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银行安全保卫工作总结消费安全

30日报系集粹:连环大案触目惊心,谁来保卫乡村安全?--观点--人民网
30日报系集粹:连环大案触目惊心,谁来保卫乡村安全?
&&&&来源:&&&&&
    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有故园之思。故乡在哪里?中国人的故乡大多在乡村,那里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温存旖旎,也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的壮阔清奇,更有“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安逸踏实……国人的安全感往往来自故乡的可靠后盾,那曾经是我们天堂般的精神家园。然而,“天堂”如今正失去往昔的宁静。诸多触目惊心的连环大案,都发生在曾经如田园诗般的乡野。    有没有感恩之心,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标尺,也是衡量一个民族精神品格的试金石。为此,很多国家重视感恩教育,光大感恩文化。韩国小学生的胸前挂着“孝行牌”,牌的正面有父母像,背面有孝敬父母的格言。美国和加拿大设立感恩节,提醒国民要记住帮助过自己的人,感激他人,帮助他人。浴火重生的四川人,更是把感恩之情转化为奋进之志,创造了灾后重建的四川奇迹。    在全国范围内划定一批连片特困地区,集中力量给予重点扶持,有利于深入探索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的新机制,下大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提高扶贫开发成效;有利于促进全国最困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释放这些地区的发展潜力,提高全国区域发展协调性;有利于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调动这些地区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保护好国家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包括长城等在内的文物保护的理念和认知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比如,以前我们谈起长城,较多的是关注长城墙体本身和修筑于墙体之上的附属设施――敌台、马面、城门等。而现在随着文化遗产保护概念的扩展,我们在关注文物本体的同时,也开始注意对其环境风貌、景观的保护。    新的餐馆分级制度将评价的等级变为了“笑脸”和“哭脸”。卫生部门对卫生良好、贴“笑脸”的餐饮单位,每半年复查一次。对贴“无表情脸”和贴“哭脸”的餐饮单位,每两个月复查一次。希望日常监管能够最终落到实处,让百姓望“笑脸”而心安,让商家见“哭脸”而自省。    马英九在最近的民调中得分偏低,已经有不少专家作了分析。有人指出,连任后的民调一定很差,第二任总是比第一任难做。关键时期在于第二任开始的头一百天,这就是所谓的“百日铁律”。主事者必须在这一百天内,集结所有力量,推动几项重大政策,老百姓受惠之后,民意支持肯定会逐渐回来的。    人的生命是脆弱的,载人的客车不该如此脆弱。为了人们的出行安全,客车的安全性急需提高,不能一碰就散,一撞就翻。目前由交通运输部牵头,公安部等其他部门参与,正在修改现有的机动车安全性能标准。希望新标准的出台能够促使客车制造商加大客车安全性能方面的投入,让客车成为“安全堡垒”。&&&  既然让私家车停进机关大院,能够产生多方共赢的积极社会效果,那为何不把步子迈得大一些,以更多的开放来让更多的群众受益呢?打造服务型政府,就不能把这种开放视为“吃亏”。除去涉及国家秘密与公共安全的场所,公共部门理应为便民利民而率先垂范。其实,政府公信力的提升,往往就在停车这样一些暖人心脾的“小事”上。    不要一味迷信好莱坞,不要一味迷信大片思维,而应该在火热生活和艺术真诚中挖掘“影视富矿”,“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力行“文化为民”,“迈开双脚”,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内心,给观众带来更好的收获和文化推动。&&&&  对于网络空间安全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尊重各国在网络空间的主权,这是对“尊重主权”这一国际法原则的继承和发展。第二,要和平利用网络空间,制止网络空间军备竞赛。另外,要依法维护网络空间秩序。近年来,多个国家纷纷制定网络政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网络空间治理水平得到一定提高。
(责编:张宏、张玉珂)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XP退役冲击国内2亿用户&&网络安全谁来保卫?--陕西频道--人民网
XP退役冲击国内2亿用户&&网络安全谁来保卫?
&&&&来源:&&&&&
  4月8日,伴随了用户13年的Windows XP(以下简称XP)正式隐退。我国尚有约2亿XP用户,此次停服危及公民财产和信息安全,网络安全谁来保卫?升级到新系统,安全加固后继续使用,还是加速国产软件的替代?
