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怪兽大学有多么凶残,我们一定要取得胜利!

【涨姿势】奥特曼不容易啊,原来怪兽那么多讲究_有戏_传送门
哥斯拉跟金刚对决过你知道吗?哥斯拉得过终身成就奖你知道吗?哥斯拉是可以被杀死的你知道吗?虽然最新版《哥斯拉》不太好看,但关于怪兽电影依然有很多可以讲讲的东西。《哥斯拉》60年与怪兽电影发展漫谈撰文:梦见乌鸦在茫茫影史中,从1954年《哥斯拉》诞生之日开始,到60年代雷o哈里豪森监制的以《杰逊王子战群妖》为首的怪兽冒险题材作品,再到70、80年代《红海魔影》、老版《战栗无底洞》为代表的惊悚类怪兽电影,乃至如今内地热卖的《环太平洋》和今年登场的传奇影业版《哥斯拉》,《哥斯拉》虽不过是沧海一粟,但论其影响力,可称得上是引领风潮的宗师级作品。下面就来剖析一下哥斯拉这个巨型魔怪为科幻电影和怪兽电影带来了什么。一、怪兽的起源:神话与未知怪兽在文学作品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着奇幻、恐怖类作品的诞生之初,比如我国的《山海经》、《搜神记》,西方的《神曲》等。这些形象大都来自于各国的神话体系,也就是说,自打人类进化到可以YY的阶段,怪兽就在人类脑海中被先一步创造出来了,翻开我国的神话故事,你可以找到像是龙、狻猊、趐屃这些生物,名曰“神兽”,但这些生物除了草泥马之外都是来自于我们的幻想。我们的祖先对大自然的好奇以及敬畏促成了怪兽的发展,进而演化到文学作品。而且古人们对拥有庞大体型的生物存在一种本能的畏惧,这也就促成了怪兽的最大特点,它们都是一些庞然大物。可以说怪兽起源于神话作品,而神话来自于人类对未知事物的想象,这样也构成了怪兽的第二大特点:它们是未知的品种。早年间大王乌贼这个生物属未被确立的时候,这位就荣登怪兽榜,大王乌贼就被定义为一种让所有航海家谈之变色怪兽,1752年卑尔根主教庞毕丹在《挪威博物学》中称大王乌贼为“挪威海怪”,这是人类对未知事物的恐惧,造就了怪兽的形象。二、怪兽的电影之旅:西方创立,盛行东瀛在文学作品中,很早就出现了怪兽的身影,但在19世纪末电影被发明以来,苦于技术上的无法实现,怪兽的身影在20世纪中才出现。提起怪兽,很多人都想到了日本系列特摄电影《哥斯拉》,几乎是这部电影引领了影史怪兽肆虐的风潮,其实《哥斯拉》还真不是最早的怪兽电影,怪兽电影起源于好莱坞,早年间最知名的作品就是《金刚》。拍摄于1933年《金刚》可以说是怪兽类电影的鼻祖。本片融动画、真人和模型为一体,开了特技片的先河。《金刚》影响了后世许多电影,而且该片为怪兽电影发展出一套最初的模式,这个模式至今未被打破:第一、怪兽都生活在远离人类文明的荒蛮之地,要么在丛林、要么在海底,反正是人类去不到的地方都能找到怪兽,而且怪兽身上保留着原始生物的特征,它们不会遵循各种规则,唯一的行动指南就是破坏。第二、怪兽会因为各种原因进入人类文明,登陆大都市,所有怪兽的第一任务就是攻击地标建筑,像是帝国大厦、金门大桥、埃菲尔铁塔这些,就跟怪兽提前预习过城市旅游指南一样,哪座建筑最有名他们就朝那里下手。第三,怪兽喜欢追美女,大部分怪兽电影中都会存在一个花瓶角色,她们是怪兽追逐、绑架的主要目标,他们甚至会和美女们产生一种跨越种族的无产阶级情感。“美女和野兽”这套模式就是起源于《金刚》。以上为西方怪兽电影的模式,并不适用于东方,以下会细细分析。《金刚》在模式、特效方面的创举影响了后世很多电影,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日本。