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层第四十六关拼写检查已完成关不掉后的图片集

上关雪东北菜(五角场万达店)的鲅鱼水饺好不好吃?用户评价口味怎么样?上海美食鲅鱼水饺实拍图片-大众点评
本店其他推荐菜
一二八纪念路988弄万达广场4层
五角场/大学区
邯郸路600号万达商业广场特力时尚汇1层
西藏南路279号宏基西门町107栋
五角场/大学区
国定路428号同舟大厦2楼
云南南路15号
地址:国宾路五角场万达广场第一食品4楼4003
其他店的这道菜
(C) dianp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 。[转载]《太极图说解》&朱子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photocdn.sohu.com//mp_2_th.jpeg"
ALT="[转载]《太极图说解》&朱子"
TITLE="[转载]《太极图说解》&朱子" />
《太极图说解》
无极而太极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而实造化之枢纽,品汇之根底也。故曰:“无极而太极。”非太极之外,复有无极也。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太极之有动静,是天命之流行也,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诚者,圣人之本,物之始终,而命之道也。其动也,诚之通也,继之者善,万物之所资以始也;其静也,诚之复也,成之者性,万物各正其性命也。动极而静,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命之所以流行而不已也;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分阴分阳,两仪立焉,分之所以一定而不移也。盖太极者,本然之妙也;动静者所乘之机也。太极,形而上之道也;阴阳,形而下之器也。是以自其著者而观之则动静不同时,阴阳不同位,而太极无不在焉;自其微者而观之,则冲漠无朕,而动静、阴阳之理,已悉具于其中矣。虽然,推之于前,而不见其始之合;引之于后,而不见其终之离也。故程子曰:“动静无端,阴阳无始。”非知道者,孰能识之。
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有太极,则一动一静而两仪分;有阴阳,则一变一合而五行具。然五行者,质具于地,而气行于天者也。以质而语其生之序,则曰水、火、木、金、土,而水、木,阳也,火、金,阴也;以气而语其行之序,则曰木、火、土、金、水,而木、火,阳也,金水,阴也又统而言之,则气阳而质阴也;又错而言之,则动阳而静阴也。盖五行之变,至于不可穷,然无适而非阴阳之道。至其所以为阴阳者,则又无适而非太极之本然也,夫岂有所亏欠间隔哉!
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五行具,则造化发育之具无不备矣,故又即此而推本之以明其浑然一体,莫非无极之妙;而无极之妙,亦未尝不各具于一物之中也。盖五行异质,四时异气,而皆不能外乎阴阳;阴阳异位动静异时,而皆不能离乎太极。至于所以为太极者又初无声臭之可言,是性之本体然也。天下岂有性外之物哉!然五行之生,随其气质而所禀不同,所谓“各一其性”也。各一其性,则浑然太极之全体,无不各具于一物之中,而性之无所不在,又可见矣。
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
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夫天下无性外之物,而性无不在,此无极、二五所以混融而无闲者也,所谓“妙合”者也。“真”以理言,无妄之谓也;“精”以气言,不二之名也;“凝”者,聚也,气聚而成形也。盖性为之主,而阴阳五行为之经纬错综,又各以类凝聚而成形焉。阳而健者成男,则父之道也;阴而顺者成女,则母之道也。是人物之始,以气化而生者也。气聚成形,则形交气感,遂以形化,而人物生生,变化无穷矣。自男女而观之,则男女各一其性,而男女一太极也;自万物而观之,则万物各一其性,而万物一太极也。盖合而言之,万物统体一太极也;分而言之,一物各具一太极也。所谓天下无性外之物,而性无不在者,于此尤可以见其全矣。子思子曰:“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此之谓也。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此言众人具动静之理,而常失之于动也。盖人物之生,莫不有太极之道焉。然阴阳五行,气质交运,而人之所禀独得其秀,故其心为最灵,而有以不失其性之全,所谓天地之心而人之极也。然形生于阴,神发于阳,五常之性,感物而动,而阳善、阴恶,又以类分,而五性之殊,散为万事。盖二气五行,化生万物,其在人者又如此。自非圣人全体太极有以定之,则欲动情胜,利害相攻,人极不立,而违禽兽不远矣。&
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圣人之道,仁义中正而已矣,而主静。无欲故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此言圣人全动静之德,而常本之于静也盖人禀阴阳五行之秀气以生,而圣人之生,又得其秀之秀者。是以其行之也中,其处之也正,其发之也仁,其裁之也义。盖一动一静,莫不有以全夫太极之道,而无所亏焉,则向之所谓欲动情胜利害相攻者,于此乎定矣。然静者诚之复,而性之真也。
茍非此心寂然无欲而静,则又何以酬酢事物之变,而一天下之动哉!故圣人中正仁义,动静周流而其动也必主乎静。此其所以成位乎中而天地日月、四时鬼神,有所不能违也。盖必体立、而后用有以行,若程子论乾坤动静,而曰:“不专一则不能直遂不翕聚则不能发散”,亦此意尔。
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圣人太极之全体,一动一静,无适而非中正仁义之极盖不假修为而自然也。未至此而修之,君子之所以吉也;不知此而悖之,小人之所以凶也。修之悖之,亦在乎敬肆之闲而已矣。敬则欲寡而理明,寡之又寡,以至于无,则静虚动直而圣可学矣。&
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阴阳成象,天道之所以立也;刚柔成质,地道之所以立也;仁义成德,人道之所以立也道一而已,随事著见,故有三才之别,而于其中又各有体用之分焉,其实则一太极也。阳也,刚也,仁也,物之始也;阴也,柔也义也,物之终也。能原其始,而知所以生,则反其终而知所以死矣。此天地之闲,纲纪造化,流行古今,不言之妙。圣人作易,其大意盖不出此,故引之以证其说。
大哉易也,斯其至矣!易之书,广大悉备,然语其至极,则此图尽之。其指岂不深哉!抑尝闻之,程子昆弟之学于周子也,周子手是图以授之。程子之言性与天道,多出于此。然卒未尝明以此图示人,是则必有微意焉。学者亦不可以不知也。
周敦颐与《太极图说》
&&周敦颐,字茂叔。原名宗实,恰好与宋英宗的旧名相同,为避讳,遂改名惇颐。到南宋时,其名又犯宋光宗赵惇的御讳,于是宋人又将他改名敦颐,这已是他身后一百几十年的事。
&关于周敦颐的名字,张端:《贵耳集》卷上说:“周濂溪以舅官出仕,两改名。先名宗实,因英宗旧名改惇颐,后又以光宗御名改敦颐。”可见,周宗实改名周惇颐,乃他生前自改,而周惇颐改名周敦颐,乃南宋人为避宋光宗赵惇的名讳而帮他改的。
