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浮漂用的牧鱼人浮漂b1-010

当前位置: &
浅谈钓鱼浮漂的材质鉴定及调钓的运用
作者:丁伟涛
时间: 17:50:26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push({id:'1136993',container:s,size:'660,170',display:'inlay-fix'})})();
浮漂是垂钓者观察或掌握的一个醒目的标识工具。浮漂在垂钓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最为关键的,它能测试水的深浅(调漂前先),能掌握触动鱼饵的鱼体大小,能知道钓点是否有鱼,还能知道上是否还有饵料。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浮漂就是的&眼睛&。
如今,市面上的浮漂越来越多姿多彩。但是,漂亮漂与好漂之间并不能划上等号,漂的好坏由材质决定。当然,一支好的漂同样要求要自如地调整与运用,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
一、灵敏不是唯一标准
如果仔细观察,大家都会发现,很多在选购浮漂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动作:把漂放在手上转动,让漂在其他介质上转动,又或者是把浮漂放在玻璃柜面,吹一下口气,观察其滚动状态。这种做法,是为了仔细考察浮漂的三个部分漂尾、漂身、漂脚,是否在同一轴线上。如果三部分不在同一轴线上,转动或滚动的时候漂会晃动,证明浮漂的灵敏度一般,垂钓时给出的信号就会不准确。
另外,在选购浮漂的时候还要看它的做工是否精细,防水漆涂得是否均匀,漂尾、漂身、漂脚的结合部位是否平滑吻合。钓鱼人还可以用手摸漂身,看一下漂身是否顺畅,有没有凹凸感。而在同样材质和同样号数的漂里面,更加轻的浮漂品质更好。另外,漂身有两瓣和四瓣之分,瓣数越多漂体就越圆,价格也就越贵。同时,每一支浮漂都会涂七道防水漆,在上一层晾干后,磨平再涂,以填补毛细孔。反复这道工序,才能使浮漂平滑且不吸水。
值得一提的是,浮漂是否灵敏并不是衡量一支浮漂好坏的唯一标准,还要根据强度、承载力、稳定性、抗风浪能力、价格等多种因素来选择。有时候,还需要选购一支相对迟钝的浮标来做后备。
二、等于掌握一半的垂钓技巧
学会了调整浮漂,几乎就学会了的一半。漂的调整指的就是与钓目的调整,也可把它叫做与钓目的灵敏与迟钝。因此,调漂也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四种方法:&敏敏&、&敏钓迟钝&、&调迟钝敏&、&调迟钝钓迟钝&。
如何定义&调灵敏钓灵敏&呢?&调灵敏&就是把浮漂调至漂尾露出水面超过四目,这就叫&调灵敏&(调的时候一定要空钩不,双钩要离底)。而&钓灵敏&就是双钩,把漂尾调至露出水面少于二目(一目半或平水)就叫做&钓灵敏&。
至于&调迟钝钓灵敏&,则与上述情况刚好相反。就是把漂尾(空钩状态)调至露出水面少于四目,这就是&调迟钝&。
由于在垂钓的过程中会遇到天气、鱼种、鱼的个体大小等不同的因素影响,浮漂就要随时做调整。假如有鱼吃钩,但数次而不中鱼,那就是漂调得过于灵敏。可以选择把浮漂往上拉,使其钓目增加,变成&钓迟钝&。
如果有鱼吃钩,但浮漂动作不明显,却中鱼,很显然就是调得过于迟钝。只要把浮漂往下拉一点,使漂尾露出水面少一点即可。如果两种做法都不太理想,那只能选择重新调整浮漂了。
三、应视情况而定
学会调漂后,就要知道如何合理的运用了。
如果当天受气候、水质等各种原因的影响,鱼口不开的情况下,就要使用调灵敏钓灵敏的方法。调好后,鱼饵在水下的状态是一饵刚触塘底,一饵稍悬起。这种方法常常在夏天气压低、氧气不足,以及冬天鱼被冻僵,行动缓慢,肚子很饿却因体力不支开口很小的情况下使用。
在鱼多次被钓上又放回的专业鱼池中,以及鱼受到异常惊吓或被引至半水中时,会出现鱼吃食很正常但很狡猾的情况,这时就可以采用调灵敏,钓迟钝的方法。