日本特摄电影是将怪兽片发扬光大的关键一环,其始作俑者就是特摄导演本多猪四郎与设计师圆谷英二。1954年,日本著名的特摄片导演圆谷英二就受到《金刚》的启发,设计了哥斯拉的形象。而导演本多猪四郎因为当年骑着自行车去过刚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广岛,目睹了人间地狱般的惨状,又在电影里融入了末世危机、存在主义恐慌、反战和科技恐惧的主题,这一点是《哥斯拉》区别于《金刚》的主要特点,并且发展为一套独立的类型。怪兽来自于人类改造自然的副产品,它们更加凶残、为毁灭人类而生,战争的阴霾和末日景象成为这些电影的主题。三、哥斯拉:怪兽宗师的演变始末1、哥斯拉名称的由来之前有传言说,“哥斯拉”这个名字来源于当时东宝株式会社后台的一名高大肥胖的道具师的名字,后来该说法被证实为谣传。在1998年对本多猪四郎的遗孀采访中,后者声称这只不过是个玩笑。哥斯拉的日文名为“ゴジラ”,其真正含义来自于日语单词“大猩猩”与“鲸鱼”的结合体,由圆谷英二所创。在圆谷最初的设想中,这个怪兽具备了金刚与鲸鱼的双重特点:庞大的身躯、力大无穷、来自于海洋,于是便有了“哥斯拉”一词。哥斯拉的罗马拼音为“Gojira”,正确汉文名称为“吴尔罗”,而随着《哥斯拉》后来被引进西方,在西方的罗马拼音系统中,按其发音拼写为“Godzilla”,最终成为官方英译名称。哥斯拉的中文称谓来自于英语名称的音译,如果按照日系发音,则是“哥吉拉”。2、愤怒猛兽孜然一身《哥斯拉》的灵感来自于《金刚》,但其形象设计却与后者没有任何关系。哥斯拉的外形是集大成的产物。首先以圆谷英二为首的特摄团队参考了1953年公映的美国怪兽电影《原子怪兽》中的巨型恐龙,片中原子弹爆炸实验释放了冰层中沉睡一亿四千年的恐龙,进入纽约大肆破坏,《哥斯拉》的故事模板沿用了这一路线。在外形上,艺术总监渡边明参考暴龙、禽龙、剑龙以及鳄鱼的外形,将它们的形象合为一体,形成了哥斯拉纵横60年的固定造型:暴龙(蜥臀目)般的直立身躯的姿势,禽龙(鸟臀目)粗壮有力的上肢,剑龙的尾刺与背后骨板,全身披挂着鳄鱼的鳞甲。同时为了强调哥斯拉与核弹之间的关联,其刮痕般的皮肤纹理源于广岛核爆幸存者身上的伤痕。哥斯拉在电影中被描述为被核辐射污染的巨大、暴力的史前生物。高达50-100米的身躯、发达的肌肉和不受常规武器危害的体质。1954年电影中哥斯拉的“扮演者”中岛春雄拥有柔道黑段,甚至为哥斯拉设计了很多打斗场面。而哥斯拉招牌性的武器——产生自体内、由口中喷出的蓝色和红色的辐射火焰,东宝特效部门最早采用天然气和手工绘制的火焰来完成这一视觉效果。3、流行文化的诞生哥斯拉是日本流行文化的标志之一,开创了怪兽特摄片的风潮。1954年第一部《哥斯拉》电影公映时空前火爆,哥斯拉近似人形般的体态和笨拙的动作赢得了很多观众喜爱,它在城市中大肆破坏的场面令人叹为观止。而哥斯拉被核辐射污染的出身也得到了日本观众的积极回应。哥斯拉的出现代表着人类应用科技不当造成的副产品,一直以来哥斯拉被认为是核弹危机的寓言,这对本土遭受过原子弹袭击的日本民众有着独特的意义。在早期的《哥斯拉》作品中,这个大家伙是可怕、凶猛的象征,被核污染的体质导致其将一切怒火撒向人类。哥斯拉代表着以核威胁为首的科技恐惧,在当时冷战、核武器阴霾下特殊环境下,成为哥斯拉走向世界的一个主要原因。自从1954年,哥斯拉成为日本类似电影、动画、漫画的怪兽原型,哥斯拉的成功激发了魔斯拉、卡美拉等其他怪物形象的诞生,随着科技恐惧的淡化,以哥斯拉为首的怪兽定位也发生了转变,它们从最开始的令人恐惧、阴郁负面的形象逐渐趋于多元化。哥斯拉逐渐成为一个中性怪兽的代表,有时甚至会站在人类的一方保护地球免受外来入侵。