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来,趁今天周末,做个游戏,锻炼大脑测试小游戏,测测智商看看有多少高手隐

智力游戏文章列表
我们都承认世界的纷繁复杂和枯燥无味,才让我们开始怀恋童年时的纯粹快乐。我们对许多游戏恋恋不忘,只是希望还能记得童年时的单纯;我们不想长大,只是因为我们...
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几个智力小游戏,闲暇时间玩一玩对锻炼大脑还是有好处的: 时空幻境braid 横版游戏,如果你对游戏里时间的理解足够透彻,过全轮难度不大,有...
宝宝1个月的智力测试 大运动:拉着手腕可以坐起,头可竖直片刻(2秒)。 精细动作:触碰手掌,他会紧握拳头。 适应能力:眼球会跟红球过中线(稍有移动即可)、听到声...
什么游戏锻炼大脑?锻炼大脑的游戏很多,而且并不难,比如换只手刷牙、发发呆、玩玩填字游戏、适量运动,一个崭新而聪明的娃娃就出炉了。接下来,小编跟你分享...
那些经典又考验智商的小游戏,很有意思,小编推荐,必须杠杠的: 考验智力的小游戏1:迷画之塔 揭秘类游戏,游戏做的不错,而且可以使用提示,如果用提示的话游...
20个锻炼大脑的小游戏推荐 1、闭眼吃饭 为了有意识地用脑,你可以阻断一些信息,比如视觉信息。闭上眼睛,靠其他感官去寻找食物,再送到嘴里,这样可以刺激触觉、...
锻炼孩子大脑的游戏 1、吃富含卵磷脂的食物 乙酰胆碱是大脑的“润滑剂”,它能使脑部更加活跃。而卵磷脂能转化成乙酰胆碱,因此,多吃花生、大豆、毛豆等富含卵...
锻炼大脑的手指游戏1:手指打鼓 上敲咚咚鼓(双手运动食指), 下敲鼓咚咚(双手运动小指)。 上下一齐敲(食指小指同时运动)。 中间开了缝(食指、中指向上运动,无名指...
生活中锻炼大脑的小动作1、微笑 即使不愿意,微笑,反复地微笑,就这个简单的动作,可以使坏心情烟消云散,可以强化大脑的神经力量,对生活维持正面的展望。即使...
考验智力的小游戏1:迷画之塔 揭秘类游戏,游戏做的不错,而且可以使用提示,如果用提示的话游戏就简单很多了,通关难度不大。 考验智力的小游戏2:地狱边境 气氛...
俗话“三岁定八十”。0~3岁是一个人智力发育最关键的时期,但是这段关键时期应该如何把握,很多家长并不清楚。不少家长以为孩子吃得好就行,或者在孩子很小的时...
【导读】史上最难的十大游戏排行榜 够胆你就来! 游戏是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一些宅男来讲,游戏就是他们打发业余时间的最好方式。那么那么多的网络...
今天958学习网小编给大家推荐几个智力小游戏,闲暇时间玩一玩对锻炼大脑还是有好处的:一起来看看吧! 时空幻境braid 横版游戏,如果你对游戏里时间的理解足够透彻...
锻炼大脑的方法很多,而且并不难,只要稍微改变一下你的生活方式,比如换只手刷牙、闭着眼吃饭、发发呆、玩玩填字游戏、适量运动,一个崭新而聪明的你就出炉了...
958学习网小编导语:我们都承认世界的纷繁复杂和枯燥无味,才让我们开始怀恋童年时的纯粹快乐。我们对许多游戏恋恋不忘,只是希望还能记得童年时的单纯;我们不想...
958学习网小编导语:我们都承认世界的纷繁复杂和枯燥无味,才让我们开始怀恋童年时的纯粹快乐。我们对许多游戏恋恋不忘,只是希望还能记得童年时的单纯;我们不想...
下面是一个关于 大脑 年龄的测试。脑龄测试一共分成7次,越到最后越让人抓狂。 958学习网小编测脑龄测试到第6次时就开始神魂颠倒了(第一次脑龄测试的结果竟然是...
智商 就是 智力 商数,英文简称 IQ 。 智力 通常叫智慧,也叫智能。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智力 包括多个方面,如观察力、 记忆 力、...
958学习网小编导语:我们都承认世界的纷繁复杂和枯燥无味,才让我们开始怀恋童年时的纯粹快乐。我们对许多游戏恋恋不忘,只是希望还能记得童年时的单纯;我们不想...
958学习网小编导语:我们都承认世界的纷繁复杂和枯燥无味,才让我们开始怀恋童年时的纯粹快乐。我们对许多游戏恋恋不忘,只是希望还能记得童年时的单纯;我们不想...
智商 就是 智力 商数。 智力 通常叫智慧,也叫智能。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智力 包括多个方面,如观察力、 记忆 力、 想象力 、分析判...
导语:今天958学习网小编为你介绍六款开发儿童 智力 游戏,看完赶紧给你家宝宝试试吧: 一、逃离国际机场:一款解谜小游戏。游戏中,你来到了国际机场准备乘坐飞...
958学习网小编导语:现在的游戏多如牛毛,网游,手游,不刻苦数,那你知道哪些游戏是 智力 游戏吗?除了魔方、汉诺塔、九连环、孔明锁、华容道之外,还有什么经典...
958学习网小编导语:在公司活动或其它集体活动中,我们常常要做一些团队活动来活跃气氛,那有哪些团队游戏适合活跃气氛呢,看看小编为你搜集的团队游戏吧: 1、对...
智力游戏 特推文章
智商 就是 智力 商数,英文简称 IQ 。 智力 通常叫智慧,也叫智...
下面是一个关于 大脑 年龄的测试。脑龄测试一共分成7次,越到...
智力游戏 最新推荐
那些经典又考验智商的小游戏,很有意思,小编推荐,必须杠杠...
20个锻炼大脑的小游戏推荐 1、闭眼吃饭 为了有意识地用脑,你...&p&谢邀。&/p&&p&中国土豪刚学会在萨尔街做一套Bespoke加几件140支海岛棉的衬衫来显示逼格,欧洲老钱们每天逛逛超市买买开架货就已胜于无形。&/p&&p&超市也是有所谓的小众奢侈品牌的,集大成者莫过于巴黎的Le Bon Marché。它是世界上第一家百货公司,LVMH将其收购后,更是把它变本加厉的打造成了所谓反映巴黎左岸精神其实核心就是傲气地贵的Shopping mall。其下属的菜市场La Grande ?picerie de Paris非常好的传承了这一精神。&/p&&p&只有没品的发展中国家暴发户才把在巴黎春天老佛爷扫货拿出来说事儿,要逼格去La Grande ?picerie买买菜就好。&/p&&img src=&/5c3c3b3a41d91d49d3952edb75b5272a_b.pn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996& data-rawheight=&6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6& data-original=&/5c3c3b3a41d91d49d3952edb75b5272a_r.png&&&p&&br&&/p&&p&之所以说是菜市场 ,因为主要是卖食材,整个菜市场分成了食品杂货区、新鲜食材区、酒窖以及特色店铺四个区域。&/p&&p&看看人家蔬菜是怎么卖的&/p&&img src=&/a0b6b4ffecb2eeade897d6_b.pn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446& data-rawheight=&5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6& data-original=&/a0b6b4ffecb2eeade897d6_r.png&&&p&&br&&/p&&p&以及卖水的架子&/p&&img src=&/bc9cd4fd5269aad3e922d_b.pn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2000& data-rawheight=&11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00& data-original=&/bc9cd4fd5269aad3e922d_r.png&&&p&&br&&/p&&p&我反正是不认识几个敢在这里就逼格指点江山谈笑风生的朋友,大家都同意自己是土逼。当然作为普通人,是可以买到价格“正常&的东西,但很明显,即使是巴黎当地的中产&b&( 法国今年最新的法定最低工资是每个月1466欧元,注意,是最低&/b&),也没钱把La Grande ?picerie当成日常采购的超市,最多偶尔买买尖货。&/p&&img src=&/9acfa7b7f9eb3_b.pn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747& data-rawheight=&3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7& data-original=&/9acfa7b7f9eb3_r.png&&&p&(毕竟中产是不会没事买7.95欧一公斤的西红柿的)&/p&&p&Ragú napoletano酱20欧一罐,矿泉水也可以有50欧一瓶,随便一类食材,咖啡豆,cheese,橄榄油,红茶...... La Grande ?picerie 随随便便给你30个 ,任何这个星球上最顶级的牌子,you name it。要说个人推荐,我只能说这里的Chocolate Passion Fruit mac非常棒,毕竟只要一块四一个,水果味特别足,比Pierre Hermé卖的马卡龙性价比高太多。&/p&&img src=&/cb70c6e1ea3d88b35c429_b.pn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37& data-rawheight=&6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7& data-original=&/cb70c6e1ea3d88b35c429_r.png&&&p&&br&&/p&&p&曾在美国上学的法国好基友日常业余爱好之一就是跟我吐槽美国人的品位,而他对这家超市的评价就是,&b&a place that puts every American gourmet
market to shame.&/b&&/p&
谢邀。中国土豪刚学会在萨尔街做一套Bespoke加几件140支海岛棉的衬衫来显示逼格,欧洲老钱们每天逛逛超市买买开架货就已胜于无形。超市也是有所谓的小众奢侈品牌的,集大成者莫过于巴黎的Le Bon Marché。它是世界上第一家百货公司,LVMH将其收购后,更是把…