另外,我们会经常使用&调迟钝钓灵敏&的方式,至于何时才使用这种调漂法,我们大致可以把它总结为三种情况。第一,&鱼打架&的时候,一条也钓不到,偶尔挂到鱼尾和鱼体。第二,使用大漂小钩钓小鱼时,该塘从未被垂钓过,鱼儿不懂得吃钩。第三,钓到的鱼常常是钩在嘴下边,而不是在口中。当遇到这三种情况的时候,我们就要选择&调迟钝钓灵敏&的方式了。
选用&调迟钝钓迟钝&的调漂法,情况极为特殊。假如鱼塘中的鱼游动而不开口,这时就要选择调&平水&,钓5&&6目,只要浮标一有反应就扬竿,往往就会挂鱼上岸,收获十分可观。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push({id:'1082892',container:s,size:'300,250',display:'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push({id:'1082890',container:s,size:'300,250',display:'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push({id:'1082900',container:s,size:'300,250',display:'inlay-fix'})})();钓鱼用夜光浮漂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钓鱼用夜光浮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钓鱼用夜光浮漂属于钓鱼的钓具之一。
钓者均知,鱼吃钩和上钩情况是通过浮漂的沉浮深浅来断定的。白天鱼吃钩易发现;而晚上光线不足,鱼吃钩难于发现。目前,夜钓中判断鱼吃钩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专门的设施和灯具时刻照射浮漂,才能观察,但这种方法给钓者增加负担和麻烦。另一种办法是用挂铃判断上钩情况,但也有三个弊端,一个是铃响提不起鱼,二个是铃不响,鱼也在吃钩,三个是起钓时线缠铃铛,尤其是晚上,缠线后不易理清,钓者大伤脑筋。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解决钓鱼者在夜钓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克服以上使用灯具和挂铃带来的困难和弊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钓鱼用夜光浮漂,普通浮漂,无特殊结构,一般只能在白天使用,晚上则难于看见。而本实用新型钓鱼用夜光浮漂,白天,夜晚均可使用。它的独特之处是在夜晚钓鱼中,鱼吃钩,浮漂发出红光;鱼吞钩后,拖着逃跑,浮漂发出绿光和红光。钓者在25米之内均能发现,操作简便,解决了夜钓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钓鱼用夜光浮漂的结构是这样的一个上部为细长的圆柱体、下部为液滴状的白色塑料制成的结构物,其内腔是空心的。在上部细长的圆柱体空腔中安装了二个发光二极管;在下部液滴状的空腔中安装有微型电路板和微型电池。上部圆柱体顶端和下部液滴状结构的下端都是封闭的,水不能从外面渗进内腔。有两根连接导线从液滴状结构的内腔中引出来。上端导线的两个接头与套装在夜光浮漂上部圆柱体外壁上的两个金属环分别相连着,金属环可在圆柱体外壁上上下移动,下端导线引出液滴状结构内腔后则敝露着。当该钓鱼用夜光浮漂放入水中时,下端导线是浸入水中的。而套装在圆柱体外壁的金属环却未浸入水中,电路未接通。一旦鱼吃钩,把浮漂拉向水中时,套在圆柱体外壁下部的一个金属环浸入水中,这时水为导体,使电路连通,浮漂发出红光。当鱼吞钩后,浮漂继续下沉,套在圆柱体外壁上部的另一个金属环也浸入水中,这时上部电路也连通了,浮漂发出绿光,使钓者更易发现鱼上钩了,从而迅速起钓。