&一个人,都已经死了一百几十年了,还得为避讳而改名,封建制度之腐朽可见一斑。所以,社会一定要进步。这一点,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旗帜鲜明。
&周敦颐是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生于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卒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很遗憾,他只活了57岁。至于他为什么五十几岁就去世了,后面我将专门讲到。
2009年他992岁。
周敦颐谥号元,称“元公”。
&其父周辅成,也是进士出身。我在一些场合都表达过我的观点,我觉得,我们不能不加分析地全盘否定科举。千年以来,科举这种制度,在相对公平地选拔人才方面,还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只是到了明朝以后,科举逐步演变为教条的、僵化的“八股取士”,才使它丧失了生命力。而作为一种考试制度,无疑至今依然是先进的。英国就公然宣称,他们的现代考试制度就是就是向中国的科举学习的。而美国承认,他们的国家考试制度是向英国学习的。所以作为一个中国人,不能老是妄自菲薄。要珍惜、继承、尊重中华民族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许多好的东西。
&同样,今天我们也不能因为现行的高考制度存在某些弊端,就提出要把它给废掉。这叫“因噎废食”。
&虽然我对高考制度的本身也有诸多的意见,但是,我仍坚持认为,在现在的国情面前,妄言取消现有的考试制度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众所周知,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我们国民们的法制意识还不是很强,道德素质也是参差不齐,特别是太多的权钱交易正大行其道。在这种形势下,现行的高考制度无疑是最公正、最透明的人才选拔制度。有了这种高考制度,我们普通的百姓子女才有可能凭着自己的才学、凭着自己的努力踏进高等学府的大门。一旦取消了高考制度,而采取“推荐”等等其它的途径,恐怕那些一无权二无势,三无钱的普通百姓子女们只能望洋兴叹,连大学的大门都望不见了。
&当然,现行的高考制度有这样那样的弊端。这一点我不否认。例如,考试成绩只代表着对书本知识的掌握,代表不了学生真实的技能;有许多更优秀的考生只因临场失误而痛失前途;在高考的考场上枪手如林,太有伤大国风范;考场内外有太多的猫腻……
&但是,你想过没有?如果取消了高考,人才又将通过什么途径来选拔呢?靠推荐——现在的领导们自己都保不定是花钱买的呢,能指望他们把良心放正了?靠平常的积分——可高考还能作弊呢何况平常的积分?怕水分就更多了吧?靠自荐——那不得更乱套呀?靠——往下还能靠什么呢?
&如果中国人的觉悟足够高,如果各级领导们都能足够的公平公正,如果所有的制度与手续都能公开透明,高考制度取消也未为不可。但恰恰是没有这种过硬的社会环境,这才导致了我们对高考制度既爱不起来,又丢不下的尴尬局面这时,我们只有边呼唤健康的社会风尚的建立,边探索更为健全的切实可行的人才选拔制度,边耐心地等待。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妄谈取消高考,那只能坏事儿。
&国家的人才选拔制度并不仅仅涉及到个人和家庭,而是一件关系到国家与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稍有闪失,就会使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受到极大的损害所以,它的取舍不可不慎。因为我是一个大学老师,这方面感慨颇多,所以多说了几句。
周辅成做过贺州桂岭县的县令,在周敦颐15岁的时候去世了。年少的周敦颐随其母从营道到京师开封,投靠当时任龙图阁直学士的舅父。“龙图阁直学士”这个官有多大呢?因为有人看京剧看到当年的包公也任过此职,所以人们又称包公为“包龙图”。
其实,北宋“龙图阁直学士”是一种虚衔,属荣誉称号。
宋代的官制和其他朝代有很大的区别,有“官”、“职”、“差遣”之分历史上称为“差遣制”。其中官名表示官位和俸禄的高低;学士、直阁等头衔是一种荣誉称号,叫做“贴职”,简称为“职”;担任的实际职务叫做“差遣”或“职事”,这才有实际权力。但是前边还要加上“判”、“知”等限制词,表示你的官职也是暂时的,随时可以撤换。这是宋朝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如‘知县‘就是临时让你做县长官的意思。
&宋朝制度,每一位皇帝去世后,必敕建一阁,以奉藏先帝遗留的文物。例如龙图阁,就奉藏着“太宗御书、御制文集及典籍、图画、宝瑞之物,及宗正寺所进书籍、世谱”。其后,又建有天章阁、宝文阁、显谟阁、徽猷阁、敷文阁及南宋的焕章、华文、宝谟、宝章,显文等阁。在北宋,“龙图阁直学士”应该是代表很有学问的“职”。百姓称呼龙图阁学士为“老龙”,龙图阁直学士为“大龙”,龙图阁待制为“小龙”。
&&&&&宋朝官员对“职”名很重视。入阁者,必是进士出身。“一经此职,遂为名流”。凡有“职”名的官员,可享有一些特殊待遇。
&周敦颐舅父的“差遣”是什么,没有看到相关的记载,但能够得到“龙图阁直学士”的“职”名,估计官阶应在三品以上。有人还要问,三品官相当于现在的什么级别?从我查到的资料来看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副部级。仅供参考总而言之,周敦颐舅父的官还是做得不小的。正因为如此,所以后来他才能帮助周敦颐走上仕途。
&周敦颐被舅父看作是有出息的孩子,爱若己出。24岁时,因其舅父的荫子关系,(“荫子”制度是宋代—种特殊的补官制度。凡文臣到一定级别的都可以享有子孙补官的特权。它不仅“荫”同姓子孙,也可以“荫”异性亲戚。)周敦颐被朝廷任命为洪州分宁县的监主簿。
&洪州分宁就是现在的江西省修水县。“监主簿”是个什么级别的官员呢?按照宋代的官阶,“监主簿”属正九品。相当于现在的正科级。也就是县委、县政府办公室主任这样的职务。
&有一点我想说明一下,封建社会的县衙门里,官吏们的职能是没有像现在这样分得如此清楚的。比如,我们现在的县长是不会直接去审案的,而在当时不但县令要升堂理案,其他官吏也会参与办案。很有意思的是周敦颐从24岁步入仕途开始,一直参与司法审案。后来,他升到了路“提点刑狱”,也是分管刑狱诉讼的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周敦颐一辈子都是在司法战线工作的。
下面讲第二个问题:“仕途30载,“洗冤泽物”为己任”。
&周敦颐从24岁步入仕途,57岁去世。为官30多年。“洗冤泽物”这四个字是宋史上对他的评价。说他一辈子把“为老百姓洗清冤屈,施恩泽于万物”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周敦颐这方面的事例是很多的。由于时间原因,我选了三个例子来谈一谈通过这几个例子,来看他的人生轨迹,来看他的为人为官。
&第一个例子,周敦颐24岁刚到洪州分宁县任主簿,县令就让他去审理该县拖了很久都不能判决的一个积案。可能也是为了试一下这个年轻人的能力。周敦颐接手后,进行了认真地调研,结果只审讯一次就立即把整个案子判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用现在的话就是“原、被告均无异议”。很漂亮地显示了他的才能。以至于从县令到同僚以及当事人都一致夸奖他:“老吏不如也!”意思就是,象这样的疑案和积案即使是有丰富的办案经验的老官吏也不如周敦颐啊!
