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用地下淡水需要办理采矿许可证管理办法吗

当前位置: >
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营市深化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实施方案的通知
&中国&东营&政府门户网站 www.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  保护视力色:
&&&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东营市深化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并报省政府审查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 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二O一O年六月七日
 东营市深化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实施方案
  一、概述
  (一)自然地理及矿产资源分布概况。
  1.自然地理概况东营市位于山东省东北部的黄河入海口三角洲地带,北临渤海,东濒莱州湾,西与滨州市接壤,南与淄博、潍坊市毗邻。全市土地面积7923平方千米,海岸线全长412.67千米,滩涂面积152万亩,辖东营、河口两区和广饶、利津、垦利三县。区内交通条件良好,淄博-东营铁路与胶济铁路连接,东(营)&&青(州)高速公路纵贯南北,交通便利。
  全市2008年人口180.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2.2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23人,是我国东部沿海人口密度最低的地区之一。
  市域内以平原地貌为主,由于历史上黄河改道和决口频繁,地表受洪水的反复冲切和淤积套叠,形成复杂微地貌。
  东营市两面环海,受欧亚大陆气候和太平洋气候的共同影响,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8℃,年平均降水量613.6毫米。
  2.矿产资源概述东营市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境内集中了胜利油田80%的石油地质储量和85%的石油产量,油气储量占全省第一位,是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地热预测资源量为270.34&1018J,折合标准煤92.3亿吨;可利用地热预测资源量为58.88&1018J,折合标准煤20.09亿吨;地下卤水预测资源量为58.43亿立方米;地下岩盐分布面积达990km2,预测资源量为1096.79亿吨;同时还有丰富的煤、油页岩等矿产资源。
  截止2008年底,东营市发现石油、天然气、地热、地下卤水、岩盐、矿泉水、贝壳矿、地下淡水、砖瓦用粘土、油页岩、煤、石膏、伴生碘、溴、锂共15种矿产,占全省已发现矿种(150种)的10%。其中,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8种,已发现但尚未查明资源储量或仅有简测资源量的矿产7种。查明矿区(床)71处,其中大型矿床14处,中型矿床11处,小型矿床46处。
  3.矿产资源特点
  (1)矿产种类单一,能源矿产优势明显。东营市已发现的15种矿产资源中,石油、天然气、地热、地下卤水4种矿产在全省占有明显优势。其中,石油、天然气、地热资源储量居全省第1位。
  (2)固体矿产少,液(气)体矿产多。已发现的15种矿产中,以石油、天然气、地热、地下卤水、矿泉水为代表的液(气)体矿产6种,所占比例为40%,远高于全省8%的平均水平。
  (3)大中型矿床比例较高。全市查明资源储量的矿床中,大型矿床占20%,中型矿床占15%,小型矿床占65%,大型矿床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全省10%的平均水平。(4)已查明矿产开发利用程度高。截止2008年底,已发现的15种矿产中除煤、油页岩、岩盐、石膏因埋藏较深,尚未开采外,其它矿产如石油、天然气、地热、地下卤水(伴生矿产碘、溴、锂)、矿泉水、地下淡水、贝壳、砖瓦用粘土等均已开发利用,矿产种类利用率为73.3%。
  (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基本情况。
  1.矿产资源勘查现状
  (1)基础地质
  东营市的基础地质工作已完成并覆盖全市的有1:20万区域地质、区域水文地质、区域地球物理、区域地球化学及1:16万遥感地质工作。
  完成1:10万农业地质背景值调查面积3680km2,占市域面积的46%;沿海地区生态农业地质背景调查7733km2,占市域面积的98%;东营市城市地质多参数立体化综合调查面积287km2。
  (2)矿产资源勘查
  东营市的矿产地质工作,20世纪90年代前多集中于油气资源勘查,20世纪90年代后主要为地热、岩盐、贝壳、地下卤水等普查。&十五&末期,随着公益性和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的开展,地热资源勘查得到较大发展。截止2008年底,东营市辖区内除油气矿种以外共设置探矿权13个。其中,地热普查项目9个,地下卤水、岩盐、钾盐和煤炭普查项目各1个。
