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魔镜适配机型列表2适配问题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更多有趣好玩的内容
尽在品玩微信公众号
PingWest账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您现在的位置: >
> 暴风魔镜上手评测:入门级虚拟现实配件
暴风魔镜上手评测:入门级虚拟现实配件
分类: 发布: 21:05
标签:暴风魔镜
即使虚拟现实的概念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了,但以现在的科学水平,要做到《刀剑神域》般的虚拟游戏体验还有很远的距离,而且看着Oculus Rift 350美刀的价格,恐怕大家也累觉不爱了。
不过在Goolge Cardboard的东风下,暴风影音也推出了自己的虚拟现实眼镜——暴风魔镜。99元的价格还提供了蓝牙操纵杆,这直接就刷新了虚拟现实眼镜的价格底线了,但它的实际表现如何呢,现在就一起来看看吧。
&外观与做工
机器采用简单的牛皮纸包装,上面写着产品名和标语“离开地球2小时”。
受成本所限,包装更简单。产品放在透明的塑料托盘上,附件只有一个小型遥控器、说明书和保修卡。
产品正面是大块的光面盖板,这个面的确有“魔镜”的味道,但抛光的塑料表面极易沾染指纹和灰尘。
整个“镜框”呈双喇叭状,鼻子位置有内凹的预留位。
镜片面积比正常的眼镜大了一个码,而目镜(靠近眼睛那边)上有一圈又厚又宽的海绵垫圈,戴起来较爽。
眼镜后面还有三条弹性绑带,帮助眼镜安稳地呆在用户头上。
前盖可以往前打开45度左右,可以把手机放到里面。
开合位置有固定用的磁铁。
盖板内测是一块厚厚的海绵,用于适应不同厚度的手机。
手机固定位的两侧,有用于保护手机的缓冲垫。这里可以看到,眼镜的左右视野是被完全隔开的。
为了提供更大的视野,镜片被做得很大;而为了边缘清晰度,镜片焦距较大,导致镜体很长很“空旷”。
操纵杆的体型很迷你,表面为磨砂材质。左上角是游戏手柄一样的摇杆,右下角是厂商logo。
另外一边完全对称。它虽然看起来很像类肤涂层,但实际上它整体都是硬质塑料。
操纵杆提醒很小,按键位置设置较为合理,手感不错。
操纵杆正面是A、B、C三个按钮。
B按钮上有凸起,方便用户盲操作。按键手感和遥控玩具的遥控很相像,键程短而且反馈硬,和游戏手柄上的按钮出入较大。
C按钮被设定在凹槽内,但按键体型较小,手指较大的用户可能会感到按压不便。
操纵杆顶部是摇杆和确认键(同时也是电源键),下面是一盏状态指示灯。
为了防止飞脱,操纵杆底部设计了挂绳孔(见螺丝右侧)。
遥操纵杆用两颗AAA电池供电。&
打开官方应用,把手机塞到预定位置,合上盖就可以开始工作了。
镜片比正常的望远镜镜片要大一圈,直接导致整个机器体型巨大(参见手的大小),即使的带着近似眼镜也能使用。
仔细看可以看到镜片上有同心圆的凹槽,估计是用来消除屏幕颗粒感和水波纹的。
上图是实拍图。用过Google Cardboard等VR眼镜的用户都可能会知道,因为眼睛离屏幕太近,所以即使是5寸1080P屏幕(PPI为441)都会看到明显的颗粒感,但暴风魔镜实际视觉体验确没有明显的颗粒感。
估计原因有两个,其一是官方特意做大了镜片和焦距,所以屏幕距离会比一般VR眼镜要大;其二是其镜片上做了同心圆的条纹,可能对抗颗粒和水波纹有一定的作用。
另外,工程版所没有的调节瞳距的滚轮和眼部透气孔,官方宣称都会在正式发售版中加入。但笔者比较好奇的是,瞳距调节滚轮结构较为复杂,正式版真的来得及加入么?