怪兽特摄电影也渐渐地向儿童开放,在1967年由于剧情和市场的需求,哥斯拉变成相对柔和,深受小朋友的喜爱。在1974年到1975年之间,哥斯拉甚至成为了正义的化身。其衍生品对于日本动漫、模型产业也有深远的影响。年代是日本怪兽特摄电影的黄金时代,在1975年的《机械哥斯拉的逆袭》后,东宝公司停止哥斯拉的拍摄。直到9年之后,1984年哥斯拉重新回归,变得更加单纯。哥斯拉依然会破坏,但它代表了自然的力量,无论人类还是其他怪兽,只要危害自然危害地球,哥斯拉总是会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合适的地方。2014年新版《哥斯拉》的设定大致如此。从核威胁的代言人到自然界的守护者,从人人畏惧的阴郁怪兽到中性逐渐呆萌化的哥斯拉,这一点正是大怪兽走向世界的关键之一。4、特摄界人才输送《哥斯拉》的另一大贡献就是像日本特摄电影界输送了广泛的人才。1954年电影公映之后,本多猪四郎与圆谷英二再接再厉,发展出多部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怪兽特摄片,不断为怪兽电影的发展设定新的模式。其中本多猪四郎拍摄了很多不同风格、不同模式的怪兽电影,包括周身剧毒的蘑菇人玛坦戈(来自《蘑菇人玛坦戈》,1963年),让巨大无比的怪物进行自由式摔跤式的PK(来自《科学怪人对地底怪兽》,1965年);而圆谷英二在1965年拍摄了日本特摄史上第一部以怪兽作为主角的特摄连续剧《奥特Q》,次年再接再厉拍摄了特摄片另一大标志——《奥特曼》系列。直到2004年哥斯拉50岁生日之际,日本东宝株式会社拍摄了28部哥斯拉电影,最后一部是北村龙平的《哥斯拉之终极战役》。怪兽形象也是不胜枚举,单单是东宝公司的怪兽前前后后一共出现了48种之多,比如:▽来自外星的机械怪兽摩杰拉:1957年《地球防卫军》首次出现▽雌性会产卵的变身怪兽魔斯拉:1961年《魔斯拉》首次出现▽像翼龙一样会飞的拉顿:1955年《空中大怪兽拉顿》首次出现,并与哥斯拉、魔斯拉并称为东宝三大怪兽。▽哥斯拉最大的对手、宇宙最强邪恶怪兽、三头双尾飞龙——王者基多拉:1964年《三大怪兽 地球最大决战》中首次出现▽另外还有来自大映公司的、像乌龟一样的加美拉:1965年《大怪兽加美拉》首次出现。知名度不亚于东宝哥斯拉。当年《奥特Q》和《科学怪人对地底怪兽》,本多与圆谷大神两位好基友开发了怪兽PK这种非常流行的模式,也影响到了后来的《奥特曼》系列。东宝公司经常安排各种怪兽互相PK,像是《哥斯拉vs王者基多拉》、《哥斯拉vs摩斯拉》《哥斯拉o伊比拉o摩斯拉 南海大决斗》等等电影。而且为了向怪兽鼻祖电影《金刚》致敬,哥斯拉和金刚也曾经有过交手,1962年《金刚对哥斯拉》成为当时哥斯拉作品的票房最高的一部。别看日系怪兽种类繁多,但模式都是遵循了《哥斯拉》以及《奥特Q》这些开山作品的模式,形式相对美系怪兽比较单一,但让观众乐此不疲的就是这些奇形怪状的怪兽以及互相PK时带来的震撼。四、哥斯拉西方之旅:多文化融会贯通1、哥斯拉在西方《哥斯拉》在日本大红大紫两年后,于1956年登陆美国。美版由导演特里o莫尔斯重新剪辑,对原版进行了修改和补充,淡化了之前阴郁和核威胁的内涵,包括加入了雷蒙德·布尔饰演的美国记者角色,并且命名为《哥斯拉:怪兽之王》,面向北美发售家庭录像带。一年之后美版回到日本,“Godzilla”也是从那时开始成为正式官方译名。正因如此,原版电影在西方是怪兽死忠的殿堂级至宝,包括吉尔莫o德尔o托罗在内的粉丝当年都是拿着日语版本进行研读。