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三国无神神 六脉神剑怎么得到?

收录三江有月名篇(续):&骗不死人的告别帖
慧思在衡山半山腰的那个山凹里修建了般若寺,当时,那庙是整个南朝最大的一座庙了,按照前面的说法,功德确是极大的。山凹被整理成几层坡地,土石方工程量相当可观,还栽了不少树木。整个山凹及其延伸地带都盖有房子,错落有致的布置着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知客厅、方丈居、云水堂、莲池堂、藏经阁、议事厅,法堂斋堂客房若干,不说别的,光是和尚宿舍就是按照三千人的规模来弄的,甚至还设了个规模不小的岳神殿。
慧思到衡山镇的时候,一行也就四十多人,到衡山之后,人马急剧增加,上山时,已经有超过两百个徒弟了,等到般若寺开业典礼,徒弟的人数已经接近五百人了。
般若寺的开业典礼,规模极其宏大,南朝皇帝下了圣旨表示祝贺,并把慧思的级别提升为副司级,护国大将军和皇家寺院瓦官寺也专门派人前来,长沙府、衡阳县军政领导全部到场,各地大小儒生、文人骚客和新闻记者(其实那个时候这三者没什么明显的区别)蜂拥而至,岳神也作为头等嘉宾应邀出席。而且这些人都是典礼前一天都赶到了般若寺。
岳神的距离要近一些,他到般若寺的时候,其他贵宾都还在路上,慧思也正在坐禅,只好是智无大师先陪同着转一转。转着转着,就把岳神领到了岳神殿。看到这个供奉着后来成为南岳司天昭圣帝的祝融神君,且有六部尚书旁站、雷公电母护卫的豪华大殿,岳神颇感诧异,智无大师便转述了慧思的一些话:这衡山,终究是岳神的衡山,能于此设坛,心中只有感激之情,自当供奉祝融神君,以求庇护,再说,慧思和岳神那盘棋,双方实际是打了个平手,衡山自然应该归慧思和岳神共同拥有和治理。
这番打一巴掌再给个糖的话让岳神大为感动。
我知道的情况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慧思和岳神就开始建立了联盟关系,他们在很多问题上相互合作,相互帮衬,共同进退,终于把衡山推到了新的历史高度。
接近傍晚时分,圣旨和贵宾们陆续都到了。隆重而简短的欢迎晚宴以后,慧思带大伙儿对般若寺进行了一次比较详细的考察。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和现在的宴会不同,那个时候吃饭并没有特别多的程序,虽然开了好几十桌席,斋菜上了许多道,弄了不少山珍,素酒也备了一些,但程序比较少,闲话不多,再加上慧思本人不喝酒,没有延长吃饭时间的由头,这宴席结束的时候,天还大亮着。
&&&&一般情况下,宴席散得越早,赴宴之人往往吃得越饱。而时间越长,参与者多半都吃得不会太舒服。比如我年轻的时候,在疲惫地结束长达几个小时的高档饭局之后,赶紧杀回住所,第一件事情往往是找袋方便面泡起,似乎就如这些年电视里那些为了方便面可以什么都不管不顾的广告明星。从我当时的经验看,但凡有点别的热食,我肯定不会对方便面产生任何兴趣,而现在,似乎因为饭量减少,自然更不会打那些方便面的主意,生怕跟那些头面人物发生什么冲突。
天没黑,主人和客人们又吃得挺饱,山里面也没有什么卡拉OK、桑那、洗脚之类的流行娱乐活动,天气还很热,大家自然就要选择散散步吹吹山风,自然就会扎堆跟着慧思听他的介绍。
实际上,这个所谓考察活动并不是主人刻意安排的,议程表上根本就没有写。当然,据我所知,这个并未出慧思的预料之外,也是他那系列计划的一个重要部分。
人瑞和普通人最大的区别就是能够预料到事情的发展和变化。
很小的时候看小说,甚至更早的时候看连环画,最崇拜的便是那个能掐会算、料事如神的孔明诸葛亮,他动不动就交给关羽、张飞、赵云等五虎上将或者阿猫阿狗那些家伙一个或者几个锦囊,让他们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打开,那里面一定有个逆转乾坤的招数,让我有时都觉得那五虎上将根本就傻乎乎的,混个名头完全是沾了军师或者丞相的大光,实际上并没有多了不起的大本事。
等我年纪大了一些,能够看到所谓的历史,特别是能从历史的缝隙里看出一些东西的时候,却发现历来人们对这个有些玄乎的诸葛亮的崇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几乎都死心塌地认为这个人就是智慧的象征,是古往今来最正直、最忠心、最有学问、最能治国、最善策划、最善外交、最爱民、最知人善用、最会打仗、最会说话的(此处省略三万字),总是觉得难以理解。
人们甚至还在全国各地修了无数的武侯祠之类的建筑,其中最大也是最有名的一处就在四川的成都。
成都的武侯祠我去过好几次,但每次总是装着敬畏得一塌糊涂的模样,因为我知道,要和这么个写了前后出师表(后出师表据说是后人伪造的)的著名正面人物唱一些反调,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时间、精力、学问和胆量缺一不可。更何况《三国演义》及那套同名连环画里早把诸葛亮刻画成一个神通广大、无所不能的妖怪。
最近一次去的时候,趁着喝了两杯黄酒,脑子有些发热,就整了个卧龙七部,然后赶紧溜走,再也不去那地儿了。
卧龙七部还有个小序,是这样的:
武侯伟绩,敬畏久矣,乃数过其祠不敢有诗。今倚三杯黄汤,乱耍卧龙七部。或云:何以七之数?无他,值查大侠(金庸)光临锦城,旌旗漫道而迎,恐逾天龙八部也。
说句实在话,不管我对诸葛亮有多大的意见,首先要表明的态度还是尊重,毕竟,有些胡说八道的东西被广为传诵着其实并不是诸葛亮本人的错。所以见面的第一首诗,一定是端庄隆重的七律,并且用了许多的折腰句(所谓折腰句,就是句子里并不是通常的二二三句型),以示对这位并不完美的蜀汉丞相极大的尊敬之情:
&&&&&&&&&&&&
卧龙七部之一&& 有礼
廊碑路柏半枯荣,重殿金身总未惊。
若有思中何淡泊,正伤心后渐空明。
两千年问谁知己,亿万客唯风动情。
待得门前车马寂,枝间借月扫秋声。
很多人认为,以诸葛这样战略战术皆佳的天妒奇才,本应如伊尹佐商汤、吕望(姜子牙)佐周武王一样,扶持汉刘得了天下这个大鹿的,但实际上只完成了三分之一不到,换句话说,蜀国不过是个长得象鹿实际小得多的獐,那獐身子骨还不大好,没几年就被灭了。究其原因,有魏国出了个司马懿这样和他只差一点的劲敌的因素,但更重要的原因却是运气不好,老天爷明显吹了黑哨。这个,诸葛亮可能也知道,在《三国演义》那本书里,诸葛经常就指着那黑哨长叹天不助他或者天不灭曹什么的。(诸葛亮是个有知识、有修养的人,自然很尊重裁判,不会跟现在那些体育明星或他们的教练一样,动不动就把裁判一通臭骂或者一顿老拳。)
我们都听说过,诸葛亮曾经在赤壁大战中用几条扎满草人的小船借过大财主曹操的十万多枝箭;也有不少人知道,那事儿实际上从来就没有发生过。
我不善于借钱,也不爱借东西,但写诗的时候就特别喜欢用借对,因为有人说借对特别显才,据说格调要高一些。所谓借对是说一个词有两个以上的意义,在句子里用的是这个意思,但同时借用它另外的意思与要对的词对起来,换言之,就是要让驴唇对上马嘴。比如在下面这首诗里,那两个对子就借得一塌糊涂,不光字的意思借,连句子的意思都是跟别人借的,甚至人家一看到那个司马、猎獐什么的,一定会想起罗贯中讲的那个干掉张颌却没弄死司马懿的故事来,那才大格高肯定不用再多说了。
那诗是这样的:
&&&&&&&&&&&&
卧龙七部之二& 动物园借箭
&&&&&&&&&&&&&
伊吕之才也,汉刘几欲昌。
&&&&&&&&&&&&&
隆中悬一对,逐鹿算无双。
&&&&&&&&&&&&&
劲敌有司马,雄兵唯猎獐。
&&&&&&&&&&&&&
千秋纵横者,不肯过南阳。
不过,关于诸葛亮成败的结果和原因,我和大多数的观点不同。
从某种角度来说,诸葛亮是历史上比较浪得虚名的人物之一,和传说比较,除战略策划之外,其他方面的能力显然要平庸许多,治国的能力最多能够保证偏安西南,而他在南阳提出的隆中对也就是刘备建国方略中,对三分天下以后的形势本就没有深入的探讨,实际上,那本来就不是一个一统天下的策略,(估计他自己也是知道一些的,不然,不会非得加上天下有变的前提条件)。至于后来在天下无变的情况下,一再穷兵黩武绝望地北伐中原,有一种说法是脑袋进水了,想搞些政绩,弄点新的政治增长点;还有一种是说他只能通过打仗来缓解国内的阶级矛盾,不管怎样,这样的措施却使得天府之国的蜀汉国力渐弱,民不聊生,人心渐疲,终于在三国中第一个灭亡,(关于这个话题,后面还要说,这里就先这样了)。
所以我一直认为制订隆中策并当上蜀汉二把手的诸葛亮是个大大的成功者,后来的问题是他自身能力的问题,只能算做成功后的美中不足。真正耽误诸葛亮做强做大的首先是他自己。
和三国演义里说得完全不一样,诸葛亮打仗的本事很一般,根本就谈不上什么用兵如神,实际上,他一直是个文职干部,刘备在世时他根本就没带过兵,跟汉高祖手下的几个狠人类比,不光成不了韩信,连张良也当不了,至多也就是个萧何的角色。和他打了许多年的司马懿对他的评价是“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似乎根本就没准备把他当成真正对手的。
诸葛亮亲自去打仗,主要是因为那几个能打仗的人基本都被他搁一边了。其实,不光是会打仗的赵云、马超和魏延这些将领,就算法正、李严这些级别和诸葛差不多的重臣也受到了诸葛亮的打击和排挤。也因此原因,真正善于用人的刘备把诸葛亮冷了相当一段时间,直到著名的白帝城托孤(这个话题同样以后还会谈到)。
诸葛也是个自我感觉极其良好并且个性很强的人,同绝大多数同类人情况一样,跟着他的人是不大敢发表自己意见的,不跟着他的人慢慢也说不上话,成都的朝堂一向就只能有一种声音的。这情况,和秦始皇没有亲政时候的吕不韦颇有相似之处,当然同样的情况历史上出现过无数回,其中的许多人也得到了和诸葛亮差不多的好名声。
通常,在人们的印象中,那位长得高大英俊的山东大汉诸葛亮更象江南的白面小生,因为他不管天冷天热刮风下雨,老是拿着一把鹅毛扇乱摇着指点江山。经常有这感觉,诸葛亮的扇子跟那些妖道神仙习惯用的拂尘差不多,基本上可以算做一件法器的。
这样的法器自然也可以借来用一下的。刚刚说过,我并不喜欢借东西,这回借诸葛亮的扇子搞个前面搞过好几次的扇面对,主要是罗贯中帮他借了诸如空城计、火烧新野之类成功案例,来而不往想来有些非礼。当然,他那扇子是用鹅毛做的,鹅在家禽里排名第三,显然不符合诸葛的地位,我就把他提到第一的位置来。
&&&&&&&&&&&&&
卧龙七部之三& 鸡毛扇
何以先生负盛名,隆中一策竟难成。
才高或可偏安业,六出祁山强用兵。
疑下全因孤傲气,两朝社稷误亡声。
薪传千载应无易,十亿书生赞独**行。
诸葛亮鞠躬尽瘁得比较早,人们说是累死的,这个不假。偶尔有人批评他,多半拿这个说事情,甚至有人说他妒贤嫉能,放着许多人才不用,是个奸臣或者阴谋家。这个显然有些诬陷人了。说句实在话,真让负责点什么事情,不放心的人还真不能用。现代西方的管理,号称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说到底,不过是谁负责,谁组阁而已。如果我是诸葛,法正、李严、赵云、马超和魏延等人,我多半也会晾在一边的。
但诸葛亮用人确实存在大问题。
前面说过,诸葛亮是个自我感觉良好的人,一般自我感觉良好的都是唯美主义者,只要不是他自己办的事情,他总容不得人家出半点差错。从现代管理的角度来说,最优秀的管理是保持全局上的优秀,到具体方面,过于优秀反而不利。在大局受控的基础上,具体事项要放权,局部是允许人家犯一些错误的,有些学费是必须要交的,经济学上就有句名言:适当的浪费是最经济的。而人们往往通过那些经历成长起来。
比如我们经常就发现那些刚上台的人水平很差,闹了许多笑话,很有些瞧不起的意思。可没过多久,那些人水平就让你觉得不敢小视甚至刮目相看。原因很简单,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不必别人笨多少,机会多了,经历多了。本事自然就会大起来。
&&&&诸葛亮几乎从来就没给部下那样的机会。比如那个马谡,当参谋干得不错,诸葛认为是个苗子,就放他出去主了一回事,结果大败,回来之后就被诸葛亮给杀了,唯美的诸葛甚至还把自己贬了好几级。但自贬实际上是个虚的,没有任何意义,反正不管怎样,他都是蜀汉的首席执行官;而那小马,可是实实在在丢了脑壳。
其实,胜败乃兵家常事,诸葛本人就败了好些次。如果当时不杀那个小马,小马就算把学费交了,成为蜀汉栋梁的可能性超过九成九,也不至于后来让姜维那样的家伙耽误了蜀国。那件事情以后,蜀国的人领命出去办事,都得问句:丞相,您看这事该怎么办?诸葛也就象过年分红包一样,见人一个锦囊。至于里面是妙计或者馊主意,只有天知道了。
这个事儿说得太多似乎有些无聊,我还是给诸葛亮这个工作狂找个台阶下吧:
&&&&&&&&&&&&&&
卧龙七部之四& 事儿妈
&&&&&&&&&&&&&&&&
事必躬亲智绝伦,
&&&&&&&&&&&&&&&&
西川底事独才贫?
