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不入群体小孩爱玩游戏怎么办

指尖上的世界_都市学龄前儿童与电子智能产品侵袭的玩乐_曹晋-海文库
全站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其它
指尖上的世界_都市学龄前儿童与电子智能产品侵袭的玩乐_曹晋
指尖上的世界*――都市学龄前儿童与电子智能产品侵袭的玩乐■曹晋庄乾伟[内容提要]乔布斯的苹果“迷思”席卷全球,中国大陆都市家庭也未能免于此潮流的驱动。媒介环境成为儿童家庭生活娱乐的重要载体,儿童着迷iPad、iPhone等电子智能化产品,并日渐将其当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鉴于此,作者深入幼儿园和学龄前儿童家庭,调查上海市学龄前儿童使用iPad、iPhone的基本情况。研究发现,一方面,中国都市家长对学龄前儿童使用新媒体技术产品有着理性认识,能够监控并合理引导儿童使用iPad一类的智能电子产品;另一方面,新媒介技术对儿童具有极大吸引力,儿童“玩工”成为智能产品消费终端的低龄劳工,其童年为跨国垄断公司贡献了最易驯服且有充裕时间玩乐的市场资源,垄断资本与新技术的圈地运动已经深入家庭与年幼的孩童,“技术异化的低龄化”趋势不容忽视。[关键词]学龄前儿童智能电子媒介技术异化低龄化玩工一、研究动机、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技术革命,正在加速重塑社会的物质基础①。与此同时,新技术的发展还迅速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如尼葛洛庞帝所说的:“信息化时代给人类塑②。融合是信息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造了一种全新的生存方式――数字化生存”媒介技术之间的融合催生了各种移动数字终端,实现了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实时链接”。然而,资本逐利的驱动也使得信息技术强势侵入家庭私人空间。乔布斯引领的苹果“迷思”,已让iPad、iPhone等电子智能化产品侵袭全球市场,中国大陆都市家庭也卷入到电子智能产品的消费浪潮中。学龄前儿童是现代都市家庭的核心成员,他们对世界的感知、思维、价值观的形成都是在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形塑下形成。但信息化的城市网络了家庭、
社会的每一个单□1792013/01开放时
代元,“人性化”、“智能化”的电子设备已引起儿童浓厚的兴趣,当下学龄前儿童提早进入到虚拟空间,且媒介成为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境,技术异化似乎在原来的基础上更深层次地控制了“地球村”中的低龄人口。公司仍将轻松保持其在全球平板电脑市场的绝对领先地位,明年销量将增长63%,截止2016年达到3.604亿台左右③。在强劲的销量背后,其用户群体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都市家庭。美国6~12岁儿童中,iPad连续第二年成为最想要的节日礼物,其中40%为面向5岁以下儿童的应用④。在中国,iPad等电子产品本身不仅是媒介工具,同时还是阶层差距的象征,甚至成为炫富、攀比的标志,有调查显示“六成父母愿意买iPad哄孩子,⑤媒体报道智能电子产品成为儿童新宠的同iPad成为潮爸潮妈送给孩子的时尚礼物。”IHSiSuppli(信息和数据分析公司)的全球平板电脑市场追踪报告显示,2012年苹果时,也显示出对儿童过度钟爱此类产品现象的隐忧,“iPad宝宝”等新名词频见报端。目前,国外一本模仿畅销儿童读物《晚安!月亮》(GoodnightMoon)的新书《晚安!iPad》(GoodnightiPad)谈到了儿童在计算机和电视机前花费时间太多的问题,并就这一问题对家长做出提醒⑥。信息技术连成的“地球村”并非美丽新世界,正如谢瑞(SherryTurkle)在其论著《在一起:为什么我们寄予技术胜过彼此》中所说的那样:“我们好像是一个陌生人,处于一个陌生的世界”。人们时时在线,在网络空间中,传播新科技可以带来上万好友或粉丝,人类却比以往更加孤独。荣格说:“随着科学知性的增长,我们的世界已经变得非人性化。人感到自己在宇宙中隔绝孤独,因为他不再卷入大自然,他失去了自己对自然现象⑦的情感性‘无意识认同’。”可见电子智能技术风靡全球的表象背后蕴藏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新媒体技术并非纯粹的积极能量释放。作为以融合传播政治经济学和社会性别研究为职志的批判传播学者,有必要警示迷恋电子智能产品的果粉,关注新媒体技术对人类的宰制。尤需重视的是都市家庭儿童珍贵的情感维护与玩乐时光遭遇系列电子智能产品便捷性的娱乐控制与隐蔽性的商业剥夺。儿童的闲暇时光用在使用新的多媒体设备上,而目前对媒介与儿童问题的研究,始终囿于效果研究范式。笔者认为,借鉴传播政治经济学中对信息劳工的研究,以及“玩工”概念的提出,可以为更深入认识儿童与新媒体的关系提供新的视角,有助于打破技术迷思。为此,笔者渴望通过都市儿童运用系列电子智能产品的研究,首先,体察中国都市家庭学龄前儿童对新技术的使用状况;其次,深入探索新媒体技术与市场经济力量如何重塑儿童的玩乐世界,从而引发学界和都市家庭对技术异化的低龄化问题的关注。本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和入户访问与观察的方法,问卷主体是上海市3~5岁的学龄前儿童群体,笔者选择复旦大学附属幼儿园和爱德双语艺术幼稚园中大班、中班、小班共100名儿童进行调查和观察。问卷内容第一部分为学龄前儿童家庭统计学意义上的素描:通过调查家长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水平等角度勾勒出基本家庭面□180传播与网络貌;第二部分为调查家长对儿童使用iPad等智能电子产品的态度、用途、使用时间、儿童使用时的情绪表现、对该产品的喜好程度等,深入认识学龄前儿童在家庭中使用iPad产品的情况。在回收有效问卷并做统计分析之后,笔者发现数据脱离了都市家庭语境,无法表现深层动态事实。为此,笔者又根据幼儿园的人脉资源,进入家庭访问和参与观察儿童运用新技术的现场情境,从而具体了解当下都市家庭学龄前儿童如何使用新智能产品。二、文献综述“学龄前儿童”通俗的解释为尚未达到入学年龄的儿童。本研究依照蒙台梭利在《童年的奥秘》中对儿童发展阶段的划分,主要的研究对象是3~6岁的学龄前儿童。让?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将儿童思维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学龄前儿童的思维状况处于前运算阶段⑧,其主要特征在于儿童能够使用符号来表征物体和事件⑨。家庭环境是学龄前儿童成长的非常重要的环境。有效的家庭教育能够促进儿童习得社会生活的基本规范,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独立自主能力,促进儿童个性的形成与发展。