直到2006年9月,美国一区发行了《哥斯拉》DVD,其中包含了美版和未剪辑的日版,并进行了重新配音,这是原版第一次以商业渠道在北美公开发售。2、无孔不入的经典巨兽以《哥斯拉》为首的日本特摄片在西方属于小众的Cult电影,虽未大范围流传,但哥斯拉的形象却在不经意间走红。与同类作品相仿,这种以新颖猎奇效果为主的怪兽形象是其从亚文化进入主流文化的推动力。哥斯拉作为影史上体型最大的虚构生物之一,所获荣誉无数。在1996年的MTV颁奖典礼上,哥斯拉被授予终身成就奖,这是影史上第二个获此殊荣的虚构角色。2004年《哥斯拉》诞生50周年之际,哥斯拉留名星光大道,以表彰这个大家伙在电影中的成就。哥斯拉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也使之进入到各种领域。漫画中哥斯拉就和金刚、神奇四侠都交过手,NBA篮球巨星查理o巴克利曾在一则耐克广告中击败过哥斯拉,“国际海洋保护协会”中一艘监督日本渔民禁止在南太平洋的鲸鱼保护区中捕杀鲸鱼的船只名称就是“哥斯拉”。在2011年本田奥德赛汽车的广告中出现了一只会喷火的巨型蜥蜴,此举甚至遭到了东宝公司的起诉。哥斯拉的名声和形象甚至蔓延到了科学领域,有古生物学家曾经研究过哥斯拉在进化史和生物学投机性中出现的可能性,一种灭绝于侏罗纪晚期的海洋巨鳄安第斯达科龙的绰号就叫哥斯拉。1997年古生物学家肯尼思o卡彭特发现了一种新型的兽脚类恐龙化石,经过分析发现该物种的头骨、鳞甲与手趾与哥斯拉相仿,干脆直接命名为“哥斯拉龙”。好莱坞翻拍过两版《哥斯拉》作品,1998年由罗兰o艾默里奇拍摄的《哥斯拉》尽管在视觉效果方面异常突出,但仍然被死忠们认为是失败作品。除了形象上的差异,主要原因在于第一部电影中哥斯拉曾被明确描述为雄性生物,而翻拍版则成为雌雄同体,还会产卵,并且这位还不会吐火,变成了典型的西方式怪兽。为此东宝公司将美版电影中出现的这只生物命名为“齐拉”,并在在随后作品,包括《哥斯拉之终极战役》和相关动画片中有过登场。另外一部便是即将登场的同名作品,由来自《怪兽》的英国导演加里斯o爱德华斯导演的传奇影业版《哥斯拉》,为哥斯拉60岁生日庆生。五、最强怪兽写真:传奇哥斯拉相关属性由美国人拍摄的最新版《哥斯拉》电影必然会与日本有着一定的不同之处,但本片的编导吸取了98版的教训,最起码在精神内核方面,阴郁、咆哮、战争的阴霾,人与自然的对抗这些基本元素,电影中均有涵盖,而且哥斯拉的设定也是与日版一脉相承的。那么不妨探究一下传奇版《哥斯拉》的相关属性。PS:日系哥斯拉有着年代系的划分,如下:昭和哥斯拉()平成哥斯拉()千禧哥斯拉()为了与日版哥斯拉区分,传奇影业的新哥斯拉以“传奇哥斯拉”代称。1、怪兽来历在1954年以前,哥斯拉就在太平洋岛屿被当地土著居民目击过并被口耳相传,是个类似尼斯湖怪般的史前生物。1954年哥斯拉被核潜艇发现,军方为了将其消灭引爆了无数核弹(对外宣传为核试验),但核爆的威力未能消灭哥斯拉。其后哥斯拉一直在深海活动,直到2014年。以上明显是在向1954年初代哥斯拉致敬,当年初代哥斯拉的设定是一只传说中的怪物,又可怕又巨大,吃尽海中的鱼儿。据说当地土著捕鱼量持续减少的时候,便将年轻的少女流放到海上作为祭品,直到1954年核试验导致其变异将其炸出海洋登陆城市,这是1954年初代哥斯拉的相关设定。2、怪兽“三围”从日版到传奇版,哥斯拉的外形在保留原有生物性征的同时,一直在发生微小的变化,包括上肢越来越发达(为了肉搏使用),背刺也更加狰狞等细节进化。对于观众非常感兴趣的怪兽“三围”,变化同样明显。由以上列表可以看出,2014年的传奇哥斯拉,被誉为是有史以来最重、最巨大的哥斯拉,胖大到没有朋友!3、怪兽身体构造传奇哥斯拉保留了哥斯拉招牌版的武器——喷射辐射火焰。