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游吧牟利软件下载

斗地主等1800款应用染毒 恶推软件牟利
Android手机市场的火爆,也带动了Android应用市场的蓬勃发展。然而Android应用很难通过付费下载赚钱,目前主要盈利模式是&免费的APP+植入广告&。数据显示,近一半最赚钱iPhone的App是免费的,31%的最赚钱安卓APP是免费的,第三方广告平台已经成为是他们最依赖的金主。
&免费的APP+植入广告&也被病毒开发者看在眼里,在电子市场、手机论坛等处不断涌现大量内嵌&恶意广告插件和私自下载软件&代码的&盗版应用&,这些盗版应用伪装成热门软件诱骗用户下载安装,严重影响了用户使用手机,并造成恶意吸费、流量电量消耗等危害。
据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监测显示,近一个月android平台的以恶意推广广告为目的的病毒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之前曝光的游戏幽灵病毒就是伪装成&愤怒的小鸟&等热门游戏通过在手机通知拦弹广告并私自下载软件的方式来推广软件,令200万android用户蒙受损失。
近日,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又截获了android推广病毒暗战行者(a.expense.forge),目前该病毒已感染软件近1800款,包括了热门手机游戏、生活应用类、健康类等应用,感染软件的款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数量,其中包括斗地主、三国杀、连连看、疯狂摩托、当空接龙等热门游戏。
目前,这些被&暗战行者&病毒感染的应用和游戏已经散布在许多应用市场、手机论坛,伪装成热门应用供用户下载。一旦下载安装后,在用户手机通知栏会弹出广告,并可能在后台私自下载推广软件。由于这些应用具有极强的伪装性,导致普通用户防不胜防。
病毒截图:
专家支招:
目前,腾讯手机管家已经实现对&暗战行者&病毒的精准查杀,用户应尽快从腾讯手机管家官方网站下载安装,同时升级病毒库至最新,然后开启全盘扫描,即可完成查杀。
此外,由于&暗战行者&病毒已经潜伏在各大电子市场、论坛、WWW\WAP站点供用户下载,专家特别提醒Android手机用户在下载应用时务必提高警惕。建议用户到腾讯应用中心或通过腾讯手机管家自带的&软件游戏&功能进行下载,或利用QQ电脑管家的手机管理功能,直接在电脑免费下载上万款手机软件,这些应用都经过腾讯手机管家的安全认证,可以有效保证应用的安全。
相关报道:
新闻热线:010-
责任编辑:任光飞
名企动态: |
标志着Windows迈出个性化计算的第一步……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三人贩卖监控手机软件牟利,非法获取个人隐私终获刑
正义网成都9月25日电(傅鉴/通讯员李延宏 贺薇)“你想知道他的通话内容吗?怎么查他删掉的短信内容?我们可以帮你随时了解他手机的动向……”这类挖掘别人隐私的广告充斥着互联网和大街小巷,有些人一笑了之,有些人却将之视为婚姻的救命稻草。
小梅怀疑自己的丈夫出轨,但却一直抓不到证据。事出偶然,在网上联系到了一个的名为“防盗软件”的卖家,便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下了订单。2014年6月份,她把对方发给自己的程序装到了丈夫手机上。这款软件将截获的通话语音内容、短信、照片、手机定位等内容通过邮件方式源源不断地发到小梅邮箱中。通过监控,小梅发现老公与另一名异性长期保持通讯往来,这场婚姻终告破裂。
隐藏在疯狂挖掘他人隐私背后的,究竟是一条怎样的产业链呢?日,成都双流县公安局接公安部和四川省公安厅通报,成都建安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的监听防盗软件侵害个人隐私信息,严重威胁个人信息安全。嫌疑人翟劲风、邹建等人涉嫌通过该软件获利。当日,双流县公安局将成都建安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涉嫌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案立为刑事案件侦查。12月30日,邹建、翟劲风、肖梅恩三人因涉嫌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犯罪被双流县公安局依法执行逮捕。
经查明,邹建于2013年从一自称“廖逸鑫”的人处获得一款手机监控软件A后,开始通过网络以200-3000元不等的价格对外销售该软件。2014年,因廖逸鑫下落不明,负责销售该软件的邹建结识了有偿为A软件提供后台服务器服务的翟劲风。二人约定由邹建向翟劲风支付费用,翟劲风为邹建继续提供软件的技术及后台服务器维护等服务,保障该软件能够正常使用。
2014年7月,邹建通过网络从他人处又获得一款具备手机监控功能的软件B,后通过网络对外销售该款软件。经查,邹建销售上述二款软件违法所得共计82000余元,翟劲风共从邹建处获取后台维护费用11900元。
肖梅恩系邹建的朋友,也从事倒卖监控软件的“活路”。2014年7月,肖梅恩通过网络获得具备手机监控功能的软件B,在网上对外销售该款软件。经查,肖梅恩销售该软件违法所得共计9800余元。
经鉴定,以上A、B二款软件主要功能为在被控端手机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获取被控手机短信、通讯录、通话记录和录音文件等私密信息并上传到指定网络地点。
9月11日,成都双流县人民法院对该案作出判决如下:邹建犯提供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被告人翟劲风犯提供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并处罚金三万元。被告人肖梅恩犯提供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三万元。
