关进行选择。(1)小角度减速投弹(LADD);(2)俯冲低空减速投弹(俯冲后进行低空减速投弹);(3)俯冲拉起投弹(Dive Toss);(4)目标定位轰炸(Target finding);(5)偏差(间接)轰炸(offset Bomb);(6)发射AGM-45反辐射导弹。发射AGM-45导弹时,AGM-45反辐射导弹把测出的电波源的相对角度(位置)输入ASQ-91计算机,据此算出飞机的操纵信号,并送给AN/ASA-32飞行控制组合。ASQ-91计算机的控制可在前座舱和后座舱的武器投放操纵板以及后座舱的计算机控制板上进行。在计算机控制板上以30.5m的精度输入目标距离、目标高度、投弹点的高度以及投弹点与目标的间距;以0.5s为单位输入从投弹点到通过目标上空的时间差。此外,还输入所投放武器的阻力系数。转动游标纵向跟踪和横向跟踪的指轮,使雷达显示器上的十字线压上目标。此时如果压下目标插入(TGT.lns)按钮,则AN/ASQ-91计算机开始计算。
左图为越战时一架携带炸弹的F-4E,该机是388联队的联队长座机,机身涂有相关标示条纹。AN/AJB-7姿态参考和轰炸计算系统是F-4E对地轰炸的大脑,作为全姿态参考系统解算导航的基本参数,投放普通炸弹和核武器时进行轰炸计算。在导航状态中,AJB-7系统连续地计算出飞机的俯仰、滚动和航向姿态,并显示在前座舱的姿态指引仪(ADI)上。在后座舱只在遥控姿态指示器上显示俯仰和滚动姿态。AJB-7系统计算飞机姿态时的主要输入信息来自AN/ASN?63惯导装置。在计算飞机方位时根据罗盘系统控制器状态开关的选择,有3种情况;(1)罗盘。这是把AJB-7系统中的罗盘发射机的磁方位作为信息源的应急状态。(2)陀螺方位仪。这是根据所选择的AN/ASN-63或AN/AJB-7系统中的陀螺方位仪显示器输入而工作的状态。(3)随动状态(Slave)。这是把罗盘发射机和陀螺方位仪显示器的2种方位信息综合使用的工作状态。在轰炸状态中,根据&低空轰炸/武器投放&开关的选择,AN/AJB-7系统能进行下列6种轰炸:(1)上抛(Loft)轰炸。这种投弹方式用于攻击防空火力强的目标。主要是投放威力大的核炸弹,但也可用于投放一般的武器。这种攻击方式的操纵如下:载机水平进入目标,在接近目标前急跃升,在跃升过程中投放武器,此后载机继续反转脱离目标。美国在越南用这种方法发射AGM?45&百舌鸟&反辐射导弹攻击地对空导弹阵地。通常&百舌鸟&导弹载机从低空接近目标,在地对空导弹射程外飞机拉起,以45&~50&的上抛角发射AGM-45导弹,载机向反方向脱离。这样,即增加了AGM-45导弹的射程,同时载机的安全也得到了保障。在投放核弹时,为了获得更长的抛物线弹道,通常在空气密度小、阻力小的高空(如10670m)投弹。(2)即时越肩轰炸(INS O/S)。当所攻击的目标位置不清时使用这种方法。飞机通过目标上空的同时开始半滚拉起,在机头上仰角大于90&的某瞬间投出炸弹。主要用于投放核武器。(3)计时越肩轰炸(T.O/S)。用于轰炸已知坐标的目标。根据已知的目标坐标,预先装定突防航线和突防速度,并选定轰炸参考点。在突防航线上通过目视或雷达识别参考点,并事先装定好从参考点到目标的飞行时间。在正确地通过目标上空的同时开始越肩轰炸。通常使用核炸炸弹。对已知坐标的目标也可进行上抛轰炸。选用越肩轰炸是为了保证低空进入目标的突然性和投放空炸核炸弹。(4)直接轰炸(direct)。在俯冲中对目标投放武器。(5)计时水平轰炸(T-L)。用于轰炸已知坐标的目标。与计时越肩轰炸相似,只是在水平飞行中投放武器。(6)计时小角度减速轰炸(TLAD)。也叫小角度减速投弹(LADD)。与越肩轰炸一样,低空突防和采用参考点。在预定的拉起点转为45&跃升,在通过目标上空的同时投下带减速伞的核弹。目前也常用于投放&蛇眼&等减速炸弹。作战方式1965年, F-4到越南战场, 使空战进入了新阶段。F-4装备的较为先进的雷达火控及武器系统使其空战攻击能力与以往的美军战斗机相比有着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中远距离的攻击能力得到了空前的改善。其多用途能力明显增强,既可以进行空战,也可以胜任对地攻击、乃至精确打击的任务。