第二个例子是“南安任参军,摔笏顶王逵”。
&庆历四年(1044年),周敦颐调南安任“司理参军”。这个南安不是现在的福建省南安市,而是现在江西省赣州市的大余县。大余县古称南安,位于江西省西南端,赣、粤、湘三省交汇处,与信丰、南康、崇义和广东南雄、仁化等县接壤,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
有人说,南安(大余)不是一个县吗?我告诉各位,南安在宋代是“军”的建制。
&宋代县以上的行政机构为州(与州同级的还有府、军、监),由知州与通判掌握审判权。
知州下置有判官、推官、司理参军、司法参军等具体负责审判的官吏。
&宋代的司法程序大致是这样的:案件通常是先由司理参军审讯传集人证调查犯罪事实;由司法参军根据已经审得的事实,检出应当适用的法规,评定应处的罪刑;再由判官或推官定罪量刑,作成判稿;最后由知州决定判词、宣判。
&当时周敦所任的南安任司理参军相当于现在地级市的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庭庭长,大致是副处级。我所作的这些类比不一定准确仅供大家参考。主要是使各位对这些古代职位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如要作为学术资料引用,还需作准确考证。
&第二年,发生了一件事,《宋史》是这样记载的: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这段记载说的是,南安有一个囚犯,按照宋朝的法律是不应当处死的,而路转运使王逵却决定要严加处置,意思就是他要处死这个犯人。为什么王逵有如此权力呢?这就要谈一谈宋代的“路、州、县的行政体制。
宋代的“路”是州、县之上的一级正式行政管理层级和行政区划。
&宋代的统治者为了吸取历史上中央政府最后往往被架空的教训,所以,天下平定以后,赵匡胤首先用和平的方式“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开国元勋老将老帅们的兵权。不仅如此,在行政架构上也费尽思索。宋代虽然设了“路、州县”三级行政管理体制(有点像我们现在的省、市、县)但在“路”这一级不设行政办事机构,具体的行政办事机构设在“州”。中央政府直接管“州”州府的主要官员也直接由中央政府任命。
宋代的“路、州、县”三级行政管理体制是一种权力多源化、分权制衡、集权于中央的新型地方行政体制,是宋代政治精英们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建设所做出的创新和贡献。
&“路”常设的官职有三个:经略安抚使(掌管一路兵民之事)转运使(掌管一路财赋)、提点刑狱公事(掌管一路刑狱)。从这样看,转运使只是路的长官之一。但宋太宗时,由于皇帝的偏好,转运使受令兼管行政、司法、军政和监察。所以在“路”的三个主官中,转运使的权力最大。虽然在宋太宗之后,路转运使所兼管各事由中央派其他官员管理。但宋太宗对转运使的重视与偏爱所造成的影响还是很深的。
&这个王逵,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相当于省里的主要领导。他是一个非常严酷凶悍并且个性很强的官僚。他凭个人印象,就想要处死这个犯人,众官虽觉不妥,但他们慑于王逵的权势,都是“敢怒而不敢言”,因此没有人出来讲话。这时候,惟独周敦颐一个人站出来和王逵据理力争。周敦颐就在公堂上搬出大宋律法,一条一条地和王逵辩。这就好比一个副处级干部和省长省委书记较真。所以王逵不但不听,反而训斥周敦颐。面对这样蛮横的上司,周敦颐一气之下便把笏板重重地摔在地上,并且打算弃官回家,气忿地说:“当官不能依法理案,这样的官还能当吗?为了讨好上司而违背法律规定去乱杀人,我不干!”
&王逵这个人也很有意思,他平时说一不二,从来也没有谁敢顶撞他。没想到突然被周敦颐重重地顶了一下,他顿时也懵了。这个人大概属于那种“服硬不服软”的人,顶了一下以后,他反而冷静了。前前后后思索一遍,发现周敦颐的意见还是对的。最后终于省悟,放弃了原来的主意,囚犯最终免于死刑。
第三件事是“虔州任通判:知州赵汴识敦颐”。
北宋嘉祐五年(1060),朝廷任命周敦颐为虔州(治所在今江西赣州市)通判。属正六品官员。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已经做到地厅级领导了。
&“通判”,在一个州里,地位仅次于“知州”。宋代为了控制司法和监督地方官吏,在各州特设通判,作为州的副长官。朝廷规定,知州与通判共掌本州一切政务,上报或下发公文,必须由知州与通判共同签署,才得施行。
&当时虔州的知州叫赵汴,这个人的身份很高。属皇室成员。当他听到周敦颐要到虔州来任通判,就向手下人了解周敦颐,当时肯定有人向赵汴说了周敦颐的坏话,并且举了许多所谓的“事例”。
&赵汴也被这些毁谤周敦颐的话所迷惑。所以周敦颐来了以后,赵汴有一段时间都对周敦颐态度很冷淡,既不支持他,也不配合他。周敦颐当然知道是有人在赵汴那里进了谗言。但他既不解释也不赌气,依然兢兢业业,按章办事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表现得特别坦然。
&赵汴在长时间仔细地观察了周敦颐的所作所为后,才恍然大悟,明白当初那些先入为主诽谤周敦颐的言论,均属污蔑不实之辞。于是,有一次他主动握着周敦颐的手说:“我差点失去你这样的人才,从今以后算是了解你了。”
&赵汴这个人应该说还是一个君子。当他了解了周敦颐的人品和才能以后,不但与周敦颐成了莫逆之交,而且反复向皇上竭力推荐周敦颐。正是由于赵汴的竭力推荐,所以周敦颐在熙宁初年,升任郴州的知州。还是由于赵汴的推荐不久,周敦颐又升任广东转运判官(转运使的副职),提点刑狱,(掌管一路刑狱)。主管复核州、县的案件和稽查州、县案件的积压等事项。
这时的周敦颐已经官至三品了。尽管周敦颐的官越做越大,管的事越来越多,但他始终以昭雪蒙冤、泽及万民为己任。
&周敦颐为了真正做到“洗冤泽物”,他经常不辞劳苦地巡视所管辖的地区了解案情,核对事实。即使是有瘴气的险峻遥远之地他也认真仔细地去视察他这种尽职于事的精神,一直为当地百姓所怀念。
&这个地区多是荒崖绝岛,人迹罕至,疫疠流行。他为了了解案情,还是到各处查询,以洗冤情,就因为这样,他染上了瘴气,得了重病。史书上记载:“竟以此得疾”。