⑩社会学者认为,儿童(child)和童年(childhood)的概念,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在传播学研究中,“大众媒介与儿童”始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四十年来,在大众传播领域,已经产生了许多关于儿童媒介需要及其满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视、电子游戏机??。西方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和MTV等媒介上??由美国佩恩基金会资助的电影与青少年研究,当时广播和电视都尚未在社会中普及开来,电影是??,??当时美国家庭娱乐的主要方式。此项研究被认为是传播学效果研究中的首个里程碑??也为日后的媒介与儿童研究定下了“效果研究”的基调。随着新的传播技术不断出现,国内外学者都开始将目光聚焦在信息技术与儿童的关系研究上。卡尔弗特《信息时代的儿童发展》一书可谓总结性论著,该书就从电子媒介到新的信息技术,对目前已有的和即将出现的可能影响儿童生活的各种信息技术进??。卡尔弗特提醒读??行总结描述,并讨论了这些技术对父母、教师和政策制定者的意义??者不能对媒体影响儿童的问题下一个简单的结论,既不能过分推崇信息技术,也不能把信息技术视为魔鬼,她认为,信息技术对儿童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人们如何使用信息技术。与卡尔弗特较为温和中立的观点不同,被誉为“数字经济之父”的作者唐?泰普斯科特在《数字化成长3.0》一书中,毫无保留地表达对信息技术的信任,他倡导全社会接受并学会使用新的信息技术,从而创造出“创新的公司,开明的家庭,所有的公民都能参与其??。尽管其观点显得过于乐观,????中的民主社会,甚至是由网络连接成的新式社会”但他却指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即对于出生和成长在信息社会中的儿童来说,信息技术确实如空气一般存在于他们的生活中。正如李瑞林(LeeRainie)在《数字原住民入侵工场》
一文□1812013/01开放时代中提到的22岁的大学生所言:“我才是生活在数字世界中的人,把玩更多的设备,对我父??。围绕数字原住民????亲来说,那是工作;对我而言,这却是生活”(digitalnative)和数字移民(digitalimmigrant)的讨论,体现了西方学者对信息社会中儿童和成年人之间关系问题的关注。《童年之死》一书总结了媒介与儿童议题论辩中鲜明的两极化观点。一方面有人认为,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导致了童年的消逝,媒体消解了儿童和成年之间的界限,从而破坏了成年人的权威;另一面的观点认为,在媒体的使用上,出现了越来越宽的代沟,年轻人与父辈对新科技的体验不同,这种情况下,童年与成年人的界限不仅没有消失,反而被加强了。不管持何种观点,技术进步改变的只是影响儿童的媒介技术形式,而对于媒介与儿童关系的研究,却始终未能跳脱效果研究的范式限制。与主流经验研究范式不同,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者意识到,受众在传播产业中付出了容易被忽略的非物质劳动。1977年,达拉斯?斯麦兹在《传播: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盲点》一文中,提出“受众商品论”,并指出,媒体上免费提供给观众的内容只是用来吸引受众的免费小菜,媒介真正生产的是受众的注意力,通过将此种“产品”打包卖给广告商来??。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获利??原本的“受众”概念逐渐被“媒体使用者”身份所取代。使用者的能动性大大提高,不再只是被动接受单向的信息传播。在新媒体语境中,斯麦兹的“受众商品理论”也应做新的理解,媒介使用者的“劳动”形式更加多样化,包括对媒介内容进行评论、转载等“再加工”和原创内容的生产。新技术发展促成了“受众商品”到“使用者创造内容”(user-generatecontent,即生产消费合一)的转变。从“受众”到“产消者”(prosumer)的流变,引发了新一轮对传播过程中非物质劳动的讨论。台湾学者冯建三在《传播、文化与劳动》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更新,致使“使用者创生的内容”的意义远远超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产消者”等概念的指涉,并认为要把握“受众商品”新的蕴含,至少可以从政治和经济文化角??。皮特森??度进行分析??(SorenMorkPetersen)通过对使用者创造内容的价值的分析,指出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赋予使用者参与传播活动中的主动权;另一方面,也为????许多公司提供了使用者创造出的内容搭便车的机会。??使用者创造价值的理念,具体到数字游戏产业的语境,就产生了“玩工”这一概念。邱林川在《新型网络社会的劳工问题》一文中,将朱利安?库克里奇(JulianKücklich)敏锐??一词翻译为????洞察到的“playlabour”“玩工”,通过互联网玩游戏的人,在娱乐的同时提供了一种免费劳动,这种免费劳动被用来帮助资本逻辑在新型网络社会中进行新一轮的????圈地运动。邱林川认为这种“玩工”是新型网络劳工的重要组成部分(邱林川,2009)。??电子媒介重新组合了人们交往的社会环境,削弱了有形地点与社会地点间曾经紧??。电子媒介创造了新的社会场景类型??????。??密的联系??《童年消逝与儿童虚拟社区的兴起》??吴良辉??分析电视或网络本身并不是导致童年消逝的真正原因,而是由于欠缺分级制。??认为虚拟社区中的游戏本身是一种体力和脑力竞技,可以促进青少年手眼互动、解决问□
182传播与网络题的能力、写作的能力。而《儿童媒介教育:批判力的视角》一文作者则认为,日益普及的大众媒介使得媒介环境有可能完全替代儿童的自然环境,从而导致儿童可能失去其??在此李峰指出,??天真本性,主体发生异化。??在媒介环境中,儿童异化为“商品”“劳动??。????力”、“奴隶”学龄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自我意识、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增加社会环境??信息化时代,??与社会规范认知。??电子媒介已经成为了儿童生活的重要虚拟环境,儿童花费大量时间用在看电视、玩视频游戏或者在电脑屏幕前与他人交往,这远远胜过他们????阅读图书的时间。??在既有的传播学研究传统中,对于儿童与媒介问题的研究,始终无法跳脱效果研究的范式,在中国已然如此。近十五年来,大众传媒成为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承担者,而大??未能认识到同样作为受????众传媒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研究,则以道德社会化问题居多,众,儿童与成人一样,已经被吸纳到整个传播产业的运作中来。