  XP停服影响中国2亿用户
  “XP停服,Win8不仅难用,对电脑配置要求还高,我们的网络安全谁来保护?”一些网友在微博上抱怨,对“后XP时代”的网络安全忧心忡忡。
  微软在4月8日停止XP以及OFFICE 2003等技术支持,并向用户推送全新的Windows 8.1系统。4月9日凌晨,微软将最后一次提供XP安全补丁更新。这意味着虽然XP系统可以继续使用,但一定程度上存在安全威胁以及不能进行更新。
  相关数据显示,XP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份额约为25%,而我国XP市场份额更是高达70%,装机量约2亿台。除了个人用户外,由于大规模的国家和行业信息化建设始于十多年前的XP时代,所以目前在我国政府机构、重点行业和企业中,XP系统的比例相当高。
  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调查数据显示,出于经济和安全两方面的考虑,中国2亿XP用户中,仍有六成表示将坚守XP系统。
  微软停止XP安全服务后,从国家到个人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对中国而言,XP停止服务是一个“重大的信息安全事件”。
人民网陕西频道官网
人民网陕西频道官方微博
人民网陕西频道官方微信
(责编:李静、王丽)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谁来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公民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安全|个人信息_新浪新闻
  “你的个人信息安全吗?”记得央视曾经以此为题做过调查报道。其实,这也是许多人心中的惴惴不安。因为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社会、刷卡消费的时代,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在商家那里意味着商机,在出卖者那里就是生财之道,而到了不法之徒手里则已经成为诈骗钱财物色的目标。
  所以,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在今天,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同时是众人的心病。特别是近日有报道称,陕西一次就有数万名应届考生的个人信息被泄露,更是加剧了不少人的恐惧心理。从事发范围看,涉及西安、安康、商洛、汉中等地,从泄密内容看,则姓名、所在学校和班级,以及手机号码等不一而足,的确令人瞠目。
  那么,谁来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呢?仅靠公民自身防范吗?显然不够。全靠法律武器来保护吗?恐怕也不行。首先,人们日常要参会、上网、求职、购物等,披露个人信息总是在所难免;其次,警方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团伙,并不是守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再者,国办《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已经颁发近两个月,核心内容之一即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可还是发生了陕西考生信息被大面积泄露。
  其实,法外有法、内鬼难防才是威胁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罪魁祸首和主要黑手。从已经查处的案件看,不少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卖出方正是公务人员。以银行信用卡为例,如此重要的个人信息,却在网络上形同“赶集”公开贩卖。而种种例外条款、免责规定,往往让消费者问责无门。
  这就足以说明,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必须从掌握公民信息的重要部门、关键岗位筑起。一方面,针对不利于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霸王条款,必须该修改的修改,该废除的废除;另一方面,须从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出发,加快立法步伐,加大打击力度。只有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特别是犯罪成本足够大,才能使心怀叵测者不敢心怀侥幸,以身试法。
  具体而言,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重点在于控制“源头”,即掌握公民个人信息的部门和机构。从政府序列的工商、民政等部门,到企业类的电信运营商、银行、民航、保险、房地产公司、物业公司、中介机构、教育辅导机构、酒店等,只要是掌握公民个人信息的单位或个人,都应纳入重点监控和规范整治的范围。
  某种程度上,个人信息安全保护问题折射出的,既是个人权利保护的优劣,也是国家安全系数的大小。因为信息时代,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与否,不是个人的私事,而是事关公民安全、法律尊严、社会稳定的大事,甚至还会影响到国家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利益。而从现实看,个人信息是否安全,不仅如同社会治安水平,决定着人们的安全感,而且像诚信体系建设,关乎到市场经济的秩序度。
  从个人信息被泄露成为平常事,到新发生数万名考生信息集体被泄露,这足以表明,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行为多么迫在眉睫。只有制度严密、监管到位,法律健全、问责有力,才能有效避免个人信息泄露的千疮百孔,使个人信息安全稳如磐石。
  徐补生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对朴槿惠来说,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如何在中美及中日之间保持平衡,而在于要让韩国以什么形象立于世界。韩日间的历史矛盾,不是简单的情感纠纷,而是要不要历史正义的原则问题。韩国如果为了屈从美日韩同盟体系主从结构而委屈历史正义,那韩国人民恐怕难以直起腰杆做人。
常识而言,公务员是个不错的职业,有一官半职更是不会轻易放弃。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官员玩失踪,从之前发生的若干起“登报寻官”事件看,要么是涉嫌贪腐畏罪潜逃,要么是身背巨债跑路。至于畏罪潜逃的贪官,就更不鲜见了。
其实,我们应该大大方方地告诉民众,“特赦”贪官做到了三个“尊重”。 更关键的是,你认或者不认,“特赦”就在那里,只是没有公开而已。而如果不公开特赦,任由“放过”暗箱操作,那更缺乏监督,更容易滋生腐败。
百思不得其解,“无犯罪证明”到底能证明什么?是证明事主以前犯过罪,以后也有犯罪的可能?还是证明此前没犯过罪,今后也永远不会犯罪?这是什么逻辑?一个人以前没犯罪,不代表以后不会犯;一个人以前犯过罪,不代表以后必定会犯。这样的道理不难理解。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像“变形金刚”。它不但是你的电脑、相机、移动硬盘、钱包,它还存储了你的社会关系、个人ID、位置信息等各种隐私。功能机时代,用户担心的是CP、SP的乱收费;智能机时代,用户的各种数据信息、个人隐私、金钱等都面临着安全危机。那么,如此重要的手机,安全谁来保护?
