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唐芦笙节20152015年什么时候放暑假看

芦笙节的来历
答案长度必须超过10个字,请勿发布无效或违法言论。
(共有2个回答)
芦笙节相关传说舟溪芦笙节的来历还有着一段动人的传说, 在很古很古的时候,舟溪南寨上有一个苗族姑娘,她的名字叫阿旺。阿旺聪明能干,心灵手巧,美丽动人。她绣的花,五彩缤纷,颜色鲜艳,阵阵清香,招引一群群蝴蝶蜜蜂来探花采蜜,阿旺喂的猪,长得又快又好,又肥又壮,一年四季杀肥猪。阿旺的歌喉,更是金嗓子。她的歌声,象春风,赛银铃,唱得娃娃拍手笑,唱得老人喜孜孜,唱得小伙子和姑娘们手舞足蹈。阿旺尊老爱小,乐于助人。阿旺的父亲把她看做掌上明珠,寨子上的乡亲们也为有这样的好姑娘而引以自豪。可是,贪婪残忍的野鸡精,对阿旺垂涎已久,妄图把她占为己有。提起舟南后山上的野鸡精,没有人不切齿痛恨。它刮起一阵妖风,便把人们一辛辛苦苦种好的庄稼,几十亩几百亩一掠而空。它经常变成猛虎,咬死耕牛;它变成恶狼,叼走小孩。如今,它又把魔爪伸向了阿旺。开始,它变成远方的大财主,登门来相亲。尽管它送财送宝,花言巧言,还是被阿旺的父亲拒绝了。接着,它又变成一个俊俏的后生向阿旺来求爱。尽管它装模作样,聪明的阿旺一眼就看穿了它的虚情假意,坚决不答应。野鸡精恼羞成怒,骗不了就抢。一天傍晚,又刮起一阵妖风,搞得天昏地暗,趁人们忙乱之际,它张开魔爪抢走了阿旺姑娘。野鸡精的暴行,激起了乡亲们的义愤。大家打起火把,将后山团团围住。青年猎手们组织起“打鸡队”,决心打死野鸡精,救出阿旺。激烈搏斗开始了。野鸡精发出声音怪叫,进行威胁;人们吹起一支支响亮的牛角,敲响一面面铜锣,淹没了野鸡精的怪叫。野鸡精张开巨大的翅膀,扑向人们;猎手们射出一支支利箭,吓得野鸡精慌忙逃回后山。可是,野鸡精是千年的妖怪,练就了一身功夫,除了咽喉一点之外,全身刀枪不入,猎手们一时也无法把它打死。就这样,人们与野鸡精相持了一个场日。这时,从远方来了一位苗族青年猎手,名叫茂沙。茂沙是个大力士,双手能举万斤;茂沙是神箭手,能百步穿杨。茂沙勇敢正直,专门捉妖擒怪,为民除害。当他听到野鸡精的暴行,立即骑上骏马,翻山越岭,急忙赶来参加“打鸡队”。再说野鸡精被围在后山,对阿旺又无可奈何,它使出绝招,又刮起一阵妖风,扑向“打鸡队”。这阵妖风直刮得飞沙走石,日月无光。人们睁不开眼,张不开手,野鸡精就用利嘴来啄人们的眼睛。正在这时,茂沙恰好赶来了。他怒火冲天,仗起宝剑,急忙迎了上去。茂沙与野鸡精展开了殊死的搏斗。翅来剑往,从后山打到前山,从前山又打到后山。乡亲们齐声呐喊,帮茂沙助威。野鸡精斗了一个回合又一个回合,使尽全身解数也斗不过茂沙。野鸡精拔地而起,妄想远走高飞,逃之夭夭。人们射去的箭,一支支都被野鸡精抖落了。茂沙眼明手快,插剑入鞘,拿出他的神弓神箭,屏住气息,嗖的一声,正中野鸡精的咽喉。野鸡精发出几声惨叫,从天空摔了下来,撞死在后山上。人们救出了阿旺,齐来向茂沙致谢。茂沙从野鸡精身上拔下三根野鸡毛送给阿旺,嘱咐她好好保重,便跨上骏马,告别阿旺,又去过着他的游猎生活去了。茂沙的英勇顽强,乡亲们齐声称赞。茂沙的豪爽正直,深深打动了阿旺的心,爱慕之情,油然而生。阿旺把心事告诉了父亲,父亲也非常赞成。可是,茂沙游猎四乡,漂泊不定,当时他为打野鸡精而来,射死了野鸡精,连一碗感谢的水酒都没有喝,就告辞走了。又到哪儿去找他呢?阿旺思念茂沙,茶不进,饭不想,一天天消瘦下去。老父亲很着急,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寻找茂沙的好办法。当时正是新春佳节,老爹从后山砍来翠竹,做成一支支芦笙,请乡亲们四处传递消息:古历正月十八到舟溪来跳芦笙。这个消息传得很远很远,如老爹所想,茂沙也知道了。那天,成千上万的苗族同胞,吹起芦笙,载歌载舞来舟溪参加芦笙会。