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4两个系统怎么复制两个游戏

在黄章的第二次内部演讲中,谈到了小米的社会化营销。什么是小米的社会化营销?举例说明具体是怎样实施的?小米的社会化营销能否复制?
社会化媒体营销就是利用社会化网络、在线社区、博客、百科或者其他互联网协作平台和媒体来进行营销、销售、公共关系处理和客户服务维护及开拓的一种方式。一般社会化媒体营销工具包括论坛、微博、博客、SNS社区、图片和视频分享等。1)小米的营销主要自己操盘,包括公关、微博营销、客服等都由自己来做而不是选择外包,有效保证了和用户的零距离沟通,执行力更强。2)小米的营销负责人黎万强是产品经理出身,同样的,小米的营销队伍大部分也来自产品、技术团队,他们对产品的理解要远远超过纯营销人员,尤其是在面对发烧友时,很容易找准对方需要什么,也更有共同语言,沟通无障碍。3)小米维持着一个用户参与度很高的论坛,论坛上的发烧友不断对小米的产品提出各种意见甚至批评,这对发现用户的真实需求至关重要。这些发烧友就是小米的义务检测员、义务建议员、义务宣传员。4)即使雷军事情很多,也整天挂在米聊上和用户互动。小米的几大创始人,也都很注重和用户之间的互动。其好处是小米的高层直接面对用户,了解用户需求,用户也觉得更有亲近感。5)小米的售后服务(呼叫中心)的员工已经多达了400人,他们和小米的研发、产品工程师就在一起办公,而没有选择外包。因为售后部门经常接到一些很棘手的电话,里面有用户关于复杂的技术问题的投诉,所以售后部门需要及时和产品、研发沟通。6)小米有20多个人专门负责微博营销,他们大都是对技术、产品精通的员工,会在微博上及时发现用户反映的小米的问题并与之沟通。因此小米用户会觉得自己有了和小米公司直接沟通的渠道。7)注重让用户参与。例如小米正在开展10万元悬赏小米手机默认壁纸的活动,用户上传图片就可能成功小米手机的默认壁纸,此类活动往往能有效提升用户的参与度,提升用户对品牌的认知度。8)微博起到用户教育的作用。小米的微博上有着很多的教用户怎样玩手机的内容,提供实用内容的同时,也教育了用户,提升其忠诚度。综上所述,我认为小米在营销上的成功,主要来自于和用户有效的互动。互动 互动 再互动
我觉得是小米营销的关键,同比其他很多公司流于形式。下面应用黎万强的新浪专栏的话,其实他们自己人诠释的比我们这些局外人还好最近9月份最新的一份报告,在中国10款最活跃的安卓的机器里面,只有两个品牌,一个是三星,第二个是小米。三星是占了6款,小米占了4款。  从创业开始我们就确定,小米做的是互联网手机品牌。我们要用互联网渠道销售,用互联网与我们的用户保持交流。我们最终看重的不是我们卖出了多少台,而是用户的活跃度。对小米整体而言,对这个行业带来的一些启发大概就是我们对商业模式的摸索和创新。我们坚信,互联网手机品牌从本质上说,不是靠硬件来赚钱,而是要像互联网应用产品一样,未来靠增值业务来驱动。  那么,我们理解的参与感是什么,怎么塑造参与感呢?  社区是用户参与感的基础  做社会化媒体,首先要有一个社区。这个社区到底是什么呢?  小米第一个成熟产品是手机的操作系统,就是今天的MIUI。我们选择运营的第一个社区产品不是微博,而是论坛。为什么?是因为它跟我们的产品特征息息相关。MIUI是一个很重的产品,它需要刷机、需要解锁Rom权限,存在着不小的门槛。其中的很多知识很难通过微博完整地传播、沉淀。所以我们最初的一拨核心50万核心用户是在论坛传播中获取的。  至今我们对不同社区渠道还保持着鲜明的功能化分工,简单说就是“微博拉新、论坛沉淀、微信客服”。微博的强传播性适合在大范围人群中做快速感染、传播,获取新的用户;论坛适合沉淀、持续维护式内容运营,保持已有用户的活跃度;而微信我们则把它当做一个超级客服平台。  