原理与用途
“虚拟现实”用大白话讲就是设备模拟/重现人类的各种感觉,包括但不限于视、听、嗅、触、温感等,当中以视觉和听觉最为重要并最有可行性。
而在脑电波技术突飞猛进之前,人类要提供“没入式”视觉感受的方法,就只有两种:把屏幕做大,或者把眼睛与屏幕的距离缩短。很明显虚拟显示眼镜用的是后者,它在把屏幕做大的同时,将外界的光线隔绝,就会产生一种没入另外一个空间的错觉了。
加上三轴陀螺仪、重力感应器等体位传感器的帮助,画面就可以跟随佩戴者头部的移动而做出相应的反应,产生近似现实的视觉反馈。而剩下的就是声音和触觉了,但技术所限,现时的触觉反馈只有震动而已……
硬件原理上说,暴风魔镜只是一个用于固定手机的眼镜/头盔,它的重点是官方提供的app和操纵杆,它们让视觉内容可以根据用户头部运动而作出相应反馈,并提供了实时的操纵方式。
而用途方面,除了常规的看3D电影外,自然就是第一视角游戏、机器操控,进行虚拟体验了(街景、虚拟展览等)。
整套虚拟现实设备由镜体、操纵杆和用户的手机3部分组成。操纵杆通过蓝牙连接手机后,镜体负责提供3D和没入式的视野,手机提供界面,操纵杆提供操作指示。
其按键功能示意图如上。操纵杆在这里其实是个蓝牙游戏手柄,实际操作的反应迅速,摇杆的手感有浓浓的PS游戏机味。
进入应用后,手机就会变成上图的样子,显示器会被分为左右眼两个不同的影像,而且它们的显示内容会有细微的角度差距(左右眼视差)。
首页上放着“本地和在线视频、游戏、现场体验”4个核心功能的图标。
本地视频中自带了三段3D演示片,手机会配合剧情作出震动以增强真实感。
播放中支持2D、3D、上下分屏、左右切换等几种模式。上图为2D模式。
其居然还有4分屏模式。4路阿凡达的同时播放,对处理器造成了巨大的鸭梨,甚至连小米3都出现了卡顿。
当然,其还可以对手机中的其他视频进行算法3D化,用户可用此直接观看本地电影和自己拍的视频。
在线视频采用的是近似PS游戏机的选项界面,通过上下方向键可在“电视、电影、动漫”几个大类别中切换切换,而左右方向键则是在同类型片源中跳转。
其也可以点击分类卡片,进入传统陈列模式,不过真正的3D片源暂时只有8个……
而“现场”功能其实就是全息影片。当中暂时只放了一个驾驶直升机的全息影片,播放过程中用户视角会根据头部方向和角度而改变。
用户还可以按下按钮停在某一瞬间,进行360度的全息欣赏。可以像黑客帝国般控制时空的感觉,略爽XD
游戏方面,官方暂时只提供了童话镇、恐怖庄园两款。童话镇就是个第一人称视角游戏,可以通过方向杆,控制主人公在童话镇中到处游览,但是暂时貌似没有设置闯关或者养成类的功能,所以它暂时还只是个纯正的3D童话镇而已。
而恐怖庄园也是控制角色在个人造的3D场景中游览,应该是个探险类解谜游戏。游戏角色的视野被限制在一个手电筒照射范围内,恐怖气氛营造得不错。这次也有了按键提示,可以做部分的交互,例如捡起一块骨头等。但笔者智商急需充值,还没玩出个所以然囧。
虚拟现实眼镜的使用体验,最主要是受下面几个参数影响:
佩戴舒适度:暴风魔镜用了大量的缓冲材料,可以提供不错的佩戴舒适度。另外就是镜框重量,实测重量为225g左右,加上145g的手机,整体重量为370g,短时间佩戴不成问题,
但如果要长时间使用,还是建议使用更轻的手机……
眩晕感:这是3D视觉带来的通病,而严重程度也因人而异。如果你看3D电影都会头晕的话,还是建议等下一代3D技术。暴风魔镜本身只在全息影片中采用了位置反馈,日常用来看电影的时候,它更多是个“大屏”设备,眩晕感很轻。
操作方式:官方标配的操纵杆手感不错,加上三轴陀螺仪加成,操控体验上不成问题。
头部追踪灵敏度:在全息影片中,估计是官方是特意调低了头部追踪的灵敏度,眼镜忽略了很多小颤动以保证视野的稳定,用起来还是比较舒服的,但如果玩需要高速反应的射击类游戏就比较吃亏了。
应用拟真度:主要包括游戏和全息影片,官方提供的两个游戏还是在比较早期的阶段,而且受限于手机处理器能力,画面也不可能太精致细腻,但是让用户体验虚拟现实的没入感还是绰绰有余的。
清晰度:这个和放入眼镜里的手机直接相关,手机屏幕PPI越高,看起来自然更加细腻。另外因为是将屏幕一分为二使用,实际经人眼处理融合后,看到的只有一半的分辨率。即使是1080P屏幕,最后感知到的分辨率只有920*1080,这直接导致了两个结果:看到的屏幕是方形的,以及画面被拉长了……&