  截止2008年底,全市共查明各类矿产地71处,其中大型矿床14处,中型矿床11处,小型矿床46处。大型矿床中地热3个、地下卤水3个、砖瓦用粘土7个、地下淡水1个;中型矿床中石油天然气7个、地下卤水1个、地下淡水3个;小型矿床中石油天然气35个、砖瓦用粘土5个、地下淡水3个、矿泉水1个、贝壳2个。已查明的矿床中达到勘探程度的42处,占59%;达到普查程度的15处,占21%,剩余20%为简测或预查。
  东营市完成地热普查面积509km2,基本查明了东营城区、孤岛、河口等3个地热田的资源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完成地下卤水普查面积1100km2,基本查明了孤东、广利、五号桩及东营凹陷等4个地下卤水矿区的资源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完成贝壳资源普查面积6700km2;地下淡水普查面积,完成了7个水源地的勘查工作。煤、油页岩、岩盐、石膏等矿产是在油气勘探过程中发现的,截止2008年底,处于预查阶段,尚未提交资源储量。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截止2008年底,东营市辖区内除油气矿种以外共设采矿权12个,其中地热1个、地下卤水6个、砖瓦用粘土4个、贝壳1个,生产规模均为小型。
  (1)地热
  东营市已取得地热采矿许可证的地热井位于东营区境内的胜利石油管理局老年公寓。该地热井于1990年成井,井深1900m,取东营组热储层地热水,地热井出水量65m3燉h,井口水温64℃,年开采量约18万m3。全市包括东营市中心城区、河口城区和孤岛、仙河、东营港等地共有地热井30口,主要用于供暖、洗浴,少数用于理疗、温水养殖,年开采量约400万立方米,供暖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截止到2008年底,原30口地热井中,5口已关闭,24口非法开采,已下发通知,全部予以取缔。
  (2)地下卤水
  全市共有地下卤水矿山6个,从业人员1532人,年产盐量21.5万吨,年产值1227.10万元。地下卤水的开发利用主要为浅层卤水,以制盐为主,制碱次之,卤水生产过程中对共生溴元素也进行了较充分利用,部分企业能提炼伴生矿产碘。
  (3)地下淡水
  东营市属地下淡水资源缺乏的地区,全市地下淡水多年平均可采资源量8039.49万立方米燉年。主要分布在广饶县,用于农业、工业、生活用水。
  (4)砖瓦用粘土
  全市共有砖瓦用粘土矿山4个,全部分布在利津县,利用黄河淤泥生产。
  (三)前期整合工作完成情况及本次拟整合矿区情况。
  1.前期整合工作完成情况
  市国土资源局在省国土资源厅的领导下,于2008年底,圆满完成了《东营市矿产资源整合方案》编制、落实及验收工作。在该轮矿产资源整合工作中明确了整合的总体目标、原则、主要任务和实施步骤,重点突出,合理划定了4个重点矿区和4个重点矿种,通过整合,全市共关闭矿山企业40家,合并2家,注销2家,现有矿山企业11家,减少矿山44家,压减率80%,超额完成了省下达的全市压减74.5%的整合目标任务。上一轮整合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矿山地质环境恢复进展较慢。已关闭矿山遗留矿坑填充及恢复治理工作量大,任务重,资金投入大,地方政府筹集资金困难,致使治理周期延长,进展较慢。
  2.本次拟整合矿区情况
  根据目前东营市矿山勘查开发利用现状,东营市设置有13个探矿权及12个采矿权,具体矿权区情况详见附表1、2。矿区极值拐点坐标为东营市矿业权核查坐标,均采用了80坐标系。
  在上述设置的25个矿权区中,勘查程度较高、利用较集中的矿产资源为地热和地下卤水,其它矿产资源受矿种、分布以及利用特点等制约,设置矿权较少,因此,确定本次开发整合工作的重点矿种为地热和地下卤水。
  本次拟进行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的矿区有3个。其中,地热勘查整合区2个,分别为东营市东营区中部地热勘查整合区和东营市河口区孤岛-仙河地热勘查整合区;地下卤水开发整合区1个,为广利浅层卤水开采整合区。
  东营市东营区中部地热勘查整合区内有3个探矿权,分别为&山东省东营市城区附近地热资源普查区&、&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辛店&胜华地区地热普查区&、&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牛庄地区地热普查区&,具体范围:西起东营发电厂&&前进村&&大宋村,东到胜采一村&&王岗畜牧场&&田庄,北起哨头村&&井下丰收村,南到王岗、牛庄。极值地理坐标:东经118..,北纬37..,面积341.58km2。
  东营市河口区孤岛&&仙河地热勘查整合区内有2个探矿权,分别为&山东省东营市孤岛地区地热资源普查区&、&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仙河镇地区地热资源普查区&,具体范围:东临渤海(孤东油田),西接渤南油田,南靠黄河,北到建林窑厂以北。极值地理坐标:东经118..,北纬37..,总面积135.70km2。
  广利浅层卤水开采整合区有2个采矿权,采矿权人分别为东营市东营区汇丰盐业有限公司、山东海科胜利电化有限公司。矿区面积合计为10.4063km2。极值地理坐标X:&;Y:&。
  本次确定挂牌督办重点矿区为广利浅层卤水开采整合区。挂牌督办责任单位为市国土资源局,责任人为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四)通过整合拟达到的预期目标。
  通过整合,探矿权减少3个,与整合前探矿权总数相比,减少23.08%;采矿权减少1个,与整合前采矿权总数相比,减少8.33%。由于减少了探、采矿权数量,使矿山布局更加趋于合理,矿山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有所提高,实现矿产资源有序开发和节约利用,达到缓解资源环境压力、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实现产业化优化升级、促进矿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整合工作部署
