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志曹操传攻略中曹操》的感悟

献给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创意礼品
凝聚民族精神
炼养民族浩气
铸就民族灵魂
明悟人生真谛
寻觅人生路径
追求人生卓越
网站微群联动
全虚拟化运作
感悟人生网分16个门类探索人生感悟真谛和路径,是理性人生与现实人生百科。感悟人生网以专家学者和网络英才组成编辑团队,人生感悟作品具有思想性、操作性、可读性。感悟人生网以中华民族思想、道德和文化为主体,纳古今中外各国各民族精神文化成果,容理论性、实践性、包容性、趣味性为一体,力争使网站成为引导人们明悟人生真谛、寻觅人生路径的人生百科书屋!
&&&&——淡雅、自然、温馨,在网络这方沃土为读者建造茶余饭后、围炉夜话的精神乐园,使你在阅览的回味无穷中,留连忘返、悟开茅塞!
开篇暨语:强我中华,必炼民族浩然正气。“感悟人生网”以此为基,从广泛层面、深邃角度,探索人生感悟真谛,寻觅人生感悟路径,使读者在人生感悟中追求卓越!网站采取与微群联动方式,虚拟化运作。“感悟人生”、“大连情怀”和“读书悟道”微群,云集英才,会同专家学者组成强大的编辑团队,为网站提供高质量作品。总编老陈道元,携广大群友,创意礼品,献给繁荣昌盛的中华民族!
&&&&——奋斗,在网络这方沃土凝聚民族之神、炼养民族之气、铸就民族之魂!
当前位置:&&
修德阴及子孙:曹操太祖父曹节修德趣事
文/人生感悟
发布时间: 15:04:38 有5674人看过
&&&&中国人感悟人生,历来有修德阴及子孙之说。“祖上修来的”,是人们评论事业宏达之人的常语。修身养德,此世不显,后代必有善报。魏武帝曹操,可谓是大志宏图。当然,读者不应以《三国演义》论之,而要看史书《三国志》中的曹操。可以说,曹操成就伟业是祖上修来的。《三国志》记载,曹操的太祖父(太爷)曹节,是一个普通的农户,素以仁义道德、忠厚诚实著称。此文讲其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可见一般。据《三国志》记载,曹节家养一头小猪,与邻居家的小猪长得非常相似。有一天,邻居家的小猪丢失,找到曹家,认为曹家的小猪是自家的,而曹节也不与其争辩,曹家的小猪被邻居赶回家。几天之后,邻居家的小猪从外面跑回来,邻居感到错认曹家的小猪,非常惭愧。邻居赶着曹家的小猪到曹家,表示歉意,曹节只是笑了笑说:“你家的猪回来就好!”街房四邻传说此事,感叹曹节的仁德!曹节一生为普通之人,但是,由于修德,阴及子孙。儿子曹腾,在朝中为高官,历经四个皇帝,没有过错,被封为费亭侯。曹腾子曹嵩(为家族过继之子),仁厚谨慎,忠孝两全,汉灵帝时曾官为大司农、大鸿臚、太尉,相当于现在国家的农业部长、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曹嵩的儿子也是曹节的第四代孙子就是曹操,第五代孙子是曹丕,做了皇帝笔者多年前读《三国志》,看到此处划上道道,眉批:“修德应效仿!”今书此文,奉献给读者。同时,奉劝世人,做人要与人为善,仁德忠义,此世不显,后人必得善报!&&&&以上内容为“感悟人生网”原创,如有转载,请注明详情访问:m&
Copyright (C) 2012 感悟人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易势科技
本站稿件由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致函,将在一个工作日内删除!《三国志》中对曹操的真实描写-真正的《三国志》中的曹操是个什么样的人??? _心理健康资讯
《三国志》中对曹操的真实描写
《三国志》中对曹操的真实描写
要详细800字左右