政府举措得力
在智能终端大规模应用的今天,手机安全问题愈发重要。保护手机用户的安全,不仅需要企业的努力,也需要来自政府主管部门的力量,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措施,约束产业链上的各企业进行自律和规范经营。
近年来,工信部着力开展了手机安全的评估工作,围绕移动智能终端、移动安全商店带来的信息泄露、手机恶意程序等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管理和整改要求。去年年底,《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监测与处置机制》出台,这是工信部首次出台移动互联网网络安全管理方面的规范性文件。这一机制的出台,旨在充分履行工信部对互联网行业的主管职责,净化网络环境,为移动互联网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目前,相关的配套标准正在制定当中。今年上半年,工信部还连续开展了两次专项打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移动互联网的网络环境。
在手段建设方面,工信部通过制定强有力的监测处置手段,发现安全威胁和安全漏洞。从去年开始,工信部指导电信运营企业和CNCERT(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建设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的监测处置手段,提高发现问题和进行技术处置的能力。工信部通信保障局网络安全管理处处长闫宏强表示,目前,用户对智能手机安全问题的认识还是不足,工信部将指导互联网协会每年开展一些网络安全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用户对手机安全的重视,了解一些应对手机安全的措施。(解语)
电信运营商:云管端皆战场
对于手机安全而言,运营着网络、提供着业务、定制着终端的电信运营商无疑是一个特殊的角色。因为对他们而言,云管端都是保护手机安全的战场,而这毫无疑问也意味着巨大的挑战和责任。
从恶意软件的生命周期来看,产生的源头、传播的途径以及运营商的环境,都是电信运营商可以发力的领域。“运营商在控制传播行为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中国移动信息安全部副总经理张滨日前对《人民邮电》报记者表示。据他介绍,目前,中国移动治理恶意软件的主要思路是进行“云加端”的模式,在网络侧进行查杀并同时在网络侧和终端侧进行防治。同时,在“云”这端,进行全网统一的拦截;在终端侧则进行用户个性化的拦截。
“由于电信运营商面对的客户是海量级的,因此在云端的拦截只能解决最基本的问题,真正要确保安全,就需要依靠终端侧,即依靠终端的个性化拦截确保安全,”张滨特别强调。事实上,做好个性化拦截并非一件易事。“比如垃圾短信中的发票信息,如果实行最严格的拦截策略,即见到票就进行拦截,极有可能误伤一批用户,因为这个用户群实在太大。”对此,张滨给出了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在终端侧安装拦截软件,此时就可以见票就拦,拦截之后将信息放在垃圾箱里,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找回来。(鸽子)
安全厂商:举起“云查杀”大棒
要问面对手机安全问题,专业的安全厂商目前最热衷的技术是什么?那无疑是云技术。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手机信息安全产业大会”上,360、网秦、趋势、金山等国内主流安全厂商都将云查杀、云平台等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
(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作者:)
论坛精华&&&&&&&&&&&&&&&&&&&&&&&&&&&&&&&&&&&&&&&&&&&&&&&&&&&&&&&&&&&&&&&&&&&&&&&&&&&&&&&&&&&&&&&&&&&&
&&&&&&&&&&&&
&&&&&&&&&&&&谁来保卫信息安全
谁来保卫信息安全
《环球》杂志
  目前,全球13台根服务器没有一台在中国,这使美国可以轻易掌握其他国家的网络信息流。在基础设施方面,关键芯片、路由器有较大比例来自国外,这一状况至今未能根本性改善,一旦国外在芯片、路由器上暗藏后门,造成的泄密隐患可想而知。
《环球》杂志记者/邓中豪 程士华 南婷
  “XP停止服务,Win8不仅难用,对电脑配置要求还高,我们的网络安全谁来保护?”一些网友在微博上如此抱怨。4月8日,伴随了用户13年的Windows XP(以下简称XP)正式隐退。我国尚有约2亿XP用户,用户对“后XP时代”的网络安全忧心忡忡。
  就在当天,互联网筑墙被划出了一道致命的裂口,常用于电商、支付类接口等安全性极高网站的网络安全协议OpenSSL被曝存在“心脏出血”的高危漏洞,我国不少用户的个人信息出现在了地下交易市场。