对信息社会环境中“玩工”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传播政治经济学者的论述中,这些研究者的目光主要集中在玩网络游戏的年轻人身上,没能留意到学龄前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如帕金翰所说:“一??????直都是消费者,即使实际的购买权掌握在代表他们利益的父母手中。”资本与技术无孔不入,儿童也无法逃离如此社会情境。本研究认为,儿童是一个社会建构的概念,资本逻辑驱动下的信息技术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个方面,家庭也不例外。在当代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传统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个体家庭的意识和行为逐渐受市场运行状况和运行规律的影响和支配。因此,在家庭的儿童观中,竞争和收益的意识就越来越占据着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都市家庭中,有关儿童的智力投资以及未来的竞争意识,变得特别??受技术迷思的影响,??突出和明显。??计算机技能成为家长培养孩子能力的重要方面。随着以iPad和智能手机为代表的多媒体终端在社会的普及,儿童闲暇时光日渐被新媒体设备占据。当以培养信息技能、提高媒介素养、辅助学习为理由,使儿童曝露在新媒体面前时,他们得到的绝不仅仅是娱乐和计算机技能。本研究意在将“玩工”(playlabour)的概念引入到儿童与媒介研究议题中,结合对上海都市家庭中儿童对新媒体的使用状况调查,考察资本推动下的技术,如何将儿童纳入市场运作体系,并在技术迷思的掩盖下,将儿童培养成信息社会的技术驯服者、“合格的”消费者和低龄“玩工”,从而反思科技力量与市场经济如何侵蚀都市儿童的成长。三、学龄前儿童iPad、iPhone等智能电子产品使用的实证研究??。iPad、??阶层特征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重要社会特征之一??iPhone等智能电子产品目标消费群体比较集中在中高层收入群体。在上海,由各行业职员、科层制管理人员、政府公务员、知识分子(包括教师、自由职业者)
等组成的社会群体构成了中产阶层的另□1832013/01开放时代??,??一个主体即新中产阶层――以知识和技能谋生的阶层??iPad、iPhone等受到这一群体??、??????的特征再现。这一阶层大多????的普遍青睐就是这一群体有着“时尚消费”“符号消费”为中年人,成立家庭具有一定消费水平,育有独生子女,并视其为“掌上明珠”。父母重视子女的教育,并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加入当下技术产品的选择。对子女有较高的成才期望,这在他们对新媒介技术产品上的使用和满足儿童要求方面均有所体现。上海市杨浦区复旦大学附属幼儿园、爱德双语艺术幼儿园的学生家长主要来自大学或是白领阶层,利于笔者洞察“知识分子”家庭的父母对儿童使用iPad的看法;本次调查一共发放问卷100份,两所幼儿园各50份,两所学校小、中、大班分别发放问卷为小班10份、中班20份、大班20份,由小朋友带回家中,父母填写后,幼儿园老师帮忙回收,有效问卷共回收97份。最后数据经过社会科学打包文件(spss)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出家长对儿童智能产品玩乐做出相当理性的时间控制,为了进一步确认数据与情境的相适性,笔者再次联系家长,进入10户家庭进行访谈和参与观察,并在幼儿园和小朋友进行交流,体察问卷不能再现的新技术动态使用场景。(一)在开展调查前,研究者进行了四项研究假设图1:家庭购买iPad
等电子产品的动机调查□
传播与网络第一,学龄前儿童对iPad、iPhone等智能电子产品喜爱程度偏高;第二,学龄前儿童使用iPad、iPhone等智能电子产品以玩游戏为主;第三,父母对学龄前儿童使用iPad、iPhone等智能电子产品基本持赞同的态度;第四,家庭收入和父母学历水平较高者与对儿童使用iPad、iPhone等智能电子产品态度方面存在相关关系。(二)研究发现子产品的基本态度1.家长购买iPad、iPhone等智能电子产品意图及对儿童使用iPad、iPhone等智能电分析显示,42.6%的家长选择了为自己购买新媒介产品,7.2%的家长选择为孩子购买,50%的家长选择了既为孩子也为自己购买。同时还有家长在问卷空白处写明,“绝对不会单纯为孩子购买”。为孩子购买的家长基本出于“早教工具”和“为孩子生活增添乐趣”两种考虑;为自己的购买者则集中在“追赶潮流,共享乔布斯迷思,对最新科技有着强烈兴趣”,占72.8%。通过这一分析发现,这一阶层的家长对新技术有着比较强烈的追赶趋势,这也契合了鲍德里亚所讲“符号消费”的特点(见图1)。2.家长对孩子使用iPad、iPhone等产品的基本态度。从分析结果看,对是否赞同使用iPad、iPhone等产品,家长基本保持开放的态度有43.3%明确表示赞同儿童使用,42.3%表示无所谓,只有14.4%的家长明确表示反对儿童65.3%;具体正面影响主要有“增长知识、开发智力”,比例达到51.3%;有36.3%的家长认使用此类电子媒介。大部分家长认为使用iPad等电子产品对儿童正面影响大,占为可以为儿童提供娱乐,培养兴趣。涉及负面影响时,多数家长的担心在于儿童过于“沉溺网络依赖技术”和“脱离实际,不善交流”两个方面,二者占有负面影响的比例为85.2%。再者,51%家长认为,此类产品对儿童的成长不是特别重要,使用与否对儿童成长不会造成影响;认为非常重要的家长只占3.1%,35.4%的家长认为智能产品对儿童成长比较重要,儿童应当适当的学习(见表1)。总之,分析看出在上海,都市家庭生活中智能电子媒介已经成为家庭空间中的重要媒介物,家长对儿童接触新兴数字产品基本保持开放的态度,赞同儿童使用iPad、iPhone等智能电子产品,并认为儿童使用此类产品的有着积极的意义,儿童适当使用可以使其增长知识、开发智力。与此同时,家长普遍对儿童可能会沉溺网络过于依赖技术,或者脱离现实不愿与人交流两个方面表示担忧。从长远来看,多数家长认为iPad、iPhone等新技术产品在儿童的成长过程扮演着并不十分重要的角色。由于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在认知、思维、主动性等各方面的发展还完全依赖于家长的监管,因此,家长对学龄前儿童的使用上存在十分重要的影响。调查的结果显示出中国都市家庭中,尽管家长对新技术产品表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兴趣,并且积极使用iPad、iPhone等产品,但是在学龄前儿童的教育、游戏工具等的选择和管理上表现出了理性的一面。一方面他们认为儿童媒介技能是融入社会必不可少的工具。同时,涉及儿童早期教育时又表现出了难得的理智,对儿童使用的时间、
主要用□1852013/01开放时代表1:
家长对儿童使用电子产品持有的态度调查表2:儿童对iPad或iPhone