原本这类生物性的怪兽具备这种逆天的功能,让人感觉到有些过于玄幻,比较美国大片不是特摄片,但当年哥斯拉之所以具备这样的功能,是代表了战争的阴霾,代表了自然向人类文明喷射的一道怒火,传奇哥斯拉继承了这些固有属性,并将其发扬光大。根据设定,哥斯拉具有吸收辐射的能力。哥斯拉的身体内有一种叫做反应袋的器官,导致其身体像一个巨大的原子炉。哥斯拉吸收辐射通过反应袋转化作为能量,就像人体吸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转变为能源一样。反应袋旁边有囤积核物质的铀袋,相当于哥斯拉的营养储存器官,并可以作为武器。当哥斯拉用力吸入大量空气时, 肺部鼓起推动铀袋, 大量的核物质便流入反应袋,作为其能量来源。当哥斯拉发怒时,它会用力呼出肺部气体, 核物质在能源气管中逆流, 与此同时, 其反应袋由会产生的电磁, 与核物质发生反应变成辐射能源,从口一同吐出。辐射能源接触到大气发生反应产生青白色的闪亮,变成了辐射火焰。哥斯拉喷射火焰时的招牌动作——全身发出射线光斑,尤其是脊鳍, 闪烁着青白色的光芒,意味着哥斯拉的地狱火焰即将喷发。由于哥斯拉的辐射波消耗的是自己的能量,每次使用都会对哥斯拉的身体造成损害。所以使用次数会越来越少,但破坏力会越来越大。远古时期,地球上的辐射量是如今的十倍。百万年后,地球辐射量变小,哥斯拉潜伏在海底吸收来自地心的辐射能量。如今由于核试验等人工干预,核辐射能量越来越多,哥斯拉被核弹袭击之后,潜伏在海底吸取了大量辐射,再度回归。4、兽战好对手历代哥斯拉经常与其他怪兽PK,传奇版也不例外,它的对手M.U.T.O是新版电影的原创设定,与东宝公司其他怪兽并无瓜葛。M.U.T.O全称为“Massive Unidentified Target Organism”,意思为“巨大的未知目标生物”,这里简称之为“莫顿”。M.U.T.O被设定为传奇哥斯拉的远古天敌,依靠捕猎哥斯拉为生,并将卵产入其体内,吸取哥斯拉的核物质用于孵化。根据官方设定,莫顿一共有雌雄两只,都被设计成为一种类似蜘蛛一般的生物,八条腿。▲它们的头部呈楔形,看上去很像异形皇后,前胸有两对附肢,一对巨大用于爬行,另一对很小收在胸口,跟霸王龙的前肢一般。▲ 雌雄莫顿身体结构不同,雄性莫顿成年后大前肢变成了翅膀可以飞行,雌性莫顿体型比雄性大,没有飞行能力,但可以产卵有强大的繁殖能力。▲莫顿拥有回声定位能力,用作相互沟通、查找对方和搜寻辐射源。同时,莫顿可以从爪子上释放电磁脉冲,像《环太平洋》中的棱背龟那样,发射方式类似《变形金刚》中轰隆隆的震地攻击,让一定范围内的仪器失效。▲这两只家伙皮糙肉厚,几乎刀枪不入,防御力仅次于哥斯拉。在《哥斯拉》中,人类于1999年在菲律宾挖掘到了两只莫顿卵。结果雄性莫顿中途孵化,造成日本核电站泄漏,我们的主角“老白”布莱恩o克兰斯顿的妻子就是在事故中丧生。随后莫顿进入休眠状态吸收辐射,未孵化的雌性被送往内华达州。15年后,雄性莫顿苏醒利用定位系统找到老相好,飞往美国,雌性莫顿也在大洋彼岸孵化,却遇上了同样复苏的传奇哥斯拉。因此可以看出,莫顿在电影里承担了1954年版电影中初代哥斯拉的任务,具有破坏性、威胁人类生存的反派角色。而传奇哥斯拉,则为了自己的生存,不远万里从日本到美国,追杀自己曾经的天敌,捎带脚的保护了人类、拯救了地球。6、哥斯拉的弱点哥斯拉在设定被认为是一种坚不可摧的生物,不但人类武器对它毫无用处,就连高达1300度的火山岩浆都奈何不了它。