  其实,这仅是中国信息安全问题的冰山一角。在PC时代,电脑操作系统被微软所垄断,如今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端操作系统被谷歌、苹果等国外企业所垄断,从美国鼓吹“中国网络威胁论”,到斯诺登引爆“棱镜门”事件,中国的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中国的信息安全防护能否抵御外来入侵?中国公民的个人隐私能否得到保障?
4亿多网民受威胁
  2012年年底,美国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将华为、中兴电信设备拒之于门外。2013年,美国又将反制中国“网络威胁”纳入立法及司法领域,向中国施压。不仅如此,美国还利用企业联合他国机构发布报告,宣扬“中国威胁论”,对“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不断打压。
  然而,随着2013年“棱镜门”事件的爆出,美国利用技术优势监控全球互联网,甚至渗透和攻击他国关键领域服务器的事实被揭露出来。斯诺登曝光的文件,就让美国限制华为进入的做法显得十分滑稽。据德国《明镜》周刊网站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局自2009年起,就入侵华为电子邮件伺服器,成功获取华为内部资料及包括华为高层在内的员工电子邮件记录。
  5月26日,我国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发布了《美国全球监听行动纪录》(以下简称“纪录”),美国实施窃密监听行动的具体细节可谓触目惊心。
  “纪录”内容显示,中国的政府机构是美国窃听的“重点关照”对象。白宫的一位外交政策助理曾透露,美国在1990年8月落成的中国驻澳大利亚新使馆的每间办公室的混凝土墙里,都埋设了光纤窃听器,这种细细的玻璃丝在全面安全检查中没有被发现。直到这件事在前些时候被泄露给《悉尼先驱晨报》和其他新闻媒体后,才引起中国的警觉。
  据德国《明镜》周刊报道,已被曝光的一份美国2010年的“监听世界地图”包含了世界90个国家的监控点,中国作为美国在东亚的首要监听对象,北京、上海、成都、香港及台北等城市,均在美国国家安全局重点监控目录之下。从2009年开始,美国国家安全局就开始入侵中国大陆和香港的电脑和网络系统,中国大陆和香港已有数百个目标受到监视。在香港的目标中,多数是大学、政府官员、商人和学生。
  中国企业也是美国的重点监控对象。“纪录”的内容显示,《南华早报》公布的对斯诺登的采访说,美国政府正大规模入侵中国的主要电信公司,以获取数以百万计的短信内容。斯诺登表示,美国监控远不止这些,“美国国安局做各种事情,诸如入侵中国移动电话公司,以窃取你们所有的短信数据。”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局曾与加密技术公司美国安全服务商RSA达成了1000万美元的协议,联合在加密算法中加入漏洞后门,旨在削弱软件加密标准,辅助相关机构RSA开展大规模监控程序。RSA的中国客户包括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以及电信设备商华为和家电制造商海尔等。
  科研机构、普通网民、广大手机用户,甚至网络游戏和聊天软件都成为美国获取情报的渠道。
  英国《卫报》和《纽约时报》公布了美国著名新闻调查机构“为了人民”的文件,名为“对恐怖分子利用游戏和虚拟环境的研究”。该文件显示,美英两国的情报人员假扮“玩家”,曾渗透入网络游戏《魔兽世界》《第二生命》中,监视游戏玩家。而这两款游戏的中国玩家最多。
  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遭受境外网络攻击情况触目惊心,大量主机被国外木马或僵尸网络控制,主要控制源都来自于美国。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统计,到2013年9月底,监测发现共近52万个木马控制端IP,其中有24.7万个位于境外,前三位分别是美国、印度和土耳其。共发现境外64万台主机曾对中国大陆发起过攻击。其中,对中国大陆地区进行网站攻击最频繁的国家和地区为美国(42%)、日本(19%)和韩国(10%)。
  CINNIC发布的《2013中国网民信息安全状况研究报告》显示,过去半年遇到过网络安全问题的网民比例高达74.1%,影响总人数达到了4.38亿。
核心技术之失
  这一系列事件映射出,中国针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感知能力、防护水平与保障措施相对欠缺,自主可控能力严重不足。
  信息安全专家秦安说,网络空间的力量,对一个国家、民族存在三大威胁:一是可以利用直达人心的便捷通道,攻心夺志,实现信息渗透、文化入侵和思想殖民,直至颠覆国家政权,西亚北非国家政权批量倒台的例子现实而生动;二是可以利用全球一体的物联网实现远程控制,阻瘫交通、能源、金融、供水等民生基础设施,美国目前正在加紧防范“数字9·11”和“网络珍珠港”事件发生;三是可以通过网络入侵攻击军事网络,阻瘫作战体系,病毒入侵导致法国战机无法起飞等例子不在少数。