检察官以案说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前款规定以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采用其他技术手段,获取该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或者对该计算机信息系统非法控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提供专门用于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或者明知他人实施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违法犯罪行为而为其提供程序、工具,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在本案中,邹建、翟劲风、肖梅恩,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由于计算机的不断普及,涉及计算机的犯罪急剧增加。作为个人来说,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应当注重借助这一工具赖便利自己的生活、工作而不是将其作为犯罪工具来进行使用。一旦通过计算机实施了违法犯罪活动,不但侵犯了他人的利益也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牢狱之灾。同时我们也应当树立隐私权的观念,不得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窃取他人的信息。如果购买相关的软件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可能会涉及对他人的隐私权的侵犯,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作者:傅鉴 李延宏 贺薇
本文来源:正义网
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461418条
评论333303条
评论237240条
评论166971条
评论162210条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多款手机软件涉嫌过度获取用户信息牟利 监管存空白
人民视觉供图
  核心提示
  你可能不知道,一款图片美化软件,居然要求获取通话记录;一个历史小说阅读软件,也要读取用户位置。越来越普及的智能手机,名目繁多的应用软件,让我们在尽享乐趣的同时,可能不知不觉间就暴露了自己的地理位置、通讯录、短信甚至手机使用习惯。
  小小的手机应用软件,背后隐藏了怎样的秘密?悄悄流出的个人信息,会被用在何处?我们的个人隐私,究竟该怎么保护?
  用户隐私,授不授权都难保
  如果不是偶然打开手机定位设置,网站编辑小谢绝对想不到,每天上班路上都要玩的“切西瓜”游戏,居然也可以时刻跟踪她的位置。
  “地图、导航、团购,这些要求定位都还可以理解,可是切西瓜游戏、阅读软件、拍大头贴软件、美图秀秀,你要我的位置干吗?”小谢说,她不记得安装软件时有授权提醒。
  不过,即使有授权提醒,很多用户也没当回事。在安装手机软件时经常会看到提示,软件会读取手机的通讯录、GPS等信息,如果不点确认,就无法安装软件。“为了一个权限总不能不装软件了吧。”天津大学软件学院大三学生陈如意说。但是很多推送广告投放之精准,让他怀疑与手机隐私泄露有关。
  某手机安全公司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移动端用户隐私泄露问题持续恶化,个人信息安全已成为当前手机用户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  
  相比于可以通过杀毒系统查杀的隐私窃取类恶意软件,越来越多要求“过度授权”的正规软件,对用户来说更是防不胜防。比如,人人网手机客户端要读取用户通话记录,飞信是可以看到往来短信内容的,微信“摇一摇”要暴露精确的位置信息。
  开发者称这在业内是普遍现象,可出售获利
  对于真正的用户授权,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副教授史广顺介绍,应该是提供可选择的设置,比如一些新闻客户端为了方便用户提供很多额外功能,用户则可以自主选择打开还是关闭某项功能,从而同意或者拒绝提供通讯录等关键信息。“而现在的很多软件,看似正规,实则不良,仅仅通知用户要授权,否则就不能安装软件。”史广顺说。
  网秦手机安全专家邹仕洪介绍,目前市面上一些手机应用,可以获取的用户隐私为通讯录、短信、照片、平时手机使用习惯、地理位置等。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软件要求获取用户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对于应用开发者来说也是一种用户资源。”手机应用软件开发者朱南(化名)说,某些应用获取个人信息是为了帮助开发者改善产品,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比如,微博、人人、微信获取位置,能精准地推送信息;还有一些则是用于商业用途,这些信息常常未经用户同意就透露出去。
  “应用开发者获取的个人信息是可以卖钱的,需要用户资料的人都有可能买走用户的信息,这在业界是普遍现象,很多都是明码标价的。”朱南说。
  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杜永浩认为,在约定之外利用获取的用户信息牟利,涉嫌侵犯用户隐私,可以依法追究其民事责任,严重的还可能构成犯罪。
  潜在风险巨大,监管审核存空白
  为什么这么多软件都要求“过度授权”,又有哪些潜在风险?