&&&&&&&&&&&&&&&&&明皇托国与君事,
&&&&&&&&&&&&&&&&
国事当然不付人。
这几年,有个姓易的教授火得一塌糊涂,他主要就是靠说三国出名的。(所以我也猛说一通,且说的范围比他更专注,但现在似乎还没火起来。)按照他的说法,只有诸葛亮嫉妒周瑜的份,周瑜绝无嫉妒诸葛亮的理由,这个我表示极度的同意。
&&&&诸葛亮是个出色的外交家,这点无庸置疑,但这个外交家有一个致命的毛病,就是不诚恳,不讲信用,很有些不老实。
在处理东吴问题上,诸葛亮非得搞个什么借荆州,要知道,那荆州可是隆中对里最重要的依托基地。一直没搞明白诸葛亮到底是怎么和东吴周瑜鲁肃他们谈判的,明明人家老刘家有说法,准备搞内部流通的,(刘备一直就鼓吹刘表准备把荆州牧让给他的),偏偏就把产权谈给了别人,从这里看,这诸葛亮谈判也就是说话的本事似乎也不怎么样。
根据契约神圣原则,借了当然就要还,诸葛亮偏偏又不干,屡屡找些借口拖延不办,有时干脆耍无赖,让周瑜等人很是不爽。诸葛亮这点完全糟蹋了他主子那并不存在的桃园三结义的先进形象。
但周瑜这个不爽跟嫉妒没有任何关系。毕竟,按照东吴版本的隆中对&
(据说是三国演义里那个最笨笨的鲁肃提出来的),人家就想混个三足鼎立,每一块土地都是宝贝,这么大个荆州,好容易从谈判桌上得来的,白白给了别人连个说法都没有肯定是不行。
最后搞得联盟双方狠掐,刀兵相见,两败俱伤,谁都再也没有对抗曹魏的实力,养肥了那个来自北方的狼渔翁。当然,蜀汉无道些,损失自然大一些,所以早几年亡国。
联盟双方在夷陵猇亭也就是我住了十多年的宜昌市市郊不远的地方打仗的时候,(那地方现在还叫这名字,但七百里的连营似乎不大可能,不然,从猇亭算起,大火一直烧到三峡的上游出口白帝城似乎都不够数,托孤活动将受到严重威胁),当年谈判主要参与者中只有诸葛亮还活得好好的,周瑜已经英年早逝了好些年,连实际上并不笨笨的鲁肃也死了。如果他们两个中有人在世,估计大仗是打不起来的。所以看到《三国演义》里每次周瑜想干掉诸葛亮时却未成功时,倒隐隐有些遗憾。
&&&&&&&&&&&&&&&
卧龙七部之五& 水果摊
&&&&&&&&&&&&&&&&
诚信双无机似刀,
&&&&&&&&&&&&&&&&
联吴废主一园桃。
&&&&&&&&&&&&&&&&
周郎慧眼识奸诈,
&&&&&&&&&&&&&&&&
诸葛不除难拒曹。
回头再说说那个著名的隆中对。
这几乎是被传说成历史上最牛的策划方案,诸葛亮成名跟这份策划书有极大的关系。但仔细分析起来,好象又不完全是这样。
当然,这个策划的前半部分,应该说是很高明的,但落脚点就是在西南的荆州到益州整一块地盘,把刘皇叔的身份从流寇改为列强官军,甚至还可以过过偏安皇帝瘾。但后面如何所谓收复中原的远景规划,实际上毫无高明之处。蜀汉真要有实力干掉曹操,不管从荆州还是益州出发,一支军队肯定比千里分兵要好得多,(刘邦和韩信那么干能成功,首功却是项羽的)。何况,荆州那兵恐怕还得防着东吴,根本就不能动,就算派也派不出去多少。看看曹操要完蛋,孙权是不会让平衡轻易打破,没准装着一副要抄家把皇叔打回流寇的模样,轻易就把事情摆平。
实际上,诸葛一生,真正以战争胜利者身份出现的,只有进四川和打孟获。(实际上,进四川的首功也不是诸葛亮,而彝族人中间也流传着连那一仗诸葛亮都输了的说法,这个以后再讲。)
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是个类似封神榜姜子牙那样的大法师,看个风水似乎不应该成问题。可能是他工作繁忙,一直没什么空好生玩玩鹅毛扇之外的法器,只好让我代劳了。
&&&&&&&&&&&&&&&&&&&
卧龙七部之六& 罗盘
&&&&&&&&&&&&&&&&&&&
东迎北伐两无蹊,
&&&&&&&&&&&&&&&&&&&
入蜀平泸逞鼓鼙,
&&&&&&&&&&&&&&&&&&&
笑指卧龙堪比我:
&&&&&&&&&&&&&&&&&&&
先生得意只朝西。
成都这个武侯祠很大,大到刘备这个汉昭烈皇帝的陵墓都在祠里面的西园;游客也多得不得了,几乎到过成都的人都去过。但很少有人去西园,哪怕这地儿的主人其实一直就是刘备,(武侯祠的正门写的是汉昭烈庙四个大字),诸葛亮是在五丈原死了许多年后才搬进来的。而且诸葛亮在世的时候,最怕就是别人说他对刘备不敬。
这个很有意思。
但诸葛亮这个话题说得实在有些长了,再说似乎就很没有意思了,我就用诸葛亮死的地名谐音结束这个插曲。
&&&&&&&&&&&&&&&&&&&&卧龙七部之七&
&&&&&&&&&&&&&&&&&&&&&&&
威振三分国,
&&&&&&&&&&&&&&&&&&&&&&&
名成盖主锋。
&&&&&&&&&&&&&&&&&&&&&&&&西园人不至,
&&&&&&&&&&&&&&&&&&&&&&&
昭烈是真龙。
预料事情发展和变化的能力,慧思比诸葛亮显然要强许多。
慧思并不是预先通知的考察组织得相当成功。大家兴致勃勃地游览,对把这个坡地改造成三层讲坛(台)一般建筑设计思路大为赞赏;岳神还从风水学角度对庙宇的布局妙处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认为这是个天人合一的建筑工程;在大家羡艳建筑材料高档典雅的空挡,慧思也陆续介绍大家认识了刚命名不久的般若十景,那十景是:上天狮子、主僧入光、一柱擎天、法台流月、丹风衔书、石竿垂钓、三僧共话、烟雨飞花、金鸡衔粟和石鼎焚香,各景形象逼真、名称贴切、暗合禅机、法气滔天,让大家感慨不已。
慧思首创的这个十景说法,后来泛滥得一塌糊涂,但凡是个地方,便要弄个十景八景的,还整出许多花样来。
比如衡山,人们就搞了个八景,分别是湘江夜雨、晓霞晴岚、腰峰雨注、雷溪月色、流杯曲水、开云晓钟、观湘返照、桐岗归牧。
衡阳人不甘示弱,也弄了八个,但取不出什么好名字,就凑了一首比顺口溜好不了多少的破七律,总算对齐了,但那顺口溜写得实在太差,我就懒得转述了,还是把它们的本名告诉大家:雁峰、石鼓、花药春溪、岳屏、朱陵洞、草桥、东洲、西湖(西湖这个名字自然也泛滥得一塌糊涂)。
而湘江流域(实际上就是湖南)显然就厉害多了,他们搞的那个潇湘八景,名字取得无比经典,不负唯楚有材盛誉。它们分别是:永州城东的潇湘夜雨、衡阳回雁峰的平沙落雁、衡山城北清凉寺的烟寺晚钟、昭山的山市晴岚、橘子洲的江天暮雪、湘阴城江边的远浦归帆、洞庭湖的洞庭秋月、西洞庭桃源武陵溪的渔村夕照。这个八景,历代文人赞赏不已,诗作连连,甚至连前面提到的大书法家米芾都一口气写了八首诗,好在他得到的那幅八景图里多写几个字。
最近听说湖南的一些大人物感慨潇湘八景多已不存,决定搞点名堂,要评选个新潇湘八景,还要分山水文化、人文景观、生态休闲三大类,实际上要整二十四景。开头似乎很热闹,后来怎样就不知道了。
他们这么做,多半是跟杭州学的。
在中国各地历代的那些几景几景中,能够和潇湘八景名气差不多的极少,但西湖十景肯定算,甚至还要稍胜一筹。
全国叫西湖这个名字的,据说有三十六处,也有说三十一的,还有说比这还多,反正有三四十处西湖这话大概不会错。但一旦说西湖,人们一定会认定为杭州那个人工湖。
前面说过,很多人喜欢跟我大谈自然,因为我是个喜欢破坏自然甚至还敢公开宣称的倔强家伙。他们经常会举例说明他们心目中的自然,那么,西湖多半要入选。
脾气好的时候,我会微笑不语。但更多时候我会淡然一哂,然后告诉他那个号称自然得一塌糊涂的西湖实际上是秦朝时期一个浩大的水利工程。当然,这个工程到底是谁干的我也不知道,(情绪不错的时候我会骗他是后面要提到的那个李冰干的),他把杭州湾的一部分围了起来,成了一个巨大的湖,(比现在人们看到的西湖要大出好几倍),那里面的海水逐渐成为淡水,可以灌溉着整个杭州地区。更奇妙的是西湖和钱塘江是相通的,钱塘江没水的时候,西湖可以补充它,不至于造成钱塘江地区的干旱;汛期钱塘江洪水来临时,西湖就成了一个巨大的分洪区,使下游免遭大水侵害。应该说,杭州地区的富庶传统跟这个西湖工程有着莫大的因果关系,只是后来西湖工程治水的功能逐渐消亡,才会慢慢被人们认为是自然。