  (一)整合工作原则。
  1.统筹兼顾,立足长远,公开公正。资源整合中兼顾各方面利益,依法保护矿业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矿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公开整合过程,增加工作透明度,自觉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做到公平、公正。
  2.集约高效,合理布局,优化配置。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生产技术,促进技术改造,推进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引导资源向生产技术先进、装备条件好的优势企业集聚。发挥政府和市场调节双重作用,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相结合。坚持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依法推进整合工作。推进矿山企业兼并、重组或联合。
  3.以大并小,以优并劣。根据矿产资源赋存状况,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推进技术改造,坚持集约高效。把规模大、技术管理装备水平高的矿山作为主体,结合重组、改制、改造,整合其它矿山。
  4.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整合的重点:影响大矿统一规划开采的分布密集的小矿,重要和优势矿种。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矿种和不同矿山企业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做好整合工作。
  5.安全开采,保护环境。资源整合和调整布局必须符合安全生产条件。严格执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搞好矿山地质生态环境治理恢复工作,全部关闭&三区两线&可视范围内矿山,将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6.严格法律程序,依法行政。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按程序和要求进行审批、登记,颁发各类证书。
  (二)整合工作的目标任务。
  整合工作的目标是在前段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及必要的行政手段,深化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以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做大做强资源型产业为目标,以优化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为主线,以矿业权调整重置为着力点,推进矿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加快技术创新,淘汰落后产能,形成协调发展的矿产开发新格局。
  整合工作的主要任务:
  1.优化勘查开发布局。调整矿业开发布局,使探矿权、采矿权的设置更加科学,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布局更趋合理。
  2.进一步提高勘查开发规模化集约化程度。
  3.提升科技水平,进一步改善矿山安全生产状况。
  4.加强矿山生态环境建设。
  5.逐步建立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长效机制。
  (三)整合工作的总体安排。
  整合工作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市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组织协调,确保全面完成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各项任务。日常工作由市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市国土资源局、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公安局、监察局、财政局、环保局、工商局、安监局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矿业权审批、项目核准、生产许可、环评审查、企业设立、经费保障等工作,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确保整合工作有序推进。
  (四)整合实施步骤和时间要求。