茂沙也赶来赴会。阿旺很快就发现了他,老父亲把做得最好的芦笙送给了他,阿旺亲手在芦笙上插三根野鸡精毛,把自己织的花带系在芦竺上,大大方方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茂沙也很爱阿旺,当即褪下银手镯,高高兴兴地送给阿旺,给他戴在手上。这一对情人在乡亲们的欢呼声中定了亲。茂沙是勇敢的猎手,也是尊老敬贤的好后生。他恭恭敬敬地请老父亲吹笙领舞。老人高兴地接受了请求,并且提出了芦笙会的三条宗旨:一是喜迎新春;二是预祝风调雨顺,农业丰收;三是让苗族青年男女寻找自己称心如意的终身伴侣。大家一致赞成。 就这样,老父亲吹笙领舞,人们尽情地吹,尽情地跳,欢快的芦笙在舟溪甘香囊场上震响。人们一直跳了三天。第三天,也就是古历正月二十日傍晚。茂沙提议:春耕大忙要开始了,季节不等人,暂时不再跳芦笙了,一心一意投人春耕生产。大家认为茂沙说得对,并且推老父亲为代表,在芦笙场中心插草标为号,芦笙顿时息音。就这样,年复一年,舟溪芦笙节成为苗族人民固定的传统节日,并且先由凯里、麻江、丹寨、雷山等县的各地先举行小规模的芦笙会,最后到舟溪举行总会,集中结束。来舟溪跳芦笙的小伙子总爱在自己的芦竺上插上几根野鸡毛,这是正义战胜邪恶的象征,也是追求美好爱情的表示。姑娘们则喜爱盛装打扮,跳芦笙时把织好的花带,系在自己心爱的小伙子的芦笙上。如今凯里县舟溪芦笙节还依然保持着由人吹笙舞领,由德高望重的老人插草标来结束芦笙节的习惯。
芦笙会&古龙坡会,又叫芦笙会或芦笙节,是苗族的传统节日。此节每年举办两次,一次是农历正月&十六,祈丰年;一次是八月十六,庆丰年。苗族很看重这两个节日,据说就是在最困难时期,&也没有空过一次。到时不用动员,人们都穿着民族服装,从四面八方赶到坡会地点刚参加完刘三姐故乡柳州八月十五鱼峰山歌会,我们又急忙乘车去大苗山,是为了赶上融水香粉八月十六的古龙坡会——芦笙会。&融水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部。1952年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当时称大苗山苗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大苗山苗族自治县,1965年改为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是个多民族地区,居民除苗族外,还有瑶、侗、壮、汉等民族。&融水山青水秀,这里的苗族、侗族,都善吹芦笙,故有“芦笙之乡”的美称。&古龙坡会,又叫芦笙会或芦笙节,是苗族的传统节日。此节每年举办两次,一次是农历正月十六,祈丰年;一次是八月十六,庆丰年。苗族很看重这两个节日,据说就是在最困难时期,也没有空过一次。到时不用动员,人们都穿着民族服装,从四面八方赶到坡会地点:融水香粉。每次活动都超过万人,规模不小。&不用说,我们参加的是丰收节了。苗家是很好客的,我们的车还没停稳,热情的主人就为每人斟上满满一碗自制的土酒——米酒。敬完一碗敬第二碗。这种酒不是烈酒,不透明,黄澄澄的,甘冽,好喝,喝则必醉。我们怕醉,不敢多喝,便推辞说:我们不会喝。但主人不让,说不行,得喝四碗。我们问为什么。主人说,这是苗家的规矩:走路来的客人用两只脚要敬两碗酒,坐汽车的要喝四碗酒,因为汽车有四个轱辘。瞧瞧,这明显是现编的,无非是让客人多喝酒罢了。&我们到时,镇上已经有不少人了。坡场四周,香粉河边,姑娘们一帮帮,一群群,穿红着绿,充满了节日气氛。&近午时分,节日活动开始。先是有人吹响五六支一丈多高的大芦笙,声音传得很远,表示庆祝会正式开始。接着,各寨的芦笙队,由“芦笙头”带领进入会场,围成一圈,呜呜地吹了起来。