&上次,我到广东去,与一些广东土生土长的朋友说到苏轼的第三位夫人王朝云,还有周敦颐都是在广东“染瘴气而逝”,他们听后,都觉得很奇怪,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千年以前的广东。
&别看广东现在是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内可是南蛮之地生产力落后,文化低下,人烟稀少,蛇虫遍地,传染病也很多。中原人士多不愿踏足此地。而朝庭为了惩罚官员,也往往将犯错误的官员贬到广东,广西甚至海南岛上去。今天到广东去下海找工作是好事,而那个时候确实一种惩罚措施,谁要是被弄到广东去,一定是凄凄惨惨戚戚的。柳宗元,苏轼等著名文人都被弄去过。
&而“瘴气”盛行之地说的就是两广地带。这一带因为天气湿热,细菌极易孳生,再加上物产饮食不同于中原,中原人士至此往往容易生病。所以认为在这些地方存在致人于死地的“瘴气”。中原人士在南方的热带亚热带丛林中的确经常看到中原树林里没有的浓厚雾气,并把其叫做“瘴气”。认为这些气体是导致疾病的根源。事实上这些雾气一般是由于湿气太重形成的,对身体虽然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但并不足以导致重病,许多当地人经常出没于丛林中却毫发无伤,中原人士大多是因为不习惯当地的气候和饮食,身体调节功能跟不上所以很容易被细菌侵害而染病。
&&&&当然,周敦颐到广东不是贬官,而是升任。但毕竟水土不服再加上幸苦劳累,自身的抵抗力下降,所以还是染上了重病。
&&&&熙宁五年(1071),因为病重,实在无法再坚持在广东担任“提点刑狱”,万不得已,只好给皇帝上奏折,如实禀报。后经朝廷批复,周敦颐改任南康军的知军。
&南康军的治所就是现在的江西省星子县。周敦颐在这里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三年。
周敦颐到任后,把家安置在庐山的莲花峰下。
&周敦颐在当时也确实算得上是一位清官。周敦颐在精神生活上是一位光明正直、清高的君子儒,在物质生活上却是比较清寒的在《濂溪先生墓志铭》中,潘兴嗣说周敦颐在洪州南昌做官时,得过一场大病,去看望他时,“视其家,服御之物,止一敝箧,钱不满百。”
&赵汴第二次担任成都知府时,打算奏请皇帝重用他,但此时周敦颐已经病情沉重,不能再履新职了。
&熙宁六年(1073)六月七日周敦颐与世长辞。享年五十七岁。嘉定十三年赐谥元公。淳祐元年,封汝南伯。
下面讲第三个问题:周敦颐的成就以及对他的评价。
&在30年的政治生涯中,周敦颐一面做官,一面潜心于儒家学说的研究和传授,他既是一个官员,又是一位出色的儒学大师。据《年谱》说,他在郴县为县令时,“至县,首修学校,以教人”;在合州五年,与士大夫广为交结,“士之从学者甚众”。在代理邵州时,更是大开讲学之风。当时的荆湖北路转运史孔延之在《邵州新迁学记》中赞颂他说:“周君好学博通,言行政事,皆本之六经,考之孟子,故其所设施,卓卓如此。异时宋史书周君之善,以为后世法未必不以邵学为先”(《周子全书》卷17)。
&在周敦颐的传道讲学活动中,表现出他是一位善于启人心智的高明导师。据《宋史》记述说:“侯师圣学于程颐,未悟。访敦颐,敦颐曰:‘吾老矣,说不可详’留对榻夜谈,越三日乃还。颐惊异之,曰:‘非从周茂叔来耶?’其善开发人如此。”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程颐的学生侯师圣听不懂老师所讲的道理,就去向周敦颐请教,经周的开导与启发后,茅塞顿开,程颐知道后,立即猜测到,这个学生一定向周敦颐请教过了。这件事不仅说明周敦颐启发了侯师圣,同时也说明程颐当年受周的开发教导记忆犹新。另据周敦颐《年谱》记载,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王安石为提点江东刑狱时,闻周敦颐之名,特向他请教,二人相遇“语连日夜,安石退而精思,至忘寝食。”由此可见,周敦颐不仅善于开导人,同时也说明他当时在学者中具有很好的社会影响。
对于他的成就与评价,我概括地归纳几点:
(一)周敦颐是北宋理学思想体系最早的开创者。
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继承了《周易》和《中庸》的思想,吸收道教和佛教的一些观点,提出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说“无极而太极”,“太极”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万物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太极图说》)。”圣人又模仿“太极”建立“人极”。“人极”即“诚”,“诚”是“纯粹至善”的“五常之木百行之源也,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只有通过主静、无欲,才能达到这一境界。他的这些观点,在以后的七百多年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所提出的哲学范畴,如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性命、善恶等,均成为后世理学研究的课题。
(二)周敦颐是中国古代把世界本原当做哲学问题进行系统讨论的肇始者。
&在周敦颐以前,无论是孔孟也好,还是董仲舒也好,他们的哲学观基本上是在伦理和政治的范围内,而没有从“形而上”的方面,没有从世界本源的方面去进行系统地探讨。可以说,在中国古代把世界本原当做哲学问题进行系统讨论的,周敦颐是第一人
&(三)周敦颐一生教出了两位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当然,这件事要感谢程太中。就是程颢和程颐的父亲。因为当时的人,一般都只知道周敦颐是一个不错的官员,而不了解他还是一个了不起的大学者。程太中作为周敦颐的同僚和朋友,通过长时间的交往,他深知周敦颐学问的博大精深。所以,他把两个儿子全交给周敦颐来教育。可见他对周敦颐的信赖程度。周敦颐也真的没有辜负程太中老先生的信赖和拜托。经过他的精心调教,程颢和程颐成为了宋代理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