我们的论坛目前注册用户已经将近1000万,每天有100万用户在里面讨论。100万日活用户这个数字对很多垂直网站而言已经是非常惊人的数字了。而且,我们不是媒体,我们是自有品牌的产品论坛;我们小米手机的微博账号已经有200多万粉丝的规模;我们的微信账号订阅数是256万,每天在微信上的用户互动信息由3万多条。我们新近进入的QQ空间也是个很了不起的社区品牌,小米认证账号的粉丝数超过了1000万,我们在QQ空间做活动时,往往很容易就有几万转发。  目前小米论坛的日发帖量有20多万,这个算是遥遥领先了,所以我们也很少专门去看这项竞争情报了。眼下,小米更关注的核心指标是百度指数。小米有一组用户常搜的关键词,最多的是小米官网、小米手机、小米这三个关键词。 百度指数是一个量化的检视工具。从它的变化,我们能够看到我们刚才提及的一系列社区渠道,包括论坛、微博、微信、QQ空间等,一系列社交化媒体的运营所积累起的品牌势能。  话题与活动,互动是手段不是目的  用户的参与感通过什么形式产生?小米的方法通常是两种,话题和活动。话题营销和活动营销本身并不是新东西,很多企业都尝试借此跟用户互动,但参与感是不是就只是互动呢?我们说几个案例来看看。  比如“150克青春”,这个话题是我们在去年的时候一个产品叫小米手机青春版,在微博上做了线上的首发,因为那个时候我们的手机的重量是150克。  在产品发布前大概1个半月,我们就在微博预热了一系列的插画,这些插画描绘的是当初我们在读大学时候的一些经典的场景。我们没有说发售什么,只是放出了“150克青春”主题,一直持续发酵到了产品的微博首发。  那个时候还有一些海报,海报里的元素非常多,有男生感兴趣的游戏机、照相机,臭球鞋,还有女生感兴趣的化妆品,体重计,甚至还有大印象减肥茶……总之是能够让人一眼就看到青春的感觉。这是我们的包装盒,整体是走青春、文艺的调调。  当时我们小米公司的7位合伙人,还默默地向《那些年》这部电影致敬了一把,制作了一张应景的海报,我们后来还到一所大学的宿舍里面,拍了一个恶搞的视频,非常有代入感,对于每一个上过大学,和正在上大学的年轻人来讲,那种亲切也非常强烈。  结果算是对这些用心的褒奖。在小米手机青春版发布会当天,微博转发创下了去年微博最高的微博转发数,有200多万转发,100多万的评论。这个互动纪录直到去年年底才被我们自己的另一个微博活动打破。其实我们每次做发布会做宣传的时候没有明星,也没有名模,也没有美女,我们只有我们自己的产品,只有我们自己的用户,也包括我们这群屌丝创业者,这是我们小米做事的特点。所以大家看,互动只是手段,借助这些设计,我们非常认真的让用户找到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参与感。  我在上一篇笔记中提到过,小米特别注重场景化的设计,注重所有的设计从开始就考虑用户的参与感。有没有这样的思维,与用户互动的效率和深度截然不同。  我们的核心诉求是想讲述小米手机的产品品质,讲述小米的做事态度。但是互联网上大家天生地都反对高大全,因此我们需要“四两拨千斤”用一种更娱乐化的方式来讲述你的产品。时代变了。以前所有的营销大多是一种强制性地教育式地营销,是一种单向通道,即我要给你改变观念,去洗脑,但是今天需要的是体验式地营销,用户都应该有很亲切地形象走进你,让他感到原来你的产品有如此品质,你是这样做事的态度。  论这样的营销方式,今天能看到在微博上有很多很优秀的同行,比小米做得更好,比如杜蕾斯那经典的一句:“薄,迟早是要出事的。”这是堪称教科书级的典范。  话题之外我们需要活动来强化参与感,我举几个不同平台的例子。  2011年8月,我们在微博上做了第一个活动,是“我是手机控”,那个活动在很短的瞬间就有100万用户参与了,没有花一分钱,它的活动的本质是什么呢?