价格与适配机型
暴风魔镜的售价是99元,购买方式是类似小米式的“官网抢购”,现在还在工程机阶段。
暂时只支持安卓4.0以上的设备,需要手机有蓝牙与陀螺仪传感器。官方推荐的手机屏幕范围为4.7-6寸,最大支持体型为15.8cm*8.5cm。但实测4.3寸屏的小米2也能在里面正常工作,不过可视面积会小一点。
而兼容的机型方面,其对高通和三星猎户座的处理器兼容最好,小米魅族之类的机型自然不在话下。不过购买前,还是建议去官方论坛看看机型兼容表。
其它虚拟现实眼镜
接近量产或已经上市的虚拟现实眼镜主要有下面几个:
最著名的是Oculus Rift,双眼分辨率,它直接用了两个显示器而不是光学镜片(用的是三星的AMOLED屏幕),自重453g,售价为350美元(约合人民币2170元),不过它仍是面向开发者的产品,购买的话比较麻烦。
索尼HMZ系列,已经有连续三代产品,主要是用于3D观影。最新的HMZ T3采用两块720P OlED显示器,可提供20米观看750英寸3D巨幕的观影效果,不过国内售价缺了点诚意,盛惠7999元。
三星的Gear VR虚拟现实眼罩,需要手机作为显示模块,将在12月1日在韩国推出,售价约为187美元(约合人民币1122元),暂时只兼容三星的手机……
最古老的是任天堂的Virtual Boy,它本身是计划用来当做游戏主机的,而且早在1995年就已经开卖了。但当时的售价是179美元(约合人民币1074元),384x224分辨率的显示器只能提供4色和32级灰度,处理器主频20Mhz,嗯,没看错,的确是20Mhz……
而最可怕的是Air&VR,它的显示设备,居然是iPad mini……售价49刀(约合人民币300元左右),升级版自重150g。所幸iPad mini只有308g,重量还可以,只是效果有点怪。
最Geek的自然是Google Cardboard了,自重不超过50g,最低售价20刀(120元),而且还可以完全由自己手工制作。如果不介意它无法固定在头上的话,它还是挺酷的。
技术问题和难度
虚拟现实眼镜最大的问题,有这么几个:
处理器:显示设备要同时处理双路影像,而且还要进行3D化处理,对处理器和优化要求较高。
发热与续航:使用过程中,眼镜需要同时调用多个传感器,显示设备也几乎是全力工作,所以发热非常可观,不能常开。魔镜的建议使用时间不超过30min,而三星的Gear VR则是25min(它这几天还被吐槽工作过程中有过热问题)。
分辨率:因为肉眼和屏幕距离被设定得非常近,而且要同时提供双眼视角,分辨率要折半,所以要极高的PPI才能消除屏幕颗粒感。即使是现时最高的2K手机屏幕也表示无力啊。另外,16:9的手机屏幕在它们上面会变成8:9,看到的东西会被压扁……
3D片源问题:3D片源一直是3D设备绕不开的痛,另外也不是每一部3D电影都能做好显示效果,否则阿凡达也不会成为传奇了。
对同类对手,如Oclulus这类产品,在沉浸的体验感方面暴风魔镜算是小巫见大巫,最多只能算是个虚拟现实的小配件,如果想真正体验虚拟现实恐怕还得购买Oculus Rift或索尼墨菲斯这类产品,不过暴风魔镜的确有较为明显的性价比优势,99元软妹币还带个蓝牙遥控器。
它的佩戴舒适性和操作流畅性还不错,虽然里面的游戏暂时还不太实用,3D片源也相当缺乏。不过即便如此,它也是个让手机提供大屏享受的另类方式,平时看个电影的效果也总比手捧手机好。不过可惜的是,遥控手柄现在只能在官方应用中使用囧。
最后的购买建议是,如果你先提前尝鲜虚拟现实的话倒可以买个暴风魔镜尝尝鲜,严格意义上来讲暴风魔镜只能算是个3D视频眼镜的配件,不过在某种程度来讲搭配相应的软件,还是可以体验到虚拟现实,如果想要体验沉浸感强的虚拟现实设备的话还是等Oculus或墨菲斯消费版上市吧。暴风魔镜可以算是入门级的虚拟现实配件,尝尝鲜倒也不错,起码价格上不会太坑爹。
来源/Inside:igao7
若无特别注明,文章皆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产品排行榜
使用您的卵石手表控制设备的响铃模式。要求官方卵石手表要安装的应用。  PBW与cloudpebble.net开发  测试在Android4.1。应该工作...