&不过,我也必须告诉大家,从实际的理学历史发展过程来看,周敦颐在北宋理学崛起之时的影响不是很大。他之所以能获得如此地位,主要原因是“洛学”的创始人二程兄弟(程颢、程颐),曾师事于他。关于濂洛间的师承关系学术界历来也有不同说法,争论很多,至今仍是疑案。二程少年时曾短暂问学于周敦颐,但二程的思想与周敦颐的关系并不很大。二程本人也不甚推崇其早年的老师,曾稍带贬意地说“周茂叔穷禅客”(《河南程氏遗书》卷六)。二程兄弟也不承认自己的思想与周敦颐有关,他们曾经这么说过:“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河南程氏外书》卷十二)而且,程颐以“义理”说《易》,迥异于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由于周敦颐没有处在当时的政治和时代思潮的中心,“濂学”在当时没有形成很大的学派,所以也就很难产生大的社会影响。
可以肯定的是,周敦颐的思想学说还是具有鲜明理学特征的,尤其是他的《易》学思想和“诚”的思想,对以后的理学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具体地说,周敦颐将“宇宙本原道德化”,并从中寻求封建伦理道德的永恒性依据,他的《太极图说》、《通书》、《爱莲说》等,援道、佛入儒,他所提出的太极、动静、性命、鬼神、死生、诚、几、中和等许多命题,以后也反复为理学家所讨论。正因为如此,所以到了南宋时期,经朱熹的极力推崇,周敦颐终于被视为“理学开山”。加上朱熹的思想学说后来被定为官方学说,这一点也就为大家所接受。
&《宋史》对周敦颐的记载是:“博学力行,著《太极图》,明天理之根源究万物之终始。又著《通书》四十篇,发明太极之蕴。……其言约而道大,文质而义精,得孔、孟之本源,大有功于学者也。”(《宋史》卷四百二十七,中华书局1977年版)
&黄庭坚也给予周敦颐很高的评价,称赞他“人品很高,胸怀洒脱,像雨后日出时的风,万里晴空中的月,不贪图获取名声而锐意实现理想,淡于追求福禄而重视得到民心,自奉微薄而让孤寡获得安乐,不善于迎合世俗而重视与古人为友”。
第四个问题,介绍一下周敦颐的主要著作:
上次,我讲陶渊明的时候,曾经向各位介绍,说陶渊明一辈子只写了125首诗,12篇文章,总共15788字。有的朋友已经表示惊讶了,说,怎么这么少啊?我现在可以告诉大家,周敦颐比陶渊明更少。
&周敦颐一生流传下来的著作主要有《太极图说》,《易通》(又名《通书》)《爱莲说》、《拙赋》等。有清康熙张伯行刊《正谊堂集·周濂溪集》、清乾隆董榕辑《周濂溪集》(简称董本)《四库全书·周元公集》(简称四库本)等。这些作品全部加在一起,仅6248字。只有陶渊明的五分之二。但思想博杂影响深远。所以,一个人作品的价值的大小,不完全取决于字数的多少。
周敦颐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太极图说》。
下面讲一下第五个问题,周敦颐与九江的缘份。
今天,我是在九江讲周敦颐,所以一定要把这个问题插进来讲一讲。
(一)周敦颐在九江当官:
&大家可以注意一个巧合,周敦颐24岁第一次当官和他54岁生命结束前的最后一次当官,都是在九江。中间正好间隔30年。
1041年,周敦颐第一次出仕就是在九江任“分宁主簿”。前面我已经讲过了,“分宁”就是现在的九江市的修水县。
&1071年,周敦颐又知南康军。“南康军”的治所就是现在的九江市的星子县。星子县现在虽然是个县,但在宋代,它长期是“南康军”的治所。不仅周敦颐“知南康军”,一百多年后,著名的理学集大成者——朱熹,也曾“知南康军”。那么,“军”是一个什么建制呢?我简单地说一下:
&“军”是宋代县以上的一个行政区域,一般设在冲要之地,一个军等于一个州或府,直辖于路。军的长官一般由中央派员,称“权知军州事”。意思是暂时主持这个地方的军队和民政事务,简称“知军”。知军实际是宋朝时以朝臣身份任知州,并掌管当地军队。
&(二)晚年在九江安家:周敦颐知南康军时,为庐山的山水所吸引。因筑室庐山莲花峰下,前有溪,取营道故居濂溪以名之,并将其书堂取名为“濂溪书堂”,遂定居于此。次年六月于此去世。故后人又称他为濂溪先生,把他创立的学派称为“濂学”。
&(三)在九江修烟水亭:九江的烟水亭最初也是由周敦颐修建的,因为亭在湖心,一墩如月,故名“浸月亭”。后不断兴废,取“山头水色薄笼烟”之意境,改名“烟水亭”。清顺治十七年,巡道崔抡奇复修烟水亭建立五贤阁,奉周敦颐为五贤之一。
(四)在九江作《爱莲说》:
首先说明一下,关于《爱莲说》的写作时间和地点,素来有异说。
清度正《濂溪先生周元公年表》记载:“嘉祐八年正月七日,周敦颐在虔州,行县至雩都……五月,作《爱莲说》”。
&但是也有文章认为《爱莲说》写于周敦颐知南康军任上。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1983年6月编辑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初探》(第三册)就称:他(周敦颐)在南康郡当官期间,……亲自率领属下在旧南康府署一侧,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荷花盛开季节,他即赴池畔观赏,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下了传诵千古的佳作《爱莲说》。此外,姚登卓的《从“爱莲池”到&爱莲说&》、徐新杰的《&爱莲说&与“爱莲池”》也都持这个说法。
在两者并行的情况下,我取后者。
&《爱莲说》是周敦颐的一篇文采与哲理并重的哲理散文。全文很短,总共才119个字,又因为它就写于九江,所以,我简略地讲一讲。
先来看一下《爱莲说》的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意思就是:水面上和陆地上生长的草本木本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单单爱菊花。从李氏的唐朝以来,社会上的人很爱牡丹我却喜欢莲花,喜欢它从污泥里出来却不被污染,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它的茎中间空,外部直,不生藤蔓,也不生旁枝,它的气味越远越清香,它又端庄又洁净地挺立在水中,可以远远地欣赏它,却不能轻慢地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君子。唉!爱菊花的人,在陶渊明以后不大听到了;爱莲花的人,象我一样的还有谁呢?爱牡丹的人,当然是很多的了!