本实用新型钓鱼用夜光浮漂有如下优点它解决了钓者在夜钓中鱼吃钩时不易发现的困难。采用此种钓鱼用夜光浮漂鱼吃钩后能立即发现,在25米的距离内均能观察到浮漂的动静。此种钩鱼用夜光浮漂相对于用专用灯具和挂铃两种装置来说,结构简单、重量轻。价格低廉,携带方便。
以下结合附
图1和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钩鱼用夜光浮漂的结构进一步阐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钓鱼用夜光浮漂的剖视图。
〔1〕为塑料浮漂本体;〔2〕、〔3〕为二金属环;〔4〕为微型电路板,〔5〕为微型电池;〔6〕为发绿色光的二极管;〔7〕为发红色光的二极管;〔8〕、〔9〕、〔10〕为连接导线。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钓鱼用夜光浮漂的电路原理图。
图1中金属环〔2〕相焊接;导线B端与
图1中金属环〔3〕相焊接。导线C端即为敝露的连接导线〔10〕。
图1所示在上部细长的圆柱体的空腔中安装了二个发光二极管〔6〕和〔7〕;在下部液滴状结构的空腔中安装有微型电路板〔4〕和微型电池〔5〕。有两根连接导线从液滴状空腔中引导出来,导线〔8〕与金属环〔2〕焊接;导线〔9〕与金属环〔3〕焊接。下部导线〔10〕引出液滴状结构内腔后则对外敝露着。其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当无鱼吃钩情况下,金属环〔2〕和〔3〕在水面线上,电路没有连通,〔6〕、〔7〕二极管均不发光。当鱼吃钩情况下,浮漂被鱼往下拉入水中,金属环〔3〕浸入水中,水是导体,电路接通,二极管〔7〕发出红光,告诉钓者有鱼吃钩。当鱼上钩后,拖着浮漂继续下沉,金属环〔2〕也浸入水中,二极管〔6〕发出绿光,红、绿灯全亮,告诉钓者可以起钓。
有钓者实验,在无月亮的夜晚钓鱼,二极管发出的红、绿光点能在二十米远处分辨出来,鲜明显目,钓鱼效果可佳。
权利要求1.一种钓鱼用夜光浮漂,其特征是一个上部为细长的圆柱体,下部为液滴状的结构物(1),内腔是空心的,在上部细长的圆柱体空腔中安装了二个发光二极管(6)、(7),在下部液滴状的空腔中安装有微型电路板(4)和微型电池(5),上部圆柱体顶端和下部液滴状结构的下端都是封闭的,有两根连接导线从液滴状结构的内腔中引出来,上端导线的两个接头(8)、(9)与套装有上部圆柱体外壁上的两个金属环(2)、(3)分别相连着,金属环(2)、(3)可在圆柱体外壁上上下移动,下端连接导线(10)引出液滴状结构内腔后则敞露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钓鱼用夜光浮漂,其特征是导线A端与金属环(2)相焊接,导线B端与金属环(3)焊接,导线C端为敝露的连接导线(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钓鱼用夜光浮漂,其特征是夜光浮漂本体(1)为塑料制成。
专利摘要钓鱼用夜光浮漂是在一个塑料浮漂内装一种微型电路,此电路由微型电路板、微型电池、发光二极管、连接导线组成,它利用水做导体。当鱼吃钩时,水将电路触发,浮漂内发出红光。鱼吃上钩逃路时,电路触发,浮漂内发出红、绿两光,告诉钓者及时起钓,达到把鱼钓上岸的目的。
该夜光浮漂构造简单,设计合理,携带方便,重量轻,体积小,成本低,效果好。不但白天可使用,而且解决了钓鱼爱好者在夜钓中不易观察浮漂动静的困难,解决了夜钓中被照明设备困扰的事。
文档编号A01K93/02GK235240
公开日日 申请日期日 优先权日日
发明者刘力武 申请人:刘力武详解钓鲫鱼用几号浮漂 - 初学园地 - 中国钓鱼频道-钓鱼网
精彩推荐:
当前位置:
详解钓鲫鱼用几号浮漂
  钓鲫鱼用多大号的浮漂成了台钓新手们的一个难题,有时候的确很难用很短的篇幅来表达清楚这个问题,因为选择几号的浮漂要根据很多种情况,如鱼的大小,水的深浅,是比赛的竞技池还是野外的休闲钓等等,把这样问题分清了,我们也就明白了怎么才能选择钓鲫鱼的浮漂了,但具体的选择几号浮漂,我想谁都说不清楚吧,这里还有不同品牌的浮漂所标注的型号不同的问题,我们只说一下普通的浮漂按照从小到大,1、2、3号这样子排序的。好了,我就带着台钓新手们简单的学习一些,说不好还请谅解。