  1.确定整合主体,编制开发整合方案(2010年2月)。依据国家、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市具体矿产资源情况,确定开发整合主体。由市国土资源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在充分调查论证基础上,根据拟进行整合的探矿权、采矿权数量分布范围等,确定整合后划定的勘查区块或矿区范围等具体事项,编制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实施方案,于2010年2月底前报省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2.实施整合(2010年3月-2010年8月)。由市国土资源局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资源整合工作,协助办理相关证照。
  3.总结验收(2010年9月-2010年10月)。对资源整合工作进行总结,研究提出巩固措施,形成工作报告并申请验收。
  (五)整合的方式方法和基本要求。
  1.按改革思路和市场经济规律,在资产评估、产权明晰的基础上,通过兼并、联营、参股、控股、收购、拍卖等多种形式,对矿山企业依法开采的矿产资源及生产要素进行重组。整合后组建新的符合规定条件和规模的矿山企业,合理配置依法设立采矿权,办理转让变更有关证照手续。
  2.依法关闭破坏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矿山。按规定予以关闭的矿山企业,其资源需要重新开发利用的,严格按矿产资源规划及国家、省有关要求办理。
  3.被列入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的2个或2个以上矿业权,矿业权人可按照协商确定的方式,在规定时限内实施整合。
  4.整合后的矿山,必须符合国家、省规定的最低开采规模标准,达不到标准的,不予颁发采矿许可证及其他有关证照。
  5.整合前矿业权未进行有偿处置的矿山,在资源整合期间,以评审认定的地质储量为依据,计算评估收取采矿权价款。6.对规模小、布局不合理、开采规模与矿区资源储量规模不适应、浪费资源的矿山,依法责令限期停产并进行资源整合,对应停不停、停而不整、应整不整及整合达不到要求的,依法予以关闭,剩余可采资源由当地政府依法收回纳入整合范围。
  7.对在整合过程中关闭、取缔的矿山进行修复与环境治理。
  三、整合矿区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方案
  (一)整合矿区矿产资源现状。
  1.东营市东营区中部地热勘查整合区矿产资源现状
  (1)位置交通
  该区位于东营市东营区范围之内,面积341.58km2。区内交通极为便利,公路四通八达,东营&淄博铁路与胶济线相接,东青高速公路横穿本区中部,直达青岛与济南,东辛一级公路在本区西部通过,东部建有广利港和机场,形成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
  (2)主要地质工作
  该区地质研究程度较高。自20世纪50年代胜利油田即进行了重力、磁力、地震勘探、石油钻探等工作,地质部门也在工作区及附近开展了多项地质、水文地质、矿产资源普查等工作,主要成果有:
  1974年胜利油田地质处对胜利油田地热资源进行总结,编有《胜利油田地热概况》研究报告。
  自1980年起,中科院地质所地热组在油田进行了20多口井的测温(每25米1个点)工作。
  年,胜利油田先后在工作区及附近施工了建1、建2、建3、建4共4口地热井,为地热开发积累了宝贵的资料。1995年4月,由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对建4地热井进行了单井资源评价,并写出了《山东省东营市广南建4井医疗热矿水评价报告》。该报告为单井评价提供借鉴。
  1998年,山东省801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完成并提交了《山东省热储分区及勘查开发前景研究报告》(1燉50万),编绘了《山东省地热地质图》,其内容涉及本工作区。
  1998年,山东省地矿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提交了《黄河三角洲水工环综合勘察报告》及相应图件。
  1998年,山东省石油科技咨询中心勘探部完成了《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地热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研究》,内容大多数涉及本工作区。
  1999年,山东省801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对东营市东城区地热资源进行了调查,并提交了《东营市东城区附近地热资源调查报告》及相应图件。
  2001年,鲁北地矿工程勘查院在胜利石油管理局胜东社区成功钻探了胜东热1井,取得相应的水文地质参数。
  2001年,山东省801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完成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地热资源调查报告》(1燉25万)及附图、附表,内容涉及本工作区。2002年,鲁北地矿工程勘查院在东营宾馆钻探东热1井,并进行了热流试验,取得了宝贵的水文地质参数。
  2005年9月,山东省地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提交了《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中部地热资源普查报告》。(3)主要工作成果①工作区位于华北地台(Ⅰ)辽冀台向斜(Ⅱ)济阳坳陷(Ⅲ)东部的东营凹陷(Ⅳ)内,由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的东营&辛镇断裂背斜构造带和牛庄洼陷北坡两部分组成。