但哥斯拉并不是没有弱点,在1954年版中,片中的主角芹泽博士与哥斯拉同归于尽,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消灭哥斯拉的人类,他是如何做到的呢?哥斯拉是一种两栖类生物,在水中也能呼吸,1954年版,芹泽博士发明了一种能让所有生物灭绝的“氧气破坏装置”,可将水中的氧气在瞬间破坏,芹泽潜入水中,将氧气破坏装置启动,终于使哥斯拉化为白骨葬身海底,实际上是憋死的。但芹泽却担忧氧气破坏装置遭到恶用,自行切断安全绳与氧气破坏装置一起毁灭。在2014年传奇版《哥斯拉》中,由日本影星渡边谦饰演的角色就叫芹泽博士,无疑又是向老版的致敬之处。另外在历代《哥斯拉》电影,也展示了这位大怪兽的相关弱点:▲高压电能够制服哥斯拉,但自然界中的闪电则有相反作用;▲化学元素镉能够减缓哥斯拉体内的核反应,也能伤害到哥斯拉。▲在它的脊椎上有第二大脑,破坏这个大脑也可以杀死哥斯拉▲哥斯拉体内的辐射火焰如果温度过高超过自身熔点,就会自爆。▲反核能量细菌(ANEB)虽不能杀死哥斯拉,让可以降低它体内的放射性,让它继续休眠几年。但这些不靠谱的“弱点”在后续电影中很少提及,官方有时候舍去了这些设定,让哥斯拉变得越来越完美,坚不可摧。当然也可以认为哥斯拉行动缓慢、智商不高也是它的弱点。另外,哥斯拉不会飞?错,它可以利用口中喷射的辐射火焰当做助推器,相信我,我们的大怪兽真的起飞成功过。六、同源不同流:东西方怪兽电影的异同如今的东西方电影之间的文化隔阂越来越小,商业电影在票房保证的前提下早已淡化了地域间的差异,如今很多怪兽电影都具备了《金刚》与《哥斯拉》的双重特点,可以说,怪兽电影诞生于美国,漂洋过海去日本留学之后归来,又被以美版《哥斯拉》、《环太平洋》为首的好莱坞电影粉饰一新。但仔细观之,从最早的源头上起,怪兽电影一开始就被划分东西放两种截然不同的派别,在内核方面,二者有着本质的冲突。1.荒蛮与文明的对弈以《金刚》为代表的西方怪兽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点,更加突出原始的奇观性。《侏罗纪公园》、《极度深寒》等怪兽类电影代表着人类对史前生物的好奇以及恐惧;《巨猩乔阳》、《尼斯湖怪》这类作品代表着人类对神秘大自然的向往和史前类动物的痴迷;《海底二万里下的怪兽》、《妖岛神魔》、《遗忘岛》则突出人类在探索大自然中遭遇不可预知的前景。无论哪种类型,荒蛮、原始成为西方主流怪兽电影的一个标签。在这些怪兽身上,拥有自然界生物的特质,在它们身上体现的是雄壮而危险的自然属性,是未开化自然对人类文明带来的冲击。而东方怪兽电影,无论是《哥斯拉》还是《奥特Q》,甚至韩国的《汉江怪物》,有的是人类科技的副产品,有的是来自外星,它们都是科技的产物。在以佛教、道教盛行的东方人信仰中,原始与自然早已成为图腾的象征,由此演变出麒麟、凤凰这些代表着吉祥的生物,从根本上来说东方人对自然的崇拜因素要大于猎奇性。18、19世纪西方工业对东方文化的冲击造成的影响已成为历史必修课,一方面西方包容性的文明的影响到了东方文明,另一方面对自身文化的传承也使得东方人不可避免地对西方的冲击产生抵触,因此在延展到怪兽电影中,怪兽们不但都成为了科技的产物,产生原因也大都出现在地球另一半甚至外星,自身原因被撇了个干干净净。虽然这与《哥斯拉》在引领的风潮密不可分,但也由此看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荒蛮与文明的对冲,也产生了如下分歧。韩国的《汉江怪物》就是明显的例子,电影可以看做是一个完美的政治隐喻。跟《哥斯拉》相同,汉江怪物也是来自美方的试验副产品,将怪兽的诞生源头推给了西方世界,而且怪物登陆城市之后,第一个受害者还是一个美国大兵,明显的“自作自受”。