的喜爱程度调查途、使用目的、喜爱程度、使用之后的心理、情绪反应等都十分清楚,并且多数家长还会在儿童使用的过程中给予指导,并通过与儿童的交流来达到启发智力的教育目的。3.儿童使用iPad、iPhone等智能电子产品的具体情况调查总体来讲,学龄前儿童对iPad一类新媒介产品表示了极大的兴趣。非常喜欢的比例占到41.2%,比较喜欢的占40.2%,一般情况的占14.4%,在所有被调查中不大喜欢或不喜欢的仅有4.1%。由此看来,几乎90%以上的儿童都对这种新技术产品表示喜欢或者感兴趣(见表2)。在被问及儿童最感兴趣的特征时,63.7%的家长认为儿童最喜欢“各种各样的游戏”。再者,“进行人机互动”也是一个比较感兴趣的因素,占总比例的18.7%,“触摸屏设计”这一特点对儿童的吸引力并没有对学龄前儿童产生非常大的吸引力,仅占有14.3%(见表3)。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学龄前儿童对iPad、iPhone等智能终端前儿童使用iPad等智能产品的最重要因素。比较喜欢,大多数在于这些设备上自带或者能够网上下载各种游戏。游戏始终是学龄□
传播与网络表3:iPad或iPhone
吸引儿童的特点表4:
儿童的电子产品使用内容调查4.学龄前儿童使用习惯的调查在父母的监管之下,64.4%的学龄前儿童一次使用iPad、iPhone等智能电子产品的时间一般在10~30分钟之间,33.3%的儿童使用时间在30~60分钟之间。同时,儿童使用iPad、iPhone等智能电子产品主要用于玩益智型游戏,这一比例高达73.6%。儿童用来玩游戏的时间一般在0~40分钟之内,这一比例达到80.9%。儿童用来看视频(
如动画片、□1872013/01开放时代表5:
儿童使用电子产品与父亲学历关系电影等)占10.3%,“学习网络课程”一项,仅占3.3%(见表4)。由此,可以看出,学龄前儿童每天使用iPad、iPhone等智能电子产品的时间没有预期假设的多,这主要在于家长对此有明显的控制意识,使得儿童只能在规定时间使用,从而能够有效控制儿童接触此类产品,以避免对其产生不良影响。4.父母学历与儿童玩游戏时间之间的相关度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父亲学历”与“学龄前儿童使用iPad、iPhone等智能电子产品玩游戏时间”相关,二者是负相关系。父亲学历越高,允许儿童使用其玩游戏的时间越短。反之,学历越低,则时间越长。家长学历对儿童使用iPad、iPhone等智能产品玩游戏的时间上会产生一些影响。(见表5)总之,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一方面,在当下中国的都市家庭环境中,尽管家长对最新科技产品保持较高关注度,追求“时尚科技”,但是在学龄前儿童的新媒介产品使用方面保持了一定的警惕和理性的管制,他们有意识地控制学龄前儿童使用时间,在使用过程中积极引导儿童科学的使用新媒介产品。近期,西方媒体上不断爆出有关儿童迷恋iPad、iPhone等电子产品的负面消息。与国外家庭相比,中国都市家庭表现出一定的理性和客观性。在调查可及的范围内几乎没有发现“iPad宝宝”等现象。透过实证数据结果,笔者发现都市知识与白领家庭对儿童玩乐新技术产品的理性控制。但问卷形式过于单一,为此,笔者回到日常生活的动态语境,直接选取10个家庭进行入户访问与观察,从而弥补貌似客观的静态数据的不足。当笔者深入家庭的实际访谈和观察却又发现实际情况比问卷调查的结果严重得多。这就说明问卷的远距离调查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左右而未能如实再现儿童与电子智能产品的关联,家长替代儿童填写表格渗透了自己的主观顾虑。比如担心老师对孩子印象不良就尽量让问卷再现的内容表现出乖孩子的言行等。案例1,复旦大学附属幼儿园大班,张元(化名):表现积极热情,非常喜欢iPad。每□
传播与网络天放学回家可以自由使用iPad,上网、玩游戏等。晚饭前,父母忙于家务基本不会管他。晚饭过后家长则忙自己的工作,孩子继续用iPad玩游戏。张元同学每天使用iPad的时间大概是两个半小时。案例2,爱德双语艺术幼稚园大班,Alice和Joe(化名):两位女同学是邻居,由于父母工作比较忙,所以两人几乎每天放学回家都会聚在一起玩iPad游戏或上网逛淘宝。尽管只有6岁,二人已经可以熟练掌握网购技巧,并经常自己在淘宝网上买东西。案例3,复旦大学附属幼儿园中班,许小宁(化名):不太喜欢iPad,用过一个月之后就不再玩了。现在只是偶尔用它看电子书,但是由于家长担心对眼睛不好,所以几乎不用。小宁说自己每天放学回去也很少看电视,大部分时间是看书、做运动,再就是父亲陪着练习象棋。案例4,爱德双语艺术幼稚园小班,黄凯(化名):iPad是父母为自己买的生日礼物。自从有了iPad之后几乎不看电视。每天回家用iPad看动画片,玩切水果游戏,或者在网上下载其他游戏。每天睡觉时会将iPad放在枕头边,否则会睡不着。通过对儿童使用情况的观察以及访谈,笔者发现在避开家长陪伴,单独和儿童面谈,小孩子们畅所欲言,坦率说出对iPad等智能电子产品的好奇与迷恋。比如,若干孩子透露出自己的小秘密,睡觉前和家长讨价还价的条件就是允许其再玩多少时间的iPad游戏。孩子们看见大家都玩这些产品,觉得自己理应也是玩乐群体的一员。而且,家长也喜欢用iPad和手机,晚餐后各自看电子产品,家庭交流十分有限。孩子缠家长讲们还谈到现在很多儿童商店最吸引人的营销广告就是抽奖iPad,访谈中的一个孩子就是2011年通过抽奖获得iPad,作为奖品,孩子爱不释手,甚至睡觉也放在枕头边。调查问卷数据也显示,学龄前儿童对iPad、iPhone等智能产品都有极大的兴趣,普遍喜欢这些新科技产品,且主要用其来玩游戏,游戏过程中投入程度很高,79.8%的儿童比较投入乃至非常投入,全神贯注。且当家长规定时间拿走设备时,78.9%学龄前儿童会有情绪上的反应,特别是儿童投入性极高时,儿童会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反应,不满或者不高兴。以上案例也可看出,iPad甚至某种程度上扮演了过去电视所担负的保姆(Bab-ysitter)的角色,儿童沉迷游戏、网上消费等现象也存在,可见,国外的iPad宝宝现象在中国家庭中同样存在。对学龄前儿童而言,感觉、思维、认知方面皆处于从自然性向社会性的发展过程中。新媒介技术进入家庭,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使之主动参与和进入虚拟网络空间的提供可能。许多家长以有助于儿童早期教育的名义让儿童自主使用媒介产品,
新媒介故事或玩乐游戏时,家长习惯同意孩子玩乐智能产品,解放自己免于被孩子捆绑。孩子□1892013/01开放时代技术产品伴随他们成长。正如,《童年的消逝》中描述的电视媒介进入家庭空间以后,对儿童与成人之间关系的打破、对儿童成长环境产生影响一样,iPad、iPhone等智能产品进入家庭本身会对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的成长带来更多的虚拟性、数字化。这不仅是“童年的消逝”,更意味着儿童遭受技术异化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他们玩iPad、iPhone,同时智能电子产品也形塑着儿童感知世界的方式。四、“指尖上世界”:儿童的数字化生存蒙台梭利认为,自然在儿童3岁时划了分界线,儿童在3岁以后便开始有意识地吸收??依据笔者问卷调查数据,??环境。??以及深入的观察和访谈,发现学龄前儿童在对iPad、iPhone等电子化智能产品产生浓厚的兴趣,儿童的好奇心与电子产品五光十色的图像之间达成了某种程度的融合。他们“全身投入或漫不经心进入有如空气与阳光般的传媒??甚至孩子会问,????环境。”电脑是不是活的,它们与人的思维方式有何不同,在智能电子产????