关于这个事情,我这样说:
&&&&&&&&&&&&&&&&&&&&&&
道是余杭第一宗,
&&&&&&&&&&&&&&&&&&&&&&&文人画客尽憧憧。
&&&&&&&&&&&&&&&&&&&&&&&西湖原类都江堰,
&&&&&&&&&&&&&&&&&&&&&&&不济风光只济农。
西湖在宋朝也出现了十景的说法,它们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三潭印月、雷峰夕照、南屏晚钟和双峰插云。当然,开始的时候,有个别名字和现在不大一样,比如雷峰夕照当时就叫雷峰落照。后来清朝的康熙、乾隆两任皇帝又是定名字又是树碑,把这个十景作为国家级文件下发,正式固定下来。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杭州的一些大人物认为他们的杭州世界闻名,才弄个十景,似乎不能满足国际大都市的身份,就发起了一个评选新十景的运动,一时也热闹非凡。还别说,最后还真折腾一个版本出来,它们分别叫: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
虽然说这个新十景影响根本比不上老十景,文采也稍微差一些档次(也有说差蛮多的),但整体来说,那是一次相当成功的运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算一个了不得的政绩。
和老潇湘八景多已不存不同,老西湖十景基本都在,评选新十景的时候,真正不在的就只有雷峰夕照了。
雷峰夕照之不存在,原因很简单,因为原来的雷峰塔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倒掉了。小时候读书都有一篇课文,是钦定大文豪鲁迅写的,题目就叫“论雷峰塔的倒掉”。
实际上,很多人在没读那篇课文之前,就知道雷峰塔和白蛇的故事,那故事大体是这样的:
有两条母蛇,一条白的,一条青的,在西湖里修炼了千百余年,还得到观音大士也就是观世音观自在菩萨(关于这个家伙,我们后面也要说的)的提携,升格为会法术的妖怪,并且认了干姐妹。鉴于到她们是在水里修炼,估计水蛇的可能性比较大,而水蛇一般是不咬人的,所以也就应该没作过什么孽,似乎注定要成气候,能够修成正果。所谓修成正果,大抵就是她们严格执行天条,表现良好,每回考评都得优秀,最后玉皇大帝给下个文件,给发个上天的通行证,变成天宫的公务员。天上的公务员,别看都是人样,实际上,只有一小半原来是人,其他的可能是什么东西的都有。
但她们终于犯了天条。起因是那条白蛇不甘寂寞,开始思春,看上了一个凡人,(也有说两蛇都看上了的)。那人名字叫许仙,实际却凡得一塌糊涂,是个开药店的个体户,人长得蛮帅,心肠也蛮好,但脑子似乎不够清楚。那白蛇就变成小姐,青的变成丫鬟,在十景之一的断桥那里逮着许仙,跟他借伞,然后去还,就这么混熟了,进而相互钟情,开始谈上恋爱。没多久白蛇和小许就结婚了,三个就成了一家人,据说一起做了不少见义勇为、治病救人的好事(也有说做了不少坏事的)。后来白蛇还有了身孕。
镇江的金山寺有个和尚叫法海,是个大法师,是玉皇大帝一伙聘用的后备纪检干部,一旦有功,就能转正吃仙人的商品粮,也做公务员的。
那法海不知怎的知道了白蛇蒙骗许仙这个事(估计是先收到匿名信,随后查证属实),决定立一大功。据说和尚为了修成正果,有些不择手段,先是骗小许让白蛇喝雄黄酒现了原形,把小许活活给吓死了,辛苦人家大肚子白蛇跑到昆仑山千辛万苦、死里逃生去偷仙药救活小许;接着又把小许骗到自己庙里,强迫小许当了和尚,让人家孕妇大老远跑来要人,还不顾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没有做好说服教育的工作,致使那两个妖怪恼羞成怒,不光制造了个水漫金山的重大灾害,还带领小妖小怪们和法海请来的天兵天将打个不亦乐乎,彻底成了反革命;最后,在各项损失都造成以后,他用吃饭的金钵把白蛇给收了,盖了个雷峰塔,把白蛇给镇住了。
但立了这么大功劳的法海终究还是没做成仙人,因为他忽略了另外一件事情,就是那白蛇肚子里的儿子是文曲星下凡,级别算是非常高的,起码比法海那小小的后备干部高出许多级。后来,小小许考了个状元,回来把雷峰塔拜倒救出白蛇,还利用在天上人缘比较好的优势,(地位高了,人缘不好都不成),告了不知好歹的法海一个迫害罪,说和尚滥用职权,草菅妖命,就把和尚逼进螃蟹里坐禅去了。
每次听到这故事的时候,老觉得和尚可怜。按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天条面前理应人、妖和神仙也是平等的,和尚的执法似乎也没出太大的格,最后落那么个下场肯定是官官相卫的结果。甚至怀疑文曲星能够跑到白蛇肚子里没准就是白蛇贿赂的结果,搞不好收好处费的就是那个不知道男女或者说不男不女的观世音菩萨,这个家伙还有个最赚钱的副业就是给人家肚子里塞孩子,人们都叫他送子观音。
后来大了一些,知道真正的法海和尚同样相当有名,但一直就在金山寺坐禅,从没和螃蟹达成过什么房屋租赁协议,隐隐还有些高兴。
后来,我在扬州读过几年书,对于长江对面的金山寺还是比较熟悉的,也很去过几次。
实际上,古时候的长江入海口也在那一带,镇江和扬州的瓜州基本就是入海口的两侧,两边延伸出去,形成一个巨大的海湾,唐朝以后,泥沙淤积,才慢慢增加了许长的河道,把上海这座当今国际大都市从海滩、海水里救了出来。
金山寺就位居镇江市西北部的金山。金山原是江中小岛,古名浮玉,有“江心芙蓉”之称。后因水流变迁,岛南沙涨,到清朝时逐渐与南岸陆地相接。金山不高,大概也就是六十多米的样子,但还是可以算是陡峭巍峨,景色壮丽。在山上开始建佛寺是在东晋时期,初建时名“泽心寺”。改名为“金山寺”主要是因为我们熟悉的法海禅师开山得金。
这个恶名昭著的法海居然出身很好,他是唐朝著名宰相裴休的儿子,出家为僧后也有相当不错的僧名。传说他在山上挖土时,挖出黄金数缢,上报朝廷后,皇帝下诏以黄金重修庙宇,并因此将该寺命名为金山寺,浮玉山也就成了金山。
北宋时,因宋真宗曾梦游金山,便赐名为“龙游寺”。清康熙南巡时,也给金山寺题写了“江天禅寺”的匾额,尽管这块匾额至今仍挂在寺的门楣上,但满清皇帝的赐名似乎同样未得到民众认同,故该寺仍以金山寺声名远扬,众人皆知。
金山寺依山就势而建,寺门正对长江,殿堂楼阁沿山之西侧顺势展开,殿宇相衔,楼阁层接,几乎将西侧山崖全部占满,颇具气势,民间有金山寺包山的说法,和焦山山藏寺、北固山顶寺共同形成镇江三山的特色。
金山一带还有个有名的地方就是中泠泉,它位于金山以西一里左右的地方,池畔石栏上有清人王仁堪题写的“天下第一泉”五个大字。据说此泉开始只被陆羽排为天下第七泉,后来刘伯刍根据此泉特有的优点,定其为天下第一。中泠泉又名中濡泉,泉水清澈,水味甘醇清冽,沸水注入杯中可高出杯口而不溢出,这个我亲自试验过好几回,确有其事,但水质似乎也并无什么更特别的地方。我估计,这水能够号称第一,主要是比较难得,因为在唐宋时,中泠泉还在长江中,汲取泉水须在每日子、午两个时辰,乘船至江中,将带盖的铜瓶用绳垂下泉中,迅速拉开盖子,才能汲到那么一点点泉水,操作不当的话还可能夹杂进脏水,取水难度和成本算得上天下第一,这水理应天下第一了。
不过,我一直疑惑的是,这眼泉水,最早是如何发现的呢?