大家来炫耀我至今玩过哪些手机,以及检视自己的成长经历。  这并非人性的弱点,相反是人自我认知、自我表达的最基本需求之一。炫耀与存在感,这是后工业时代和数字时代交融期,在互联网上最显性的群体意识特征。  大家会看到很多活动在网上做得很好的互动活动大体都同理。比如百度魔图这项产品,它能告诉用户自拍照跟哪个明星最像,让用户把自己的脸和明星放在一起,参与感非常强,满足用户的炫耀需求和存在感,做得就很成功。  再一个是小米社区的“智勇大冲关”活动,参与的人次是1800万人次,有100万人参与了,它的活动形式大家比拼谁更了解小米手机的一些参数,优胜者可以获得小米社区的勋章、积分等奖励。在论坛里面用户最在乎的是荣誉和成就,炫耀感从游戏到生活中人们都爱。  微信上我们在今年4月9日米粉节发布会当天,做了一个活动叫“大家看发布会直播”的抢答活动,那个活动形式很简单,但是非常切中要害,那个时候两个小时内就有280万的消息互动量,单纯通过那一个活动,当天增加了18万的微信粉丝。  我们的红米手机和QQ空间的联合发布活动。我们把发布也做成了一个互动的活动,我先期设置了让大家猜测发布产品是什么的活动,有650万人参与了。最终我们宣布产品后,有750万用户预约,首批10万台红米手机90秒内就卖完。  参与感是新营销的灵魂 当参与感深入用户的内心之后,用户主动参与和小米相关的活动就成为了一种自然,这种自然甚至不需要我们主动去运营。  除了以上这些短期临时性活动之外,另一项对我们至关重要的创新是我们真正把手机系统MIUI的发布做成了持续性的活动。MIUI开发版每周五发布,我们把它定义为“橙色星期五”:小米的品牌基调色彩是橙色,每周五下午5点,小米的手机系统MIUI又有升级了。  这个活动已经持续了3年多,它已经至今直接深刻影响、左右着小米产品的设计和完善。  每周开发版发布,MIUI社区的点击数都是几十万上百万的。我们整个开发的节奏都是在每周发布前面一周或者两周前,用户会跟我的产品经理、团队一起在论坛上聊,到底我想要什么功能,到底这个功能做得好不好?我们会发起用户投票,用户认可以后我才会放到版本里面去。包括我们在周五更新以后我们会在下周二让用户来提交四格报告,我来看看上周来讲哪些功能是我认为最开心最喜欢的,哪些是我觉得很糟糕的。  很多次更新内容的用户意见征集,都会有将近10多万用户参与投票,周二我们看上周六哪些功能有问题,哪些功能做得非常好。我们在内部设置爆米花奖,根据用户对新功能的投票产生上周做的最好的项目,然后给员工奖励。 我们在小米内部真正完整地建立了一套依靠用户的反馈来改进产品。小米没有KPI和考勤制度,工作的驱动并不来源于大项目组业绩,也不是基于老板的个人爱好,都是真真切切地从用户的反馈过来的。我觉得这已经回答的不能再好了
&p&不管大家如何评价雷军,是山寨乔布斯也好,是影帝也罢,但不得不承认雷军是个营销大师。小米模式是好,但合不合自己的脚需要斟酌,不管是小米手机,还是视频盒子,“拿来主义”模仿后失败的例子不在少数。 小米是成功的案例,是创新的标杆,但绝对不是复制的模板 。&/p&&p&2011年才进入手机行业的小米,这几年用互联网营销模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销售神话,在刚刚结束的“双十一”上,更是以单店5.5亿的销售额登上淘宝“双十一”成交榜首。数十万部手机,不用花一分广告费,几乎都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销售一空,自然会让无数在红海中苦苦挣扎的国产手机厂商羡慕。当然,更让其他手机厂商仰慕的是,小米卖的居然还是期货,还用众筹模式快速回笼资金,拿消费者的钱下单生产。&br&
一边是低成本互联网营销赚得盆满钵满,一边是在中低端市场打白刃战,是个人都会羡慕。可问题是,小米模式能够复制吗?传统厂商学习小米创新,会不会是东施效颦,最终搞出个“四不像”呢?&br&