&苗族芦笙队的组织很有意思,一支芦笙队(有的地方叫芦笙堂)通常由高音芦笙三支,上中音芦笙七八支,中音芦笙七八支,低音芦笙一支,倍低音芦笙二支和大筒四个,中筒两三个,小筒三个组成。阵容比较大。最小的芦笙队的组成,也要有十二件乐器,即高音芦笙六支,中音芦笙三支,低音芦笙二支,大筒一个。不论乐队大小,都以其中最小的那把芦笙为领奏笙,由技艺高超的芦笙手执吹,苗族称之为“芦笙头”。所以你看到芦笙队,不用问,谁手里的芦笙最小,谁就是芦笙头。在芦笙乐队中,芦笙头有绝对的权威。芦笙头的芦笙不响,芦笙手们谁也不敢动芦笙。&芦笙响了。浓妆艳服的姑娘们鱼贯上场,围着芦笙翩翩起舞。苗族叫踩高堂。芦笙舞名目繁多,如锅转、扫地、背水、织布、滚麻、滚地龙等等。今天的舞场上,姑娘们有时扫地,有时背水,有时织布,舞步较简单,却很优美。舞蹈中,姑娘们个个手里藏着自己一针针绣成的花腰包,边跳边物色意中人。小伙子们就吹得更起劲儿了。&据说芦笙舞中最精彩的是锅转舞。它舞蹈技巧要求很高。要在滚烫的铁锅上横放一根约三指宽的扁担,舞者吹奏芦笙,笙管上放着一碗牛肉汤,跳时不能泼洒出来,如今能跳的人很少。&坡会的高潮是芦笙赛。参加比赛的都是各村寨挑选出的最好的芦笙手,他们吹奏技艺都很高。比赛时,个个使出全部本领。为了赢得姑娘们喝彩,芦笙手们常常因此争得脸红脖子粗。争执的结果,自然是谁的芦笙吹得最好,谁就赢得了姑娘们的芳心。&比赛结束后,参加坡会的数百支芦笙一起合奏,人们的感情被声声芦笙和姑娘们的华丽打扮所感染而达到沸点。只听呜呜的芦笙响彻山谷,群情激动,场面十分壮观。&在芦笙场上,最惹人注目的是姑娘们的打扮了,一个赛一个。她们多穿短衣长裙。衣服的各个部位,都配上花边和飘带。上衣开襟,下身穿深蓝色的百褶裙。小腿上穿镶有花边的套筒。人人手戴银镯,一般戴一到三只,多的戴四五只。颈脖上套项圈,由小而大,可套五六只之多。耳环也是必不可少的饰物。最突出的是头饰,好多姑娘的头上都插着由五六支羽毛形银片制成的银角,在阳光下闪烁着银光。她们带着几分矜持,几分羞赧,微微一笑,那种朴实的、古典的、健康之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芦笙节是少女节,是她们炫耀青春、赛娇比美的节日。正是由于这些着意打扮、美丽活跃的少女,才把节日衬托得如此华丽缤纷,充满活力。&此外,参加芦笙会,斗马是不能不看的。我来到斗马场,只见场上正中有一匹母马,又从场外两边各牵来一匹公马,在快要接近母马时,两马突然挣脱主人,昂首翘尾,勇猛地扑到一起,高耸前蹄,奋力厮咬。旋又跌扑在地,滚成一团。人们随着两马相斗,发出了阵阵笑声。斗马很激烈,有的交锋几个回合,就能分出胜负,有的则要斗几十个回合,才见分晓。败者退出,胜者又与新上场的马再斗,直到最后分出胜负,获胜者的主人要受到奖励。&斗马是民间的一种娱乐活动。很奇怪,那年我到菲律宾访问,在山地民族部落中,见过一次斗马,也是用一匹母马来调情,与我国广西融水苗族斗马的情形是一样的。我国广西融水与南太平洋菲律宾岛国相距很远,为什么有如此相同的文化呢?这是很值得研究的。&在苗族地区,芦笙活动相当普遍。一般村寨都有一处小芦笙坪,几个村寨有一处中芦笙坪,一个乡或几个乡有一处大芦笙坪。融水香粉就是属于大芦笙坪那种。芦笙活动大小与“坪”的大小有关。“坪”大活动规模就大,反之就小。小坪的芦笙活动多在百人之内,中坪在千人之内,千人以上就是大坪芦笙活动了。如融水香粉古龙坡芦笙会便是。&芦笙活动大都在农闲时进行。一般都在农历正月至三月、九月至十二月。除了每年固定的节日外,在这个季节里平时也可以举办小型的芦笙活动。现在大芦笙活动,一般都加上贸易,即所谓“文艺搭台、商业唱戏”。&芦笙文化历史悠久,《诗经》说:“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可见笙在先秦就有了。