品时代,人区别于其他的特殊之处是什么???皮亚杰指出2~7岁是儿童早期,随着对语言的掌握,儿童心理的发展也受到影响。伴随行动社会化开始,思维也开始发展,最重要的是行动本身开始内化。随着语言的出??当下时尚电??现,幼童要面对两个密切相连的新世界:社会的世界和内心的表象世界。??子智能产品消费日盛,并且毫无阻碍地进入到儿童成长的私人家庭空间,儿童的闲暇时光在把玩新技术产品中溜走。同时,其思维的发生和延展、语言的习得和运用都在屏幕中被数字化的影像和符号所塑造。杰妮弗(JenniferAnnHill)在《险象丛生的童年:消费??中指出,????主义如何影响儿童与青少年的认同》无所不在的大众传播媒介裹挟下的消费主义力量扩展到全球,许多儿童被剥夺了“完整的”童年,他们作为儿童的一系列与成人世界不同的需求也被剥夺。传播技术的发展是当代儿童过度沉浸在消费主义文化中的重要因素。并且,女孩子尤其成为许多商家锁定的营销目标,通过他们的产品将自己塑造成“理想型的女性”。案例2中,Alice和Joe利用iPad网购恰恰就是这样的一种表现。她们熟稔网络消费的模式,并且观摩网店中的女生形象,在这一标准下选择自己的“宝贝”。儿童使用新媒介产品玩网络游戏,这同时也培养了其在某一游戏社群中的身份认同。儿童在互动游戏中遵循游戏空间的规则,他们处于数字“游戏生活(playforaliv-ing)”的状态。学龄前儿童过早进入虚拟世界,尽管他们成为数字化时代的原住民,但是的规则为前提。麦克卢汉认为:技术的影响不是发生在意见和观念的层面上,而是要坚定不移地改??。对媒介影响潜意识的温顺的接受使媒介成为囚禁其使??变人的感觉比率和感知模式??数字化生活中遵循着资本和技术的逻辑律。孤立的个体原住民必须以服从游戏世界中□
190传播与网络??。笔者在儿童家中的观察中发现,??用者的无墙监狱??孩子使用iPad相当娴熟,他们准确地知道如何开始游戏,其中张元喜欢一款小型连续性游戏,每次的内容不同,且玩过之后可以自动保存以确保下一次继续进行。张元告诉笔者,他很期待每天从幼儿园回家,“因为那就可以和他的宝贝一起战胜魔鬼了。”卢梭在《爱弥尔:论教育》中主张,这一阶??然而,??段儿童应享受天赋的自由。??新媒介产品作为替代性保姆出现在儿童生活之中,??中????却为儿童成长环境增添了另一种远非自由的因素。劳伦斯?莱斯格已在《免费文化》指出,互联网和新媒介技术并没有为我们带来一个自由的新世界,自由和创造力在这个虚拟的空间无时不在遭受着技术变革和市场的威胁。莱斯格在《免费文化》中看到了商业团体操纵法律和技术,禁锢文化,压制创新、自由文化和人类的数字权利并没有在所谓的开放代码空间中得到应有的保障。文化是文化工业模式下的标准化复制产品,它使得艺术的形式发生转变,艺术的否定性被压抑,转向肯定性的维护或刺激商业需求的作用。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控制创意的权力空前集中在“媒体巨头”手中。他们限定我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他们锁定文化,并支配创造力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儿童虚拟游戏开发是当前网络游戏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为商家带来巨大的利润。而网络游戏市场目前并无严格分级,即便是iPad自带游戏,其对儿童智力开发、思维发展的有用性也值得商榷,例如一些儿童在访谈中提到的“切水果”游戏。这名为“水果忍??。新媒介????者”的游戏软件自产生来引起玩家极大追捧,而它的最大亮点竟然是“简单”产品的智能化使得儿童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和范围大大拓展,儿童每日使用iPad,其触摸的是一个个的商品,数字化游戏内在的商品逻辑并不为儿童所察觉,然而那些五光十色的图像却塑造了儿童的思维和感知,并使他们成为网络世界的幼小玩工。儿童的心理在两架不同的织布机上编织出来:一层是主观性、欲望、游戏和幻想层,下面一层为客观性、言语、逻辑观念层。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层处于第一层次,以自我为??学龄前儿童在屏幕上简单拨弄手指让虚拟的水果汁四溅并不能对培养健全的??中心。??思维方式、提高行动能力有任何的帮助。??。技术通过物质??海德格尔在《技术之追问》中分析了技术世界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化、齐一化、功能化、主客两极化、谋算、贯彻和统治、生产和加工进而耗尽和替代来展现人之外的一切对象。技术的本质是“座架”,即“限定”和强求。技术将一切对象化的同时,作为主体的人也被对象化。“由于技术生产,人本身和他的事物遭受到日益增长的危??????险,即成为单纯的物质,成为对象化的功能。”在冰冷的数字化虚拟空间中,儿童触摸不到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温度,触摸不出健全的人格,更触摸不出自然中美丽的风景,更遑论滋养出美丽的心灵。这只能使儿童在眼花缭乱间成为海德格尔所说的“技术的对象物”,在此,不是儿童使用媒介,而是媒介主导儿童。技术成为限定儿童思维的“座架”。儿童也成为了媒介产业链上驯服的低龄劳工,他们用自己的指尖触摸视屏幕的玩乐掩盖着影像背后,传播新科技与市场经济联袂创造的“利润”
。□1912013/01开放时代(一)家庭情感交流与维护:家庭理性中的另一个向度??真实、????卢梭曾经说过:“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抗社会风气毒害的最好良剂。”爱、温暖、不孤独――始终是人类情感需求的主体。“科技不能让我们的社会更美好。只有我??????们自己才能让我们的社会更美好。”家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空间,父母对学龄前儿童的社会化教育承担着重要责任。??一文指出,????《消费主体在媒介语境下的生存状态》消费主体在媒介语境中处于驯化的被动性,解码的多元性,以及单维化、非我化状态,但同时,消费主体也具有主体重构、时间流整合、大众驯化的自我强制特征。从实证数据结果中看出,中国都市家庭中的家长对孩子接触iPad、iPhone等电子产品保持了一定的警惕,并且能够理性安排儿童使用媒介产品。时间限制、陪同使用、实时监督是家长普遍采用的三种方式。这似乎契合安德鲁?芬伯格所讲到的“主动性”,面对技术,个人并不完全是被动的,在服从技术控制的情??。因此,??况下,个体的人可以用富于创造性的新颖方式使用技术装置和技术系统??正如邵璀菊所指出的:“人类只要针对产生技术异化的技术、主题和社会等根源寻求对策,技????术异化是完全能得以遏制或弱化的”。??但是另一方面,在入户访问以及观察的过程中,笔者也看到有些家庭的儿童基本是自由使用iPad的产品,母亲忙于做晚饭,饭前半小时基本属于孩子自由玩乐,他熟练地使用iPad上网,自行下载网络游戏,安装成功后全神贯注地玩游戏。这种情况在笔者与在幼儿园与儿童交流时得到的情况相似。中文互联网数据中心2012年5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在美国,平板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且在加速向低年龄的儿童渗透。