&p&用一篇干货长文说一说:&b&聪明人的“标准版” 与&br&“拓展包”。 &/b&&/p&&p&(带图片,流量预警)&br&&/p&&p&这个问题我很感兴趣,也算是研究了很多年了。今天写一篇理性与感性交融的9000字长文,是我多年思考、探索尝试的总结,相信大部分人看了都能有些收获。全文较长,建议收藏了再看。&/p&&p&聪明人有不同的种类和层次,其中有共性也有特性。我自己勉强算比较聪明,但又不是那种超级天才,仰望各类天才级大神的时候,也就顺带分析和记录一下他们的特点,做些总结。&/p&&p&我发现,各种聪明人的属性,根据常见程度来看,可分为标准版与拓展包。不论是标准版还是拓展包,其中的一部分对于普通人还是有借鉴意义的。虽然硬智商确实有差别,但是思维方式的不同是可以学习和改善的。下面分别做介绍&/p&&p&&br&&/p&&p&&b&上篇:聪明人的标准版&/b&&/p&&p&在聪明人的标准版中,主要分为3个部分:&/p&&p&&b&一、思维结构化与系统化&/b&&/p&&p&&b&二、逻辑链的长度&/b&&/p&&p&&b&三、较低的心智情绪干扰&/b&&/p&&p&&br&&/p&&p&&b&一、思维结构化与系统化&/b&&/p&&p&普通人思考问题的时候,非常容易本能的一头扎进繁琐的细节中,缺乏系统与结构的感觉。所谓结构与系统,粗讲一下,即是对整个系统有框架定位,有一种大的地图的感觉。结构化思考的人,看到某一件事情,会先考虑总体大结构,再考虑细枝末节。这样说起来虽然简单,但是一般人确实容易深陷细节中纠缠而不自觉。&/p&&p&-------------------------------以下是一个案例----------------------------------------------&/p&&p&比如公司营销部门开会讨论如何维护高端客户,计划在中秋节之前进行礼品赠送。一个客户甲经理提出,对于客户A,应该送一台苹果电脑,而不是一部普通的华为手机。其他客户经理则表示不同意:&/p&&ul&&li&“这样也太浪费了吧”&/li&&li&“一台苹果电脑好贵啊”&/li&&li&“感觉这种程度太过了反而不合适吧”&/li&&/ul&&p&客户经理甲则反驳说:“虽然成本很高,但是要考虑到客户A能够给我们带来的未来利益啊!只要他继续消费超过10万元,礼品的成本就收回来了,按他的消费习惯应该没问题的。”&/p&&p&其他客户经理则继续发难:&/p&&ul&&li&“他消费是因为我们的产品本身质量好,你不送他苹果电脑他也要买啊!”&/li&&li&“就是啊,你送一台华为手机也能起到维护关系的作用,他一样要继续购买的啊!”&/li&&li&“唉,人心不可测啊,说不定你送了一台苹果电脑他还是要离开呢?”&/li&&li&“我的客户也要维护啊,为什么只送了一张电影票?”&/li&&/ul&&p&……&/p&&img src=&/1189ebcb9e196d8abeb83cbd6f78667a_b.png& data-rawwidth=&415& data-rawheight=&27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5&&&p&整个会场乱成一锅粥,营销会议根本开不下去,两小时过去了毫无进展——这就是一群普通人陷入了具体的细节问题纠缠不清。&/p&&p&&br&&/p&&p&让我们假设营销部门的总经理是一个聪明人,那么他就会停止争论,进行一个结构化、系统化的梳理:“现在让我们停止细节争论,看一看这次营销计划的总部署。&/p&&p&&b&1 本次礼品赠送的目的&/b& &/p&&p&本次礼品赠送的目的是维护客户关系,让客户在对我们的产品硬需求之外,建立起更强的亲近感。&/p&&p&&b&2 本次礼品赠送的原则&/b&&/p&&ul&&li&1)重要度排序&/li&&/ul&&p& 越是重要的客户,我们允许的礼品金额越大。重要度的排序包括三个方面:客户资产实力、客户往期购买金额、客户往期带来的转介绍客户。将此三个方面综合评价,我们要有一个清晰的重要度排序。&/p&&p&
下面,请李经理把我们所有客户的相关资料表格打印出来,人手发一份。&/p&&ul&&li&2)符合客户特性&/li&&/ul&&p& 理论上,越贵的礼品客户就越喜欢,但是也有部分客户有特殊的喜好,可能跟价格没有关系,比如,王经理有个大客户特别喜欢喝茶,张经理有个客户爱看音乐会的。诸如此类的特性喜好,请每位客户经理在自己礼品申请单上标注出来。&/p&&ul&&li&3)总金额限制&/li&&/ul&&p& 本期活动的预算是10万以内,不得超出。如果总金额超出,则优先考虑重要客户的需求,其他需求适当压缩。&/p&&p&&br&&/p&&p&&b&3 本次活动人员安排&/b&&/p&&p&
所有客户经理负责自己的特有客户维护,无归属的自然增长客户,平摊到每个客户经理身上,目前测算大致每个客户经理分到5-6名自然客户。&/p&&p&
李经理把相应名单发送到各位客户经理手上&/p&&p&&br&&/p&&p&&b&4 时间安排&/b&&/p&&p&
理论上所有礼品在中秋节之前发送完毕,但不要提前超过一个星期,否则没法和中秋节关联起来。如果有客户在外地的,可以延迟到节后一周内。&/p&&p&最后,请所有客户经理依照上述原则,填写《客户礼品申请表》,中午前提交给我审批。”&/p&&p&所有的纠缠停止,条理清晰各自办事,20分钟搞定。&/p&&p&----------------------------------------案例结束------------------------------------&/p&&p&&br&&/p&&p&上面案例中的营销部总经理的思维,就是一个典型的结构化和系统化思维。当他的手下纷纷陷入细节中纠缠的时候,他跳脱出来,从大框架上去思考,从整个营销系统的角度去平衡。&/p&&p&细说开,结构化可以拆解成两个要素:&/p&&ul&&li&&b&一是分类&/b&:整个营销部署,分成了四大类:目的、原则、人员、时间。&/li&&li&&b&二是层级&/b&:上面四大类是第一级,其中原则下分3类是第二级(重要度排序、客户特性、总额限制),重要度排序下又分3类是第三级(资产实力、消费额度、转介绍客户)。&/li&&/ul&&p&&b&分类和层级构成了最典型的结构化&/b&。&/p&&p&&br&&/p&&p&系统化建立在结构化的基础上。当整体结构明确以后,你&b&既考虑整个结构的总体,也考虑每个类别、层级之间的联系,这就是系统化&/b&。&/p&&p&比如,某个超级大客户喜欢音乐会,而中秋过后在本地有一场大型音乐会,这场音乐会的vip票价才1500,比一台手机便宜多了,但是这就是最合适的礼品。这个超级大客户是经历甲的客户,但是碰巧经理乙很懂音乐,最后就决定由乙经理陪同参与。&/p&&p&虽然它既违反了重要性原则(重要客户送了便宜礼品),又违反了时间原则(本来规定是节前送的),还违反了人员安排(本来规定各自客户各自维护),但是从整个系统来看,这个安排就是合理的。&/p&&p&结构化和系统化,是聪明人标准版的第一个零件。&/p&&p&&br&&/p&&p&其中结构化是最容易学习的(系统化比较复杂),并且收获巨大,属于相对低投入、高收获的投资项目。生活中的大部分问题都可以结构化,并且难度不大,但大部分人也就是没有结构化的思维。可以说,这是思维方式领域的一个价值洼地——有价值的公司股票价格异常的很低——值得大部分人迅速上手的。&/p&&ul&&li&推荐书籍:《金字塔原理》、《结构化思维》、《思维导图》&/li&&li&附注:优先推荐《金字塔原理》,《结构化思维》是一个中国人根据《金字塔原理》演化出来的,可作为参考。思维导图是比较典型的结构化工具,书籍很多,随便选一本即可。对应的思维导图软件很多,常用的是imindmap,mindmanager,xmind等。&br&&/li&&/ul&&p&&b&二、逻辑链条的长度&/b&&/p&&p&聪明人的第二个标准版特性,是他们往往&b&逻辑能力很好——能够推演出很长的逻辑链条&/b&。&/p&&p&人类的智力运动中,比较典型的是棋类。下棋下的特别好的,我们就会本能地感觉很聪明。以中国象棋为例,入门菜鸟的逻辑链条很短,只能推算1-2步,普通人大致3-4步,能够推演6-8步以上,就算是高手了,职业选手则要计算12-15步以上。&/p&&img src=&/dade0e77b5a69fda81b8538_b.png& data-rawwidth=&261& data-rawheight=&32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1&&&p&嘿嘿,我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找了一个象棋软件,设置到计算8步,在qq象棋平台上测试,结果胜率99%+,走了几百盘只输了一盘。&/p&&p&&br&&/p&&p&唯一输的那一盘,盘面劣势到让我决定认输的时候,我回忆对手的行棋风格和手法,默默的在聊天窗口打出一行字:&/p&&blockquote&“好厉害,有几步走的非常精妙啊!请问你用的是什么象棋软件?”&br&对面略一沉吟,回复到:“我用的象棋旋风软件”&br&我一惊,回到:“我也是用的象棋旋风啊!怎么差距那么大?”&br&对面呵呵一笑,回到:“我电脑配置高,设置到计算12步!”&br&我叹了一口气,说:“我电脑配置不行,只设置到系统默认的计算8步……”&/blockquote&&p&如果你觉得整个过程略显猥琐,那么你应该将关注点放在我对人类思维的探索上,而不是我用象棋软件去游戏平台上虐菜……不对,是去做实验测试这个行为上。总之,计算的步数越高,也就是逻辑链条越长,你的思维就是越深刻有效。&/p&&p&我们都希望自己的逻辑链条更长一些,但是很难做到。而聪明人,则可以轻松的将逻辑链条维持的非常的长。&/p&&p&比如一道竞赛题,它的逻辑链条是A—B—C—D,然后(D+E)—F—G,G是最终结论。文字描述就是,从初始条件A一直推导到结论D,然后D+E两个条件推导出F,最后得到G。&/p&&p&一般人的思维状态时,慢慢的从A—B—C—D这样一级级的推导,终于得到结论D了,然后卡一下,D和E什么关系?就这一下卡顿,前面A—B—C—D的推导路径就忘记了,然后开始怀疑:&/p&&blockquote&额?D是怎么来的?我怎么莫名其妙搞出这个结论了?这个思路是对的吗?会不会走歪了啊,现在都没思路了?唉,算了,再从初始条件A开始重新推导一次吧。&/blockquote&&p&&br&&/p&&p&而聪明的人的逻辑链条就更稳固、更长。他能够顺着A—B—C—D,然后(D+E)—F—G的路径轻松的演进过来,在每一个环节都不会卡顿。&/p&&p&逻辑链条越长,推理难度越大,因为任何一个点的断裂就导致了整个结果的错误。&/p&&p&上面提到的是逻辑链条长的表现,而关键在于,为什么聪明人能够维持住这样长的逻辑链条不断裂呢?核心因素有2个&/p&&p&&br&&/p&&p&&b&1 工作记忆&/b&&/p&&p&人的大脑,我们先把它勉强比喻成电脑。电脑的性能,既跟cpu相关,又跟内存相关。如果cpu非常好,比如I7-6700HQ的高配置,但是配一个垃圾内存——64k的老古董,那么它的总体性能一样很差。&/p&&img src=&/eba1ac799cdcc600d8a26bdcc3d3c76c_b.png& data-rawwidth=&398& data-rawheight=&26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8&&&p&