  ②区内地下热水主要赋存于新近系馆陶组、古近系东营组热储中,属于层状孔隙&裂隙型热储。东营组顶界埋深一般为m,底界埋深一般为m;地层厚度一般在250&500m,总趋势是由东向西厚度逐步增厚;砂层厚度一般140&200m,总趋势是南北两侧厚度较大,中部较小;砂岩百分比一般在40&50%,略呈西百分比逐步减少的趋势;热储层孔隙度一般在28&30%,渗透率为900&10-3&m2&&m2;中部温度一般65&70℃。馆陶组顶面埋深一般为980&1100m,地层厚度一般320&440m。砂层厚度一般为120&200m。自北向南、从西向东砂层由小变大。热储层砂岩百分比一般35&45%,孔隙度为30&36%,渗透率为800&&m2。热储层中部温度一般在53&55℃。
  ③热储法计算地热田地热资源储量为16.J,折合标准煤5.吨,热能5124MW。其中,馆陶组地热资源量为6.J,折合标准煤2.t,热能2068MW;东营组地热资源量为9.J,折合标准煤3.t,热能3056MW。地热田可利用地热资源量为4.J,折合标准煤1.t,热能1281MW。其中,馆陶组可利用地热资源量为1.J,折合标准煤0.t,热能517MW;东营组可利用地热资源量为2.J,折合标准煤0.t,热能764MW。服务年限按100年计算的地热田D+E级储量:可开采热水m3,放热量为1.J,折合标准煤3.t,热能351MW。其中,东营组热储可开采地热水量m3,放热量为6.J,折合标准煤2.t;馆陶组热储可开采地热水量m3,放热量为4.J,折合标准煤1.t。该地热田为大型地热田。
  地热田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14.86&104m3燉d。其中,东营组为7.84&104m3燉d,放热量为1.J燉d,折合标准煤618.4t燉d;馆陶组为7.02&104m3燉d,放热量为1.J燉d,折合标准煤417.3t燉d。
  2.东营市河口区孤岛-仙河地热勘查整合区矿产资源现状
  (1)位置交通
  该区位于东营市北部,河口区东。总面积135.70km2。东港高速公路穿过该区西北部,省级公路及县级公路交织成网格状,基本形成了东西相连,南北贯通的快速、便捷的交通格局。
  (2)主要地质工作
  东营市河口区仙河-孤岛地区是胜利油田的主要油气勘探区,石油地质研究程度较高。但是,地热地质条件的研究程度较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石油部门在区内进行了广泛地以寻找石油为目的地质物探、钻探工作,在区内施工了数百眼油气勘探及开采井,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编制完成了1:20万胜利油田勘探形势图,建立了以济阳坳陷为代表的新生代地层层序,基本查明了区域基底构造、断裂及地层分布特征。
  1972年在孤岛古潜山内,孤古1地热井施工成功,打出了86℃高温的热水,胜利油田对其热水进行了地质及水化学研究工作。
  1982年中国科学院地质所地热组,为完成华北地热课题,曾对孤岛地区两口井(中15-5、孤古2井)进行了系统(测点距25m)测温。
  1999年7月山东石油科技咨询中心与孤岛采油厂地质所共同完成了《孤岛凸起地热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研究》报告。
  2001年,山东省地矿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开展了《鲁北地区地热资源远景预测》研究项目,2001年,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提交的《黄河三角洲地区地热资源调查报告》,初步查明了鲁北地区、黄河三角洲地区地热形成地质背景条件、地热热储类型特征,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2005年6月,山东省地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提交了《东营市河口区孤岛地区地热资源普查报告》。
  2008年4月,山东省地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提交了《东营市河口区仙河镇地区地热资源普报告》。
  (3)主要工作成果
  ①孤岛&&仙河地区位于沾化凹陷内正向构造单元&孤岛潜山披覆构造带。孤岛潜山大体上是一个被断层分割了的由中、古生界构成的北东倾的单面山,顶峰埋深1500&m,山顶是奥陶系风化岩,山腰是石炭&二迭系,山下部及断层下降盘是中生界。新近纪孤南、孤北两条断层活动强度微弱,潜山发展进入了一个稳定期,新近系覆盖其上形成了低幅度的披覆构造。
  ②孤岛-仙河地区地热资源为低温地热热水型(埋深2000m内),地下热水赋存于新近系碎屑岩和奥陶系灰岩中,新近系馆陶组下段是可供开发利用的主要热储,奥陶系石灰岩热储是次要热储。第四系、新近系明化镇组和上馆陶组,由于埋藏浅、厚度大,岩性多为粘性土和大段泥岩,阻热性能良好,故成为良好的保温盖层。下馆陶组热储层顶板埋深m,底板埋深m,地层厚度200&450m。热储含水层平均厚度140&180m。其分布规律为:北厚南次东西薄。热储含水层岩性为灰白色砾岩、粒状砂岩或含砾砂岩,成岩性差,孔隙度大,一般27&33%,具良好储水空间。单井涌水量70&120m3燉h,出口温度79&83℃。水化学类型为Cl&Na型,矿化度g燉L。是主要勘查目的层。奥陶系热储层埋深1500m左右,揭露地层厚度100m,主要分布在调查区其南部孤岛古潜山三个山头所包围范围(面积27km2)。热储含水层岩性以灰岩为主,孔隙度一般11.87%,具较好储水空间。单井涌水量小,&20m3燉h,出口温度在86℃左右。水化学类型为Cl&
Na型,矿化度g燉L。