2012年1月,美国成年人1/5拥有平板。22%的家长会给孩子一个智能手机、iPod或者iPad,以便自己去做事。拥有平板的家庭中,7/10的孩子用过平板。77%的孩子会用平板玩游戏;77%的家长认为??。而英国科技公司??平板对孩子有益;77%的家长认为平板会促进孩子的创造力??(Westcoastcloud)发表最新调查报告,每10位英国儿童中,就有一位有自己的iPhone;5%??。??的小学生已经拥有自己的iPad??信息时代,媒介和讯息就像我们的皮肤,苹果产品风靡全球,其专卖店遍布国际都市。作为孩子的父母一方面受到时尚技术潮流的影响,他们对媒介产品背后的本质特征并没有很好地了解,并且无论工作还是娱乐都在网络上进行,成人已经活在一个技术构建的虚拟空间中,尚不自知;另一方面对儿童使用iPad等电子智能化产品潜在的影响也并无客观科学的认识。许多家长本身便对这类新媒介产品有着强烈的喜爱。新媒介技术带来的“自由”表象令普通民众保持了高度开放的态度。朱利安(JulianKücklich)指出,在数字游戏产业中,作为一种休闲娱乐的参与式创造性游戏方式遮蔽了作为不稳定的不被付酬劳工的创造者身份。他提醒人们注意在娱乐行业,工作和玩乐的关系发生??当下,??了变化,并正在产生一种“玩工”的混合体。??都市家庭中的家长并不能很好地意识到在创意性产业中工作和娱乐之间关系的变化以及这一变化背后所产成的意识形态□
192传播与网络后果(theideologicalramificationsofthischange)。学者担心的是,在信息传播技术允许大众自我生产乐趣和休闲,成为商品被不断生产和消费。事实上,这意味着,媒介生产者的数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与消费者数量有关,导致一种新的“产消合一”的劳动形式。而根据笔者的调查,尽管部分父母对儿童使用媒介产品的理性控制,然而,在市场和技术的双重侵蚀下,父母本身作为媒介使用者其自身的使用习惯,以及在家庭中的媒介使用情况,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儿童的使用习惯。情感维护的力量却显得非常微弱。正如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所指出的:??”??“一种舒舒服服、平平稳稳、合理而又民主的不自由在发达工业社会中流行??,当前社会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技术产品,它为人类的虚假需要提供了充分的选择,而这喧嚣的科技恰恰导致人们一味的迎合和欢呼。他们看不到“技术的秩序同时包含着政治和??。正如梭伦??????分析的那样,????知识上的协调”(SorenMorkPetersen)网络空间资本的再生产依靠媒介使用者的自我生产机制。当一个社会按照它自己的组织方式,似乎越来越能满足个人的需要时,独立思考、意??。媒介技术更新并进入家庭,??志自由和政治反对权的基本的批判功能就逐渐被剥夺??使得儿童和家长同时生活在一个虚拟环境中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以智力开发、娱乐休闲的名义,在数字化产品中进行生产和再生产信息的活动,作为消费者的数据则有可能在网络空间中被商品化处理。已有学者指出,当代信息技术的数据库正是信息社会的电子化“全景监狱”。因此,笔者以为,尽管情感对维护儿童成长的环境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然而父母对新技术产品的真正意图并没有深入地了解,有限地使用引导几乎不能起到彻底的改变作用。如何培养儿童在新媒介产品使用中的独立意识,并如朱利安(JulianKücklich)所言的开创一种新的劳动与休闲之间的关系,而成为非异化的劳工(non-alienatedla-bour)。这无疑是一项十分艰难又意义重大的任务。而作为批判学者,提高消费者的警惕,揭示背后的本质是其根本职责。(二)儿童玩工与新媒体技术的全球市场拓展在国人趋之若鹜地成为果粉时,笔者作为批判传播研究的学者,有责任警醒大众体悟新技术无论是以娱乐为名,还是以启蒙智力为担当,揭示其作为资本积累的核心垄断力量如何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勾连,电子智能产品如何在全球找寻有丰富空余时间的免费劳工,以及这些产品本身如何利用廉价劳动力和廉价资源进行全球流水线的生产。苹果一方面标榜为信息时代的“人性化”标杆,另一方面却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廉价成本进行生产,再以高价出售到不同国家市场赚取利润。一方面,中国消费者对高科技产品趋之若??。2012??鹜。如日,苹果iPhone4S登陆中国内地市场,国人彻夜排队购买????。另一方面,??年第二季度,苹果iPad中国区销售额更是高达79亿美元??中国底层的劳工却在“血汗工厂”中夜以继日地为苹果公司组装元件。日,《纽约时报》A1??
。??版头条披露苹果在中国组装iPad和iPhone的工厂剥削工人的现象??□1932013/01开放时代在中国,牢牢掌控核心技术的跨国企业,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以最低成本生产出高科技的产品,转而却又在中国的消费市场上高价销售这些时尚科技产品。技术侵入中产家庭,资本吞噬低龄劳工。而低龄儿童对此类电子产品的过早使用却在一定程度上为之培养了新一代的“玩工”,技术和资本的双重力量塑造了现代都市家庭的感情维护途径与娱乐休闲模式。“技术始终是一种历史和社会的设计:一个社会和在这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利益,总是要用技术来设计它企图借助人和物而要做的事情,这就使得‘统治’的某些目的??吉里????和利益不是后来的和从外面强加于工艺的,而是早已渗透进技术设备的构造中。”??一书中分析了iPhone产品如何击败其他对手,????德(GerardGoggin)在《全球移动媒体》以及怎样塑造了即时通讯技术、受众和创新之间融合的新阶段。苹果的创新是以迎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为导向,并施以“人性化”的营销策略。一系列产品即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人体的延伸,同时技术也将人限定为“对象物。”“在发达工业社会,科学技术不仅成了创造用来安抚和满足目前存在的潜力的主要??信息时代的传播????生产力,而且成了脱离群众而使行政机关的暴行合法化的意识形态。”技术,使得全球各地的民众在网络空间中聚合。社交网络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iPad等随身产品的便携性,导致大众处于永久性在线状态,而大众自我生产的机制却同时被转换为商品再出售。劳工和休闲之间的界限模糊使得民众意识不到自己处于被销售的状态,他们只是觉得在虚拟空间中找到了现实世界不曾有过的自由和民主。“在发达工业社会中,技术的进步扩展到整个统治和协调制度,创造出种种生活形式,这些生活形式似乎调和着反对这一制度的各种势力,并击败和拒斥以摆脱劳役和统治、获得自由的历??????史前景的名义而提出所有抗议。”