(人脑的内存要是有上图这么强就好啦!)&/p&&p&对应到大脑,虽然大脑的理解能力、运算能力很强,但是短时信息存储能力很差(内存低),性能就不会好。人脑这台机器,一个很大的弱点恰恰就在于内存低——即是大脑的工作记忆低下。&/p&&p&比如,上面那个竞赛题,如果直接给你看答案,每一个步骤都是能看懂的,这说明你的理解能力没问题,但是工作记忆的局限让你没法在不看答案的情况下把整个链条串联起来。&/p&&p&这个地方,体现的更多是硬智商的差距——先天的基因因素。虽然每个人的大脑工作记忆都不会很高,但是在这个关键的瓶颈地点,稍微多一点点的优势,就能够产生巨大的变化和影响。&/p&&p&比如一个题的逻辑链条是6步,你的工作记忆局限让你只算到第5步就崩溃了,而一个聪明人,他只比你强20%而已,也就是刚好能够算到6步,那么表现出的结果就是,他和你有100%的差距——做出来和没做出来。&/p&&p&&br&&/p&&p&如果是局限在中学教育阶段的话,根据我的经验,一般的题目(数学压轴题之类的)逻辑链条就是控制在5-6步以内。&/p&&p&&br&&/p&&p&&b&2 基础知识量&/b&&/p&&p&除去本工作记忆本身有一定的差别外,还可以想办法通过知识量的扩展节约对于工作记忆的使用。&/p&&p&还是上面的那道题,对于一个学霸来说,可能结论D根本就不是一个需要推导的结论,是他早就已经知道的某条课本外的定理。那么,他需要推导的就只有两步了:(D+E)—F—G。&/p&&p&基础知识量,跟教育环境、学习习惯、学习刻苦程度等都相关。一个学霸,由于他的基础很好,所以他学新东西的时候往往就轻松,这种轻松有时候被误认为是天赋,实际上是基本功扎实而已。&/p&&p&&br&&/p&&p&反过来想,也会有一些本来很聪明的天才,由于基础薄弱,普通人学新知识只需要推导2步,而他由于欠了旧账,需要新老知识一起推导,一共要8步。他是一个能够本能的推导6步的天才少年,但是他的思维链条还是崩溃了。于是大家说:“哎呀,这都学不会,他好笨啊。”&/p&&p&这种情况非常常见。比如小学加法没学好的,到了学乘法的时候就跟不上;初中等式和函数没学好的,高中的复杂函数变化就完全听不懂了——他们在听课的时候需要比一般人需要多推几步,但是达不到,于是链条崩溃了。&/p&&p&这个状况是当前中国教育的一个很大痛点。我手下管的一个教育类公众号,发的诸如《为什么小学3年级是整个小学阶段的分水岭?》&br&、 《小学的优秀学生,为什么到了初二会梯次掉队?》之类的文章,往往都是10万+的流量,可见痛点。&/p&&p&&br&&/p&&p&基础知识量和上面的先天因素(工作记忆的差别)是相互影响的。幼儿时候,你的先天因素好那么一点点,让你的信息量有了+1%的微弱优势。你的老师很高兴,父母很高兴,额外教了你一些新东西、买了一些新书,你自己很高兴,额外的多学了一点东西,于是优势+3%。到了小学,+20%;初中,+50%;高中+100-200%。如此自带加速度的无限循环,最终会形成10倍、100倍的巨大差距。&/p&&p&&br&&/p&&p&我在好几个问题的答案下,强调要主题阅读,上面的道理就是其中一个依据。也许你不是天才,不能靠先天因素自发的形成那一开始的1%优势,但是你完全可以靠有意识的刻意积累形成初始阶段的优势。&/p&&p&学习是一件自带加速度的事情。&/p&&p&&br&&/p&&p&&b&三、较少的心智干扰&/b&&/p&&p&思维是受到心智和情绪影响的。&/p&&p&人的大脑除了能针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思维以外,还会产生大量的杂念、情绪,这些杂念和情绪会对我们的思维过程造成严重的干扰。&/p&&p&依然以上面“A—B—C—D,然后(D+E)—F—G”的题目为例。你把这道题摆在初中生面前,当做选修作业。&/p&&ul&&li&学霸的心智反馈可能是:一个高难度的选修题——如果做出来了同学们就会觉得我很牛逼——我要装逼——我要使劲尝试做题。&/li&&li&学渣的心智反馈可能是:一个高难度的选修题——如果花很长时间还做不出来我就是傻逼——我不要当傻逼——我干脆连尝试都不要尝试一下&/li&&/ul&&p&实际上,即便做不出来,只要你尝试了,就会有一定收获,至少在老师讲解的时候,你更容易听懂,至少你主动的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然而,学渣就是连尝试都不要尝试一下。&/p&&p&&br&&/p&&p&问题在于,为什么学霸的本能大脑反应是“我要装逼”,而学渣的本能反应是“我怕别人骂我傻逼”呢?这个本能反应决定了他们后续的投入和收获,这个本能反应是哪里来的?&/p&&p&也许,学渣当年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尝试做一道新的题目,做错了,而邻居家的小朋友做对了,父母觉得丢脸,于是严厉的臭骂了一句:“笨蛋!这么简单都不会?”他就此留下了一点点阴影。他伤心了一小会儿,然后情绪平静了,没有人注意到这个阴影还存在内心当中。&/p&&p&然而这个阴影在后续的多年里,让他在每一次决定要不要尝试新东西的时候,都往逃避的方向更偏离一些。随后,这个初始阶段的逃避心态,造成了初始阶段的知识量变化,然后按照之前所说的路径无限演化,越来越落后,越来越逃避,接着继续落后继续逃避,最终变成了多年以后的天差地别。&/p&&p&看起来聪明的人,往往这种杂碎的心智干扰更少一些。他们更容易进行纯粹的智力活动,将大脑的核心精力放在纯粹问题解决上,而不会在恐惧、焦虑、烦躁等情绪上消耗自己的心智。&/p&&p&不论是实际做事表现结果,还是纯粹的智力测试,都是高素质家庭的孩子显得更聪明一些,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的孩子接收的心智干扰更少,需要分散精力的杂念更少。&/p&&p&&br&&/p&&p&偶尔,会有这样一种天才少年,他的家境很差,心智中的干扰很多,但是他本人确实是非常聪明,智商奇高。这种情况下,他往往是具有短期的调控能力,在他大脑运作的瞬间,能够把其他杂念暂时性的压制住,集中脑力进行思考。这些被压制的杂念和负面心智情绪,并不会消失,只是换个其他时间来表现和释放出来。最终,这样的天才少年,往往短期表现惊艳,而在漫长的人生中则可能会碌碌无为,或在某个节点上突然颠覆坠落下来。&/p&&p&举例:电影《心灵捕手》中的超级数学天才,以及我们身边的大量现实案例。&br&&/p&&img src=&/b6fb524a0fb735df67bbd11_b.png& data-rawwidth=&328& data-rawheight=&24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8&&&p&上图为电影《心灵捕手》&/p&&p&&br&&/p&&p&以上三点,即是聪明人的标准版。&/p&&p&&br&&/p&&p&做一个中期总结,聪明人的标准版三件套中:&/p&&ul&&li&l
结构化思维最易训练,参考书籍《金字塔原理》和思维导图工具。&br&&/li&&li&l
逻辑链条长度中,基础知识量可以训练,工作记忆无法训练,但是可以通过可视化思维的方法进行间接弥补(上面的思维导图就是其中一种)。可视化思维工具是我的一个研究方向,篇幅庞大,这里暂时不详细展开了。&br&&/li&&li&l
较少的心智干扰训练难度稍高,但只要你意识觉察到了它,就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改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心理治疗、健身、练武、打坐禅定、思维训练等。&br&&/li&&/ul&&p&-------------------&b&楚河汉界&/b&-------------------&b&上篇·完&/b&-------------------------------------------&/p&&p&&br&&/p&&h2&&b&下篇:聪明人的拓展包&/b&&/h2&&p&除去那些常见的聪明标准版以外,世上还存在着各种奇葩天才,他们的聪明或是令人震撼无法模仿,或是思路奇特角度刁钻。观看学习这些天才级的聪明人,往往对我们有巨大的启发作用,最不济也可以观赏感叹一下。&/p&&p&拓展包和标准版的区别,我主要以常见性和难度为分界线。那些比较罕见的、难以训练的、思路刁钻难以想到的,列入拓展包。&/p&&p&&br&&/p&&p&我目前已经收集到的拓展卡片主要包括:&/p&&p&&b&四、从图片式记忆到图像式思考&/b&&/p&&p&&b&五、直觉思维&/b&&/p&&p&&b&六、多元思维技巧&/b&&/p&&p&&br&&/p&&p&&br&&/p&&p&&b&四、从图片式记忆到图像式思考&/b&&/p&&p&不少人都知道,图片记忆比抽象的文字、语音记忆更牢固和快速。那些经过图片式记忆训练的人,可以背诵1000+位的圆周率,1分钟记下一副乱序的扑克牌,一周背下一本书等。&/p&&p&要应付考试的高中生、考研的大学生,有没有一点羡慕?&br&&/p&&p&当然也有人会说,这看起来很厉害,不过脱离了应试以后,似乎也没什么卵用?&/p&&p&其实,也不要太小看这种能力,一旦把这种能力略作升级,就立刻有用了。那就是,&b&从图片式记忆,进化到图像式思考&/b&。&/p&&p&&br&&/p&&p&关于图像式思维,最著名的可能是爱因斯坦对他自己的思维过程的描述:“……我思考问题时不是语音思考,而是用一幅幅能动的跳跃的图像来思考……”还有不少伟大的科学家都具有形象化、图像式思考的能力。&/p&&p&事实上,基本每个人都具备一定的图像式思考的能力,然而,这个能力的强弱程度是有巨大差别的。&b&绝大多数人图像式思考的能力都非常非常的弱&/b&,所以在上篇的聪明人标准版里,我提到可以用外在可视化思维工具去适当弥补人类大脑的内存不足,这就是一种外部的低级图像式化思维工具。&/p&&p&&br&&/p&&p&然而,有这么一类人,他们的大脑部分的突破了这个限制,他们的图像式思考能力极强。这就相当于,我们的内存是64k、128k,而他们的内存是4G、8G。&/p&&p&想想这是什么差距?&/p&&p&&br&&/p&&p&如果还觉得缺一些直观的感觉,那么就举一个最极端的例子。图像式思考的最极端例子是什么?你猜对了,就是他——&/p&&img src=&/bb8a90fd20f000c3752adc5db2c195c7_b.png& data-rawwidth=&274& data-rawheight=&32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4&&&p&尼古拉·特斯拉&/p&&p&他是一个人,不是一辆车。然而,如果说我们的大脑运转速度像特斯拉这个人走路一样,那么特斯拉这个人的大脑运转速度就像特斯拉车一样。&/p&&p&关于特斯拉,有很多的传言,或真或假,然而,他是一个人类史上值得铭记的超级天才,这是绝对无须怀疑的。不论通古斯大爆炸、无限能源、地球作为导体输电等超级奇葩事情是否真实发生过,他的神一样的图像式思考能力都已经足够令人赞叹了。&/p&&p&在特斯拉的传记中提到,他的很多发明设计都是几乎不打草稿,或者很少打草稿的,所有图纸都在大脑中完成——这是什么水平?&/p&&p&而且他做科学实验的速度极快,跟一般科学家完全不一样。科学实验,大家都知道,反复试错反复改进,就连发明一个小小的电灯泡都是几千遍的试错,复杂机器就更不用说了。然而特斯拉的很多实验过程都是在大脑中完成的,实际真实操作过程极少。&/p&&p&在那个没法用大型计算机模拟的年代,大家都在手工画图、手工计算,特斯拉的脑子里自带一台银河计算机,这是一种怎样的碾压优势?&/p&&p&&br&&/p&&p&这样巨大的优势,让特斯拉一生的发明创造数量极大,据传有几千项,实际没那么多,但是毛估几百个还是有的,而且,不是挠痒痒的小发明,多是交流电、无线电控制技术、特斯拉线圈这样的精彩杰作。另外,与爱迪生那种团队作品自己署名不同,特斯拉是个穷B,没有团队,基本所有发明都是自己完成的(顶多带几个助手)。&/p&&p&有兴趣的可以看看特斯拉的传记,野史更精彩。虽然野史多不可信,但是特斯拉死后他的所有科研资料确实被政府没收了,无法考证,这就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反正我的态度是,对于特斯拉这样的天才,很多事情,宁可信其有吧。&/p&&p&&br&&/p&&p&另外一个典型的图像式思考的例子,是他——&/p&&img src=&/0ca893a380d23b5d5d40af3_b.png& data-rawwidth=&297& data-rawheight=&19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7&&&p&没错,谢耳朵,一位超级天才物理学家,智商高得不可测量。&/p&&p&虽然是个假人……但是编剧对这种天才的特质把握还是很准确的。谢耳朵具有高清的图片式记忆,同时具有对应强度的图像式思维。他不仅记得生命中所有的琐碎事情——多年前某一天的天气、把他追着上树的公鸡的颜色;而且经常在大脑内部做演算和思考,具有强烈的内视觉。