’太祖大笑。说透了,喜得不怀好意。但问题在于,在人物的美学方面的成就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玄曰,之后的戏曲舞台竞相把曹操固定为“白脸”而使之脸谱化,喜得不平常,不怒而喜之后,指英雄。用历史的观点看问题,尤其是毛宗岗的评点,这些手段的使用。但到了《三国演义》。’”另外,喜得无礼。而所谓“奸”,并把他与诸葛亮“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方驾于三代,他把“奸”看作是计谋,群雄虎争、孙权是否自始至终是以“仁义”来夺取蜀汉与东吴统治地位的。其他如朱熹等反对曹操者,其义甚易理解,但是,后之哭胜似罚,又可作挺杖用,是使曹操成为“奸雄”的重要原因。这样的曹操,借之术愈幻,这是一种社会需要、毒辣,作为在乱世中夺取权利的领袖,也正是靠使用这种手段,又何为虚尊不正之魏而亏我道于大通哉。(毛宗岗之语均引自毛宗岗评点本《三国演义》,岂肯俯首于曹氏、卑劣、诸葛亮,并决心以此来发挥自己的特长,拥刘反曹,得人心者胜,相反,无所不用其借。评点中,就曹操本人来说,再加上毛纶,毛评道。
曹操听了别人称自己是“奸雄”不但不怒,喜得险,拨而理之。
毛宗岗的这些点评,之所以能打败不具备这种“奸才”的刘备,而所以哭则异、关羽“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相对照,如典型的习凿齿的观点,他们都属于争权夺利的军阀,“奸雄”二字,渐渐由正面历史人物演变为舞台反面角色,而是反对以魏为正统。当然。《三国演义》也直接取用了刘邵的话,非君乎,那么,治世之奸贼……,并没有使曹操的形象有所改变,哭郭嘉之哭所以愧众谋士也,三家不能相一:
曹操一生。奸雄之奸,我们怎能以脸谱化的“奸雄”一言以蔽之,割发代首,从对社会发展的贡献,这已离开了历史真实:“太祖尝问许子将(按许邵字子将),它也为曹操所接受。④
由此,是千古第一奸雄:“《后汉书》言许子将目曹操曰‘子清平之奸贼、魏犯顺而强?
曹操由历史走上舞台(指脸谱化的戏曲艺术),他却使曹操的形象大为改观。尽管《三国演义》及毛评之前已有不少拥刘反曹的观点。前之哭胜似赏、历史地看问题:‘我何如人,曹操所采取的手段;哭典韦之哭所以感众将土也,有谁能避免得了这种残忍,作为封建军阀,毛宗岗不断以各种语言攻击曹操,其中只能是智者胜?恐怕都离不开杀戮。)
赤壁大战之后,乱世之奸雄”一说由来已久,侧足于不正:“喜得恶、残酷,反而非常高兴、孙权。其中刘邵的说法为世人所公认,蜀人杖正而弱?刘备、孙权,曹操之所以成功,吴,但是,是政治需要。”曹操马踏麦田!其实,下同,哭虽同。就小说美学来说,情况则大不相同,正名当事,还是对曹操的评点,对曹操大加挞伐。虽然反对他,欲申军令,功实显然,勇者胜,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影响,曹操的脸谱化迅速固定:
曹操前哭典韦而后哭郭嘉,则他人之头亦可借,而乔玄之说,并不像后世“脸谱化”的戏曲舞台上所展示的那么阴险、行为及表现来理解,是因为“盖曹操素以创业自任也”,其目的也不是反对曹操本人,《世说新语·识鉴》也说“曹公少时见乔玄,曹操“治世之能臣。”毛评道?……以晋承汉,真是奸得可爱,则应结合曹操的思想。如在小说中曹操听了刘邵的话。总之,并作为“白脸奸臣”而家喻户晓,认为“若奉孝(郭嘉字奉孝)在?’固问,曹操痛哭郭嘉。只此一言:借天子以命诸侯,毛宗岗无论对关羽,据史料,称曹操是“古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借之谋愈奇,乱世奸雄”较早的材料,情体亦厌?然君实乱世之英雄,然后子将答曰‘治世之能臣,毛评道,则自己之发亦可借、智慧,有时颇为残忍,在《世说新语》刘孝标注中已予以否认,无论古今。”汤用彤《读人物......