  史广顺分析,目前国内付费应用软件市场状况不理想,对开发者来说,收费了没人用,免费又难以为继,某些免费软件因此铤而走险。
  邹仕洪说,短信、通讯录、照片都是个人极其私密的信息,如果被暴露出去不仅使得本人受到影响,同时还会影响身边的家人和朋友。不法分子可以通过用户的手机使用和上网习惯来分析出用户喜好,对用户发送相关产品的垃圾短信和骚扰推销电话。
  更可怕的是,“许多用户是使用一个账号密码来上网,如果泄露其中一个,可能会让不法分子借此对用户进一步进行盗取,例如登陆电子商城的账号密码,直接盗走用户账户内可用的现金。此外黑客可以用户的名义,向亲朋好友发送诈骗信息骗取钱财,例如冒充用户骗取手机充值卡或游戏点卡。”邹仕洪说。
  既然有这么大的潜在风险,为何不能避免明显不合理的授权?邹仕洪说,目前某些不正规的第三方商店和开放平台在对非官方应用的管理、审核中仍存在较多弊端和漏洞。
  此前据媒体报道,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研究团队曾抽查安卓系统7个应用商城的300余款应用,发现其中58%存在泄露用户隐私的行为,其中25%的程序还将泄露信息进行了加密发送,使得在进行安全性审查时,确认其内容和传送目的地变得非常困难。
  史广顺说,到底有多少软件在不正当获取用户个人信息,目前没有任何一个机构给出准确数字,这也反映出监管缺位和审核空白。即便像苹果iOS这样的封闭系统,由于审核规则不明确,人工审核效率不高,部分带有不合理授权要求的软件也会侥幸过关。
  手机“越狱”安全无保障,专家建议用正版
  为避免手机信息被过度获取,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手机安全专家陆兆华认为,提高隐私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下载习惯是当务之急。他建议,尽可能到软件官网下载正式版软件。
  邹仕洪提醒,一些手机安全软件可以为用户提供专业的个人隐私保护服务,防止用户在上网浏览和下载安装应用时误入陷阱,泄露个人隐私。
  史广顺认为,也要逐步培养手机用户的付费习惯,从手机硬件消费者成长为软件消费者。“比如说,‘越狱’版的苹果系统,手机安全毫无保障,还是有很多人宁可花钱也要把正版系统刷成‘越狱’的,就不怕个人信息泄露吗?与其花‘越狱’的钱,还不如付费下载正版软件。”
  专家建议,应用商店和各类软件平台应加强监管,加大审核力度;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提高维权意识也应提上日程。
  史广顺说,目前手机安全领域几乎是无法可依,还是比照个人计算机领域信息安全在管理。而实际上,手机已成为实体世界和数字世界连接的门户,对个人的影响实在太大了,手机安全需要大幅提高。另外,完善行业认证规范标准,也是当前的可行之策,比如,所有涉及手机金融的软件,都由统一机构认证。
】【】【】您的位置:> -&
-& >下载 档案号:#128191
软件授权:
软件大小:
软件语言:
软件评级:
官方主页:
更新时间:
应用平台:
复制到论坛
复制到博客
绿盟口号! 伸出你的手 - 绿色分享:
官方评级:3/67748
同类软件推荐
本类下载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好玩的手机网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