&/p&&p&除去这些超级天才外,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有较高几率出现这种能力——自闭症患者。电影《雨人》就比较详细的介绍了一个自闭症患者的特点。著名的雨人们表现出各种超强能力,诸如,徒手开3次方根号,5位数与6位数相乘,10分钟背下来一本书之类的……&/p&&img src=&/4bec36b370c2f21d7fdc_b.png& data-rawwidth=&316& data-rawheight=&17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6&&&p&虽然没人知道他们的大脑实际上是怎么运作的,不过一般认为,他们是在进行图像式记忆和思考,所以效率惊人。&/p&&p&不过雨人们的能力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他们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和交流,即便能力惊人也无法做出真正的成就。我们需要的是,既有图像式思考能力,又精神正常的人。&/p&&p&现实生活中,这种人并不多见,不过也不是没有,比如,我们知乎上就有至少一位——&/p&&p&&a href=&/people/planet45& class=&internal&&Lonely Planet&/a&&/p&&p&在他的第一个答案&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世界上真的存在记忆宫殿吗?常人能掌握吗? - Lonely Planet 的回答&/a&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他就是一位具有较强程度图片式记忆的人。&/p&&p&至于强到什么程度了,我不知道,我和他并不相识,他的答案中介绍的并不特别详细。我不知道,他是停留在图片式记忆的阶段,还是进化到了强大的图像式思考的阶段;我也不知道,他的测试智商有多少;我还好奇,他有没有其他隐藏的能力(具有强烈的图像式思考能力的人,往往还伴随着其他的特殊能力)。&/p&&p&让我们一起来@&a href=&/people/planet45& class=&internal&&Lonely Planet&/a&,请大神来分享一下。&/p&&p&我第一次了解到图像式思考能力的时候,大为惊叹,想尽方法搜集了一些训练手段,几经尝试,最终还是失败了,我感觉应该不是训练手段的问题,而是当时本人状态和训练时间的问题。这也是我的一个未泯灭的心愿,希望未来的某个时候,我能够空闲下来,把这个未完成的计划继续下去。&/p&&p&&br&&/p&&p&&b&五、不可捉摸的直觉思考&/b&&/p&&p&直觉思考,又称灵感、顿悟,是一个玄而又玄不可捉摸的东西。它威力无穷,秒杀大多数思考方式;它不可捉摸,(几乎)无法复制学习。&/p&&p&其实,很多伟大事物的开创,都与直觉思考有关。&/p&&p&今天我们已经熟知的等差数列求和,1+2+3+……+100=5050,有了具体的公式可以套用了,但是,高斯当年是怎么把这个公式想出来的?他当年发明公式的时候还是个小屁孩儿呢!他的数学基本功肯定不会太好,他的经验积累肯定不多,他也肯定没有百度或者Google……但是他就是这么想出来了。&/p&&img src=&/fa28eda32aa88e5da77872_b.png& data-rawwidth=&180& data-rawheight=&22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80&&&p&&br&&/p&&p&另一个例子是印度史上最强的数学家之一——拉马努金。作为一位数学家,在最需要严格推导的数学领域,拉马努金喜欢以直觉猜想公式,不爱作证明……&/p&&p&就这种严谨程度,你也配叫数学家?!&/p&&p&然而他的猜想,事后基本上都被证明是正确的……好吧,我还是不评论了……&/p&&p&&br&&/p&&p&上文提到的尼古拉特斯拉,那个超强的图像式思考能力者,也是一个直觉思考者。实际上,图像式思考的能力和直觉思考的能力经常同步出现。&/p&&p&&br&&/p&&p&然而在直觉思考的领域,即便特斯拉这样的超级天才,也算不上最极端的案例。我所听说过的最极端的案例(保证真实,不是谣言)是这个:&/p&&blockquote&一个尼泊尔的和尚,修为高深,一辈子在原始的尼泊尔深山里修行打坐。他从未离开过这个山村,从未看见过外面的世界。尼泊尔不是个现代化国家,在和尚的山村里,从未出现过任何科技产品——电脑、手机、汽车、飞机,全都没有。&br&由于他的修为很高,慢慢传出了名声,就有外人请他出去讲课,他答应了。一个司机开车很长时间到他的山村里去接他,然后开向城市。半路上,很不幸的,汽车出故障抛锚了。司机拿出后备箱的工具,掀开车前盖,开始检修汽车。这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司机,然而很长时间过去了,老司机无法找到问题出在哪里。即便他带着全套工具,他也无法修复故障。&br&和尚于是从汽车里走了出来,盯着汽车前部那一堆复杂的机械零件。他这辈子从来没有见过汽车,更不要说了解什么机械工程学了。然而,他盯着这堆机械看了一会儿,然后指着其中一个零件对焦头烂额的司机说:“这个零件好像坏了,你拆开来检查看看。”&br&司机心里觉得好笑,你连车都没见过,还指导我修车?但是对方是大师,是别人请出去讲课的,还是要表示一下尊重,于是拆开那个部件,居然真的是这里出了问题!!&/blockquote&&p&没人知道他是怎么知道的。&/p&&p&这就是我见过最极端的直觉思维。&/p&&p&其实我也不知道写这一节直觉思维有什么意义,因为直觉思维没人知道怎么练,还处于神秘地带。宗教界(佛教、道教、印度教等都有)似乎有一些特殊的隐秘训练方法,我虽有了解,但鉴于我上一次训练尝试失败了(是的,上一次训练图像式思考的能力就是引用的一些宗教领域的方法),所以暂时不多提了。等哪一天我神功练成了再说吧。&/p&&p&希望是十年之内。&/p&&p&&br&&/p&&p&&b&六、多元思维模型&/b&&/p&&p&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xxx,而大名鼎鼎的巴菲特背后,就是查理·芒格。&/p&&p&查理芒格最著名的,则是他的多元思维模型。&/p&&img src=&/ce3e2eddfb8bbab_b.png& data-rawwidth=&247& data-rawheight=&35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7&&&p&查理芒格认为,每个学科都是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去切入了解这个世界,都是一个摸象的瞎子。要对世界有真实的了解,就必须掌握多个学科的核心思维方式……&/p&&p&不过对于凡人来说,学一个专业就是4年,还只是粗浅了解,你要掌握多个学科的核心思维方式,还没毕业就老死了吧?&/p&&p&然而查理芒格这种天才级选手,自学能力超强,速度极快。在他的传记中提到,他掌握了几十个学科的至少100种思维方式。&/p&&p&多元思维的方式,并不是很难想到。即便没有查理芒格提出来,也有很多比较聪明的人能够感觉到这种学科跨界的威力。然而,绝大多数人只能是想想而已,要同时掌握那么多学科,实在是太难了。&/p&&p&不过,还真就有一些有野心的人,不仅认为这种思维方式是可行的,而且决定要大批量实行。美国哈佛大学的前校长、美国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前沃顿商学院院长帕特里克·哈克等人,一起筹办了一所创新型大学——密涅瓦大学。这个大学号称是用来颠覆哈佛、引领高等精英教育的进化方向的。&/p&&p&这个学校的核心教学理念,就是类似于多元思维模型的一套系统。挑选最聪明的学生,提前自学各种基础课程——微观经济学、微积分、线性代数等。到校后大一、大二学生集中学习100种(也有说是40种、80种的)思维方式,然后用这些思维方式去指导学习后续的课程和社会实践,据说天下无敌所向披靡。&/p&&p&目前成立不久,第一批学生尚未毕业,成果未知。另外,这个学校的课程是全部保密的,没法具体探究,不知道是否完全等于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不过可以明确的是,顶级精英教育的发展方向,确实是在朝着更重视思维能力的方向演化。&/p&&p&&br&&/p&&p&下篇·&b&聪明人的拓展包&/b& 小结:&/p&&ul&&li&&b&从图片式记忆到图像式思维——极难训练&/b& &/li&&li&&b&不可捉摸的直觉思维——无法训练&/b& &/li&&li&&b&多元思维模型——极难训练&/b& &/li&&/ul&&p&这是个非常有意义的话题,如果有其他知友了解一些聪明人/天才的&br&基本版 或者 拓展包,欢迎补充,我们一起收集卡片~&/p&&hr&&p&另外一些与思维相关的答案,也很有参考价值:&/p&&p&&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叶修:如何训练思维的深度和缜密度?&/a&&/p&&p&&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叶修:如何提高学习能力?&/a&&/p&&p&&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叶修:什么是「富人思维」?&/a&&/p&&p&&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叶修:如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a&&/p&&p&&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叶修:排名在前 1% 的高中生是靠天赋还是靠努力?&/a&&/p&&p&&br&&/p&&p&这篇万字文,写了好几天,打磨了数次,真是太消耗心血了。&/p&&p&&br&&/p&&p&另外,我建了几个qq群——&/p&&p&高中学习策略1群:(已满)&/p&&p&高中学习策略2群:(少量剩余)&/p&&p&高中学习策略3群:(已满)&/p&&p&高中学习策略4群:(新开)&/p&&p&学习的策略1群:(已满)&/p&&p&学习的策略2群:(已满)&/p&&p&学习的策略3群:(已满)&/p&&p&学习的策略4群:(已满)&/p&&p&高中生加专门的高中学习策略群,大学生和职场人士加学习的策略1群。&/p&&p&入群密码为:叶修。(入群修改id,格式为:省份+职业(学生标注年级)+姓名。 如:浙江+高一+李明)&/p&&p&群里讨论思维方法和学习策略的问题。有兴趣的学生和职场人士欢迎加入交流。&/p&&p&---------------------------------------------------------------------------------------------------&/p&&p&其他学习提升:&/p&&p&&a href=&/question//answer/?from=profile_answer_card& class=&internal&&如何获得更有效的阅读效果,得到真正的提升? - 叶修的回答&/a&&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普通人如何通过训练大幅提高自己的决策能力? - 叶修的回答&/a&&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很多书看完了之后,回到生活中,还是该怎样就怎样? - 叶修的回答&/a&&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常用的思考方法,除了二八原则,SMART原则,5W2H原则,SWOT,6顶思考帽,框格效应,心理账户,沉没成本,条件导向和目标倒推,还有哪些?以及你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 叶修的回答&/a&&/p&&p&-------------------------------------------------------------------------------------------&/p&&p&知乎正在对我进行流量限制(意思是,大部分粉丝看不到我发的文章)。。逼得我转移阵地进入微信公众号:学习策略师(搜索ID:xuexicelueshi)&/p&&p&以后文章将主要发在公众号上。&/p&