其典型的作战方式为,1、空对空截击火力配置是4枚AIM-7&麻雀&导弹,起飞重量为20900kg,作战速度在M数2.2以下,升限21000m,以M数0.9~0.92的速度返航,作战半径为650km。2、制空战斗火力配置是2~4枚AIM-9&响尾蛇&导弹和1个副油箱,起飞重量为20900kg,以M数0.7~0.91的速度巡航,滞空时间2h,在1830m左右的高度作战5min。如果在战斗前抛掉副油箱,则最大速度可达M数2.4。作战半径在925~1290km之间。3、F-4C/D对地攻击火力配置是MK82和M117通用炸弹、AGM-12&小斗犬&空对地导弹、LAU-3火箭弹发射器等空对地武器+3个副油箱,包括副油箱的总外挂物重量不超过6000kg。采用在12000m以上巡航飞行和在目标上空作5min低空超音速飞行的&高-低-高&作战剖面时的作战半径为925~1290km;采用&低-低-高&作战剖面时的作战半径为550~740km。F4H-1 (F-4A) 携带炸弹
采用空中加油时,其作战半径可以增大。实战情况F-4B/C/D三型战斗机都参加过越南战争,在空战中F-4战斗机总共击落107架米格战斗机,占被击落飞机总数的78%以上。被击落的飞机中包括33架米格-17、8架米格-19、66架米格-21。F-4B战斗机主要执行护航和空战作战任务,曾在东京湾发生过僚机把长机击落的恶性误伤事件。但其很快就被其他两种型别的飞机取代。F-4C在空战中共击落了42架米格战斗机,其中米格-17和米格-21各21架。F-4D于1966年开始参加越南战争。在空对空作战中,日,F-4D在河内近郊首次击落米格-17,在整个战争期间共击落了44架米格战斗机,其中有12架米格-17、4架米格-19和28架米格-21。在空对地作战中参加了攻击桥梁等重要目标的战斗。例如,日,第8战术战斗机联队的16架F-4D战斗机攻击了杜梅桥,其中4架飞机每架带2颗907kg的GBU-8/B电光制导的炸弹,其余的12架每架带2颗907kg的激光制导炸弹。以色列的F-4G&野鼬鼠&参与了贝卡谷地之战。1991年美军的同一型号参与了海湾战争。&问题与缺点但是,F-4在实战中也暴露了很多缺点。美国飞行员当时采用的战术是根据自动导引系统的指令实施程序飞行, 借助雷达瞄准具用空空导弹攻击敌机。实战表明, 这些战术是不成功的。因为第二代战斗机,例如F-4的最大飞行速度虽已达到M2左右, 但不能进行超音速持续飞行,而且超音速机动能力较差, 空战主要是在亚音速范围内进行。另外,当时的&麻雀&空空导弹的作用范围、作战效能还都很有限,实战效果十分不好。由于敌我识别技术尚未完善,存在着错误识别的危险,F-4不得不放弃了视距外发射导弹攻击敌机的能力。所以,F-4的空战方式与以外的战斗机相比,不可能有根本性的变化。
右图为一架F-4C正在转向越军地面目标。越南战争实期, 美国战斗机被用来实施对地攻击。越南用机动性能较好的亚音速战斗机来对付载弹的飞机很有效。美国随即建立了战斗机掩护编队, 用空空导弹迫使米格-17放弃攻击, 但空空导弹的命中概率相当低, 经常只有百分之几。越南空军在空战中经常采用一些新战术, 如利用速度较小、飞行高度较低的米格-17作诱饵, 而让装有导弹的在较高高度上待机, 当担任掩护飞机攻击米格-17时, 米格-21即发起突然攻击, 这使得美国战斗机的损失率不断上升。越南战争和其后的一些局部战争中, 协同作战仍然显示重要作用, 战斗机的空战绝大多数仍为编队空战。各种战术机种编队任务的变化, 是战斗机战术上的新发展。编队常由伴动队和突击队组成。显示佯动队假意图的有很多战术方法, 如割裂敌机战斗队形, 引诱敌机进入突击队所在区域等等。力图在敌机下方实施攻击。越南战争和中东战争的实战经验表明,F-4不能满足未来空战的要求。其中一些经验教训总结如下:1.预警指挥机对空战胜负起着关键的作用。它保证了每天24小时连续不断的警戒,并能向已方在空中巡逻的战斗机通报敌情, 并引导战斗机进入有利攻击位置。据称, 预警指挥机能使空战效果提高7.5 ~30倍。F-4与当时的预警机的协同开始使得上述特点的优越性得以体现。2.超视距空战日显重要。由于预警指挥系统和机载探测系统的发展, 战斗机远距探测能力明显提高。F-4代表了这一向超视距空战的转变的趋势。3.近距空中格斗仍是空战的一种重要形式。现代空战包括超视距空战和目视格斗空战两个阶段。由于空空导弹已具有全向攻击和良好的离轴发射能力, 所以在空战中应尽快使机头指向目标。