  近年来,中国在网络安全领域问题频发,背后有多重原因。
  中科院研究生院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北京知识安全工程中心主任吕述望说,中国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使中国的网络安全水平大打折扣。互联网在美国诞生,这使得美国在互联网世界掌握绝对的主导权和话语权。目前,全球13台根服务器没有一台在中国,这使美国可以轻易掌握其他国家的网络信息流。在基础设施方面,关键芯片、路由器有较大比例来自国外,这一状况至今未能根本性改善,一旦国外在芯片、路由器上暗藏后门,造成的泄密隐患可想而知。
  另外,无论是PC端还是移动端,中国都大量使用美国操作系统。中国在PC时代被微软垄断的局面,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又被另一家美国巨头谷歌复制。由于操作系统掌握最底层、最核心的权限,如果美国意图利用在操作系统上的优势窃取中国信息,犹如探囊取物。
  中国在网络社会的立法并不完善且层级不高。一些专家指出,中国还没有形成使用成熟的网络社会法理原则,网络法律仍然沿用或套用物理世界的法理逻辑。在信息安全立法上,缺乏统一的立法规划,现有立法层次较低,以部门规章为主,立法之间协调性和相通性不够,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
  目前,中国已经出台了不少指导性或规范性文件,如2006年实施的《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2013年的《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管理的通知》,但由于在立法层面缺乏支持,导致执行力比较差。更重要的是,目前中国仍然没有一部独立的网络犯罪法律,有关计算机犯罪的法律条文主要是刑法285条和286条。这些条文远远无法应对纷繁复杂的网络犯罪模式。
  网民网络安全防范意识薄弱也是信息安全不断受威胁的重要原因。目前,网民虽有一定的认知网络安全知识,但却没能将其有效转化为安全防范意识,更少落实在网络行为上。以在中国普及程度极高的安卓手机为例,大量安卓应用在安装前都要求读取用户的位置、短信等隐私,如不同意授权,则无法安装。对于很多用户而言,明明知道这些软件并没有必要知道这些隐私,且本意不想泄露隐私,但由于怀有侥幸心理,仍然同意软件读取自己的隐私。尽管媒体长期呼吁,但大量用户依然我行我素,导致难以对手机厂商和应用开发者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另外,多头管理、部门间协调不畅,也是中国网络安全领域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当前中国的互联网管理体制存在政府主导,多头管理,政出多门,难以形成拳头,缺乏统筹规划的问题。随着社会对网络依赖度越来越高,网络空间安全问题超越了专业技术层面,构成对国家安全的直接影响。
上升至国家战略
  今年两会前夕,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组长,李克强、刘云山任副组长。之后,“维护网络安全”这一表述首次出现在了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意味着网络安全已上升至国家战略。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5月22日发布消息称,我国将于近期推出网络安全审查制度。“信息安全现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一环,进行网络安全审查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告诉记者,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在十多年前就已建立了完备的网络安全审查制度体系。
  网络安全审查,就是对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信息系统中使用的信息技术产品与服务进行测试评估、监测分析、持续监督的过程。
  2000年,美国率先在国家安全系统中对采购的产品进行安全审查,随后陆续针对联邦政府云计算服务、国防供应链等出台了安全审查政策,实现了对国家安全系统、国防系统、联邦政府系统的全面覆盖。审查对象不仅涉及产品和服务,还会针对产品和服务提供商。
  随后,美国等西方国家为保障国家安全、防范供应链安全风险,逐步建立了多种形式的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将全方位、综合性的供应链安全审查对策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美国网络安全审查标准和过程是不公开的。美国对供应链安全审查的过程、标准、机制完全封闭,不披露原因和理由,不接受供应方申诉。主要考虑对国家安全、司法和公共利益的潜在影响,且其审查没有明确的时间限制。