  ③采用热储法计算馆陶组地热资源量536.J,折合标准煤&104t,可利用地热资源量为134.J,折合标准煤4t,馆陶组热水静储量m3。可采资源量43595m3燉d,放热量11.J燉d,折合标准煤10.t,折合标准煤399.10t燉d。按开采期限100年计算有效热能105.82MW;奥陶系地热资源量38.J,折合标准煤4t,可利用地热资源量为5.846&1016J,折合标准煤199.t,奥陶系热水静储量,估算可采资源量2640m3燉a,可提取热量7.J,折合标准煤27.11t燉d,按开采期限100年计算有效热能6.3MW。提交资源储量级别为D+E级,地热田规模为大型。
  3.广利浅层卤水开采整合区矿产资源现状
  (1)位置交通
  该区位于东营区东城东南部广南水库西侧,面积为10.4063km2。黄河路从该区北侧通过,交通方便。
  (2)主要地质工作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山东省地矿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开展了涉及本区的原惠民区1:10万农田供水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勘查了包括卤水在内的含水层组的空间分布、水质特征和地下水资源量。
  年在黄河三角洲地区进行了1:10万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勘察,提交《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综合性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报告》,基本查明了黄河三角洲地区浅部地层和水文地质等条件。
  年,又在黄河三角洲地区进行了1:10万的水工环地质综合勘察,指出了卤水空间分布条件,提交了《黄河三角洲水工环地质勘察报告》。
  1999年,山东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对东营市黄河到小清河滨海地区1200km2范围地下卤水资源进行了1:10万普查,初步查明了调查区浅层地下卤水的埋藏、分布条件、卤水特征;计算浅层卤水资源总储量,NaCL总储量t。
  (3)主要工作成果
  ①地层特征。第四系下更新统(Q1)厚度85-175m,埋深252-420m,岩性以粉质粘土为主,夹粉土及1-6层细砂或粉细砂,单砂层厚度1.5-10m。中更新统(Q2)厚度65-102m,埋深157-200m,岩性以灰黄、棕黄色粉质粘土为主,夹粉土、粉砂及粉细砂。层厚一般为1-10m,最厚达22m。上更新统(Q3)厚度40-50m,埋深79-101m,岩性为青灰色砂粘、粉砂和粘砂及粉土。
  全新统(Q4)层底埋深10-33m,顶部和底部岩性为浅黄色粘质砂土、粉砂及棕褐色粘土互层,夹黑灰色粘质砂土;中部为灰黑色淤泥质粉砂、粉土夹灰黄色粘土薄层。
  ②浅层地下卤水均赋存于第四系中,分为3个卤水组。第Ⅰ含卤层组除广南水库附近外,其余卤水区均有分布。底界面埋深18-21m,卤水含水层底部为粉砂、上部为粉土和淤泥质粉土,厚度分别为2-4m和7-13m,卤水浓度较高,最高可达15&Be&,单井涌水量235.2-281.0m3燉d,为潜水&浅层微承压水。第Ⅱ含卤层组全卤水区均有分布。底界面埋深29.4-33.4m,卤水含水层为粉砂,厚度3.0-10.2m,单井涌水量240.0-312.0m3燉d,卤水浓度5-12&Be&,多为承压水。第Ⅲ含卤层组仅分布于广南水库以南。底界埋深50.6-56.4m,卤水含水层为粉砂和粉土,粉砂厚度7.6-10.0m,粉土厚度2.6-10.6m,单井涌水量168.0-240.0m3燉d,卤水浓度5-10&Be&。③卤水资源量。根据《山东省东营市地下卤水资源普查报告》,浅层地下卤水储量,其中高浓度卤水储量,中等浓度卤水储量,低浓度卤水储量。地下卤水总开采储量。NaCL总储量t,开采储量t。初步估算,本整合区矿产资源储量为111420万t。
  (二)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现状。
  1.地热勘查整合区勘查开采现状
  (1)东营市东营区中部地热勘查整合区勘查现状
  拟整合矿区内设置了3个地热探矿权区,分别为&山东省东营市城区附近地热资源普查区&、&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辛店&胜华地区地热普查区&、&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牛庄地区地热普查区&。
  &山东省东营市城区附近地热资源普查区&于2003年4月首次设立探矿权,新的勘查许可证号为5,极值点坐标为:东经118..,北纬37..,勘查面积103.81km2。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辛店&胜华地区地热普查区&于2003年8月首次设立探矿权,新的勘查许可证号为6,极值点坐标为:东经118..,北纬37..,勘查面积50.18km2。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牛庄地区地热普查区&于2004年5月首次设立探矿权,新的勘查许可证号为3,极值点坐标为:东经118..,北纬37..,勘查面积187.59km2。
  (2)东营市河口区孤岛&&仙河地热勘查整合区勘查现状
  拟整合矿区内设置了2个地热探矿权区,分别为&山东省东营市孤岛地区地热资源普查区&、&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仙河镇地区地热资源普查区&。其中:
  &山东省东营市孤岛地区地热资源普查区&于日首次设立探矿权,新的勘查许可证号为5,极值点坐标为:东经118..,北纬37..,勘查面积84.23km2。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仙河镇地区地热普查区&于日首次取得探矿权,勘查许可证号7,极值点坐标为:东经118..、北纬37..,勘查面积为51.47km2。