&《爱莲说》这篇作品,它一个比较大的特点就是以莲花来比喻人格,以物拟人。这种手法一般称作“比德”,就是拿某一个物来比喻人的某一种德行。在儒学的传统里,“比德”是经常用到的一种手法。比如孔子讲“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也”,就是拿松柏来比喻人的坚强品格。但是在周敦颐之前,好像用得比较多的是竹,兰,梅、菊这些通常所说的“岁寒四友”或“花中四君子”等等。周敦颐的《爱莲说》一出,以莲花来比喻君子的人格,就为后人所通用。从这点上说,它具有开山的意义。
一般来说,竹子是以“直而有节”来比喻君子的性格;松柏是以“长青”和“不畏霜雪”来比喻君子的性格;而《爱莲说》用莲花来比喻君子它就多了一层意思,那就是“出淤泥而不染”。这就把人和环境的关系加进去了。尽管周边的环境很不好,但是你自己的人格可以完全是另外一种样子,你可以是很高尚的。
&这是《爱莲说》的一个特点。当然,他的写作手法很好,把莲花的姿态用很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也使得他的这种构想、这种说法、这种观点得以被大家很好地接受。
&周敦颐怎么会想到用莲花来比喻君子的人格呢?这可能又有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周敦颐思想里,佛教的因素不少,所以当时有个说法,叫“周茂叔、穷禅客”,“禅”就是“禅宗”之“禅”,就是说他的思想里有不少佛家的因素。莲花在佛教里是个常用的比喻物,观音菩萨的宝座就是莲花。另外在很多的佛经里都用莲花作比喻。再加上周敦颐自己很强调人格的修养,理学的核心就是强调人要把自己的心性通过自己的修养提升到一个高的层次上,特别是对于真理、对于道德,要有一种坚定的信念。他把这些哲学的观点和历史的传统相融合,就写出了《爱莲说》。
《爱莲说》把几种花加以比较:说到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说到菊花“花之隐逸者也”,最后落到莲花上。这是几种不同的人格、不同的价值取向的比较。“富贵”,追求的是一种世俗的名利;隐逸,是对社会责任的淡化。而莲花,却有两个层面的强调:一是强调人和环境的关系。环境可能有不如意的地方,甚至于是恶劣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持自己的操守?一个人很可能无法改变环境,但是可以改变自己。从这点上说,它是有启发意义的。另外就是价值取向。《爱莲说》通过几种花的比较,说明作为一个人,首先在精神层面上在人格上,要能立得住。这一点,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是同样适用的,甚至可以说它有一种普世的价值。人生一世,你不能够完全地被物欲遮蔽,还是应该有一片精神上的净土、精神上的家园。
&(五)在九江安息:濂溪墓是周敦颐家族的墓地。位于九江庐山区的冯家村。1073年,周敦颐终老九江,因爱庐山之胜,后人遵其遗嘱,将周公与其母其妻同葬于此。濂溪墓经历代迭修,至明清时规模已相当恢弘,曾为江洲八景之一。日军侵华时,遭日寇破坏。文革期间,濂溪墓遭到毁灭性破坏,地面建筑仅存墓穴。文革结束后,周氏后人集资在原址重修濂溪墓。2006年,濂溪墓被江西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下面讲《太极图说》的部分。
为了使各位更好地理解《太极图说》,我首先讲一下“太极”与“无极”这两个概念。
太,至也;极,极限也。“太极”就是至于极限,
无有相匹之意。既包括至极之理,也包括至大至小的时空极限。但有穷。
“无极”则是无穷。乃比太极更加原始更加终极之状态。庄子《逍遥游》云:“无极之外,复无极也。”即宇宙无边无际,无穷之外,还是无穷。
朱子则认为无极就是太极。
&朱熹说:“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而实造化之枢纽,品汇之根柢也。故曰:无极而太极。非太极之外,复有无极也。”可见,他是强调“无极就是太极”这种说法的。正因为如此,所以经过朱熹订正的《太极图说》去掉了周敦颐原本的第一个字“自”。
接下来讲第六个问题:黄宗炎之《太极图》来源考:
关于《太极图》,&中国明末清初著名的史学家,思想家黄宗羲之弟黄宗炎曾作过《图学辩惑》,就《太极图》的来源作了一番考证。据他所考证,这个《太极图》是汉朝的河上公作的,讲的是“方士修炼之术”。这个图原来的名字是《无极图》。魏伯阳得到这个图,作了一部书,就是《参同契》。钟离权得到这个图传给吕洞宾。吕洞宾和陈抟同隐华山,就把这个图传给陈抟。陈抟把它刻在华山的一个石壁上,又把他传给穆修,穆修传给周敦颐。按黄宗炎的考证,这个图原来是从下面看起,自下而上。周惇颐得到这个图,就把对于这个图的看法颠倒过来。不是从下往上看,而是从上往下看。并把这个图的名字改为《太极图》。黄宗炎说:“盖方士之诀,在逆而成丹,故从下而上。周子之意,以顺而生人,故从上而下。”有生就有死,生死是自然的程序,也是自然的规律。道教的修炼的目的是长生不死,这是反自然的程序和规律,就是所谓“逆”。周敦颐把对于这个图的看法颠倒过来,不是用以表示方士修炼的阶段和过程,而是用以表示宇宙演化的程序和过程。这是黄宗炎对于《太极图》的考证所作的结论。这个看法是很有见地的。黄宗炎考证的意义,在于指出《太极图》是从道教来的,这一点也是重要的。
下面请大家和我一起来看一下《无极图》与《太极图》。
从图形来看,这两个图是一模一样的,只是名称不同,看的方向不同。
道教讲顺而成人,逆而成仙,据此推测这图原本是可以作顺、逆两种读法的,只是道教中人重视仙道,而不屑或不愿对“顺而成人”的道理作理论研究和概括。
我们先来理解一下解《无极图》,从下往上看。
1、“玄牝之门”:道家认为,这是内丹修炼的起点,指人身的下丹田门两肾空隙之处。这是人身祖气所在之地,一切根基,都从此开始。这是一个凡夫俗子与修道之人的根本区别。只有进入了这道玄牝之门,一个人才真正开始了修道的历程。凡夫俗子是触摸不到这个门的。《道德经》中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又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都是这个意思。那么,这个玄牝之门到底是什么呢?道教历来把这个东西说得很神秘、很玄虚。其实,这“玄牝之门”就是心性上的“悟”。悟与不悟,是修行的一道门坎,严格来说,悟之前是谈不上“修”的,只有“悟”了以后才谈得上“修”。才有资格进入玄牝之门。正因为如此,所以道家又把进入这个门槛称之为“得窍”。
2、“炼精化气、炼气化神”:这是指提起第一圈的祖气,进行化炼,将先天之精化为后天之气,再将后天之气化为先天之神。这功夫,叫做“炼己”。
3、“五气调和”:指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五藏之气攒簇为一,称为“五气朝元”,“五气调和”,故又称为“和合”。
这个图形是由坎离二卦变形而成的,所以叫做“取坎填离”。要看懂这个图形,首先要懂得八卦的符号。
从八卦的符号我们可以看到,坎卦中间一横是满的,所以叫“坎中满”;而离卦中间一横是断开的,所以叫“离中虚”。所谓“取坎填离”就是把离卦中间断开的部分填满,阴阳配合,形成一个饱满的连体。“取坎填离”。也是道家的基本说法。《坎》《离》是易经八卦很重要的两个卦,学中医的人很重要的也是要理解好、运用好这两卦。从五行的对应来看,“坎水为肾”,中间一“阳”上升,“离火属心”,中间一“阴”下降。“取坎填离”则水火相济相互融合,达于纯阳纯阴。这个过程,就是所谓的“取坎填离”的过程。这既是中医调养的基本理论,也是道家炼丹及调养身体气脉的的基本原理。道家认为,修炼到了这一境界,就已经获得体内的精华,炼丹之药成熟,因此又叫“得药”。
5、最上一层,称为“炼神还虚,复归无极”。这是指在“得药”的基础上进一步回返到无极,那便是虚空大道了。整个炼内丹的过程便告完成,脱出凡胎,成为仙人,所以叫做“脱胎求仙”。
从对《无极图》的解读,可以看出它所表示的是方士修炼的阶段和过程。道家修行,都是拿自己的身体做实验,这一系列过程都是在自家身心里发生作用的,所以道家的修炼是把时间和空间统统都纳入到身体中来进行的。凡是真正进入修炼状态的人,身心总是在产生着变化,这些变化一步步就形成了不同的状态,《无极图》就是用来表示这种变化状态的。