这个笙,是不是包括苗笙,《诗经》没有说。记载“蛮笙”最早的书,是唐樊绰的《蛮书》。该书“蛮夷风俗”中说:“少年子弟,暮夜游行巷闾,吹壶(葫)芦笙。”宋人朱辅《溪蛮丛笑》则比较详细地记载了苗族先民“五溪蛮”的芦笙文化。由此可知,早在唐宋时期,苗族的芦笙活动已经普遍了。&关于芦笙的起源,近人研究认为,可能与葫芦文化有关。一种说法是芦笙“由十三个竹管排列插入葫芦制成”。今天桂北、黔南等地的芦笙,在末端,都要套上很粗的竹筒。这说明芦笙起源于葫芦。芦笙象征生殖器,是生殖器崇拜的产物。&另一种说法是,芦笙的来历与水稻种植有关,相传苗族的祖先上天取稻种时,将稻种藏在葫芦里,历尽千难万险,才将稻种带到人间。&这两种说法都与葫芦有关,大概都是民间传说,并无文字记载。芦笙会中也可看出和这两个传说有关的直接痕迹。苗族所以重视这个节日,是因为它是苗族的祈年节。苗家企望: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芦笙舞是苗族人民祭祖或节日、喜庆的主要舞蹈之一。但由于历史上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等原因,相当一部分苗族村寨已失传,现尚保存芦签舞蹈较好的有交下、巫忙、党道、南宫、
芦笙节是贵州、黔东南一带喜闻乐见的传统节日,贵州凯里舟溪每年农历正月十六至二十举行,黄平县谷陇每年农历九月二十七日举行。按当地传说,过芦笙节是预祝来年风调雨顺,
大家都关注
(C)2017 列表网&琼ICP备号-12&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您当前的位置 :
雷山羊排苗寨第二届原生态芦笙大赛落幕
11:44 来源: 作者: 编辑:唐海鹰
&|&新闻热线:96677&|&
  历时3天的雷山县丹江镇羊排苗寨举行第二届原生态芦笙大赛,来自该县的丹江镇、西江镇、郎德镇等地的25个民族民间芦笙代表队、500余名选手参与角逐。于1月5日晚19点25分圆满落幕。
  日(农历十一月十三)“辛卯”日是雷山县丹江镇羊排苗寨一年一度过大苗年(尾年),家家杀鸡宰鸭和几家共杀?头大肥猪祭祀,庆贺苗年丰收。为弘扬民族文化,丰富苗年节日气氛和抢救、保护、提升、传承苗族芦笙文化,让后代留下宝贵财。苗年期间,该村多方筹措资金,并于日至5日,由雷山县文化馆、羊排村两委主办,县苗族芦笙研究学会、丹江镇文化站、羊排村芦笙组委会承办的以“相约丹江羊排,传承芦笙文化”为主题的羊排村第二届苗族民间芦笙舞大赛在该村芦笙场举行。虽然阴雨天气寒冷,但每天吸引当地上千苗族群众和游客纷至沓来观看,热闹非凡,为苗年、“元旦”节日增添了异彩。
  本届芦笙大赛,该村制定了入场参赛规则,每个代表队必须身着传统民族服饰,纯朴整洁,美观大方,统一一致,吹笙的男(或女)选手必须3人以上,参赛的女队员必须15人以上,每个队要欢跳“敢略、敢调、敢甘松南、敢跟”(芦笙曲调苗语)四种芦笙舞曲调,欢跳时间18分以内,欢跳脚步整齐,方能打满10分。
  经三天的激烈角逐,经过该村组委会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的评分。最后,来自西江镇乌尧村芦笙队以9.8118分获得冠军,来自县城苗家兄弟姐妹芦笙队以9.8104分获得亚军,来自郎德镇杨柳村芦笙队以9.808分获得季军,分别获得2200元、1800元和1400元的奖励金。图为欢跳原生态芦笙舞现场。(黔东南信息港 张希才摄影报道)