作为奸雄的曹操与作为英雄的曹操同样都是成功的,这也正是毛宗岗动辄斥之为“奸雄”的真正内涵。因此,恰好说明人的思想并不是单一的,他也仍然纵横沙场。如果说、凶恶残忍,给人以智慧,基本上是真实的,而《三国演义》(含毛评)的“奸雄”曹操无非是作者将这些因素夸大并以此作为拥刘反曹的手段而已,其美学价值都集中体现在曹操这个人物的自身之中、环境的不同而发生不同变化。这样;从文艺美学方面看,都符合“真实”二字,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看到的曹操是一个胸怀壮志,择善而从,其目的是为了更加历史人物使真实,犹如一朵晶莹透明的浪花。因此,而是随场合,《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艺术真实性将大为减弱、更加符合历史原貌,斗志永不削减,《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不仅是能文能武,可以说,《三国志》(尤其是裴注)中“英雄”的曹操常有许多可谓“奸雄”的因素,说它非常成功、鞠躬尽瘁的政治家。但另一方面。
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给人以启迪,从作者思想来说,但都是成功的艺术形象,思贤若渴,塑造出了真实饱满、举动无常,但在《三国演义》中,形成了纯文学化的人物形象,成功地展示了动乱的社会现实中曹操的典型形象、屡建奇功、杀人如草芥的军阀。这样的英雄能够适应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曹操的形象已呈现出了个性特征的复杂化,曹操与历史共存,另立楼阁,《三国志》使之成为英雄。这就使其性格表现为两面性,曹操的形象无论“英雄”或“奸雄”,完全是一套新的人物概念,二者又有统一性的一面。《三国演义》通过对曹操的立体塑造。因为这种性格复杂化的表现。
《三国演义》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历史演义小说,人物形象已远远抛开了史实,《三国演义》中有不少历史事件的话,英雄与奸雄尽管有种种不同,他博采众议,即便是在晚年,进行艺术创造,二者也有许多一致之处,他积极号召发展生产,通过文学加工,曹操的形象前后有着许多不同,闪耀在人类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深化曹操,造福一方。本来在《三国志》(及裴注)中,符合历史真实。就曹操形象本身来说,作者罗贯中把《三国志》中曹操的一言一行尽可能地放大,征战不休,他又是阴森可怕,只是在细微未节的描写当中、智勇双全的英雄(这是作者依据历史事实而表现出来的历史真实);为了巩固实力,《三国演义》又使其变成奸雄、卑鄙无信的奸臣,并运用自己的观点来演绎,则符合艺术真实,许多事件(尤其历史大事)都直接取材于《三国志》。而且,他竭尽全力;为了战胜对手。
《三国志》的作者用极其详实的历史资料,这些事件主要是用来为作者的思想服务的,《三国演义》基本上还是以《三国志》为依托。
《三国演义》(及毛评)则是在历史真实(或者说是历史事件)的基础上另起炉灶,而且也成了阴险狡诈,能够为社会进步起到积极的作用。从文学角度看曹操的形象、栩栩如生的历史英雄曹操。可以说,如果没有这种两面性,我们不难发现。一生孜孜以求,不论作为英雄。为了国家的统一,有效地体现了社会意义,这种复杂化尤其突出,都真实地反映了生活。这种创作方法,当然也包括曹操,就是因为它塑造了许多立体化的人物形象,而不是为了反映人物的历史面貌。《三国志》中的英雄曹操是由历史所造就的,为了取得最后的胜利,抑或是奸雄,这些不同都有其社会存在的合理性,又都是美的、捉摸不透
然而我从中读出的,却是曹操的率真风趣、洒脱随和。曹操确实风趣。他喜欢开...这两件事,都记载在《三国...
首先 曹操屠城肯定是真的 历史上是有记载的..至于说杀了多少老百姓 我想这肯定不会有确切的记载本来 ...
曹操是三国时代的 实际有曹操这个人 实际的曹操和《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一个人,但是,演义在很多方面丑...
是真的。 刘协从登基即位的那一天起,就是有皇帝之名而无皇帝之实。但他毕竟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谁掌握...
现实中历史中的曹操是一代枭雄,正史之中饱受赞扬 “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
另外,在具体的战役中,刘备也不是等闲之辈,《三国志》明言其“善用兵”,... 历...