那位姓裴的和尚,实际上跟蛇就没扯上过任何关系,金山寺跟蛇有关的故事,比他要早不少年,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我们后面还要隆重介绍,这里就只说故事了。
传说梁武帝某天夜里梦见刚死不久的宠妃郗氏变成了一条毒蛇,向他哀求说:“我在世时心太毒,死后变为毒蛇,请为我做佛事超度众生,让我安心。”次曰上朝,梁武帝正在要大臣们为他释梦,居然就有一条大蛇越过护卫阻拦,游进殿来,梁武帝见是梦里所见的蛇,就说:“你若是郗氏变的,就开囗说话吧。”那蛇就复述了昨晚的话(好生牵强,估计还在梦中)。后来,梁武帝召见当时的泽心寺住持宝志和尚商量,(宝志和尚我们后面也要说的)。宝志和尚约请九位高僧,在金山览阅藏经三年,编成《水陆仪轨》,接着梁武帝亲赴金山参加水陆大法会,这是当时佛教最大的盛典,亦为后世水陆法会之滥觞。
这个故事在今天的金山寺壁画上依然可以看到。
裴和尚曾经被金山寺的和尚尊为第二代开山法师,名气甚至超过了当过国师的宝志和尚,直到他无端遭人诽谤。
说到没有良心,陈世美似乎是可以入围三甲的,可真实的陈世美虽然同戏文里一样是湖广均县人氏,但他是个清朝人,不光没被包公用铡刀干掉,甚至还是个相当不错的清官,可他还在世的时候,就出现了著名的戏剧《铡美案》,据说是有人嫉妒陈世美的名声弄的恶作剧。
裴和尚的遭遇大抵也是这件事情的翻版,毫无新鲜之处,却被广为流传。二十多年前,我去金山寺的时候,人们就说这事,觉得无聊。最近又去了一趟,人们还是在说这事,比二十年前更为厉害。我站在高高的慈寿塔顶,看着连天衰草与江水相接,忽然想到点什么,写了一首古风。
那诗这样:
斯玉何时浮,江海何时朔。开山遇黄金,山寺相存擢。
因传降白蛇,执法违天数。可怜大道僧,折名于未觉。
遗臭千百年,不曾与人驳。今再过金山,方知裴君乐。
江与海俱消,中泠终易汲。法固非本原,塔上旗剥剥。
继续说雷峰塔。
实际上,修建雷峰塔的人是钱俶。钱俶是宋太祖赵匡胤同时代人,他是五代吴越国的最后一任国王,当了四十年土皇帝,当时拥有浙江、江苏和福建的十四洲,同时他还是个著名的诗人,当然,从文学来说,钱俶显然没有他另外一个同行有名,那个同行就是一直就大名鼎鼎的南唐后主李煜。
和那个除了填词谈恋爱之外其他方面都糟糕得一塌糊涂的李煜相比,钱俶还算是个政绩不错的土皇帝,当然,这厮更是个见风使舵的家伙。看到宋朝势力越来越大,他估计自己不是对手,就抢先和赵匡胤联手灭了南唐,让那个流氓皇帝不好意思冲他下手。等到赵匡胤死了,又抢在更流氓的赵光义之前向大宋归顺,搞了个纳土归宋,正式投降,混了个促进和平统一的美名,让自己多活了上十年,还保全了后代和部属。
这么一个家伙,自然相当喜欢搞一些形象工程,他在西湖的主要政绩有三,一个是重修灵隐寺,另外两个是新修,一个是保俶塔,另外一个就是这个多灾多难的雷峰塔。
大概是要准备搞个世界上最高的工程,最早,雷峰塔的设计规模宏大,塔高足有十三层之多,是个为砖木结构阁式塔,塔以砖石为芯,外有木构檐廊,重檐飞栋,十分壮观,再加上内壁镶嵌佛经石刻,塔下供奉金铜罗汉。可惜由于急着要投降,最后只修到七层就匆匆修改设计让它完工。但就是这么个半拉工程,就已经宏伟得一塌糊涂,决不可能是法海那样挖了几块黄金的穷和尚就能够主导的。
可惜那塔在一百多年以后因战乱被人毁了半截。等到杭州成了南宋的首府,看到那塔那么破烂,严重影响观瞻,丢了朝廷脸面。为了给这天朝半壁江山添光加彩,朝廷决定维修雷峰塔。可惜,由于当时需要赏赐和援助金国的过多,自己倒没什么钱了,只好把那塔顶处理处理,毁掉的两层没再补回去。这样,七层就变成了五层。
到了明朝,这里来了倭寇,他们觉得那个五层的塔太过显眼,可能设有明军的暗哨,就点了一把大火,把木质阁楼烧得一干二净,甚至把那砖塔芯烧糊,变成褐色的一个柱子。
我们这个民族向来善于自我调节,明明是吃了大亏,偏要找出占便宜的理由。这个塔被烧了,破烂得一塌糊涂,上面杂草丛生,颜色也不大干净。本没什么好吹的,可这个西湖十景之一叫了一个雷峰落照,夕阳下,西湖侧,这样一个破塔似乎更能体现某种苍凉心境。再者,似乎也只有这样的塔才可能是法海那穷和尚盖的,更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极为信仰的白蛇娘娘传说。于是,这塔似乎一开始就应该是这个样子了,日本鬼子改正了咱们古人犯的错误,好生感谢人家尚且不及。还有好事者把它和对面的保俶塔联系起来,发明了“保俶如美女,雷峰似老衲”的说法。
别看这塔破烂不堪,但人们还是很关注。刚才说过,塔内壁镶嵌佛经石刻,那些砖自然就是经砖了,可杭州一带的人口音是没有后鼻音的,这经砖在他们嘴里就是金砖了。说是金的还真有些象,一来法海和尚是挖到过金子的,而且这家伙那个巨大的金钵在收妖怪时一定没收回去,二来那塔在夕阳下还真那么点金色。金子是好东西,总是引人注目,我们这个民族习惯把引人注目的好东西比如金钱美女甚至古董什么的收藏起来到自己家里。一来二去,那塔就没多少砖了,于是有一天终于就倒了。
雷锋塔之倒掉,让那著名的西湖十景少了个角,让人有些不爽,虽然弄了个新十景,终究名头一直亮不起来,地方官觉得脸面不够光彩,终于决定重修。
重修是要动基础的,所以封闭了一千多年的地宫打开了。
这个地宫蛮小,不象通常大家看到的那些甚至好几层的巨大的地宫,只有米把高,方圆不过丈把,倒真有些象个关人的号子。当然,地宫里自然没有我们已经知道根本就没进去过的白蛇,倒是有个金涂塔,估计里面就是如来佛的螺髻发舍利,反正大家都那么认定。
原来这个钱俶信佛得一塌糊涂,他花了不少心思迎了一个国宝回来,据说是如来佛的螺髻发,螺髻,是所谓如来三十二机之一,其实不过是如来头顶长了一个旋,髻毛发向右旋转,其形如螺。钱俶对这个螺髻发很是金贵。
年过花甲的钱俶有个非常宠爱的年轻妃子姓黄,比他还信佛。为了立公德,就吹了一些枕头风,让钱俶立了这个塔,把起来,人们把那塔就叫黄妃塔。
还有个说法是,钱俶见黄妃生了个儿子,很是高兴,就决定修建黄妃塔,供奉佛螺髻发。我一直对此表示怀疑:六十好几的钱俶又不傻(从他好几年之后还能够抢在赵光义动手之前纳土归宋就可知道,他不光不傻,还精明得厉害),如果真是那样,他一定会怀疑那孩子的来历,调查黄妃的忠实还来不及,哪里肯赔了妃子还折国宝。
重修工作搞得极其隆重,选中的设计方案是中国最牛的清华大学搞的,据说那里面的每个人都很牛。这个设计方案也很牛,他们基本否定了钱俶和南宋皇家的那些设计师的一些设计思维,搞了许多与时俱进的改良,比如阁楼用的就是钢材和铜,显示杭州之富庶,边上的斗拱用的是市长县长级别常用的五等斗拱,可见钱也不乱花,也不出格;塔身收口也从弧线变成了直线,以显示简洁明快,大方豪迈;更能体现特色的是,这塔就建在原塔基础上,用钢结构跨空五十多米建塔,而把原来的破塔保留在现在的塔里面供人比较新旧社会的不同。当然,这个花了一两个亿的项目,其实际高度居然比原来那塔要矮一些,形象上从穷困的老和尚也就成了大肚罗汉。实在了不起得一塌糊涂。
我去雷峰塔是重修完成后第一年,傍晚就在十景之一的柳浪闻莺旁边先感受了一下雷峰夕照。可惜得狠,那矮胖的塔金光闪闪,夕阳照下来,感觉倒象跑到矮人国当国王的武大郎正在举行登基典礼,滑稽的意思比较浓郁。晚上过去的时候照例(照我的例)有点蒙蒙雨,那塔灯火通明,底下的钢结构部分乱七八糟的感觉,上了楼,更象进了宾馆,尤其最中央居然是个漂亮显眼电梯,实在有些奇怪。而导游小姐似乎很热衷对高科技的介绍和富丽堂皇的描述,让我很艰难地找了点时间才俯览了一下西湖夜景,找一些骚人的念头。
应该说,这么个塔或者都很难叫塔的东西,实在与我心目中那个古老的艺术品有些差距。也许是我确实跟不上时代的艺术了,纵然地方和部分景色非常适合发回把两回闷骚,但我终究还是落荒而逃。后来,因为不敢空回的缘故,我这样补了一回课:
&&&&&&&&&&&&&&&
七律—夜上雷峰塔
&&&&&&&&&&
离尘七十去年归,金骨华光新衲威。
&&&&&&&&&&
山影三环皆俯揽,城灯一水半横霏。
&&&&&&&&&&&白蛇传误成螺髻,赭壁留残着彩衣。
&&&&&&&&&&
塔谬峰名相赖久,导游不敢说黄妃。
说到佛舍利,离三峡不远的当阳玉泉山听说也有一颗,还是最为难得的佛牙舍利。
玉泉山又名覆船山,那山在湖北省当阳市,里面有个著名的庙,就是这个我们前面已经提到、后面还要多次提起的玉泉寺。
玉泉寺位于玉泉山东麓。相传东汉建安年间,僧人普净结庐于此,便名普净庵。这个和尚也是个出色的广告人,他宣称关羽还在这里显过灵。
刘备进四川,把关羽留在荆州,算是当地最高行政长官,东联孙吴,北拒曹魏,开始还搞得有声有色,可惜后来骄傲,大意失荆州,败了,走了麦城(那地方离这庙还确实不远),让东吴的陆逊割了脑袋送给曹操,算是身首异处。普净说关羽被杀后托梦给他,不停高呼还我头来,(脑袋都跑到河南去了,想来鬼是不用嘴说话的,跟那个被天帝砍头的刑天一样,凭着肚脐眼就可以发挥意思输出的功能),和尚点化关羽说,老兄过五关斩六将(这和尚似乎读书也不多,连关公的英雄业绩说说不上几样),战功无数,杀人无数,那些人的头向谁去讨还?关羽顿然觉悟,便皈依佛门,后来还当了佛家的伽蓝神。这个广告策划相当成功,一时香火旺盛,到夷陵之战时,刘备甚至亲临当阳为关羽设祭,并扩建原庙,兴建显圣祠。
慧思还在北朝没太出名的时候,南朝后梁梁宣帝萧察敕为覆船山寺。后来智顗和尚(也就是智者大师)跑到这里,提出了我们以后还要提到的“一念三千”的著名理论。隋朝开国的时候,当时的晋王也就是后来的隋炀帝杨广应智顗奏请在此起寺,敕名“一音”,后因为山里面有个叫珍珠泉的地方名气也不小,又改为玉泉寺;过了两三年,杨广敕封智顗为智者禅师,并亲书“智者道场”匾额(那斯写得一手好书法)。智者呆过的庙据说有三十六处,其中玉泉寺与浙江天台国清寺、山东长清灵严寺、江苏南京栖霞寺并称为“天下四大禅林”。
到了唐朝,这庙就更了不得了,唐太宗时期,有个叫法瑱的和尚看到生意特别好,就把庙的规模再次扩大,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庙;唐高宗时期,皇帝诏请玉泉寺的方丈弘景为师,整天和皇帝皇后呆在一起,地位仅次于到西天取经的玄奘法师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唐僧;等到那皇后武则天当了周的皇帝,玄奘也圆寂了,那弘景就更不得了,权倾朝野,武则天还授舍利并敕建七层砖塔瘗之;可惜,弘景光顾着伺候皇帝,无法分身照顾庙里的正常业务,那庙里就来了个和尚,就是从黄梅跑过来的禅宗北宗六祖神秀,那神秀占领了天台宗最重要的领地,在这里混了将近二十年,门下弟子据说有好几万,名动天下,最后也被武则天请去了,当了三朝的国师。著名天文学家一行禅师也在这里生活过八年之久。那个朝代,这庙据说占地左五里、右五里、前后十里,为楼者九,为殿者十八,僧舍三千七百间,比长安的皇城都小不了多少。
后来,这庙似乎就逐渐没落了,除了北宋年间把那砖塔改为铁塔之外,基本上再没什么了不得的事情,虽然后来的皇帝让这庙改过名字,当过护国寺,但总是屡毁屡修,越修越小,再也没有当初的宏大了。
我带着老婆孩子去玉泉寺的时候,和尚和游客都不少,熙熙攘攘的,跟热闹的菜市场差不多,而我看到的不知是原来多少分之一的庙依然具有相当的规模,还有弥勒殿、大雄宝殿、毗庐殿、韦驮殿、伽蓝殿、千光堂、大悲阁、十方堂、藏经阁、文殊楼、传灯楼、讲经台、般舟堂和圆通阁等殿堂,还新修了个五百罗汉堂。虽然这些殿堂楼阁多是明清营造风貌,偶尔才有些宋、元规制遗风,但依然气派不凡,尤其是那个大雄宝殿,最为雄伟瑰丽,据说是南方最大的一座古建筑之一。重檐歇山式大殿面积一千多个平方,通高二十一米,面阔九部,进深七间,梁架为抬梁穿斗式,立柱七十二根,斗拱一百五十四组,开花藻井,彩绘斑斓。殿前置隋朝铁镬、元代铁釜、铁钟等珍贵的大型铁质文物十馀件;殿侧有石刻观音画像一幅,传为唐代画圣吴道子手迹(可惜我不懂画,找了半天当风的味道才隐隐感觉有那么一点,)。寺内古柏苍劲,银杏叶茂,修竹翠丛,庄严谧静,尤其是那庙里的桂树月月开花,满院溢香,很让我心动了一番,很想折下一枝。
因为家人一路,我就不好闹出太大的动静,就只能到处转。转到一个比较僻静的地方,看到有个老和尚斜在躺椅上读书晒太阳,象个得道高僧的模样,便过去小心翼翼地询问现在这里算是天台、禅宗或者净土中哪一宗。
我这么问,是很有佛学功底的,天台和禅宗是历史,而问到净土却是因为慧思和尚的懒惰,天台宗没有自己成型的行为规范,只好把净土宗的借来用了,所谓教在天台,行归净土。
那和尚果然厉害,说:都不是,这里是信佛的,如来佛那个佛。
我大惊,以为颇有禅机,便做必恭必敬状。
和尚接着说:那佛灵得狠,要不抽个签?