  美国网络安全审查的内容不局限于技术。美国联邦政府要求,不仅要审查产品安全性能指标,还要审查产品的研发过程、程序、步骤、方法,产品的交付方法等,要求企业自己证明产品已达到了规定的安全强度。
  此外,近日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下发《关于进行信息类协议供货强制节能产品补充招标的通知》,其中有条目规定,国家机关“信息类协议供货强制节能产品采购招标”中,所有计算机类产品不允许安装Window 8操作系统。政府采购缘何对Win8说不?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Win8操作系统采用了对于他国不安全的技术架构——它集成了杀毒软件,可以经常扫描用户的电脑,采用该系统的电脑面临着被监控的风险,进一步加剧了对我国网络安全不可控而导致的风险。
多措并举形成合力
  业内专家认为,应以中央网信小组成立为契机,在推出网络安全审查制度的基础上,多措并举,形成合力,共同建设中国网络安全。
  首先,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心软硬件产品自主化水平。专家们认为,解决互联网的信息安全问题,不能完全依赖国外技术,唯有依靠自主创新才能取得主动、主导和自主权。中国应大力加强核心芯片、路由器、操作系统等各关键领域的自主化程度,通过政府采购、专项扶持等多种方式,推进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以及市场力量加入到核心技术研发和推广上来,为中国的网络安全提供基础性保障。
  同时,加紧前沿技术的研发工作。应发展使用黑客技术,主动发现漏洞并及时加以解决,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互联网具有大数据、复杂性、异构性、开放性等特点,数据的处置能力体现了一国对数据的占有和控制能力。
  中国需要大力研发和突破,以提高收集、储存、应用、保留、管理、分析和共享海量数据的处置等所需核心的先进技术。下一代网络规划中,应特别关注海量数据存储的并行存储体系架构、高性能对象存储技术、并行I/O访问技术、海量存储系统高可用技术、数据保护与安全体系、绿色存储等关键技术的研究。
  其次,加强立法,需尽快研究制定《信息网络安全法》,确定信息网络法制的总体框架。确立信息网络法制模式和实现方式,明确政府、企业、用户及个人等各自应负的法律责任。
  最后,坚持政府主导、行业自律的原则,明确运营商、服务商等企业在信息网络安全方面应负的社会和法律责任。要切实增强广大网民的法治意识,普及信息网络安全法律知识。完善信息网络公约机制,积极引导信息网络商户和网民加强网络自律,创建良好的网络社会法治环境。
来源: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4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发表评论:
推荐给朋友:
  相关新闻: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和新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新华网联系。
本刊通用网址:
如果您对《环球》杂志的稿件有任何意见及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编辑部电话:
globe1980@
社址:北京市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邮政编码:100040
总 编 辑:姬斌(兼)
执行总编辑:金风
副总编辑:聂晓阳
&&&&&&&&&&&&&李晓明
&&&&&&&&&&&&&刘新宇
&&&&&&&&&&&&&刘
《环球》杂志
新华通讯社主管
瞭望周刊社主办
环球杂志社编辑出版
·全彩半月刊
·出版日期:每月1日/16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1273/D
·邮发代号:2-511
·国外邮发代号:SM341
·国内订阅: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本刊随时办理邮购
·全年订阅价:192.00元
·国内零售:
全国各大中城市报刊摊点/地铁/机场/书店等均有销售
·零售价:8.00元
·国外总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定价:US $6.00元 HK $25.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全保卫制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