或许,许多人把小米的成功归结为互联网基因,归结为小米充分利用了电商,这样的观点没错,但却并不是小米成功的核心,否则阿里、百度、360做手机就不会失败了,显然阿里比小米更懂电商,百度比小米更有流量,360则绝对比小米懂用户,为什么他们都失败了?根本原因在于效仿者,多数只能抄其形,而不能抄其神。&br&
事实上,小米的成功首先是它在合适的时间做了合适的事情。它一是精准地定位了“发烧友”市场,并先通过刷操作系统迅速积累了一批忠实粉丝,为其手机奠定了消费群体基础,并营造出很好的产品氛围。二是小米很好地把握了市场机会,在当年大屏幕高配置智能手机还是三星、苹果等土豪天下的时候,突然以低于消费者预期的价格出现,不仅让价格成为其一把利剑,也博取了市场关注,一下子成为市场明星产品。现在,对传统手机厂商而言,已经没有这样的时间节点了。&br&
其次,在有了精准的市场定位和价格策略后,才开始销售模式上的创新,纯互联网电商渠道是其降低成本、强化市场传导的利器,但要在市场做口碑,要让一个全新的国产品牌与进口大品牌竞争,还需要营销。所以,就有营销大师雷军的登场。&br&
不管大家如何评价雷军,是山寨乔布斯也好,是影帝也罢,但不得不承认雷军是个营销大师。其实,小米能火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小米的微博营销,这显然是目前传统手机生产商不具备的能力,当然,这些手机生产商更不可能有雷军这样类似精神领袖一样的人物。&br&
小米模式是好,但合不合自己的脚需要斟酌,不管是小米手机,还是视频盒子,“拿来主义”模仿后失败的例子不在少数。正如周鸿祎说的那样,大家都有从众心里,看别人什么做得好,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承认就做什么,可问题是时间、空间节点还对吗?&br&
我们不想批评谁,也不想对厂家指手画脚,只是想提个醒,任何一个产品、一个项目要取得成功,是要考虑当时的现实环境的,是要有创新的,哪怕是微创新。我们早已经过了“拿来主义”复制照搬的时代了,不仅手机行业如此,其他行业也都是这样,只有创新才可赢得用户,赢得市场。小米是成功的案例,是创新的标杆,但绝对不是复制的模板。&/p&
不管大家如何评价雷军,是山寨乔布斯也好,是影帝也罢,但不得不承认雷军是个营销大师。小米模式是好,但合不合自己的脚需要斟酌,不管是小米手机,还是视频盒子,“拿来主义”模仿后失败的例子不在少数。 小米是成功的案例,是创新的标杆,但绝对不是复制…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知无涯 无尽灯 过河卒人物_童士豪:如何把小米模式复制到国外_新浪科技_新浪网
在回到大陆后,童士豪曾服务于启明创投,在此7年间,他曾主导投资小米、凡客和一嗨租车等明星企业。2013年10月起,童士豪成跨越中美两地的纪源资本(简称GGV)合伙人,专注国内和硅谷的创业型公司,尝试把中国模式逆向复制到国外。[][]
  “湖海洗我胸襟,河山飘我影踪……千山我独行,不必相送。”当落日的余晖洒落台北街头,10岁的童士豪与小伙伴穿行在人流中,旁若无人般大声唱着,彼时的他有一种来去潇洒、自由无间的感情充斥心中。他们忘情地唱着,太阳一点点收敛了光芒,最后一抹放肆地照耀在他们脸上。
  上世纪70年代的台湾,正值蒋经国时代举债大兴“十年建设”的阶段,台湾经济开始起飞。在经历过压抑和沉默的六十年代之后,台湾人迎来了思想文化上的黄金时代,推崇着自由精神。童士豪正浸润其中,他唱的正是79版《楚留香》的主题曲。