用一篇干货长文说一说:聪明人的“标准版” 与 “拓展包”。 (带图片,流量预警) 这个问题我很感兴趣,也算是研究了很多年了。今天写一篇理性与感性交融的9000字长文,是我多年思考、探索尝试的总结,相信大部分人看了都能有些收获。全文较长,建议收藏了…
&img src=&/50/v2-7bbfb8eae79af99aa830c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50/v2-7bbfb8eae79af99aa830c_r.jpg&&&p&我一直纳闷,为什么有些人,一起喝个茶,熏香也就罢了,竟然还要沐浴更衣!&/p&&p&装个逼而尔,要不要装得这么逼真?&br&&/p&&p&直到大年初六,我才发现,喝茶之前沐浴更衣,也不全是为了装逼,真相竟然是!&br&&/p&&br&&p&「01」&br&&/p&&p&初六日,宜,会亲友,订盟;忌,嫁娶。&br&&/p&&p&一个姓赖的基金负责人,我习惯性叫他老赖,一大早召唤我,说晚上带我去喝茶涨涨见识,当然顺带也让我帮他吹吹,什么是互联网金融。&br&&/p&&p&如果不是老赖提前告诉我是去喝茶,我真以为他带我去桑拿,沐浴更衣不说,还要换上一次性衣服,连条自己的裤衩也不准穿,这不是桑拿的流程吗?&br&&/p&&p&流程走完之后,然后才是领班领着我们去了茶室。&br&&/p&&p&为什么是领班领着我们去?那是因为,又是一个私人会所,必须是会员提前预约才能准入。&br&&/p&&p&然后,我就第一次,近距离见到了老卢,传说中的四大神油之一的中地沟油老总,股票代码600XXX。&/p&&p&老赖和卢总一见面就扯家常,显得很熟的样子,那情形甚至让我怀疑,他俩向上数三代是一家,又或者他俩一起嫖过。&br&&/p&&p&我完全没顾及他俩扯了些什么家常,因为,泡茶的妹子很漂亮!&br&&/p&&p&妹子有多漂亮?这么说吧,第一次和她对视一眼,我就觉得我们已经认识了五百年,妹子的漂亮,在于亲和力爆表。&br&&/p&&p&妹子不仅亲和力强,还肌如凝脂,吹弹可破,尤其深V下的双峰,青筋若隐若现,随着呼吸的节奏,微微一荡一荡,活脱脱两只熟透了的水蜜桃啊,我擦!&br&&/p&&p&妹子冲我微微一笑,笑容中带三分羞涩,三分成熟,三分无邪,三分妩媚。笑得我心中轻轻一荡,然后就有一种冲上前,抓住她的胸,哦,不对,应该是抓住她的手,诉说五百年衷肠的冲动。&br&&/p&&p&如果不是身边还有两个大男人,这会儿,我估计我已因猥亵少女罪,蹲局子里去了。&br&&/p&&p&喝个茶而尔,不准穿裤衩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找这么漂亮的妹子泡茶,还让不让人活了?&/p&&br&&p&「02」&/p&&p&老赖说,老卢,2017年,我们打算做个局。&br&&/p&&p&话题终于转到正题上了。&br&&/p&&p&卢总举起茶杯,淡淡说,说说你的方案。&br&&/p&&p&老赖说,咱们合作多年,我就直说了,中地沟油从48块阴跌至目前8块,并且在8块的左右的位置已经振荡了好几年,经过我们的评估,是时候做个局了。&br&&/p&&p&我们的计划是,2017年上半年,花半年的时间洗盘吸筹,下半年快速拉升,最高拉升至32块左右,然后再花几个月的时间出货。&br&&/p&&p&这个过程,我们需要卢总方面配合,上半年,需要贵方在会计做账方面,将公司前两季度做成亏损,同时适时推出一些利空消息。&br&&/p&&p&第三季度,需要贵公司推出一些利多消息,第四季度,在会计方面,尽量实现账面盈利。&br&&/p&&p&作为回报,我方允许贵公司高层在8块左右买入,下半年24块左右卖出公司二级市场股票,但总买入资金量不能超过2亿,至于公司高层如何分配额度,我方不过问。&br&&/p&&p&也就是说,2017年,允许贵方相关人员最大套现4亿现金。&br&&/p&&p&老赖还没说完,我感觉自己惊出了一身冷汗,这事儿也忒大了,比猥亵少女罪大多了,万一事发,够一票人蹲很久的局子。&br&&/p&&p&此时我才明白,喝茶前沐浴更衣,不准穿裤衩,不是为了更逼真地装逼,而是为了杜绝一切窃听的可能性。&br&&/p&&p&想到这一层,我突然间屌丝本性又发作,寻思,我们没有穿裤衩,泡茶的妹子有没有穿裤衩?&br&&/p&&p&我忍不住向她瞄了一眼,尼玛,没穿胸衣!&br&&/p&&p&我的脸在发烧。&br&&/p&&br&&p&「03」&br&&/p&&p&我们喝了三个小时的茶,老赖和卢总愉快的聊了三个小时,我自己差不多发懵了三个小时。&br&&/p&&p&回去的车上,冷风一吹,我才清醒过来,一思索,发现了很多问题。&br&&/p&&p&我问:老赖,公司高管买卖自己公司的股票是不合法规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br&&/p&&p&老赖说:法规是死的,人是活的,自己不能买卖,不代表自己的亲朋好友不可以买卖,变通一下,和自己买卖有什么区别?&br&&/p&&p&我问:这么一个局,我的好像起不了什么作用,为什么要拖我下水?&br&&/p&&p&老赖说:以前我们做局,每次出货,需要花好大几百万做传统广告,比如一个电视推荐股票广告,就花掉我们好大几十万,效果却一般。互联网时代,一个大V随便帮我们转发一下,就会有上千万人能看到我们的广告,成本却只有十几二十万。&br&&/p&&p&我说:我粉丝才几万,帮不了多大忙。&br&&/p&&p&老赖说:但是你却能帮我鉴定哪些大V是真大V,哪些大V的粉丝不是僵尸粉。作为回报,同样,你可以8块建仓,什么时候出货,随便你了,反正你那百十万也影响不了大局,哈哈。&br&&/p&&p&我说:这事儿我觉得有点不厚道,散户好可怜。&br&&/p&&p&老赖说:这就是格局问题了,如果你是草原上的一只羊,狮子吃你的同类,你会觉得羊很可怜,如果你是草原上的一只狮子,所有的羊,在你眼里只是食物,无关可怜。&br&&/p&&p&老赖继续说:引用周星驰电影里一句经典台词,我不是针对谁,在我眼里,所有散户都是待宰的羔羊,敢到金融投机市场里混,就要承受着弱肉强食的游戏规则。&/p&&p&我问:这事儿难道就没有风险?&/p&&p&老赖说:有,风险有几个方面。&/p&&p&第一,合作方没有契约精神,例如上市公司高管不遵守约定,私自将2亿的资金增加到5亿甚至更多,那样搞,我们基本上就没什么利润了。&/p&&p&不过,一般情况下,合作方也不敢这么搞,因为如果他们吸筹太多,我们也不敢拉升股价,等于大家都吃不了兜着。&/p&&p&第二,其它大资金,在拉升之前必须将他们洗出去,洗不掉他们,冒然拉升,等于给他们抬轿。&/p&&p&至于散户平时所说的抢庄,都是意淫,如果没有打通上市公司各个环节,大资金是不太可能抢庄的,乱抢庄等于肉包子打狗,除非把狗撑死,否则很难抢过来。&/p&&p&第三,大盘不给力,如果吸筹太多,大盘却猛砸,等于把自己给套了。如果下半年大盘没行情,强行拉升,高位没有散户接盘,也等于白拉了,还有可能让前期48块套牢的散户给解套了。&br&&/p&&p&所以,做一个局,风险也挺大,前两点可以通过谋略和技术搞定,第三点却是天意了,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br&&/p&&p&至于散户,那只是砧板上的肉,怎么宰杀散户,我们的操盘团队和团队控制下的散布在全国几百上千的账户,绝对会比你想像中还要专业。&/p&&p&上半年,&strong&通过公司利空消息,洗掉一部分消息派&/strong&,将他们的筹码低价抢过来。&br&&/p&&p&技术上,&strong&配合着利空消息杀跌、做下跌形态,再洗掉一部分技术派&/strong&,这么来来回回折腾半年,再坚持的散户也会被洗得怀疑人生,自然交出手中筹码。&br&&/p&&p&下半年,&strong&配合着公司的利好消息,同时技术上做上升形态,开始派筹码,将高价筹码派发给散户&/strong&。&/p&&p&此时,广告很关键,需要大面积的媒体推荐我们的股票,包括传统的电视纸媒,还有现在的互联网大V,你的互联网金融思维作用在这里。&br&&/p&&p&我说:按你这么一说,在这个市场里,散户根本没有活命的可能了?&br&&/p&&p&老赖说:也不全是,举个例子,比如像你这种玩交易系统的散户,洗掉又回来,洗掉又回来,怎么折腾都不跑,就像牛皮癣一样,想要除掉他们,除非不拉升。&br&&/p&&p&好在,市场里,交易智商能达到玩交易系统的散户不多,不足以影响我们的整体盈利。但是,如果他们的资金大到影响价格的程度,那是相当头痛的,必须要想方设法洗掉的。&strong&为什么玩交易系统的很难玩大,原因就在这里。&/strong&&br&&/p&&p&你的K线之外,天天讲交易系统,对我们其实是很不好友的,好在,市场上愿意接受交易系统思想的散户太少,那怕你叫上天,也不会有多少人响应,所以,我也就不介意和你合作一把。&br&&/p&&p&还有一种散户,买入股票之后就不看盘了,这类散户也是我们没办法清洗的。&br&&/p&&p&好在,市场那么大,也不能老想着自己全独吃了是不?&br&&/p&&p&我问:公司高管的2亿配额,就是传说中的老鼠仓吧?他们赚钱真TMD容易。&br&&/p&&p&老赖说:凌六,咱们都是聪明人,都不傻,关于一个局的利益分配,上市公司高管是一层,另一层是基金高管及相关利益群体,比如我们都算,如果我说我没点仓,你也不信是不?还有一些不能说的群体,只有这些群体都吃饱了,才轮到基民喝点剩汤。&/p&&p&(注:经网友提醒注明一下,本文所讲并非中石油,只是聊个故事,至于故事是真是假,不是那么重要了。&b&我擦,谁赞赏了我200多,手抖了吧?&/b&)&/p&&p&(&a href=&/?target=http%3A//mp./s%3F__biz%3DMzIwNDE5Njk5MQ%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f1d7f94f14da1a%26chksm%3D8dc4c2fabab34becdaea95fa1e90261dcfec%23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学习专业的交易系统,请关注微信公众号:K线之外&i class=&icon-external&&&/i&&/a&)&/p&&img src=&/v2-7bbfb8eae79af99aa830c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7bbfb8eae79af99aa830c_r.jpg&&