  1、根据上鱼的速度来选用浮漂;上鱼的速度快,我们一般选用大号浮漂,即上面所说的三号漂,此做法的优势是因为配重大所以可以一步到位,让饵料更迅速的达到钓点,从而提高了整体的节奏。上鱼速度慢,选择小号漂,由于配重轻,所以下摆的时间长,更能起到诱鱼的作用,在慢鱼中找到快的感觉,也是为了提高上鱼率而选择的,此时可选一号漂。
  2、根据水的深浅来选用浮漂;深水选用3号漂,浅水选择小号漂,深水一般为2米之上的钓位。这同上面的道理一样,水太深,如果仍用小号浮漂,饵在下降的过程中被小鱼抢食或是中途雾化,到底已没有饵料,都对我钓鲫鱼不利,影响上鱼。
  3、根据天气状况来选用浮漂;这里面我们简单的说说大风,风大就选大号漂,视标大,容易看清楚浮漂出现的动作。配重大,所以在水底的稳定性就好。无风或小风浮漂就小一点。
  4、根据鱼情来选用浮漂;鱼喜欢吃的饵料,鱼的大小,生口滑口,鱼多鱼少,鱼所在的水层,喂养鱼所用的饵料这么多都算鱼情,鱼情这里面有很多种,我们只讲讲对钓鲫鱼在用几号浮漂上有关的几种。鱼大就选择大号浮漂,否则即小。鱼层浅就用小号漂,否则即大号浮漂。
  5、野外和养殖塘选用浮漂;野外由于表面杂鱼比较多,所以易选用大号漂,来提高下降的速度。竞技钓场由于瓜子鲫鱼比较多,密度比较大,适合用小号浮漂。 写的比较乱,不知道台钓新手朋友能不能接受,钓鲫鱼不要太强调几号浮漂,我一般都是用大小中号来区分。
最新、最靓、最全的资讯尽在中国钓鱼频道本站各栏目信息与网络保持同步每日更新中国钓鱼频道 中国钓鱼频道第二次免费有奖试饵已开始报名
关注中钓频道官方公众号:中钓网
微信号:chinafishtv001 为你分享最新的钓鱼文章,学习最新的钓鱼技巧。
警告个别网站:转载本站作品请标明出自《中国钓鱼频道》及作者昵称,如再次发现转载本站作品不标注来源、裁减本站图片水印等不尊重本网站及本站会员权益的行为,中国钓鱼频道将通过法律手段维权!
(责任编辑:admin)
精彩高清图推荐:当前位置: >
冬天钓鱼适合使用空心尾的浮漂?
过程中如何使用浮漂是个颇令人头疼的事情。经过多年实践积累,笔者认为冬钓中使用空心尾浮漂是个好的选择。其原因主要有:
空心尾浮漂比重小于水,空心示标可以产生微弱的向上的牵引力,帮助控制子线的张力和饵料在水底的状态。同时,空心尾的质量很轻,又容易启动。所以一些很细微的动向都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来。而这些小小的信号既有可能就是冬季轻口鱼食饵的信号。使用空心尾浮漂可以有效地避免空竿。相较于空心尾而言,实心尾的浮漂的惯性作用由于自身重量偏大而受到很大的影响,往往会造成假信号的产生。
空心尾与实心尾最大的区别在于:空心尾漂翻身第二下摆完成以后钩饵也基本到位,这样就减少了浮漂翻身后第二下摆完成至示标到达钓目的距离,从而也就减少了好多虚假乱的信号,再由于空尾可以很好的控制子线张力又容易启动,所以那些细微的信号便显现出来,有时甚至只是让你感到浮漂似乎是有一点变化提竿而中鱼。这就有效地避免了实心尾所造成的众多假信号,大大增加了上竿的几率。
很多钓手一直产生一种错觉,认为硬尾的灵敏度要高过空尾,其实恰恰相反。水温低的情况下如果大家手里有1#或0#的空心尾浮漂那么在换上0.4毫米的尾,相信会比浮力相同的实心尾浮漂钓的好。
选好浮漂能够很大程度上增加冬钓成功的机会,何乐而不为?
上一篇: 下一篇:
» 今日头条
近年来,浙江各地入冬后盛行了一种钓法,长竿短线。只要天气入冬,池塘河湖边处处可见抬着长竿作钓的人,或......
» 热评文章
水库冬季串钩钓法 冬钓串钩是诸多钓法中较为省力的一种钓法,特别适合于自然水域,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野钓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钓鱼浮漂怎么调图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