但编剧也没有一味的讽刺,美国大兵为何成为受害者?他是为了救韩国人而被怪兽攻击……2.有来有去的起因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西方怪兽电影受到了美式西部片的启发,后者的典型模式就是外来人进入特定的区域打破当地的既定结构,代表着人类文明对荒蛮之地的征服,西方怪兽电影多为如此,人类总是会有意无意的踏入怪兽的领地,文明世界的活动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结构,因而引发出文明与荒蛮之间的冲突。无论是《金刚》还是《大白鲨》,甚至在讲述因人类基因技术带来恐慌的《侏罗纪公园》中,人类与怪兽之间都形成了一种文明对冲,在多数情况下,怪兽的一方总是代表着原始自然的壮阔或凶险,影片中所包含的深层含义就是人类改造自然可能出现的种种结果。对于东方怪兽来说,大多怪兽本身就是科技的产物,并不存在自然与文明的对冲。如果说西方怪兽电影都是在讲述人类进入怪兽领地干扰它们的生存状态引发的事件,那么东方怪兽电影则突出人类科技文明进程下自然界的反噬,对人类的报复。怪兽的领地被破坏,生存空间遭遇影响,这是整个事件的起因。如《哥斯拉》,一个受核辐射污染而基因突变为怪兽的生物,带着二战罹难者的怨气和人类对原子战争的恐惧逆袭至人类的领地。西方怪物遭遇到入侵者,出于自我保护意识和原始本能与入侵者形成冲突;东方怪物则在人类干预的情况下,成为人类社会的入侵者,它们暴戾、阴郁让人不寒而栗,明显隐含有对人类文明的反思。七、怪兽电影的分类物以类聚,兽以群分。怪兽电影特点就是花样多,有好几种类型。比如从表现方式上来说,猎奇与奇观是怪兽电影最大的特色,并以此划分出两种表现阵营,有着以《金刚》、《哥斯拉》甚至《环太平洋》这些电影为首,用大量视觉效果,突出怪兽电影的奇观性;也有着《大白鲨》、《红海魔影》这类惊悚类型,强调怪兽电影的猎奇风格。而怪兽种类方面,成为一个比较特别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生物类代表作:《大白鲨》 《杀人鳄鱼潭》非常特别的怪兽电影,人类总想跟自然界的现成生物比划两下,但苦于人类在科技、力量、智慧的辅佐下拥有优势,让一个人跟一只猫是打不起来的。所以就往食物链顶端找文章,而且必须是那种大块头,诸如种族中的姚明、泰森之类的怪兽,才能让人类与之一战。比较著名的就是《大白鲨》。作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恐怖片,《大白鲨》是第一部北美票房过亿的影片。当斯皮尔伯格执导《大白鲨》的机会到手时,事情并不是一帆风顺,苦心制作的鲨鱼模型不听使唤,看起来就像一个笑话,最后大家决定减少鲨鱼的镜头,本来完全是出于技术上的无奈,但后来却成为被人们普遍推崇的悬念营造方式,猎奇效果突出。2、史前怪兽类代表作:《尼斯湖怪》 《极度深寒》想要召唤大怪兽,最好的方式往恐龙时代划拉。以《侏罗纪公园》为首的巨兽类电影代表着人类对史前生物的好奇以及恐惧。这类作品基本上可以被划归至生物类恐怖片,比如很著名的《极度深寒》,海底沉睡多年的史前八爪鱼掀翻了一艘豪华游轮,显示出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这些电影在于突出对自然和未知的恐惧,成为西方怪兽类电影的一个代表。但也有例外,对于这类自然生存的怪兽,包括史前生物和自然生物,如彼得o杰克逊拍摄的新版《金刚》、1999年的《巨猩乔阳》、2007年的《尼斯湖怪》则充满了温馨和情感。