  直到今天,那歌词、那场景仍长存他心中。彼时,笑看江湖、纵行天下的楚留香轰动了那一代的台湾人。只是小童士豪没曾想过,三年之后的自己,从此走在了独在异乡漂泊的路上。台湾14年,美国16年,香港加新加坡4年,大陆8年――这段始于亚洲又归于亚洲的曲折旅程,也成就了今天的他。
  在回到大陆后,童士豪曾服务于启明创投,在此7年间,他曾主导投资小米、凡客和一嗨租车等明星企业。2013年10月,童士豪成跨越中美两地的纪源资本(简称GGV)合伙人,专注国内和硅谷的创业型公司,尝试把中国模式逆向复制到国外。
创业失败未迷茫:互联网有机会
  2000年3月,新加坡,某个深夜凌晨,童士豪独坐家中,一盏台灯、一台笔记本和一份尚未完成的PPT。承担着70个员工的生存压力,他彻夜未眠,失落、无奈,孤注一掷。因为天一亮,他就要走进会议室,与新加坡电讯、菲律宾电讯和泰国电讯谈判,以合理的价格卖掉他的公司。
  而与此同时,美股开始全线大跌,即将崩溃滑落至谷底。积累了一个世纪的狂欢和幻梦被捅破,泡沫顷刻间将化为须有。“在股票开始下跌的时候,曾经对你有兴趣的公司,开始逐渐失去兴趣,本来传统行业对互联网还是有些幻想的,这下都没有了。”童士豪说。
纪源资本合作人童士豪
  当时的他,执掌一家叫做Asia2B的电商公司,和一群充满理想抱负的年轻人,想要用他们的想法改变世界,但是现实却给了一记重创。虽然公司融了一大笔钱,但是在摸索商业模式中失败,在那个泡沫年代,“能被卖掉也不错了”。
  多年以后,向来不见其人但闻其笑的童士豪,在看《中国合伙人》时掉了眼泪。剧中,三人仰望炫目的华尔街,而后在摩天大厦的落地窗前与美方谈判,成冬青说:“此刻,我站在这里仍不免害怕,但有一些更重要的事情,赋予我们,打败恐惧的勇气。”
  在那一天,Asia2B被新加坡电讯收购,此后又与SESAMi合并后叫亚洲汇商,其资本总额达7200万美元,新加坡电讯占股44.5%,李显扬为董事会主席,也一度成为阿里巴巴最强劲的竞争对手。
  虽然最后把公司卖掉,他个人并未亏钱,但对他而言,这是第一次创业失败。在这一过程中,他深切体会到创业者背后,无人可诉的孤独感和背着团队的沉重感,而这段经历也塑造了他的价值观――“如果没有创过业,就没有资格批评创业者。站着说话不腰疼,真的是知易行难。”
  很多时候,创业失败容易令创业者一蹶不振,对个人来说意味着价值的否定和信心的摧毁。但童士豪似乎没有将这次失败算作失败,甚至没有因此而迷茫过――“我觉得那时候,互联网是有机会的,但是时间可能不会那么快。”
  或许是他天生的乐观,加上多年人文历史书籍的熏陶,总之在心灰意冷的时候,他说,人会有很多事情可以鼓励自己和他人,什么事情之前都有经历过。也就不会怕,能够挺得住,沉稳下来想办法解决问题。
  他从5岁开始读历史书,读的第一本是《吴越春秋》。对于阖闾、夫差和勾践之间的故事细节,他说自己仍然记得清楚。覆灭一国也好,败而成奴也罢,那些起起伏伏,都可了然于胸,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吞吴,但即便称霸一时也逃不过历史的车轮。这或许便是读史使人明志的力量。
  “于投资而言,公司与公司之间的竞争与古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蛮类似的,包括在做出战略决策的时候,对于反应对方想出什么招数时,是有帮助的。”他如是说。
  关于熟读历史,凡客诚品CEO陈年回忆道:“有一次我们约在上海谈事,我去的时候他已经在等我了。就在浦东的酒店大堂,我看到他在看德川家康,而那一套有20多本书。那是09年的事情了。”他对此印象深刻。凡客是童士豪在启明创投时所投的项目,而他现已退出公司的董事会。
顺势而为:天道不一定酬勤