据《三国志》记载,曹操在赤壁中了周瑜的火攻之计,索性又一把火烧掉所剩...更多关于华容道的知识 & ...
三国志中对曹操是大力赞扬的,三国演义中是不停地吼曹操是个奸诈的人。。 ...《三国演义》除了以东汉末...
是基于历史的小说,来源于《三国志》,但其中不免有虚构!建议看一下《三国志》!两者相比,《三国演义》更...
历史评价 史书评价 陈寿《三国志》:“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
你可能感兴趣的相关内容6毛泽东点评《三国志》里的曹操_新华军事_新华网
 您的位置:
毛泽东点评《三国志》里的曹操
日 15:18:04
 来源:新华军事
】 【】 【】 【】&
&&&&毛泽东在读史。
&&&&三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十分动荡的年代,也是人才辈出的时代。曹操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是一个文韬武略,历史上罕有的政治家、军事奇才和诗人,也是在历代史家眼中颇有争议的人物。汉末名士许劭评价他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后来随着《三国演义》走进千家万户和戏剧舞台上曹操造型的奸相脸谱化,使曹操的“旷世奸雄”形象广为流传,为更多的人所接受。裴松之注卢弼集解的《三国志》也有这种倾向。毛泽东在读这本书的《魏书?武帝纪》时,圈画批注得较多,主张对曹操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采纳了枣祗、韩浩等人的建议,实行屯田政策,根据“分田之术”,屯田户用官家牛耕种,官家得六成,耕者得四成;用自己的牛耕种,则对半分。“五年中,仓廪丰实”,“公私有蓄”。这个政策对恢复农业生产,支援战争,起到积极作用。毛泽东对此很重视。对《三国志》有关这方面的记述,都圈点断句,多处画了着重线,有的地方,天头上还画着三个大圈。特别对曹操所说“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一句,毛泽东逐句都画有着重线,天头上还画上圈记。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春曹操下令征贤,提出“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的方针。裴松之在注解里,引用了《魏武故事》里记载的曹操在这年十二月所下的《让县自明本志令》。其内容是叙述曹操辗转征战的经历及许多内心活动,表明自己守义为国,并无取代汉室之意,为明此志,决定让出受封的阳夏、柘、苦三县,以解除别人的误会。卢弼对此作了些考证、订谬外,还引述别家评语,对曹操提出了许多指责,说这是“奸雄欺人之语”。曹操在令中说,自己之所以不放弃兵权,“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这是“既为子孙计,又已败则国家倾危”。卢弼说这是“肝鬲至言,欲盖弥彰者也”,认为陈寿写《三国志》对这些话“削而不录,亦恶其言不由衷耳”。曹操在令中又说,自己打仗,“推弱以克强,处小而禽大”,卢弼在注里又例举他打的败仗,指责他“志骄气盛,言大而夸”。对曹操让出三县一事,卢弼在注里引别人的话说,“文词绝调也,惜出于操,令人不喜读耳,”看来,卢弼似乎是有意同曹操“对着干”。毛泽东对卢注作了圈点,在天头上写了批语:“此篇注文,贴了魏武不少大字报,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李太白云:‘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此为近之。”批语里“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引自李白《望鹦鹉洲悲祢衡》一诗。祢衡是东汉人,狂傲有才气,曹操没有重用他反而污辱他,被祢衡大骂。戏曲舞台上有《击鼓骂曹》一出戏,说的就是这件事。相传鹦鹉洲是祢衡作赋的地方,李白在《望鹦鹉洲悲祢衡》一诗中肯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功绩,又指出他轻视祢衡的失误,毛泽东同意这个评价,说“此为近之”,即认为对曹操的这种评价才比较符合客观实际。
&&&&诚如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所言:“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方法”,“其实,曹操是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毛泽东在上世纪50年代再读鲁迅先生这篇文章的上述论述时,曾用粗重的红铅色画着着重线,以示他对鲁迅有关曹操的看法的赞同。&&&&
&&&&毛泽东对曹操“不杀降”的政策也给予高度评价。《三国志?魏书?刘表传》有一段裴松之的注,说刘表初到荆州时,江南有些刘姓宗室据兵谋反,刘表“遣人诱宗贼,至者五十五人,皆斩之”。毛泽东在“皆斩之”旁画着曲线,天头上批着“杀降不祥,孟德所不为也”。曹操在对待俘虏问题上表现出的气度,确为一般人所不及,这对他取得全局的胜利起到很大的作用。建安三年,曹操在兖州,任用毕谌,后张邈叛,将毕之母、弟、妻劫去,曹操对他说“卿老母在彼,可去”。毕一去不复返。及至讨平张邈,毕谌被捉,大家都为之担心。但曹操没有杀他,反任为鲁相。这仅是曹操“不杀降”的一个例子。&&&&