新媒介产品侵入家庭空间,学龄前儿童在数字游戏中成长。无论学校还是家庭都在为培养儿童的电子技术技能而营造良好环境。媒介产品、传播内容的商品化逻辑借由技术之便深入到儿童成长空间。他们在盲目崇信技术的同时却忽略了附着其上的负面因素。这有可能使得儿童反思与交流能力的萎缩,甚至演化成为依赖傻瓜机器的指尖触屏高手,思维创新的低能儿。“地球村”中的儿童在苹果技术的“迷思”与崇拜中,存在着失去多样性文化环境的危险。甚至,都市家庭可能逐渐演化为苹果的消费商场,儿童“玩工”为智能产品消费终端的低龄劳工,其童年为跨国垄断公司贡献了最易驯服,且有充裕时间玩乐的市场资源,垄断资本与新技术的圈地运动已经深入家庭与年幼的孩童。哈贝马斯在《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和科学》一文中指出:“在城市化中,目的理性活动的类型涉及生活方式的选择。社会的不断‘合理化’是同科技进步的制度化联系在??技术始终是一种历史和社会的设计;????一起的。”一个社会和这个社会的占统治地位的兴趣企图借助人和物而要做的事情,都要用技术加以设计。统治的这种目的是“物质的”,??。今天,??因此它属于技术理性的形式本身??统治不仅借助技术,而且作为技术而永久化□
194传播与网络??。苹果的??和扩大;而技术给扩张性的政治权力提供巨大的合法性??“迷思”恰恰就是这样的一种将人带入虚拟情境并使其乐在其中的玻璃房,看似透明却让生活其中的人无处遁逃。如何惊醒大众打破时尚技术的迷思,防止技术异化低龄化的蔓延,并引导都市家庭中的家长慎重地培养儿童的技术观念、使其得到科学的社会化情境之中,从而使媒介技术的发展真正成为自由解放的力量,这是数字化时代的学者需要不断追问和警示的问题。*本论文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曹晋教授主持的2012年国家社科课题“新媒体与都市儿童研究”(项目编号:12BXW039)与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课题“传播新科技、性别政治与现代中国都市文化变迁”(项目编号:12JJD860001),以及复旦大学985三期“新媒体、新修辞与大众文化的变迁”(项目编号:11PJC034)的系列成果之一。注释:①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②[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③转引自RhodaAlexander:《没有对手:2012年苹果仍将是平板电脑销量冠军》,21IC中国电子网,http:///news/ce/437.htm,日访问。④转引自《美国儿童普遍沉迷iPad,引发家长忧虑》,新浪科技,http://.cn/it/pad//.shtml,日访问。⑤转引自《六成父母愿意买iPad哄孩子》,39育儿频道,http://baby.39.net/a/9720.html,日访问。⑥转引自《越来越多儿童沉迷iPad不利于健康成长》,网易科技,http:///mobile/11/UBRU001165GO.html,日访问。⑦肖锋:《喧嚣的孤独》,载《新周刊》总第369期,第32页。⑧罗伯特?V?卡尔:《儿童与儿童发展》,周少贤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7页。⑨同上,第202页。⑩张明红:《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页。??卜卫:????《关于儿童媒介需要的研究》,载《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年第3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桑德拉?????L?卡尔弗特:《信息时代的儿童发展》,张莉、杨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美]唐?泰普斯科特:《数字化成长3.0》,云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页。??LeeRainie,????“Digital‘Natives’InvadetheWorkplace,”PewInternet&AmericanLifeProject,Sep-termber27,2006.??????[美]希伦?A?洛厄里、梅尔文?L?德弗勒:《大众传播学研究的里程碑》,刘海龙泽,北京:中国人民□
1952013/01开放时代??????[加]达拉斯?斯麦兹:《传播: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盲点》,冯建三译,载《岛屿边缘》1992年4月,第6~33页。??冯建三:????《传播、文化与劳动》,载《台湾社会研究季刊》总第77期,第369~385页。??SorenMorkPetersen,????“LoserGeneratedContent-FromParticipationtoExploitation,”FirstMonday,Vol.13,No.3,2008,http://firstmonday.org/htbin/cgiwrap/bin/ojs/index.php/fm/article/viewArticle/.??JulianKücklich,????“PrecariousPlaybour:ModdersandtheDigitalGamesIndustry,”http://www.fibre-culture.org/journal/issue5/kucklich.html.??邱林川:????《新型网络社会的劳工问题》,载《开放时代》2009年第12期。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同上,????第323页。??吴良辉:????《童年消逝与儿童虚拟社区的兴起》,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年2月。??李峰:????《儿童媒介教育:批判力的视角》,载《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第8期。??同上。??????张明红:????《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第100页。??????[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逝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JerryOdland,????“TelevisionandChildren,”ChildhoodEducation,Vol.80,No.4,2004.版)》2007年第9期。??周燕、????余文蕙:《近十五年国内大众传媒影响儿童社会化研究综述》,载《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英]大卫?帕金翰:《童年之死》,张建中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82页。年版。??????[美]格尔哈斯?