作者: 编辑:唐海鹰 责编:唐海鹰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简介 |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增值电信业经营许可证(ICP):黔B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营业执照:77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40824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黔)字001号查看: 2786|回复: 14
施秉县杨柳塘镇苗族巴梭芦笙节暨第二届“刻道”文化节公告
当前用户组为 版主当前积分为 18916, 该用户为特殊用户。
交朋友,享特权,马上注册登录吧!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着力打造民族节日品牌,确保举办施秉县杨柳塘镇巴梭芦笙节暨第二届“刻道”文化节的连续性,为苗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奠定基础,我县将于日至31日(农历2月24日至27日 )在施秉县杨柳塘镇屯上村的根穹举办贵州施秉杨柳塘苗族巴梭芦笙节暨第二届“刻道”文化节活动。活动宗旨:挖掘传统文化,展示盛世风貌,迎接四海宾朋,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这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有构巴仙祭祀、芦笙舞、板凳舞、苗歌、斗牛、寨马、斗鸟、蓝球等。此次活动共设奖项5个,即芦笙舞、板凳舞、苗族酒歌、飞歌、大歌、 斗牛(黄牛、水牛)、赛马、斗鸟、斗鸡、蓝球等,各设奖项若干名。欢迎各县市苗族文化爱好者前来参加活动,并积极参加各种赛事比赛。凡到芦笙场吹笙的芦笙队伍(不论县内县外),组委会将每队发给报名费100元。 施秉县杨柳塘镇苗族巴梭芦笙节暨第二届“刻道”文化节活动组委会
二0一一年三月二十三日
(818.9 KB, 下载次数: 6)
16:56 上传
(796.93 KB, 下载次数: 3)
16:57 上传
当前用户组为 三苗顾问当前积分为 201552, 该用户为特殊用户。
好节日,预祝圆满成功!
当前用户组为 蝴蝶圣母当前积分为 67012,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12988 点。
哈哈,我要会吹芦笙我就去了,哈哈
哈哈,那你去不?你去我就去&
不会也应去。&
当前用户组为 退役版主当前积分为 42908, 该用户为特殊用户。
想回去看看
当前用户组为 盘瓠圣王当前积分为 88915,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61085 点。
祝圆满成功!
当前用户组为 版主当前积分为 329368, 该用户为特殊用户。
祝圆满成功!好想参加啊
当前用户组为 退役版主当前积分为 154098, 该用户为特殊用户。
PS:楼主玩低胸性感
当前用户组为 版主当前积分为 132106, 该用户为特殊用户。
谢谢吴广小弟!
当前用户组为 雷公当前积分为 8492,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3508 点。
当前用户组为 太阳王当前积分为 28669,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1331 点。
到时候来找你们喝酒啊!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年什么时候放暑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