内容提要:“意念力塔防”是全球第一款移动端上的意念互动版的塔防游戏。容易上手,老少皆宜。玩家只需要利用意念力操控5个智库甲班动漫人物,一起抵抗魔念控军团的入侵。
儿童卫士,分为硬件手环和软件手机客户端,手环部分是一款便携式环形腕带,采用低敏硅胶,奶嘴级标准,无毒无害
把互联网为您工作。IFTTT允许您创建强大的连接与一个简单的声明——如果这那的。激活你的渠道和创建在IFTTT的菜谱!渠道服务,如Fac...
这个应用程序的Android通知转发到您的Google眼镜。
1.7.0更新:*遥控器/截屏输入。触摸/滑动/点击来控制玻璃通过截屏体验的UI。描述:MyGlass允许您配置和管理您的玻璃设备。如果你没有玻...
版权所有(C)戴客网  
Archiver | 手机版 | 小黑屋 | 可穿戴设备之家查看: 6372|回复: 15
为虚拟现实加料,为智能手机加分——暴风魔镜2测评
在线时间 小时
为虚拟现实加料,为智能手机加分——暴风魔镜2测评楼主在这里想做一个与其他评测不一样的帖子,帖子中有对魔镜产品部分细节方面的展示,也有对未来魔镜的建议,个人见解,不喜勿喷,欢迎跟帖讨论。
魔镜2拿到手,打开快递包装首先看到的是个小黑盒子和两张纸,不得不说从包装能看出来魔镜团队的用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好奇者的新玩具,(ps:的确,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奇者,相信每一个购买魔镜的用户都是一个好奇者,都在好奇魔镜到底有多大魔力),正要打开盒子,又看到了盒子前面的你的第一个虚拟现实眼镜。
打开包装则是魔镜和遥控器,设计摆放合理。拿出魔镜和遥控器。
前盖可以卸下以实现偷窥功能,偷窥功能确实很有趣,但是如果手机相机对焦缓慢的话会影响体验效果。建议稍后app中的偷窥功能可以控制焦距调节,可以看远近景物(这可能对手机摄像头是一个挑战),如果实现增加偷窥功能的趣味性期待后期可以实现。
反过来看眼镜镜片上有一层保护膜,皮质材料更加舒适了。
这里对皮质材料进行一个特写,皮质柔软细腻、纹路清晰、少有异味。与一代相比这皮质眼罩的感觉比海棉的感觉真的好太多。
这里对瞳距调节处做一个近照,瞳距调节在58mm-70mm之间,调节范围大,适用于不同人群,调节前与调节后的体验差别还是很大的。
这里对魔镜侧面瞳距调节处做一个局部近照,可以看到焦距调节的旋钮。调节焦距是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大齿轮之间一个锯齿卡进另一个锯齿,每一个档位的变化都十分明显,这与楼主之前拿到的紫色版本有稍许不同。
另外可以从图片中可以看到魔镜的材质,是磨砂材质,没有指纹残留,手感很好,这种材质也很容易清洁。
银色边框,反光明显,与黑色搭配感觉更好。银色边框看起来像是金属,但是质感比较轻。
打开前盖可以看到内部构造。盖子上的海棉有助于手机的固定。
可以看到头带后面的暴风魔镜的标志,而且头带采用魔术贴设计,方便调节。
魔镜俯视图,可以看到中间调节瞳距的齿轮和两边调节焦距的旋钮,调节焦距的旋钮两边是同步的。
在俯视图里可以看到眼罩前方的散热口,这里解决了一代镜片上会出现水汽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楼主做了实测,在十五度左右的环境下,佩戴三十分钟没有出现屏幕水汽的情况。