我一直纳闷,为什么有些人,一起喝个茶,熏香也就罢了,竟然还要沐浴更衣!装个逼而尔,要不要装得这么逼真? 直到大年初六,我才发现,喝茶之前沐浴更衣,也不全是为了装逼,真相竟然是! 「01」 初六日,宜,会亲友,订盟;忌,嫁娶。 一个姓赖的基金负责…
我真正对“优秀”二字有概念是很晚的事情。然而我对“不优秀”,却是早早有了体会。&br&&br&小学的时候,学习不错。但粗心大意,所以不拔尖。父母管得松,每天就知道傻玩,对任何事都不上心。到了六年级,在理智上理解有升学压力这回事儿,但是情感上和实际行动上仍然傻呵呵的该干嘛干嘛。而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在知道小升初考试成绩那一天,结束了。&br&&br&我仍然记得三十多年前那一幕。爸爸告诉我,你数学98,语文85,总成绩183,加上少数民族照顾的4分之后是187,而附中的分数线是187.5... 而且,师大子弟(我爸爸是师大老师)的照顾分,听说今年要取消... 我现在都记得自己呆若木鸡噤若寒蝉的样子。&br&&br&我脑子并不能完全理解发生了什么。因为之前的生活,往往是没有后果的,或者说没有什么不可逆的后果。爸妈生气了,只要我认错,一天之内就过去了;在学校惹麻烦,被老师骂,也难过不了几天;某一次某一科没考好,总有下一次考试,下一次考好了,就没人管你之前考的好不好。总之,生活好像不需要我为我的行为负担什么责任,绝大多数时候由着性子来就挺好。&br&&br&直到这一次。&br&&br&第一志愿没有考上,被调剂到的学校基本就是升学最不好的学校(在当时幼小的心灵里这是极端糟糕的事情)。而我第一次发现,这件事好像是不可逆的:后果很严重,但是还没有什么办法补救……换句话说,我必须要承担我自己行为的后果了。&br&&br&那次对我打击很大。除了后悔,我觉得害怕,觉得无助,觉得不知所措。现在回想起来,其实那真是一个很好的成长经历。那是我第一次把自己的行为和自己要承受的后果联系起来。&br&&br&后来,子弟照顾分又恢复了,我侥幸上了那所中学。但这件事给我造成了足够大的震动。上初中后,我第一次开始主动的努力学习了。叫努力可能不大准确,应该是认真。我并没有额外做习题或者补课或者熬夜,但是上课绝对专心听讲,放学了认认真真做作业,考试的时候如果提前答完会回过头检查。在初一第一次期中考试上我考了全班第十。用父母的话讲,叫做差点没考上的人能考前十名,我们知足啦……&br&&br&&u&回到问题本身:如何让自己变得更优秀?&/u&我觉得首先有两条:&br&&br&&b&第一条:为自己的行为负责&/b&。当自己所处的境遇不好的时候,更多看看自己身上的原因。有一句话说,你现在在哪儿是你过去两年来的选择决定的;你两年后在哪儿是你接下去两年中的选择决定的。我非常认可。&br&&br&优秀需要努力;而努力是不舒服的事情;长期持续做不舒服的事情,一定要有足够的动力;这种动力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对于现状的不满足。这种不满足人人都有,但是能够“化不满足为力量”的人是少数。连接“对现实的不满足”和“努力”的桥梁,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br&&br&&b&第二条:认真,或者说投入&/b&。什么叫投入?我的理解就是全身心的做事。比如上课听讲的时候,就要全神贯注抱着把老师讲的都听懂的态度去听;写作业的时候,就要一心一意抱着把作业全做对的态度去做;用现在时髦的话,叫“活在当下”,不论在做什么,专心致志的把眼前的事做好,再去想别的。&br&&br&听课的时候想着打球,打球的时候想着没写的作业,写作业的时候想着追剧,看电视的时候又想着……这大概是最糟糕的状态。这样不仅仅做事效率低,生活质量也差。不投入的时候,连玩都没有幸福感。&br&&br&(未完待续)&br&&br&突然意识到明天可以睡懒觉,决定熬夜更新……&br&&br&&p&从那一次考试开始,我成绩越来越好。从班里第十名,到第五名,到第一名……但是好日子没过多久,初二的一次期中考试我就考了第19名。什么导致的?我也不知道。不过那段时间我的确比较淘气,上课换座位,偷偷抽根烟等等。我知道我知道,这都超级小儿科,但是我爸妈都是老师,我从小都是乖宝宝那种。&/p&&br&&p&一个按照当时标准比较“严重”的事情可能是“早恋”吧。不过说早恋似乎又夸张了。连手都没碰过,事实上连个情书啊纸条之类的都没有。就是互有好感,然后被同学们各种开玩笑,然后拼命不承认,然后就成为“一对儿”了,然后就稀里糊涂的分手了。整个过程都是柏拉图式的啊啊啊(不过对方颜值比较高)。&/p&&br&&p&传统理念反对早恋的一大理由是分心。我当时真没觉得。但甭管怎样,我最淘气的那个学期,就是我成绩下滑最严重的那个学期。&/p&&br&&p&那个时候正好赶上我哥回来(他比我大14岁,从小的感觉更像个叔叔),知道我的成绩后大发雷霆。直接把电视机调转过来放了。对我说:“期末考试不考第一名,你永远都不要看电视!”&/p&&p&这话现在说出来好像挺平淡的,但是我当时是被吓坏了。特别是把电视调转过来。我记得特清楚,电视的屁股朝外放着,我觉得特别刺眼,特别难看。我觉得自己犯了巨大的错误。而且觉得因为我一个人全家都不能看电视了,挺内疚的。&/p&&br&&p&总之我就又开始好好学习,然后期末就考了……当当当……第二名……我回家就哭诉了历史有一道题老师其实多扣了我两分要不我就第一名了的悲催事实(我怀疑能哭出来可能和对电视的渴望有关),然后哥哥就很大气的允许我看电视了。那也是我初中最后一次在班里考第二名。初三的每一次考试我都是班里第一。&/p&&br&&p&上了初三,中考的压力正式出现。吃了小升初的亏,我是很重视的。但是看着那厚厚的两本政治书,我就觉得恨。纯粹的死记硬背一大堆不知所云的东西,我是真讨厌啊。就在这个时候,我听说参见竞赛得奖可以“保送”。我立刻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出路。&/p&&br&&p&回去和爸爸说了这个想法,他很支持,我们立刻着手开始了对物理竞赛的准备。为什么是物理竞赛?因为他是物理老师(他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我和我哥能去北大读个物理博士)。他从师范大学的图书馆借了几十本杂志出来,就是那种给中学物理老师看的杂志。上边有许多初中物理拔高的内容,但是更关键的是,上边有过去几届物理竞赛的考卷和标准答案。&/p&&br&&p&因为我有明确的目标(通过保送避免背政治),所以格外有动力。在考试前的三周,我每天晚上花两个小时看杂志做题,不明白的就问父亲。然后就去参加了考试,有两道题居然是换汤不换药,总之卷子做着很顺手。后来成绩出来了,我是呼市一等奖,内蒙二等奖。可是老师一直没有提保送的事情,于是我的第一次投机梦就这样破灭。&/p&&br&&p&还是老老实实的背了政治书,参加了中考。在最后一门考完出来的时候,老远看见年级组长手里拿着几张纸,笑嘻嘻的看着我。她招呼我上前,说:“恭喜你,你被保送上咱们学校的高中了。”&/p&&br&&p&我去,我居然就这样被算计了……后来知道,老师这样安排是因为上一年n个保送生没有参加中考,导致学校中考分数受到影响,于是出此妙策……&/p&&br&&p&&u&回到问题本身:如何让自己变得更优秀?&/u&我觉得还可以加这样几条:&/p&&br&&p&&b&第三条:还是要有人逼。&/b&当然有超级优秀的人从小就自己管理自己,但是多数人,特别是小的时候,还是要被逼一下的。毕竟,进步是个辛苦活儿,有几个人天生能够喜欢呢?当然,&b&逼你的人也要有水平&/b&。我哥通过非常文明的手段,达到了非常暴力的效果。现在的我回忆起电视机那段经历,不但没有任何阴影,而且充满了感恩。&/p&&br&&p&&b&第四条:目的要明确&/b&。进步往往是痛苦的。为什么?因为进步意味着改变,而改变往往不舒服。怎样克服这种不舒服?对于另外一个事物或者状态的追求。目标越明确(不背政治书),这种渴求的痛苦,或者说怕得不到的痛苦,就越能驱动人们克服那种努力的痛苦(晚上自学物理竞赛题)。&/p&&br&&p&&b&第五条:比别人多做一点点&/b&。我记得当年全年级因为物理竞赛保送的只有两三个人。我不清楚其他人的经历,我之所以得奖就是因为赛前三周的努力(当然,如果没有我父亲的得天独厚的帮助也肯定不行)。这件事当中,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时候你真的只需要比别人多付出一点,就会有很不同的效果。&/p&&br&&p&(未完待续,于日凌晨)&/p&&br&&p&~~~~~~~~~~继续更新&/p&&br&&p&从初中到高中还有一件事对我影响很大:篮球。&/p&&br&&p&我小学体育很差,而且很不喜欢体育。上了初一,不知道为什么一下子就迷上了足球。一开始完全是运动白痴,从一整节体育课能踢到两脚球为荣,到逐渐能踢上四五脚;后来回了家偷偷练,希望自己能进班队参加比赛。然而每次我都是那第十二个人。甚至有次有个同学受伤不能踢了,我兴奋地脱了外衣就往场地里跑,怀里揣着的护膝护肘掉了一地……然后队长指着另外一个我认为不如我的人说,你上。于是我默默回头,弯腰捡起来沾满了土的护具,离开了球场。&/p&&br&&p&所幸个头逐渐长高,于是去打篮球。大家都很烂,又是打半场,所以个子高的很占便宜。那个时候每次活动课都会现场分成两队,分人的方式是找两个水平相当的人猜拳,赢者先挑。换句话说,每天下午的活动课,都是一场迷你选秀。我居然开始稳定的进入前四,甚至偶尔成为前二。&/p&&br&&p&后来一次班级比赛,我踌躇满志的上场,却发现自己打野球的那两下子真上场了根本连北都找不到。回家后开始埋头苦练,期待下一次比赛的时候露一手。从此,正式的开启了我中学四年的篮球生涯。篮球曾经是我的挚爱。有多爱?举一个例子。&/p&&br&&p&&img src=&/098d3caaac2d6d0eb492d24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098d3caaac2d6d0eb492d24_r.jpg&&(乔丹当年就是我的神)&/p&&br&&p&当时觉得扣篮是世界上最酷的事情。我高中时一米八,于是只好练弹跳:&br&&/p&&p&1)让妈妈给我缝了沙袋,一条腿5斤,绑着沙袋跑跑跳跳(对脚踝压力很大,很不舒服)&/p&&p&2)我上课在5楼,每个课间10分钟我都跑到楼下篮球场上摸篮板;因为总是最后一刻疯跑,被楼道里其它班级的同学各种嫌弃&/p&&p&3)在家背地理历史的时候,把书放在床沿,我把一条腿搭在另外一条腿上一边看书一边做蹲起&/p&&p&4)打完球之后,扛着我们班最重的胖子(190斤)做蹲起&/p&&p&5)不放弃任何跳的机会。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蹦起来够一个东西,房梁,灯管,树梢,等等等等&/p&&p&6)经常一个人在篮球场上跳,钻研各种姿势和心法,就为了能多跳一厘米&/p&&p&7)翻遍各种专业杂志书籍找提高弹跳的秘籍,就差买兴奋剂了&/p&&br&&p&&img src=&/29cbe0dd11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29cbe0dd11_r.jpg&&(高三时的照片。当年特别期盼能够靠篮球博得女生欢心,然而那个年代的女生似乎对篮球无感……貌似在我毕业一年之后“灌篮高手”红遍大江南北……人要任命啊)&/p&&br&&p&这样的例子还很多。真的是痴迷了4年,也全身心的为止付出了4年。感觉那4年的生活是围绕篮球在转。