  深茶色头发前端微卷,一张圆脸上架着无边框近视眼镜,眼睛不大。大笑的时候,眼睛眯成两道细缝,而嘴巴像是霸占了半张脸,笑肌弯成近乎90度夹角。1米95的身高,橄榄球运动员似的魁梧身材,时常身着蓝色或白色衬衫,黑色牛仔裤。这便是对童士豪的标准画像。
  和童士豪同代的台湾人,多数前往美国深造,很多也是他在斯坦福的校友,比如杨致远、林欣禾等。但是他认为,如今的台湾有些局限自我,不够国际化。“这个地方很温馨,人情味也很重,但是如果眼光不放长远,不来大陆也不去美国,不能跟上世界潮流,是会蛮可惜,是比较致命的。”
  1993年,童士豪从斯坦福毕业,前往华尔街,就职于美林证券。同一年,Marc Andreessen(马克•安德森)发明浏览器,互联网时代才真正到来。相差一年,他已经跳入金融圈,而在那个年代,互联网尚未像今天一样成为主流。
  在那两年中,他在纽约度过了人生中最恣意的两年。在华尔街工作常常下了班已是凌晨,而到了周末,童士豪就会和朋友跳进出租车,一起融入光怪陆离的不夜城,感受大都会疯狂的夜生活。
  也是在那两年,他养成了熬夜的习惯,以至于他可以一天睡四五个小时,时间以半小时为单位,连续一周内往返中美两地而能快速适应。他在美林时,经常是边做数据模型、写报告或PPT,然后边吃外卖餐。
  自13岁踏入美国大陆,他离开亚洲已有十年的时间。1993年,不希望脱离亚洲太久的他前往香港。但那时香港尚未回归,碍于语言不通,他找不到归属感。在度过了最不舒服的一年后,有一个选择摆在他的面前―加入美国背景的华平基金,还是有亚洲背景――LP来自日本、印尼和新加坡等地的台湾基金。他选择了后者。
  对于做选择,童士豪似乎并没有焦虑过,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以及如何让自己更加国际化又接地气。“这三年,在新加坡两年台湾一年,我看遍了东南亚历史,也了解了中国以外的亚洲国家是什么样子的。未来做投资分析趋势,以及将中国公司推向国际,这种判断力是在那时候培养出来的。”
  晨兴创投合伙人刘芹曾一度认为勤奋铸就一个优秀的投资人,但雷军却认为天道不一定酬勤,顺势而为更加重要。刘芹渐渐明白,勤奋是必要非充分条件,机遇很关键,而机遇则是基于对趋势的思考。后来他说:“天道不一定酬勤,深度思考比勤奋工作更重要。”而童士豪经常提起这一观点。
  这一点用在如今的大佬身上颇为合适,李彦宏、马化腾和雷军等均出生在70年代,在毕业工作后赶上了互联网野蛮生长的台风,顺势而起,可谓时势造英雄。而作为投资人的童士豪,在经历互联网泡沫后,在中国、美国和东南亚多地奔波工作与体验生活,逐渐摸索出了中国模式出海的路径。
  在从事了投行和PE工作,也创过业之后,他放弃了加入戈壁资本直接入华的机会,而是选择投资了Skype、Yelp和Pinterest的BVP柏尚资本――他目光虽瞄准国内,但想曲线救国。在2002年至2005年,美国硅谷的创业模式遥遥领先于国内,中国仍以复制硅谷为主。
  在美国,他逐渐了解到美国人如何看互联网,也了解了硅谷投资的打法。“在后来回国,我敢赌的时候,比较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如果不是今天的选择,我是否还敢赌小米,是否有机会投小米就不知道了。”他如是说。
和雷军、陈年等创业者成为朋友
纪源资本合作人童士豪、李宏玮和符绩勋(从左至右)
  媒体经常将童士豪描述成雷军背后的男人,在采访中也最喜欢提他。“你早年为什么敢赌雷军?他没有硬件经验。”曾经小米量产不足时,“小米是不是失势了?”在被问到诸如此类尖锐问题时,他总是向后微仰大笑着,随后耐心地回答,即便已经退出小米董事会。
  至今,他和曾经在启明创投合作的创业者仍然是朋友,比如小米雷军、黎万强、凡客陈年、一嗨租车章瑞平等,也是业界公认的友好型投资人。