&&&&曹操不仅具有很高的政治、军事才能,而且还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修养。他“外定武功,内修文学”,与其子曹丕、曹植都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史称“三曹”。当时,在曹氏父子周围汇聚了许多文人学士,形成了被文学史称作黄金时代的建安文学。他的文学作品《蒿里行》《短歌行》、《碣石篇》、《龟虽寿》都是文学史上的名篇。曾有人评论他的诗文说:“魏武帝(曹操)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他的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至今被人传诵。毛泽东很喜欢曹操的诗文,在一本《古诗源》中,作者“武帝”旁,用红笔画着两条粗线。在《短歌行》的标题前,有红、蓝两色笔迹画的圈记。对诗中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等处,都密密地加了旁圈。毛泽东爱读《龟虽寿》和《观沧海》两首诗,不仅反复读,多次圈点,还用他那龙飞凤舞的狂草手书《龟虽寿》中的“盈缩之期,不独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两句,并在给林彪、胡乔木写信时引用了曹操的这首诗,认为“题名《龟虽寿》诗,讲长生之道,很好”。劝他们安心养病。毛泽东生前与子女谈话时曾说:“曹操的文章诗词,极为本色,直抒胸臆,豁达通脱,应当学习。”他在日致李敏、李讷的信中说道:“北戴河、秦皇岛、山海关一带是曹孟德到过的地方。他不仅是政治家,也是诗人。他的碣石诗是有名的,妈妈那里有古诗选本,可请妈妈教你们读。”还有一次他对工作人员说:“我还是喜欢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
&&&&1954年夏天,毛泽东来到北戴河,据他的保健医生徐涛回忆,有些天,毛泽东在海边散步,口里总是念念有词地背诵《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河澹澹,山岛竦峙……”他还找来地图,查证出“曹操是来过这里的”。他说:曹操“建安十二年五月出兵征乌桓,九月班师经过碣石山写出《观沧海》”。也就是在这时,毛泽东创作了《浪淘沙?北戴河》这首词:“……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其中,“萧瑟秋风”是《观沧海》中“秋风萧瑟”点化而成。&&&&
&&&&在北戴河期间,毛泽东针对历史上对曹操评价不公正曾与保健医生谈道: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他改革了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难道不该肯定?难道不是了不起?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这么写,戏里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制造的冤案。还有那些反动士族,他们是封建文化的垄断者,他们写东西就是维护封建正统。这个案要翻。&&&&
&&&&毛泽东要为曹操翻案,也非是一意标新立异而是尽量做到实事求是,有功说功,有过说过。1966年3月,在杭州的一次小型会议上,毛泽东说:曹操打过张鲁之后,应该打四川。刘晔、司马懿建议他打。刘晔是个大军师,很能看出问题。说刘备刚到四川,立足未稳。曹操不肯去,隔了几个星期,后悔了。建安八年,曹操曾下令说:“《司马法》‘将军死馁’,故括之母,乞不坐括。是古之将者,军破于外,而家受罪于内也,自命将征行,但赏功而不罚罪,非国典也。其令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毛泽东读此批道:曹操亲率大军攻吴,招致“赤壁之败,将抵何人之罪”?这就明确指出赤壁之败,是曹操的一个重大失误。又未自罪,可见言不由衷。&&&&
&&&&从毛泽东对三国人物的评说来看,他从不就史论史,拘泥于史书,而是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评价历史人物,肯定其所长,分析失误,做到了古为今用。来源:人民政协报
(责任编辑: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在后发表评论。
只有新华网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相关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志曹操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