我曾对父母说,我好好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你们不干涉我打篮球。&/p&&br&&p&结果呢?我从运动白痴,到成为高中篮球校队队长,并且两次得了呼市第三(第一和第二都是靠特招生的,而我们的队伍是纯业余的);从体育不达标(初一引体向上一个都做不了,800米和50米都不及格),到参加运动会,还偶尔拿个名次。&/p&&br&&p&&u&回到问题本身:如何让自己变得更优秀?&/u&我觉得,还要再加上兴趣和坚持。&br&&/p&&br&&p&&b&第六条:兴趣和坚持&/b&。把这两条放在一起,因为我觉得没有兴趣很难坚持,而且没有兴趣时的坚持意义不大。为什么?坚持的意义不在于简单的重复。&/p&&br&&p&大家可能都听过一万小时理论,可这理论有个前提:练习的难度和强度需要不断提高,换句话说练习的人需要不断突破自己。如果仅仅是无脑的重复1万小时就可以成为专家,那么我们每个人在20岁之前岂不都应该成为语言专家?事实上简单的重复可以提高熟练度,但是无法真正提高技能。&/p&&br&&p&在长达一万小时的历程里(每天三小时来算大概十年),每时每刻都想着如何挑战自己突破自己,如果没有兴趣,根本坚持不下来。或者坚持下来了,也仅仅是把那些个动作做出来,而心思根本不在里边。&/p&&br&&p&这种兴趣,是广义的兴趣。当我顶着呼和浩特的寒风,在零下十几度的气温里,一个人奔跑在球场上的时候,那种感受很难用舒服或者享受来形容。但是坚持在寒假里的每一天都练习三个小时篮球,那种满足感和自豪感,却又让人上瘾。&/p&&br&&p&有了兴趣,就可以坚持,而且是不断钻研的坚持,全身心全方位全时段的琢磨一个事情……这不就是著名的1.01的365次方的道理吗?1.01^365 = 37.8; 1.02^365 = .01^730 = 1427.6 ...这样下去,想不优秀都难。&/p&&br&&p&(未完待续,于日)&/p&&br&&p&~~~~~~~~~~继续更新&br&&/p&&br&&p&中学还有一件事:练字。&/p&&br&&p&我从小字难看,小学就被老师各种批评。也曾努力过几次,但是没什么效果。直到初一的时候,需要写贺卡。给女生写贺卡。字难看被老师说是一回事儿;一手难看的字给女生写贺卡,不知道为啥这事儿深深的刺激了我(从小爱面子);甚至想请一个字好的同学替我写,结果被婉拒;只好硬着头皮……从那时起,就真正有了练字的意愿。&/p&&img src=&/fcbc69651a44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fcbc69651a44_r.jpg&&&br&&p&我估计和绝大多数我那个年代的人一样,我的启蒙字帖是“庞中华”。找一张薄纸,蒙在字帖上面描。描了几十张,发现一点用都没有。又描了几十张,发现还是没用。于是有些懈怠。看着自己的“狗爬字”,就又有了动力。从初二开始,断断续续一直在练,但是成效一直不大。到了后来,练字几乎逐渐成为了一种习惯。每天回家,在做作业之前,我会描上一篇。某种意义上我已经放弃通过练字提高自己写字,而是逐渐开始享受那个过程。因为至少在描字的时候我能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p&&br&&p&这样持续了两三年,直到突然有一天,我写字的感觉在变。就好像我的手指会突然知道该往哪里运笔了,而且手的感觉和我自己的直觉好像是不一样的;而当我允许自己按照手指的意愿去写的时候,写出来的字比居然比原来好看了一些。&/p&&br&&p&这让我练字更加有动力,写字也更有自信。渐渐的,同学们也注意到我的字体。直到有一天,同学们推荐我参加学校的硬笔书法比赛,然后我居然得了二等奖。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p&&br&&p&&u&如何让自己变得更优秀?&/u&坚持。特别是在没有效果的时候还闷头坚持。怎样才能没有效果还坚持呢?前边说需要兴趣,我觉得另外一个就是功利心。&br&&/p&&br&&p&&b&第七条:不能功利心太强&/b&。功利心太强的时候,难免短视。短视的结果是稍微付出,发现没有回报,就想改变方向。很多人对于努力的态度是,除非我能明确看到回报,要不干嘛费心思?问题是凡是能立竿见影的事,多半价值有限。如果真有一个机会付出一块钱,能够保证收回两块钱,难道不是会吸引所有的人去做?而当所有的人都去做追求同一个机会的时候,那个机会就不再是机会了。&/p&&br&&p&其实说白了,就是做事没有捷径。但凡想做出点事情来,还是要花笨功夫。笨的意思不是不动脑子,而是不总是朝三暮四的想哪条路可以更省力。&/p&&br&&p&有人会说这和第四条目标明确不矛盾吗?我的理解,目标明确是从长远的战略上;功利心是指每天的心态。其实这也是优秀的重要素质之一,能够把看似矛盾的两种事物统一起来。&/p&&br&&p&拽句英文:The test of a first-rate intelligence is the ability to hold two opposed ideas inmind at the same time and still retain the ability to function.--F. Scott Fitzgerald 这是20世纪美国著名作家F.S.菲茨杰拉德的一句名言,翻译如下: &b&一流智慧的检验标准,是有能力既在脑中同时具备两种相反观念,又仍然维持正常行事之能力&/b&。(转自网络)&br&&/p&&br&&p&(未完待续,于日)&/p&&br&&p&~~~~~~~~~~继续更新&br&&/p&&br&&p&上了高中,学习上基本是一帆风顺的。高中三年印象中有一次年级第四名,剩下都是第一或第二。而且我还是没有熬夜,没有补课,也没有做过老师布置之外的习题集。后来被保送清华(清华每年给呼市和包头最好的四所中学提供六七个个保送名额)。&/p&&br&&p&这个时候的我,感觉找到了学习的节奏。上课的时候效率特别高,听完课基本掌握95%;所以回家作业完成的比较快,从不晚睡;早上精神抖擞去上课,而且打心底里对很多课程感兴趣,所以我的地理历史生物等等副科都很好;下午自由活动课痛痛快快打场球,心情愉快……一天下来有张有弛,做每件事的时候都是全身心投入,从来没有觉得特别累或者压力很大。曾有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天下无敌了,因为我觉得我只用了潜力的50%。&/p&&br&&p&日后很多次的经验证明,凡是我有类似想法的时候,现实总是会及时的在我脸上狠狠来一下,让我知道自己姓甚名谁。&/p&&br&&br&&img src=&/9b5ea77c6a326d87a7f5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9b5ea77c6a326d87a7f5_r.jpg&&&br&&br&&p&去了清华,高数第一次其中考试,我得了60分。虽然我考完我就已经有很不好的预感,但是还是没有想到这么糟糕&/p&&br&&p&那次我真的很难过。有几个原因。&/p&&br&&p&1)我以前考60的时候,班里多数人都是三四十;而这次,班上有考98的……&/p&&p&2)我从来没有那么努力过。因为去北京前被老师告知,如果保送生因为学习成绩被劝退,该中学被取消保送资格一年。不知道是不是老师编出来吓唬我们的,但是我自己深信不疑,而且觉得我无论如何不能给自己母校带来这样的危害。所以基本上我在学校就是食堂/宿舍/教学楼三点一线,连篮球都放弃了。&/p&&p&3)考试从来没有这种感觉过。很多题根本不是答错了,而是压根不知道怎么答……连胡乱写都不知道怎么写……&/p&&p&4)从来没有觉得自己这么笨。有好多题感觉明明遇到过类似的,但是就是不能举一反三。&/p&&p&5)我不知道怎么面对父母。&/p&&br&&p&总之那是我学生生涯当中第一次有被击败的感觉(不过不是最后一次)。于是我就更加努力。&/p&&br&&p&清晨,我经常是第一个站在食堂门口的人。那个时候食堂往往还没有开门,我就站在门口背单词。我也经常是第一个站在自习教室门口的人;门没开,我就站在路灯下看书。我逼着自己做到了完全没有娱乐,所有一切时间用来学习。期末考试考完回家,我妈说我看上去就像个流浪汉似的。&/p&&br&&p&我第一次觉得我用尽全力了。更可怕的是,我内心里隐隐觉得这似乎还是不够。因为我根本没有找到中学里那种如鱼得水的感觉。&/p&&br&&p&果然。在这样的努力了一年之后,我在我们班的综合评估排名第16。我们班31个人,换句话说,我是名副其实的中流水平。然而问题是,综合评估里增加了很多诸如班干部/运动会/一二九合唱/等等等等和学习没有一毛钱关系的事儿,要是只考虑学习,我连前20都进不了。&/p&&br&&p&更令人沮丧的是,打开我的成绩单,有一个明显的规律:高数、线性代数、物理、化学……凡是和专业相关的课程我基本上小于等于70分;英语、军事理论、马哲、音乐赏析……凡是和专业无关的课程我基本大于等于85分。结论很明确:我根本不是一个理科生。&/p&&br&&p&&u&回到问题本身:如何让自己变得更优秀?&/u&我觉得,光靠努力还不够。&br&&/p&&br&&p&&b&第八条:光靠努力是不够的&/b&。更准确地说,光靠蛮力是不够的。大学一年级是我有生以来学习最“用力”的时候,然而学习成绩却几乎是最差的时候。其实即使在当时,我也觉得有些不对,但是却&b&懒于改变&/b&,或者说&b&没有勇气面对这个问题&/b&。&/p&&br&&p&一方面那么刻苦,另一方面却懒惰?这怎么可能?这非常可能。&/p&&br&&p&懒惰其实和勇气是直接关联的。每天起早贪黑学习是件辛苦的事儿,然而更辛苦的,其实是真面自己的弱点。我当时的问题,出在学习方法上。而我不敢面对这个问题,因为我觉得对我学习方法的疑问,基本上是在质疑我的整个人,整个人生。&/p&&br&&p&在中学,上课认真听讲是一件投资回报很高的事情。因为老师一定会把每个重点掰开来揉碎了重复50遍,所以只要掌握了课堂内容,其实绝大部分内容已经掌握了。大学完全不同,首先老师讲课没那么细致,第二也很少重复,主要靠自学;然而我的自学能力很差。这里的自学能力差,不仅仅是从技法角度,还有从自我管理角度。自学者需要克服的第一个障碍,恐怕是在没有人督促的情况下逼着自己动脑子把费解的事情搞明白。&/p&&br&&p&我把累,分成三个类型:体累,脑累,心累。对于我来说,最容易克服的,就是体累。而在大一的时候,我的努力其实仅仅是体现在这个层级上的。而这个层级上的努力,往往价值极低(绝大多数情况下,容易的事,价值都低)。&/p&&br&&br&&img src=&/e36a568dfd7c5538cd3abad85616bde3_b.png& data-rawwidth=&1141& data-rawheight=&6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41& data-original=&/e36a568dfd7c5538cd3abad85616bde3_r.png&&&br&&p&表面上,大一的我也克服了脑累,但是实际上不是。因为其实我不愿意自己动脑子把知识掰开来揉碎了吞下去,我还想像中学时那样有人一口一口地喂我。导致的结果就是,我那着高等数学的课本翻来倒去的看,但是却并没有明白里面的本质,所以根本没有举一反三的能力。&/p&&br&&p&而心累我就更没有克服了。要面对自己的短处,需要强大的内心。要承认自己过去赖以成功的方法居然不再管用,需要很强大的内心。其实我的直觉已经告诉了我正确答案,但是我只要一想这个问题就心烦意乱。因为我害怕自己承认了问题的存在,却找不到解决方案。那样一来,我岂不万劫不复?我岂不永远不可能再优秀?