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太极图》,然后再去理解《太极图说》。周敦颐通过自己对《易经》的把握,把《无极图》转化了成了《太极图》。周敦颐的太极图是从上往下看的,即所谓“顺则成人”。因为儒家讲究社会人伦,所以是顺着来看的。而《无极图》体现的是道家的“逆则成仙”。所以是采用与世人相反的方式___”从下往上”,最后复归于无极而得道。
周敦颐成功地将道家修炼图改造为儒家的图式,其意义在于复兴了象数易,开创了以义理治《易》之新风。
第一层为大白圆,表示宇宙万物自其所出。上标“无极而太极”。
第二层为“阳动阴静图”。“图中的小白圆即第一层之太极,然后分为两个半圆,左半圆为阳、为动;右半圆为阴、为静。两半圆又各有黑白相间、左右相对的半圆三层。白者为阳、为动;黑者为阴、为静。左边两白一黑,说明阳中有阴,动中有静;右边两黑一白,说明阴中有阳,静中有动。
第三层:阴阳的变化交合,就产生了“水、火、木、金、土” 五 行之气。
第四层:阴 阳、五行结合凝聚,由乾健之性生成阳男,由坤柔之性生成阴女。
第五层:阳男和阴女二气交接感应,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宇宙变幻无穷。
所谓《太极图说》是周敦颐对《太极图》所作的文字解说。
《 太 极 图 说 》全文250字。
按朱子则为249字。
·周敦颐传》亦录周敦颐《太极图说》全文。与《周子全书》所录《太极图说》相校,则微有出入,“四时运焉”改作“四时行焉”,“唯人也得其秀而为灵”改作“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余尽同。
《 太 极 图 说 》全文如下:
自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惟人也 ,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
,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
&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下面我们就结合文字部分,来串讲周敦颐《太极图说》的正文
首先,我把《太极图说》的全文用现代汉语翻译了一遍:
宇宙之初是从“无极”状态演变为“太极”状态。“太极”状态运动起来就生出“阳气”。而当运动的速度达到极快,运动的规模达到极大时,就会产生静(不动)的感觉。(其实还是在动只是看起来,似乎是静止的)这种“静”的状态就生出“阴气”。
当这种“静”的状态达到极致(即认为它完全不动)的时候,就会发现它其实还是在“动”的。(可见,“动”与“静”是相对的)。
动和静,互相成为对方存在的根据;分出了阴阳以后,就逐步形成了“天地”这两个仪态。由于阴阳的变化与融合,就生出了水、火、木、金、土这五种物质形态。(五行)
“五行”按照顺序分布与排列,春夏秋冬四季就出现了。
(综上所述),可见:五行,来源于阴阳;阴阳,来源于太极太极,来源于无极。(《广韵》:“一者数之始也”。故“一”有起始之意。)
五行产生之后,它们各自就具有了其自身的特性。无极的真谛阴阳、五行的精妙,均来源于巧妙的融合与凝聚。
由乾健之性生成阳男,由坤柔之性生成阴女。这两种形态的交感融合就衍生出万物。
(此语出《周易》:“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阳也、天也、雄也;坤,阴也、地也、雌也)。乾道即天道,坤道即地道(二气,非专指男女,而是乾与坤所涵盖的阳阴、天地、雌雄、男女等的综合形态)。
万物生生不息,所以宇宙也就变化无穷了。只有人类,得到了太极的真性、阴阳五行的精粹
,因此在万物中它最灵慧。人的形体一旦生成,精神、思想就产生了,人凭着思想而获得知识,五行的本性逐步被人感触和认识,通过对五性的感知认识,人分辨出善恶,从此,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各样的事情就出现和发生了。
圣人定下 “中正仁义
”的原则并提倡“无欲”、“主静”的修养方法。这就确立了做人的根本准则。所以圣人的德性与天地相符,明智与日月相合,行事的次序与四时的推移相协调,趋吉避凶,与鬼神的功能相一致。
君子按照这个原则来修身,所以总是吉利,小人违背它行事,所以难免凶险。因此说:确立天道的准则,叫做阴和阳;确立地道的准则,叫做柔和刚;确立人道的准则叫做仁和义。
也可以说:开始到终结总是周而复始进行的。(开始是另一个终结,终结是另一个开始。)由此,我们也就可以悟出生与死的规律和道理了。
这样的大道理实际上是很容易理解的啊,而恰恰是这样简易的道理却说出了世界的真正根源和本质!
翻完之后,我抽出几处,作一些重点的阐释。
1、“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
&这一句,是周敦颐很进步的地方。他强调在天地所化生的万物当中,只有人能够在万物中得到最灵秀的精神。只有人能够学习抽象而精辟的道理。除了人之外,没有任何其它的生物可以做到这一点。这就坚持了儒家的“以人为本”,在周敦颐看来,天是一极,地是一极,人立于天地之间,是与天地并列的一极,所以生而为人是十分难得的,是应该好好珍惜的!
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一句,众所周知,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都在竭力造神。竭力标榜他们是代表天帝、代表神来统治人间的为什么皇帝自称为“天子”?意思就是他是“天帝的儿子”(天之骄子),他是受上天的命令来管理人间的。为了突出“神”,反过来就贬低“人”。所以,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人是自卑、消极、无所作为的,人在世界上的意义不足称道。而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却旗帜鲜明地强调“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充分肯定了人在万物当中的伟大价值和非凡的聪明才智。可以说,这是具有现代人文价值的进步观念。
2、“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
什么是“中正”?在古汉语中,中就是正,正也就是中。它强调的是一个人为人处世,应该“处事得当,不偏不倚”;应该“纯洁正直,择以正道”。什么是“仁义”?就是一个人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都应该“宽厚温顺,通达事理”。大家看,一个人做人做到这个样子,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不仅如此,周敦颐还特别强调一个人要能够“主静”。这是周敦颐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与《易经》是一脉贯通的。周敦颐在《通书》里,就提出要“慎动”。因为人如果没有经过认真地周密地思考,就轻率地采取行动,其结果往往是“凶多吉少”。所以说要主静。这个主静,一方面可以理解为“静思静虑”,另一方面可以理解为“慎动”。我们做任何事情(特别是大事),在采取行动之前,一定要把心静下来,对自己所要采取的行动进行反复地、认真地、周密地思考,直到有了把握再动。人的心能不能静下来非常重要,静能生慧,心静的时候能生出智慧。解决棘手问题,只有心静下来思考,才会萌发智慧。成功的人士,没有一位是性情暴躁的。
  做到了这些,周敦颐认为就“立人极”了。
  什么是“人极”,
“人极”就是做人的根本准则。在周敦颐看来,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不确立“中正仁义”和“主静”这样的根本准则,那么人和其它的生物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人之所以为人,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人有思想,有精神,有做人的根本准则!