我落荒而逃,丝毫顾不上老和尚还要继续介绍其他业务。
庙里面转完了,已经是中午时分,就找了个馆子点了几个土菜吃饭,还专门要了壶一等仙人掌茶(那馆子里没有特级的)。
我是个贪嘴的人,好吃好喝的多不会放过,还经常冒充一下美食文化或者茶文化的专家。大名鼎鼎的仙人掌茶我很早就知道,但一直没喝过。
仙人掌茶,又名玉泉仙人掌,似乎仅产于玉泉山麓玉泉寺一带,为扁形蒸青绿茶。仙人掌茶的生产历史,据说始创于唐代玉泉寺,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当时玉泉寺有个和尚,是大诗人李白的族侄,每年春天,在庙前面那个珍珠泉流成的玉泉溪畔的乳窟洞边,采回一些嫩叶,制出这茶来。有一年,和尚云游到金陵(南京)恰遇李白,以此茶作见面礼。李白一看此茶其状如掌,喝起来清香滑熟,别具一番风味,遂命名为“仙人掌茶”(单从这事看,李白取名字的能力似乎也不比我高明多少),并写一首诗做了回广告,并因此让这茶入选进所谓名茶系列,颇得文人垂青和向往,我的一些文人朋友就多次要求我想办法给他们弄点。
似乎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当地就开始恢复仙人掌茶的试制工作,号称一举成功,并多次被评为湖北省的优质名茶。据说其蒸气杀青、炒青做形、烘干定型等工序颇具特点,有很多秘诀。有个善于喝茶的朋友跟我说,仙人掌茶的外形扁平似掌,色泽翠绿,白毫披露,观之令人爽心悦目;开水冲泡之后,芽叶舒展,嫩绿纯净,似朵朵莲花挺立水中,汤色嫩绿,清澈明亮;清香雅淡,沁人肺腑,滋味鲜醇爽口,初啜清淡,回味甘甜,继之醇厚鲜爽,弥留于齿颊之间,令人心旷神怡,回味隽永。
非常遗憾的是,当我满怀期待的观赏和品尝这个著名的茶叶时,感觉比我在会议室里喝的公费茶好不了多少,(一般来说,会议室里的茶叶大概有些看相,但喝起来确实不怎样,)甚至比平常的一级绿茶要差很多,让我不禁要怀疑那试制成功的真实性。所以,很想以后找个时间跑到庙里找大和尚谈谈禅,骗他点好的仙人掌,以论证我的看法。
可惜的是,虽然我后来找到了门路可以和大和尚喝茶,却没有找出时间去一趟。
应该说,这个上午,在我算不上非常成功的旅游,但在那时才五岁的儿子看来,却是好玩得一塌糊涂,大人们坐在椅子上休息等饭的时候,小先生兴致勃勃地跑到玉泉溪边玩土。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那馆子前面的停车坪连到溪边,沿着溪流种了一些树,某棵树下有一小堆浮土。小先生跑到那土旁边,不知在哪里拣了根枯枝,插进浮土,小心翼翼地开展了一次植树活动,培土压实完毕,还拿去喝剩的茶杯好生浇灌一番,并宣称要待明年发芽之后再来巡视。
我很是感慨,觉得我那儿子要比这座山上所有的人都更懂得禅机,便信口来了几句。
其实,当时还是准备搞个大一点的工程,这几句只是那首并未形成的古风长诗中的一段,但一时还真没搞出来,有些回去继续下去的想法。不过,回去之后反倒想明白了,如果真要搞了,我的悟性不光比我家小先生有差距,恐怕连那晒太阳的老和尚也比不上了,便只给它加了个题目。
&&&&&&&&&&&&&&&&&&
五古—过玉泉寺
&&&&&&&&&&&&&
山有月月桂,欲折插枝斜。
&&&&&&&&&&&&&
小儿知佛性,临溪种枯桠。
&&&&&&&&&&&&&&培扶以弃土,灌溉以残茶。
&&&&&&&&&&&&&&但得生一念,三千自拈花。
虽然说这名寺名茶,我的印象一般,但吃过饭,我还是非常有兴趣地去仔细瞻仰了名塔。因为那塔不光有名得一塌糊涂,它的地宫还被打开了。
玉泉寺前不远的土丘上有铁塔一座,那塔原称佛牙舍利塔,俗称棱金铁塔或者千佛塔,北宋嘉佑年间铸建,将近一千年了,为中国最高、最重、最完整的铁塔,是个不折不扣的真古董,不象雷峰塔或者玉泉寺那样修个一塌糊涂,搞得面目全非。
铁塔地面部分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刹为铜质,形似为宝葫芦,塔基为特制青砖,塔身为生铁铸造,历经近千年却不锈。
塔身仿木构楼阁式,八角十三级,五丈多高,基座八面皆铸有图画饰纹,大概有高山、大海、八仙过海、二龙戏珠等等,基座八隅各铸全身甲胄顶塔力士一尊,煞是威猛。每层各作四门,两两相对,隔层交错,每层均设腰檐平座,置斗拱出檐,那斗拱可比新雷峰塔那个高级多了,腰檐出檐深远,前端铸出凌空龙头以悬风铎。塔身铸有佛像,据说有两千多尊,还有铭文,记载着塔名、铸建年代、工匠和功德主姓名等等,塔铭记载塔重五万三千多斤,共用铁七万六千六百斤。
铁塔通体不施榫扣,不加焊粘,逐件叠压,看上去俊秀挺拔得一塌糊涂。奇怪得很,仔细看的时候,可以发现塔似乎还稍微有点偏,一问才知道是为了适应当地风的问题有意搞的,实在高明得一塌糊涂。其冶金铸造、金属防腐、营造法式、建筑力学、铸雕艺术等等大约也够让那些大学里的牛人研究几辈子。
当然,我不用研究这些,只是心里简单赞叹了一番之后便去了地宫。
从有关典籍中可以考证,原来的砖塔后来被扒掉了,宋朝修这个铁塔是要重瘗武则天亲授、在庙里搁了些日子的不知真假的佛牙舍利。这回开地宫的时候还真找到那东西了,和书上说的一样,地宫为石质六角形竖井,内置汉白玉须弥座,座上置石函三重,函中供奉舍利。
说句实在话,地宫一旦开了,往往就没什么可看的,不过是些新地道套着旧地道,明明是现在挖的,非得说跟古人挖的一样。而那个据说是佛牙舍利的东西,保护得甚为严密,装在一个机关重重的家伙里,只留一个半透明小孔,让人瞻仰,可惜,我看了半天,除了看到一点点亮,什么都没看清楚,只能去看看影骨也就是复制品。
就这么个东西,却曾引起了佛教界、学术界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广泛争论,一时间,有志于研究点什么出来或者准备研究点什么出来的三界人士翻箱倒柜、引经据典、口诛笔伐、吐沫横飞、乌烟瘴气、热闹非凡。他们争论的焦点便是这个玩意是不是真的释迦牟尼佛真身牙舍利。
舍利,梵语中就是尸骨的意思,和尚死后一般都能搞些残余骨烬出来,人们就把那些东西叫做舍利。通常大家说的佛舍利,指佛祖释迦牟尼火化后留下的固体物,如佛发、佛牙、佛指、佛骨舍利等。
佛教经典中把舍利分为两类:一为法身舍利,即佛祖所说的佛教经典,二为生身舍利,即佛祖火化后留下的固体物。后者又可分三类,一是骨舍利,白色;二是肉舍利,红色;三是发舍利,黑色,均圆明皎洁,坚固不碎。
当然,菩萨、罗汉甚至一般的和尚也会有舍利,佛教人士一直宣称,只有虔诚奉佛,悟道得法的人才会自然结晶舍利,非常人可得。我认为这个纯属谣传,出现所谓舍利主要是因为由于当时火化技术不过关,在东方各国,和尚之外的人原先一般不会火化,自然也就没有那些玩意,小和尚死就死了,谁也不会有耐心去找寻还有什么没烧干净的东西(恐怕大和尚也不让别人找)。现在虽然都搞火化,但技术显然要进步许多,把释迦牟尼丢进当今任何一家火葬厂,估计也剩下不了什么玩意。
公元前486年,八十岁的释迦牟尼在他那个号称有史以来记性力最强的徒弟兼秘书阿难的陪伴下巡游,走到那条名叫希拉尼耶底的河边。因为走的路程比较远,第二天还要开讲座,身上太脏不大合适,就跑到河里洗了个凉水澡。这在原来倒没什么,早些年他都是这么干的,但现在年纪太大了(在当时,那个年龄绝对高得一塌糊涂),又过了不少年舒适日子,身子娇贵许多,这个澡洗完,就有些不舒服的感觉。河岸边长着一片十分高大茂盛的娑罗双树(也有说别的树的,也混乱得一塌糊涂),阿难在两株较大的娑罗双树中间(也有说是一棵下面)铺了草和树叶,并将僧伽铺在上面,让释迦牟尼躺着休息。但躺下去的佛祖就再也没有起来。
释迦牟尼躺下去时候,头朝北,右手支颐,左手放在身上,双足并拢,右侧卧在僧伽上。这个姿势后来就成了卧佛的造型。
释迦牟尼去世,也就是佛家所称的佛陀入灭,他的那些大小主要弟子们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才围拢过来。遵照师父火化遗愿,他们就地取材找了娑罗双树做柴火,把遗体焚化。
我查过一些资料,娑罗双树是属龙脑香科常绿大乔木,可以做香料的,龙脑香是非常高级的天然香料。
这些娑罗双树一烧自然清香扑鼻,好几里都闻得到,丝毫没有让人感觉到因尸体摆放多时而形成的臭味。
后来的和尚觉得这个味道不错,也常用这龙脑香油点佛灯,用娑罗双心材点香敬佛。慢慢的,人们去庙里也学着这么干,但龙脑香油和娑罗双心材不多,贵得一塌糊涂,实在有些难以承受。
于是,有些具有经济头脑的人就搞出了其他的香,形状和娑罗双心材一样,便宜,气味还差不了多少,可以让人们大把大把买了去庙里点,这就是烧香的来历。
焚烧释迦牟尼遗体那火搞得很没水平,烧过之后,弟子们从灰烬中找到了好多东西,据说包括四颗牙齿以及指骨、头盖骨、毛发等号称舍利的东西。他们将佛祖真身舍利起塔供养,顶礼膜拜。三百年后,那个据说是放下屠刀就立地成了佛的大菩萨阿育王取出全部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恐怕凑八万四千法这个数字的可能性比较大,肯定搞不了那么多,不然,释迦牟尼就可能根本就没火化,就算没火化,这斯再胖,连皮带肉加骨头分之也弄不了那么多份,)分别盛入宝函,在世界各地建塔供养,其中有许多传入中国。比如著名的西安法门寺地宫中就有一节中指骨,当然还应该有雷峰塔地宫中供奉的佛螺髻发舍利。
雷峰塔那个到底是不是真的,似乎一直没什么人怀疑。但我总觉得头发那东西,烧起来还是比较简单,再不济的火都可以把它报销,所以一直怀疑释迦牟尼那些徒弟找舍利的时候一定是发生了误判,把树上附着的蜘蛛网之类的什么东西认成了头发。这个问题谈起来很简单,但人们总是不愿意跟佛经打官司,有想法也懒得说而已。
佛牙舍利的问题相对要复杂一些,因为人家早就有数,总共就四颗。佛经里记载当时就有一颗被天龙八部之首帝释天弄走了,还有一颗被海龙王请了去。扣除天上海底的,人间只剩下两颗,关键是这两颗早就找到主了,并都已经被全体佛教、学术和政府人士认可,它们一个在斯里兰卡的佛牙寺,另外一个在北京西山八大处的灵光寺。
佛经上又讲,舍利可以用各种物品替代,佛牙也可以用动物牙齿替代。此即影骨之谓。比如法门寺的指骨舍利就有三个影骨。搞这个影骨,一来可以保护舍利的安全,再者可以扩大业务范围,拿到了影骨,就相当于买到了版权或者说取得了授权书,多弄几个就可以更好的发展业务。但有些人想获取暴利,直接就造假,也搞了一些盗版影骨,甚至还有人干脆就说那盗版影骨就是真的舍利,生意倒跟那些拿授权书的一样好。
尤其是这个佛牙,因为有数便显得珍贵,伪造起来又相当简单,自然就是伪造的热门。历史上记载佛牙舍利出现了很多次,搞得佛家秩序有些乱。他们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展开了多次声势浩大的三一五打假活动,把其他的佛牙一概定为侵权。
这次似乎有些难,毕竟这庙早先的名声够大,还有当时官家发放的证书,而这个官家的老大武则天据说还是弥勒佛转世,支持的声音从来没这么义正词严过;但只有两颗的认定也是动用了高级程序的,好多著名人物都签过字,恐怕随便也不好更改;听说已经有人在打传说中去了天上和海底的那两颗的主意,准备让这个佛牙占据那名额。
好玩得一塌糊涂的这个事情,总让我想发表点意见,虽然比不过我家公子,但总得比这般人要禅机一些吧。于是,顺手填了阕词。
小庭院—玉泉寺小记之舍利篇
三楚名山热闹啦,争争吵吵为颗牙。你说是俩我说仨。
法待谁弘多不悟,缘因佛祖慧根差。轻遗俗物扰禅家。
又扯远了。
慧思带着贵宾们散步,转着转着就转到庙前面半里许的一个土丘上。这个土丘上没有建筑,但可以看到底下山洼里的景色,有点象现在的观景台。
大家站在观景台上看风景,看着看着,大家发现了个问题。