这些电影中,无处不在就是成人童话般的冒险、对神秘大自然的向往和史前类动物的痴迷,也成为怪兽电影发展的一个方向,只不过比较稀有。3、变异怪兽代表作:《哥斯拉》 《科洛弗档案》将动物变大,另一种方式就是变异。这是好莱坞从日本取得的灵感,98版《哥斯拉》就是其中的代表。而且无论是故事主题还是情节内涵,都与日本特摄片很像,只不过在美式特效的运作下,像是98版《哥斯拉》效果自然不俗。这并不是贬低特摄片,特摄作为一种独特的类型,有着特殊的拍摄模式和观众群,无论电影特效发展到怎样的程度,特摄片依然保留着以往的摄制方式,这点是绝对不能黑的。比如在国内,当年《恐龙特急克塞号》也培养了相当一部分的特摄粉丝。美国的《科洛弗档案》虽说也是变异怪兽,但与《哥斯拉》不同。电影的主角并不是巨兽而在生存欲望的驱使下惊慌失措的人们,突出了人类在巨大灾难面前人类是如此的渺小、如此的无助。本片只是借用了巨兽电影的外衣,来描述了一场”真实“的灾难。4、魔幻怪兽代表作:《指环王》 《诸神之战》怪兽电影中当然少不了宗师级的魔幻怪兽,它们正是来自于怪兽的起源——神话中,《指环王》中的炎魔,《诸神之战》中的海妖都是典型代表。这些或者幻想或者来自于神话故事中大家伙,是利用了人们对巨大生物恐惧的心理。尤其是神话传说中,大怪物更是比比皆是。光是敌人出奇的高大就会让人心生畏惧,更不要说魔幻怪兽一般都拥有无边的发力和神力。这些电影与《哥斯拉》这样的电影大不相同,奇幻色彩浓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全部加之其中,自然也会产生令人畏惧的大怪兽了。5、外星怪兽代表作:《迷雾》《环太平洋》人类对浩瀚宇宙的探索,对外星人的好奇在大银幕上可谓是最好的体现。外星人的形象多种多样,巨大的生物,也可以来自外星,这个设定是好莱坞的特产,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科幻电影的黄金时期。外星巨兽在外星人入侵地球的银幕史上可谓凤毛麟角,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恐怖片《迷雾》,片中的外星大家伙藏头露尾,难以目睹庐山真面目,而极端环境下的人性和绝望成为本片的主题。可以说,外星巨兽在这里又给深化主题做了嫁衣。这种情况直到《环太平洋》中得到改变,因为这里的外星怪兽,是电影的主角之一。近期阅读推荐,在对话框输入“@片名(剧名、专辑名、书名)”,可收到相关评论@哥斯拉 《哥斯拉打得很不过瘾,因为人类老打酱油》@明日边缘 《轻小说、时间轮回和机甲》@X战警 《X战警下了好大一盘棋》@横道 《像横道世之介那样接受这个世界的所有好意》@平常心 《平常心:很gay,很感人》@战长沙 《这年头还有不雷人且感人的抗日剧?!好好珍惜吧~》@路易 《什么样的喜剧适合一个人脱光衣服喝酒看》@惘闻 《十五年,八匹马,一个更完整的乌托邦》@米闪 《陈奕迅隔空打牛,可惜牛毫发无伤》@海豚 《自恋的人类啊,别再yy海豚》有些同学如果收不到文章可能是以下情况:格式错误、繁体字、关闭了“接收消息”……以及我们没有相关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有戏(微信号:wenyipinglun)&作者名吐槽或投稿请寄:注明:有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论今天会有多么糟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