  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说,童士豪给人的印象就像江湖上豪爽的黑帮老大,见到人就是大笑,然后一拍肩膀。2010的时候因为雷军,认识了童士豪。“大冬天的时候,他穿大衣,看起来特像周润发。”而据黎透露,童士豪还会陪妻子窝在沙发里看电视连续剧,有着不为人知柔情的一面。
  如今,童士豪依然和雷军、黎万强等保持联系,持续合作。在加入GGV后,童士豪也在从事小米生态链方面的投资,包括智能硬件如手环等,以及与小米的顺为基金共同投资生态系统中的创业公司。“他会分享在硅谷看到的新的相关项目,例如类似Misfit这种。”黎万强说道。
  而凡客CEO陈年至今仍然记得,2009年3月里,春寒料峭,那个时候凡客还只是一个小公司。他和童士豪并肩前往凡客的一个库房查看。去往库房的路漫长又容易走岔,崎岖小径、满地荒芜。
  “黑黢黢的,路很难走,可是他坚持要走,我就忽然很感动。现在想那真是一个创业公司应有的场景。”多年来,陈年对这个场景难以忘却,“今天让我走我都不一定再能找到那个地方”。多年前的那个瞬间深深触动了他,最终成为凡客接受启明投资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现在他的创业型风格,除了个人性格影响,还离不开美式运动对于竞争与合作精神的培养。小童士豪刚到美国的时候,是个被欺负的对象。黄种人、跑得慢、球技差、书呆子,这些白人对华人充满歧视性评价,他也没能逃过。
  此 后,除了念书,他在运动上也发愤图强,在高中打进校篮球队,逐渐自信起来,不惧竞争。同时,他也注意学习美式足球、篮球和棒球冠军球队是怎么建立的,如何 加强所有人的战斗力,而非单打独斗。“这个让我学到了很多,也是在亚洲学不到的,很多时候大家都各扫门前雪。竞合精神的培养对我一生有很大的帮助。”
  童士豪后来回国加入启明创投,他投资的第一个项目,便是正在紧锣密鼓准备上市的一嗨租车。2006年,他经常往返于京沪两地,使用机场传统的租车服务,但由于赶时间租车安排经常有所变动,最终公司放弃了他这个客户。2007年,他开始使用一嗨租车。
  当时一嗨主打代驾服务,在那个政策没有赶上市场的年代,一嗨租车董事长兼CEO章瑞平冒着风险,绕过劳务委派单征用司机代驾。很快童士豪发现,下订单收到短信,会告知司机的车牌号、手机号和接送地点,虽然是合作公司的司机,但仍然能通过IT系统做到精细化管理。
  2008年1月,启明创投投资了一嗨租车,当时一嗨只拥有30台自己的车,其他的2000辆均依赖调动社会车辆。童士豪在实地调研后,建议一嗨自驾和代驾业务并驾齐驱。那个夏天,章瑞平跑了十多个城市,一嗨快速扩张。而启明也跟投了三轮直至其赴美IPO。
  2013年10月,童士豪确认离开启明创投,在此期间他主导的明星项目有小米、凡客和一嗨租车等,现在加入了跨越中美两地的GGV(纪源资本),专注国内和硅谷的创业型公司,以电商、O2O等为主。
  GGV合伙人Jenny李宏玮,也是童士豪现在的同事,两人认识八年有余,是战友也是朋友。“这么多年过去了,Hans(童士豪的英文名)他一点也没有变,还是对投资充满了热情。 在我们这一辈中,很多投资人都退出圈子,过着舒适的生活,而他尽管已经拥有很好的投资成绩,但依然像年轻人一样坚持冲在前面战斗。这很难得。”她娓娓说道。
  今天,童士豪已经过了四十不惑的年纪,他仍然是个忙碌的空中飞人,每天睡五六个小时,时间被安排得满满的,每周都穿梭在中美之间,落地不是看项目就是开会。在GGV的一年里,在硅谷,他投资了移动电商Wish、在线游戏YY模式的Curse和租车业务Flightcar。
投资理念:把潘烤酶粗频焦
纪源资本投资的部分企业
  在投资人大多聚焦与深耕一个地区的创业项目时,童士豪为何选择忙碌地往返中美,看两地的项目?这背后是怎样的投资理念?看起来充满赌博色彩的投资,真的是靠直觉吗?