去山洼有一条小路,大概有半里多长,相当陡。成群结队的和尚挑着水桶行走在这条小路上。
大概是因为接待规模比较大,智无大师也亲自参加了挑水,看到大伙都在土丘上,他就赶紧挑着担子爬了上来。一上来就和贵宾们打招呼,脚下就没大注意,不小心拌了一跤,把那担辛辛苦苦担来的水全给弄洒了。
智无很是尴尬和愧疚,低头走到慧思跟前,不说话。
钦差大人有些不忍,就跟慧思说:这事也怪不得智无,确实挑水的路程也太远了,实在辛苦得很。
前面说过,慧思的腿脚不太好,一直就拄着皇帝赐给的那根锡杖。他非常自责,说这个事情根本就不能怪智无他们,主要是因为他这段时间忙于工程建设和开业等事情,忽略了水利这个事关僧计僧生的重大问题,好在智无那担水洒得正是时候。
只见慧思大师面西而立,手把锡杖,遥指苍天,高宣佛号,随后将锡杖用力抛出,锡杖正好斜插在刚才洒水的地方。
慧思说:按照佛的旨意,我等在此礼佛,佛祖不会让我等缺水的。于是带众人至锡杖处,拔出锡杖,用力在插出的小坑上狠敲三下,果然佛法无边,一股水就从中汩汩涌出。
慧思急令智无召僧众挖井。在水井开挖过程中,山泉源源不断,逐步占领了井下空间,让扫尾工程全部改为水下施工。看到这个情况,包括岳神在内的所有贵宾都有些目瞪口呆。
人多总是好办事情,不一会工夫,一口又深又大水井就大功告成了。慧思请钦差赐名,钦差题名曰:卓锡泉。
这个事情,确实非常奇妙。但我所知道的情况是,虽然慧思没有学过地质勘察,但智无却是个高明的水利工作者,与其说智无那担水洒得正是时候,还不如说智无那担水洒得正是地方。
虽然也有个别和尚认为要是再近一点就更理想,但看到可以免除挑水爬陡坡的痛苦,五百来个和尚们不禁一起欢呼雀跃。
前面说过,慧思不久前曾经引起点动静把衡山的狼都给吓跑了,但山里面的凶猛动物不止狼一个品种,也似乎不都象狼那么没出息。
今天引起的动静似乎也太大了一些,竟然惊动了老虎,而且还是一只白色的老虎。
说到白虎,一部分男人可能会心一笑,似乎能联想起点什么,但更多的人顿时沐浴焚香状,无比崇敬。人们觉得很玄妙,因为那东西实际上是道教最常用的法器。白虎经常和青龙、朱雀、玄武三件法器一起,组成四象,后来也有叫四灵的。是专门用于镇守道观山门的天神,算得上大大的道教护卫神。
其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最早是指天上的星宿的,古人把天空分成东、北、西、南区域,称东宫为苍龙象,北宫为玄武象,西宫为白虎象,南宫则为我们一再提到的朱雀象。这种四象实际上是把每一个方位的七个星星也就是七宿联系起来加以想象而成的四种动物的形象,比如南方朱雀就是以井宿到轸宿象鸟,柳宿为鸟嘴,星为鸟颈,张为嗪,翼为羽翮。此外,东南西北四象还依次代表春夏秋冬四季。
当然,最早的北方玄武并不是我们后来知道的龟蛇形象,而是一只鹿。
具体到这个二十八宿的西方七宿,《太上黄箓斋仪》称白虎西斗星君为:奎宿天将星君,娄宿天狱星君,胃宿天仓星君,昂宿天目星君,毕宿天耳星君,觜宿天屏星君,参宿天水星君。道教还有这样的说法;西方自虎上应觜宿,英英素质,肃肃清音,威摄禽兽,啸动山林,来立吾右。
那天的白虎出场,也是从啸动山林开始的,但威摄的却不光禽兽。
我们知道,天上有的东西,地上自然也应该有,所以就有了四岳,而南边的那山,自然就是朱雀了。
所以,周文王的四象也就是四岳就在他那西歧的周围,到了周武王,四象就扩展到黄河洛水之间的广大地域了。
从这个角度说,其实,我们前面说到的韩愈故事,就算当时云真的开了,他似乎也不可能真的看到那只朱雀的。
中国文化的核心之一是天人合一,所以,后来人们又把四象运用于军窖军列,成为行军打仗一种阵势,《礼记·曲礼上》曰: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招摇在上。《十三经注疏·礼记·曲礼上》又云:如鸟之翔,如龟蛇之毒,龙腾虎奋,无能敌此四物。
当然,这几个东西慢慢就被人们按照某种神兽的臆想画了出来,挂在旗子上,变成了图腾或者说神兽。
中华道教无限责任公司开业后,沿用古人之说,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纳入神系,作为护卫之神,以壮威仪。《抱朴子·杂应》引《仙经》描绘太上老君形象时说:左有十二青龙,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后有七十二玄武。十分气派,着实威风。后来,四象逐渐被人格化,并有了其封号,青龙号为孟章神君,白虎号为监兵神君,朱雀号为陵光神君,玄武号为执明神君。
这样的形象大使,自然要多利用起来,所以,但凡跟道教有点关系的事情,一定就会弄出个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之类的说法。
当然,这些说法传开以后,人们又发现新的问题,这么隆重的四象,总得护卫点什么,那么护卫的东西是跟四象一个级次的好还是两个级次的好呢?这个问题不解决,很多话题就不好说。
应该说,道教能成为中国文化的重镇,历代有名无名的人瑞们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就有一个跟慧思、诸葛亮差不多聪明的家伙,(最惨也得跟我差不多),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他从天象出发,先在中间加了一个中宫,接着把北方的鹿修订固定成龟蛇合体的玄武,中间就弄了一个比鹿更悬乎的麒麟来当这个神兽。这样,五方的问题就解决了。
方位的问题一解决,阴阳五行、五色就自然搭配进去了,还可以加上五德、五脏、五音、五应等等,甚至还可以把五种天气(五庶征)包括进去。这个帐比较难算,但我还是准备简要卖弄一下:东方五行从木,五色从青,五德从仁,五脏从肝,五音从角,五应从生,五庶征从燠(暖);南方五行从火,五色从赤,五德从义,五脏从心,五音从徵,五应从长,五庶征从旸(晴);中宫五行从土,五色从黄,五德从礼,五脏从脾,五音从宫,五应从化(大体就是结果实的意思),五庶征从风;西方五行从金,五色从白,五德从智,五脏从肺,五音从商,五应从收,五庶征从寒;北方五行从水,五色从黑,五德从信,五脏从肾,五音从羽,五应从藏,五庶征从雨。当然,如果我再把人的貌、言、视、听、思等天人感应之类的玩意再加进去,只怕大家就要找我算个命看个风水通个阴阳,惹些不必要的麻烦。
有些不是五个数的同样也可以,比如原本就有说法的季节。东南西北分管春夏秋冬,本是蛮顺当的事情,但现在多了一个方位出来,是个问题。不过,聪明人是难不倒的,他硬生生的把一年分成两半,中宫位自然就指那个夏、秋之交的年半,正好,火生土、土生金,也接得上,农业方面也是分管古人认为最不可思议的结果子的过程。
位于中宫位的人类老大,也就是天子,穿的自然只能是黄色的衣服。
再下来,需要解决的就是要在四岳中间再找出个中岳来。这个问题,实在不是太难,随便在都城不远的地方找个大山也就是了。当然,有意思的是,最早的中岳居然是后来我们都知道的西岳华山。
从这个时候开始,五岳建制也就正式形成并定型了。道家最为重要的理论体系之一也就扩展得无所不容,包治百病了。
回到般若寺上来。
经过前面那一番大折腾,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去。就在和尚们欢呼声刚刚结束的时候,山林里突然响起了一种高亢的动物吼叫声,接着就有人惊呼:老虎来了,快跑。
&很快,土丘上就没什么人了,实际上,只剩下腿脚不好的慧思还站在那里。
躲到很远的人们看到,从土丘上面的山林里跃下一只白虎,那白虎直扑慧思处,到了跟前,却老实得一塌糊涂,乖乖地蹲在和尚的右侧。
夜色苍茫,隐隐月光下,和尚立于土丘,左手持禅杖,右手抚摩伏于脚下的白虎,衣袂飞起,飘扬不坠。这个画面似乎静止了许久,仿佛逐渐风化在衡山岩壁上,模糊而清晰。
后来的人们这样传说。
任何事情一旦成为传说,总会比历史流传得更广,信的人自然也会更多。
最后,传说便真的成了历史。
其实,所谓历史,不过也就是一种传说罢了。
后来的大儒们对慧思施法治水这件事情和过程都赞赏有加,尤其是那个和白虎合影的造型。
我对这个形象设计也是相当的认可。
实际上,类似这样的形象设计是佛家最常用的功课,几乎每个高僧都会那么几十上百套的。同样,道家和儒家也有相同的要求,这个跟后来的集体体育项目一样,总要整出一些战术套路什么的。
比较共同的意见是,和搞企业一样,某人修为的深浅或者法的程度,往往取决于形象设计(或者战术)的深度、水平和执行力。
我年轻的时候,打过一些半专业的篮球比赛,我们的教练就给我们设计了二十几套战术,让我们花了好久时间才记住,还经常在训练的时候头晕,据说美国的NBA球队一般都有一百多套,估计那些球员记起来更复杂,脑袋晕得应该更厉害。
由于我们国家的球员普遍都没怎么上过学,记忆能力理应不高,我们国家某一任男子篮球队教练就只搞了七、八套战术就带队出去打世界比赛了,虽然成绩不甚理想,但至少在比赛中没有出现球员做完一个动作之后突然回头问教练应该如何搞下一个造型的重大事故,也是个了不起的结果。
就算是高僧,也不是所有的形象设计都能够成功的,比如禅宗二十八祖也是东土始祖达摩在中国一开始的形象设计就失败得一塌糊涂。
禅宗传到达摩这一代,在天竺已经没多少市场,效益相当不好,几乎处于破产状态。从我知道的情况,实际上达摩好几次都已经严重的资不抵债了,但达摩有一身好体格,还练了一身好武艺,实在没办法的情况下,他帮人看过场子,当过私人保镖,当街卖过艺,甚至还带领他的几个亲密弟子客串过小偷和剪径的强盗,总算把摩诃迦叶传下来的那只金钵子给保住了(当然,偶尔也会拿出去当一下的)。
达摩虽然读书不多,当时也没有什么系统的经济学理论,但他是个企业战略策划的高手,他决定去国外发展。
达摩在天竺禅宗最后一次关于企业战略发展的报告中大体是这么分析的:从外部环境来讲,在天竺,佛教企业虽然不到十家,但分店也就是庙却有上万家,已经处于完全饱和状态,竞争极为激烈;而除了禅宗以外,其他各派都实现了规模经济,每派都有几个分店也就是寺院形成了品牌效应,吸引了大量信徒也就是消费者;消费者总量不大,禅宗早就失去了可以参与竞争的能力。从内部环境来讲,禅宗缺少各方面的资源和能力,缺少核心竞争力,难以持续经营。虽然从汉朝开始,就陆续有其他各派在东方那个大国发展,但都未形成规模,而那个地方人口众多,市场潜力无限,只要禅宗把总部迁到那里,将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概念炒作,禅宗扭亏为盈是一个相当容易的事情,经营得当,禅宗甚至可以在那里迎来最大的发展机遇。
非常遗憾,当时达摩身边的人几乎都不赞成他的观点,并且对达摩进行了严厉的弹劾,甚至要求达摩交出金钵。
最后的结果是,达摩带着金钵,一个人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中国。由于没有盘缠,他加入了一个要到中国的马戏团,靠着他的武术表演混日子赶路。
达摩选择第一个要见的人是前面提到的梁武帝萧衍。
小时候读车万育的《声律启蒙》,一开始就有“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两句,似乎这一篇就这两句有些读不懂。后来才知道,这个说的是中国历史上两个叫武帝的家伙,这两个武帝我们前面都提到过,置酒未央宫的是汉武帝刘彻,那家伙跟匈奴打仗赢了,肯定免不了大摆宴席;而这个讲经的就是梁武帝,他不光在南京的那个庙里讲经,还三次舍身到那个庙里,似乎跟武字不大扯得上关系。
当然,这个武帝开始也武得一塌糊涂,据说他是萧何的后代,当过南齐的大将军,还是南齐皇帝萧宝晊的同宗,他在当雍州刺史的时候,趁着南齐内乱,到南京杀了一大批萧何的其他后代,自己受禅当了皇帝.