这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空战战术, 同时对飞机的敏捷性和机动性提出了新的要求。F-4在这一方面不能满足未来的需求。4.空空导弹已是空战的主要武器, 航炮已降到辅助地位。F-4服役时,中距空空导弹不具有很好的机动能力,近距格头导弹也不具有全向攻击能力。空空导弹的可攻击区不大, 命中概率不高, 航炮并不能被完全替代。随着机载火控系统和航炮性能的提高, 航炮的作战效能也有所增强, 仍不失为一种辅助性的空战武器。5.编队空战仍是基本的空战形式, 协同作战能力和飞行员的素质仍对空战结果有重要的影响。编队规模一艘较小, 同一编队的飞机一般不宜超过4架。多机空战可缓和和缩小对抗飞机之间的性能差距。6.飞机的下视和发现低空飞机目标的能力尚未提高, 导弹的上射、下射能力不强,在实战中进行导弹攻击限制很多。7.敌我识别仍然是限制空战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空军在越战中规定不允许只凭载机敌我识别装置的判断而实施攻击,直接影响了原本已经不太强的F-4超视距作战能力的发挥。&F-4的主要型别F-4A(原F4H-1) 舰载舰队防空战斗机,装两台通用电气公司J79-GE-2涡轮喷气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71.1千牛(7200公斤)。没有机炮,装AN/APQ-72空中截击雷达,带4枚&麻雀&III空-空导弹。第一架原型机1958年5月试飞。继两架原型之后订购了21架试验用的飞机和24架预生产型飞机,预生产型(公司编号为Mode 98AM)飞机于1959年首飞。共生产了45架。F-4B(原F4H-1F,下图) 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用的基本型全天候战斗机。装两台J79-GE-8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75.7千牛(7710公斤)。A型和B型都是防空和空战型战斗机,在当时&以导弹代替机炮&思潮的影响下,两者都没有装备机炮。其火力控制设备基本相同,装备的是视准式光学瞄准具、Aero-1A机载导弹控制系统和投放战术核炸弹用的AN/AJB-3(或-3A)姿态参考和轰炸系统。Aero-1A系统包括AN/APQ-72单脉冲搜索/测距雷达、AN/APA-128(F-4A)或AN/APA-157(F-4B)火力控制组(也称目标截击计算机或连续波制导雷达)和AAA-4空对空红外探测器。有部分F-4B飞机被改装成几种专用飞机,计1架EF-4B、2架NF-4B、228架F-4N和44架QF-4B等。飞机有两套操纵系统,后座雷达操作员也可进行操纵。共生产649架,包括12架F-4G。美海军将226架翻修,编号改为F-4N,第一架1973年2月交付,1978年春交付完毕。
RF-4B(原F4H-1P) B型的侦察型,1965年3月试飞。侦察系统同RF-4C,无军械,单操纵系统,共生产46架。30架于1978年底改装,增加了AN/AAD-5红外线扫描设备、AN/APD-10侧视雷达、AN/ASN-92舰上惯性导航系统和AN/ASW-25自动着舰系统。F-4C(原F-110A,下图) 由B型改进的空军用战术战斗机。装两台J79-GE-15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75.7千牛(7710公斤)。主要改变是增加了空对地攻击能力和在后座舱加装了飞机操纵系统。火力控制设备方面的改动是:在导弹控制系统中用APQ-100雷达代替APQ-72,主要改进是增加了地形测绘和手控投弹时显示距离的空对地功能;用AN/APA-157代替AN/APA-128,拆掉了AAA-4红外探测装置;系统编号改为Aero-1A。此外,把AN/AJB-3换成AN/AJB-7姿态参考和轰炸系统、增加了AN/ARW-77&小斗犬&导弹控制器和A24G中央大气数据计算机等。虽然翼下挂架可以挂各种炸弹和火箭弹发射器,但由于没有有效的瞄准设备,攻击精度不高。C型飞机于1965年参加了越南战争,战争后期约有27架F-4C(s/n 68-594~611和s/n 69-349~357)装备了AN/ARN-92罗兰D,用作盲目轰炸时的瞄准测距器(pass finder)。机翼内侧挂架可挂AGM-45&百舌鸟&反辐射导弹。采用两套操纵系统,空中加油装置改为伸缩套管式,代替原来的锥套式。1963年5月试飞,1966年停产,共生产583架,包括出口西班牙36架。