伦斯基:《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关信平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页。??周晓红????(主编):《中国中产阶层调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30页。??????[德]齐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0页。第17页。??冯建三:????《传播、文化与劳动》,载《台湾社会研究季刊》总第77期。NewYork:BasicBooks,2010,p.6.??SherryTurkle,AloneTogether:WhyWeExpectMorefromTechnologyandLessfromEachOther,??????????[瑞士]让?皮亚杰:《儿童的心理发展》,傅统先译,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36页。MediaCultureSociety,Vol.33,2011,p.347.46页。??????[日]林光江:《国家?独生子女?儿童观:对北京市儿童生活的调查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意]玛利亚?蒙台梭利:《童年的奥秘》,霍力岩、李敏谊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JenniferAnnHill,????“Endangeredchildhoods:howconsumerismisimpactingchildandyouthidentity,”??????[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
196传播与网
络??同上,????第49页。??????[法]卢梭:《爱弥尔:论教育》上卷,李平沤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6页。??????[美]劳伦斯?莱斯格:《免费文化》,王师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第232页。??转引自豆瓣读书:????http:///subject/4050757/,日访问。??转引自????《揭秘水果忍者,年下载量超2000万次,简单成亮点》,中国市场情报中心,http://118.145.25.40:8080/market/article/content/9/244554.html,日访问。??????[瑞士]让?皮亚杰:《儿童的语言与思维》,第4页。页。??????[德]岗特?绍伊博尔德:《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技术》,宋祖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6页。??梁克隆:????《西方哲人论儿童教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346页。??孙跃:????《海德格尔技术观释义:人与自然关系的启示》,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美]曼纽尔?卡斯特:《千年终结》,夏铸九、黄慧琦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连珩等:????《消费主体在媒介语境下的存在状态》,载《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4期。??陈慧文等:????《安德鲁?芬伯格技术哲学思想述评》,载《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邵璀菊、????张克让:《技术异化之根源解析》,载《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第11期。44450.html,日访问。日访问。??JulianKücklich,????“PrecariousPlaybour:ModdersandtheDigitalGamesIndustry,”TheFibrecultureJournal,Iss.5,2005,http://www.fibreculture.org/journal/issue5/kucklich.html.??同上,????第3页。??????[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3页。??SorenMorkPetersen,????“LoserGeneratedContent--FromParticipationtoExploitation,”FirstMonday,Vol.13,No.3,2008.??????[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第3页。日访问。??转引自????《平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中文互联网数据资讯中心,http:///archives/??转引自中文互联网数据资讯研究中心,????http:///archives/16168.html,??转引自????《国人彻夜排队购买iphone4S》,天水生活网,http:///article/article_10149.html,??转引自????《苹果CEO解读财报:中国区销售额达79亿美元》,腾讯科技,http://.cn/internet//1183554.shtml,日访问。734057.shtml,日访问。??转引自????《苹果深陷“中国血汗工厂”漩涡》,东方早报网,http:///html/113//??????[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第158页。??GerardGoggin,????GlobalMobileMedia,Taylor&Francis,2010,pp.139-156.□1972013/01开放时代??韦路:????《转播技术研究与传播理论的范式转移》,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66页。??????[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第3页。第38页。??同上,????第40页。??同上,????第42页。??????[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曹晋: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庄乾伟: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责任编辑:刘琼
上一篇: 下一篇: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孩玩游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