萧衍当了梁的皇帝,就开始信佛,他一口气在南京建了无数的庙,光是紫金山上就有七八十所。南京最大的庙就是这个萧衍的皇家寺院,后来叫做鸡鸣寺的同泰寺。萧衍经常没事就跑到同泰寺讲经,据说讲的比方丈还要好不少,基本可以算同泰寺的名誉方丈或者客座教授什么的。
萧衍搞了许多佛教的改革,比如原来的和尚是可以吃肉的,开始的荤主要是韭菜大葱生姜大蒜辣椒之类气味熏人的植物,但梁武帝之后就不再允许吃任何动物了;原来庙里不需要撞钟,但那个在金山寺当过方丈,后来当了国师的宝志和尚骗他说一撞钟南齐那些冤鬼就不会找他算帐,于是天下的庙就一天撞好多回,连那个紫金山都有了另外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字—钟山。
当然,最有创意的还是那个皇帝舍身。梁武帝三次把自己舍在家庙里,让国家花了据说是当时四个亿的货币单位把他赎出来,出来之后,国家没钱了,就提高税率,让老百姓吃不上几顿饱饭。
(有趣的是,这个中国历史上活得第二长的皇帝,最后在他手下侯景叛乱把他关押期间生生饿死了,也算还了他一报。)
我后来在跟别人讲那两句声律启蒙,总把讲经换成舍身,我觉得那样更好,甚至觉得车万育的原稿一定就是这样,后来有人读到了其中对皇帝的大不敬,才把它改成现在的模样。
这样一个昏头昏脑的皇帝,自然是禅宗发展东方市场最好的客户。
&&&我们知道,由于达摩一路旅行相当艰苦,赶到南京的时候,表面上看和通常的印度阿三没什么区别,准确一点说,当时的达摩更象一个落魄的印度瘪三,面色黝黑,脸上都是污垢灰尘,身上的袈裟早就破烂不堪,跟旧时小饭馆里的抹布基本一个模样。
皇帝平常看到的人一个个穿得花团锦簇的,由于梁武帝自从当了皇帝,就从来没有注意过他治下比例相当高的乞丐群体中的任何一个,(别人恐怕也不想让他注意到),瘪三模样的打扮他终究不会太喜欢的。看到这个宝志和尚介绍的天竺高僧居然这副尊容,又不大懂天朝的礼仪,萧衍不禁有些失望,加上前不久国家刚刚把皇帝从庙里赎出来,国家财政比较困难,自然就有些赶紧打发的意思。而达摩却总想搞个精彩造型一鸣惊人,让萧衍另眼相看,好给禅宗弄个座把几座豪华庙宇,就把自己的神态搞得很酷。
一开始双方就缺少达成协议的基础,所以谈起来很不愉快。
刚刚说过,萧衍是佛家客座教授,对佛教理论还是蛮熟悉的。佛教中有真谛、俗谛的义理,所谓谛,就是真理的意思,真谛明空,俗谛明有。萧衍讲经的时候,往往先讲真谛、俗谛,就是先明空、有之义,最后才讲空亦不可得,有亦不可得,非空非有,即空即有的最高上乘义理,也就是所谓第一义谛。
一上来,萧衍就选了个大体是本科水平必须知道的问题,他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
达摩过于想表现自己,认为自己如果回答得人云亦云,就有失国际权威专家身份,就没有按照萧衍的标准答案回答。达摩搞了个自以为很得计的造型,慢慢转过身去,昂着脑壳,迷着眼睛,用气声回答了句:廓然无圣。
我们知道,虽然达摩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梵语,但他的中文显然还不够好,很多发音都很模糊,还带着西部山区的口音,气声发音掌握得也一般,跟今天的一些歌星一样,有些让人打冷颤,更关键的是,达摩回答的时候还转了个身。
前面已经讲过,皇帝对应的五德是礼,自然把人家转身答话视为无礼,很有些不高兴。
何况梁武帝根本就没听明白达摩说什么,不高兴又加了几分,猜了半天,似乎就听明白了那个无圣。他还以为这个来自天竺的瘪三圣僧没有听懂自己的高深佛理,有些答非所问,丝毫没想到达摩这样回答是表示自己早就跳出了凡、圣、真、俗的圈缋。
我们多次提到,有身份的人自我感觉总是极其良好,萧衍自我感觉良好的程度丝毫不亚于另外一个武帝,何况他认识的所有人在许多年前就把他立成了圣,听到这个无圣,他稍微有些生气了,问:朕建寺斋僧有何功德?
达摩这个时候也颇有些自我感觉良好,以为前面的话已经打动了皇帝,皇帝这是要请教自己,自然要说点让人意外的,等着人家刨根问底,他好卖弄一番,于是他的答案就是:无功德。
梁武帝这回听得特明白,已经极为不高兴了,心里说话:连我都不能当圣,莫非你这个瘪三有资格?
但萧衍是个讲礼貌的皇帝,平素就极有涵养,这种情况下,居然也没有发怒,只是狠狠咳嗽了一声,把达摩弄回头来,皮笑肉不笑的问了句:对朕者谁?
达摩看到皇帝笑了,还是很得意,以为皇帝跟他讨论禅宗见性的问题,就继续按照禅宗真心无物、何以相对的理论回答:不识。
萧衍终于有些耐不住性子,怎么都觉得宝志和尚推荐的这个印度瘪三是个神经病,就拂手而去,转回内宫。
看到梁武帝跑了,正感觉良好的达摩一下子就有些晕了,完全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正疑惑间,宝志和尚进来了,一了解情况,连呼不好,认为达摩严重得罪了皇帝,就给了达摩点碎银子,建议达摩赶紧骑自己的马逃跑,自己去内宫跟皇帝解释解释。
宝志慢慢踱进内宫,又是禀报、又是见礼,又是仔细询问情况,最后连称遗憾,在萧衍疑惑的神情下,花了大半天讲述了禅宗要义和刚才问答背后的禅机,说那天竺和尚是个菩萨,来此是传佛心印,让萧衍后悔得肠子都青了,就准备派使臣去把人家请回来。
宝志却说,皇上就是派全国的人去请,这达摩应该也不会回来了,因为达摩是来传佛的,不是想让您供养的,更不是来混名誉的,不信,皇上可以派人去打听打听,他肯定已经过了长江。
这个时候的达摩确实已经在江面之上了。
自古以来,长江上就有许多摆渡的,他们的船等级相差极大,最豪华的有好几层,装修和服务也很好,跟现在的星级宾馆差不多,一般叫公主号、皇后号什么的,最差的一些往往就只是一艘普通的小木船,有一部分连船篷都没有,一般就没有名字。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达摩坐的那船,虽然破旧得一塌糊涂,还特别的小,但那船主估计是读过几年书的,给那小船取了个风雅的名字叫一苇号。而这个一苇号当时在南京江边还是相当有名的,船主颇有学问而善言谈,价钱也极便宜,江边的人几乎都知道有这条船。
皇帝派的兵追到江边,一打听那个天竺和尚,有人就说,那厮已经乘一苇渡江了。
所谓的达摩一苇渡江就是这么来的。
达摩过江之后,还潜伏了几日,开始听说梁武帝派兵来追,后来又没动静了,还以为宝志和尚起到了作用,对那名满南朝的和尚很是感激。
实际上,宝志和尚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达摩夺了他江南第一名僧的位置,占了国师的供奉,同时他也知道达摩最后一定能够成为大宗师,也不能以后让人说自己排挤过他,所以就好生算计了达摩一番,先误导达摩,让达摩造型失败,接着在梁武帝面前猛吹达摩,显示自己的博大胸怀,让梁武帝更加信任自己,而他进谏梁武帝的那些话实际上非常恶毒,几乎把梁武帝和达摩之间进一步交流的路都给堵死了。
达摩只好去北魏,总结教训,重新设计造型方案,跑到中岳河南嵩山的少林寺搞了个九年面壁的造型,成功把自己推销出去,让禅宗在中国的经营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当然,这是后话。
关于这件事情,我是这么说的:
&&&&&&&&&&&&&&
钟山遍是大头陀,
&&&&&&&&&&&&&&&武帝何曾误达摩。
&&&&&&&&&&&&&&
一苇辞南人未颂,
&&&&&&&&&&&&&&
九年面壁始成歌。
达摩在南朝的造型失败,很多人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他读儒家的书太少,对事情的认识比较幼稚造成的,据说儒家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教人认识事物的。
这个,我不以为然,其实,哪怕是饱读诗书的人,也不一定就善于玩造型这套,实际上,儒家的祖师爷孔丘老人家就是个到处碰壁的家伙,甚至很多人说他是丧家狗。
老孔自二十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写点文章发表一些见解,也搞了个温柔敦厚的造型并一直坚持着,到三十岁时,在当地甚至诸侯之间已有些名气,经常作为地方名流出席各种宴会和研讨会。
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老孔, 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
老孔由此结识了齐景公。鲁昭公二十五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老孔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经常和他讨论问题,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老孔,但被那个干过二桃杀三士的大夫晏婴阻止。至于什么原因,历史上没有记载,我猜想恐怕是精明狡诈的晏婴认为老孔是个伪君子而故意作难,并且发表了许多对老孔不利的言论。晏婴的地位和声望都很高,同他搞不好关系是不行的,哪怕是有国君罩着。两年后,也就是鲁昭公二十七年,老孔在国君的眼里没原来那么红了,由于也扯不出什么新东西,国君对他的兴趣显然大不如以前。看到这个情况,齐国的大夫们就集体攻击老孔,放话要给老孔好看,说最少得让他缺胳臂少腿的。老孔听说后,有点紧张,但想到打狗还要看主人的道理,就向罩着他的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这时似乎对老孔已经有些无所谓,就找了个托词,说什么他老了,不管用了之类的话,让老孔好生失望,只好仓皇逃回鲁国。
强大的齐国都看重的人,回到鲁国自然不是小事,何况老孔还跟鲁昭公共过患难。可惜,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称为“陪臣执国政”,因此老孔虽有过两次从政机会,却都没有处理好而夭折,直到鲁定公九年才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老孔五十一岁,已经不那么年轻了。平心而论,老孔还是有些本事的,治理中都一年,颇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后来的儒家典籍都说当时鲁国大治。但老孔似乎总不大安定,到了鲁定公十二年,也就是当大司寇两年不到的时间,他就开始惹事儿,为削弱(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孙子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堕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但因准备工作不够充分,计划不够周密完善,行动自然半途而废,不了了之。但老孔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没把人家干倒,只能自己倒霉,慢慢不被重用。第二年,也就是鲁定公十三年,齐国送八十名美女到鲁国,鲁国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老孔自然就要去卫道士一把,让国君很是恼火。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但当时在国君的授意下没有送给老孔,表明国君不想再任用他了,但还是给了老孔一个台阶下,可以主动辞职。因为这时的老孔已经门下弟子三千,有些弟子也在各国身居要位,面子总是要给的。这样,五十五岁的老孔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极不情愿地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他所谓周游列国的旅程。