由于不能拍摄用魔镜看电影的实景,楼主在这里做了近照。对于镜片的透光度,与之前一代的菲镜镜片相比,可以感觉到画面更亮了,更好看了,楼主手机是的分辨率,5.7寸屏 ,颗粒感与一代相比有所减少,但是还是能感觉到颗粒感,如果2k的屏应该会好些。
鼻子处的凹槽不会像一代一样鼻子造成压迫感,但是由于留有空隙比较大,会出现漏光的情况,如果在相对较亮的环境用魔镜看电影,从鼻子凹槽处漏光还是很明显的。
接下来是遥控器的细节。这样从侧面对比起来可能没有看出什么。
但是从正面看起来,遥控器是胖了许多。但是手感更好了质量更好了。
这里楼主拍了一张遥控器的侧面照。侧棱处其实是有一条缝的,但是很小,接近于没有。可以看出遥控器的做工有了很大的提高。
遥控器安装两节7号南孚电池,后盖能扣上很合适。
遥控器上方是返回键和ok键,正面可以看到电源键和菜单键和摇杆,以及开启后的蓝色指示灯和暴风魔镜的logo。
长按电源键3秒,蓝色指示灯闪烁遥控器打开,手机蓝牙搜索到Mojing蓝牙设备连接,遥控器指示灯长亮便连接成功。稍后五秒熄灭。连接成功后,每一次按按键,指示灯便会亮一下,不按不亮。
如果满分是十分的话,一代遥控器我只能给4分,二代遥控器能给到9分,剩下一分是因为他太胖了。(Ps:原谅我是个处女座)
这是魔镜包装盒夹层地面的体验版魔镜。
组装好了之后是一个小小黑盒子。
体验感方面,体验版因为手机屏幕离眼镜比较近的原因,沉浸感比正式版感觉要强,画面感觉更大但是边角有看不清的情况。
新版登录界面更好看
输入说明书上的id码可以领取勋章,不过一代领取过的就不能领了。
在线视频、现场等功能。首次播放有操作提示。
App使用情况存在这样一个问题,由于眼镜没有对手机的位置做出一个卡槽,所以中间线不一定放在中间,放入眼镜之后的情况画面会出现右面的一段画面出现在左面的情况,需要用手拿下手机反复调节,这对魔镜的体验有一定的影响。
在屏幕大小方面,楼主手机是5.7寸屏幕,前几天在电影院看了imax屏幕,对比了一下屏幕大小是差不多的,但是舒适感有待增强。
总结:尽管魔镜在使用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但是在虚拟现实技术方面,暴风魔镜的出现无疑为虚拟现实加了一块料,智能手机加暴风魔镜等于私人影院的体验无疑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道理。但是魔镜应不止于电影,更多的应该像游戏、现场、直播方向更多的拓展,更有聊天功能等有待开发和实现。诸多方面,暴风魔镜增加了智能手机的利用程度,无疑为智能手机加了分。
期待暴风魔镜后代的产品,希望魔镜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好。
在线时间 小时
为毛总也抢不到沙发
在线时间 小时
小手一抖,资源拿走。不要想念我小伙们
在线时间 小时
为毛总也抢不到沙发
在线时间 小时
不错,大力支持!
在线时间 小时
不错,大力支持!
在线时间 小时
感谢版主分享
在线时间 小时
新手前来学习4K
在线时间 小时
向楼主学习
在线时间 小时
支持楼主,4K123有你更精彩!
Copyright &
Comsenz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暴风魔镜2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