&/p&&br&&p&于是,我宁可用肉体上的辛苦来麻醉自己,几乎是一种逃避。一方面我告诉自己,再试试老方法,也许这次就管用了呢;另一方面我安慰自己,你看,你已经尽力了,就算没做到你也没啥好难过的。我虽然没有证据,但是我强烈地怀疑,这种心态会让人客观上变笨。变得没有灵气,没有创造力,甚至记忆力都会下降。就好像一个对自己完全失去信心已经在想着怎样逃跑的军队,很容易被一支实力不如自己但是信心十足的军队击垮一样。&/p&&br&&p&有一篇著名的微信文章,不要试图用战术上的勤勉,去弥补思维上的懒惰。我觉得讲得是同样的道理。想要优秀,仅仅靠努力是不够的。那还要靠什么呢?&/p&&br&&p&(未完待续,于日)&/p&&br&&p&~~~~~~~~~~继续更新&br&&/p&&br&&p&大一的经历对我打击很大。虽然没有至于被劝退,但是距离我给自己定的目标差得太远,而且有点看不到希望。为了安慰自己的心灵,我给了自己几套理论:&/p&&br&&p&a)不在比赛中输,有两种方式:1)赢,2)不参加比赛。我可以选择后者。&/p&&p&b)人类社会就是零和游戏,我拼命地得,就要有人失,意义何在呢?&/p&&p&c)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是便利,而不是幸福(自己对理工科已经越来越痛恨了)&/p&&br&&p&然后开始打游戏。记得当时打英雄无敌II,第一次体验了熬夜。那时刚刚体会电脑游戏的乐趣,某天晚上熄灯后,决定打会儿游戏再睡觉。把接线板从水房引过来(我们当时经常自嘲说我们作为电机工程专业的学生,对电网最早的认识是通过水房偷电开始的),我就开始了我的游戏。过了一会儿,宿舍里另外一个哥们说,啊,你还在打游戏啊;我说嗯;又过了一会儿,另外一个哥们说,你不去上课了吗?&/p&&br&&p&听到这儿我一惊,回头看了一眼窗户,这才意识到已经天亮;想站起来,却发现两腿一软,差点站不起来。就这样玩了一宿,居然完全没意识到。&/p&&br&&img src=&/df1ab7f0c8f9d2_b.jpg& data-rawwidth=&635& data-rawheight=&4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5& data-original=&/df1ab7f0c8f9d2_r.jpg&&&br&&p&大二这一年,除了打游戏,还读一些人文类的书籍。经常穿着拖鞋拿本书,一个人跑到荷塘(就是朱自清《荷塘月色》那个荷塘)旁边的一个亭子里;然后就觉得自己像个落寞的文人似的,夕阳西下的时候,经常被自己脑子里臆想出来的悲壮所感动。&/p&&br&&p&除了看书,还试图留长发,想扎个辫子。结果又谈了一场不成功的恋爱,而且因为恋爱把头发也剪了。到头来,人发两空。&/p&&br&&p&大一的时候学习不好,但是至少不担心不及格。大二的时候开始担心挂科。这种害怕是真实的。因为挂科有可能毕不了业。不能毕业对我来说最不能接受的,是面对自己年迈的父母。&/p&&br&&p&这样混了一年,终于受不了了。决定有所改变。改变的导火索也很逗。还是因为游戏。我上铺的兄弟有一天对我说,你不学习也就罢了,打游戏还不好好打。你看隔壁宿舍的谁谁谁,还经常破个记录挑战个极限啥的。&/p&&br&&p&这番话对我触动很大。我内心深处也知道这样不对,其实就是慢性自杀。但是我又实在提不起神学习专业,因为我知道我以后一定不会靠它维生(不光是不想,更重要的是不能),所以在上边花的每一分钟就格外显得没有意义,何况还那么痛苦。但是这番话让我意识到,甭管怎样,我总得在某个地方做点什么事儿吧?哪怕打游戏也行啊。&/p&&br&&p&于是我决定出国。我们专业出国的人不少,但是多数是研究生毕业之后。何况我们那届是第一年实行4+2保研,所以读研是多数人不假思索的选择。我知道如果我大三拼命一年,应该可以去一个比较不好的专业读研,但是那真的不是我想要的。而选择出国的原因很简单:1)我知道我肯定要出去看看(我哥在我小学的时候就出国了,所以很小就有这个想法);2)出国是我能想到的最艰苦的一个环境,我希望那种艰苦可以让我觉醒过来,振作起来。&/p&&br&&p&然后就稀里糊涂的加入了考GRE和TOEFL的人群,然后申请,然后就真的出去了。&/p&&br&&p&&u&回到问题本身:如何让自己变得更优秀?&/u&&br&&/p&&br&&p&&b&第九条:主动找个方向持续地努力,什么方向都行。&/b&可以不努力学习,但总要有个愿意为之付出辛苦的兴趣爱好吧?可以不努力工作,但总要在某个方向有个一技之长吧,写毛笔字吹口琴都行啊。不愿意在被这个社会广泛认可的事情上努力,总要有个自己认可的方向吧?&/p&&br&&p&优秀是一种习惯。这句话有很多解。其中一个,是说,其实通过大量的努力去优秀地掌握一项技能,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换句话说,成为优秀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和成为优秀的跨栏运动员,和成为优秀的企业家,这里边有很多相似的东西。如果你真觉得自己优秀,就找一片天地证明一下,不要找借口。而你在任何一个方向上积累的这种优秀的习惯,在其它方向上往往会对你大有裨益。&/p&&br&&p&在过去六年中,我面试过接近一千个人,录用过其中的上百个人。我几乎每次必问的一个问题就是你有什么业余爱好,你坚持了多少年,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因为我坚信,一个人一旦在一件事情上有过坚持多年不断进步的体会,TA很容易把这种体会带到其它事情上来。因为这是优秀的重要特质。&/p&&br&&p&然而给过我眼前一亮答案的人很少。多数人真的没有在任何事情上主动地持续地投入过大量精力。很多人做过的唯一“持续大量投入精力“的事情就是应试教育,但是多数都是被迫的。做同样一件事,哪怕一模一样的动作,主动和被迫是完全不同的。&/p&&br&&p&想要变得更优秀吗?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先把时间和精力花进去再说。不要一步没有走,已经再想这样是否最优,这样是否投资回报最大化,这样是否一定有最好的结果……这些想法多数时候是没用的;或者说这些想法是对那些已经把功夫下进去的人才有意义。边走边想,边试验边琢磨,用事实和实际行动和时间证明一切吧。&/p&&br&&p&(未完待续,于日)&/p&&br&~~~~~~~~~~继续更新&br&&br&2000年,我真的去了美国。虽然讨厌工科,但是工科是我唯一有可能拿到奖学金的方向,所以只好忍下去。最早去的是RPI(在Troy, New York),读的是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的博士。课程还是我一样讨厌的课程,但是因为压力大(学习成绩差就没有奖学金,没有奖学金我就得退学),只能拼命学。成绩终于不差,但是厌倦有增无减。&br&&img src=&/c72f275281dadcd54e8987b67fdaf3ba_b.png& data-rawwidth=&1334& data-rawheight=&1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34& data-original=&/c72f275281dadcd54e8987b67fdaf3ba_r.png&&&br&后来有机会转到Gannon University (Erie, PA),立刻毫不犹豫的就转了。Gannon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三流学校(RPI的工科至少是二流),而且去读硕士,我为什么会转呢?因为这是一个Gannon与GE联手办的项目,学员在Gannon读一个两年的硕士,于此同时每年在GE工作1500小时。关键是,GE负担学费,而且每年提供25,000美元的生活费。对于那时的我来说,这就是天文数字啊。&br&&br&&img src=&/fbabba_b.jpg& data-rawwidth=&664& data-rawheight=&4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4& data-original=&/fbabba_r.jpg&&&br&(一个天主教学校,只有几千人)&br&&img src=&/f1acb8dcbfacac2b1699fe_b.jpg& data-rawwidth=&512& data-rawheight=&5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2& data-original=&/f1acb8dcbfacac2b1699fe_r.jpg&&(GE做火车头的部门)&br&&br&这个项目真的很赞。两年时间,学员可以在3-4个部门轮转。获得硕士学位的同时,在GE积累接近两年的工作经验。而且以往这个项目的毕业生往往在毕业前就被GE录用。对于一个工科的留学生来讲,这几乎完美。&br&&br&&img src=&/e25eb97ff8daf3952ccbfc6_b.jpg& data-rawwidth=&350& data-rawheight=&26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0&&(能看到车顶上隐隐约约的2005吗?这是当时5台engineering prototype中的一台,我曾经在上边工作过)&br&&br&然而这段日子也并不快乐。我很清楚地知道,这是很好的机会,我必须把握。然而我就是提不起神。有多提不起神?&br&&br&1)在学校上C++的课程,我硬生生没过。但凡我稍微努力一点都会过,因为老师并不严苛,但是因为讨厌编程,连作业都会忘记交&br&2)在实验室做高压击穿试验(用几千伏的高压试验一个电子器件,记录起被击穿时候的一系列状态,从而找出薄弱环节)。击穿了一个,需要换另外一个,我居然没有关电源就直接伸手准备换,大概手里电极20厘米的时候突然意识到不对。如果当时摸到了,多半就挂了。&br&3)当时大量用MathWorks的Simulink,我知道如果我精通这个工具肯定对找工作很有帮助(当时美国的互联网泡沫刚刚破裂,工作已经开始不好找),可是就是不愿意学。&br&&br&因为我在RPI上过一个学期的课,我可以少修一些学分,然后早一个学期毕业(早一点毕业就可以早一点赚钱)。但是我意识到自己根本找不到工作,所以就没敢提前。但是毕业了依旧找不到工作。那个时候是2003年,美国经济最不好的时候。曾经有几个公司对我简历感兴趣,但是一听我是外国人而且没有绿卡的时候,连面试的机会都不给。&br&&br&不过给我最大打击的,却是我当时所在的部门。在我即将毕业的时候,那个部门放出一个职位。工作职责基本上就是我在做的事情。在那个职位上,我做了一年。按理来说,这个机会应该是非我莫属。然而我心里清楚,我的经理和经理的经理对我并不满意。因为我虽然每天不迟到不早退,每个交给我的事情我都尽量去做好,看上去在做着一个兢兢业业的员工应该做的动作;但是我的精气神并没有在工作上。我最多只能算一个二流,甚至三流的员工。&br&&br&果然,我参加了面试,没有拿到工作。然而这不算什么。和我一届的还有一个清华自动化的,他们把工作给了他,但是他没有要,而是去读博了;公司还是没有把工作给我。就好像为了确保让我毫无疑问的明白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锻炼大脑注意力游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