听说卫灵公是老孔的粉丝,老孔就带着弟子们来到了。卫灵公果然很尊重他,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给老孔发俸粟,天天好吃好喝供着。但卫灵公之崇拜老孔,主要是因为老孔有学问,是个文化名人,所以并没给他什么官职,也没让他参与政事,当个花瓶似摆着的目的是为了一振声名狼藉的卫国形象(当时的卫国风气比较差,以万恶之首的淫闻名)。但老孔继续不大安定,老想教化卫国甚至每个卫国人,总要搞些讲座或者其他的活动,也经常批判卫灵公及其大臣的所作所为,让卫灵公稍微有些不爽,就更不会让他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而那些大臣们却没有卫灵公的气度,他们对一本正经经常苦着脸训人的老孔深恶痛绝,天天跑到卫灵公那里说老孔的不是。老孔在卫国住了还不到一年,终于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成功,使卫灵公对老孔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老孔现在的名声这么大,自然不大甘心,准备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了。于是老孔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五六天,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的一个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老孔只好返回了卫国。正在为老孔离去而郁闷的卫灵公听说老孔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也算给足了老孔面子,让老孔有理由继续当他的形象大使。
老孔总共在卫国当了四年的形象大使,在这期间,这期间老孔好几次离开卫国周游求职,又次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虽然对老孔时好时坏,但待遇一直不错,没有生计问题,另一方面是老孔离开卫国后,却没有找到愿意留爷的去处,只好又厚着脸皮返回。
二年,已经五十九岁的老孔终于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一直就想去的陈国,他在陈国住了三年,情况比在卫国好不了多少,跟国君关系还可以,跟大夫们搞不好关系,最后因为吴国攻陈,兵荒马乱,六十二岁的老孔便带着弟子离开。
楚国人听说老孔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老孔。而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老孔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有意见,怕老孔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老孔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七日,最后还是他那著名的弟子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老孔,师徒才免于一死。不过,楚国是个大国,老孔的脾气依然不是太好,和大夫们的关系虽然不象以前那么不容水火,但也没好到哪里,所以他在那里的待遇实在不怎么样,远远比不上在卫国的风光,经常在一些公开活动中被安排坐到了后排甚至连后排都捞不着坐。
老孔在楚国呆了不过两年,还是再次吃了回头草,在六十四岁时又回到卫国,但景况比前些年差了不少,不过,这时候的老孔似乎有些明白,不似当初的卤莽冲动,花瓶似乎当得不错,倒也没惹出什么是非来。
这次老孔在卫国的时间同前次一样,也是四个年头,但和前次不同的是,中间他一次都没离开过。
到了六十八岁,老孔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当作国宝迎回鲁国,算是回归故土,虽然仍是被敬而不用,但心态似乎平静了许多。
鲁哀公十六年,老孔七十三岁,患病,不愈而卒。
老孔后来被人拖到万世师表的位置,地位很是崇高,但生前却是吃了不少苦的。
实际上,老孔温柔敦厚的造型在当时也并不是绝对的成功,一个扛着温柔敦厚招牌的人,居然很少和人交往得当,在他最得意或者最失意的时候,依然无法妥善处理各种关系,我往往用“偏激且窝囊”来总结他的性格。
说句题外话,以现在的标准看,老孔的成熟是在六十五岁左右。连他这么杰出的人才都这样,当前那些六十岁或者六十五岁就要退休的局面对于我们这个尊崇儒教的国度实在是浪费资源的大问题,我看很有必要让那些七八十岁的老前辈承担更多的责任。
很多年轻人虽然读了不少书,但就是因为不够成熟,总是把事情搞砸。当然,也有人对老孔的那一套不屑一顾。
三国时期有个叫弥衡的人,读过一些书是肯定的,说他饱读诗书大约也不算特别过分,他为了成名,选择的造型和孔子截然相反,他用的招数就是骂人。
还真别说,文人骂人是一条成功的捷径。读了那么几本书,据说脑子反映还蛮快的弥衡在二十岁以前,狂妄得一塌糊涂,基本逮谁骂谁,终于把自己骂进了名士系列,可以到处赚稿费和出场费。当了名士还不满足,又想当官,就跑到许昌来找机会,托了他为数不多可能是仅有的朋友,也就是那个四岁就知道让梨子的孔融,把他引见给曹操。
弥衡觉得骂人和狂妄是自己的招牌造型,不能轻易放弃,见曹操的时候,就是不修边幅、毫无礼貌的样子,昂着头就晃进曹操的客厅。
曹操是个真正有学问的人,不光读的书比弥衡多好多倍,就算写文章作诗也比弥衡厉害许多,何况这些个本事不过是曹操的副业。我们知道,曹操善于识人用人,他对人才的判断能力可比他的那些对手厉害许多。
曹操一看这个著名人士,感觉就不咋的,但考虑到他的名头,就没说话,也没让座,想看看这人到底如何。
弥衡的名士架势一直就比较足,已经有好些年没人敢象这回这么对他了,必恭必敬尚且经常讨顿骂,何况是这般侮辱。
于是,弥衡张嘴就说:天下虽阔何无一人也。
曹操就逗他说:我手下可都是英雄豪杰呀。
弥衡大笑,说:你曹操手下能有什么豪杰呀。
于是逐一指着在座的各位,开始埋汰起来,谋士方面,他说一天到晚沉着脸的荀彧应该去管吊丧问疾,帮人办事特别认真的荀攸应该去管看坟守墓,心细的程昱应该去管关门闭户,声音好听又会说话的郭嘉应该去管白词念赋;武将方面,先跟吕布再跟曹操据说只会打仗的张辽应该去击鼓鸣金,抢过黄巾军牛的许褚应该去牧牛放马,最矮的高音矬子乐进应该去取状读诏,马术高明的李典应该传书送檄,大胖子满宠应该去饮酒食糟,有力气的于禁应该去负板筑墙,用斧子的徐晃应该去屠猪杀犬,剩下的,夏侯敦是个残疾将军,曹仁是个要钱太守。这么说来,曹操手下确实没有一个像样的人物,还好,祢衡没把曹操算进废物堆里去,也算给了极大的面子。
这番话把曹操左右气得要命,一个个面带怒容。
曹操越发觉得好玩,问祢衡:那你又有什么能耐?弥衡就说自己天文地理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一不晓、上可以制君为尧舜、下可以配德于孔燕。这个说法跟当初的东方朔差不了多少,似乎也没什么了不得的新意,估计曹操很有些失望的意思。
兴趣索然的曹操感觉差不多了,就哈哈大笑,封这位自认的天下第一奇才当了个鼓吏。
曹操看人确实有一手,弥衡还真的打得一手好鼓,受封的当时就打出一首“渔阳惨状”,让不少人当场落泪。
曹操让他换了官服再打,不想失望之至、气急败坏的祢衡竟然在厅堂之上脱光衣服,然后把曹操骂的一无是处,说曹操不识人才、不读诗书、不听忠言等等。当然,心情不错的曹操也没太生气,就让弥衡出去了。
但那之后,弥衡见曹操面还是张口就骂,让不是什么时候心情都好的曹操很有些受不了。
曹操听说刘表是个君子,估计他接受起来没什么问题,就把弥衡发到刘表那里去了。谁知道刘表是个伪君子,弥衡一开骂,他就生气得不得了,决定把这斯干掉。但他忌讳弥衡的名士头衔,就想了个借刀杀人的妙计,把弥衡弄到大老粗黄祖那里,弥衡一开骂,就把自己的脑袋骂掉了。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的时候,把这段故事改编了一下,再后来有人这段改编成戏剧,名字就叫击鼓骂曹,把弥衡说成个大大的英雄,借刀杀人的罪名也安到曹操脑袋上去了。
不管怎么说,老是骂人的人杀起来还真有些费事。
弥衡的造型失败得比较彻底,不光没捞到官当,连小命也赔了进去,实在有些划不来。当然,他死后居然能博得一个如此好的名声,却纯粹是个意外,哪怕后来的李白都对这个人崇拜得一塌糊涂,还专门写诗夸赞他。
李白的问题我们后面还要说,这里就先打住。
后世有不少人都继承了弥衡的这个特点,他们往往随便读了几本书,然后就靠骂人把自己骂成名人和学者,但他们普遍都接受了弥衡的教训,要不只要名利不要官,要不见官就把自己搞得跟乖孙子一般,往往也能混个官当。
现在这个社会,真有名的标志不是有没有人夸,而是有没有人骂,骂得越多越有名,甚至有人专门雇人或者自己化名死命骂自己。
前面说到论雷峰塔的倒掉那篇课文的作者,就是个喜欢骂人的家伙,那人名叫周树人,通常,我们叫他鲁迅。
上学的时候,因为是课文,自然就读过鲁迅无数的文章,却几乎没有一篇喜欢和欣赏的,总觉得这人的文字实在不怎样,还喜欢毫无道理破口大骂,似乎仇视一切国人和国学。
后来知道,这斯是个海归派,极度崇洋媚外,受他影响的弟弟倒是个文字好极了的家伙,可惜当了汉奸。鲁迅的文字虽然不如他弟弟,但心计显然要高出许多,虽然心态和做派跟汉奸差不多,但居然混成了当时的所谓进步文学团体的左派作家,虽然在左派作家里实际上声名狼藉。
这个人死得早,我估计他要是当时不死,改朝换代后一定死得很惨。可是他幸运地死了,就居然被封为旗手,然后让我们年复一年痛苦地朗读和背诵他的那些比石头还硬句子组成的文章。
我去鲁迅的老家绍兴,就在那条步行街上转了半天,被安排着去了那些课文里谈到的几个地方,先去的是他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搜狗三国无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