3、“鬼神合其吉凶”。
有些人在解释这一句的时候提出,说,这是因为历史的局限,使得周敦颐把不能理解的东西归结为“鬼神”。实际上,问题并非如此简单。我在网上看到了史幼波先生关于这个问题的观点,觉得他说得很好,特引用一段:(关于鬼神问题)虽然孔夫子说过“敬鬼神而远之”,讲的是“未知生,焉知死”,但是从《易经》的角度上来体会的,又有更深一层的含义。
  古人认为,人的意识、人的理性只能够认识世界的必然性和规律性,比如说我们能够根据经验和常理推出来,今天过了是明天,明天过了是后天,春天过了是夏天,夏天过了是秋天,一年四季就是通过一种规律性的判断能够推衍出来。但是,还有一些非理性的东西,是我们人找不到或者说还没有找到其中的规律性所感觉到的,只是一种偶然性。人可以认识到必然性的东西,但是对于偶然性就很难能够认识。但是,人又时时受制于偶然性,处在偶然性和必然性的交集点上,我们的生命中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这种没办法抓住的偶然性,古人就只好把它归之为“鬼神”,所谓“鬼神莫测之机”,也就是指偶然性的难以预测性。
  对于必然性我们可以理解,肚子饿了要吃饭,困了就要睡觉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但是面对偶然性该怎么办?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常要面对偶然性的取舍啊!那到底是取还是舍?到底是做还是不做?到底是有利还是不利?在这个左右两难之境,古人就会借助占筮来决定,来为自己作判断。《易经》最早是纯粹以占筮功能而面世的。古人认为只有鬼神才能通偶然性,于是通过占筮让鬼神来判断事情。实际上对于鬼神,我们现在大可不必迷信,以为在我们的精神之外还另有一个什么鬼神的存在。借用佛教唯识学的道理,我们的第七识,也称之为末那识,心理学称之为潜意识,就是我们精神深处的直觉判断。比如,打卦就是一念之诚,心真正诚敬的时候,卦就准,否则卦就不准。古人没有心理学,他就解释为你心不诚的话,鬼神就不帮你,反之鬼神就会来帮你所以你要敬鬼神。但是在现代心理学看来,只有心诚了,将心头中的杂念排除以后,那么你潜意识的功能才会发挥出来,这个时候你所作出的判断才会比较准确。所以《易经》里说的这个鬼神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就可以理解为我们精神中的某种力量。
  这里说圣人与“鬼神合其吉凶”是什么意思呢?因为圣人和我们普通人不一样,普通人心不至诚,只能对显表的规律性的、必然性的东西进行认识,对深层的、偶然性的事情就不能作出认识判断。而圣人呢,他的心念纯然,是“至诚而动”的,那么对偶然性的东西也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正确的认识。我们应该从这种角度来理解,而不是把它神秘化。实际上,偶然性根本上还是必然性,只不过偶然性背后的必然原理,我们还没有找到而已。
接下来还有一个小问题说一下,有人说,周敦颐的这个《太极图》现在怎么看不到了啊?我们现在在何
一个道观里,或者在风水先生那里都会看到这样一个太极图。对此,我稍微说几句。
这个图是由一个圆圈里面的两条阴阳鱼,还有圈外的单八卦组成。图中,一条曲线将它分为两半,形成一半白一半黑,白者为阳,黑者为阴。白中又有一个黑点,黑中又有一个白点,表示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分开的两半,酷似两条鱼,所以俗称阴阳鱼这一图,与前面讲到的周敦颐太极图有密切关系,可以说是前者的更加简明的表述。它深刻而形象地说明了,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阴阳二气、二性这样两种对立的势力相互联结的统一体。不存在孤立的没有内在矛盾的成份。有时人们又在其外面围以八卦,表示太极是一切运动的发动者。
这个太极图一般叫“伏羲先天图”或“八卦太极图”。其实它出现得较晚,大概是明代以后才有的。
&可自从这个图出来以后,就逐渐取代了周敦颐的太极图。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个图简单、明白而又意蕴丰厚。特别是那种符号化的语言,那种一阴一阳、灵动活泼、浑然天成的图形,更具有神秘而抽象的意味,更容易被人接受韩国人甚至把它改头换面放在了自己的国旗上。据说,他们还要就这个图形申请专利。新加坡航空公司也是采用这个“阴阳鱼”的太极图形作徽标。
最后,我讲一下《太极图说》的贡献。我觉得《太极图说》至少有三大贡献。
(一)宇宙论:
《太极图说》是一个言简意赅的宇宙发生发展论纲。其全文仅250字,却被奉为“宋理学之宗祖”。因为它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系统、完整地论述宇宙发生、发展的著作,它对尔后儒家学说的更新与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的推动作用。《图说》将宇宙演化过程归纳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无极而生太极”;第二阶段:从“太极”到阴阳;第三阶段:从阴阳到五行;第四阶段:从“五行”的运动到万物化生。综上所述。周敦颐的宇宙发生论可以概括为这样一个公式: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天地万物。
 (二)动静论:
&在谈到动静问题时,《太极图说》比较好地解决了阳动与阴静的关系问题他说:“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在周敦颐看来,阳动与阴静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而且还相互转化的。也就是说,就具体事物而言,运动与静止是相互排斥的,是不能并存的,运动时没有静止,静止时没有运动。但是对于宇宙大化来说,则是静止中有运动,运动中有静止。这便是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的基本规律。900年前的周敦颐就能如此精辟地阐释“运动与静止”这一哲学范畴,确属可贵!
 (三)人生论:
 &&《太极图》虽然至“万物化生”已经完结,但图意尚未尽,因为周敦颐作《图说》的目的在于把宇宙论和人生论结合起来,从宇宙发生论引出他的人生论,故“图”止而“说”未止。
&关于“人生论”,他作了两方面的强调:一方面,人亦是生生不息大化流行的宇宙的产物之一,亦是“太极”本体的展开。另一方面,人是禀阴阳五行之灵秀而成,具有思维能力,更有万物不备的善恶观。突出了人之特出处在于道德品性,并以此作为立“人极”的标志,从而强调人当以“中正仁义”作为尺度,以“主静无欲”的方法进行修养。
&《太极图说》的最后周敦颐强调唯有对大“道”有真切生命体认的人才享有最宝贵的财富。这是一种因自我生命之原发舒展获得的充实的和快乐。它不同于对象性的审美愉悦,而是一种很高的精神境界,是对生命本质彻悟的境界
今天,当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以宁静的心态再次品读《太极图说》的时候,面对苍穹,面对宇宙,反观人生。我们或许真能从心灵深处体味“大哉,易也!”这句回响千古的至理名言!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s10.sinaimg.cn/mw690/fdbe92fa9&690"
ALT="[转载]《太极图说解》&朱子"
TITLE="[转载]《太极图说解》&朱子" />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拼写检查已完成关不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