  他之所以选择投资两地业务,一是基于过去多年来他对硅谷创业公司、对美国网民的了解,二是结合他对未来中国模式出海,由抄袭硅谷到逆向复制到国外的信心。
  小米通过廉价手机、软硬结合和电商销售模式再造了智能机行业,而小米实质上尊重了中国市场实际,利用了草根人口红利,遵循了潘烤玫哪J健W魑∶自缙诘耐蹲嗜耍淙蛔畛跬亢蓝杂诶拙胱鲇布故潜硎境跃模詈笏龆ㄏ嘈爬拙允谐〉呐卸稀
  在今天,潘烤靡丫皇切孪蚀驶悖峭亢谰龆ò颜庋患赂粗频矫拦S谑撬蹲柿艘贫缟坦Wish,这是由一群初代移民美国的ABC创立的团队,既具备美国文化基因,也拥有华人的勤奋聪明的特质。
  Wish的目标用户为海外潘坑没В┯ι淘蚶醋怨谇蛲虻闹行≈圃焐獭Wish通过算法根据用户浏览行为推荐其感兴趣的商品,以类似于Pinterest瀑布流的形式展现,但不同于媒体型内容展示,而是完成了交易的闭环。
  而Wish的发展则印证了他对于出海模式的判断,到今天,Wish的SKU已经超过3千万,而去年12月,这个数字只有十多万。这个速度却是在童士豪的意料之外的,说明趋势判断基本没有问题,只是移动电商的成长比想象要快。
  他 说,这和当年对小米的判断有些相似:“我记得很清楚,当年我对雷军说,第一年你能卖20万台就太棒了,结果34小时,卖出了34万台小米手机。”而全球的潘坑没谐〈蟾攀侵泄娜剿谋叮绻驶幕埃泄J皆诤M馐怯惺谐〉摹6飧龃蚍ㄔ诠馊醇坏剑泄匆倒居辛顺档目赡苄浴
  基于对国内和硅谷的了解,他判断有三种模式在海外有突出重围的希望。一是工具类产品,多是浏览器、杀毒软件等,如360、UCWeb、猎豹等。从工具变平台,工具找流量再转到浏览器,或者引导其他消费。
  二是跨境电商,比如已上市的兰亭集势等。机会在于中国制造商拿货能力较强,而国外资本市场对电商关注不多,国外电商产品也没有杀手级出现。
  三是虚拟产品和O2O,包括娱乐产品道具贴图等虚拟货币模式。这个模式在海外很少,只有韩国、日本、中国有,“我觉得这未来会是大机会,只是如何打动用户从线上虚拟再到线下娱乐消费是需要面对的挑战。”他说道。
  此外,他还看好分享经济衍生的产品及其商业模式。GGV此前因为价格问题错过了租房应用Airbnb,于是后来快速抓住了租车应用Flightcar。他透露,这个模式是美国用户开车去机场,把车子放在机场的停车场,然后转化成可供租用的车辆,租车后收回来的钱再分给用户。
  很多人觉得童士豪的投资看起来有些赌博性质,他说,很多时候有一种感觉在里面,看起来像敢赌,其实是在长期观察和研究行业后形成的一种直觉。
  而每年,他都会和同时一起做互联网趋势分析,首先从美国一年来大的投资项目切入,然后在斯坦福校友的人脉圈子中找寻创过业的进行沟通,接着形成总结性分析报告,再与公司进行分析和交流。最终确定年度的投资判断和意向。
  “我希望未来中国的十年,我们能投资一些企业,他们不仅改变中国,也能改变周围甚至世界。”这或许是每一个VC的终极梦想。童士豪,仍在路上,放佛还是13岁唱着歌的他――“未记风波中英雄勇,就让浮名轻抛剑外,千山我独行,不必相送。”
  在这个高速迭代领域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他们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值得关注,这和他们企业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
  新浪科技推出的《人物》栏目,将聚焦科技领域内的领袖、高管以及创业者等,关注企业家运营逻辑的深层次思考,还原人物的工作与生活情景。不宣扬成功学鸡汤,力求人物的真实生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4两个系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