  (3)地热开采情况
  整个东营市地热矿区目前共有30口地热井,所有地热井均位于地热探矿权区内。地热水年单井开采量约18万m3,主要用途是供暖、洗浴和疗养。地热水中绝大多数离子组分能达到排放标准,仅有矿化度过高,达不到排放要求,若直接外排对水土环境可能造成影响。另外,地热水综合利用率低,地热井热弃水排放温度较高,部分地热回水温度达43℃,既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热污染,又造成地热资源大量浪费。
  2.地下卤水开发整合区开采现状
  拟整合矿区内设置了2个卤水采矿权区,分别是东营市东营区汇丰盐业有限公司、山东海科胜利电化有限公司。
  东营市东营区汇丰盐业有限公司卤水矿区由4个独立小矿区组成,面积6.5566km2,采矿证号1,采矿许可证有效期2年,自日至日,生产规模100万
  山东海科胜利电化有限公司卤水矿区由3个独立小矿区组成,面积3.8497km2,采矿证号2,采矿许可证有效期2年,自日至日,生产规模100万m3燉年。
  由于地下卤水矿区主要资料都是区域上的,涉及到具体矿区,则缺乏勘探资料,并且在开采过程中缺乏卤水井档案、卤水开采记录等资料,给卤水矿产管理造成很大的困难;矿区没有进行卤水开采动态观测,卤水的开发利用缺乏科学性。卤水矿生产是在地面利用潜水泵进行抽取,生产中可能存在电线、电缆的破损、漏电等问题,因此,在生产过程要加强安全意识,增加检测频率,保证生产安全。
  (三)整合矿区内拟整合探矿权的基本情况。
  整合矿区内拟整合的探矿权有5个,其探矿人均为山东省地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地矿工程集团是隶属于山东省地勘局的大型国有企业。主要从事地质勘查、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勘察、地基与基础施工、建筑工程施工、环境地质评价、地质灾害勘查与治理,融对外技术合作与劳务输出、机械制造、物化探、工程测绘、旅游服务为一体的现代企业集团。该公司持有:山东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地质勘查资质证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液体矿产勘查甲级);国土资源部颁发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甲级资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甲级勘查资质证书;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甲级施工证书等。
  (四)整合矿区内拟整合采矿权的基本情况。
  整合矿区内拟整合采矿权有2个,分别为东营市东营区汇丰盐业有限公司、山东海科胜利电化有限公司。
  东营市东营区汇丰盐业有限公司卤水矿区由4个独立小矿区组成,面积6.5566km2,采矿证号1,采矿许可证有效期2年,自日至日,生产规模100万
m3燉年,该公司位于东营区黄河路东首,主要进行工业盐生产销售;化工产品、五金建材销售。
  山东海科胜利电化有限公司卤水矿区由3个独立小矿区组成,面积3.8497km2,采矿证号2,采矿许可证有效期2年,自日至日,生产规模100万m3燉年。该公司位于东营市东城南。公司拥有山东省第一套国产化离子膜烧碱装置,主要生产30%液体烧碱、48%液体烧碱、96%、99%固片碱、液氯、高纯盐酸、次氯酸钠、PVC片材、硫酸钡、食品级液体氢氧化钠、食品级液体盐酸等产品。生产能力11万吨燉年离子膜烧碱,5万吨燉年原盐。
  (五)整合矿区探矿权设置方案。
  整合矿区探矿权设置方案是将原有的5个地热探矿权合并为2个,具体:将东营区内的&山东省东营市城区附近地热资源普查区&、&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辛店&胜华地区地热普查区&和&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牛庄地区地热普查区&探矿权合并为1个探矿权,合并后矿区极值地理坐标:东经118..,北纬37..。面积341.58km2。合并后馆陶组地热资源量为6.J,东营组地热资源量为9.J。馆陶组可利用资源量为1.J,有效热能517MW;东营组可利用资源量为2.J,有效热能764MW。整合区内馆陶组、东营组有效热能合计1281MW,形成的地热田规模为大型。
  将&山东省东营市孤岛地区地热资源普查区&和&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仙河镇地区地热普查区&探矿权合并为1个探矿权,合并后矿区极值地理坐标:东经118..,北纬37..,总面积135.70km2。合并后,馆陶组地热资源量536.J,折合标准煤&104t,可利用地热资源量为134.J,折合标准煤4t,有效热能105.82MW;奥陶系地热资源量38.J,折合标准煤4t,可利用地热资源量为5.846&1016J,折合标准煤199.t,有效热能6.3MW。整合区内馆陶组、奥陶系有效热能合计112.12MW,形成的地热田规模为大型。
  (六)整合矿区采矿权设置方案。
  整合矿区采矿权设置方案是将原东营市东营区汇丰盐业有限公司、山东海科胜利电化有限公司2个采矿权整合为1个,新的采矿权人为新成立的东营市东营区盐业有限公司。整合后最低开采规模达到200万m3燉年,原采矿证所辖各小矿区面积不变,整合后的面积为10.4063km2,矿区极值拐点坐标X:-;Y:-,整合后资源储量为111420万t。该整合矿区是本次挂牌督办的重点矿区。
  (七)结论。