RF-4C(原RF-110A,下图) C型的侦察型,用于取代RF-101。为携带侦察设备,机头加长0.84米。带3种主要侦察设备;侧视雷达,用于记录航路两侧地形的高分辨率雷达图;夜间侦察地面情况用的红外探测器;前视和侧视照相机。侦察系统由后座控制。YRF-4C于1963年8月试飞,生产型于1964年5月试飞,1973年底停产,共生产505架。
F-4D C型的改型,加强了对地攻击能力,用来代替。装两台J79-GE-15发动机。其1号机(s/n 64-929)于日首飞,日开始交付,共生产了825架。F-4D的火力控制设备增加了AN/ASG-22前置计算光学瞄准具、AN/ASQ-91武器投放计算机、在后座舱中增加了1个电视显示器和外挂的AN/AVQ-10或AN/AVQ-23激光系统吊舱。D型飞机装备的Aero-1A系统使用的雷达和火力控制组分别改为AN/APQ-109和AN/APA-165,增加了空对地测距和手控地形跟踪功能。在第27批以后的飞机的机头加装有红外搜索跟踪装置(IRST)。部分D型飞机的对地攻击武器增加了AGM-65&幼畜&空对地导弹、AGM-62&白星眼&电视制导炸弹以及GBU-8/B、GBU-9/B等制导炸弹等。D型飞机也参加了越南战争,而且F-4D-32以后的部分飞机(约51架)装备了能利用东南亚地区罗兰站进行盲目轰炸的AN/ARN-92罗兰D。装备了AN/APS-107雷达寻的和警戒系统(RHAW)的飞机可以使用AGM-45&百舌鸟&反辐射导弹。1965年12月试飞,共生产825架,其中包括出口伊朗32架,出口韩国36架。F-4E(下图) D型的多用途改进型,主要用作制空战斗机,兼顾对地攻击。装两台J79-GE-17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79.6千牛(8120公斤)。机身内增加一个7号油箱,总载油量增加。外部挂架数量保持不变,但在前机身内增加了1门固定安装的20mmM61&火神&6管炮。F-4E-41于日首飞,截止到日,共生产了1383架,占F-4的各型飞机生产总数的26.6%,是F-4中生产最多的型别。除美国空军外,还装备了德国(前西德)、韩国、以色列、土耳其、伊朗和埃及等国。目前仍在韩国、以色列、土耳其和埃及等国服役。F-4E战斗机装备的火力控制设备有:AN/ASG-26前置计算光学瞄准具、AN/APQ-120雷达、AN/ASQ-91武器投放计算机、AN/AJB-7姿态参考和轰炸系统和外挂式的激光照射/ 跟踪吊舱等。F-4E-42-MC(s/n 66-236)以后的部分飞机装备了AN/APR-36和AN/APR-37雷达寻的和警戒系统(RHAW),最终有72架被改装成F-4G&野鼬鼠&电子战飞机。1973年初,F-4E-48-MC(s/n 71-237)以后的飞机装备了AN/ASX-1电/光目标识别系统。后期又用机翼前缘缝翼代替吹气襟翼。1967年6月试飞,截止1978年交付1350架,是F-4各型中生产数量最大的。用户除美国空军外,还有德国、以色列、希腊、日本、土耳其、韩国、伊朗、埃及和澳大利亚。
F-4EJ 1968年11月日本决定仿制的F-4E,由美国提供两架,其余由日本生产(部分零件由美国提供)。1971年1月试飞。更改设备包括尾部警告雷达和为三菱重工业公司AAM-2空-空导弹配套的发射装置。共生产了140架,1981年5月停产。RF-4E 德国等国使用的侦察型,除J79-GE-17发动机和侦察设备外,基本上同RF-4C。共生产了138架。F-4F 德国订购的简化型双座战斗机。机翼采用前缘缝翼,以改善机动性,取消了惯导系统、轰炸系统和空中加油装置,导弹只能用&响尾蛇&,飞机重量减轻1500千克。德国订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超级弹头礼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