  通过矿山资源开发整合,将东营市拟整合矿区内地热探矿权由5个整合为2个,地下卤水采矿权由2个整合为1个,探矿权数量较整合前减少了23.08%,采矿权较整合前减少了8.33%,探矿权整合达到了省规定的20%指标要求。但采矿权整合未达到省规定的10%指标要求,目前就东营市设置的采矿权数量、矿种及分布范围来看,未有其它采矿权区适合参与到本次整合工作中来,因此,上述确定的整合方案是符合东营市矿产资源开发实际情况的,基本达到了使矿山布局更加趋于合理,矿山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有所提高,实现矿产资源有序开发和节约利用,促进矿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四、保障措施
  (一)整合工作的经费保障。
  整合工作的经费已纳入部门财政预算。在整合过程中,还可以鼓励优势企业充分利用资金等优势,参与到整合工作中来,运用市场方式,保证整合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培育壮大矿业龙头企业。
  (二)参与整合的优惠政策。
  对积极参与整合,并对整合工作完成较好的单位,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优先推荐安排地质勘查基金项目、国家战略性矿产勘查项目、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及矿产资源保护项目,在符合矿产资源规划的前提下,可优先推荐其申报新的矿业权。
  (三)整合实施过程中各环节的推进措施。
  1.加强领导,建立共同责任机制。地方政府是资源整合工作的责任主体,政府主要责任人是第一负责人。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矿产资源整合工作的领导,把资源整合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落实职责,齐抓共管。同时,对挂牌督办的重点矿区落实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切实履行职责。
  2.严格政策,扎实推进整合工作,严格执行矿产资源规划,进一步优化矿业权设置,对于影响安全生产、破坏生态环境、&三区两线&可视范围内露天开采等矿山,要坚决予以关闭。
  3.规范程序,提高行政效率。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明确整合工作流程,简化办事程序,依法及时为整合后的矿业企业换发相关证照提供必要材料。
  4.整合工作&四公开&,增加透明度。整合工作要做到规则、程序、标准、结果四公开,接受广大群众和社会监督,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对应停不停,停而不整,整而不达标的矿山企业,依法予以关闭。坚决打击非法干扰、阻碍整合工作的行为。
  5.加强宣传,发挥典型引导作用。整合工作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大力宣传整合工作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工作成效,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多渠道、多方式的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发挥典型示范引导作用。
  (四)对拒不参与整合、不按时间和要求完成整合、整合工作弄虚作假等情况的制约措施。
  1.对拒不参与整合的矿权人停止其现有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等相关证照的延续审批工作;取消其申请办理新矿权区的勘查登记资格。
  2.对不按时间和要求完成整合的通知其限期整改,在规定期限内仍未按要求完成整改的,停止其现有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等相关证照的延续审批工作;同时取消其申请办理新矿权区的勘查登记资格。
  3.对整合工作弄虚作假的,经查实,责令其重新进行整合,直至验收合格。同时取消其申请办理新矿权区的勘查登记资格。对造成严重后果,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4.对资源整合过程中倒卖矿权,牟取不正当利益的,依法进行处罚。
  五、附表、附图
  (一)表1 山东省东营市整合前探矿权统计表
  (二)表2 山东省东营市整合前采矿权统计表
  (三)表3 山东省东营市拟整合矿业权一览表
  (四)表4 山东省东营市整合后探矿权统计表
  (五)表5 山东省东营市整合后采矿权统计表
  (六)表6 山东省东营市挂牌督办重点矿区情况一览表
  (七)图1 东营市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矿业权分布图
  主题词:资源 整合 方案 通知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法 院,市检察院,胜利石油管理局,石油大学,东营军分区, 
  济军生产基地。 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日印发
Email推荐:
如果您在本页面发现错误,请先用鼠标选择出错的内容片断,然后同时按下“CTRL”与“ENTER”键,以便将错误及时通知我们,谢谢您对我们网站的大力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采矿许可证管理办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